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篇1

篇2

小钱得救了,在医生的精心照料下,他很快就康复出院了。但他有一个心愿,就是想见见这位救他生命的台湾青年。

在媒体的帮助下, 他们终于见面了。小钱看到他日思夜想的救命恩人。 眼里闪着泪花,激动地握着台湾青年的手,说:“谢谢你,真是太谢谢你了!是你在那样危险的环境下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 无私的把骨髓捐给了我,让我再次获得生命, 能够站在这里与你说话。谢谢……”“不用谢,因为我们是一家人。不是吗?你看,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我们的血管里流的是同一种血。我怎么能见死不救呢?”

台湾青年的一席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感动。小钱更是感动地说:“我为有你这样的同胞而感到无比自豪!你不仅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更让我懂得了可贵的同胞情!”台湾青年接着说:“那就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大家一起行动起来,让迷路的孩子早日回到母亲的怀抱!”说完,他们高兴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篇3

回想我自己,我觉得很惭愧。记得有一次上课写作业的时候,我的同桌的笔没油了,小声地向我借笔,当时我的文具盒里还躺着一只我最心爱的笔,可是我怕他把笔弄坏,不想借,就故意说:“我只有手上的一支笔。’’后来还是另一个同学借给他的。现在想来,当时的我真是太自私了,四年的同学我都不帮,可人家台湾青年和小钱素不相识,都能这样做。

篇4

篇5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里》的李博士是送骨髓的李政道。

李政道博士,美籍华裔科学家,被医学界誉为“血清之父”,是著名的骨髓移植配型专家,创建了台湾慈济骨髓捐赠中心。曾任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美国红十字总会研究所HLA实验室主任、世界红十字会第一届世界组织相容性会议主席,慈济骨髓捐献资料中心主任。

他多年从事HLA基础实验研究,对骨髓移植、组织配型有杰出贡献,是国际著名的免疫血液学家,是中国HLA专业的奠基人,致力于全世界华人骨髓移植工作。近年来,李政道博士为浙江、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厦门等地的非血缘关系骨髓移植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并多次送骨髓到祖国大陆,对促进海峡两岸的医学技术交流和加深同胞间骨肉之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续写

池宇豪

自从台湾青年给了小钱骨髓以后,小钱的身体慢慢恢复了健康,已经能在一家公司上班了。但是,小钱始终忘不了台湾青年的救命之恩,多想当面谢谢这位青年啊!因为是他救了我,我一定要找到他。

篇7

1.掌握课文的生字词语。

2.整体把握课文,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

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的高贵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4.体会课文运用环境烘托和人物动作描写突显人物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从描写李博士和台湾青年的表现的语句中品味人性的美好,感受海峡两岸一家亲的血脉亲情。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巩固词语,导入新课。

美丽杭州 阳光遍洒 桂花飘香 生命之花 即将凋零 骨髓移植 谈何容易

海峡彼岸 地震袭击 步履匆匆 涓涓流出 骨肉同胞 血脉亲情 代代相传

2.句式填空,回顾内容。

师讲述:海峡这边的杭州市,阳光遍洒,桂花飘香,但小钱却即将享受不到生活的恩赐。

此时此刻――

此时此刻,他的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

此时此刻,他最需要的是骨髓移植,才能重新绽放生命之花。

此时此刻,他只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小钱是不幸的,但小钱又是幸运的。生命之花从即将凋零到重新绽放,这生命的奇迹归功于谁?(台湾青年 李博士)

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爱的故事,去感受台湾青年和李博士为创造这生的奇迹所做的努力。

【设计意图:紧扣“这一时刻”,以句式填空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小钱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艰难,为感受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的付出做了铺垫。课未启,情已蓄。】

二、整体感知,寻找感动

1.生自由朗读课文3~6自然段。哪个句子特别感动你,把这个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读感动的句子。师即时评价。(朴素的文字传递出令人感动的情怀。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的举动感动了你,感动他)

三、寻找“最美青年”,感悟人性之美

1.找句子。在整个捐献骨髓的过程中,台湾青年只有一个姿势。这个姿势看似平常却感动了许多人。找出文中写青年躺在病床上的句子,画下来。

2.出示句子,启发质疑:相同的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

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相同的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躺的时间一样。不同的是:环境不同,身旁的人不同,要做的事情不同,心情不同)

3.体会环境之难。

(1)找句子。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时候,是阳光遍洒桂花飘香的美好早晨。那么,台湾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此时此刻,又是怎样的环境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5自然段,画出描写环境的语句。

(2)交流句子。

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

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

(3)补充材料。

1999年9月21日凌晨1时47分,台湾突然发生一次大地震,这是台湾历史上近百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地震。9月22日这一天,每小时的余震次数达60至70多次。

(4)想象:大地震过后,在手术室外,在路上,到处是怎样一番场景?你联想到哪些词语?

(指名说词语)

【设计意图:相同的姿势,不同的环境。紧扣“静静地躺”,引导学生比较、质疑,目的在于透过朴素的文字,透过“静静地躺”这平凡的姿态,感悟台湾青年人性的美好。链接的资料很简短,旨在引发想象。借用学生联想到的词语还原震后的环境,既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又激活词语,可谓一举两得。】

4.创设情境,巧妙“劝说”。

(1)此时此刻,应该怎么做才安全?(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

(2)请引用文中语句“劝说”台湾青年和李博士。

(3)师小结:同学们的劝说至情至理。难道,台湾青年不懂得关心家人安危?李博士不知道此时此刻情况危险?(知道!)他们的心只有一个念头――捐献骨髓,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

5.讨论:有人说台湾青年是“最美青年”,你认为呢?

【设计意图:此环节巧用“劝说”,让学生引用文中语句劝说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离开危险之地。至情至理的劝说与台湾青年和李博士行动的背离形成情感冲突,使得捐献骨髓、拯救生命的行动更加凸显人性美好。寻找最美青年,感悟人性之美的过程,亦是潜心文字,品读涵泳的过程。】

四、寻找“最美博士”,感悟人性至善

1.默读课文,找出写李博士抽取骨髓、护送骨髓和移植手术的句子。

2.交流:你认为李博士抽取骨髓的过程用一个字形容是哪个字?(难)

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突如其来”“剧烈地晃动”“不得不”)

3.想象补白:

这一次余震过后,李博士站在工作台前做着准备工作。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袭击时,又会发生怎样的情况使得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

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整个工作台剧烈地晃动起来,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

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 ,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

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 ,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

4.体会护送骨髓之难。

(1)默读课文第6自然段。画出李博士与时间赛跑的词语。(奔波、赶到、连夜)

(2)出示李博士的时间表,师用较快语速读。

10:20李博士带着骨髓,从台湾花莲起飞。

11:10飞机到达台北桃园机场。

14:15从台北桃园机场起飞,飞赴香港。

15:54骨髓运到香港特区。

20:45飞机在上海虹桥机场降落。

20:50浙江医护人员将骨髓接到,直奔杭州。

22:15接骨髓的救护车开进了杭州。

22:50骨髓移植手术开始。

次日凌晨2:00手术顺利完成。

(3)这是在和时间赛跑。和死神赛跑!李博士跑赢了!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生命之花在台湾青年和李博士无私的给予中重新绽放了。小钱得救了。此时此刻,课文最后一段最能表达我们此时的心声。(生齐读)【音乐《爱的奉献》】

5.讨论:有人说李博士是“最美博士”,你认为呢?

【设计意图:不管是找关键词体会,还是想象补白,都紧扣一个“难”字,引导学生体会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抽取骨髓,是以生命拯救生命。本环节“读”字当头,默读、品读、引读、朗读,在读中品味,在读中升华。】

五、共同的名字,相同的情怀

1.找出“青年”的不同称呼。(一位青年、病床上的青年、那位青年、台湾青年)

2.思考:文中没有写台湾青年真实的姓名,李博士也只是李博士。作者为什么没直接写他们的真实姓名呢?是作者忘记了吗?

(不是忘记,而是因为姓名不重要。重要的是捐献骨髓,救小钱。重要的不是他是谁,而是他救了谁,帮助了谁)

3.起名:他们相同的名字是什么?(台湾同胞、亲人、善良的人、好人、最美的人……)

4.小结:正是台湾青年和李博士这两位亲人,两位最美的人,两位善良的人,两位好人,创造了生命奇迹!

【设计意图:文中的两位主人公都没有真实姓名,这是一处文本秘妙。教师巧妙捕捉到这一处秘妙,让学生先找出文中对台湾青年的几处不同称呼,之后再写出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的相同的名字。这样的设计引发学生思考,开启一扇心窗,从文本表面走向文本深处,在品味朴素言语的同时心灵得到启迪。】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出示:

一天早晨,小钱醒来了。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窗外的桂树已经开花了。读了竹林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小钱已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坐在桌前,他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

2.学生写话,指名交流。

3.总结提升:

篇8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字词品味中,体会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深深的情感,体会救命骨髓所饱含着的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

教学过程:

一、全班同学读课题,并质疑课题。

为什么称它为“救命骨髓”?这是谁的骨髓?他用自己的骨髓救了谁的命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读课文,理解内容。

1、理解词语

声泪俱下:边诉说边哭泣,形容十分悲切。

动容:脸上出现受感动的表情。

睛天霹雳:晴朗的天空响起了炸雷。比喻情况出人意料,令人震惊。

谈何容易:原本指向君王进言不容易,课文里指骨髓移植困难很大,并不像嘴上说的那么容易。

马不停蹄:马不停地急促向前走。课文里用来形容运送骨髓在路途上没有停歇,时间抓得很紧。

2、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并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1)、“两岸”指什么?

(2)、骨髓是什么?为什么称它为“救命骨髓”?

(3)、这是谁的骨髓?他用自己的骨髓救了谁的生命呢?

(4)、为什么称之为“骨肉同胞”?

(5)“生命桥”指的是什么?

(6)、结合课题,围绕“为什么说两岩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结合课文中具体内容进行思考:为什么说两岩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7)、找出句子话,体会其中的感情。

师:孩子们,当父母得知孩子的病情时,他们怎样?

课件出示:“白血病”!医生的话如同晴天霹雳,震得他俩几乎晕倒。大夫,求你一定要救救他,我们就这一个孩子啊!他们俩苦苦哀求着。

(1)那些词语让你觉得揪心?

(2) 什么是“晴天霹雳”?是什么事让父母觉得犹如晴天霹雳?

(3) 是啊!父母知道白血病的严重,他们年仅16岁的唯一的儿子危在旦夕,此时父母的心情如何?(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读父母的话)

(4) 此时父母已是痛切心扉,他们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生回答),于是他们苦苦哀求着大夫,读“大夫,求你……!”

(5) 假如我们都是少年的朋友,亲人,你将如何哀求大夫?(指名读)

(6) 孩子们,从你们的读书声中,老师看到了一对已濒临崩溃的父母,也让我看到了父母对儿子那真切的爱。

【设计意图】通过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理解治病救人时的迫切心情,同而体会海峡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激发爱国情感。

三、共同探究,理清文章的脉络

1、引导体会,指导朗读

(1)时间的紧迫性。

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2)医疗费用高。

(3)可以匹配的骨髓难找。

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的人。

2、 情境交隔,理解感悟

孩子们,让我们来看看慈济医院的专家们是如何奔波的?这是怎样的十几个小时?

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生命在人们无私的给予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

少年得救了,你想把这个消息告诉谁?最想知道这个消息的人是谁?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理解骨髓移植对少年的重要性,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体会海峡两岸人民浓浓的血脉亲情。

三、拓展延伸,传承血脉亲情

1、在你心中,这还是一座普通的桥吗?

2、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两岸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句话的。

3、同学们课后再认真品味课文精美的词句,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对语言文字等的感知、理解、品味、揣摩、朗读、体会“跨越海峡生命桥”的含义,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板书设计:

20、救命骨

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少年发病 检查确诊 别无疗法 求救台湾

找到骨髓 一位小伙子 专家护送 少年得救

台湾——————————大陆

篇9

一、把握文本,帮助学生实现场景的“跨越”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明确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把握文本主要内容其实是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它涉及思维、概括、表达等多种能力,需要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文本进行整体把握,主动汲取重要信息,并用自己的语言对信息进行重构。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的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慈济医院,李博士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怎样引导学生把两个场景联结起来,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呢?

在揭示课题之后,可以提出问题“是谁架起了生命桥?”让学生找出文章描写的主要对象,再引导学生找出他们之间的联系:“小钱” “台湾青年” “李博士”这三个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联系,最后将这些联系整理成几句通顺的话,就成为了本文的主要内容。类似这样写人记事的文章,事件围绕着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物展开。如果找出文章中关键的人物,理清他们之间的联系,也就等于抓住文章的骨架,把握文本主要内容就不成问题了。

二、唤醒体验,帮助学生实现角色的“跨越”

杜威曾说:“教学绝对不仅仅是一种简单地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感受生命的美好,理解骨髓移植的重要性是理解本篇课文的基石。

师:当我们享受美好生活时,18岁的小钱却只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课件出示:小钱躺在病床上的照片)

师 :此时此刻,他可能想些什么呢?

生:我才18岁,我还要和同伴们一起打篮球、踢足球,我不想死,救救我!

师:这是对生的渴望。

生:我才18岁,我还要上大学,找工作呢。

师:这是对未来的向往。

生:我才18岁,我还没有报答爸爸妈妈,我怎么可以现在就死了呢?

师:是啊,钱畅多么留恋这美好的世界啊!他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他的生命――

生齐读:就像含苞的花朵,不曾开放就面临着凋零的危险。

师:此时,你觉得“含苞”“凋零” “绽放”这三个词仅仅只是写花吗?

……

一个细微的环节,能让学生对生命有了如此深刻的理解。无疑,能让课堂如此灵动,来源于教师引导学生开放思维,以“小钱可能想些什么?”为始发点,在看似不经意的教学中扬起了生命教育的风帆。学生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懂得了生命的价值,理解下文“含苞” “凋零” “绽放”这三个词背后作者所表达的对生命即逝的同情惋惜之情,便是水到渠成了。同时也可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骨髓移植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为学习下文打下了坚实的情感铺垫。

唤醒学生的情感和经验积累,能使学生较快进入角色,与文中人物产生情感共鸣,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当学生整个身心投入教学活动时,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并且在加深情感体验的过程中陶冶情操。这正如西方体验美学理论家所说,阅读活动是作家体验与读者体验相融合的一种历史流或对话。

三、品析重点,帮助学生实现情感的“跨越”

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帮助学生体会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一种教学艺术。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3~6自然段是帮助学生体会海峡两岸骨肉亲情的重点段落,应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仔细研读,认真感悟。

(课件出示台湾大地震的场面)

师:大地震后,在医院的病床上, 台湾青年还不清楚的情况是什么?

生: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

师:但他知道的是什么?

生: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师:如果你是地震中幸存的一员, 此时此刻,你最关心的人是谁?

生不约而同地说 “是亲人”。

师:而台湾青年尽管也挂牵着家人的安全,但想得更多的是在大陆有一位钱姓青年急需骨髓移植。小钱是台湾青年的亲人吗?

生不约而同地说 “不是”。

师:你从台湾青年的做法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台湾青年对小钱的担忧已经超越了亲人。

多么精彩的回答!教师抓住“还不清楚”和“知道”这一组意思相反的词语展开对话教学,引导学生品味台湾青年一心只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而学生的深刻感悟,不也正是充分与文本对话,实现情感交流之后的“跨越”吗?

四、读写联姻,帮助学生实现文本的“跨越”

篇10

一、有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才会有极大的学习热情,从而收获较好的学习效果。语文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学科,语文课文大多数选的是文质兼美、情意共融的文章,其教学手段自然要借助于情感上的激发和熏陶。因此运用信息技术的跨时空、跨地域的教育功能,无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例如《鸟的天堂》一课的教学,我借助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多场景多角度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和巴金爷爷一同到“鸟的天堂”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随着画面的出现,音乐的响起,播音员的配文朗诵,学生的兴致油然而生。他们时而被“鸟的天堂”那幽静的环境所陶醉,时而为船桨那有节奏的划水声而欣喜时而为榕树的繁茂的姿态的独特而惊叹,时而为鸟儿的繁多而称奇。多媒体的使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完全把学生带到了那美丽的南国,使他们看到了从没有看到的景色,怎能不使他们欣喜若狂?怎能不触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他们又怎能不去学习呢?

二、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形象、直观的效果,解决重点难点。例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文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其教学难点是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重点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从而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为了突破难点,教学伊始,我应用多媒体演示一幅人来人往的“桥”的图画,并设问“你是怎么理解桥的,又是怎么理解生命桥的?”启发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待读懂课文之后,让学生把通过读课文体会到的“生命桥”的含义与课前自己的理解进行对比。这样学生更很容易理解到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爱心桥、是血脉桥、是亲情桥、是生命的火种得以继续燃烧的桥。 在引导学生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时,我应用信息技术实现课内外结合,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材料,丰富李博士与台湾青年的人物形象,帮助学生深入体会了李博士与台湾青年的高尚品质。

三、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是可以提高审美能力。语文是一门美的学科,因此,我们应该把课文中的美的形象事物通过课件展示出来,让学生感知审美对象,产生审美情感,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如教学《雷雨》运用课件再现雷雨倾盆而下的情景,逼真的声响效果再现惊天动地的雷声,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如教学《黄山奇松》,运用课件展示让学生领略迎客松之遒劲,劲客松之挺拔,送客松之蟠曲,给学生带来奇妙的感受。二是可以提高想像能力。在进行写活训练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后,教师可以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凭借美妙的旋律想象“人在画中游”的意境,写出自己游桂林的感受。三是可以提高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例如教学《一个村庄的故事》一课,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分别为学生展示村庄的美丽景象和遭到补破坏后颓废的景象,让学生对比画面,从语言文字中分析原因,最后归纳总结小村庄给我们留下的启示,这样的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有助于知识视野的拓展

众所周知,教育网站上还存储了大量的学习信息、习题讲解、疑难解答和优秀教案等内容。因此,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的改变角色,不再只是单一的知识的传授者和传递者,而是要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合作者,善于引导学生如何把“信息”化为“知识”,把“智能”化为“智慧”,从而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品质。例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教学,可以先让学生查阅了圆明园过去的辉煌历史,找寻圆明园被烧毁时的情景片,尤其是收集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与侵略国签订的诸多不平等的条约,这样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我们祖国的过去,同时还收集了祖国现在的辉煌成就。这样不仅完成了教学,而且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体现出来。

篇11

我想: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的更美好.为什么着样说呢?因为:世界就没有阳光,温暖了。为什么说没有阳光,和温暖呢?因为:没有了爱心就没有了关爱,没有了着些,活在着个世界上似乎没有意思了。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的更美好.你们听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么?事情就是这一句话,

我希望:不管是那个国家,那个同学,那个老师,都献出一点爱,看的人们,帮我,告诉你们的同学和家人还有朋友,好么?这是我的愿望。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的更美好.我在这先谢谢你们了。

篇12

上午坐在我后面的张雅差点儿迟到,我仿照语文书第22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文中的句子“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这样的人”改编为“张雅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打铃前进了教室并坐到座位上”。

我好不容易熬到下课,我对张雅把我的仿句说给她听,她听后,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而是“咯咯”地,一刻不停地笑着,我看见她笑的那么开心,也傻傻地笑着。

别以为我是仿抄那句话,实际上呀,那叫“活灵活用”。就是现学的东西立马就能用上,也可以说是“现学现卖”,这种学以质用的方法是很让人记住这句话的喔,说不定,背课文时就不用怕。

郑重声明:本文系作者独家授权,版权归作者及作文库所有,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篇13

课堂教学提问不应是随意的,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师在授课前要精心设计提问内容和形式,问题要少而精,具有典型性,否则就会偏离课堂教学中心,所提的问题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如教学《一夜的工作》一文,围绕中心句:“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设计问题:“课文用了哪些例子说明工作辛苦?又从那几个方面讲生活简朴的?”这样的提问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思维特征,紧扣学生的思维过程,让他们的思考有层次,有条理,有助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更快实现教学目标。

二、提问要抓住重点难点,训练思维

教师要抓住文章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和提炼一些富有启发性、富有价值的问题。没有思考价值的“浅问题”不提,问题太浅,表面上学生对答如流,实际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若是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思维范畴,也不能达到目的的。提问既有深度,又要体现层次性,使学生在不断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到探索的乐趣。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从内容上看,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紧扣教学重难点,可设计以下几个问题:①课文写了那几个人?他们在文中是什么身份?②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③“生命桥”指的什么?④联系上下文,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讨论与交流,既加强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又使学生透彻理解了文章内容,深刻领会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提问要难以适度,面向全体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具体课文及教学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问题,其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思维量。如教学《揠苗助长》一文,可以看着课题提出几种不同层次的问题:“谁做了揠苗助长这件事?”“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学习了这个寓言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这三个问题中第一个问题比较容易,第二个问题较难一点,第三个问题有一定得难度。这样,课堂提问切合教材与学生的实际,追求学生的全员参与,确保全体学生都能从提问中得到启发,知识和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提问要有创新延伸,培养发散性思维

在语文课堂提问中,教师应时刻不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保护学生的创造积极性,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进行思考。如第九册《再见了,亲人》学完后,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加以想象:在告别时朝鲜人民会对志愿军说些什么?再如《雨点儿》这篇课文我在最后安排了一个实践拓展:瞧,小雨点儿多开心哪!假如我也是可爱的小雨点儿,我喜欢落在枇杷叶上,在枇杷叶上舞蹈。假如你是小雨点儿,你还想落在哪儿?这类问题的设计,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将语文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连,大胆发挥想象,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五、提问要注重实效,提升语文素养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在真实、巧妙、具有挑战性的开发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参与听、说、读、写的训练。可以说有效教学提问是教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控制手段。有效提问指向的阅读空间要大——激发自主阅读,注重整体把握。如第七册《钓鱼的启示》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的‘鱼’?”可抓住“鱼”和“诱惑”这两个重点词设问:那是一条怎样的鲈鱼?有什么诱惑力?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是怎样做的?问题设计指向的范围大,它需要学生仔细阅读全文,进行比较深入地思考和理解,才能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