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语文教育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明确语文教育的必要性
中专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实际操作能力强的技术型人才,对大学本科注重的是能力,对中专高专学生的期望自然是一门实际技术的培养。现如今社会需要全面型人才,不需要你掌握很多种技术,而是要德才兼备。一个人没有技术不要紧,可以慢慢学,但一个人若是掌握了很熟练甚至很强大的科学技术,没有家国意识、没有和谐社会意识、没有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后果不堪设想。语文教学作为灌输精神文明以及传统文明、人文文化的重要学科,中专学校就应该重视语文教育,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中精髓,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及影响,让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高尚的思想文明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得到思想上的升华和拥有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二、语文教育,教师的素质才是最关键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本身就是一个教师的语文教学智慧包括人文和思想水平,它有规律,但没有固定之法。做好语文教学工作,完全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比如他的知识结构和思想水平,特别是他自身的文化感染力。培养有德有能的师资队伍是当前高校加强师资建设的重要内容。打造一批精干的人文师资队伍,有着较高水平的思想水平和文化素养,不媚俗有品格,能对学生产生一定的人文魅力和有益的影响。对于从事中专语文教学的教师,应该在兼顾中专语文实用性的同时,把中专语文的人文、思想文化素质培养摆在第一位,让学生能在生活时间中运用到、感受到语文的美丽。
三、要想学生有兴趣,需改变教学模式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语文是学习其他知识必要的基础,它能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其他学科的内容,比如阅读能力、理解能力都对其他学科有着直接的积极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以学到其他学科无法学到的知识,比如做人的道理,对以后人生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使他们萌发学好语文的强烈愿望。要注重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角度去安排教学内容,突破以语言和文学知识为主的模式,广泛地涉及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从人生观、价值观、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给学生以人文教育,把人文教育放在首位。
篇2
语文生活虽然包罗万象,伴人终生,须臾难离,但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甲,通过语言获取信息。当然这里所谓的“语言”应作广义理解,不仅包括口语和书面语,也包括伴随口语的体态表情,伴随书面语的各种符号,失聪人使用的手语,失明人使用的盲文,以及在特殊场合使用的语言衍生品和语言代用品,如旗语、灯语、电报、口令、计算机语言代码等。广义的语言是一个庞大家族,在现实语文生活中,这一大家族的成员或相互配合协力完成交际任务,或在特殊人群、特殊场合中完成特殊的语文任务。当然,这里的信息也是广义的,包括语意、情感等。
乙,通过语言发出信息。人发出的语言信息有两大基本类型:首发型和反馈型。首发型是他人或某社会群体主动发出信息,或者要求信息接收者给以信息反馈,如对话;或者不一定要求信息接收者给以信息反馈,如作家发表文学作品,科学家发表学术论文等。反馈型是对他人发出的信息给出即时反馈或延时反馈。口语对话基本上是即时反馈,信件来往基本上是延时反馈。不过电子邮件、博客、微信等新的书面语交流方式,可能有即时反馈、延时反馈等不同情况。
丙,信息加工及知识建构。甲乙两方面是人的外部语文活动,通过这两种“人际交际”的语文活动,实现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社团与社团的信息交换。丙是大脑内部的语文活动,是信息的内化,通过这种“自我交际”的语文活动,促成人的知识积累与建构、智慧成长与觉悟,完成人生的社会化进程。
现实语文生活中,甲乙丙这三方面往往相互作用、相随而行。获取信息后常要进行信息反馈,于是便有了甲乙的互动。获取信息后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工,进而将有用信息贮存起来,内化为知识或智慧;这便有了甲丙的关联。发出信息是根据一定的智慧运转程序从大脑里提取出合适的知识,然后进行语音编码或文字编码,配之以必要的体态表情等,发出合适的信息;这便有了乙丙的联袂。
语言生活有共性也有个性。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职业等,语文生活就存在差异,甚至是重大差异。比如,从出生到大学这一人生时期,语文学习是最为重要的语文生活,这同人生其他阶段的语文生活是不相同的。又如,在利用计算机、手机等现代信息设备进行文字输入、网络浏览、学术报告等场合,会更多地运用到现代语言技术,这种“人—机—人”的交际逐渐成为广泛应用的语文生活。此外,不同职业的人,其语文生活也常各具特性,如语言学家、语文学研究者之语文研究,书法家之读帖弄墨,语文教师之语文教学,诗人之调和平仄韵脚,律师之能言善辩,相声演员之巧抖包袱,如此等等。这些与职业相关的语文特长,成就了各种语文专才。语文学习、语文研究和职业语文等,主要出现在特殊年龄阶段、特殊职业人群和特殊的语文场合,可以称之为“特殊语文生活”。与之相对的是“一般语文生活”。
二、语文教育
语文教育,是为了让社会成员适应语文生活、过好语文生活以及培养语言专才而进行的有规划的社会教育活动。理论上讲,决定语文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评价语文教育的成功与缺失的依据,以及语文改革的方向与推力,都应当是语文生活。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语文生活,社会对人的语文生活能力有不同的要求,故而有不同的语文教育。西方古代的语文教育重视口语,例如古罗马的精英们都重视演讲艺术的学习。中国古代,特别是科举时代,语文教育(小学)重视书面语,教学方法基本上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目的主要是获取功名,治国理政。近代,废科举,立新学,兴白话,语文生活面貌一新,语文教育也为之一新,民国时期的国语国文课本,便是那时语文教育的缩影。当下之中国,社会、文化呈现多元局面,语文生活出现在现实、虚拟双空间中,碎片化的信息传递显出“微生活”的若干特征。如此之社会,如此之语文生活,对语文教育也必然提出诸多新需求。比如阅读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培养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养成终生阅读习惯,已经成为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比如以“翻译”为基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当列入公民素质的清单;比如为了适应虚拟语文生活,需要掌握现代语言技术,熟悉虚拟语文媒体的用词特点、语用规律和网民的交际习性等等。
对语文教育的评价,对语文教育各种争论的评判,当然有不同的原则和标准,但其根本还是看适应语文生活的情况。
比如,语文教育界比较大陆与台湾的语文课本,发现台湾语文课本的文言文选篇要比大陆多。有人以此认为台湾人讲话具有较多的古雅成分,甚至认为台湾在中华传统文化方面保存较好,与语文课本中文言文选篇较多具有因果关系;于是便有提倡大陆语文课本增加文言文比例的呼吁,有反映这种观点的实验教材在编纂、试用,甚至还有把台湾语文课本引来使用的,“儿童读经”也曾热烘一时。现在很少有人否认阅读古籍、加强文言文教育的重要性,但有一个问题并没有得到科学研究,那就是在当下语文生活中,文言文究竟起着什么作用?
文言文在当今语文生活中的地位,与白话文运动之前显然不同。白话文运动之前,语文教育需要培养人的全面的文言文能力,既能熟练阅读文言文,又能熟练用文言文写作。而今文言文的阅读仍很重要,但用文言文写作的要求与古不同,除了少数专才外,只需要能在作文中适当引用些古文、有些文雅气息也许就可以了。白话文运动之前,语文教育是单言教育,只教授文言文;其后的语文教育是“白话+文言”的双言教育,白话文是“听说读写”的全方位教育,文言文则基本上是阅读教育。这种变化是语文生活的变化决定的。当下语文教育中,文言文教育的目标、选篇的数量和具体的篇目等,对“读文言、写白话”的语文教育观点的评价等,都应从当代语文生活的需要去研究、去评定、去抉择,而不能仅是大陆与台湾两地的对比,仅凭感性经验。
再如,关于语文性质的争论旷日持久,焦点是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静心思之,平心论之,语文应当是两性兼具。没有人文性,何以会有课文美篇?何以能够理解听读之意义?何以能够通过说写表情达意?没有工具性,人文何以载行播传?道、理何以通达化心?人文性包括文学、文化、政教等,强调到极致也许便是“”中语文课、外语课的样子。工具性包括正音识字、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强调到极致也许便是当年语文课“一分为二”的情况,或是当年语文知识充斥课堂、考卷的情况;社会对当今语文水平滑坡举出许多例子,如汉语拼音不会分词连写、标调符号用不恰当、“的地得”不会分用、应用文写不妥帖、语文知识匮乏等,这是不是忽视语文的工具性造成的?
不管主张人文性还是主张工具性的学者,其实可能都承认语文兼具“工具”“人文”二性,其分歧也许主要表现在对语文应当如何定性,对不满的语文现状该如何改变,或是在大纲拟定、教材编写、教学活动等层面应如何操作等;但是,究其分歧产生的原因,其实是如何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解决这一争论,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从当代语文生活的需要出发来审视,可能会有帮助。
三、从语文生活看当今的语文教育
100多年来,语文教育取得了划时代的进展,由“小学”(指“文字、音韵、训诂”之“小学”)的单言教育发展到文白双言教育(民族地区则开展了民族语言和国家通用语言的“双语教育”),基本消除了青壮年文盲,并引入了一些虚拟生活的教育成分。语文教育总体上在跟随着语文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变革,包括主动变革和被动变革。但是,从当下语文生活来审视当下的语文教育,也会发现一些不足。
在观念上,没有认识到语文生活对语文教育的决定性意义。制定语文教育的目标、规划语文教育的内容、评价语文教育的效率、改进语文教育的思路、臧否语文领域的观点等,都未自觉考虑语文生活这一根本性因素。语文学界对语文生活的状况及其发展趋势不明了,对语文生活的变化不敏感甚至表现出习惯性的排斥,不清楚语文生活对未来公民的语文能力要求,因而严重影响了语文教育的质量,制约了语文教育的发展,使得语文教育或只是顺着学科的惯性前进,或是对国外做法、地区经验做局部模仿甚至是跟风式借鉴,或是热衷于“厚古薄今”式的回归,回归到古代的私塾教育,回归到民国时期的课本。笔者并不是说语文教育必须故意摆脱历史惯性,不能借鉴历史及他者,而是说应当在理性指导下借鉴或是模仿。
在目标上,语文教育的定位多为概念性或是战术性的。所谓概念性目标,就是很难对其瞄准,比如人文性、工具性等。所谓战术性目标,就是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之类,即使这些大纲是合理的,以此为教育目标也是严重偏误,因为严格来说它们并不是语文教育的目标。概念性目标使语文教育在朦胧中前行,在争论中盘旋。战术性目标不仅助长了应试教育,也禁锢了语文改革发展的思想翼羽。
在内容上,当前的语文教育严重滞后于当下的语文生活,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传统的“听说读写”观需要完善与更新。比如“读”,网络信息的检索与阅读逐渐成为常态,所谓的浅阅读、微信息正在深度影响人类的阅读方式、阅读习惯和阅读质量,应及时改进教育内容。此外,由于通讯、交通的日新月异,世界范围内的人口大流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双言双语人的批量涌现,使得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文化快速交汇融合。不久的将来,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地生活在不同的文化之中,但是现在的语文教育还是“听说读写”,缺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自觉意识。
二是语文知识需要受到更多的重视。语文活动需要具有语言文字及相关知识的处理能力。将听到的语音、读到的文字转化为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加工处理,离不开语言文字知识、相关的百科知识以及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的思维方法等。将合适的信息从大脑中提取出来,并且因人因境转化为语音或文字,得体地进行表情达意,也离不开一定的语文知识。此外,语文知识是人类科学知识的一个重要门类,从科学普及的角度看也不应忽视语文知识教育。与之相关的,语言国情教育、科学语言观的培养等,几乎没有进入语文教育的视野。
篇3
一、中职语文教育的现状
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越来越普及,越来越盛行,而随之而来的语文教育水平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许多中等职业的学校为了
谋求发展,吸纳更多的生源,不惜在招生标准上不断地降低要求,致使许多入学后的中职学生的精神文化素养的程度非常的低,这样盲目地自主招生后的结果往往加大了教育的难度,中等职业学
校偏重于学生职业技术专业方面的教育,而忽视人文方面的教育,致使许多职业学生毕业后走入社会中仍然是素质不高。中职教育的对象主要由高中录取完的线下生(初中毕业生)构成,这决定了他们的文化素质相对低下。中职学生整体素质较以往明显下降,主要体现为社会情感的日益枯竭,明辨是非的能力缺失,所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人文教育的培养。
二、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语文是一科基础教育学科,我们每个人都要从基础的语文学
科中学会怎样做人,人文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
文精神,而人文精神最能体现出人类生存的意义,追求人生美好,追究求积极向上的东西,充分地享受生活,享受生命。语文教学不但能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基本能力,而且能引导学生欣赏生活的价值。因此,语文教学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注重他们的精神成长,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教育。语文教学应该是爱的教育,善的教育,美的教育,用真善美来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体会到丰富的人生,感受到家庭、社会、亲人的温暖,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寻找生活的真谛,用自己的方式来感恩社会。把语文教学和人文教育融会贯通,让我们的学生不仅能够学到书本上概念的东西,更为重要的是达到心灵的净化。
三、如何在中职语文教育中体现人文教育
教学的方式千变万化。但是教师要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就不能只关注教学的结果而忽略教学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是个性化的存在,而统一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合于每个学生,所以,教师在人文素质的培养中要求中职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还要有
适于青春期孩子叛逆心理的教育方式。要实现这样的教学境界,就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来达到相互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现实的结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的动
态。同时,学生在展开讨论的过程中,在自己的习作中,或含蓄或直接地表明自己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价值判断,只要教师引导得法、点评到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对学生学习表现所做出的正确判断、积极评价、科学引导,也会对学生的品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锻炼,得到升华,生活品位和道德修养都将得以提高。
注重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是积累人文素质最有效的途径。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人、事、景、物的时候,要提前交代观察目的和任务,以便学生掌握观察的方向。中职语文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挖掘学生的潜力,这样才能为社会提供更优秀的人才,才能将教育的目标具体化。
参考文献:
篇4
随着教育时空的拓展,学校与学生都无可回避地面临着语文教育个性化的问题———即把学生培养成人而非工具。语文教育个性化的真正实现,应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实现语文教育的人性化或人道化,实现语文教育的个别化或个体化,学校语文教育具有个性特色。
一、语文教育的人性化或人道化
语文教育的人性化或人道化,其英语对应词是personality或humanity。其内在含义是,语文教育要高扬人性,遵循人道的原则,既是理性的,又是充满人类情感的;既依据学生的生理规律,又满足其心理需求;既促进当前的语文学习,又着眼于未来的长远发展;既满足个体需求,更是通过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来促进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而非人道的语文教育,则漠视学生作为人的存在,并不把学生视为生命与精神的统一体,将学生的语言发展等同于机械加工,不顾其内心要求,不讲情感交流。
从根本意义上说,人是实践的人。人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改变着客观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同时又在改变外部客观环境的过程中改变着自己。人与环境的关系,表现为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的双向建构关系。客体主体化指人通过实践将人类历史与现实中已有的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品质与心理结构;主体客体化系指人在实践中将自己的能力与精神外化为客观成果,即创造文化。只强调客体主体化而忽视主体客体化的教育,将往往导致学生的学习仅仅是对现有文化的机械临摹与简单复制,无形中使学生成为仅仅适应社会并被社会所奴役的婢仆,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政治、文化专制的需要。人只不过是专制的工具,教育仅仅是维护与巩固的手段,这是一种违反人性、背离人道的教育。列宁在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时就深刻地揭示了这一点:“工农青年在这样的学校里,与其说是受教育,倒不如说是受资产阶级的奴化。教育这些青年的目的,就是要为资产阶级训练称心如意的奴仆,既能替主人创造财富,又不会惊扰主人的安宁。”②只有当教育既强调客体主体化又重视主体客体化,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以适应社会为手段来主动促进社会发展的具有能动性和自主性的人,以及在内化一切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能够创造新文化的人,这才是真正意义的教育,才是实现了人性化、人道化的教育。
人既是自我存在(自然存在),又是社会存在,是自我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体。马克思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地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③要实现人的双重存在的统一,其中介就是通过交际表现出来的精神存在。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从这个意义来说,人主要是以语言交际所获得的精神存在作为中介来沟通连结其自我存在与社会存在。同时,语言又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诚如萨丕尔所说:“言语是一种非本能性的,获得‘文化’的功能。”④语言总是负载、传递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任何处在交际过程中的语言都不可能只是一些声波或文字符号的简单交换。文化是什么?答案为:“文化———人性的外衣。”⑤因而,我们可以说,人主要通过语言进行交际以实现其自我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在这种交际过程中人既内化先前已有的文化又创造出先前所没有的新文化;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人对于文化的内化与创新,实际上就是对自己人性的或隐或显的展示与呈露。
现代语言学派认为,语言既是社会的,语言又是可以感知的。语言的社会属性,决定了语言具有强烈的交际功能,决定了语言在交际过程中必须受社会的规范与制约。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D.Hymes)称,人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必须具有一种懂得“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对什么人讲什么话、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的能力”⑥。而语言又是可以感知的,则意味着学习与使用语言实则是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必须经过主体心灵的观照以后才能对言语形式与言语意义进行选择与再加工再创造。语言可以感知,说明了语言的学习、使用同主体的感觉、认知与情感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人们从心理的角度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活动中实际上有两个心理过程:一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运用)的过程,一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前者被称为智力过程,后者被称为非智力过程。语言的智力过程一般对应着语言的社会属性,而语言的非智力过程一般对应着语言的可感知性。
因而,语文教育除语言交际教育(认知教育)的功能外,还有审美教育与伦理教育的功能,培养人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品质。真、善、美的终极指向是人性,是人的精神自由。“教育就是把人培养成为具有求真、求善、求美和求自由的主体精神的人。”⑦语文教育作为人的精神自由的外化,既有利于实现客体主体化,更有利于实现主体客体化,对于实现人的自我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与作用。只有实现了人与环境的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的双向建构,实现了人的双重存在的有机统一,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语文教育通过实现个体(学生)发展来实现共体(自然、社会)发展,而不是人与自然的对立、社会对人的奴役,这种语文教育是人性的、人道的。
二、语文教育的个别化或个体化
语文教育的个别化或个体化,其英语对应词是individualization。其内在含义是,学生作为个体在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具有差异性,个体与个体之间具有差异性,所以,为了尽量开拓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必须给他们的个性以发挥的余地,在语文教育中要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区别对待,个别对待,使我国传统的因材施教原则真正落到实处。“尊重个人、尊重个性这一思想的关键是在时间、空间这一纵横广阔的环境里,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独特的个性存在着。”⑧
古人设帐授徒,以个别传授为主,因而做到个别对待相对容易一些。《论语·颜渊》有四段记载: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讠刃。’”“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对仁所作的四种解释,是分别针对四个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而言的。而自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后,班级授课制便逐渐为各国学校所采用。然而,班级授课制也在教育实践中暴露出严重的划一化与同步化的局限性,那就是不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甚至是抹煞学生个性。前苏联实验教学论体系的倡导者赞可夫说:“个性的东西是共性的东西的存在形式。因此,要求一律,就会压制个性,从而也就压制了学生的精神力量,阻碍了学生发展可能性的发现与形成,也阻碍了学生的一般发展。”⑨在没有找到另外一种更好的教育形式取代班级授课制以前,有一些教师对因材施教还存有不同程度的误解,步入了赞可夫所批评的个性发展简单化的误区,以为给优等生做难题、让差生多做题就是根据不同对象进行个别对待与分别教育了。这简直是对差生的摧残。
其实,语文教育是最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的。前苏联教育科学院在本世纪70年代末编拟的《发展语言教学大纲》认为:“语言———这是人的个性赖以形成的最基本的因素。”⑩语文教育的个别化或个体化,不能简单理解为使学生的语文水平整齐划一,让所有学生都变为优等生,而是使优等生与差等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发展。因而,要实现语文教育的个别化或个体化,就必须注意个体在不同年龄的个性差异与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这两个方面。转贴于
学生作为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那么,语文教育就要根据这种特点来进行,使语文教育呈现出相对的阶段性。乌申斯基对儿童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作过心理学的阐释。他说:“幼年时期,从6岁或7岁开始到14岁与15岁止,可以称为机械记忆最强烈的时期。到这个时期,记忆已具有很多痕迹,而且利用词的大力支持,儿童可以迅速地和巩固地掌握新痕迹和新联想;但是内心活动即阻碍这种掌握的联想之重新组织与改造,还很微弱。这就是为什么幼年时期可以称为学习时期,而教师就应当利用人生的这一短促时期来丰富他的内心世界,使能运用思维能力所需要的表象和表象的联想。”乌申斯基所说的“幼年时期”的后期,即13岁到15岁阶段,相当于我国的初中阶段。初中学生,机械记忆力强,作为保持在记忆中的具体事物的形象———表象逐渐丰富起来,再现与重构表象的联想能力开始发达起来,而抽象概念较少,对抽象概念的联想能力不是特别强。因而,初中语文教育应当以学习形象性较强的记叙类课文为主,以诵读背诵的学习方法为主,以写作记叙文为主,而不可过分拔高地让初中生去大量阅读和写作深奥玄远的论说文。关于青年时期的心理特点,乌申斯基写道:“在想象发展的历史中,没有一个时期会有青年时期那样重要。到青年时期,一些个别的、或多或少丰富的表象联串,组成一个网。到这时候,青年已积累很多的表象联串把他的心灵占据住,而也正是在这时候对这些表象联串进行着强烈的改造。我们认为人生中从16岁到22岁~23岁的时期是最有决定意义的时期。”乌申斯基所说的青年时期的早期即从16岁到20岁,相当于我国的高中阶段。在初中基础上,高中学生的(涵义宽泛的)“想象”能力日益发达与成熟。所以,高中语文教育除了继续学习形象性较强的记叙类课文外,还必须加大论说文的阅读与写作训练,在诵读背诵的基础上泛读广览,博观约取,最后达到能说善写,真正体现高中语文教育的“高”来。
语文教育个别化或个体化,还必须注意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提倡“自由选择”。自由选择并非漫无目的胡选乱择,而是在实践中让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学生都能发挥特长为目的。“课本里所附的问题和作业题,其用意并不在于要求每一个问题都得到直接的透彻的回答。我们的意图在于激发学生的多种多样的思想和感情,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并且在课堂上结合所读的东西展开生动的谈话。我们不是把文艺作品的阅读看作是简单地感知和理解作品,而是看作思想、感情和内心感受的源泉。”“我们避免两种极端的作法:一种是关于课文的意思一定要让学生说出来,另一种是教师一个人解说课文内容,说明艺术形象,却没有给儿童留下表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机会,而儿童的这些思想和感情正是能够反映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的。”阅读教学如此,作文训练亦应如此。题目不必死板统一,可以同时出几个练笔题目让学生任选一个,也不必规定学生去怎样开头、过渡、结尾、取材立意、布局谋篇等,写一些千人一面的八股文,而要给学生一定的选择度。提倡让学生自由选择,还应该鼓励“超前”,正确对待“滞后”。对于语文学习水平不高的差生,老师应有·意·地·教·,学生是在无·意·地·学·,增强其学习信心,而不是采用无休无止的补课,更不必以惩罚性的多做习题来增加差生的负担。对“行有余力”、“学有专长”的学生,可以创造条件让他们超前学习内容更深刻、范围更广阔的语文材料,如四书五经、《史记》、《老子》、《庄子》、《红与黑》、《哈姆莱特》等,鼓励他们超前投入创作实践。
三、学校语文教育的个性特色
1993年2月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多种形式办学,培养多种规格人才……”“中小学……要办出自己的特色。普通高中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要多样化。”《纲要》要求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来,学校教育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学校具体学科教育的个性特色化。当然,学校语文教育也势必要有各自的个性与特色。
学校语文教育的个性特色,其英语对应词是individualization。它要求学校尤其是高中学校作为实施语文教育的集体,应该使语文教育从过去封闭、单一的学科类课程转变为开放、多元的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共同组成的复合体,即使是语文学科类课程也必须从过去整齐划一的必修课转变为由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三者共同组合的复合体.高中学校应开设好语文选修课与语文活动类课程,选择那些与学校周围生活息息相关或更及时更深广地反映当代社会现实生活的语言材料作为语文教育的内容,以更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方法来切实有效地实现语文的运用—交际目标。
学校语文教育应重视课程建设。“课程是人们对社会生活共同体验———文化的一种特殊选择和组织,其目的是使文化持续存在和发展下去。”建设语文课程,应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中心,语文课程应包括语文学科类课程与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语文活动类课程两大类。
所谓语文学科类课程,是以语文学科为中心,强调语文学科内部的系统、结构与规律,并通过系统化、逻辑化的教材形式出现的。为了让学生更系统的接触文化遗产、更深入地了解汉语文的内在规律,语言学科类课程应包括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三种形式。语文限定选修课是在语文必修课的基础上根据高中生的社会志向与职业选择的需求来开设的,分为文科限定选修课、理科限定选修课与就业限定选修课。而语文任意选修课是为了发展学生兴趣爱好、拓宽知识、培养特长、提高某方面的语文能力而设置的,如乡土文学、民俗文化、中外文化史话、影视欣赏与评论等。语文限定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属于选择性语文学习,这二者尤其是后者有助于改变语文必修课的比较完整而封闭的内在结构性。
语文活动类课程主要包括阅读活动、写作活动与听说活动等,主要以读书报告会、朗诵会、故事会、语文小组与文学社团等形式来组织。语文活动类课程应因地制宜,有计划地开设。天津市南开中学在解放前的话剧演出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语文活动类课程,成为该校语文教育的一大特色,培养出了这样的戏剧大师。语文活动类课程也属于选择性语文学习。
语文学科类课程的限定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语文活动类课程的开设符合学生实际与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已逐步淡化了课内与课外的区别,实行课内与课外的交叉渗透。同一类学校的语文教育中,一个学生只学一类课程的大一统局面即将成为历史,寻求统一答案的时代也将逝去。一个学校要想使自己的语文教育获得成功,就肯定要在选择性课程上花力气,下功夫,以自己独到的个性特色跻身于众多同类学校的语文教育之林中。
综上所述,学校语文教育的个性特色化是基础,语文教育的个别化或个体化是途径,语文教育的人性化或人道化是归宿,终极目的是通过语文教育来培养与发展人、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三位一体,共同奏出语文教育个性化深沉激越的旋律。
注释:
①转引自程少堂《试论教育规律的实现机制》,见《北京师大学报》1996年第3期。
②《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5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252页。
④顾嘉祖、陆升主编:《语言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3页。
⑤黎鸣:《问人性》下册,团结出版社,1996年10月版,第695页。
⑥转引自李杏保、陈钟梁《语文教育观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1月版,第132页。
⑦黄崴:《教育的超越价值》,《北京师大学报》1996年第3期。
篇5
在语文教学改革中进行人文教育,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能够关注到学生的价值观以及对生活的态度。将人文教育的精髓贯穿于课堂中,师生共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展现出人文气息浓厚的教学过程。[3]这样,既能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也促使学生注重人文知识。
(二)有利于教师改变学生观
人文教育,教师必须将人文精神发挥出,以学生的角度出发,必须认识到学生是一个有独特思维活动的人,一个具有独特的情感体验的人。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独特的情感体验必须受到尊重,由此,学生倍受鼓励,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在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人文精神,能使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发展。在强调专业学科的同时,也能关注到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
(三)有利于教师更新知识观
传统的语文教学只停留在工具性层面,只要求掌握系统性的知识,灌输死记硬背知识的方法。从而忽略在获取知识的同时,采用的学习方法、知识内容本身承载的情感态度和塑造出的价值观。在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中,倡导人文教育,这是一个引导师生全面来了解这个公共科目,让学生学会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所学知识联系,使得身心健康发展。
二、人文教育中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更新语文教育理念,重视人文性教育
高职语文教学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做好基本的铺垫。因此高职语文必须抓好基础性的知识,将人文与实用这两个理念结合在一起。而当前的教育理念,则是过于注重技能教育,忽略高职语文这门基础课。[4]但是社会对高职毕业的学生的表现反馈信息来分析,高职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相当欠缺的。为此,高职语文教育理念得改革,将人文性教育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语文教师不再单纯传授知识,得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学会做人等。
(二)整改教学方式,联系学生实际
每个学习阶段的学生对语文课程都有期待的,高职的学生也不例外,活跃的课堂氛围,更容易接受新知识,再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既能展示教师的教学能力,也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掌握学习方法。高职院校安排的语文课时并不多,教师必须整改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减少讲解课文的时间,注重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乐于思考,积极主动投入到言语实践过程中。
篇6
“真”是语文的标志,求“真”是语文教育的题中之义。语文教育之真,是一种价值性的精神生命成长的追求,而非实体性存在的证明。求“真”的着哏点在人,它的着力点在语言,因为人是语言化、符号化的存在。语文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统一于语言,语言伴随着人的生命成长,融合于完善人格的培育,完善人格的核心标志是“真”和“善”的统一,宅善人格是一种理想人格,它指向真诚的品性。作为人格之境,它并不是外在的矫饰,而是一种内在的品格。如果仅仅依照外在的理性规范,而未能将一般的理性原则融合于内在心灵,所有言行便住往如同做戏,正因如此,语文教学中“假大空”的说教、“八股式”的作文、矫揉造作的煽情,正是对人文精神的曲解和嘲弄,是对精神生命的戕害,与之相应的便是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的双重人格的泛滥。
语文的核心是语言,语文之真首先是语言之“真”。语言学的研究表明,关于真理、思想、智慧这一切与“真”相联系的抽象概念,都有其感性的起源,在词源学的意义上,人们所使用的“真”的抽象概念,最初都是指人们的视觉和味觉。不仅仅是汉语,在埃及人的象形文字里,画了一个把手举到嘴边的人,其最初的意义肯定与味觉有关,埃及人把这个象形字的意义加以引申,赋予了这个象形字以“思想”的意义,因为知识和思想都是从感受开始的,语文的诠释便是让思想、精神得以感性化的表达,语文教育要让学生有生活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与升华。由此,语文教育之“真”,体现“真”和“美”的统一。人类真理性的认识永远是一个过程,是一种不断的建构,正如皮亚杰所概括的,认汉的获得“都是心理发生的结果,而心理发生就是从一个较初级的结构过渡到一个不那么初级的结构”。语文教育的求“真”,主要不在于使所谓主观合平客观,获得标准化的结论,而是以情意化的审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发挥学生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去探寻语言运用之奥秘。
语言的学习要有认真的态度,语言的应用要做到准确、鲜明、生动。但即便大家,举笔造文,用意详审,也常常会词不达意。试举《语文建设》载王尚文教授的一段文字为例,他说:“一套小学语文课本收录了《渔夫的故事》。课文第一段写道:从前有一个渔夫,家里很穷。他每天早上到海边去捕鱼,但是他自己立下一条规矩,每天至多撒四次网。”王教授觉得“但是”前后的转折意味不浓,而且“每天”重复,读来总觉别扭。于是他说:“我大胆试改如下:从前有一个渔夫,家里很穷。他每天早上到海边去捕鱼,但是至多撒四次网,这是他立下的一条规矩。”王尚文教授感叹说:“当年之遣词造句的错误,别说在大师笔下绝对只是个别的偶然现象,就是一般出版物中也是相当罕见的。现今却是多了去了,没有遣词造句问题的著作。文章倒是十分稀罕。”王教授的话似乎说得“绝对”了点。遥想当年,创办《学街》杂志的梅光迪、吴宓诸教授大溉都是国学大师,然鲁迅先生指出,他们文章中遣词造句多有不通及谬误之处。先生感叹说,倘自己秤星都不准,又如何能衡别人的文章呢?看来“当年”的“错误”也不是“个别的”“偶然的现象”。再看今天王教授改正教材别扭的文字,前文突出“早上”,后文删去“每天”,那么,“中午”和“下午”撒不撒网呢?教材原文确有点重复,但意思表达是明确的。王尚文教授这么一修改,语意表达倒似不如先前清晰了。当然,这大概也属于“大师笔下绝对只是个别的偶然现象”。不过“绝对”这个词还是慎用为宜。
语文教育的求“真”,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个认识过程是动态化、发展性、多层次、多角度展开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似更能得语文教育的真谛。
篇7
二、语文教育具有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性
首先,以课堂为切入口进行语文课改的升级与转型,借助信息技术在语文教育教学发展中实现课程改革的“空中加油”。语文云课堂应运而生,它是以人机的深度融合的方式来开启语文教育的智慧之门,是以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联动课堂,在教学中追求理想状态。叶澜曾经说,智慧不是简单的、一般的逻辑思维能力。语文教育是一项需要智慧的事业,这种智慧包括教室的智能与师生的智慧,其中,无论教育信息化发展到怎样的程度,它始终脱离不了“人”。语文智慧课堂的智慧本体是人的智慧,主体是师生的思想借助云平台交融的智慧。语文教育的智慧不是只体现在云课堂上,云课堂只是语文教育链条的一条显性环节,是展现教育教学智慧的一个窗口,从整个语文教育的链条上看,这种智慧从纵向上分课前、课上与课后,横向上又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也就是说,语文教育的智慧阶段,不是一个孤立的思想在一个孤立的学习场所运行,而是一个比以往更紧密的纵横交错的网状教育结构。语文云课堂只是这个网状结构上的一个节点——目前看是中心节点,但将来是一个去中心的过程节点。因为,语文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种终身学习的思想就是语文教育所追求的方向。其次,语文教育与信息化的融合,不是止于语文教育的研究探索,而是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加以解决语文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所说:“互联网对主流教育的改变,既是现实的,也是长远的。”面对“数字一代”学生的诉求,语文教育把信息技术置于云课堂的框架内,激发了语文教育的旺盛生命力,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云课堂将成为新常态,语文教育将进一步迈向信息化。
篇8
二十一世纪是经济时代,信息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时代赋予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神圣而艰巨的使命――不断推陈出新,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教学改革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本文探讨了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和建议。
首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接受全新的教育理念。语文一直是一门基础学科,但随着语文教学改革步伐的加快,语文教学不断推陈出新,不仅强调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要求教师尽快实现角色转换,放下“知识权威”的架子,与学生平等对话,共同交流、相互促进。面对种种改革创新,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怎样使自己适应新的教学思想,做到“与时俱进”?这无疑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许多教育界的前辈可谓“敢为天下先”,他们进行了很多对新时期、新问题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构想,对我国语文教学改革做出了积极贡献。我想,作为新时期的一名普通语文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勤思考、多行动,为教学改革工作添砖加瓦,为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进贡献一点微薄之力!
其次,教育系统的自我发展与完善――教育改革,它是多维度的,是教育系统内各要素都要更新与发展的变化。简单地说,教育改革就是要使教育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完成由以书本为中心、以课程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向以直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以及由培养经验型人才向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转变。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既是一种教育观念,又是一种教育模式,其实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因为教育模式实质上就是具有实际操作功能的教育观念。众所周知,传统的应试教育观是在社会“升学热”中自发形成的,这种教育观念只见考分不见人,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一切以考试作为指挥棒,引导学生“死抠书本、死记硬背、死追分数”。相反,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重视素质,需要培养什么素质就教什么,怎样教有利于提高人才素质就怎么教,一切以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为依据,重视学生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在语文教育方面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有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还没能从传统的教育中解放出来。当前,知识经济的大潮汹涌而来,新的世纪强烈地呼唤创造型的人才,因此,在全民范围内(尤其在教育部)普及素质教育观念,使素质教育深入民心,是加速教育改革的重要前提。
(作者单位 河北省无极县教师进修学校)
篇9
1职校语文教学的现状
职校语文教学的地位非常的尴尬,职业语文教学正处在爬坡阶段,需要不断的客服困难,才能在语文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语文教育中找到自己的道路,不断的前行和进取。高等教育中大学语文教育存在着很多的优越条件,职校语文教学不能与其相比,职校语文教育被社会的认同感比较差,带有一种非正式教育的感觉。所以如果想让职校教学受到关注,突出学校教学的作用就需要让有关部门重视职校教育,让高等教育和语文教育受到社会的关注。目前职校语文教学的处境尴尬,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才能让其走出现状。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学习状况不是很理想。首先是来到职校的学生入学成绩差,家庭教育差,没有能够给学生提供很好的教育环境。学生的教育基础差,让学生严重失去了对学习的信心。这些学生在入校以后大部分不能端正学习态度,除了老师课堂讲解的内容,不会去复习和预习课程内容。甚至有一些学生都不乐意去上课,也不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因为课堂作业的效果不是很好,很多职校基本都不给学生留作业,只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做笔记,教师检查学生的笔记。针对学生的表现,目前职校学生还处在依靠教师进行学习的阶段,并不能自主的学习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对于职校语文教学来说,目前职校语文教学的特点还是不够突出,语文教学在职校和普通高校的教学内容没有很大的差别,没有体现出职校语文教学的特色,但是职校的学生和普通高校的学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差异,就会违背教育的规律,不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没有看到语文教学的鲜明特色,根据学生的基础不同,让语文教学真正的为学生服务,打破学生高考失败的枷锁,真正发挥开放式课堂的作用,让教学的目标更加明确,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另外,语文教材的编写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职校语文教学需要根据教学需求来把必学、选学以及自学的内容划分好。职校的语文教学中学科课程与实践活动应该是并行的,但是在目前的教学内容当中,学科课程与实践活动并行的却是寥寥无几。职校的教学内容还是偏理论,不能注重知识点的交叉。学生获取的基础知识基本上都是靠教材获得,如果想让语文教学符合教学要求,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仅仅靠教材上的教学知识是不够,也很难完成教学目标。
2针对职校语文教育现状进行改革
对职校语文教育现状的了解和分析,了解到目前我国职校语文教学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职校语文教学需要进行改革。需要从职校语文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入手,让语文教学的内容变得更加的有特色,让教师转变对语文教学的思想,学习专业化的语文教学知识,不断地开拓教学思路,在具有扎实的语文教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创新。同时,让教师认清职校和普通高校在语文教学方面的区别,在不断的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同时,学习普高教师的优秀教学经验,根据普高学校的语文教学思想去开辟新的教学思路,职校的语文教学取决于语文教师的能力,很多职校的语文教师来自普通高校,他们都想再回到普通高校去当老师,他们的教学思路和方法都是针对普通高校学生进行的,所以教学内容也都是针对普通高校制定的。这样我们在语文教学上总会有普通教学的烙印,缺少针对职校学生的技能教育和专业教育。所以在教师的选择和对教学内容的改进上,还需要不断的总结和提高。职校语文教学需要从学生的知识培养入手,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通过班级组织和语文教学的形式的变换,教师来编写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学生的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学生分层教学和创新教学。同时,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可以针对学生进行教学内容上的修改,让教学的内容更适合所有学生的学习。职校的教学更应该有个性化的教学,符合学生的升学和发展的教学。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更加优质的学习条件,确定学生以后的发展道路,让他们有选择性的接受教育。语文教学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成长,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切实的做因材施教工作。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
3结束语
目前职校教育中的语文教育是贯穿教学始终的教育。学校在坚持基础教学学习的同时,需要不断的加强语文教学,把语文教育看成是学好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职校的教师应该把最主要的精力投入到职校的教学当中,扎根职校教学当中,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出教学规划,努力发掘语文教学中的优秀资源,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让学生不仅能在学校学到技术知识,还能有综合能力的提高。职校语文教育在学生的个人成长、国家的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冯春艳.激活中职语文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3(01):60-62
[2]彭叙.新形势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数学教与学的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4):131
[3]刘其林,宋玉荣.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及对策[J].职业.2012(23):158
篇10
一、灾难赐予我们一本难得的语文教科书
作为语文教师,平时我们或多或少会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热情不足而困惑。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语文教科书自身的不利因素也确实是重要原因之一。教科书“内容相对稳定”的同时也决定了它与学生生活时代的某种脱离,正是这种脱离,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使得教科书对学生缺少足够的吸引力,并逐步演变成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的严重不足。
但是当灾难与我们不期而遇时,也为我们解决了一个困扰已久的问题,即教学内容的鲜活性问题。灾难面前,自然所展示的无法抗拒的残酷性是鲜活的;灾难面前,生命所表现的脆弱和坚强是鲜活的;灾难面前,民族和社会所体现的同情心、悲悯心和团结心是鲜活的。鲜活的内容,还包括灾难发生后我们从媒体上接受到的那些令人刻骨铭心的视听材料:小男孩敬礼的画面,手机上母亲的短信遗言,教师废墟中用身体保护学生的定格的姿势,以及总理饱含深情的抚慰和总书记发自内心的振臂高呼,等等。
这些鲜活的内容正好弥补了教科书的不足,也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语文的距离。仔细想一想,灾难发生后潮水般奔涌而至的信息中,有多少内容你可以说它们与语文教育无关紧要?再仔细想一想,这部难得的教科书的每一页是不是写着诸如悲痛、怀念、生命、珍惜、感动、无私、坚持、勇气……这些语文教育的关键词?而这些关键词又有哪一个不是我们早就迫切渴望通过语文教育写进学生心灵的呢?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部教科书至少带给我们以下几个方面的学科教育内容:文字内容(包括各种各样的有关灾难的文字信息);文学内容(包括诗歌在内的形式多样的有关灾难的文学作品);文化内容(包括思辨在内的丰富多彩的有关灾难的文化素材)。
这部教科书其实早就有了名称――《生命》或者《大爱》。虽然灾难是这部教科书的始作俑者,但是国家、民族和每一个公民都是它的亲笔撰稿者和编写者,而我们的媒体包括众多传播信息的形式和手段,替代了纸质教科书存在的方式,社会也充分发挥了它的公共职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这本教科书得到了最大空间的畅销和重印。所以,如果给灾难这部教科书以“难得”和“鲜活”的评价,我想这应该也是一种共识。当然作为共识的结果,更应该是要求我们用好、用足、用透这部教科书。
对于语文学科教育而言,我们的任务就是在珍视这部教科书的前提下,把它所赋予我们的宝贵教学内容用心地教到学生的心灵深处、生命的深处。
二、让灾难为语文学科教育环境带来改善
如果说灾难让我们意外收获了一部难得而鲜活的人文教科书,这也仅仅是让我们从内容方面辅助了语文教育。事实上,灾难远远不止于在内容上对语文教育进行填补,它对于语文教育环境建设所创造的契机,我认为更应当引起我们珍视。
这种契机对于语文学科教育环境改善的意义,首先体现在灾难拓宽了语文教育学科的视野,并且极大地凸显了语文教育的学科地位。课堂小环境方面,灾难为语文教育带来的丰富的人文教育内容,令以往让师生相对感到平淡、空洞的语文课堂教育环境骤然变得鲜活和丰富起来。这种变化也必然直接激发老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语文教育的视野也骤然间开阔起来。而在学科的大环境方面,灾难给语文学科带来了丰富人文内容的社会教育责任,直接凸显了语文教育的学科地位,这对于增添语文学习的使命感而言,正是一个难得的契机。
这种契机对于语文学科教育环境改善的意义,其次体现在灾难使得语文学科知识、信息传递模式和语文学习方式的多元化让语文教育环境充满灵动性。以往的语文学习中,以教科书和教师为核心的信息传递模式,在灾难时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媒体为主流的信息传递方式直接将信息传递给教育对象,多渠道多形式的信息接收方式令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学习和思考积极性迅速增强。比信息接收多元化更能刺激这种积极性的,还有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如默哀、书写寄语、朗诵、生命思辨、上网留言、课堂募捐,以及和灾区学生共同学习,等等。在多元化学习方式让课堂变得灵动的同时,我们还看到了较之更为可喜的改变:曾习惯于被动参与学习的同学主动学习的意识大大增强。
这种契机对于学科教育环境改善的意义,也充分体现在灾难令我们的学科不得不重新定位学科教育的本质,重新审视学科教育“效率”的深义。如果说灾难之前我们的语文学科教育环境确实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那么其本质原因也许就是一个:我们过分地将学科知识的掌握当成了首要任务。在这样的前提下,语文学科教育的环境不可能真正出现生机勃勃的局面,因为教师是沉重的,学生是压抑的。而在这样的学科教育环境中,语文学科所肩负的人文教育的重要目标常常被严重挤压。所以,这种环境下我们所追求的学科教育的“效率”二字,是的确应该被打上引号的。
但是透过灾难,当语文教师亲身感受到学生那让人吃惊的人文情怀,看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参与热情和认真的捐助表现时,每个语文教师都不会再将“分数”和“成绩”当做评价学生和考量课堂学习效率的唯一。在这样的前提下,许多语文教师一定会重新思考学科教育的本质,重新审视学科教育“效率”的深义。因为在这种特殊的时期,语文学科教育环境能让我们的教育对象真正收获什么,真正懂得什么,也许谁都会理解其分量到底有多重。我想,这种的思考审视应该有助于语文学科教育环境今后向更良性的方面发展。
三、灾难促成教育对象人文情怀的积淀成熟
当然,我们关注灾难时期语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变化,最终还是要落实在这样一个问题上:语文学科借助灾难这部难得的教科书到底能对教育对象的成长和学习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我看来,灾难以其鲜活而丰富的人文内容,必将促使我们的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净化,在思想上得到沉淀,在人格上得到填补,在生命价值观上得到重塑。百年难遇的灾难在给学生稚嫩的心灵带来创伤的同时,也带给我们的语文教育一笔不可多得的人文财产,这份财产能加速今天的学生多方面的成长和完善。
首先,是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珍惜。对于生活在正常时期的孩子来说,无论生活在农村还是都市,由于欠缺对灾难的感受,也就欠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因此也往往谈不上对生命的珍惜。正是因为这个前提,我们才经常目睹一些孩子对周围的一切表现得满不在乎,甚至对亲人冷漠,对学习和未来的无所谓。而当灾难降临时,生命话题也活生生地摆在了孩子们的面前,举国哀悼的场面和氛围,电视和报纸上每天都在更新的伤亡数据……谁还会再对此无动于衷呢?因此,用灾难来警醒孩子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珍惜,恐怕是一个意外却极为有效的方式。
其次,是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确立。因为欠缺磨炼,今天的孩子心理和情感上的脆弱也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个大问题,而一代又一代孩子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的表现也越来越令人担忧。很显然,心理脆弱仅靠目前形同虚设的心理课难以解决问题。实际情况是,语文教师通常肩负着语文和心理教育的双重责任。但是没有鲜活的内容,再好的语文老师想要做好这两件事效果都非常有限。然而在一个个生动的废墟故事面前,在一个个同龄人在生命极限上搏斗的传奇面前,学生们没有理由不给自己的心灵补上困难和挫折教育这一课,没有理由不为自己收藏坚强与勇气。
再次,是责任意识的培养和大爱情怀的重新点燃。如何利用语文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学习的责任意识,帮助学生点燃这个时代愈来愈需要的大爱情怀,也是语文学科长期以来的困惑之一。但是在教材脱离时代、教学方式单一乏味、教学效率评价极为功利化的大环境下,在学生对语文欠缺热情、对老师欠缺信任感的前提下,一切努力都似乎显得没有多少效力。但是当灾难接踵而至,关于责任、关于爱、关于感动,甚至关于民族高于一切的鲜活的材料,随即接踵而至。在这样的材料面前,我们发现,以往的困惑在迅速化解,人文教育的崇高目标轻而易举地被不期而遇的灾难植入了学生内心。
当然,对于学生母语文化认同感的形成和人文素养的深度积淀来说,灾难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灾难发生后,网络媒体上各种形式的文字表达方式,消息、通讯、评论、诗歌、散文、报告文字,甚至包括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及明星艺人们在演出现场集体的朗诵,等等,都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开设语文补充课堂,目不暇接地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丰厚的母语文化和人文素养。最为难得的是,学生们在灾难这个语文学习和人文素养的大天地里,迅速成长和成熟了。
四、灾难赋予了语文老师神圣的使命情怀
灾难面前,语文教师应当怀有怎样的教育意识?这是我们不能回避的话题,因为灾难视野中的方方面面都与我们一直苦苦追求的某种境界密切相关,也与语文教育的若干学科困惑密切相关,更与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对职业理想的探寻密切相关。作为解决教学内容的困扰,灾难是一个契机;作为突破学习方式的困扰,灾难是一个契机;而对于我们语文教师冲出理念上的瓶颈,灾难又何尝不是一个难得的契机?我想,对此我们责无旁贷,应该有所作为。
作为人文传播者,树立向学生播种人间大爱的使命情怀。灾难带给我们民族、社会和国家巨大伤痛的同时,也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大爱的鸿篇巨制。语文教师是最基层的人文传播者,理应是最直接的人间大爱的播撒者。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我们有理由、也更有责任向学生的心灵深处播撒这一神圣的种子。作为基层的人文传播者,我们应当更早、更牢固地树立这种使命情怀。
作为民族一分子,树立向学生浇灌民族信仰的时代情怀。语文教师同时也是母语的典范使用者,更有责任和义务向学生介绍、展示在灾难面前华夏儿女所表现出的民族意志和精神。在民族深受灾难创伤的时候,正是这种民族意志和精神让全中国的华人和全世界的华人都团结在一起。这种时候,语文教师所展现的民族意志和精神最能影响学生,最能够激发学生爱国和爱民族的情操。
作为学科教育者,树立向学生进行价值培养的责任情怀。新课程标准将语文教育目标定为三个维度,其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关键词所包含的意义丰富而深刻,对语文老师而言在平时却难以落实。但是在灾难时期,我们想要实现这一学科的育人目标也许并不难,因为无论哪一个目标的实现都要借助相应的教育素材。最重要的是,作为语文老师,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领航人,我们应当在此时忘却功利、淡化分数,勇敢地把这种责任情怀牢牢地树立起来。
篇11
常识,其实是融入我们记忆的血液里的那些东西,不必提及,早已意会。
常识,来自于我们过往所接受过的那些正确的东西,但也是那些影响我们当下以及未来生活的东西。
常识之所以是常识,正因为它不需要刻意去求索,就能够自然性地获取,就像婴儿对母乳的吮吸,就像所有生物的吐纳那样,是自然赐予的。
本然的语文教育中,学生对常识的获取就像生物的呼吸那样,是自然之事。或者说,在正常的语文教育中,常识就像空气里的氧,是自然存在的。一个接受语文教育的学生,在正常的语文教育环境中,不需要刻意,就能获取那些影响生命的常识。但不知道从何时起,我们的语文教育,突然放弃了常识,就像空气里突然缺少了氧,以致造就了一批大脑缺氧的“无常识婴儿”。
语文常识的缺乏,多与早年的教育有关。而来自老师的一个疏忽,就可能造成学生终身的常识性盲点。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赵瑜在他的散文中曾讲过一件事:某次作家聚餐猜酒,“举成语,讲本意,答错罚酒”。对这些才华横溢的大作家来说,这其实就是一个零难度的怡情游戏。但未曾想,却戏出一桩十分尴尬的事件来。赵瑜先生抽中的是“喜出望外”,轮到他释义时,他自信满满地说:“谁家有了喜事,就往大门外头看,想让全村人都知道。”说着还把一只手反过来作猴爪子状放到额头上,手搭凉棚左右一扭,做出一个悟空云端望的动作。
满座震惊!下座一位著名女作家怔怔地问:“你真是这样想的?你幽默。”赵瑜一脸严肃地肯定!于是满笑。
赵瑜先生之所以如此“幽默”,是因为几十年前,一位叫王良奇的小学语文老师义正辞严地给他与他的小伙伴们讲授过“喜出望外”。王老师还说:“例如咱家生了一个男孩儿,喜事临头,就忍不住要往外头看。”讲到此,王老师手搭凉棚,面带笑容向教室外面张望。这种教书配合以形体动作的教育方式让时为小学生的赵瑜印象深刻,于是生出一个顽固的联想:“喜出望外,生怕全村人不知道。”
语文老师,一错便误终身,误的不是自己,而是那些坚信你的学生们。而这种“误”将像一个被短信群发器发出去的带毒木马,裂变出数十乃至上百倍的病毒。
当前,说语文教育应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已是所有语文老师熟知的常识,但这仍然没有脚踩学情的大地,仍然是在云端漫步。语文教育,其实首先应该是常识教育。在倡导合作探究式学习的今天,在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教育模式与上课方法顾及不到的空当,那些被忽略掉的常识也许将像带毒的暗器那样,使许多人受害终身。
篇12
(1)从教育形式来说,我国目前尚未对高职语文教育提出很明确的方向及具体要求,高职语文教材是鱼龙混杂,全凭各学校或教师的喜好决定,这不利于高职语文教育的整体发展。
(2)从就业环境来说,严峻的现实也助长了人们忽略大学语文的思想。如,很多用人单位都会对应聘者英语和计算机等级提出硬性、具体的要求,而对语文能力提出具体要求的单位偏少。这使得有些人认为,与其费心继续学语文,不如多学点英语和计算机,好为将来争取更多的工作机会。而有些学校为适应潮流,也有意无意地放松了这方面的教育要求。
(3)从社会观念来说,有些人把语文教育当作了简单的说、写训练,认为这种训练可以随着高中毕业而结束,根本没有延续到大学的必要。
(4)从社会心态来说,由于经济浪潮的冲击,社会心态很浮躁,人的功利性很强,盛行快餐文化,当代经典作品少而又少,纯消遣作品却越来越多。人们在这样的心态下,也很难静下心来学习和阅读经典,尤其是古代经典作品。
面对高职语文教育的这种越来越严重的边缘化现象,我们不仅要思考,高职语文教育到底该如何定位?更要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操作,概而言之则是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的问题。
1.高职语文教育应打破传统观念,重新定位
对高职语文课程的定位,有以下两种最典型的观点:
1.1 视之为通识课程,即工具类基础课程,实行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西方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传统,是关注受教育者作为一个“负责的人和公民”的生活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一个“完整的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三大领域。高职语文以其文学性、思想性、文化性、情感性兼备的特点,在通识教育中具有核心课程的地位。
1.2 视之为专业文化课程。其理论依据是高职教育是“就业教育”,语文作为一门专业文化课程,是否开设要按专业学习的需求而定。这种观念下的语文,成为一门单纯的文化课程。视高职语文为一门专业文化课程的院校,存在着明显的“两极性”,即极端重视和极端忽视,并且人文素质意识淡薄。大多数这类学校的课程中,语文课已经消失或将要消失,有的也只是形式而已,边缘化现象突出。
职业技能的传授学习是职业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的基本特征,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个人谋生之预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预备,为世界及国家增进生产力之预备”。
高职语文的定位,应该联系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将语文教育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等有机结合起来,为培养高职技能人才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
2.高职语文教育模式应突出其功能性和人文性
高职语文教育的关键是将学科教学纳入到职业教育的系统之中,明确了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的定位,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重塑高职语文的教学模式,笔者建议从语言的功能性和学科的人文性出发。
2.1 激活学生主动性,拓展课外阅读,丰富语言积累。
长期以来,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的尝试权,第一感受(学习者自主消化和感悟)机会均被精心配制的教案剥夺了。学生被迫“热情奔放”、“感受美好”。“教师现在的职责应是少传递知识,多激励思考;除了讲授以外,他将逐渐成为一位顾问、换意见的参加者、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因而,教师应在教学中激活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其兴趣,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困难。教师甚至还可以让学生试讲、复讲、讨论。留给学生任务和时间,让学生找资料、查阅工具书、写读书笔记等,因为“只有在个人的日常生活中获得直接体验的知识,才能对个人的发展产生意义”。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如果学生仅靠语文课内学的一些知识,而缺少甚至没有课外阅读,那么学生的语言资料和思想会近于枯竭,自学和表达能力会低下。相反,兴趣广、阅读多的学生,一般接受能力和思维逻辑性强,反应敏锐,作文时会有感而发,写出有思想、有新意的文章来。教师应该对课外阅读提出一些建议,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同时体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原则。因人而异地给学生的兴趣留出余地,要求不可太精细。教师可要求学生把阅读过程中的感受、领悟经由口头或书面的形式介绍给同学们分享,展开讨论。同时,教师自己也要有广泛的阅读情趣,先于学生一步,这样才能更好地给学生推荐各类好的作品。
随着科技文化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语言的发展呈现出丰富而复杂的变化景象,不同学科、专业的新词汇层出不穷,语言的传媒交互手段有电子化、网络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语文教学应充分考虑到社会环境的变化因素,引进和利用新的知识和方法手段,增强语言教学的功能意识、环境意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2.2 突出人文性,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充实文化需求。
高职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①以能力训练为主,注重文化熏陶,着眼于高职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②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个性和特长;③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语文素养,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适时地安排、组织讨论课,在教学中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等。同时,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文化思想和人格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为此,高职语文课的教学模式中除了传统能力的培养外,还应突出培养科学精神,凸显人文教育。要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培养高尚的人格情操,促进身心的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言修养。教师在教学中要敏于发现学生某方面的语文能力优势,自觉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近年来,在整体文化观影响下,我们的语文教学以知识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为轴心,合理、巧妙地与其他学科联系、渗透,这是人才培养目标向我们提出的要求。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改进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充实文化需求。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讲解时侧重点也应不同。综上所述,高职语文是高职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的功能性决定着语文是覆盖在所有学科之上的,是一种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的“学问”。从这一点上,我们应该认识到高职语文教师在教学模式中应凸显语言的功能性和学科的人文性。高职语文教学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才能培养出优质高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和谐的社会。转贴于
参考文献
[1] 袁昌仁.试论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建构[J].陕西教育,2002,(8).
篇13
一、“非指示性”的基本内容
“‘非指示性’语文教育的核心命题是‘把人当做人’。这个命题蕴含三层含义:师生平等;真诚对话;自主成长。”[1]就语文学科而言,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主要表现为:彼此尊重,彼此影响,彼此尊重语文素养的内化与发展。师生之间应该真诚对话,相互教育。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不仅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在接受教师的教导的同时影响教师,双方向着更高的层次共同成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体现在自主学习上。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主题、学习方式等都由学生自由选择,在经过不断尝试、练习之后,他们会掌握相应的学习规律,并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从而对学习、生活都充满热情和活力。
“‘非指示性’教育以‘二不’‘四自’为标志:不明确指示学习目标,不明确指示问题答案;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2]“二不”针对的是教师。在具体语文教学中,教师将教学目标作为隐性的内容,不对学生作明确的阐述,由他们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学习目标,从自己的学习特点和课文的特征出发确定学习的侧重点,独立思考与团体讨论相结合,自主完成课文的学习。语文是感性成分很强的一门学科,课堂中所讨论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对这些问题不明确指示答案,鼓励学生多思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提升空间,拓宽思维。“四自”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应该得到尊重,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学习的空间中更深层次地挖掘课文的意蕴,并由此形成自己的学习逻辑。语文的字、词、段、章、篇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学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生成整体的感知。
“非指示性”不仅包括教学原理层面,也蕴含具体的教学方案的制定。“郑逸农老师开始提出的‘六步’(自读-定向-研读-讨论-引导-反省),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开展,这个教学程序后来又有所变化。”[3]完整性、简约型的常式教学形式以及各种变式教学形式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只能作为参考,不能照搬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依据课堂的需要,灵活地变换方式,找到最佳契合点。
二、“非指示性”对师生提出的要求
“非指示性”教学实际上是教师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了恰到好处的指导。由此可见,“非指示性”语文教育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相对传统教育方式来说更多的要求。
“非指示性”教育理念下的教师作为一名指引者需要提高语文素养,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带动他们的思维。教师需要精心研读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时应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即一方面要考虑学生层次的不同,另一方面要考虑学生所处环境的不同,讲学生之所缺,练学生之所需。教师要明确自己所要教的内容并对其产生自觉意识,要反复揣摩课文,预测课文的学习点和学生可能选择的学习点,比如教授《琵琶行》一课,就应该考虑该诗的音乐艺术、思想情感等方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用充满激情与睿智的导入语引导学生进入新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温和的表情和语气有效地组织课堂秩序,不吝啬将自己的真实想法与学生交流。在学生进行文本解读时,教师要褒贬得当,积极引导,及时纠正一些模糊的认知,让学生对文本掌握更深刻。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应该总结、评价、反思,扬长避短,要有所为。
学生的“学”才是教师“授业解惑”的目的。学生要增强自己的角色意识,课堂上积极参与自由讨论,有感即发,学会独立思考,有自己的主见,不随波逐流,敢于提问,全方位考虑问题,增强自主探究能力。对课文的理解不拘泥于整体感知,从细微处――字、词、句着眼,掌握课文的艺术特色和思想感情,比如在诗歌学习中,学会通过朗读、背诵来加深自己的体会,最终形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三、“非指示性”的问题及建议
“非指示性”教育理念打破了以往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完全由教师决定的特点,也打破了教学内容唯教参论的禁锢,不刻意追求课堂环节的完整,强调课堂教学的质量,平等的教育观念使得教师与学生有了更多的交流,在师生对话、生生撞碰中展开教学,符合新课改精神,值得广大语文教师尝试并完善。“非指示性”的整体构架是值得肯定的,但在具体的操作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非指示性”的指导下的语文课堂,教师让他们自选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虽然这种设想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语文学科可学习的内容是极为广泛的,学生对可供选择的内容会难以取舍,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与难度。对于学习目标的制定,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提示,而不是一味地放任自由,要因课而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有创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的鼓励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学生的理解受其阅历、知识面和文本本身等因素的影响,不可能面面俱到,难以理解文本的精髓,有的理解很可能确实是错误的。有的学生在思考《陈奂生上城》这篇课文中“陈奂生付出五元钱后表现出的低俗的精神境界”这个问题时,竟然肯定陈奂生的低俗行为并加以赞扬,对于学生偏离文本的理解以及思想、价值观的偏差,教师应该立即进行有效地教导,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固然要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并发表不同意见,但也不能放任学生自由发挥,需要积极引导、启发、提示和点拨,在恰当的范围内讨论学习问题并进行拓展,要时刻关注课堂的进展,置身学生的交流讨论中,并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对他们作出点评。
总之,“非指示性”教育理念为语文课程改革指引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应该得到普遍推广,但要从根本上将语文教育从“指示”转变为“非指示性”还需要长期的努力,在教学实践中将理念逐步完善并指导实践更需要各级教师的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南昌工学院民族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