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学习与评价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学习与评价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学习与评价

篇1

(2)现有一本长为19cm,宽为16cm,厚为6cm的字典.你能用一张41cm×26cm的矩形纸,按图11所示的方法包好这本字典,并使折叠进去的宽度不小于3cm吗?请说明理由.

图11 图12

评析 本题的数学思考对象是一个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密切的“包书问题”.命题者的文字表述简短,减轻了学生的阅读负担,有效地保证了学生的数学思考时间与精力;所设置的数据贴合实际,同时很好地控制了解答的计算量.

本题的思考解答过程,要求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基本过程”,这是课标对初中学段的课题学习提出的具体目标之一.

本题借助实际生活情境提出的包书纸大小的几何图形问题,重点考查了学生建立代数模型的能力.而且对这一几何问题的两小问,需要建立两种不同的代数模型解决.其中问题1需要建立方程模型;问题2解法多样,须分“字典的长与矩形纸的宽方向一致”、“字典的长与矩形纸的长方向一致”两种情况思考包书材料长宽是否够大,方法1:计算符合包书要求的纸的长、宽,再与所给包书纸大小进行比较,方法2:建立不等式模型,分析所给包书纸包住字典折叠进去的宽度,与包书要求比较.不同的代数模型建立都要依赖于学生通过分析、总结、概括从问题背景中抽象出相应的数量关系,因而,数量关系的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所在.根据本题的数据设计,还可以用包书纸的面积计算、比较,得出矩形纸不能包好这本字典.当然,所给包书纸面积大小符合要求,只是能包好这本字典的必要条件,但不充分,如果面积大小达不到要求,一定包不住;如果面积大小符合要求,还必须做长与宽的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由本题提供的良好情境和解题思考,还可拓展联想到:报纸包裹一副卷起来的挂历(圆柱体)、报纸包裹一个小礼盒(长方体),报纸的长与宽与所包物体的长与宽不一致.这样会带来更多的思考与探究,又可以形成一个新的课题学习.

如何在中考总复习中认识、开展“课题学习”的复习教学,中考中如何考查、评价这一部分的教学情况?下面谈谈笔者的想法与思考.

1 对“课题学习”的认识

初中数学学习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其中“课题学习”归属于“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课题学习”在课标中有教学目标要求,在教材中有教学的内容与素材,在教参中有教学课时要求.

课标提出了如下教学要求: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探讨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发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在前两个学段的基础上,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提出课题、积极地思考所面临的课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够解决一些问题.

具体目标

(1)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基本过程.

(2)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形成对数学整体性的认识.

(3)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发展思维能力,加深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

(4)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用数学的自信心.

可见,“课题学习”是一种具有现实性、问题性、实践性、综合性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强调密切联系实际、综合应用知识、以探索为主线的解决问题的活动.

2 对“课题学习”的复习教学思考

2.1 “课题学习”的课题素材选择

课题学习的复习素材选择面广,下列素材(以使用苏科版教材为例)供大家参考.

素材选择1 教材中部分“阅读”、“数学活动”、“读一读”、“课题学习”的内容.

(1) “阅读、读一读”

“读一读、阅读”通常介绍与本节、本章内容有关的知识或思想方法.对渗透在“过程”中的基本思想方法,加以简要介绍,以引导学生学会“数学思考”.有利于实现“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发展思维能力,加深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这一课标对课题学习提出的具体目标.

(2)部分“数学活动、课题学习”

“数学活动、课题学习”通常是引导学生应用本章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设计突出“动”与“用”两个字,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更好的感受知识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体验.教材中部分“数学活动、课题学习”密切联系实际,有利于实现使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 这一课标对课题学习提出的具体目标.

(3) 另一部分“数学活动” 突出数学知识,有利于实现“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形成对数学整体性的认识” 这一课标对课题学习提出的具体目标.

素材选择2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苏科版)》中有不少好的课题

《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材是依据《标准》和《教科书》编写的,是用于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活动性材料.旨在落实《课标》中“综合与实践”这一领域的课程目标,力求与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一步强化教材“做”数学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材料,充分体现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为主线的编写理念.在编写内容上,既有生动有趣的数学探究活动,又有丰富内涵的研究性课题学习.

2.2 教学建议

(1)分类回顾,领悟教材编写的整体性、计划性、系统性.

(2)挖掘实质,每个课题学习素材背后都有相应的数学内涵,对数学内涵、实质的挖掘过程是个提炼的过程,也是能力提升的过程.

(3)适度探索,每个课题学习素材之后都留有很大的继续思考、探索的空间,教师适当地设置一些问题,可拓展学生的思维.

(4)关注这些素材中一些能体现探究、可做进一步拓展思考的好的问题素材或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做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如:拼图 公式;关注一些新颖、灵活的问题呈现方式或载体,如:分式游戏.

(5)课前布置准备,课上做好交流,教师引导提炼,以期提高效率.

(6)确保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因为教师、其他学生的思维不能取代学生个人的思维,即使听教师分析、与同学交流讨论也要建立在有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这样才能收获更实、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能力提升.

3 中考中对“课题学习”的评价

在“中考”中较为注重通过对“重要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来了解“课题学习”的教学情况.“归纳与概括”与“抽象与建模”的能力是两个隐形的能力要求,而“实验与操作”的能力和“综合与延伸”的能力则是两个较为显性的要求.结合课标的目标要求,可将中考对“课题学习”的考查归类为“数学建模型”、“数学探究型”两种类型.

3.1 数学建模型

让考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基本过程.

常见模型有:代数模型(包括方程、不等式、函数模型),几何模型;数学建模型问题还包括测量型问题与决策性问题.

图2

例1 (南京中考试题)如图2,有一圆形展厅,在其圆形边缘上的点A处安装了一台监视器,它的监控角度是65°.为了监控整个展厅,最少需在圆形边缘上共安装这样的监视器台.

评析 本题问题背景简洁、新颖、具有生活性.解决问题不需要用过多的知识点和复杂的思维、计算过程,从学生的直接回答就能判断其思维状况,设置成填充题是适当的.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能否建立适当而熟悉的几何模型来分析解决问题.

模型1:平角模型

过A点画圆的切线,由平角180°,可知在A点安装3台监控角度是65°的监视器即可监控圆所在切线一侧的区域,当然也能监控整个圆形展厅.

模型2:扇形模型

找到圆心,画出圆周角∠A所对应的圆心角,根据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关系可知,1台监视器可监视圆心角为130°的扇形区域,那么整个圆形展厅可分为3个圆心角为120°的扇形区域,每个区域只需1台监视器,故为了监控整个展厅,最少需在圆形边缘上共安装这样的监视器3台.

模型3:圆内接四边形模型

设∠A两边与圆周交点分别为点B、C,在BC上任取一点D,根据圆内接四边形性质定理,∠BDC=180°-65°=115°,则65°

3.2 数学探究型

让考生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形成对数学整体性的认识;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发展思维能力,加深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

例2 (盐城中考试题)阅读理解:对于任意正实数a、b,因为(a-b)2≥0,所以a-2ab+b≥0,所以a+b≥2ab,只有当a=b时,等号成立.

结论 在a+b≥2ab(a、b均为正实数)中,若ab为定值p,则a+b≥2p,只有当a=b时,a+b有最小值2p.

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若m>0,只有当m=时,m+1m有最小值.

思考验证 如图3,AB为半圆O的直径,C为半圆上任意一点(与点A、B不重合),过点C作CDAB,垂足为D,AD=a,DB=b.试根据图形验证a+b≥2ab,并指出等号成立时的条件.

探索应用 如图4,已知A(-3,0),B(0,-4),P为双曲线y=12x(x>0)上的任意一点,过点P作PCx轴于点C,PDy轴于点D.求四边形ABCD面积的最小值,并说明此时四边形ABCD的形状.

图3图4

评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覆盖面大,综合了代数中的数与式的计算、不等式、函数,以及几何中的面积计算、三角形、相似、圆等知识.试题结构是:代数推理的阅读理解代数结论几何验证的思考在联系反比例函数的坐标系情境下,应用结论探索四边形面积的最小值,考查了学生理解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基于“数形结合”思想层面下的横向知识综合,即代数与几何两个知识领域间知识的综合,较好的体现了课题学习之目标: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形成对数学整体性的认识;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发展思维能力,加深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

篇2

随着知识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其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各国加大了对教育的重视及投资力度。一直以来,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发展等具有积极的意义。学习评价立足于微观层面,其注重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动手能力发展过程,为教育成效提供了有力保障。当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在高校校园建设及发展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存在,使得学生评价方式得以丰富。近年来,基于网络的学习评价系统蓬勃兴起,极大的提升了学习效率、减少了考核成本及教师的工作量等。本文根据笔者实际从教经验,并结合相关文献,先是论述了职业学院学习评价系统设计,而后分析了职业学院学习评价爱系统实现,旨在提供参考。

一、职业学院学习评价系统设计

(一)学习评价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学习评价系统,顾名思义,评测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一种系统。经查阅文献、与优秀学生、教师探讨,将学习评价系统所具备的功能提炼出来,并总结、归纳为以下内容:师生及管理员可借助浏览器对数据库进行访问。学生方面,在注册账号时可采用自己的学号,其注册信息由管理员审查、批复。继此之后,分部门管理学校内的学生。此外,管理员与教师可对用户信息进行添加。与此同时,其还可将权限增设进去;考试系统能够满足不同考试的个各种需求。待教师登录之后,其可进行如下操作:安排考试内容、修改学生信息、评价学生考试、查看学生具体信息、管理试题等。待学生登录后,其可进行如下操作:查看考试信息、查询考试成绩、修改个人信息、查询学习评价信息等;考试系统须创建很多试题库。学习评价系统的建立,并非仅仅针对一门学科,其可对多门学科进行学习评价。此外,学习评价系统所设置的试题应多元化。科目不同,所创建的题库自然也不容;题库不同,所包含的题目自然也不同;登录后,教师可合理设置考试,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参考人员、试题总分、时间、考试班级、试题总分等。为满足考试科目的评价需求,试卷应选用适宜的生成方式;考试系统应包含成绩管理模块等。

(二)学习评价系统设计原则

学习评价系统须严格遵循两种思想:软件设计与学习评价模型思想,且符合以下原则:1.学习评价系统界面友好、简洁。所谓的系统界面指的是计算机与用户两者之间的接口,其的友好程度对用户参与的兴趣具有很大的影响。学习评价系统界面除了便于操作,还要给用户创设轻松愉悦的应用氛围。2.准确性。准确性对系统至关重要。唯有信息、试题等准确,学生评价系统才能充分发挥使用效益、3.安全性。安全性是学习评价系统的基本原则,其对保护系统信息的完整性具有积极的意义。4.灵活性。教育改的不断发展带动了评价方式的发展,学习评价系统分应驻中非创新、引进评价方式。5.可扩展性。系统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也并非一成不变,不断的研发能够促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6、稳定性。稳定性为学生顺利、高效完成测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7、系统功能完善。学习评价系统应具备组卷、自动阅卷、统计成绩等功能。如此,便能提高学习测评效率。

二、职业学院学习评价系统实现

(一)注册及登录

当应用系统时,用户的首要任务是登录,也就是说,对验证身份,以对用户的权限进行确定并保证学习评价系统处于安全状态。用户身份的验证,主要是借助系统提供的登录界面。由上述设计原则可知,登录界面简单、易于操作,给用户以愉快的感觉。严格意义上来讲,登录页面具备双重功能:用户注册、用户登录。待用户身份验证合格后,其可进入相应的权限界面,以展开不同的操作活动。值得注意的是,用户可切换不同模块。对于新用户,若要登录学习评价系统,则需先进行注册,待注册成功,其便拥有一定的权限,进而可登录并使用。

(二)系统管理

1.部门管理界面

在实际学习评价中,考试具备特定的对象。所以,系统需根据院系、班级将学生科学、合理分类,以使得系统性能加强。于部门管理界面,用户可添加、修改、删除部门。

2.人员管理界面

全部用户信息的管理主要通过人员管理界面实现。人员管理模块的存在,可添加、删除、浏览、修改、查询学生、教师、管理员三种用户的有关信息。

(三)题库管理

题库作为学习评价系统的基础而存在,其能够保障系统正常运行。所谓的题库管理指的是对各种题型的管理,主要体现于多选题、单选题、判断题、主观题等方面。通常,管理员与教师承担着管理题库的责任,简单、友好的界面对系统可操作性具有很大的影响。众所周知,题库包含大量题目。因此,为便于查询,在设计学生评价系统时须将题库进行分类。如此,便能提高教师与管理工作效率。此外,为确保界面的友好,每个界面设置的题目不宜过多,且对其进行明确标注。

(四)试卷管理

组卷方法的优劣直接关乎着试卷的质量。结合笔者所在的职业院校实际情况,试卷须符合以下要求:满足检测学生专业知识的需求、满足检测学生日常学习的需求。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组卷方式主要由手工输入、随机抽题、人工选卷三种方式构成。登录试卷管理界面,可选择、生成、删除、修改试卷。为提高教师实际操作效率,试卷管理界面须包含创建者、创建时间、所属单位、试卷名称等内容。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习评价系统在职业学院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职业学院应加大对学习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的重视及投资力度,以提高学习测评效率,进而顺应教育改革潮流。

参考文献:

篇3

一、自主互动课堂合作小组的组建

自主互动课堂合作小组组建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其分组应遵循三个原则:

(一)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

教师要综合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特长、性别等因素,把学生编成小组。分组时体现“互补互助、协调和谐”的原则。

(二)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要有利于调动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合作习惯的形成

小组长,作为“代言人”能获得伙伴们的信任,心中自然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必然会努力做得好些。另外,因小组长的不断变动,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小组“代言人”,也就使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一种成就感。

(三)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要根据学习的内容,不同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分组方式

二、自主互动课堂合作小组的评价

(一)评价的内容与标准

新课标提示我们在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评价的同时,还要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合作交流意识、行为习惯等进行评价。

1.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参与过程的评价

2.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获得情况的评价

这一阶段的评价着重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可以通过对学生作业的分析、课堂板演、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评价。适当的时候可以进行一些小测试,以检验本阶段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本阶段的评价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为主。

(二)评价的方式

1.同伴间相互评价

同伴的坦诚评价是学生发展的“剂”。研究表明:同伴的互相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在教学中,我注重发挥同伴的榜样作用、同伴的激励作用、同伴的帮助作用,促进学生个体的认知发展。具体又可以分组内互评和组际互评两种形式。

2.学生的自我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学生自我完善的“催化剂”。在小组合作中,学生的自我评价,能使他们按既定的目标和标准,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检测,作出正确的评价,是学生自我完善的“催化剂”。

3.教师的激励评价

教师的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保证,是学生进步的“强化剂”。我觉得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可从三方面着手:

(1)对合作状况进行评价。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参与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

(2)对合作效果进行评价。对合作效果的评价,主要是评价在小组学习中,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有没有比以前有所提高,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否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篇4

《劳动与技术》课程与“劳动课”不同,其本质区别是二者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不同。下面从三个方面讲述《劳动与技术》的课程特征:第一,《劳动和技术》课程不是以往的“劳动课”。现在将这门课程定位为“劳动与技术”,学生需要通过劳动来提高自身的技术素养。为什么在劳动课程中增加技术、重点强调技术呢?可以从我国发展的角度上进行分析,中国的发展需要高科技的支持。近现代涌现了许多重大发明,但是与中国的关系不大。虽然我国古代的科技发展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有四大发明,在天文、地理、数学和医学等领域都有很多领先于世界,但是到了近代之后,我国的科技就逐渐落后与西方国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我国的整体思维比西方人好,西方人的分析思维高于我国。所以我国缺少的是分析思维,缺少技术这一关键环节,再加上我国历来不太重视科学技术,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将小学的“劳动课”发展成“劳动与技术”是非常必要的。学校需要重视《劳动与技术》这门课程的技术含量,加强对学生技术素养培养的重视,在《劳动与技术》课程开展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只是动手做做或者劳动一下而已,还需要学生勇于创新,掌握一些基本技术;第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核心内容。《劳动与技术》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是一个动手和动脑相结合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尤其需要加强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重视,不仅要求学生的自己动手,还要求学生要积极思考,开动脑筋。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实践环节,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认为脑力劳动者是劳心者,不需要动手,劳力者才需要动手,从而导致学生的脑体分离。在传统的劳动课教学中,片面强调劳动。比如,扫地、植树、帮助老奶奶干活等,这些实践活动基本都是体力活,没有动脑的机会。其实,《劳动与技术》课程是一门充满创新和技术的课程;第三,《劳动与技术》课程是一门“综合实践活动”框架下的课程。新课程明确规定,小学阶段需要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包括劳动与技术、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以及社区服务等内容。在实施《劳动与技术》课程的过程中,需要具备多学科视野和跨学科意识,并且应该具有实践意识和活动意识。而《劳动与技术》课程则涉及到了语文、美术、卫生、数学以及健康等各个学科的内容,不像烹饪课简单地将菜放在锅里炒炒而已,不是这个概念。《劳动与技术》课程强调的是综合性,所以说,《劳动与技术》课程实质上具有多学科视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意识到这点,则会将它当作单纯的劳动课了,也就无法理解《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另外,《劳动与技术》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也是这门课程重要的课题之一。“劳动与技术”实际上是一个载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劳动实践,也有社区服务,这比较容易整合。但是,怎样将其与信息技术整合起来呢?其实“劳动与技术”课程中已经有一些安排,比如,怎样收集处理信息、怎样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设计以及怎样上网等。教师在实施课程时,需要具备强烈的跨学科意识和整合意识。

二、提高小学生《劳动与技术》课程学习评价质量的措施

1.评价过程的动态化。实现评价过程的动态化,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劳动与技术》课程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在“劳动与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进行激励性口头评价、课中评价、课后评价、阶段性评价、期中评价以及期末评价等系统性评价。了解学生的生活和成长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现代心理学表示,当出现某种良好的行为之后,如果能够及时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认可,学生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满足感和自信感,并能使同类的行为继续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激励性的口头评价促使学生被肯定和鼓励的机会增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适当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果。课中评价是以每节课的学习目标为标准,合理设计各种评价表,学生可以根据评价标准以及学习目标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学生要学会自我反思、总结归纳。反思和总结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学生每天都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能够及时改正学习中的坏习惯,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从而不断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2.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劳动学习和技术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学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可以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劳动与技术评价活动中。比如,教师在讲述四年级下册《摩天大楼》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4人一组,让每组学生合作制作“摩天大楼”,制作完成之后,每组可以到讲台前进行展示,首先,是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即他评;其次,是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最后,是教师评价。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学生可以从中学到许多新的技术和知识,也能从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错误,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学习、会学习,也有利于师生之间建立和谐良好的关系,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3.注重评价方法的趣味化。注重评价方法的趣味化,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和评价活动的兴趣。传统的评价方法是教师根据自己制定的标准对学生打上等级,结果导致学生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打击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评价方法趣味化,是对学生进行表象评价和可视性评价,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参与性,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激励作用。教师可以采用成长记录袋法,学生相互竞争,积极参与。在设计成长记录袋评价记录时,学生可以自由想象,分组设计或者请家长帮忙建立“劳动与技术实践活动记录袋”,将“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和“劳动与技术实践活动”等存入袋中。

三、总结

综上所述,《劳动与技术》是一门新的课程,具有许多新的特征。教师在实施《劳动与技术》课程的过程中,需要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小学生《劳动与技术》课程学习评价质量,实现评价过程的动态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趣味化。

参考文献:

篇5

3、学习目的明确,有理想,善于发现提出问题,努力尝试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学习态度端正,能主动学习,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能有目的的收集与整理使用信息,有独立学习与研究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虚心请教。 学习态度端正,认真完成作业,学习目的明确 学习目标明确,有理想,与同学能够完美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方法恰当,会从失败中找经验。

4、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完成规定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操作;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5、通过实践,我认识到,只有不断更新自我,不断吸收新知识,不断探索引导学生创新学习的新途径,并在教学实践中,鼓励学生自我创新,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切实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6、我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懂得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我勤于思考,敢于提出质疑,对知识有独到的见解,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努力追求学习完美。在课余时间里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和竞赛,比如:全国生物竞赛,全国英语竞赛等。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增长了自己的见识,还锻炼了自己的意志。

7、拥有丰富的的相关工作经验,很强的自学和适应能力,很强的可塑性,有非常强的责任心和协作精神。

8、刚入学时,我曾为做为中专生而懊悔过,但很快我选择了坦然面对因为我深信只要我努力了一定会成功的,通过这三年的学习使我懂得了很多,从那天真幼稚的我直到要面对自己的人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不可能存在一帆风顺的事。只要自己努力的面对困难,这样才能改变自己的人生。虽然我也曾经悲伤过,烦恼过,这由于我的不足和缺陷。但我反省了,这只是上天给予的一种考验,我应该更加努力弥补我的不足之处,所以我确信,中专的前途会很光明,很辉煌的。从刚跨入中专时的失落和迷茫到现在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从容坦然,我知道,这又是我人生中的一大挑战。运用我这三年的学习积累和技能的培养才能促进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能力。

9、转变教育观念,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放在首位。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变一言堂为群言堂。提倡学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创见;对学生提出一些不合情理的问题,采用宽容的态度,允许出错;对学生创见和新观念及时给予适当强化;多表扬、多鼓励等等。

10、仪表大方,举止文明,去感受生活中的美 具有一定审美能力 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能表现美 能感受到生活中的美 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11、正确认识同伴的优缺点,了解同伴的客观评价,能合理调控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 有科学的保健意识方法,能够尊重同伴观点,理解同伴处境,多交一些知心朋友,融合关系。 与同学老师关系融洽 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自尊,自信,自己做自己能够完成的事,挑战自我,对错误要虚心请教。 有团队精神,善于与人交流。

12、有法律意识,公德意识,本人诚实守信,环境意识,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有爱心、乐于帮助他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 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物、维护公共设施和公共卫生的情况。乐于参加集体活动,能够为实现集体目标付出努力。 品德优良 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善于与他人交流和分享,尊重并理解他人。 品德优秀,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13、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工作认真负责、敬业,善与他人合作,做事善始善终。

14、本人工作积极、认真、负责,有较强的进取精神,善于与人沟通!!若能得到贵公司录用,将会尽心尽职,努力做好上司所分配之工作。谢谢!

15、有适合自己的科学的锻炼方法,有科学的保健意识,身体状况,卫生习惯良好,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 每天坚持锻炼,正确面对挫折坎坷。 热爱运动,身体健康 有科学的锻炼方法和一定的运动技能。 热爱运动,身体健康,心态积极向上。

16、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教师适时提出新问题,创造条件让学生趁热打铁,再接再厉,以最大限度自我发挥学习潜能,从而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新的认识体验,实现新的发展、新的跨越。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提出不同解题方法,提出新的结论,提出新的解释和新的观点。

篇6

一、引言

2001年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实施到今天已经12个年头了,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评价等方面与以前体育教学大纲有很大的差别。总结这12年实施的效果,可谓是有得有失。2011年12月教育部又颁布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稿),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评价等方面与2001年《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有一定的差异。

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方面,两个版本的《课程标准》从评价的内容、方法、标准等方面都有不一样的地方。从2005年起,新疆伊宁市初级中学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到现在7年的时间里,可谓是经历了2次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改革。了解伊宁市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现状,能够对今后实施《课程标准》(修订稿)起到借鉴作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从新疆伊宁市20个初级中学中随机抽取8个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方面的专著以及相关论文,对相关资料进行内容分析;运用问卷调查法,在新疆伊宁市8个初级中学共发放教师问卷16份(每校两份),学生问卷400份,共回收教师问卷16份,学生问卷400份,其中废卷2份,有效问卷398份;运用数据统计法,对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常规统计处理与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伊宁市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形式的调查与分析。

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形式讨论的是谁对学生进行学习成绩评定的问题,即评价的主体。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主体主要有体育教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医生、家长、社区等。

由表1可以看出,37.5%的教师评价占学生体育总评成绩的91~100%,50%的教师占总评成绩的81~90%,12.5%的教师占总评成绩的71~80%。体育教师在整个评价主体中占绝对性的优势,至少占70%,这个比例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的相差较远。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要充分发挥学生评价这个主体的作用,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能力,让学生对自己在体能、技能、态度、行为和人际关系等方面有一个清醒正确的认识,发扬长处,弥补不足。可能由于体育教师害怕麻烦,工作任务重,直接代替学生和其他主体进行评价,这种做法严重背离了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的目标和作用。

由表2可以看出8所学校都让学生参与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成绩的评定,分为自评和互评两种形式。有5所学校学生评价占总成绩的0~10%,2所占11~20%,只有1所占21~30%。反映了学生在整个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定方面的地位比较低,没有充分发挥学生这个评价主体的作用,不能有效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仅仅靠体育教师一个人的即时评价是不够的,大多数评价都应该依靠学生自己或其他学生互相评价,因为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一切学习行为、所有伴随行为而发生的心理现象,都要受到自我意识水平的影响。自我评价能帮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于学习过程上,而不是结果上。学生互评,能引起同伴对某种关键部分的注意,强化他们自己的学习。

从表3可以看出,家长、社区、医生这3个评价主体所占的比重甚小,全部8所学校所占总成绩比重都在10%以内,这和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建立多元化的评价形式不符。

家长是最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家长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促使家长和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增强家庭体育氛围,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医生通过每年的体检,会客观的对学生的身体各方面做出评价,有利于学生判断自己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效果,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社区是学生最基本的生活场所,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社区度过,社区的工作人员的评价也会反映学生在社区的体育锻炼情况。

多元化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形式可以激励和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自我教育的能力。

2.伊宁市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方法的调查与分析。

在调查的8所学校中,有5所学校一学期只在学期末考一次试,3所学校期中和期末考两次试,4所学校在学期初和学期末考两次试。但是在学习每节体育与健康课上,8所学校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都做出了及时反馈,都比较重视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相比过程性评价而言,体育教师更喜欢终结性评价,因为它更方便、简单。

在调查的8所学校中,所有的学校都采用定量的方法评定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成绩,只有2所学校采用定性的方法评定,评价方法还是比较单一。我们认为要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采用多元的体育学习成绩评定方法。体能和运动技能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定,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可以采用以定性为主的方法评定。

8所学校都采用了绝对性的评价方法,只有1所学校采用相对性评价方法。可能是由于体育教师认为直接参考制定好的标准比较简单,而采用相对性评价方法比较复杂。

评定方法的选用将关系到能否调动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积极性、关系到能否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是否注重学生的进步幅度等。

3.伊宁市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内容的调查与分析。

伊宁市初中目前对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成绩评定的内容主要有身体健康、运动技术、心理健康、运动参与、情意表现、合作精神、体育与健康课程知识7个方面,但是大多数体育教师把运动参与、心理健康、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4个内容合为一个,即体育态度。

由表5可以看出,伊宁市的8所初级中学在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的学习成绩时,都以身体健康和运动技术为主。这也是一个可喜之处,全国大部分初级中学在评价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成绩过程中都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和误解,从而扭曲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本质属性,而伊宁市初级中学评价时则体现出其本质属性,这也是《课程标准》(修订稿)在评价方面明确表明了评价的理念之一。

这8所初级中学在运动参与、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方面所占的比例只有20%,显然比例是比较低的。这也与我国在评价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时缺少规范性的指导有关,出现了随意的现象。部分学校用出勤率代替了这3者,可能是由于教师认为比较麻烦或者没有掌握这3者评价的方法,根本没有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的目的。

体育与健康课程知识只占总成绩的5%,反映了长期以来体育与健康课程在评价中的地位,这与体育与健康课程在评价方面总体要求不相符。《课程标准》(修订稿)特别强调要重视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方法、锻炼方法,让学生获得终身体育锻炼的技能、意识和方法。

四、结论

伊宁市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成绩评定的主体以体育教师为主,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医生和社区这些评价主体所占比例较少;伊宁市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成绩评定方法以定量、终结性和绝对性为主,对定性、过程性和相对性重视不够;伊宁市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成绩评定内容中身体健康和运动技术所占比例较高,而运动参与、心理健康、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以及体育与健康课程知识所占比例与《课程标准》要求不符。

参考文献:

篇7

依据《课程标准》精神,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视对学生体育学习的综合评价,采取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结合的评价方式。既关注学生体育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以真正体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真正体现评价的公平性和教育功能。

2 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评价过程中,不仅有教师参与,同时也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脚知道”。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应是学生本人,通过学生对自身(或同伴)的体育学习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评价,使学生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和评价他人。教师评价是由教师参照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组内互相评价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度、行为表现、进步幅度等方面进行的评价。

3 科学、实用,便于操作

“科学、实用,便于操作”是学生成绩评价使用的关键,操作的内容过于微观,面面俱到,不符合学科特点;过于宏观。容易走形式,起不到评价作用。因此,在编制学习评价表时,选择贴近学生体育学习实际的、可观察的、操作性强的指标进行评价。

二、体育与健康课学习成绩评价表(表1)

依据新课改精神,学生的学期成绩评价由运动参与、基本知识、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构成。各项内容所占分数的具体分配比例见表1:

运动参与作为学习成绩评定的先决条件,直接影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形成。它的评价包括出勤、着装和参与锻炼情况两方面。出勤着装分值10分,学生有病、事假,迟到,早退。着装不到位现象,一节课每出现一项扣1分,超过10节以上不予评定本部分成绩,无故旷课一节扣2分,旷课5节以上不予评定成绩。参与锻炼情况学习评价主要看同学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而不以学生因身高、体重、体质等原因,不能完成课堂任务而进行评价。见表3。

篇8

一、实践和探索学习评价的目的要求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考查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所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使评价成为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品德发展与提高的过程。”要求:评价功能由侧重选拔转向侧重学生发展;评价依据由重视结果转向结果与过程并重,关注发展、提高和未来;评价主体由一元评价转向多元评价;评价焦点由评价者的评价反馈转向被评价者对评价的认同和原有状态的改善;评价内容更加全面,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而且关注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评价方法更加科学,在纸笔测试的同时,增加了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全面综合地评价过程和结果。建构一种新型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对学生思想品德素养进行科学的、全面的学习评价,不仅能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有利于实现思想品德课程的育人目标。

二、实践和探索学习评价应遵循的教学原则

(一)知识、能力、思想品德素质三者统一的原则

知识是前提和基础,能力是桥梁和关键,思想品德素质是目的和归宿。学习评价应体现三者的全面发展,这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初中《思想品德》课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根据这两个特点,学习评价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这是思品学科的特定要求,也是思品课的生命线。

(三)知识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这一原则,学习评价应体现既教书又育人的理念,使知识性与思想性有机统一起来。

(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

根据这一原则,学习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努力实现《思想品德》课的三维目标。

三、实践和探索学习评价应注意的事项

(一)挖掘德育教育功能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拥有独特的德育功能。“思想性”是本课程的“灵魂”;“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是本课程的落脚点和归宿。评价内容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关注学生的阶段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对评价的认同性也是不同的,因而,在具体评价操作时,不同学段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评价的内容除重视学习成绩外,还要重视学习过程,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开发,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的个体差异

新课程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面对学生的差异,学习评价既要体现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保证标准的统一性,又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和发展的不同需求,因人而异,分层分类,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需求。

(四)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

要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成长的过程成为评价的重要内容。

四、实践和探索学习评价的模式与方法

思品课学习评价是对学生学习及其效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依据思品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应从“多元、主体、开放”的评价理念出发,逐步建构评价内容多元化和评价方法多样化的学习评价体系,将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的纸笔测试、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表现等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学习评价,使学习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师生发展的有效手段。

(一)学习评价构成

学习评价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组成。形成性评价主要由《学习过程评价》和《行为表现评价》等部分组成;终结性评价主要由期末综合测试评价组成,包含考试成绩及形成性评价所有内容。

(二)学习评价成分比例

评价成分分配注重形成性评价,弱化终结性评价。考试成绩所占比例占40%;《学习过程评价》和《行为表现评价》期末综合测试各占30%。

(三)学习评价的方法及意义

1.观察记录法。观察是评价学生学习行为的基本方式。教师可以观察学生日常学习的各种方面,如:课堂上如何反映、同学间如何交流与合作、教学内容如何理解等,并及时记录观察结果。此学习评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等级评定法。采用四个等级进行评定,分别是A、B、C、D。此学习评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3.自我评价法。学生的学习过程、行为表现等由学生个体进行自我评价。此学习评价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加强自我教育,不断地促进个体的发展。

4.档案记载法。学生档案包括一段时期内与学生学习有关的全部资料,这些资料能显示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发展与进步。学生档案以学生为中心,从多方面反映一段时间内学生在教师、家长和学校共同教育下的成长过程,是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和自我评价的重要参考,也是教师观察学生学习成果和学习进步过程的依据。此学习评价使学生通过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自主参与对学习档案内容的选择,随时进行自我反思,从而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5.评语描述法。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动机,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在评价中多一点赏识和激励,少一点挑剔与讽刺,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我将学生在思想品德某一方面的表现写成激励性的评语。比如:在思品教材中,有这样一个栏目:“老师眼中的你”,需要老师对学生作出评价。为了圆满地完成任务,我利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针对不同学生写出了不同评语,如:“活泼是你的天性,正像你唱的歌一样,放开手脚,抓住机会锻炼自己”。此学习评价让学生找回自信,健康成长。

6.综合评定法。对学生期末成绩的评价,采用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终结性评价占40%的比例;形成性评价主要依据《学习过程评价》和《行为表现评价》等进行评定,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定等多种手段完成,占60%的比例。此学习评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篇9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对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更加迫切,对于素质教育的呼声也是日渐高涨。在这种形势下,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增强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外语人才的培养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听、说、读、写、译这几个方面的基本技能,而是将具有终身性特点的学习态度和方法纳入到了培养目标当中。200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更是明确地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之一突出出来,并在教学评估中指出应当将学习档案记录作为一种形成性评估方式,将其与课程考试这种终结性评估方式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在这种大背景下,对学习档案进行相关的理论性和实证性研究就显得非常具有时代意义了。

1. 档案袋评价的含义及作用

档案袋英文中为portfolio,有“代表作选辑”的意思。最初使用这种形式的是画家及后来的摄影家,他们把自己有代表性的作品汇集起来,以展示其技艺和成就。它所选择或提交的东西,是由出示档案袋的人自己创作的。近几十年来,档案袋评价被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档案袋评价也可称之为“学习档案评价”或“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教育上的档案袋评价也是汇集学生作品的样本,但它们的目的和内容是为了展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情况。关于档案袋的定义,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是这样解释的:“学习档案是展示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作的努力,取得的进步以及反映学习成果的一个集合体。通常它以一个文件夹的形式收藏每个学生具有代表性的学习成果(作业、作品)和反思报告”(2003: 51)。。

它可以督促学生经常检查他们所完成的作业,在自主选出比较满意的作品的过程中,反思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果,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可以这样说,档案袋评价一方面能够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的成功与挫折,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长与进步,另一方面也为教师、家长和其他人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评价材料,使教师能够更开放地、多层面地、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档案袋评价的最主要特征是促进学习过程和成果的结合。作为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其评价的过程与发展、学习、教学是相继连续发展的过程,是同时产生与发展的。。这种评价方法之所以引起关注是因为它克服了传统评价方法的诸多弊端,强调评价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强调学生的参与,能够发现自己的优势以及有效的学习方式,从而在将来的学习中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2.多元智能理论与档案袋评价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H. Gardner)提出的。加德纳认为一个人的智能主要由六部分组成,分别是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内省智能(Gardner, 1993)。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加德纳和其他人在“哈佛零点项目”,研究了评价多元智能的方法。

多元智能评价主要有以下五个原则:一、抓住随时间成长的评价。多元智能的评价应该从学生学业成长的长期观点出发。运用学习档案这一工具可以有效地对学生作品进行长期连续地观察。二、评价是多元的。从内容上来看,对学生在某一领域内的表现不仅仅是用单一的分数来评价,而是设计该领域的内容和技巧等有关方面;从评价的主体来看,它包括教师、家长、同学和自我评价。三、评价与教学融为一体。四、重视非正式的评价。如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五、学生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教育的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形成自动自发的学习。因此,学生需要机会来管理自己的学习,评判自己的成就(伍芳辉, 2004)。

多元智能评价中经常使用档案袋。在其1993年的《多元智能》一书中,加德纳就倡导各大学在招收学生时,将档案袋所反映的学生的表现作为依据之一,并结合其他质性评价方式取代学习能力倾向测验(Scholastic Aptitude Test)(同上:184-186)。

3. 档案袋评价的优势及发展趋势

3.1 档案袋评价的优势

在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档案袋评价具有以下优势:第一,档案袋评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组织能力。在建立学习档案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及同学的需求、目标、强项、弱项等进行思考,并评选出自己及同学的最佳作品,同时说明这一作品被认为是最佳作品的理由。不难看出,档案袋本身并不是学生学习结果的简单记录,它以学生为主,鼓励学生自我批评和自我反省,是学生自我监控、自我发展的过程。通过一个学期甚至更长时间的师生、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也将有所提高,同时,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整个档案的建立过程中也逐步得以提高。

第二,档案袋评价有助于使问题和目标变得更加突出和具体。有了档案袋,学生的学习过程历历在目,在这一过程中所出现的困难也就不再只是处于朦胧之中,学生和老师均可以根据这些具体的困难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得对学生进行指导。档案袋还有利于师生将困难与目标进行比较,从而确定目标的可行性。

第三,档案袋评价具有发展性、多元性、多样化和全面性。评价功能的发展性:档案袋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在某一时刻的实际表现,更注重每个学生在本人已有的水平上的发展。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在档案袋评价中,评价主体不再是以教师或管理者为主,而是由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共同参与,被评价者也因此有被动评价转向主动参与评价。评价方法的多样性:评价方法不再以量化方式为主,而是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全面、深入、真实地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评价角度的全面性:档案袋评价作为一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关注“过去”,更面向“未来”,重在对发展过程的评价。

第四:档案袋的建立更加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更加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

4. 档案袋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面临的挑战

在我国,要想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用档案袋评价方式,尚面临着许多挑战。来自师生教学和学习观念转变的挑战。目前国内关于自主性学习、反思性学习、建构性学习等都仍主要停留在讨论阶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仍是以教师教和学生学为主, 教师身上体现不出“学”的角色,学生身上体现不出“教”的角色。此外,学生仍然习惯于把教师看成一个权威角色,而不是一个学习伙伴和指导者的角色。

来自教师反馈策略匮乏的挑战。目前,在大学英语教师队伍中,受到过专门的反馈策略培训的教师很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的反馈主要体现在课堂回她答问题及书面作业中。而在书面作业中,大多数教师又只是给一个“ Good”,“Not bad”等简单的总体评价,根本不存在具体的指导。这种现象虽然与某些教师的责任心不无关系,但也提醒我们应当加强对教师进行反馈策略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帮助学生设计和选择个性化的活动方式、提供评语等各种形式的反馈能力。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技术方面的原因。

5. 结语

尽管档案袋评价还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挑战,但是,在教育界高呼素质教育的今天,档案袋评价必然成为发展和衡量学生素质的一个有效且必不可少的评价工具。在大学英语教育的过程中,更是应当充分利用这一形成性评价手段,帮助我们更好得了解学生,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而且考察学生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方面的反思和成长,从而为其终生学习打下个方面的基础。

参考文献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篇10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五或水平六)改变了过去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教学实数的框架。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对学生体育学习情况的综合评价,强调在评价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的同时,要重视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方面的发展,以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真正体现评价的公平性和教育功能。具体评价内容如下:

1.体能的评价。体能主要包括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和健康有关的体能,《课程标准》更强调对与健康有关的体能进行评价,可以从学习目标中选择几项体能进行评定。在对学生的体能成绩进行评定时,可参照中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结合学生的个体基础与进步幅度进行体能成绩评定。另外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考核项目。

2.知识与技能的评价。高中体育教学评价强调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方法的掌握与运用,以及专项运动技能的掌握与运用情况。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行的选项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运动爱好在学校确定的范围内选择运动项目作为学习的内容。

3.学习态度的评价。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目标就是要树立学生有终身体育的意识,把这种学习的态度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成绩评定的重要内容。那么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上的出勤与表现、学生在课外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参与体育活动和健康教育活动的行为表现等。可从能否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参与体育活动、能否积极投入健康教育活动、等几方面进行学习态度的评价。

4.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价。体育与健康课中,学生的情意表现主要为:能否战胜胆怯、自卑,充满自信地进行体育与健康活动;能否敢于和善于克服各种主、客观困难与障碍,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坚持不懈地进行体育与健康活动;能否善于运用体育活动等手段较好地调控自己的情趣等。学生的合作精神则主要表现为:能否理解和尊重他人;能否遵守规则、尊重裁判;能否在学校和社会的体育与健康活动中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表现出负责任的社会行为等。

5.健康行为的评价。新课程标准把学生的健康行为也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内容之一。学生的健康行为评价内容主要有:是否有不良生活习惯,是否学会制订并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是否注意个人的卫生,是否为维护公共卫生而努力等。

(二)怎样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学习的评价

1.评价时运用好两个标准。

(1)由单一评价标准向多元评价标准转变。依据《课程标准》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内容,可以将学习成绩评定标准分为绝对性标准、相对性标准、个体差异标准。这三种评价标准各自都存在着优点和缺点,如果单一地使用任何一种评价标准,都难以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要使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效果,应将多种评价标准结合起来使用,即评价标准多元化。

(2)允许体育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制订相应的评价标准。《课程标准》把制订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标准的权利下放给体育教师,由体育教师根据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针对各评价指标制订相应的评价标准。这不仅有利于体育教师更客观、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价学生,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还有利于发挥体育教师的主人翁精神,激发其参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2.评价时选择好几种方法。

(1)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定量的评价方法比较适合于对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做出评价,但很难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锻炼习惯、意志品质、健康行为等。这样就要求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一是在对某些可量化的因素进行定量评价以后再对那些不能量化的因素进行定性评价,二是对某些因素进行量化后得到的结果进行定性分析,这样就使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实践中,学习目标主要是在“过程”中完成的,其中许多目标如果不在“过程”中进行评价,放到学期末再终结性评价是毫无意义的。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方法必须多元化,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位于一体。这样既保证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又调动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三)学生学习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可选择性。《课程标准》提出,在确定体育学习评价内容时,除了要注意其评价内容

的全面性以外,还应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让学生选择自己所擅长的项目参与评价,既体验成功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体育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因有运动天赋而体育学习成绩好,在体育学习中的优点就多些,有的学生则恰恰相反,这是个体差异的反映,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正确对待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随着体育的发展,学生可通过不同渠道和不同层面获得体育的知识与体育技能。如果单单以体育教师的评价来对待学生,是很片面的,是不合理的。因此既要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外部评价,也要强调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评价,学生互相之间的评价,还可让家长参与评价。

4.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学习评价过程中,体育教师绝不能以一次成败论英雄,而是要从优化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采取激励的手段和方法,促进其主动全面地发展。

综上所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评价与传统的体育学习评价相比,更为强调评价体系的多元化,教师应突出评价的反馈与激励作用,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为每个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创造机会和条件。

篇11

设计学习任务单的前提与基础是学情分析。只有精准的学情分析,才有适切的学习任务单。学情分析包括学习材料的分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

对学习材料的分析是指研读教材,分析学习材料所处的位置及特点、重点,分析学习材料应落实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可以进行如下思考:①这个材料是什么?在一册教材中、在一单元中的地位是什么?②这个材料有什么特点?③这个材料的重点在哪儿?④这个材料就材料本身来说最难的是什么?⑤这个材料的学习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有什么作用?教师只有对本课时在单元中的位置有所了解,对与本课时材料有关的背景材料有所把握,才能立体化地看待教材,进而确定应该在何处设置学习任务单,该如何搭建支架。

学生情况分析需要探知学生学习的基础、需要与发展可能。归纳起来就是如下的五个方面。①学生的“已知”:指学生已经具备的与本节内容学习相关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等,即学生学习的起点能力;② 学生的“未知”:是相对“已知”而言的,包括学习应该达到的终极目标中所包含的未知知识,而且还包括实现终极目标之前涉及学生所没有掌握的知识;③ 学生的“能知”: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有引导与支持之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的程度; ④学生的“想知”:指除学习目标规定的要求外,学生还希望知道哪些目标以外的东西; ⑤ 学生的“怎么知”:反映学生是如何进行学习的,它体现学生的认知风格和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学习习惯等。依据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可以确定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可以确定如何为不同的学生设置适合的学习任务及供攀登的学习支架。

2.指向目标

在作了精准的学情分析研究后,制定合情、具体、分层的学习目标同样是设计一份好的学习任务单的基础。合情,从实际出发是确定学习目标本身的要求,要努力做到实事求是,把目标建立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上。具体,学习目标应言简意赅,各项指标可以很容易地在课堂上被观察到或检测到。分层,合理的课堂学习目标,是在课程目标指导下的目标系统,要通过对学生发展可能的研究确立课的三维学习目标,进而进行分层设定和精细分解。每个学习任务要与学习目标相匹配,并有相应的解读,明确这张任务单是为达到什么目标服务的。教师用学习任务从不同角度为学习目标的实现创造可能,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任务进入学习过程,通过分散在不同任务里的目标的逐一实现来完成建构知识与经验积累。

3.面向全体

学习任务单是在课堂中使用的,面向全体学生是一份好的学习任务的必要条件。面对任务,每一位学生都要有事可做,有探索的兴趣与欲望。为激发、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要讲究任务设置的技巧;为让程度不同的学生都有所进步,任务设置要有梯度,注意差异性,要考虑设计帮助的支架,并且留有攀登的空间;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任务设置要让学生有选择的权利;为适合不同学习能力倾向的学生,学习任务要形式多样,有听说读写的任务、动手操作的任务、交流讨论的任务……

二、学习任务单的使用——以学定教

学习任务单的完成者是学生,一旦学生成为了任务实施的主体,他们自然会对任务实施所需要的条件、任务的目的、任务的完成方式作出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每个学生和课堂都建立起了某种关联,课堂学习就成为学生主动投入、主动参与的过程。

1.资源共享

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单的过程中,必定会留下思考的痕迹,也就为教师的帮助式教学提供了依据。所以教师一是要充分预设,对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有充分的预案,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二是要及时观察了解 ,及时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错误及独到的见解,以便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作为珍贵资源加以利用,做好引领、点拨、评价、诊断、反馈和系统化,使教师的“教”更贴近学生的“学”。

2.自主合作

要把课堂的时空更多地还给学生,自主与合作是学习任务单使用中两个重要的方法。学习任务单因为有“内容”而让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变得“真实”与“真需要”。自主尝试完成任务是合作交流的基础与前提,群策群力是自主学习的补充与深入。学习任务单完成的基本步骤为:明晰任务独立作业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小结评价。这一过程中“独立作业”与“小组合作”环节最为关键,也最能体现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中学会学习的价值。独立作业,包括自主计划、实施、质疑、评价。小组合作,可以是同桌,也可以是4人小组,最好不超过5人,这样可以让小组活动更有序,并保证每一位成员有发言的机会。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在习得知识与能力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学习策略与心理支持。由于目前班额大多超过40人,自主合作也保障了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

3.个别化指导

在学生用学习任务单展开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帮助方式主要为个别化指导。这种个别化指导有时是随机的,即发现问题及时帮助。但更多的是有预设的,即在进行学情分析的时候已经确定了课堂上需要重点关照的学生以及帮助的内容与时机。在完成学习任务单的过程中,教师是有时间、有机会进行这样有目的、有目标、有方法的个别化指导的。这样的帮助更有针对性、更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更有实效,一般课堂上是很难做到的。我们知道学困生往往是因为完不成一节节课的学习任务而累积产生的。如果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及时而有效的帮助,我们就能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学而教”!

4.激发与保持兴趣

由于学习任务单使用的对象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因此如何激发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任务设置的过程中要重视以学科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而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则应:一要重视在布置任务时的导语设计,既明晰目标又明确方法更能调动内驱力;二要注重完成任务的形式与手段多样性,做到分合有致、动静结合;三要合理安排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一般来说完成一个任务的时间控制在5—10分钟为好,就是高年级学生也不能超过15分钟;四是要及时提供帮助、指导、评价,让每一位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总能得到支持与鼓励,及时地获得成功感并保持学习的热情。

5.保障有序活动

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单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是完成任务的效率与质量的保证。因此我们要重视重构课堂教学秩序,培养学生在“学堂”开展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学会独立学习时的自主探索与主动获取,合作时的积极交流与认真倾听;学会任务启动时先计划再实施,任务完成时要作评价与反思;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学会谦让、等待与调整。教师与学生一起在完成学习任务单的过程中制定与完善“学堂”的规则,这也是用“学习任务单”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学习任务单的评价

一份好的学习任务单首先是能充分体现设计的核心理念,即教学的个别化,关照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为学生的学而教。其次是依据精准,即学情分析到位,学习目标具体可测。而从技术层面可以从三个维度、十个指标作评判。

内容上,一是指向明确,能针对目标,渗透学法;二是支架有效,能符合需求,并留有学生攀登的空间;三是体现差异,在学习方法、资源提供、策略指导等方面有所区别;四是学科特征明显。

形式上,一是结构合理,先学后教,符合学科、认知、教学的逻辑;二是自主合作,做到自主学习手段丰富,合作学习形式多样;三是简明有趣,任务简单明了,能有效地引发动机、激发兴趣。

篇12

1 小组评价,培养合作精神

课堂既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又是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环境。然而,课堂中的评价却能促使课堂中学生之间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它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例如,我在课堂上常采用分组评价的方式促进合作,也就是对每个学习小组的各个方面(如:纪律、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合作交流、作业完成等)进行评价,评价时采用分值形式,先给各组一个基础分,在每节课上对于各组的评价项目进行不定时的量化。教师适时创设教学情境,根据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游戏、比赛,通过“猜谜语”、“送信”、“夺红旗”、“接力赛”、“对口令”等形式,以促进小组合作、协作完成。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只要由本组同学帮助后能完成也给加分。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也为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了成功的机会,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2 个人评价,培养创新精神

个人评价是根据个体内差异法进行评价。个体内差异法是将评价对象――学生自身为参照点的一种评价方法。她是将评价对象的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或者将评价对象的若干侧面进行比较。评价时充分考虑了评价者的个性差异,因而更合符学生的实际。这有利用学生自身潜能的发挥;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特别是发散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求知欲、好奇心及成功感的形成。并不会给评价者造成过重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自豪感,有利于形成丰富的想象力,有利于形成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不断地投入到新的创造活动中去。如:对学困生稍有进步就鼓励他:“今天你又进步了,谁说你不行,我看你就是很棒,只是一点点不会,只要你大胆地问老师或同学.多想一想,一定能行。”在鼓励的同时,教师要帮助他找出不会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巧设障碍,让他们感到“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对学生有奇思妙想、精彩的发言,教师要细心呵护他们的创新意识。例如,在复习20以内的数时,请学生给1~20这些数分类,教师估计学生会有两种不同的分法:一是按位数分,1~9是一位数,10~20是两位数;另一种是按单数、双数分。但出乎意料的是有一位学生把1、2、3、6、7、8、9分为一类,其余为一类。问他分类的标准,原来他是按书写笔画来分的(非常有创意!)。这时教师要“狠狠”地表扬:“你真是一个学习能手!”、“老师真佩服你”、“未来的科学家就在你们中间”等,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评价,但对学生来说却无疑是给他们注入了催化剂。其次,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气氛比较尴尬的时候,作出一些另类的评价,例如,在一次课堂上,遇到了一个比较难的问题,经过几次启发可举手的同学还是不多,这时某学生举手回答问题,却卡了壳,教师这时侯千万不要随意请他坐下,更不要进行批评。便说:老师为你这次勇敢的举手、大胆发言感到高兴,敢于举手发言就值得大家学习!只要这样长期坚持对学生个人作好评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业评价,规范学习行为。

篇13

OUYANG Yu-hui

(Guangxi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Nanning Guangxi 530226, China)

【Abstract】Evaluation is a vital part of English teaching, which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students’ self-access learning. English teaching evaluation concludes formative evaluation and summative evalua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high vocational college should build a evaluation system combining the two, in which emphasis is placed on formative evaluation.

【Key words】English teaching evaluation; Self-access learning; Formative evaluation

0 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对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职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高职学生学习英语不单是为将来从事的业务工作打好基础做好准备,更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高职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明确提出“以职场交际为目标,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能在日常活动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活动中进行一般的口头和书面交流”的要求,因而高职英语教学应该侧重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而非语言知识的学习研究。为满足这一要求,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1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亦称“学习者自主”,的概念最早源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者的一次辩论。辩论的焦点在于教育的目的究竟是培养学习者终身的学习能力还是将学习者培养成独立的思考者。自这一概念提出以来,西方众多学者对它进行了不同的定义和注释,并由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外语自主学习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研究高峰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

Dickinson (1987:11)认为学习自主性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负责有关学习的所有决策并负责实施这些决策。同时,他提出学习自主性存在不同的形式,如学习者个人自学、学习者组成互助小组、教师主导的课堂自主学习或学习者自我主导的课堂自主学习等方式。

Holec(1981:3)把自主学习看作学习者的一种自我管理能力,包括:决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和把握学习进度;使用相应的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并自我评估学习效果。可见学习者自评是自主学习的环节之一。在自主学习中应用形成性评价是提高学习者自我评价效果的有效方式,能反过来促使学习者更有效地自主学习并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形成性评价属于教学评价的范畴。

2 英语教学评价

2.1 内涵

教学评价是一种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即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其内容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等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科学的评价体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教学评价根据其目的的不同分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两种。

形成性评价的概念最早由美国评论学专家M. Scriven在1967年提出,随后B.S. Bloom (B.S. Bloom et al, 1987:228) 提出这一评价方式也可以应用与教学和学生学习。形成性评价是强调开展以调节教育过程、保证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为目的的评价活动。形成性评价常见的形式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观察,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自评,小组评价,家人评价等方式),访谈,问卷调查,测试,课堂活动记录,建立学习档案等等。这些评价形式不仅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也对他们课后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形成性评价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持续观察和记录并反思,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一种发展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指“在活动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刘本固, 2000:35)”,方式主要有水平测试和成就测试两种,英语等级考试和英语期中、期末考试都属于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成绩为单一评分标准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注重对英语知识的考查而忽视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等方面的考查。终结性评价不能如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仅仅使用终结性评价无法对高职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地监控和指导,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也难以培养。因而高职英语教学应摒弃传统的用考试分数衡量学生能力的评价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注重过程评价和全面评价。

2.3 教学评价对自主学习的促进作用

自主学习的各个环节,即制定目标和学习计划,执行计划,评价成果,是相辅相成的。目标和计划的制定基础是学习者对自身水平、所处的学习阶段、学习能力、学习特点等方面的了解和把握;计划的执行过程同样依赖于学习者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自身的学习特点的认知和监控;评价成果是对一个学习阶段的总结和反思,为下一个学习阶段的有效开展做好准备。由此可以看出,教学评价对促进自主学习是有积极作用的。

教学评价对自主学习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评价对教学过程有反馈功能。教师通过对学生做全面评价可以及时、深入、细致地总结教材、授课、教学方法等各方面的经验教训,对学生自主学习作更有效地指导;教师还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明确以后工作的努力方向,对提高个人业务素养有积极的意义。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评价学习过程能加深对自身性格和学习特点的认识,促进自我提高和完善,学习自主性被激发,形成自主学习的良性循环。

教学评价对教学过程有调控功能。教师通过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调查问卷等形成性评价方式了解学生的所想所需和个性特点,就能及时结合实际情况恰当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做到按需授课和因材施教,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学生通过做课堂记录、记日记、建立学习档案袋等方式掌握自己的每一个学习阶段,通过反思阶段目标的恰当与否、学习计划的可行与否、执行过程的严格与否、学习策略的有效与否而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和学习特点更为了解,并能及时地在一个学习阶段中或结束一个学习阶段后作相应的调整,使得本阶段的学习和下一阶段的学习更为有效。

3 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

3.1 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现状

很多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都处于改革的艰难蜕变中,这是顺应时代和市场的需要的表现。水平测试的考试成绩不再与毕业证挂钩,教师们也不再单独依靠期末考试成绩来判定学生的语言能力。然而应该指出的是,目前高职英语的教学评价仍然侧重对语言知识的考查,忽视了对学生情感因素、学习过程、方法的评价;教师评价占据评价结果较大比重,忽视了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得到体现;评价结果大多用于对学生进行水平划分,没有发挥其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作用。由此可见,要真正实现教学改革,达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新的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是很有必要的。

3.2 构建形成性评价为主的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为主的教学评价体系。考试分数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但不应单纯地以分数作为判断的依据。终结性评价结合形成性评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才是教学评价的真正要义。

首先,应该加大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评价中的比重,即加大平时成绩在期评成绩中的比重。平时成绩包含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可通过学生的出勤情况和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考查其学习态度和精神面貌;课堂表现则包括学生回答问题、参与对子练习、小组合作等活动,教师可通过课堂观察结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方式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课后作业可以以书面形式和任务项目形式布置,学生独立完成或互助完成,并最终提交完成报告以供教师进行成果评价。

其次,应制定形成性评价的标准,使其细化和量化,从而更具有可操作性,真正成为评价体系的组成部分。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将这五个部分的能力训练项目化,在每个项目下再细分评价的各个方面,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情感因素也应该纳入考查、细化的范围。

最后,为保证教学评价的切实执行,需要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和评价过程进行科学的监控和评价。监控是指对教师教学内容和课堂活动的监控。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与教学评价的各个项目相符,即应涵盖考勤、相应的英语技能训练活动、布置课内或课后作业、与学生进行课内或课外的交流等内容。这一监控手段可以通过教师每节课的课堂笔记或借助摄影或录音器材等手段的辅助来实现。教师应坚持记录每节课的提问次数和与学生交流的次数、英语技能训练活动持续的时间、学生的情绪反应、学生学习的效果等内容并形成教学评价的原始数据库。通过建立教学评价原始数据库,教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评估,还可以通过定时与学生的交流和访谈丰富这一评估结果,从而及时地做出调整和改进。

4 结语

学习是人终其一生的事业,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是成功经营这门事业的基石。教学评价是自主学习中重要的一环,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有重要的反拨作用。高职英语教学的评价体系应该为其职业教育的目的服务,通过运用形成性评价的手段促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自我和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自我评价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Bloom, B.S. et al. 教育评价[M].邱渊,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Dickinson, L. 1987, Self-instru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Holec,H.1981,Autonom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 Pergamon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