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滕王阁序课文原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滕王阁序课文原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滕王阁序课文原文

篇1

出处: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示例:~动和风,一派箫韶仙苑同。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四十回。

再来看看对“人杰地灵”的解释。

拼音:rén jié dì líng

解释:杰:杰出;灵:好。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示例:实在襄阳的~,恐怕比它的山水形胜更值得人赞美。闻一多《孟浩然》

我认为作为单个的成语,现代汉语成语词典对“物华天宝”和“人杰地灵”进行这样的解释是完全可以的,但是把这个解释放到这篇文章中去,显然是无法解释得通的。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很多成语的意思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现代汉语成语词典中对这两个成语的解释也和这两个成语在这篇文章中的本意相去甚远了。既然这样,那么这个“物华天宝”在文中应该怎样解释才合理呢?

首先我们可以从语法上根据句子的结构来判断它的意思。大家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这个子句是由两个对仗分句组成,所以由此可以推出,“物华天宝”和“人杰地灵”的语法结构是一样的。课文中对“人杰地灵”的解释是“人才杰出是因为地有灵气”,从语法上来看把“人杰”和“地灵”解释成了一种因果关系,所以由此也可以推出“物华”和“天宝”也是这样的因果关系,可以解释成“物有精华是因为天有珍宝”。

其次是从语意上联系全文来判断它的意思。因为在文章的这一段中,作者主要是极力地赞美滕王阁的所在地也就是文中所指的“豫章故郡,洪州新府”的风貌,而“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这一句主要是赞美这个地方的物产丰富,人才杰出的。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那么这里的“物华天宝”和“人杰地灵”就都可以理解成并列结构短语。可以解释为“物有精华,天有珍宝”和“人才杰出,地有灵气”。

篇2

【因形求义法】

通过字形结构来推断实同的意思。汉字是表示词语的符号,是表意文字。汉字的音、形、义通常息息相关。复习课文,识记实词意义时,应从三个方面留意:①根据形声字推断意义。如“和氏壁”的“肇”,是形声字,“辟”表读音,“玉”表意义。“缟素”的“缟”,“高”表读音,“纟”表示丝帛,布料,②根据会意字的几个组合部分推断,如劣,取少力之义;尖,上小下大;卡,不上不下;岩,山石;歪,不正:尘,小土。⑧根据通假字推断。如“丈夫二十不取”的“取”,应为“娶”。

【课文例句】

1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工勃《滕工阁序》)

“鹜”:与飞鸟有关,野鸭。

2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李密《陈情表》) “擢”:从提手旁,提拔,提升。

【方法应用】

1 家人见者,悉骇愕(2006年江西卷)

“”,从“目”从“”,是“从门缝中看,窥视”之意。

2 道济趋下阶。(2007江苏卷)

“趋”,从“走”,古义“走”即为跑、课文中有“他日趋庭,叨陪鲤对”(王勃《滕王阁序》),可解为“快走”之意,

方法二

[联想断义法]

联想所学课文中的语句来帮助推断实词的意思。复习课文,烂熟于心,做到胸有“实词”,这样,做文言文阅读题时,对所考的词,在记忆中进行扫描联想,再现课文中所学实词有哪些意思,为自己准确解释词语在句子中的意义,或判断选项的解释是否正确提供可靠的保障。

【方法应用】

1 知杭州仁和县。(2005年山东卷)

此处需解释“知”,可联想到“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里的“知”的词类、句子成分和意思,据此可推断“知”是“掌管、管理、执掌”之意,

2 公性孝友,为颖川公次子,方龀而母沈安人亡。(2007年湖北卷)

此处“龀”,属生僻字,但可联想曾学过的“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愚公移山》),这里的“龀”意为“换牙”,结合“方龀而母沈安人亡”句意理解,恰好是此意。

方法三

【结构推理法】

根据词语前后的搭配,参照其词性来推断实词的意思或者根据前后句式结构来推断实词意思。课文中的文言文,大都有比较整齐的对偶、对比、排比等句子,词语在意义上有相同、相近,相对、相反,同类、相关或因果、照应等多种关系。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求得实词的正确解释。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中的“忧劳”与“逸豫”相对;“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柳宗元《捕蛇者说》)中的“殚”义可由大家比较熟悉的“竭”的意义推知。

【课文例句】

1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鉴”,名词意动用法,“以……为鉴”的意思。

2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贾谊《过秦论》)

此句中“追”和“逐”是动词,“亡”和“北”处于宾语的位置,两个动宾结构形成并列关系。因为“追”和“逐”的意思相近,所以“亡”和“北”的意思也可能相近,“亡”在此处为名词,指“逃亡的人”,结合句子语境,“北”可确定为“败北的人”。

【方法应用】

1 志义相合,刑牲盟生死。(2007江苏卷)

“刑牲盟生死”中的“刑”字,因“刑”与“牲”均为名词,依据两名词并列前者多为动词的规则,可明确其为动词“杀”。再结合已学过语句:“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就可以确定其为“宰杀”。

2 与其得罪于能陟我、能黜我之君王,不如忍怨于无若我何之百姓。(2007年江西卷)

“能陟我”与“能黜我”结构相似,已知“黜”为“罢黜”意,不难看出“陟”为反意,即“提拔、升职”。

方法四

【语境断义法】

结合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或句子所在的整段文字、整篇文章内容来推断实同意思。通俗地来说,就是将所考实词的某意义还原到文中,再根据语境事理来推断它是否与原文事理相吻合。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中的“异同”,指两个相反的词:不一样和一样。将这两个意思还原到文中,就与“俱为一体”相矛盾了。因此,“异同“在这里只能译作”一样,相同。

【课文例句】

1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苟子《劝学》)

“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泳”之意。

2 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信陵君窃符救赵》)

“存”,“拜访,问候”的意思。

【方法应用】

1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杜甫《新安吏》)

篇3

一、在文言文教学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激发学习的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源于兴趣。因而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拨动学生的“兴趣”这根弦,尤为重要。多媒体网络环境,以其广阔的材料来源渠道,为生动的课堂教学气氛提供了保证。通过信息技术平台,文言文教学可以将丰富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素材引入语文课堂,使枯燥的文言文描述变得更鲜明、更强烈、更集中,从而创设出色的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想象,激发学习的兴趣。

如在学习《滕王阁序》时,教师可以播放著名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在滕王阁录制的现场配乐朗诵,再通过多媒体展示滕王阁的壮美景色,从视觉、听觉上引起学生的审美兴奋,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这比教师单纯的说教更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再如在学习《鸿门宴》前可播放屠洪刚演唱的《霸王别姬》,学清照《声声慢》一词前可先播放歌曲《月满西楼》,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感受古人的情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驱动力。

二、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轻松地帮助学生梳清条理,归纳知识点

高中文言文的学习一般以篇章为单位,这就造成了文言字词具有多、散、乱的特点,学生如果缺乏合理的思维方式,就很容易迷失在浩瀚的文言海洋之中。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文本编辑”的多功能性,对文言基础知识进行精心的归纳编辑并加以展示,让学生清晰有条理地掌握文言知识点,如可以将“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按条理归纳出来,并用不同的颜色、字体加以区分强调,这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就会一目了然。

在上复习课时,教师除了可以将文言文的知识点用多媒体形式进行呈现,还可以让学生就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测试,甚至可以对多媒体的语音功能加以设置,当学生回答正确时,语音功能就会提示“恭喜你,回答正确”,回答错误时,语音功能则会提示“对不起,继续努力”,这样就不仅增大了复习课的知识容量,大大提升了复习课的效率,还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对文言字词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掌握枯燥的文言知识点,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做到的。

三、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引导学生实现大胆质疑、自主探究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有了问题才会思考,继而去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观察、研究问题的能力。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这一先进的平台,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激活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它的语言简洁精练,但含义深刻,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在教授《论语》时,可以尝试着将课本上的译文去掉,用多媒体将原文投映出来,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文言知识一边自读一边思考它的内涵,然后再将原文和译文的对照展示在多媒体上,通过对比学生自然会产生相当多的疑问:有字词解读的困惑,有文言句式的不解,也有语录意图的揣摩……学生有了这些疑问,自然就萌生了解读的渴求,产生了解读的内在驱动力。接着,教师就可以通过网络课堂将这些疑问集中,引导学生就这些问题展开多边谈论,深层探究,不断丰富对语录的解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借助信息技术这个绝佳的平台,就可以为学生大胆质疑提供技术支持,也为师生、生生的即时交流提供机会,让那些一闪而过的灵感火花定格成知识与能力,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自主发展。

文言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文言文教学“满堂灌”、“一言堂”的形式,促进了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行为的改进。教师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引路人、探讨者、合作者,增强了学生大胆质疑、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优化了教与学的质量。

四、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

文言文传统教学中,有些课文教师单凭口述,学生常常停留于字词的理解上,机械地抄录教师所谓的中心思想,并不能真切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中心和作者借文字所要表达的深刻的感情。而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就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的信息获取渠道,结合网络素材更全面地理解作者和他的一切,从而有效地突破学习的难点。

例如教授《赤壁赋》时,在扫清文字障碍、理清课文基本脉络之后,教师可以问学生“苏轼是个怎样的人”这样一个问题,但不必急着告诉他们答案。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中,教师可以充分有效地提供学生相关材料的网络地址或者某些论述,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找相关资料,课内外相结合,理解苏轼被贬前后的经历,理解课文展现出的苏轼情感的波澜,甚至还可以通过网络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学生借由信息技术这一媒介,自己搜集分析材料,相互交流讨论,从而使知识更加巩固,进而真正体会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复杂的感情。教学的效果显示,学生所认识到东西要比我们教师看到的多得多,甚至深刻、新颖。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篇4

一、读导结合,发挥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

由于年代的差异和审美取向及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变异,加之语言环境的变迁,当代高中生普遍对文言文认知不足,认为文言文晦涩难懂,对文言文存在陌生感和畏惧情绪。其实学习文言文大可不必如此费劲,只要放松心情,放开喉咙,大声诵读,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文言文诵读,不是简单地读,而是要目睹其文、耳闻其音、心通其意地进行综合阅读活动,是从字、词、句到段、篇、章的全面感知和把握,是一个仔细体味和琢磨文章语气、语调和情感的复杂过程。教师应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指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走进文本,做文本的知音,通过对文本有声的朗读和本文进行情感的沟通。学生通过对文章的反复诵读,自然就会感受文言语言的抑扬顿挫,内容的丰厚多彩,结构的严谨整饬,从而增强对文言语言的敏感性和对文言作品的鉴赏能力,对文言文的畏难情绪就一扫而空。

除放声朗读外,我们还可以创造友善而轻松的环境,激发学生好学乐学的情绪,引导学生主动走进文言文。在教授文言文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点,由点及面,先精选一些和课文有关的精辟语句或语段介绍,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慢慢进入文章佳境。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之一代改革者矢志不渝之志;王勃《滕王阁序》之精美之境、豪迈之气融而为一……通过这些与所学文言文相关联的精神内涵做先导,以这些语段中的人生体验和睿智激发学生的好奇和质疑,在精美语句的熏陶下一步步深入文本,领悟文章的精髓。

二、多向对话,优化文言文课堂教学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文言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和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还是学生与文本的交流抑或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沟通都至关重要。教师对文本的深入把握和深刻研究,拥有丰富的信息并不乏个性的解读,在课堂时用清晰的流程向学生传达,与学生分享体验、交流碰撞。在教师的有效带动下,学生走进文本,从文言文的语言形式入手一步步体会领悟、质疑探讨,逐步寻求文本的思想内涵。

掌握文言知识信息,仅靠课堂上一点时间或者个体的积累是完全不够的,我们的做法是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笔记本,将课堂上提到的文言现象记录下来,一个词语的一种用法或者一种句式在这篇课文中出现,就把它记录下来,其他课文中如果再出现这些词语的其他用法或者其他句式或者同种句式的不同语例,就把它补充进去。拿古今词义来说,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词义的异同存在三种情况:一是某一词的古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完全消失,古今词义完全不同;二是某一词的常用古义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作为常用义项使用,古今词义基本相同;三是某一词的常用义在现代汉语中还偶尔存在,但已不是常用义,古今词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三种情况外,除第二种情况,学生基本不会理解错误,在阅读文言文时,这类词就不会造成阅读障碍。第一种和第三种情况学生如果按照现代汉语的常用义理解古义,就很容易造成对文句理解的错误,这类词在文言文中占据比重大,如果让学生发挥团队的合作精神,收集整合后互相交流,那么大家的信息量就会增大。

三、多元解读,拓展文言文学习空间

文言文中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教学文言文,除了课堂教授的有限篇幅外,我们还应该把视野放开,“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将文言文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课文拓展到古代典籍,引导学生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这种探究性阅读主要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相互交流,质疑启发,深化理解。

以《史记选读》中的人物传记来说,从君王将相到普通大众,无一不是丰富复杂的,我们解析这类文本就不能只是单向思维,要用批判的眼光审视这些历史人物。在学习《管仲列传》时,我提出质疑,作为“春秋第一相”的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他的政治生涯中可圈可点的太多,作者司马迁为何不遗余力地花大量篇幅在传记开篇写鲍叔牙和他的交往,这有什么深意呢?

教材中很多课文只是原文的节选,如《荀子・劝学》、《庄子・逍遥游》,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原文全篇乃至所属专著,拓展学生的文言文感知空间。在拓展阅读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起到组织、指导的作用,还要适时、适度地参与研讨,增强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通过一段时间的自主阅读,个人将所读文章的内容结合理解联系思考,通过比较延伸、联想和推测,提炼出个性化的解读,并用简要的文字表达出来,一起交流。

这样做不仅丰富了整体的阅读量,还激发了学生探讨的热情和质疑的勇气,并且通过书面表达的训练强化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种过程操作的关键在于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还要运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等,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阅读体验等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进行科学合理的纠正和引导。

“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布鲁纳)。实践证明,在文言文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进行能动的创造性学习,不仅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优势,开发潜能,更对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主动性和学生的语文素养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目前,文言文教学往往缺少师生互动,缺少活动体验,缺少疏密张弛。这些现状要求教师无论在认识还是在实践上都必须对文言文教学做出调整。

一 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教法

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文言文教学,并不是要全盘否定传统教法。经过一代代语文教育工作者苦心摸索而形成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仍然可以出现在今天的课堂上。比如,诵读名家名篇对于认识理解乃至应用文言文都有积极的作用。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就是学习文言文的一把钥匙。诵读不仅能帮助我们识记文言文的结构及词汇,而且还有利于我们培养文言文的语感、加深对文言词句的理解。优秀的文言作品一定要多读熟读。

二 充分相信学生,该放手时就放手

教师应该转变理念,摆正教师角色,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不必有太多的顾虑。学生在主动探究、讨论中,往往会有教师意想不到的新发现。这样的教学,才是生成性的,才是富有生命意义的,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如在《岳阳楼记》的教学中,笔者先出示了:湖北的黄鹤楼、江西的滕王阁、洞庭湖的岳阳楼三幅图,然后提问:“同学们,这是江南的三大名楼,你们能不能以导游的身份给大家介绍介绍?给你们5分钟时间准备”。全班同学以小组的形式纷纷找资料进行准备,学习兴趣浓厚。在此基础上,笔者转入正题:“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文章的记述,做一次洞庭湖之游,去感受那万顷碧波的阴晴明暗,去聆听作者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语吧!”接着是字词翻译,笔者先让学生利用工具书和注释通读课文,理解大意,圈出不理解的字词由全班交流讨论解决;出示文中的重点、难点,并采用小组接力赛或男女对抗赛来解决。这样,学生的好胜心被激起,教学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 不流于表面,教学要注重实效

新课程标准除要求“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外,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提高学生文化素养”,“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如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的《送东阳马生序(节选)》的教学,我们绝对不能忽视学习“勤且艰”的好学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求学态度,应把教学重点放在作者如何克服在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上,要使学生懂得“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的道理。知识的积累和精神的充实是读书的必备条件。在教学中,笔者会留出半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写学了这篇文章的感悟,题目是《读了〈送东阳马生序〉,我最感动的是》。有位同学是这样写的:

篇6

通过对高三的语文教学,我觉得要复习好文言文阅读的知识内容,可以从以下方面把握:

1.了解考查内容

得了解文言文考点:(1)120个实词的含义;(2)18个虚词的词性及意义;(3)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词类活用;(4)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意,将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析综合。

2.掌握专项训练解题技巧

2.1 判定文言实词含义的六方法。

(1)语境推断法。词义是不确定的,但上下文的语境是相对稳定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断文言实词的含义。(2)结构分析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对偶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的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义、词性。(3)语法分析法。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4)联想推断法。有些文言实词,虽然我们没有见过,但是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文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试卷中的问题,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5)成语对应法。现代汉语中的成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在理解成语的基础上,便可推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6)代入检验法。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贯通文意,解释正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解释,反之即为错误解释。

2.2 掌握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四技巧。(1)语境推断。虚词通常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2)标志识别。 一些特殊文言句式是以某些虚词为标志的,若能记住课内学过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则有助于快速答题。如表被动的"见""于""为""为所"等。(3)句位分析。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那么它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比如"也",句末助词,表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4)对称分析。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2.3 文言翻译八方法。(1)保留法。古文中的专名如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一律照抄,不必翻译。例: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并序》)这里除了"予""左迁"之外,都可保留不译。(2)替换法。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已不用或不常用,或者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就要用现代汉语的说法去替换古代的说法。例: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瑰"换成"珍贵","观"换成"景象"。(3.)加字法。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包含这个语素的双音节词或短语。例: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难"和"易"可用加字法翻译。此句译成: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

(4)删略法。指删去那些只起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或某些表敬称或谦称的词。例:公将鼓之。(《曹刿论战》)句中的"之"是个音节助词,可不译。(5)补充法。文言文中有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译时要将原文中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使句意完整,然后再翻译。例: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这一句不但省略了主语,还省略了谓语,翻译时必须补出。(6)调序法。古汉语中句子成分的位置与现代汉语有一些不同之处,常构成倒装句,应先调整成合乎现代汉语规范的句序后再翻译。 例: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这是一个状语后置句,翻译时应该把状语调整到它们应在的位置上。(7)拆分法。有些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也使用,但词义已发生变化,有的扩大或缩小了,有的已发生了转移,这时翻译就要使用拆分法。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语句中的"妻子"要使用拆分法,拆分成"妻子儿女"。(8)转述法。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述使用了某种修辞格的词语。例:雄州雾列,俊采星驰。(《滕王阁序》)"雾""星"都是比喻用法,要译为"像雾一样""像星星一样"。

2.4 "筛选文中的信息"的答题三步骤(1)审清题干,排除干扰。题干给我们筛选信息指明了方向,只有把握了考查方向,才能行之有效地筛选信息。譬如题干中要求"选出直接描写××景色的一项",这提示我们只能选直接体现某景物景色的信息,而间接或侧面描写的信息就要排除在外。(2)回归原文,揣摩用意。选项所给的信息是否正确,只有回归到原文的语境中去揣摩,才能准确把握。这需要我们回归原文,揣摩用意。(3)比较遴选,去伪存真。选项中总会掺杂一些迷惑性很强的错误信息,要想筛选出正确的就必须对所给信息进行认真比较,仔细遴选,依据试题指向去伪存真,从而得出答案。

2.5 分析综合"重对应"。答题时我们主要注重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选项的叙述或分析的错误主要是:①个别实词虚词故意译错;②人物事迹张冠李戴;③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错位;④人物性格陈述不恰当;⑤凭空添加,无中生有;⑥强加因果关系。

篇7

文言阅读的目的之三是品味鉴赏古人为文之精妙,学习古人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叙述描写、人物刻画等方面的为文之道。选入教材的文言文是从几千年的文化宝库中优中选优的精品,含英咀华,学习借鉴,无疑是提高审美与写作能力的一个捷径。如《勾践灭吴》的详略取舍就很耐人咀嚼,详写勾践“十年生聚”的具体措施,尤其是勾践的言行可以说是神情毕肖,但对灭吴的战略部署与作战经过却写的很略,详略的安排并不与“时间”成比例(勾践积蓄力量用了十二年的时间,灭吴之战断断续续打了近十年)。为什么要这样写?这就要结合作者写作的目的去分析,作者的目的是要突出“谁得到百姓的拥戴说就能成就大业”这一历史经验。

那么,高考文言文考查什么呢?

文言文测试以语言考查为基础,但更加关注对内容的理解、分析。

文言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特殊句式等方面。高考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很大程度上设置在文言基础知识上。

学习文言文的第一要着就是积累。而积累的最好办法就是背诵,把文言文中的若干章熟记在心,文言的实词的意义、虚词的运用、各种句式的变化等也都已经包含在其中了。更重要的是,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那么,需要背诵多少篇章呢?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对已有明确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这“一定数量”,在大纲中规定为《蜀道难》《声声慢》《长亭送别》等诗词曲30首,《劝学》《滕王阁序》《前赤壁赋》等古文10篇(段)。这些是对每一位高中生的最起码的要求,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你对文言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这是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根本途径,除此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不能把背诵课文的目的归结为为了高考试卷中得到4分的成绩。

提高阅读文言文水平仅停留在积累上面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迁移能力,即在阅读背诵课文的基础上,能够阅读其他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就是要掌握一些文言的学习规律和方法。

实词主要掌握古今异义的词、多义词、通假字和词性活用的词。

古今异义的词的难点,是那些古今都有的、但在意义上却有了较大变化的词。初学者往往用它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去套。多义词的难点是一个词往往有多种意义,多的达十多种义项,怎样选准其含义并不容易。

词性活用是文言语言的一大特点,它主要体现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三类词上,且有一定规律。

如2003年第11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讽:劝告。

B.咸私哂其矫饰焉

哂:讥笑。

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

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 务:致力。

答案为C。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意义。所考查的四个文言实词,在课内都学过。“讽”,见“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张衡传》),都作“规劝”讲。“哂”,见“夫子哂之。”(《论语·侍坐》)作“微笑”(含讥笑义)。“遇”, 见“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屈原列传》)都作“对待”,与“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中的“遇”同义。“遇”在文言中不作“优待”;如果遇“殊”结合,“殊遇”那就是优惠的待遇了。“务”,见“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作“致力”。 由此可见,高考涉及到的常用实词,一般在课内都见过,只要学好课文,掌握这些常用实词,解答高考试题还会有困难吗?

文言虚词,主要掌握虚词的语法功能。虚词在文言文中虽然数量较少,但使用的频率高,用法灵活,语法功能突出,因此也是学习难点之一。由于虚词常常分属于几类词性,故学习时首先要注意分清其词性,然后弄清其意义和语法作用。《大纲》规定要掌握15个虚词,《考试大纲》规定要掌握18个虚词。我们可以把这些虚词分为若干类来把握:以代词为主的有“之、其”等,以副词为主的有“既、但”等,以介词为主的有“以、于”等,以连词为主的有“而、则”等,以语气词为主的有“也、矣”等,另有兼词“焉”等。只要有了诵读的基础,掌握虚词应该比较容易。但仅掌握着18个虚词也是不够的。

如全国题第12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B.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C.宜戮讼者,以谢冤魂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D.即刑讼女而祭扫墓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答案为C。 C项上句的“以”为连词,表示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下句的“以”也是连词,表修饰关系。考查“遂”“因”“以”“而”四个虚词,其中“遂”字虽属常用虚词,但不在《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范围之内。这就说明高考命题是以文本为基础,只要文本中出现适合考查的词,就可能突破考纲的限制。

文言中的句式与现代汉语大体是相同的,我们只需掌握其不同的部分。这不同的部分主要是: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置句式和省略句式。

近几年高考文言文试题加强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试题比例也有所增长;2003年试卷中更有“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评价”设题明显,还有“对作者评价的评价”等,这就说明高考在对考生的素质要求上又上升了一步,进一步开拓了考生的思维空间。这一导向将会影响到今后的命题方向,值得考生重视。

读懂古文,这是高考对文言文的基本要求。用于考查的文本,一般式,一段四五百字的纪传性文字(如2004年全国题《后汉书·孟尝传》片断),写了某人(东汉孟尝)的几件事。再看全国和其他各省市的试卷,文言文的文本最具传统性:与往年(甚至可以推到十年前,1995年古文的测试文本《郑善果》、1994年的《何子平》等一直到前两年的如2003 年的《裴矩传》、2002年的《李将军列传》等)的文言文测试文本没有太大区别,都属于浅易文言文。

考试的基本要求主要是读懂文字。把一长段划分解阅读。

2004年《孟尝传》这段文字说了四件事:

第一件在先介绍孟尝是一个怎样的人后,介绍了上虞的一位寡妇在婆母去世后,受小姑子的诬告负冤屈而死,以致郡中大旱,孟尝挺身而出,为她洗白冤情,最终天降大雨,五谷丰登。第二件事,孟尝在当合浦太守时,革除前任留下的弊病,移风改正,终于使失去的珠宝又回来了,百姓安居乐业。

第三件事,孟尝深受百姓爱戴,当要离任时,百姓牵着他的车请求他留下,他只能登上乡民的船趁着夜色偷偷地离开。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邻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家。

第四件事,写尚书杨乔十分赏识孟尝,并竭力向桓帝推荐他,但没有受到重用,最后老死于家中。

读懂了这段文字,其中两道题会一目了然。

学习文言文还要明确文言翻译的要求——“信”“达”“雅”

所谓“信”,就是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增添,不遗漏,不走样;所谓“达”,就是要求明白通畅,符合现代汉语习惯,没有语病;所谓“雅”,就是文字考究,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富有表现力。一般考试的要求,能达到前两条,即可得分。

一是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增添,不遗漏,不走样。如全国卷第15题,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l)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答案为: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产珠宝,同交阯接界,常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

答案要点是:实——果实(草木之实,足实也《采草药》); 比——并列,挨靠在一起;比境,两地很靠近; 贸籴——贸易,买进粮食。籴,买进粮食。

(2)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答案为: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邻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家。

答案要点是:穷泽——贫困的湖泽,自——亲自, 就——来到

二是明白通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无语病。如乙卷第15题,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乃疑迁特雄文善壮其说,而古人未必然也。及得桑怿事,乃知古之人有然焉,迁书不诬也,知今人固有而但不尽知也。

这个句子分两句翻译,整段文字分为“乃疑……然也”、“及得……知也”两句。

答案为:于是怀疑司马迁只是文笔雄健,在叙事中善于渲染,而古人不一定就是这样。等到了解到桑怿的事迹,才知道古时的人也有这样的情况,司马迁的书并没有说假话,知道今人中本来就有,只是未能全都知晓而已。

篇8

教材中表现的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要穿上雨鞋带着雨伞的从躯体到思想都被套子包围的“套中人”——别里科夫;为了满足一时的虚荣而弄丢了朋友的钻石项链从而付出了十年青春代价的玛蒂尔德;还有那个对金钱的占有欲达到难以想象程度的到临死之前还想抓住十字架的著名吝啬鬼——葛朗台先生……这些作品,都以作者特殊的风格和方式表达了一种幽默和理趣,充满了文学的浪漫。

要在语文教学中找到浪漫,要学会营造“语言场”。物理学告诉我们,实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有关的“场”来实现。这里所说的“语言场”就是群体语言实践形成的和谐关系和良好氛围。物理学中的“场”都有能量,且“场”中不同的点存在差异。“语言场”中也有能量,这就是各种语言材料、语言技能的积蓄,是与教材课本中的语言资源相并列的另一个巨大的语言库,其能量不可小觑。我们的学生经由各种渠道,随时随地汲取语言,由这样的学生个体组成的班级群体,必然见多识广,有相当的语言储存。一旦遇到机会,这个群体就会释放能量。“语言场”中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差异,正如电场中位置不同的电子其电势不同一样,每个学生的语言素养是有区别的,而教师的工作并不是要消除他们的差异,而是要利用差异,来整体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就像江河里由于水位高低不同会形成水的流动一样,教师脱口而出的浪漫,教师在分析课文中的情感流动,不久就会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出现在他们的思想里,因此,在“语言场”中,我们应让教学处于活跃的“流动”状态,让学生感染到语文教学的浪漫气息。

浪漫是具有创造性的,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艺术创造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智慧、学识和教养的表现。富于浪漫的教师,不仅教学艺术高超,教学风格洒脱,教学语言幽默,更可以使教学方法生动,潇洒自如。

一个善于营造和运用“语言场”的教师,也能够正确对待积极参与语言实践而又不合“老师心愿”的学生。在一些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有失误,会招来老师的不满,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观摩课上,要求学生一步到位答到“标准答案”,据说为了达到这个效果,课前要精心排练,以免失误,殊不知,课堂的流动性有低才有高,有偏差才有准确,有失误才有成功,生动浪漫的教学境界只有在不断修正失误的过程中才能出现。因此,我们要保护每一位参与者的积极性。笔者曾从教材中抽取一些语言片段,作为语言教学的话题,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探讨。朱自清先生的《绿》是学生喜爱的名作,虽然已从新教材中消失了,但是笔者在执教中有自己的体会,故而举此例以起仿三之效。其中的名句“那醉人的绿啊,我若能裁你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能明眸善睐了……”脍炙人口,为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笔者对此句进行了艺术分析,既能“裁你为带”,那么前提必须是可裁之物,如丝绸锦缎一类,因此这里有一个暗中的比喻可以补出来,即“梅雨潭碧绿的水面就像丝绸锦缎”,但作者却把这层比喻省去,十分生动简洁。分析到此,一个学生故意出怪论,“何必丝绸,羊皮也可以裁成带”,一语引得学生哄堂大笑,笔者知道该生智商很高,此语纯属出风头,但简单批评并不解决问题,于是笔者面带微笑地走到该生面前说到:“丝绸裁带可以临风飘举,羊皮举得起来吗?举起来有飘逸感吗?”又一阵哄堂大笑,笔者见时机已到,就抛出事先设计的题目作者面对奇异醉人的潭水,发挥联想,要“裁你为带”,“挹你为眼”,我们也可以接着联想,要“酿你为酒,赠与那诗仙,他必能下笔入神了”。试着仿照文中的句式“我若能……我将赠……他必能……”,再续写一句话。此题一出,教室里立刻活跃起来,讨论的焦点集中在酿酒赠给谁,一个说“给诗人李白”“斗酒诗百篇,笔下生花”;一个说给“杨贵妃”,“贵妃醉酒”更显风韵。这两说都遭到反对,理由是朱自清的原句是把“带”给“”,给“盲妹”,都是给最缺少此物的人,而李白和杨贵妃有的是酒,不能再给他们。于是下面的发言者得到了某种启示,一个说给交通警察,饮酒解除一天的疲劳,一个说给边防战士,饮酒可以御寒,理由是原文中的“”“盲妹”都为女性,且文章最后称潭水的绿色是“女儿绿”,均与男性无关,这样交相问难,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气氛。

篇9

心理学认为:“一个有着长远而适当动机的人,就能积极、主动、持久地去从事某种有意义的活动,不怕困难,排除干扰以求达到目标。”可见,要“实现目标”,关键是要“有着长远而适当动机”。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对激发学生动机,消除学生的背诵恐惧心理,树立学生信心,提高学生的背诵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努力尝试,效果良好,现我谈谈做法。

一、赞中国古代诗文的优秀

教育学告诉我们:“人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既有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又有精神生活方面的需要,其中包括审美需要。”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就要发掘古诗文的审美因素,揭示古诗文的审美价值。维斯康特・约翰・莫里说:“自己感觉兴趣,是引起别人兴趣的首要条件。”因此,在教高中语文必修、选修课本里要求背诵的篇目时,我总是尽量引导学生鉴赏该诗文的美,并极力表现出对它的喜爱与赞赏。如教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曾引导学生欣赏“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高屋建瓴、气势沉雄,“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的壮观,“公瑾当年”“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年轻有为和潇洒的儒雅英姿。还热情洋溢地赞颂该词在中国词坛上作为豪放派的杰出代表的崇高地位,并声情并茂地高声朗诵。这样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他们的背诵欲望。只要学生的欲望越强烈,他们就越爱背,就越容易背诵。

二、谈学生背古诗文的好处

我常告诉学生,多背古诗文,在背诵并积累的过程中,不仅会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还会增强语言运用能力。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背诵古诗文可以令谈吐焕彩,使文章生辉,在课堂教学中,在课间的交谈中,我总是尽量不失时机地引用古诗文的名句自然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既使得学生很羡慕,又使得他们产生“认知不协调”的心理。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人们都力求认知的协调一致,可事实上人们常处于认知不协调状态。学生的这种要努力消除不协调,力求达到平衡的心理状态就为背诵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如我常在引用一些《诗经》里的诗句之后,告诉学生均来源于《诗经》时,就有不少学生表示也要把《诗经》背下来,有个学生还制订了一天背一首的计划。当学生们在作文中正确引用了《诗经》里的诗句后,我就及时给予赞赏。这样,学生们体会到了背《诗经》的妙处,背的热情就更高涨了。

三、论学生背古诗文的优势

不少学生常悲叹自己没有好的记忆力,哪怕背过了不久又忘了,甚至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天生就“健忘”,这种心理对于背诵古诗文是极为不利的,正如舒卓所说:“缺乏一种自信的精神,这往往导致一些本来是萌芽了的天才走向自我扼杀。”为了消除学生的“我不行,我背了就是记不住”的心理障碍,增强他们的信心,让他们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开发背诵的潜力。我常给学生介绍相关的心理学、生理学知识,如个体发展心理学、“脑功能定位理论”、人脑“超剩余性”的假说、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等,为的就是让学生明白,自己正处于记忆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拥有背诵大量古诗文的巨大潜力,要遵循心理上的记忆规律,积极背诵古诗文,效果很好。如《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全诗共三百七十多句,近两千五百字,很难背诵。部分学生雄心勃勃,相信发挥自己的记忆能力,能把《离骚》原文背下来,并正努力。海伦・凯勒说得好:“信心是命运的主宰。”

四、给学生背古诗文的示范

高中生的好胜心理很强,他们不仅要与同学竞争,而且敢于跟老师比。对于一些又长又难背的古诗文,他们很容易产生矛盾心理,既望而生畏又不愿放弃。针对这种心理,我在教《孔雀东南飞》《滕王阁序》《阿房宫赋》等“鸿篇巨制”的课文时,往往自己先一遍一字不错地背诵表演,并告诉学生:“有志者事竟成。”这样,既能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又能鼓舞他们的背诵信心,自然就能促使他们背诵成功。正如爱默生所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诀。”

奥斯勒曾说:“在任何行业中,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是对它产生兴趣。”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通过赞中国古代诗文的优秀,谈学生背古诗文的好处,论学生背古诗文的优势,给学生背古诗文的示范等方面的努力,激发了学生背诵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背诵的信心。背诵的课堂不再是“死水微澜”,而是响起了“涛声阵阵”。

参考文献:

篇10

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要促使知识向能力转化。与现代文教学在注重阅读欣赏的同时更侧重于表达(写作、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同,中学文言文教学主要限于阅读欣赏能力的培养,是要使学生能“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地运用所学读懂古书,并不是要学生学会用文言创作表达。(高中教材第三册安排了试写绝句、试填词的练习,但规定可以不管平仄,非真正意义上的文言创作)因而其教学过程表现为对历史的不断闪返,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注重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关联。通过这种关联帮助学生从轻松阅读文言文本走向自如运用现代汉语表情达意。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关联是天然的。清人段玉裁在谈到小篆与古籀的关系时说:“小篆之于古籀,或仍之,或省改之,仍者十之八九,省改者十之一二而已。”(《说文解字注》)现代汉语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就像小篆从古籀发展而来一样,其中多有继承,改变也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一是现代汉语中有成语等众多直接承用古代语词的成分,例如“分崩离析”(《季氏将伐颛臾》)、“五十步笑百步”(《寡人之于国也》)、“青出于蓝”“锲而不舍”(《劝学》)、“钩心斗角”(《阿房宫赋》)等,通过文言课文的学习,学生在掌握这些成语的出处的同时,对其含义用法也会有进一步了解。二是现代汉语的基本词汇大都来源于古代汉语,像“山”“水”“牛”“羊”,从古至今并无二致;而现代汉语中大量不成词语素的意义也来源于古代汉语,例如“习”,《现代汉语词典》列有四个义项:“①学习;复习;练习。②对某事物常常接触而熟悉。③习惯。④姓。”前三个义项都不能够独立运用,是三个语素义。而“习”之所以有这三个意义,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单音节词“习”。从古文字形体看,甲骨文“习”字从羽从日,以鸟于晴日学飞会意(一说小篆“习”字从羽从白(鼻),以鸟翅频繁振动致鼻促息会意),故“习”的本义为鸟不断地练飞。(《说文解字》:“习,数飞也。”《礼记・月令》:“鹰乃学习。”)练飞翅膀要重复运动,故引申表示复习、重温(《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重复则易熟悉,引申表示熟悉、通晓(《赤壁之战》:“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熟悉就会习惯,引申表示习惯(《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只不过这些意义在古代汉语中单用,现代汉语中不再单用,我们也就“习焉不察”,不以其为古了。与“学”为初接触新知识不同,“习”强调“重复地练”。《师说》:“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教师教学用书》将之译为:“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未能体现“习”与“学”的区别,正是没有注意关联古今汉语,故其现代汉语表述亦不算高明。三是古代汉语的许多修辞、语法手段,我们今天还在使用。例如《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披坚执锐。”“坚”是“坚甲”,“锐”为“锐兵(武器)”,“甲”“兵”作为中心词没有出现。这是形容词“以偏概全”的用法,即该词作主语、宾语时意义相当于一个中心词不出现的名词性偏正词组。有的老师觉得这类现象不容易解释清楚,甚至有人将之误解为:“坚”与“锐”由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分别是“盔甲”“武器”的意思。其实只要关联一下现实生活中商店里常可见到的“买一送一”广告,说明其中的“一”就是这种用法,哪个学生还会不明白呢?当学生了解到看似难懂的文言文其实与自己天天使用的现代汉语紧密关联,定会不再以学习文言文为艰;当他们发现了自己早已谙熟的语词和用法原来烙有那样浓重的古代汉语印记,势必学习信心大增;尤其当他们面对文言文本里众多既陌生又熟悉的成语原型时,更会满怀欣喜渴望更多倾盖如故的机会。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把握现代汉语语词意义和用法的根,理清其枝叶会更轻松。而了解这些语词的所以然,运用的能力也会加强。

课内课外学习的关联,是关联式阅读的又一方面。这既包括文言课文之间及其与教材其他内容的关联,也包括语文课与其他课及生活的关联。我在《思考》中提到不同意高考试卷翻译题“廷折”之“折”的义项“超纲”的看法,认为学生完全可以由《廉颇蔺相如列传》“廷叱”联想到“廷折”的正确译法,意在文言课文与试题之间可以关联;其实我们还可以利用高中教材第三册《谏太宗十思疏》练习后所附《隋唐嘉话》中的“面折廷争”来帮助完成正确翻译,这是文言课文与教材其他内容的关联。至于语文知识与生活现象的关联,更是留心即有。例如我们到饭店吃饭,服务员常常预先在餐桌上摆好餐具餐巾,一桌上往往有一个座位(北)前的餐巾与其他的不一样,或折法不同(往往高出其他),或颜色有异,很多人误以其为上座,争相让客入其座。其实真正的上座是其右手(西)的座位。(《礼记・曲礼上》:“席南乡(向)北乡,以西方为上;东乡西乡,以南方为上。”)那个餐巾式样与众不同的座位是主人(即埋单者)坐的,硬要让客人入其座,可能使客人误会要他埋单。《鸿门宴》:“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羽坐西向东,是室内最尊贵之位。显然,关联生活知识,有助于理解司马迁的描写。

关联式阅读还有一层含义,即关注文言文本创作之源。例如《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教材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但对出自《诗经・小雅・鹿鸣》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却未出注。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完成这个关联。这种关联,在西方文学批评里叫“文本间性”(intertextuality即“互文性”)。

关联式阅读关注的不仅仅是文言课文本身的解读,是要教会学生阅读的能力,并力图使之转化为表达的能力,换言之,文言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现代汉语表达能力中也有重要的作用。

二、以交融性赏析还原文本语境,体悟意蕴形象,进而品味意境

文学欣赏,是对古代诗文语言的领悟与感受,是一个融入文本、还原语境、体悟形象、品味意境的过程。文言课文的教学,要用科学规范的表述通过对古代诗文的表达手法、文气风格、意蕴形象的剖析为学生指出其时代特征与民族特征。例如《鸿门宴》项羽有一句:“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教师教学用书》译为:“明天早晨犒劳士兵,给我打败刘邦的军队!”其《教学建议》认为:“本文是叙事作品,多数语句一看就懂,用不着逐句译成现代汉语;诠释难句,也当依靠上下文意,不搞机械的文白对译。”按其标准,此句似无需讲解。其实这句蕴涵着丰富的人物形象心态信息,十分传神。“旦日”指“平旦”,是古人纪时的专有名称(《教师教学用书》在《孔雀东南飞》的《有关资料》中引有张中行先生的介绍,可参看),古人作战,通常在“朝食”之后,项羽传令在“平旦”时开饭,是要将战事提前,体现了他听到曹无伤密报后的暴怒和急于灭刘的心态。但与《之战》中齐顷公“余姑翦灭此而朝食”的轻敌骄傲不同,项羽要“飨士卒”,让将士们吃好有力气,再从容收拾汉军。项羽于战事从不掉以轻心,而让将士“飨”后再战,则与他后来对刘邦的“不忍”一脉相承。暴怒而又细心、急于求胜而又待下仁厚,一道命令显示了项羽丰满的性格特征。我在《思考》中说过教师对古今汉语的微异应当特别留心,这儿的“旦日”即是。能否准确剖析其时其境项羽的反应,即还原语境,是赏析成功与否的关键。

赏析古诗文,应当告诉学生古今诗文赏析既有共同的方法,也有各自的特色,要重点指出赏析古代诗文需从关键语词入手,抓住表达手法,通过揣摩语言,理解人物形象,进而品味意境。现代语言学认为语境是无限的,我们能够还原的只是其中的要素。但只要尽量设身其间,用心体味,得其要旨并不难。例如《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教材注:“〔信手〕随手。”其实“随手”与“信手”并不完全相同,“随”强调跟随,表示跟在某事后发生,有趁便之义,“随手”即手到后发生,如“随手关门”即趁便顺手关门;“信”则强调“任凭”,如“信马由缰”就是不勒缰绳,任马行走;二者境界不同。“信手”是白居易强调琵琶女技艺出神入化,任怎么弹都好,不是趁便顺手弹拨,而是手随心愿抚弄,所以才能“说尽心中无限事”。我们要让学生经历细心品评“信”的语义特征,揣摩“信手”“随手”不同的过程,才能使其掌握赏析方法,正确品味诗句的意境。再如《石钟山记》:“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教材注:“〔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其实“遗踪”是指石钟山命名由来的遗迹,与“旧址”指曾为某个机构或建筑的地址、“陈迹”指过去的痕迹不同(石钟山从来没迁徙,至今仍然在),更不是什么“所在地”。还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教材注:“榭,台上的房子。”其实“榭”并不是房子,因为它只有柱、顶而无墙壁,是供人们演艺练舞观景的,故称“舞榭”,所以会“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些词语的正确解释上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指出了,遗憾的是至今教材还没考虑吸收,因而影响着我们对原作的正确赏析。这就需要我们在教材所释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带领学生融入文本,反复品评,探赜索隐,钩玄提要,完成鉴赏。

赏析是文言文教学较高层面的目标,各个学生知识程度、兴趣爱好有别,我们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差异设计多种教学形式。这是教学的普遍规律,不是文言文教学独具的特征,就不多说了。

三、以溯源式诠释探索语词蕴含,揭示信息积淀,传承构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