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中西消费观差异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商标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需要研究语言、地域文化、消费心理、和审美价值的差异,决不是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机械翻译活动。实践已经证明,成功的商标的翻译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失败的翻译,不仅会给公司或国家带来惨重的经济损失,还直接影响公司或国家的形象。本文主要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讨论商标的翻译,探讨文化内涵对商标翻译的影响。
1. 文化内涵对商标翻译的影响
商标是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的统一体,在进行商标的翻译时应充分考虑影响商标翻译的各种因素,考虑英汉两个民族语言、文化和审美情趣的差异,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文化差异,力求音意俱佳,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激发其购买欲望。
1.1 文化内涵对以人物命名的商标的影响
中国的芳芳牌口红,出口到英国美国加拿大等英语国家,销路不畅。其根本原因在于“芳芳”商标音译成汉语拼音“Fang-fang”,英文读者一看便生起一种恐怖之感,因为“fang”恰好是一个英文单词,其意义是(1)along, sharp tooth of dogs or wolves(狗或狼的长牙);(2)a snake’stooth with which it injects poison(蛇的毒牙)。西方消费者看到“fang-fang”商标时,想到的并不是涂了口红的少女,而是张牙舞爪、毒汁四溅的疯狗、恶狼或毒蛇;然而芳芳商标对中国人而言却能产生更美的联想,不仅仿佛看到一位名叫芳芳且花容月貌的少女,而且好像闻到了她周身袭来的香气。有此可见中西方民族文化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
1.2 文化内涵对以动物命名的商标翻译的影响
首先以孔雀为例,在中国和西方,它们拥有不同的喻意。在中国孔雀象征着美丽和耀眼的颜色,人们看到孔雀牌彩电,就会联想到有着最好色彩的高质量的电视机。然而,在西方国家,peacock(孔雀)被认为是一种邪恶的鸟,会给人们带来不幸。因此以peacock(孔雀)为商标的商品也不会热卖。
在汉语中,蝴蝶象征着友谊和爱情免费论文。中国有很多蝴蝶牌产品,很受消费者欢迎。然而英语中butterfly意味着轻薄,轻浮。所以若以butterfly作为商标,西方消费者会认为这种商品不耐用。西方消费者不喜欢将鸟类或者昆虫的名字用作商标名称,因为会使人联想到劣质商品。
熊猫是中国的国宝文化差异,中国有不少的熊猫牌产品,如电视和香烟,许多企业都爱用panda作为自己产品的出口商标翻译。这些产品在日本韩国法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家都很受欢迎,但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便卖不出去,因为穆斯林国家传统上禁吃猪肉,而熊猫长的像肥猪,显然,熊猫牌得产品会受到排斥而没有销路。因此商标翻译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不能忽视宗教信仰、民族传统和风俗习惯,以防用语失效。用语失效是指不合时宜的翻译或不符合习惯等导致交流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
1.3 文化内涵对以植物命名的商标翻译的影响
在中国,倍受青睐,有高洁坚贞之美誉。有许多商品用“”作品牌,如广东中山“”牌电热驱蚊片,商标翻译为“ChrysanthemumFlower”,出口到法国日本西班牙比利时无人问津,因为这些国家都把作为丧葬花卉,一般只在举行葬礼时才使用。但该产品深受芬兰瑞典意大利德国墨西哥人民的喜爱,因为芬兰的国花为绣球菊,瑞典的国花为白菊,意大利的国花为矢车菊、墨西哥的国花为大丽菊。
1.4 文化内涵对以数字命名的商标翻译的影响
在汉语中,“4”和“死”读音想同,因而人们忌讳使用,“14”、“24”也避免使用。“13”和“星期五”在英语国家被禁忌,因为耶稣在那天被送上绞刑架,因而在西方一些国家楼层不设13层,公共汽车不设13路。中国上海生产的“三枪”牌内衣文化差异,英译名为“Three Guns”,这一产品若销往日本、哥伦比亚和北非地区,定会倍受欢迎,因为数字“3”在这些地区具有积极意义。但若销往乍得、贝宁等地,应改换译名,因为在乍得奇数被视为具有消积意义,在贝宁“3”具有巫术之意。而出口英国的商品则不宜用“666”因为它在圣经中象征恶魔。 中国许多企业竞相以“8”字为产品命名,人们取“8”与“发”谐音,并赋予“八”周全,积极之意;在日语中“八”也有运气越好、事业越来越旺的含义;而在英语中具有相似意义的数字为“7”,例如美国的“七喜”牌(7-up)饮料。
2. 商标的翻译方法
商标翻译不仅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还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艺术。翻译出的商标不仅能给人以美感,内容积极向上,思想健康,还要坚持译文的标准化。好的译文能增强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一般来说,商标主要有以下四种译法。
2.1 直译法
直译即将商标的字面意思直接译出。直译法的优点是保留原名,准确的传达原名得信息和情感。如Apollo(太阳神)口服液——力量无比,Pony(小马)——小巧快捷,Fair Lady(贵妇人)床上用品——高雅名贵、豪华舒适,American Standard(美标)洁具——规格齐全、质量上乘,Crown(皇冠)轿车——皇家风范、豪华气派等。这种商标翻译,顾名思义,容易让消费者引起联想文化差异,情不自禁地对商品产生好感,从而有利于商品的销售。
2.2 音译法
采用音译法的商标名,多由人名、企业名或其他专有名词构成。在英文商标和中文商标的翻译中均有此种翻译方法免费论文。采用音译法不仅可以保留原商标名称的音韵之美,易于上口,便于记忆,而且可以体现商品的异国情调和正宗特色。如NIKE(耐克),PARKER(派克),SIEMENS(西门子),Audi(奥迪),Sony(索尼),Sharp(夏普),(Kentucky)肯德基等。
2.3 意译法
有的商标采用音译法无法体现产品特征或象征意义,采用意译法则可直接体现出寓词优雅、词语华丽的特点。用意译法翻译的商标名,通过精心选字,可以形象表达产品的效用,准确反映商品性能,有利于消费者记忆。如英文商标“Dynasty”的葡萄酒译为“皇朝”,使人一看便知是陈年好酒。中外合资的洗发产品“飘柔”的原词为“Rejoice”,译者并没有采用音译法,而是意译为“飘柔”,给人以轻扬飘逸的感觉。中国商标中的“永久”牌自行车译为“Forever”给人“经久耐用,直到永远”的感受。
2.4谐音取义法
即利用汉字表音又表义的特点,精心选取适当汉字音译原文中的部分或全部发音,同时又能体现商品的特性文化差异,补充在翻译过程中所出现的语义信息损耗,有利于诱发消费者进行有益的联想,便于记忆和加深对商品的印象。简单讲,就是力争形神兼顾。如“Benz”译为“奔驰”,暗示出车速之快,十分形象且动感十足;“Ronstar”译为“农思它”,农民一看便知是农用产品。还如“索”牌塑料绳具译为“Solid”,吻合了原文中“坚固耐用”的含义。
3. 结语
东西方由于地理位置种族渊源、自然环境、宗教信仰、经济发展等文化背景的不同,人们对商品的认知角度、思维方式、审美情趣、消费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因此,商标的翻译既要体现商品的民族特色和个性内涵,又要符合销售市场消费群体的文化园传统心理和消费观念。译者必须勇于创新,摆脱追求语言形式对等观念的束缚,译出具有音美、意美和市场效应的译名。
【参考文献】[1]郭健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2]谭载喜.奈达论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3]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4]王艳,衣进韬:商标翻译中华民族文化的顺应性[J].美国教育评论,2007(2):69-71
篇2
任何广告的目标消费者和交流对象都是社会人,受经济、文化、受教育程度、风俗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社会群体对广告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兴趣点也不一样。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品牌国际化趋势的增强,广告所面对的受众范围进一步扩大,这种背景下,对中西方广告的对比研究越显重要,认识中西方广告差异及其产生的根源,不仅是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的需要,更是市场拓展、跨国传播的要求。
一、中西方广告差异的外在表现
(一)致敬传统与面向未来
中国广告创作者热衷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比如广告中经常出现书法、水墨、剪纸、唐诗宋词等,中国传统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深厚的底蕴,独特的魅力,成为当代中国广告作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一方面,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创造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是其它大多数国家不可比拟的,中国广告创作具备这样的先天条件。同时,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带给中国人强烈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而且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也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和推崇,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对于提升品牌形象和获得受众认可大有帮助。
崇尚科学、勇于冒险、富于幻想和批判精神的民族个性决定西方广告更倾向于面向未来的表现,科幻、UFO、外星人等常常会成为西方广告信息传播的载体,这在以青年人为受众的产品上表现的尤为突出,这样的广告表现可以给受众留下时尚、前卫、炫酷的形象。
(二)精准表达与自主推理
中国广告大都会将广告信息说白点透,不管是为了产品促销还是基于品牌形象塑造,不管是采用说明证明形态还是选择故事情节形态,总是会相对直白精准地向受众表达信息。因此,即使发展到今天,文字仍然是我国广告中最重要的部分,正是因为它有直接说明和准确传情达意的作用。而西方则讲究留白式的自主推理,很多广告都不会直接点破内容,给受众留下足够的空间去体味想象。广告中直接说明性的文字较少,甚至整支广告没有一句关于产品的文案,主要通过情节的设计、画面铺陈或意境的塑造,让受众自己去发现关联,推导和感悟广告信息,进行准确解码。
西方某语言学校的广告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小屋里的桌子上放着一个透明的玻璃缸,一条金鱼在里面悠然自在地游着。突然,一只大猫破门而入,朝金鱼走了过去。广告音乐从舒缓变为紧张,鱼缸里的金鱼慌乱起来。正当猫准备扑向鱼缸的时候,金鱼发出了“汪汪”的狗叫声,猫闻声而逃。电视屏幕上呈现画龙点睛的字幕:“学一门外语非常重要”。另一个则更加简洁,一对情侣羞涩地坐在一起,女孩最终按耐不住转身与男孩接吻,男孩却在激吻中瘫软倒地,这一幕不仅吓到了身边的女孩,也惊到了电视前的观众,当最后的标板出现治疗鼻塞的某产品时大家才恍然大悟。
(三)动之以情与寓教于乐
中国广告凸显了中国的内敛文化,重情、重义、关爱他人是广告表现的重要元素。动之以情是中国广告创作的重要切入点,从亲情、爱情、友情到乡情、同情等,针对特定的受众,附加到匹配的产品中,总会产生屡试不爽的感召效果。
近年台湾大众银行推出一系列情感微电影广告,感人至深,引起了强烈共鸣。其中《母亲的勇气篇》讲述的是63岁的母亲蔡英妹,第一次出国,不会英文,没人陪伴,一个人独自飞行3天,3个国家,3万2千公里,历经波折去看望刚生产完的女儿的故事,让人们为她的坚韧、勇敢和爱而折服。当类似的广告陆续出现,一次又一次地冲击受众的情感和心灵时,人们开始坚信这是一家有情有义的银行,而对于一家银行而言,没有比获得用户信赖更重要的事了。
相比于动之以情,西方广告创作者更热衷于寓教于乐,一贯崇尚自由开拓、喜欢标新立异的西方人不容易被感情牵绊,却非常享受幽默带来的愉悦。幽默风趣、诙谐逗笑,往往是西方广告创意惯用的手法。在国际广告大赛中,获奖作品中大约三分之二包含有幽默诙谐的元素,有的甚至不惜调侃总统和上帝来传播广告信息。曾在戛纳广告节获金奖的一则平面广告借克林顿的绯闻推销某种治头痛的药品:画面为克林顿头痛的表情,他的太阳穴镶着莱温斯基的照片,广告语为“TYLENOL,特强效力,医治特别头痛的问题”。这种结合现实的幽默既有合理性又有趣味性,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含沙射影与针锋相对
对比可以直接形象的体现自己的优势和特点,这一手法经常被运用到广告创意中,即使是主张和谐相处的中国,对比广告也日益增多。但在中国市场,广告中的对比更多是相对柔和的、间接的进行,含沙射影而非指名道姓是最主要的方式。在新盖中盖“一天一次,一次一片,方便又实惠”的广告播放不久,竞争对手盖天力通过各大媒体郑重提示“一天三餐不能一次吃完,补钙也是一样,少量多次,才是科学补钙”,广告虽然没有点名点姓,但是关注补钙产品的消费者也会心知肚明。
西方市场中的竞争性广告更加常见,在具体的表现上也更加直接、明快、奔放,他们更喜欢针锋相对的直接攻击。比如温迪汉堡的广告中,其代言人跑到麦当劳里购买了牛肉汉堡,连咬几口都没见牛肉,开始惊呼“牛肉在哪里”。百事可乐的广告中,小男孩为了能拿到在双层售货机上部的百事可乐,不惜先购买两瓶在下层的可口可乐来垫脚;奥迪的广告简单却有震撼力,宝马、奔驰、沃尔沃和阿尔法・罗密欧四个世界名车的圆形钥匙扣组合成奥迪车标,传达出它集阿尔法・罗密欧的时尚、宝马的操控、奔驰的豪华和沃尔沃的安全于一体的信息。
(五)直接的性明示与艺术的性暗示
性以其独有的神秘感和诱惑力,能轻松获得受众的注意力,广告大师奥格威在多年的广告实践中,把“性”称之为对视觉和思维最具冲击力的三大要素之一,是广告表现中吸引注意力的犀利武器。在注意力稀缺的年代,为了让广告信息脱颖而出,打性元素牌的中国广告已屡见不鲜,大量与性有关、无关的产品都试图以此途径进入消费者眼帘,就像被约束多年的野性突然释放,很多表现大胆又直接,诸如 “**肾宝,他好,我也好”“想知道清嘴的味道吗?”等成为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广告词。同时,中国大量的性表现手法广告喜欢借力女色,广告界甚至出现了“广告无创意,美女来顶替”的现象[1],各种广告中身体局部、动作诱惑等表现随处可见,车展、楼展、商场“秀”等总把穿着性感、风姿百态的女性和展出的商品捆绑在一起。
西方社会在性的问题上相对于中国更加开放,但现在西方广告人运用性元素进行广告创作已经超越了直接的表现方式,为性而性的情形在西方广告中并不多见,大部分作品谨慎而富有技巧,讲究艺术、巧妙的性暗示运用。英国某安全套广告,画面是一只宽大的男式皮鞋和一只小巧的女式皮凉鞋69式倒扣在一起,没有文字说明,只有该安全套的品牌名点缀在一侧,十分简洁,新颖,含蓄而不落“性教唆”的俗套,避免了对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而目标受众看后则心明意会。
二、中西方广告差异的内在成因
(一)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
不同国家的广告创作人员,其本身就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下成长和成熟,思想和行为无形之中受到固有文化和以往经验的影响和限制,所以不同文化区域内广告创意人员所创作的广告在整体风格上会有较大的差别,而他们的广告也往往会更适合本文化区域内公众的接受习惯。
中西方文化因自然环境、历史传统、发展历程等方面的不同决定了它们之间的巨大差异。比如,中国自古以来崇尚仁、义、礼、智、信和集体主义,“重群体、轻个体”的意识非常突出,多数广告作品带有明显的“民族意识”“大家庭观念”和“乡土情结”等价值倾向。喜欢营造合家团聚、喜庆温馨的场面,常常将个体的喜好与家人、朋友或集体的价值标准密切相连。非常可乐自豪的宣称“中国人自己的可乐”;荣威W5激情的主张“你不必拥有一辆中国车,但必须拥有一颗中国心”;“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的理由是“身体是自己的,也是家人的”;麦斯威尔在中国市场的传播也入乡随俗的变成了“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这些都无一不是群体意识的鲜明表现。
而西方社会更追求个人主义,注重人的个性,渴望表现自我,主张独立而非依赖性[2]。深谙此道的西方广告创作者很好地将这一特点反映在广告文化中,强调自由的氛围,更多的塑造个性、张扬自我、追求个人自由、凸显个人价值,从而有效地迎合目标消费者的价值取向。如耐克的“Just do it”、锐步的“Fit you well”等品牌广告都在诠释着西方的个性价值观。
再比如,“重和谐,持中道”是儒家的处世原则,也是我国民族的传统心理。《论语・学而》中提到“礼之用,和为贵”,要达到“和”,需要每个人将实现社会平衡的要求作为调整个人言行的尺度,做到《论语・尧日》中所说的“允执其中”,这就是我们长期沉淀下来的“中庸”、“中和”的价值原则和人格标准。所以,与之对应的中国广告作品也特别重视和谐美、强调统一感。我们也才会看到有为竞争对手进行“广告宣传”的广告主,长沙的华银旺和超市就曾在店门口挂出横幅――“热烈欢迎沃尔玛入驻雨花亭商圈”,这种大气、宽容、友善的形象得到公众的一致认可,自然也成功地实现了品牌形象的提升。
西方在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铸就了崇力好斗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广告中常常会表现强烈的征服欲和好勇尚武的冒险精神。丹麦Borsen日报的广告以“新经济,新竞争规则”为诉求点,直接点出要在竞争中获得成功,就必须阅读Borsen日报。广告用一组触目惊心的图画演绎了“弱肉强食”的事实,比如羚羊将猎豹叼在口中,雄狮在羚羊的撕咬下悲惨地哀嚎[3]。这对于中国公众来说可能过于直接和血腥,但却能赢得西方受众的共鸣和认同。
对社会文化环境的了解和把握对广告创作非常重要。首先,广告创作只有迎合社会文化环境和公众文化背景才能避免因文化冲突,以及由此产生的负面传播效果;其次,公众文化背景影响他们对广告信息的接收和解读,迎合公众文化背景才能实现广告信息的顺利传播,与之进行有效的沟通;第三,把握公众文化特征才能将文化有效延伸到产品中,成功打造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产品同质化趋强的背景下,文化内涵成为差异化营销的关键。
(二)社会经济环境的差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同的经济环境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观念,马斯洛需求层次的划分也是以经济条件作为主要参照因素。在不同经济环境下和不同消费水平的消费者,对产品、品牌以及广告的认识与需要有较大差别。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虽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但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从人均角度来看还有较大的距离。据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的2013~2014年全球72个国家(地区)月薪排行榜,中国大陆为656美元,仅为美国3263美元的五分之一。现实中,很多产品的绝对价格,比如汽车、电子产品、汽油、肉类、服装等在中西方国家的差别并不大,这就意味着西方发达国家各阶层工作者所获得的报酬与商品价格的比率要比中国高出数倍。比如,一个中等收入美国人的月薪可以买5台iPhone 6,而在中国只能勉强买到一台。
完全相同的一件商品,在拥有不同社会财富的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地位是不同的,对购买这种商品的动机和心态也有很大差异的。同样是iPhone,在多数美国人眼中它只是个通讯工具,选择时考虑的因素相对较少,而在不少中国消费者心目中却还包含着财富、气质和个性魅力这些概念在里面,这种情况在中小城市表现的尤为明显,即使在自身收入不支持的情况下也会购买,所以才会出现卖肾买苹果手机的极端事件。
广告是商业行为,以是否有较好的营销效果为评价标准,而效果的形成取决于能否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和心理。公众所处的经济环境不同意味着中西方广告在策略、创意、媒体投放等方面必然会形成差异。
(三)公众文化层次的差异
广告要产生效果的首要前提是消费者看懂广告,然后才能在自己的判断下决定自己的购买趋向。如果消费者对广告本身都无法理解,所谓广告效果就成了天方夜谭。普通的广告受众不是企业主、不是广告人,大部分情况下广告对他们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他们对广告的接受大多是无意识状态,几乎没有普通大众专门去钻研广告。所以,广告信息要顺畅的传播,发送者不仅仅要考虑自身的编码工作,而且还要考虑考虑接受者的解码能力和水平。如果接受者的解码出现障碍,信息的传播就无法顺畅进行[4]。
影响受众接受能力和解码能力最大的因素是受教育水平。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2011年人类发展报告》对“世界各国成年人的平均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年限”进行了统计分析。当中,美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成年人平均接受正规教育均超过12年,相当于大学一年级水平。而我国仅为7.5年,相当于初中二年级水平。我国的相关数据也从不同侧面说明了这一问题,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我国每十万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为8930人,不到10%,文盲(15岁以上不识字的人)却超过4000人。
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民众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而不同的文化层次就意味着不同的信息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这也意味着中西方的广告创作必须考虑本国受众的文化水平,以他们的接受与理解能力为创作基点,形成独具特色的各自国家受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四)广告发展阶段不同
西方广告在累积了200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后,已进入成熟期。而中国广告业相对起步较晚,特别是二战之后的三十多年,在这个全球工业与科技突飞猛进、西方广告业大发展的黄金阶段,中国广告业却几乎是空白。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广告业是从20世纪八十年代初才起步的,至今不过三十余年。中国广告很多理论都在借鉴西方的成果,中国广告实践活动还处于摸索发展阶段,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创作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起步上的落后,发展阶段的不同也是中西方广告差异的一个原因。
三、结 语
中西方广告在外在表征上有多样化的差异,对这种差异需要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中国的广告受众和广告创作者处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人们的收入和消费与西方仍有较大差距,民众的受教育程度有限,中国广告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些因素是客观的,复杂的,相互融合在一起的,这决定了中西方广告必然会存在差异,而且会长期存在,同时差异具有客观性和合理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产品和品牌会走出本土走向国际市场,跨文化广告传播将成为中外品牌的常态。当中,必须考虑当地的文化和环境,考虑当地受众的信息接受特点以及中西方广告的差异,从而使广告更好地实现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 文艳霞,文艳琼.性表现手法广告的论文探讨[J].今传媒,2012(1).
篇3
自从1999年重新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颁布以来,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毋庸置疑,英语能力已经成为社会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为使大学英语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大纲》,深刻领会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精神,在注重培养学生语言知识、交际能力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分阶段地给学生讲解一些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以便他们了解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在今后对外交往中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多年来,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和研究人员不断探讨和借鉴国内外诸多教学理论,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语言学家认为,交际能力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进一步充实和丰富大学英语教学的内涵,既是英语作为语言教学本身的要求,也是一种现实的需要。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之前,大部分高校都将四级证书作为一个硬指标来要求学生,这也在相当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取消了及格线和证书,此举在减轻学生考试压力的同时也在引导大学英语教学回到培养学生以口头和书面方式交际的能力上。
二、文化意识及其培养
所谓“文化意识”指对目标语文化的社会规约、价值观、信念的知晓,是人们对于文化的自觉能动的认识活动。具体地说,就是要知道“什么时间、什么场景、什么方式、说什么、对谁说”等等。同时,说的时候还要注意手势、表情、距离等非语言细节问题。
文化意识的培养从根本上说,是文化素质的培养,而不是纯语言的训练或交际技能的训练,重在培养学生对待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态度。从英语学习者的角度来说,学习一门外语既是为了掌握一种新的交际工具,也是为了学习和了解目的语的文化;从英语教学的角度来看,教授一种语言,同时也在传授一种文化。不同文化在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社会规范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必然造成词义、句义、比喻意义等语言现象的差异。不可否认中西方文化存在偶合现象,但由于中国人和英语使用国家的人生活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人们读相同的词常常产生不同的理解。例如,“龙”在中文中是神圣的象征,然而在西方,圣经中的龙是罪恶的象征。因此,英美报刊将“亚洲四小龙”翻译为“Four tigers of Asia’,而不是" Four dragons of Asia"。如果只站在自身的文化立场上,恐怕是永远也不会理解这些词组的。又如,在英语国家,年龄是个敏感的问题,因而称呼上了年纪的人为"senior citizen”或“elderly people",而不用“old people"。尽管三者都表示老年人,但“senior citizen”或“elderly people”在英语中表示一个人的地位和尊严,含有尊敬的含义。沃尔夫森(N. Wolfson, 1989)曾指出:“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比较宽容。与此相反,违反说话规则被认为是不够礼貌的。”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往往出现歧异、误解和语用失误的现象。美国语言教育家W. Rivers (1964)指出:“操母语者所写的话语的意义绝不可能孤立地领会和掌握,只有在语言和文化的情景中才能学会,所以,教一种语言意味着教说这种语言的人民的文化。”然而,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偶尔涉及文化教学内容,也缺乏系统性。只是对英语文化进行零散的、肤浅的介绍,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对西方文化知之甚少,不能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进行相应的文化导人。
三、文化导入的内容
关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导人文化的问题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许多学者曾做过阐述和探讨。陈光磊先生(1997)认为文化教学的内容应分为三类:语构文化、语义文化和语用文化。其中语构文化指不同文化背景造成的语言结构差异;语义文化指语义系统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和所体现的文化精神;语用文化指语言使用的文化规约,具体内容包括称呼、招呼和问候、道谢和答谢、敬语和谦辞及告别语等。张占一(1990)则主张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内容分为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两类。魏春木、卞觉非(1992)将基础外语阶段文化导人的内容划分为文化行为项目和文化心理项目。
笔者认为,在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文化导人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日常交际语的文化因素,包括招呼、问候、致谢、致歉、告别、打电话、请求、邀请等用语的规范作用,话题的选择,禁忌语、委婉语、社交习俗和礼仪等。
2.非语言的交际形式,如手势、体态、衣饰、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观念等。
3.词语的文化内涵,包括词语的指代范畴、情感色彩和联想意义,某些具有一些文化背景的成语、谚语和惯用语的运用。
4.通过课文学习,接触和了解相关的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史地、文学及当代社会概况。
5.了解和体会中西方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上的差异,包括人生观、宇宙观、人际关系、道德准则以及语言的表达方式等。
四、文化导入的重要原则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文化内容的导人我们必须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1.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要求所导人的文化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与日常交际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同时也考虑到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业性质等因素。一方面不至于使学生认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过于抽象、空洞和捉摸不定,另一方面文化教学紧密结合语言交际实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言和文化两者的兴趣,产生较好的良性循环效应。
2.选择性原则
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中认为:“文化是一种复合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格以及其它从社会上学得的能力与习惯。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也是人类在其历史经验中创造的观念和物质的总和。”(吴克礼,2002)文化包罗万象,笔者认为不同的文化,在价值观念、信仰、规约、思维方式等方面既有其共性又有其差异性,人的一切行动均受以上几个因素的影响和支配,因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对目标语的文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规约进行有选择的导人,使学生从总体上熟悉和了解目标语的文化内核和文化精华。例如:英语字母“I”在句中永远是以大写形式出现,这就是西方文化价值观中的“个体本位”的充分体现。教师要有选择地引导学生认识西方价值观,只有充分认识了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才能理解语言现象的本质。
3.适度性原则
外语教学的文化导人并不是只重视文化而不重视语言,更不是以文化为中心,它只是传统外语教学的延伸、补充和发展。过多的文化导人不但不能起到促进语言教学的作用,反而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和阻力。因此,文化导人一定要谨慎从事,不可喧宾夺主,为文化而教文化,而应从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目标出发,根据英语教学需要,适度地进行文化教学。如属于主流文化的内容,有广泛代表性的内容,应详细讲解,反复操练,举一反三。同时还应该正确处理好文化内容的历时性和共时性之间的关系。重点应在共时文化上,适当引人一些历时的内容,以利于学生了解某些文化习俗和传统的来龙去脉。
4.动态性原则
了解和研究文化,要与民族历史、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语言文化是历史的沉淀,但它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例如美国文化中,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完成之前,美国基本上是一个以农场为主和企业为主导的农业社会,其价值观是一种新教伦理领域的清教主义,清教主义的主要道德规范是强调辛勤劳作,永不停辍,反对过度享乐和铺张浪费,然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完成,美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遭到猛烈抨击,及时行乐的消费观念应运而生。20世纪20年代是现代生活方式的开始,一种强调高消费、主张享乐主义的消费道德观逐步成为社会的主导观念。因而,在教学中要始终把握文化输人的动态性原则,以动态的眼光看文化的发展。
五、文化导入的主要方法
1.直接导人文化背景知识
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主要在课堂上,平时很少接触该语言环境,遇到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时,往往会感到费解,有时甚至会错误地认为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完全与我们的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直接给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则须在备课时精选一些典型内容与教学相关的文化信息材料,将它们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课堂上,可以增强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加深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
2、文化比较
王力先生曾指出,外语教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中外语言的比较教学。比较法是跨文化教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发现母语和目的语语言文化结构之间的异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文化敏感性。例如:对比英美人和中国人体态语言的差别、对比动物寓意的差异和送礼、宴请方式的差别,让学生既了解英美人的风俗习惯,又知道本民族的习俗,从而对彼此的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3、组织讨论
该方法旨在使学生进一步思索、讨论、归纳两种文化的特征,以分析他们对英语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的感受,通过全面地、综合性的操练,从整体上理解和感受文化。例如,可以采用一分钟文化演讲(Just a cultural minute)和访谈(Real in-terview)等形式。讨论的话题可以是“Examining stereotype" ,"Cultural identity”,“Cultural shock”,“Proverbial value”,"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target language culture?”等。组织讨论给学生提供了集体活动的范围,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使他们在讨论中获得了完整的文化背景知识。
4.利用直观教学手段
接触外国文化的最佳途径莫过于浸人所学语种的民族文化氛围之中,但是并非每个中国学生都有机会接触英美人士,经历跨文化交际活动。因此,教师应尽量创造各种条件,如在课堂上模拟现实生活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行问候、闲谈、电话预约等练习活动,也可组织学生观看录像、电影、举办专题讲座、图片展、“英语角”等活动介绍英语文化知识,也可收集和利用一些有关英语使用国家的物品和图片,如:地图、邮票、广告、钱币等,通过这些实物学生可以增长一些文化知识,体验异国的文化氛围。
5.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篇4
(一)奢侈品的定义
奢侈品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
奢侈品在经济学上讲,指的是价值/品质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奢侈品又是指无形价值/有形价值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奢侈品的消费是一种高档消费的行为,奢侈品这个词本身并无贬义。
中国是全球奢侈品消费的大市场之一。2010年,中国消费者购买了107亿美元的奢侈品,占当年全球消费品市场的四分之一。
(二)奢侈品市场的消费现状
中国的奢侈品市场发展迅速,奢侈品行业孕育着巨大的商机,市场容量相当庞大,中国的消费者具备一定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识,对奢侈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国毫无疑问正在成为奢侈品消费的大国。2010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已经达到107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1/4,稳居世界奢侈品消费第二。中国目前的奢侈品消费人群已经达到约1.6亿人,奢侈品消费需求不断增加。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全球顶级奢侈品品牌也纷纷抢占中国市场。
(三)奢侈品消费者的类别
我国的奢侈品消费者并不能用单一的“模型”来描述,消费者在年龄、教育情况、收入水平、对西方文化的接受度方面都存在巨大差距,而我国三大类主要的消费群体包含:精英阶层、中产阶级以及青少年。
第一类:精英阶层,奢侈品的消费大户
随着计划经济与政府管制的退出,原来单一的社会阶层复杂化,不同社会群体拥有 “政治资本”、“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中的一类或多类,成为社会中的“精英群体”。“政治精英”主要包括:国家与社会高级管理者、国有企业当中的中高层负责人。“经济精英”主要包括:私营大企业主,外资与合资企业中的中高级经理人。“文化精英”主要包括:大学教师,各研究团体当中的学者,企业当中的高级研发人员。
第二类:中产阶级,消费能力有限但欲望强烈的庞大群体
以白领为代表的中产阶级奢侈品消费意识觉醒并不断加强,成为支撑中国奢侈品市场发展稳固而重要的力量。在西方社会,奢侈品消费的主力人群平均年龄约为40~70岁,但在中国主力人群为20~40岁以下的中青年。在2007至2010年间,中国奢侈品主流消费群的最低年龄由35岁下降到目前的25岁。世界奢侈品协会的调查显示,七成以上的中国青年消费者购买奢侈品;月收入约10000元的奢侈品消费者占总数的一半以上,他们的年龄在25到28岁之间。
作为中产阶级,其判断标准主要有如下一些特征。年龄25~40岁,以脑力劳动为主,具有大学(含大专)以上教育水平,有专业技术培训资历以及掌握相应的职业专业技能。收入水平约在全部劳动人口的工资收入平均值以上,有能力支付中等水平的费用并可以为家庭成员丰富的文化精神需要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
第三类:青少年,有家庭的财务支持,消费大胆而有巨大潜力
社会的变迁导致的代际间消费观念存在巨大差异,青少年心态乐观大胆,是奢侈消费的绝好对象。中国年长一代多成长于政治运动或者社会转型的年代,艰苦的生活环境导致其养成勤俭的习惯,拥有更多的储蓄,但却在各个方面节俭消费。而年轻一代成长于社会稳定发展、经济高速增长、物质不断丰富的大环境下,加上互联网的普及,普遍受到西方消费文化的影响,有强烈的消费意愿。
独生子女政策直接导致现今倒金字塔家庭结构的形成,独生子女成为家庭消费中心。首先,受到困难时期成长经历的影响,父母一代还抱有“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为下一代提供了强大的物质积累。
进一步的,“一个家庭一个孩子”的家庭结构也导致整个家庭以孩子为中心的消费,且独生子女一代缺乏“预算约束”的观念。
年轻一代自身观念的转变加上父母的财务支持,使得他们青少年时期就乐于、敢于大笔消费,在奢侈品购买方面超出他们本人应有的经济能力。青少年消费者非常崇尚自身个性,不喜欢简单地跟随潮流,在购物选择中强调独特性的同时,也非常在意周边的人对他们的看法。
(四)奢侈品消费分布的区域
目前,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发展表现最突出的主要集中于几个一线城市(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奢侈品的消费者也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北京周边地区。麦肯锡在2008年进行的调查中发现:中国的富裕消费者一般聚集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即东部和中南地区。居住在中国四个最富裕的一线城市的富裕消费者占全国总数的30%左右。所以,以中国富裕消费者为目标客户群的大部分国外奢侈品企业将目光放在上海和北京这两个富裕的城市。
除此之外,中国快速的城市化以及大城市以外地区的财富增长孕育了大量二、三线城市奢侈品消费者。目前,中国的富裕阶层只有30%工作和生活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70%以上居住在一线城市以外。二、三线城市作为奢侈品消费未来的主力市场,开发前景广阔。“2010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的增长中约有67%来自新增消费者,二、三线城市正成为大品牌搏杀的新战场,那里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度和消费意愿已接近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消费者。消费金额几乎等同甚至超过一线城市同等收入的消费者。”贝恩公司合伙人布鲁诺·兰纳表示。
正因如此,100多个国际顶级品牌正在加速中国各地奢侈品市场的布局,专卖店总数已经达到上千家,除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中西部城市的分店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法国奢侈品牌路易·威登在中国的22个城市开了27家专卖店,其中包括长沙、西安、青岛、厦门、无锡、温州等二、三线城市,宁波、杭州则云集了几乎所有的国际奢侈品大牌。美国顶级奢侈品牌拉夫·劳伦总裁罗格·法拉赫最近在一个奢侈品论坛上表示,中国许多二、三线城市消费者需求正在释放,除了在一线城市增加投入,也必须在这些地方开辟新市场。
二、导致中国奢侈品市场迅速发展的原因
(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整体购买力得到极大的提高。此外,中国经济的繁荣也催生了具有相当规模的高消费人群,他们总体购买力惊人,巴黎百富勤的报告指出:“中国已进入奢侈品消费初期。中国的中等收入阶层家庭2010年达到1亿个,户均拥有资产达到62万元,随着中等收入阶层的崛起,中国的消费率将会不断攀升,2020年将达到71%,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收入的增加使得这部分人群对奢侈品的需求日趋强烈,这便促使形成了日益庞大的奢侈品消费群体,导致了中国奢侈品的消费市场的日益活跃。
(二)社会因素
随着大批高档消费品的陆续进入,中国与世界的消费差距正逐渐缩短,中国社会更加注重提倡新的消费观念。“奢侈品”早已超越了“腐败、浪费、颓废、不公平”的意味,它以特殊的物质符号来塑造自我主张的个性风格,奢侈品及其消费已经成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之一。可见,社会因素对奢侈品消费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性作用。
(三)消费者的心理
奢侈品消费的增加,有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但不可忽视的是消费者的心理因素。根据意大利统计学家帕累托的“20/80原理”,20%的人拥有80%的财富,这一小部分人就成为奢侈品牌的消费者。依据马斯洛需求原理,这些人需要有所区别、有所不同、有所展示,因此用顶级奢侈品来满足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克莱尔·肯特在一份报告中称,“中国人天生就是奢侈品的受众”,并认为在经历了几十年的贫穷之后,中国的精英阶层“热衷于显示刚刚获得的财富”。
三、中国奢侈品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境内购买呈持续增加趋势
更多世界知名奢侈品牌在中国开店,目前中国拥有全球近2/3的奢侈品牌。同时胡润百富日前的《2011至尚优品——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中显示被中国富豪所认知的奢侈品牌中已有八成在中国境内设有门店和体验店。贝恩咨询《2010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称因为购物体验更好、售后服务方便等原因选择在境内购买奢侈品的消费者比重正在逐年增加。虽然现今境内购买仍不足50%,但呈增长趋势。随着市场和消费者的不断成熟,国内消费的重要性程度在未来将有所提升。
(二)奢侈品市场的增长将主要来自新增消费者
数据显示,2008~09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增加84亿元人民币,其中77亿元来自新增消费者,占总额的91.7%。2009~2010年新增消费者对奢侈品市场贡献107亿元人民币消费额,占新增消费总额的97.3%。中国的新兴中产阶级正努力提升生活品质,这是中国奢侈品销售额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而这一趋势在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中将继续持续一段时间。
(三)二、三线城市对奢侈品需求不断增加
篇5
一、农民养老所面临的困境
农村养老机制是建立在农村老年群体的特征及变化趋势基础之上的。目前农村传统的养老模式正遭遇社会变革的巨大冲击,越来越多的老人面临着养老的危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是农村养老制度两个相互补充的基本方面,一方的削弱应以另一方的增强为前提,因此,尽快建立农村社会养老机制已经迫在眉睫。
1、农村老人生活一般处于绝对贫困状态
耕地面积的锐减,农业的低效益、高风险,大大降低了土地养老的保险系数,农民收人低而不稳定,目前的收人水平远不足于为老年生活建立足够的储蓄,决定了老人只能维持低水平的消费。
村提留、乡统筹等税费项目是按人头或土地承包面积分摊的,这对既丧失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来源的老人是个沉重负担,加上不少县、乡巧立名目额外增加农民负担,老年农民更是不堪重负。
2、家庭保障因家庭规模的萎缩而难以实现
当前,农民家庭模式正经历着由复合家庭向核心家庭的重大变革,规模呈现小型化。同时,人们平均寿命大大提高,达到老年标准的家庭成员不断增多。以上变化客观形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核心家庭无论是目前的经济收人,还是能够用于赡养的精力和时间,在为老年人提供供养和服务方面必然感到力不能及。现代家庭供养资源的减少,供养能力的下降,居家养老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挑战。
3、社会供养机制严重缺损
绝大多数农民由于没有“单位”,国家基于经济基础薄弱等原因也没有设计出针对农民的养老金制度和福利制度,老年服务体系也没有形成,全国92%的农民尚处在社会保障网络之外。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农村,除五保户制度外,老人们依然依赖个人和子女养老,社会供养机制几乎一片空白。
4、社区养老的依托能力严重不足
社区是指一定区域内有相互利益关系的居民组成的利益共同体,亲朋之间、邻里之间、社区成员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社会支持网络。农村社区一般应界定为“村落”,社区养老的依托能力也就是指一个“村落”养老的实际承受能力,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老年人经济上的支持;二是老年服务体系的建立;三是家庭养老的引导与监督。目前在广大农村,社区是个薄弱环节。一是资金缺乏,不能分担家庭养老的负担;二是没有健全的老年人服务体系,老人看病难、缺乏照料的问题难以解决;三是村级组织普遍涣散,对家庭养老难以起到指导和管理作用。社区养老功能薄弱,家庭养老的压力就大。
5,“民工潮”流动活跃,“老人村”普遍形成
农村正处于人口迁移和流动十分活跃的时期。形成了规模可观的“民工潮”,这一现象对农村人口、家庭结构、农业劳动力作为养老义务的角色都带来巨大的影响:大量的“空巢”家庭出现,“老人村”正在形成,高龄老人、体弱多病老人、孤寡老人的生活照料出现很大困难。该现象虽然是我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但它却严重地冲击着农村传统的保障和互助功能,形成新的困难群体。
6、农民对社会养老的反映普遍迟钝和冷漠
各级政府对农民养老参与意识迟钝,角色极不显著。由于传统制度的惯性,国家对农村问题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缺乏对经济欠发达农村必要的经济扶持,使农民养老难以走出家庭。
农民对社会养老的冷漠使得发展养老事业缺乏社会动力。认为“养老是家庭的私事,社会养老主要是帮助无儿无女、无依无靠者的生活和照料,是政府的事,与我无关。”的大众心理很普遍。
二、以“小康社会”为目标,设计农村多元化社会保障模式
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要得以预期实现,农村现代化及农民自身的现代化就显得不容忽视,我们在衡量农村现代化的标准时,应该把安全、公正、人权等因素思考进去。因为社会的现代化不仅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而且要有安全感,要公正。而安全感、公正中的很大成分是通过社会保障来实现的。农民养老在坚持家庭保障的同时,要不断增强国家、社会、集体的责任,家庭保障只有与社会支持相结合,才能为农民老年生活提供最起码的保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初期,赡养、疾病、贫困、生活照料等,亦是农民所可能遭遇到的最重要的生活障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实选择,亦应围绕这些而展开,探索使农民安全度过生命波折期的途径。
1、国家在社会养老中要扮演重要角色,给予农民一定的“社会保障”
国家在农民养老问题上要承担义务。鉴于经济实力和人口基数的制约,国家投资可先期设立以救残补缺、济贫助困为出发点的基本保障项目,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最终以形成全体社会成员实质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目标。如果考虑保障制度的“社会性”特点,国家对中西部等经济落后地区在资金和政策上应该有更多的倾斜。
农民的医疗保障应走“保大不保小”的路子,即建立大病费用社会统筹机制。因为大病治疗时间长,所需费用高,是农民最难以抵御的风险之一。推行医疗保障时应注意:第一,在医疗保障制度建立的初期,国家财政一定要投人启动资金,要让农民看到甜头,提高参与的积极性,达到一定的参保规模。如果规模不能扩大,就会导致基金抗大病的能力不足,进而影响农民投保的积极性,形成恶性循环。第二,重视对农民的预防保健。免疫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能通过防止疾病的发生而从根本上降低整个社会的医疗费用,具有“四两拨千斤”的高效率。
建立家庭养老支助机制,与计划生育政策相配套。进入本世纪,多数家庭承担赡养几个老人的责任将落在少子女或独生子女肩上,国家在鼓励年轻人承担赡养老人义务的同时,应该对那些响应国家号召,并在个人利益上作出一定牺牲的年轻人,给予必要的经济补偿,以激励家庭成员照料老人的积极性。
对特殊弱势群体全面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还有少部分特殊情况的老人,如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特困家庭中的老年人、独生子女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等,对他们要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采取以户建档、逐年核定、定期定量救济的办法,帮助老人摆脱困境。 国家要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农民到了退休年龄,应免除一切税、费、劳务等经济负担。
2、充分发挥集体作用,多途径解决“老有所养”
设立区域性的养老基金,资金筹集可采取市(县)、乡财政投人一点,村提留乡统筹拿出一点,农民储蓄积累一点,乡镇企业、社会各界捐助一点,储金会互济一点的方法。
由乡、村划拨或对荒山、荒地、荒滩、荒水进行开发,建成一定规模的养老基地,政府在政策上给以优惠,收人归老年协会支配,用于扶持老年事业。
通过政策、科技、服务等手段帮助老年群体“造血”,支持老人“以为补养”。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发挥老年人的技术优势,特别是要鼓励有一技之长的老人将其“绝活”发扬光大。
3、教育农民增强自我保障意识。指导农民的消费观念,鼓励他们把消费剩余投向养老保险,在其丧失劳动能力之前,为自己积攒一笔用于养老的资金。鉴于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上存在的诸多弊端,如不能保值增值、违法挪用等,建议以个人养老储蓄帐户取而代之。个人养老储蓄帐户,由国家政策提供优惠利率保障,农业银行代办,农民自愿参加,起点年龄不限,但必须60岁以后才能支取。
4、培育“村落”养老的社会依托功能
村落养老是以老人的经济收人及子女应负担的费用为主,村集体辅助一定补贴,以集中生活和家居生活自由两便为特点的养老方式。其作用是:弥补家庭服务功能的不足,给照料老人困难的家庭给与帮助;发挥村落在尊老、养老、邻里互助等方面的组织与引导作用,实现家庭养老的法制化管理;提升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变单调的居家环境。
当前在中西部地区,村落的养老功能还十分薄弱,今后的中心任务是抓好功能培育工作:建立强有力的村党政班子,发挥基层组织在养老中的领导作用;建立乡、村老年协会,发挥老年人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作用;壮大集体经济,不断增强村落养老的经济实力。
5、建立农民需要的社会服务网络,构建乡村特色的农民社区
生活社会化的重要特征是为人们提供综合的居家环境。除了保健、医疗、福利服务外,还包括教育、就业、交通、购物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各项社会服务,能够提供高效率综合的只能是社区。针对农民居住地普遍比较分散,实现社会服务成本过高等实际困难,农村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人口城镇化,让农民走向聚居,为社会服务网络的建立奠定必要的基础。
加大对村庄内部水、电、路、通讯、服务等小额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改变农民的消费环境和生活方式,进人现代化生活。
中西部地区具有资金匾乏但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的特点,因此,宜建立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的服务项目,如康复护理、生活照料、钟点服务等。为居家养老提供多项式的帮助。针对农民的居住点比较散乱的特点,可在广大农村推行“家庭护理员”服务。让热心于此项工作的人经过严格的职业培训,掌握基本的保健、护理、康复知识和技能。经主管部门测试合格之后,可以获得“家庭护理员”的资格,凭借这种资格可以申请参与家庭护理工作,以此获取一定的报酬,家庭护理员的主要职责是对要求护理的老人、病残者进行护理,并可兼做料理家务、清洁服务。
推广“劳务储蓄”,即由社区组织低龄和健康老人为高龄和病残老人提供日常照料,届时将所服务的时间积攒下来,以供自己将来需要时使用,这种以劳务交换的有偿服务,是解决低收人农民照料困难的有效途径。
志愿者服务目前已成为重要的社会资源,要积极倡导、组织社会志愿者活动,为帮助老人们的日常照料和看护提供社会服务。
6、扭转滞后的社会意识,增强全社会的“养老”责任感
社会养老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要纳人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成为衡量市、县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
篇6
1.研究对象
陕西省10个城市的30个社区16岁以上的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社区居民。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近10年来陕西省社区经济、人口、文化、体育消费方面的统计资料30余册,相关研究成果、论文40余篇。
(2)问卷调查法:对陕西省10个城市的 30个社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前问卷请有关专家作了效度检验,结果符合研究要求,问卷信度检验采用再测法进行,相关系数为Rxy=0.93,P<0.01,呈高度相关水平。
(3)数理统计法:将调查问卷所获数据运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并对结果进行了验证。
二、结果与分析
1.陕西省城市社区居民体育消费基本情况调查
(1)陕西省城市社区居民体育消费人口情况调查分析(见表1)。
表1显示:2006年陕西省城市社区居民中有49.55%的居民有过体育消费,其中西安、宝鸡两市社区居民体育消费比例较高,铜川市较低。总体来看,陕西省城市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消费的人数比例还是比较高的,这对陕西省体育产业的发展是有利的。
(2)陕西省城市社区居民体育消费人口按性别、年龄、职业分布情况调查分析(见表2)。
表2显示:按不同性别分析,陕西省城市社区居民男性的体育消费人口为64.32%,超过女性25.62%;按不同年龄分析,体育人口最高的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次是青少年。体育人口较少的是中青年和壮年两个年龄段,特别是壮年阶段。
(3)陕西省城市社区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按性别、年龄、职业分布情况调查分析(见表3)。
表3显示:体育消费水平既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也受社会文化背景、传统消费习惯、消费意识及体育价值观的影响。陕西省属于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较薄弱,人均体育消费只有168元(2003年资料),在全国排在倒数第6,这种情况造成了陕西城市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消费的人口比例虽然较高,但消费金额绝对值和发达省份相比较小。
表2和表3显示:在体育人口中男性占64.32%,女性占38.70%的情况下,体育消费水平却是男性占消费金额的47.13%,女性占52.93%。按年龄情况分析,体育消费人口16岁~29岁的青少年占30.50%,30岁~45岁的中青年占19.46%,46岁~59岁的壮年占17.47%,60岁以上的老年占32.58%,总体趋势呈两头高中间低的马鞍型,其中16岁~29岁青少年占体育消费金额的45.74%,30岁~45岁的中青年占25.79%,46岁~59岁的壮年占18.85%,60岁以上的老年占9.56%,总体情况是年龄越小,体育消费水平越高。
2.陕西省城市社区居民体育消费结构分析
把陕西省城市社区居民体育消费划分为体育实物消费、体育信息消费、户外体育活动消费、体育劳务消费和体育收藏消费5大类,其中体育实物消费包括:各类运动器材、运动服装、鞋帽、运动食品、饮料;户外体育活动消费包括旅游、垂钓、市内公园门票、郊外森林公园门票、各种体育夏令营、攀岩、漂流活动费用等;体育信息消费包括观看体育比赛门票,订购报刊杂志,购买体育书籍音像制品等;体育劳务消费包括俱乐部会费、各种培训班活动费,体育康复消费等;体育收藏消费包括体育纪念章。纪念币、邮票、有历史收藏价值的体育物品等。
(1)陕西省城市社区居民体育消费结构按性别情况调查分析(见表4)。
表4显示:男、女性别的居民在体育实物性消费上所占的比例都在明显下降,户外体育活动消费却在增长。在体育信息消费方面,男性居民要明显高于女性,而体育劳务消费女性高于男性,访谈中了解到男性居民对看球赛比较感兴趣,而女性居民对健美减肥比较热衷。体育收藏性消费男、女性别的居民所占比例都较小,访谈中居民都认为收藏品种较少,主要是邮票、体育纪念章,必须对体育收藏品加以大力开发。
(2)陕西省城市社区居民体育消费结构年龄差异分析(见表5)。
表5显示:体育实物类消费16岁~29岁的青少年最高,60岁以上的老年人次之,30岁~45岁的中青年和46岁~59岁的壮年所占比例较小。户外体育活动消费也是16岁~29岁年龄段的青少年所占比例最高。从体育信息消费来看,30岁~45岁的中青年、46岁~59岁的壮年较高,其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青少年最低。原因是中青年和壮年两个年龄段空余时间较少,生活压力大,同时对国家和体育的形势又比较关注,所以他们订报买书的人较多。体育劳务消费最高的也是中青年和壮年,这一年龄段的居民参加体育俱乐部、协会的人较多,特别是中青年女性,参加健美班、减肥训练班的人数较多。体育劳务消费最低的是老年人,他们很少到体育收费的俱乐部或协会进行体育活动。体育收藏消费最高的是老年人,他们除了爱好和娱乐外,还准备把收藏品留给下一代。
(3)陕西省城市社区居民体育消费的职业情况分析(见表6).
表6显示:体育实物消费最高的是企业职工,依次排序是自谋职业者、知识分子和公务员,户外体育活动消费最高的是公务员,其次是企业职工,排在最后的是自谋职业者。体育信息类消费知识分子最高,企业职工较低,表明在信息的了解和接收上知识分子是比较注重的。体育劳务消费自谋职业者明显高于其它三类群体。体育收藏类消费知识分子和自谋职业者较高,进一步调查访问了解到知识分子的收藏主要是爱好娱乐,而自谋职业者的收藏除爱好外,就是使收藏品增值。
三、结论和建议
1.结论
(1)陕西省城市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消费的人数比例较高,但人均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的体育消费人数比例也较高,相对封闭的城市体育消费的人数比例较低,绝对值相差16%。
(2)陕西省城市社区居民的体育消费有较大增长,消费类别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体育实物性消费在总消费中所占比例明显下降,户外体育活动消费近年来有较大幅度上升。
(3)在社区居民体育消费人口中男性较多;消费水平女性较高,参加消费的人口中;年龄分布状况是两头高中间低的马鞍型;职业分布状况是企业职工,自谋职业者较高,公务员、知识分子相对较低;消费水平上按年龄分,年龄越小,消费水平越高,按职业分,依次是公务员、自谋职业者、知识分子、企业职工,与工作性质和经济收人水平有关。
(4)在体育消费结构中,男性体育信息类消费较高,女性体育实物类消费较高,其它类消费基本持平,按年龄分,青少年和老年户外体育活动类消费较高,老年人的体育收藏类消费明显高于其它年龄段,体育信息消费中青年和老年人明显高于其它年龄段,体育实物类消费青少年略高,其它年龄段区别不大。按职业来分,体育实物类消费企业职工比例最高,其次是自谋职业者、公务员最低,户外体育活动消费公务员最高,依次是企业职工、知识分子,最低的是自谋职业者,体育信息类消费最高的是知识分子,依次是公务员、企业职工和自谋职业者,体育劳务消费最高的是自谋职业者,接下来是公务员、企业职工和知识分子,体育收藏类消费的排序是,知识分子、自谋职业者、公务员和企业职工。
2.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城市居民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积极引导居民进行适度,健康,有益于身心全面发展的体育消费;
(2)深入研究体育消费市场,扩大需求,加大投入,特别是加快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以适应消费者不断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
(3)培养体育消费市场应面向大众,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多开发一些价格低,质量有保证的体育消费品或服务项目;
(4)细分体育消费市场和定位,确定适于体育消费品经销的顾客群,可根据居民的收入、爱好、文化程度、性别、年龄等进行市场细分,选择体育消费品价格的合理定位。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综合司 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1
[2]蔡军:对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2,(4)
[3]于振峰王庆伟:北京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2001(1):9~11
[4]常乃军:西部中型城市居民体育意识与体育消费现状研究[J].体育科学,2001(4):l~4
篇7
一、普世伦理的内蕴与论争
按照德国神学家孔汉思在《全球伦理》中界定的普世伦理:“全球伦理,指的是对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不可取消的标准和人格态度的一种基本共识。”…普世伦理,其实质是一种共识的达成与追求,基于共同的命运的关注,人类在行为规范与价值准则方面的认同与遵照。随着全球化进程中种种问题的突显尤其是价值迷失的困顿,迫切要求人类找寻全人类共同遵守的伦理规范与道德准则。
虽然上述的普世伦理的思想最早由宗教界提出,但世界各国多学科学者的普遍关注,说明了现代社会的道德价值危机成为整个人类现代性危机的突出表现,这一危机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现状,并极大地预制了人类的未来。普世伦理一经提出,人类很快进入了普世伦理何以可能的期待与论争。一方认为普世伦理可能而必需,但持反对意见的学者认为,普世伦理因无可能而没有未来。论争的背后,实为恐惧普世伦理为指称着理性与自由的价值理想的“西方”所置换的深层担忧。我国学者指出,“‘全球伦理’企图成为统摄全人类所有领域的价值权威,这是落后于现代性的前现代方案。不管在何种意义上,它都不是‘后现代星群’中的一颗新星”圆,这一质疑无疑典型地透露着对普世伦理的担忧与提醒。
普世伦理作为对全人类命运的真实关切,对真实人性回归的期待以及对人类和谐的未来的谋划,其终极意义在于人类对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的深层思考。文艺复兴以来的,对这一问题的人文回答,并未终结问题的答案,启蒙运动通过对理性的高扬而再次对这一问题进行求解,但现时代的人似乎不再满足于理性的回答,尤其是伴随着现代性的困境的一再生成而不断地发问与自省。普世伦理,归根到底立足于人如何理解生活世界(这一世界并不仅仅局限于个人与人类)的价值,以及人和存在的关系。西方“自我意识”思维的历史定式的生成,造就了一切以西方为主体、非西方为客体的“自我与他人”的辩证冲突,这一普世伦理构建的最大障碍,非西方民族无论从精神还是器物层面的负隅顽抗,稍不留神往往又陷入东西方思维定式的陷阱。因此,认清西方式现代性的价值迷失成为反思与开启普世伦理的首要任务。
二、普世伦理的深层障碍
一方面,西方普遍主义的“现代性”遮蔽了对全人类命运的真实关切。“现代”在发生学意义上是指区别于过去的现在,与现代社会伴生的“现代性”立足于对旧的神圣世界的挣脱,致力于新的自主理性世界的构建,自产生之日起就带着生成性的色彩,因此,现代性的概念一直难以清晰界定,“现代性”至今仍在辩证地否定、肯定与生成,“现代性的标志是冲突,它有待于被叙事,而不是被定义”131o在启蒙时代,人类相信依托理性的力量可驱散遮蔽着人类的无知与迷信,人们从此即可获得道德和精神的改善与进步,从而生活得更加幸福。从此,理性的进步统领了一切,然而理性,尤其是工具理性的进步,并没有化解人类所有的难题,反而置人类于新的困难与新的危机之中。例如,人口的急剧膨胀,自然资源的耗竭,生态平衡的破坏等等,科技这一双刃剑无情破灭了人类依托技术理性获取自由与解放的渴望,如海德格尔所言,人借助技术理性从物理学的强制中摆脱出来,却没有获得自身的完全解放,而是陷入了一种难以名状的困境中。在理性变异所导致的科学主义和普遍主义的引领下,历史合目的性成为现代性的世俗注解。这种功利主义的现代性带来的是人对自然的无尽索取,资本的无限扩张,政治领域科层制的僵化,生产领域机器对人的占有,以及消费观念对人的创造能力的压制等等。人类终于在自身造就的貌似“进步”的神话的重负下喘不过气来。
另一方面,现代生活和现代社会向“俗务的实践性退却,同时伴随着观念领域的世俗化退却”脚。人类自我中心主义带来了现代性道德价值的迷失。概言之,时空置换为虚无,主体置换为个体,共生置换为主宰,权利置换为物欲。诗人艾略特“我用咖啡勺一勺一勺量走了一生”,道出了现代时间经验的空洞性、机械性、虚无性的恐惧。人类在生存意义面前迷失。“人的出现,在近代以两种实践形式同时发生,一方面是摆脱教会的绳索,一方面是对自然的主宰”【引,现代性的一个主要哲学特征是把人放在世界的中心,人成了万物尺度,这与中世纪盛行的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恰好相反,人成为“主体”,成为一切知识的源泉,万事万物的主宰,发生的一切必须以人为参照。人与自然的共生被置换成人为自然立法,自然从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转变为被征服、被控制的对象。唯智主义的追求遮蔽了人类观望自然的价值、权利的视野。古希腊形成的“知识即美德”转换成“知识就是力量”,知识与德性已然分离,“凡人的幸福”膨胀为“想与上帝齐驱并驾的普罗米修斯式的欲望”,人们仅仅满足于自己的理性能力,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理性可以洞悉自然的一切奥秘,人们的自大进一步延伸为聪明的“理性”生活与醉心于私人利益的算计。当“自然法被改写成人的自然权利”、“政制……不是符合德性和正义这一古代的最高的自然要求,与身体相关的自然权利取代了超验的善、正义和德性成为政治社会的基础和标准。”当“权利历史性地突破了先前自然秩序的障碍,而获得绝对的膨胀的自主”,人们日益沉溺于无限膨胀的物欲中,正义、人格、良知等属于人的神圣的东西El益成为追求名利的手段,权利和地位也日益成为腐败、堕落的象征。
三、普世伦理的言说前提
诚如法国学者施怀哲所言,只有当我们再度获得一个强大而有价值的世界观,并且在其中找到强大而有价值的信念,我们才能再度拥有产生新文明的能力。普世伦理的价值观念本身并不是由“西方”垄断,更不能由“西方所界定”,它只能是一个共享的、开放的、批判的和自我批判的话语空间和主体交往空间,只有把自我与他人同时视为生活世界的参与者,非西方国家才能作为世界历史的主体,(而非仅仅是客体),避免简单化的“普遍与特殊”、“自我与他人”“主观与客观”的对立,从而在一种辩证思维中,在一种新的比较的视野里,在一种新的普遍性概念层面上把握全球的问题。
(一)共生的整体:普世伦理的现实根基
人类对无限的追求应该表现为对终极实在的理解和敬畏,并进而表现为对德性和精神境界的不懈追求。罗马俱乐部报告指出,人类目前突然面临的人口危机、环境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等等,是一场全球性危机。与过去的自然灾害不同的地方在于,现在的危机是人为的,人类首先要转变自己的价值观念,梅罗萨维奇等人指出,要发展一种“新的全球伦理学”,包括:发展一种世界意识,使每个人都认识到自己是世界大家族的一员;发展一种使用物质资源的伦理学,使人们不以浪费和丢弃为荣;发展一种对待自然的新态度,其基础是与自然协调而不是征服自然;人类为生存下去,养成一种与后代休戚与共的习惯,并准备以牺牲自己的当前利益去换取后代的利益。在此意义上,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与西方中心主义并不是贬低人的尊严和地位,而是要求各物各显其本性。对西方式现代性加以拆解、修复与颠覆的各种消解手段,如若依旧背离人类作为共生的整体,无视人类共生的需求,最终将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而只能是在普遍伦理面具下重蹈实践狭隘道德观念的覆辙。
篇8
一 工业设计发展与文化
工业设计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从国外“输入”的,由于其“舶来品”的特性,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中国工业设计始终摆脱不了模仿的痕迹,产品缺乏创意,设计师创新意识不强,成为中国工业设计前进路上的阻碍。这些年来,许多工业产品设计就是靠“一仿二改三创造”来设计“新产品”的。在这些产品中,经常流露出欧美或日本设计的痕迹,而我们本民族文化的踪迹却看不到,这种设计上表现出来的苍白,使我们的工业设计在市场竞争中显得软弱无力。
但随着设计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近些年在设计界已是个热门话题,以至于很多人将这作为衡量设计好坏的第一标准,其结果就是大量的传统文化被挖掘出来了。这个意图是好的,是为了发扬优秀的本土文化。但如果在设计中过于强调体现中国特色,而没有进行传统文化的内涵探索就会使设计显得牵强。如何使中国的设计更具民族性和本土文化特性,如何让中国的工业产品打上中国文化的印记,是中国工业设计师一直在思考的命题。
在工业设计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因素始终伴随其中,不同国家将文化因素反映到设计之中,就形成了不同国家的设计风格。例如,德国设计以冷静和严谨著称,意大利设计以富有激情而闻名,日本设计以优雅精致见长,商业文化极其强烈的美国,设计的内涵则更具有商业性,以手工艺见长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则成功融合了德国的功能主义并最终形成了独特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正是因为设计与文化的相结合方面有了深入研究,才使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这样一些国家成为世界性的设计强国,形成的设计文化席卷了整个世界。
在工业设计与文化的融合、发展方面,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进入较高层次的发展领域,已在设计中体现了文化的内涵,形成了具有不同国家、地域特色的设计风格。将文化应用于工业设计已超越了将文化中的一些元素应用于设计,而是在设计中体现了文化的本质和精神,而且在现代工业化发达的今天已形成了工业设计文化,并随着其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大量销售,将其文化影响、传播到全世界。
近些年来,国内在设计与文化方面已有了一些研究,并初步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方向,但多是探讨设计的文化内涵、设计中如何考虑文化因素、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设计中文化的情感表达等方面,从中亦能看出设计与文化的紧密关系,但也缺乏综合、深入研究和有效的实际应用。
中国的工业设计要发展到与世界同步的水平,一方面要注重创新及应用先进的技术,另一方面是要体现本国特色,形成具有本土文化特点的设计风格,使文化融入到设计之中。因此,要在基础理论方面做好充分准备,深入研究工业设计与文化的关系,以便以理论指导设计实践,使我们设计的产品不仅有创新点,还具有我国的文化风格,形成较强的设计竞争力,向设计强国迈进,不再沦为一些国外大企业集团的产品加工厂。
二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美学观
所谓“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政治生活的基础上形成的共同社会心理、共同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审美方式等的总和。真正的文化根植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且被历史传承,是人与自然世界、社会关系中那些相对稳定且被人类自觉意识发现、应用于生活中的规律性的东西。
中国“封闭型”的文化特质具有“自成一体”的个性和上下传承的规律,但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多元的复合性文化。处于重要影响地位的儒家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吸取了道家、佛教、法家等各家之长,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自觉整体的思维方式和观物取向的象征思维模式。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使对立的两极相互结合、相互沟通,使上下之间相互连接,同时也使上下都有所节制。儒家思想中的“普遍和谐”观念,作为一个完整意义的观念,它至少包括四个层面:即“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和人的和谐”,“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协调人——机——环境系统、协调科学、艺术、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关系的工业设计,更加符合中华文化的本性。
中国传统美学始于老子美学,发展于孔子的儒家美学,这就奠定了中国传统美学“以整体为美”的基调、“以和为美”的思想表现。中国古代的艺术家追求“天人合一”、“形神兼备”,在“以整体为美”的思想指导下,借物抒情,以内敛含蓄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审美取向,创造着中国式的艺术作品。
三 设计的文化特征
20世纪以来,科技的进步、通讯的发达,使得各民族之间的障碍减少,世界各地区的固有文化逐渐丧失。加之现代设计标榜标准化、简单化的原则,使得具有国际风格的产品因没有文化的阻隔而兴盛一时。高科技的发展使产品的造型都趋于轻薄短小,在批量生产制造下,所有的产品看起来都一样,成为失去意义的造型。在全球经济背景下,在西方的文明盛行之时,不同文化特质的差异性被忽略了,设计日渐失去了丰富的性质。人们开始厌倦简单的设计。后现代主义、产品语义学派和解构主义等设计潮流及风格应运而生。这些设计都试图从本土文化、族群文化或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以此来为产品赋予更多的象征意义,使设计更加多元化、个性化,恢复产品与文化断裂的关系。虽然我国在工业设计方面起步较晚,但在文化方面却有深厚的基础,以现代设计的新方法、新技术结合优秀的文化必然会形成未来设计多元化、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设计风格。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设计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往往是其参与市场竞争强有力的手段。北欧及意大利都因高度重视本土文化而使设计具备了鲜明的文化识别性,使其产品在全球市场上得以广泛流通。中国的设计一直尾随西方的设计之路,缺乏自身鲜明的特色。事实是中国的文化不仅迥异于其他民族,且有深厚的历史沉淀。重视本土文化及深入挖掘它则是发展本民族设计的关键。所以重视不同文化的差异性,深入挖掘本民族的文化特质,对设计发展特别重要。
现代设计越来越认同本土化,设计的本土化有别于种族偏见和地方保护主义,是与世界上其他地区对话的开放性地域主义风格。本土化设计可以运用本民族的图形和符号,但本质上是使设计具有民族文化的“根性”。这种“根性”就如同一种标志,成为一种醒目而又吸引人注意的特征。在本土化设计思想的指引下,设计的产品将更贴近生活,且更具特色,同时更能让我们感知我们所生活的土地它过去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对于我国现在的发展阶段,要使本国的工业产品占领中国市场以及走向世界,从引导中国消费趋势来讲,使产品设计本土化即研究本土文化,是绝对必要的。因此在设计新产品时,在满足产品性能、结构等最基本的功能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产品的精神性,使新产品满足不同角色的情感需求;产品的精神性即对使用者的情感关照,是设计师生活的积累、文化的积累,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特殊消费观念的产物,是不可复制的文化产物,是一种产品区别于其它产品最显著的特征。
四 传统文化与工业设计的融合
设计是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同时它又是传播文化最有效的载体。西方文明表现在经济上的强大与快速发展,使它们在世界经济舞台、政治军事宗教和伦理诸领域都占有主导地位。因为随着他们的商品(承载着设计)在全世界范围的流通,这些商品所传达出的设计风格,即体现西方文明的信息以不可阻挡之势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不同人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被这种西方文化潜移默化,而逐渐接受了它,本民族传统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淡化,甚至出现灭绝的危机。
人类文化是由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多元文化组成的,每一种文化能延续至今,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不同文化各有其差异,但却又有互补性,这种文化的互补性是保证全人类走向健康的可持续性发展之路的法宝。同属东方文化圈的日本在这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例如,它的汽车工业就传承了日本对空间概念的传统理解:少即是多,小即是大。这种小型化的汽车发展理念跟欧美所追求的豪华、宽大、大排量轿车工业的发展方向是完全不同的,通过对内部空间合理科学的设计,达到既合用又节能,在道路条件发展滞后的今天尤显灵活机动的优越性,领导了世界轿车工业的发展潮流,成为欧美各国在轿车市场最主要的对手。日本其它方面的工业设计也不同程度的显示出其鲜明的文化精神,这种对本土文化的现代演绎,使世界发达国家对日本文化不敢轻视。
纵观中国的设计现状,现在的中国在设计界还没有大的突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设计师本身的文化底蕴缺失的缘故。同时他们对文化在设计中的应用还停留在对传统文化中各种图案图形等形式的借鉴和应用方面,缺乏对文化理念深层次的探索。设计师很想借用文化之笔锦上添花,但由于对中国民族文化的肤浅理解,加之急于求成的心理,使文化流于形式,缺乏内涵。这不得不说与整个社会的历史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的许多文化遗留在一次次的“彻底的”革命中。现在的设计师,虽然生长在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家,但是他接受到的文化熏陶恐怕只有几十年,甚至更短。可以说,这一代的设计师是在文化的沙漠上教育成长起来的。所以,中国的设计缺乏文化本土气息。现代设计越来越认同本土化和民族化,鲁迅先生很早就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用来戒训今天的中国设计正是时候。所谓本土化是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而不是对图形图像的认同。要有勇气承认“五千年文明——深厚底蕴”的断层,切实的从头探索中国文化的内涵,找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以及自己个性的交汇之处,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这才是现代中国设计师的使命所在。
中国工业设计的本土化,需要融会东西方科学文化,同时又要富有东方神韵的思维方式、哲学智慧。这就要求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活智慧、西方最新科学发展中的新智慧综合起来,构成现代新型方法论。建构工业设计的本土化,形成有特色的工业设计必须要立足于国内现状、认准消费定位,以中国哲理融会贯通的“和谐”观念,创造性地解决中西文化的价值冲突和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香港的著名设计师靳埭强之所以能走向成功,不仅因为他有一流的设计意识和头脑,也由于他在设计中加入了许多中国化的东西,如,中国古钱币、水墨文化、儒家文化。他很聪明,懂得如何将浸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加入现代的调味剂,并将其呈现出来。他就这样一步步地跨进了世纪一流平面设计大师的行列。
五 结语
现代设计越来越认同本土化,设计的本土化是在寻找设计的文化“根性”。传统文化是历代相传的文化成果,是人们积累的物质、精神财富。这提醒了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文化包袱”,将这包袱当作新的设计语言,并进行文化的现代化。当设计师了解到“设计”在艺术与科技之间扮演着沟通桥梁的角色时,就会主动接触历史留下来的文化成果,进行亲身的文化体验,并在设计时努力探索本土文化的内涵,寻找设计与文化的对接点,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这是设计本土化的精髓所在,也是形成中国本土化设计风格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柳冠中:《事理学论纲》,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篇9
然而,使社会旅游文明水平得到提高只将眼光放在游客身上是片面的。相关专家的研究表明,我国游客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有缺乏社会公德和文明修养、中西方文化和习俗的差异、管理不到位、我国旅游市场尚不成熟等原因。提高游客的文明素质有赖于社会道德的整体提高,更有赖于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将科学的管理措施真正落实到位。本文认为对我国游客表现出的不文明行为除进行教育、宣传和引导之外,更重要的是制定科学、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加强对游客行为的管理。
国内外游客管理的相关研究
游客管理是指旅游管理部门或机构通过运用科技、教育、经济、行政、法律等各种手段组织和管理游客的行为过程。通过对游客容量、行为、体验、安全等的调控和管理来强化旅游资源和环境的吸引力,提高游客体验质量,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作为一种管理理念,游客管理已为发达国家旅游目的地广泛应用。从20世纪60年代起,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西方国家先后形成了一系列游客管理理论:游憩承载力(rcc)、游憩机会序列(ros)、可接受的改变极限(lac)、游客体验与资源保护(verp)、游客风险管理(vrm)等。除此之外,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一些游客管理方法和模型,如游客影响管理(vim)、游客活动管理程序(vamp)、最优化旅游管理模型(tomn)等至今仍指导着世界上众多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的游客管理。它们都建立了反应游客体验质量和资源条件的指标体系,并且确立了最低可以接受的标准,以及为保证相应区域的状态满足上述标准而应当采取的管理手段和监测技术。
在我国,游客管理仍属于新兴的研究领域。总体来说,无论是对实践的总结还是对理论的探讨都明显不足,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于一些特殊类型的旅游目的地,如生态旅游、遗产旅游等。游客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大多散见在一些专著的部分章节或论文中,专门的研究成果数量极为有限。本文通过文献检索,收集了部分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何方永(2005)提出了对游客管理的三种理解:游客管理就是游客行为管理,即游客责任管理,目的是规范与引导游客行为,以减少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与资源的破坏;游客管理是游客体验管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旅游体验质量,增加游客满意度;游客管理是协调环境保护与游客需求关系的一种工具。不同类型的旅游目的地,游客管理的内容侧重点不同。
张建萍(2003)指出旅游者管理的目标是要塑造“有责任的旅游者”。袁南果、杨锐(2005)认为游客管理模式的目标是为了保证环境不受到不可接受的负面影响,从而制定管理措施来引导限制游客活动,将破坏降到最低点。
刘亚峰、焦黎(2006)认为游客行为管理的内容包括:环境卫生方面的常规行为管理,破坏性行为管理和安全行为管理三个方面。他们指出,不同的旅游景区对游客行为的要求是不同的,如在生态旅游区,对游客的活动范围、装备乃至所穿的鞋子往往都有要求;在文物古迹景区,一般重点是监管触摸、涂刻及拍照等行为。除配备足够的人员的监管外,导游的配合是有效的补充,为此必须注意对导游的管理。管理的方式主要通过提醒、宣传教育,但强制性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李萌等(2002)认为游客不文明行为是景区管理的一个部分,景区管理部门要重视对游客进行引导和管理:景区工作人员首先应以身作则,发挥示范作用,带头爱护环境;景区应建立方便反映问题的渠道,便于游客反映问题和意见,及时消除不满情绪,预防破坏行为的发生;制订比较完备的规章制度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不文明行为尤其是故意破坏行为加大制约力度;在旅游活动项目的安排中应有意识地增加与环境、景观保护有关的内容,使游客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获得相关知识。
马勇、李玺(2006)将游客管理的方法分为激发型管理和约束型管理:激发型管理是一种软性管理,主要通过沟通和交流,充分激发旅游者的自我约束能力,包括教育、示范和引导;约束型的管理也称强制性管理,通过制定相应的行为规则,并借助强制力保障该规则得到遵守。吴必虎(2001)通过对国内外游客管理技术的归纳与总结,认为游客管理可分为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两种方式。直接管理是指直接改变旅游者的意志和行为,如限制利用量、限制某些类型的活动等。间接管理方法是指通过改变影响游客意愿和行为的因素,来改变游客的行为本身,如对设施作物理变更,加强对游客的宣传等。张建萍(2003)认为应该通过导游或宣传手段对旅游者进行教育,通过法规、法律、制度等手段对旅游者行为进行制约,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对旅游者的管理。李毅(2002)则提出了对游客管理的具体措施,即严格控制游客数量,有效控制游客活动,加强对游客的宣传和教育,重视导游管理和培训。
游客管理的成功经验
(一)西班牙管理经验
2005年,西班牙入境游客达5560万人次,大大超过本国人口(4200万人),创汇378亿欧元,外国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均居世界第二位。西班牙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旅游大国,除了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外,还有着文明的旅游氛围和管理井然的旅游景点。
西班牙所有的旅游景点都不准开饭馆和咖啡馆,也不准零售任何食品、水和纪念品,更不准乱停车。沿街叫卖的小商小贩在景点是绝对禁止的,违者严惩不贷。西班牙旅游景点内不准吃东西,游客吃饭、喝水必须到城里的饭馆、咖啡馆,买纪念品必须到附近出售纪念品的商店。旅游景点里厕所全部免费,厕所布点合理,而且非常干净,洗手池,洗手液、手纸和烘干机等一应俱全,因此不可能发生随地大小便之类的不文明行为。
坐落在首都市中心的马德里王宫和布拉沃古典绘画博物馆,大门口没有任何人维持秩序,但是有两排弯曲的白色栏杆引导人们前进,游客有秩序地鱼贯而入。在这样的文明环境里,人们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任何不文明的行为,就会让人觉得是一件十分丢人、极其难堪的事情。马德里大街小巷到处都能在路边看到体积不大的圆形垃圾箱,相隔20到30米就有一个,方便行人将垃圾扔进垃圾筒。西班牙有关部门对个别不文明行为采取两种措施:一种是不严重的事件用文明的劝说方式加以制止;另一种是对于个别严重的不文明事件予以报警,由警方出面处理。
(二)意大利威尼斯管理经验
历史悠久的世界著名水城威尼斯是一座面积不足8平方公里的小城,城市中居住着不足8万居民,而每年平均接待1200万游客。巨大的客流量严重威胁着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了保持威尼斯的吸引力、减少旅游业对当地的负面影响,当地政府以及旅游主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游客行为管理政策。
为了有效维护当地的文明旅游氛围,威尼斯政府采取了“软硬兼施”的方法,具体表现为:
首先大力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和宣传活动,以培养和提高旅游者以及当地居民的旅游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形成环保内在驱动力。当地旅游政府部门以及旅游企业共同倡导旅游可持续消费理念,即倡导旅游者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向有利于环境、资源合理利用和人们整体素质提高的方向发展。
其次,在加强旅游者环保意识教育的同时,切实加强执法力度,从而有效地规范了游客行为、保护了旅游资源环境。威尼斯的旅游环保法规比较健全,除了严格执行欧盟、意大利的各种环保法规以外,威尼斯还专门制订了相关旅游法规,例如威尼斯市政府为规范旅游者行为而专门出台了名为“您不能”的行为规范手册,其内容包括游客不能在街头吃午餐、不能乱丢垃圾、不能在河道里游泳、不能在城内骑车或是驾驶其他任何车辆、不能在公共场合脱衣服、不能身着泳装行走街头等等。对于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执法官员会不留情面的给予高额罚款,如对在圣马可广场上野餐的游客的处罚高达250欧元。
我国游客管理制度的缺陷
随着国外游客管理理论的引入,人们已经开始关注游客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国内的游客管理研究领域狭窄,缺乏系统性,理论研究成果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在实践中可操作性低。在实践领域,大多数旅游目的地的游客管理都只是权宜之计, 缺乏包括游客管理程序、方法、效果评估与监控等内容的系统的游客管理运行机制,导致游客管理无效或低效,这与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极不相称。归纳起来,我国游客管理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经济效益,缺乏对游客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在我国,大多数旅游经营管理者的关注点还在如何吸引大批的游客,过于重视旅游的经济效益,对大批量游客进入后带来的负面影响没有考虑或考虑不周全,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一些旅游地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为了让游客尽量配合消费,不仅缺乏对游客环保意识和文明旅游的教育,甚至对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视而不见;一些旅游地在缺乏统一规划和环卫设施的情况下,盲目开发,急于产生规模效益;一些旅游地的管理者尽管在理论上已经认识到了保护与开发并重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技术上,尤其是游客管理方面,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知识,缺乏可操作的措施和手段。
(二)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不到位,基层管理人员素质低
我国旅游业从业人员队伍缺乏稳定,基层管理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加之许多旅游景区和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不到位,缺乏对从业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管理责任意识的培养与要求,使得他们没有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不具备起码的职业道德。媒体经常有这样的报道,在国内的许多景区,游客随意在文物古迹上拍照、嬉戏,或者在景区乱扔垃圾,景区工作人员却对这类不文明行为“习以为常”或“视而不见”,很少上前劝导制止。旅行社对组织的出境旅游团很少进行必要的跨文化差异和得体行为举止的宣传和提示,而在旅游过程中导游和领队也没有担当起提醒和监督的职责。一些导游在讲解时,甚至宣扬迷信,误导游客去触摸文物,以求带来好运。
(三)缺乏科学规划,服务设施不完善
科学合理的规划直接影响着游客的行为及旅游活动。在我国的许多景区,游客的不文明或破坏性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景区缺乏科学的规划,服务设施不完善所造成的。停车场的位置,游道的设计、游憩方式的选择、牌示系统的引导都与游客的拥挤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密切相关;没有或不合理的功能分区会提高游客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垃圾桶的数量、位置、分布、开口不合理,卫生间数量不足,缺少让游人休息的设施等等。这些客观原因都会导致不文明行为的增加。
(四)景区管理混乱,相关服务系统缺乏
在我国许多景区管理混乱:对商贩摊点没有统一的规划管理,商贩只管卖,不管环境卫生的清理;对食品饮料的食用没有要求,加之景区内的商品价格高出市场价格,许多游客便自带食品饮料,随处休息食用;商贩围追游客出售商品,随意圈地占点收取拍照费,游客“挨宰”的情况经常发生;景区收费不合理,重复收费情况严重;清扫人员不到位,垃圾满溢,不及时清运。特别是黄金周期间,很多景点都是人满为患,处于超负荷接待状态,相关服务跟不上,缺乏必要的疏导与调控,导致游客的种种不便,导致不文明行为频频发生。景区本身的管理已经非常混乱,更无法对游客进行管理、对游客的行为进行约束与监控。
加强游客管理和提升我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的建议
我国旅游管理部门、景区、企业要共同构建起科学的游客管理体系,采用管理技术防止或消除游客不文明行为的发生。具体建议如下:
(一)制定旅游者行为规范,加大对旅游者的宣传教育
加强各种类型的旅游者行为规范的制定、宣传和实施。例如英国的《在英旅游告诫20条》,除了告诫游客不要乱扔废弃物、乱涂乱画、触摸展品外,还针对具有不同文化习俗的外国游客的提醒,如:“要压低嗓门,特别是在夜间和那些幽静的地方,如教堂和乡村”、“如果要把别人摄入自己的镜头,须先征得对方的同意”等等。所制定的行为规范一定要切实可行,并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宣传和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以达到对游客进行教育和引导的目的,使游客认识到哪些行为是正当的,哪些行为是不文明的,意识到自己对旅游景区环境应负的责任,从而有效约束自己的行为。
景区要加强对游客宣传的力度,例如:在进入生态旅游地或遗产地之前,先让游客观看通过生动形象手段布置的展览或现代化技术摄制的短片,使游客增长知识,唤醒游客的责任意识,自觉进行文明旅游;在景区入口处,免费发放《入园须知》或旅游指南,提前向游客告知一些禁止的行为,使游客在入园前就了解有关规定,在游玩过程中自觉遵守;在景区醒目的地方利用大型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游览须知及文明宣传短片,在显要位置悬挂文明标语,设置文明提示牌等等。对目前的出境旅游团至少要进行三个层面的宣传教育:基本的文明行为教育,不做损害他人、妨碍他人的事,如随地吐痰,衣冠不整,乱扔废弃物,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国际礼仪教育,如仪表仪容,着装礼仪,会面的礼仪,餐饮礼仪等等;跨文化交际常识教育,了解与特定旅游目的地人民交往时必须注意的文化差异。
(二)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引导他们发挥对游客的示范、监督和制约作用。无论是高层管理者、导游员还是保洁工人都必须是文明行为的典范,要主动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管,要能够做到随时捡起乱丢的垃圾,以实际行动引导游客。
旅行社需要加强对导游和领队的素质教育和管理,要求他们在旅游途中尽到引导、提示、监督的责任。另外,旅行社需要对导游词严格把关,严禁无中生有的编造,加强导游词的知识含量和科学性,发挥导游“文明的引导者和传播者”的作用。
(三)采用“激发型”和“约束型”并举的游客管理措施,进一步约束游客行为
目前,在我国旅游者整体素质不高、良好习惯还没有形成的情况下,一方面要用教育、宣传、引导、鼓励等方式提升国民的旅游文明行为,唤起游客的社会责任感,激发游客自觉提高自身的素质。例如,旅行社向出境旅游团发放文明旅游行为倡议书、出境旅游须知等宣传资料;请游客参与管理,旅游途中或在景区里,请游客担任诸如“文明礼仪监督员”的角色,唤醒人性的优点,抑制人性的缺点;在旅游活动的安排上,有意识地增加增长科学知识、爱护环境、遵守文明规范等有关的内容。另一方面,采用约束型措施,通过制度和技术手段加强对游客行为的制约与管理;诉诸法律法规,加大不文明行为的成本,加大处罚力度。让不良行为的人付出高昂的代价,吸取教训。以罚治脏,以罚治不文明,已是被国内外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经验。
(四)完善配套设施与管理,采用人性化的游客管理技巧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会受到周围环境的暗示,在不知不觉中会产生与环境相应的行为与心情。一个场所越是脏乱差,游客对自身不文明行为的控制能力就越低;相反,如果游客置身于优雅、整洁的环境中,他的环境意识、文明意识、社会责任感会得到激发。因此,提供一个清洁卫生、设施齐全、服务周到的旅游环境,是景区消除不文明行为的重要措施。
各种公共设施,如垃圾桶、卫生间、游人休息处的设置、数量、分布一定要充足合理;对景区内的车辆、滑竿、商铺等要统一管理、统一价格,遏制尾随兜售、强买强卖、占道经营等现象;在景区内设置“最佳摄影点”,提醒游客在正确的位置拍照,减少游客乱爬乱拍情况的发生;景区要设有专门的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免费咨询和地图、手册等资料;建立完善的解说系统(包括导游讲解、咨询服务、影音材料、标志、牌示、地图、手册等),这样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信息,还能达到对游客安全提示、行为提示等的管理功能;景区内的牌示、标志等的位置要得当,信息要醒目、简洁、准确;景区内的游道、游览线路的设计要合理,使游客不走回头路,达到分流游客的目的等等。
除此之外,游客管理技巧的人性化更能赢得游客的配合,比如,制作诸如“小花多可爱,请您别伤害”之类的人性化的标示牌、温馨提示和公益广告;采取措施尽量缩短游客的排队等候时间和枯燥感,采用提供排队的详细资料、超额估算剩余时间、使人们排队时有事可做、提供幽默滑稽互动表演、利用计算机预订系统引入绩效排队体系等等。总之,景区要为游客创造舒适的游览环境,为游客的文明游览提供便利。
结论
游客管理作为旅游景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景区正常运转的前提之一,而我国在这方面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游客管理不仅可以维持旅游资源质量、优化游览环境、保证游客心情舒畅,从而提升游客的满意度,还可以减少因旅游者不文明行为造成的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维护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带动游客旅游文明素质的提高。针对我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景区应该在分析不文明行为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采取有效的管理和防范措施,努力降低游客不文明行为给景区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景区和游客达到“双赢”。
参考文献:
1.曹霞,吴承照.国外旅游目的地游客管理研究进展[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2.何方永.城市游客管理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4.袁南果,杨锐.国家公园现行游客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园林,2005(7)
5.刘亚峰,焦黎.旅游景区游客管理探讨[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3)
6.李萌等.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
篇10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大潮席卷神州大地,经济成为社会各方面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九十年代后期,随着人民生活的日益改善,学生群体的过度消费行为以及财产观念问题受到了各方关注,学生在经济方面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也越来越多地为各界所重视,大量相关研究相继发表,一些教育方面的策略与思考也逐步问世。综合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大类以及它们的综合体:
1.数据调查型:这个类型主要是对现状进行调查,得到有关学生消费、储蓄、理财愿望等方面的一系列数据,进而根据有关数据分析和描述一些现实状态;
2.对照国外型:这个类型的研究,更多的把眼光放到了国际上。将国际上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状况与经验,同我国现有的状况相比较,从而突出理财教育的迫切性,同时提供一些借鉴材料;
3.实践探索型:这类研究往往与学校教学关系密切,往往是在具体的课程中根据实际的经验和探索融入理财的一些相关内容,或者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下设立理财的相关教育,希望将理财教育整合到学校现有的教学体系中。
4.功能利用型:这类研究与第三类有相似的基础,即研究来源于学校教学实践。但这类研究其主要的出发点可能更多的是为了促进学科教学的开展,而把理财的内容作为工具和辅助手段,随着教学的开展,学生在理财方面可能得到提高,但这只是学科教学的一个副产品。
综合看,每个类型的研究各有其侧重点又互相补充,有时一个研究会不同程度的涉及多个不同类型的研究,可以说,各类型都从不同侧面为进一步开展好中学生理财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基础。下面,笔者将尝试就各类型分别加以简单的分析与评述。
一、关于“数据调查型”研究的简析与评述
对于人们理财方面的“数据调查型”研究是笔者所接触到的最大宗的资料来源之一,其开始时间相对较早,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就可以找到大量相关的成果,如:1985年的“鄱阳湖区人民消费调查和预测分析”等。同时,延续性较好,在各个阶段不断有类似的研究和文献资料。并且,其涵盖面较广,对象遍布社会的各阶层,如:农民、工人、白领、大中小学生、富裕阶层、中产阶层,等等,还有国家的不同地区,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直辖市地区,广州、南昌、丽水等东南地区,西安、武汉、石家庄等中西部地区,包括城市与乡村都有所涉及。这一类研究,往往是基于调查的数据分析为主,通过问卷、统计、数据处理得到了大量有意义的实证性资料,较有根据地得出了一些结论,反映了经济高速发展中我国各层面的理财意识、能力和行为的现状,揭示出在经济大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经济头脑没有及时跟上,理财存在着种种误区。特别在对学生层面的研究中,得出的结论更引起我们的重视,如:学生消费观念有待完善、理财知识和实践匮乏,缺乏计划性等。同时,针对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这些研究者也或多或少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倡导家庭理财教育,倡导学生开源节流、重视计划,倡导建立相应的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财商等。可以说得到的结论是极有参考价值的,特别是由于这类研究较好的延续性以及广泛的范围,从总体上呈现出了青少年学生在理财方面行为、观念等的时代特点、地域特性和发展的情况。同时,提出的对策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为进一步如何改善相应的不良状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然而,这类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首先,这类研究的对象虽然广泛,但仍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近期对于学生理财的调查分析虽然数量众多,然而极大部分集中于大学生层面。这一点也不难理解,大学生毕竟是学生群体中人格相对独立的群体,受家庭的影响明显减少,社会接触面更大,更类似于成人群体。同时,他们的可支配的资金更多,收入的来源也更广泛。于是,他们的消费、储蓄、打工等与理财相关的行为表现更为明显,易于观察到。同时,提出的一些相应的改善策略,如:勤工俭学、社会实践等也更具有现实可行性。然而,对大学生的调查研究虽然也可以对在中学阶段的理财教育起借鉴作用,但毕竟是简洁的。同时,大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不可能是进入大学那一刻才产生的,也不是简单的到大学才开始采取某些策略就足以化解的。大学之前的中学时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一个人的财富观,理财意识和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不应只关注大学阶段,而应将更多的目光投入到之前的每一个阶段学生身上。其次,虽然每个研究都会提出或多或少的对策,然而,相对来说大多数都比较空洞,更像是指导思想,对于实际如何操作价值不大。更结合之前说到的过分关注与大学生群体,造成即使作为指导思想,也很难与中学、小学等阶段的理财教育结合起来。所以,其实际操作的价值不足。
二、关于“对照国外型”研究的简析与评述
另一类数量很大的研究属于“对照国外型”研究。这类研究大多数时间相比第一类要晚一些,大致在九十年代末开始,陆续出现了参考国外理财教育的文献,如:1999年的“国外青少年理财教育”等。这类研究主要是将眼光更多地放到了国际上,特别是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的理财教育之上。他们一方面对比我们的理财教育与发达国家理财教育的差别,尤其是不足之处,引发社会的重视与思考,从而为大力发展我们自己的理财教育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充分介绍、分析、评价其他国家的各种做法,以期为我们开展理财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可以说收到了很不错的成果与效果。与第一种类型相似的是,这类研究让社会更加认识到了开展理财教育的迫切性。差别在于,一方面,这一型的研究为我们介绍了各国理财教育的发展历程,经历的事件,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审视我们的理财教育所提出的时期和可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另一方面,大量经过实践检验的较为扎实与系统的理财教育的模式和内容,教育教学组织的方法,教学原则和目标,甚至是参与的人员、组织和相关教材和教学方式等的介绍,为我们开拓了思路,提供了更切实际的操作参考。然而,这类研究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关键就在于我国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与国情状况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较大的差异。一件在西方国家看来再普通不过的事,在我们国家可能被看成另类,反之亦然,如:信贷消费与储蓄节俭,在西方,可能信贷消费的观念根本不用教学生,他们在生活的过程中自然就会接受这样的观点,而在我国,可能储蓄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那么,在这个方面的教学,恐怕照搬西方的经验可能就不行了。所以,这一类研究为我们睁开了看世界的眼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但还并不是足以应付实践的具体策略。
三、关于“实践探索型”研究的简析与评述
相对前两项研究的不足,“实践探索型”研究更重视实际,往往更多从学校教育实践出发,提出了相关的具体措施和方案。这类研究开始较前两类更晚,大致在本世纪初才有所出现,如:2003年的“中小学理财教育的认识与探索”等。相关的资料也不如前两类那么丰富,且大多数都是位于经济发达地区。这也很好理解,一方面,意识的深入人心需要一个过程,当前两类研究唤起了人们对理财教育的足够重视后,相应的实践操作才可能进一步跟上,从实践层面说,我国的理财教育,无论是对大学生的还是对中小学生的都是刚刚起步。另一方面,实践操作、探索教育的方法和模式是需要一定时间积累和经验总结的,这不同于前两类研究。相对来说前两类研究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都较少一些。同时,相对调查研究更多集中于大学阶段,实践研究更多集中于小、幼阶段,就笔者个人观点,这可能和现有的升学制度和教学体系有关。虽然,目前这类研究还不多,但是作用已经显现出来。这类研究着眼于小处,往往是根据某个年级,某个学校,甚至某个课题展开的。而他们立足于本土,立足于教学实践的特点,造就了他们得到的结论具有更高的适切性和可行性。在这一类研究中关于中学的又可以分为两个小类,一类主张将理财融入数学、政治等基础课程之中。由于课程体系的变迁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现有课程体系中并没有专门的理财类课程。同时,短期内传统的考试制度不可能退出,更重要的是全社会对教育的认识依然停留在“考试――升学”模式下,所以,在考试科目中合理渗透理财内容不失为折中的良方。另一小类主张结合课改,开设理财类的拓展和探究课程,探索合适的校本理财课程等,这同样是由于现有课程体系不包含理财类的课程,同时也希望更系统、专门的提高学生理财的意识和能力。
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第一类成本更低,同时惠及更多的学生。比如一些研究不约而同地选择在数学课上渗透理财内容,原因在于数学的方法很多时候能够支持理财的技术和手段,于是理财问题成为了数学的一种应用。这就造成在数学课上适当的渗透理财内容成本较低,而且大多数数学教师都能胜任。同时,每一个接受数学课教学的学生,都将获得理财方面的熏陶。然而,缺点也显而易见。一方面数学教师未必具备更多理财教育的能力,很可能只是将理财内容作为普通例题,从而使理财渗透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由于内容是在数学课上按需渗透,造成理财内容零散、不系统,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财意识,然而无法进一步塑造合理理财观念和能力。第二类恰好形成互补,专门开设的理财类课程能够较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理财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理财观念和一定的理财能力。然而,由于拓展和探究的性质,造成最终接受这样理财教育的只是学生的一部分,而不是学生全体。同时,开设专门的理财类课程对于教师的要求较高,无疑会提高学校开设该类课程的成本。同时,作为这一大类的研究却多大都只涉及消费行为和观念、理财知识和方法等方面。很少有研究是指向财富观、幸福观、风险意识等方面,对于理财来说处于基础地位的内容。原因可能在于前者更加容易数量化,从而无论是在设计例题,还是研究题目方面都更具抓手。而后者较难以数字化,一方面,可能对授课教师造成讲授的困难,特别是在数学等课程中渗透理财内容是更是如此。另一方面,即使是拓展和探究课,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当前许多该类课程往往是以学期为单位开展的),也无法落实涉及价值观等需要长期培养的内容。但是,对于我们的学生甚至是社会来说,可能更为缺乏的不是理财的工具和方法,而是理财思维和认识以及继之而来的态度和情感。
四、关于“功能利用型”研究的简析与评述
关于这一大类,严格说不能归类于本分析,原因在于本分析主要是针对中学理财教育而言的,但这一大类往往关心的是学科教学本身,而理财内容可能只是一个手段、例题,这一点与第三大类的第一小类有相似的地方,区别在于这里理财教育并不成为主要目的之一。比如他们的目的可能是利用理财内容开展数学探究活动,或者利用理财内容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促进数学教学的开展等。然而,本文仍然将其分列于中,主要是考虑到它对于理财教育进一步开展具有一定的价值。主要在于,这些研究都从侧面证明了一个重要问题:理财教学可以与基础课教学相协调,甚至促进如数学等课程的学习。这一点看似平凡,然而,在当前,无疑为理财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开拓了很大的一片空间,大大提升了进行理财教育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关于中学生理财教育已经有一些研究的成果,同时,这一类研究正在蓬勃发展之中。近期,越来越多的研究将几个大类综合起来,取长补短,期望集中外之长,通过研究得到较为综合的,对实践有参考价值的成果。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关于理财教育,特别是中学生理财教育的研究,在国内还处于开始阶段,无论是调查分析、还是实践探索都相对不足,更多的是对现状的分析和对理财教育的呼唤,即使形成了一定的结果,往往也相对片面,尚没有形成较系统的研究成果,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和发展。也许对于现阶段来说,如何开发校本课程,将基础课中渗透理财教育和拓展、探究课中深化理财教育结合起来不失为一个值得研究的参考模式。笔者曾大胆设想了一种数学与理财协同互促的校本教学方式:首先充分发掘较长一个学段数学课中所有可能渗透理财思想、方法的内容,加以整理,配以精心设计的例题在进行数学教学的同时渗透理财内容,从而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受到理财思想的熏陶,普及理财的意识;同时,结合各阶段学生的数学能力,设计相应的理财主题探索活动,在实践中强化学生的理财意识与能力;对于在上述两项中脱颖而出,或者对理财产生很大兴趣的同学,进行更深入一步的理财拓展,从而使希望进一步提高理财能力的同学得到更多的发展。这样一方面照顾了面,同时也相对提高了点,点面结合,可能是现阶段值得探索和研究的一个在中学进行理财教育的思路
参考文献:
[1]王云蔚.高中生理财意向透视[J].青年研究,2001,(7).
[2]张晓明.美国青少年的理财教育[J].家庭科技,1995,(9).
[3]黄全愈.美国的理财教育[J].小学青年教师,2003,(12).
[4]吴建明.学生的理财教育与消费引导[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3).
[5]国外的财商教育[J].金融博览(银行客户),2009,(2).
[6]陈核来.加强学生理财教育的探讨[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5(l):55-58.
[7]李萌.独生子女引导第3次消费浪潮[J].中国经济周刊,2005,332(49):20-23.
[8]马祥林,王天桥.昆明市中小学生家庭教育消费调查研究[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6(1):69-74.
[9]宋广文,魏淑华.论学校理财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06,(2):9-12.
[10]吴润贵.开发校本课程实施理财教育[J].湖南教育,2005,(21):30-31.
[11]程世嵘.厦门近四成中小学生控制不住花钱[N].工人日报,2006-03-02(5).
[12]陈柏良.运用“案例”开展探究教学的尝试[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7).
[13]李庆祖.在解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J].数学教学研究,2003,(1).
[14]沈婷.高中数学理财意识渗透之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篇11
什么是数学学习困难生?数学学习困难生,指的是智力属于正常范围,但在数学学习上暂时遇到困难,难以达到《数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与实际教学要求有一定差距的学生。
学困生一般都是后天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数学学困生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智力型学困生,另一类是非智力型学困生。非智力型学困生是指那些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意志、情感、动机、信心、习惯、性格、毅力)较差的学生。这类学生的特征是: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学习目标不明确,或根本无目标,缺乏学习意志,丧失学习信心,上课无精打采,走神或者睡觉,课后不能完成作业或者抄袭作业等等。
形成非智力型学困生的原因主要有:1.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从不过问。2.学校不良因素的影响。如教师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处理问题不公正;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得不到教师的及时帮助和指导。3.同辈群体不良因素的影响。如部分学生认为读书没多大用处,读成了也不容易找到好工作。4.社会不良因素等影响。在教学工作中,我们所遇到的学困生多数是非智力型学困生。下面对新课程下的数学学困生在学习上的成因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转化的对策。
一、成因分析
1.学生自身的原因。
(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学困生对学习数学知识普遍缺乏兴趣,求知欲低,意志薄弱。他们厌恶数学,认为数学很闷、很烦。上数学课闷闷不乐,烦躁不安,开小差,搞小动作,极少举手回答问题。作业经常不完成,或者随便抄袭以应付老师。对于数学的公式概念不能记忆,更加不能灵活运用于解决问题之中。
(2)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知识的断层。数学学困生在学习上的成因主要不是他们的智力低下,而是由于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知识断层。基础知识对学困生现有学业成绩的影响最为显著,小学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很强,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很多学困生由于一些知识点没有学好,造成知识缺陷,在学习新知识时就遇到了很多障碍,这样的障碍未能得到及时解决,长此以往,导致知识的断层,致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意志和毅力而成为学困生。
(3)学习习惯不良和学习方法不妥。学困生往往未能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良好学习习惯。他们自控能力比较差,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干扰,会出现边听课边玩的情况。他们上课的注意力不易集中,不愿意开动脑筋去思考并解决问题,不会对信息进行加工储备,不会反思调控自己的数学认知过程与方法,未能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先复习、后做作业的良好学习习惯。对知识一知半解,甚至不求甚解,只是机械地进行记忆,未能把所学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从而造成学困生的学习困难。
2.教师的原因。
(1)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没有抓住重点、难点。只是照本宣科完成任务。例如:整个小学阶段应当把口算、笔算作为重点教学。但很多教师平时教学中没有突出这点。只是抓应用题;在没有熟练运算掌握法则下过多地追求算法多样化的问题,认为学生的计算方法越多越好。又如:对于很多的知识点,教材中都没有给出结论,只是通过提出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去观察、讨论,如“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而有些教师在学生讨论及七嘴八舌地汇报后,并没有引导学生总结出规律和方法,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仍没有一个正确完整的认识。
(2)教师对课后作业处理不够完善。除了《课后作业练习册》外,还有其他《练习册》教师认为学生必须全部完成才是好学生。致使基础差的只能抄袭完成任务,没有逻辑思维能力,感受不到数学中自然规律的乐趣,日积月累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一些很简单的问题反复多次地练习,如小学一年级人教版第一册《数学》。整点、半点的认识一课,《课后作业练习册》上出现三页之多的相关习题,还有其他练习册也有相关的练习题。而很多题目已经不是训练整点半点的问题了,而是深入到计算时间的难题。结果部分学生本来对整点、半点时间就没有学会。而完成这些作业后还是没有学会整点、半点的时间认识。可想而知这种学生以后怎么会对时间计算有兴趣。
二、转化的对策
针对以上的成因分析,从转化原理和指导要求出发,我认为要转困、脱困必须从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教师的课堂教学等方面多管齐下,研究对策,切实有效地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1.提高教师素养,准确把握教材。
要防止学困生的大量出现和学困生的低龄化,以及对学困生进行有效的帮助和转化。教师一定要深入学习新课程理论和发展性评价理论,尽快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课改的要求。教师要通过校本教研等多种途径,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理解和把握实验教材的编写意图,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了解与所教年级相关的知识的来龙去脉。根据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目标分层,提出不同要求。如:乘法口诀不熟,背熟口诀,法则不熟练就要补法则。加减法不熟就补加减法。要让学生掌握小学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要过多地追求难题、应付式地完成练习册的任务。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学生一丁点儿的优点,我们都要加以表扬和肯定。实践证明,量体裁衣,因材施教,给学生一缕阳光,学生会还你一片草地。
2.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习习惯。
对待学困生,首先要善待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对他们加强目的性教育,促进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作为老师要坚持对学生施行激励性评价,高度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困生走入正轨,获得成功的体验。
【摘要】本文结合环境工程学科的专业特点,探讨了环境工程专业《环境伦理学》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课程考核体系等方面提出该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改革措施。
【关键词】环境伦理学 环境工程专业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212-01
一、《环境伦理学》课程在高校开设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环境污染与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对公民实施环境教育越来越重要,而环境教育的理论基础应当是“知识――态度――行为”转化模式[1]。新时期的大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生态道德素养?这一标准将成为衡量其道德的一个新水准。高等院校对如何开展并有效实施环境伦理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通过环境伦理教育,使大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消费观,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环境伦理学本质上是关于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如何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规范的研究,属于伦理学的研究范畴[2]。目前,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环境伦理学教学师资比较薄弱,授课教师多为自学为主,没有机会参加《环境伦理学》课程的相关教学培训,任课教师的水平在不同院校情况有所差异[3]。
二、《环境伦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与更新
1.对教材的掌握与选择
对于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相对比较缺乏伦理学的相关专业知识,因而在选择教材时应注重系统性与科普性。环境伦理学学科交叉性较强,包含了生态学、伦理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知识,在选择教材时,要考虑教材的系统性、连贯性,在理论知识方面应具有一定的广度与深度;同时,就环境专业的学生来说,对伦理学的专业知识相对欠缺,所选教材应具有具体的实例分析,用简单的论述阐明复杂的哲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4]。
2.课程内容的更新优化与整合
目前《环境伦理学》课程使用的教材主要是2004年余谋昌和王耀先先生主编的教材,一般为32学时。而环境伦理学是一门前沿性很强的课程,西方关于环境伦理方面的相关案例与著作内容更新较快,我国近些年存在的重大环境事件新闻报道的不少,但真正写入教材,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的不多。根据环境工程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对教材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整合,让学生了解环境伦理学的学科性质,掌握环境伦理学四大流派、环境污染与环境恶化的根源,使学生从思想上深入理解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及意义。对于实践部分,结合案例重点讲授,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科学决策的重要性,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环境灾害和生态破坏。
三、环境工程专业《环境伦理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1.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具有直观,图文并茂、生动等诸多优点在高等院校已普遍使用。在理论部分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在讲述中西方环境伦理学演变历程、环境伦理学四大流派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搜集具有代表性的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
2.调动积极性的辩论式课堂教学
《环境伦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强,又密切联系实际的综合性课程,理论部分比较偏重于哲学伦理学知识的阐述,对于环境专业的学生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听课没有积极性。因此,通过辩论式教学方法授课,打破被动的单方灌输式教学,将学生随机组合分组,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整理制作PPT,在课堂上以阐述、辩论的形式发表自己的观点。不仅锻炼了学生查阅文献、口头表达能力的能力,也使课堂气氛得到活跃,教师的点评与鼓励也与学生得到良好的互动与沟通,对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非常有益。
3.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如何将环境伦理学理论转化为实践,这需要在课堂上培养、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授课时可根据近些年有关环境污染及突发性环境事件相关的热点问题,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相辅相成的授课模式。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积极参加环保组织,参与环保宣传,通过实地考察、社会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自己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人们的环境意识,有针对性的开展环保活动。
四、环境工程专业《环境伦理学》课程考核体系的构建
《环境伦理学》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若以卷面考试的方式,则势必会出现学生平时不学,考试时突击死记硬背,这种考试不仅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同时也违背环境伦理学课程开设的初衷。因此,笔者根据本课程的实际情况,采用考察为主的考核方式,其中,平时成绩权重20%,主要考察学生的出勤率,课堂提问学生文字组织与口头表达能力等;随堂测试及辩论赛成绩权重30%,根据授课内容考察学生随堂掌握程度,通过辩论赛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论文成绩权重50%,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综合理解与掌握程度。实践证明该考核方式能较客观的反应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
参考文献:
[1]徐蕾. 高等院校开展环境伦理教育的思考[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17(4): 97-99
篇12
一、休闲与休闲产业的界定
自从人类进入T业社会以来。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观念的更新变化,使休闲开始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并[I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那么,究竟何为休闲?首先,我们从休闲的词源角度进行考察。“休闲”一词.我国常用词典的解释是:休息,闲暇休闲的英文是“Leisure”,主要是指必要劳动之余的自我发展。在希腊语中“休闲”为“Skole”,拉‘r语为“so1a”,意为休闲和教育,即休闲是建立在教育的基础之L。其次国外对“休闲”的界定。亚里士多德认为休闲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马克思认为“休闲”是指“用于娱乐和休息的余暇时间”;“发展智力,在精神上掌握自由的时间”;是“非劳动时间”和“不被生产劳动所吸收的时间”。Il托l马斯·古德尔、杰弗瑞·戈比认为休闲一般被定义为空闲时间,即除了T作和其他责任之外的时问。[21约翰·凯利认为休闲普遍地是一种自由状态。13忮普尔认为休闲是人的一种思想和精神的态度。p)在我国,就“休闲”概念的界定而青,马惠娣认为:“休闲是指已完成社会必要劳动之外的时间,它以缩短劳动工时为前提,劳动-r.n~的缩短会使劳动时间更紧凑,劳动条件更好,休闲活动更丰富,对劳动产生更有益的影响。”楼嘉军认为:“所谓休闲是个人闲暇时问的总称,也是人们对可自由支配时间的一种科学和合理的使用。”I许斗斗说:“休闲作为人类的一种现代社会现象,在本质上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7季忠认为:“休闲是现代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和存在状态”、“是主体自由自在活动的过程”。f综合国内外学者对休闲的定义,休闲的内涵大致包括:一是“休闲”相对应的载体是“时间”,是必要劳动时间之外的时间;二是休闲是人类生活的一种方式、状态和过程;三是休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人们体悟人生与领略自我、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实现自由三个需要之中。
“休闲产业”是体闲的衍生品,是与人类休闲密切相关的物质和精神的生产集合体。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于“休闲产业”的界定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已经形成初步共识,但仍存在一定的分歧。于光远认为,休闲产业是指为满足人们的休闲需要而组织起来的产业,它是休闲得以实现的条件。191马惠娣认为,休闲产业是指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物质的与精神的)密切相关的产业领域,它不仅包括物质产品的生产,而且也为人的文化精神生活的追求提供保障。[1ol李再永认为,所谓休闲产业是指当人们的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休闲时间的增加而兴起的产业,它主要为人们的精神享受提供服务,以满足人们的“美、感、游、创等心理需求为主,主要包括旅游业、美容业、文化娱乐业、居民服务业、体育产业、教育产业等。…卿前龙把休闲产业定义为:由消费者的休闲消费需求引发的、国民经济中那些生产休闲物品和休闲服务的行业总称.它广泛存在于国民经济i大产业之中。我们将存在于三三大产业中的休闲产业部rj分别称为休闲第一产业、休闲第二产业和休闲第三产业,分别简称为休闲农业(广义)、休闲工业和建筑业、休闲服务业。在现代社会中,休闲服务业是休闲产业的主体产业部门。l1:l由此可以看,这些界定主要集中在:一是休闲产业是与休闲、休闲活动、休闲行为、休闲心理等密切相关的产业领域;二是休闲产业延伸的范围以及产业划分;三是休闲产业在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休闲产业的PEST模型及其内涵
休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宏观环境的影响,并且宏观环境在休闲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宏观环境又称一般环境,它是影响一切行业和组织机构发展的外部性因素,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四个方面。PEST分析是一种分析宏观环境的方法,休闲产业的PEST分析就是对休闲产业所处的政治法律环境(P)、经济环境(E)、社会文化环境(s)和技术环境(T)等一般环境进行分析,它与一般环境的关系用函数关系表示即LI=f(P,E,S,T……)。休闲产业的PEST模型见图1。
政治法律环境主要指影响休闲产业发展的政治法律因素。影响休闲产业的政治法律变量主要包括国家的社会制度,政治经济体制,政府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社会的参与等。它是休闲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经济环境主要指影响休闲产业发展的经济因素。影响休闲产业发展的重要经济变量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内容。宏观经济环境主要指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及其增长趋势,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变化情况以及通过这些指标能够反映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微观经济环境主要指与休闲产业发展相关的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偏好、就业程度等因素。经济环境是休闲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社会文化环境主要指影响休闲产业发展的社会文化因素。影响休闲产业发展的社会文化因素包括居民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风俗习惯、审美观点、价值观念等。它是影响休闲产业的主要因素。
技术环境主要指影响休闲产业发展的技术因素。技术环境是降低休闲产业发展成本,提高休闲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辅因素。影响休闲产业发展的技术变量主要包括科技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原材料的供应能力以及科技利用效率等。
对我国的休闲产业进行PEST分析,不仅可以客观了解目前我国休闲产业的实际现状,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我国休闲产业所面临的宏观环境的分析,提取有利于我国休闲产业发展的政策需求和相对路径。
三、我国休闲产业发展的PEST分析
(一)政治法律环境
政治法律环境是影响休闲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休闲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体制保证,而且需要法律保障。目前尽管我国休闲产业的发展只是初现端倪,但传统意义上的以旅游业和服务业为支撑的第三产业却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和效应,在政府体制、产业政策、战略规划和法律保障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也为我国休闲产业的发展作出了良好的铺垫。如1998年国务院将旅游业确定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全国有24个省级政府把旅游业作为发展经济的一个支柱,或者是作为一个重点支持、优先发展的产业,并分别出台了相应的鼓励政策。为此,国务院相继出台了《旅行社管理条例》和《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等一系列的行政法规。1996年文化部颁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的若干规定》,并于2000年颁发《国务院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等一系列法规性文件。国家体委颁布了《关于开放公共体育场馆的通知》,推出了“绿色健身工程”等,为人们的健身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在地方,各种与休闲产业发展相关的产业领域,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总体规划,并给予了一定的财税、融资和扶持政策,积极影响到我国休闲产业的发展。
从目前我国所处的国际国内宏观环境来看,休闲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在微观环境层面还存在着一系列制约因素,尤其在政治法律环境上。具体而言:(1)我国政治经济体制还处于转型期,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原有的计划式的政治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休闲产业的发展,这需要进一步转换政府职能,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加强对休闲产业的信息引导、疏通与管理。(2)日前我国已形成门类齐全的行业分类标准,在具体的与休闲产业相关的领域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总体规划,但缺乏对休闲产业的行业分类标准和战略性规划。(3)政府在对休闲产业的扶持政策、财税政策、融资政策等产业政策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强化。(4)我国目前的产业法还需进一步完善,休闲产业立法更为缺失,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产业法以及为休闲产业立法,为我国休闲产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5)我国的休闲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部¨是主导因素,缺乏中介机构以及公民的有效参与。
(二)经济环境
改革开放3O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1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1175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40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长到约9997元,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达到约3224元,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也分别由1978年的约58%和68%下降到约37%和46%。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旅游业、文化产业、娱乐业、服务业和体育业等休闲产业的发展,并为我闰休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全国假日办的2008年“十一”黄金周旅游统计报告,“十一”黄金周期问,全国共接待旅游者1.78亿人次,比2007年“十一”黄金周增长22.1%;实现旅游收入796亿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24.2%;旅游者人均花费支出448冗。2006年我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1132万人,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比2005年提高17.1%,实现增加值5123亿元。2002年公布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第二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以家庭为单位全年体育消费平均为397.42元。据推算,2010年中国的体育产业增加值至少可达281.2亿元。
虽然目前的经济环境有利于休闲产业的发展,但还存在不利于我国休闲产业发展的经济变量因素,具体表现在:(1)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相对于休闲产业发达的国家而言,人均GDP偏低,恩格尔系数偏高,休闲消费还处于初级阶段,休闲消费动力不足。(2)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城市和乡村之问差距较大。同样,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居民的实际消费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异。(3)休闲产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利用率和市场化程度低。我国休闲产业主要集中于服务业.还没有形成与休闲产业互动的整个休闲产业链。资源开发的盲目性大、利用率低,休闲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政府和民营经济.市场化程度较低。(4)休闲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低。在美国.休闲产业已处于国民生产总值第一的位置,其就业人口占全部劳动力的1/4。在西班牙,休闲产业已是国家经济中的第四大产业部门,其收入占GDP的4.5%。在El本,休闲产业产值达7160亿美元,约占GDP的7.4%。在韩国,休闲产业产值也达到了21.2万亿韩元。而我国的休闲产业占GDP的比重还比较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J社会文化环境
充足的闲暇时间是休闲产业发展的前提。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我国在保障公民合法休息权利、完善职工休假制度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职工工作时间方面.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_T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的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T作40小时。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口。在国家法定假lE方面,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Et放假办法》可以分为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部分公民放假的节lE及纪念日和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在带薪休假制度方面,国务院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订T《职1二带薪年休假条例》,条例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氽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连续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此外我国职工可以享受的其他休假还有:寒暑假、探亲假、病假、事假等。闲暇时间的逐渐增多,休假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为我围休闲产业提供了潜在的巨大市场。据初步统计,我国休闲产业形成后,将提供亿个1二作岗位,实现上万亿元经济收益.休闲产业面临巨大的发展契机。
人们受教育机会增多,知识水平普遍提高,直接影响到我国休闲产业的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2007年研究生教育招生42万人,在校研究生120万人,毕业生31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566万人,在校生l885万人,毕业生448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00万人,在校生2000万人,毕业生530万人。全圈普通高中招生840万人,在校生2522万人,毕业生788万人,全国初中招生1869万人,在校生5736万人,毕业生l964万人。近年来,我国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公民素质的普遍提升,带动了休闲产业及相关产业的不断发展。
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同时,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发生r巨大的变化。人们的消费观念和审美能力不仅仅停留在物质需求层次上.开始重视精神需求层次、自身健康和自我实现的价值,并把更多的时间和物质用于休闲产业的消费上。休闲也日益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
建国以来,我同的人口结构和人口素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罔公民寿命逐渐延长,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并开始出现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显示,我国男性和女性人口的平均寿命分男fj从建国初期39岁和42岁提高到70岁和73岁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El的比重不断下降,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对自身生活品质、缝康方面的需求不断提升.并刺激了与休闲相关产业的消费:
目前我圜休闲产业所面临的社会文化方面的困境表现在:(1)我国在T作日、法定节假Et和带薪休假制度等方面还有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我国的工作口、法定节假习和休假制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缺乏一定的弹性,在人性化和个性化方面以及社会福利条件还有相当的差距。(2)休闲教育严重滞后,优秀的休闲学者、企业家以及休闲规划师、策划师和营销师等休闲人才短缺,休闲培训机制不健全.这就亟需突破人才瓶颈。(3)人们对于休闲、休闲产业的认识和休闲方式还停留在低端水平。把休闲仅仅简单地理解为旅游、度假等,而休闲的方式也仅仅局限于此。(4)人目老龄化以及城乡人口的比重需要相关的配套机制和刺激措施,影响到休闲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行业分布特征。(5)社会医疗、保险、福利及救济等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就业、教育等现实压力制约着人们的休闲消费。这就需要完善社会保障,拓宽就业渠道,降低教育成本,从根本上解决影响休闲产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四)技术环境
技术环境是降低休闲产业发展成本,提高休闲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辅因素,是休闲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生产自动化,人们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下降,以至于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享受体闲生活。
目前我国在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络文化发展、社会信息化以及信息产业竞争力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在科技投入方面,据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2006年国家用于科技事业的财政拨款为l689亿元,是1980年的26.1倍,年均增长达13.4%。2007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3710.2亿元,是1991年的26.1倍,年均增长22.6%。2007年,全国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454.4万人,是1991年的2倍;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折合全时人员达173.6万人年,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占比重由1991年的70.3%提高到82%。目前,我国的研发人员总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技术环境的变化更加有利于我国休闲产业的发展。我国目前不断加强先进科技在休闲产业中的应用、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休闲产业的科技支持系统、积极贯彻科学发展观,对重大休闲项目的决策进行科学的咨询、评估和可行性研究。并发展信息技术,提升休闲服务的质量与水平。但技术环境的制约因素主要集中在:(1)政府电子化整合程度较低,缺乏单一的政府入口网站,影响到休闲产业的整体规划和协同治理。“没有高度发展的电子化政府,就无法跨越政府的层级鸿沟,也无法将数量庞大的行政机构和单位用电脑连接起来,以便向民众提供整合性的服务。”till(2)技术创新与技术应用、产学研的结合存在脱节现象,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低。(3)在休闲项目开发上,缺乏缜密的论证与科学合理的决策,存在盲目开发、重复开发甚至破坏性开发的现象,导致资源浪费率高,有效利用率低的恶性循环。(4)社会信息化和产业信息化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农村边远休闲资源丰富的地区,需要大力发展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促进社会信息化和产业信息化。
四、我国休闲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政策需求与相对路径
(一)我国休闲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
我国休闲产业所处的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直接决定了我国休闲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这就需要整体构筑我国休闲产业发展的战略日标,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为我国休闲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我国休闲产业的发展的战略规划,首先,既要着眼全局,又要联系实际,适时、适度地统筹城乡休闲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而且我国拥有丰富的休闲资源,并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因此,在制定休闲产业发展的整体战略规划时,必须具有全局性,并根据各地的资源特色,着手进行城市休闲区、乡村休闲区、滨海滨江旅游度假区等的研究,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其次,抓住重点,科学分析我国休闲产业的主导因素,厘清休闲产业发展的整体思路,我国休闲产业门类齐全、种类繁多,在国民经济的三大产业中均有涉及,因此,必须明确重点。发展休闲产业中的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发挥整体优势。再次,加大休闲产业投入,拟定休闲产业结构.实行休闲产业监管。政府在战略规划中应充分联合民间力量,加大与休闲产业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合理的界定休闲产业的产业结构,并积极地实行产业监管,建立科学的决策一实施一监督模式。此外,我国休闲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既要具有现实性,又要具有前瞻性,建立分阶段的目标和任务。整体把握我国休闲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二)我国休闲产业发展的政策需求与相对路径
近几年来,我国休闲产业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对休闲产业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但制约我国休闲产业发展的困境依然存在,特别是在影响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层面。因此,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环境成为我国休闲产业发展的政策需求,同样也成为解决我国休闲产业发展宏观环境制约的相对路径。
具体而言:(1)政治法律规制。政治法律环境是影响我国休闲产业发展的体制性因素,发展休闲产业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转型期的体制特征,从政治经济体制、政府政策和法律保障三方面着手,为我国休闲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和法律保障。:
篇13
笔者在相关文献中已经对中国快餐业的研究进展、中国快餐业现状、中国快餐业发展阶段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我国限额以上快餐企业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了预测,得出了相应研究成果。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快餐业发展对策,以期对中国快餐企业的发展有所指导。
杨铭铎教授曾经在世纪之交对中国快餐业发展进行了回顾、展望并提出了对策。其提出的“十化”,即“模式多样化、规模效益化、资本国际化、市场全球化、竞争激烈化、设备专门化、工艺科学化、生产标准化、利润合理化、管理现代化”,从行业和企业两个角度预测了中国快餐业的发展趋势,并从“科研导入,教育先行;政府扶持,协会推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规模适当,提高质量;引进外资,加速发展”五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快餐业在经历了十年的发展后,这些对策仍然适用。
中国快餐业目前正处于成长期,部分地区已进入发展的“黄金期”,行业规模逐渐扩大,行业整体竞争力提高。但从中国快餐业现状和竞争态势的分析可以看到,虽然中国快餐总体上发展迅速,但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产品缺乏创新;二是中国快餐知名品牌数量少;三是专业管理人才数量缺乏;四是部分快餐企业管理方法不够科学;五是目前我国快餐企业经营仍以单店经营为主;六是国际化进程缓慢;七是很多企业的产品缺少文化性;八是缺乏权威部门的指导。本文在此基础上,针对以上问题,从长远、整体的角度,为促进中国快餐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相应对策。
加强以技术管理与美学设计为核心的产品创新
近代以来人类文明进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主要得益于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和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得益于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生产力,得益于近代启蒙运动所带来的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解放。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现代的进化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不同民族发展的速度有快有慢,发展的阶段有先有后,发展的水平有高有低,究其原因,民族创新能力的大小是一个主要因素。
第一,加强技术管理。产品创新的主要内容就是进行产品的优势设计,主要包括功能原理优势设计、实用化优势设计和商品化优势设计。而拥有先进技术是进行产品优势设计、进行产品创新的关键问题。由于现代化的生产不仅涉及烹饪工艺,还涉及生产设备,因此,快餐产品的设计不仅要注重烹饪工艺,还要考虑新产品是否适合生产设备的生产条件,这就要有懂得烹饪工艺和机械制造的人员的共同参与,必要时候甚至还需要有关专业院校的配合,组建拥有懂得各种知识的研发团队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注重美学设计。饮食美是指人类在饮食活动中运用饮食科学客观规律,为达到营养、享受与社交的目的,所产生的那种营养与卫生、感官性状俱佳的食品及其饮食过程所呈现的美。在快餐产品种类日益增多,产品品种创新日渐困难的情况下,对原有的产品进行美学方面的改进,使之从外观上看上去与同类商品相比对消费者更有吸引力,也会达到增加销售量的目的。饮食美主要可以从“质美”、“味美”、“触美”、“嗅美”、“色美”、“形美”、“器美”、“境美”、“序美”、“趣美”十个方面进行考量。
首先,注重产品色彩的把握。在餐桌上,赏心悦目的颜色常是引人愉悦的形式先导,引人产生美好的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进而增强人的食欲。色美的创新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注重色彩的调配。在设计菜品的时候要注意调和色、对比色、同类色的搭配和运用,让菜品呈现出更加吸引消费者的视觉美。二是主色调的确定。食品色调不仅分为暖调、冷调,还分为亮调、暗调、中间调。暖色调主要表现喜庆、热烈,而冷色调主要表现为清秀、淡雅、柔和、宁静。确定好产品的主色调并结合各种配色之间的配比能够使产品更加吸引消费者,给消费者带来愉快的用餐感受。 其次,注重产品形态的把握。形态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好自然形态。保留原来本身的形态,只需与特定餐具配合,放正放稳,尽可能显示出形体的特点。二是充分开发具有象征意义的象形形态产品。如模拟花卉、动物、建筑等。
最后,注重就餐环境的把握。优美的就餐环境,在就餐前就能起到“未成曲调先有情”、“未尝美味先得意”的作用,而且它将伴随就餐者的饮食过程始终,直接影响就餐过程中就餐者的情绪,给人以美的享受。店内独特的装修风格、悦耳动听的背景音乐、清洁明快的餐饮环境、笑容可掬的服务态度,这些都会给消费者带来不一样的用餐享受。
强化以品牌定位与提升知名度为着眼点的品牌建设
著名市场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博士对品牌的定义是:“品牌是一个名称、名词、符号或设计,或者是它们的组合,其目的是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 品牌是能够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品牌更代表着一个企业的形象,也是一个企业区别于竞争对手的主要标志。一个优秀品牌的塑造不仅要有过硬的产品、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形象,还要有自身的企业文化和优质的管理作保证。台湾IT行业教父施振荣认为:品牌价值=品牌定位×品牌知名度。品牌价值的提升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进行品牌定位,确定核心价值。核心价值用以规定企业的基本观念和存在的原因,是企业长久不变的东西。核心价值是一个组织最基本和持久的信念,具有内在性,被组织内的成员所看重,独立于环境、竞争要求和管理时尚,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发展前景。企业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确立了核心价值,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发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和核心产品,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确定核心价值,品牌定位是关键。品牌定位就是在市场定位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文化内涵及个性,形成不同的品牌价值。品牌价值一般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功能性价值,从产品实体角度提炼核心价值,是产品自身蕴含价值的体现;二是精神或情感价值,向消费者传达某种精神或情感,加深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三是自我实现价值,个人价值在品牌上得以实现。企业要想创立好的品牌,产品质量是基础;要准确进行市场定位;要完善销售和价格管理;采取合适的营销策略;加强服务管理。
第二,采取合理措施,提升品牌知名度。提升品牌知名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应用新闻事件。如果在灾难性事件发生时,企业能适时伸出援手,会极大提高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二是有效的公关赞助活动。赞助一些大型体育赛事或其他活动,也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三是发挥名人效用。请名人打广告、做宣传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四是品牌的统一形象设计。品牌的统一形象设计有利于消费者对品牌的记忆,能较快的获得认知,并且品牌形象统一有利于消费者的正确理解,避免产生无益的理解。五是有新意的口号或押韵的诗句。一个有新意的口号或押韵的诗句在品牌认知上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六是适当规模的广告宣传。广告宣传是产品促销和加深产品在消费者心中印象的有效方法,适度的媒体广告和店内促销活动都可以增加企业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
建立以人才激励与人力资源管理为重点的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是在某一方面有才能或本事的人,人才对于一个企业或者行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个企业要进行创新,要快速向前发展,要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必然要有具备扎实专业素质的人才才能更好实施。但目前中国快餐业人力资源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专业餐饮管理人才缺乏;二是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只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管理者的素质,提升行业科技水平,才能更为有效地促进中国快餐业的发展。
第一,要增加快餐专业人才培训机构的数量,加大专业人员培训力度。人才培训是提高人员素质的最基本途径,人才培训主要分为专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培训、行业内或其他行业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的培训、公司内部培训等。通过专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培训是提高相关人员知识水平的主要途径。但目前开设快餐方向的高校数量较少,仅有哈尔滨商业大学和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两所高校,毕业人员并不能满足市场对快餐专业人才的需求。随着快餐在人们生活中重要性的加深,快餐教育理应被我国教育界所重视,国家应该加大快餐教学的投入力度。
第二,要建立有效的快餐人才激励机制。激励以有效地实现个人和组织目标为目的,激励效果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相关人员的办事热情。如果一个人参加培训后,他便有机会找到更好的工作或者得到更快的提升的话,那么他便会主动去接受培训,即便要付出一定成本他也会主动接受;相反,如果他接受培训以后,处境与现在相比不会有什么改善,那他便不会去接受培训,即便这种培训是免费的他可能也不会去,这便是激励的效果。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给高素质人才以更大的展示自身能力的机会,让他们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物质上的满足,才能促使相关人员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
第三,要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一是企业和高校应建立起一体化的对接平台。相关高校采取订单式的培养手段,为企业定向培养快餐专业毕业生,或为企业在职人员提供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快餐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二是相关部门应建立起快餐专业人才库,将从快餐专业培训学校毕业的毕业生以及在行业中有一定经验和影响力的人物的基本资料、从业时间、工作经验、担任职位等相关信息在人才库中标出,用人单位便会有目的性地将适合本公司职位的人挑出,这不仅给企业带来了方便,而且还能够使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避免一些“千里马”没有“伯乐”发现而被埋没的情况发生。
健全以优质管理与服务为宗旨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管理的触角涉及每个岗位、每件事、每个动作,任何一个企业都离不开管理,管理决定成败。虽然不少具有一定规模的快餐企业已经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但仍然有许多快餐企业在管理上存在问题,例如:权力所属关系模糊、制度不健全、设施设备管理不到位、服务水平低下等。
第一,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有效分离。多数中小快餐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往往都是同一人,但该管理者往往有经商之道却缺乏现代企业的管理经验,或由于事务繁忙而忽略了企业管理。聘请有管理经验的专业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无疑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平。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由于管理者不是企业的拥有者,工作积极性不高;管理过程中出现贪污浪费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企业拥有者应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和财务管理系统,以保证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的利益,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有效分离。
第二,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制度。要建立起完善的企业制度,企业应该做到:一是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只有与企业文化相结合的企业制度才能更有效地规范员工行为。二是与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相适应。企业在成立初期企业制度应倾向于帮助企业更好地开拓市场,而在占有一定市场份额以后,企业制度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三是要与企业资源相适应。企业制度应不断促进企业资源的完善。四是服务于员工。只有保障员工利益的企业制度才能得到员工拥护,才能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五是共同制定。共同制定的企业制度才能得到大家的拥护。六是实时更新。制度应与企业的发展、市场竞争情况相适应。
第三,加强设施设备管理。合理利用设备,加强设备管理,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能够为企业增加更多的效益。要做好设备的管理,一是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做到科学合理地使用设备;二是要狠抓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对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三是配备专门的检查和维修人员,做到出现故障能够及时排除。
第四,加强服务管理。应做到以下方面:一是树立服务意识。坚持顾客是上帝的宗旨,全心全意为顾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二是服务督导管理。对员工的服务质量进行督导检查并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能够促使员工自觉的提高服务质量;三是注重对员工的教育培训。不定期地对员工组织教育培训,既能提高员工的服务质量,又能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推广以连锁和集团化为主要形式的企业规模经营模式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快餐企业仍然以单店经营为主,另有部分快餐企业虽然采用规模经营的方式,但无论从店面规模上还是连锁店数量上看规模仍然较小,竞争力不强。快餐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产品的低价位与设备的高投入的矛盾决定着快餐业必须采取规模经营。规模经营主要包括连锁经营和集团化经营两个方面。
企业要实现规模化经营,一是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应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在选定合适的产品和目标市场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资金、人员情况及市场前景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采取规模经营的优势和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充分论证,进而选择合适企业自身的经营模式。二是要把发展规模经营与企业品牌化紧密结合起来。发展规模经营不仅要有强大的资金实力作保证,还要有较高的无形资产。对快餐产品的精选提炼,软件方面的全面、稳定、提高,是打造快餐企业集团品牌的关键。品牌化的快餐企业集团和连锁企业展示了快餐企业旺盛的生命力,能更好地推进企业规模经营的进程。三是要把发展规模经营与导入CIS结合起来。导入CIS―企业识别系统,可以让整个企业集团或连锁企业有明确的经营意识、经营指导思想、规范的操作、统一的经营管理方法及统一的企业精神,能够更好地指导企业的经营行为,提高企业知名度。四是加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开发和培育。人才是困扰和制约快餐企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形成人才成长梯队,是形成快餐企业集团旺盛战斗力,充满朝气活力的根本保证。
快餐企业规模经营是选择连锁经营还是选择集团化经营,前提是搞清连锁经营和集团化经营的区别。异同点:一是企业形象共享程度不同;二是经营管理模式不同;三是成员企业的关系地位不同;四是管理方式和经营自不同;五是经营形式不同;六是自身实现条件和内部构成不同;七是组织结构不同。相同点:一是组织形式相同。快餐企业集团与连锁企业都属于经济联合体。二是经营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扩大经营规模,追求规模效益。三是发展趋势相同。二者都可以发展跨地区、跨国经营,组建大型国际联合集团。
快餐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阶段选择合适的规模化经营模式,也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如采用连锁集团化、集团连锁化的经营模式。
推行以国际化理念和经营模式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化战略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趋势使得企业在经营时不再仅仅面对一个局部市场而是面对着一个全球一体化的市场,面临着世界范围内的竞争。西式快餐企业早已在40多年前便采用了国际化战略,西式快餐店已遍布世界多数国家。西式快餐进入中国,不仅丰富了中国的餐饮市场,为中国人民带来了全新的饮食体验,同时也加剧了中国餐饮市场上竞争的激烈程度。中国餐饮历史悠久,品种丰富,口味多变,烹饪方法众多,中餐对海外的消费者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在中国快餐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快餐业生产技术已逐渐成熟,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也日益加深,中国快餐企业已经具备了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条件。
第一,要确定正确的国际化经营理念。面对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和日益激烈的国内餐饮市场竞争环境,中国快餐企业应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更好地研究国外快餐企业发展经验和形势,从企业运作、人才培养和行业规则等方面积极借鉴国际成功理念和模式,先在思路上与国际接轨,这是走向国际化的前提。走国际化道路的快餐企业应该要求所有的管理人员要用开放的思维考虑问题,用超前的市场意识预测市场。企业所有技术创新、管理手段、市场开发、资本运作、品牌塑造都着眼于国际背景,在国际化的领先理念超前视野下开展各项工作。
第二,要确定合理的投资模式。我国企业国际化的途径主要有三种,即出口模式、对外直接投资和合资并购。由于快餐食品价格较低且食品类商品保质期较短,不适合国际贸易,因此出口模式对于快餐企业来说并不适合。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的快餐企业来说是一种比较适合的投资方式,规模较大的中国快餐企业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通过对国际市场的考察,可以在其他餐饮业较发达、资源丰富的国家投资建厂,不仅能够为该国家带来一种全新的饮食享受,而且还能够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开展生产活动,增加企业收益。合资并购是企业资产重组的最常用的方式,它能够直接利用被并购企业的厂房、生产技术以及设备直接投入生产,并且还能够利用被并购企业以前的品牌的影响力及客户资源进行销售。快餐企业在采取国际化战略的时候应选择合理的投资方式。
第三,要制定国际化的企业规范和管理机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企业一旦有国际化的企业定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就应在企业规范制定和企业战略设计时以国际化发展为指导,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在机构、人员配制、公司经营、渠道建立、服务网络等等方面要进行全球化布局,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市场人员都应该按照国际化标准进行招聘,将国际化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当中,并适时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国外餐饮市场的发展程度,同时结合国外当地的法律条件和当地对餐饮业发展提供的政策环境等,选择在合适的国家和地区投资发展。
第四,要有国际化的运营机制和发展模式。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以创新为灵魂,即注重持续不断的自主创新;二是以技术为核心,即注重运用自己最熟悉也是最成熟的技术,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做自己最熟悉的产业和环节,注重在最合适的时机,运用最合适的技术将具有最合适性价比的产品推向最合适的市场;三是以市场为先导,就是注重以市场为先导的技术和管理;四是以资本为后盾,从根本上保障所有投资者的利益,并且是保障所有投资者的长远利益。
完善以中国餐饮文化与企业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建设
对于餐饮业来说,文化既包括行业文化(即餐饮文化)又包括企业文化。餐饮文化是人们在利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所创造的有关饮食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在特定的社会民族文化的氛围中长期积淀形成的饮食思想、饮食心理、饮食习惯、饮食哲学、烹饪艺术等。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哲学、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团体意识、企业形象、企业制度等,对于企业战略的制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一,要注重挖掘中国餐饮文化。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餐饮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享誉全球。现代中国快餐应该不断挖掘中华饮髓,推陈出新。一是从中国悠久历史入手,挖掘五帝、夏、商、周、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中华民国到现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饮食文化精神,为现代快餐注入淳厚的历史记忆,不断进行改良创新;二是从全国56个民族入手,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快餐产品。如维吾尔族的马奶酒、手抓羊肉;朝鲜族的冷面、狗肉、泡菜;蒙古族的烤全羊、奶豆腐都是当地特色食品,将其中一些可以速食的产品作为快餐产品在全国推广,不仅能够让全国人民了解这些民族,还能使消费者品尝到各种口味的食品。在产品中加入文化的特征,能够使消费者在品尝美味的同时感受到一种文化的气息,不仅令消费者得到精神上的享受,还能够让消费者对该产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第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首先应该建设企业良好的物质文化,包括营造良好的品质文化,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优化劳动环境等。其次应塑造企业行为制度文化,包括塑造企业家的行为规范,培育企业英雄人物以及构建员工行为规范。再次,要培育企业管理制度文化,包括完善企业领导体制;选择、构建精简、合理、有效的组织结构或模式;建立、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最后,要培育企业的精神文化,包括培育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企业经营哲学;培育、完善企业精神;培育高尚的企业道德情操以及树立企业的高尚风尚。企业的精神文化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起指导作用,能指导企业规范、合理、有序经营。
发挥政府主导、行业协会相协调机制的保障作用
政府是执行国家权力,进行政治统治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国家行政机关,其职能主要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职能。行业协会是介于政府、企业之间,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之间,并为其提供服务、咨询、沟通、监督,公正、自律、协调的社会中介组织,是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中国烹饪协会是中国各地餐饮行业协会的管理机构,其职能可以概括为“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鉴于目前中国快餐业发展速度快、市场竞争激烈的特点,为保证市场稳定、有序发展,各管理部门充分发挥指导和协调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政府应制定好快餐业发展规划、标准法规和规范。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的《中国快餐业发展纲要》、《全国餐饮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3)》、《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流通领域食品经营管理办法》、《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已经对中国快餐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规范和促进作用,政府的相关部门还应对这些已有的法律法规进行不断的修订和完善,并对法律尚未明确规定但有可能引起劳动纠纷或影响行业发展的部分进行适时补充。
第二,政府应通过立法和其他途径协调好银行和中小快餐企业之间的关系,解决广大中小快餐企业资金难题。由于银行本身观念上的原因以及一些中小快餐企业存在管理和制度不规范,导致很多中小快餐企业融资难,中小企业贷款手续复杂,资金问题成为制约广大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政府应设立一些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或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行为提供政策上的支持,缓解广大中小企业资金压力。
第三,行业协会应协助有关部门制定相关制度,保证快餐市场协调发展。中国地区之间经济的差异导致了各地之间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的不同,快餐在全国各地的发展速度也各不相同。在北京及东部沿海地区等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地区,人们生活节奏较快,对快餐的需求量相对较大,而中西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很多中小城市和地区,由于经济条件或城市规模的影响,大部分人下班后仍选择回家吃饭,这些地区快餐业发展则较慢。对于那些快餐业发展迅速,市场竞争激烈的地区,为了更好地维护当地快餐市场秩序、避免过度竞争,行业协会应协助有关部门采取一些措施来控制餐饮企业数量的迅速扩张。
第四,维护行业内企业利益,促进行业快速发展。行业协会应在政策指导下维护好行业内企业利益、维护好行业发展秩序,以促进本行业更好更快发展。行业协会要促进行业更快发展,应不定期地组织各种会议、增加各企业之间的经验交流;对企业的生产技术、发展情况给予一定的指导;不定期地报道行业的发展动态;为广大企业介绍本行业国外最新的发展情况及技术信息;行业协会还应积极为本行业申请政策方面的优惠和支持,让广大企业得到更多实惠。
第五,协调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关系。每个行业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其他行业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餐饮业的原材料就来自农业、渔业、畜牧业等行业,而餐饮企业所用的生产设备是由制造业生产加工而来。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若上游行业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可能就会直接影响到下游行业企业成本的增加,下游企业往往提出反对意见。在这种情况下,国内某个企业的力量往往非常单薄,甚至不同的企业存在不同的立场,这时行业协会作为企业的代言人,应从行业的整体利益出发,从战略上协调本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系和利益,让本行业的企业得到更多的实惠。
总之,中国快餐业产生至今,总体发展趋势良好,适应了社会发展要求,快餐业得以持续发展,市场稳步增长。虽然中国快餐市场上尚存在一些问题,但广大快餐企业定会采取适当措施积极应对。中国快餐业的“黄金期”在中国部分发达地区已经到来,中国快餐业的未来将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杨铭铎,张良胤.中国快餐业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09(23)
2.杨铭铎,张良胤.对中国快餐业发展现状的分析[J].商业经济,2010(4)
3.杨铭铎,张良胤.中国快餐业发展的阶段性分析[J].商业时代,2010(1)
4.杨铭铎,张良胤.对中国快餐业发展趋势的预测[J].商业时代,2010(19)
5.杨铭铎.回顾、展望与对策―论面向21世纪的中国快餐业.商业研究,2001(4)
6.杨铭铎.饮食美学及其餐饮产品创新[M].科学出版社,2008
7.菲利浦•科特勒.营销管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