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林业索道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河北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北京、天津、唐山、承德四城市之间,是一个以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和森林生态系统为重点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4 246.9hm(142平方公里),主峰歪桃峰海拔2 118米,为燕山山脉主峰。森林覆盖率93%,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成为京津地区的绿色屏障和重要的水源涵养地。1984年建立河北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995年加入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通过近二十年的努力,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的建设和发展,使雾灵山各项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先后被国家有关部委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中国青少年科学考察基地”、“全国林业科普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示范单位”。近几年,雾灵山保护区管理局走出了一条以保护为宗旨、积极开发、永续利用、自我完善的新路子,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以保护为根本,确保生物多样性安全
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金雕等陆生脊椎动物173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人参等高等植物1870种,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一座“物种基因库”。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既是重要的生态资源,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因此,保护好雾灵山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成为保护区管理局的根本首要任务。
1.建立起了完善的资源保护体系。保护区管理局—管理区—管理站及社区护林组织形成了较完整的资源保护组织网络和管理体系。管理局—管理区—管理站—管护人员层层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采取学校家庭联动式防火宣传模式,经常性的深入乡村开展联防工作,每年组织周边乡村干部召开一次“护林防火联防会议”,与周边乡村和护林员签订防火责任状;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强化防扑火能力建设,成立专业扑火队组织,完善防火装备;加强宣传教育,张贴宣传标语、出动防火宣传车、利用乡村有线广播等多种形式宣传,使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观念深入人心。
2.建立起了森林防火和资源保护电子监测系统。使保护区真正实现了防火监测数字化,资源监控网络化,防火指挥科学化。
3.建立起了完善的资源保护制度。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的指挥、宣传、扑火和案情侦破系统逐步完备,值班住宿、防火瞭望、电子监测等相关制度进一步完善,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到位。
由于资源保护成绩突出,保护区管理局先后被省森林防火指挥部授予“森林防火先进集体”和“三年无森林火灾先进单位”,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森林资源管理先进单位”。
二、科学规划,积极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雾灵山自古以来就是一座中华名山。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曾遍游雾灵山。明洪武年间,中丞刘伯温曾到雾灵山巡视,并留下巨型摩崖石刻“雾灵山清凉界”碑。清顺治二年(1645年),雾灵山被清王朝划为 “清东陵”的后龙风水禁地,封为皇家风水宝地。时期,多次派高级领导到雾灵山组织抗日活动;、、姜春云等先后到雾灵山视察。
雾灵山是大自然的缩影和沙盘。在平地里从南到北几千公里的植被变化,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景致变幻,只需在这里从山下到山上几十公里便可以尽情无遗地展现出来。在海拔落差1 600余米范围内,从山下到山上依次排列松栎混交林带、阔叶林带、落叶松云杉林带、亚高山草甸灌丛带,带谱界限清晰,季节分明,规模宏大,景色壮丽,集峰、石、林、泉、瀑、涧与各种野生花卉为一体,是座立体式的多资源的大花园,形成了以森林景观为主体,苍山奇峰为骨架,清溪碧潭为脉络,人文古迹为点缀,自然景观于人文景观浑然一体、风格独特的山水画卷。
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雾灵山周边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管理局按照“核心区管死,缓冲区管严,实验区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编制了《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规划方案》。在保护区实验区开发了仙人塔、五龙头、龙潭、清凉界四个生态精品景区150多个景点。
目前,雾灵山生态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已具备一定规模,年接待游客20万人,年经济效益1 000万元,年社会经济效益3亿元。极大地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社会就业、产业调整、百姓致富创造了新亮点,为地方经济发展拓出了新的增长点。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
雾灵山保护区已完成一期、二期、三期等基础设施建设,使保护、科教、交通、旅游等系列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为保护区多功能的发挥创造了良好条件。
1.管护设施不断完备。投资1 600万元完成了防火指挥中心工程、基层管理区、管理站工程、落松台至清凉界防火公路工程建设。
2.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投资7 000多万元建成了龙潭景区观光索道工程、防火、旅游公路的硬化工程、精品景区建设工程、山门、生态博物馆工程。
这些工程的建设为保护区实现更快更好发展提供了巨大推动力,为保护区跻身全国一流的自然保护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50千米的生态旅游和资源保护公路工程,彻底解决了制约雾灵山森林防火和生态旅游发展的瓶颈;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工程,集实时监控与远程指挥于一体,使雾灵山森林防火自动化、资源监控现代化水平居于全国领先;生态标本馆的建成,成为展示生态建设成就的“窗口”和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基地;旅游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使旅游景区设施更加完善,更加具有知识性和参与性,使雾灵山真正成为了享誉京、津等周边地区的生态旅游胜地。
四、依靠科技,促进保护区快速发展
篇2
一、张家界旅游产业转型的初始条件。
中国的旅游产业转型在本质上是一个以产业现代化为目的的旅游体制转换过程,体制转型与产业发展密不可分,体制转型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而产业发展也为体制转型创造条件和动力,它们共同统一于旅游产业转型过程当中。旅游产业转型的初始条件则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初始条件是自然科学经常使用的一个学术术语,它是指产生某个结果的所有原始条件的总和。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按照世界银行的说法,初始条件主要是指转轨国家从计划走向市场的最初形态,如转轨开始时的人力资本存量、法律结构、法制意识及经济结构等。转型经济学也注重对初始条件的研究。“经济转型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社会运动,它涉及多个方面的制度变迁,而各个小的变迁又与变迁的初始条件、变迁的过程,以及变迁的结果及其评价等各个方面相联系,这就决定了社会转型必定是异常复杂的,甚至难以从纯经济一个方面加以解释。”[2]在旅游产业转型研究中初始条件与世界银行所讲的初始条件相关但并不完全相同。在这里,初始条件是指转型初期的资源、历史文化传统及地缘、产业结构、制度等的总称,它既是旅游产业转型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旅游经济增长的结果和前提。
(一)资源因素。
旅游产业研究中的资源是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内涵。传统旅游业的旅游资源观比较典型的是国家旅游局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制定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中对旅游资源的定义:“所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按旅游资源的成因或其属性分类,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前者是指地貌、水体、气候、动植物等自然地理要素所构成的、吸引人们前往进行旅游活动的天然景观,具有明显的天赋性质;后者内容广泛、类型多样,包括各种历史古迹、古今伟大建筑、民族风俗等等,是人类活动的艺术结晶和文化成就。现代旅游业中除了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外更注重挖掘当代各种社会资源(工业、农业、文化、科技、教育、康体、重大节事、现代科技成就、军事工程等等),依托整个现代城乡环境,依托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不断扩大旅游供给的品种和质量。社会资源无限论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旅游资源的禀赋的差别形成区域旅游的特色。张家界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可以从国家和国际社会对其资源品质的一系列认定中见出:1982年被批准为中国首个国家森林公园;1992年武陵源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01年被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2004年又被国际地质联合会授予“世界地质公园”称号。目前,张家界以森林公园、索溪峪、天子山三大景区为核心,以茅岩河、黄龙洞、天门山、普光禅寺等为卫星景区,景区总面积达500km,融山、水、洞和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为一体,是中国少有的大规模、高品位的旅游风景区。魏小安等(2002)在分析中国世界遗产(包括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旅游时认为,世界遗产资源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是市场拓展的重要品牌,是发展全国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3]。张家界因拥有世界自然遗产而使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在开发张家界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利用,不仅充分展现了自然景观,增加了自然资源的价值,挖掘了旅游潜力,创造了宣传效应,更重要的了丰富了旅游品种,形成了新的旅游社会资源。直升机两次飞跃天门山的惊险表演,通过电视的直观报道,吸引了世人的注目,激发了旅游者的探险心理。这个事件和由此生成的话题,已成为附加于天门山自然资源之上的新的社会资源,由此产生的旅游产业效益是可观的。飞行事件是无形的资源,而横跨山峰的观光索道及观光电梯,则是有形的新资源。张家界奇峰林立,神奇秀美,索道实现了多角度的观览,最大程度的展现了自然资源的特殊禀赋与其观赏价值,“无限风光在险峰”,现代科技使游客的观览、猎奇心理得以满足,而它本身也是新的旅游社会资源。土家风情园和大庸府城则很好地展现了土家民俗风情。据统计,张家界
开发旅游以来,游客人数由1989年56.5万人次增加到2007年187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也从1989年的2491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实现旅游收入91.25亿元,其中门票收入11.12亿元。张家界旅游经济效益是独有的自然资源、以土家族苗族文化为主的人文资源和和利用现代科技开发出来的新的社会资源合力的结果。
(二)历史文化传统及地缘因素。
历史文化传统与地缘因素渗透在社会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之中,使人们在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时作出不同的反应。它们对旅游产业转型方式和绩效的影响更为深远,有可能加速或迟滞产业转型的过程,进而影响了产业转型的路径和绩效。随着市场体制改革的深入,人们传统的思维与行为习惯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是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对制度变迁的反应程度也不一样。张家界地处湘、鄂、渝、黔交界的武陵山区,是中国中西结合部,属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2007年末总人口162.3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就达117.68万人,其中土家族103.17万人、白族11.38万人、苗族2.71万人。张家界在开发旅游前区位闭塞,经济落后。由于世代依山而居,形成固定的生活方式和稳定思维习惯,旅游景区的开发,打破了长期的封闭,部分居民抵触心理严重,不愿搬迁下山,影响了景区的开发速度和整体规范。因此,开发初期,政府的参与是必要的,以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和模式适应了现实情况,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开发,这是其后产业转型的必经阶段。
(三)产业结构因素。
这里研究的产业结构包括三大产业结构和旅游产业内部结构。张家界1989年建市之时,第一产业的产值为47.0%,第二产业为18.7%,第三产业为34.3%,是典型的经济落后的农业地区。第一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到1993年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第一产业的产值为41.0%;第二产业为18.4%;第三产业为40.6%。也就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初期张家界的旅游产业虽然有所发展但是速度缓慢,第一产业所占比例虽有下降但仍然占据最大份额。到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张家界的第一产业的产值为22.7%;第二产业为21.1%;第三产业56.2%。从中可知旅游产业的主导地位已经完全确立。2006年三次产业比重由47∶18.7∶34.3调整为16.4∶24.2∶59.4。2007年时,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分别为16.8%、23.8%、59.4%。从中可以看出张家界国民经济增长从建市时的第一产业带动演变为第三产业带动的特征。相关研究表明区域产业结构与产业转型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旅游产业具有门槛低、就业容量大而且灵活、产业带动型强等特征,相比较而言在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区域发展旅游业具有比较优势。
张家界旅游产业内部的所有制结构从一开始就呈现多元化的形态。张家界旅游开发是在改革政策实施以后进行的,地方和部门成为旅游产业经济运行中极其活跃的利益主体,在投资、上项目等方面拥有很高的积极性。同时,张家界是在非常薄弱的经济基础上发展旅游业,为满足发展需要从一开始就大力引进资金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产业开发,产生了多种所有制的企业。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既是旅游产业转型的结果,也是其加快转型力度的积极因素。
(四)制度因素。
张家界旅游产业是在旅游立市的定位以后得到快速发展的,地方政府在发展初期担当了“先驱者”,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模式。中国特殊的所有权制度使得很多旅游资源和产品归政府所有,并且在政府内部又有多个管理主体。首先,不同资源性质的旅游资源分属不同的政府部门具体管理。如,1988年国务院正式确立武陵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由建设部门管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天子山和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林业部门管理;“故居、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省委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普光禅寺、玉皇洞石窟群、老院子”等8处人文古迹由文化部门管理。由于历史的原因,“风景名胜区”体系在旅游资源管理中占据主体。其次,具有不同资源特征的同一旅游资源同时由不同的政府部门具体管理。张家界的旅游资源在管理上呈现“多龙治水”,旅游、规划、林业、国土、文化、宗教、建设、水利、环保等部门都有相应的管理权限。
张家界旅游产业是在政府主导推动下发展起来的,这种管理体制在旅游发展的前期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旅游景区的建设和管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旅游产业是需求推动型产业,政府主导模式下不可避免要发生诸如资源配置效率低、企业发育水平低、产业效益水平低等问题,并且容易形成狭隘的利益集团。这是由于在旅游资源管理中,政府的各级各个管理部门都在扮演着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一是资源性资产的管理者和经营者;二是国家行政管理者。这两种角色存在一定矛盾,影响了旅游产业转型的速度和产业效益的增加。如黄龙洞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谈判就长达8年之久。
二、旅游产业转型初始条件对产业转型。
的影响初始条件对旅游产业转型的影响基本符合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规律,即历史上已经形成的各种制度选择将会对未来的制度变迁的路径与绩效产生影响,从而加速或迟滞制度变迁的过程[4]。初始条件对旅游产业转型转型的路径和绩效的影响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初始条件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影响。旅游业是一项极富特色的产业,是集“游、购、娱、吃、住、行”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旅游开发必然带动各相关产业的发展,并推动区域经济实力的成长。张家界依赖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政府推动下发展旅游业,尤其在1993年以后随着市场体制的确立,为促进张家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系列的制度创新,如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这使旅游也迅速成为第三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主体力量,由经济落后的农业地区成长为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后工业地区,对于属于典型“老、少、边、穷”地区的张家界,这种变化显示了产业转型的效益,体现在旅游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尤其在2001年以后比重不断增加,到2007年达到了60.3%。张家界地区在旅游开发之前除农业以外仅有的产业是林业,属于一种资源输出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虽然也取得了经济的一定增长,但环境退化、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单一、抗周期性经济波动的能力较差,对独特的地域文化加以保护和发展更是无从谈起。在旅游开发之后,随着旅游产业转型进程的步伐,张家界不仅摆脱了旧的发展模式而且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荣,使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互为依存。第二,初始条件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将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表现出有序的阶段性。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这些生产要素再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移动,这就是产业结构趋向高级化的演进过程。它反映了一定的人均国民收入和一定水平的产业结构的密切相关,即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的“高附加价值化”的趋势,高附加价值的部门在产业结构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19年来张家界的产业结构变化,正体现了上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趋向。同时,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也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发生相应变化。三次产业产值结构的排序由第一、第三、第二产业转变为更为高级的第三、第二、第一产业,产业结构基本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与合理化阶段的任务,进入产业结构升级与高级化的阶段。初始条件对旅游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张家界旅游产业是在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共同协调得到成长的,即政府理性构建与市场主体自发演进共同作用调整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②张家界是以独特的山水风光为依托发展旅游产业,来张家界的旅游者大多数是观光而来,但是随着旅游需求的形式与规模的变化会带来行业结构的调整。③张家界开发初期的多元主体所形成的多种所有制结构形式为旅游产业结构顺利转型优化提供了基础条件。
第三,初始条件对旅游客流及收入的影响。20多年来,随着高品位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铁路、高速公路的修建与开通,华天、最佳西方等高档次酒店的进入等,使张家界旅游发展的基本条件趋于成熟。1989年以来,张家界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064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30.13亿元,尤其在加入WTO后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增长迅速。由统计数据可知,张家界旅游收入增长主要依靠客流增长,旅游收入增长与游客数量增长成正比。与此同时,地方财政和农民的收入也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得到明显提高。张家界旅游业的主导地位虽然十分突出,但目前客流量已达到甚至超过旅游承载能力,受旅游环境容量限制,依靠增加客流增加旅游收入将受到限制,必将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第四,初始条件对旅游产业转型路径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中国旅游产业转型是两种力量推动的结果:一是受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中国旅游业发生转型,这是旅游产业外部力量推动形成的制度上的转型;二是受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阶段性以及旅游需求变化的决定,旅游产业发生转型,而这种转型是市场力量推动形成的,是一种旅游产业发展自身的变型。由于初始条件的差异,旅游产业转型的具体路径也呈现多样性特征。内生制度变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一种“自我深化”的锁定过程,最初的结构性安排决定了今后的发展道路,由于存在充分竞争的完全市场和交易费用高昂的不完全市场以及制度报酬递增产生的自我强化机制,制度变迁存在两种不同的路径:一条是相互依存的路径,经济沿着良性循环轨迹发展;另一条是闭锁路径,指制度向好的方向关闭了。经济发展模式选择是内生的,它无法超越“制度可能性边界”,这就是所谓的锁定效应。张家界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旅游产业是其经济的增长高地,成了经济要素的集聚之所。在其巨大的吸纳力作用下,各种经济要素被固化在旅游产业领域,与此相对比,其他产业处于弱质和从属地位,难以形成产业吸引力,发展机会明显减小。当旅游消费需求升级时,单纯观光型资源的张家界旅游产业竞争力降低就不可避免。由于锁定效应,观光资源型旅游产业发展的应变性、适应性均较差,相反却具有较大的发展惯性和超稳态性,不能及时应对市场需求变化。
张家界旅游业是依托山水自然风光以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的形式发展起来的,“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群众参与”是目前张家界理想的运作方式。同时,由于受自身环境承载力和资源特征的制约,其转型在遵循以满足旅游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原则下,按照“初级阶段单纯观光旅游———高级阶段品质型综合型观光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体验旅游”,“点线旅游———板块旅游”的发展思路并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提高张家界旅游产业素质。
三、结语。
首先,从旅游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看,初始条件对旅游产业转型的绩效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影响,但初始条件并不能完全决定产业转型的绩效。旅游产业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开放系统,旅游产业转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国家宏观经济环境、产业政策、人们的消费结构变化等。其次,对旅游产业转型的初始条件和绩效之间的关系应该以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不应偏重初始条件对转型绩效某一方面的影响。张家界在发展旅游业之初,落后的农业经济为旅游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对于张家界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随着旅游产业经济的发展,低素质的劳动力大量进入旅游业又影响了旅游产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客观上阻碍了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而影响产业转型的绩效。综上所述,对旅游产业转型的初始条件应当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加以全面客观地认识,要根据特定的初始条件制定符合本地区的转型战略,这样才能克服初始条件的不利影响,或者充分利用初始条件的有利方面推动旅游产业转型的顺利进行,相反,盲目克隆是注定失败的。
[参考文献]
[1]王志发.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旅游学刊,2007,(4).
[2]王黎民.转型经济的初始条件[J].上海经济研究,2003,(9).
[3]魏小安,窦群,彭德成.发展旅游和遗产保护能否“双赢”[N].中国旅游报,2002-12-11.
[4]Douglass C.North,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mic performanc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5]于立新,孙根年.从张家界的旅游开发看旅游城镇的形成发展[J].调研世界
[6]徐慧.试论旅游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J].学术论坛,1987,(3).
篇3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随着近几年来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不可避免的占用了大量的易农耕地。国家为了解决我国群众吃饭问题,特提出保证国家18亿亩耕地的战略红线,有效缓解了我国粮食自给自足问题。实施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是保护耕地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对区域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综合整治以及改进,能够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耕地质量,进一步改善区域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粮食产量。可以说,实施土地整理项目,是使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的编辑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前期工作中重要环节,是项目前期申报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的基础依据,项目的实施能否有效改善区域生产生活条件是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编辑的目标,规划设计和预算编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否充分指导项目的实施和严格控制项目投资是规划设计和预算编辑质量好坏的重要评定。由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是国家为了调控城市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矛盾新兴提出的建设项目,项目本身还在摸索实施过程,其中难免出现相关法律规范的不健全和不完善。本论文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为对象,就如何完善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编辑进行简单分析,为更好的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摸索道路。
2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编辑
2.1 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编制程序 规划设计和预算编辑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指导下,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及资金下达情况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规定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等等规范确定项目规划的目标和任务,通过项目可行性研究对项目区域内土地资源、自然资源和经济进行适宜性的评价,并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配套工程设施和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生物工程措施,提出项目规划方案和实施计划和措施,制定和执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和预算,是搞好土地开发整理的前提。
规划设计和预算在技术上需要大量的区域内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人文资源、水文资源、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潜力状况、基础设施状况、土地政策、法规及相关的规定、标准等资料。通过对原始资料审核,对原始资料按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土地利用等分类分组,对数据资料初步计算、整理、汇总。做出技术性可行性分析,优化比选方案,结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最终确定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方案。
2.2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的作用 2000年国土资部下发了《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工人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00]144号),明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立项必须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而规划设计和预算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的指导方针下,结合申报项目区域实际情况编辑的,所以规划设计和预算间接的成为了项目立项的依据。
项目规划设计通过对区域内项目区土地资源、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人文需求等通过技术论证和实地调查,并分析工程投资效益,配套提高或改善土地资源的分项、单项、单位和分部工程设施,达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目标和任务,是规划设计方案可行性的反应。而预算则是从经济层面衡量规划设计方案合理性的重要依据,是约束规划设计规模和比选不同规划设计方案,对规划设计的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价,从而优化比选出合理性与经济型较高的规划设计和预算,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
经批准的规划设计预算文件,是项目招投标阶段的投标框架,是签订建设项目总包合同、拨付工程预付款和办理工程结算的基础性文件。签订承发包合同,要以工程预算为重要依据和必备的附件,以确定建设单位发包给施工单位的全部工程造价或需要完成的那部分工程价值。而规划设计工程内容是施工单位投标报价参考性依据,结合招投标文件从而确定施工单位投标报价。
施工阶段的规划设计、图纸和预算是施工单位编制施工组织计划、进行施工准备、组织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的储备等等施工前准备工作的数据依据,也是考核施工单位施工管理和控制施工成本的重要依据。监理现场监督施工质量、确定拨款进度除了遵守监理相关监理规范和规定外,规划设计、图纸和预算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文件。同时也是业主单位检查施工质量、督促施工进度和确定拨款金额的重要技术文件。
此外规划设计、图纸和预算在验收阶段可以通过项目实施情况和设计进行对比,通过预算和竣工结算进行核算也可作为规划设计和预算对比,是能否顺利通过验收的重要指标之一。
3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规划设计深度不够图纸指导性不高 项目在前期工作中涉及前期项目区的测量工作,云南省国土资源厅虽然有规定土地开发整理的测绘工作必须是在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备案并具备相应资质专业的测绘单位,但受前期经费限制地形图测量均以1:2000作要求。地形图比例较小,满足不了丘陵山区规划设计阶段需要。按现行土地开发整理可研究、规划设计要求,丘陵山区地形图测量不小于1:2000,但山区地形复杂,1:2000地形图根本满足不了土地平整规划设计要求,加之勘测工作不到位,测绘市场也比较紊乱,有些情况下出现测绘工作外包,保证不了测绘图纸的质量。设计单位由于设计工程内容是以1:2000地形图为基础原图,丘陵地区地形变化较大,设计单位现场踏勘、调查时间不足、工作不细,以及勘测工作不到位,加上相当部分设计单位大都是科研院校,项目规划设计工作大多由在读博士生、研究生来完成,由于设计人员专业单一,实践经验不足,导致设计图纸和实际情况有较多差异,无法有效指导施工单位按规划设计图进行施工,施工变更频繁。
3.2 项目规划设计脱离实际 设计人员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设定理想化的规划设计目标,单纯考虑“田成方,路成林,渠相连,林成行”的规划模式,打破原有景观布局模式,反造成给农户生产不便利、生产成本增加。甚至部分项目规划设计统一规划标准田块,造成土地权属调整较大,出现纠纷和社会不稳定因素。
3.3 前期工作群众参与性不够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地点多为乡镇,而项目后期的工程实施接触最为频繁的莫过于当地人民群众,项目竣工验收后使用收益的也是当地群众,所以当地人民群众是最为了解当地需求的群体,没有充分了解当地群众的需求而编制的规划设计和预算不是符合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也是造成项目后期实施组织难度大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规划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对于项目的公众参与调查深度不够,往往只是和乡镇干部和村干部进行简单交流,通过乡镇和村干部的一些简单的调整表和一些简单的项目宣传就完成了项目前期的公众参与过程,不能真实具体的体现项目当地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想法,也没有充分通过和各相关部门进行深层次的协调和交流,听取相关部门专家的意见。项目规划设计公众参与环节只是走过场。
3.4 预算费用有待优化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是一个涉及面积广,涉及部门众多,参与人员比较复杂的系统性整治工程。而项目的前期工作对于项目后期的规划和实施起到决定性作用。项目的前期踏勘与勘测是项目规划设计和项目预算工作的第一手资料,由此可知前期勘测的重要性。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预算费用构成中项目前期勘测费占项目施工费的1.5%,根据新费率规定丘陵地区可乘以1.1的调整系数,现阶段测绘使用的1:2000的地形图作为规划设计的基础性测量成果图明显不能够满足丘陵地区地形变化较大的特点。
3.5 预算费用的组成部分有待完善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后期实施的顺利与否一方面是看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能力和施工管控,另一方面则要看项目工程布置的用地协调工作进展是否顺利,目前项目预算费用里面还没有占地补偿费用这一部分费用组成。这就意味着工程设施占用土地是没有补偿费用的,这也就加大了当地政府和村舍干部协调工作的难度,这也是造成项目施工工作进展与群众利益的主要矛盾。
4 今后规划设计和预算工作的建议
4.1 建议国家和省级国土部门尽快完善项目相关规范和制度 建议国家和省级国土部门定期进行广泛的征求各地国土部门实施项目的经验和建议,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地形地貌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汇总和分类完善项目相关技术规范,完善制定出针对不同地区的相关技术规程和规范,从源头上优化设计理念。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地形地貌和实际情况尽快完善优化项目费率构成和出台针对不同地区预算费用构成和费率。充分考虑复杂地形地貌情况下提高项目前期勘测费用,并提高预算标准。
4.2 加强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的参与程度以及实施关键环节的管理和协调 通过加强和规划设计单位的协调,通过积极和项目区域内群众的沟通和深入的交换意见,把当地群众的想法和思路反馈给设计单位,从而优化规划设计和预算,使规划设计和预算的编辑更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减少项目后期不必要的变更,同时也可以更有效的控制项目资金。
建议加强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的管理和协调,在完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相关技术标准的同时,严格要求项目规划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执行相关技术标准。强化规划设计人员职能落实和责任制度。特别是对因规划设计单位承担的项目设计成果不符合相关标准,连续多次未通过专家审查论证,项目实施中出现因设计问题导致严重工程质量或其他后果,以及在项目规划设计中违规的人员,实行限期整改。项目前期勘测的成果图建议提高比例尺,以满足复杂地形地貌情况下工程设施合理布局,使规划设计图纸在后期施工实施中更具指导性意义。
5 结论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还在不断完善和优化中,由于它涉及的面比较广,制约规划设计和预算编辑实施的因素众多,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和财力,通过在实施中找缺点,在进步中找弱项,逐步完善和优化规划设计和预算相关的规范、规程,科学合理的制定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不断在实施中摸索才能找到符合不同区域不同地形地貌类型实施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侯长红,林光美,陈倩,等.福建省山地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08,28(3):254-255.
[2]冯德显.山地旅游资源特征及景区开发研究[J].人文地理,2006,21(6):67-70.
[3]王敏.金华山地旅游资源整合开发[J].山地学报,2008(S1):88-92.
[4]祁元,王一谋,等.基于RS、GIS的宁夏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2,25(3):245-250.
[5]李东坡,陈定贵.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及其经营模式[J].中国土地科学,2001,15(1):43-48.
篇4
关键词 :京津冀;北京;现实需求;生态休闲农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9-9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asb14110069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项目“科研基地建设-哲社基地-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PXM2015_014207_000013)。
第一作者简介:谭雅蓉,女,1990 年出生,陕西汉中人,硕士,研究方向:都市型现代农业。通信地址: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北农路7 号北京农学院,E-mail:tanyarong@126.com。
通讯作者:史亚军,男,1957 年出生,北京人,教授,研究方向: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教学与研究。通信地址: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北农路7 号北京农学院,Tel:010-80799305,E-mail:shiyajun@126.com。
收稿日期:2014-11-12,修回日期:2015-02-17。
0 引言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赋予了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新的内涵,在京津冀协调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北京城市功能需要重新定位、经济结构需要重新调整、农业结构需要重新整合。如何统筹区位、资源、生态、经济基础等要素,实现北京与河北、天津2 地休闲农业发展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仅是多年来北京休闲农业发展的进一步深入,更是北京休闲农业进入一个重要的转型升级阶段。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北京生态休闲农业,是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农业,是以绿色生态为理念,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健康舒适为目标,不断满足不同层次居民需求的新型绿色产业。
1 生态休闲农业定位
1.1 概念
生态休闲农业是在传统休闲农业的基础上,以生态旅游、健康旅游、文化旅游为特色,以健康、环保与永续观念为导向,以带动京津冀休闲农业经营消费、农民就业增收为目标,把农村产业、经济、人文、生态结合在一起,打造健康养生、亲子体验、文化体验、美食娱乐、舒压疗郁等多元主题,研发个性化创意产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心理需求,同时发挥生态功能,涵养水源,调节微气候,减少城市的生态足迹,是保障农村生态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型绿色休闲农业[1-2]。
笔者结合京津冀一体化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实际需求,从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角度出发,阐述了生态休闲农业的功能定位,如图1 所示。
1.2 特征
1.2.1 突出“三生”功能生态休闲农业是具有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农业。所谓生产功能是指通过发展生态休闲农业,不断拓宽了农业以及涉农企业的收入渠道,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持续改善。所谓生活功能是指通过不断开发具有特色的田园风光、农事耕作文化,为旅游者提供了体验农村生活的机会,使消费者达到修养身心、缓解压力的目的,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力。所谓生态功能是指生态休闲农业具有涵养水源,调节微气候,提升人们环保意识,保护农村环境,减少城市的生态足迹[3]。
1.2.2 以绿色生态为理念绿色被视为一种文明的象征,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成为当下旅游的热潮。生态休闲农业顺势而生,以绿色、生态、环保理念为导向,以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为目标,依托田园景观、自然资源,尊重自然,亲近自然、保护自然、发展以自然为取向,兼顾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的生态休闲旅游,打造景观欣赏、森林漫步、文化欣赏、生态康养的产业形态,创造人与自然永续共存的和谐环境[4]。
1.2.3 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生态休闲农业通过利用生物技术手段、科学的经营管理方式、规模化农业生产经营理念,不断坚持技术创新,培育繁殖优良新品种,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打造出具备一整列的生产、制作和包装技术,创新加工及保鲜技术,适度适量地使用化肥农药,从而生产出健康安全、无公害的绿色农产品和食品。同时根据不同农产品特色,加以创意包装,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生态休闲农业是融合了高新生物技术和创新理念的新型农业产业。
1.2.4 以健康自然为目标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居民更加渴望绿色生态环境、更加渴望亲近自然。生态休闲农业就是通过充分发掘农业生产中旅游资源因素,为游客提供生态、清新、舒适、健康的休闲活动场所,有利于城镇居民和游客身心得到真正放松和享受、缓解紧张工作压力、陶冶情操,满足消费者追求快乐、惬意、安逸以及修养身心、接触自然的休闲需求,使其得到体质、智力的恢复和提高。
1.2.5 以多元主题为特色为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心理需求,促进农村多元化发展,生态休闲农业不断拓展农村旅游市场,逐步向精致,特色与多元主题方向发展。通过打造健康养生、亲子体验、文化体验、美食娱乐、舒压疗郁等多元主题,结合人文、艺术与创意美学,兼具自然观光景点,研发凸显自身特色的主导产品、主题产品、创意精品,使得生态休闲农业的新业态、新产品、新价值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
2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需求分析研究
当前北京农业的发展将迈向一个崭新的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结构发展变化,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与之带来了资源环境不断恶化,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5-6]。另外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农产品面临着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各种突出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只有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才能解决北京生态环境问题,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才能促进北京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1 生态需求
生态成为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的第一需求。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资源环境约束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目前北京最为尖锐的矛盾。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雾霾天气、大雾造成严重空气污染等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北京自然生态系统已经遭受到破坏,资源环境承载力已明显处于超负荷状态。因此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提高自然资源的生态性,探索保护环境有效路径、促进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和谐统一势在必行[7]。
2.1.1 水源近年来,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北京,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等这些水资源问题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构成极大的威胁。北京属于特贫水城市,是资源型重度缺水地区,北京每年水库存水量的下降速度也非常快,是中国全国范围内下降最快的3 个城市之一。2012 年北京市水资源总量为39.50 亿m3,按照2012 年末常住人口约2069.3 万人,北京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为193 m3,是远低于国际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000 m3的重度缺水标准。北京不仅重度缺水,而且水污染也十分严重。2012 年每年直接排放的污水仍有2.6 亿m3,而且再生水利用率不到40%;水资源紧缺严重制约着北京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有限的水资源要求北京市农业必须走一条资源节约及循环可持续的发展之路[8]。
2.1.2 空气北京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还有大气污染防治问题。雾霾天气,大雾造成严重空气污染,京津冀地区PM 2.5 值几次濒临“爆表”。如表1 所示2013 年城市PM 2.5 年均浓度排行最严重前13 个城市中京津冀更占10 席。这些城市的PM 2.5 年均浓度远远超于国家标准,大气污染问题十分严峻,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长期暴露在雾霾之下同时也是诱发肺癌的重要因素。有监测结果显示,过去5 年间北京肺癌发病率增加了70%,相当于每10万人中就会有45人患有肺癌[9]。蓝天难见、雾霾满天、繁星无影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出行,更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渴望呼吸到新鲜空气是京津冀人民的重大需求。
2.2 市场需求
休闲娱乐成为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北京市人们休闲娱乐的经济能力不断提升,闲暇时间不断增加,人们精神压力不断增大,各种市场需求助推着北京市生态休闲农业持续快速的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多样化,休闲娱乐功能齐全,自然文化资源丰富,将成为21 世纪北京未来农业发展的新方向[10-11]。
2.2.1 消费水平增高从消费性支出来看,2012 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已经达到了24046 元,其中教育、文化和娱乐服务占了15.37%,31.3%的恩格尔系数显示出北京城市居民已经满足了基本的吃、穿的需求,人们的消费倾向将会转向更高层面,更多的追求文化、旅游等消费领域以及精神层面的消费需求(表2)。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北京这样的国际大都市里,医疗、房价、养老、物价的上涨使得人们精神压力巨大,朝九晚五的单一乏味的生活使得精神层面的追求得不到满足,长期以往身心疲惫,据2012 年《北京社会发展报告》显示有32.6%的市民感到生活压力加重,人们急需要通过休闲度假的方式来缓解精神压力[12]。
2.2.2 休闲农业市场潜力巨大据北京市调查统计,随着节假日的增多,游客数也在逐年增加,2014 年上半年北京总接待游客数高达800 多万人次,同比增长5.6%,乡村民俗户接待游客在春节、清明、五一、端午小长假期间,增长率分别为14.1%、12.2%、10.4%和18.3%[13]。从表3 中可以看出5 年间北京市观光农业接待人数从2009 年的1597 万人次增加到2013 年的1944万人次,总数增加了347 万人次,经营总收入更是以20%~25%的速度不断增长,说明北京市民的消费能力不断增强[14]。
2.3 绿色产品需求
绿色健康成为北京生态休闲农业的重要目标。当今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繁发展,毒生姜、毒豆芽的爆发,使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了许多顾虑与担忧,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提升人民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2.3.1 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急需提升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出口国外。国际市场对农产品出口的标准越来越高,对种植方式、生产环节、农产品生产和贸易有关的环保技术以及食品卫生安全标准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北京乃至全国只有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发展绿色农产品,才能提升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
2.3.2 人民健康需要保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以及消费需求发生了变化,对农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京2012 年农业生产施用化肥达到13.68 万t,由于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使得农产品所附的农药残留增多,农产品质量降低,危害人们的健康;另一方面转基因食品的出现也加剧了人们对农产品安全的担忧,人们更加青睐于天然、无公害、绿色环保的农产品。
3 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北京传统农家乐供给过剩,重复建设问题严重目前北京郊区大多数休闲农业项目盲目发展,单纯停留在提供餐饮、住宿、垂钓、采摘等初级阶段,人为因素过重,与“重返自然亲近自然”主题相违背,参与活动形式单一,缺乏特色,“农家乐”模式已经日趋势微;对于基础设施方面,园区内交通设施、水电设施、住宿设施不完善、档次偏低;饮食卫生、安全问题也存在隐患,难以形成固定客源。
相当数量的休闲农业项目经营主体主要为当地的农户,文化水平较低,素质不高,没有接受过多的专业培训,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服务水平偏低,降低了观光区档次,减少了客流量[15]。
3.2 过度开发,造成部分环境污染
随着休闲农业项目短期经济效益的递增,一些经营者唯利是图,为了获取更多的收益而盲目开发自然资源,比如倚靠河流就修建水上娱乐项目,倚靠高山就增加索道项目,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另一方面不断增多的休闲农业项目也带来了大量的废气、废水、垃圾的随意排放,严重污染了当地的水资源、空气、植被以及土壤,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16]。消费者在旅游的过程中随处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的现象普遍存在、不仅如此乱攀枝叶、乱写乱划的不文明行为也屡见不鲜,这些无视脆弱环境的旅游行为都对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3.3 休闲农业产品档次偏低,缺乏品牌效应
各郊区县的大多数休闲旅游经营户还停留在“小农经济”的经营观念上,在项目宣传、市场拓展、产品包装以及品牌打造方面观念较弱,同时,各景点之间缺乏合作宣传意识,没有形成组团式的宣传与发展,导致影响力和宣传力相对较弱。
多数休闲农业项目不能适应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虽然不同于城市生活,但每个休闲观光的模式与布局大同小异,缺乏创新与特色,趋同性使得各个园区可以被轻易替换,不能够给顾客留下深刻印象。整个观光活动与当地的资源优势、特色产品联系较少,民俗文化开发不充分,地域性、个性化不突出,缺乏知识性与趣味性。
3.4 休闲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度不高
目前虽然北京各类新型产业蓬勃发展,例如科技农业、生态农业、创意农业,但这些新型产业与休闲农业之间缺乏相互的融合、跨界,产业链条没有做到更好延伸,经济利益没能实现最大化的挖掘。当前的北京休闲农业忽视了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融合和互动,只是单一的农业或者旅游业的单唯性,没有形成产业之间立体产业体系,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不断提升的需求。
4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建议
4.1 保护生态环境,打造京津冀一体化生态空间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水资源严重的匮乏,是京津冀一体化生态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为重要的障碍。因此,在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中,应充分认识到京津冀地区在生态环境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必须把保护生态环境、打造京津冀一体化生态空间放在首要位置,做到科学合理规划措施途径,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区域环保一体化发展。一方面大力宣传生态保护和绿色消费,树立民众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人民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性,改变传统高消耗、高排放的消费模式,重点推广绿色消费和低碳消费;另一方面发展节水型生态休闲农业,打造带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环保屏障和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带,推动京津冀绿色生态长廊建设,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大气污染治理,将生态休闲农业作为一种可以永续利用资源、绿色环保的产业形态,以生态休闲农业发展为切入点,统筹城乡发展,基于各自优势,打造京津冀一体化的生态休闲空间[17-19]。
4.2 根据不同客层,开发生态休闲农业多元主题
深度挖掘个性化、层次化消费市场,开发多元主题,是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的创新之举[20]。通过市场调研与深度挖掘,将北京市休闲农业市场进行细分,根据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的需求,打造健康养生、亲子体验、文化体验、美食娱乐、舒压疗郁等多元主题的生态休闲农业。例如针对中老年人市场,可以开发生态休闲养生游、生态休闲康体游等;针对上班族市场,可以开发生态休闲运动游、生态休闲体验游、生态休闲舒压游、生态休闲亲子游等主题。针对学生市场,可以开发校外教学、假期体验游、农村体验住宿游等主题。同时,依照不同月份、季节性、环境资源等因素,开发赏鸟、赏枫、赏樱、定向、森林漫步、自然创作等主题游。创建特色鲜明的有机农业生态休闲园、郊野公园、森林生态旅游、生态度假村、生态农庄、体验农庄等多种形态的生态休闲农业。
4.3 增强文化创意,研发生态休闲农业创意产品
通过品牌效应带动农业升级,扩展市场是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的有效措施。创新生态休闲农业特色品牌,以文化创新提升生态休闲农业的内涵,以科技创新提升生态休闲农业的质量,通过创新把乡村自然环境、生活文化、历史文明以及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以文化创新为核心,以自然为取向,兼顾环境保护,整合各类文化资源,融合农村美学、观光旅游、电子商务,创造故事性话题,激发新的潜在需求,引领新的消费导向,研发出凸显自身特色的主导产品、主题产品、创意精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设立不同农业知识科普区,带给游客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多方位的刺激和体验。同时引进创新引导和经营方面的人才,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开辟全新的空间,使得生态休闲农业的新业态、新产品、新价值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21-24]。
4.4 产业联动发展,实现生态休闲农业“社区经营”
产业联动发展,打造“社区经营”是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的重要理念。面对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势头,北京市应高站位高标准谋划、规划北京市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发展,坚持“产业联动、高点起步”的原则,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整合采摘园、农园、民宿以及各个景区景点等领域,不同领域之间进行合理的分工与合作,使其点连成线,线连成片,通过联盟营销方式构成带状式的生态休闲农业“社区经营”。此外,建立网络信息营销平台,手机第三方应用程序(APP),包括“景点介绍、住宿餐饮预订服务、路线推荐、留言评价”等服务内容,使各个产业链条利益达到最大化。使北京休闲农业从简单农家乐转变成向生态、休闲、养生、健身以及商务、度假为一体的高精尖服务产业,为游客提供一两日乃至多日的旅游组合[25]。同时应按照国际旅游城市的建设标准和发展目标定位的发展合理规划,坚持生态休闲农业与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配套餐饮和体验设施、休闲娱乐设施、保健、康体设施、拓展训练设施等,把北京生态休闲农业打造成为具有国际标准的生态休闲农业。
5 结论
北京生态休闲农业立足于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的大背景下产生的,笔者通过阐述北京生态休闲农业的相关概念与内涵,探讨北京地区都市休闲农业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建议,对北京各区县的战略定位、具体产业布局、休闲农业发展思路等方面有一定的指导性,并能够为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促进北京郊区都市生态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北京生态休闲农业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具体产业形态都尚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对生态休闲农业的研究较少,可以参考的文献并不多,笔者对生态休闲农业也只是初步探究,下一步的研究中将对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形态进行分析,希望未来可以更好的推动北京休闲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娟,孙素芬,郭强.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的理论与途径探析—以北京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6(2):812-813.
[2] 罗清.中国生态旅游发展前景分析[J],消费导刊,2008(16):44.
[3] 张敏,苗润莲,胥艳玲,等.京津冀都市圈生态休闲农业的功能定位及关键问题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74-176.
[4] 史亚军.休闲农业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20-54.
[5] 裴红罗,王运圣.休闲农业发展探析—基于生态环境的视角[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483-487.
[6] 刘溪.生态观视阈下的中国生态环境保护[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6-7.
[7] 张建东.北京市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3:102-120.
[8] 郭淑敏,程序,史亚军.北京的资源环境约束与生态型都市农业发展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5):194-197.
[9] 刘兴春.北京市大气中颗粒物变化趋势分析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3.
[10] 刘静.沈阳市休闲农业市场需要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233(11):73-75.
[11] 刘笑冰.北京市创意农业需求分析与发展预测[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3:38-44.
[12] 范子文.陈奕捷,王忠义,等.北京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26.
[13] 熊晓红.都市圈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创新发展研究[J].三农问题研究,2010(11):44-45.
[14] 曹暕.北京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研究—基于供需角度的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18-120.
[15] 卜梅兰.基于供应链视角的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研究[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1,31(5)84-87.
[16] 李健,钟永德,王祖良.国内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6(9):114-116.
[17] 王军,李逸波,何玲.基于生态补偿机制的京津冀农业合作模式探讨[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31(3):74-78.
[18] 王玮.京津冀生态保护整体方案预计7 月出台[N].中国环境报,2014-6-25(05).
[19] 常纪文,汤方晴.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环境法治保障措施[J].环境保护,2014,42(17):26-29.
[20] 史亚军.农村文化产业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4:43-62.
[21] 张文敏,于德珍.关于生态旅游商品的几点思考[J].林业经济,2001(4):51.
[22] 王榕国.福建连江坑园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3: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