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企业信息化制度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自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使得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企业经营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由于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销售和经营决策中的广泛应用,又推动了企业管理思想、方法、手段、模式和理论的创新,为企业管理变革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如何抓住信息技术给企业带来的新机遇,创新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效率,已日益成为企业界和管理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
一、什么是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率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过程。这一概念包含了以下四层含义:①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以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的结合应用为基础;②企业信息化是依赖信息技术对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集成的信息系统;③企业信息化是一个长期持续改进的动态过程;④企业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二、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变革
1.对企业信息化与管理的认识
就企业管理来说,分三个阶段。在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分开的时候,主要是靠人的经验来管理,这是经济管理阶段。第二个阶段是科学管理阶段。它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开始的,后来发展到用运筹学、计算机等科学的方法及手段来进行管理,在这一阶段,管理技能对专业管理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标志着专业化管理阶层逐渐成熟。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企业重组等概念的提出,管理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就是文化管理阶段。经验和科学都需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企业文化,要以人为本,调动人的积极性。文化管理的内涵很多,最重要的是要把人放在首要的位置,发挥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一个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国内外成功的企业都开始注意企业文化。
同时,在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的社会条件下,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知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企业是各种利益股东所达成的一个契约。企业利益是所有参与签订这个契约的各个利益股东的共同利益。企业管理不仅为股东谋取投资回报,还必须为相关的利益股东提供服务。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程度高,企业管理中的物质资本地位则相对下降而人力资本地位相对上升,这是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社会条件下的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1)企业信息化是引进信息技术与更新管理思想
企业信息化离不开信息技术应用的层面。美国波士顿大学的教授约翰·C·亨德森和N·温卡特拉曼认为:怎样才能最好地获得信息技术的价值?这是一个创造适合于信息时代的新管理思想和新管理方法的问题,并非简单的把信息技术加在原有的企业经营模式上面。我们大谈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时,必须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技术只有在思想的支配下,才会发挥威力。企业信息化只有融入先进的管理思想,才能真正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信息化应该是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应用过程。
(2)信息化是全方位的企业变革。
企业信息化的实施,不应该只是一项工程的实施。信息系统是企业的神经枢纽,收集、存储、传递企业的信息;它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平台,为企业构造了不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生产经营环境。因此企业信息的实质就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使管理决策者能够及时地收集、加工和利用信息资源,及时把握市场机会,更好地组织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由于信息技术在企业各个方面的渗透,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涉及到企业的战略发展、组织机构、协调控制、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等,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必须与企业的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以及文化建设等结合起来。因此,企业信息化不是一个个的技术方案,而应该是全方位的企业变革。
(3)企业信息化必须以人为中心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企业创新和发展的源泉。在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人始终起着决定作用。从长期来看,企业信息化不在于某个项目的引进与否,而在于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创建适合企业未来发展的经营管理环境,获取长远的竞争优势。因此,能否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召唤,能否培养出一批信息人才队伍,将是决定企业实施信息化成败的关键。企业信息化不是企业细枝末节的变革,而是企业的根本性变革。用“信息革命”形容它,一点也不过分。企业信息的切入点应该是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2.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企业管理变革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企业生存的内外部环境,使得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生产管理方法、产品营销模式、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及管理内容等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战略的全球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时空观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缩短,国与国之间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企业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在单一的区域内进行,而是以全球作为竞争的舞台;企业将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寻找市场,提高产品和服务,出现了企业战略的全球化和企业文化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如在资源配置方面,企业将依据不同地区的税收差异和金融风险来配置资本,依据不同地区的技术发展特点来设置技术开发中心,依据不同地区的经营需要合理地利用和开发人力资源等。
(2)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信息技术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体系使得信息传递方式由阶层(等级)型变为水平(自由)型;与此紧密相联的企业组织结构也将从尖顶的“金字塔型”转向“扁平型”和“网络型”,原来起上传下达作用的中层组织正走向消亡。这是因为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以分工精细、管理严密为特征的科层次等级制,其组织层次繁多,决策速度缓慢。为了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缩短生产周期,必须减少垂直层、扩大水平层,精简组织结构,使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金字塔组织结构逐步趋于扁平化。这样有利于提高组织决策的速度和对市场变化的反映能力,降低信息成本,实现信息交流的极大化,充分调动员工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据有关资料表明,全球500强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上半段平均减少管理环节达到3个之多。与此同时,由于企业之间信息交流的畅通,一种基于相互关联的、柔性的、灵活的虚拟组织,以及柔性组织将会应运而生。
(3)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性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稳定的、机械性的、重复性的工作,基本上将被机器所取代,或者被“外包”,最终只剩下脑力的、创造性的工作,使得企业越来越认识到创造技术的“人”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员工知识素质的提高和潜在能力的发掘。人力资源管理也从传统的从属地位、事务性静态管理转变到战略性、前台式、动态的管理;管理职能从控制转向支持,从监督转向激励,从命令转向指导;提倡信任员工、尊重员工、消除等级、鼓励个人发挥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理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也由过去的对人的管理向人才的开发方向转变,即人力资源管理向人性化方向转变。新晨
3.以企业信息化推动企业管理变革
篇2
根据制度经济学的解释,制度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规则,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建立一个人们相互作用的稳定结构来减少不确定性。可见,广义的会计制度就是用来规范会计事项的规则,包括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等,同时也应该包括企事业内部的会计规范。于是广义的“会计制度设计”可以区分成两层含义:宏观层次的会计制度设计与微观层次的会计制度设计。宏观层次的会计制度设计,集中体现为具体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颁布实施,更一般的称谓是“会计准则建设”或“统一会计制度建设”;微观层次的会计制度设计,是指基层单位内部的会计制度设计,集中体现在会计本科教学“会计制度设计”课程中,为了与国家《企业会计制度》相区别,有学者采用“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来描述微观层次会计制度设计。本文所研究的就是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问题。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一般包括会计组织结构、会计核算基础制度(如会计资料、会计核算程序和会计政策选择等)和若干专题会计制度(如成本核算制度、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会计电算化制度和管理会计制度等)。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必须符合宏观会计制度,构成了宏观会计制度的执行机制之一,同时它也是企业经营者履行宏观会计制度所赋予的剩余会计规则制订权的体现。随着宏观会计制度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的重要性也不断提高,其内容也处于不断变动和扩展之中。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冲击着会计理论和实践,企业信息化也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于是,企业会计工作也发生了变化,由会计电算化逐步向会计信息化转型。在该转型过程中,要求企业会计与业务紧密整合,关注流程再造和价值创造,以管理与决策支持为工作重心。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设计要适应、促进这种转型工作,使设计出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不仅有助于有效地收集、加工、传递和报告会计信息,更能够配合和促进企业会计信息化乃至企业整体信息化的进程,这构成了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的一个基本原则。会计学者已经开始重视信息化对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带来的冲击,认为有必要设计一个专题会计制度会计电算化制度,对企业实行电算化以后的内部控制问题进行规范。但是本文认为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会计组织结构、会计核算基础制度到专题会计信息化制度都面临着变革。
二、信息化影响企业内部会计组织机构设计
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着企业组织结构,由关注职能划分的金字塔层级结构向关注流程的扁平化、网络化结构发展。企业内部会计组织结构也不例外,组织结构精简与财务管理集中是比较明显的趋势。由于会计与业务的整合使原先集中的会计工作分散到业务处理过程,实现网络化、实时化和智能化,这就要求会计组织结构进行重新配置和精简,一个广为引用的案例是福特汽车北美货款支付处,通过信息化和流程再造,把原先由应付账款会计人员承担的核对职能在网络上重新配置,并借助电脑进行自动化采购结算和支票开具,从而实现把原先处理应付账款的500名员工精简为125名。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也能够实现财务管理的集中统一,这一点在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借助网络环境实现集团财务统一核算制度、统一报告制度、统一管理制度和集中监控,达到企业集团成员间资源共享、合作共赢,这种模式已经成为目前跨国企业集团普遍采用的财务管理模式。
按照信息系统组织模式改革会计组织结构,必然带来会计岗位划分的改变。会计信息系统主管、维护、审查、二次开发等新岗位应运而生,负责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安全和升级维护;数据操作、数据审核和数据分析岗位取代了原先按会计职能划分的传统岗位,取消了记账对账等岗位,弱化了编制凭证岗位,强化了数据的审核、分析和利用岗位。这些岗位的变革也要求会计人员的素质发生转变,更多地需求复合型人才、网络会计人才和软件开发服务人才。
三、信息化重构了会计核算基础制度设计
传统的会计核算基础制度按照会计职能和会计循环来设计,包括会计资料设计、会计核算程序设计和主要会计政策选择设计等内容。信息化改变了关注职能划分的会计循环模式,形成了关注流程的设计视角,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基础制度应该更多地从信息系统“输入——转换——输出”流程角度设计。在信息化条件下,关注流程的业务事件驱动会计程序可以用图1表示。
信息化下会计程序的特点是与业务过程整合、实时、动态和无纸化。会计信息处理程序的起点将分布在企业重组优化后的业务流程中,即业务事件触发会计信息事件。根据REAL模型,业务事件发生,计算机信息系统应该采集基础经济事件的多方面信息,包括资源、事件、参与者和地点的多方面信息,然后不需要经过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会计科目表、借贷记账法、日记账和分类账等过程,可以直接利用事件驱动的详细数据生成财务报告,并且允许用户自己确定需要哪些方面的信息、汇总程度如何以及以何种格式输出。
当然,上述REAL模式是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方向,目前的会计信息化处于转型期,已经与业务过程进行整合,但是还需要对已经存储的业务数据按照传统会计规则要求进行转变,使之符合会计科目表、借贷记账法、日记账和分类账等过程的要求,最终产生以三大报表为核心的传统会计信息(目前多数ERP软件均如此)。
转型期会计程序对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基础制度的重构性影响明显地表现为:第一,它取消了传统的以会计账簿为核心的会计核算程序(如科目汇总表式核算程序等),而代之以业务事件驱动的会计程序,输入和输出环节得到重视,转换环节被内化在计算机系统完成而不由企业控制;第二,弱化了记账凭证和账簿在会计核算工作中的地位,多数与业务过程有关的记账凭证将由计算机系统根据存储的业务数据和事先设定的会计规则实时自动实时产生,会计人员只需编制少数涉及资金、转账和估计判断的记账凭证,另一方面,由于原始业务数据已经存储在企业大型数据库中,账簿体系不过是把这些数据按照会计格式进行整理输出,所以在业务事件驱动的会计程序中,账簿体系不再是核心,只是一种数据的视图和查询;第三,为了实现从业务原始数据转换到会计数据,必须事先设定会计规则,这个设定传统会计规则的过程一般称为会计信息系统“初始化”过程,“初始化”成为会计信息化后新增工作程序,构成了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基础制度设计的重要内容,包括会计信息转换规则(一般指企业业务活动触发会计信息事件时遵照何种会计处理方法转换成会计信息,如销售业务、存货业务和采购等各业务活动对应的会计科目、凭证样式、主要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会计控制规则(一般是根据企业管理和控制的要求、发挥会计的控制职能而制定的,如成本控制规则、物料控制规则、资金流控制规则和价格控制规则等)和会计报告规则(能够采集用户信息需求,依照用户需求生成指定会计信息报告的规则)。这种重构性影响具体可以用表1简要总结。
其中,扩展的会计科目表是相对传统只包括会计科目序号、编号和名称的传统会计科目表而言,信息化条件下会计科目表(以用友U8为例)应包括会计科目的编号、名称、助记码、外币、数量、账页格式、余额方向、辅助核算、受控系统、科目属性(指现金、银行等属性)等,通过对会计科目多属性的规定,实现与业务处理对接、收集非财务信息的要求。在会计凭证设计方面,原始凭证作为业务处理事件触发会计信息转换的触发点,体现了信息化下业务流程优化重组的结果,同时也已转向无纸化,原始凭证设计也成为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化制度设计的重要一环;在会计信息报告方面,由于对外报告受到越来越规范的管制,其披露变得更加程序化,可以由系统自动生成,而对内报告却可以利用信息系统强大的数据检索和分析功能变得更加丰富,这也成为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的一个新内容,利用软件的数据检索函数和“二次开发”功能根据用户需求来设计满足特殊需要的内部报告。
篇3
Abstract: In the information condition, directly affect the rationality, economy, and efficiency of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in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safeguarding assets and resources security and integrity, authenticity, accuracy, reliability of accounting work, to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nagement decision. Perfect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of managem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nterprises.
This article on how to improve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puts forward som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information, internal control, problems,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C9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内部控制是单位内部的一种管理制度,但又不是一般的管理制度,而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管理制度。一般管理制度是以管理某种经济事项为内容的一种规章制度,而内部控制制度则是以一个企业、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为总体,采取一系列专门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对所属控制系统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一种特殊的管理制度。
1992年,著名的COSO报告将内部控制要素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五要素。在经济环境主体发生变化情况下,内部控制要素范围扩展,内部控制系统由单一的以会计记录控制和岗位监督控制为主,发展为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多元体系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作为人类从事社会生产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一种约束机制,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发展。从最初的内部牵制发展到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直到现在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其控制功能越来越强,这一切的实现,则必须依赖于精确的控制手段和高效的运作机制。在信息社会,内部控制功能的充分发挥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信息系统既是内部控制的对象,也是内部控制的物质载体。信息化平台下,企业内部控制具有以下特征。控制环境呈现动态性、控制目标实现多元化、控制活动实现及时性。
内部控制的发展与整个经济管理水平是相辅相成的。在西方发达国家,内部控制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业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并已主导着国际内部控制的发展方向。然而,对我国来说,对内部控制的全面认识才刚刚开始,与西方先进、发达的内部控制相比,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尚处于发展阶段,必须清楚地看到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还存在下列问题。一是组织控制、道德准则控制更加复杂;二是风险评估的难度加大;三是控制活动存在漏洞,包括业务流程更新滞后、信息安全访问控制不严、信息化初始化问题和具体业务控制存在不良现象;四是信息沟通不通畅;五是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缺乏适当的监督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外先进管理思想、方法的引入,提高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已蔚然成风。企业如何完善内部控制是企业整个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也是企业必不可少的管理机制。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企业内部控制面临新的挑战。保证内部控制有效运转的前提是信息传导和反馈的快捷和准确,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企业资源,以便提高内部控制效率和优化内部控制流程,企业应以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为契机,优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针对信息化条件下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普遍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以完善内部控制。
一要实施信息技术治理,对企业信息化进行制度安排。信息技术治理是指,从公司治理的高度,对企业信息化进行制度安排,制定与企业战略相融合的信息技术战略,并从战略投资、企业管理变革的角度,降低信息技术产生的风险。站在公司治理角度实施信息技术治理,将使良好的信息技术治理有助于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而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将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要建立风险管理信息子系统,健全风险评估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企业都面临着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各种风险,企业内部控制就是通过对风险的控制以实现其目标。企业实现信息化后,提高了运作效率和速度,提升了经营效益,同时由于新技术的应用,对传统的管理方式产生了冲击,不可避免地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风险。企业内部控制就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预警以及控制等来实现优化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在信息化条件下,我国企业只有建立比较完善的风险评估系统,才能真正完善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真正促进我国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要实施信息系统审计。信息系统,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对内部控制进行集成、转化和提升,形成由人员、硬件、软件、信息、运行程序等组成的管理平台。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实质就是一个信息系统,是一个搜集、储存所需材料,按照特定的规则和方式加工处理有关资料,并通过反馈机制对资料的获取及处理过程加以修正,再获得满足特定目的的信息的过程。信息系统审计是独立于信息系统的审计师,为了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与有效,以第三方的客观立场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进行综合的检查与评价,向被审计单位的最高管理当局,提出问题与建议的一系列活动。信息系统审计综合运用IT技术与审计理论和方法为信息系统的使用者提供合理的保证,包括评价信息系统的管理、规划与组织方面的策略、政策、标准、程序和相关实务;评价企业在信息系统技术基础设施与操作实务的管理和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及效率,以确保其充分支持并促成实现企业的商业目标;评价灾难恢复与业务持续计划,这些计划可以保证在发生灾难时,使企业持续处理业务;评估业务系统与处理流程,确保能够根据企业的业务目标对相应的风险进行管理。
四要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有助于提高企业运行的效率和效果,使企业当局及时掌握运营状况,为企业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并保证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首先,信息化战略性计划应当与公司的整体战略紧密相关,并保持一致。再次,通过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会计及相关信息的报告负责制度,使企业内部的员工能够清楚地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知道其应当承担的责任,并及时取得和交换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信息,使其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
篇4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监狱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入,监狱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趋势加强,并影响着监狱企业管理状况;同时,适应企业改制需要,监狱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内控制度、预算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等发生创新变化。而在现代信息化大环境下,监狱企业要实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关注信息化建设和进行制度创新。
一、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与制度创新关系
1.监狱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制约着制度建设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其工作状况直接影响着企业内部各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监狱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对制度建设起到一定作用。随着监狱体制改革的深入,监狱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到财务活动的方方面面,这需要健全的信息化财务管理模式来支撑财务管理工作发挥其职能,但是,现阶段监狱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整体水平仍旧相对落后,如监狱企业会计人员知识结构、核算水平、市场分析能力等不能适应监狱企业发展要求,监狱企业财务管理仍主要采用传统模式,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模式并未推广应用。在其影响下,企业的财务观念得不到更新,进而影响了财务管理制度创新;如监狱企业财务管理缺乏信息收集、并未实现网络化、公开化信息管理,使得内部控制制度无法真正落实。
2.监狱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
从监狱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来看,成本管理理念缺失,基本的预算制度、成本管理制度、报表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等并不健全,这造成监狱企业财务管理相对独立性不强,管理层结构不清晰,工作职责模糊,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管理工作。
3.监狱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与制度建设的支撑条件不足
充实的资金、物资保障是监狱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保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监狱企业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是独立经营的经济实体,且社会责任高于经济责任,因此,现阶段监狱企业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拨款,但是,由于国家款项数量限制,很难满足监狱企业发展需要,这就直接影响了监狱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二、提升监狱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措施
1.提升监狱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一方面,加强监狱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监狱企业的特殊性要求监狱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加强日常性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并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其一,加强成本管理与应收账款管理。监狱企业要将重点放在成本控制上,通过对企业固定资产、流动资产、长期资产、原材料购置费用、人工费、业务招待费、出差费等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控制,来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监狱企业要明确应收账款余额,对应收账款进行计划管理;实行账款责任管理制度,将每笔账款落实到相应的责任人身上,实现账款与责任相统一;全面评估客户的信用度,确定赊销规模;建立合同,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会计部门的监督职能,加强应收账款的回收工作;推行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有效地拨款制度,以刺激资金运转,保证资金安全。其二,全面使用信息化技术。对财务管理进行信息技术创新,实现财务管理全部事项的联合管理,以一个软件实现对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统一化管理,或采用相互连接可转化的多个软件进行统一化管理。其三,建立统一化的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从资金、技术上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并规范会计核算、预算编制、结算等财务管理工作,健全信息管理系统,严密监控资金流与信息流。另一方面,通过培训、教育,运用激励制度、绩效考核、监督制度等促使其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新财务人员知识结构,使其深入了解监狱企业财务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其行为与社会服务相统一,促使财务人员提升其责任意识、职业道德,以提升财务管理工作质量。
2.加强监狱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创新
其一,建立全面预算-资金支付一体化管理制度。预算管理是监狱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监狱企业要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控制、管理监督、预算分析、预算偏差纠正等统一到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实现预算执行、管理、监督一体化,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与事后核算相统一,并以等级审批制度对各种费用支出进行管控,以有效控制资金运行,避免产生各种风险。其二,推行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一体化管理制度。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有机结合,将监狱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资金支付程序转化为会计核算的内容,减少重复工作;同时,将财务管理信息化与预算管理、制度管理、业绩考核等相结合,充分发挥现代信息化技术作用,建立系统化的管理制度。其三,建立财务管理-业务管理一体化管理制度。监狱企业要将财务与业务紧密结合,实时反应企业业务运行情况,并根据业务发展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提升财务信息的透明化、准确性。同时,监狱企业继续强化财务分析,对财务报表及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并对比监狱企业现阶段的财务状况与上一时期财务状况,对比同行业、同时期的相关指标,以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为企业后期决策提供有效信息支持。其四,健全风险责任制。监狱企业的特殊性使其承担的经济风险较高,面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必须遵循风险均衡原则,建立等级化的责任制度,并形成以会计师、财务管理者、基层财务员为主体的多层经营责任制,进而提升监狱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将经营风险、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结语
在市场经济下,监狱企业不仅承担着社会责任,而且承担着经济责任,因此,其财务管理必须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基础上,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以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监狱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与制度建设对监狱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必须通过规范化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财务人员素质、创新财务管理制度等方式,来提升财务管理质量,进而实现监狱企业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袁靖.当前形势下的监狱财务管理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3(01).
[2]沈玉萍.浅析监狱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0(09).
篇5
调度室,是矿井安全生产的指挥中心,负责矿井安全生产调度工作,在工作中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现科学管理、主动调度,调度工作同时也应实现规范化、标准化。
煤矿调度,是煤矿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协助企业管理者组织日常生产建设的指挥中心。其作用是协调、平衡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部门之间以及各生产环节之间的矛盾,最终使生产工作持续、稳定、顺利的进行。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进一步提高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制定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和《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为响应这些号召,大柳煤矿实行调度信息化管理,并将调度信息化管理工作分为: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和通讯联络系统。下面通过对这些工作的分析,来凸显出调度室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2 监测监控系统
监测监控系统能够有效控制调度信息化管理工作。大柳煤矿的该系统可对甲烷、一氧化碳、风速、温度、负压等井下参数进行连续监测,可实现对采掘工作面风电和瓦斯电闭锁,并与集团公司联网,可以实时监测井下情况。大柳煤矿监测监控系统在地面中心站装备的2套主机能够在 24小时不间断运行,并及时反馈井下信息。与此同时对回风井两台局扇、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煤流沿线皮带和采煤工作面煤机的运行情况也能够进行动态模拟监控,即使发生生产影响调度台也能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并快速进行协调处理。
矿井监测监控系统中心站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能够在系统发出报警、断电、馈电异常信息时,迅速采取断电、停工、撤人等应急处置措施,充分发挥其安全避险的预警作用。可见调度信息化管理的监控作用对于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
3 人员定位系统
在调度信息化管理中人员定位系统极为重要。大柳煤矿的人员定位系统对矿井的各个人员出入井口、重点区域出入口、限制区域等地点均设置有接收器,能准确监测携卡人员出入井、出入重点区域、出入限制区域,能够实现对矿井人员的实时跟踪定位、移动目标监测查询、人员安全保障及统计考勤等功能,并且与集团互联网相联。人员定位系统具有远距离不接触、同时识别多个移动目标、界面友好、操作便捷、响应速度快等特点,并且可以通过调度台电脑一目了然的看到井下的出勤人数,也可以随时与井下的人员取得联系,掌握井下人员的行走路线,进一步加强对作业人员的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4 通讯联络系统
通讯联络系统是调度信息化管理各项工作能够有效展开的桥梁。大柳煤矿共引进两套通讯系统,其中外线通讯系统是由电信公司安装,矿领导及主要生产办公室都装有外线电话,为安全生产及生产指挥调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地面35KV变电所、井下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和水泵房等主要机电设备硐室以及采掘工作面和采区均安设有防爆电话,可以有效监控意外事故的发生。洗煤厂的办公、厂房电话与本矿行政办公电话的对接,为煤炭生产提供了安全保障。其系统具备录音、群呼、强插、强拆、监听、电话会议等功能,这些都为矿产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效保障。
大柳煤矿调度室信息化管理的成功利用,凸显出调度室信息化管理在煤矿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为大柳煤矿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 总结调度室信息化管理的作用及必要性
(1)作用:由大柳煤矿安全生产取得的成效可知,调度工作是煤矿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上下管理层联系各项工作的桥梁,是连接安全生产各个环节的纽带,在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组织、协调、平衡、指挥、监督和日常信息搜集、反馈、处理的作用。
调度信息化管理工作肩负着保证矿井安全生产、高效运行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煤矿企业的调度室操作系统信息化、数字化和远程控制的不断发展及完善,使得我国煤矿企业的调度工作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极大的促进了矿井安全稳定生产和协调运行。
(2)必要性:调度信息化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工作,具有极强的专业技术性,这不仅要求工作人员具备采煤、机电、通风、运输、掘进、地测、洗选等专业知识,还需要他们掌握基建、运销、经营、统计、通讯以及信息管理等知识。努力提高调度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煤炭生产现代化的需要。
众所周知,煤炭生产是地下作业,一般是24小时连续生产。而调度信息化管理工作不但需要对安全生产进行指挥,以确保任务的完成,还需要为生产工作创造安全的环境,所以调度信息化管理工作必须拥有较强的连续性、严格的时间性以及调度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权威性和必要性。
通过不断优化发展方向、调整管理思路以及改进管理方法等措施,使得我国的煤矿稳定健康发展质量有了很大提高,调度室信息化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得到不断验证。因此,各企业对调度部门工作的认识也越来越高,对调度机构的建设、工作人员的配置、技术装备的配置等也越来越重视,这都是企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实施调度信息化管理是顺应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6 如何做好调度信息化管理
(1)重视调度工作,引进先进装备。大柳煤矿的成功在于它不仅重视调度工作,而且及时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装备,更好促进了其调度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其先进的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以及通讯联络系统都为大柳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极有力的保障。
(2)发挥调度作用,及时化解事故灾害。自试生产以来,大柳煤矿成功的预防和处理了各类不安全事故,正是因为极大地发挥了调度室信息化管理的协调控制和信息传递作用。
(3)切实抓好煤矿调度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做到精心、精细、精确、精炼,最终达到精美、精妙的调度工作。
7 结语
总而言之,调度信息化管理是企业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过程,调度信息化管理工作确保了矿井安全、稳定、健康的发展,真正体现了信息化管理在煤矿生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应精心调度,真正为矿井筑起一道安全防线。
参考文献:
篇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民营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整体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然而,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具体而言,管理模式水平较低、人才观念相对落后、人才流失,福利待遇不合理,薪酬制度不完善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薪酬制度方面,薪酬制度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实现民营企业的更好发展,就必须在薪酬制度上进行优化。
一、企业薪酬制度优化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流向是遵照市场规律运行的。完善的薪酬制度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有很大促进作用,薪酬的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市场的性质。人才的竞争越是日趋激烈,劳动力市场与企业薪酬战略结合越紧密,企业薪酬制度与人才市场的接轨越具有重要的意义。
1.薪酬制度对留住人才有关键作用
随着企业薪酬结构的改善和薪酬水平的提高,企业中的管理、技术、操作层的各类骨干人才普遍得到认可,尤其各项配套措施的深化,包括绩效考核、竞争上岗、岗位轮换、晋升等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为各类骨干人才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上升空间和发展前景。与此同时,由于迁移成本日益提高等因素的影响,企业人才外流的情况得到有效的控制。
2.薪酬制度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
薪酬制度的改革,使员工逐渐认识到各类岗位的差异,对岗位评估、岗位分类工作表示了极大的关注。这就促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一步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严谨地对待工作分析和岗位评估工作。员工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考核流程所涉及到的各个环节如:考核方法、考核指标和考核人等因素,都会很好地进行监督。这也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高绩效考核工作质量的动力。
3.薪酬制度推动了企业用人机制的变革
薪酬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客观地反映了前面若干管理环节的成效,但却无法调整前面的工作环节。因此,考核、竞聘等用人机制必须与薪酬制度的改革同步进行。新建立的岗位职级体系,拓宽了广大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根据企业类别和岗位级别确定员工薪酬,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广大员工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创造性。
二、薪酬制度优化的具体路径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国内的许多学者和相关企业积极探索引入国外先进的薪酬制度与管理方法,推动了企业在薪酬制度做出必要的转变与改革。然而,在企业薪酬制度的设计与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为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薪酬制度的优化:
1. 企业薪酬制度设计与企业发展战略紧密联系
在进行企业薪酬制度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其与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紧密联系起来。良好且具有导向性的企业薪酬制度可以有效地支持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从人力资源方面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此来推动企业发展经营战略的实现。在此背景下,企业的竞争往往就表现为人才的竞争。然而,薪酬制度又是一个企业吸引、留住和激励人才的关键所在。因此,薪酬制度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发展战略的最终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在进行薪酬制度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将之与企业发展的整体战略紧密联系起来。
2. 改变原有“薪金万能”的薪酬制度方式
原有的薪酬制度往往过多的注重薪金的作用,以为通过多为员工发放薪金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工作的热情与动力。久而久之,“薪金万能”被一些企业经营者奉为圭臬。虽然对发放薪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员工更好的工作,但是薪金毕竟不是万能的。员工除了薪金方面的需求,还需要在其他一些方面得到满足。一般来讲,当企业员工处于较低层次的时候,通过多支付薪金可以有效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实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然而,对处于中高层的企业员工来说,这个层次的企业员工更多的看重自身成长以及专业能力发挥空间的大小,这些因素对他们而言比薪金具有更为重要的吸引力。因此,企业必须摆脱“薪金万能”的思维窠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各个方面来满足员工的具体需要。
3. 建立以人为本的薪酬激励制度调动员工积极性
薪酬激励是企业内部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基本手段,也是最为重要的管理工具。相对于保健型因素,真正能调动员工工作热情的,是激励性因素。如果一个组织中员工的工作热情不高、员工比较懒散,想加大激励力度,可以采用高弹性的薪酬模式。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对较低层次的员工应重视其对于薪酬需求的保障条件,因为对此类员工绝大多数人来说,薪酬仍是考量转职与否的主要因素。但对于知识人才与管理人才,则因其薪酬通常较高所以应着重于非现金与福利规划相关的因素。
参考文献:
[1]张俊慧.探索人力资本理念下的企业薪酬结构.铁道工程学报.2005(11).
篇7
把不同种类的经济业务以及财务收支纳入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之下是会计监督的主要目的所在。企业通过规律的生产来产生经济效益,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监督机制正在不断弱化。目前很多企业与事业单位处于改革阶段,其监督机制的弱化直接造成内部管理制度存在很大的漏洞,各个规章制度没有很好地执行,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得不到关心。这就直接造成出现报销等过程中存在信息失真情况,甚至很多部门直接造假账、偷税、漏税等行为的发生,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也损害了国家与员工的利益
(一)没有完善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1、企业集团内部会计管理缺失或执行不到位。实行事前或事中监督的监督机制,对相关问题的及时发现及快速解决有积极作用,能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但就目前大多数企业集团来看,很多企业集团领导干部不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甚至很多企业集团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很完善,但是没有强有力的执行机制,这些监督与执行机制处于企业集团的边缘,没有任何话语权,只是做做表面文章而已;而且很多相关工作人员薪资待遇与地位远低于其他部门,部门也没有相关的适合的配套。
2、未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文化。很多企业集团虽然具有健全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但是只是应对政府部门的审计需要,而且很多时候企业处于自身的发展与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处于空闲状态。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企业集团不够重视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工作,从而导致其会计审计工作处于混乱状态,甚至造成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杂乱无序。由于没有严格执行审计工作,这就造成很多经营管理者投机取巧,通过造假套取企业资金等现象。而企业高层不能客观了解企业的会计管理信息,或者得到的信息不准确,存在很大的缺失,因此就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失去市场的竞争力。没有强有力的内部审计监督制度与执行机构会使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仅存于形式,而失去其设立的真正价值与意义。
(二)相关法律体系不完善
1、没有建立与《会计法》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体系。目前我国关于企业内部会计管理主要依赖于《会计法》,但是其规定范围过于宽泛,很多细节没有指明,因此要及时制定与之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这样才能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从而避免当前在执行《会计法》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有时甚至失去其可操作性。而且当前《会计法》中对企业会计的造假、偷税等行为惩戒力度不大,同样会影响到执法效果。
2、企业会计违法成本太低。《会计法》对很多违法行为没有做出明确惩罚标准,只是说明很多行为会违反法律规定,然而并没有明确说明如果这样或那样做了之后需要承担的相关后果是什么。这样的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的暗示了想要造假的人,就算他们那样做了,也可以钻法律法规的漏洞,因此违法成本很低,这样就不能对很多企业集团以及会计从业人员构成应有的震慑作用。
3、在执行法律的过程中存在以补代罚、以罚代刑等不合理现象。目前在执行《会计法》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只是针对违反法律法规的个人,通常的做法就是将他们绳之以法,而极少数能把会计监督机制与其建立关系,以此来把有关的违法现象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只是简单地惩罚极个别人。而很多企业集团的违法行为所呈现出来的会计监督缺失现象很少被人提起,这样就造成后续的人继续犯同样的错误,因此当前执行机关应该改变这种以补代罚、以罚代刑等情况,这样才能使会计从业人员更好地工作,企业集团的财务信息状态得到改善,从而就不会还有人在利益的驱使下铤而走险。
二、企业集团会计监督职能弱化的相应对策
现如今在会计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反映企业经济活动主要是其相关的会计信息。经过互联网从企业的多个管理子系统直接获取数据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数据得以反映的主要方法,经由大众工作人员的信息将企业集团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有机联系起来,这可以有效改变企业集团的会计财务信息与监督控制的孤岛现象。现代企业集团会计监督一般会涉及会计工作人员的处理方法、工作方法以及学习方法、政府的管理方式等。随着云计算等数据处理手段的出现,目前很多财务信息处理方式呈现快速化、高效等特点,因此企业集团可以有效利用现代化工具对财务信息进行及时监督与管理,这样就会加强监督的效果,从而得到有效信息,这也需要企业集团要及时进行财务会计制度变革。
(一)不断加强企业集团会计信息内部的控制力度
1、建立与完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在企业会计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将新态势下明确不同企业集团领导的职责,细化分工,及时进行审计工作,动态管理,这样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企业集团下属子公司的财务会计状况,从而将伪造、篡改会计记录及营私舞弊的情况在会计核算的形式上就得到控制及预防。
2、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核心所在就是信息系统的安全,这就要利用新技术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系统,加强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防止外界人员利用病毒等盗取公司财务信息。目前企业集团还要建立完善的会计数据信息处理保护措施,要确保通信安全可靠,及时排除危险与漏洞。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制度,确保相关会计信息实现专人负责,从而才能保证在会计信息运行过程中的信息安全,这主要涉及到企业集团的相关会计数据准备阶段、系统运行阶段、财务管理阶段、档案管理阶段等。
(二)将企业集团所有的组织结构进行改进
1、建立与规范企业集团会计数据信息的处理流程。会计数据信息的安全处理涉及到各个方面,主要包括合理的企业集团内部会计组织机构与会计的职位职责等方面。在会计领域中广泛的运用了会计理论体系的变革以及信息技术的手段,将从根本上颠覆传统的会计数据信息处理流程。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时展规律,会计数据信息处理流程也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进行新的变革。目前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企业集团会计管理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企业集团会计管理要及时进行创新,同时企业集团领导要多加重视,奖励创新,而会计从业人员也要脚踏实地,根据自己所在环境,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的知识,对会计管理制度创新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8
公司的其他信息化系统,包括财务系统、ERP供应链系统、ERP生产模块、U8合同项目管理系统,ACE设计软件等关键业务模块通过都OA协同办公平台相互联系在一起,形成高效率的运行模式,公司今后列入实施规划的PLMM/PDM项目管理系统,CRM客户管理系统,BI管理驾驶舱,都离不开OA平台的信息传递功能。为适应新形式,公司集中力量进行了OA流程的升级和创新,力争满足各种非常复杂的管理需求。信息化部门根据需要在公司各个部门建立了相应的流程,使用OA表单传递财务系统、生产管理系统、供应链系统所需的输入输出数据,极大提高各分立信息系统的管理效能。目前公司主要业务系统已经在OA平台的连接下正常运行,保证了公司新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理念的实行。
3深度应用OA流程,管理复杂的企业事务
OA协同办公系统,虽然是个成熟的软件平台,操作相对程式化和标准化,为用户提供的操作手段比较少,但是我们依然不断提高OA的个性化定制水平,争取挖掘出系统的最大潜力,满足日益丰富和复杂的管理需求。例如,为了严格完善公司的项目合同管理流程,有效降低项目风险,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我们建立了《项目合同评审流程》,该流程涉及的审批环节很多,不同性质的项目审批过程也不一样。过去都是在会议讨论中进行,用会议纪要方式记录,非常不方便,而且各种意见不能详细记录,往往影响立项进度。在《项目合同评审流程》中,我们对项目的各个评审内容都详细列出,对每部分内容都规定了填写要求,这样,即使某些审批人没有时间参加会议,也可以在流程表单中及时填写自己的意见,使审批流程能够顺利完成。审批内容包括项目性质、客户资质、技术难点、商务要点、所需资源等等。基本涵盖了项目所有方面,涉及到各个部门。该流程实施后,对于项目合同立项评审,都能及时有效的完成,既保证了评审速度和效率,又充分展示了项目风险和管控重点,为下一步项目的顺利运行提供了工作依据和保障。
4建立数据共享平台,提高企业信息系统数据利用效率
从信息化工作对企业管理的支持上看,OA系统作为一种开放性平台,已不再是仅仅支撑企业日常运行,而且还有助于决定企业的发展战略。OA建设不能仅仅依靠现成的商用平台,做一些肤浅的形式上的表面工作,虽然投入巨大,但是效果有限,脱离企业个性化需求,而是要结合自己的情况,不断定制开发,提升应用水平。我们提出的规划原则是:重点突破,由点及面,持续改进。通过OA平台的深度应用,持续进行企业管理改进和流程优化,减少内耗,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篇9
当前,大多数化工企业循环水污染物的监控仍然采用在循环水工段分析监测,当发现污染物浓度大幅升高时,再排查分析换热设备的方式。这种方式往往很滞后,无法及时发现污染物升高趋势,当发现循环水水质恶化时,整套循环水系统已经严重污染,再行处理已为时已晚,只能排掉大量循环水,造成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导致循环水处理成本升高,甚至导致生产系统停车和环境、安全事故发生。
建立信息化循环水污染物浓度控制流程,实现循环水污染物信息化管理和源头监控,科学操作,规范化管理,超前预防,完善了化工生产自动化管理程度,提升化工企业环保应急管理水平。具有如下意义:
(1)保证生产系统长周期运行的关键。项目的实施,能够有效控制监控循环水水质,及时发现污染状况和采取应急处理,消除了化工生产潜在隐患,确保了生产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
(2)公司减亏增盈的需要。当前煤化工行业不景气,化工产品生产成本高,利润率低,实施循环水污染物浓度的信息化控制,提高了循环水的综合利用率,减少了一次水和水处理剂的用量,杜绝因此带来的生产系统波动、减量和停车,间接降低了生产成本,达到了减亏增盈的目的。
(3)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的需要。循环水系统一旦被工业介质污染,最有效的办法是对整个系统进行大置换,循环水直接排放会造成外排污染物(如COD、氨氮等)浓度增加或超标,如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环境安全问题,直接带来排污费的增加或违法罚款;如果送污水处理厂处理,也会增加污水处理厂的压力和污水处理运行费用的增加。因此,信息化监控循环水污染物浓度,从源头杜绝污染物进入循环水,是实现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的关键。
(4)保证安全生产的需要。化工生产多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循环水换热是保证换热设备安全使用的关键,当循环水受到污染,微生物大量滋生,换热设备和管道容易腐蚀或结垢,造成换热设备换热效果变差或发生新的泄漏,严重时会造成热量集聚,导致爆炸等事故的发生。因此信息化控制循环水污染物浓度,能够及时发现换热器泄漏情况,减少换热器腐蚀、结垢现象的发生,消除安全隐患,保证生产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 信息化控制循环水污染物浓度在煤化工生产中的主要内容和做法
信息化控制循环水污染物浓度立足于科学发展观和“十二五”环保规划,以“节能减排,减污增效”为原则,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减少污染物排放,保证循环水系统高效运行,规范化环保管理流程,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提升公司的创新管理水平,为公司长远发展提供保障。主要做法如下:
2.1 深入调查研究,确定关键监测点
大型煤化工企业,循环水用量大,我单位每月循环水用量约7000万立方,循环水每年的运行费用约1800万元,因此循环水系统稳定运行,是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生产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在现有的生产状况下,部分换热设备陈旧,腐蚀严重,各生产界区经常出现换热器泄漏情况,换热器内工艺介质如甲醇、醋酸、NHD溶液等,很容易进入循环水系统,造成循环水水质恶化,微生物大量滋生,设备管道腐蚀、结垢等,降低了设备的换热性能,甚至引发新的泄漏,形成恶性循环。对于化工生产中的原料、产品或半成品,进入循环水就是污染物,不仅造成生产波动,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如何科学合理控制循环水水质,是确保生产稳定的关键。
经过对供水车间调查发现,现有的循环水水质管理存在严重的弊端。循环水水质把关在循环水岗位,循环水从循环水池输送到各个生产界区,然后再从不同的换热设备热交换后返回到循环水池,循环水岗位每班对循环水监测两次,根据上水、回水情况判断换热设备是否运行正常。当换热设备存在漏点(漏点较小)时,少量的工艺介质进入循环水,对于一套循环量上万立方的系统来说,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时很细微的,此外还有误差的影响,因此这种监测很难发现细微的水质变化;当换热设备工艺介质大量泄漏,整个循环水系统污染物大幅升高时,分析人员才能发现水质的变化,而此时再行处理已错过了最佳处理时期,损失已无法挽回。
调度室根据在对三循系统涉及的气化、甲醇、一氧化碳、醋酸、醋酸乙酯等车间循环水换热设备全面摸底、排查、统计的基础上,根据换热设备材质、内部工艺介质、以往泄漏情况(泄漏次数、泄漏量及影响),确定重点监控对象,建立重点监控换热设备台账,设置监测点位,明确监测指标和监测频次,并据此制定了关键换热设备所在岗位循环水监控规定,对关键控制换热设备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及时通过网络、电话等传递给生产调度室,供水车间对每天的循环水水质数据进行汇总,每周画出水质变化曲线图,发现水质波动,重点换热器岗位立即采取处理措施。形成了以换热设备监测监控为主,循环水池监测监控为辅,应用环境监测、数据综合分析、网络信息化和预警联动为手段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监测监控管理系统。
2.2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开展循环水水质流程改造
(1)科学设立监测点,源头控制污染物。通过前期对全公司循环水换热器进行排查,分级确定了公司级重点监控的换热设备和车间级重点监控的换热设备,包括甲醇精馏E8008换热器、醋酸反应釜换热器、一氧化碳E1504换热器等曾经发生过泄漏的关键设备,设立监测点,实施分级、分层次监控,不放过重点,及时掌握换热设备有无泄漏等状况。
(2)精心规划排放点,确保异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循环水一旦污染,最有效的处理措施是对系统进行大置换,但如果处置不当,被污染的循环水直接排放可能造成排放超标,甚至引发环境安全问题。经过认真研究讨论后,公司确定利用原造气至污水处理闲置管道,选取离污水处理站最近的循环水回水管线(甲醇硫回收循环水回水母管)上增加联通管,实现事故状态下利用循环水回水余压将被污染循环水送污水处理事故池(可贮存废水8000m3)暂存的目的,继而送净化水厂进行处理,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同时又能帮助循环水三循系统快速置换污染物,恢复循环水系统的正常运行,避免恶性循环。
(3)优化调配环境监测设备,确保监测及时准确。公司现有的水质监测设备少,只对循环水、污水处理等关键岗位配备监测设备,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购置新的监测设备难度较大,考虑到以上因素,公司充分利用现有水质监测设备,将污水处理停运闲置的COD等水质设备合理配备到一氧化碳、醋酸、甲醇等车间,保证关键换热设备的监测监控。
2.3 信息化实施
(1)建立循环水环保信息化流程。在公司内部网建立环境监测邮箱,循环水污物监测数据直接发送到专用邮箱,相关部门进行查阅,发现异常数据,生产调度室立即组织换热设备排查,加大跟踪监测;制定循环水污染物预警指标,超预警指标,生产调度室下达调度指令,把泄漏的换热设备从生产系统中隔离出来,或采取减量堵漏,或停车处理措施,消除工艺介质对循环水的污染,保证生产稳定运行。整个流程采用网络化管理,循环水污染物信息在生产岗位与控制岗位有效传递,实现循环水污染物浓度信息化控制,保证生产系统长周期稳定运行。
(2)收集、整理并分析循环水污染物数据,优化工艺运行。循环水污染物监测数据由所在车间进行整理统计,绘制污染物浓度曲线图,分析污染物与工艺操作的趋势,判断换热器泄漏的临界工艺条件,制定出优化工艺运行规程。
(3)循环水污染物应急处置。在关键换热设备监控点,当发现回水污染物浓度高于上水浓度30mg/l以上时,生产调度室启动《环境保护预警机制》,换热设备所在岗位立刻按照规定,再次分析监测确认,隔离泄漏的换热设备,切断污染源,并组织对换热设备漏点进行排查,立即组织抢修,避免循环水污染事故扩大,保障了循环水水质稳定。
2.4 严格监督管理,确保管理实效
(1)建立循环水污染物监测监控管理制度。供水车间制定循环水污染物监测监控管理办法,各循环水监控岗位认真按规定执行,定时开展循环水污染物分析监测,收集整理相关的工艺数据,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并连续分析确认,判定换热器泄漏时,按调度指令进行隔离换热器。
(2)制定循环水环保管理考核制度。为强化循环水信息化控制污染物管理力度,加强岗位人员的责任心,安监处制定《环保考核管理规定》和《环保红黄牌管理规定》,规范循环水污染物控制信息化管理,提高循环水的再利用,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在环保管理中的作用。
(3)开展监督检查,确保循环水污染物信息化常态运行。生产调度室对各循环水污染物监测岗位不定期进行环保专项检查,监督岗位和车间执行情况,对不按规定执行的车间和岗位按照《环保考核管理规定》进行奖惩。
3 信息化控制循环水污染物浓度在煤化工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1)信息化控制循环水污染物浓度效果显著,保证了系统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循环水全年优化运行,生产系统换热器运行稳定,消除换热设备泄漏事故3次,及时避免了循环水污染事故的发生,减少了3次因循环水污染造成的停车事故,保证了生产系统长周期安全运行。
篇10
正如以上所指,一种制度包括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企业若想取得成功,三个部分缺一不可。许多企业在单独干的时候,三个部分做得都很好。表现出企业发展快、效益增长迅速、全体员工干劲十足等。而当企业发展壮大之后,想通过并购扩大规模的时候,这三个部分就做得不是都很出色了。表现为“重两头,轻中间”,也就是重视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而轻视了非正式约束,具体表现如下。
(一)企业并购以后比较重视组织、资产和财务整合,而忽视了文化整合。许多企业认为企业并购应遵循找寻并购对象初步协商进行财务可行性分析谈判签订并购协议开展整合工作的步骤。在实施这一流程的过程当中,企业往往会优先考虑组织、资产和财务整合。组织整合是指并购以后企业在组织机构和制度上进行必要的调整和重建,以实现企业的组织协同。简单说,就是人事方面的调整。一般以并购企业为主体框架,吸纳个别被并购企业的高层进入管理层。资产和财务整合是并购后企业为了保证在资产和财务上的稳定性及其在金融市场和产品市场上的形象,以及资产和资金的使用与管理上协调一致,从而取得经营和管理上的协同。可以说,大部分企业在进行并购时对组织、资产和财务的整合都是不错的。特别是哪些跨国并购的大企业,他们在本国基本上都是企业中的佼佼者,都有一套成熟的组织、财务章程。并购时再加上专业公司的服务,这三个部分基本上是不会出现大的漏洞的。而出现漏洞的往往就是被大部分企业所忽视的非正式约束――企业文化。不少企业认为企业文化是软的,可以不去考虑,或者认为被并购企业是并购对象,类似于战场上的败军俘虏,所谓“成王败寇”,理应全盘接受并购企业的一切,而不去仔细研究双方的文化差异。其实,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的作用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若没有非正式约束与实施机制配合,正式约束往往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在当下,大多数企业对于正式约束都很好的基础上,非正式约束的好坏往往就会决定企业在竞争市场中的地位。对于并购企业来说,就会决定企业并购的成败。
(二)对于文化整合往往过于机械化。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约束,不同于正式约束。它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价值取向、理想信念、道德、习惯,而这些是无法通过机械的规定所能实现的。现在许多企业在进行并购时,恰恰就忽视了这一点。在进行文化整合时选择单一,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如前所述,在并购时大部分企业多从自身出发,没有考虑被并购企业的企业文化,采取“一脚踢”的方式,让对方全盘接受自己的文化,造成并购以后的文化冲突时有发生。殊不知不同的企业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行为规则、习俗形象、劳动人事及薪酬政策等等。这些不同都是每个企业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根据自身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形成的。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这些企业文化大多已在职工头脑中扎根,具有刚性的特质。一时很难被改变的。
(三)注重表面的形式化,忽视内在文化的真正融合。在企业并购以后,我们大多看到企业以一种新的形象出现。比如,推出一个新的标志,提出一句新的口号、公司装修换成一种新的风格、公司员工换上一身新的服装等等。正所谓“旧貌换新颜”。给人一种好像是企业新人新气象,要有大发展的感觉。不错,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通过CIS战略的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企业文化的整合,以致有助于并购的顺利进行。但这些表面上的整合并不代表着双方的企业文化就真正实现了整合。企业员工可能会在这些表面上支持企业,带上企业徽章、穿上企业服装、同唱企业歌曲等等,但是否会真正认同新企业的文化就不好说了。对于许多企业员工来说,即便他们的旧企业破产了,也会对其保有感情,认同企业的文化。因此,企业并购以后,最重要的要使新的企业文化深入人心,让所有员工从内心里认同新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整合的核心或关键点不在于统一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而在于共享的价值观指导下的精神文化。只有员工真正的认同了新的企业文化,才能为企业利益而工作,最终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四)在我国时常出现政府出面促成企业并购而非市场所为,容易造成企业文化难以整合的局面。企业并购理应是市场作用的结果,只有这样企业才会从实际出发进行企业整合包括文化整合。而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出于政绩的考虑,纷纷主观上促成企业并购,“拉郎配”。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即使企业处于自身实际需要通过市场作用进行整合都会产生如此大的阻碍,何况让两个没有并购意识的企业进行整合呢?根据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我们可以将企业通过市场作用自发并购看成是诱致性制度变迁,而将地方政府的“拉郎配”看成强制性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虽然会克服企业主体的一些局限性,产生一些好的效果。但在文化整合方面,更多的还是体现出强制性制度变迁自身所带来的一些局限性。主要有地方政府由于自身的偏好、有限理性、企业知识方面的短缺,并不能克服其他因素对文化整合的约束(虽然可能会降低一些不利因素对制度变迁的影响)。另外,这种变迁虽然可以降低组织成本和实施成本,但它违背了一致性原则,而一致性原则恰是经济效率的基础。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为什么政府出面往往会适得其反。
二、企业并购中文化整合困难原因分析
对于并购过程中出现上述问题的分析,有多种看法,有的认为是价值取向的不同,有的认为是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冲突,理性主义与情义主义的冲突以及企业员工心理上的焦
虑与对抗情绪强化了冲突,还有的认为是经济利益至上而轻视企业文化等等。以上这些分析从不同侧面说明了文化整合难的原因,都有一定的道理。本文试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企业文化整合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
根据现代企业理论,企业作为一种组织,是对市场(价格机制)的替代,是将市场交易转化为企业内部的交易,用一个长期契约来代替一系列短期契约;企业是要素市场对产品市场的替代,目的都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而谈到企业和市场的边界,就要引出两种成本――企业内部的协调成本(用表示)和市场上的交易成本(用C2表示)。根据科斯的企业理论及威廉姆森的交易费用经济学,正是由于交易费用(交易成本)的存在,企业才有了存在的必要。交易费用是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它包括发现价格的成本、谈判和签约成本以及利用价格机制的机会成本。这些费用的存在使得企业得以生存,成为一种配置资源的方式,用“看得见的手”来代替“看不见的手”。根据科斯第二定理,当存在交易费用时,权利的初始配置会影响权利的最终配置。也就是说,只要交易费用大于零,就可以通过法定权利的明确界定以及经济组织形式的选择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实现外部效应的内部化。那么,在这个交易费用大于零且企业必定存在的世界里,它的规模应该多大,应该自己生产还是购买?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就必须引进另一个成本――企业内部的协调成本。只有通过比较它们两者的大小,才能决定企业的边界。其实对于这个问题,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Deepal Lal在其演讲《信息革命、交易费用、文明和经济运行》中已有所论述,他把交易费用分为与交换的效率有关的交易费用和与监督机会主义行为有关的交易费用。Deepal Lal认为由于信息革命的作用,尽管用于交换的交易费用下降了,但用于监督机会主义行为的交易费用却上升了。可见Lal已非常重视后者的重要意义。其实,Lal所谓的这两种交易费用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市场上的交易成本C2和企业内部的协调成本C1。现在市场上由于存在着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机会主义行为等,使得用于监督的交易费用即协调成本将会上升。企业和市场的边界就取决于它们二者,当边际协调成本等于边际交易成本的时候(MC1=MC2),其边界也就自然明确了。再进一步讨论到企业并购,势必涉及并购以后的一体化及并购以前的专业化的问题。当企业并购以前处于自身发展时,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种专业化,而专业化会使企业内部的协调成本降低,但相应会提高市场上的交易成本。而当企业并购以后,我们可以把它当成是一种一体化。根据威廉姆森的交易费用经济学,企业为了防止另一方的敲竹杠行为,通常有自己生产而不是到市场上购买的意愿。一体化会使市场交易成本降低,但却提高了企业内部的协调成本。因此,企业并购以后应当权衡这两种成本,以这两种成本之和最小为原则(MinTC=C1+C2)。根据该理论,当MC1=MC2时,总成本才会达到最小,这时企业并购应该是最为成功的。
现在许多企业往往只看到了并购可以减少交易成本,多数企业也是本着这一目的而进行并购的。但他们却忽视了总成本中还有一个内部协调成本。他们似乎没有看到总成本包括两个组成部分,而是一味的以乐观的态度看到交易成本的减少,却将协调成本抛之脑后。我们看到的企业文化整合的困难就恰恰在此。企业并购以后,减少了交易成本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对于协调成本这一部分我们应分解开来进行分析。组织、资产及财务等部分,企业并购以后往往都能很好的进行整合,这也为事实所证实。对于这三个部分,企业是能够较好地做到降低内部协调成本的。难就难在双方企业文化的整合不容易降低协调成本或者说由于协调企业文化的成本很高,许多企业便将其进行简单化处理以及许多企业认识不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而将其忽视。这是从交易费用经济学角度分析的企业文化整合困难的原因。
针对上述问题第一点――重视正式约束,忽视非正式约束。其实企业就是没有看到并购除了降低交易成本这一点,同样存在着权衡协调成本和交易成本,使总成本达到最小的目的。企业主观上不重视,在实践中任由其发展,势必造成在工作中冲突不断。甲企业的员工看不惯乙企业的员工,而乙企业的员工同样看不惯甲企业的员工,使得内部协调成本直线上升,最终有可能导致企业并购的失败。对于这一点,笔者认为还是企业的观念问题。作为非正式约束的企业文化,不管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它们占据着整个企业的三分天下。像现在许多企业主观上忽视企业文化的整合,即便组织、资产、人事等整合得再出色,也是事倍功半。例如,海尔集团正是看到了企业文化这种非正式约束的重要性,所以他们不管是并购其他企业还是设立新厂都走一条文化先行的道路。海尔集团在美国设立新厂的时候,开始并不被看好,许多人认为中美两国在各方面的差异都非常大,而且作为相对弱势的中国企业要想在世界经济第一的美国站稳脚跟并非易事。此外,在美国设立工厂由于美国各种原料、人力成本高昂,海尔恐怕很难适应,但海尔还是按照它的国际化战略坚决的走了这条路。海尔对美国工厂的策略是全部用美国人管理美国人,中方只派代表。这样就能确保其美国工厂的本土化程度,在最大限度上减少管理等各方面的摩擦。但是海尔美国工厂的全部员工在上岗之前必须到海尔专设的培训机构接受培训,全面掌握海尔的企业文化,让“真诚到永远”、“日事日毕、日清日高”这些海尔文化在美国人头脑中扎根。这样既确保美国工厂不偏离海尔的基本方向,又保证了海尔文化不失美国特色,到现在为止美国工厂运转良好,利润率逐年上升。这更进一步的说明了企业在并购之前必须特别重视企业文化整合,不能让这一非正式约束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像前面所说的许多企业只重视正式约束,而忽视非正式约束,势必使得企业内部协调成本直线上升。即便交易成本再节约,也无法达到MC1=MC2的最佳并购规模,甚至直接威胁到企业并购是否成功。
针对上述第二点――文化整合过于机械化。正如诺斯的路径依赖理论所说:一旦一种独特的发展轨迹建立以后,一系列的外在性、组织学习过程、主观模型都会加强这一轨迹。每个企业各自的文化就可以认为是一种路径依赖,每个企业都有保持现有文化的倾向,因为初始的制度选择会强化现存制度的刺激和惯性。既然这样,若在文化整合过程中,机械的对待对方企业文化,势必会造成双方企业文化的激烈对撞,以至于造成企业并购的失败。许多企业在进行文化整合时,会看到要想成功整合双方企业文化难度太大,而这个协调成本因路径依赖也确实很高。就像一个领导看到自己的两个下属发生争执,想去协调但发现不好协调。他们每个人都各持己见,
领导又不想为此费神,于是便各打五十大板简单了事。但了事之后并没有真正化解他们的矛盾。所以许多企业进行文化整合往往简单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路径依赖可以表示为历史关系到下一步将要发生的事件严重取决于既存的事务状态的细节,并依次表现为居先既存事件状态的结果。最一般的意义上讲,路径依赖是指一种状态,这种状态表明某些结果是由于引导这种结果的特定的事件所决定的(秦海,2004)。从以上这些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在经济学意义上企业文化具有路径依赖的性质。任何企业现存的文化都是一种既存的结果状态,是一种经济系统的均衡,而引导这种均衡出现的是企业中产生均衡结果的某种特定的资源配置。这种资源配置是狭义上的,依每个企业的不同而相异。路径依赖是正反馈机制,它使得一个均衡点不可能总维持在原地不动,一旦某种随机事件选择了某一条路径,这种选择就可能被“锁定”,而不会选择其它更为先进的或合适的路径”。企业文化所具有的这一系列性质表明,任何企业的文化对每个企业来说都是根深蒂固的,另外从文化角度来看,每个企业的员工对其本身的文化也都是有深厚感情的。因此,如果要进行企业文化的升级,必须首先让全体员工看到新文化的先进性,其次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像本文所列举的机械的进行文化整合必定会造成双方冲突不断,进而影响企业并购的成败。
针对上述第三点――重形式、轻实质。其实也可以用第二点的原因去解释。只不过企业为了掩盖自己的这一点而给自己披上了一层漂亮的外衣罢了。企业文化具有路径依赖的性质而路径依赖又具有正反馈的特点使得企业并购中文化整合困难重重,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正因为有困难才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的研究。但是文化整合有困难并不代表企业可以自欺欺人,用所谓的形式上的CIS战略“武装”自己的企业,给消费者和全体员工一种假像,最终只能带来更大的效率损失。如前所述,每个企业的员工都会对自己企业的文化有一种依赖感,毕竟他们已习惯了在这种文化氛围内工作、学习和生活。但任何人还有一种倾向,那就是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只要企业并购后更完善的企业文化能够使员工们看到企业比以前有更大的发展前景,那么他们还是比较乐意接受的。但关键是注重实质内容,只提高表面工作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像那些只注重形式化而忽视内在文化真正融合的企业也必定会得到失败的结果。
针对上述第四点――政府主导而非市场所为。政府主导的行为是走一条强制性制度变迁的道路,而强制性制度变迁又破坏了作为经济效率基础的一致性原则。这无非就是人为的提高了组织内部的协调成本,除此以外,说不定连交易成本都不一定能降低。根据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制度变迁可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一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林毅夫,1989)。而强制性制度变迁是由国家或政府在比较自己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以后,强制推行的制度的变更或替代。对于诱致性变迁,我们在这里不做过多评论,只重点讨论一下对本文有理论意义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作为一种制度变迁的方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首先,制度供给本身就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人民的安康都离不开国家和政府供给的制度。其次,制度作为一种“公共品”,理论上必须由国家和政府提供。因为由国家提供比由私人提供有着更高的效率。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强制性制度变迁应作为诱致性变迁的一种补充,来弥补制度供给的不足。它们二者各自存在的相对优势和相对劣势是它们能够相互补充的基本条件。根据卢现祥(2003)的研究,它们二者的互补有两层含义:一是当诱致性制度变迁满足不了社会对制度的需求的时候,由国家实施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就可以弥补制度供给的不足;二是制度作为一种“公共品”也并不是无差异的,即制度是有层次性、差异性及其特殊性,有些制度供给及其变迁只能由国家来实施,如法律秩序等,即使这些制度变迁有巨额的外在利润,任何自发性团体也无法获取。由此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都有各自的“职能范围”。此外,诱致性制度变迁主要依据一致性同意原则和经济原则,能克服“搭便车”问题,但推进较慢。而强制性制度变迁能加强推进速度,但却违背了一致性同意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讲破坏了经济效率的基础。因此,这两种制度变迁各自的行为主题应坚守住自己的“阵地”,避免越俎代庖。企业并购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而由行为主体自发形成的,文化整合更是这一自发行动之上的必要措施。相反,若这一行为由政府代为执行,可能在短期内有一定的效果,但在长期必定会破坏经济效率的基础。所以,在一般情况下由政府出面促成的企业并购会给文化整合带来更大的困难,直接影响企业并购的成败。
三、企业文化整合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明确了企业文化整合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下面就基于上述分析,得出相应的对策。其对策可以概括为“市场主导,以人为本”。所谓“市场主导”,就是要发挥市场在企业并购中的基础作用。企业并购应该是市场自发作用而产生的行为,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在重新进行资源配置。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不应该起主导作用而应起辅助作用。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充分发挥双方企业员工在文化整合中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以双方员工的利益结合点为基础进行文化整合。企业并购虽然有组织、资产及财务的整合,但最重要的还是双方员工如何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因此,必须走“以人为本”的路子。
(一)在企业真正开始并购之前,要努力研究双方企业的文化差异在哪里,明确应该努力的方向。许多企业在进行并购时往往也看到了文化整合的重要性,但缺乏前期的调查研究,只是一味地为了文化整合而文化整合。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你都不知道问题是什么而就去解决问题,那么这道题是否有解呢?所以,前期的调查研究相当重要。例如,海尔在美国设立工厂之前就充分调查了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提出美国工厂要聘请美国的经理和工人,用美国人管理美国人,实现工厂的美国本土化。但这些美国经理和工人在上岗之前都要接受海尔的培训,全面接受海尔的企业文化。
(二)把握好整合的时机。企业并购肯定会造成双方文化的接触甚至冲突。而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文化的正向积累和反向积累。若正向积累占主导,企业会慢慢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若反向积累占主导,企业就处于危险的境地了。因此,企业在进行文化整合时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恰当时机开始文化整合,坚决树立对企业长远发展有积极作用的文化。只要企业明确了主流文化就立即将其向纵深发展,深入员工心中。
(三)灵活掌握文化整合的方式方法。现在比较常见的几种文化整合方式无非就是注入式、渗透式及分离式。具体选择哪种模式要视双方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定。如海尔往往并购哪些硬件尚可但管理滞后的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海尔选择注入式文化整合模式。以海尔优秀的文化激活对方闲置的资产,被并购企业的员工比较容易接受。而当双方企业实力相当,各自文化中都包含有积极成分,就应该选择渗透式。选择这种文化整合模式意味着双方企业取长补短,将每个企业的优秀文化都融入到新企业中去。而当双方企业独立性较强,在各自的企业文化指引下都能取得良好业绩时,应采取分离式,在文化上相对独立、避免冲突,往往也能取得良好效果。
篇11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2004年10月,已有IT应用的中小企业数量四百多万家,其中有20万家左右的中小企业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IT应用系统,是中小企业IT市场中最活跃的一个群体。从2004年开始,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便进入了实质性发展阶段,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逐步从单机应用阶段或局域网应用阶段向更高层次的系统应用与整合方向发展,企业的个性化应用和电子商务正在得到快速推广。杨亚会、刘远忠(2005)对广东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研究发现: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已经开始信息化接触和探索;中小企业对信息技术和设备的利用程度有很大提高;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初显成效,信息化已经或正在给企业带来积极影响。
然而,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巨大(约一千多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5%),地区分布广泛,行业分布跨度大,在IT应用方面水平相对较低,且应用层次差异比较大。从有关统计资料来看,我国中小企业只有10%左右实施了ERP和CRM方案,6%左右实施了SCM方案,进入了信息化的高级阶段,绝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仍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办公自动化及劳动人事管理阶段,局域网的应用也主要处在信息共享层面上,生产控制方面的应用较少。
二、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SAP、ORACLE等国际巨头厂商宣布全面进入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中国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然而,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依然不高,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据统计,欧美几乎100%的企业装备有部门级的信息系统,超过68%的企业装备有以ERP为核心的企业级信息系统,而协同商务模式的应用也不是一件新鲜事;我国虽有60%的企业已经装备有部门级的企业信息化系统,但只有不到3.8%的企业装备有以ERP为核心的企业级信息系统,至于涉及协同商务模式的信息化应用还处于一个萌芽的阶段,其应用率还不到1%。这些数据表明,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绝大多数仍停留在部门级的手工模拟应用上,与企业管理变革要求相差甚远。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落后的理念阻滞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的理念影响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与水平,落后的理念必然阻滞和妨碍企业信息化的执行。部分中小企业家对于信息化社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认识不足,甚至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拥有电脑、建立一个信息管理系统或企业网站就进入了信息化。同时,他们也缺乏现代化管理意识,没有清晰地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实质,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上“重硬轻软”,即重技术和设备、轻管理和企业变革,重开发、轻维护,重系统、轻数据。许多企业对于基础网络设施的投入比重较大,而对基础信息数据库和应用信息系统的开发和投入明显不足,制约了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
因此,对于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来说,更新理念,正确认识企业信息化的实质与意义,是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应该看到,企业信息化不单纯是使用信息技术,更主要的是建立一套与信息化相符的经营管理体制,企业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它不仅涉及大量资源投入和技术变革,而且还涉及到企业业务与管理流程改善、组织结构调整、管理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问题。
2.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严重不足。中小企业的成长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我国中小企业自身规模较小,融资难度大,自有发展资金极为有限。然而,企业投入信息化系统需要大量资金,中小企业收入有限,现金流紧张,信息化支出主要依赖于内部积累资金,使得资金的使用往往捉襟见肘。一些中小企业在前期能够购置基本硬件设备与必要的软件系统。但实际上,企业信息化的各类系统会随着企业发展而调整升级,因而不断需要后续资金的投入,信息化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也将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人力、物力和资金的不断投入与支持。因此,解决资金不足问题是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前提条件。
就目前来看,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信息化资金不足的问题,中小企业信息化投入力度与大型企业相比有很大差距,在全国1 00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真正实现计算机较高级应用的企业所占的比例还不足10%。周建梅(2005)调查研究表明,64%的企业对信息化的投入力度在10万以下,近20%的中小企业认为资金不足是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障碍,企业对硬件的投资占到整个信息化建设投资的80%以上,而配套软件投入却相对落后。杨亚会、刘远忠(2005)研究显示,资金短缺是广东省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首要制约因素。
3.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人才缺乏。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开展信息化,需要既懂企业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大多数企业缺乏复合型信息化人才。中小企业受企业实力如资金、激励制度、管理水平等制约,人才缺乏现象更为严重。除了一些新兴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之外,大部分中小企业内部没有专门的IT部门,或IT部门力量薄弱,信息技术人才水平不高或人员不够,尤其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少,这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实施与应用带来了很大障碍。周建梅(2005)调查研究表明中小企业行业分布广泛,而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绝大多数聚集于IT类企业,业务需求和技术支持之间的沟通困境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杨亚会、刘远忠(2005)对广东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的研究表明,广东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不足表现为绝对不足和相对不足两种情况。首先,市场上信息化人才总量有限,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供给的绝对量不足。其次,就市场上有限的信息化人才而言,其工资要求较高,而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每个产品上所分摊的人力成本相对较高,这样产品就失去了价格竞争力,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法接受这一点,这就造成了所谓“小庙容不下大和尚”的相对不足。目前大量中小企业所雇佣的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也相对有限,很难适应和承担企业信息化所赋予的重任。
4. 中小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管理成为瓶颈。中小企业信息化不单纯是使用信息技术,它涉及企业的业务与管理流程、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企业建立一套与信息化相适应的经营管理体制。企业信息化在企业应用的前提是管理的制度规范和程序化。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大多具有明显的相机而动的行为特征。如果对其流程、制度进行深入研究,会发现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中小企业家不愿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藉口。
目前我国只有少数企业实现了基础性管理系统,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管理工作随意性较大。许多中小企业管理方法陈旧,个别企业还停留在家族式管理状态,信息化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管理制度、组织结构、管理理念与信息化的要求不相适应,信息系统建设与企业制度改革、管理创新协调推进不够,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顺利进行。
5. 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产品缺乏。2000年以前,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提供商主要来自国外,国内开发商的产品品牌不突出。一方面,这些国外产品价格十分昂贵;另一方面,国外软件商对我国中小企业的认识不充分,盲目选择与大企业类似的模板,而不是为中小企业量身订做一套系统,这必然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可供选择的合适的信息化产品十分缺乏。
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大环境下,我国信息化需求快速增长,为国内软件企业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就目前市场上的信息系统产品而言,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信息系统难以符合中小企业的个性需求。中小企业面广量多,不同行业的运营方式各异,而当前的信息系统产品往往是根据整个行业特点或同一企业规模设计的,这往往与中小企业的特定需求难以相符。第二,信息系统软件市场价格偏高,且对企业管理基础环境要求严格,超出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和管理基础环境,从而制约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第三,缺乏专业服务伙伴提供完善的服务。当前大多数信息化专业服务商提供的服务仍然停留在“以我为主”的理念上,中小企业的个性化服务得不到满足,而且缺乏信息化管理的专业咨询机构,不利于信息系统的推广与维护。
6.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宏观发展环境不完善。一是缺乏企业信息化的统一规划、相关标准与规范。虽然网络的发展带动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但由于社会经济秩序不规范,有形市场和基础设施不完善,使得中小企业认为还不是投入信息化的最佳时机,网上营销缺乏配套信息系统、物流系统和支付系统,企业间网上销售、采购、财务结算等业务往来困难。所以只有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建立良好的制度规范,才能有效促进中小企业尽快实施信息化建设。
二是缺乏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和法律保障体系,电子商务总体发展落后。尽管我国在200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首次赋予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并明确了电子认证服务的市场准入制度。但是,一部篇幅有限的电子签名法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电子商务法律问题,它还需要其他电子商务法律的配合,以形成我国系统的电子商务法制环境。从这个意义上看,电子签名法的出台只是我国电子商务法制建设的一个开始。由于受网络安全、网上支付、社会信用及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等因素的制约,大多数企业的电子商务尚处在信息、收集、交流的阶段,订单与合同的正式签订、支付及物流配送等活动基本上还在网下完成。虽然企业普遍重视电子商务,但多数企业缺乏清晰的战略规划。
三是尚没有行业性的或统一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不能准确评估地区、行业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不能及时诊断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尚无统一规划和标准,造成信息无法流畅传递和共享。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咨询——监理——评价体系”机制也没有形成。
总之,我国目前的信息化公共支撑环(下转第57页)境滞后于应用系统建设与开发,大企业(或关键环节的价值链)的带动效果不明显,中小企业从事信息化的外部激励因素不足,使得企业信息化积极性不高。
三、 结语与对策
在当前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企业经济效率已从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转向速度经济性、网络经济性,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际化发展的要求,不能再照搬过去传统的管理方式与管理理念,信息化之路是未来企业发展不可阻挡的战略趋势,企业借助于信息化历程不仅有利于组织学习,而且还能通过管理与信息的互动、管理潜能的挖掘、知识学习等促进组织转型。
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依然还面临着诸多不利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与推广的问题,如理念落后、管理基础差、资金与人才缺乏、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产品缺乏、宏观发展环境不完善等。当前形势下,需要通过政府、市场与企业的多方互动和努力,不断完善与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宏观与微观环境,从而有效推动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首先,政府要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指导、规范、立法以及支持与投入上加大力度,以改善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宏观环境,为市场发展与提升构建广阔的空间和政策及法律保障。其次,要鼓励并推动我国信息化产品市场的发展与完善,鼓励国内科技企业发展适应于本土中小企业需求且能面向国际竞争的信息化产品。最后,要提高信息化认识,加强中小企业的管理基础建设与人才培训,从而改善企业信息化推行的微观基础环境。
参考文献
1.周建梅.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对策.通信企业管理,2005,(12).
2.杨亚会,刘远忠.广东省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和对策建议.经济师,2005,(12).
3.计世资讯(CCW Research).2005年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及IT应用趋势报告.
4.卫东.中小企业信息化经验启示录.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5.中国国家企业网.企业信息化优秀案例选.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篇12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随着企业业务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完善,常桂英通过对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分析表明,我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存在以下问题:缺乏主体意识、需求分析不够、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本较高等[1]。吴定怡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研究表明,只有树立信息化的观念、构建信息化管理体制,才能提高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2]。霍吉林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研究表明我国企业存在重视程度差别较大、新旧企业信息化差别大等问题,并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不足、管理人才缺乏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3]。笔者认为企业业务全球化趋势下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随着企业业务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国家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力度逐渐增强,但由于电子网络容易受到病毒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电子网络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制约了在企业中的发展。
其次,企业信息化建设还存在普及率不高的问题。企业信息化的普及程度主要受资金、人才、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使得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一些中小企业认为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周期较长,资金回收较慢,带来的利益不够弥补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资金,基于这些因素,使得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停留在初级阶段。
最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整合力度不够。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服务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但在实际中,许多企业基于信息化的认识水平不够等因素影响,使得企业的信息化整合力度不够,不能达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企业业务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针对企业业务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普及率不高、整合力度不够等问题,企业要想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就要坚持做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坚持诚信,提升企业与政府、社会、内部的信息互动能力,提高信息整合的力度,进而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效率。
首先,政府加大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外部环境建设。电子网络的不安全因素导致企业信息化进程开展缓慢,针对这一重要制约因素,政府应加强网络的监管力度,出善的法律、法规保障电子网络市场的稳定发展。安全稳定的电子网络市场有助于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企业坚持做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坚持诚信。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包括企业定位、制度保障等环节。资金、技术等因素使得部分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不够,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企业定位有助于企业认清企业发展的方向,加大投入,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企业信息化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有助于增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此外,企业只有坚持诚信原则,才能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最后,企业要注意提升企业与政府、社会、内部的信息互动能力,有助于提高信息整合的水平,进而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效率。企业只有提升企业与政府、社会、内部的信息互动能力,才能充分把握市场发展的动向,达到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的效果。企业增强内部信息互动,有助于增强企业内部各个环节中的联系,进而提高信息整合的水平,防止信息孤岛的产生。例如,中兴、华为等企业的成功,一方面是企业对自身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能够通过制度等措施和手段保障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完成,提高企业在业务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是企业能够坚持诚信经营的原则,增强企业内部和社会、政府间的信息互动能力,把握市场发展方向,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三、结语
企业业务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普及率不高、整合力度不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研究,表明政府加大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外部环境建设;企业坚持做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坚持诚信,提升企业与政府、社会、内部的信息互动能力,提高信息整合的力度,进而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常桂英.浅谈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 北方经济, 2008(6):38-39.
[2] 吴定怡.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初探[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07, 27(10):40-43.
[3] 霍吉林.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推进对策[J]. 现代农业, 2009(10):76-77.
篇13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体系主要是指由评价指标体系制订的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内容,评价原则和评价组织等所组成的整体。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一般可分为:单一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即对一个具体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如对海尔集团,联想集团等;行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即对某一行业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水平进行评价,如对汽车行业,纺织行业等;区域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即对某一个地区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如一个市、一个省或一个国家等。
行业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和区域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是建立在单一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基础之上的。
二、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意义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不断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信息资源的过程。或者更确切地说,企业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开发由局部到全局、由内部到外部、由战术层次到战略层次不断深化的过程,其建设过程应该包括计划、实施、评估和改进四个环节。
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行评价,是从企业引进信息技术的目的和战略出发,考察信息技术应用给企业经营和管理带来的影响。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1)检查企业信息化是否达到预期目标。(2)及时发现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3)总结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三、企业信息化评价的内容
1.信息设备的装备情况
企业信息设备的装备情况,是评价企业信息化水平最基本的内容。如计算机、多媒体、传真机和电话等信息设备的装备,局域网、互联网的建设情况。
2.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具体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做。从功能上,考察管理系统的功能在多大程度和多大范围上得到了信息技术的支持;从性能上,涉及技术先进性、可靠性、适用性、易维护性和用户界面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评价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的过程中,要遵循动态性原则层次性原则。随着企业信息化的进展,企业不断应用新的信息技术,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也要随之进行调整。而且,评估指标要有重点,分层次,以确保评价的质量。
3.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
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要靠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支持,否则再先进的信息系统也毫无意义。可见,在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中必须要十分重视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情况的评价。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角度,可以评价信息系统的利用程度和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在评价中可以从挖潜能力、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共享方面、数据库的开发等方面进行评估。
4.信息化人才开发
人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参与者。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员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这是进一步推动企业信息化的基础。这方面,可以从企业信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数、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和员工参与信息化的程度等方面来评定。
5.信息化组织和控制
对企业信息化组织和控制是基于信息化的深入,员工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信息化规划、组织和控制机制,同时,也必然伴随着有关信息化方面的政策、制度和标准的制定过程。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总是依托于某一类型的组织结构,信息技术能使信息方便、高效的存储、使用、修改、积累和传播,从而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发生由量到质的改善提供可能。
6.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的评价
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可使用比率算法,差额算法进行评价。
(1)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的比率算法:
式中:QE为企业信息化收益;QC为企业信息化成本。
(2)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的差额算法:
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EX1=QE-QC
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
1.企业信息化信息设备装备指标
(1)信息设备单项装备率。邮政装备率,企业用于邮政间接投资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电话装备率,企业用于电话装机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传真机装备率,企业用于传真机购置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计算机装备率,企业用于购置计算机的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多媒体装备率,企业用于多媒体购置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电子信箱装备率,企业用于电子信箱投建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网络装备率,企业投建网络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国际互联网装备率,企业投建国际互联网站(点)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
(2)信息设备综合装备率。通过这一重要指标全面反映各种信息设备综合装备的程度,它等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与企业全部设备投资总额之比。
(3)信息设备装备提高率。这是动态反映信息设备装备率提高的速度指标。它有信息设备单项装备提高率和信息设备综合装备提高率两个指标。
2.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指标
(1)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的范围。如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生产管理、物料管理、客户管理等。
(2)信息系统的性能指标:①信息系统的总体水平:系统的总体结构、地域与网络的规模、所采用技术的先进性等。②信息系统功能的范围与层次:功能的多少与难易程度、对应管理层次的高低等。③信息系统的质量指标:系统的可使用性,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可靠性,系统的适应性,系统的可扩展性,系统的可维护性等。
(3)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4)信息系统文档的完备性。
3.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指标
包括:①每人使用互联网的字节数;②每人图书、报纸、杂志的总印张数;③人均电话通话次数;④人均传真次数;⑤购买数据库的数目;⑥开发数据库的数目;⑦数据库信息总量。
4.信息化人才开发指标
包括:①企业信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②企业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结构比例;③企业用于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和培训的经费;④企业用于吸引信息技术人才的专项资金数量;⑤企业用于奖励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的专项资金数量。
5.企业信息化组织和控制指标
包括:①信息化方面的方针和政策;②信息化的管理制度和标准;③企业CIO体制实施情况;④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效果;⑤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情况;⑥企业信息系统维护和运行管理的质量;⑦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的质量;⑨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的水平等等。
6.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的指标
(1)直接经济效益的有关指标:①信息化的投资额:包括信息系统硬件、软件的购置、安装,应用系统的开发或购置所投入的资金。②信息系统运行费用:包括消耗性材料费用、系统投资折旧费及硬件日常维护费等。③信息系统运行新增的效益:主要反映在成本降低、库存积压减少、流动资金周转加快与占用额减少、销售利润增加及人力减少等方面。④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为通过新增效益,逐步收回投入的资金所需的时间,它也是反映信息系统经济效益好坏的重要指标。
(2)间接经济效益的有关指标:①对组织为适应环境所作的结构、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的变革会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作用一般无法用其他方法实现。②能显著地改善企业形象,对外可提高客户对企业的信任程度,对内可提高全体员工的自信心和自豪感。③可使管理人员获得许多新知识、新技术与新方法,进而提高他们的技能素质,拓宽思路,进入学习与掌握新知识的良性循环。④系统信息的共享与交互使部门之间、管理人员之间的联系更紧密,这可加强他们的协作精神,提高企业的凝聚力。⑤对企业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定额与标准、计量与代码等的基础管理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为基他管理工作提供有利的条件。⑥应用系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提高了管理者决策的自信心和准确度。
五、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方法
1.企业信息化指数的测算方法
综合评价分析法的基本评价模型,通常多采用简单线性加权法:
式中,Pi为第i个评价指标无纲化处理后的值;Wi为Pi的权重;EII(EnterpriseInformatizationIndex)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值。
2.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提高率
它是动态反映企业信息化水平提高速度的指标。一般有两种方法:
(1)环比法。即本年度企业信息化指数与上年企业信息化指数之差,及与上年企业信息化综合指数的比率。
式中:叫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提高率;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
(2)基比法。①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总提高率:
式中: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总提高率;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为基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②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年均提高率:
式中: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总提高率;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平均提高率;为基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N为l,2,3,…,N一l,N。
六、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组织
组织也是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结果,因此,在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组织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