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阅读课老师工作经验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课外阅读就是最经常的、直接的语文实践,是学生形成良好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新课程改革致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还明确规定课外阅读量:小学阶段应背诵优秀诗文16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我们要达到以上的要求和目标,必须把课堂内外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出“重阅读、重积累”的语文学习规律,努力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为此,我结合平时工作经验,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制定了本班的阅读指导方案。
一、活动目标
1.感受阅读的快乐:阅读可以使人抛开许多烦恼,当人完全深浸在书中时,宛如进入一个文学宫殿,驰骋古今跨越地域。在书中辨是非、明善恶,由、书中获得智慧与快乐体验。转贴
2.培养终生阅读的习惯: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终生学习的基础和最大的本钱。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阅读将伴随我们不断成长。好的文学作品需要我们用一生去阅读。活动开展,就是要在师生、家长在感受阅读快乐形成阅读需求的基础上,培养阅读习惯,为终生阅读奠定基础。转贴于 51论 文网
3.建立学习型班级:读书课程的深入进行也会对学校文化环境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人人谈读书、人人爱读书、人人去读书的氛围下,学习型班级、文化型学校的建设也在同时进行。转贴于 51论 文网 省略
二、选材原则
教者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科学合理的帮学生及家长选择和推荐相应的课外书籍。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内容健康有益;2 .学生喜爱;3.贴近学生生活;4.符合儿童心理特征。除此以外,还要组织学生交流购书经验,为学生提供更多获取图书的渠道,提倡优秀图书资源共享。
三、具体措施
(一)保证课外阅读时间
1.课外阅读课指导读:每周一次的课外阅读课,教者应科学合理的安排:要有自由阅读时间,要指导学生读书方法或组织好课外阅读交流会。
2.晨间早读课指导读:每周用一节语文早读课开展读书活动,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主要形式有集体阅读、阅读指导、阅读交流等。倡导学生在晨间相互自由地交流读书体会,畅谈读书感受。
3.午间休息指导读:每周四、五中午十分钟时间,向学生开放相关的读书阵地,语文老师和学生一起阅读,让读书成为孩子们午间的休闲方式。
4.每晚睡前放松读;为了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建议每个孩子都在家中的床头放一本自己喜爱的书,每晚睡觉之前打开书本阅读,让书香伴着孩子入眠。
(二)加强班级图书角建设与管理
1.班级图书角:图书角保证一定数量的书籍,总数不少于100本。图书质量要有保证,陈列书籍须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有益于成长,书籍类别要丰富。要选出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角的管理,要有健全的制度,严格管理,对学生加强爱书教育。提倡班级与班级之间建立“好书交换站”,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活动。
2.家庭藏书架: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压岁钱和节约零用钱,为自己添置一本好书的活动,也建议家长在节日、生日中以书为孩子的礼物,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阅读活动。
(三)强化阅读指导交流
1.每月开展好书推荐活动,或学生之间利用阅读课进行推荐,不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定期进行读书方法交流,向学生介绍科学的读书方法,保证阅读的实效性。
3.上好每周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同年级老师要加强集体备课,课后加强交流与反思。
4.开展“亲子共读”活动,使家长与子女互动,学校与家长互动,子女间互动,家长间互动。转贴于 51论 文网 www
(四)充分展示阅读成果
1.每学期组织一次课外阅读知识竞赛。
篇2
今年的一年级是我校新课程实施的第一年,新课程识字量大,学生识字兴趣的激发和保持成了课堂教学的新难题,三位一年级的语文老师为此倾注了更多的精力和心血,平时互相探讨、交流学习。11月份,王璞莹老师去象山听了一年级的识字课,回来后在教研组进行了交流,并上了节示范课。
评课是新的一项教学基本功,为了迎接本学期市里的评课比赛,也为了提高组里教师们的评课能力,本学期语文组加强了评课的专项训练,在暑假的学习中,我们请?头小学的范春叶老师为我们做了“如何评课”的专题讲座,介绍了关于评课的基本模式和结构,在老师们有了大概了解的基础上,组织大家观看了1节课堂教学的录象并做了书面的评课交流。在期中,又组织全街道语文教师看录像、写评课稿,进行大比武的选拔。同时,在教学研讨课时,也要求大家有主题,有针对性地对一节课进行评论。在这样的专项训练中,老师们的评课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效果良好。
二、搞好教研活动
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落实,为使大家对更多的模式教学课进行更深入的研讨,本学期,我们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探讨为主题,以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我们组织了每月一次的教研活动,矫正疏漏,抛砖引玉,推出一节节独具特色的展示课。全校的语文老师欢聚一堂,探讨教学上存在的共性与个性的问题。
期初,丁朝女老师执教的二年级阅读课《我的家乡》和胡世浩老师执教的五年级阅读课《落花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让我们感受到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并由徐治英老师和王优娜老师分别对这二节课进行了主评。另外还有更多的老师展示了精心设计的教研课:孙志达老师的《小珊迪》、周钢营老师的《燕子过海》、王优娜老师的《采蒲台的苇》、林静娜的《大象博士请助手》、卢丹丹的《自己去吧》等。12月12日,竺叶儿向师傅卓晖老师上师徒交流课《借生日》,同时上课的还有唐炎朝老师,趁此机会,卓老师也和我们全体语文教师做了面对面的交流,使我们认识到了当今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
执教者客观的自评介绍,看课人真切的评价交流,热烈的讨论争议,都使我们欣慰地感受到教研活动所体现出的我校语文课堂教改上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我们坚信,通过教师们的自身努力,会有更多的新手成为教学的能手。
三、立足常规教学
一学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把常规工作抓严、抓细、抓实,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平时,我们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体语文教师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向40分钟要效益;新老教师互学互促,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期中质量检测,真正将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提高改进教学的手段。在学校的常规检查中,林静娜、袁吉飞等老师受到了表扬。同时,这一学期来,我们还对一年级采用最新的评价方式(星级评定)进行了拼音过关;二至六进行了朗读测试,为了推出优秀生,采用的是教师推荐和随机抽取相结合的形式,其中,一(1)、二(1)、三(2)、四(3)、五(2)、六(2)获得了优胜。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语文组将越来越成熟,我们期待明年有更大的收获。
篇3
现实中,农村学校教师包班制,厂子弟校教师年龄偏大,市区个别校聘用代课教师多,流动大。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和教研带来了冲击。
因此我区小语本着“均衡发展,分层培养,共同提升”的目标,“立足课堂,跟踪教研,专题研讨,点面结合”努力让学校教研有特色,语文课堂有活力,教师素养有提升。
一、按需施助,均衡发展
1、骨干支教。每年,我区选派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担任语文教学工作,他们把新的理念、新的方法一点点渗透给农村老师,逐步转变农村老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2、名师送教。每学期,先征集求助学校的意见和需求,教研员和名师进行意见需求的汇总、分析,然后我区的名师团队给求助学校相应的帮助(集体备课、作课、辅导、讲座等)。
3、自主联盟。每学年教研员组织各校推介自己学校的好课,介绍本学年学校教研开展情况及收获。推介后,校与校之间自由组成联盟,按各自所需制定计划,在下一年中相互听课、交流,一起组织教研。
二、关注群体,分层培养
1、教学从领导抓起。校长是学校的灵魂,业务校长是塑造专业教师队伍的核心。因此,我区推行了两年一次的校领导听评课系列活动,旨在打造优秀的校长、业务校长团队。首先要求领导上交一份本校教师队伍现状分析,和两年来的听课笔记(每学年听课60节以上),然后是现场听课,背靠背写评课稿。最后面对面评课、议课。这样的活动激励校领导要不断学习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要深入课堂多听课,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改进,帮助教师专业化发展。校领导要做站位高、视角新的领军人。
2、关注新聘教师。新招聘教师大多刚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虽然他们学历不低、自信满满,但缺少工作经验,理论实践两张皮,多数教师所学专业和语文教学不对口,就连他们的握笔姿势90%以上的都不正确。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求他们进行教师基本功训练,平时在学校训练,每学期所有新聘教师集中展示。接着进行调查问卷,一方面看他们的需求,另一方面了解他们的教育教学观和语文素养,让他们自己选关于语文教学的好文章推荐给大家(集中学习的时候读给大家或上传到QQ群共享里供大家学),教研员定期组织他们交流“所学理论如何与教学相结合”;最后组织新教师限时分组集体备课,合作展示说课或推选代表进行授课,大家评议,回到学校每人进行复备,在班上授课。就这样在抓新教师基本功的同时,进行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跟进式培养。另外每学期进校蹲点听课,都会听他们的课,帮助他们尽快成长。
3、培养骨干,辐射学校。我们制定了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每学期规定骨干教师必须读书学习,在学校作课、进行讲座,与本校新教师进行“师徒结对”。学期末针对骨干教师的表现和贡献进行考评。
三、立足课堂,解决问题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的主阵地,教研员也应扎根于课堂,从课堂中来,到课堂中去。每学年到各乡、校听课都在200节以上。在听课中发现:
1、老师们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解,但备课时就把课标放在了脑后,很难依照课标要求制定教学目标,这就出现低年级“硬拔高”和高年级“低标准”的现象。
2、教学目标制定宽泛、含糊不清、不具体、可操作性差,因此课堂教学不能围绕目标有效开展,往往是拐个弯、绕个圈也不能直奔目的地。
3、教师能够通读教材,但缺乏深入解读。
4、农村教师的课过多关注知识的传授,市区教师的课则略显花哨。
5、老师们都知道以人为本,课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怎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具体到每节课是需要老师们动脑筋的,所以常态课上学生主体地位凸显的就不够好。
因此,在2019年8月请专家为全区语文老师做了新《课标》培训。
开展集体备课。以联盟西路小学为试点,尝试教师集体备课:利用寒暑假培训周,同年级教师参照《课标》共同研究制定学期教学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一同解读教材文本,然后分单元备课,开学前将各单元备课整理成册,发放到各教师手中,各教师再根据自己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复备,开学第一周我们去学校和老师们一起交流备课中出现的问题及改进办法。
根据学校需要,开展新老教师面对面活动。“新”即将要教这个年级的老师,“老”刚刚教过该年级的老师,请“老”教师给“新”教师讲一讲他教学中最精彩的片段或感觉良好的课。“新”老师就自己的困惑和问题向“老”教师提问、互动。这种草根之间的交流实在、易学。
区中心组开展同课异构活动。一种是同年级中心组成员教师利用本年级教材独立备课,进行同课异构。另一种是不同年级的教师选同一文本,按年级分组集体备课,推选讲课人在本年级授课。这样的同课异构,就迫使老师们去认真研究各年段及各年级教学目标的差异,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制定目标,深入解读教材,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手段。中心组成员把这样的理念带到学校,在各自的团队中传播、渗透。
开展优质课评选、赛课等活动。旨在为语文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我们要求各校推选的课都是本校在评比的基础上选的,推选出的参评教师背后都有本校的亲友团做后盾,他们集体备课,不断修改,形成最后参赛的课。团队研讨、磨课的过程正是他们共同成长的过程。团队观摩区级赛课的全过程,在比较中发现自家的长处和不足,在日后的课堂教学不断改进。
四、专题教研,走向深入
专题一:绘本阅读教学研究
四年来我区一直把“绘本教学”作为专题进行研讨,成立区“绘本小组”,每月定期活动一至两次,采取阅读学习——实践——交流切磋——再实践改进的形式。期间我们共同阅读相关专著,研读绘本,上绘本阅读课,进行议课研讨,总结交流绘本阅读教学的做法,引领家长亲子阅读,鼓励孩子自己创作绘本读物。我们的研究经历了从最初把绘本阅读课上成看图说话课——利用绘本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鼓励大胆猜想——指导学生掌握读图、读文的方法——培养孩子大胆猜想、合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利用绘本进行读写结合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我区的绘本阅读教学逐渐走向深入。
绘本小组的老师把课带回到各自的学校,让更多的老师认识、了解绘本,利用绘本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连续四年,我区每年8月底都对新一年级老师进行有关绘本阅读的培训,每学期低年级期末试卷的阅读题和看图写话素材都选自绘本。如:2019——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低年级期末试卷题选自绘本《母鸡罗斯去散步》
专题二:“读写结合训练”的研究
在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研究的基础上,要将绘本阅读教学逐渐延展到中高年级,就必须寻找绘本在中高年级的立足点,即寻找绘本中可以训练学生“读写结合”的点。于是我们从13年下半年开始尝试在中年级利用绘本进行读写训练,并逐步挖掘语文教材的读写结合点,准备在后续研究中进行课例研讨。
专题三:“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研究。
xxxx年春,我区中小学课堂开展了“学永威”活动。我们没有照搬永威模式,而是比较永威课堂和我们的差别,冷静思考,取其精髓植入我们的课堂。永威课堂目标明确,我们的课堂教师缺少目标意识,教学过程中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能紧紧仅围绕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我们首先把“学永威”定位在“合理制定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目标”上,每节课老师们得知道我要让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目标。这样就不会出现忙了一节课不知道在干什么的现象了。老师们都体会到目标明确能让自己课上做什么心中有数,怎么做才能尽量达成目标。
虽然课改一直强调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老师们也明白这个理,但真的进了课堂,还是过多关注知识的传授,课文内容的分析,不敢也不愿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于是第二步我们进行对比研究,研究我们与永威课堂教师行为的异同。“永威”课堂上严格限制教师说话时间,新知都是让学生先学再教,通过对比老师们切身感觉到自己课堂上抢占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所以“学永威”后老师们的又一改观是课上努力想办法让学生多说、多练、多思考、多实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一定不教,有困难的生生互助,解决不了的,教师讲解。逐步尝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有了与“永威”课堂的对比,老师们有了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内驱力,尤其是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大多数老师都做的比较好。
五、师生阅读,幸福生活
阅读可以视通四海,思接古今,与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阅读可以使人的思维缜密、思想深奥、灵魂高尚。因此,在师生中推广阅读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首先在全区找3个试点校开展阅读,六一小学的特色是各年级推广儿童文学、小说,进行亲子阅读、开展班级读书会;管驿街小学是校内海量阅读,每天晨读、午读、阅读课读,学生们读书随意,只要自己喜欢的都可以读;址舫头小学则是低年级绘本和中高年级小说的阅读。两年来,这些学校学生的精神面貌、语言表达都有了很大进步。
篇4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中,诸多教师往往在课堂中为学生布置诸多的任务,造成学生在学习方面无法精确地找准文章主题,长久以往造成学习倦怠。这类教学形式虽然投入了教师大量的精力,但是未必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因此适度将书画艺术中“留白”作为一项教学方法,在小学阅读课堂中运用,做好学生体验感受的把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探究,进行课堂“补白”,或将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以下为笔者根据自身多年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经验,系统论述了在当前小学阅读课堂中应如何运用留白艺术方法。
一、强化课堂“留白”设置,强化阅读感悟
(一)巧设悬念,做好课首留白
一堂课程的精彩与否,同其课程导入的良好度有关。教师在进行课程备课时,应当从教材着手,做好与课文内容有关案例的整理收集,充分对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做好把握,设置“留白”悬念,引导学生对教材产生强烈的探究欲,促使其积极的参与到课文的学习之中。诸如在《会走路的树》一文授课时,教师可在课堂的开始,向学生提出质问,“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树会走路,树儿为什么会走路”首先以此问题调动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因为在学生的主观思想中树木都是静止不动的,会走路的树对于他们而言即充满了神秘感,继而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令学生阐述自己对于会走路的树是什么态度。在组织学生讨论完毕后,教师即可打破悬念,让学生参读课文,在此形势下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即被良好调动,为新课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铺垫。
(二)强化课中语义“留白”,品读语文趣味
在学生的阅读学习中,教师应当专注做好教材文章的深化授课,因为在当前教材文章中有些文字存在着较深的韵味,很值得细细的品读,在课文的阅读时,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对于简单而有深意的语句进行衍化拓展,用自己的语言做出表达,使语句更为形象具体化。因此教师在阅读授课时,应当着重找准凝练的词句,留足空白供学生进行实践感悟,拓展想象思维。比如在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三册《窗前一株紫丁香》课文学习时,教师可以专注“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中的“教师”二字,向学生提出问题:“紫丁香为什么会种在教师的窗台而非种在工人伯伯的窗台”,继而留白,指引学生精读课文,寻找美丽的紫丁香生长在教师窗台的缘故。并可结合多媒体手段进行丁香图片的展示,配合以歌曲《丁香花》播放,引导学生进入阅读的情景,从歌曲中领会到紫丁香同教师间的联系,使学生学会结合生活进行阅读,发现生活美、自然美,利用自身美的感受,领悟“教师”在文章中的主题性,使学生在文章阅读训练中专注于人文精神的感悟,以此促进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目的性及人文性的完美统一。
(三 )课末“留白”,促进学生的回顾探究
课末是教学课堂的“终曲”,在此阶段的留白,能够促使学生进行所学知识的回顾升华,激发起学生进一步的探究欲望。虽然课程已经结束,但是教师通过悬念留白,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持续产生解决问题的效应特征,使教学工作达到持续化推进。因此,教师在此环节进行留白的同时,还应当引导学生将学习感悟由课堂演化到课外,多进行与课堂知识相关联的书籍阅读,填补教师留白的知识空缺,这样不仅能够引发学生的文学想象,延伸其思维表达能力,更能够促进学生的知识理解层次,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二、把握文本空白,合理引导学生“补白”
(一)组织学生开展想象,引导学生依据插图“悟白”
篇5
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基础和特点,进行正确的指导和必要的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充分的发展。由于本班男生较多,占全班的三分之二,一部分男生不但难于管理,而且学习不刻苦,成绩也较差,所以利用课间、政教、休息时间找他们谈心,深入细致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和划分学习小组,以“洋思兵教兵”的形式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二、注重对班主任工作的研究
经常向有经验的班主任学习和向书本学习。本学期己经学习了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和拿破伦·希尔的《成功学》两本书,工作中不断向有经验的班主任请教,总结班主任工作经验,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指导班级工作,使班级工作不断焕发新的活力和有新的起色。
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国家己经实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启用课程标准,教学中必须有新的理念、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培养创新人材的需要,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重视学生的自我锻炼和个性发展,使全体学生的潜能得到最优的发挥,使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只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在学生面前才有威信,才有利于班级的管理。所以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教育动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班级管理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班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遇学生犯错误,有时比较急躁,和一部分学生沟通时间较少等等。这些问题,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以提高自己的班级管理水平。
四、深入了解学生,搞活课堂教学。
本学期初我接任了四年级三班的班主任工作,为了能很快地了解学生,我深入班级,每天早来晚走,坐班听课,同时通过任课教师及家长,了解学生方方面面的表现。开学前三天我已能准确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开学一个月,就对全班同学的学习能力、学习状况有了比较详尽的了解。在长期接触中,我了解到:我们班的学生比较有个性,大部分的学生都有很强的接受能力,但自觉能力较差,男生女生好讲好动,较俏皮,而且懒惰,缺乏耐性。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作了一些应变措施,尽量提高课堂的气氛,在教学内容里增加一些有的话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集中精神听课。
五、学习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抓好班级管理。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并不是件容易事,因为班主任工作繁杂、琐碎的事较多,如果掌握不好方法,会做很多重复性工作。魏书生老师曾说过,一件事有一百种做法。因此,我在工作之余,认真钻研魏书生老师的班级管理经验,积极进行实践,同时虚心请教同组的老师,力求把每件事处理好。开学初,我与学生一起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值周班长负责制》,组建了班干部集体,确立了值周班长轮流顺序,利用《怎样当好班干部》主题班会,教给学生明确工作的方法,并制定了奖惩措施。为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我让每个值周班长在工作期间选择一项工作进行主抓,并让班干部协助期工作,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工作的积极性,培养其工作的责任感又从中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了更多优秀的小干部。
六、言传身教,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
现在的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在家里父母根本舍不得让孩子干活,因此在学校、在教室看见地上有纸,哪怕是踩上也不捡起来。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指使学生把地上的纸捡起来,放入纸篓。这样持续了一个多月,学生还是你让我捡我就捡,你不吱声我也看不着,没有一点儿积极主动性,这时我就开始思索,怎样才能使学生人人关心班级,人人讲卫生呢?从这以后,我每天都早早来到学校,首先打扫一下教室,洒上水,发现地上有纸再也不喊学生了,而是自己把它捡起来。几天过后,有些同学看见地上有脏东西主动打扫干净,再也不用老师去指派了,对这些同学我及时的予以表扬,夸奖他们爱干净、讲卫生的优良品行,渐渐地全班同学都养成了这种良好的习惯,谁往地上扔一块纸屑,马上有人谴责他,大家都把破坏班级卫生看成是可耻的事。全班同学都有了为班争光的集体荣誉感。通过这件事我受到了启发:指派是被动的行为,不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要让学生真正养成好习惯,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于是我组织了主题班会《我能为班级做点什么》。受到班会的号召,全班同学积极行动起来,黑板有人承包了,饮水机的清洁、窗台、地面的卫生,灯的开关……都被学生承包下来。以前尘烟四起的空气、歪扭的桌椅、满地的纸团、脏乱的扫除工具被清新的空气、整齐的桌案、照人的地面、和整齐的扫除工具所代替。现在一走进我班,会让人感到心情舒畅。在学校组织的“流动红旗”评比活动中我班多次被评为“流动红旗”班。
工作重心转移:班主任——语文
回顾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总结。
一、 积极参加学校及市里各级各类的教科研活动,促进自身水平的提高。
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本学期我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组织的教研活动。今年五月份,我的《信息技术与小学作文教学的整合的研究》被定为市级十一五课题。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我还经常阅读一些教学书籍,作记录,写感受,收集最新的教学信息,获得最新的教学理念,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二、 课堂教学中,努力体现教育新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主要阵地。这一学期,我在这一方面狠下工夫。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特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努力贯彻当前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创设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形成群言堂。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探究式课堂模式,挖掘教材与学生的尝试因素,引导主动探究,自主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此外,注重鼓励后进生,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他们,使他们也能取得进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现在本班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学习兴趣比较浓厚。
三、 通过多途径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与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运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四年级也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所在。针对本班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我运用竞争机制,每人发一本竞争本,每日由值日干部做记录,每星期评选一次,给予星星奖励。一个月后评选语文学习积极分子,这样促进学生自觉守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每日组织一位"小老师"领读,既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本班学生上课热情高涨,自我组织领导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二)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爱阅读课外书籍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从作文的选题入手,以写童话、想象文为主,适合四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另外,积累大量的语汇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我充分利用课前一分钟,借助故事,作文佳作,让学生边听边记好词好句。平日每天轮流,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摘录好词好句,要求其余学生读读记记。平时还经常组织学生到图书馆阅读书籍。经过一学期的尝试,本班学生的词汇量大大增加,写作能力也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
(三)加强写字指导,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四年级的写字教学往往被老师忽略,本学期,我重视了学生的写字习惯的培养,课堂中注意提醒,利用文化餐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课外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书写。
四、 加强培优辅差工作,促进全体学生得以发展。
本班学生存在着差异,为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我"抓两头,扶中间",注重培养优生的特长,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组 ,利用结对子形式,以优生来带动差生,课外加强辅导工作,课堂中创设机会,给予鼓励,树立后进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
总之,本学期以来,我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长处,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的实践中,使每一节课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展望:
比较强大的管理团队,把一项职务,做好做精。值日班长,又提供一次统揽全局的机会。每个人都是管理者,每个人都是被管理者,互相制约。
主要谈教学。
短期目标:作业和语言
中期目标:增强语感,极力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基础次之。为小升初作准备。
长期目标:为孩子的一生作准备。
鱼儿养在大海里,想它小都难呢
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话说,小学语文教学关键在:一是读好书;二是写好字;三是写好文。下面先谈读书。
亲近文学(梅子涵)
篇6
1.导入。
在阅读前,提出一个与课堂内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以此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以便导入新课。
2.快速阅读。
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告诉他们一些快速阅读的:技巧:快速浏览全文,找出各自然段的主题句:通过上下文推测一下生词,不必逐字逐句地弄懂,要避免回视(回读),避免出声朗读,免得影响阅读速度。接着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问题的答案。提问的目的是给同学阅读确定一个目标或任务,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以课文的整体印象。
3.细节阅读。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每一段落,找出每一段的主题句,并就课文内容设计一些是非题或完成表格,然后检查答案。
4.复述和讨论。
目的是为了掌握课文内容与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口语能力的培养。根据课文内容设计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
上述4个步骤充分体现了从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回归整体的语篇教学原则,有利于学生对所学语言内容整体认识,改变了学生被动地接受认识和依赖老师的现象,使阅读教学有了良好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阅读的效率。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提高阅读质量和速度。
1.养成默读习惯。
有的学生阅读时习惯出声或心理一个词一个词默念。据专家研究发现,正确的默读,速度可以比出声阅读快三倍左右。
2.克服指读、回视、重读等不良习惯。
因为这样容易使理解只停留在某个词或句子上,使获得的信息支离破碎。而逐字逐词的阅读则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单词上,不仅影响阅读速度,而且往往不容易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要培养善于抓住句子的核心词,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进行边贯性理解。
3.要养成根据上下文猜词的能力。
阅读时要做到尽量少查词典。查阅词典会影响阅读速度,遇到生词可以从利用上下文等来猜测、判断它的词义。
4.每天坚持一定时间和一定篇目的阅读。
阅读范围要广,体裁多样。多了解英国美国与中国的文化差异、生活方式,以及各地国家理解地理、历史、风土人情、名人故事等。
5.做好课外阅读词汇的积累。
平时多朗读,背诵精彩段落和文章,多积累词汇,以培养语感。在平时的练习或阅读中会遇到一些陌生的单词,用小本子把这些单词记录下来,学会使用多种方法记忆词汇,如反义词、近义词、词根、词缀、词形转换等来熟记单词。
三、指导学生熟悉阅读题型的提问方式以及掌握解题技巧。
除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外,也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为了掌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意识,理解文章所述的内在联系,领悟文章内涵,提高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能力,阅读时要讲究阅读方法。
首先,要熟悉阅读题型的提问方式,阅读题型一般可概括为三中题型
1. 关于细节题型的考查题。
提问方式常以 what, which, where, who 等特殊疑问词进行提问,学生找出关键词(key words),一般可以在文中直接找到或稍加归纳就可以找到正确答案。
2.关于主旨归纳题。
提问方式常以 What's the main idea( topic/subject )about?进行提问,这类题型主要测试考生对短文的全面理解和概括能力。通常文章的中心思想包含在文章的首句,有时在文章的末句,对于这种题型最常用的方法是仔细研读短文的主题句(topic sentence)、推出大意(main points)或要点(main facts)。
3推理判断题。
此类题型难度较大,一般在中文不可能直接找到答案,必须根据提问中某些关键词和短文中相应的有关内容加以逻辑推理而得。提问方式常以What's the writer's attitude towards__?进行提问。
其次,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1.阅读时
指导学生掌握略读(Skimming)、查读(Scanning)和细读(Intensive Reading)以及识别关键词(Distinguish key words)、确定主题句(Determine topic sentence)、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测词义(Deducing meaning from context and word formation)等阅读技能,对理解文章主旨大意,迅速在文中找出答案有很大的帮助。
2.做阅读理解时,要按一定的步骤进行解答。
篇7
对____本部、____幼儿园校园环境、校容校貌进行了改造,投入资金十万余元,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有力配合了招生工作。现代教学设备进一步充实,更新了微机室,配置新微机33台,实现了上网;配置电子白板10套,____本部教室全部安装了电子白板;幼儿园接受国家配备的电子产品、图书、玩具等价值10万余元,仅钢琴达到4架,4个教室配备了钢琴,所有教室建起了班级图书室。
2、成功组织了盛大的六一庆祝活动。
为了扩大影响、加大宣传、配合招生,六一期间,我们利用两天时间,分别组织了两场盛大的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在校园搭台子,师生精心筹备,第一天1-6年级过六一,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第二天邀请____幼儿园和招生范围内的三所民办幼儿园的小朋友和家长,共计600多人到____本部院内共庆六一,每个幼儿园表演两个节目,____学校的全体老师表演了两个展示集体风采的节目,安排家长参观校园、参观展室、教室、办公室,庆祝活动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效果。
3、教学成绩继续创优。
____完小位于鼓楼后、玉皇阁脚下,坚守老城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一大瓶颈。学校多年来始终把教学挺在前面,靠质量生存,靠成绩立校,致力于走“成绩一流+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的办学路径。在小学毕业质量检测中,合格率继2014年在县城五所完小名列第一、2015年排名第二的基础上,2016年合格率92.96%,在县城五所完小排名第一,博文录取率14.09%,全县排名第三、五所完小排名第一。
4、一年级招生实现突破。
地理位置偏僻、招生吃不饱是____完小面临的不可回避的现状和急需破解的难题。我们从两方面齐头并进:一是早动手、早行动,加大宣传、扩大影响,走出去,请进来,加大招生力度。今年我们比县城其它同类热点学校提前一个月完成一年级招生,招生人数与去年相比实现了翻番,突破了百人大关,有力鼓舞了教职工队伍的士气,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提了神儿,提了劲儿。二是学校办特色、强素质。靠规范的管理、丰富的课程、科学的设计和引领增强学校活力和吸引力。
二、工作举措:
1、扭住常规不动摇,实打实“抓常规、求实效”。
“千招万招,落实常规是实招”。这是我们多年来的体会、总结,也是上下形成的共识。我们突出做好“四抓”,即:抓教案,抓听课,抓作业,抓辅导。“四抓”看似平常、简单,关键一以贯之、长期坚持、落到实处,平常招就成了实在招,简单招就成了有效招。教案、听课记录、作业、课外辅导由教导处三位主任按年级分工把关,真审批、真检查、真反馈、真改进,有记录,留痕迹。落实听课,每周一次领导班子集体听课,校长、教导处人员随机听课,教研组每周听一次研讨课,每学期同学科教师听课不少于15节,每月听课记录一汇总一公布。学期初排列好听课表,每周四第1节课领导班子集体听课,教导处提前微信提示,校长带头参与,确保校长听评课30节,其他成员听评课60节。落实学生作业,教导处积极引导,定期检查,任课教师对学生的书面和背诵作业逐一检查、逐个较真,发挥家长作用,提倡亲子共读,落实家长鉴字。
2、开展提高语文阅读能力课题研究。
年初,确定语文教研活动主题: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围绕这一主题开展教研活动:确定每周三为阅读日,下午第三节课为阅读课。每天早读20分钟为晨读时间,语文、英语老师分别组织诵读。开展了第二届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第三节玉皇阁杯硬笔书法比赛,一年级、四年级免费配发了魔法写字帖,
开展“工工整整写字,认认真真做人”练字活动,开通了红领巾经典小广播,每周四课外活动开播。特别是在语文课改方面,把“扩大课外阅读量”作为研究课题,由教导处统一组织,已经开始实施:召开了课题启动及培训会,并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每周拿出两节语文正课作为课外阅读课,二是开放图书室,语文老师统一组织借阅,三是把“扩大课外阅读量”作为课题,专题研究。明年报教研室申请县级以上课题立项。3、以国学为载体修德树人。
现在教育的缺失主要是“育人”,常说的“教书育人”,只剩了教书,“育人”就像折断了的一支翅膀。如何找到有效途径达到育人目的,就是:弘扬国学修德树人。由语文老师落实每周一节的国学课,利用好全县统一配发的国学读本;在全校推广普及弟子规,要求学生朗读背诵,在诵读中养成文明礼仪和良好习惯;红领巾经典小广播播放弟子规配乐朗诵,营造国学氛围;为我县明德国学班提供学习场所(周日或周六),部分师生参加明德国学班的学习,培养国学兴趣爱好,逐步探讨在小学生中推广国学的有效方法。今后把____完小打造成明德国学班小学生国学推广基地。
4、加强“三支队伍”建设。
“三支队伍”指教师、家长、学生三支队伍。提高教师业务能力:1、学课标、考课标。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6月进行了考试,成绩与考核挂钩,12月下旬组织第二次新课标考试。2、“送出去”充电。派员参加了教研室、进修校、教育局安排的所有教师培训,包括厦门英语教师培训,幼儿教师多次赴张家口、宣化培训,用于外出培训的费用达到两万多元;组织数学教师到东关完小听课,开展“数学概念”教学研讨。3、“请进来”辅导。邀请教研室教研员为我校语、数、英教师专题授课,讲理念,讲方法,解难释疑;组织了“如何提高六年级成绩”经验交流会、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校长和教导主任组织了“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扩大课外阅读量”的专题辅导。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1、开好家长会。为了保证质量,家长会之前,组织班主任、任课教师召开培训会,定程序,定内容,发放资料,明确家长会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2、提升家长管理孩子能力。家长会的一项重要内容,组织家长培训,教给家长如何教育孩子,转观念,授方法。3、注重家校沟通。利用微信群建立家长和学校的联系,相互沟通,相互配合;注重平时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家长经常关注班级动态、学生的动向,发挥家长的重要作用。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1、加强和畅通政教处、少先队两条线管理,成立少先大队,健全组织机构,大、中、小队长佩戴标志上岗,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2、戴红领巾,穿校服,见面问好常规要求落到实处;3、加强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建设,组织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展示交流现场会,发挥师生参与班级管理、班级文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今后设想:
发展目标:教师有追求(成名成家),学生有特长(丰富课程),学校有活力(素质教育)。
工作思路:学习新教育理念,借鉴新教育做法,打造科研型团队,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篇8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有效策略的研究”课题是属于实践性的研究课题。本课题结合了本校城乡结合部寄宿学校这一特定的教育环境,以初一、初二部分班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本课题研究的立脚点在阅读教学,着眼点在习作训练,是为了寻找语文教学中“读”与“写”有效的结合点(拓展点)和有效的结合(拓展)方式与方法,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写”的拓展、迁移与辐射,从而形成有效的读写结合策略而展开的研究。
主要研究以下问题:
1、“阅读”与“写作”关系的研究
读和写是一个互补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着。在语文教学中,读是自外而内的吸收,写则是自内而外的表达,读是文章作者的写的逆想活动过程。因此,“正确把握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是进行“读写结合”教学的首要条件,也是本课题要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
2、“挖掘读写结合点(拓展点)”的研究(即解决学生作文“无米之炊”的问题)
读写对应原则要求读写要有相应的结合点(拓展点)。所谓读写结合点(拓展点)就是读与写在知识与能力上的契合点。不管是哪个版本的语文教材,所选的文本无论在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还是在写作手法运用等方面都是学生模仿习作的范例。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教会学生挖掘文本中的“写”的因素进行多方位的迁移、拓展。这样,文本中的好段、佳句、词组都是学生写作的素材。因此,如何挖掘“读写结合点”是本课题要研究的关健问题。
3、“形成有效的读写结合策略”的研究(即解决学生作文“有米难炊”的问题)
关于“读写结合”的方法与模式研究已经不少,但并不是每一种都适合自己的学生。因此,教师要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形成一种“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提升学生读写结合能力。这是本课题要研究的中心问题。
4、“提高教师使用教材能力”的研究
要在阅读教学中寓写于读,就要求教师能挖掘出语文教材中的隐性功能,将教材“一课两用”。因此,如何使课题组教师“形成独立分析教材、处理教材、寻找教材中读写迁移点、拓展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是一个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我校是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全寄宿制的学校。本地学生大部分是城市化过程中“被居民”的农民子弟;而外地生的父母大多是无暇顾及小孩的教育而选择将孩子送进我校,家庭文化的氛围较差,家长缺乏对孩子智力投资的意识,没有太多的课外读物,没有良好的文化信息来源,导致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知识面窄,阅读能力差,写作水平低。大部分的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痛,因缺素材、缺方法导致没兴趣、没信心。教师虽煞费苦心地指导作文、批改作文,但收效甚微。因此,如何解决学生作文“无米之炊”和“有米难炊”的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成为我们迫切要解决的一大难题。另外,如何提高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也是困扰我们的问题。
三、拟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主要采取以下步骤与措施:
(一)准备阶段:20xx年6月—20xx年9月
1、成立课题组,确定研究对象
1)课题组成员由我校三名长期在教学第一线、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组成。包括:
课题主持人:
课题成员:
2)研究对象包括三位老师所教班的学生及人教版七、八年级的语文教材。
2、分析我校语文教学的基本情况,收集国内外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尤其是读写结合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论,分析归纳“阅读”与“写作”关系,为下阶段的实操打下理论基础。
3、初步制定研究方案。
此阶段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
(二)实施阶段: 10月—9月
1、开题。
2、调查研究:设计相关调查表格,针对实验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并进行分析。
3、开展实验:实验老师根据结合调查研究得出的结果,以所教文本为凭借设计并实施各单元课文的读写结合训练方案,使每一节阅读课都成为说话、写话、习作训练课。在实践中,形成一个操作性强的读写结合策略。这样,在解决学生习作文“无米之炊”与“有米难炊”难题的同时,又在写作构思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使用教材的水平。
读写结合策略初步构建如下:解读目标,明确单元读写训练重点——精读课文,挖掘文本读写结合点——指导方法,掌握读写结合技巧——迁移拓展,运用读写结合方法——小结回馈,提升读写结合能力。
以人教版七上第三单元为例,说说我们是怎样实践读写结合策略:
第一步,我们先明确这个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是“景物描写”;
第二步,我们精读这个单元的4篇文本,各自挖掘出与单元训练重点相关的读写结合点:如《春》一文中,在教春花图与春雨图时分别训练学生写景技巧中的虚实结合法、多感官描写法;《济南的冬天》一文中,教“薄雪覆盖下的山”时训练学生写景技巧中的移步换景法;《夏感》一文中,教“夏天的色彩”一段时训练学生写景技巧中的绘色法;《秋天》一文中,训练学生写景技巧中的动静结合法;在总结4篇文本时训练学生写景技巧中的情景交融法。注意,有些课文写结合点比较多,如果我们都跟学生练习的话,就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所以我们还要精选出最适合的结合点。
第三步,授之以渔,教会学生掌握相关的写作技巧。
第四步,通过对学生进行“由此及彼”的模仿训练和“举一反三”的拓展训练,从句子、片断过渡到长文训练,让学生从读到写,迁移拓展。
第五步,对学生习作及时的回馈,在反复训练中提升其读写结合能力。
4、实验分析:分析实验作文的内容,分析实验过程所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及时收集过程性材料,及时总结实验工作经验,及时矫正实验行为。
本阶段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观察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三)总结阶段:20x年10月—20xx年12月
1、整理实验过程性资料,归纳总结成功作法和经验,撰写课题实验报告。
2、收集整理实验当中所产生的课题研究论文、教学设计、案例、课堂实录等,形成相应的文集和光盘,在全校推广研究成果。
本阶段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
四、预期成果形式
1、实验研究报告(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
2、课题研究论文若干篇;
3、课题相关教学设计、案例、实录、片断等;
4、学生相关习作若干篇;
5、形成适合学校学情的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
五、参考文献
[1] 《丁有宽与读写结合法》 丁有宽 国际文化出版社 2003年8月
[2] 《中国语文读写结合研究》 汪潮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3] 《教育科学研究》 裴娣娜 李春山 孙鹏 科学出版社 1997年9月
[4] 《朗读手册》吉姆.崔利斯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6年8月
[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
[6] 《阅读学新论》曾祥芹语文出版社 2000年
[7] 《当代美国教育》中国文献出版社 2000年
篇9
卢主任邀请我在班主任会上谈谈我作为一个高一普通班班主任的感受 ,如果我现在做得还可以的话,那我首先感谢修水四中给我提供了一块成长的土壤,在四中我抒写了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包括我的工作和我的婚姻。我97年高中毕业于四中,2000年毕业于九江师专,2005年通过考试选招入四中,在四中已经当了3年的班主任,整好带完初中一轮,现在的高一是我第四年当班主任,在来四中之前,我是在一些乡中教书,只代替别人当过半个学期的班主任。所以,总的来说,我的资质,我的经验远远比不上在坐的大多数班主任,特别是当高中班主任,完全是新手上路,跌跌撞撞,一路摸索,所以,我没有什么经验之谈,特别是在如此众多的可以真正称之为我的老师的班主任面前,我更没有资格高谈什么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之类的话题。所以,今天我坐在这前面是来向大家汇报我这两个月工作的。我作为一个晚辈,我不但希望我做得稍微好一点的地方,长辈们,同行们给予我鼓励和支持,而且我更希望你们能指出和纠正我的一些不足。因为我深知在当班主任的这条路上,我还很稚嫩,还有很多解不开的困惑和谜团,我需要大家的批评和指正才能更加成长,才能走得更远,我目前的更远是高中带完一轮,送走一届高中毕业生,将来是否再当班主任就没做打算。接下来我就要正式向老师们汇报我的工作: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比较注重班集体两种文化的培养,积累,和巩固,也可以说是对学生和我自己的一种班级习惯的养成。这两种文化分为静态文化和动态文化:
一、静态文化,静态文化主要反映在教室的布置上
1、在形式上也就是在视觉上我尽量让人感觉大方,整洁,有序,让走进教室的人感觉到舒适。其中包括桌椅和劳动工具的摆放,墙面讲台的布置,黑板的利用等。
2、在内容上也就是在思想上我花了一些心思,因为它会反应出一个班集体的追求,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我的理念是既要有集体共同的目标,也要有个人价值的实现,个人和集体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
1、教室后墙的横幅是“创最好的班级,做最好的自己”。在使用这个横幅时,我有些顾忌,我想我不能说大话,弄不好,这将是我高一(9)班的一个大笑话,但我终究还是使用了它,因为我想我要带领我的学生(也可以称之为我的团队)敢想敢拼,这条幅将是我和他们心中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将是我时刻激励他们的最好武器。我认为一个新班集体(团队)的成立,凝聚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给班集体确定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这是凝聚力培养的第一步。(我想解释一下“最好”这个词,“最好的班级”是同系列班级之间的横向比较,“最好的自己”是自己在一个时间段里面的纵向比较,也就是要求自己每天进步,也就是所说的“天天向上”)。
2、教室前面的横幅是“学做人,学知识”( 学做人和学知识的中间是一面国旗,其中国旗代表的也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我选择如此条幅的用意主要是针对普通班学生的特殊情况而定的,他们是一个在学习书本知识过程中经历过无数挫败的群体,我想让他们从这种挫败中走出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告诉他们更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学做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教育家和演讲口才艺术家卡耐基说“一个人成功15%要靠专业知识,85%要靠人际关系与处世技巧.”我告诉他们那15%是书本知识,85%就是做人的学问。(我在班上所倡导的和我们最近学习的弟子规里面的“有余力,则学文”是不谋而合的。)所以,开学初我就告诉他们在学校要学会处理好如下5者之间的关系:和老师;和同学;和家长;和公寓管理员;和门卫等,要努力得到“好学生,好同学,好子女”的评价,那就是他们的成功!至于学习方面,我告诉他们尽力而为,不要因为学习成绩差就自卑,开学初我把去年的高招信息告诉他们,每个人只要坚持读完高中都可以上大学,拿到大学文凭,步入高等知识分子的行列。他们未来的成功不是由大学的好坏来决定的而是由他们做人的好坏所决定的。至于如何学做人,我在每天晚上的一,四节课晚自习时把当天他们所出现的情况给他们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告诉他们怎样就是正确的处理方式,或对个别问题学生单独找他们谈;另外我在班上倡导他们多阅读,我班买了50多本对他们有益的课外阅读书籍,我鼓励他们多来我处借阅,我甚至允许对某门科目确实没有基础失去了兴趣的学生上课期间可以阅读课外书籍但不准睡觉。我本人也一直相信“阅读改变性格,改变命运”。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校的任何活动,我也给他们空间和时间举办各种活动,以让他们培养各方面的能力,主动挖掘自身的潜力,找到更多的自信。我班竞聘入学生会的有14人之多。
3、教室左右墙上分别张贴了“自爱 自尊”和“自信 自律”。我总是强调他们记住高中生的身份,要学会“自律”,自我心中要有正确的是非判断标准和正确的审美观,用自我心中的道德准绳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
至于“自信”,我告诉他们每个人身上都会有优缺点并存,所以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一个人要擅于发现自身的优点,并把自己的优点不断强化,让自己做得更好,这是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成功,就是把自己某方面的优点发挥到极致,比如,画家,把擅长画画发挥到极致,歌手把擅长唱歌发挥到极致 ,我作为班主任,我自身性格好的方面是有一种“坚持的韧性”,我总是用我的勤奋来坚持着我的工作。
“自爱和自尊”是告诫他们要爱惜自己的名誉,顾忌自己的尊严,要尽量做好,避免别人的批评指责,要在别人心目中留下良好的形象,我还特别警示女生不要谈恋爱,在谈恋爱这件事上,我给了女生更大的压力,我告诉女生我会把主要责任归结在她们身上。
4、教室后面张贴的是“班级文明公约”,这是他们行为的规范准则;和“佳作展示”,展示一些书法,美术,作文等内容,是为了更多的发现和展示学生的闪光点。
班级文明公约
一、求学, 不时冷时热,要持之以恒。
二、言行, 不浮躁轻妄,要稳重踏实。
三、律己, 不放纵苟且,要防微杜渐。
四、待人, 不狭隘争斗,要豁达利他。
五、遇挫, 不自暴自弃,要自强不息。
六、受荣, 不骄傲自满,要谦虚谨慎。
七、受诲, 不掩饰逃避,要改正加勉。
八、任职, 不徇私懒散,要尽责为公。
5、教室门口左手张贴“班级荣誉榜”,内容包括时间,荣誉,和获奖人,把学校授予班级和个人的荣誉记录在荣誉榜上,让学生既为集体又为自己个人的荣誉感到自豪鼓舞,从而信心倍增。(这也是我为了增强班集体凝聚力的举措),到目前为止,班上也取得了一些的荣誉:每个月都有两个文明寝室;每周一晚的8次卫生检查中有7次荣获第一名;九月份和十月份都被评为“文明班集体”,黑板报获奖等等荣誉,凡是个人和集体获得了荣誉,我都会给他们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班主任工作 banzhuren.cn)到目前为止,我已经给他们奖了200多个本子和100多元的日用品奖励。当然,他们会面对失败,这时候班主任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比如,我班军训中没有获得优胜排,拔河比赛中有一次输给了高一(6)班,这时候学生情绪很沮丧,我就批评他们的心态不对,我告诉他们,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失败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要面对的事情,一个人“既要赢得起也要输得起”,只要注重了努力的过程,失败了总结经验教训就够了,不要因结果不好而垂头丧气。我还把他们学习中要如何面对失败联系起来,学生听后,也大受启发。
6、教室门口右手是“张贴栏”,张贴一些班务信息。
7、讲台的玻璃下摆放了一张高一(9)班的全体学生和我的合影,目的在于强调这是一个以我为家长的大家庭,借此来进一步增强一个集体的凝聚力。
总之,建设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可以增强学生对班级的热爱,从而热爱生活、热爱学习,进而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风。我希望学生在这个集体里有一种光荣感、愉,责任感和归属感,心里向着集体,乐于为集体多作贡献,从而能更多的锻炼自己,实现自我的价值。
二、动态文化,措施主要有:
1、给每个过生日的学生组织一个生日庆祝会。当天晚自习第一节课由班长和生活委员全权负责组织。到目前为止,每个学生都在讲台上展示过自己的才艺。作为班主任的我下第四节晚自习后会到寝室给过生日的学生送卡片。卡片内容主要写我所发现的学生身上的优点。
2、开好主题班会。按学校的要求,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安排主题班会。由班干部组织,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班上订课外书籍,鼓励学生多阅读,写读后感。
4、周日晚观看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和讲座等。
《阿甘正传》一个智商存在缺陷的人,通过自强不息的努力奋斗,顽强的生活着,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唐山大地震》目的是教育学生珍爱生命。我告诉他们珍爱生命不仅包括让自己活着,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好好地活着,快乐地活着,有意义地活着!
《十七岁的单车》让学生明白生活的艰辛,好好珍惜读书时光,多学文化,鼓励学生“坚韧执着”
邹越老师的感恩讲座,让学生更深刻的去反思去感受家长和老师的爱,从而去回报长辈所给予的爱。
5、充分利用读报时间。一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主要讲解“弟子规”,利用“弟子规”教育学生将会更有条理,更全面,更令学生信服,课外学生也能用时间去巩固去反思。二是班干部小结当日班级情况,班主任分析情况,指导教育
6、放假时给每个家长发信息告诉家长学校放假及返校的时间,一方面,以免一些调皮的学生处于不受学校和家长监管的真空状态;另一方面,让家长有些思想准备,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安排工作。这样既显示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又显示了老师的责任心,从而更能赢得老师在家长中的良好形象
7、平时多用短信和家长取得联系,反应学生在校的良好表现。我的原则是报喜不报忧(除非是重大事故)。抓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当着全班的面表扬学生,并奖励作业本,同时发信息给家长,让家长放心,同时教育家长多表扬多鼓励孩子,让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双向表扬中增强自信,取得更大的进步。另外,我把我们学校的一些好的举措通过发短信给家长,以建立学校在家长心中的良好形象。
8、不定期组织学生写文章。如以“成为一名高中生的感受”,“我的理想”和“我的成长,我的进步”等为主题的文章,让学生对自己的成长进行更多的反思和总结。
9、我本人也养成随时随地“做班主任工作记录”的习惯,对当天出现的好坏情况及时反馈,抓住一切值得表扬之处大势表扬,以鼓舞士气,而一些不良的习气我也会要求他们改正,但到目前为此我从不打骂他们,因为我意识到了关爱学生,需要从尊重学生开始。在处理一些问题学生时,我以尊重他们,不伤师生感情为前提,对他们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我现在坚定一个信念:教育就是服务,管理就是爱护,充分利用尊重和沟通,以帮助学生改掉自身的一些不良习惯和一些思想上的误区。(现在回想起来,在我当初中的班主任时,我这方面做得很欠缺,那时候会打骂学生,很伤学生的自尊,很伤师生的感情,也许是现在的招生形势和教育对象让我进行了更多的反思)。
我明确告诉学生一般情况不打电话告诉家长,但特殊情况会打电话通知家长,如:打架,赌博,偷窃,谈恋爱,爬围墙,以及不接受老师的教育等。这样是为了让学生明白哪些规章制度是一定不能违反的,同时也让一些有小毛病的和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能有信心面对家长。同时我个人认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不想读高中或尽管想读高中但挫败感很强的学生,甚至是学生背后有一群不支持学生读高中的家长,为了稳住学生,班主任能自己教育好的学生,一定不要打电话给家长报告抱怨,也不要打骂学生,耐心细致的做思想工作极为重要,毕竟我们学校现在的形势是如此的严竣,“学生成了顾客,而顾客就是上帝”,“学生真的成为了衣食父母”,当然,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失了我们作为老师的尊严!
总的来说,我认为作为一个班主任就是要扮演好“严父慈母”的双重角色,用“母亲般的爱”去耐心细致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去感化每一位学生,尽量不要放弃任何一位学生,用语言和行动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同时还要用“父亲的严厉”去帮助学生改掉身上的一些不良习惯。但所有的这些行为都离不开班主任的勤劳和辛苦付出。作为班主任,勤劳是基础,时间的付出是保证。“勤”体现在:勤下班、勤观察、勤思考、勤“谈话”、勤交流、勤记录、勤鼓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班级的基本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早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对班级工作就会心中有数;这既是班主任工作的需要,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还有就是一个班级的气质、风貌、魅力是由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所决定的,军队里面有“军魂”,那么班级里也有“班魂”! “有什么样的班主任便有什么样的班集体”,所以,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就要提高我们个人的修养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正如我国古代最早的教育学著作《学记》中所提:“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做一个让学生愿意亲近,尊重,敬佩的班主任,同时,让我们有好的东西传授给他们或成为他们的榜样,真是任重道远!
谢谢!
高一(9)班主任
篇10
一、实施背景
金华市历史文化名人遴选工作历时一年多时间,在市委市政府、市文广新局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汇集了各方力量,最终形成了《金华历史文化名人普查报告》这一详细可靠的调研成果。在此基础上,为扩大名人元素宣传的影响力,金华市少儿图书馆自2013年起启动了“忆故乡名人・传千古风范――金华历史文化名人进校园”系列活动,精心设计、制作数十套《金华历史文化名人》展板,走进校园展示艾青、黄宾虹等在金华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力的22位名人,在山区学校塔石小学、箬阳小学,民工子弟利民学校、百年名校艾青小学等20多所校园建立“校园文化长廊”,赠送名人展板(每套22幅),共400多幅,传承“生于斯、长于斯”的前辈先贤的优良风范。同时,与“书香校园”建设齐头并进,通过找准“闪光点”,打造“新亮点”,建立“校园文化长廊”;馆校联袂,丰富活动内涵,共谱“书香校园”新篇章;以阅读课、书法课、写作课等手段,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未来发展保驾护航,“书写未来”;全面深化,“大讲堂+丛书”,播撒“乡土文化”基因等一系列务实而又富有新意的措施,提升活动内涵,推动活动全面深化……
活动期间,共计服务读者近6万人次,图书流通6万余册次,帮助学校更替图书4200余册,总投入约16万余元。活动也带来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有关活动报道获浙江图书馆、浙江文化信息网、金华市政府门户网站、婺城区教育网等多家单位、媒体转载。
二、基本做法与主要成效
(一)找准“闪光点”,打造“新亮点”,建立“校园文化长廊”
历史文化名人是城市金名片,金华市少儿图书馆紧盯名人文化这一资源“闪光点”,让资源动态化,造出“新亮点”。在以往建立图书流通站,开展阅读推广等活动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再行增添新元素、注入新活力。
考虑到有关“历史文化名人”的介绍往往出现在书籍当中,倘若要起到更大的宣传效果,还须寻求一个“曝光率”更高、便于长期宣传的展示载体。通过精心设计、几经修订,将第一层次包括“诗坛泰斗”艾青、“画之大者”黄宾虹、“时代歌手”施光南在内等22位“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先贤的生平事迹予以展现,制作了10套共220幅《金华历史文化名人》画像展板,有针对性地选择了10所学校进行金华历史文化名人重点宣传展示,赠送名人展板,帮助安装上墙,建立起富有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长廊。行走其间,全校师生便随时可以了解名人们的丰功伟绩,以之为榜样,立志成为栋梁之才。
(二)馆校联袂,丰富活动内涵,共谱“书香校园”新篇章
金华市少儿图书馆将“历史文化名人进校园”活动与图书流通站之一雅畈小学的第六届书香节活动相结合,馆校联袂,共同助力“书香节”远航,致力于书香校园建设。举行了金华历史文化名人手抄报比赛,开展了充满地方文化韵味的文艺表演。如:表演金华唐代著名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舞蹈,施光南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合唱、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朗诵……活动引领学生走近一位位金华历史文化名人,在名人的熏陶中,达到更加了解家乡,更加热爱家乡,产生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未来发展保驾护航,“书写未来”
1、“阅读课”打开知识大门
为不断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滋养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在集中宣传展示金华历史文化名人的同时,还为大山里的孩子们送去了数千套书籍、文具。莘畈小学是我市山区学校的一个典型代表,也是少儿图书馆较早设立的“图书流通站”之一。多年来,工作人员定期前往流动图书,推荐一本本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好书,从未间断。当该校教务处主任向同学们提问: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学习!”“读书!”――所有同学异口同声。简单而有力的回答,是全校六个年级共65位孩子共同的心声!为满足孩子们的读书渴求,金华市少儿图书馆邀请到市区优秀语文教师志愿者前来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读后感》作文课,进一步加强了孩子们的阅读素养。期间,金华市少儿图书馆还开展了“今天你读书了吗?”少儿读书征文活动,结集成《山村娃娃爱读书》作品集。
2、“书法课”写就美好未来
“字是门头书是屋。”字是人的门面,小时候练得一笔好字,会使人受益终生。小学教育《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另外,长期认真地写字,可以陶冶情操,增强审美意识,提高文化素养。作为名人进校园的子活动,金华市少儿图书馆周国良馆长作为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金华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将自己多年来的书法工作经验与感悟与塔石小学师生一起交流、分享。奇妙的方法、生动的言语、形象的比喻,一堂书法课下来,大家对汉字的结构更加了解,掌握了方法以后,面对平时让人畏惧的笔画、偏旁,无论是硬笔、软笔,书写起来都顿时变得得心应手了。
3、“写作课”描绘精彩世界
金华市少儿图书馆的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2014年5月还特别邀请到著名当代儿童文学家、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汤汤老师,来到艾青小学讲《作文就像烹饪》写作辅导课,以烹饪来比喻写作,生动地道出了写好作文所不可或缺的其中三昧:即一要调动全身感官仔细观察,把景物写得细腻,写出独特感受;二要学会设置悬念,不按顺序讲故事,善于“卖关子”;三要学会细致入微地描写一件事。新颖的写作方法,生动的比喻形象,活跃的交流氛围,让在场师生受益匪浅、流连忘返。
(四)全面深化,“大讲堂+丛书”,播撒“乡土文化”基因
南宋理学名宗、教育大家朱熹《训学斋规》有云:“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金华市少儿图书馆作为我市首批“优秀创新团队”婺文化研究会的常设秘书处,负责我市地方文化挖掘整理工作,肩负宣传婺文化内涵,打造婺文化品牌,助推文化强市建设等重要使命。从公共图书馆的角度出发,面向读者服务,金华市少儿图书馆还具有保存优秀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的职能。由此,作为“金华历史文化名人进校园”活动的深层次补充,拓宽眼界,金华市少儿图书馆借鉴“朱子读书法”,以“婺文化大讲堂”、“婺文化课题丛书出版”等形式为依托,同步推广、传承、弘扬名人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使其“深入人心”,让活动意义更加深入、全面。
1、“口到”:婺文化大讲堂定期开讲,联合力量扩大宣传
2013年共举办婺文化大讲堂8场。金华市少儿图书馆作为承办单位,邀请了浙师大葛永海教授讲授“漫谈金华的文化精神”,裘樟清教授讲授“八婺书画文化的历史和现状”,陈国灿教授讲授“宋代婺学的特点与历史价值”,宣炳善副教授讲授“金华斗牛的历史与民间文化传统的变异”,龚剑锋硕导讲授“朱熹与婺学先贤”、“金华历代书院的兴盛”,王嘉良教授讲授“婺文化视阈下的金华现代作家群”,金职院助理研究员林胜华讲授“婺州饮食文化”等。目前,婺文化大讲堂总计开办28场。28场婺文化讲稿还将编撰成《婺文化大讲堂文集・第一辑》,纳入《婺文化丛书》系列,单列出版。
为扩大婺文化大讲堂品牌影响力,金华市少儿图书馆通过三种途径来扩大听众面。一是根据每场讲座的主题,大致框定听众群体,提前到一些高校、老年大学、学会等进行联系宣传;二是并与公共图书馆联合,对一些比较爱看书的读者进行讲座短信群发;三是借助媒体,今年的婺文化大讲堂,我们通过金华日报每期讲座预告、向婺文化爱好者与图书馆读者短信平台群发,真正做到了面向社会大众的讲座,有的听众甚至是专门从外地赶来听讲,一传十,十传百,只要坚持下去,相信婺文化大讲堂的听众队伍会越来越庞大,婺文化品牌通过口口相传,定能深入人心。
2、“眼到”:婺文化课题征集立项,编辑出版婺文化丛书
研究会每年与金华市社科联、金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下文,向社会广泛征集,开展婺文化市级课题申报立项工作,为婺文化研究、爱好者提供课题补助,编辑出版高质量的《婺文化系列丛书》。2013年11月份,第七批《婺文化丛书》课题申报立项工作顺利完成,共收到课题申报18项,经金华市婺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会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10项课题获准立项,分别是《金华文史记忆》、《横店的历史印象》、《金华道情小品曲艺选》、《婺学纵横》、《婺州的老村老房》、《金碧先剪纸集》、《八婺说茶》、《丽州古韵》、《文化芝堰》、《义乌兵的别有风怀》。
这10项课题均由研究会提供的书号与经费补助,其中4项全额补助,6项部分补助。至此婺文化研究会六年来共课题立项82项,编辑出版丛书72部。第七批婺文化丛书也将随后完成出版工作。
3、“心到”:有课听,有书读,最终让历史文化迈进心里
讲课有教授,出书有专家,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金华市少儿图书馆在高端知识分子与普通读者群体之间建立了一座沟通桥梁,形成了“你讲课我来听,你出书我来读”的良好社会氛围。
目前来看,无论是婺文化大讲堂,还是婺文化丛书,最大的受益者均是学生群体。其中,大讲堂听众中学生人数占比90%以上,婺文化丛书自出版以来亦有诸多大学生、研究生特来借阅。现依托婺文化平台,至少可实现以下两方面的效果增益。一为突破活动范围:学生群体即便走出校园,仍有良好的机会去接触金华地方历史文化,感受金华名人的风采;二为拓宽活动对象:名人进校园活动面向小学生展开宣传教育的同时,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也都能占一席之地。
长期来看,婺文化讲座、丛书、展览等形式,不仅能够成为扩散“金华历史文化名人进校园”活动影响力的必要补充,最终所能达到的效果和目的是让金华历史文化迈进每个人的心里,为社会各方面发展带来正能量,促进金华文化强市、浙中崛起。
三、经验启示
(一)以当地名人为题材,为多所学校建立校园文化长廊,在我市尚属首创。追忆先贤,传承文明,向广大青少年展示八婺大地上涌现的历代杰出名人代表,能够让未成年人进一步拉近与故乡名人的距离,更近距离地感受到前辈的优良风范。
篇11
一、研究背景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虽然花了很多时间背诵单词,但在运用词汇时却束手无策。他们对独立单词的意思和拼写方面早已滚瓜烂熟,但真正让他们把单词串起来进行口语或写作表达时,却出现“大脑一片空白”或词汇误用、滥用等诸多问题。究其原因,就是这些学生在积累英语词汇的时候,没有对庞杂的英语单词进行“词块化”,割裂了词与词的有机关联,忽视了词块的整体连贯性。因此,在他们的记忆中,英语单词就像一盘散沙,“用起来怎么也弄不到一块儿”。
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学生脑海中没有形成词块的概念,学习中也没有注重积累词块。现当代很多学者都建议学习词汇应当注意词块的学习,因为具备母语般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就表现在学习者流利使用语块的能力。我们学习语言,目的即是使用语言进行听说读写。词块的学习不仅仅是增加我们的词汇水平,而是从根本上加强我们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词块学习既然那么重要,那高中教师有否将词块学习在课堂中很好地运用呢?他们的方法究竟正不正确呢?学生是否会在课外有意识记这些词组?为此,笔者以我们学校高一学生为背景做了研究调查。
本校是省二级重点中学,这里的高一学生英语基础远没有一级重点学生的基础好,并且学生间的英语水平差异明显,高中阶段要学好英语,好的方法是个关键。词块学习若是能够很好地普及到学生中去,他们肯定能大大提升自己的水平。本次调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着手,调查高一词块教学的现状。
二、词块的定义
词块是指一个多词项(multi-word item),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构成,这些单词在语意或和语法上构成一个有意义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词块是一个总称,在其下包括:合成词,如:car park, sedan chair;短语动词,即动词和副词或介词的组合,如:give in,put on;成语,如:spill the beans,have an axe to grind;固定词组,如:of course,in fact;预制词块,如:the thing/point/fact is…。词块中的单词组合不是随意组合在一起的,它们在一起出现的频率较高,具有一定的规律。对于词块的界定,卫乃兴认为,“这些实质上是一些高度惯例化的搭配,长度不等,结构繁简不同,是预先装配好的词组,而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将这些搭配缝制成话语的过程。”
三、调查研究过程与结果
1.从学生角度看词块教学现状
笔者对高一年级24个班级,1074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抽了5个班级,每个班级10份问卷。总共问卷50份,收回50份,有效48份。问卷结果如下显示:
根据程度的轻重,写上数字,其中,第4题和第8题需要自己写出答案。经统计,算出平均分,结果如下:
(1)教师上课时会经常强调让你们记忆词块吗? 3.1
(2)你在课后会主动记忆上课讲过的词块吗? 2.8
(3)你会在自己阅读课文或者课外文章的时候把一些词组划下来,抄到笔记本上。 2.3
(4)在翻译或者说英文的时候,你会在脑海中搜索单词还是词块来表达你要说的内容?单词76.1%;词块18.3%;其他如片段或不知该想什么5.6%。
(5)你通常能成功地搜索到该词汇或词块。3
(6)听写的时候,教师会经常听课文中的词组。 4
(7)教师会以何种方式让你们注意到词块?(如写在黑板上,划线,口头强调等)黑板上35%;划线58.2%;口头强调60%。
(8)记忆词块能增大你的词汇量,因此今后,你会注意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并记忆词块吗?3.5
(9)今后,你希望教师在课堂中帮你强调哪些需要重点注意的词块。 4.5
从学生的角度观察,本校的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本做到了能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记忆词块,并进行检测巩固,具体的方法是:让学生在文中划出词块和口头强调,少部分教师会在黑板上写下重点词块。这个结果很令人欣慰,大部分教师都能将词块学习运用到教学中去,但是强度是否够呢?方法是否到位多样,效果是否显著,是否每个教师都能做到将词块教学作为教授的重点,这些都还不是很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翻译或组织语言最大的问题便是用零碎的单词来组织语言,因而很难把语言很好地组织起来,这样不利于学生词汇量的拓展,也不利于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在教师强调某些词块后,70%的学生喝不会或者偶尔会在课外记忆这些词块,只有30%的同学会花少量甚至大量的时间去记忆。他们在课外阅读或自主学习时,缺少注意词块的意识,只有18%的人会经常把它划下来,并抄到本子上,其余82%的人或从未如此做过,或很少为之。对于此后,当同学们大都希望教师能在课堂强调那些重点的词块,但是很多同学由于本身基础就差,在问到以后会注意学习并记忆词块的时候,并没有非常强烈的欲望。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不断强化词块学习这一行为,让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习惯。
2.从教师的角度了解词块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能够了解是否教师在教学中把词块教学的重要性提升到某一层面,了解他们教授词块时所运用的具体方法,笔者随机采访了三位教师,做了采访:
A老师:高一16班A班英语教师,工作经验3年。他说,在教学中,要把重点词汇以及词组写在黑板上,这样清楚有条理,学生一目了然。在教授完一个词组或用法时,应当举例或让学生进行翻译。例子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些学生基础较差,每个词组用法应当多复习几遍。课文中的词组会在听写的时候抽到。听写则是听写整个单元的词汇。对于文章中出现的非黑体字的文字,不太会着重强调。对于隐藏在句中的预制语块,很少注意让学生学习。
B老师:高一14班B班英语教师,工作经验6年。她在教学过程中不太使用黑板,习惯口头讲述。在上READING课的时候,一边讲课文,一边讲文中黑体字以及重要的语言点,让学生划下来进行记忆。课文中的词组,在听写时会抽。对于黑体字的字词,会解释,但是不会出现在听写中。她觉得重点词汇是最重要的,记太多学生反而不容易记住。
C老师:高一6班A班英语教师,工作经验10年。该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公开课获得多次好评,擅于学习,逐步完善自己的课堂。在课堂中,她会设计很多问题,并在问题的答案中嵌入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及词块。她会在黑板上列出本课要学的重点词块,让学生抄下来进行记忆,下节课堂上进行听写。每次10个,并且每堂课都有听写。并且这些词块中,有些并非黑体字,而是与生字进行搭配的词组。该教师说,学习词汇不能孤立的记忆单词,一定要在搭配中进行记忆,这样才是一个整体。让学生每天听写有助于他们课下及时巩固。她这个方法是和本校的高级教师学习来的,并且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向她学习。
这三位教师各有各的特色,并且教授语言的方法各不相同。A教师侧重将知识全都教授给学生,让他们凭自己的能力记忆,最后进行大面积听写,每次听写往往要听写25个以上,这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个极大的负担。但是可取之处是他会将重点语言点抄在黑板上,让学生能够清楚了解本节课的重点。并且,让学生在学习完新的语言点的时候能够马上学以致用。B教师惯用口头教授,所教内容皆是重点词汇,学生能很快地接受并掌握,但是该教师没有把词块学习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只是浅浅地将文章中的黑体字词组划出来让学生记忆。C教师很注重词块教学,将词块一一列在黑板上,有助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提高注意力。并且每堂课的听写让他们对于词块有相当量的积累,这对于今后写作、阅读、口语都是有极大帮助的。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呈现词汇的方式是让学生运用词汇,这本身就是一种突破创新,学生更能深刻记忆这些词汇以及词块。
四、结论及反思
研究调查表明,本校高一年级段英语教学中词块学习的现状总体来说还是比较乐观的。大部分的教师都能在课堂上强调记忆词块,如词组搭配与固定词组,但对于合成词的预制语块就不够重视。有时候,一个句子的构成是需要预制语块的,因此也是英语学习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这一点需要教师们重视起来。其次,教师队伍中不乏存在很多精英教师,博采众长,将词块学习很好地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去。再次,学生对于词块学习的主动性不够,课外并不能自主地学习词块,这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强化才行。
对此,参照各类文献,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小建议,有助于优化于词块教学的实施。教师可以在课堂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强化学生们的词块意识以及帮助学生更好的积累词块。
1.做笔记法
让学生养成以多种方式记录词块的习惯,这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如果做得好,还可以发展成为一个长期的学习单词的策略。这样,词汇学习不再随着学期的结束而结束,单单是为了课程考试而学。可以建议学生以不同的主题组织词块,这样可方便学生以后补充、复习,及时查阅。
2.复述课文
给学生几个关键词,让他们复述课文。这种练习可以突出词块的重要性,教师在学生复述时注意学生词块的使用情况,并在适当的时候加以说明。这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篇章结构组织方面的语块,让他们根据这些线索来复述课文。
3.找词块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分析课文并找出课文中的词块来提高他们的语块意识。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和课文出题相关的5个有用的词块或搭配。或者教师可以先列出几个单词或短语,然后让学生找出相应的语块。教师还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课下收集与课上学过的单词或者短语相关的搭配。
4.头脑风暴法
在写作课上,让学生就一特定的题目想出一些名词。让学生给这些名词要搭配的动词或形容词,以及这些动词要搭配的副词等等,及找出这些名词相应的语块。这样,学生就可以为他们的写作积累一些词块。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本校的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努力吸取优秀教师的经验,在词块教学这块能够更加重视,并且更加完善。学生们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积累更多的词块,流利地使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
参考文献
[1]张立英,徐勇.以词块为主的词汇教学[J].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07(4).
[2]赵继政.背诵对英语语块习得的影响[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2).
篇12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虽然花了很多时间背诵单词,但在运用词汇时却束手无策。他们对独立单词的意思和拼写方面早已滚瓜烂熟,但真正让他们把单词串起来进行口语或写作表达时,却出现“大脑一片空白”或词汇误用、滥用等诸多问题。究其原因,就是这些学生在积累英语词汇的时候,没有对庞杂的英语单词进行“词块化”,割裂了词与词的有机关联,忽视了词块的整体连贯性。因此,在他们的记忆中,英语单词就像一盘散沙,“用起来怎么也弄不到一块儿”。
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学生脑海中没有形成词块的概念,学习中也没有注重积累词块。现当代很多学者都建议学习词汇应当注意词块的学习,因为具备母语般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就表现在学习者流利使用语块的能力。我们学习语言,目的即是使用语言进行听说读写。词块的学习不仅仅是增加我们的词汇水平,而是从根本上加强我们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词块学习既然那么重要,那高中教师有否将词块学习在课堂中很好地运用呢?他们的方法究竟正不正确呢?学生是否会在课外有意识记这些词组?为此,笔者以我们学校高一学生为背景做了研究调查。
本校是省二级重点中学,这里的高一学生英语基础远没有一级重点学生的基础好,并且学生间的英语水平差异明显,高中阶段要学好英语,好的方法是个关键。词块学习若是能够很好地普及到学生中去,他们肯定能大大提升自己的水平。本次调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着手,调查高一词块教学的现状。
二、词块的定义
词块是指一个多词项(multi-worditem),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构成,这些单词在语意或和语法上构成一个有意义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词块是一个总称,在其下包括:合成词,如:carpark,sedanchair;短语动词,即动词和副词或介词的组合,如:givein,puton;成语,如:spillthebeans,haveanaxetogrind;固定词组,如:ofcourse,infact;预制词块,如:thething/point/factis…。词块中的单词组合不是随意组合在一起的,它们在一起出现的频率较高,具有一定的规律。对于词块的界定,卫乃兴认为,“这些实质上是一些高度惯例化的搭配,长度不等,结构繁简不同,是预先装配好的词组,而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将这些搭配缝制成话语的过程。”
三、调查研究过程与结果
1.从学生角度看词块教学现状
笔者对高一年级24个班级,1074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抽了5个班级,每个班级10份问卷。总共问卷50份,收回50份,有效48份。问卷结果如下显示:
根据程度的轻重,写上数字,其中,第4题和第8题需要自己写出答案。经统计,算出平均分,结果如下:
(1)教师上课时会经常强调让你们记忆词块吗?3.1
(2)你在课后会主动记忆上课讲过的词块吗?2.8
(3)你会在自己阅读课文或者课外文章的时候把一些词组划下来,抄到笔记本上。2.3
(4)在翻译或者说英文的时候,你会在脑海中搜索单词还是词块来表达你要说的内容?单词76.1%;词块18.3%;其他如片段或不知该想什么5.6%。
(5)你通常能成功地搜索到该词汇或词块。3
(6)听写的时候,教师会经常听课文中的词组。4
(7)教师会以何种方式让你们注意到词块?(如写在黑板上,划线,口头强调等)黑板上35%;划线58.2%;口头强调60%。
(8)记忆词块能增大你的词汇量,因此今后,你会注意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并记忆词块吗?3.5
(9)今后,你希望教师在课堂中帮你强调哪些需要重点注意的词块。4.5
从学生的角度观察,本校的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本做到了能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记忆词块,并进行检测巩固,具体的方法是:让学生在文中划出词块和口头强调,少部分教师会在黑板上写下重点词块。这个结果很令人欣慰,大部分教师都能将词块学习运用到教学中去,但是强度是否够呢?方法是否到位多样,效果是否显著,是否每个教师都能做到将词块教学作为教授的重点,这些都还不是很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翻译或组织语言最大的问题便是用零碎的单词来组织语言,因而很难把语言很好地组织起来,这样不利于学生词汇量的拓展,也不利于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在教师强调某些词块后,70%的学生喝不会或者偶尔会在课外记忆这些词块,只有30%的同学会花少量甚至大量的时间去记忆。他们在课外阅读或自主学习时,缺少注意词块的意识,只有18%的人会经常把它划下来,并抄到本子上,其余82%的人或从未如此做过,或很少为之。对于此后,当同学们大都希望教师能在课堂强调那些重点的词块,但是很多同学由于本身基础就差,在问到以后会注意学习并记忆词块的时候,并没有非常强烈的欲望。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不断强化词块学习这一行为,让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习惯。
2.从教师的角度了解词块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能够了解是否教师在教学中把词块教学的重要性提升到某一层面,了解他们教授词块时所运用的具体方法,笔者随机采访了三位教师,做了采访:
A老师:高一16班A班英语教师,工作经验3年。他说,在教学中,要把重点词汇以及词组写在黑板上,这样清楚有条理,学生一目了然。在教授完一个词组或用法时,应当举例或让学生进行翻译。例子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些学生基础较差,每个词组用法应当多复习几遍。课文中的词组会在听写的时候抽到。听写则是听写整个单元的词汇。对于文章中出现的非黑体字的文字,不太会着重强调。对于隐藏在句中的预制语块,很少注意让学生学习。
B老师:高一14班B班英语教师,工作经验6年。她在教学过程中不太使用黑板,习惯口头讲述。在上READING课的时候,一边讲课文,一边讲文中黑体字以及重要的语言点,让学生划下来进行记忆。课文中的词组,在听写时会抽。对于黑体字的字词,会解释,但是不会出现在听写中。她觉得重点词汇是最重要的,记太多学生反而不容易记住。
C老师:高一6班A班英语教师,工作经验10年。该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公开课获得多次好评,擅于学习,逐步完善自己的课堂。在课堂中,她会设计很多问题,并在问题的答案中嵌入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及词块。她会在黑板上列出本课要学的重点词块,让学生抄下来进行记忆,下节课堂上进行听写。每次10个,并且每堂课都有听写。并且这些词块中,有些并非黑体字,而是与生字进行搭配的词组。该教师说,学习词汇不能孤立的记忆单词,一定要在搭配中进行记忆,这样才是一个整体。让学生每天听写有助于他们课下及时巩固。她这个方法是和本校的高级教师学习来的,并且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向她学习。
这三位教师各有各的特色,并且教授语言的方法各不相同。A教师侧重将知识全都教授给学生,让他们凭自己的能力记忆,最后进行大面积听写,每次听写往往要听写25个以上,这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个极大的负担。但是可取之处是他会将重点语言点抄在黑板上,让学生能够清楚了解本节课的重点。并且,让学生在学习完新的语言点的时候能够马上学以致用。B教师惯用口头教授,所教内容皆是重点词汇,学生能很快地接受并掌握,但是该教师没有把词块学习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只是浅浅地将文章中的黑体字词组划出来让学生记忆。C教师很注重词块教学,将词块一一列在黑板上,有助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提高注意力。并且每堂课的听写让他们对于词块有相当量的积累,这对于今后写作、阅读、口语都是有极大帮助的。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呈现词汇的方式是让学生运用词汇,这本身就是一种突破创新,学生更能深刻记忆这些词汇以及词块。
四、结论及反思
研究调查表明,本校高一年级段英语教学中词块学习的现状总体来说还是比较乐观的。大部分的教师都能在课堂上强调记忆词块,如词组搭配与固定词组,但对于合成词的预制语块就不够重视。有时候,一个句子的构成是需要预制语块的,因此也是英语学习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这一点需要教师们重视起来。其次,教师队伍中不乏存在很多精英教师,博采众长,将词块学习很好地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去。再次,学生对于词块学习的主动性不够,课外并不能自主地学习词块,这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强化才行。
对此,参照各类文献,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小建议,有助于优化于词块教学的实施。教师可以在课堂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强化学生们的词块意识以及帮助学生更好的积累词块。
1.做笔记法
让学生养成以多种方式记录词块的习惯,这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如果做得好,还可以发展成为一个长期的学习单词的策略。这样,词汇学习不再随着学期的结束而结束,单单是为了课程考试而学。可以建议学生以不同的主题组织词块,这样可方便学生以后补充、复习,及时查阅。
2.复述课文
给学生几个关键词,让他们复述课文。这种练习可以突出词块的重要性,教师在学生复述时注意学生词块的使用情况,并在适当的时候加以说明。这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篇章结构组织方面的语块,让他们根据这些线索来复述课文。
3.找词块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分析课文并找出课文中的词块来提高他们的语块意识。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和课文出题相关的5个有用的词块或搭配。或者教师可以先列出几个单词或短语,然后让学生找出相应的语块。教师还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课下收集与课上学过的单词或者短语相关的搭配。
4.头脑风暴法
在写作课上,让学生就一特定的题目想出一些名词。让学生给这些名词要搭配的动词或形容词,以及这些动词要搭配的副词等等,及找出这些名词相应的语块。这样,学生就可以为他们的写作积累一些词块。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本校的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努力吸取优秀教师的经验,在词块教学这块能够更加重视,并且更加完善。学生们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积累更多的词块,流利地使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
参考文献:
篇13
一、教材分析
07级学生用的教科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日语》1-3册(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3年审查通过),下面简称03版。11级学生所用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日语》1-7册(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7年初审通过),下面简称07版;两个版本的主编都是唐磊,副主编有三个没变,日方编委变化较大,没有相同的人。两个版本均有教师教学用书。
03版教材的总体结构:共分为三册,每册结构基本相同。由相关课文彩图、前言、书本内容与结构、目次、正文、附录、日语歌组成。
三册正文部分均包括4个单元,第一册每个单元由5课组成。第二册每个单元由4课组成。第三册每个单元由3课组成。每课包括课文、会话、解说、练习和专栏。每个单元后设单元小结和综合练习。综合练习分为听、说、读、写四个部分。附录包括阅读课文、词汇表、日语汉字表、助词一览表、句型一览表、日常交际用语一览表和两首日本歌曲。
07版教材共分7册,由主要内容、学习内容一览、学习能力アップ、正文、学の振り返り、附录组成。
正文部分,7册教材每册5课,共35课。每课包括目标、插图导入页面、ステップ1、ステップ2、やってみよう、言~の觥⑽姆目、コミュニケ`ション表F、练习。目标、导入部分由插图、想一想组成,方便老师进入课堂导入;ステップ1包括课文话题听、说、读、写,形式丰富多样、图文并茂;ステップ2主要由引申的课文话题读、写、说为主;やってみよう主要是分两个主题进行实际操作演练部分;言~の鍪翘峁每位疤庀喙氐拇驶悖以各种不同的图文方式呈现,方便学生记忆单词,增加词汇量;文法目是对语法部分进行详细的解说与例句;コミュニケ`ション表F由两部分组成。
对比起来,03版教材比较单一与刻板,备课量较大,每课都是完整的课文、会话、语法、练习。按部就班,需要教师多考虑,多查资料。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07版是03版教材的改进与升级。在运用教材时无论从课堂导入,教学过程,还是练习方面来看,07版都更胜一筹,导入页面设置部分能引导教师运用并进入课堂导入,教学过程能通过听说读写译各方面锻炼学生综合能力,注重实际操作与演练,学生学习起来相对轻松。03版总共48课,07版总共35课。两个版本中有14个话题是一样的。要求均是到2年级达到日语能力测试四级水平,三年级达到日语能力测试三级水平。
二、教师教学
无论是哪一级学生,到二年级学习,多会进入日语学习的瓶颈期,学习日语的同学都知道这个说法:“英语学习是哭着进去,笑着出来;日语学习是笑着进去,哭着出来。”这一阶段无论是词汇、还是语法、阅读等,难度加大。特别是词汇量、语法难度的增加,让学生适应不了。
07年刚进校工作,有着新进教师的热情与闯劲,那时和07级学生年龄相差小,不做班主任,很快和学生打成一片,良师益友型,学生有什么事情都愿意和我交流与沟通,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进行。唯一不足的是缺乏教学工作经验,在备课方面,花的时间较长,有时也达不到意想的效果。再者03版的教材比较单一与刻板,备课量比较大,如何把课上的有趣,使枯燥的语法单词更容易的让学生理解,让学生对日语学习感兴趣,是我那时最重视的。
在带11级学生日语精读课时,有了近五年的工作经历,相对比较理性,备课轻松、07版教材渗透了听说读写译各方面内容,注重实际操作与演练,学生学习起来相对轻松。同时在学生中比较有威信,教学在既轻松又严厉的氛围中进行着,一方面学生乐于学习,另一方面严格的要求让学生有压力与动力去学习,无论是处于主动还是被动。
三、班级情况及学生的接受能力
07商务日语班在二、三年级时有三个班,本班一共38人,学生比较多,学习语言的氛围浓烈,容易形成良性竞争。在接受能力上比较强,同时自觉主动的学生相对较多,教师和学生年龄相差小,共同语言比较多,交流的也比较多。在三年级结束时过日语能力测试3级的有10人,二级的1人;现在的11级商务日语班就一个班16个人,学生人数少,有小班教学的优势,能兼顾到每个学生。但是学习氛围没那么浓烈,学生的学习欲望不够强烈,自主主动的学生不多,能主动单独问问题的学生更少,教师和学生的代沟比较大。在三年级结束时过日语能力测试3级的有4人,二级的1人。
无论何种教材,时间、地点人物不同,所生成的结果也是不同的。重点是教师通过对比,能够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让课上的更有效有趣,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自主。
参考文献:
[1]《日语》第一册-第三册(2003)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