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峰教学反思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爬天都峰教学反思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爬天都峰教学反思

篇1

其次,“老爷爷”与“我”之间只是同路登山的游客关系。“老爷爷”对“我”既没有什么相求的事儿,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敬意。

篇2

师:作者第一次爬天都峰心情怎样?

生1:很害怕!

师:从哪里看出害怕?

生2:文中有“发颤”这个词。

师:作者为什么“发颤”呢?

生3:因为天都峰“高”“陡”。

师:课文哪些语句写了天都峰的“高”和“陡”?

学生画出有关“高”和“陡”的语句:“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笔陡”“石阶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赏析及反思】

从以上片断可以看到,教师的所有提问都紧紧抓住了让学生体会天都峰的高和陡这个教学目标,步步追问,层层推进,让学生理解作者的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暗示了登上这么高、这么陡的山峰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这就为下了铺垫,使教学环节更紧凑,教学效率更高。可见,课堂阅读教学要从目标出发,找准切入点,精心设计提问。但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没有目的性,有时候想问就问,导致了学生随口敷衍,满口答应,不假思索。这样过频过滥地提问无疑是一种资源浪费,对学生的独立思考极为不利。

片断二:从重难点入手,指向要明确

这是两位教师讲授《我的“长生果”》的阅读教学片断。为了使学生从作者酷爱读书这个情节中受到启发,教师甲设计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喜不喜欢读书?作者又是如何喜欢读书的?得到了什么?”问题提出之后,课堂中一片沉寂。而教师乙设计的提问却收效甚好。

师:哪些词可以看出作者很喜欢读书?

生1:如饥似渴、醉心。

师:作者收获了什么?

生2:学会了写作。

师:从哪里看出?

生3:作文《秋天来了》得了“优甲”,并在班上范读。

师: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篇作文的?

生4: 读书获得了灵感。

师:作者写出美文,悟出了什么道理?

生5:作文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鲜味”。

【赏析及反思】

从以上两个不同的教师提问环节可以看到,教师乙能够从重难点入手,抓住课文的切入口,提问精炼干脆,指向明确,既让学生融入课文并体会了文本的寓意,又使学生从重难点中把握了语文的精髓,获得了真实的体验。而教师甲的提问则没有明确的指向,让学生无从回答。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往往容易犯主次不分的毛病,致使学生无法准确思考。由此可知,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是要指向明确,直奔主题,注重提问的质量和效率,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片断三:激发兴趣为主导,把握好时机

在《生命,生命》的阅读课堂中,为了让学生体会杏林子对生命的热爱,教师播放朗读录音:“有一次,我用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又规律的跳动……”紧接着,录音机里传来了“怦怦”的心跳声,教师让学生静静地听了几分钟,然后问:“杏林子遭遇那么多坎坷,但依然像瓜苗那样坚强。仔细倾听心跳,感受到了什么?”学生齐说:“感受到活着真好。”

【赏析及反思】

从这个片段中可以看到,教师在时机把握上做得非常到位,让学生在充分体验中感受到了内心的情感,并且在充分的时间内表达了出来。这样的问题设计,不但为学生创造了特定的情感体验场,有效唤醒了深藏在学生内心的人文情怀,同时又让学生欣赏到了具有广度的语文,完全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与文本彻底融合,达到了和谐共鸣,从而激起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释放出了学生投入文本的情感享受。

篇3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9.123

2015年1月,在国家基础教育部和上级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南宫市整个教育系统正式启动了“云教学 人人通”个性指导平台的规划和建设,即利用云计算平台,将云资源引进课堂。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教育局组织的蜂窝行动,有机会接触了“人人通・云教学”,进而将这个平台渗透进了我的小学语文教学中。

一、“人人通・云教学”的投入使用,促使教学进入了信息化的历程

云教学空间给我们提供了六个板块,最值得一提的是云盘。它空间大,其中的小文件用着方便。在这里,我们教师不仅可以上传自己编辑的、搜索到的相关教学内容,还可以收藏其他很多共享的免费的教育教学资源。内容既全面又丰富,如文档、图片、相关视频、课件等一应俱全,为我们教师备课授课提供了很多教学资源,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为了上课找到一个适合的教学资源,需要下载,需要注册,有的还要积分那样麻烦了。有了云盘备起课来既节时又省力。

教案板块,教案设计模板层次清晰,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了实现一定的学习目标,设计解决教与学问题的一套系统化程序。电子教案最大的特征就是简洁明了,教学时使用方便,有助于教学。云平台上的电子教案资源是共享的。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可以相互借鉴参考,学生也可以上网使用。电子教案的资料来源也不再局限于参考书和课本,为教师的共同备课和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了方便。

预习板块,我们教师可以利用云盘里的资源给全班的同学做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实际上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对即将所学知识进行的自学。课前预习作为新课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使学生较好地改变自己的认知前提条件,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比较容易,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了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随之调动起来。

授课板块,教师根据云盘里自己搜集的声音、动画、图片、课件等稍作修改,也可直接运用进行授课,真正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达成了共赢。

作业板块,教师既可以新建题目,又可以利用云盘里的资源给学生布置课上课下作业。

板块云教学,这个界面能够呈现教师教学工作所需的一切工具,如撰写教案、预习作业、添加课件、添加板书、布置作业、课后反思等,实现了无纸化的办公,不仅让教师“省力”,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节约了大量的办公费用。

二、“人人通・云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常态化的在线教学服务

云教学正以它独特的魅力走进语文课堂,悄然改变着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相关的语文教学课件中音图并茂,刺激视觉的接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例如,教学小学三年语文上册《爬天都峰》一课时,我在课前预习中把天都峰的图片给学生,让他们感受一下天都峰的高、陡,并提出两个问题:天都峰在哪呢?从文中的爷爷身上我们得到了什么?学生就会利用平板或是电脑进行搜索。这一行为把学生推向了自主学习的境地,学生会为即将学习的课文进行自学。

上课时,我对以上的两个问题进行了提问。学生的回答亢奋激昂,课堂气氛非常愉快,为接下来的授课奠定了基础。接着,我让学生打开课文,和学生一起聆听语调清晰、富有情感的课文朗读。这样,学生可以自悟、自得对文章的理解,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获得言表意达的效果。接下来,我用Flas让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高、陡。学生通过观看动画得知黄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天都峰是其中的一座山峰。这里山高路陡,风光无限好,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危险的三大奇峰之一。天都峰有“非鸟难落脚,猿猴愁攀登”之说。面对这么险峻的山峰,课文中的“我”和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这样,学生也产生了有机会也要去爬爬天都峰的意愿。

总之,“云教学”应用于教学中,不但颠覆了以往的课堂观念,也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奠定了基础。如何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优质教育资源充分整合和实时共享,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进而使课堂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倡导学生个性与教学实效的课堂,那就需要形成“云海资源”。当前,“云海”还没形成。因此,我们作为云海里的一个小小的云朵,面对教学改革的使命,必须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4

一、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含义

从学生实际出发,可以形象地、浅显地理解句意。如《一夜的工作》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今夜多了一个人而增加花生米的分量。”这句话的意思比较难懂,学生弄不太清楚花生米的分量是否增加。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可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理解:如果妈妈把粥做得太稀了,你会说:“好像没有下米一样。”到底下了没有?当然下了,只是下得少,觉得好像没下米一样。那么“好像并没有增加……”实际是增加了,只是增加得不多,可见原来很少。这样,整句意思明白了,学生对生活简朴的品质有了深刻的认识。

二、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抓住了关键词语,也就抓住了整句话的精髓,理解了关键词语,也就理解了整句话的含义。如《全神贯注》中有这么一句话:“罗丹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来,他推开门,很抱歉地对茨威格说:‘哎哟!你看我,简直把你忘记了。对不起,请不要见怪。’”句中的“猛然”是什么意思?(突然。)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罗丹全神贯注地工作,把茨威格都忘了,听到了茨威格的叫声才清醒过来。)“抱歉”又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心中不安,觉得对不起别人;说明罗丹刚才做的事是无意的。)然后,把这两方面的意思融合起来,就是这句话的含义:罗丹因为全神贯注地工作才差一点把朋友锁在工作室里,他并不想这样对待朋友,刚才发生的事完全是无意的,他向朋友道了歉。

三、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经过层层挖掘,一步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从而理出“思表意―想含义―悟中心”的思路,锻炼联系上下文刨根问底的思维方法。如《爬天都峰》有一句:“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可以设计这些问题理解句意:①“一老”指谁?“一小”指谁?(“老”指老爷爷,“小”指小女孩。)②小女孩要向老爷爷学什么?(年老体弱还勇于征服天都峰。)③老爷爷要向小女孩学什么?(小小年纪勇于征服天都峰。)④从这句话可以得到什么启发呢?(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面对困难不能轻言放弃,要迎难而上等。)这样层层剖析不但使句子的意思明了,而且由此引申,发挥出重点句的作用。

四、抓住要点理解句子的意思

如《全神贯注》中最后茨威格的回忆:“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要理解这些话,必须先理一理这些话讲了几个意思。这些话讲了两个意思:①他认为那天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要比他在学校多年学到的还要多;②一切值得做的工作想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要点抓准了,再联系上下文,我们就会明白这些话的含义是:茨威格觉得自己那天下午的收获非同寻常,而且认识到工作时必须全神贯注。

篇5

(一)以字词为突破口

有些字词,处于课文主要内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交汇点上,抓住了这关键词,既可以牵动全文的内容,又可以透视文章的中心,收到一石双鸟的效果。

例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的“斧头”,很显然,它是一件工具,表面上看斧头和村庄没什么必然的联系,可是整个故事的展开恰恰就是围绕着“斧头”展开的。房子、家具的建造需要木头,木头的砍伐需要斧头,所以,一把斧头建成了这个小村庄。然而,正是这把斧头无节制的砍伐,才造成了森林资源的破坏,才造成洪水的泛滥,表面上,这个村庄是被洪水冲垮的,其实,斧头才是真正的元凶。因为斧头是没有生命的,使用这些斧头的人,才应该要好好反思自己的行为。教学中,扣住“斧头”一词,学生会学的饶有兴趣,不但可以掌握课文内容,还可以领悟作者的思想底蕴,受到教育!

(二)以句子为突破口

教材中不少课文里常常有揭示中心思想或概括主要内容的句子,这类句子往往在全文中起着统摄作用。教学时,我们抓住了这类句子,并以此为突破口,梳理出它与课文各个部分的联系,往往会受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如《爬天都峰》一课,结尾有这样一句话:“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什么叫“汲取力量”?他们一老一小是怎样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回答这个问题,是要牵动全文的,需要循果索因,即从事情的结果入手,逆路上溯,激发学生去探索事情的来龙去脉。天都峰又高又陡,令人发颤,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和一位孩子居然登上了峰顶,这个过程中,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可想而知,他们哪儿来的信心?推敲课文的字、词、句不难看出,他们正是从对方身上获得的力量,才互相鼓舞着,登上了峰顶!

(三)以段为突破口

有的段落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有的段落是故事情节发展变化的枢纽。教学时,扣住它,突破开去,往往能够达到“片言可以明万意”的作用。

例如《曼谷的小象》的第六、七自然段,写小象把汽车从泥坑中拉出来,及为汽车冲刷干净的一举一动,充分展示出小象的聪明和可爱,好词佳句尽在文章的重点段中,而其他的八个自然段,只是起到衔接的作用,没有什么重要的内容。所以,抓住重点段,反复研读,积累词语,学习表现手法,整篇文章的重点内容也就掌握了。

二、立足文章结构 揣摩表达规律

文本的脉络结构和语言组织结构是不容小觑的“点”,我们要善于从文本脉络着眼梳理关键处、从语言入手发现关键处,把握文章整体结构的特点,层层剖析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进而品味出文学作品的匠心独运、精妙构思。

(一)从文章脉络结构入手

以记叙文为例,大概梳理一下常见的结构顺序,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1.纵式顺序:按时间和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如:《草船借箭》《将相和》《七颗钻石》等,这种结构好处是情节完整,脉络分明,故事性强,便于突出人物性格。

2.横式结构:按照地点、人物或材料性质安排材料,正所谓“花开数枝,话分几头”,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以“方位”的转移安排文章的层次写了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3.综括式结构:按思想感情把所表述的内容综合概括起来安排材料,如:四上的《母鸡》就是典型的按感情的变化由“讨厌”到“赞美”来写的,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先抑后扬的写作特点。

4.横纵结构交错运用:既从横的方面剖析人物或事物的各个特点,又从纵的方面表现这些特点的连贯性或变化发展过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按事件不同来安排材料,而每件事情又按发展过程来描述。

(二)从文章语言的组织结构着眼

每个文本的语言风格不尽相同,或风趣幽默,或恬淡明丽,或清新隽永,或凝练含蓄。语文教师一定要善于揣摩作者精妙的构思,而且要力求系统的归纳。

十二册教材《匆匆》一文,朱自清在文中的多处地方,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巧妙地运用大量的叠词,而且大多句子都是短句,简朴而轻灵,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意境,带给我们诗一般的感觉!这就是朱自清先生文字的奥妙之处啊!在教学时,我们是不是应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作品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在朗读中体会朱自清先生自然流畅、清新隽永的语言风格。

三、立足编者意图 品味文本主旨

篇6

【主题阐述】

《我的课余生活》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上第一单元的习作,也是学生进入中年级的第一次习作训练,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从整个单元编排来看,该组的四篇课文,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都向我们展示了学生一幅幅七彩的生活图画。本次习作训练是他们之后的一个延续,也是学生从低年段写话训练过渡到写成篇的习作。因此,要求不可提得过高,学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话,表达一个较为完整的意思就可以了。基于此,我们要“关注实际生活,分享习作快乐”,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写什么?怎么写?去寻找“下锅之米”。

【目标定位】

根据三年级习作教学目标以及我们学生的特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联系学生生活,能把一项活动,一件事情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个较为完整的意思。(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初步学会记录活动过程和感受。(3)通过课余生活的交流,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初步学会修改习作,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

【案例描述】

这是三年级的第一次习作,又是给年轻教师(徒弟)上的一堂示范性的习作指导课,所以我特别重视,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在教学《我的课余生活》中,我设计了四个环节,具体如下:

一、想想――回忆(以谈话激情,提示习作内容,讲明习作意义,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1)在口语交际中,我们交流了各自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在你的课余生活中也一定有值得回忆的事,我们把这些美好的记忆写下来,好吗?(2)板书课题:我的课余生活。

二、说说――交流(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鼓励学生说自己感兴趣的,自己愿意写的内容,让学生感到习作并不难,分享快乐。说中寻素材之米。)

1.明确要求。(1)读一读习作要求。(2)我们的课余生活有哪些?如:骑自行车、踢毽子、跳绳、绘画、看书 ……

2.自主思考。你准备写什么,怎么写?先自己想想,试着说说:自己参加过什么活动,到过什么地方,见到什么,具体又是如何的,你有什么收获与感受,心情是怎样的。

3.小组讨论。四人一组进行组内交流,说说自己觉得最有趣、最喜爱的一次课余活动。

4.全班交流。教师评议与引导。

三、写写――运用 (习作从模仿开始,采语言之米,可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在说的基础上动笔,降低学生初学习作的难度。)

(1)联系课文,采集语言。(2)提供范文,打开思路。朗读两篇优秀学生习作,让学生边听边思考:写什么,具体经过怎样?(3)自拟题目,动笔下文。

四、读读――分享(初步学会修改,在相互交流中,分享快乐,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1)自己读读,自行修改。(2)同桌读读,相互修改。(3)回家作业:读给家长听,分享习作快乐,再次修改。

原以为这样的习作指导课后,学生一定能把活动的过程写清楚,表达一个较完整的意思。可是,下课后,我仔细地翻阅了学生的习作,发现我们学生写出来的习作结构上基本没有问题,能开头,结尾有收获。可是,学生写活动过程问题很多,不能表达一个较完整的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进行了总结回顾与反思。

【教学反思】

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重在习作兴趣的培养,强调让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对习作形式与内容没有限定,更不强调技能,只要求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并特别强调了习作乐趣的共享。我也这样做了。但是光有这些,还是不够。因为我们的学生不会观察,不会表达。那怎么办呢?

叶圣陶曾经打了个比方:“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的,昼夜不惜。”看来惟有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密切观察生活,积极思考生活,才能找到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才能找到学生习作的“下锅之米”。

针对我班学生的实际,如何让学生表达一个较完整的意思。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1 整体策划,精心预设

为了提高习作教学的实效性,教师“整体策划,精心预设”是必要的。因为这次习作是本组四篇课文、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的延续,所以应该整体考虑,整体策划,精心预设。

在以上习作案例中,想、说、写课余生活几个环节有所体现,但还做得不到位,应该在这次习作前,教师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和提示有目的、有计划地引领学生观察记录。除了记录时间、内容、收获和感受外,还增加一项记录活动的过程。记下一个个活动的镜头,或者拍下照片,请家长协助拍下录像等,在交流课余生活环节中,教师还要从游戏活动、体育活动、兴趣爱好、家务劳动四个类别中各选择一个典型活动进行展示,出示一张张活动的照片或播放活动的录像,找回学生遗忘的记忆,教师按不同类别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说得更清楚,为正式习作做好素材积累与情感铺垫。

2 以点带面,举一反三

2.1 引入游戏活动,开展寻米之旅

游戏是我们三年级学生课余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学生来自各地,所以把不同地域的游戏引入习作教学,是习作回归生命的一种极好的路径。而在这次习作中我疏忽了,应该在习作之前,组织学生到操场上进行西溪传统游戏《老鹰捉小鸡》的活动,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游戏的过程,布置观察作业,指导学生进行记录,并用相机拍下精彩的场面。课堂上,回顾当时游戏的情境,用拍下的照片进行情境再现,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再次修改,从而教会学生如何把游戏过程记得非常清楚。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也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可靠的素材。

2.2 整合家庭活动,开展寻米之旅

家庭活动是学生课余生活的一部分,如:家人生日、购物、做客人、大扫除……这些都是学生很好的习作素材。如何应用好这些素材,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密切配合。为了捕捉到更多的课余生活,事先我可以布置学生进行以下家庭观察任务:西溪的风俗习惯,一次户外活动,身边的一只小动物,一次家务活的过程,一次购物经验,一次助人为乐的事,你的意外发现,记一次煮饭过程,种花,一次好人好事……要求同学们选择感兴趣的任务进行尝试,做出相应的观察记录,并请家长参与,协助指导。我想在习作交流课上,学生对自己的观察、发现和记录的事交流得会比较完整,从而达到培养同学们有“下锅之米”的目的。这样做,不仅能滋生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还能细细品味到我们平常难以察觉到的情感体验。

3 借助阅读,积累语言

3.1 依托文本阅读,采集语言之米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入编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专家精心选择的优秀范文,作者巧妙的构思、条理清晰的叙述方式、独特的观察视角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在这个习作教学案例中,我引导学生从学过的《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槐乡的孩子》三篇课文中去感受快乐的课余生活。通过用心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悟一悟、记一记感受快乐地玩耍、爬山和削槐米的语句,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句式的整齐和谐,修辞的恰当优美,并教会学生如何有序表达、如何生动描写等,采集到语言之米。

3.2 拓宽阅读视野,采集语言之米

人的语言,是从一个语言环境中渐渐学到的。习作中的书面语言,同样需要到一个语言环境中去学习吸收。这个语言环境到哪里去找?在习作案例中,我提供两篇优秀学生习作让学生欣赏、模仿,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可是效果还是不佳,原因是我们的学生课外阅读太少了。这就需要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阅读课外书。于是课后,我推荐了《落满霞光的竹林》以及《小学语文读本》5两本书,让学生阅读,读一读,抄一抄,记一记。我还给学生讲一些有趣的反映童真童趣的故事,让他们去体会。并印发6篇不同题材的习作给每一个学生看看,组织学生和家长收集等。学生的第二次习作在语句上明显有好转,病句也渐渐地少了,干瘪的语言也渐渐地丰满起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一个较完整的意思。因此,我们一定要抓住三年级学生记忆的黄金时代,让学生在大脑里储存文情并茂的好文章。有了“下锅的语言之米”,就不愁无话可写了。

4 充分交流,分享快乐

在三年级习作的起步阶段,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自由自在地交流与表达,从而学会分享习作的乐趣,有效提高习作教学水平。在以上习作教学案例中,说课余生活比较充分,可是在读课余生活环节就显得时间仓促了。因此,教师要保证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写完后让学生自己读读,同桌读读,相互评价,相互改改。回家读给家长听听,家长评价,自己改改,共同分享习作的收获,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这些都是很好的途径。

总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话一点都不假,生活和书海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习作素材。那就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感悟,在书海中多摘抄、多积累,为学生的习作寻找更多的“下锅之米”,从而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