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品德与社会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画出自己心中理想学校的样子”,教师一声令下,我们的学生只有拿着彩笔,在一张白纸上没有目的、没有构思地涂着什么。走近一看,学生心里的学校的样子只是一排楼房、一个操场、一杆升旗杆,真的很苍白、尴尬。
二、反思情境教学“尴尬”的背后
1.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参与,学生失去了对教学资源提前知情的权利。
情境的创设应该是为学习主题内容或解决学习问题的一个教学方法,其目的是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知识、积累经验,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为了让学生的经验更加丰富,对社会生活有更广更深的认识、更高的辨别力和判断力,教师要让学生接触、观察、体验他们未曾经历、未曾听说的社会现象、社会事物。比如,在教学《我敬爱的老师》一课时,教师应该提前让学生走近生活中的广大老师们,留心观察老师的每日工作,处理班级事情的辛劳,回忆整理自己与老师难忘的故事,甚至走近那些远离我们而有感人事迹的老师们……也可让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对敬爱的老师的了解情况,这样当教师创设情境后,学生对这些信息早已知情,就有展示的欲望、有不吐不快的要求,面对教师的情绪宣泄、情感迸发,他们会被轻易地感染,触动,从而一起走近教师,真正体会到教师的平凡、可爱、可敬之伟大。这样创设有效情境才会把学生带到一个多样、复杂的真实情境中体验、收获知识。
2.环境的缺失,是学习课堂“尴尬”的诱因。
如在教学“画出自己心中理想的学校的样子”一课时,教师如果只满足于学生画出了自己学校最真实、最原始的样子是不够的,这些农村学生理想的学校就真的只是这样吗?老师完全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近兄弟学校去看一看。当走近实验一校,看到的便是乡镇学校学生看不到、甚至想不到的样子。最显眼的是教学楼大厅里的滚动电子版,多角度呈现知识信息、行为要求及温馨的师生共享的“心灵鸡汤”……如果我们的学生只凭空想象,是无法想象这样的情境,所以当我们的自身环境不能提供最有效的教学支撑时,老师有责任、有义务引领学生都走出去,走进我们需要的氛围,感受那种氛围,哪怕只是短暂的触碰,我们的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人的情感是依循“环境—情绪—情感—情操”的过程发生、发展的,是一个渐进、积累的过程。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倘若没有平时情境体验的积累,就达不到最终的乐学效果。
三、逆袭“尴尬”,实现情境教学的高“效价”
1.慎设问题。
课堂中,教师的问题盲目、过大或过小、没有价值、情境创设一片混杂,缺少目的性等现象最为普遍。情景的创设要充分依据教学目标,以实现教学目标为根本,不能盲目创设,虽然课堂上看上去很热闹,但实际学生没有真正体验,只是一笑而过,或是盲目跟从,没有真正触动他们的心灵。这就需要教师深挖教材,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实际设计问题或创设情境,最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重视学生的参与。
新课程标准是以学生为本的,并把其作为新课程的生长点。课标明确提出:教学要联系生活领域,结合学生与家庭、学校、自我不断地创设问题,让学生通过资料收集、交往、讨论不断地反思自我、反思社会,形成基本认识和观念,让学生在不断的综合过程中体验参与建构价值观、生活规则、行为规范,绝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如果学生没有参与,就很难体会或领悟教师想要传授的知识,甚至游离于教师的课堂。
篇2
一、点燃激情,以情激趣
真情可以感染,激情可以传递。只有拨动学生的心弦才能奏动人的乐章。教学中教师要先入题入境,才能真情流露,以自己乃至身边熟悉的事物为切入点感染学生引其入题,以真情教学点燃学生的激情,从而引发学生对《品德与社会》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激发激情中可创设生活情景、故事情境、游戏情节、角色扮演等来引发兴趣。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体现出来。通过这种情境中的体验,学生感到《品德与社会》不再枯燥,而是兴趣无穷。
二、触景生情,以境促情
人的情感往往受情景气氛渲染,特别是孩子们,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一定的氛围下产生,触景生情。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创设与教学内容想适应的具有激发道德情感的教学情境,以境生情,以情激情,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进入角色,产生情感体验。把课本中的图片制成多媒体课件,适用图像,再现情境,使内容具体形象,例如,《马路不是游戏场》,通过介绍交通事故在社会中的频繁现象,引导学生观看一组,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引发的交通事故的图片,在指名同学以小记者的方式报道一组安全隐患的资料,以当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会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达到动情中明理,明理中促行。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幻灯、影音、图片等来创设有趣生动的情境,化抽象、枯燥为形象、生动,使学生学习热情与情境产生共鸣。同样是这一课的教学,在新课伊始,借助现在教育技术手段,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欣赏一首名为《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的优酷视频,感人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了事故的现场,十三岁女孩的悲惨遭遇,让每个学生都留下了伤心的泪水,从而感受到交通规则的重要性。遵守交通规则,能够给社会带来一份安宁与和谐。
三、“情”“境”互激,升华教学
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教育需要爱,教学情为先。我们的教学设计应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 “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一位学生带了一叠厚厚的笔记本,里面记载了他从出生到现在,关于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还有许多的第一次,如第一次长牙,第一次站立,第一次叫妈妈,第一次生病的经历……可以说这是伟大的母亲用她平凡的文字写下的一首爱的赞歌。一位学生带来了大小不同的各色毛衣,都是他妈妈一针一线亲手编织出来的。这些疼爱孩子的母亲打动了很多人的心。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从而让他们在心中油然升起对家长的爱。
篇3
好的教学设计也许并不能保证一堂课的成功,但是努力把教学设计准备得尽善尽美却能够使一堂课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用。
(一)按照教学时间的长短划分
按照教学所需时间段来划分的教学设计,分为长期设计和短期设计,短期设计通常是以某个教学主题、教学中心或某项技能为基础。
长期设计又称单元设计,它是指将一个完整的学习单元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一般要用一个月到一个半月的时间。长期设计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为这种扩展式的学习形式提供多样化的资料和活动。
除此之外,教师使用的比较多的教学设计,可以按照平时的学习活动计划来设计,或者在长短期学习过程中完成。
(二)按照教学的对象来划分
1.基于教科书来设计
教师通常预先做好设计,以教科书的内容为主要资料来源。他们通过对教科书进行研讨、把握编者的意图,并辅以一些课外资料,以此来把握品德与社会课的核心和内容。在这种类型的设计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的作用因此随之降低,课程的基本内容与重难点也不会因学生的差异而发生改变。所有的学生都以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固定主题来组织活动。
基本步骤通常是这样的:
(1)对教科书进行研究,明确教科书中的单元并分配所需课时,参考一些教学参考资料。
(2)把握课程的重难点,并以此来明确课程开展的形式。
(3)参考一些具有权威性的课外辅助资料,充实和丰富课程的内容,使课程更具吸引力和富有个性化。
2.基于主题进行设计
“主题中心”设计,同教科书设计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对教科书的依赖并不算深,教师可以更加发挥自己的个性来进行设计。同时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的比重可以加深,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可以同教师及同学进行热烈的讨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加强。而教师由此可以观察学生的个性与能力之间的差异,以方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因材施教。
3.基于“学生中心”的设计
新概念的教学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选择主题事件,由教师来对学习单元进行综合性设计。学生可以参与进来,决定学习的内容,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查找相关问题的资料,可以自己设计一些学习的内容、方式、活动项目等。这样的设计,使学科之间的联系紧密,界限却不明显。
二、单元设计的基本方法
我们知道,品德与社会课这类综合性课程怎么去设计是与教师的个人决策密切相关的。不同的教师,由于教学经验、思考方法、学识的掌握程度等因素的不同,使得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设计也不同,最后实施所得的效果也有差异。因此,单元设计的基本方法或许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要广泛地了解哪些资料可以为课程设计所用,并在设计课程前对所需资料进行整合和掌握,以此来充足课程的内容。
(2)由于品德与社会课的形式和目标是具有多样性的,所以可以设定单元学习目标。可以从所选取的主题事件中获取多种概念、原理、知识等,培养学生对技能的学习以及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3)教师须明确学生在学习完课程后所要达到的目标,否则,教学的设计将会变得意义微小。
参考文献:
[1]赵亚夫.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单元设计[J].学科教育,2003(5).
篇4
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
也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
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二、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
我们国家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因此农村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必须面向农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
首先,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农村、爱劳动的教育。现在就有许多身在农村而不爱村、不爱劳动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很好,他们学习的动力是考上大学,走出农门,离开家乡……这样的想法是偏面的。这种思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社会、个人等各方面的因素存在。这时如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这就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在教《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首先用类比法引导学生说说参与劳动的不同感受,从而教育学生要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热爱农村。
其次,要结合品德与社会课加强农业科技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在农业生产中的含量正日益加大。我教《春天的种植》一课时,先播放VCD多媒体课件,做“农事5分钟新闻会”,对学生进行农业科技教育,再组织学生展开“种子发芽”的条件讨论。然后结合类似事例,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长大攀登科学高峰的自觉性。
三、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经过这几年教学的不断实践,我探索出以下几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1.明理激情导行模式
这是在传统的讲解模式基础上演化而来的,适用于品德与社会新授课中的各种课型。它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感等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选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在教《我送老师一支花》一课时,提出了“老师像红烛,无私奉献青春年华”“老师像园丁,辛勤培育现代化建设人才”“我们要尊敬老师”的观点之后,教师可推心置腹地向学生谈谈自己在教师的关怀下成长的故事,以及对教师工作的情感体验,然后让学生谈他心中的老师,使师生间产生感情上的认同和共鸣,促使学生主动地以实际行动来尊敬老师,提高了教学实效。
2.“问题--讨论”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最受学生欢迎。
篇5
一、有效教学要具有以下特征: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有效性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用最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它包括三重含义:效果、效率、效益。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既然“有效”是针对“无效”、“低效”而言。那么“有效”就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轻松。
(二)有效教学强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课堂教学教师要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再次要求教师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三)课前的有效准备
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目标的有效:清晰、简明。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优化教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内容的有效:适量、适度。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教法的有效:灵活、恰当。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教法贴切,教学方有效。
(四)课堂的有效组织
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语言组织准确、简练。一个教师,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教者在备课时应预计,讲课时要调控。不言而喻,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浪费的时间越少,课的密度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教学组织还要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以个别提问、小组交流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情况。
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三)走进生活天地,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课堂里、和书本上、和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和事件,产生许多困惑。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学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等,便是自然的,而不是外加的。学生需要更多地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深切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学时,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例如教学《春天来了》这一活动时,我首先带领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其次,通过学生亲自体验春天、观察春天,让学生了解春天不仅美而且是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在大自然中的乐趣。最后,通过学生自己的寻找、观察、感受体验到的春天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和春天玩。在玩中,学生真正感受到春天带给他们的快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因此,内心深处就有了一种想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二)开放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实效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以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为三条轴线,指导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只有开放教材,捕捉儿童生活中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及时地把儿童生活的新问题、社会中的新信息、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之中,才能真正诠释课例中所蕴含着的道理。因此,《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活动内容必须是开放的,向儿童自身开放,向儿童身边的大自然开放,向儿童生活的社会开放。
(三)在课堂中呈现出活动性
品生品社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学生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活动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种,如:讨论、搜集信息、课前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表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等。
要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还要做到把时间留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自由留给学生。有趣导入的品德课是最成功的,贴近生活的品德课是最亲切的,结合时政的品德课是最鲜活的,诙谐幽默的品德课是最快乐的,形式多样的品德课是最开心的,学科整合的品德课是最喜欢的,现代手段的品德课是最愉快的。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方法比较多。只要教师们遵从新课标理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一定会使我们的课堂达到和谐高效。
望大家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能挤出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一起搜集整理更多的图片、资料、音像及音乐,更好的为教学服务,认真设计教案,真正把《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上好、上活,使其成为学生的朋友。
参考文献:
[1]秦娥. 守住德育目标 演绎高效课堂――对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高效课堂”的一点思考[J].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1,(07):59.
篇6
一、精心设计导语,让学生迅速进入情境
良好的导语设计会使枯燥乏味的教学变得兴趣盎然,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四年级品德教学中有这样一课:《今天,你安全吗?》。在这节课中,我设计这样的导语:“同学们,每天我们背上书包离开家门时,关心你的妈妈、爸爸、爷爷、奶奶都要对你说什么?他们希望你安全,你的健康平安就是所有关心你的人的快乐幸福。所以对于你们而言健康平安地长大尤为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今天你安全吗?》,学完这课后,你们会知道很多知识。”当孩子们听完了这段导语,顿时求知欲提升,激发了孩子探寻的兴趣。
二、挖掘教学资源,让课堂更精彩
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对于教学资源的认识主要局限于教科书、教学挂图等,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的两个主要因素,也就是教师和学生,他们本身就是珍贵的教学资源,如在教学中产生的情感体验,活动中对某方面思维的触动等。教学资源的挖掘,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更精彩。在讲《温暖的家》一课时,我先出示了自己的家庭合影,这样首先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紧接着我结合照片上的人物对学生进行了分析,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家庭成员进行发言。这样让学生明白了每个人在家庭中的不同分工,为下面整个单元的教学做了铺垫。
三、增加生活体验,促进认识的深化
只有实践之后才有真实的体验和感悟,才能使道德的认识逐步转化为道德的行为。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体验,努力弥补知行脱节现象,填平认识与行为之间的鸿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教学《学校里的工作的人们》一课时,我首先布置学生观察自己熟悉的老师的一天工作情况,真切感受他们的劳动,了解他们工作中的苦与乐,然后课堂上让孩子们充分交流。教室里呈现出老师和学生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相互关心、师生情深的动人场面。通过这样的教学,师生共同创设情境,加强学生认识生活的体验,了解老师及其他工作人员工作的苦与乐。
四、改革品德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对学生品德进行评价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且要发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如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运用这样的鼓励语言进行评价:你真棒!太好了!有道理,别急,相信自己。你能行的……使之成为习惯行为。口头评价时,特别注意保护“弱势”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评价的语言上非常谨慎,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势与进步,对未来学生充满信心。教学的态势语言也可以成为鼓励评价的一部分,比如对学生点点头、摇摇头,拍拍肩膀、摸摸头,拍手鼓掌,竖起大拇指,都能取得语言难以表达的效果。
五、组织课堂讨论,增强交流能力
讨论是《品德与社会》课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讨论也是儿童最常用的学习及交流形式,《品德与社会》课上能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地防止形式上的讨论,在教学中应合理地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讨论的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可以是针对课本的,也可以是相关延展的。讨论活动能使学生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自己的体验,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另外,结束讨论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信息的反馈,整理活动安排。在活动教学探究中,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单就活动实施的过程而言,会出现很多意料之外的情况。及时调整是积极的应变方式,分析总结活动前、中、后期的各类问题,对于《品德与社会》教学质量的提升大有裨益。
教学方法的持续性优化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品质的提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和人的素质,教学方法的价值体现在能使师生用最少的时间、空间、物质与精力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正如俄罗斯著名的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所说:“好的方法将为人们展开更广阔的图景,使人们认识更深层的规律,从而有效地改造世界。”就这一角度而言,我们都应当十分重视《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技巧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邦树.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效果[J].新课程学习(上),2013-12-08.
[2]郭先欣.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5-08-05.
篇7
二、以情激情,吸引学生去学
真情能打动人。在一定条件下,人的真实情感可以互相传染,互相影响,进而产生共同的情绪体验。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会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在品德与社会中,教师在把握教材的结构和重点的基础上,以自己的真情实感来感染学生,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后果。
三、坚持与社会实践现结合
品德与社会课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参与社会,适应社会,了解社会,以便能在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在这日新月异、千变万化、五彩缤纷的社会里,要提高小学生辨别是非的思想觉悟,就必须注重社会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的同时,设计好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通过社会调查、参观爱国主义基地、法制宣传等等,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味真、善、美,引导学生对社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其明辨是非,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自律、自信,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
四、注重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对于学生来说,探讨和把握获得科学结果的方法和途径,往往比学习和记忆知识结论更有价值。他们在向未知和疑问的探讨研究过程中,需要经历和体验失败的。
《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法规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如《学校生活有规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1、初步建立规则的概念,认识规则的普遍性。2、理解规则的必要性,懂得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3、初步树立规则意识,开始将《小学生守则》等学校规则内化。
五、要不断拓展教学空间
篇8
2 加强实践,知行合一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组织儿童到现场观察与当事人交流,使儿童对所关注的问题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强调再调查活动中,“要指导儿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记录,对调查进行总结、归纳并相互交流”。因此,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空间也不应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人格不断臻于完善。我在教学《追根寻源》的主题活动时,组织学生从生活周围,书报、杂志、互联网、电视、广播中,了解并收集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探究历史,探究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事物的来龙去脉,同时体验和感悟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在尽可能地通过建立现实和历史的结合点,让学生拉近现实和历史距离的同时,我们也通过中外比较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较与联系中认识到我国的文化特色,从而进一步产生对文明古国的认同。活动前,我向学生提出调查活动的目标:①查找有关反映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故事、传说、资料。②以“走进远古时代”为主题,全班将收集和整理的资料、故事进行表演、交流。③出示图片,刀更火种,人拉犁,车拉犁――让学生观察人们的耕作时怎样一步一步进步的,也可以以此为研讨主题,让学生进一步查找资料,进行探究。④让学生结合本地情况,了解本地人们还有那些有关种植和养殖方面的经验总结。⑤学生以小组或自由结合组为单位,结合自己所调查和查找的资料,共同研讨应怎样向世界介绍中国的饮食文化,推荐哪些食品,讲解那些食品中的事故等。⑥查找中西方食文化进行比较;活动中,学生置身与具体的场景,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兴趣。有的学生试着用石块敲打制作石器工具;用木棍试着模仿古人钻木取火;用一些旧牛皮纸,报纸等试着做远古人类穿的衣服等;有的当“小记者”与周边居民进行“焦点访谈”;有的当“摄影记者”,拍下了一张张照片,进行分析。在教学中,运用课内外相结合,如与班队会相结合,与举办专题讲演、故事会、营火晚会相结合,还可以举办夏令营,走出去请进来等结合。使我们品德与社会课成为一个平台,学生在这平台上大显身手,展示自我的选择性。使得这个平台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石,由于有了学生亲身体验与实践,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行成。
篇9
Key words: personal character and society; teaching; searches analyzes
1正确地选择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也称之为学习方式,与教学方法有着本质的区别。方式是一堂课中的整体模式。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手段,若干个方法支撑着方式。教学方式是贯彻教学理念,落实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对一节课教学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1换位体验式
换位体验式活动强调主体的亲身体验,这和任何体验活动一样,是内在的,是学生的一种自主活动。不一样的地方是通过换位,来体验被体验对象的心理感受和情感态度。使学生在换位体验中有所思考、有所选择、有所判断、有所感悟。这样,理解他人、同情他人的善良之心,就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被唤起。
1.2情境模拟式
情境模拟式即教师通过利用录像、录音、电影、多媒体手段,再现某些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真切的生活场景中来观察和感受。
1.3情境演练式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所学的道德知识,必须在日常生活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得到巩固、深化,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为此教师可以直接从生活中截取情境,把生活中的典型事例用小品、角色表演再现于课堂,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不同情境中进行自我教育。通过学生亲身体验他人的处境和内心感受,主动去发现、探究并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
1.4公益活动式
良好的品德必须在儿童的生活实践中才能养成。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参加公益活动,到社会中去学习,在服务中去实践,开阔眼界,了解社会,增长才干,适应社会,这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目标之一。
1.5户外活动式
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解放学生学习的空间,让学生接触大自然和社会。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课堂,到大自然和社会上参观调查、了解生活,在了解生活中学习,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逐步提高道德认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1.6合作探究式
讨论,是最常见的学习活动,新课改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小组内合作探究,互相研究、讨论,能使学生都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展示个人的研究成果,和他人交流、分享、互相启迪,有助于所探究的问题达到有深度、有高度。使小组的合作学习,不说套话、不说假话、不走过场,实现有效性。
1.7游戏娱乐式
儿童爱玩、好玩是天性,因此,游戏、娱乐是我们教学中常用的活动形式。因为游戏及各种形式的娱乐活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实践证明,就是这些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才能搭建起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育人为目标,以实效为标准的小学德育类课程的教学新模式,让德育从儿童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把过去小学德育类课程教学中,学生认知偏重于从学科知识教学的逻辑中去获得,转变为让儿童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和参与活动来获得认识和发展,采用儿童乐于接受的各种活动方式,帮助儿童真正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就是我为提出:活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支点的根本所在的原因。
2真诚地扮演教师角色
教师角色转换,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由过去教师是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这种转变是质的变化。在讲授式的教学时代,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在教学中是自编、自导、自演。课改要求教师作为引领者,首先在意识上要低下头、弯下腰来和学生说话。在教学活动中是引领者、学习者,是学生的朋友。在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过程时,一定要真诚,要向学生敞开心扉,坦诚地和学生交流,是就是是,非就是非,对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不要遮遮掩掩。
3科学地评价学生
篇10
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观念,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吸取新知识,研究新问题,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致力于本学科的教研改革,并且将最新的理论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课堂教学中,老师积极有效的引导,是确保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教师素养的不断提高必然会令教师在课堂上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上尽情挥洒智慧,展现创造力,创设高效课堂。
二、精心备课
是否备好课,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思品课教师首先要深入研究小学杂工作的培养目标,实施途径和教育原则,这是搞好《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前提.与此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教材,而且要活用教材。当然,光靠书本提供的素材和内容,往往课堂教学有效性不是那么如意圆满,必须通过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悉心研究教法,合理整合教学资源后才能将课堂教学有效性充分展示出来,通过教师精心的教学过程达成对学生最大的教育成效,使学生有所知、有所思、有所感、有所得。作为教师只有在深入领会课程标准、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精心备好课,才能灵活驾驭课堂,才能生成更多的精彩,创设高效课堂!
三、寓情于教,激趣乐学
人的情感往往受情景气氛渲染,特别是孩子们,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一定的氛围下产生,触景生情。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创设与教学内容想适应的具有激发道德情感的教学情境,以境生情,以情激趣,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进入角色,产生情感体验。把课本中的图片制成多媒体课件,适用图像,再现情境,使内容具体形象,例如,《马路不是游戏场》,通过介绍交通事故在社会中的频繁现象,引导学生观看一组,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引发的交通事故的图片,在指名同学以小记者的方式报道一组安全隐患的资料,以当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会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达到动情中明理,明理中促行。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幻灯、影音、图片等来创设有趣生动的情境,化抽象、枯燥为形象、生动,使学生学习热情与情境产生共鸣。同样是这一课的教学,在新课伊始,借助现在教育技术手段,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欣赏一首名为《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的酷视频,感人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了事故的现场,十三岁女孩的悲惨遭遇,让每个学生都留下了伤心的泪水,从而感受到交通规则的重要性。遵守交通规则,能够给社会带来一份安宁与和谐。
篇11
本学期我们鼓励老师们采取“多听课、多反思”的方法,结合网络师资培训,组织教师观摩优秀课例,及时评课,了解课改动态,扩大自身的视野,通过多渠道多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以便更好服务于课改实践。
教研组采用了集体备课制,每次教研组活动,大家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大家认真学习教材,根据各课教材的教育要点,通过教材分析、结合教学建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定好教学目标要点、教学重点、难点,备好课,授好课。我们时时处处发挥着集体的力量,体现着团队的精神。尽管执教品社的老师来自于不同的年级,但我们经常会聚一起探讨研究,教研组洋溢着团结互助,群策群力的气氛。
二、紧抓教学,促进专业化发展
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阵地,是教学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不仅为教师们才能的施展提供了一个自我挑战的舞台,更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实践基地。为此我们教研组老师认真学习“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理念,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相关教育刊物上的教学实例,认真参加区教研活动,听课评课,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上海市“两纲”教育颁发之后,我们组织教研组的老师们进行专题学习,把“两纲”教育贯穿落实于品社课的教学中。本学期在区教研员王?骼鲜Φ闹傅枷拢?钚??鲜χ唇塘恕渡肀叩墓?采枋?芬豢巍S捎谖颐堑难??谏?钪卸荚?吹焦?⑹褂霉??采枋???哉庑┥枋┑淖饔靡约昂臀颐巧?畹拿芮泄叵档娜鲜妒欠羟车模?腥钡模?虼嗽谝?肟翁馐保?罾鲜Σ捎昧嗣沼锏男问剑?し⒀??难?靶巳ぁT诮裁鳌肮?采枋?闭庖桓拍詈螅?ü?シ叛?V鼙叩墓?采枋┤胧郑?匀粘I?钪醒??煜さ某【昂褪导噬?钗??。?由?钪型诰蛩夭模?η蠼萄?谌荽由?钪欣矗?τ玫缴?钪腥ィ?彩菇滩哪谌莞?哂兴捣?Γ???穆枷裉岣吡搜???靶巳ぃ?惺苷庑┥枋┚驮谖颐巧肀撸?植脊惴海?寡??械角浊小⒄媸担?埂镀返掠肷缁帷费Э苹毓樯?睢6杂谧ㄓ玫墓?采枋┖筒灰卓醇?墓?采枋庖荒训悖?罾鲜νü?罅扛挥姓媸蹈械恼掌?途?赖牟逋迹?由吓园椎慕樯埽?苊饬丝菰铩⒖斩吹乃到蹋?兄?谘??捉?缁幔?⒄购屯晟谱晕摇M?币猜?憬淌ψ灾骺?⒔滩牡男枰??致?阊??迪侄嘌???暗男枰?U?每蔚慕萄В?罾鲜Χ脊岽┙萄??罨?睦砟睿?谑ι?餐?骄恐型瓿山萄?挝瘢?艿搅颂?卫鲜Φ暮闷馈?/p> 三、加强常规,提高课堂效率。
1、 本学期,我们每位教研组成员都能备好符合班级特色的教案,在教研组内上好实践课。教师在校、区级教研活动中认真听课,且能作好详细的听课记录和评课反馈,学期结束交教导处检查。
2、 组内教师能根据教材特点自行制作教学课件,对现行教材进行补充何拓展,在教学使用中效果良好。这学期,我们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身边的公共设施》,在区课件评比中获得优秀奖。
篇12
(1)猫的眼睛变化很有规律,光线强时( );光线暗时( )。
(2)我发现,夏天天亮得比冬天( )。
(3)雷雨时,我们是先( ),后( )。
(4)冬天到了,冬眠的动物有( ),不冬眠的动物有( )。
这样将枯燥的讲解与学生学习经验有机结合, 灵活运用,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悟出“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做事进行学习。学习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的道理。
二、平等、温馨的教学氛围——品德教学活动化
课程标准对《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性质定位是“活动型的综合课程”,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形式,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实践来实现的;《品德与社会》虽然在课程性质中去掉了“活动性”,但在实施建议中仍要求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强调教师要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这些表述,不同程度地说明了课程的性质特点,同样为教学确定了“活动化”的基调。
学习主体的体验只能在他自身直接参与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只能在他自身的感知或操作行为中产生。就品德与社会而言,学生只有在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才能产生具体深切的体验,进而使品德得以内化;如果没有自身的参与,没有活动作为依托,体验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道德品质的形成也就成了一纸空文。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尽情的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的表现机会。这些表现机会就是动脑思考、动流、动手写作,调动全身感官表演以及开展多方合作的活动;具体来说,包括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欣赏、游戏、故事等活动。如教学《身边的变化》时,通过学生自己对长辈的采访,调查生活小故事,收集有关购物票证,学生在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经济不发达,人们生活的窘困,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树立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构建多元知识结构——品德教学开放化
与原思想品德课相比,新品德课程跳出了德育知识体系的框架,从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角度来构建教学内容,因而开放性成为课程的一大特点,成为课程实施必须坚持的原则之一。适应这种特点的教学同样必须是开放的。课堂上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大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篇13
为了达成“懂得对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持宽容、尊重、入乡随俗的态度。感受文化的多元性,形成多元的文化观”这一目标,课堂的预设是通过了解不同国家的见面礼仪文化之后的现场模拟来实现的,这既符合了品德与社会中“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又符合了“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精彩呈现
通过分析自己的资料,结合教师提供的图片知道了世界各国的见面礼仪,并了解了礼仪背后的文化,出示世界地图。
师:看,这是我们刚才了解的世界各国的见面礼仪,那我们就去世界各国转转吧!
生:好
师:我们先去泰国吧,sa wad dee ka撒哇低咔(双手合十礼鞠躬)。
生:sa wad dee ka
师:孩子们,我是站着的啊!
生起立:sa wad dee ka(双手合十礼鞠躬)
师:去韩国看看吧!(安宁哈塞哟)(师鞠躬行礼)。
生:安宁哈塞哟(生鞠躬回礼)。
师:啊!到了新西兰,见到了毛利人――行碰鼻礼,
一女生接受老师的碰鼻礼。走向一男生。
师:咦?怎么不和我碰鼻呢?
男生1:不好意思!
师:是啊,我们中国人是比较含蓄的,很难接受这样的见面礼仪,那我就是要和你行碰鼻礼,怎么办?
男生1:老师还是算了吧!
师:中国的小朋友,我代表毛利人欢迎你,来吧!孩子!
男生1捂住鼻子:不,不了吧!
师:哎呀,同学们我该怎么办?
男生2:老师,我给他捂上眼睛吧!
生大笑。
师:啊!这样不好吧!怎么办呢?孩子们!
男生1抱头求饶:老师,我求求你,还是饶了我吧!
男生3:老师,我来给他做个榜样吧!
师:好,我喜欢这个中国朋友(师与男生3行碰鼻礼)。
师:谢谢你尊重了我的见面礼仪!你很有国际友人的风范(转生面向男生1)!
男生1:好吧!老师,我尊重你!
师与男生1行碰鼻礼。
师:多好的一位国际友人啊!
你非常尊重我,当我们面对难以接受的见面礼仪时,我们要尊重别人的见面礼仪,并你努力试着去接受他的见面礼仪。
五年级的孩子在学习之后,基本上能够接受不同国家的见面礼仪,但是在面对毛利人近距离接触的的碰鼻礼时,比较含蓄的五年级孩子们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课堂的预设是可能会不好意思,但经过学习之后,学生应该会很大方的接受不同的见面礼仪。但是实际情况是孩子很不愿意,老师几经周折孩子才勉强同意,课堂在这里用的时间比较长,但是这样的课堂生成能让孩子从内心里真正了解礼仪及其文化习俗的特点。感受文化的多元性,形成多元的文化观,懂得对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持宽容、尊重、入乡随俗的态度。
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是学生实际生活的真实反映,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是学生最真实的生活体现,课堂教学也成了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学生在老师的预设中,通过体验这样的方式触动孩子心底经过了思想斗争的,最敏感、最细致、最柔软的情感,让我们看到了灵动、活泼的孩子,看到了有情有趣有仪的品德课堂。
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序曲,它体现了品德教育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特点,预设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某一主题下充分地参与、体验,让学生在自己回味、体验、感悟生活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做事,通过这些活动来达到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的目的。
品德教材的呈现与教学活动的设计都是静态的结构,而课堂确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偶然的、随机的因素,难以完全按照教学活动的预设去进行。因而,我们在进行活动教学时,必须更多地关注课堂生成的新问题、新方法、新过程,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生命活动,把握生成,灵活应变。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付出许多努力。
1.把握教材,了解学情
预设的重点是准确地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也是促进课堂动态生成的起点。教师在预设时,必须认真钻研大纲,把握大纲对教学的要求及尺度,区分重、难点;深入钻研教材,弄清教材的编排体系,知识的结构特征。而学生的生活状况,原有的知识结构,学生在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和方式,学生在交流中可能出现的种种状况,都是教师在备课是必须把握并预设的。还要对课堂上很多影响教学进度与目标达成的其他变数等因素,有预先的思考与相关的应变策略。
2.和谐情境,灵动生成
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并促其主动学习的基础,也是实现主体性参与教学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自由、宽松、民主、平等、和谐、乐学、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释放,学生才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愉快的学习,积极主动地探索。
预设中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是学生孕育道德情感的土壤。教师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年龄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把学生引入情境,唤起学生求知欲和表现欲,使他们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成为品德课堂上活泼、灵动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