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趣味化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象元素符号、化合价、溶解性表等都可以编成歌诀来进行记忆。歌诀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确实可以用来帮助记忆,使你轻松愉快地巩固学习成果。
二、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就是要把需要记忆的化学内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谐音结合起来进行记忆。如地壳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前三位是“氧、硅、铝”,可谐北方音为“养闺女”。再如,金属活动顺序为:钾、钙、钠、镁、铝、锰、锌、铁;锡、铅、铜、汞、银、铂、金可谐音为:“加个那美丽的新的锡铅统共一百斤。”
三、会意记忆法
会意记忆法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进行自我理解和再加工处理,然后去巧记。
如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开始时,先通气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气,因此可会意记作,“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再如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别会意成“一分为二”(分解反应)“合二为一”(化合反应)、“取而代之”(置换反应)、“相互交换”(复分解反应)。
四、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实验或概念用联想的方法进行记忆。联想法是带有验证性的记忆方法,是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的产物。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抓住问题特征,由此及彼发展联想。如记忆氢气、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可用实验联想,对比联想,再如将单质与化合物两个概念放在一起来记忆:“由同(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化合物)。对于文字较少而又零乱的难以记忆的小问题要抓住关键字词进行奇特联想,如氢氧化钠的用途是: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上,可记为:“纸(织)上染了肥油”。
五、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就是针对一类化学知识或规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可选取有代表性的字或词缩略成提纲挈须的骨架进行记忆。如实验室制氧气的七个实验步骤记为;“检、装、夹、点、收、移、熄。”“检”指检查装置是否漏气;“装”指往试管里装药品;“夹”指把试管夹在铁架台上;“点”指点燃酒精灯;“收”指收集气体;“移”指把导管先移出水面;“熄”指熄灭酒精灯。再如过滤操作中的注意点浓缩为:“一贴、二低、三靠”。
六、猜谜记忆法
猜谜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知识编成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生动形象幽默的谜语进行记忆。如记忆一氧化碳性质的谜语是:”左侧月儿弯,右侧月儿圆,弯月能取暖,圆月能助燃,有毒无色味,还原又可燃。”
七、形象比喻记忆法
篇2
一、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
化学科和其他的学科一样都是中学之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因此,可以和别的学科一样,首先从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入手,注重在课堂教学之中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好奇心,尚未成年的学生更是如此,要使其克服自身的学习惰性,完全可以通过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去抓住学生的学习好奇心,从而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焕发出学习的激情。
1.优化新课导入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在开始每一堂新课时我们都会设计一个新课的导入,导入的设计的目的是承上启下,连接旧知识,自然引出新知识。但是,如果在这承上启下的过程之中,如果能够使其具备一定的趣味性,还会更加深入地引发出学生的学习好奇心。
2.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保持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在学习新课的开端具备了一定的好奇心,这也就使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也就使学生能够感觉到学习的趣味性。为了保持学生的这份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就必须注重教学时理论联系实际。因为空有高深理论的学习而不联系实际,只能够使所学知识日益变成空中楼阁,时间稍长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联系生活的实际,却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所学知识的用途,能够亲身去体念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乐趣,也就进一步加深了学习的兴趣。
3.教学中注重提问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思维。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课堂提问的趣味性也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有时听到别的老师埋怨,埋怨学生不认真听讲,不积极思维,那么我想——学生为什么要积极主动地去思维呢?你的课堂表达能力有没有能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你在教学之中多恰如其分地提些问题,多提高这些问题的趣味性,难道还唤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
化学是基础的自然学科之一,学习过程之中对问题的抽象思维运用较多,时常要进行积极地推理、运算和判断等,这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开动脑筋,因为脑是思维的器官。要使学生开动脑筋,这就需要学生自己有一定的学习兴趣,提问就是刺激学生开动脑筋的一个十分有效手段。一个十分有挑战性的提问,一个十分有启发性的提问,一个十分有趣的提问,时常都能够十分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学生学习情绪,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去面对挑战,去解决问题,去体会问题解决后的成功,这份成功又进而推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一个十分平淡的提问,一个十分无聊的提问,一个过于简单的提问往往总会使学生厌倦思维,因为他们觉得这些问题不值得去思考。
4.积极运用各种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化学课堂的趣味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学的手段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尤其以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之中的运用表现最为突出。如果我们积极地去运用这些新颖的教学手段,必将会唤起学生的学习好奇心,进而激发化学课堂的趣味性。
课堂教学的方法也是各式各样的,在教学之中我们可以去探索运用这些方法,积极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化学课堂的趣味性。例如,讨论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参与探索,尽情地展示自己的见解,这样通过各同学之间的探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化学课堂中来,感觉课堂学习的轻松和自由。边讲边实验法,教师适当地讲解提示,然后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做实验,去验证课堂教学的结论,探索和发现其中的问题,独自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真正使学生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增进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有兴趣的课堂就是一堂有趣的课。
二、提高化学演示实验的趣味性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化学的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本身就充满了一定的新奇性,因此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实验本身的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注重实验设计的趣味性。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直观、新鲜、神奇,这也离不开优化的设计。例如,在讲酸碱指示剂变色的实验时,碱可以使无色的酚酞变红色,学生看到这神奇的变色,定会兴趣十足,如果在后面补充一点——在加一些酸,红色又消失了,再加碱又变红色。加了如此一个反复的实验内容,就可以使学生不拘泥于狭小的知识点,从而使其想的更多,思考得更多,学习的兴趣也更加十足。
其次,注重实验操作的趣味性。化学药品中有毒、易燃易爆、有腐蚀性的药品很多,因此化学实验的操作就有其一定的规范性,如果实验中有违规的、错误的操作,轻则影响实验的现象和结果,重则会发生实验事故。所以在化学教学之中,应该十分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当然我们可以在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的同时注重一定的趣味性,使学习不至于枯燥。
三、注重化学史中的趣味性发现
篇3
江玉琴(1975-),女,深圳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文化理论。(广东深圳 518060)
本文系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全球化时代消费文化的本土意识建构与应对策略研究”(项目编号:GDl0YWW03)的阶段性成果。
大众文化作为工业社会的产物,它的批量生产与大规模消费已经成为全球化的基本现象。随着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和消费业的中心,美国大众文化也由此成为全球传播最为广泛的消费文化模式。但美国大众文化在其他民族国家的传播与消费,也引发了人们对大众文化本土化问题的关注,产生出文化民族性的诉求。如何在美国大众文化的侵袭下保持民族文化的本土特点和生命力是很多学者致力于探讨的问题。本文力图分析伯明翰学派先驱F.R.利维斯在批判大众文化后提出的民族文化发展模式,为全球本土化的民族诉求寻找一种可能的途径。英国作为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在20世纪上半叶就已经产生了对美国大众文化的抵制,并千方百计寻求民族文化的资源。以F.R.利维斯为首的一批英国文化批评家在20世纪展开了大量的大众文化研究,探讨了全球化大众文化生产与传播下的英国本土文化的发展趋势,这使得我们在审视全球化与本土化、工业生产与民族性等问题上,由此可以获得启发,认识清楚大众文化的特性,认真思考全球化大众文化中民族文化的发展路径。
一、全球化时代的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是个发展的概念,它经常被人与通俗文化、流行文化等概念交缠在一起。
大众文化概念最早是与人们对工业社会的批判结合在一起的。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将大众文化与“文化工业”相提并论,认为大众文化工业把社会的个人塑造成无个性的群体一分子,“整个文化工业把人类塑造成能够在每个产品中都可以进行不断再生产的类型”。由此来批判资本主义大众文化对人的物化与异化。大众文化使人们的个性成为一种虚幻,并以此为资本家进行有效控制民众的一种方法。相对于法兰克福的大众文化批判,其他的学者更关注文化概念的梳理,试图以此勾勒出大众文化的特点。美国批评家麦克唐纳认为: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西方文化已经形成了两种文化:即传统文化(高雅文化)和市场成批量生产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发展出它的新媒介,如收音机、电影、漫画书、侦探小说、科幻小说和电视。因此,大众文化有时也被称为“通俗文化”,它的标志就是大批量消费。大众文化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政治民主和大众教育打破了古老的上层社会对文化的垄断。企业建立了获益的市场以迎合新近觉醒大众的文化需要,而技术的先进性使得书籍、期刊、图画、音乐和家具的廉价生产成为可能,有足够的产量来满足市场的需要。现代技术创造出新媒体如电影、电视等适宜于大众生产与分配的产品。这种现象在现代是非常特殊的,而且完全不同于以往人们所知的艺术或文化。因此,可以这么说,大众文化的产生的确成为高雅文化发展的一个毒癌。
很显然,在这个意义上,麦克唐纳与法兰克福学派观点一致,都认为大众文化对传统文化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但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大众文化具有独特的民间意义。但麦克唐纳发现,大众文化与民间技艺的差异性多过相似性。因为民间技艺产生于人们的自发、自动的表达,是人们自我的表现,并不受益于高雅文化,而是满足自我的需要,而大众文化则主要由商人雇佣的技术师来创造的,往往观众是被动的消费者,人们参与这个过程只是限于买或者不买。因此,大众文化剥削了大众的文化需要以获得利润或维持他们的阶级统治。大众文化特性反映了资本主义成为一个剥削的阶级社会,而不是一个和谐的共同体。
另一位美国文化批评家约翰·菲斯克则恰好持相反观点,他认为:“大众文化是由居于从属地位的人们为了从那些资源中获取自己的利益而创造出来的,另一方面,这些资源也为支配者的经济利益服务。大众文化是从内部和底层创造出来的,而不是像大众文化理论家所认为的那样是从外部和上层强加的。在社会控制之外始终存在着大众文化的某种因素,它避开了或对抗着霸权力量。大众文化始终是一种关于冲突的文化,它总是关涉到生产社会意义的斗争,这些意义是有利于从属者的,并非主流意识形态所喜欢的那种,这场斗争的胜利,无论如何地转瞬即逝或受到限制,总能创造出大众的快乐,因为大众的快乐始终是社会性的和政治性的。”菲斯特摒弃了法兰克福学派所认为的资本主义对大众的精神文化掠夺,他借用文化霸权的观念,将大众文化看作了底层人们针对主流社会的一种有意识的文化抗争。
基因于人们对大众文化的不同理解,英国学者斯托雷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归纳,认为至少可以列出它的六种不同定义:众文化是为许多人所广泛喜欢的文化;大众文化是在确定了高雅文化之后剩余的文化;大众文化是具有商业文化色彩的、以缺乏辨别力的消费者大众为对象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人民为人民的文化;大众文化是社会中从属群体的抵抗力与统治群体的整合力之间相互斗争的场所;大众文化是后现代意义上的消融了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界限的文化。这种综合性地笼括,反而给我们的大众文化理解带来了难度。
本文认为:本文所述及的大众文化是指工业社会批量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它具有浓厚的商业意识,凭借新媒介传播与发展,具有广阔的消费民众基础,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推动社会同质性地发展,产生出巨大的社会文化影响力。大众文化在消费社会中将整个世界联结在一起。
二、F.R.利维斯的大众文化批判
F.R.利维斯是英国杰出的文学批评家和文化批评家,不仅被称为文学批评剑桥学派的代表,而且因他以《细察》为阵地发表自己的文学文化批评观点为英国的文学批评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文化批评主张被称为“利维斯主义”,后来发展成为英国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的一个理论基础。利维斯因其文化批评在之后20世纪中期崛起的英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具有先锋意义,被人看做是文化研究中文化主义传统的一个先声,利维斯的观点也藉此成为人们研究英国文化研究的一个方面。利维斯及其同仁在英语学科基础上发展的特殊主张,甚至启发英国者佩里·安德森来形成他对英国民族知识分子文化结构极具影响力的解读。雷蒙德·威廉斯曾高度赞扬了利维斯对当代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作出的贡献,同时也指出利维斯对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精英态度的顽强执著。“(利维斯)学派的联结模式被人们认真地广泛地解读为一种对谁处于局内和谁处于局外所抱有的基本的先入之见,在这方面,当然也包括其消极的方面,他们始终保持并强调他们本阶级的作风。”
本文认为:我们较少在民族文化领域和民族性的建构方面认真理解利维斯文化批评。利维斯的精英意识与他的民族意识是与他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密不可分的。
利维斯对20世纪的大众文化极尽批评之能事,认为正是工业文明生产下的大众文化破坏了传统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文化传统的毁灭。在他的《大众文明与少数人的文化》中,他预示了“工业主义”及它对社会与文化带来的毁灭性后果。同时,他也明确提出了自己的“文化”概念。在他看来,马修·阿诺德理解的文化,是源自对完美的热爱,文化即对完美的追寻,文化可以教化所有人,使知识富有人情,成为美好与光明的真正源泉,并通过对于古希腊精神和古希伯来精神的传承而获得。利维斯的文化秉承这一精英意识,提出文学作为创造性的形式,在大众文化话语出现的时期越来越被归属于少数人所拥有。同时,少数精英分子承载着文化传统,“人类最高雅经验属于少数人,正是这些少数人把文化传统中最细微最易遗失的内容保留下来。而且他们还规范了一个时代高雅生活的内在标准,比较高雅与通俗生活之间的价值感,确定社会发展的方向,判断中心的位置”。
在对“文化”概念做出相应界定的同时,利维斯将批判的利剑直指机器文明,因为正是机器文明导致了批量化和标准化的大众文化的生产。基于这一考虑,利维斯根本否定科学文化的存在,这也是他与C.P.斯诺产生关于“两种文化”争辩的原因。1959年,C.P.斯诺出版小册子《两种文化》中提出:当前社会存在两种文化,即科学文化和文学文化,这两种文化的传播者,分别为科学家和文学知识分子,但两者之间存在着互不理解的鸿沟。斯诺强调,科学文化也是一种文化,不仅是智力意义上的文化,也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尽管不同领域的科学家间未必总是互相完全了解,但他们却具有共同的态度、共同的行为标准和模式、共同的方法和设想。斯诺也提醒世人,传统文化和科学文化的对立会造成实践上、智力上和创造性上的损失。他指出:科学文化工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忽略固然不对,但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则更加自负,因此,他批判传统文化支持者的这种态度,“传统文化被他们看做是整个文化,好像根本就不存在自然秩序。好像探索自然秩序无论就其本身的价值或者就其结果来说都毫无意义”。而且,传统文化教养下的很多人对科学家的无知到了难以置信的地步。斯诺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真正沟通传统文化和科学文化。
斯诺的“两种文化”观遭到了利维斯的极大反感和批判。利维斯坚决反对斯诺“两种文化”的提法,坚称只有一种文化,那就是文化传统。很显然,争辩的双方都认识到焦点在于对“文化”一词的解释上。斯诺自认为“文化”的本质应该是那些表征人性的本质和才能的和谐发展。那么,对自然界的好奇心以及对思维的符号系统的运用,正是最珍贵、最人性的两种人类本性。而且结合人类学发展中的文化概念,自然科学文化当然位列其中。但利维斯则完全反对这种观点。他指出,《两种文化》完全缺乏知识的区分,从内容上说,斯诺并没有表达出他对于文化的理解。斯诺被他的同代人剥夺了深刻性,展示的不过是一种信息。他使用这个词不过是显示出他缺乏智性,不过是反映了人们面对思想的空乏。如果要像斯诺所说,非要将两种“文化”连在一起,那么,斯诺需要论述将两种文化连接起来的可能的、必要的模式。因此,利维斯讽刺斯诺,认为斯诺不过是一个科学家,他可以证明他知道科学,却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他了解小说,而且在《两种文化和科学革命》里他也没有证据证明这一点。
本文认为:在针对文明与文化的论辩中,实际也是利维斯的文化观念的基本部分。利维斯并不否定科学和科学成就的存在,但他反对的是将专业知识作为指导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所以,利维斯强调,科学的唯一特征就是表现知识。但大学的职责并不只是传播知识,更应该是培养人文意识,成为培养人们洞察力、判断力和责任心的地方。所以,大学不应该是一个专家云集的地方,而应该是人文主义者的聚集地。基于对科学的精神领导力量的否定,利维斯极力批判斯诺的科学文化立场。这也是他否定工业文明的基础。因为工业文明创造了大众生产与大众文化。1930年,利维斯将这个称作为大众文明,在他晚期则称作为技术的本雅明社会。利维斯将本雅明态度看做是导致了这种简单的呈退步状态的人类价值概念。利维斯在《并非我的剑》中分析说:“美国环境是现代文明的环境……一方面具有巨大的文明的技术复杂性,一种仅仅回答合作的效率性就可以处理的复杂性,也就是知识、理解力和愿望的合作集中。另一方面,社会和文化的分解伴随着非人性的复杂机器的发展,这正在毁灭原本在劳动中应该得到控制的东西。正如社会,在这样复杂机械化中,已经产生了意识进步的不可能性,产生了合作和控制的权力,这已经失去了智能记忆和道德目的。”显然,利维斯认为,本雅明以一种过度的理性尝试去衡量、平均和量化社会,这弱化了人类的价值。
基于对英国文化发展的关注,利维斯强烈提出现代社会对技术理性的限制,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由上不难看出,利维斯反对现代文明及其产物大众文化,他极力要挽救现代文明对当代文化产生的破坏作用,因此把希望寄托在少数人创造的经典文学的作用上,以望承载着伟大传统的经典文学能够力挽狂澜,在大众文化淹没的世界上保留人类精神的连续性。
三、F.R.利维斯的民族文化建构
霍米·巴巴曾指出:“民族,与叙事一样,在时间神话中丧失了它们的起源,仅在思想的视野中还能完全认识到民族的存在。这样一种民族的形象,抑或叙事,几乎不可能是浪漫的和过度隐喻的,但正是这些政治思想和文学语言的传统使得民族能在西方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历史观念而出现。”显然,在严肃思考如何解决大众生产与大众文化产生的社会文化灾难时,利维斯将希望寄托在文学作品上,认为只有文学艺术才是维持人类社会连续性的关键,人类只有保持文化连续性,才可能实现在科学和技术日益统治的社会里保留和发展人类目标和价值的完整感,利维斯所强调的传统文学与文化的培育,正是一种民族文化建构。利维斯的这种民族文化价值的维护,得到了弗朗西斯·穆赫恩的肯定,在面对要阅读什么,应该怎样阅读文学以及为什么阅读时,他认为英国的答案是:“英国文学批评主要是由F.R.利维斯和Q.D.利维斯夫妇呈现的”。
(一)传统社会的遗产梳理:英语语言和有机共同体
利维斯尤其钟爱17世纪的英国社会。在对17世纪文化的梳理中,他强调了在这个时期英国民族语言、英国有机共同体的构成。这也是他所认为的精英文化的基础。
利维斯认为文化与语言关系密切。“没有最优美习俗存活的微妙性,传统就死亡了”。文化、传统和语言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我们文化的核心是语言,我们拥有从某种意义上说仍然鲜活的我们的语言传统。语言不只是词语的事务,或者说他们比他们看起来的意思表现的更多。”在利维斯看来,演讲作为语言的一种运用,就是从词语上将我们的过去和现在联系在一起。因此,即使传统的家庭和社团解散了,但只要演讲的语言仍然存在,就意味着传统的保留与延续。对于文化而言,英语语言文学的存在是至关重要的。一定要保持这些连续性,让文学鲜活地保留语言的民族功能。
利维斯论述语言和传统的关系的观点集中在他的《怎样教阅读》一书中。利维斯认为语言与文学传统相关,必须把语言看做是一种特殊文化传统的表达:“一种给定的文学传统并不是纯粹的,正如它是出生的地理偶然性的,与一种给定的语言相关:这种关系可以看做是彼此之间的两者。语言不仅是一种倾向文学传统的类比而且是属于语言的发展。”但文化传统的价值在现代社会必须通过大学来实现。在《教育和大学》中,利维斯提出“大学应该为人认识到它的文化传统的象征,文学传统仍然被认为是一种直接的力量,代表了比现代文明更加古老的智慧”。利维斯强调:“大学正如我所预想的,并不是人类的终极目标;他是对当前极端快进的文明需要的答案。需要找到一个办法来拯救文化连续性,连续合作的更新保持思想洞察力、判断、责任心和精神意识鲜活的传统,对变化和引导的权威性作出反应。”很显然,只有在大学教育中秉持文学教育的宗旨,文化传统的连续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利维斯的民族文化是深深扎根于17世纪的社会环境中。既然利维斯认为他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文化日益衰退的时代,所以,只有建构17世纪的完美社会才可能与现在的时代进行对抗。利维斯如此钟情17世纪的社会与环境的原因在于他对17世纪的伟大文学成就的肯定。17世纪产生了莎士比亚和班原两位伟大的文学家,这个时代也是英国生活中最充满文化活力的时代。因此,利维斯审视了产生伟大文学家的社会环境,认为这恰恰是20世纪的英国所缺乏的,所以需要大力强调的精英文化的传承。而莎士比亚与班原的成功在于他们所处的环境。首先,莎士比亚的剧院和观众为莎士比亚创造他的天才语言和实践提供了环境。“剧院取决于场地与受欢迎度保证了莎士比亚会使用他的‘天才语言’——他成为了语言的天才。”而这个语言天才的产生是因为他所处身其中的社团文化。“他属于一个社团,这个社团使剧院吸引受过良好文化教育的与大众能同时欣赏的那种可能性。一个民族文化植根于这种土壤……英语习俗的力量与微妙性来源于农业生活方式。”因此,利维斯反复强调文化环境的重要性,认为莎士比亚的成就,是因为一个富饶的社会秩序、一个有机的社会的存在使其成为可能,在有机社会的基础上才能生长出英语语言的繁荣。这一点也对于理解这种利维斯崇尚的文化特性非常重要,因为他的观点的本质指向一种社会模式。
利维斯把17世纪的这样的社团成为是有机共同体。“这种有机关系不仅使这段时间的文学成为可能,而且整个社会层面都获得受益;它是总体文化活力的必要条件。”尽管利维斯并没有给我们拿出一个他关于社会模式的清晰的理解。但由莎士比亚所杰出表现的语言活力,宗教特性和大众文化与复杂文化之间的亲密关系显然是他深深仰慕的社会模式。
有机共同体是利维斯论述英国民族性的基础。利维斯曾对这样的有机共同体表示深切的惋惜。“我们已经失去的是富于活生生的文化的有组织的社团。民歌、民间舞蹈;民屋以及手工制品都是某种更多东西的表达和标记:那就是生活的艺术,生活的方式,有秩序有模式的社会艺术,相互关联的密码,有反应的调整,来源于永恒经验,走向自然环境和年轮韵律。”显然,利维斯强调一种乡间的生活方式,但他悲痛于失去了这种社团,社团演变成为了城市的和工业的生活。植根于这种土壤中的社会文化也发生改变。利维斯只是希望这种有机共同体能被新时代的人们记住,并将这种精神作为指引的目标。
(二)文学教育:传统的传承与民族的希望
传承文化传统是利维斯半个多世纪努力的事业。他发现只要人们拥有对文学批评功能重要性的认同,就可以达到他的伟大目标。批评的功能既不是社会分析,也不是诗学形式或文学理论,它主要担负着特殊的评判角色。他曾明确指出:成就莎士比亚的不仅是莎士比亚本人,还有受到良好教育的大众。“我仅要补充一点的是并不纯粹有莎士比亚,还有许多现代英语文学的创造者们在很多重要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英国拥有一个受过教育的阶级而且还拥有受过教育的大众。”所以,利维斯在洞察了文学传承文化传统的同时,更深刻地认识到需要更多的人在通过大学的教育把这种文化精髓继承下去,那就是需要大学文学教育,只有大学教育和公众的受教育才能将文化传统薪火相传。R.P.壁兰发现:“(利维斯)认为文学批评的标准只有存在受教育的公众那里才会有有效的结果。”因此,利维斯极力在大学里建构当代品味,他通过文学批评微妙地把文学判断、价值判断清晰地贯入到大学教育中去,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挽救社会文化,才能把人类最伟大的传统继承下来。
利维斯一直认为在他的时代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技术的提高社会的革新,文学越来越担负起传播人类精神的重任,大学文学教育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他强调了大学在社会时代里的作用,并赋予大学新的意义。“真正的大学是文明世界的意识中心和人文使命中心,是文明的创造中心,没有它我们时代的意义和人文智慧所依凭的生动遗产就不可能继承下来。”他还说,大学不只是一个科学的中心和培育机构,也不只是一个技术机构,或者专家部门的合作,它实际是代表着社会必须做出持续努力(由合作指挥和完整人类责任的努力)的本能和机体,以此来保持认知的需要并提供记忆和成熟目地的文明。因此,他强调大学在一个国家的文化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认为大学的功能在过去常常以多种方式保留着富有生机的连续性,起着总的社会生活的功能。如果大学提供的资源不是为了努力集中和培育洞察力、连续性的目的,人类遗产就遗失了,人类将面对着比恐惧原子弹灾难更可怕的命运。“如果大学的思想不能在大学里为自身所理解,也不为人以激情所奋斗、为人所知,成为最终信仰,那么我们的世界大学在哪里才可能存在,谁才能待在大学里?”
篇4
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前提和关键。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启动创新思维,获得创新成果。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给学生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因此,教师首先要营造一种 、平等、相互尊重、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一旦学生成功,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体验创新的喜悦,即使不成功,也不轻易否定,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实施主体性教育,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主体性教育是关键。“主体性教育”旨在弘杨人的主体性,让受教育者自觉、主动、积极地参加学习和实践活动,从而形成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推动主体发展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模式。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互相合作、质疑、分享,平时要注重一题多变的有意识的训练。例如,当老师讲“燃烧与缓慢氧化”时,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对燃烧现象有那些认识和了解吗?”同学们发言后,对“燃烧”现象了解了很多。对燃烧能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但同时也会造成灾害。
那么,同学们想探讨“燃烧”的实质吗?你们想解决燃烧造成的有关理由吗?接下来老师就让学生按着自己想要解决的理由,自我选择学习方式,30分钟后老师听同学汇报学习过程和结果。有的同学看书理解燃烧;有的回忆氧气性质学习时,说明燃烧的条件;有的通过讨论合作的形式,研究设计“燃烧的条件”实验方案;有的通过小组讨论解决了“自燃”是缓慢氧化产生热量聚集引发的燃烧;有的同学通过组内的讨论及老师的交流,了解了防止自燃的策略。这样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学习策略,独立、地解决学习中的理由,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另外教师要多设计一些过程开放或结论开放的习题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鼓励学生从多个不同角度提出合理的方案。这样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深思理由,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潜能,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鼓励学生联想,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联想是思维的桥梁,历史上有不少创造和科学思维难题的解决都得益于联想。例如,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长期研究摸索苯分子结构的过程中,根据人类当时已掌握的有机化学知识很难对苯分子的结构作出合理的假设。直到有一天夜晚上打瞌睡时,在梦中眼前又出现了旋转的碳原子,碳原子的长链像蛇一样盘绕卷曲,忽然一条蛇抓住了自己的尾巴,并旋转不停。当他从梦中惊醒时由刚才的梦境产生联想提出了苯环结构的假说,并通过了实验证明了这一假设的正确性。
这一化学史上的趣闻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学会创新。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学生丰富多彩的想像力,培养学生敢于提出理由、阐述自己的观点,大胆想、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多启迪少压抑,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 ,在研究、探索中不断创新。
四、通过趣味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化学是中学化学刚入门的学科,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向创新学习的转变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发现理由,意识到理由的存在呢?化学趣味实验可以以其独有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获得新知。如寻找简捷的实验室制O2策略。有的学生首先在KClO3加热分解的基础上选择Fe2O3、CuO等作催化剂制取O2,但此法与原法差别不大,谈不上简捷,也算不上创新。有的学生想到了用MnO2催化H2O2分解制O2,但反应剧烈,不易制约。
有的学生则想到氢气可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氧气若也可,岂不是简捷吗?于是同学们选择了反应物H2O2,并开始寻找合适催化剂的探索。学生试验了沙粒、铜片、铁片、锌片、铅片、锰片、土豆片、猪肝片、银的粉末等,他们发现铅片、锰片、土豆片、猪肝片、银的粉末对H2O2的分解均有良好的催化作用。通过有趣的探索性实验,学生知道了动物中有过氧化氢酶可能性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设计出了实验室制O2的简捷策略(即以Mn、Pt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氧气)。这类趣味实验可使学生对某一化学知识及原理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其涉及的知识往往超越了学生现有的知识,从而达到培养成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五、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新
化学教学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应重视“双基”的教学,我们教学的目的不能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上,要用所学知识去分析、深思、解决现实生活及社会中存在的理由,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新 。
篇5
2.选题要考虑主、客观条件只有考虑主、客观条件,才能避己之短,用己所长,选择最利于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课题。比如,您想对"交感胺类药物"进行研究,如果您的生理学、药理学基础好,可从其应用方面选题,可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从不同侧面进行研究,同样会有突破。如果你的化学及药物化学基础好,可从药物基因方面及配伍方面进行研究,通常药物的基本结构决定药物的作用,取代基因决定作用强度、副作用等。医学领域学科很多,不一一列举,但都可找到其突破口。只有扬长避短才能写出称心的论文来。
3.选题不要太特殊选题特殊,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写不出好论文的。尽量避开大而复杂的题目,选比较一般的题目。比如"胆囊收缩素一胰泌素"对某一方面的作用研究,这类题目有比较、有借鉴,写起来比较容易。
4.要摆脱单纯的爱好和趣味个人的爱好和趣味是选题的一个前题,但是,单纯地从个人兴趣、爱好出发,也是不切实际的。比如你对分子生物学很感兴趣,也是目前医学界关注的问题,但就目前的实验条件及教学计划而暂时还很难写出如意的论文。当然有条件可从某个角度去研究。又如你对"爱滋病研究"很有兴趣,但目前国内你接触的都是第二手材料,孤立的去研究,是困难的。
5.选择突破口选题要找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可选择难度较小,而又带有普遍意义的题目,或者易被人忽视的问题,如果有条件,突破口可以选择两门学科的交界处,进行科学的"边缘"研究。作为医学院校学生各门课程都在同步与交叉学习,有较深的理论基础,具有较好的连贯性,比如学习解剖知识较全面之后可以选择"某种外科术式改进探讨"。基础理论融会惯通之后,往往在临床内、外科交界处或其它相关学科交界处做文章容易突破,比如内科侧重于药物治疗,而外科是往往忽视的,"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治疗化疗致吐"研究成功即为内科药学与肿瘤科交界处研究成功的典型例子。钙离子拮抗剂的广泛应用亦然。就中医与西医而言,比如中药大黄多种作用,如你从化学分析角度去分析药物的作用机理就是对中医的发展,容易重点突破,写出一定质量的论文。
搜集资料
题目选定之后,就要以题目为中心,作一些踏实的搜集资料工作。
1.选定一个搜集资料的目录制定一个搜集资料的目录是写论文的一个重要基础,制定这个目录时要和写论文有经验的前辈交谈,或经导师或教研室有经验的教师指点,也可以请与自己毕业论文题目相近的、论文写得好的毕业生介绍经验,交换意见。
制定搜集材料和目录,可以从现在的文献资料调查入手,既熟悉,又有兴趣。搜集材料的目录可按年代由近溯远,写上调查中得到的有关研究对象的材料。随着计算机广泛应用于文献检索,给作者搜集资料带来很大方便,但这种文献往往是二次文献,笔者建议在此基础上用追溯法查阅一次文献。
篇6
2.选题要考虑主、客观条件 只有考虑主、客观条件,才能避己之短,用己所长,选择最利于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课题。比如,您想对"交感胺类药物"进行研究,如果您的生理学、药理学基础好,可从其应用方面选题,可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从不同侧面进行研究,同样会有突破。如果你的化学及药物化学基础好,可从药物基因方面及配伍方面进行研究,通常药物的基本结构决定药物的作用,取代基因决定作用强度、副作用等。医学领域学科很多,不一一列举,但都可找到其突破口。只有扬长避短才能写出称心的论文来。
3.选题不要太特殊 选题特殊,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写不出好论文的。尽量避开大而复杂的题目,选比较一般的题目。比如"胆囊收缩素一胰泌素"对某一方面的作用研究,这类题目有比较、有借鉴,写起来比较容易。
4.要摆脱单纯的爱好和趣味 个人的爱好和趣味是选题的一个前题,但是,单纯地从个人兴趣、爱好出发,也是不切实际的。比如你对分子生物学很感兴趣,也是目前医学界关注的问题,但就目前的实验条件及教学计划而暂时还很难写出如意的论文。当然有条件可从某个角度去研究。又如你对"爱滋病研究"很有兴趣,但目前 国内你接触的都是第二手材料,孤立的去研究,是困难的。
5.选择突破口 选题要找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可选择难度较小,而又带有普遍意义的题目,或者易被人忽视的问题,如果有条件,突破口可以选择两门学科的交界处,进行科学的"边缘"研究。作为医学院校学生各门课程都在同步与交叉学习,有较深的理论基础,具有较好的连贯性,比如学习解剖知识较全面之后可以选择"某种外科术式改进探讨"。基础理论融会惯通之后,往往在临床内、外科交界处或其它相关学科交界处做文章容易突破,比如内科侧重于药物治疗,而外科是往往忽视的,"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治疗化疗致吐"研究成功即为内科药学与肿瘤科交界处研究成功的典型例子。钙离子拮抗剂的广泛应用亦然。就中医与西医而言,比如中药大黄多种作用,如你从化学分析角度去分析药物的作用机理就是对中医的发展,容易重点突破,写出一定质量的论文。
搜集资料
题目选定之后,就要以题目为中心,作一些踏实的搜集资料工作。
1.选定一个搜集资料的目录 制定一个搜集资料的目录是写论文的一个重要基础,制定这个目录时要和写论文有经验的前辈交谈,或经导师或教研室有经验的教师指点,也可以请与自己毕业论文题目相近的、论文写得好的毕业生介绍经验,交换意见。
制定搜集材料和目录,可以从现在的文献资料调查入手,既熟悉,又有兴趣。搜集材料的目录可按年代由近溯远,写上调查中得到的有关研究对象的材料。随着计算机广泛应用于文献检索,给作者搜集资料带来很大方便,但这种文献往往是二次文献,笔者建议在此基础上用追溯法查阅一次文献。
2.摘录与选题有关材料 搜集材料,要多要全、没有遗漏,这是最理想的。但是任何一个问题的研究都有主要材料和次要材料。要围绕核心问题搜集主要材料,有用材料,把它记录下来,摘写出来,对次要材料,放在次要地位处理。
篇7
开展趣味化学实验的目的在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为了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化学探究,要善于利用我们身边的生活物品,合理利用和开发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使孩子感觉自己不是在做什么实验,而是觉得自己在玩。如在药品选择上,可以选择厨房中的食盐、白醋、小苏打、食用油等调味品,充当化学试剂中的酸碱盐溶液,洗衣粉、洗涤剂、肥皂水、泡菜坛水等在相应的小实验中也可作为实验药品;实验材料选择上,可以用玻璃杯代替烧杯、筷子代替玻璃棒搅拌、用眼药水瓶代替滴管、用空饮料瓶代替试管、用吸管代替导管来进行实验操作,很多材料可由幼儿独自从家里获取,部分材料是由生活废旧物品回收利用,极大的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感觉到化学随处可见,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使幼儿深深感受到化学的亲和力。如“自制果汁碳酸饮料”,原理是利用食用柠檬酸和小苏打(NaHCO3)溶于水后,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在含糖、果汁等成分的水中,便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 1KEJI AN. C OM可制成汽水。在实验活动中,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将日常食用的水果如柠檬、橙子等榨汁,再依次加入适量的白糖(或食盐)、小苏打、冷开水(不要将瓶子装得太满),同时可以准备一些果味香精供幼儿选择添加,将瓶盖旋上放置15分钟之后,一瓶果汁碳酸饮料可以喝了,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互相分享自己的饮料,并鼓励孩子回家之后做给父母们喝,启发幼儿要学会分享。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设计自制酸奶、腌制酸甜小黄瓜等趣味小实验,在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同时,也培养孩子的成就感和劳动使命感
幼儿对颜色的变化天生敏感,许多化学变化都伴随着明显而美丽的颜色变化,而且变化多端,非常有趣。化学中的变色反应有酸碱指示剂与酸碱盐发生的变色反应、碘与淀粉的变色反应,但这些原理对于幼儿来说是没有必要知道的,但通过活动可以让孩子明白,物质与物质之间不是永恒不变的,有时两种物质放在一起是会发生变化的,从而显示出颜色的变化。③因此设计一些伴随明显颜色变化的趣味化学小实验,开展化学游戏教学,一方面可以抓住孩子的眼球,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使孩子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化学的乐趣。如开展“葱汁密信”游戏活动,仍然从我们身边选取材料——洋葱汁,原理是葱汁能使纸发生化学变化,形成一种类似透明薄膜一样的物质,这种物质的燃点比纸低,往火上一烘烤,它就烧焦了,所以会显现出棕色的字迹来。活动前,教师事先用葱汁在纸上画一幅图或写上孩子们认识的字并晾干,活动开始时让小朋友们猜猜老师刚刚在纸上画了什么图画(或写了什么字),当在蜡烛上稍微烘烤一下时,这张白纸上却立刻显现出图画或字迹来,这一现象引起了孩子们探究的欲望,再试试柠檬汁、蒜汁及醋是否也有能产生相同的现象。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 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引导幼儿在探究中思考,尝试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分析,发现事物之间明显的关联。作为幼儿教育五大领域之一的健康教育常常渗透着化学常识,大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 1KEJI AN. C OM多数幼儿园采用科学角或主题活动等方式向幼儿介绍饮食和保健科学中蕴含的化学知识,但由于幼儿识字不多,大篇幅的文字内容显然不适合幼儿的理解,故往往以图片的形式直观的向幼儿展示,便于幼儿直接感知。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将化学常识融入到一些充满魔幻和富有趣味性的游戏或活动中,让孩子在玩中体会化学赋予的魔力,同时也了解一些生活小常识。如“沸腾可乐”,不是将可乐加热至沸腾,而是当将薄荷糖扔进一瓶可乐中时,几秒钟之后,可乐像着了魔似的冒出大量气泡,并且速度越来越快,最后气泡汇聚成水柱从瓶出,大约有15厘米高,通过这个实验告诉幼儿千万不要将薄荷糖或口香糖与碳酸饮料一起食用;另外,民间有清明节或立夏节气玩“碰蛋蛋”的民俗游戏,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遇酸蛋壳表面会冒气泡,同时蛋壳变得脆弱易碎,若在蛋壳表面涂上一层牙膏,则蛋壳表面被保护起来,不会被继续腐蚀。将涂过牙膏的鸡蛋和没涂过牙膏的鸡蛋分别放入两杯可乐中,放置10分钟,让幼儿用经过处理的这两只鸡蛋玩碰蛋蛋游戏,结果涂过牙膏的蛋壳仍然较硬,不容易破碎。通过这个实验告诉幼儿,我们的牙齿表面和蛋壳一样, 其主要成分是有机钙,常喝碳酸饮料有害牙齿健康,坚持用牙膏刷牙可以帮助我们保护牙齿,使牙齿更坚固。④
开展趣味化学实验是组织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手段,开发符合幼儿思维发展发展水平和认知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临lunwen. 1KEJI AN. C OM能力的实验内容,且实验现象明显便于观察,实验材料安全易操作,让幼儿在充满乐趣而又安全的环境中体验化学世界的无穷魅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化学实验中充分利用幼儿感官,培养幼儿观察能力,鼓励幼儿参与科学探究,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并尝试运用清楚、连贯、完整的语言描述实验现象,表达在活动中的观察与收获,加深他们对事物的理解,锻炼幼儿的表达交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便于幼儿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从而为孩子们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篇8
一、用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唤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课堂上演示一些明显的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开始上第一、二节化学课时,增做“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绢”、“无中生有(两无色液体相混生成白色沉淀)”、“水中生火”、“两棒相遇冒白烟”等有趣的化学“魔术”。学生急切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此现象?自己能否操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特高,兴趣很浓。其次满足学生动手的愿望,在“做化学”中获得成就感,刚开始学化学时,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不熟练,我就安排一些简单易操作,且提供完整实验方案的小实验。例如“巧点蜡烛”“验指纹”“清水变色”“烧不着的纸船”“灼烧葡萄糖”“点燃镁条”等简单小实验,虽然是“照方抓药”,但学生初次动手做化学实验,实验中的现象让他们在课堂上欢呼起来,实验中即使是一点小小的成功也会让他们兴奋不已。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动手操作小实验,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学习兴趣高涨,为学好化学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研究实验气氛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演示实验是说明探究式教学优越性好例子。
教师可提出问题,为什么采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做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反应物,而不用其它的物质哪?学生会觉得问题很难。不过教师再提示学生以前学习过哪些产物有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学生开始积极思考回忆学过的方程式。教师让学生总结出如下反应:加热碱式碳酸铜生成二氧化碳;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单质碳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还有即将学习的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学生会认为它们都行,但在教师的引导下一一排除,碱式碳酸铜生成二氧化碳需加热,碳酸本身不稳定,单质碳和甲烷燃烧产物一定混有空气氧气杂质,煅烧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需要高温条件苛刻实验室实现不了。相比之下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不需加热,室温反应,反应前没有气体,产物的气体只是二氧化碳,容易净化。
又提问此实验采用石灰石能不能用纯净的碳酸钙粉末、碳酸钠、草木灰等代替,稀盐酸能用稀硫酸代替吗?教师找若干名学生到前台协助完成下步实验。
每人发一只试管,分别放入等量少量的如下药品:块状儿石灰石、粉末状的碳酸钙、碳酸钠固体、碳酸钠粉末等,再同时滴入稀盐酸,学生亲自操作观察现象,其他学生也全神贯注,看到只有石灰石固体反应速率较适中,容易控制,其它的反应太剧烈无法控制,甚至溶液溢出试管。
每人再发一只试管,同样放入等量少量的如下药品:块状儿石灰石、粉末状的碳酸钙、碳酸钠固体、碳酸钠粉末等,同时滴入稀硫酸,同样看到粉末状的碳酸钙、碳酸钠固体、碳酸钠粉末等反应速率过快,剧烈无法控制,但石灰石固体反应表面生成许多白色固体,一段时间后反应中止。学生感到困惑不解,同样石灰石固体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为什么一个顺利进行,另一个反应中止呢?
教师可在黑板上画个解释的草图,说明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时,生成一种难溶的化合物硫酸钙覆盖在表面,慢慢积累,内部的石灰石跟外部的稀硫酸隔绝,故反应中止。由此得出反应物应当采用块状儿石灰石固体与稀盐酸。
既然此反应是在常温进行的,应当采用什么样的反应发生仪器装置呢?让学生回忆实验室制氧和制氢的装置有哪些区别!教师也可在前边挂出两者的装置图以示区别。学生能答出制氧气时,反应物都是固体,需加热,采用大试管和酒精灯;而制氢气时,反应物有固体和溶液,不需加热,采用启普发生器或带长颈漏斗的大试管。
学生对比发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和制氢气的装置雷同,因为都是块状固体与酸反应,生成气体。教师还应在此基础上说明反应不能生成沉淀,否则反应可能中止,气体也不能极易溶于水,否则收集不到气体。然后,请一名学生在前台选择仪器并连接成制二氧化碳装置。
结合实验特点,让学生思考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可行的替代装置方案?集思广益,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几种方案。教师也可展示教参上的几种方案,大开学生的视野。
在探讨研究的平和气氛中,蕴涵着无穷趣味,在教师的一步步的严谨逻辑关系引导中,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提高分析联想的思维流畅性,学生的智能得到健康发展,优良的思维品质就会慢慢形成。
三、强化演示实验教学,把更多的机会给学生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新课程给教师更多的自主教学的空间,根据实验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我把这些实验分成三类:一是由教师独立完成的,二是师生共同合作完成的,三是改演示实验为学生探究实验,尽量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实验学习。只能由教师完成的实验,我全部安排在45分钟课堂教学中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对这些演示实验,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作了适当的补充和改进,以增强实验效果。
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充分利用化学实验为载体,挖掘教材中不同形式实验的功能,让学生真正意义上参与实验,探究实验,热爱实验,热爱化学。能让学生暂时的学习兴趣能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探究多彩的化学实验与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新 王宏敏 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 《中学化学参考》2000年12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9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永不枯竭的动力。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化学综合实践活动任务之一。化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以探究性活动为载体,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认识化学与日常生活、生产和社会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技能和方法,重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科学探讨能力,培养主体意识、实践意识、合作意识、创造意识及发展个性特长,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化学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多种多样,我仅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我是怎样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以及活动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通过做“趣味化学”实验,提高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自身的特点,老师只有把实践与学生的思维联系起来,新知识才能在学生的实践中产生。老师讲述有关生活、社会与化学的联系话题,而后教师和学生配合变“化学魔术”。根据安全、简易、新奇和学生实际,选择“魔棒点灯”、“吹气生火”、“空瓶发烟”、“茶变墨水”、“滴水生烟”“烧不坏的手帕”、“水下蜡烛”等节目,变幻莫测的化学魔术不仅能使学生大开眼界,而且从师生的介绍中懂得了科学道理。学生亲自动手做趣味化学实验,如“彩色温度计的制作”、“水中花园”“喷雾作画”、“一触即发”、“自动长毛的鸭子”、“防火布”“大飞泡”等实验,形象直观的实验现象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创作的乐趣,提高了动手能力。还有引导学生做日常生活中的小制作和小化工产品。如自制肥皂、自制气水、除去衣服上的各种斑迹、配制去墨灵、冰箱除臭剂,粘蝇纸等。自制这些小产品,经济实用、简单易行,易激发学生的热情。
二、重视课外延伸,引导学生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过程。大大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科学探究活动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探究问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例如:
(1)开展“饮水与健康”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饮水与健康,水的危机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由于大气污染,工业废水排放,农药化肥污染,核泄露,管道腐蚀,自来水加氯、加沉淀剂等,使得人们对饮水的问题产生了困惑与恐慌。我们该到何处去寻找清澈、洁净能够而又健康的水?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资料,采集水样,分组实验,分析讨论,撰写论文。
(2)开展“空气污染质量调查”。通过对大气的监测,演示讲解环境保护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使用大气采样器亲至现场采样,分析处理数据,得出当时空气的质量等级,进一步分析讨论,撰写环保论文。
(3)废电池的回收研究项目,通过网上浏览查找资料,调查常用电池的种类、性能、价格、使用范围,分析各种电池的利弊,寻找新的能源以及回收废电池的意义。也可让学生有创意的提出废电池各部分的再利用方法,自主研究。教师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独立进行实验,要求操作严谨,观察仔细,记录详尽。最后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讨论,撰写成文。
三、利用化学科的特点,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创新意识
化学实验习题是学生运用已获取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科学的实验方法进行独立设计、操作、记录、分析、推理,最终得出结论。这是对学生进行科学训练,培养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一种途径。为此我校设立了三。一活动室,即一个实验原理加上一个实验方案得到一个实验结论,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学生可以自行择题,设计实验,教师进行活动指导。例如在学习卤族元素时,布置学生一个实验习题:“探究氯水的成份”,首先要求学生课前设计实验方案,并简述方案的设计思想。然后,让学生交流设计方案和设计思想,并进行筛选,确定最佳方案,最后实施实验方案,得出实验结论。在这一活动程中,学生实现了由已知信息加工变异出新颖信息,从而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实验技能得到提高,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四、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对学习者来说充满疑问的情境,在趣味化学活动中,我注重设疑,把学生置于未知问题气氛中,如老师提出一个恰如其分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又会提出新的问题,在这样一个动态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敢于展开自己的思想观点,开展热烈讨论,进而催生新的思想,探索新的知识。我在和学生的趣味化学活动中曾演示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
在烧杯A中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让每个同学都看到,得到的溶液是无色的。在烧杯B中装入10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溶液罩在一起。过几分钟,让学生们看到了小烧杯A中装的溶液变成红色。
针对此现象我提问,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谁能用简单的实验证明自己的解释。
学生对上述现象的看法不一,讨论十分热烈,提出如下几种假设:
1.A烧杯内滴入的酚酞要过一会儿才能变色,与B烧杯无关;
2.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与A烧杯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
3.烧杯B中的浓氨水散发出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慢慢溶解到烧杯A溶液中,使A溶液变成红色。
此时,我针对假设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1.用洁净烧杯C配好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静置,观察现象;将其单独罩在大烧杯里,观察现象。
2.另取两只烧杯,重新配好A烧杯中的溶液,B溶液用蒸馏水代替浓氨水,观察现象。
3.小心闻B烧杯的浓氨水,嗅到刺激性气味。取出浓氨水少量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剂,观察现象。
4.把B烧杯的浓氨水滴入C烧杯中,观察现象。
最后学生在讨论、交流基础上获得共识:
1.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篇10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趣味情境
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知识,我们可以运用真实的生活情景创设教学情境,尤其是初中化学教学,更应联系日常生活,让学生从感性上体会到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动机。另外,加强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不但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开阔学生视野,还能使化学知识更加生动有趣,利于学生把握。 学习《铁生锈的条件》时,可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有些食品中不用普通的干燥剂防腐,而用铁粉,如何验证是否为铁粉。现在市场上有种叫“暖宝宝”的取暖驱寒、热敷理疗的时尚用品。特点为片状贴剂,是由原料层、明胶层、无纺布袋三部分组成,原料层置于无纺布袋内,明胶层用于使一贴热粘附在衣服上。把包装打开就可以发热,产品上写的有铁粉,那么如何 验证呢?发热的原理是什么?
三、多媒体技术具有形象、直观、生动、信息量大等特点。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可以宏观模拟微观,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模拟实验室中不能或不易完成的实验,使实验更加完整。如在学习“分子是不断运动着的”这一内容时,学生只能通过现象(酚酞变红)推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并没有微观体会,这时就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分子的运动微观情景,给学生以感官的刺激,加深学生印象。在学习 “中和反应”时,利用动画可将氢氧化钠、稀盐酸中的离子如何转化成氯化钠和水的过程展示出来,同时可以观察出中和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
篇11
2011年底浙江省教育厅发文决定以创建课程特色为主要内容,开展省普通高色示范学校建设评估工作,2012学年开始,浙江省进入新课程改革深化阶段,均要求学校有符合本校实际的选修课程建设规划,选修课程具有一定的特色,已开发各类选修课程不少于每40名学生1门。为此,结合本校实际和本学科特色,笔者开发并实践了知识拓展和兴趣特长并重的高二选修课程《趣味实验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学科的特色和灵魂,有其吸引学生的独特魅力,但实验内容又不能只根据学生的兴趣,必须基于所学知识并适当拓展,源于教材并高于教材。这些实验极具可操作性,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既能体现学科特色,又能发展学生采集并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小组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课程实施
1.课程纲要
本课程涉及的实验都与生活密切相关或者具备较强的趣味性,所需知识或原理来自于《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这三本高中必修教材,因此确定本课程选课对象为高二学生。为避免课程的随意性,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将课程目标定为:
(1)熟知实验室安全准则,知道常见实验安全事故的预防与急救知识。
(2)掌握中学化学常用仪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中学化学常用试剂的分类、存放和使用。
(3)了解常见生活学习用品的制备方案和一些趣味实验的化学原理,能收集、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处理与分析;初步学会书写实验报告或小论文;养成探索自然奥秘、关注化学发展、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课程内容
参照课程纲要,结合课程特点,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验室条件,本课程安排了以下内容:
(1)实验安全常识
安全问题高于一切,为确保实验室内授课期间的安全,减少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课程首先对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主要内容为实验室守则、实验室安全事故与预防急救等实验安全常识。
(2)实验基础知识
为确保学生能顺利进行实验,课程安排了中学化学常用仪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中学化学常用试剂的分类、存放和使用。正确使用常见的实验仪器和熟练运用基本操作方法。
(3)物质性质实验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课程选择了几个有创意的、有视觉冲击的趣味性质实验:“碘钟反应”“蓝瓶子实验”“变色喷泉”和“水下‘溶洞’”等。
(4)物质制备实验
为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相关的化学原理,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课程选择了一些和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趣味制备实验:“自制豆腐”“固体酒精的制备”“自制酸碱指示剂”和“叶脉书签的制作”等。
3.课程实施
(1)学生选课
根据学校统一部署,由教学处安排学生选课,最终有来自高二年级11个理科班中的94位学生选择了本课程。
(2)学生分组
基于一个实验室只能坐48位学生,将学生分成了2个班级,每个班级再分成8个实验小组,排定座位,对号入座。
(3)授课时间与地点
分别在每周三下午第二、三两节课进行授课,授课地点均为科学馆一楼化学实验室一。
(4)授课课时
由于考试、公开课、学生烧烤实践活动等客观原因影响,课程规定的18个学时只完成了13个学时,达到了获得1个学分的要求。
(5)授课内容
前4课时将实验室安全常识和必需实验基础知识进行讲解,为后续实验操作铺好路。根据学生兴趣,第5~8课时开设了“碘钟反应”“彩瓶子实验”“变色喷泉”和“水下‘溶洞’”等趣味性质实验,第9~12课时开设了“自制豆腐”“固体酒精的制备”“自制酸碱指示剂”和“叶脉书签的制作”等趣味制备实验。最后一个课时评价学生的同时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和意见。
(6)授课形式
主要采用课前学生预习教师准备、课堂教师知识讲解学生动手实验、课后学生撰写报告教师批改反馈的方式进行。如:“叶脉书签的制作”这一实验,要求学生先预习教材,根据自己爱好选择各种不同的树叶以备实验使用,经教师仔细讲解实验过程后开始动手实验,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彼此分享实验成果,探讨实验成败的原因和体会,并在实验结束后撰写实验报告。
4.课程评价
由于校本选修课程类型的多样化,因而没有固定的评价模式,每个课程都要根据课程的自身特点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评价,因此成为课程实施中最困难的环节。本课程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即:
(1)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主要考查学生课堂表现、实验成果和课后实验报告三个部分,所占比值为3:3:4,总分为100分,超过60分则给予一个学分,否则不给予。对考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根据问题的普遍性反馈给个人或全体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实施,最终94位学生均顺利获得了相应的学分。
(2)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主要从教师的思想品德、工作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评价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评分采用5分制,3.50分以上为满意,2.50~3.49分为基本满意,2.49分以下为不满意。具体见表1。
表1 选课学生对授课教师的评价表
■
(3)学生对课程的评价
这里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对整个课程的评价,主要从课程内容、课程价值、课程耗时等方面,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选课学生对选修课程的评价表
■
另一个是对课程内各实验的评价,包括兴趣程度、操作难度、实验结果等方面,调查结果见表3。
表3 选课学生对课程内各实验的评价表
■
三、课程反思
通过《趣味实验化学》的再次开发和实践,笔者深有感触:
1.调查发现,学生对本课程设置的实验兴趣较大,性质实验相对兴趣更大。因此,课程的开发要结合学科的特色并和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结合,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增加课程的被选度,提高课程的授课效果。
2.作为实验类选修课,应该选择在一节课时间能完成的实验作为备选实验课题。而且教师必须事先进行预做实验并探究实验完成的最佳条件,在实验过程中除了让学生进行探究外,适当的时候应该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以增强学生的实验信心和实验效果,提升学生的实验素养。
3.在现行的师资力量下,选修课任教工作大多由必修课教师兼任,这就增加了开设选修课的难度,因此,选修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应该建立一个团队,避免出现力单难支的情况。同时多个教师同时开发和开设,也能够避免出现因某个教师缺席而不能正常开设该选修课的情况出现。
篇12
笔者设计的化学活动课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如下:
一、化学实验是化学活动课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化学实验既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能让学生动手动脑,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化学实验内容可以分以下几类:
1.趣味实验。这类实验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促使他们思考问题,启发学生的求知欲。
2.制作实验。这类实验对操作有一定的要求,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并得到一些有用的成品或工艺品,从而产生较浓厚的兴趣。这类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实验技都很有益处。
3.教学实验研究。若学科课程中没有演示的实验或配合课堂内容的补充实验,可让学生在活动课上进行实践、研究,借以锻炼基本操作,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知识。
4.探索性实验。这类实验是学生学习过相关学科的知识及原理之后,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验,带有一定的探索性。实验内容一般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化学教学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二是由教师指定给学生的社会课题,如环境保护、三废处理等。探索性实验要求学生有较多的思考和讨论,对于操作的安排、步骤的设计、仪器药品的选择等都能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讨论研究。
5.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实验。这类实验内容的范围很广。化工生产中各类反应的模拟实验,与食品营养、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建筑材料、塑料合成、纺织装饰、能源燃料等有关的各类实验,都可作为选择对象。这类实验既有较强的趣味性,又能丰富化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二、化学小论文
化学小论文的撰写,是化学活动课的又一重要的内容及形式。这类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思维、操作、写作等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学生在经过初步的调查和研究、查阅一些有关的资料、初步选定论题之后,根据自身的知识基础和研究能力及学校条件等实际情况,拟订讨论和研究方案,再进行必要的实验、调查,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最后反复核对校正,撰写成论文。由于中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研究能力有限,所以化学小论文应选择较小的论题,篇幅宜短,内容宜浅,但在科学性和语言的简洁明确方面应有严格的要求。
三、参观与调查
校外的参观与调查活动可开阔学生的视野,既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和观察能力,又使学生亲眼目睹化学等学科知识及技术在工农业及科技中的实际应用,从而加深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环境、勤奋劳动等方面也有深远的教育意义。校外参观与调查的具体内容可以听取学生的意见,并根据学生的要求因地制宜地选择、组织各项活动。参观和调查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参观活动可考虑工厂、科研所,如塑料厂、橡胶厂、炼钢厂、炼铁厂等。参观的内容经讲解后,应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参观后可让学生写出参观报告和感想,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发现能力和实践能力。另外,还可对当地环境情况、三废处理情况、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源进行调查分析,经过师生的论证,提出治理建议,可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还可以对当地使用的农药、化肥的种类和特点、使用及保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结合当地的实际提出使用和保管的科学方法,指导人们正确地使用农药、化肥,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篇13
一、用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唤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课堂上演示一些明显的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开始上第一、二节化学课时,增做“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绢”、“无中生有(两无色液体相混生成白色沉淀)”、“水中生火”、“两棒相遇冒白烟”等有趣的化学“魔术”。学生急切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此现象?自己能否操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特高,兴趣很浓。其次满足学生动手的愿望,在“做化学”中获得成就感,刚开始学化学时,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不熟练,我就安排一些简单易操作,且提供完整实验方案的小实验。例如“巧点蜡烛”“验指纹”“清水变色”“烧不着的纸船”“灼烧葡萄糖”“点燃镁条”等简单小实验,虽然是“照方抓药”,但学生初次动手做化学实验,实验中的现象让他们在课堂上欢呼起来,实验中即使是一点小小的成功也会让他们兴奋不已。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动手操作小实验,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学习兴趣高涨,为学好化学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研究实验气氛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演示实验是说明探究式教学优越性好例子。
教师可提出问题,为什么采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做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反应物,而不用其它的物质哪?学生会觉得问题很难。不过教师再提示学生以前学习过哪些产物有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学生开始积极思考回忆学过的方程式。教师让学生总结出如下反应:加热碱式碳酸铜生成二氧化碳;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单质碳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还有即将学习的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学生会认为它们都行,但在教师的引导下一一排除,碱式碳酸铜生成二氧化碳需加热,碳酸本身不稳定,单质碳和甲烷燃烧产物一定混有空气氧气杂质,煅烧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需要高温条件苛刻实验室实现不了。相比之下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不需加热,室温反应,反应前没有气体,产物的气体只是二氧化碳,容易净化。
又提问此实验采用石灰石能不能用纯净的碳酸钙粉末、碳酸钠、草木灰等代替,稀盐酸能用稀硫酸代替吗?教师找若干名学生到前台协助完成下步实验。
每人发一只试管,分别放入等量少量的如下药品:块状儿石灰石、粉末状的碳酸钙、碳酸钠固体、碳酸钠粉末等,再同时滴入稀盐酸,学生亲自操作观察现象,其他学生也全神贯注,看到只有石灰石固体反应速率较适中,容易控制,其它的反应太剧烈无法控制,甚至溶液溢出试管。
每人再发一只试管,同样放入等量少量的如下药品:块状儿石灰石、粉末状的碳酸钙、碳酸钠固体、碳酸钠粉末等,同时滴入稀硫酸,同样看到粉末状的碳酸钙、碳酸钠固体、碳酸钠粉末等反应速率过快,剧烈无法控制,但石灰石固体反应表面生成许多白色固体,一段时间后反应中止。学生感到困惑不解,同样石灰石固体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为什么一个顺利进行,另一个反应中止呢?
教师可在黑板上画个解释的草图,说明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时,生成一种难溶的化合物硫酸钙覆盖在表面,慢慢积累,内部的石灰石跟外部的稀硫酸隔绝,故反应中止。由此得出反应物应当采用块状儿石灰石固体与稀盐酸。
既然此反应是在常温进行的,应当采用什么样的反应发生仪器装置呢?让学生回忆实验室制氧和制氢的装置有哪些区别!教师也可在前边挂出两者的装置图以示区别。学生能答出制氧气时,反应物都是固体,需加热,采用大试管和酒精灯;而制氢气时,反应物有固体和溶液,不需加热,采用启普发生器或带长颈漏斗的大试管。
学生对比发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和制氢气的装置雷同,因为都是块状固体与酸反应,生成气体。教师还应在此基础上说明反应不能生成沉淀,否则反应可能中止,气体也不能极易溶于水,否则收集不到气体。然后,请一名学生在前台选择仪器并连接成制二氧化碳装置。
结合实验特点,让学生思考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可行的替代装置方案?集思广益,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几种方案。教师也可展示教参上的几种方案,大开学生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