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教职工健康教育工作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教职工健康教育工作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教职工健康教育工作

篇1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职工不但面临着各种社会压力,同时还要承受教学、科研、学生管理、自身技能提升、职业发展等压力。教育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教职工的言行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成材,教职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教职工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也要有积极健康的心态、稳定完善的人格、较强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

一、工作内容

鉴于目前高职院校教职工心理健康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内容应包括:增强教职工的心理健康意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和心理调适的方法,有效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学习如何提高幸福感,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学会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

二、工作团队

教职工心理健康教育既属于员工福利,又关系到员工个人的健康发展,因此应有多个部门相互配合实施。具体可由人事处提供相应的制度和经费保障,工会负责牵头协调,心理健康教育部门配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业务支持。根据教职工具体的心理需求,还需聘请学校兼职心理教师和校外心理专家,必要时还要和校外一些专业机构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各部门分工协作,共同保障教职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工作原则

1.普遍性原则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在了解和把握教职工共同需要的基础上,针对教职工中具有普遍意义和代表性的主题和内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让尽可能多的教师参与,从而有效发挥“预防和促进”的功能,促进教职工的全面发展。

2.差异性原则

每位教职工都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不同的社会背景、家庭环境、生活经历和价值追求。在普遍性的基础上,心理健康工作还应针对教职工的个体差异性,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活动,从而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使每位教职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得以提高,最终实现全体教师心理健康发展。

3.保密性原则

开展教职工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难点在于,承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体与客体是同事,存在双重关系,教职工难免会有所顾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过程中,应设立健全的储存系统,个案资料不得泄露,个人记录不得公开,不得随便让人查阅或带离咨询与辅导机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要恪守职业道德,保护教职工的个人隐私,对教职工的个人情况和谈话的内容严格保密,必要时可以聘请外校或社会机构的心理咨询师。在参加一些暴露个人隐私的团体活动后,参与者也应遵循保密原则,在活动之后不得随意泄露和议论其他成员的所暴露的内容。教职工的心理健康工作只有严格遵循这一原则,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让参与的教职工畅所欲言,敞开心扉。

四、工作方式

1.心理健康调研

首先,要开展教职工心理健康教育的调研工作,了解教职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教职工心理需求,找出共性与差异,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

2.专家讲座

对不同的教职工群体,或普遍存在的心理需求,聘请心理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如压力管理、婚姻爱情心理等专题讲座,对班主任辅导员开展师生沟通方面的讲座,针对青年教工育儿方面的困惑开展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讲座,对女性教职工开展女性心理健康方面的讲座等。

3.心理沙龙

定期开展一些心理沙龙,使参与者针对一些问题进行讨论,邀请专家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解除教职工的一些心理困惑。

4.团体辅导

建立团体辅导室,针对教职工共同存在的心理困惑,开展多种主题和形式的团体辅导,使参与者缓解心理压力,消除心理困惑,增强教职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5.专场咨询

聘请校外心理专家定期到学院进行心理咨询,或者和校外的心理咨询机构合作,为教职工报销一定次数、一定金额或一定比例的咨询费用。

6.心理宣泄

建立沙盘游戏室、心理减压放松室、心理宣泄室等,面向教职工开放,使教职工在宣泄的过程中释放心理压力,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

7.同伴互助

提供相对温馨优雅的空间,如心灵茶座,定期对教职工开放,让教职工自行结伴,相互倾诉,缓解心理压力,相互提供心理支持。

另外,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和学院不同的发展阶段,教职工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也会发生变化,教职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变。

五、可能存在的困难

教职工的心理特点和学生有很大不同,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和组织形式也提出更大的挑战。因此,在此项工作开展初期,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

1.工作组织上的困难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可能会出现教职工工作繁忙、家庭负担繁重、抽不出时间参加的现象,导致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因此,必要时需要相关部门组织协调,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以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2.参与者的顾虑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别是个体和团体咨询工作,会涉及一些个人隐私,工作者与工作对象存在双重关系。因此有些教职工难免会有所顾虑,导致实际有需求但参加活动不积极的情况发生,影响工作效果。因此,可聘请校外一些心理专家开展相关工作,避免双重关系,以保证工作效果。

3.工作条件有限

教职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场所设在心理健康教育部门的一些工作场所,国内一些高院校针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条件并不乐观,若对教职工开放,难免会出现场地紧张、经费不足等情况,使教职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因此,为保障教职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应设立专项经费,有条件的,应设立一些专门针对教职工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场所。

参考文献:

[1]黄淑颖.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如何[J].职业技术教育,2014(6).

篇2

Health education in physical examination of railway workers

Zhao Mingzhe

Disease Control Station of Tonghua City,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Jilin Railway,135001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in health examination of railway workers.Methods:Launched health knowledge propaganda lectures,distributed promotional materials,health consultation and diagnosis result intervention countermeasures in each stage of examination(before,in and after the examination).Results:Railway workers have a further understanding and grasp for knowledge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mmon diseases;their awareness of diseases prevention growing;and the rate of health examination increased year by year.Conclusion:To implemente health education,popularize knowledge of health,improve health care knowledge,in order to make sure disease prevention and early treatment.

Key words Railway workers;Health examination;Health education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不断提高,健康体检已成为一种疾病预防、疾病早发现、早治疗,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1]。沈阳铁路局自2009年起,统一组织职工健康体检,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开展职工生活方式及行为干预、保健就医指导、健康监护等一系列健康促进活动,以期提高铁路职工的整体健康水平。

资料与方法

2010-2012年机务段、房产段、车辆段、电务段、工务段42 702名职工健康体检情况。

分析比较2010年未开展健康教育和2011-2012年开展健康教育后各年度间资料。

结 果

2010-2012年度职工参检情况:2010-2012年职工健康体检参检率呈逐年增高趋势,见表1。

不同单位2010-2012年职工参检率比较:各单位2010-2012年职工参检人数逐年增加,参检率间有非常显著差异,见表2。

讨 论

在健康体检中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致死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做出评价,被称为健康教育。通过在健康体检过程中开展健康教育可以实现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一些疾病的早期阶段并不出现症状和体征,因此不容易被早期诊断,当出现症状时,可能已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利用科普讲座、健康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尤其是针对糖尿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预防知识、自查方法、危急情况自救等进行宣传,提高受检人员自我保健意识和卫生知识水平。针对存在的健康问题及健康隐患,分析可能导致疾病的原因,并通过体检结论的告知,提出健康干预对策的建议,使职工了解到健康体检的重要性。因此,通过健康教育能够更加明确健康体检目的。

健康体检中健康教育的实施:健康体检时,部分受检者会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健康咨询,说明人们很关心健康问题,但是由于对预防保健知识缺乏细致深入的了解,再加上工作繁忙、压力较大等原因,这部分人并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自身保健和防病的知识。因此,在健康体检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将健康教育贯穿整个体检过程。①在体检外联工作中进行教育:在体检外联的工作中,外联人员对将要体检的单位开展宣传教育,详细介绍职工健康体检的重要意义,必要时进行面对面的健康宣教。确保职工健康体检工作顺利进行,降低漏检率。②体检过程中进行的健康教育:充分利用体检环境,张贴图文并茂的常见病防治知识宣传画,播放疾病防治知识专题片。各体检项目的岗位医师针对受检者进行语言简单、语调生动、表情丰富、通俗易懂的健康知识宣传,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对受检人存在的病情或问题,了解和分析其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体检实施过程是健康教育的主要环节,在实施过程中重视信息沟通的双向性,对教育重点应适当重复。③体检后的健康教育:体检报告的主审医师根据检查结果和诊断情况,给出科学严谨的综合评价,并综合受检者的生活方式、运动锻炼、家族情况、性格特征等提出健康干预对策建议。在密封发放报告的同时将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饮食要求、须注意的问题等印制成健康知识宣传册配发,供职工或家属阅读。建立职工健康档案,统计分析受检单位的疾病发病率、发病顺位及年龄、性别分布,将结果反馈给各单位,与他们一起分析职工健康状况及可能导致发病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指导意见。同时,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和现场答疑,进一步促使职工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近年来,健康体检得到了深入广泛的开展,健康教育作为健康体检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因此,应在体检过程中利用各种途径向就检者进行健康宣教;通过向就检者讲述一些实际例子,让体检职工了解健康的重要性和体检的必要性。现代医学证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3]。不良的生活习惯与这类疾病的发生密切关系,通过健康干预,帮助人们纠正一些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对这些疾病的预防发挥重要作用[4]。

个人的健康与家庭和集体密不可分,家庭和集体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又会直接影响到个人。因此不仅要重视个人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加强家庭和集体等外部环境对健康的保护和支持也是十分重要的。健康教育是健康知识和健康实践的桥梁,也是促进人群健康的行为。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向每一位受检者宣传和普及健康知识,树立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从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树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提高自身保健知识,真正实现无病防病、有病早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邱桂华,吴君,廖雪梅,等.护理管理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8,2(1):22-23.

篇3

“日前,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生命时报社主办的‘2011中国企业员工健康行’活动,该活动从5月6日启动,历时136天,由来自营养、心脑血管、心理和急救等领域的百余名专家,走进北京、武汉、上海等30座城市的50家全国500强企业,面向企业员工开展了健康知识讲座以及健康调研活动,在这次调查中发现,企业员工身为家庭和社会的双重支柱,压力使其身心受到很大的影响。身体方面,员工最大的困扰来自‘疲劳’和‘失眠’。心理方面,78.9%的员工有过‘烦躁’情绪,59.4%的人感受过‘焦虑’,38.6%的人觉得‘抑郁’”,这些反应出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各种社会思潮风起云涌,价值观念日益趋向多元化,这些社会发展的变化,使得员工工作、学习和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的日趋激烈导致员工的压力增大,各种心理问题也大幅度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引起企业员工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策因素

1、外部大环境。金融危机后企业面临的挑战,部分员工对市场竞争感到畏惧和害怕,从而影响工作状态和情绪。如今全球化经济背景下,企业面临着的市场竞争压力,要想立足,就必须面对行业竞争,这一竞争压力当然会转嫁到企业员工心理上,员工表现出对企业发展自信心不足。在其他很多发达资本国家,市场转型花费了300多年的时间,而我们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的这仅仅三十几年的时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大的变化,人们的心理不适是可想而知的。

2、内部小环境。随着大环境变化,企业重组改制是大势所趋,部分员工因为改制认识模糊不清,出现失落感和忧虑感。企业整体改制,员工从“国家的主人”变成企业的雇员,工龄没有了,待遇没有了,心理失落感油然而生。企业中部分管理制度改革如企业薪酬制度,上岗制度等,按岗定薪,竞争上岗这些给企业员工的利益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这样的反应在国有企业的老员工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是家庭的顶梁柱,肩上的担子很重,心理的压力就会导致员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迅速降低。

(二)个人因素

员工的一些个人问题,如恋爱、婚姻家庭、子女教育、个人心理及生理问题。虽然是员工的个人问题,却是影响员工心理健康的和情绪的重要因素。诸如员工因为身体原因,在工作中可能就会相应出现违章、违纪,我们不能发现其真实原因,不能及时了解情况时,仅仅就是直接这种行为进行追责,员工就会因为被领导批评而产生情绪低落,倘若该员工本身是性格内向型,他也不予沟通,就容易性格更加孤僻,如不及时调整,则容易酿成大祸。

(三)其他因素

如员工与他人人际关系因素、员工工作安全因素、员工工作突发问题影响因素等。员工因为某种冲突和矛盾造成紧张关系,会产生心理问题和压力。员工因工作环境是否安全矛盾心理影响工作精力,员工因各类社会问题,临时突发各种问题也容易导致精力分散。特别是工业企业的一线员工,担心出现事故影响企业形象,这种紧张的情绪往往更加容易发生意想不到的情况,这种心理很大程度地影响工作精力和注意力。这种情况会让员工紧张情绪产生,还有员工因为某种原因,与服务对象、同事、领导发生了矛盾和冲突,造成某种紧张的关系,这也会产生心理问题和压力,导致工作受到影响。

二、员工心理健康教育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必要性

缓解员工的心理压力、促进员工的心理健康、实现员工的心理和谐成为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向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搞好企业经营活动的有力保证。在以往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在教育内容上注重政治化,把思想政治工作当成对员工进行教育的一种政治手段,在教育的方法上,主要采用宣传和“填鸭式”灌输手段对员工进行说教,在一定时期内的确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面对社会各方面的改革的展开,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方面的激烈竞争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思想压力和心理压力,这些新问题的出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改变以往旧的方式方法,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朝着加强员工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去转型,这样才能符合时代的发展。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需要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信息量大量增加,原有的价值观念被不良信息迅速渗透侵蚀,思想政治工作注重的就是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很难适应新形势,现代社会员工面临利益问题时,更加容易趋利避害,及时对员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变得尤为重要,可以使员工的道德观念从扭曲的边缘和功利化的趋势上回转。再者,伴随着企业改革发展,由于制度上漏洞和实际操作中的不公平做法,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存在收入不公的现象,人们产生极大的不公平感,甚至是愤怒。如果对企业中这些“相对弱势群体”关注不够,各种心理不良心理情绪不能得到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时,势必会影响企业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引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把工作的触角伸向被教育者的心灵,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心理诉求,积极化解他们内心的心理困惑,同时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像最近几年时有发生的上访事件,诸如“企业、事业单位干部退休待遇不公平”事件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提出新的要求。

三、员工心理健康教育改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转变思想观念

员工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范畴。在日常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科学合理的安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对员工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或者咨询,对重点员工进行重要援助,及时主动的给心理困惑的员工以必要帮助,建立员工心理帮助计划。

(二)转变工作方式

努力营造一种和谐氛围,密切联系员工,虚心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为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分析员工的心理需求,与员工产生共鸣,达到工作的目的。传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以座谈、会议、报告等形式,先进这种“大而统”空洞式的经常被排斥,大多数员工渴望理解与被尊重。

(三)引导正确宣泄

合理宣泄可以帮助员工改变郁闷心态,减轻心理压力,形成健康心态。引导员工把受挫原因,痛苦等通过倾诉表达,或者企业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开通交流平台,让员工能有处探讨和交流,帮助员工解疑,这样的互动能让员工与企业领导者之间沟通增加。

(四)普及心理知识

篇4

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为目标,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

二、工作目标

住院患者及家属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80%;

健康行为形成率≥80%新创建2所市健康促进学校;学校健康教育课开课率达100%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85%。

职工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80%

健康行为形成率≥70%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80%。

创建一批无吸烟单位、无吸烟学校、无吸烟医院。

三、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网络机构

各级各部门要成立健康教育机构,加强基层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建设。明确分管领导,落实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本单位的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机构、人员、经费、设备、场所、工作六落实。

(二)抓好城区健康教育工作,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县城。

把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医院评比、奖惩、考核活动中。每年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技能知识、公共卫生知识和职业危害自我防护知识培训。定期为病人上健康教育课,1扎实推进医疗机构健康教育。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督促各医疗卫生机构继续完善健康教育组织。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向病人宣传卫生健康知识、预防保健知识、疾病康复知识,提高住院病人及家属的自我保健能力,住院患者及家属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

将健康教育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2全面推进学校健康教育。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督促全县各类学校完善健康教育组织。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试行)开设健康教育课,开课率达100%加强学生健康行为养成教育,重点做好心理健康、控制吸烟、环境保护、远离、预防艾滋、防止意外等健康教育工作,确保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85%和80%以上。按照《中国健康促进学校评价指标》继续开展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各项健康促进活动,力争年内创建2所市健康促进学校。

对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健康体检,3强力推进行业健康教育。各乡镇要督促辖区各工矿企业认真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不断开展多种形式、内容与本行业相关、面向本单位职工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确保职业卫生知识、女工保健知识培训率≥95%对新职工、女工、接毒接尘工人开展岗前、岗位安全与健康培训。确保职工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食品企业每年必须有组织地接受《食品安全法》及与食品有关的营养、卫生、传染病知识培训,确保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法》知识培训率100%

紧密结合卫生防病工作和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卫生热点问题,4稳步推进大众传媒健康教育。报、电视台、公众信息网要设立健康教育栏目。开展多种形式的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对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活动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县健康教育所要在车站、广场等大型公共场所的电子屏幕开展健康教育,城区主要街道和广场、公交车站台等人群集中地设立固定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各机关事业单位健康教育要做到年度有计划、总结和工作活动记录,定期进行职工健康体检,职工健康档案和有关文件资料保存完整。

针对常见病、多发病、重大传染病组织居民群众开展义诊、咨询、知识讲座、行为干预等活动。广泛宣传《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确保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80%健康行为形成率≥70%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统一抽调专家组建“社区健康知识巡讲队”社区开展传染病、慢性病和日常健康行为等健康知识宣讲。5有效推进社区健康教育。桃花源镇要督促各社区设立健康教育活动室。

(三)抓好农村健康教育,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积极推进“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要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的作用,各乡镇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举办健康教育讲座,普及卫生科普知识,运用广播、电视、黑板报、宣传栏、培训班、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宣传基本卫生知识、疾病预防知识、健康保健知识,努力提高农村居民的卫生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使农村居民和中小学生的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健康相关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70%和60%80%和60%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县级各医疗卫生机构分期分批派出卫生技术人员,各乡镇开展健康教育,推广普及卫生知识。

(四)开展多种卫生宣传日活动,围绕重点传染病的防治。

以开办宣传专栏、印发宣传单、悬挂宣传标语、开展义诊咨询等形式,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运用广播、电视等媒介。广泛开展“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9.1传染病防治宣传日、12.1世界艾滋病宣传日、爱国卫生月”世界卫生日”计免宣传日”等主题活动,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卫生防病知识。

(五)开展控烟宣传活动,围绕创建无吸烟单位。

建成区无烟草广告和变相烟草广告,1依据《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和《市爱国卫生条例》开展经常性的控烟宣传和执法检查活动。促进公共场所控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宣传吸烟的危害,2认真开展“5.31世界无烟日活动”各级各部门要运用多种宣传工具。普及烟草危害相关知识,开展吸烟行为干预,降低公民吸烟率。各类公共场所要有明显的禁烟标志,禁止吸烟,并有相关的管理人员。

篇5

躁动起伏、变化剧烈的社会环境给人们的心理世界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强烈震荡。给人们的是竞争机会的增多和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给人们的则是心理的威胁和生存的压力。社会现象会使大学生在社会上遇到很多很多问题。

第一,激烈竞争的压力,这些大学生,一路“过关斩将”,能最终踏进高等学府大门者实属凤毛麟角。他们本以为进了大学就可以松上一口气了,殊不知,高等学府强手如林、高手云集,昔日的“佼佼者”,如今可能成了“平庸之辈”。以前被家长哄着、老师捧着、同学夸着的“宠儿”失去了往日的辉煌。面对着比自己强得多的竞争对手,那些自尊心、自信心极强的学子们,地位的失落、心里的失衡、情绪的急躁,由此可想而知。

第二,日常生活的重负。随着高校收费和市场物价的不断上涨,一个大学生一年中需要支付上万元不等的学杂费和日常生活费,这对那些来自边远贫困地区的农村学生和来自下岗职工家庭的城镇学生来说,绝不是一个小数目,对有的家庭来讲则可以说是个天文数字。这些学生入学前为高昂的学费发愁,入学后一日三餐操心。他们既要面对繁重的学业,又要面对生活的重负。

第三,家庭变故的干扰。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现代家庭也出现了许多过去不曾出现的问题,父母的离异,家庭的失和,车祸煤气和电力事故的不断发生,意外事故的突然袭击……种种天灾人祸,使位数不算少的大学生再成长的过程中容易受到致命的打击。悲观、失望、烦躁、抑郁等异常心理最容易在这些学生身上突然发生。

第四,周围环境的影响。对于那些由全省各地来到青岛的新生来说,他们好像来到一个五光十色、绚丽多彩的全新的世界,与农村生活巨大差别,来自贫富不同家庭学生生活的巨大反差,也给他们带来了精神上的刺激和心理上的不平衡。

以上所讲的几个问题不是某个人的个别问题,而是这群人或那群人所存在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面对人的心理疾病和心理健康问题,如果一味简单地采用严肃的理论教育方式,则似乎很难达到对心理问题的真正解决,最有效的方法只能是用心理健康的方法去排除。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应高度重视的严肃问题。我院采用SCL-900问卷,对我院大学生一年新生结果发现,3%的大学心理健康有问题,主要症状表现在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忧郁和偏执等五个方面。

以上情况分析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简单的说教是不解决问题的严厉的处罚更是适得其反。生活上的关心、心灵上的沟通、心理疾病的医治、知心朋友般的信任、关怀和亲人般温暖才是至关重要的。正如我们经常说的“心病只能用心治”这一点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高度重视。

第一,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教育引导。成立三级心理健康网络,聘用心理咨询师,设专门地点、指定时间,对学生面对面的心理咨询和指导。咨询可采用个别谈心,书面指导,心理信箱等多种形式进行。建立贫困生档案,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解决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

第二,准确摸清学生的心理素质情况,及时了解学生潜在的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对那些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则可做到心里有数、早作预防,平时主动关心,多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以“防患于未然”。平时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用大量的事实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教育,把工作做在前面。

篇6

2004年,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出通知,今后在高等教育中,高职生应占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随着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调整,高等职业教育正迅速突起。近几年,高职毕业生人数占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在不断增加,从前几年的近50%上升到如今的52%,2007年达到258万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高职生已经接近高校学生的半壁江山。当前,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受重视,但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许多高职院校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甚感棘手,感到课难上,事难管,而且在观念和行为上存在误区。正确认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深入思考相应的对策对于做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一些调查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在一所全国著名的高等学府里,两年内就有十几个学生因严重的心理疾病而休学或退学;一项以全国12.6万名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20.23%的人存在不同的心理障碍。而对于高职学生这个较为特殊的群体来说,问题更突出。徐炳谦等对河北某高职院校的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显示,有29.3%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9.7%的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障碍。

高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方方面面。例如,张敏、蒋希等使用SCL-90量表和自编问卷,对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二年级的362 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人际关系不协调、焦虑、抑郁是困扰高职护生的主要心理问题。陈启山、温忠麟使用SCL-90对广东某高职院校187名毕业生进行调查,也有类似的发现:高职大学毕业生有轻度不良健康问题的占21.9%,主要表现为强迫(45.5%)、人际敏感(41.7%)、偏执(33.6%)、敌对(29.9%),较低的为恐怖(15%)、躯体化(10.7%)。有轻度不良健康问题的学生检出率较高,最高高达45.5%。近期,邱开金使用随机抽样法对浙江某职业技术学院的797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高职学生的厌学情绪大、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差、学习成就感弱:进职业院校学习是学生本人意愿的为43.8%,由父母决定的占20.1% ;选择就读职业院校的关键因素是"升学考试成绩不好"者约占50% ,认为"进职业院校读书是无可奈何的选择";热爱所学专业者仅占29.8%;26.5% 的对完成学业"信心不足"或"没有信心"。这表明,高职学生进职业院校学习有"先天不足"的因素,心理发展存在一定障碍的学生也不是少数。

二、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充分认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高职学校生源素质参差不齐,面对学习的压力、经济的压力、行为交往的压力、人格发展的压力、就业的压力以及社会竞争的压力,学生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心理行为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遇到或产生各种矛盾冲突,严重地影响着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不摆脱消极心态的影响,学生将很难适应在校期间的学习与生活,也将影响到将来的工作和事业。为此,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客观地认识自己,冷静地面对现实,形成健全的人格,已成为学校各级组织尤其是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严峻的课题。

科学地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认识上的误区则会严重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高职院校的深入开展。高职院校应该把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高校素质教育,培养全面素质的人才的思想高度,"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

因此,我们充分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又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因此教育者必先受教育的要求,就自然的提到党委议事日程上来,只有这样才能在广大学生中开花结果,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提高管理教育学生的能力。

(二)全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培养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有序开展的重要条件。通过专业的学习、培训和交流,建立起以班主任、辅导员为主体,全体老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在全体教师中树立起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创设和构建了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更新了教育观念,树立起新的学生观、人才观,新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蔚然成风。

一是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融入在学科教学、学校教育活动和班主任工作等各项工作中,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得到优化,这是最重要的途径。二是学校不定期地聘请一些校外的专家和本校的老师,针对学生中的一些突出问题、敏感问题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很受学生欢迎。三是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办公室,由专门人员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四是在校园刊物上开设心理健康的专题栏目《心理信箱》,针对学生来信中所反映的困扰他们的问题进行答复,对个别同学进行心理辅导。五是选择一些合适的量表,在学生中进行心理测试,通过对心理测试结果的科学分析,使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使教师掌握学生普遍的心理状况和不同年级学生的特殊心理需求,为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六是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三)多种形式的开展心理健康载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开展:一是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融入在学科教学、学校教育活动和班主任工作等各项工作中,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得到优化,这是最重要的途径。二是学校不定期地聘请一些校外的专家和本校的老师,针对学生中的一些突出问题、敏感问题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很受学生欢迎。三是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通过多渠道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效地缓解了学生的压力,释放了不良情绪,从而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和谐发展,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唐勇林.10省高职生初就业超本科 并非学历高就好求职.中国教育新闻网

[2]当代大学生遭遇心理困惑[EB/OL]

[3]徐炳谦,张能云. 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途径探析[J]

篇7

相较于一般本科院校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极其复杂,不仅仅有通过全国高考的高中毕业生,也有中专、职高、技校毕业过来的学生,由于成长环境与教育背景的差异,高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有共性也有其特殊性。

(一)对大学生活的适应障碍

就目前来说,高职院校学生的主力军都是“90”后,大多是独身子女,在生活上对父母有着较强的依赖心理,独立生活能力不强。在进入大学生活后,面对环境的变化很多学生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来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其次,大学教学和学习方法的转变,许多的学习都要学生在课余时间来完成,面对突然多出来的“自由时间”,常常不知该如何支配。同时,高职新生适应大学生活需要一个过程,如果不能很好适应,势必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再次,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生活之前缺少缺乏集体生活的经验,不知道如何与寝室同学相处,加上对水土、气候、语言等环境的不适应,容易导致学生产生烦躁、痛苦、紧张不安等焦虑情绪。

(二)学习目标的茫然

相比于高中阶段,大学学习的目标非常模糊,对于该怎么学习,实现怎样的学习目标,为什么学习……等茫然在很多高职新生身上表现得淋漓精致,部分新生表现出困惑、不知所措,缺乏对大学阶段学习的规划,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失去了前进的动力,造成精神颓废。

(三)人际交往的困惑

大多数高职新生在入学前,都是家中“宝贝”,学习和生活环境非常优越,他们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在与人交往方面缺乏有效的技巧。在进入大学后,学生来自于五湖四海,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尽相同,面对陌生的人群很容易产生社交恐惧心理,一旦发生矛盾,又不懂得如何沟通和交流,容易在人际交往中出现了冷漠、孤僻、自我封闭等现象。

(四)就业压力导致自我定位模糊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上个世纪有着“天之骄子”之称的大学生开始慢慢大众化,这对高职学生的冲击更大。近日有媒体调查得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2013年成为了史上“最难就业年”,这让刚刚步入大学的同学也感觉到局势的严峻,同时加上对自己的发展定位不明确,现实与理想之间巨大的差距、未来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容易左右他们的情绪,成为高职新生产生心理疾病的重要诱因。

二、改善高职新生心理问题的教育策略

(一)加强新生入校后适应性教育

高职新生入学后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情况,容易进一步产生适应,因此,强化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引导对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如在入学一个月后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筛选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新生进行咨询访问,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实际心理情况来对症下药,对普查出的确实存在有适应的新生,可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进行跟踪了解,联合辅导员多途径加强与新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一旦发现情绪变化,及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注重新学期开学的疏导教育

通常来说,新学期伊始是青少年心理的高危期,在结束了漫长的假期步入学校,普遍会出现难以适应正常学习生活、情绪焦虑等心理问题,为了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和人身安全,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监测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新生入学后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同时利用起家庭与学校互动的平台,通过双方来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变化,通过家庭来与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沟通,来帮助学生平稳度过开学适应期。同时,相关部门应联合开展一系列的文体活动,帮助新生调整心态,尽快融入到大学的校园生活状态。

(三)构建立体式心理健康辅导体系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力量来源于心理健康教育部门,主要的工作就是为需要进行心理辅导和咨询的同学提供相关的服务,但是要在全院广泛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单靠心理健康教育部门的力量远远不够,我们理应构建以心理健康辅导为中心、院系、班级及宿舍为辅的立体式心理健康辅导体系,同时积极融入信息技术,开通心理中心网站,通过邮件、QQ、留言等方式,针对性地为新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

(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构建和谐校园

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良好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对帮助新生身心健康发展大有裨益,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新生缓解在学习、生活上的压力,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地去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宽容、友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大力宣传“正能量”的风气在学院盛行,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提供广大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舞台,帮助其个性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其次,要大力探索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除去在新生课程上安排的身心健康课程外,还应该定期的召开心理主题班会,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邀请专家学者、社会名人举办心理专题讲座。同时,对于与身心健康有关的学生组织或社团,要充分赋予他们自,努力在内部开展自我教育,帮助新生得到锻炼。在开展相关的活动当中,要大力倡导主旋律,努力营造和谐的氛围,帮助新生找回自我,增强自信,以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概率。

结束语

总之,加强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该正确把握好高职新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才能够找到科学有效帮助高职新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这对稳步推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帮助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爱素、潘毅、汪涛、杨晓珍.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4).

篇8

临床通过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可以得知,临床实施常规护理加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明显高于单独使用常规护理的效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下表1所示。

3讨论

护理工作的更深远的发展方向就是健康教育,它是护理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实施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同时也有利于患者形成良好的心理,会更有信心地抵抗疾病。在医院内开展健康教育,对护士的理论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同时还能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组织的能力,让护士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更加丰富。健康教育的内容有符合科学性和针对性的原则特点,要按照每种疾病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开展健康教育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内容,那就是护士的素质,健康教育的开展直接受护士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影响,因此,医院也要加强度护士专业素质的培养。

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应该对患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特征、知识水平等提出一些具体并有针对性的指导,使患者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识,从而强化他们的行为。因此,在健康教育中应建立具备个体化的健康教育目标,对个体存在的问题认真评估,制定出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对策,内容要具体,注意事项要明确,让患者知道怎么做,使患者能够真正享受到健康教育带来的好处。护患关系是指护士和患者之间相互的关系,通过临床诊断以及在护理的过程中,建立的人际关系,是医患关系重要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护患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加强护患的沟通,使双方能够互相理解、信任,是减少护患纠纷重要的方式。护患的关系应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护士对待每个患者的态度要公正平等,要注重他们的社会因素和心理活动。对患者有要针对性的工作,例如对老人要像女儿一种去敬爱他们;对带儿童,要具有母爱;对待同龄人,应像兄弟姐妹一样理解他们。情感交流是护患关系中很重要的,有时能够起到主导的作用。

具体地来说,健康教育可以通过这几种方法来实现,主要有对患者在入院的时候进行一些宣传教育。患者在入院的时候最先要和护士接触的比较多,因为患者本来对医院的环境不适应,还有患者或多或少会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些担心,往往会产生紧张的情绪,这个时候,医护人员的关心和照顾会为患者带来极大的帮助。所以,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的时候要热情地对待患者。责任护士既要向患者介绍医院的一些情况,同时还要对给患者介绍他的主管医生、科主任以及护士长等,同时还要介绍同一个病室的患者,这样做希望患者可以对医院的环境和一些制度在短时间内有清楚的了解,责任护士要尽可能地做到让患者满意,和患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篇9

二、利用微信开展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途径

1.建立微信平台,定期推送心理健康知识。微信公共平台的用户可以定期推送消息、传播品牌文化。2013年9月,西北工业大学推出“大生活圈”手机微信平台,定期推送研究生关注的校内外学术、科研、生活、就业等信息,发送哲理、励志小故事,为研究生提供各类校内信息查询服务,调查了解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意见和建议。开学短短两天,微信的关注已经达到1500余人,微信强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可见一斑。在微信时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开展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丰富的内容和定期推送信息吸引在校大学生的关注。但应注意推送内容要贴近高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要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有关,这样能获得更多的关注,顺畅地传播心理健康信息。微信平台具有评论功能,教育工作者可以回复留言,在微信平台上和学生沟通交流。2.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层级网络交流平台,增进交流。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层级网络是由三级构成:第一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第二级,各院系学生工作人员;第三级,朋辈心理委员。在微信广泛应用之时,学校利用微信群可以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层级网络。学校建立各层级微信群,鼓励传统各层级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辅导员、学生干部使用微信,在微信群上定时讨论活动和心理知识,实现信息的交流、反馈和传送。在师资力量有限的情况下,朋辈心理健康平台的搭建非常有必要,可以建立由心理爱好者、心理社团、班级心理委员组成的网络心理工作团体,对其进行心理培训,内容可选择基本心理健康知识和常用调节技巧,通过考核的学生推荐为朋辈心理咨询师,可对同学的困扰进行网络上的疏导,建立网络心理自助系统。3.利用朋友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微”能力。微信时代,人人微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更要主动进入微信阵地,熟悉微信“聊天”“即时对讲”“朋友圈”“摇一摇”“附近的人”“公众平台”等功能。以微信为载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有必要对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微信运用能力和觉察能力等“微”能力,善于从学生的朋友圈信息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尽早介入,预防心理问题严重化,让学生感觉到他们是被关心的、被尊重的,从而使他们早日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走出内心的迷茫,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4.扩大宣传,调动学生关注微信心理健康内容的积极性。在调查中发现,微信在大学生中普及度虽高,但功能没有被充分利用。通讯是大学生使用最频繁的功能,其次是浏览公众平台,微信只是因其语音对话的方便性才逐渐取代了QQ通信。即使部分同学在使用公众平台浏览信息,大多是进行休闲娱乐性质的浏览,缺少自主学习和调节心理健康的意识。因此,学校必须通过校园媒体、宣传栏、心理讲座、心理课堂大力宣传,使学生自主关注微信平台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了解微信不仅可以娱乐休闲还可以学习知识,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帮助自己走出迷茫,高效地学习和生活。在微信平台建立初期,学校可通过全校心理健康活动参与程度设立奖惩制度,就学生表现活跃程度和考核分数适当奖励额外学分,鼓励学生主动关注心理健康微信平台。5.使用微信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挑战。学校利用微信可以迎合学生的喜好,为心理健康教育增加新的工作途径,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令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学习。但在使用微信时,学生容易忽略使用时间,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造成过度使用。在宣传心理健康微信平台的同时,注意教育学生不要过度迷恋和使用微信,否则会导致另外一系列心理问题和障碍的出现。微信时代如何利用微信趋利避害的传播心理健康知识,是网络时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作者:丁文君 单位: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10

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及学校对于招生的投入,职校学生有省内省外、市内市外、农村城市的;有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工作几年之后来学校再学习的,因此学生入学后容易产生地缘性矛盾。

(2)职校学生家庭存在两极分化的情况。

部分学生家庭家境较为富裕,多为独生子女,因此从小蒙受家庭宠爱;而部分学生家境贫困,造成家庭教育观念较为陈旧。部分学生为留守学生,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形成隔代教育环境。但是,家庭教育往往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教育环境。因此,家庭教育的差异有时也会引发学生之间的激烈矛盾。

(3)职校专业性别差异明显。

比如,汽修系的大部分专业可能学生全部是男生,而会计专业可能全部是女生。学生间戏称“和尚班”“尼姑班”。

2.能力特点

职校学生在能力方面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在生活上,大部分学生可能是初次住校生活,缺乏生活习惯和方法的管理能力。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许多学生会因为情绪管理问题而产生矛盾。在学习上,许多学生因为注意力和时间的管理而烦恼。在职业规划里,许多学生会因为目标管理出现问题而茫然。总的来说,职校学生在自我管理能力上的欠缺,形成了他们现在的生活状态。

3.心理特点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青少年期(12~18岁),基本的自我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这一阶段存在着自我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的危机,此时青少年个体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试图建立一种新的自我同一感或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系列的感觉和感情。埃里克森提出了在此阶段的一个“社会心理的合法延缓期”的概念,他认为随着青春初期的到来,青少年往往感到自己没有能力持久地扮演一种社会角色和承担社会义务,感到要做出的决断太多太快,因此在做出最后决断前需要进入一种“暂停”的时期,以便延缓眼前必须承担的义务,避免同一性提前完结的内心需要。如果青少年没有形成一种积极的自我同一性,那么他们就会产生角色混乱,表现为不能选定一个生活的正确角色,不能确定自己是谁、干什么等。角色混乱的青少年常常焦躁不安,对社会所赞赏的角色表示蔑视和敌意。

二、职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

1.心理健康课

课堂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主要的方式。通过课堂,可以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相关知识点,规定学生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因此,心理健康课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当然,心理健康课堂不应该是心理理论的讲述,而是应该侧重维护心理健康的技能和方法的学习。通过心理健康课堂,可以普及心理健康常识,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兴趣,防患于未然。

2.心理活动课

心理活动课主要是以心理活动为载体,针对活动对象的需求,围绕一定的主题,设计一系列的活动,使得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的过程。例如,以“团队合作”为主题,设计“信任背摔”“驿站传书”的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信任和沟通对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心理活动课因为其形式的多样性和娱乐性,颇受学生喜欢。

3.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这种形式可以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例如以人际沟通为主题组建团队,通过关系建立、主题实施、团体结束的三个阶段,使得学生通过团体动力系统去体验各种沟通方式。由于团体成员的问题类似,因而可以通过观察他人来加强内省,也可以使学习到的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更容易得到强化。

4.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主要是心理咨询老师协助来访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目前,由于政府、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心理问题,因此,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的师资力量也不断加强。通过各种途径的宣传,学生也加大了对心理咨询的接纳。心理咨询可以针对学生个体问题,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

篇11

二、自媒体时代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自媒体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机遇。一是自媒体在开拓学生失业、健全大学生心理机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媒体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便捷的资讯,使大学生的感官世界、内心世界更为丰富,在提升大学生思考的深度与广度,从而塑造坚毅、坚强的品质,顺利渡过青春期危机。二是自媒体平台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获得新的发展契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个别咨询与团体辅导进行,这种教育模式难以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且其心理诊断工作也相对困难。自媒体的出现与发展较好地解决了这种问题,并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无处不在。三是自媒体为大学生创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并普及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自媒体平台的交互性使众多资源能及时共享,大学生可避免直接面对心理咨询的尴尬,通过微博、微信、博客等形成心理咨询的合力。另外,自媒体也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是在自媒体影响下,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趋于复杂。一方面,大量的信息涌入大学生视野,大学生一时间难以对所有信息及资讯做出判断,以致于出现短时间的认知失衡现象。另一方面,现实中的面对面交流变得更加困难,在自媒体影响下,大学生的虚拟网络生活逐渐取代现实交际,以致于大学生在网络平台上放纵自身情感,从而导致人际交往能力逐渐下降。同时,自媒体平台的不断丰富与多样也催生了网恋现象,大批大学生将情感体验寄托在网络平台上,以致于出现恋爱心理扭曲的现象。二是自媒体的问世与发展加大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自媒体的开放性特点使大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并对课堂教学产生怀疑,传统教育的影响力正在削弱,新问题、新情况开始出现。

三、自媒体时代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创新的主要策略

(一)搭建线上线下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自媒体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完美融合是现阶段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只有坚持科学教育理念,结合内容与手段,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媒体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引导大学生克服自身困难,发展自我。所以,高校要积极利用自媒体技术,在微博、微信、人人网上以班级、学院为单位搭建平台。一方面,大学生可通过浏览主页了解集体活动,并在规定平台上与其他各成员进行交流、互动,从而构建相对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同伴关系,消除可能出现的矛盾。另一方面,教师可通过自媒体平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引导大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培育其主人翁精神与意识。

(二)建立健全相对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围绕学工室、心理咨询室、班级三个方面,构建相对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首先,学工室积极设计与管理校级或院级心理健康教育网页,并将其植入各自媒体平台中,从而起到推广与宣传的作用。其次,心理咨询室以校园BBS论坛、人人网为主要场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预防,并对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最后,学生辅导员要积极开设个人微博、邮箱,参与对本班、本年级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让班级心理委员与各学生加入到心理健康教育QQ群、微信群,从而形成相对封闭而又不失开放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篇12

一、 中职生几个心理特点

中职生外在表现很多,比如迟到旷课常,上课睡觉玩手机,不尊重他人,更有甚者,男生为点小事大打出手,女生寻死觅活。归根结底,源于其心理健康问题,笔记总结机电中职生心理特点和由此产生的现象,有相对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

1、智力发育总体属中上:没有任何人下过如此结论,中职生是比考上高中能读大学的人智商低。相反中职学生的智力发展通常比较好,不存在智力低的问题。这可以从他们为迟到所编的无穷无尽的理由看出。曾经吴福元用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WAIS-RC)对中职学生进行了一项智力调查,结果发现中职学生的平均智商为116.08,属于中上智力或高智力水平。已故心理学家朱智贤主持的一项国家重点研究课题“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2、承受挫折能力相对较强:中职生大多数受批评较多,尤其是男同学,所以他们承受挫折能力相对较强。据一相关报道,某初级中学一初二女同学被老师怀疑考试作弊,只因这样,便承受不起,跳楼自尽,感叹于一个花季生命结束的同时,亦让人思考现在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的脆弱,所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这个特点也有坏处。坏处就是中职生对于某些级别的批评否定打击,苦口婆心的教育早已司空见惯,所以要想他们改变现状也是很相对比较难的。

3、自卑: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自卑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力和品质评价偏低的一种消极情感。中职生的自卑感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来自学习,有来自家庭经济或家庭不完整,也有的来自自身外貌和才艺。学习方面的自卑比较普遍,由于初中阶段学业上的反复失败,不受重视,自卑感强,对成绩充满冷漠、仇视,自然厌学。中职生每天上课安排相对初高来说已经很少,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多,既然厌学,那一天安排的6节课也会是度日如年,他们就会想办法让正常上课时间变得精彩,即有了各种违纪表现,甚至有的违背道德。另外由于家庭或自身原因,性格极端,或太安静或太暴躁,这些的根源都是自卑。

中职生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下受着不同的期望,不同的教育有着更大的心理压力,我们必须帮他们缓解这些压力,形成健康的心理。下面就从两个大的方面探讨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及对策。

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对策

人需要什么?想得到什么?马斯洛心理学需求层次论按高低先后排序给出的答案是这样的:1.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2.安全需求(safety needs),3.隶属与爱的需求(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s),指被人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及支持等的需求; 4.自尊需求(self - esteem needs),指获取并维护个人自尊心的一切需求;5.知的需求(need to know),指对己对人对事物变化有所理解的需求; 6美的需求(aesthetic needs),指对美好事物欣赏并希望周遭事物有秩序、有结构、顺自然、循真理等心理需求; 7.自我实现需求(self - actualization needs),指在精神上臻于真善美合一人生境界的需求,亦即个人所有需求或理想全部实现的需求。它告诉我们现在的中职生的需求大多数在三层次和四层次上,那我们要给他们信心让他们去实现。

1、注重中职生生活环境。

孟母三迁,告诉我们环境起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如何让环境有利于健康心理的养成,我们首先可以发挥职业学校的特色,结合各种专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如各种篮球比赛,手抄报比赛,绘画书法象棋等各项文体活动,以及专业知识竞赛等等,既增加了学校生活的情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能力,最重要的是体现了自身价值,有成就感,告诉他们我只是考试不行而言,这就是心理学需求层次的第三和第四点。其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始心理健康课程,设置心理辅导的老师和场所,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师生平等对话和情感交融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化解和心理健康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篇13

其次,从学校的角度上看,开展教学水平评估至少有三个价值:一是鉴定的价值。通过评估能够衡量一所高职高专院校教学工作处于什么水平,增强了社会对学校的了解和监督。二是发现的价值。通过评估可以全面总结学校办学经验,提炼办学特色。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估可以发现问题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三是增加价值。通过评建工作能够凝聚人心,共同推动学校的建设、改革、管理工作不断上新台阶,这实际上增加了学校的价值。

2.当前高职高专院校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评估的组织形式是由各省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教育部制定的评估标准和统一要求,组织对本地区高职高专院校进行评估,教育部抽查各省的评估工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2.1是从指导思想上看,“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这20字方针还没有得到全面的贯彻落实。个别地对评估工作认识不足,出现了凡是建了新校园的学校就被优先考虑评为优秀的做法。有的地区把评估的进程安排得很急,留给学校自评自建的时间较短,出现了一些学校自评与专家的评价反差较大的现象。

2.2是从组织方式上看,一些地区的评估专家组织没有建立起来,工作的程序也不够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估工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2.3是从各个专家组的水平看,还很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估的信度和效度。

2.4是被评学校的态度影响了评建工作质量。一些学校对评估工作的组织还有偏差,重评轻建、重硬轻软、重材料、轻工作实效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不仅影响了评估的实效,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就业方面,就业率低的院校不能评为良好和优秀。

3.评估是高职高专院校的机遇

开展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不仅是政府和教育部门对高职高专办学质量的监控,对高职高专本身而言是机遇,也是发展的契机。

3.1通过评估,使学校准确定位

明确的发展目标,切实可行的长远规划,有力的保障措施,是学校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学校的实际情况是否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标准,是高职高专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主要内容。也就是说,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引导作用,即以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引导学校正确定位,促使其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各项教学改革与建设,保证高职高专教育在国家整个教育体系中健康发展的方向。

所以,对高职高专院校开展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主体—学校自身而言,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能够引导学校更准确地定位,是促进学校建设和发展难得的机遇。

3.2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

我国高职高专教育起步比较晚,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存在很大缺陷,学校自身的建设任务十分艰巨。

国家教育部对高职高专教育的建设十分重视,为保证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教育部组织全国的优秀教育专家相继制定并出台了《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评价体系》、《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体系》、《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等文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政策,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不仅实现了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水平评价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而且为高职高专院校在办学指导思想、教学基本条件、教学改革理论和实践、教学管理方法和手段、教育质量监督和评价、是否突出特色等方面,起到了自我鉴定和诊断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提供了在教学的改革、建设、管理、研究、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社会评价等方面与同类院校定量比较的标准,为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争创同类院校领先水平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参照系。

所以,在迎接评估这个机遇时,一定要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使学校的办学产生质的飞跃。

4.评估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

评估只是起到鉴定、诊断、导向和激励的作用,事实上,要实行持久的高质量教育应当是学校内部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单靠外部的监控是难以保证的。评估是手段,不是目的,“评建结合,重在建设”应在学校工作中贯穿始终。“建设”中,应避免出现“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不能因为“硬件”指标易量化,一目了然,就重视办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学术氛围、学风教风等方面不易量化,就轻视。也应避免“硬件不足软件补”的错误做法。在高职高专教育经费本身就不充裕的条件下,“软件”建设更是关键,应从管理上要效益、要质量。“发展才是硬道理”。抓住机遇,直面挑战,从学校长远的发展统一考虑,按照整体优化的思想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特别应注意把评估工作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扎扎实实,边评边建,注重效益。在硬件建设上,要注重实效,避免把利用率低的设备买来充数,把有限的经费首先用在对提高教学质量起重要作用的环节上,避免浪费。在软件建设上,要注意抓落实,规章制度写出来是容易的,如何统一思想认识,树立其权威性,怎样将其转化为广大师生自觉行动的准则,则是艰巨的任务。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院校永远的使命,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事业。因此,持续的改进、改革动力对于院校来说十分重要,而动力的产生需要清晰、健全的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运行机制做保证。要不断地激发、调动学校教职员工自我评估、参与评估的积极性,并将专家评估的压力转变为凝聚力,转变为学校发展的动力,从“要我评估”变为“我要评估”。把评估的结果看成是学校非常宝贵的无形资产很好地加以利用,实现学校资源的整体优化,增强学校的办学特色,根据社会需要和办学条件,调整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