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生物七下知识点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生物七下知识点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生物七下知识点总结

篇1

 1.课前

 1.1 优化教材组织,设计高质量的教学方案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必须先根据课表标的要求把握好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并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重要的内容要讲细讲透,相对简单或要求不高的内容可以简单带过,这样避免一节课下来内容过多,给学生造成负担。

另外,教材内容主要以文字媒体表现的,虽然涵义明确,但有的内容教学特性不强,教材呈现的知识结构不一定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顺序。因此教师备课时必须对教材知识结构的“顺序”及表现“方式”上进行再创造,形成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知识结构。例如,七上生物教材中学习了第四章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后,可以接着学习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通过这两节的学习把光合作用的知识点掌握好了,再来学习第四章第二节《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掌握植物呼吸作用的知识。

 1.2 把零散的知识网络化

生物学科知识点琐碎,零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会觉得记忆的内容太多了,学习起来很费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由点连成线,由线织成网,形成多个相关知识点的网络化教学。这样能使学生站在一个全新、全面的角度去理解问题,提高对知识的整体性认识。

例如:七下的生物课本中介绍《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时,可以与前面的两章《人体的营养》和《人体的呼吸》结合在一起,分析人体内运输的物质是由呼吸和饮食中吸收而来的,最后运输到细胞中,通过“呼吸作用”为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这样就把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也在讲课的过程中不断把学过的知识点复习巩固。

 2.课堂

 2.1 充分发挥生物学科的教学特色,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喜欢生物,愿意去学,那么自然就能集中精力,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效率就能提高。众所周知,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各种各样的生物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认知的学习背景,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借助实验还可以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如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充分开展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能丰富课堂教学,给学生形象、生动、真实感,提高课堂的效率。

另外,生物教学中为了避免枯燥,教师可以利用实物、标本、模型等直观教具,也可以利用投影、视频等,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吸引学生注意力,是他们处于一种快乐的学习情绪中,从而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 2.2 把零散的知识点归纳成脉络清晰的板书,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板书是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但是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广泛运用,我在前面两年的教学中忽视了板书的作用。而这一年来,由于对教材比较熟悉了,我尝试把知识点重新归纳精简,用板书呈现出来,发现课堂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很多。

 2.3 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七年级的生物教材有些内容难度较大,因为涉及到了很多物理和化学的知

识,但是学生还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因此教师在遇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要尽量讲得通俗,或者自己设计一些相关的实验,用现象来“说话”,这样便于学生理解。

另外,还可以用类比、联系实际现象等发那个发来解释一些抽象的知识。例如:七下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在解释氧气和二氧化碳会从高密度的地方向低密度的地方扩散这一知识点时,我举了一个例子:加入你放学的时候乘公交车,车头很挤,但是车尾很松,你会往哪里走?这样学生一下就理解了这一知识点,也避免讲得过深。

 2.4 讲练结合,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反馈练习是检验本堂课内容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对于初中的学生,课后布置练习往往不能落实,因此尽管课时有限,教师也要尽量合理安排,讲练结合,当堂反馈。反馈当堂化能够迅速检测效果,薄弱的地方可以通过布置学生阅读教材或是通过课后的练习再作巩固,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初中的生物教材每一节后都有一份课后练习,但联系的设置不一定是讲完课后,我常常把它们穿插在课堂中,讲完一个知识点就适当利用后面的习题,这样不仅马上巩固,而且能让学生"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增加学生的成就感。有时我也会在一上课的时候就布置一些练习,用来复习前面的知识,引入新课。

 2.5 用幽默的语言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

课改需要好的课堂气氛。师生在愉悦的情境下学新知,探奥秘,增本领,往往事半功倍。好的课堂令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泉,人人轻松愉快,个个心驰神往。课堂气氛的调节,教师起到致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的幽默更有着不可缺或的效用。我在讲课的时候会适当的运用较通俗生动的语言,批评学生的时候尽量做到既提醒又不失风趣,这样能有效地打破课堂上的平板氛围,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让学生爱上生物课堂。

 3.课后

 3.1 课后注意反思,不断改进

人要学会反思,才能不断进步。课后反思是对教学活动进行的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可以使教学经验理论化,通过对自己的教育实践不断的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而充实自己,优化教学,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反思。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备一次课能上七次,因此有很多机会不断改进。每次上完课我会根据课堂的效果和学生的反应,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再运用到后面上课的班级,而前面的班级我会利用后面的课时再进行补充。这样不停的上课--反思--改进,能是我的课堂越来有有效率。

除了课后反思外,我也会注意在和其他老师的交流中反思。平时的教研活动中经常会有听课和研讨,我会很注意对比同一节课其他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我的有什么不同,从中获得宝贵的经验,运用到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使自己不断进步。

篇2

一、自编故事记忆法

自编故事记忆法就是把要记忆的科学知识点用故事连贯起来,将故事情节存储于大脑中,再通过回忆情节素材达到记忆知识点的目的。在科学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枯燥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望而生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尝试采用编故事的记忆方法来消化学习内容。

例如,在教学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的名称以及位置关系时,我就自编了一个故事:水星(水星)上的一群人,为了寻找金子(金星),他们来了地球(地球)。为了方便寻找金子,他们放火(火星)烧毁了大片森林(森林是木头――木星),森林烧完后露出了大片土地(土星),这件事很快就被天王(天王星)知道了,他便派遣海王(海王星)来处理这件事,这件事最后才被平息。故事讲完了,学生对行星的名称和位置关系也基本上记住了。

二、口诀记忆法

把记忆材料编成口诀来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叫做口诀记忆法。这种方法把记忆材料分成组块来记忆,不但能够减轻大脑负担,而且记得牢靠。对于口诀记忆法学生并不陌生,如乘法口诀、珠算口诀、百家姓、三字经等。小学科学知识点的教学也可以运用口诀记忆法。

例如,月相的变化规律对于小学生来说很抽象,记忆起来难度大,而且容易遗忘。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教学中我采用了前人总结的口诀:“上上西西,下下东东”,即上半月时出现上弦月,月亮西半面亮,而且只出现在西面的天空;下半月时出现下弦月,月亮东半面亮,而且只出现在东面的天空。又如,教学显微镜的操作时我采用了顺口溜:“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看完低倍,转高倍;九退整理,后归箱。”除此之外,像酒精灯和滴管的使用方法等都可以采用口诀记忆法帮助学生记忆。

在口诀记忆法中还有一种是农谚记忆法。教学气象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一些农谚来判断气象的变化,如“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等。

三、联想记忆法

联想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想起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者由头脑中浮现的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一般来说,互相接近的事物、相反的事物、相似的事物之间容易产生联想。用联想来增强记忆是一种很常用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时,学生很容易联想到磁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即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这两条性质由于十分接近,所以学生可以将其关联起来记忆,只要记住了电荷或磁极任何一个的性质,也就能联想记住另一个的性质。再如,学习小电机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小电机的工作原理是把电能转化为动能,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把动能转化为电能,两者的能量转化虽然相反,但是内部构造却基本一致,了解这些之后学生记忆起来就可以做到由此知彼。

四、经验总结记忆法

总结经验是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思维加工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总结经验可以总结自己的经验,也可以总结他人的经验。利用自己或者他人总结的经验引导学生记忆的方法就是经验总结记忆法。

例如,学习电路连接的两种基本方法――串联与并联时,对于初学者来说识别串、并联电路有一定的难度,我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引导学生用以下方法区别两种电路。1.路径法:直接根据所给电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沿开关、用电器等元件“走”回电源负极的路径中,若只有一条通路即为串联电路,如果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路径即为并联电路。2.拆除法:从电路中若拆除一个用电器,另一用电器也不工作,说明这两个用电器是串联的;如果另一用电器仍然工作,说明这两个用电器是并联的。3.支点法:只要电路中没有出现分支点的,用电器肯定是串联的;若出现分支点,用电器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的,此时还需运用路径法和拆除法进一步加以判别。

科学知识点的记忆方法还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要多揣摩、多积累、多总结,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科学知识点的记忆效果,进而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永春.显微镜操作规程口诀[J].中学生物教学,1998,(5):36.

篇3

能力是人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在完成某种活动中所体现出的综合素质,既包括知识、技能、方法等显性能力,也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隐性能力;既包括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实际能力,也包括日后拓展并在未来可能表现出来的潜在能力。

二、关于生物实验教学

生物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进行学习、研究的重要手段。相比单纯的理论学习,实验教学过程中更注重行为教育,重视学生科学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与我国教育界提出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有机联系,通过改变学习方式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理念高度吻合。学生在参与与科学研究活动高度仿真的学习活动中获得亲身体验,懂得生物学习不仅仅是实验观察和操作,而且能提出疑问、验证推理、合作交流、形成结论,塑造善于质疑、勤于实践、乐于探究、勇于创新的积极心态和行为习惯。

三、能力本位下生物实验教学实践

不论是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杜威的“做中学”理论,还是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均认为教学是在一定的自然情境和社会情境中,通过教与学对象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与学生的主体参与及师生的交互作用有着密切联系。教学不只在于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的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充分激发和提升学生的积极度和参与度,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生物实验课以实验室为主要教学场所,以实验作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实验操作,使得学生在学习生物科学知识的同时,提升科学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其教学特点有别于其他课型。接下来就以笔者所执教的《练习使用显微镜》一课,谈谈本人对能力本位下生物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1.整体设计思路

本课是学生进入初中学习阶段的第一节生物实验课,由此步入生物学微观世界。针对初一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对于实验课具有强烈的新鲜感和兴趣的身心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本节课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纪律,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显微镜的原理并不是教学重点,而应让学生通过多轮、多样的自主实践和反馈,达到熟练、规范使用显微镜的教学目的,为今后的实验教学打下基础。

2.教学过程

(1)情境创设,情感体验

展示若干教师课前精心搜集的“针孔里的骆驼队”、“眼睫毛上的跳水”、“大头钉上的棋盘”等微雕图片,调动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通过若干生物照片与显微镜下的生物细胞图片的对比,引入本课主题:探究生物学微观世界的工具——显微镜。

(2)任务引领,探究体验

任务一: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带着“哪些结构与放大观察倍数有关?” 、“哪些结构与调节光线强弱有关?” 、“哪些结构可以调节观察焦距?” 、“反光镜两面一样吗?”、“怎样才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五个问题,自主观察教材样图中显微镜的各个组成部件,并借助显微镜实物,采取抢答的方式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生物微观世界的欲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提升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则根据学生自学过程中的情况及问题反馈的情况,对于显微镜的重要结构和关键知识点给予适当的点评和强调。

任务二:尝试使用显微镜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按照书上的规范操作要求,通过小组合作,初步自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遇到的问题通过分析讨论、合作实践,明确其原因,促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操作,养成规范操作意识和习惯,提升学生动手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大屏幕播放一段显微镜操作视频(含有若干典型性错误操作),引导学生观察纠错,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对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三个操作步骤中的注意点再次强调,以强化学生的认知。

(3)拓展探究、延伸体验

针对教师提出的“不透明的材料能否观察到物像?”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进行科学推测,再利用教师课前准备的材料,自己动手实践、观察分析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并进行交流。教师组织并引导学生提出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集体分析帮助解决,教师补充并加以肯定。

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探究问题“显微镜的成像规律是什么?”,组织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再次练习使用显微镜,借助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反馈掌握显微镜的成像规律,得出正确结论。学生在对现象的观察分析中,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与失败,学会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进而培养细心观察、探究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4)总结领会、升华体验

篇4

那么,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怎么样才能做到善于使用教学语言,使之成为萌发学生思维的春风,化作滴滴细雨,滋润学生的心田呢?下面我谈谈几点浅见。

一、巧设质疑,诱发兴趣

渴望了解生物的各种生命现象及活动,揭开生命运动的本质、规律,这是学生们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依据所教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富有趣味,含有质疑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巧妙地造成悬念,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介绍“遗传和变异”时,提出了“为什么有的父母都是双眼皮或一单一双,可子女却是单眼皮?”这些问题必然引起学生的好奇,开动脑筋思索,积极发言,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使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语言要生动,形象,讲究趣味性

1.运用形象贴切的比喻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在各种组织的教学中,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用与生物学相关的文学形象比喻,分生组织雨后春笋;机械组织-不屈不饶;输导组织-藕断丝连;保护组织-出淤泥而不染。事实证明,通过教师形象贴切的比喻,并运用具有感彩的语言,把生物学知识形象地表达出来,语言富有感染力,学生听课津津有味。课后余味无穷,且记忆牢固。

2.巧用短小精悍的成语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中的重要组成成分。短小精悍的成语,不仅精炼、含蓄、准确,而且生动形象,既客观科学地反映了生物学现象,又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是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直观手段。通过这些精炼的成语,不仅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其丰富深邃的内涵为人所知,而且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其它学科知识的渗透,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添了课堂色彩和教师的语言艺术魅力。例如在讲家兔一节时,用“守株待兔”引入课题。讲到食物链时,运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通过树蝉螳螂黄雀这一食物的有机联系,引出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传递过程。在讲到复杂反射时用“望梅止渴”,“惊弓之鸟”,“老马识途”,“画饼充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等等,在讲到植物的营养生殖时,可用“移花接木”这一成语描述通过扦插,嫁接等方式来繁殖花卉和果树;用“牵一发而动全身”来说明食物链中的每种生物都有其重要地位,一种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整个食物链都会受到影响。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大家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有针对性的选用。

3.利用精练通俗的谚语

谚语虽然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语,却包含着许多生物学知识方面的道理,语言既精练,又形象通俗,读时上口,记时容易。适时引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如:在讲食物链时,我用了“大鱼吃小鱼,小鱼吃毛虾,毛虾啃泥巴”。让学生分析这些谚语中“泥巴、毛虾、小鱼、大鱼”各处的营养级。通过引用谚语,将食物链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水和矿质元素在植物生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桔生淮南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森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作用。

4.引入极具感染力的诗歌

人们一般喜爱诗歌,因为诗歌的语言优美、简练、生动、感人,不仅给人们以理性的启迪,而且给人以美的感受。将诗歌引入课堂教学,无疑增加了语言的生动性,更易抓住学生的情感。如教材中为了说明非生物因素: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引用了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名句。就非常形象生动地帮助学生理解了教材中的相关知识――植物生活和温度的关系,同时赞赏了古人生动细致的观察。又如,为引出青蛙的生殖发育,教材选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来说明青蛙的生殖季节为黄梅季节。地点是水域环境,为后文讲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做了铺垫,这种引用贴切自然,不生搬硬套,恰到好处地帮助学生理解将要学习的生物学知识。再如,讲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时,可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等。

5.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

由于生物教材中的知识点多而琐碎,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顺口溜简明扼要、朗朗上口,又有很强的概括性。将顺口溜应用于课堂教学,既可活跃气氛,又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便于学生记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如显微镜的操作: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看完低倍转高倍;九退整理后归箱。又如,缺乏各种无机盐的症状,钙磷不足疏松症,小儿还患佝偻病。成人缺碘甲状肿,幼儿必患呆小症。婴儿缺锌食不振,生殖发育要缓行。血红蛋白铁组成,缺少就患贫血症。再如,菜豆种子的结构,菜豆外面种皮包,两片子叶贮养料;胚芽胚轴和胚根,生根发芽不能少。

三、语言要严谨,准确,讲究科学性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学语言不仅不要有趣味性,而且要有科学性。如果教学中指鹿为马,把错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会影响教学质量,误人子弟。因此,教师要吃透教材,在课堂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上下功夫。对生物学概念的表达要准确。如不能把动脉血说成干净血,把静脉血说成脏血。对生物学观点的传授要严格。如不能把生物适应环境的某些结构说成是生物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的。如不能讲讲“鸟类为了能在空中飞翔才有翅。”这种说话犯了“目的论”的错误,是不科学的。生物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是进化来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有些专有名词的部位不能讲错。如手不等于上肢,足不能于脚等。

篇5

一、利用教学线索,理清知识脉络

线索,是指事物发展的脉络或探求问题的途径。教学线索,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依照教学目标的要求,为达到教与学的双向目标服务而设置的贯穿教学进程的脉络或探求问题的途径。教学线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也体现了学生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过程中的认知和学习行为的过程。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时常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候一节课上下来自己都感觉乱七八糟的,可想而知学生更是云里雾里;有时候一节课上下来自己很高兴,学生也觉得学有所获。为何有这么大的差异?究其原因,除了准备工作是否充分以外,重要的是教师有没有把本节地理课的内容梳理出一条合理的教学线索。而在日常评课中我们也经常用这样一句话“教学过程流畅,层次清楚。”实际上也是评价老师是否巧妙运用了一定的线索。在地理课堂中,有的时候是可以直接点出线索让学生跟着线索学习内容,如刚才提到的“极地地区”就是从头到尾围绕着一个“极”字;有的时候则是先按着线索的顺序上,在总结中点出线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学习七年级下册《美国》的时候,实际我们要让学生掌握内容就是美国自然条件优越,美国工农业经济发达,可以在按课本内容讲解完之后,提醒学生思考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America,我们把他翻译成美国,美在汉语当中是“好”的意思。你能说说美国有哪些“美”的地方呢?”于是学生记得了美国好,好在哪里。除了我们学的美国的自然环境和美国的经济发展以外,还可以再做相应的“美”的补充。

地理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线索,合理的教学线索是建立在教师对教材和内容非常熟悉的基础上,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教师本人的教学特长和教学风格提炼而成的,教学线索能使教师于纷繁复杂的教学内容中找到教学头绪,使教学内容于散乱之中显示出完整,于单纯之中表现出丰满,十分有效地突现文本内涵的最佳信息,帮助学生有效地理清知识网络。

二、构建合适线索,指导学生探究

语文课中找出教学线索往往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地理课不是语文课,不需要学生自己辛苦的挖掘线索以证明学生语文能力的强大;地理课的线索只是把地理教学内容串联在一起的途径,好比精美项链的绳子,我们的重点还是在地理知识获得上,所以地理课的教学线索主要是由教师找出来并指导给学生的。并不是每一堂地理课一定能有一个清晰地线索,也不一定每一堂课都去找一个“极”或“美”字这样的线索。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线索式教学法的多样性。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教师应该思考运用合适的线索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实现“增效”。 教学线索的运用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以教学内容原有的顺序为教学线索

教材的内容在呈现知识点的方式上有很多种,多数教材的内容在呈现时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线索,如果这种线索符合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那么就可以直接采用教学内容原有的呈现顺序为教学线索。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内容较多,难度偏大,学生经常学了后面忘了前面,所以要在教学中反复强调教材编排的线索始终是“由近及远”。七年级下册的第六章是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这一章又分为两节: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第七章是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这一章分为四节,分别为:日本、东南亚、印度、俄罗斯,这当中又是按照围绕中国周围从东亚到东南亚到南亚再到北亚(还有欧洲的一部分)的顺序;第八章的内容虽然还是在东半球,但是从空间上看离中国更远了,这是位于东半球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包括: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澳大利亚,这部分的四个国家和地区不仅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也有一个空间线索,就是先介绍一部分在亚洲的位于亚欧非三洲交界处的中东,然后是欧洲,再是非洲,最后是大洋洲;第九章从空间线索上说到西半球了,又分别选取了北半球的代表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和南半球的代表也是南半球面积最大的国家巴西介绍;最后一章到了既在东半球又在西半球的极地地区。再如八年级下册的内容有“中国的地理差异”、“省级区域”、“省内区域”、“跨省区域”的编排上也有相似之处。这种有着非常明显顺序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其本身就是很好的教学线索,要善于利用,不断强化,从而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课本的脉络,有利于知识前后联系,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对于这样的线索,老师不难发现,但关键是在教学中要主动地运用。

2.以教学内容的核心为线索

初中地理教材中有些章节在编排上是突出了本节内容的核心,围绕核心编写的教材,教师也可以以核心为线索来组织教学,达到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的效果,也为学生的记忆提供了方便的途径。

例如七下第八章第一节中东地区,在课本中所占篇幅较大,如果单纯按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很可能让学生觉得内容多而记忆困难,这时候我们可以帮助学生确定核心内容“长期的热点地区”,然后围绕核心也就是线索“热点”,分析成为“热点”的原因,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石油资源资源丰富、水资源匮乏、文化差异等都是原因,从而内容结构清新,层次清楚。再如八下第七章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核心内容即线索就是“特色旅游”,围绕这一线索,让学生学习“特色植物”、“特色动物”、具有特色的“民族风情”和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最后是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都是围绕“特色旅游”这一线索,提纲挈领,过程流畅,而且学生会牢牢记住。类似的可以采用以教学内容的核心为线索章节在初中地理中还有一些,如“欧洲西部“的教学时突出“发达”, “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突出“因地制宜”等。

3.以学生认知过程为线索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认知规律是教师教学工作中必需遵守的原则之一,人类的认识是一个由现象到本质的发展过程,只有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置教学线索,实施教学活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初中地理教材中不管是教材结构还是教学内容的编排,实际上也是按照学生的认知过程为线索的,教师要善于理清教材的线索,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能力。例如在初中地理中公认的最难的内容是初一一开始学习的“地球和地图”的内容,和地球、地图两者都有关的就是经纬线和经纬度的认识、掌握和区分。虽然经纬线和经纬度的教学历来都是对比着上的,也是注重两者之间的区别,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空间想象能力不够,总是会混淆经纬线和经纬度。因此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确立了以“横纬竖经”四个字为线索,在新课教学和练习、复习的过程中反复强调这一点,让学生牢固树立“横纬竖经”的观点,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了经纬度、经纬线混淆的难关,为学生初中地理地图的学习和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八上的中国自然环境的教学,我们首先不一定上来就按照课本内容来讲,可以先帮学生理清自然环境的要素并以此为线索,让学生明确自然环境的学习通常包括的几个方面:地势地形、气候和河湖;气候中又具体分为气温、降水两个方面。学习任何地方的自然环境都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从而让学生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然后再更深层次的研究各地区区别于其它地区的特点。

4.以学生探究活动为线索

人教版地理新教材力求改变以往教学内容“繁、难、偏、旧”的情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探究活动为线索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了学生的探索精抻和创新能力。例如七年级下册《印度》的教学中,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我给学生看了印度最著名的旅游景点―泰姬陵,然后抛出参观泰姬陵的一个规矩“一年四季必须光脚参观泰姬陵”,并以此为线索让学生思考这个规矩产生的自然环境背景,突出印度的气候在热带的特点,也对热带气候“全年高温”的特点有了更深的体会。再如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中,中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将比较零散的铁路相关的知识和铁路干线的分布串联到一起呢?我设计了一个“招聘网管”的案例,由于设计比较新颖,学生一下子积极性调动起来,当知道这个“网管”是中国交通运输网络管理员时,便开始以此为线索,探究具备怎样的知识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网管”,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在活跃的氛围中完成了铁路相关知识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