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艺术心理学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艺术心理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艺术心理学论文

篇1

德国作家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文字,一把是数字,一把是音符。”谈及艺术教育的功利价值时,益智作用显然不可忽视,从莫扎特效应的研究可见一斑。早在1993年,拉舍尔(FrancesH.Rauscher)等人在国际核心期刊《自然》上发表报告,提出莫扎特效应。研究者让36名大学生聆听莫扎特作品K448双钢琴奏鸣曲。实验结束后,用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测试,发现这36名大学生在被动听莫扎特乐曲后的十分钟内,空间认知能力显著提高。由此,拉舍尔等人认为,聆听莫扎特音乐能够提高人的空间推理能力。该研究结果引起了教育界及各领域的广泛关注。人们似乎看到了音乐教育给人带来的可见的和潜在的价值。这个研究引起了全世界的轩然大波,对政策和商业的影响很大,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对大多数人而言,听音乐的动机主要在于情绪诱发,即为了唤起或放大某种情绪。已有研究也发现,积极情绪能促进认知功能的发挥,而消极的情绪状态,如焦虑或倦怠感则会降低认知功能。于是,研究者们大胆猜想,之所以出现莫扎特效应很可能并非音乐训练直接导致认知功能的提高,而可能是由于被试者的情绪状态和唤醒状态受到音乐的影响,进而提高了认知功能。据此,研究者们开始重复并改进莫扎特效应实验的研究范式进行一系列实验。结果发现,当用舒伯特音乐作为对照组时,被试者出现了舒伯特效应;而用趣味性强的史蒂芬•金的小说做对照时,也发现和听莫扎特音乐的实验组在空间任务测试中得分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束后,在对被试者进行访谈时发现,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被试者中,喜欢听莫扎特音乐的人和喜欢听故事的被试人数相当。有趣的是,几乎出现莫扎特效应的大多是喜欢莫扎特音乐的被试者,而喜欢史蒂芬•金小说的被试者则更可能出现史蒂芬•金效应。虽然在实验中研究者并未直接测量情绪和唤醒状态,但以上实验结果说明,音乐训练很可能是通过情绪和唤醒状态而影响认知功能发挥的。随后Thompson等进一步改进实验方法。他们选择直接测量情绪和唤醒状态。采用的方式是用快节奏和大调旋律唤起快乐情绪,慢节奏和小调旋律唤起悲伤情绪,分别选用莫扎特D大调和阿尔比诺尼小调柔版。结果快节奏的大调旋律组被试者在空间能力测试的得分上显著高于慢节奏小调旋律组被试者。研究结果进一步论证了,情绪与唤醒状态在音乐训练和认知功能之间起中介作用。据此有研究者提出,莫扎特效应本质上是醒酒药效应,音乐刺激带来了个体的情绪唤醒,促进了智力测验任务表现。打个比方:有两个人喝醉后去参加智力测验。其中一个人提前吃了醒酒药,另一个人没吃。结果吃醒酒药的人智力测验水平比没吃的人高。这个结果不能说醒酒药开发了他的智力,醒酒药仅仅改善了当时做智力测验时的情绪状态。那么,莫扎特效应也是一样的道理,受了音乐的刺激后,个体得到提高的不是智力,而是做智力测验时的情绪状态。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醒酒药效应从心理机制上证明了莫扎特效应的存在。音乐教育的效应要得以发挥,其中,音乐刺激或音乐教育对个体内在情绪的影响是个关键过程。音乐刺激通过改变情绪这个中介变量,对智力、学业成绩等产生影响。虽然这个效应持续的时间比较短暂,有点像醒酒药,大概持续20分钟左右;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经常反复地接受音乐刺激,逐渐影响大脑皮层及认知能力,短期效应会产生长期影响。

三、本位价值

篇2

2建立良好的睡眠环境

为进一步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可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将室内温度维持调整在18~20℃,湿度50%~60%;病房内避免大声喧哗,在开关门窗时应当动作轻柔;患者睡觉前给予一杯热牛奶,避免咖啡、浓茶,并对晚间引水水量进行限制;睡前嘱患者使用热水泡脚;由于音乐对于心血管、腺体分泌系统以及肌肉的紧张度都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进一步降低人体交感神经系活动,增强副交感神经活动,使患者的血压、心率得到进一步的稳定,身心得到松弛,心境更加稳定平和,情绪也得到进一步的稳定,并可达到镇静、缓解焦虑的效果,故可给予老年病人轻音乐;在术前晚给予患者镇静药苯巴比妥口服。

篇3

(二)音乐艺术教育美育功能发现美———音乐打开了美的视野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音乐是语言的升华。“音乐始于词尽之处。”圣桑说,“音乐能说出非语言所能表达出的东西,它使我们发现我们自身最神秘的深奥指出;它能传达出任何词不能表达的那些印象和心灵状态。”音乐的神秘之处,在于它的可意会性。经典艺术作品通过人声及不同乐器种类,在旋律、节奏、表情等元素组建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幅幅色彩各异、风格鲜明、精美绝伦的图画,等待我们去打开、去发现。感知美———音乐是一把打开心灵的钥匙。当延绵起伏的旋律娓娓道来,丰富的心理活动随着音乐时而紧张、时而放松,实现了音乐与心灵的共鸣。通过情绪的感受与教师的正确引导,可以锻炼大学生情绪的调控能力。能够欣赏艺术、感受它的美,是人生一大幸福。这种能力帮助大学生心灵坚强,不为外界的困境而颓废。创造美———音乐的启发和创造的作用。科学和艺术,前者是理智、冷静,后者是感情、兴奋;一个客观、准确,一个主观、朦胧。但本质都是人类精神领域里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学习音乐,除了感官灵敏之外,更重要的是音响作品背后的情感内容,艺术价值、流派风格等。大学生们通过系统音乐学习,加强艺术形式和内容了解,愉悦身心的同时,开拓了眼界、丰富知识面。

(三)音乐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

音乐艺术教育作为高校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根本目的是对大学生精神上的塑造与培养,健全人格的培养。

1.高校音乐教育有利于丰富德育教育内容

高校的德育教育形式应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注重教育成果的时效性。音乐艺术教育是大学生德育教育中重要的内容,学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音乐艺术教育与实践活动,营造直观真切、生动形象的环境,激发学生所有的感官,让受教育者整个身心浸泡在艺术审美与道德真理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道德素养和思想政治水平。让道德文化不再是枯燥的概念,而是有鲜活思想、有呼吸的生命体。意识升华积极影响行为规范,从而拓展与延伸了德育教育的广度、深度和长度。这种本质的改变将为大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夯实基础。

2.音乐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积极作用

(1)音乐教育促进个体思想认识的升华

大学生通过经典音乐艺术作品聆听与感受,世界杰出音乐家作品的创作背景与创作主题的了解,结合自身的经验与体会,产生丰满地、积极向上、充满力量的思想价值体系。音乐的目的,不仅局限于听觉享受,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升华。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学科,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想境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音乐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教育是高校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将爱国主义以音乐的形式让学生聆听,激发爱国热情。音乐是表演的艺术,通过演唱、演奏、舞台表演将内心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淋漓精致地表达出来。当今音乐艺术表演形势发展迅速,如何引导学生聆听、赏析经典的爱国主义音乐作品,例如歌唱祖国大好河山、歌颂国家文化与历史的经典作品;演奏展现民风民俗、展示人性美和人情美的民族民间音乐。都是爱国主义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

(3)音乐实践可以强化大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增强集体荣辱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音乐实践中,合唱与合奏是典型的集体性艺术活动,团队合作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声部间的平衡与和谐;力量的分配与协调;音准到位、音色统一;作品的深刻理解。都离不开集体共同努力。高校音乐艺术教育可以通过课堂、第二课堂、大学生艺术团等多种教育活动形式,通过适当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集体活动中,参与音乐作品的排练、汇报、演出和比赛中。当学生通过集体活动,学会分享、学会体谅、学会分担时,高校的德育教育作用就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如何有针对性地深入音乐艺术教育教学活动

提升高校音乐艺术教育水平与教学质量是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姗,将认知领域的学习水平依次分解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这六个由浅入深的层次,每一较高层次必须以前一较低水平为基础和前提。这种明晰的目标分类法体现了教学规律,对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也同样有指导意义。

(一)衔接初等音乐教育

深化音乐艺术教育工作学校的音乐教育应该具有一条由小学到大学连续发展的轨迹。中小学音乐教育目标围绕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建立以听觉感受为主的审美判断力。高校音乐教育的对象是文化知识层次较高的青年大学生,教育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为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上,更应在人才知识结构和总体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即造就一大批现代科学社会所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全方位的高级人才。

(二)构建教育平台

开设必修与选修课程大学生音乐文化素质提升,离不开基础音乐知识的支撑。开设由乐理、视唱练耳、曲式分析和音乐表现等基本理论知识于一体的综合必修课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结合设计类专业学生的特点和专业发展需求,应当开设丰富多彩,门类齐全的选修课。以及结合各二级学院专业特色,开设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音乐心理学、计算机音乐、音响学等跨学科课程。为该专业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内容,拓宽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审美能力。

(三)探索教学模式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学音乐艺术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动的、扩展的理解,从而增强批判力和评审力,形成学习和创新的态度。因此,教学形式应当结合设计类专业发展需求做到生动灵活。例如结合该专业学生特点,通过问答式、案例式、协作式、发现式等学习方法,培养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与能力。并在课余时间,为设计类的大学生们提供各类艺术观摩、学习和实践机会,充分鼓励设计类学生参与到大学生艺术团和艺术社团,参与到各类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提升课程设置合理性、内容安排针对性和各类观摩实践、第二课堂参与性,发挥音乐艺术教育的应用价值。

篇4

一个符合生态心理学的环境艺术作品的完成,并不是设计师个人创造活动的完结,而是另外一个创造性的、可持续发展过程的开始。因为它存在于自然生态的开放空间中,它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觉艺术展示,来激活它所存在的环境中的其他创意元素。一个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环境设计作品将是一个带动城市复兴的新举动。在我国,可持续性发展的观念逐渐被植入到了应对城市环境缺失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当中,并己被许多环境规划和环境艺术工程项目所广泛接受。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心理学是一种思想和观念的体现,它追求社会的意义,它希望在社会公众的参与中进入他们的生活、影响他们对某个问题的看法。一切看似很重要的艺术技巧、手法和材料、样式等等问题,其实都是在为表达某种观念服务。设计师们在充分研究了公众的多种需求后,应该以历史与当代的文化背景作为基本的框架,以便从中找出最合理的因素加以创造性的发挥,然后再使用各方面都能接受的艺术表达方案去积极地影响公众。

篇5

当代美国哲学家认为:一切科学讨论都从问题开始。科学研究之所以从问题开始,因为问题能促进科学的产生。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理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同样是问题(未知的化学知识)转化为科学理论的过程,所以也同样从问题开始。新的课程理念为问题教学提供了巨大的理论支持。而如何把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并没有一个现成的方案,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积极创新。

新课程理念中化学探究学习认为,科学性问题应该是针对客观世界中的物体,生物体和事件提出的,问题要与学习的科学概念相联系,并且能够引发他们进行实验探究、收集数据和利用数据对科学现象作出解释的活动。可见,科学、系统的课堂问题设计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特点和认知水平出发,结合教材控制问题难度。既不能使问题太难而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能使所提问题太简单而使学生有所放松和懈怠,对学习产生自满情绪。

一、根据教学目标设计问题

每一堂化学课都有相应的教学目标。一堂课应该突出怎样的重点?突破怎样的难点?如何突出、突破?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应予以明确。理所当然地,课堂提问也就应该围绕着教学目标开展,才能实现问题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跨越。例如为了让学生掌握浓溶液和饱和溶液的区别,使学生不对其产生混淆而设问,使其牢固而明确地认识到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而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因为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不同。

对课堂教学而言,提问是为了获得反馈信息,了解教学效果,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因此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细节设计问题,使提问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环环相扣,控制教学进程。

二、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问题

应该明确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程度是有差异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即要求考虑现有的认知水平为基点来设计问题,使问题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课堂提问太简单而不屑一顾,也不会因为问题太难而丧失信心。怎样确定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呢?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正确分析学生的智力强项和智力弱项、学习能力、思维方式等。研究表明,那些和学生已有知识有一定联系、学生知道一些,但是又仅凭已有知识不能完全解决,也就是说“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产生的问题,最易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最具启发性。

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问题的难度要略高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把问题巧设在“学生跳一跳,果子能摘到”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心里萌生求知的欲望,从而把学生注意、记忆、思维引入最佳状态。

三、分析学生经验设计问题

在化学教学中,同样要使学生从他们的生活经验中获得感知,收集丰富的感性材料,经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与化学知识发生共振,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解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时,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罗列式讲解,而以提问:“你知道为什么学校灶房的炉坑里要装一个鼓风机吗?”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学生互动,既传授了知识,又让学生感受到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比如讲硬水的软化时,提问:“水壶为什么易结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讲盐类水解时,提问:“泡沫灭火器为什么能灭火?”讲解磷的性质时,让学生解释一下荒郊野外墓地上的磷火等等。把这些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引进课堂,掀起学生思维的层层浪花,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王国的无限魅力,体验学习的乐趣。正如杜威所说:“应该使学生通过熟悉社会上每天应用的各种物品,来学习科学的教材,并初步掌握教材中的种种事实和定律,这是一条正确的教育原则。”

四、抓住“兴趣点”设计问题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课堂提问的重要作用之一。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使人的探究和认识活动染上强烈的、肯定的情绪色彩,从而使这种活动为人所接受和喜爱。

学习材料的趣味性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之一。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学习材料,抓住趣味点吸引学生的注意。所谓兴趣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理解的知识点。由此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如在对碱金属钠的教学中,钠与水的反应是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兴趣点。教师可以在做演示实验前设问:

1.钠投入水后形状有什么变化?钠是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入水底?为什么?

2.反应过程中滴有酚酞试剂的溶液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通过设问引起学生的注意,可以让学生自行预测结论再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带着问题仔细观察,分析实验,验证自己的结论,教师再总结归纳。师生共同完成探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也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观察、分析实验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于浩.中学化学创新教法.45分钟优化设计[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9:121

篇6

摘要:针对我国现代医学信息技术起步较晚,其伦理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的现况,文章分析现代医学信息技术应用伦理研究的意义,厘清现代医学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脉络,初步提出现代医学信息技术伦理问题破解方向。

关键词:现代医学信息技术;发展;伦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R-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7—0147—02

一、现代医学信息技术应用伦理研究的意义

(一)对医学信息技术应用伦理问题的研究可从信息技术应用的角度,将医学伦理学理论的研究内容延伸、拓展。医学伦理学是医学与伦理学的交叉学科,其目的主要是将伦理学的相关理论研究运用到医学领域中,以指导医疗系统的道德建设。医学信息技术应用伦理问题的研究将可以促使医学伦理学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即针对信息技术应用中的医学道德现象、道德关系、道德问题等进行分析,赋之以时代新气息,用新的视角来诠释医学信息化道德伦理理论体系,并更加广泛、深刻地剖析医学信息技术应用伦理问题,为将来的医学理论研究提供依据。

(二)医学信息技术应用中伦理问题的研究在拓展医学伦理学研究范围的同时,还可应用医学伦理学的原则,制定该技术的伦理规范。这对医疗界形成良好的行医风尚以及医疗工作者正确伦理观的树立有着积极规范作用。要使医疗工作者在日常的学习与工作中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除了其人员本身所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外,良好的制度规范是其职业道德形成的先决条件。统一规范的制度与行为准则,可以为医务工作者提供心理与行为的导向,使其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医学信息技术应用中伦理问题的研究能有效改善不良的医患关系,强化医生与病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度,增强社会大众对医学界的了解与认可。自古以来,医务人员就肩负着救死扶伤、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使命。医德不仅关系着医务工作者本身的职业操守,更关乎着患者的切身利益。医德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在新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又被赋予了新的涵义,这需要医务工作者在不断学习与完善提升自我医学伦理知识过程中,加强患者及社会大众对医务工作者的认可与信任。

(四)医学信息技术应用中伦理问题的研究还可以为医务工作者提供相关的监督管理依据,相关卫生管理部门可据此制定出科学的监督管理政策。任何的伦理道德都需要规章制度的监督和约束,任何的规章制度都需要有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医学信息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问题研究综合客观因素及实际情况,通过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制定出针对性的规章制度与行为规范,从而完善巩固医疗卫生系统中的伦理体系。

二、现代医学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一)国外医学信息技术应用发展历程。2007年,欧盟开发出一整套新型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该系统的优越性在于可精确检测疾病暴况和其他事故的潜在威胁,从而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相比传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功能来说,“新系统能够长期自动搜集和筛选1000多个新闻网站和120个公共健康网站上32种语言的信息,不仅大大拓宽了信息搜集的范围,其综合、整理信息的效率也有所提高。”2008年6月,日本政府了《经济财政改革基本方针2008》,正式提出该年度创立“尖端医疗开发特区”规划,此法规支持IPS细胞应用、再生医疗、创新型医疗仪器与药品的开发,标志着日本“尖端医疗开发特区”工程的正式启动。2009年9月,美国参众两院通过7870亿美元资金“一揽子”刺激经济计划。其中,190亿美元投资于医疗信息技术领域,用于使医院的医疗信息计算机化。以此为发端,美政府开始推出一种新型的以网络为基础的放射学信息系统(RIS),以加入各种现有信息为基础,医院在随时随地获取病人信息报告的同时,安全性也大幅提高。2010年,英国的国民卫生服务体系搭建N3网络,解决了医学资料传输的宽带限制,让电子病历可以在不同的医院之间相互转移,完成图像资料的动态传输,“并可以通过对全国的网络收集汇总的群体数据进行理解和数据挖掘,得出很多对公共卫生有帮助的信息。”N3网络覆盖英国的整个医疗网络,为构建全国性区域医疗打下了牢固的基础。目前,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逐步加强远程医疗网络系统建设,通过采用通讯网络来交换医疗资讯,为临床护理提供援助。借移动WiMAX网络,了解患者信息,使其跨域就医。医生也可以通过WiMAX网络快速获取患者的病史,危急时还可通过视频指示他人对患者进行急救,同时,远程门诊挂号对于有效防治病情、提高就医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医学信息技术应用发展历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医学信息技术应用及系统建设发展历程不长,主要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当时的计算机信息设备相对落后,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医疗的方式局限太多。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 我国的医学信息技术应用开始利用信息技术对药品采购进行集中招标,此举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自此我国医学信息技术应用进程开始加快。截至21世纪,我国一些国家级、省级医院开始将信息技术普遍应用于医疗领域,但其应用重点多以财务核算为主,真正用到医疗技术方面的信息技术还是跟不上医疗发展的需求。当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国医学发展带来空前机遇的同时也使我国的医学发展面临极大的挑战。2003年初,随着我国广东省首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发生,非典开始向我国各个省市地区蔓延。在这场灾难的面前,中央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医疗中,并加大了对医疗的投入与医疗信息技术应用的支持。自抗击非典取得胜利以来,“各级政府投入加大,公共卫生、农村医疗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发展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2006年4月,我国医药信息学会在北京举办了“2006环太平洋医药卫生信息化峰会”。会议指出,我国医学信息技术应用已有了明显进步,电子病历、移动医疗、远程医疗等信息技术已基本普及到医学实践领域中,其技术也在不断地革新。会议还针对当时的医学信息技术应用建设对深化医疗卫生改革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将医学信息技术应用作为规范医学界科学管理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展望我国未来医学发展的前景。2009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新一轮医改方案正式出台。 其总体目标为:“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

三、现代医学信息化伦理问题的破解方向

第一,医学院校或医疗机构应不断加强对医学生或医护人员信息技术的使用的培训工作,积极引导和规范医疗行业有关人员科学地运用现代医学信息技术,从而不断培养从业人员正确的道德伦理观。第二,不断增强医护人员的媒介素养,医学信息技术运用的各个环节需要医护人员对其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具备分辨、获取和使用媒介信息的能力,以避免因误差和信息分辨不清、技术使用不当而产生相关伦理问题。第三,不断完善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医学信息技术应用在应用前、应用中以及应用之后监督到位,以规避医学信息技术应用伦理问题的产生。第四,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确保出现伦理问题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进而不断规范医护人员对医学信息技术的应用。

[参考文献]

[1]俞梦孙.关于我国医学信息技术的发展[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8(02).

[2]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篇7

已故著名心理学家、中国心理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北京大学王教授和天津师范大学靳润成校长分别作序。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祖祥、车文博、杨治良、林崇德、欧阳仑等先生分别写了祝辞。

这本论文选集着重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沈先生为中国心理学发展所做的三件重要工作:

第一,为了解决高校心理学教材内容陈旧和脱离中国实际的问题,他与他的老师张述祖先生接受了国家教委下达的编写全国统编教材的任务,于1987年出版《基础心理学》一书。该书受到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认为具有“时代气息”和“中国特色”,并于1992年获得“国家级优秀教材奖”。1995年,他们又出版了《基础心理学新编》,对《基础心理学》予以丰富和发展。

第二,为了心理学教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并使心理学研究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他主持研制并生产了第一代国产10种认知系列心理学仪器和第二代国产心理学仪器――心理实验台,供应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校和科研单位使用,并于1989年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第三,他在一所心理学基础非常薄弱的地方高校,创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心理学科。具体表现为:培养了一批年轻人;争取了世界银行贷款,从国外引进了一批大型的先进心理学仪器设备,率先在国内建立现代化的心理学实验室;争取成为天津市重点学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承担大量国家和省市部委级重点课题;发表了一批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和出版了一系列学术专著;先后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点和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这些在教育部重点院校或许算不上什么,但对于一个普通地方院校来说,确实是非常不容易的。这对我国许多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沈先生以“爱国、尊师、勤奋、认真”这八个字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按照“人以德立”的行为规范在心理学这块沃土上默默耕耘了五十年,反映出他对心理学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

书中精选沈先生从1957年到2003年间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的40余篇论文。

该书收集资料内容翔实、全面,图文并茂,从另一侧面反映了中国老中青三代心理学工作者为发展中国心理学事业的艰苦历程和所取得的成就。书中还介绍了沈先生先辈的爱国事迹,这些都是他一生成长及其半个世纪学术生涯的坚实思想基础。

篇8

1.应有一定的拓展科研能力

在现代教育的运转机制中,教学和科研是两项密不可分的基本任务。在教学活动中,美术教师的科研范畴主要有绘画艺术、论文撰写和美术教育等领域。

①绘画艺术: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是作者的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情绪,是作者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而最后产生的绘画作品是作者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运用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将自己的艺术构思物态化。美术教师经常进行这样的艺术活动,这样可以真正体现他的专业水平,而我们应提倡美术教师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进行科研。将自己对艺术创作,或艺术实践中的感性体验和艺术创造上升到理性分析层面上进行思考,从而挖掘出有艺术价值的新论点、新课题。构建起从感性体验到理性分析,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完整思维运转网络。

②科研论文:当今社会对美术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和美术教学一样,科研也是教师个人的主体行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力求有所创见,论文是一种主要表达方式,所以美术教师应倡导提高论文撰写水平,运用论文这种理论性的文章,在一定的篇幅中,集中探讨某一美术创作或美术教育方面的新问题。

当然,科研论文的创新是以继承为前提的,离不开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过程。因此,美术教师要撰写出高水平的科研论文,需要博览美术乃至整个文化教育方面的学术信息。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成果,也包括国内外各学科方面的成果。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如此,他喜爱音乐,精通文学,除了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外,还经常拉小提琴和弹钢琴,他特别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和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爱因斯坦本人曾讲过,在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里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照亮了他的生活道路,对艺术的爱好,丰富和培育了他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由此可见,端正科研态度,全面提高艺术、文化和科研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是当前美术教师值得倡导的观念和学风。

2应具备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

美术教师一定要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和规律,在普通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上,还要通晓美术教育学和艺术心理学,因为美术教育有着自身的独特性。美术教育学和艺术心理学是在普通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交叉学科,有着较强的针对性,可以很好地指导教学。

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学过程的要求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过程,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这种交往是双向互动的。面对新时代的教学环境,特别是师生共同面对互联网,完全是开放的、平等的信息资源,教师所起的是引导者的作用,对学生的信息获取要有一定的指导,避免迷失方向、浪费精力,又要避免学生对信息的过分依赖,滋长惰性,抹杀创造力。

美术教育最能培养人的创造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一个懂得艺术心理学的教师,一定不会忽视美术对学生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善于把美术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要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人类社会的丰富性,通过感性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内在兴趣,发展知、情、意。有效把握学生在各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让教学有较强的针对性,既不能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也不能滞后,没有新鲜感,同样会没有学习积极性。新课程的内容较以往有更大的灵活性,给予了教师和学生更多的创造空间,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展开教学,但这同时也要求教师对儿童、青少年的认知心理有更多的认识。

3.应有学术修养和团结协作精神

学术精神促进美术教师成长。学术精神包括学习精神、敏锐的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学习精神对教师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从有限的师范教育学习跨入广阔的社会环境中,面对的是众多的信息资源和视觉文化,一个教师必须学会终生学习,在美术领域和教育领域中继续深入的研究,才能给自己补充新鲜给养,把握住时代的脉络,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美术教师要有创造精神。美术本身是极富创造力的科学,新课程标准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空间和创造空间,要求教师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如何利用身边的材料和资源,如何用自己的头脑来建构新的知识,是富有挑战性的。

篇9

设计心理学是最近几年刚兴起的一门设计和心理学交叉的新兴学科,在国内广受关注而又争议颇多。大多数本科院校是最近几年才刚开设本课程,甚至有的本科院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那么对于设计心理学的课程教学,大家都在摸索中前进,目前也尚无相关的较为普遍的、通用的教材。设计心理学领域的各位学者均以各自的知识背景和实践经验出发,构建学科体系,提炼学科理论和知识。

自从2001年江南大学的李彬彬教授出版了国内第一本以消费心理学为指导《设计心理学》教材之后,国内学者对其研究也逐渐热了起来。国内相继出版了6――10本相关的教材。其中工科工业设计背景的设计心理学教材主要有:李乐山《工业设计心理学》、柳莎《设计心理学》、以及2012年出版的十二五规划教材:张凯、周莹主编的《设计心理学》等等;以认知心理学为指导的教材由邵璐、姜波编著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设计心理学》;以及十一五规划教材许邵艺编著的《设计艺术心理学》;和设计学专业的通用教材:由杨星星、宋艳菊编著的《设计心理学》。短短时间,国内多位学者撰写同一门教材的编写,充分反映了我国学者和设计者对设计中心理现象的关注,也表明了心理学研究对设计学科的建立,设计实践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由于设计心理学研究教材的多样性和研究内容的不确定性,反映在课堂方面是作为应用心理学分支之一的设计心理学面临着更为含混的、无定论的现状。甚至设计艺术学本身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的属性,又进一步强化了设计心理学体系和理论尚不统一的学科属性。

因此, 对设计心理学的教学, 尤其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相对准确的教学定位是高校设计心理学发展所必须面对的方向。由于目前在国内相关的教材较少,现已出版的一些教材或是针对性过强或是晦涩难以开展教学。针对我校艺术设计专业设置特点和现状,经过仔细斟酌和考虑,我选择由许邵艺编著的十一五规划教材《设计艺术心理学》作为讲授的主要内容,同时合理的引进其它教材的内容和国内外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适应我校专业特色的独特的教案。

二、 设计心理学教学的课程定位

设计心理学教学是为适应现代艺术设计的需要,为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设计、工业设计、环艺设计、服装设计等设计专业开设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是对设计师的深层意义上的研究和训练,毫无疑问,这种研究较为抽象和深奥,但却对设计师的发展有积极和重要的意义。设计院校和企业迫切需要这样的理论。

我认为设计心理学应定义为设计学科的一门工具学科,它运用心理学中经受检验、相对稳定的原理解读设计中的现象,帮助设计者更好地认识其设计目标人群与设计相关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起到改善和辅助设计的作用,同时增强设计者自身的思维过程和创造能力的了解和认识,提高设计能力。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目的在于获得必要的依据和参考,而不必把精力投入到心理学的研究本身中去。

三、改革设计心理学的教学思路

大学, 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理论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我的课程定位:运用心理学中经受检验、相对稳定的原理解读设计中的现象,为学生在设计时获得必要的依据和参考,而不是拘泥于心理学理论本身。我提出了以下几点的教学思路:

1、设计心理学教学内容上的合理剪裁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点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以及自己实践教学经验总结,我把教学内容定义为通用的教材性质而非学术研究性质,并且对教材内容知识点重新的进行了重新的归纳和整合:第一章:设计心理学概述部分。主要讲述设计心理学的概念、与设计心理相关的心理学流派、以及现代设计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等;第二章:讲解普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如感觉、直觉、思维、联想、情绪、情感、个性特征等;第三章:主要讲解以格式塔心理学为基础的设计艺术与视知觉心理规律;第四章:讲解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信息加工心理学”;第五章: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消费心理学”;第六章:讲解设计师的心理和设计思维。这与原参考教材有一定的出入。

2、教学方法上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强调经典性和实用性

首先,设计心理学的原理教学采用“拿来主义”直接讲授。让学生直接掌握所涉及的理论精髓,而不必去搞繁琐的理论探源与论证。为了使学生能更深刻的理解理论和解释设计现象,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心理学实验讲解。比如在讲解设计心理的现象――色彩心理的综合效果设计时,为什么在快餐店和电影院门口要设计一些不安的色彩,而在阅览室和实验室设计蓝色或冷色等宁静的色彩?可以通过心理学家的心理实验结果来证明:让一部分人呆在四面都是蓝色的冷色调房间内,另一部分人呆在四年都是红橙色的暖色调房间内,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在里面呆一个小时出来。实验结果时在蓝色房间里的人呆了一个小时二十分钟,而在红色房间的人呆了只有不到四十分钟就出来了。

其次,设计心理学的应用部分采用经典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设计心理学的目的是运用心理学中经受检验、相对稳定的原理解读设计中的现象,为学生在设计时理论指导实践获得必要的依据和参考。通过案例分析法,教师将设计理论,设计师、消费者、设计作品直观的显示在学生的面前,边分析边向学生提出问题并适当讲解,以获取最佳效果。让学生意识到,设计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工具学科在设计中的不可或缺作用。因此,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提高其实用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再次,设计心理学的实用性知识采用演示练习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繁荣”源于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通过理论的学习和设计现象的理论分析,采用讲授和练习相结合。目的是通过案例分析和市场调研的操作,加速学生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过程,从而解决设计心理学科的学习中“知易行难”的问题,诱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练习中去,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最后让学生的通过市场调研和作业,使学生在设计和生活中,更深刻的理解设计设计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指导设计实践,达到理论的升华。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每个教师都应当有创造性地去教学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学质量,设计心理学教学效果的提高除依靠上述方法外,还应根据这门专业基础课的特殊性,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从教学实际出发去研究。

3、增设网路时代的数字设计心理应用研究。

随着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学科都需要参与到计算机的设计中来,目前的数字媒体和虚拟化设计等相关专业作为艺术设计中的一个新兴的重要方向和分支,已经实现了无纸化的全电脑操作,因此我们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数字话设计时代中,根据理论建设和学科建设的需要,增设设计心理学在数字化时代的现象解释和应用研究。着重的理论依据有:格式塔心理学的视知觉规律,特别是色彩心理对设计的影响;情感与情绪在网络化时代的实践研究;消费心理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研究,以及界面和交互设计心理、用户设计心理等等。我以前曾发表的论文《WEB设计中的情感交互》也浅显的设计到了其中设计心理的情感交互研究。

小结:

设计心理学作为一门交叉性的边缘学科,从对设计现象的感知和设对计现象的原理着手,对设计实践和原理产生必要的补充。此外,设计心理学还与设计实践教学共同构建出一个为适应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所需要的设计课程教学体系。我们相信,设计心理学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柳莎.设计心理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2] 许邵艺.设计艺术心理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10

篇10

美学研究两个问题:1、美感经验中我们的心理活动。2、什么事物算是美。其中“美感经验”是我们在欣赏自然美或艺术美时心理活动。美学最大任务在于首先分析美感经验。美学从哲学分支,克罗齐认为知识有两种:直觉的和名理的。也就是说名理的知识本身毫无意义,当与另一事物或概念有联系时,而得到意义。直觉的知识不涉及其他,只是一个独立自足的意向。物可以呈现在心里的除了形象,还有实质、成因、效用、价值等。没干经验中无所依呈现于心是它的形象本身,不关其他事项。对待一件事物,有三种不同态度:科学的态度,实用的态度,美感的态度。“朱光潜强调美感经验的分析高于对美本身追问的重要性,但他并没有把美学弄臣如果一个仅仅是对经验模式作过程分析的学科,他知道美学离不开综合。”(――宛小平.学术月刊[D].2004年4.)进而转向美学心理研究的历程。

拉开心理距离,用客观态度欣赏一件事物,就是美感态度。一般事物带有常态,去掉常态中的经验积累,就是形象本身,如果事物和我们的欲念和希冀之间还有一种适当的距离,就能够只观照形象本身。心理距离也是一个亦近亦远一个欣赏者越能拿自己的经验来验证作品,就越能了解它,欣赏它。创作者要是能够描绘出切身的情感,他的作品不会空洞不近情理。文中提到:

法国心理学家德拉库瓦在《艺术心理学》说:雷奴维埃(Renouvier)一位艺术家须先站在客位来观照自己,然后才可以把自己描摹出来,表现出来,这是很精当的话。艺术家如果要描写自己切身的情感,须先把它外射出来,他须变成一个自己的模仿者。托马斯・曼(Thomas Mann)说:“生糙的热烈的情感向来是很平凡的不中用……强烈的情感并无艺术的意味。

在凝神观照的时候,除去观照的对象,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物我同一的境界。尼采说过,美学只是一种应用生理学。“移情作用”和“内模仿”的问题很复杂,各家学说争论不休。以一个例子说清朱光潜的总结观点,一个人看见宏伟的石柱,产生一种威严的感觉,立普斯认为这是“移情作用”,可以纯粹用心理学解释,大多数学者认为“移情作用”的胜利作用不可忽视。“移情作用”不仅仅是心理活动,还有在看到石柱时候身体肌肉筋骨产生的升腾的反应。

美感经验是一种聚精会神的观照。要达到则会种境界,我们须在观赏的对象和实际人生之中辟出一种适当的距离。在聚精会神第观赏一个孤立绝缘的意向时,我们常由物我两忘走到物我同一,由物我同一走到物我交注,于无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注于物,以物的姿态移注于我。在美感经验中,我们常模仿在想象中所见到的动作姿态,并且发出适应运动,使知觉越加明了,因此,筋肉及其他器官起特殊的生理变化。形象并非固定的。

美感与联想的关系是当我们丢却了生活中的种种牵制,心里没有一个主题思想的时候,看见一件美的事物,可以引起美的联想。但是当看见文字来描绘音乐的时候,同样可以引起联想却不是音乐本身。在美感经验中我们聚精会神语一个鼓励绝缘的意象上,不旁迁他涉,联想则最容易使精神涣散,注意力不转,使精神从美感的意象本身转移到许多其他事物上面去。联想从甲到乙,再到丙都是偶然的没有艺术的必然性。注重联想就是注重内容。从近代实验美学的结果看,联想最丰富的人大半欣赏力也最低。

篇11

一、什么是艺术接受

艺术接受即指在传播的基础上,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鉴赏者为主体,积极能动的消费、鉴赏和批评活动。

二、景观建筑学“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

作为现代科学理论的一部分,景观建筑首先在视觉上给予人们冲击力,在满足人类的视觉享受之后,再言其他。对于其使用者、观赏者,即指服务的对象,要充分考虑其在观看并使用此景观建筑时代感受。这样的感受不仅仅是视觉感受,在很大程度上使用的便捷性更决定了此项设计的成败。因此,与建筑学相同的是,景观建筑也应当功能性和观赏性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者的心理需求。

三、艺术接受心理理论特性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一)特性

1.考虑环境中人的行为特征

设计心理学的观点是要了解人的行为习性,考虑人和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人的行为特点及规律,对城市环境的营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设计小路和游步道时会充分考虑人的行走习惯,避免绿地中那些人为踩踏出来的道路等等,逐步对症下药,减少环境设计上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2.强调可参与性

环境创造是为了人的活动。设计心理学认为创造出来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使用环境,环境设计师经过自己的体验,在创作意向中为公众注入许多实用的环境要素,但这只是诱发环境参与的先导,重要的是为使用过程中群众再创造留有较大的余地,而如果在创作过程中能发挥使用者和群体的创作智慧,将会使环境设计更具有弹性和艺术魅力。

3.重视地方性的原则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环境特征,地方性原则的提出是肯定环境文化多元化的结果。它从不同气候、地理特征等因素解释环境差异的合理性。这些先天性差异原本是各个民族和地域的人们,在历经漫长的适应性发展后,所形成的自然选择,也是当今不同区域形成自己特色的主要条件和历史积淀。评价一个具体的环境设计成功与否,一定要使之与所在环境的总体风貌特色相联系,因为一个城市或地区注定要以环境个性的存在作为资源和文化价值的依据。  (二)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1.基于使用者对于空间的接受心理进行设计

对于人来说,穿着鞋进入的空间是“外部”,脱了鞋进入的空间是“内部”,这一点可以说是生活习惯而学到了的。穿鞋到外面去时,有一种紧张感,脱了鞋就会有一种好不容易的到解放、舒心地回到家里的感觉。

人们总是特别相信自己的眼睛,通过视知觉感受到的事物最容易影响人类的心理活动,但是通过对其功能需求的满足,对设计实际的感受,其实是能够更深地影响接受者的判断和好恶。“内部”和“外部”看似是通过视觉来分辨, 但实际还是根据其功能分区界定的。

2.基于使用者的尺度感官进行设计

宽与高之比(D/H)

当D/H

当D/H=1时,会产生空间匀称之感,显然是空间性质的一个转折点;

当D/H>1时,随着比值的增大会逐渐产生远离之感,超过2时则产生宽阔的感觉。

3.基于格式塔心理学进行设计

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它强调知觉到的东西要大于眼睛见到的东西,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合,强调图与底的关系。

园林景观设计平面图中,通常视图形为造景的要素,如建筑,水体等.在这里,我们将它变成背景.景观设计中各元素在平面图中外轮廓线的确定,不仅要考虑功能,景观序列等因素,还应该基于图底两者对立统一的背景转换关系-图底倒置关系。它们并不是简单的反应与被反应/衬托与被衬托的关系,应该是一种相互协调,共同创造美好景观的关系,体现一种整体性。在一幅黑白的平面构成中,当你欣赏黑色的部分时,它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可当你去掉黑色的部分,流下的白色部分依然是一幅美观的图案。

四、结语

在全球化进程中人类的设计正在走向一个更新的未来。随着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以及我们对自身生存环境日益迫切的需求而产生的环境设计,是以各种自然、人工环境加以组织、改造、利用,使之更加符合人类的行为和心理需求并具有更高审美价值的一门新学科。其本质是创造,是人的生命力的体现,设计师用挖掘人类最本能的生命力与原动力的开发相结合作为设计的创作来源,以构成各种形式的符号系统为媒介进行思想交流,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人、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魏志芬,王玉洁.浅谈环境设计中的心理因素[J].中国园林,2000(8).

[2][美]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3]高庆年.造型艺术心理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8.

篇12

上午我讲了中国书法史的开头,主要是书法美学、书法形式的演变问题,它的发展背景是史前和商周秦汉魏晋上古书法史(上午的课题《用笔与结字:中国书法成熟的三大历史阶段》),涉及了当代书法与古代书法关系的问题。下午我讲书法史的结尾,即近古书法史的两个转折点和当代书法创作的趋势。

一、17世纪书法转折点不是清初与傅山

近古书法史转折的关键是什么?在哪里?是谁?它与我们当代书法史的关系?这些问题的提出,是不久前我访问英国拜会牛津大学艺术史系主任柯律格教授时引出来的。

柯律格教授在中国最近翻译出版了两本书。一本是北京大学出版社翻译出版的《明代的图像与视觉性》,他的博士生到北京访问时送给我的。我回赠了一本《书法艺术概论》,然后相约今年6月份在牛津会见。会见时,他又送了我一本书(这之前他寄了英文版给我),是由三联书店翻译出版的《雅债—文徵明的社交性艺术》,4月份刚翻译出版的,正好他的样书到了,就签名送了我。这两本书都是关于明代艺术史研究的,他运用艺术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一些很新颖、很精辟的看法,值得我们参考借鉴。我们会见时就谈到了明代书法研究的重要性和明代在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意义。

后来,我把与柯律格教授见面的事跟苏立文教授聊了一下,他说:“他(柯律格)是研究图的,我是研究画的。”所谓“图”,就是在社会上使用的各种视觉的图像;所谓“画”就是艺术绘画。叶秀山先生曾提出艺术美学研究不外乎两种方法论:一种是艺术心理学,一种是艺术社会学。以此归纳,苏立文研究“画”大约属于艺术心理学范畴,柯律格研究“图”应该属于艺术社会学范畴。柯律格的研究也把“图”和“画”分开,谈到明代的图像,显然具有艺术社会学方法论的特征。

柯律格关于文徵明讲了什么问题呢?他讲的是关于文徵明书画作品的流通问题,书名叫《雅债》,“债”就是一种商业性活动。书中他进行大量的文献考证,详细区分了文徵明的作品中哪些是送人的,哪些是卖钱的,哪些是巴结官员的,哪些是盐商们买去用于贿赂解决各种生存问题包括孩子读书升学等书画作品的流通问题。于是我们就这个话题聊天,开始聊起中国的明代问题。聊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一个背景,因为最近两三年有一本很有影响的书,叫《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这本书,我看现在大专院校学生写论文和投稿参加书学讨论会的人,有事没事都爱引用。今天我在这个地方正式提出:这本书有很重要的艺术社会学价值,写得非常好,但是它为中国17世纪书法艺术史所作的结论是错误的。中国17世纪书法史的嬗变不是在清初和傅山,傅山只是中晚明书风的一个收尾,并不是一个开始。这本书讲傅山是清代碑学书风的开创者,但傅山只写过颜真卿的楷书,是唐碑。康有为《广艺舟双楫》非常明确地对唐碑严厉批判,因为唐碑确立了主流书风中非常严格的形式法则。康有为所谓“尊魏”与“卑唐”之题,就是清代碑学书风的核心,就是要破除唐楷法则,宣扬北魏碑刻的非唐新法则。所以,他把傅山临写颜真卿的唐楷作为碑学书风的行为示范,显然是与清代碑学书风形成、发展的历史相悖的,这是一个错误的结论。这本书写得很新,就在于它使用的艺术社会学方法论,因而更容易以较为详尽的“史实”误导对中国书法发展史的研究。

傅山一生虽然有一多半生活在清初,但他实际上是中晚明书法的殿军。而中晚明书法即17世纪书法史的关键人物,是徐渭和“晚明六家”的董其昌、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和傅山。徐渭生活于16世纪后期,但他是17世纪前期晚明书风的引导者,而王铎是集大成者,傅山则是追随者。这个问题我在《中晚明书风的承袭与流变—以徐渭为例》一文中有详细阐述。如果要对徐渭与傅山作一个比较文艺学研究的话,傅山在中国近古文学艺术史上的地位更是远远不及徐渭。徐渭是阳明心学的直系传人,他“本色文学”的诗歌直斥“前、后七子”,其剧作《四声猿》及其戏曲研究的影响也非傅山可比,再则傅山之画在徐渭面前只能算客串水平。所以论中国17世纪的文艺发展史,徐渭远比傅山重要得多!若将傅山和王铎作书法比较研究,王铎也比傅山更重要,傅山只是王铎的追随者和继承者。傅山在17世纪书法发展史上没有作者所说的这么重要,如果不弄清这一点,就会使我们对艺术发展史的焦点视界变得模糊起来,最终使我们对当代问题的视点也变得模糊起来。把话说得更直白一点,傅山在近古书法发展史上的重要性不及徐渭和王铎的一半,所以他不是中国书法史中的最重要人物之一。傅山的意义,更多在遗民文学、遗民文化艺术方面,他代表了在中国古代极为复杂的民族国家观念中文人、学者、艺术家的文心与风骨的生存选择及其经典价值。

篇13

当西洋美声唱法传入中国后,绝大部分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都以生理教学为主要手段。在浩如烟海的声乐专著中,很少提到心理素质对歌唱技能技巧和情感的支配作用。直到近些年来,才有声乐心理的专著和论文。

在下文中,我们具体地探讨一下歌唱发声心理活动的方法,因为它对于声乐学习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感觉”是歌唱发声过程的初级阶段

心理学指出:“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就产生了对这些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这种反映叫做感觉。”

1.歌唱听觉

对于歌唱者来说,必须具备对乐音敏锐地感受和分辨能力,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训练来提高的。

人的听觉,主要接受外界声音的信息。但对演唱者来说,运用自己的“内听觉”去监听、调整歌唱器官的发生动作,向平衡状态完善。只是歌唱者与听众在听觉效果上有不同的差别:歌唱者的主观听觉,不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体外空间的音响效果上,而应该更多地注意体内共鸣腔体里产生的音响效果。这正是强调“内听觉”的意义。

歌唱者与听众,在听觉上存在着主、客观的矛盾。特别在高音区,歌唱者感觉在头腔的共鸣空间中只有一个很小的共鸣点在振动,听众听到的却是很响、很大的明亮的头声。歌唱者感到头腔里更多的是较暗的音色包围着明亮的、集中的小共鸣点,听众却听不到空和暗的音色成分。歌唱者在学唱的过程中,不仅要懂得这种声音音色的主客观差别,还要尽快地适应主客观的矛盾状态,去掌握主动调节、控制共鸣音响的心理技巧。

2.歌唱视觉

有人把音阶与颜色联系起来,虽然有些玄妙,但不可否认是有一定道理的。贝多芬认为b小调是黑色的;斯克里亚宾认为c小调是蓝色的,G调与D调是黄色的。这就是音乐家对调性的视觉反映。

歌唱家对歌声也具有视觉反映,在演唱时,歌唱家的眼里有景与物的视象。在发声时,我们通常所说的声音明亮、透明、暗淡、苍老等这些都是视觉感受。当欣赏《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时,仿佛也看到了“桃树倒映在明净的水面,桃林环抱着秀丽的村庄”这幅迷人的画面。演唱者一旦产生了视觉的内心视象,就调控了演唱的情绪和情感。视觉的内心视象调控着情绪和情感,而情绪和情感又调控着歌声的规律,这就是视觉对歌唱与发声的调控作用。

二、“注意”在声乐学习中的意义

在声乐学习中,“注意”对于学习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心理学家指出:“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由此,才能够清晰地反映周围现实中的一些事物。”“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性。人在注意什么的时候,就在感知、思考或想象着什么。歌唱发声时,要将这些综合的心理活动统一起来,不断培养有意注意,克服注意的分散。就可以使歌唱的技巧变成长久而稳定的习惯,使有意注意变为下意识的无意注意了。

转贴于

“注意”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注意的分配与转移。在声乐初期学习过程中,人们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注意的单一性。当老师提醒学生需要在发声时保持“高位置、深呼吸”的感觉时,学生往往只能照顾到一个方面:顾了位置,忘了呼吸;顾了呼吸,忘了位置。这种顾此失彼的现象,往往是由于不懂和不会运用注意的分配与转移的心理方法。

三、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声乐表演心理素质除具有先天素质外,更主要的是集中在后天培养的素质方面。

1.歌唱欲望与歌唱环境的培养

歌唱欲望首先来自兴趣和爱好,在此基础上的强烈歌唱欲望和表现欲望,才会促使歌唱家热爱这门艺术,产生真挚的情感。一个人在唱歌前,要自我激发歌唱欲望。这一过程看来很短,只是歌唱前的准备阶段,但它需要平时的反复练习和着力培养。歌唱欲望的培养和形成,兴趣爱好是基础,正确科学的技巧训练是关键,稳定协调的心理素质,是其成功的重要保障。

所谓歌唱环境的培养,主要指通过平时的注意和训练,使其习惯于在各种环境和场合中进行表演的能力。凡优秀歌唱者的表演才能,都是在不断的舞台实践中逐步锻炼和培养起来的。随着实践经验的日积月累、表演技巧与艺术修养的不断提高,歌唱者对自己的成功充满了信心。当然,所有歌唱心理素质的培养,均须建立在发声器官的良好训练和演唱技巧较为完善的基础之上。“艺高人胆大”,它同样会给我们带来诸多有益的启迪和帮助。

2.歌唱的激情与表现的控制协调能力的培养

歌唱表演的激情,也就是演唱者的激情与灵感对作品的重新诠释。这种热情与创造来自歌唱者强烈的创造意识。这种创造意识,使每一次演唱,都能重新赋予作品新的生命和更为丰富的内涵,使听众获得新的感受,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演唱者一方面要以自己的热情激起听众的情感,另一方面又能控制自己的创造热情。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歌唱者的心理状态主要在两个方面对歌唱表演产生影响:即训练心理状态和演出心理状态。克服不良心理状态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第一,过硬的技术和技能;第二,有效的实践锻炼和积累经验;第三,解脱自我,消除自卑和患得患失思想,排除杂念。只要能够做到上述三点,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必将获得令人满意的演唱效果。

参考文献 :

[1]赵梅伯.歌唱的艺术[M].上海音乐出版社.

[2]邹本初.歌唱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