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女性消费心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
虽然因经济收入、职业、文化教育水平和年龄性格的不同,使女性消费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心理特性,但总的来说,女性消费的一般心理特点还是十分鲜明的。 据统计,高达93.5%的中青年女性都有过各种各样的冲动消费行为,而冲动消费的金额占到了女性消费总支出的绝大比例。通过对服装市场营销中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的分析和研究,来指导服装经营者,要使自己在服装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了解顾客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掌握利用其规律,制定各种促销对策并有力地实施。
总结:只要策略得当,女性的冲动消费是极易出现且能够被刻意引导和培植的。
基本要求:
1.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认真负责的态度,反映出自己最好的理论与实践水平。
2.严格按照指导教师的各项要求和进度安排,完成各个阶段工作任务。
3.能够理论联系实践,以严谨诚实的科学态度开展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
4.通过研究总结出女性在服装消费中的心理特点,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
三、计划进度:
第一阶段(2006年11月下旬~2007年1月下旬):搜集相关的资料,确定课题方向。写开题报告,阐述课题涉及的相关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二阶段(2007年3月上旬~5月上旬):完成论文总体框架和提纲,结合搜集的相关资料,完成论文初稿,并请指导老师进行相关指导修改。
第三阶段(2007年5月中旬):与指导老师进行交流,对论文进行多次修改。最后,毕业论文定稿,上交材料。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商务印书馆,1988.1:285.
[2] Baumeister R F, Bratslavsky E, Finkenauer C et al. Bad is stronger than good.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3] 魏国英.女性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2:65-71.
[4] 赵江洪编著.设计心理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1:76-82.
[5] 斯坦利.米尔格兰姆. 社会生活中的个体[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10:23-40.
[6] 杨晓燕.中国女性消费行为理论解密[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5:15-20.
[7] 杨以雄主编.服装市场营销[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3.12:243-257.
[8] 孙家威.试论整合营销[J].江苏商论,2004,(3):51—52.
[9] Simon Kwok & Mark Uncles. Sales Promotion Effectiveness:The Impact of Culture at an Ethnic-Group Level.Australia, School of Marketing Working Paper 02/4,2002.
[10] 王维,苗雨君.企业促销创新的误区与防范[J].发明与革新,2002,(11):13—14.
摘 要
Abstract
引言 …………………………………………………………………………(1)
一 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1)
(一) 问卷结果 ………………………………………………………………(2)
(二) 问卷中显示的女性主要消费心理 ………………………………………(5)
1、消费的爱美心理 ……………………………………………………(5)
2、消费的实用心理 ……………………………………………………(5)
3、消费的冲动心理 ……………………………………………………(5)
二 女性消费心理中的冲动心理 ……………………………………(6)
(一) 女性冲动消费的主要表现 ………………………………………………(6)
1、波动影响下的冲动购买 ………………………………………………(6)
2、市场氛围影响下的冲动购买 …………………………………………(6)
3、人为氛围影响下的冲动购买 …………………………………………(6)
(二) 冲动消费形成的根源……………………………………………………(7)
1、安全感的渴求 …………………………………………………………(7)
2、传统的女性角色 ………………………………………………………(7)
3、女性的自我概念 ………………………………………………………(7)
三 女性冲动消费的类型划分 ………………………………………(8)
(一) 纯粹式冲动购买 ………………………………………………………(8)
(二) 提醒式冲动购买 ………………………………………………………(8)
(三) 启发式冲动购买………………………………………………………(8)
(四) 计划式冲动购买………………………………………………………(8)
四 针对冲动消费的促销策略 ………………………………………(8)
(一) 服装促销的作用………………………………………………………(8)
(二) 促销策略的运用………………………………………………………(9)
1、纯粹式冲动购买的促销策略 ………………………………………(9)
2、提醒式冲动购买的促销策略 ………………………………………(10)
3、启发式冲动购买的促销策略 ………………………………………(12)
4、计划式冲动购买的促销策略 ………………………………………(13)
五 结论 …………………………………………………………………(14)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附录一 …………………………………………………………………(18)
服装促销策略研究——
对女性冲动消费心理探讨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女性在消费领域的重要作用日趋显著,使得针对女性购买行为及心理的研究显得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企业实践指导意义。本文从研究浙江地区的中青年白领女性(25-45岁)在服装方面的消费习惯,采用问卷调查法,来分析其特有的有别于男性的女性消费心理及行为特征,探索影响女性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从而指导服装经营者,掌握利用其规律,制定对策并有力的实施。
论文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提出研究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女性的消费心理并进行总的概括,并概述了其中的冲动消费心理,分析了其表现及形成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对冲动消费类型进行了划分,为制定有针对性的促销策略打下基础。在阐述中结合典型案例,以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女性消费者作为实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研究在女性冲动消费心理下的促销应对策略。
关键词: 女性消费心理;冲动消费;促销策略;视觉营销
Abstracts: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advancement of social civilization, the female effect more and more remarkable in the field of consume,so it is significative and instructional to research female action of purchase and mentality.The article research the costume’s consumptive habit of middle age white-collar female in zhejiang area, and analyze their unique female consumptive mentality, probe into the factor which affect female consumption according to the questionnaire.Consequently guide the costume’s proprietor,master and utilize the discipline,set down the countermeasure and put in practice effectively.
Firstly, the article introduce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 bring forward the disquisitive question. Analyze female consumptive mentality and generalize it according to the questionnaire. Then summarize the impulsive consumptive mentality, analyze its representation and wrought root,and compartmentalize type in this base,in order to set down the tactic which have pertinence.The article combine typical cases while expatiate,take the representative female consumer as example,combine the theory and the fact to research sale promotion’s tactic under the female impulsive consumptive mentality.
Key words: female consumptive mentality;impulsive consume;
sale promotion’s tactic;visual vendition
引言
冲动购买是人的内在本性,即人人都会发生冲动消费行为。弗洛伊德认为“我”可以被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3个层次。弗洛伊德说:“我们整个的心理活动似乎都是在下决心去追求快乐而避免痛苦,并且自动的受唯乐原则的调节。” 本我遵循着“唯乐原则”工作,它按快乐原则进行运转,是真实的我,即怎样快乐就怎样行动。但人类文明不容许有绝对的自由,个人现实、伦理道德以及法律等成为了“本我”的障碍,从而使人类的实际行为既有内在冲动的成分,又有现实约束的成分。以冲动购物为例,“本我”有购买名牌服装的冲动,以体验穿着的舒适及良好的自我感觉,但他个人收入和消费预算可能不容许她采取实际购买行动,导致消费者始终处在既有购买冲动又被现实约束的心理状态。
与弗洛伊德的理论相呼应的是,Baumeister认为消费者发生冲动购买的原因是自我控制的失败。 消费者可能拥有购物标准,也有监控和反省,但可能就因为缺乏自控能力而导致冲动购买的发生。例如,某消费者拟上街购买一件衣服,但在逛商场时恰逢皮鞋厂家的促销活动,或许她暂时还不需要买鞋,也意识到当前需要买衣服而且消费金额有限,但她可能感到这个时候买会比较合算,或者正好皮鞋的款式是她喜欢的,而最终将准备买衣服的钱用于买鞋。这就是自控的失败。
女性消费者是市场的主力军,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据有关数字统计,到2000年底,我国女性人口为6.1亿,占总人口的48.4%。其中在消费活动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是中青年女性,即25—45岁年龄段的女性,约占人口总数的23%以上。
由此可见,在消费品市场尤其是服装消费市场,女性所扮演的这种“购买决策人”
的角色,使得针对女性购买心理及购买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企业实践指导意义。
一 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在参考各种有关研究女性心理的资料后制定了一份问卷调查表,针对浙江地区,24-45岁的中青年白领女性,通过分析问卷了解她们在购买服装方面的心理,进而得到由于女性的性别特征、多重角色和经济地位,使她们表现出了与男性不同的消费心理。
(一)问卷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现代女性将逛街购物当作一种乐趣,大概每周一次进行购物的占调查人数的52.3%;每周会有两次左右的逛街有19.7%的女性;而每周进行两次以上逛街购物的“血拼族”们也占到10%的比例;而每月只有1—2次的逛街次数仅占18%。说明大多数女性都有逛街购物的嗜好。
图1-1 现代女性每月逛街购物次数
在调查中问到对服装流行趋势的关注时,高达80%比例的女性表示非常关注,另有15%的女性持观望态度。对服装流行趋势的关注度普遍表现出了女性消费的爱美心理。
图1-2 现代女性对于当季服装流行趋势的关注程度
虽然有八成的现代女性保持着对当季服装流行趋势的关注,但她们对于购买品牌服装的态度反映出了一些重要的信息。在调查中,选择“只要适合自己就好”这一选项的人数比例最高,达到了51%;通常会购买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服装的女性占了45%;仅有3%的女性表示只购买知名品牌的服装。从这点上可以发现她们另一消费心理:属于相对理性的群体,不盲目追求品牌,注重选择适合自己的服饰。
图1-3 现代女性对于服装品牌的态度
在问到购买服装最注重的因素时,有35%的女性选择款式是最重要的;而选择服装的价格和质地的人数相差不多,分别为25%和23%;只考虑品牌因素的有16%的女性,我们可以看到,约83%的女性在购买服装中考虑的是服装的款式,质量和价格,说明女性消费中实用性是一个很大的考虑因素。
图1-4 女性购买服装优先考虑因素
在问卷中问到哪种广告形式效果最佳时,有47%的女性首选朋友推荐;广播和电视广告的作用也不容小觑,约有26%的女性会在它的左右下影响购买;报纸和杂志也占了不小的比例,选择此项的女性有21%。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女性消费在朋友的推荐以及电视广告等的影响下最易发生冲动购买。
图1-5 影响现代女性购物决策的因素分析
随着信用卡的普及,“使用未来钱”已经渐渐成为时尚的消费方式。在被问到透支消费情况时,已经有大概39%的现代女性尝试着花未来的钱,只有大约43%的现代女性处于相对保守消费阶段。 对于这项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由于越来越多的女性消费观念的转变,女性消费市场已经成了不容忽视的一个部分。使得探究女性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对市场定位,营销策略的制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1-6 现代女性透支消费情况
(二)问卷中显示的女性主要消费心理
通过以上的问卷分析,结合参考其他资料我们可以发现女性在消费中表现出来的几个重要的消费心理,在此简要列举:
1、消费的爱美心理
爱美是女性的天性,并充分体现在消费过程中。由于此年龄段的女性(25-45岁)多为职业女性,在经济上具有更多的主动权,她们在购买商品时,往往会比较强调美的效果。她们在挑选商品时,侧重于表面包装,对于同样用途、同样价格、同样质量的商品,总是会选择上乘的包装质量。
2、消费的实用心理
这是以追求商品的实用价值为主要目的的消费心理,其核心是“实用”。她们考虑到自身的经济状况,以勤俭节约为原则,在购买日常用品时,受商品名、包装和广告宣传的影响较小,而是凭自身的经验来挑选那些物美价廉、结实耐用的商品进行购买。
3、消费的冲动心理
女性在情绪上比较容易受到感染,她们在消费心理中虽有犹豫的一面,但与男性相比,情绪又具有相对的不稳定性和依赖性。她们较易被环境气氛所影响以及旁人的议论所左右。
除此之外,女性消费中的自尊心理、主动心理、攀比心理等这些也都是女性消费者带有共性的消费心理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女性消费也会出现一些新趋向。
二 女性消费心理中的冲动心理
据统计,高达93.5%比例的25-45岁的中青年女性都有过各种各样的冲动消费行为,而冲动消费的金额占到了女性消费总支出的20%。从女性冲动消费的主要表现入手,深入分析其形成的根源,对商家企业在营销中的实际应用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冲动消费,指没有一定指向的盲目购买行为,大多是非计划性的临时购买行为。施行冲动消费的又以女性占了绝大多数。某调查公司曾对浙江地区的中青年白领女性进行过一次定性、定量调查,发现此年龄段女性的冲动消费主要受情绪、打折、促销、广告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归纳起来女性的冲动消费的主要表现为:
1、波动影响下的冲动购买
情绪化被称为女人的第四特征。有相当大一部分女性都有情绪化消费的倾向,女人在极度兴奋或极度郁闷的状态下,购物的欲望也变得特别强盛 。尤其是中青年女性,由于工作及家庭压力大,因此在这种极端情绪状态下最易产生冲动消费行为。
2、市场氛围影响下的冲动购买
市场氛围的影响下的冲动购买一般包括商店的打折、促销、POP及各种形式的广告等手段。由于受打折或形式多样的店内展销活动影响而购买了本不需要或不打算买的东西的女性也占了很大比例。
3、人为氛围影响下的冲动购买
除了以上原因外,朋友的推荐、推销员的直接推销等等也是女性发生冲动购买的一大原因。由调查问卷中也可以发现朋友推荐是影响现代女性购物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口碑传播对女性所产生的效用有时是不可估量的。
(二)冲动消费形成的根源:
1、安全感的渴求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安全与爱的需要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之一。 而女性无论从先天体能或体质上来说都弱于男性,因此她们对于外界环境的变化也特别敏感,对女性来说拥有安全感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现代中青年白领女性由于工作节奏快、人际关系微妙复杂及其它的种种因素,安全感的缺乏现象越来越严重。而当女性希望得到安全感时其中一个最简便易行的方式便是购物,购物既能帮助女性释放压力、调节情绪,同时也是她们表达快乐的一种方式。
2、传统的女性角色
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兰姆在他的著作《社会生活中的个体》一书中曾提出过他的一个重要的观点,即人们愿意依照他们现在所处的角色地位所要求的行为方式行事。 然而角色地位的形成不是简单的,一蹴而就的,它是与长期的历史积累以及传统的文化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传统道德文化观念及角色定位的影响而行事。
例如在中国的传统角色中一般都是男性负责养家,女性负责持家。而传统的中国女性也一直被冠以勤俭节约,持家有道的称呼,这也是大多数女性都抵挡不住各种形式的打折、赠品、满就送等减价促销手段诱惑的原因。
3、女性的自我概念
对女性消费行为有较深研究的杨晓燕教授将中国女性的消费心理分为五种不同模式。其中包括:家庭自我、情感自我、心灵自我、表现自我和发展自我。 这五种具有不同模式消费心理的女性由于其所侧重的方向不同,其表现出来的消费行为也各有不同。比如,情感自我型的女性可能在物质消费上不大容易会发生冲动行为,但在追求精神方面的消费上则往往会一掷千金,冲动消费;相对于情感自我型女性,家庭自我型女性的消费方向则往往是为家庭及家庭成员购置日常用品等。
三 女性冲动消费的类型划分
由上文分析可知,女性冲动消费的的发生根源十分复杂。在冲动消费的分类上我们可以把冲动购买可以分成4种类型:
(一)纯粹式冲动购买
这是纯粹的打破习惯性购买的一种购买模式,是出于感性,完全由于情感体验的需要。例如某消费者一贯喜欢穿着西装并只购买西装,但她可能会在某次购买中试穿了夹克并感觉良好而放弃了购买西装的惯常行动。
(二)提醒式冲动购买
当购物者在看到某个商品的时候,而想到自己的这个商品即将用完,或联想到关于它的广告、消费者对它的消费经验或其他一些信息,这些可能都会激活冲动购买行为的发生。
(三)启发式冲动购买
启发式冲动购买是当消费者第一次看到某个商品,就认定需要购买。它与提醒式冲动购买的区别在于前者没有消费者关于使用该商品的经验,与纯粹式冲动购买的区别是前者是出于理性,即可能在未来的某段时间需要用到该商品。
(四)计划式冲动购买
计划式冲动购买比较容易从字面上来理解,比如消费者在进入商场购物之前已经做了购物计划,但进入商场后却被其他商品的一些促销形式所吸引,而购买了购物计划之外的商品,那么计划式冲动购买行为就发生了。
四 针对冲动消费的促销策略
(一)服装促销的作用
服装促销的主要作用是沟通和传递信息,强调优势,诱导需求,扩大销售,提高声誉,巩固市场;服装促销的目标是吸引购买者对企业或商品的注意及兴趣,加速购买者的购买行为 。
促销是一种有责任的行为。对于服装类商品,购买者比较重视产品的质量和企业品牌形象,这些质量和形象必须靠言行一致的长期努力才能建立。因此仅靠大力推销只能一时赚钱,最终会被市场和购买者抛弃。
现代市场营销活动非常广泛和复杂,如果不借助于各种传播媒介或其他沟通方式,购买者也就无法得知有关商品的准确信息,或者购买者需要付出很大代价才能得到所需信息。另外,如果企业通过促销提高了销售量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生产和销售成本时,购买者也将从中得益。更重要的是,对于服装这一类文化和社会价值成分很高的商品,促销能快速提高服装品牌形象,增加购买者购买时的自信和穿着时的满意程度。这是服装商品的一项重要特征,它影响着服装企业的促销策略。
(二)促销策略的运用
1、纯粹式冲动购买的促销策略
纯粹式冲动购买是出于感性,完全由于情感体验需要的购买,它是对习惯性购买模式的一种逆反和背叛,当对日常购买模式感到厌倦或突然间有想尝试一下新鲜事物时,就有可能发生纯粹式冲动购买。
对此,零售商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服装广告来介绍当季的新款服装,服装广告通常在销售季节来临之前开始。零售商应根据以往的经验或数据,目前的状况以及对将来的期望指定计划,首先要根据目标市场的趋势和季节特点来确定主题,策划能够达到企业营销目标及渲染季节主题所应实施的活动内容,即选择合适的载体和恰当的媒介。服装企业常用的的广告媒介主要有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户外广告牌等等。媒介的选择既要考虑成本更要考虑有效性。依据广告目标和广告对象确定媒介类型后,还需具体确定媒介机构。因为恰当的广告时机和频率也是保证取得预期服装促销效果的重要因素。
由问卷调查可知,电视广告,报纸杂志以及广播等都是影响女性购物决策的的重要因素。
a. 广播电视—属于电子媒介。在前面的问卷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广播电视已经成了除了“朋友推荐”以外影响现代女性购物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广播电视在广告宣传方面的作用。广播主要是通过声音来传递一些信息,缺陷是没有影象方面的宣传,而电视则是听觉与视觉的统一,既能有解说员对于服装特征的解说,又能看到服装的动态展示。
b.杂志—也是服装广告的重要传播手段。虽然每种服装杂志各有一定的出版周期,且由于其使用的材质、印刷等一些原因使得杂志发行成本高,但由于服装杂志既附有文字的解说,又有色彩鲜明的图片,视觉效果好,便于保存及重复传播,并且有些制作精良的服装杂志还成了一部分人的收藏品。同时服装杂志在宣传某一服装品牌,弘扬企业的品牌理念,树立品牌形象,传达某一季的服装主题和设计理念上意义重大。例如《世界时装之苑》、《时尚芭莎》等更以图文并茂、印刷精良、格调不俗,受到一大批读者的青睐。
c. 报纸—是一种传播面极广的大众媒介。报纸与服装杂志相比,虽然可能没有色彩鲜明的图片,没有触感佳的纸张,而且保存时间也比杂志短,但它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报纸的发行周期较短,一般为每周一期,也有每周两期的,同时报纸的制作成本低,可以为一般的消费者所接受,因此影响面较广泛。例如《中国服饰报》、《上海时装报》等在促进服装消费,沟通服装市场信息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提醒式冲动购买的促销策略
提醒式冲动购买较为常见,促销策略应强调消费者联想、体验与需要相结合。
(1)零售商应能鉴别易于发生提醒式冲动购买的商品种类,凸现商品陈列,店面设置等视觉营销都可以刺激冲动购买。视觉营销是卖场终端的设计系统,它包括品牌专卖店形象的建立、氛围的营造、专卖店空间的设计、产品陈列及搭配设计、橱窗设计等等 。而服装品牌的产品信息、服务理念、市场定位和品牌的内在文化、精神理念是用视觉化、形象化的视觉语言,通过展示与陈列手段,实现与消费者的无声沟通。因此,视觉营销是服装促销中一项重要的策略,也是服装营销终端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中视觉营销主要包括:
1.橱窗及门面设计。橱窗是立体的服装广告,是吸引路人进入店内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以服装为主,以背景画面装饰为衬托,巧用布景、道具来凸显服装,因此必须从整体上考虑。首先是橱窗的整个色调,装饰风格要与服装的品牌、理念相一致。比如该专卖店主要销售职业装,那么橱窗的色调就要与该季的服装主色调相协调,装饰风格也应与职业装所传达的那种沉稳、干练一致;反之,运动装的专卖店色调应相对比较跳跃,装饰风格也较职业装轻松、活跃。同时橱窗的装饰还可以根据季节变化而变化,用鲜明的流行色来吸引顾客。
2.色彩设计。色彩是最能显而易见的传达服装的一些信息。专卖店内的色彩包括服装的色彩,整个店内的装修色彩以及灯光色彩等等。店内总的色调应该是统一的,如果色调太复杂,太多,反而会喧宾夺主,达不到突出服装的目的。同时跟橱窗的色调一样,主色调也要与不同类型的服装相统一,例如休闲装要轻松愉快,西装要简洁严谨,个性服装可以夸张一点。同时,不同季节也应有不同的色彩变化。
3.服装商品的展示与陈列。不同风格不同款式的服装采取不同展示方式,服装店一般都采用开架式陈列以方便顾客选择。服装的展示应充分考虑到整个店铺的布局、构造,营造出一种舒适的氛围,分割出不同的区域,仔细规划店内通道,使视线所及之处都能发现惊喜。同时遵循展示和陈列相结合的原则,服装既可根据类别来展示,即外套可以放在一个区域,裤子放在另外一个区域,各种配件又一个区域,另一方面,也可以搭配好整套放在一个区域。在服装的布置上,要有一定的规律性,比如可以按照从小到大的悬挂,小的在前,大的在后,短的在前,长的在后,也可以按照色彩来排列,根据色彩的渐变规律或平衡规律排列。店内的服装应尽量把过季的和新上市的区分开来,使顾客一目了然,也能给消费者新鲜、整洁的第一印象。
4.照明设计。照明设计的好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照明可分为基本照明、气氛照明、形象照明。一般情况白天只采用基本照明,可以选择射灯、聚光灯使服装更突出,使顾客视线清晰;而晚上则可以采用气氛照明,要注意灯光照明的方向,比如灯光是从下方向上照射模特,可以表现出一种轻轻漂浮的感觉,也可以用柔和的灯光从模特背后照射,使光线包围模特。要注意的是,当利用天棚上的定点射灯照明时,不能使强烈的反射灯照射到顾客的眼睛里。在灯具的选择上也需注意与服装及整体装修环境相协调。
(2)零售商可以考虑打折、满就送、赠品等促销方式的结合,开发能够促使消费者产生积极联想的销售点广告,以激发购买欲望 。但需注意的是要选择最佳的促销时机和频率。从产品的角度来看,根据气候特点进行价格促销较为理想。比如在换季时对服装进行促销,可以更好的吸引消费者,因为大多数消费者都会抓住换季来大采购。同时,也可以利用重大的节假日的人气进行促销,如五一、国庆和春节等长假都是消费者集中购买的好时机。各大商场历年的这个时段的销售额是最好的证明。配合换季和节假日促销的另一个好处是,不会让消费者因为过高的降价频率而产生反感的情绪。当然还要考虑适当的价格促销幅度,过高的促销折扣会使消费者产生一种怀疑真实性的感觉,从而影响了购买意愿 。因此,商家不宜采用夸张的折扣幅度来吸引消费者。
需要注意的是,零售商在采用促销手段时要推出自己的特色。当大家都使用同样的促销方式时,就使竞争回到了原点,凸显不出自己的优势。因此,商家应该在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劣势,采取适合自己的有特色的促销方式,避免陷入恶性价格竞争,得不偿失。在利用赠品达到促销目的的时候要注意,赠品的选择也至关重要,不能选择引不起消费者购买欲望的赠品,不能太廉价,当然也不能过于昂贵,达不到赢利目的。可以选择比较有纪念意义,或者较有个性的物品。
3、启发式冲动购买的促销策略
启发式冲动购买与纯粹式冲动相比体现了冲动的理性,是因为当消费者在看到该商品时就认为在未来的某段时间会需要它,因此就发生了启发式冲动购买。
对于此类型的冲动购买,零售商首先应该对存在的不同类型顾客的潜在需求进行归类:一种是对商品陌生、不熟悉型的潜在需求。即由于消费者从来没有获取过关于该商品的信息以及使用经验,而使该消费群处于潜伏状态。第二种是市场竞争倾向型的潜在需求。即是由于同类商品过多,各种品牌的商品竞争激烈,而一般消费者只选择一种品牌,因此,对其他品牌来说,这部分消费者就成了潜在客户。
因此,零售商应对员工进行培训,激励员工在观察及服务的基础上,采用人员推销的方法及时激活一些潜在客户,提高产品知名度。人员推销是一种双向的,互动性的信息传递过程,因为促销人员是直接与客户交流、沟通,因而有利于了解不同类型顾客的需求,购物动机与购物行为,同时更直观地知道哪些问题最先需要解决,哪些问题需要暂缓或适当回避,哪些问题需要解释说服,从而可以比较有针对性的采取必要的行动,灵活快速地解决在销售中出现的问题,并且由于人员推销直接面对客户,他可以有针对性地介绍每款服装的特点,更能提高顾客潜在的购买欲望,从而及时得到顾客的信息反馈,以便对整体营销策略作及时的调整。而且服装又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可以通过试穿等方式让消费者消除对服装规格大小、面料舒适度等的怀疑,来促使消费者启发式冲动购买的发生。
4、计划式冲动购买的促销策略
计划式冲动购买者在购物前有做购物计划,但由于其存在的内在冲动倾向,使得其他商品的一些促销活动打破了其原有的购买预期和意向,关键在于促销因素与其冲动诱因匹配的一致性。
(1)零售商应研究计划式冲动购买者的购买行为诱因及其规律,这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以往的促销数据找出规律。因此,此类型的顾客可以通过销售推广来鼓励和促使消费者光顾某一特定商店或者购买某一商品的营业推广类型,包括各种形式的短期性激励销售的促销手段。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消费者推广,如优惠券,赠品,打折,产品示范等;二是贸易推广,如针对中间商的购买折扣,促销资助等。
一般情况下,中低层次的服装店使用直接和密集的销售推广方式,比如强调一些优惠措施或采用一些小利来吸引顾客。而高层次的服装店为了服装的身价和品牌形象以及原有的品牌定位,销售推广使用的频率有限并且谨慎。为此,一些高档时装店和高档品牌专卖店通常采用贵宾卡作为销售推广的办法,这样既在无形中形成忠诚顾客群,吸引潜在消费群体,也有利于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的一致性,同时又以较高雅的方式给顾客以优惠激励。
(2)零售商应特别注意容易被忽视的静态促销因素。例如消费者的冲动购买与店内刺激有关,店内刺激对冲动购买的影响是很显著的,如销售点展示、货架标识和特别展示等等。
影响消费者选择商店和消费者冲动购买的若干因素有:1.基本因素。消费者对商店和商品的一些基本因素十分关注,例如商店环境的清洁,店员待人的礼貌,平价商品的存货;2.释放压力因素。比如等待选购或结帐的时间、一站式服务和较长的营业时间;3.商品展示因素。比如易于选购的商品陈列、醒目的价格标识、编配适当的产品范围,还有大多数消费者总是从商店外围开始浏览和选购,由此,最佳展区就是出入口、收款处以及商店的周边地带,商品的摆设应形象化。
五 结论
现代中青年白领女性作为女性中的杰出群体,正日益显示出其独特的作用,并从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中解放出来,由于白领女性一般具有较高的经济收入、超前的消费观念和自由的消费选择,“新女性”已表现出强大的消费能力和潜力,并成为当今城市经济中的一个亮点。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市场营销学界在对女性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上呈上升趋势。但是,相对于该学科研究领域内的众多研究课题来说,该课题的研究成果较少,尤其是针对中青年白领女性消费行为的研究更可谓凤毛麟角。其它相关研究涉及的范围除了较为传统的消费心理学因素比如动机、偏好等对女性消费行为的影响外,也延伸到了对女性自我概念和传统女性角色等的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分析得出了女性的种种消费心理,其中女性的冲动消费心理又是最为普遍及最易为商家利用,促使发生购买行为。
在分析女性冲动消费表现及根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作为女性冲动消费的诱因,情绪的影响及对安全感的渴求至关重要。女性在心情郁闷时容易进行冲动消费,主要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女性对安全感需求的加强,在消费活动中大笔金钱的可支配感可以有助于女性找回失落的安全感,并恢复自信,也因此平复心中的郁闷情绪。而有情绪化消费倾向的女性不仅在心情郁闷时需要通过购物来平复心情,在心情好时也同样热衷于购物来表达快乐的情绪。
另外,市场氛围及人为氛围对女性冲动购买的巨大影响从问卷调查中的数据也可以发现。因此有时候促销就是要制造出一种人头攒动的拥挤场面。所谓物以稀为贵,商家在促销时营造出一种“限量购买”、“机不可失”的氛围,就能轻易地打开女性消费者的钱包。并且当人们在缺乏足够的依据来进行自我判断时,他们就会按照绝大多数人的观点行事,即从众。从众可以给女性带来避免犯错的安全感。商家也可以抓住女性的这种特殊心理,来制定促销策略。
利用折扣、赠品等手段诱发女性的冲动消费,已经成了目前商家最常用、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这也是受女性冲动消费形成的根源之一:传统的女性角色定位而影响。因为女性热衷购物,但当这种热衷与传统的对女性勤俭持家的角色定位相矛盾时,女性便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消除这种矛盾,而折扣、赠券、贵宾卡等促销手段无疑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上文也有提到,让利须有个度,如果减价幅度大,频率高,又没有合理的借口和合理的时机令女性接受,那么女性先天敏感的性格会使她们怀疑产品本身的质量,从而降低冲动购买的欲望。
最后,女性的爱美心理及天生对色彩的敏感度使得视觉营销这个新兴的促销手段在服装促销中显得越来越举足轻重。服装零售中的视觉营销是整个营销传播的组成部分,不仅仅是橱窗陈列和室内展示,它通过外在的装饰、布置展现了服装所传达的理念。视觉营销的主要目的是想创造一个吸引顾客又兼具功能性的一个销售环境。服装专卖店必须以品牌理念为核心,充分利用各种视觉因素,同时还要注意环境,季节,消费者心理等等因素的影响,这样才有可能在市场中把握主动权。
总之,只要策略得当,女性的冲动消费是极易出现且能够被刻意引导的。我们以浙江地区的中青年白领女性为研究对象所得出的实证结果显示,商品的时尚性、流行性和价格优势对消费者的冲动购买行为有着显著影响。零售商的促销策略、公共节假日等特别购物时机也容易诱发冲动购买。因此,零售商应当重视对冲动购物行为的研究,采取针对不同类型冲动购物的促销策略,以进一步开拓这一部分消费空间。
致 谢
首先,感谢导师张萍丽在论文总体框架上的指导,深入细致地分析论文写作的要点,使作者对论文的整体有了把握,找准了切入点。在作者写作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疑点,张老师也耐心地给予了指点。
其次,感谢在问卷调查过程中消费者的配合带来了不少的灵感,增添了亮点。
同时,对所有曾经给予我帮助的老师和朋友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参考文献
[1] [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商务印书馆,1988.1:285.
[2] Baumeister R F, Bratslavsky E, Finkenauer C et al. Bad is stronger than good.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3] 魏国英.女性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2:65-71.
[4] 赵江洪编著.设计心理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社,2004.1:76-82.
[5] 斯坦利.米尔格兰姆. 社会生活中的个体[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10:23-40.
[6] 杨晓燕.中国女性消费行为理论解密[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5:15-20.
[7] 杨以雄主编.服装市场营销[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3.12:243-257.
[8] 孙家威.试论整合营销[J].江苏商论,2004.(3):51—52.
[9] Simon Kwok & Mark Uncles. Sales Promotion Effectiveness:The Impact of Culture at an Ethnic-Group Level.Australia, School of Marketing Working Paper 02/4,2002.
[10] 王维,苗雨君.企业促销创新的误区与防范[J].发明与革新,2002.(11):13—14.
附录一:
浙江中青年女性消费心理调查问卷
为了了解当前中青年白领女性的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决定对浙江地区的白领女性消费者做市场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对象针对25-45岁中青年女性。
1.您是否是浙江居民?
A.是 B.否
2.您的文化程度为?
A. 小学 B.初中 C.高中 D.大学本科及以上
3.您的职业是?
A.商业 B.教育业 C.服务行业 D.政府机关
E.其他
4.您的月收入是?
A.1000及以下 B.1000-2000 C.2000-3000 D.3000-4000 E.4000及以上
5.您每月逛街购物的次数?
A.1-2次 B.3-5次 C.6-8次 D.8次以上
6.您对当季服装流行趋势的关注程度?
A.非常关注 B.比较关注 C.一般关注 D.比较不关注 E.非常不关注
7.您对服装品牌的态度?
A.只购买知名品牌服装 B.买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服装 C.只要适合我就行 D.不一定
8您一般在哪类商店购买服装?
A.超市 B.一般服装商店 C大型商场 D.品牌专卖店
9.购买服装您最注重的是哪一方面?
A.款式 B.质地 C.价格 D.品牌 E.其他
10.认为下列哪种广告形式效果最佳?
A广播电视 B.报纸杂志 C. 朋友推荐 D.其他
11.您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比较会冲动购买?
A.情绪影响(心情极度兴奋或极度郁闷下) B.市场氛围影响(打折,促销等)
C.人为影响(朋友推荐或推销员的推销) D.其他影响
12.您的透支消费情况?
A.非常符合 B.比较符合 C.一般符合 D.比较不符合 E.非常不符合
访问者: 访问日期: 访问地点:
英文资料:
2. Sales Promotion and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Culture
2.1 Types of Sales Promotion
The majority of past studie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consumer sales promotion have focused on monetary sales promotions (Dickson and Sawyer, 1990; Dhar and Hoch, 1996; Hoch, Dreze and Purk, 1994). However, in practice, a range of both monetary and non-monetary sales promotions are used (Campbell and Diamond, 1990; Tellis 1998), and there are import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Monetary promotions (e.g., shelf-price discounts, coupons, rebates and price packs) tend to provide fairly immediate rewards to the consumer and they are transactional in character; non-monetary promotions (e.g., sweepstakes, free gifts and loyalty programs) tend to involve delayed rewards and are more relationship-based.
In asses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sales promotions, it is necessary to examine both types.
2.2 Benefits of Sales Promotion
Sales promotions can offer many consumer benefits. Past studies have concentrated on monetary saving as the primary consumer benefit (Blattberg and Neslin, 1993). However, there is evidence to suggest consumers are motivated by several other benefits, including the desire for: savings, quality, convenience, value expression, exploration and entertainment. These benefits are further classified as either utilitarian or hedonic (Babin, Darden and Griffin, 1994; Hirschman and Holbrook, 1982). Utilitarian benefits are primarily functional and relatively tangible. They enable consumers to maximise their shopping utility, efficiency and economy. In general, the benefits of savings, quality and convenience can be classified as utilitarian benefits. By contrast, hedonic benefits are more experiential and relatively i ntangible. They can provide consumers with intrinsic stimulation, fun and pleasure.
Consistent with this definition, the benefits of value expression, exploration and
entertainment can be classified as hedonic benefits.
2.3 Promotion Types and Promotion Benefits
Based o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types of sales promotions and promotion benefits, Chandon Wansink and Laurent (2000) showed that monetary promotions provide more utilitarian benefits whilst non-monetary promotions provide more hedonic benefits. These relationships are a matter of degree rather than absolutes; for example, coupon promotions (i.e., a monetary promotion) may still provide some hedonic benefits such as the enjoyment in redemption, although its main benefit of saving is utilitarian (Mittal, 1994).
2.4 Congruency Theory and Sales Promotion
The basic principle of congruity states that changes in evaluation are always in the direction that increases congruity with the existing frame of reference (Osgood and Tannenbaum, 1955). In other words, people have a natural preference for consistent information. The principle has been examined in many marketing contexts, including studies of brand extensions and advertising appeals. Applying the congruity principle to sales promotions, it is expected that sales promotions will be more effective when they provide benefits that are compatible with the benefits sought from the promoted product. The relevance of this principle is evident from some past studies of sales promotions. For example, Roehm, Pullins and Roehm Jr (2002) showed that loyalty programs are more successful if they provide incentives that are compatible, rather than incompatible, with the brand. Likewise, Dowling and Uncles (1997) suggest the effectiveness of loyalty programs is enhanced if program benefits directly support the target product’s value proposition.
Congruency effects for sales promotions were directly tested and confirmed by Chandon, Wansink and Laurent (2000), who showed that: (a) monetary promotions are more effective for utilitarian products as they provide more utilitarian benefits, which are compatible to those sought from utilitarian products; and (b) non-monetary promotions are more effective for hedonic products as they provide more hedonic benefits, which are compatible to those sought from hedonic products. For example, price cuts are more effective than free gifts for influencing brand choice of laundry detergent (i.e., a utilitarian product), whereas sweepstakes are more effective than price cuts for influencing brand choice of chocolates (i.e., a hedonic product). However, it is noted that there are other factors that may impact on the congruency effects, including the product life cycle, purchases situations and consumer demographics. Another possible factor is culture, which is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2.5 Culture and Ethnic Groups
Culture is difficult to define, but typically it is seen as a set of norms and beliefs that are shared amongst a group of people and that provide the guiding principles of one’s life (Goodenough, 1971; Kroeber and Kluckholn, 1952; Schwartz and Bilsky, 1987 and 1990). Here, culture is defined as the way of life of people grouped by ethnicity, including shared norms and beliefs that can impact on behavior. This definition is appropriate for several reasons. Firstly, it implies that culture encompasses all the norms and beliefs of a society – it is the total way of life in a society. As Triandis (1989) suggests, these societal norms and beliefs will ultimately have an impact upon the dispositions and behaviours of society members. Thus, the definition allows for the possibility of culture to have an impact on consumer behaviour.
Secondly, the definition is flexible in allowing for different levels of culture. This is evident by the notion of “society” within the definition, which means culture is not necessarily restricted to a country basis. This is important given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is not on national culture. Furthermore,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equating culture with nations can be inappropriate (Lenartowicz and Roth 1999; Usunier, 2000). Instead, culture can be conceptualised at different levels and in a variety of contexts (Dawar and Parker 1994; Hofstede, 1991) For instance, culture defined by age or music, as in youth or jazz culture.
In this study, culture is examined at the ethnic-group level within the domestic Australian context. Ethnic groups can be considered as subcultures within a country. They preserv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from which they originate but also develop their own unique norms and beliefs (Steenkamp, Hofstede and Wedel, 1999; Usunier 2000). Indeed, “central to any ethnic group is a set of cultural values, attitudes and norms” (Tan and McCullough, 1985). Each ethnic group constitutes a unique “community because of common culture” (Lee, Fairhurst and Dillard 2002). Thus, the study of culture by ethnicity within a domestic context is feasible and appropriate since each ethnic group will have its own unique set of cultural values. In fact,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intra-country variations of culture can be as large as the variation across countries (Au, 1999). This is particularly the case in the Australian context given its increasingly diverse ethnic mix (Millett, 2002). In effect, a single national culture to represent Australia is likely to be inappropriate (Bochner and Hesketh, 1994).
2.6 Culture, Ethnic Groups and Sales Promotion
As Nakata and Sivakumar (2001) noted, the impact of culture has been well documented in many areas of marketing, including consumer responses to sales promotion. For example, Bridges, Florsheim and Claudette (1996) argued that “there is a need for research directed at understanding culturally-driven responses of consumers to promotional activities”. They showed that in the service context, cultural values affect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motion strategies. This is supported by McCort and Malhotra (1993) who claim that “as cultures differ in their value systems, evaluations of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will differ”. However, most of these assessments have been conducted at a national level, whereas there is also a need for research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promotional activities on cultural groups within countries (Albaum and Peterson, 1984). There has been some consideration of this in
previous studies. For example, it has been argued that “various cultural sub-groups should react differently to different promotion strategies” (Laroche, Pons and Turnel, 2002) and Green (1995) found that coupons are relatively less effective for African-Americans than Anglo-Americans. Nevertheless, evidence at an ethnic-group level remains limited.
2.7 Cultural Dimensions
Given the potential relevance of culture, a basis is required for assessing its impact. Here use is made of the five cultural dimensions popularised by Hofstede (1991): power distance, uncertainty avoidance,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masculinity-femininity and the Confucian dynamism. Alternative dimensions have been suggested by other researchers (Clark, 1990), but Hofstede’s dimensions are by far the most widely accepted (Sondergaard, 1994) and have been applied in many cross-cultural studies (Steenkamp, Hofstede and Wedel, 1999; Lynn, Zinkhan and Harris, 1993; Roth, 1995). Admittedly, there are several poignant criticisms of Hofstede’s dimensions. Firstly, his original study is relatively old and may be outdated.
Secondly, the dimensions were developed from work-related values and thus, they may not fully apply to a consumer context. However, despite these limitations, Hofstede’s dimensions remain conceptually valid for explaining cultural differences.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se dimensions for this study is supported by the suggestion that “there are specif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Hofstede’s) cultural dimensions and the appropriate promotional policy” (Kale and McIntyre, 1991). Indeed, one of the aims of this study is to verify whether there are any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ultural dimensions and consumer responses to sales promotion. Furthermore, although developed for cross-country comparisons, Hosfstede’s dimensions are believed to be capable of explaining intra-country variations (Au, 1999), including at an ethnic-group level.
英文翻译
促销效力:
在同种同文化民族水平产生的文化碰撞
Simon Kwok & Mark Uncles
2. 促销和潜在的文化影响
2.1 促销类型
过去关于消费者促销的研究主要聚焦于金钱促销(Dickson and Sawyer, 1990; Dhar and Hoch, 1996; Hoch,Dreze and Purk, 1994)。然而,实际上,一定范围内的金钱促销跟非金钱促销都被使用着(Campbell and Diamond, 1990; Tellis 1998),并且他们有着重要的区别。金钱促销(例如,上架价格折扣,商家优惠券,打折等)趋向于向消费者提供公平,直接的奖励并且他们是容易处理的。非金钱促销(例如,赌金全赢制,赠品和忠诚节目)倾向于包括延迟的奖励并且产生更多的联系。
为了估计促销活动的有效率, 有必要审查这两种类型。
2.2 促销活动的好处
促销活动可以带给许多消费者利益。过去关于消费者个人利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钱储蓄(Blattberg and Neslin, 1993)。然而,消费者被其他一些利益所推动是很明显的,包括以下这些渴望:储蓄,品质,便利性,价值表现,探险和娱乐。这些利益被分类成不是功利主义就是享乐主义(Babin, Darden andGriffin, 1994; Hirschman and Holbrook, 1982)。功利主义的利益起先是功能性并相对切实的。他能使消费者的购物效力,效率及节约措施达到最大限度。一般来说,储蓄,品质和便利性被划分为功利性利益。相反的,享乐性的利益更有经验性,相对无形的。他们使消费者受到内在的激励,感到快乐。与定义相一致,价值表现,探险和娱乐被划分为享乐性利益。
2.3 促销类型和促销好处
基于促销类型和促销好处的差别上Chandon Wansink and Laurent (2000)表明金钱促销提供了更多的功利性好处而非金钱促销则提供更多享乐性的好处。这个关系只是一定程度上来讲而非绝对的。例如,商家的优惠券(金钱促销)也可以带给消费者一些享乐性的好处比如在得到回报时的快乐,尽管这主要还是属于功利性的好处。
2.4 一致性理论和促销
一致性基本原理表明在评估中的变化经常随现有的参照系而增长(Osgood and Tannenbaum,1955),换句话说,人们对一致的信息有自然的偏爱。这个原理已经在许多关于市场营销的文章中被检验,包括品牌和广告的研究。适用于促销的一致性原理,当他们提供的利益与在这个产品上得到的利益相一致时,促销将会发挥更大的效力。这个原则从过去对促销的研究来看是很明显的。例如,Roehm, Pullinsand Roehm Jr (2002)研究表明假如他们提供的动机是一致的而不是矛盾的,那么有品牌的忠诚节目将会更成功。同样的,Dowlingand Uncles (1997)也提出假如节目直接地支持目标产品的价值那么忠诚节目的效力将会加强。
对于促销的一致性效力已经被Chandon,Wansink and Laurent (2000)直接检验并证实,(a)金钱促销对于功能性产品来说会更有效,因为他提供了更多的功能性好处,跟从功能性产品所得是一致的。(b)非金钱促销对享乐性产品来说会更有效,因为他提供了更多的享乐性好处,跟从享乐性产品所得是一致的。例如,在影响选择洗衣粉牌子上,降低价格比赠品更有效(功能性产品)。然而,在影响选择巧克力牌子上,赠品比降价更有效(享乐性产品)。无论怎样,还存在其他一些因素对一致性效力产生影响,包括产品周期,购买环境和消费者因素。文化也是一个可能的因素,也是这个研究的重点。
2.5 文化和同种同文化民族
很难对文化下定义,具有代表性的是(Goodenough, 1971; Kroeber and Kluckholn, 1952; Schwartz and Bilsky, 1987 and 1990),他指出文化是被一个群体的人所共有,并对人的一生提供指导原则的一套规范和信仰。在这里,文化被定义成被种族划分的一群人的生活方式,包括可以影响人举止行为的规范和信仰。这个定义是合理的有几个原因,第一,它意味着文化包括了一个社会所有的规范和信仰,它是在社会上总的生活方式。像Triandis (1989)所说,这个规范和信仰最终会对社会成员的行为,部署产生影响。第二,考虑到不同水平的文化这个定义又是灵活的。在定义中,社会的概念是显然的,意思是对于一个国家的根本来说文化不是很有必要的受限制。有必要说的是,这个研究的中心不是基于民族文化上。此外,各民族间的平等文化是不相称的(Lenartowicz and Roth 1999; Usunier, 2000)。相反,文化在不同水平上才会有概念,在各种文章中有存在(Dawar and Parker 1994;Hofstede, 1991)。举例说,文化被年龄和音乐定义,比如青年期,爵士音乐期。
在澳大利亚国内的一些文章中,同种同文化民族的文化被调查。同种同文化民族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国家中的次培养物。他们保持着从他们祖先继承的民族文化的主要特征,但又发展了他们独有的规范和信仰(Steenkamp, Hofstede and Wedel, 1999; Usunier 2000)。甚至,对于任何一个同种同文化民族来说,他的中心都是一系列的文化价值,态度和规范(Tan andMcCullough, 1985)。每个同种同文化民族因为他们共有的文化而组成了一个独特的团体(Lee, Fairhurst and Dillard 2002)。因此,关于种族划分形成的文化的研究是可行的,合适的。因为每个同种同文化的民族都有他们一套独有的文化价值。事实上,文化在国内的变化可以跟在国家间的变化一样大(Au, 1999)。在澳大利亚是个特例,因为日益增长的不同种族的混合(Millett, 2002)。在效果上,通过一个民族的文化来反映澳大利亚极有可能是不恰当的(Bochner and Hesketh,1994)。
2.6 文化,同种同文化民族和促销
如Nakata and Sivakumar (2001)所说,文化的影响在市场区域内被很好的证明,包括消费者对促销的反应。例如,Bridges, Florsheim and Claudette (1996)曾辩论:针对消费者对受文化驱使的的促销活动的反应的研究是有必要的。他们表示,在服务行业,文化价值影响着促销策略的效力。这个理论也被McCort and Malhotra (1993)曾主张随着文化在他们价值体系中的不同,销售估价也会不同。无论如何,大多数的这些估价在一个民族水平上已经被管理,尽管在国内,促销活动对一个文化团体的效力的研究还是有必要的(Albaum and Peterson, 1984)。关于这个理论在早前的一些研究中还是有一些需要考虑的。比如,已经有争辩说:不同文化副族应该与不同销售策略起反应(Laroche, Pons and Turnel, 2002)。Green (1995)发现商家的优惠券对英国种族的美国人比对非洲种族的美国人更有效力。不过,在同种同文化民族中这种现象不明显。
2.7 文化元
篇2
1. 谈谈产品寿命周期与营销策略的关系
2. 产品特点与广告媒体的选择
3. 定价技巧的应用
4. 浅析直接营销在企业销售中的应用
5. 论公关促销策略
6. 定价策略和降价决策分析
7. 企业绿色营销问题的探析
8. 分销渠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 高新技术企业营销渠道设计与创新探讨
10. 试论企业销售渠道的创新与优化
11. 网络时代的消费特征及营销对策
12. 国际营销中产品的包装、促销与传播
13. 制约我国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原因及其对策
14. “定制营销”理念的前瞻及潜力刍议
15. 市场营销观念与商品包装的伦理道德问题
16. 分销网络的有效管理与创新
17. 论渠道价值链增值管理对策
18. 跨文化交际中的跨国公司营销策略
19. 浅谈产品直销的利与弊
20. 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21. 浅议利用营销中的非价格因素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2. 市场定位战略的应用
23. 市场渗透策略的应用
24. 销售人员销售目标值确定的依据
25. 谈谈与推销对象的交往技巧
26. 销售工作中的渠道组合策略
27. 产品寿命周期与渠道组合策略
28. 如何合理控制销售费用
29. 关于连锁经营运行模式的思考
30. 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产品营销策略探讨
31. 市场营销渠道的冲突与管理
32. 试论网络时代的客户关系管理
33. 从汽车销售谈制与集团经营
34. 企业文化在产品销售中的推动作用
35. 服务营销新模型
36. 论“名牌”的特征及产生条件
37. 我国银行业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8. “4P”、“4C”、“4S”三位一体的结合与应用
39. 快速消费品的营销渠道管理
40. 营销组织设计和再造问题
41. 商品房市场营销策划问题
42. 高新技术产品营销问题探讨
43. CRM在汽车营销企业中的开发与应用
44. 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理念及实践的特征分析
45. 论生态型企业营销体系的建立与改造
46. 高科技企业的网络营销
47. 中国汽车企业自主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48. 国内连锁经营模式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49. 医疗服务营销中的客户关系管理
50. 网络营销时代旅游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
51. 网络营销中的广告策略探究
52. 浅析服务企业个性化服务营销策略
53. 家电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策略研究
54. 我国房地产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5. 网络购物中影响消费者信任的因素研究
56. 体验营销在某行业的运用
57.论服务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
58.跨文化营销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59.营销渠道变革的新趋势研究
60.高科技产品的营销战略研究
61.整合营销及其应用分析
62.企业危机公关研究
63.谈判中的沟通技巧
64.论营销城市
65.企业内部公共关系研究
二、企业、产品研究类
1. 某企业(产品)的市场调研
2. 某公司CI设计方案
3. 某企业广告案例分析
4. 某企业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的实施方案
5. 某企业销售激励机制的设计
6. 某公司营销战略研究(毕业论文参考网整理收集 lw61.com)
7. 某公司营销队伍的组织与设计
8. 某公司企划案例研究
9. 某企业促销方式评价
10. 某企业服务质量控制方案与评价
11. 某产品企划案
12. 某公司或产品广告效果评价
13. 某企业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14. 为某企业制定销售人员培训计划
15. 某产品分渠道研究
16. 为某企业制定销售人员培训计划
17. 为某企业制定销售人员培训计划
18. 某企业新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19. 对某产品的市场预测
20. 某产品市场调查表的设计及分析
21. 某新产品投放市场的营销策略组合
22. 某产品寿命周期分析及营销策略的选择
23. 某企业内部治理机制与企业营销绩效关系研究
24. 某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选择与实施
25. 浅析某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问题以及对策
26. 如家经济型连锁酒店的营销策略分析
27. 宝洁洗发水多品牌实施的效度分析
28. 诺基亚新产品开发程序的效度分析
29. 宜家公司对我国家具零售业的影响与对策
30. 对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发展战略的探讨
31. 沃尔玛连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2. 蒙牛公司企业文化营销探析
33. 海尔集团员工与顾客满意度探析
34. 李宁公司品牌营销研究
35. 中国某品牌国际化战略研究
市场营销论文题目
市场营销专业2010届部分毕业论文题目(市场营销类) 1,中小企业产业市场营销障碍与对策
2,供应链系统中关于提高服务质量的探讨
3,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选择问题的研究
4,浅谈产品直销的利与弊
5,呼伦贝尔市旅游营销问题和发展策略
6,呼伦贝尔市保险业市场营销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7,呼伦贝尔市旅游业营销策略与分析
8,营销创新——我国企业的营销创新研究
9,浅析电子商务产品的定价方法与策略
10,从银行业务拓展看银行营销
11,我国企业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2,营销整合的策划性研究
13,我国网络游戏营销策略分析——以《 》为例 14,关于呼伦贝尔市宽带市场的调查报告
15,小论电子商务对市场销售的影响
16,论营销职能是企业的基本职能
17, 谈企业目标市场选择与产品开发
18,某产品寿命周期分析及营销策略的选择 19,营销策略中广告的运用
20,产品特点与广告媒体的选择
21,论消费心理预测
22,消费心理与广告研究
23,营销活动中的公共关系分析
24,营销活动中的定价技巧
25,激励因素在销售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26,我国不同职业和收入群体的消费心理现状研究 27,市场细分原理与企业目标市场选择
28,某新产品投放市场的营销策略组合
29,我国服装业营销渠道管理研究
30,快速消费品行业营销渠道管理研究
31,我国连锁企业商品配送问题研究
32,连锁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研究
33,企业对经销商的选择和管理
34,我国物流现代化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35,浅析当前工商企业营销渠道的矛盾冲突 36,水平渠道冲突与管控
37,垂直渠道冲突管控
38,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研究
39, 结合行业谈企业营销战略选择
40,中小企业市场营销定位研究
41,企业定位与企业品牌建设的关系研究
42,企业定位中差异性特征的选择
43, 中小企业市场目标市场选择
44, 中小企业的差异性塑造
45,中小企业产品组合策略选择
46,产品组合策略与价格策略协同问题研究 47,终端主导市场条件下企业渠道变化
48,谈谈产品寿命周期与营销策略的关系 49,企业包装策略研究
50,差异化营销策略分析
51,产品分销中窜货问题研究
52, 论新产品开发策略
53,论渠道创新策略
54,论酒类产品的渠道策略
55, 食品企业品牌提升研究
56,中小型企业应该如何设计渠道结构 57, 啤酒企业的渠道策略研究
58,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59,论供应链战略联盟管理
60,市场预测手段研究
公共关系论文参考题目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公关问题 2,乡镇企业的公共关系问题研究
3,试论公关策划的几个问题
4,试论广告策划
5,创新思维在公关中的应用
6,经济全球化与公关观念创新
7,产品推销中的公关策略
8,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形象策略
9,良好的购物环境在促销中的意义
10,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中的公关问题
12,市场经济与公共关系的关系
13,试分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4,组织变革的理论分析
15,试论现代管理的系统观
16,试论现代管理的人本原理
17,政府公关形象的塑造
18,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19,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20,公共关系危机处理的对策
21,组织形象构成要素分析
国际市场营销论文:
1,国际企业如何避免水土不服
2,国际企业市场进入模式及其选择研究 3,跨国经营中的文化营销
4,论我国出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构建
5,知识经济条件下国际营销渠道的变革趋势与策略
6,国际营销的两个流派: 标准化观点对适应性观点 7,国际营销: 标准化与差异化的融合
8,国际营销渠道中的渠道行为
9,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营销战略新发展 10,国际营销渠道新特点与跨国经营
11,试论我国企业在国际营销中的品牌策略
12,中国企业国际营销进展: 阶段特征与战略转变 13,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国际营销战略
14,试论跨国战略联盟与提高企业国际营销效率 15,全球本地化: 国际营销之谜
16,绿色贸易壁垒与国际绿色营销研究
消费者行为学论文:
1,品牌形象的消费行为学研究
2,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
3,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分析与引导
4,关于绿色消费行为的思考
5,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探析 6,解读女性消费者行为学的理论范式
7,区域差异的消费行为研究
8,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
9,论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及其社会心理特点 10,消费体验理论评述
11,个人消费行为模型分析
12,方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理论和方法评析 13,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分析
14,中年女性消费行为特点与营销策略
15,广告信息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及作用
16,影响农民消费行为的制约因素及化解 17,农村不同收入群体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18,大学生通信业务消费行为分析
19,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现状, 原因和对策 20,对从众消费行为的分析与思考
21,转型时期中国消费行为研究
22,网上消费者消费行为研究
服务营销论文题目:
1,论服务与服务营销
2,服务营销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
3,服务营销创造顾客忠诚
4,超市服务营销战略探析
5,关系营销: 服务营销的理论基础
6,透视服务营销的分析框架
7,服务营销: 21 世纪企业营销立足之道 8,服务营销打造顾客满意
9,现代企业中的服务营销
10,服务质量分析及评价研究
11,服务营销的定价策略研究
12,论服务营销的有形化策略
13,服务营销创造顾客忠诚
14,服务利润链与内部营销
15,客户关系管理在医院服务营销中的应用 16,服务营销的基础探析
17,知识经济与服务营销
18,顾客满意战略与服务营销
19,企业服务营销的初步探讨
20,服务质量差异模型及应用
21,服务营销与企业经营战
22,城市超市顾客消费行为模式研究
2017市场营销毕业论文题目提纲格式架构相关文章:
1.2016市场营销论文题目参考
2.2016届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篇3
本文在分析关联消费形成因素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方式研究关联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以期通过本文的研究,对网络经营的经营格局调整和销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联消费的形成因素
(一)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时代性特征。消费社会的经济基础催生了消费文化,网络则成为消费文化传播与演化的助推器,对其推陈出新地加以创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群体消费文化并从各个方面影响人们的消费习惯,如广告宣传;在虚拟社区、聊天室、新闻组、论坛等网络族群中,其中的会员由于具有相同的网络价值观并且遵循同样的网络行为准则,少数会员的消费信息会对其它会员的消费观念产生很大影响。
在文化的进步和传承中,具有新颖性和消费者导向性的信息对于吸引消费者和改变消费者态度有着积极作用,同时群体意识始终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秋水,2008),消费者在网上购物享受乐趣的过程中,会考虑到与自己有关联的人或其它有关联的商品,比如女性消费者购买服装时会想到为自己的爱人或小孩购买服装;购买用于送礼的商品,会想到包装服务与物流配送服务;对替代品或互补品的购买。消费者的这些行为,受网络文化影响,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形成关联消费的基本动因。
(二)消费心理
从心理角度看,网络消费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包括需求唤起、信息收集、动态比较、心理认知、购买决策和心理满足等方面。但是,这只是目标性购买的心理阶段,是显性的;而随机性购买的心理阶段,则是隐性的,会随着目标购物的完成而生成,并影响到消费者的实际购买行为。
在目标购物过程中,如果消费者感觉到购物氛围好、购物经历愉快、购物满意度高,则再次购物意图就强。因为消费者得到的参与满足感、轻松感和占有感会促使其以意犹未尽的心态去观摩其它品牌的商品,一旦发现中意的商品,会产生意外的满足感和收获感,在耐心选择的过程中,唤起心中的购物热忱。同时,消费者为满足信息刺激的需求也会产生多种寻求行为(于洪彦等,2005)。此时,顾客购买的是一种快乐,追求的是一种幸福,这样就形成了关联消费的内在动因。
(三)消费目标
随着网络销售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销售者在保证消费者购买到有价值商品的基础上,还得对消费者提供无形的有效服务。而消费者在自身需求得到满足后,更乐意全方位、多层次满足自己的需求,使消费目标更趋于多样化,这主要体现在商品资源的转型与服务细分两个方面。
由于网络购物只能看到图片和相关产品介绍说明,消费者在购买时感知风险比较大,在此时更加注重品牌名称与质量,会使商品的销售以品牌来划分档次。专业化的品牌根据自身的优势强项,集中在资源最好的某个领域后,再与其它有内在关联性的品牌进行优势互补、错位销售,激发消费者更大的购买欲望;实力较强的品牌,会最大限度地运用手中的资源做精、做细、做全面,系统经营各类商品,在形成主营商品的基础上,再横向扩展,纵向延伸,满足顾客的各种关联消费需求。
对于网络销售者而言,服务不再仅仅指接待服务,而是随关联消费的深入,出现了多层次细分。导购服务:网络购物者在选中符合要求的众多商品但不能确认具体购买目标时,就需要销售者通过对不同商品的比较进行详细解说和适度的引导;物流服务:消费者所购买商品需要专门的物流公司进行及时、迅速和安全的货物派送;销售服务:包括信息、交易安全服务与售后专门的维修和保养,如数字产品;个:新需求产生新顾客,有的消费者对商品有特殊需求,需要针对。
(四)购物条件
随着现代人工作节奏、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用于休闲、娱乐的时间越来越少。当去实体店购物受到时间、地域限制时,人们就更多的倾向于网上购物,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可随时满足各种消费需求。此时,商品种类丰富、价格更便宜、功能日益完善、购物日益便利、免受拥挤之苦、节约时间的网络商店,成为了消费者的首选,再加上它们的不断升级和扩容,为顾客提供了释放购物需求的最佳场所,形成关联消费的外部动因。
关联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本文通过电子问卷调查方式,将调查结果结合SPSS15.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调查对象为有网络购物经历者,调查时段为15天,总共回收问卷345份,有效问卷285份,有效回收率82.6%。问卷主体部分包括网络文化、消费心理、商品资源转型、服务和购物条件五个维度,每个维度有具体测度项目表示。
(一)有效问卷基本情况
人口统计变量指标中,男性占52.4%,女性占47.6%;年龄在15~20岁占2.2%,21~30岁占63.4%,31~40岁占28.7%,41岁及以上占5.7%;学历在大专及以下占35.6%,本科占59.7%,硕士及以上占4.7%;月收入1000元以下占21.2%,1000~1500元占14.5%,1501~2000元占12.7%,2001~2500元占20.6%,2501~3000元占23.4%,3000元以上占7.6%。
网络购物基本情况指标中,网上购买的商品,书籍报刊占20.1%,音像制品占12.6%,服装占26.3%,礼品占13.2%,通讯产品占17.4%,其它占10.4%;购物网站,淘宝网占38.7%,当当网占21%,卓越网占13.7%,拍拍网占10.2%,其它占16.4%;累计购物次数,1~3次占20.4%,4~7次占37.5%,8~12次占21.6%,13次以上占20.5%;累计购物金额,200元以下占24.8%,201~400元占28.3%,401~600元占20.3%,600元以上占26.6%。
(二)问卷信度分析
根据Cronbach'sα系数分析进行评价,研究构成每一维度的具体测度项目信度来测量问卷的内在一致性程度。首先对具体测度项目进行净化,依据为内在一致性信度分析结果,净化的标准是:如果某具体测度项目与总体相关系数低于0.5就删除该具体测度项目;如果删除某具体测度项目使Cronbach'sα系数显著提升,也应删除该具体测度项目。
根据分析结果发现消费心理维度的“获得赠品和积分”与服务维度的“获得具体的帮助”这两个具体测度项目与总体关系数分为0.485和0.386,小于0.5,根据上述标准应删除,且删除后消费心理维度的Combat'sα系数由0.765提高到0.842,服务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由0.823提高到0.884,五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在0.842~0.952之间,超过可接受水平值0.7。信度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具体测度项目净化后,问卷Cronbach’sα系数达到最低要求,具有良好的内在一致性。
(三)问卷效度分析
效度指问卷可真正测量出其所衡量概念的程度。本文运用方差最大的正交旋转法和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对经过净化后的具体测度项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对KMO值小于0.5的数据不进行因子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具体测度项目的KMO值为0.875,大于0.5的标准,说明问卷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s球形检验的X2值为7345.349,p值小于0达到显著,表明母群体的相关矩阵间有共同因素存在,适合做因子分析。正交选择后提取6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累计解释方差85.517%。每个具体测度项目都负荷到原先制定维度上且单一因子上的负荷在0.782~0.889之间,大于最低标准值0.5,这表明问卷收敛效度良好。同时每个具体测度项目没有跨因子负荷现象,这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区别度。这些分析结果表明本问卷的五个维度划分是合理的。
(四)区别效度分析
区别效度指某一维度和其他维度在特质方面的差别程度。分析标准:如果两个维度间相关系数的平方小于每个维度的AVE值,或者两个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小于AVE值的平方根,表明两个概念间具有较好的区别效度。根据分析结果,五个维度的AVE值的平方根在0.811~0.845之间,而相关系数绝对值在0.41~0.67之间,任何两个维度的相关系数都明显小于每一维度AVE值的平方根,表明各个维度有较好的区别效度。
结论
本文在分析关联消费形成因素基础上,确定关联消费形成包含网络文化、消费心理、商品资源转型、服务和购物条件五个维度,并基于中国网络消费者样本设计出具有良好信度与效度的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1.王崇,李一军.基于多属性效用理论的网络消费者行为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
篇4
社会伦理其实就是社会整体的道德环境与个人道德意识、道德修养的互动过程与互动效果。人们一方面受道德氛围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价值标准与评判理念,另一方面,又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通过不断对世界、对人性认知的深化促进了道德内涵与外延的纵深扩展。传播活动从事的社会事业有着自己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具体行为,它自诞生那一刻起就开始在监测社会环境、引导舆论、普及知识、整合社会价值观等方面孜孜不倦地工作,因此也就决定了其活动过程中传播者、传播渠道、传播内容、受众及其它相关元素必然被社会伦理所关注。具体到广告传播活动,因其是商业文化的载体,反映着一定时期的商业文化趋势,也就不可否认对社会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于是。广告同样会被置于社会伦理环境中去思考和评判。广告传播是否要承担社会伦理责任曾一度是学术界与广告界争论的焦点,如今看来,这似乎不应成其为问题——广告传播过程中的诸多道德失范现象已经带来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一、广告伦理问题的表现
1,传播效果与广告泛滥
从传播理论的角度看,无论是传播学早期强调信息与媒介的作用而忽视受众能动性的“枪弹论”,还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出现的重视受众差异与需求的“个人差异论”、“选择性因素论”、“使用与满足理论”,抑或是更强调受众中心地位、承认受众对信息选择能力的“信息寻求理论”,都是对传播活动的重心、传受双方的关系、传播方式的更替进行的侧重不同的探讨。但是,不管将受众的位置摆在何处,对传播主体、对象、过程、关系等的分析与研究都有一个终极目的,那就是传播效果的提高。广告传播普遍认同的是大量的、广泛的、高频的、深度的信息传播,一定是能引起受众注意、激发受众记忆、促进受众行动、提高传播效果的重要方式。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快了新产品开发和产品的更新换代,使得同类产品的差异日趋缩小,导致了市场竞争的加剧,“广告大战”也就愈演愈烈。由于媒介的空前壮大为广告提供了方便的传播网络,广告通过平面的、垂直的或者立体式的媒介给受众提供详尽的产品或服务的信息成为现实,于是我们便生活在一个遍布广告的世界里,甚至有人戏称“我们呼吸的就是广告”。的确,数以万计的广告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与生趣,但也明显地呈现出日渐泛滥和拥堵的现象。无处不在的广告、无时不在的广告不仅侵犯了公共生活的空间,甚至还干扰了受众个人的生活空间,从满目皆是的“牛皮癣”广告到频繁的上门推销、电话推销、手机短信推销,以及“收礼只收脑白金”一遍又一遍的罗嗦,“盖中盖”铺天盖地的缭乱……全方位广告信息的“疲劳轰炸”搅乱了受众正常的价值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受众普遍认为广告的泛滥在时间、精力甚至是注意力上都是一种浪费。
2,传播责任与广告谎言
广告谎言问题有两种情形:一是夸大产品的功能或效用,用“以小见大”或“牵强附会”甚至“子虚乌有”的传播达到盈利的目的。其二只宣传产品优点,对产品中可能不受欢迎甚至有害的方面则避而不宣。这两种情形都违背了社会伦理原则中基本的义利观。诚然,广告作为一种商业行为,其一切活动都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但这不应是狭隘的“自私自利”、“见利忘义”。功利主义的创始人边沁与密尔都强调“为最大多数人寻求最大的幸福”的伦理原则,认为防止痛苦,促进最大多数人的幸福应该是我们行为的标准与目标。当前广告传播活动并没有以“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准绳——广告传播主体只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而希望在广告中传播夸大的信息或不完全表现信息,而广告商为谋取一时利益同样会违背社会伦理原则照搬制作,传播媒介又可能因为经济的因素而放松对广告传播内容的审核,传播过程中这一系列不合乎道德的行为导致了广告谎言、广告欺骗大量的产生。广告传播中这种过分短视的行为让广告谎言已经成为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据2005年6月9日《人民日报.华南新闻》报道,2004年广西各大媒体共医疗广告1.29万(条)次,违法虚假广告占总数的98%以上,其虚假主要体现在内容虚假、疗效不可信。将这个数据反过来看也就是该地区医疗广告的真实率不到2%。
广告谎言带来的不仅是消费者身心的威胁,社会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它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使广告传播活动面临尴尬的信任危机。良性的广告传播活动应该是双赢的、可持续发展的,广告传播过程中各主体都应该兼顾经济与社会、利益与责任两方面的效益,决不能重利轻义,违背社会伦理道德。
3.传播诉求与特殊受众
传播活动都会有一定的传播对象,这一对象群体可以依据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等标准从广大的受众中分离出来。广告的传播对象并非以最广泛的公众为诉求对象,而是关注那些与其自身利益相关的那部分被细分化的受众。比如“娃哈哈”果奶的诉求重点是容易被感染的儿童与关心孩子健康的母亲;“百事可乐”则大力渲染年轻人的活力与现代。选择谁作自己的诉求对象,表面上似乎无可非议,因为传播活动总有不同的重心,但这其中却又隐含着伦理因素,因为未成年人和妇女是特殊的受众。由于未成年人认知能力、分辨能力尚未成熟,缺乏足够的保护自我不受广告影响的能力,因此在接受广告信息时,不能完全对广告信息进行正确的判断,这种影响会使未成年人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心理需求、道德发展都受到广告潜移默化的作用。另外,针对未成年人的广告产品的最终购买权在其父母,这些广告正是通过创造和强化未成年人对产品的现时要求,来影响成人的购买选择,这也正是这些广告把诉求的目标放在未成年人而不是成人身上的原因,由此引发的社会伦理问题是不言自明的。
女性被广告列为诉求对象已很普遍,但其在广告中的形象却总是倍受争议,广告中女性要么总是被放置在传统社会的“附属”位置,要么过分凸现性特征、形象完全商品化,这不仅使许多女性受众对此不满,而且这种传播诉求极易给女性群体的价值观造成负面导向,误导其相信女性的价值就在于外在美,拥有外在美便能达到改变命运的目的。
4.传播表现与不良观念
不难发现,当前的广告到处充斥着中产阶层的气息,广告中出现的室内家居环境、布置的装饰、广告人物的“白领化”职业趋势、广告中娱乐休闲的方式等等都具有明显的中产阶层的面貌,这些由广告不遗余力刻意营造出来的生活方式时刻为广大受众打造着中产阶层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梦想,为不同的受众群塑造着相同的消费模式,这也是许多广告都把产品与“至尊”、“尊崇”、“豪华”、“帝豪”等联系在一起的原因。借助这种消费暗示心理,广告纵容着各种不良消费行为,异化着人们的消费观念、价值观念。然而,根据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查报告“什么人组成了中国中产阶层”显示,当前中产阶层人数只占总社会人口的4.1%。
当片面追求物质、享乐成为社会心理的组成部分时,广告只会将整个社会文化引向拜金主义,使社会走向庸俗。美国广告先驱巴顿曾指出,“广告不能为了推销产品而有意说服一些人去过超支的日子,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它不利于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生活趣味。”虽然大众传播体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广告所扮演的角色、广告的社会功能以及广告在传播过程中已经表现出的各种伦理问题应该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篇5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一 导言:性别差异与设计
性别,是人类生理和社会属性的重要方面。由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决定,被称为自然性别和社会性别。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学术界一般都认为性别角色是一种“先赋角色”或称“归属角色”,说明人的自然性别是先天的,后天难以使其发生改变,并且这一先天的人的特征对于人后天形成的多种特征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见,后天的社会性性别差异也是由先天的特点所决定的,而后天的性别差异在人类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也起着某些决定性的作用,就当代社会而言,其中之一就是设计上的性别差异化特点。性别差异化设计是根据性别差异分析不同性别的消费者,在产品选择及使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生理状态及心理状态。并将这些信息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提炼、综合,进而运用于设计的各个方面的流程和方法。性别差异化设计所研究的重点在于,对消费者由于不同性别所带来不同生理和心理、功能和审美等方面的需求,同时运用社会性别理论进行一系列的分析,从而对性别差异做出尽量客观的描述,准确把握产品设计中重要的性别因素,并合理地将其运用到实际的设计中。这一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从使用者性别方面对人性化设计和个性化设计进行具体诠释。在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中,两性平等的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设计作为重要的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学科,更需要将这一思想深入到设计师的头脑和心中。
二 源起追溯与现实分野:两性观念对产品设计的影响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女性日益成为社会的重要支柱,传统的父权社会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时代关系。这就促使两性的社会认识发生了改变,女性主义和女权思想在一次次的妇女解放运动中渐渐深入人心。其运动至今大概分为两个阶段:1、19世纪末,运动以实现男女平等并争取女性政治权利为目的。这次运动后,大多数国家女性的社会地位都有显著提高。2、从20世纪下半页起,运动将女性问题放在两性关系中,要求强烈反抗对女性的歧视,社会各个领域应向公众开放,并努力寻找解决女性问题的最合理途径。这些运动对于社会生产中的各个领域都或多或少地起到了促发作用,但在产品设计领域,尽管当代性别产品设计正在逐步以“人性化”设计理念来关注女性产品的设计,但由于女性长久以来的弱者姿态,时至今日,男尊女卑的观念也未彻底从人们心中消除。从原始社会的维纳斯,至今日的美女香车,总的来说男性的社会观念和价值体系支配男性将女性物化和商品化,以取悦他们。例如在广告界有这样一条法则:当设计师没有好的创意时,用女性作为题材一定会没问题。两性的不平等性,使女性一直处于被观看的位置。这就再一次印证了女性学者波伏娃的“女性即是他者”的经典理论。女性自身由于长久的处于这种社会环境下,不知不觉贬低了自己的身份地位。并毫无意识地接受被认为女性就应该阴柔、包容,将家庭和儿女作为生活的重心,忽视了切身产品所应有的个性化合理设计。而产品设计也仅以外观上来区分,未从心理上去适应女性需求,仍带有强烈的男性主义观念。
三 未来的曙光:性别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
目前,大多数专业性的、操作能力要求高的产品,均以男性的生理条件为基础进行设计。若要设计从生理和心理上都适合女性的产品,最可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运用大量的女性设计师来进行研究和操作。在设计上,男性设计师和女性设计师侧重点有所不同,在产品设计文化上,男性主要侧重于技术的反应,而女性设计师则会关注受用者的心理期望。如:沃尔沃、上海华普等一些汽车厂商,已经着手打造或已经打造出女性车设计团队。其设计师团队格外注重选择女性设计师,因为作为女性,设计师能够最大限度地了解女性驾车族的需求。于是最终沃尔沃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的YCC女性概念车,该车的设计团队均为女性。在最终设计结果中,可以感受出女性设计师为广大女性车主周到、细致的考虑,包括多种亮丽的色彩、可爱活泼的造型、布置合理的内部空间、做工精良的内饰等体现女性气质的设计。由此得见,在日后,女性也必将会同男性一样,成为建设社会的主力军。性别化产品设计也会随着两性审美态度的变更趋势而变化。社会发展中,传统观念里只属于男性或女性的部分,将吸引异性人群,即两性性格相互渗透。
与此同时,产品设计在性别趋同和利用性别差异改善单一性别产品所存在的缺点上,近年来也有所体现。目前商品越来越多地为女性考虑着想,体现出社会对女性的尊重,照顾到女性更多的不同于男性的需求。同时,商家在商品细分的过程中,提高了商家自身的知名度和利益收入,对市场经济也有重大贡献。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女性化产品的不断增多,商品中女性特点的逐渐加重,男性商品的风格也开始有了转变。除了部分仍是与女性商品形成鲜明的对比,也会有部分男性商品逐渐在风格上向女性商品靠拢,也许是因为女性商品在形式上的多变和色彩上的更加丰富,符合现今社会上对于时尚的定义和尝试各种新鲜事物的心理。装饰物、色彩不再是女性的专属,导致男性商品也开始追随着女性商品的特点而产生变化。总是这样,一旦传统的价值被突破,风格的趋同或者形式的诡异在历史的氛围中就不会显得突兀,人们对于这种现象所持有的态度也会最终改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这种情况的产生并愈演愈烈,致使部分男女商品在形式上没有区分,便又回归到了男女共用、中性商品的情形里。也因此,一些男性女性随着商品风格的改变在性别特征上的区分也逐渐降低,出现性别趋同现象。当然,男女有别是不可改变的事实,性别趋同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值得我们重视。在此我们应该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学意义上的原因或演变的逻辑――即市场表象背后的历史发展。
四 社会变迁的一项圭臬――市场认同化的性别设计
如上所述,诚然产品的性别化设计在其历史发展的进程之中,具有一定的自觉演变逻辑和其自觉的历史发展趋势。但是另一方面,在其发生着演变的同时,也发生着一定的观念转变。也就是从一个新颖的角度证明了,受众在产品所组成的视觉以及使用“场域”之中的一种态度。这个问题的探讨,不仅对于设计历史研究能够起到溯本追源的作用,而且也为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阐述路径。可见性别设计所反映出的产品的市场认同倾向,正是一种宏观社会的变迁圭臬,能够使我们更好地分析和找出这一性别设计美学接受意义上的原因。在当下市场中所充斥的,由满目新颖的各类性别化产品所构架出的购买氛围中,作为消费者的受众群体在对于产品的价值观倾向方面,已经从原先的传统意义上的性别认同走向了一个相对更加丰富、更加宽容的历史阶段之中。首先从正面而言,传统意义上的性别认同在市场中一直存在着,在性别化产品设计还没有突现其有益价值的早期市场时代,受众从自身的传统价值观出发,自觉遵守天然的性别心理,而对于产品的挑选也会基于这一自然的心理而进行购买,其中体现最为明显的还是上述所提到的服装产品领域,而其他产品尤其是电子产品和日常生活产品领域,一方面因为当时的市场还没有细分到一定的程度,没有更多的设计机会为性别化设计展开空间,另一方面也由于设计理论也远没有发展到以人为本的阶段,不关注使用者自身的特点,不关注人与产品的私密关系,这些原因都导致了性别化设计和相对的市场认同缺失。可以说,消费的习惯在当时也还是承袭着传统的惯性而选择相对适合自身性别的产品,以至于到了当代,这种传统也在大的范围内控制着设计的趋势和产品的市场,当代性别化设计已经在市场中展现其特点的阶段,我们就可以发现其最大的设计理念虽然是追寻着以人为本的特点,逐渐加深对于使用者和产品之间的私密关系而加强设计的细节和创意,但这种性别化的突出也是大部分追寻着传统的性别消费心理而言的,而性别趋同的设计也在市场中有意无意的出现了。我们再从反面而言,这种性别趋同的设计倾向也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变现在设计领域中的现象之一,因为如上所述,女性在当代社会中的自主意识不断加强,而且性别的差异在社会生产中的体现也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断进步而逐渐趋于淡化。而设计领域作为社会变迁的窗口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些变化的特点,于是乎市场中逐步增加了性别趋同的设计因素,而且也为受众带来了这种设计背后所隐含的整体社会审美观的转变态势,一种新颖的历史价值观在不断的加强,所反映在产品上的形式也在有意地增进,忽略了男女传统性别差异的设计形态带领着受众在消费领域中升级着价值观的临界点,一旦这种价值认可的临界点被突破,性别趋同的设计形式就会被整体社会所接受和认可,以至于在现实市场中消费者的目光不再对这种反传统的“前卫”加以排斥,而采取了一种比较亲和的认可甚至欣赏的态度,这也就是我们所分析出的作为社会整体变迁的圭臬的性别设计的现有状态。它可以说是一种历史价值取向的风向标,随着它的指向,我们可以从深层次分析设计背后的社会、审美以及经济等本质原因,以便在今后的设计实践中更好地把握这一方向。
五 结语
根据现今社会状况,在今后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男女平等的观念将真正地从本质上形成广泛认同。男女生理、心理的差异也将会逐渐模糊和相糅合,产品的性别化设计会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传统的文化心理尚未消退,男性产品与女性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具有形制、功能、色彩上以至于商业经营模式上的巨大差别,产品设计是以人的需要或某种目的为依据,将需要与目的转换为一个具体可触的物理形式的过程,性别化产品设计在企业产品策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这种设计角度可以从男性和女性不同的生理、心理结构出发,以其各自具体的理念、精神、文化层面为载体,对产品进行创造性的计划、规划设想,最终以理想的形式表现。另一方面,在后现代社会包容和变通的文化导向之下,两性的心理差别在不断地缩减,设计师可以从两性趋同的角度设计出具有细微差别的两性产品,也可以从时尚的导向出发,设计出漠视两性差别、搁置性别冲突的,具有统一功能和外观的单一性别产品,从而满足特别是当代女性的某种积极的社会主导心理。总之,性别化差异的设计,是新时代对设计领域提出的一个崭新而又包含了人类传统文化观念的设计思路,产品的分类将越来越趋近细致。在挑战与机遇共存的时代,如何利用这一新兴的设计思路,将是设计师整合消费人群、扩充设计类型的有力工具之一。
参考文献:
[1] 粱梅:《世界现代设计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2] 宗霞:《产品视觉形式要素的特征与设计方法研究》,江南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3] 李苒:《传统两性性别特征的互渗对工业产品设计的影响》,重庆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4] 陈虹霓:《从装饰到规训――关于身体及其性别意义的研究》,海南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5] 霍春晓:《性别差异化设计研究――户外运动用品的性别差异化设计》,江南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6] 李珂:《产品设计中对用户分类的分析》,《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第18期。
篇6
随着我国信息化发展,互联网、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们日常了解信息的主要方式。为了解武汉地区大学生在文化消费方面的行为特点,我们对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美术学院等学校进行了广泛的问卷调查,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得出以下分析报告。
一、大学生文化消费存在差异性
我们对355名男性大学生和397名女性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此男女性别比例较为平衡,故在此基础上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
1.男女大学生文化消费存在差异
1.1男女大学生手机文化消费偏好不同
在使用手机进行文化产品选择的选项(多选)中,男生选择使用手机看电子书的占比38.6%,选择使用手机刷微博和朋友圈的占比37.2%,x择使用手机进行QQ、微信聊天的占比12.4%,选择使用手机淘宝的占比7.3%,使用手机查资料的占比3.4%,选择使用手机看电视剧、电影、动漫的占比1.1%。因此男生使用手机主要会选择以下文化产品:看电子书、刷微博朋友圈以及QQ、微信聊天。用手机淘宝,查资料和看电视剧、电影、动漫讯占比极少,不爱用手看新闻资讯。
然而女生选择使用手机看电子书的占比35.8%,选择使用手机刷微博朋友圈的占比46.9%,选择使用手机淘宝的占8.3%,选择使用手机进行QQ、微信聊天的占比7.1%,选择使用手机查资料的占比1.0%,选择使用手机看电视剧、电影、动漫的占比0.8%,选择使用手机看新闻资讯的占比0.3%。因此女生使用手机主要会选择以下文化产品:刷微博朋友圈、看电子书以及淘宝。用手机聊天,查资料和看电视剧、电影、动漫以及看新闻资讯占比极少。
1.2男女大学生电脑文化消费偏好不同
在使用电脑进行文化产品选择的选项(多选)中,男生选择使用电脑完成作业的占比43.3%,选择使用电脑查资料的占比34.6%,选择使用电脑进行自我学习的占比7.6%,选择使用电脑看电视剧、电脑、动漫的占比10.7%,选择使用电脑玩网游的占比2.8%,选择使用电脑看新闻资讯的占0.3%。因此男生使用电脑主要会选择进行以下选择:完成作业、查资料、以及看电视剧、电影、动漫。用电脑进行自我学习、网游、看新闻资讯的占比较少,不爱使用电脑淘宝。
然而女生选择使用电脑完成作业的占比72.8%,选择使用电脑查资料的占比19.4%,选择使用电脑进行自我学习的占比2.8%,选择使用电脑看电视剧、电脑、动漫的占比3.5%,选择使用电脑玩网游的占比0.3%,选择使用电脑淘宝的占比0.3%,选择使用电脑看新闻资讯的占比0.3%。因此女生使用电脑主要会选择进行以下选择:完成作业、查资料、以及看电视剧、电影、动漫。用电脑进行自我学习、网游、淘宝、看新闻资讯的占比较少。
1.3男女大学生书籍文化消费的偏好分析
在喜欢看哪一类书或杂志的选项(多选)中,男生选择与专业有关的书籍或杂志的占比30.4%,选择看经典著作的占比34.1%,选择看娱乐时尚类的占比12.1%,选择言情的占比2.5%,选择悬疑推理的占比8.7%,选择武侠奇幻的占比4.5%,选择艺术的占比2.8%,选择动漫幽默的占比2.0%,选择旅游地理的占比1.4%,选择生活类的占比1.1%,选择外文原版的占比0.3%。因此男生主要会选择以下类型的书或杂志:与专业有关的书籍或杂志、经典著作、娱乐时尚、悬疑推理。选择言情、武侠奇幻、艺术、动漫幽默、旅游地理、生活及外文原版类书籍或杂志的占比较少。
然而女生选择与专业有关的书籍或杂志的占比31.5%,选择看经典著作的占比30.7%,选择看娱乐时尚类的占比22.2%,选择言情的占比4.3%,选择悬疑推理的占比5.0%,选择武侠奇幻的占比1.0%,选择艺术的占比2.5%,选择动漫幽默的占比1.3%,选择旅游地理的占比1.0%,选择外文原版的占比0.5%。因此女生主要会选择以下类型的书或杂志:与专业有关的书籍或杂志、经典著作、娱乐时尚、悬疑推理。选择言情、武侠奇幻、艺术、动漫幽默、旅游地理外文原版类书籍或杂志的占比较少,不爱看生活类书籍。
2.不同级别大学的大学生文化消费存在差异
我们对233名一本大学的大学生,283名二本大学的大学生以及234名三本大学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不同级别大学的大学生在文化消费方面也存在着差异。
2.1关于手机文化消费时间的差异
调查发现,在使用手机的时间上,一本院校一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为1―2小时的大学生占比20.2%,二本院校一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为1―2小时的大学生占比11.0%,三本院校一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为1―2小时的大学生占比5.9%。一本院校一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为3―5小时的大学生占比36.5%,二本院校一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为3―5小时的大学生占比36.7%,三本院校一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为3―5小时的大学生占比44.1%。一本院校一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为5小时以上的大学生占比43.3%,二本院校一天使用手机时间为5小时以上的大学生占比52.3%,三本院校一天使用手机时间为5小时以上的大学生占比50.0%。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的级别越低一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越长,大学级别越高一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越短。
2.2关于电脑文化消费时间的差异
在使用电脑的时间方面,一本院校一天使用电脑的时间为1―2小时的大学生占比40.1%,二本院校一天使用电脑的时间为1―2小时的大学生占比34.6%,三本院校一天使用电脑的时间为1―2小时的大学生占比34.7%。一本院校一天使用电脑的时间为3―5小时的大学生占比35.8%,二本院校一天使用电脑的时间为3―5小时的大学生占比38.1%,三本院校一天使用电脑的时间为3―5小时的大学生占比28.0%。一本院校一天使用电脑的时间为5小时以上的大学生占比16.8%,二本院校一天使用电脑时间为5小时以上的大学生占比18.7%,三本院校一天使用电脑时间为5小时以上的大学生占比8.5%。一本院校一天不使用电脑的大学生占比7.3%,二本院校一天不使用电脑的大学生占比9.5%,三本院校一天不使用电脑的大学生占比28.8%。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的级别越低一天使用电脑的时间越短,大学级别越高一天使用电脑的时间越长。
二、造成差异性的原因
1.男女差异性的原因
我们随机采访了50名男性大学生和50名女性大学生。女生认为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说,微博使女性的话语权增强,并且赋予了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平等的表达空间,提高了女大学生的地位。所以,女生可以通过微博自由发表言论,享受与男生平等的权利。此外,分享明星状态,可以追赶潮流也是女生喜欢微博的原因。而男生觉得微博信息具有浅显性、破碎性以及不完整性,缺乏理性和辑思维,因此整体上来说,男生没有女生爱刷微博。
从消费心理上分析,女生淘宝多为满足自己的对时尚、美感等的精神追求,就算不买东西看看也很开心。然而男生消费时目标明确、果断,他们淘宝就是为了买东西,所以男生不如女生频繁使用淘宝。
2.不同级别大学大学生文化消费差异的原因
2.1校园文化氛围影响大学生文化消费
一本院校,特别是特别是985工程或211工程大学,大多拥有较长的历史文化积淀,自然环境秀美,文化气息浓郁。这些大学专任教师总人数较多,有的甚至超过新生人数。不仅如此,专任教师大多拥有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具有较强的应用型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此外,一本大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学生的教育资源丰富。这类高校,学术气息浓郁,大学生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文化教育,学习最新或最具特色的教学方式。受到优良文化氛围的影响,大学生会潜移默化地进行发展型的文化消费。
而三本大学办学时间较短,文化气息欠缺。此外,受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的影响,为学生提供的课程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落后于一二本院校,学生的教育资源有限。由于欠缺浓郁的文化氛围和教学引导,大学生的文化消费娱乐性强。
2.2学生自身素质影响大学生文化消费
一本大学的大学生是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考入大学的,这些学生大多勤奋好学,学习自主性强,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他们大多拥有明确的目标,学习能力强,做事持之以恒,他们会按照目标规划自己的大学时光,合理的进行发展文化消费。根据凡勃仑的炫耀性消费理论,齐奥尔格・齐美尔的流行是阶级的产物以及洛文塔尔的“消费偶像观”的论述,均体现了文化消费是一种带有模仿性质的消费形式。 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大学生文化消费具有模仿性。所以一本大学的大学生会不自觉地模仿周围的同学,进行优质的文化消费。而二本、三本大学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弱于一本大学,学生的自觉性也较差,娱乐又是人的天性,所以这些大学的学生文化消费娱乐性较强。
篇7
一
20世纪是广告业飞速发展的世纪。美国是广告大国。所以,当今社会,只要人们一谈起广告就会想到20世纪,想到20世纪的美国。可以说,广告传播理论的起步,发展及走向成熟都集中于20世纪的美国。19世纪末,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美国成为世界一流工业强国,其社会经济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发生重大变化,与此相对应,美国广告业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批量生产的包装上有品牌名称的商品开始出现在全国性的广告上。此前,人们忽视商品包装和品牌名称。随着批量生产的增加和商业竞争的加剧,商家逐步认识到,采用一个便于记忆的商标名称和令人注意的包装,不仅有利于商品的销售,而且还能让消费者记住这个产品,这种有意识地关注、塑造商品的做法,一改先前广告仅仅只是单纯地叫卖、吃喝,告知有关商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出售的“惯例”,慢慢地将广告引向如何使一种商品与其他商品区别开来、使消费者对一种商品过目不忘、点名购买的理性之路。虽然严格地说来,这还谈不上是完整、规范的理论,但它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在某种程度上,它为20世纪初期广告人的理论探索提供了基点,指明了方向。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人,20世纪初期,美国工业逐渐从生产资料的生产转向消费商品的生产,一个消费型的社会逐渐形成。许多成功的市场销售商都认识到市场推销的重要性,制造商们也大张旗鼓地用广告来宣传其商品。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广告的普遍认识是将之看作是纸上推销术,其代表人物有约翰·肯尼迪、克劳德·霍普金斯。从推销的立场出发,他们认为:“(广告)应该提供一种合情合理的原因,说明这种产品值得购买的具体原因”。销售理由从何而来?当然是从产品中来,从产品的独特品质和个性中来。广告关注的是产品,广告的诉求也围绕着产品展开。如霍普金斯为喜力滋啤酒创作的著名广告—喜力滋啤酒瓶是经过蒸汽清洗消毒的—就是独具匠心地为喜力滋力啤酒找到了一个其他同类产品没有意识到的、独特的产品特征,将之作为说服消费者购买喜力滋啤酒的主要原因,进而取得极大成功。鉴于他们往往以产品为出发点,寻求说服消费者购买的因素,并以之作为广告诉求的主要内容,人们便将他们归之于原因追究法派,将他们的广告表现手法称之为硬推销。如果说,19世纪末期注重商品包装和商标名称的广告还只是将目光停留在商品的外表,使商品不至于彼此混同,那么,原因追究法派的广告则将探究的触角深人到商品之中,从逻辑上寻求说服消费者购买的原因。这可以说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20世纪20年代,美国西北大学教授乔治·盖洛普开始向读者做问卷调查,以测验民意。盖洛普的工作极大地影响了广告行业,广告制作人也开始为自己的工作寻求科学的依据与基础。为使广告更好地吸引公众注意,针对消费者的动机调查逐渐普及。由此,美国广告业走上了崇尚科学之路.40年代,达彼斯广告公司在其广告运作中提出了独特的销售主张理论,即著名的USP理论。UPS理论的中心仍然归结于产品。在他看来,广告成功与否,最关键的问题是能否找到产品的独特的销售主张。那么,什么是产品的独特的销售主张呢?USP理论的主要内容有三点:第一,你需要明确的主张;买这件产品,你就可以得到特定的益处;第二,它必须是一个独特的主张,其他竞争者无法提供或不提供的主张;第三,这个主张必须能销售。即UPS理论与先前的原因追究法派的观念一脉相承,其精髓都是突出产品,突出产品所蕴含的值得人们购买的原因、理由。但UPS理论也有超出前者之处,那就是更强调科学与调查,更具有理论的完整性。
这种以产品为主导的广告观念在20世纪前50年一直居于统治地位,较少受到其他思想和观念的挑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当时社会发展程度及经济环境的影响。50年代以前,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整个社会均处于商品供不应求的市场状况,即使是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产品积压,也并非真正的产品过剩,而是社会购买力的严重下降所致。因此,产品的潜在市场是巨大的,只要是有特点、适销对路的好产品,再佐以一定的广告宜传,就根本不愁销路,在这种条件下,广告人无需煞费苦心,只要将有关商品的信息明白、准确地传达出来即可,产品本位的广告自然大行其道。当时的美国的传播学界正盛行所谓的“魔弹论”,人们坚信大众传播具有无穷的威力,在大众传媒如“魔弹”般的信息攻击之下,受众毫无抵御能力,就像一个个应声倒下的“靶子”。面对这些一中即倒的受众,传播者自然很少怀疑信息传播的效果,因而也就很少有意识地去研究受众的接受心理和接受方式,去探寻更加有效的传播方式和技巧,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支持、强化了产品本位的广告传播观念。这种局面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得以打破。
二
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被称为变革的时代,当时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促成了广告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其变革也引发了美国广告业上的创新革命。一些新型的广告公司为满足客房的要求,更多地把工作重点放到创新意识上,由此戏剧性地带动了广告传播业的重大变化:广告的侧重点逐渐从产品性能转人产品形象与个性,广告人的目光逐渐从专注于产品转向分析、研究消费者心理,广告诉求的中心从突出产品特征转变为注重受众的心理期待和接受效果。其杰出代表和先驱是大卫·奥格威、李奥·贝纳、威廉·伯恩巴克等。
大卫·奥格威秉承了克劳德,霍普金斯科学的广告观,同时又在某些方面超越了霍普金斯的广告观。奥格威认为,人们不是因为产品本身的原因才去购买某种商品,而是因为他们把这一商品与某种特殊的形象联系起来了,由此他主张要给每个广告一种与之相称的风格,创造出其正常的个性特色。而产品的风格与个性综合在一起,便形成其独有的品牌形象。如大卫·奥格威广告中那个穿着海赛威衬衫、戴着一只眼罩的男人,赋予海赛威衬衫难以抵御的“新的吸引力”,使默默无闻一百多年的海赛威衬衫知名度大大提高,迅速成为风靡全国的畅销货;李奥·贝纳塑造的万宝路广告,一改以往女性香烟柔媚、亮丽的传统,描绘了一个充满男性的强壮、粗犷、豪放的文化偶像,这个最具男人气、最具美国风格的万宝路牛仔一下子征服了无数美国人的心,他们竞相购买原来根本不屑一顾的万宝路香烟。抽一支万宝路香烟,则似乎是在一定程度上体验美国的生活方式,于是,一个世界级的著名品牌由此诞生。以上两个成功的范例充分显示了品牌形象的威力,在广告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不再是产品特征,而是通过品牌独有的个性和意蕴打动、征服消费者的心灵。
自此,广告人的工作的重心发生了转移,他们把广告诉求的重点放到了注重消费者接受心理与消费心理上,力图在广告中树立产品独特的品牌形象以吸引无数受众,或通过广告激发受众强烈的好奇心、同情心以及购买、使用的欲望。这与前半个世纪长盛不衰的产品本位的广告风格已有较大差别,受众的接受和反应开始成为广告人关注的重点,广告人纷纷为创作新颖、独特、具有非凡吸引力的广告探索各种创意方法和表现技巧。于是传统的产品至上的广告观逐渐转向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广告,运作广告。
事实上,这种转变的发生也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20世纪60年代,传播学的研究开始摆脱以往视受众为被动、脆弱、中弹即倒的“靶子”的陈旧观念,从传者中心向受众中心转移。这些理论强调了受众在传播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决定性,认为受众并非如魔弹论所言,被动地接受信息的影响,而是依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地去寻找、选择信息。同时,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营销领域,传统的产品推销观念已让位于市场营销观念,企业的一切活动不再是紧密围绕着产品进行,而是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作为自身经营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的变化与需求决定着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研究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可以说,20世纪60年代注重广告的创意和表现的广告传播理论的出现,正是顺应传播理论、营销理论重心的转变,接受传播理论、营销理论的指导而做出的及时的理论回应。
三
但是,这种理论回应是不彻底的。虽然60年代的广告传播理论强调了受众在广告传播活动中的地位,但它仍是站在推销产品的立场上,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旧是产品。可以说,20世纪前60余年广告运作的传统都是“将产品直接推向大众消费者”,到了20世纪70年代,大众的概念开始被“分众”的概念所代替,一些广告创意人员主张所有好的广告,起始于对受众的基本了解,广告应针对特定的消费群体进行有的放矢的信息传播,至此,广告传播领域从产品本位向受众本位的彻底转变才真正得以实现。
完成这种实质性转变的是艾·里斯和杰·特劳特。二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定位理论,并于1981年合作出版著作《广告攻心战略一品牌定位》,此书对广告定位理论进行了深人细致的阐发。认为定位是对未来的潜在顾客心智所下的功夫,也就是把产品定位在未来潜在顾客的心中。在这里,潜在顾客心理需求决定着广告的策略与方向,无论多么优质的产品,只有当它真正契合其目标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和实际需要时,才能成为畅销的好产品。否则,就会沦为仓库里的积压品,无人问津。因此,广告传播首先必须为产品寻求有实际需要的目标消费者,然后再根据目标消费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对应的方式方法。在产品同质化现象非常普遍、传播日益过剩的社会大背景下,只有采取像定位这样抓住要害、有的放矢的广告策略,方能做到无往不胜。
20世纪80年代,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注意树立自身良好的企业形象,以增加其商品的销售量。他们认为,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唤起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强有力的品牌形象亦能唤起消费者对品牌的喜爱。于是,企业形象设计、品牌个性塑造成为此一时期广告人的工作重心。从19世纪末对商标名称的关注,到20世纪60年代大卫·奥格威的品牌形象理论,再到此时的品牌个性理论,品牌的观念逐渐深人人心。如今,“品牌经营”、“品牌领导”更是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品牌不仅仅只是广告运作中关注的问题,它与企业的整个生产、销售活动密切相关。树立品牌不只是单纯地赋予它一个名称和商标,使消费者记住这个商品,而是要塑造品牌独特的形象与个性魅力,并使之与特定的文化氛围、特定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紧密相连。可以说,品牌理论的演进历程与整个广告传播理论的发展方向相呼应。
篇8
出自于地理与文化的接近性以及观众的认同感,这种模拟叙事开始时大多来自于亚洲文化圈内的模仿与复制——比如,对日本、韩国、港台地区电视剧的模仿。随着全球的文化差异日益缩小、文化认同进程的加快,欧美电视剧(尤其是美国电视剧)日渐从网络风靡至影碟市场,出现了一批忠实追捧者时,对市场极其敏感的模拟叙事就开始沿着“从港台到日韩、从日韩到欧美”的模式演进了。其鲜明表征就是2004年,国产都市言情剧《好想好想谈恋爱》对于美国情节系列剧《欲望都市》的全面模拟。
本文将首先分析《好》剧以模拟为最大特点的文本叙事方式,并探究其出于对现代性的渴望与想象的实质,继而在社会性别研究的视角下探讨在模拟叙事与本土叙事的交织之中,该剧展现的性别意识形态及其背后的原因。
模拟:文本叙事的存在方式
2004年。《好想好想谈恋爱》在上映之初,导演编剧就不讳言《好》剧是对《欲望都市》的翻版,其策划案就是照搬《欲望都市》而写,并打出了“中国版《欲望都市》”的宣传卖点。长达六季的《欲望都市》是由美国HBO制作,自1998年~2004年在HBO等有线电视收费频道上播出的剧集,属于晚上黄金时间播出的系列剧(Drama),它保持了一般系列剧的传统结构方式。每集解决一个问题,在时间上压缩到情景喜剧的长度,即每集30分钟。这部剧集不仅深受美国电视观众欢迎,还受到了电视评论专家的首肯,获得了艾美奖、金球奖最佳喜剧等诸多奖项。这部剧集由于尺度大胆,并未在中国的荧屏上出现,但由于网络与影碟市场繁荣所提供的便利,使该剧在一些大城市的年轻观众中流传甚广,成为许多媒体报道挖掘题材的热点。《好》一剧就从文本主题、人物设置、情节设置等形式方面对《欲望都市》进行了全面模拟。
首先,两剧的主题都是四个生活在大都市中、年过三十的单身时髦女性的情爱生活。她们都成功、自信、有魅力,又有着迥然不同的个性和价值观。这四个主角之间的友谊是故事的轴心。其次,两剧的人物设置高度一致,四个女主角的职业、性格、感情世界可谓一一对应。作为知性、优雅女性代表的报纸专栏作家凯莉对应作家兼书吧老板谭艾琳。作为温柔、浪漫代表的画廊经理夏洛蒂对应电脑软件设计师陶春,作为职业、独立女性代表的律师米兰达对应电视节目制作人黎明朗,作为时尚、豪放代表的女性代表的公关经理萨曼莎对应时尚造型师毛纳。再次,不仅人物类型一致,两剧对人物的感情生活的情节设置也极其相似,比如,谭艾琳的男友邹亦凡、伍岳峰与凯莉的男友亚当、比格,陶春的丈夫郑凯与夏洛蒂的丈夫特瑞等等男性角色的设置以及感情故事线索也带着明显的“克隆”的痕迹。
除了文本之间的高度模拟之外,其场面描绘、旁白使用、剧照等也多有重合之处。当然,两剧在形式上还是略有差异的:由于在中国没有季播的形式,而是连续播出。所以《好想好想谈恋爱》把《欲望都市》每集一个主题的形式改为三个主题合在一起,每集的时间因此比《欲望城市》稍长。另外,由于社会差异,二者在处理“性”与“情”的问题上把握不同,前者谈“性”的段落较多,后者则涉及“性”较少,更偏重关于情感的讨论。
想象:现代性渴望的表达
从表面上看来,《好》剧对《欲望都市》的模拟只是由于《欲望都市》的受追捧而产生的对“模仿”的市场利润的追求与信心,但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而言,这背后的意涵却远不止于此。事实上,这一模拟真切表达了一种对西方现代性的想象与渴望。
有学者指出,在电视剧中,现代中国城市生活要比现实更为精致亮丽得多,仿佛中国已经享受到了超现代的果实。这种设置,表现着对现代生活的欲望,是对现代性的“扩张式”的幻想。我们知道,现代性的含义不单单是工业主义、市场资本主义和灵活的时空管理,在文化的层面上,还包括文化味觉、感觉、情绪和风格。表现在生活方式上,现代性的生活方式是自由、开放、求新求变的模式对于保守、闭塞、缓慢的模式的取代,表现在性别意识方面,就是对男主动/女被动、男主外/女主内等传统模式的彻底颠覆。在《好》剧中就体现了在生活方式与性别意识两方面的现代性渴望。首先,从生活方式上看,女性人物被理想化、浪漫化、西方化了。她们拥有体面的职业、姣好的外表、稳定的收入、出入高档消费场所、闲暇时分聚集聊天、谈恋爱、喝咖啡,其次,从性别意识方面而言,女性人物的性别观念与意识也被纳入到了现代性的范畴里。剧中女性虽然年过三十,但拥有掌握自己感情与身体的绝对权力,在性与情中的自由与主动程度远非传统女性可比《好》剧对纽约白领的故事模拟,决定了其只可能反映了极少一部分女性的生活与情感状态,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好》剧带来的是与现实生活有距离、更接近西方式的生活场景,其模仿可谓是一种膨胀式的想象——把纽约场景搬到了北京。
其实,这种对更高现代性的向往不仅表现在媒介场景中,还表现在诸多流行文化行为或营销行为中。例如,在还处于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状态交织共存的中国土地上。像“蓝色剑桥”、“康桥水乡”、“英国会”、“加州庄园”、“北美之林”等名称楼盘建筑比比皆是——这些房地产案名将西方名称与中国实境进行了嫁接,其中流露出的对西方现代性的倾慕与想象相当怪诞,却又有力地说明。当前文化心态中,对西方现代性的“想象”犹如幽灵,无处不在。这一想象从何而来?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在今天多元、开放的世界文化新格局中,西方文化仰仗其经济实力、科技优势给了东方社会一定程度的冲击,诱发了东方社会对西方文化的模拟焦虑与需求、带动了具有较低现代性的社会对具有较高现代性的社会的向往与想象。
对西方媒介场景中的模拟,就是建立在上述向往与想象的基础之上的。《好》剧中城市白领阶层是这一想象的主体以及具体表达。这表现在,不仅角色场景都发生在城市白领阶层中,而且目标受众与实际受众也都集中在白领阶层。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培育出的都市白领阶层由于其在经济结构与文化结构中的位置,决定了他们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与全球化经济中其他国家都市白领阶层更为接近,更为关注,更有兴趣。媒介作为学习现代性的一个普及而具影响力的最重要场所之一,就为求知欲旺盛的中国观众(尤其是白领阶层)提供了食粮,让其学习成为(想象中的)现代地球村的成员,这一阶层心态是《好》剧的观众接受基础,也是《好》剧中流露出来的集体无意识。有趣的是,事实证明,该剧的地区收视率恰恰与当地的改革开放程度、与白领的集中程度成正比。
总之,市场的需求决定商品的生产。如果只有创作人员对西方文化、西方现代性的模拟冲动,没有一定的观众心理接受基础,市场上不会出现以《好》剧为代表的诸多模拟叙事文本。都市白领对现代性的消费场景与性别关系、性别意识的憧憬、好奇促成了他们对西方媒介场景关注和向往,推动了《欲望都市》的民间流传,也在很大程度上促动、造就了《好》剧的诞生。
性别:矛盾的意识形态内涵
社会文化长期建构的影响使得女性题材的媒介作品并不一定能具备性别平等的自我反思意识,相反,女性题材的媒介作品常常具有性别意识形态的含混、矛盾的特质。在对《好想好想谈恋爱》的媒介报道评论、以及观众所作的评论的资料收集中,笔者发现,《好》剧就包含了女性主义与反女性主义两种矛盾的观念。
不可否认的是,该剧在学习《欲望都市》中的现代话语(包括性别话语)中呈现了现代都市职业女性情感自主、独立自信的一面,流露出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女性话语。剧中四个主角常因为年龄偏大并且单身等理由遭到人们善意的催促和询问。但她们并不为世俗的言论、观念改变自己的生活模式与情感模式。比如,陶春非常想结婚,一个英语教授要求陶春离开北京,到他生活的上海来结婚,理由是:“我在这边的事业正蒸蒸日上,放弃掉重新开始,会很可惜”,另外,“女人嘛,还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比较好,因为传统上都是这样的。”陶春反问,“如果我不习惯上海的生活和气候,而我的事业也日新月异丢掉可惜,现在女人都不能嫁鸡随鸡了呢?”并最终拒绝。以自我为主体的当代女性面临这样的问题的时候,选择了不妥协与不牺牲,其实质是对传统的女性应该为家庭牺牲、应该服从男性等思想的反院叛。在剧中,这种具有颠覆性质的观念常常与传统的女性规范发生交锋。在表姐对毛纳不以婚姻为目的的恋爱进行抨击时,毛纳宣称:“女人生下来的使命并不是嫁男人”,“为什么女人就不能像男人一样寻欢作乐?”这些言论虽略显戏剧性的夸张色彩,但的确对传统性别观念模式有所反诘。在四人关于“女人有权运用自己的姿色”的讨论中,黎明朗认为,男人用钱和权利交换女人的色相,其实是“欺辱女人的托词。”所谓运用姿色,不过还是男性将女性当作的表现。剧中还涉及了对女性在事业中成功的社会评价问题。现实生活中。女性的成功常常要么被冠之以“女强人”的称号,要么被怀疑为依靠男性帮助而成功。剧中通过谭艾琳出书被人误解为“靠脸蛋”,被否认其成功是靠正常途径这一事件揭示了这种不合理的观点与不平等的性别认知。
虽然有以上种种片段表明,该剧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的、不合理的性别意识形态有所反拨,但该剧的“美满”结局对剧中稍显社会性别意识的话语的削弱与扭转却不容忽视,令人失望。在该剧结束时,自称“男人专家”、女权意识似乎最鲜明的毛纳闪电结婚。并以写信的方式抒发了她对爱情与婚姻的重新认识结婚是一种“无法预料”的“命运”,以前的种种“玩世不恭”只是为了“伪装和抵御内心对爱和幸福的渴望。”在男性与女性的关系中,“一个女人再无法无天,她的法是男人,天也是男人,这是和宇宙一样无法更改的,你得安于这种至上的安排。”总之,“女人是男人应运而生的。”之所以自己会做出如此大的转折,是因为,“老了,我玩不动了,我第一次那么渴望停靠在一个男人身上安身立命。”这一说法。矫枉过正到对“以夫为天”的封建传统意识形态的皈依,而且还强调,女性必须服从这种安排。这个结尾无疑转向了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道德价值规范,其昭告式的处理方式要比《欲望都市》结尾中对“女性最终靠男性拯救”思想的暗示式的处理方式要露骨得多。
有评论指出该剧是“披着女权外衣”的说法,导演的回答似乎更能说明该剧中存在的矛盾的意识形态的原因“本来就不是要拍女权主 义的作品,那都是出品方的卖点……我的本意很简单,是揭发女人的弱点”。在针对现代职业女情难的问题上,编导人员其实是“希望观众尤其是女观众看了后,想想问题到底出在哪,不能老把责任全推在男人身上。”创作者想让女性检讨自身的目的,决定了在叙事结构中对性别传统意识从“反”到“正”的扭转。除了创作者自我阐述的目的之外,造成《好想好想谈恋爱》中性别话语与意识形的矛盾的原因还有以下几点:
其一,该剧的“爱情”主题决定了女性主义性质话语的有限性。电视剧给女性和观众设置了一个物质丰富、衣食无忧、只缺感情的都市环境,她们生存的最大目的就是为了“爱情”,就像剧中的陶春所感慨的那样:“女人所有的悲剧都是因为男人。如果不是因为男人,女人就不会受伤害,就不会失态,也不会失望,我们也不会每天喋喋不休地集体声讨男人。”围绕女性所展开的一切故事几乎都是因男性、因感情所引起,回避和过滤了当代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生着的巨大变化对女性成长带来的影响。这种将“女性的世界”等同于“爱情的世界”的处理方法,对女性的社会性成长与反思本身就是一种束缚与圈定。情感神话若非建立在社会性反思的基础上,就很难得到彻底的颠覆与改写。
篇9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酒类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由嗜烈性饮酒向营养性饮酒、交际性饮酒和品尝性饮酒过渡,这给葡萄酒消费带来了难得的机遇。葡萄酒是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有机和无机的营养物质,在适量饮用的条件下,具有防治心血管病等各种疾病,增强人体健康的功能,被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认为是最健康、最卫生的饮料。而且其特有的色泽、香味、饮酒器具及品酒环境,使得饮用葡萄酒超出了葡萄酒本身的理化功能,带给消费者更多的情趣、艺术、文化、品位等感性效应,这种感性效应会诱导消费者乐于接受和消费葡萄酒,并成为葡萄酒市场营销可以利用的一个新的尝试。
一、感性营销的定义与感知效应的分类
著名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曾把人们的消费行为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量的消费阶段,第二是质的消费阶段,第三是感性消费阶段。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的日趋差异化、多样化、个性化、情绪化,现代社会进入了感性消费时代。
感性营销是与理性营销相对应,感性营销就是把个人感性差异作为营销战略核心的营销活动。感性营销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消费者要求商品能满足其寄托情感,展示个性、愉悦等感性的需求。个人感性差异表现在消费者的感知效用上,感知效用可以分为:产品功能效用、视觉审美效用、象征效用、品牌效应。产品的功能效用来自产品的物质属性,它属于理性营销的范畴;审美效用来自产品的风格、色彩和艺术设计等所产生的审美特征;产品的象征效用是由于产品营销导致的对产品象征产生的联想效用;品牌象征效用可以分为品牌的个人识别效用、社会识别效用和地位表达效用。
二、葡萄酒的感知效用分析
1.葡萄酒功能效用分析
葡萄酒功能效应体现在葡萄酒本身的营养保健功能上。葡萄酒的医疗保健作用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被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克肯定过。古罗马时代名医医学家塞来塞氏,就自制葡萄酒与蜂蜜的混合液,用来治病。利用现代化的检测手段,人们至少已测出葡萄酒中含有250种以上的营养成分。国内外研究证明,葡萄酒的营养保健功能主要表现在滋补、利尿、助消化、预防心血管病、防癌抗癌、美容作用,还能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对空气传染的疾病,如气管炎、肺炎也有预防和治疗作用。近几年来,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葡萄酒所带给人类的健康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和接受,促进了全世界葡萄酒消费持续升温。
2.葡萄酒视觉审美效用分析
葡萄酒消费既是一种物质的功能需要,也是一种精神的审美需要。葡萄酒的审美效用分析主要集中在葡萄酒色、香、味的品尝过程及酒具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受。葡萄酒品尝是一种结合了视觉、味觉与嗅觉的感官美学。悦目的葡萄酒颜色自然会给人以享受,典型干红葡萄酒的色泽呈宝石红的晶莹,华贵温暖;典型甜红葡萄酒的色泽红色透棕,艳丽喜庆;典型的桃红葡萄酒色泽呈玫瑰红澄清发亮,清新活泼;典型干白葡萄酒的色泽金黄,晶莹透明;葡萄酒香气的特征表现为优雅、怡悦、和谐、浓郁的植物香与纯正、优美的酒香;通常对一杯葡萄酒描述为酒体丰腴、口感纯正、酒质细腻、典雅、芬芳、色泽艳丽,等等,这些饱含感彩的语汇表达了对葡萄酒审美的感受;郁金香型葡萄酒酒杯不仅具有盛酒的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可供欣赏的造型别致、曲线优美、色彩洁白、光泽明亮的艺术审美价值。葡萄酒在开瓶、倒杯、观色、闻香、品尝过程中均有不同感官刺激,集中了我们所有的感觉:视觉、嗅觉、味觉、理智和精神,带给我们一种内涵极为丰富的视觉审美享受。
3.葡萄酒象征效用分析
葡萄酒,作为社会生产力水平达到一定程度而发展成熟的物质成果,不但以某种物质产品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更以某种精神力量的象征在社会生活中显示出特殊的作用。
葡萄酒的象征意义在宗教上随处可见,圣经中521次提及葡萄酒。耶稣创造的有关酒的第一个奇迹是在佳娜的婚礼上,他把水变成了美酒。耶稣说:“我是真正的葡萄,我的父亲是种植葡萄的农民。”对耶稣的门徒来说,葡萄酒是上帝之子的鲜血,是圣体的象征。
葡萄酒是高贵的象征,身份的象征。葡萄酒的消费实际上是我们在分享一种高贵的、内涵极为丰富的高雅饮品。人类的祖先已经认识到葡萄酒特殊的意义,而且精心创造了实实在在的葡萄酒文明,形成了众多的行为规范。如品尝葡萄酒都要遵照“一观色、二闻香、三尝饮”的三步品酒的规范。这种特有的规范包含着对稳重、谦逊的追求和对酗酒的预防。有些葡萄酒爱好者将葡萄酒和灵性、典雅、智慧、博爱、品位、浪漫、纯情融为一体,从而使葡萄酒从形而下的层次上升到形而上的境界。在西方的社交场合,绅士们为了体现自己的个人修养和上流社会身份地位,都会以葡萄酒为载体体现其气度优雅、大方、尊贵。
葡萄酒是文化艺术品。葡萄酒在长时间的酿造和流传中形成了丰富的文化,被人们赋予“有生命”的酒,这主要是葡萄酒饱含了鲜活的生命原汁、蕴藏了深厚的历史内涵、绵延了高尚的文化艺术积累。寻觅葡萄酒历史发展足迹,我们可以发现古今中外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歌、音乐、绘画、塑雕等作品中或者直接描写了葡萄酒的文化与艺术,或者融入葡萄酒文化艺术灵感和丰富的精神,甚至独特的葡萄酒文化渗透为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的一部分。像欧洲的葡萄酒文化已经成为欧洲人快乐和幸福的源泉,这也造就了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世界葡萄酒大国。
葡萄酒也成为一种喜庆、浪漫的象征品。一杯酒体丰满、口感纯正、酒质典雅、色泽艳丽的葡萄酒所营造的雅致浪漫的情调、和谐气氛和由葡萄酒带来的轻松怡悦的感觉,带给人们美妙、浪漫、喜庆的享受。相传古罗马最具有文化含义的酒神巴克斯发明了葡萄酒,使成千上万的女性崇拜得几近疯狂。在希腊神话中,维纳斯因为酒才与巴克科斯相逢,酒又因此被认为给人类带来情爱和欢娱。
葡萄酒象征着时尚。很多人认为葡萄酒是舶来品,代表着其他的文化,是一种个性和新鲜另类的消费品。最近几年源于欧美的世界性葡萄酒消费热迅速传到我国,喝葡萄酒成为很时尚的一种平衡心理的享受。
葡萄酒是情感交流的载体。早在古希腊时期,喝酒的规范已成为共存、博爱、交流以及共商与欢乐交织气氛的同义语。品着葡萄酒,就会有独特的个人感受,它有苦有涩有酸,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能够品味出不同的滋味,也能够展示个人品味。随着葡萄酒文化的宣传与渗透,葡萄酒现已成了友好聚会、交流和沟通的象征性载体。
三、葡萄酒感性营销的策略
感性营销是以感性观点来分析人们的消费行为,就是把个人感性差异作为营销策略形成的基本出发点,根据感性消费时代的特殊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手段以感性的力量去打动、诱发、唤醒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建立有效的葡萄酒感性营销策略。
1.利用产品功能效应,开展功能性营销
红葡萄酒与健康成为热门话题的契机在于所谓“法兰西效应”或“法兰西悖论”。即法国人吸烟率高,动物性脂肪摄取量高,但由心脏病造成的死亡率却特别低,经调查,与法国人喝葡萄酒有关。法国人人均每年饮葡萄酒63升,平均每天200毫升。法国里昂大学雷纳博士等对葡萄酒消费量系数和乳脂肪摄取量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大量摄取动物性脂肪,只要饮葡萄酒,心脏病的危险性也不会提高。
利用产品功能效应营销的策略就是将葡萄酒的功能效应作为营销的第一因素,把葡萄酒产品的各种营养保健功能与效应传递给消费者,向消费者传播营养健康理念。如针对葡萄酒“法兰西效应”,1995年11月5日时,美国CBS电视台在其热门专栏“60分钟”上播放了“葡萄酒与健康”的专题,使得美国冷落多年的葡萄酒市场迅速启动。
同时,利用葡萄酒某一营养保健因子开展单一功能诉求式营销。如针对葡萄酒的美容产品功能,就可以向女士宣传葡萄酒的产品功效。据美容专家研究,红葡萄酒中所含的多苯基能够浸透肌肤,抑制雀斑和皱纹的产生,使皮肤变得白皙,对防止皮肤松弛和衰老有功效。我国《古今图书集成》内也记载:“葡萄酒肌醇治胃阴不足、纳食不佳、肌肤粗糙、容颜无华”,说明葡萄酒有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补血养颜的作用。现在法国和英国都已经有了红酒美容面霜上市,许多法国人还用红酒敷面美容,将红葡萄酒直接涂敷面部和皮肤,以达到抗皱防皱、延缓皮肤老化的特殊目的。
2.利用葡萄酒视觉审美效用,开发能满足不同年龄、品味层次的葡萄酒
篇10
1.1研究对象
为了使研究对象的样本较全面地反映整体情况,从调研的便利性、结构性和代表性的角度选取天水地区8所健身俱乐部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中国期刊网1994-2013年国内相关体育产业,群众娱乐业和统计学等大量体育期刊、学术论文和参考书籍等方面文献资料,并对相关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为本研究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2.2访谈法。
走访有关学者、教授,听取对于选题、开题报告、问卷设计、调查方面的意见,同时,借发放问卷时机与健身俱乐部教练员、会员、工作人员等当面交流,收集了相关口头信息,为研究提供了更多的依据。
1.2.3问卷调查法。
2013年10月-11月对天水地区8家健身俱乐部进行调查,能够反映天水地区健身市场的现状,在每家随即抽取参加健身锻炼的会员50人,教练、指导员10人,经营者(老板)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经营者问卷8份,回收8份,合格问卷8份,回收率100%,合格率100%;会员问卷200份,回收190份,合格问卷186份,回收率为95%,有效回收率为97.8%;健身教练员问卷40份,回收问卷40份,合格问卷40份,回收率100%,有效回收率100%。
1.2.4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类比、综合等逻辑方法对获取的各类数据进行探讨与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天水地区健身俱乐部基本情况分析
2.1.1健身俱乐部的地域分布分析。
健身俱乐部地理位置的选择对该健身俱乐部的经营有一定的相关性。地理位置对健身俱乐部的经济效应影响包括三个因素:有效的服务半径、服务半径内的人流量及整体消费水平[2]。俱乐部地理位置优越,其周围的商业环境、娱乐发展有一定规模,人口流动量大、密度高能吸收更多人参加健身活动,增加健身的人数,从而促进健身俱乐部的发展。
据调查,健身俱乐部主要分布在商业区、居民区、行政区。发现地理位置对其经营有一定影响,调查的8家俱乐部中有四家在商业区,占总数50%,其次居民区与行政区各一家,各占25%。可见,天水地区健身俱乐部选择商业区高于居民区与行政区。商业区具有更好的盈利条件:人流量大、交通便利、便于广告宣传及消费者健身锻炼。事实同样证明商业区营业最为理想,优于居民区与行政区。由此可见,地理位置选择与其经营状况有直接关系。
2.1.2健身俱乐部的规模分析。
调查得知:有游泳池和健身器材的大型健身俱乐部5家,有健身器材的2家。天水地区的健身俱乐部以中、小型为主流,中、小型健身俱乐部有投资少,资金回收快,选址容易等各方面优点。但中、小型健身俱乐部提供的健身项目较少,健身俱乐部一般组织结构不够完善,配套的服务与设施相对滞后。另外,有些条件比较差的场馆,只有一间房子,一套影像设备,一两个指导员,几副哑铃、杠铃,开设在街头巷尾,费用很低。大型健身俱乐部除健身项目多、设施齐全外,还提供相关服务,经营、管理呈现多元化。
2.1.3健身俱乐部的主要经营方式及盈利状况。
据调查,天水地区健身俱乐部主要是会员制与非会员(零散收费方式)相结合的经营形式。会员从次卡(10元~38元)、月卡(100元~380元)、季卡(288元~588元)到年卡(365元~1288元),还有根据健身俱乐部的自身情况而定的健身卡。所以健身俱乐部要维持良好运转,实现其课持续发展,让更多消费者以较少的投资进行健身活动是目前天水地区健身俱乐部有待解决的问题。
2.1.4健身俱乐部的经营时间和经营项目的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天水地区健身俱乐部的经营项目以操课类、心肺练习类、肌肉练习类、球类为主。规模较大的健身俱乐部授课内容相对较多。
另外,大多数健身俱乐部的营业时间大多在12小时左右,节假日照常营业,比较方便健身消费者参加锻炼。根据会员流量,健身俱乐部活动的时间分为高峰时段和非高峰时段。高峰时段一般集中在每天的17:00~22:00。据调查,随着人们节假日与休闲时间的增多,健身俱乐部营业时间有延长的趋势。
2.2天水地区健身俱乐部经营者状况分析
2.2.1经营者的性别与年龄分析。
从调查结果看,天水地区健身俱乐部的经营者年龄在30-55岁之间,并且男性高于女性。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加,一般在30岁~55岁之间的时候,人生经历、能力及阅历都处于巅峰时期,比较适合创业。所以天水地区健身俱乐部经营管理者年龄结构比较合理。
2.2.2经营者的学历与所学专业分析。
经营者学历结构与所学专业与其管理水平有一定相关性。一般来说,学历较高且专业是管理方面的管理者,其健身俱乐部的运转具有长远的发展规划,对俱乐部的工作人员有科学管理,但对体育专业知识和行业发展的情况不甚了解;而教练出身的管理者对专业知识更了解,但经营和管理方面的知识懂得不多[3]。
调查得知:天水地区健身俱乐部经营者学历相对较低,大多是一些具有经济头脑的商人,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管理水平,一些兼职教练的管理者,没有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和系统的学习,大多是通过短期学习或长期锻炼,专业知识较薄弱,有碍天水地区的体育健身产业的发展及长远利益。
2.5.3过于注重眼前利益,忽略长远利益。
为了急于回收资金,局限于短期的促销活动,忽略长期发展。经营要慢慢进入消费者的生活中,使其不知不觉养成参与健身活动的习惯,成为俱乐部忠实的消费者。
3.结论与发展对策
3.1结论
3.1.1目前,天水地区健身俱乐部的发展具有很大潜力。
3.1.2天水地区健身俱乐部规模以中、小为主,位置集中在商业区,经营方式主要采用会员制与非会员制相结合。
3.1.3天水地区健身俱乐部经营项目大多设置适合女性的运动项目,而男性消费者锻炼方式比较单一,对老年人的特点的健身项目比较少。
3.1.4天水地区健身俱乐部经营者年龄合理,但专业和学历相对薄弱,值得欣喜的是管理理念较为统一,以“以人为本”为主。
3.1.5天水地区健身俱乐部教练员趋于年轻化,但女性教练比重远大于男性。天水地区教练员的学历与专业较差,不够系统专业。
3.1.6消费人群主要为中青年人,集中在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企业白领等具有稳定收入的静态职业群体,大部分人受过良好的教育,消费者具有降脂减肥、塑造形体、缓解压力等多元化健身动机。
3.2发展对策
3.2.1建立较完善的市场法规和制度,强化管理者和经营者的法规意识,有关部门协调监督和宏观指导并多鼓励、多扶持。
3.2.2提高俱乐部内部管理水平(如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管理者业务水平等),完善俱乐部的规章制度。俱乐部的经营者及管理人员应努力提高其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这就要求经营者和管理者在课的内容方面体现出“新、易、轻、美、趣”等方面要求。
3.2.3发挥健身俱乐部的地域优势,营造俱乐部的环境(如硬件设施。场地通风、器材摆放合理。浴室设置等),树立品牌形象。开展一些特色服务(如会员折扣、礼物。健身体验卡等)。
3.2.4整合俱乐部收费与经济发展水平。建立和完善俱乐部服务体系,加强媒体宣传力度,正确指导人们的健身体育的需要,完善体育设施,制定广大体育消费者所能承受的收费标准,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到俱乐部消费[8]。总之,就是合理消费大众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满足大众健身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传景.苏州市商业型健身俱乐部现状调查和发展对策研究[D].苏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9:1-6.
[2]刘德佩.体育市场营销技术[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3]徐培森,等.杭州市健身娱乐市场供应需结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3,1:42.
[4]麦仲山.浅谈“以人为本”经营管理理念与银行案件的防范[J].广西金融研究,2001:2.
[5]温孝卿.消费心理学[M].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
篇11
1.引言
近年来产品伤害危机从发生频率、发生次数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近几年年均约发生200起产品伤害危机,平均每个月接近20起(数据根据新浪财经消费专题统计得出)。产品伤害危机发生后,引发了消费者的心理恐慌,再通过口碑传播及大众媒体的扩散之后,给企业声誉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
在产品伤害危机发生后,身处危机之中的企业往往反应各异,采取的措施也不尽相同。有些措施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由此引发一系列次生事件,更多的媒体追踪报道,危机的扩散速度及扩散范围大大增加,对企业的不良影响进一步加大,最后导致企业经营失败。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弄清哪些因素会影响产品伤害危机在媒体的扩散?如何影响?目前该方面的研究极少。
由于媒体扩散方式是产品伤害危机发生后的一种重要信息扩散方式,可以肯定危机在媒体扩散的时间愈久、范围愈广,对企业愈不利。而企业的一些合法的积极措施有助于将危机影响降到最小,甚至将坏成好事。因此,通过对产品伤害危机中扩散因素与媒体扩散趋势的关系研究,有助于企业在发生产品伤害危机后,预估危机在媒体的扩散趋势,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行之有效的危机处理方案。
从国内外文献查询的情况看,传染病扩散及产品伤害危机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影响等两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较为集中。
Siomkos等在1994年发表的论文“The hidden crisis in product-harm crisis management”中定义营销中的“产品伤害危机”是指偶尔出现并被广泛宣传的关于产品是有缺陷的或是对消费者有危险的事件。
目前国外学者对产品伤害危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伤害危机发生后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变化及影响消费者对危机原因判断的因素等方面。研究认为,产品伤害危机事件及其处理方式和过程会对消费者产生很大的影响,已有研究检验了其对品牌资产、消费者的抱怨责备行为、消费者对产品危险性感知及其对事件企业的其他产品的购买意愿的影响。另外,国外对产品伤害危机的研究显示,由于企业的原因造成产品伤害危机或产品的失败对企业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大,并导致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下降。在对产品伤害危机产生的原因认识上,Mayer研究了不同年龄的消费者在危机发生后的危机归因的不同(2005),Daniel Laufer、Kate Gillespie研究了男性消费者与女性消费者在危机归因上的差异(2004),Heerde、Helsen and Dekimpe研究了产品伤害危机发生后对危机修复所需投资如何进行评估的方法(2006)。
国内学者在产品伤害危机上的研究较为少见,只有王小玉、吴纪元、晁钢令、方正基于中国消费者实际,进行了产品伤害危机及其处理过程对消费者考虑集、购买意愿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另外,吴国斌、王超在“重大突发事件扩散的微观机理研究(软科学,2005)”一文中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扩散路径、扩散方式进行了研究,并将重大突发事件扩散分为了孕育期、爆发期、完成期三个阶段。具体事件阶段与扩散动力来源关系情况参见图1所示。
2.对研究问题的界定
2.1 对“产品伤害危机扩散”含义的界定
Siomkos等在1994年发表的论文“The hidden crisis in product-harm crisis management”中定义营销中的“产品伤害危机事件”是指偶尔出现并被广泛宣传的关于产品是有缺陷的或是对消费者有危险的事件。
扩散,最早用来描述一种物理热运动现象,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相互接触时,由于分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相互渗透的现象(辞海,1996)。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把扩散问题的研究扩展到营销领域,研究营销组合变量对新产品扩散的影响。
根据以上对产品伤害危机及扩散的定义,本研究将“产品伤害危机在媒体的扩散”界定为偶尔发生的,由于产品是有缺陷的或是对消费者有危险的事件通过媒体传播的全过程。
2.2 影响产品伤害危机在媒体扩散的因素
通过对四川省营销学会部分专家的非正式访谈及企业处理危机事件的情况分析,本文认为影响产品伤害危机在媒体扩散的因素有:产品的知名度、产品与消费者关系的密切程度、产品的销售量大小、产品的替代性情况、企业的知名度及生产规模、危机大小、企业对待危机的态度、危机的性质等。但是在众多影响因素中,产品的知名度、产品与消费者关系的密切程度、危机产生原因、企业处理危机的方式这四方面是主要影响因素,而危机产生原因对企业的影响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研究,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产品的知名度、产品与消费者关系的密切程度、企业处理危机的方式这三大影响因素与媒体扩散趋势之间的关系。
2.3 产品伤害危机在媒体扩散趋势的衡量标准
本文利用广告在媒体的覆盖衡量指标作为理论基础,浓缩出产品伤害危机在媒体扩散趋势的三个衡量标准:产品伤害危机在媒体的扩散速度、扩散时间、扩散范围。产品伤害危机在媒体的扩散速度指随着时间的推移媒体上出现的伤害危机报道数量的增减变化程度;在媒体的扩散时间指从媒体开始报道该危机到不再报道之间持续的时间长短;在媒体的扩散范围指在一定时间段内各媒体报道产品伤害危机的总次数。
3.案例研究
经数据收集及整理(数据通过互联网及CNKI重要报纸数据库搜索、统计得出),本文将案例实证中扩散阶段的划分以5天或15天为一周期,统计产品伤害危机在媒体扩散的情况。
3.1 “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及“光明回产奶事件”
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国家卫生部在一次产品抽检中发现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的碘含量超标,这有可能导致儿童甲状腺肿大。问题出现后,雀巢公司选择了回避并抵赖的态度,明确表示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同时声明称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是安全的。
光明回产奶事件:2005年6月光明乳业郑州公司被发现将变质牛奶返厂加工再销售,事件发生后光明董事长王佳芬断然否认了这一事实,并在官方网站上刊登了《诚告消费者书》,明确表示郑州公司从未有过该行为。
在该组案例中,雀巢和光明的危机都源于消费者对牛奶奶质的质疑,在发生危机后两企业处理方式相似,两个产品与消费者关系都比较密切,唯一不同的是产品知名度,前者知名度高于后者。两企业伤害危机发生后的媒体扩散情况见表1。
依据表1 数据绘制两企业产品伤害危机发生后各自在媒体的扩散趋势见下图(图2):
A曲线代表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 B曲线代表光明回产奶事件
从数据表和图中可以看出: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媒体关注度一直高于光明回产奶事件,前者在媒体的扩散速度更快,扩散持续时间更久,扩散范围更广。从该组案例反映出产品知名度越高则伤害危机发生后在媒体的扩散速度越快,扩散时间越久,扩散范围越广。
3.2 “立顿速溶茶氟超标事件”及“SK-II事件”
立顿速溶茶事件:2005年3月美国专家发现美国市场上销售的立顿速溶茶氟化物含量超标,之后我国各大超市的立顿速溶茶也随即陆续下架。危机出现后,该产品所属的联合利华公司立即从中国市场上随机购买立顿产品送往农业部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立顿产品含氟量全部符合国家标准,立顿产品又回到了各大超市的货架上。
SK-II事件:2006年10月国家质检总局和卫生部联合发表声明指出,从9种SK-II化妆品中检出禁用物质――铬和钕。事件出现后,SK-II化妆品所属的宝洁公司采取了发表声明、回收产品、退款等一系列措施。
在该组案例中,危机性质、企业处理危机的方式、产品知名度均类似,但立顿速溶茶是一种适于大众消费的冲调品,消费群没有SK-II局限,立顿速溶茶比SK-II与消费者关系更密切些。两企业产品伤害危机发生后的扩散情况见表2。
依据表2数据绘制两企业产品伤害危机发生后各自在媒体的扩散趋势见图3:
从数据表和趋势图可以看出,在危机发生后,前者在媒体的扩散速度更快,扩散范围更广,但后者的扩散持续时间更长。该组案例反映出产品与消费者关系越密切伤害危机发生后在媒体的扩散速度越快,扩散范围越广。
3.3 “亨氏苏丹红事件”及“巨能钙双氧水事件”
亨氏苏丹红事件:2005年3月亨氏公司旗下产品被查出苏丹红(一号)超标。问题出现后,该公司当日即召开了记者见面会,亨氏公司做出了回收问题产品、停止生产和销售问题产品的承诺,同时通报了问题产生的可能原因及其后续调查处理计划。在公司的积极回应后,大量媒体纷纷以“退款”、“回收产品”等醒目标题报道亨氏苏丹红事件,对亨氏责难、批驳的报道少了,很多消费者都认为亨氏是一家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巨能钙双氧水事件:2004年媒体披露巨能钙含双氧水并可能致癌的消息后,面对消费者、媒体、政府的多重压力,巨能集团一开始否认媒体报道的事实,称巨能钙成分中没有含双氧水,接着又通过数据说明含量在一定限制范围内是没有危害的。公司前后矛盾的危机反应使得巨能集团陷入质疑之中,巨能钙辛苦打拼积累起来的信誉瞬间倒塌。
在以上两组案例中,品牌知名度、产品与消费者关系密切程度、危机性质基本类似,两事件中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发生产品伤害危机后亨氏积极面对,而巨能钙集团却否认逃避。两企业伤害危机发生后的扩散情况见表3。
依据表3数据绘制两企业产品伤害危机发生后各自在媒体的扩散趋势见图4:
从数据表和趋势图可以看出:巨能钙事件媒体关注度高于亨氏苏丹红事件,前者在媒体扩散持续时间更久,扩散范围更广,但两者的扩散速度差异不大。该组案例反映出企业处理危机的方式越消极则伤害危机发生后在媒体的扩散时间越久,扩散范围越广。
4.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4.1 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非正式访谈及案例研究,在界定了“产品伤害危机在媒体的扩散”内涵及媒体扩散趋势衡量标准的基础上,对影响产品伤害危机扩散的因素进行了筛选,并通过案例研究初步探讨了产品伤害危机中扩散因素与媒体扩散趋势的关系。具体研究结论如下:
4.1.1影响产品伤害危机在媒体扩散的因素有产品的知名度、产品与消费者关系的密切程度、产品的销售量大小、产品的替代性情况、企业的知名度及生产规模、危机大小、企业对待危机的态度、危机的性质等。而其中产品的知名度、产品与消费者关系的密切程度、危机性质、企业处理危机的方式等四方面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4.1.2 对影响产品伤害危机媒体扩散的扩散因素与媒体扩散趋势的关系通过案例进行了实证。案例实证表明,产品知名度越高伤害危机发生后在媒体的扩散速度越快,扩散时间越久,扩散范围越广;产品与消费者关系越密切伤害危机发生后在媒体的扩散速度越快,扩散范围越广;企业处理危机的方式越消极(否认危机、不作回应)伤害危机发生后在媒体的扩散时间越久,扩散范围越广。
4.1.3 本文根据三组案例描绘的产品伤害危机扩散趋势图与吴国斌、王超在“重大突发事件扩散的微观机理研究”中的研究成果不吻合。产品伤害危机的实际扩散图形更为复杂,危机不同扩散图形可能不同,但其具体扩散规律尚需进一步研究。
4.2 管理启示
依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认为企业在危机管理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4.2.1将产品伤害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从前面的研究可以看出,一旦产品伤害危机发生后企业必然遭受较大的经济、声誉等有形与无形的损失,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是企业管理的第一要务。
4.2.2一旦产品伤害危机不可避免地发生,企业首先应了解危机发生的原因及背景,预估危机可能的扩散趋势,为企业制定下一步正确而有效的行动方案奠定基础。企业经过预估如果认为该危机在媒体的扩散有限,对企业的影响不大的情况下不应盲目回应媒体,以免引起危机进一步扩大。当然企业内部的整顿是必须的,这有利于防止企业今后再发生类似危机。
4.2.3在预估产品伤害危机的媒体扩散趋势对企业将造成极大不利影响的情况下,企业应采取积极措施及时应对伤害危机,这是防止危机进一步扩散、扭转局势的关键一步。否认和逃避只能加重危机,很容易使企业处于被动地位,所以企业应及时建立相关组织,与媒体适时适度沟通,采取可行的、企业力所能及的措施减少消费者损失,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姿态在媒体亮相,虽然企业可能在短期内经济利益受损,但长期看企业声誉不致受较大损失。
总之,危机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企业不知道如何化解危机,只要措施恰当,企业就可以在面对危机时变被动为主动,降低损失。
参考文献:[1]Heerde, Helsen and Dekimpe.” Managing Product Harm Crisis”[D].Erasmus Research Institute of Management.2006:12-16.
[2]Dom brow sky, W.R. Again and again is a disaster what we call “Disaster”? Some conceptual notes on conceptualizing the object of disaster sociolog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ss Emergencies and Disasters,2003(13):241-254.
[3]Richard Choularton1 Comp lex Learning: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from Disasters[ J ].Safety Science, 2001, 39: 61 $ 70.
[4]Kathrin Sele. ”Marketing ethics in emerging markets-coping with ethical dilemmas,” [M]. IIMB Management Review,2006.
[5] 王小玉,吴纪元,晁钢令.产品伤害危机及其处理过程对消费者考虑集的影响-基于中国消费者的实证分析[C].中国营销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05,(1).
[6] 辛德强.浅析扩散理论在新产品营销中的运用[J].科技创业月刊,2004,(11).
[7]王超,佘廉.社会重大突发事件的预警管理模式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6 - 291.
[8]吴国斌,王超.重大突发事件扩散的微观机理研究[J].软科学,2005,(84).
篇12
新经济时代是指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以新技术革命为标志的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特别是Intemet技术在市场营销领域的应用,将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跨越了多个渠道:他们把人类从古至今的需求和行为与新兴网络行为结合在一起。用高科技武装起来。这种消费者的行为混合了传统的和数字的、理性的和感性的、虚拟的和现实的因素。与之相适应。现代消费者面临的消费环境也发生了一系列极其深刻的变化。
一、现代消费环境变迁对消费的影响
1.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新产品和各种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推动了消费内容与方式的不断更新。
2.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急剧增长,现代消费者面临的已不仅仅是本国市场和本国商品,还有国际市场和国外产品,由此使消费者选择商品的范围得到极大的扩展。
3.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传统的商品贸易方式带来了强烈冲击,从而为消费者实现购物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提供了可能。
4.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日益发达。迅速缩小了时空距离。促进了国际交往的增加,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得以广泛交流、融汇,各种新的交叉文化、消费意识、消费潮流不断涌现,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扩散、传播。
这些变化,给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带来了多方面的深层次影响,并使消费需求的结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二、现代消费者需求的发展趋势
纵观世界历史。每一次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重大飞跃与发展。都必然引起消费领域的深刻变革。同样。现阶段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也将给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带来多方面的深层影响,并使消费者需求的结构、内容和形式发生显著变化。结合我国消费者现阶段的需求动态以及当今世界的消费发展潮流。可以将这一变化归纳为以下趋势:
1.消费需求结构趋向高级化
随着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将逐步趋于高级化。这一趋势在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以我国为例,以商品房、私人轿车、电子信息产品逐步进入城市家庭为主要标志的新一轮消费被启动,消费品将由万元级向十万元级升级。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两位数的高水平上。据国务院发展中心预测,从2005年至2010年,经济的增长率将在6.4%一7.8%之间。与我国经济高速度增长相适应,我国的消费基金在总量上也将持续地较快增长。在整体消费水平持续增长的基础上,我国广大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消费不断升级,消费内容更加丰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将逐步趋于高级化。近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始终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与此相对应,城乡居民已开始具有了较强的购买潜力。今后一段时间,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将从小康走向更宽裕的过渡时期,人们的消费观念、方式、内容及消费品市场供求关系都将发生重大变化。衣食等一般性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重将进一步下降,住、行以及通信、电脑、教育、旅游等享受类消费将大幅度增加。而且,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增加和各国文化的相互渗透,国内消费的国际化趋势也开始显现。
2.消费心理引导消费需求日趋成熟化
买方市场格局形成以后,特别是随着我国银行储蓄利率的改革以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成熟,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与短缺经济时期相比日趋稳定、成熟,呈现出求实、求新、求稳、求廉的趋势。与此相适应,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与行为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理智型购买增多,情绪型购买减少;计划型购买增多,随机型购买减少;常规型购买者的购买动机受单一因素驱动减少,受复合因素驱动增加;受削价优惠刺激购买减少,受实际使用刺激购买增加,过去那种盲目、轻率的消费行为已经越来越少。
3.高情感需求与感性消费趋向广泛化
感性消费需求,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并非出于生存、安全等基本需要,而是希望买到一种能与心理需求产生共鸣的感性商品,满足其内心深处的感性要求。现代社会,随着经济活动的高度市场化和高科技浪潮的迅猛发展,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剧烈变化。快节奏、高竞争、高紧张度取代了平缓、稳定、闲散的工作方式;食物处理机、洗碗机、个人电脑、移动通信工具、现代化办公设备等高科技产品大量涌入家庭和工作场所,使得人们越来越多地以机器作为交流对象;互联网的普及,打破了人们的时空距离,“地球村”的味道越来越浓厚。与全新的生活方式相对应,人的情感需求也日趋强烈。正如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所说:“每当一种新技术被引进社会,人类必然产生一种要加以平衡的反应,也就是说产生一种高情感,否则新技术就会遭到排斥。技术越高,情感反应也就越强烈。”作为与高技术相抗衡的高情感需求,在消费领域中直接表现为消费者的感性消费趋向。
西方营销理论认为,消费者的需求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量的消费时代”,第二是“质的消费时代”,第三是“感性消费时代”。在感性消费阶段,消费者所看重的已不是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而是该产品与自己关系的密切程度。他们购买商品是为了满足一种心理上的渴求,或是追求某种特定商品与理想的自我价值的吻合。在感性消费需要的驱动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并不是非买不可的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种能与其心理需求共鸣的感性商品。这种购买决策往往采用的是心理上的感性标准,以“喜欢就买”作为行动导向。如美国有关机构的市场调查结果表明,美国女性选购服装时重点考虑穿着的感觉,追求所谓“最新流行款式”者不到43%。在日本市场上,感性商品正成为新的流行时尚。因此,感性消费趋向,实质是高科技社会中人类高情感需要的体现,是现代消费者更加注重精神的愉悦、个性的实现和情感的满足等高层次需要的突出反映。在我国,消费者需要的感性化趋向也逐渐增强,以情感需求为核心的鲜花产业的迅速发展就是有力的证明。
4.消费方式与生活方式趋向统一化
消费方式与生活方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生活方式,是指人们为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全部活动的总体模式和基本特征。由于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活动是十分复杂的,社会联系和关系也是多方面的,因此,人们的生活方式必然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中包括劳动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家庭生活方式、社会交往生活方式、文化生活方式、政治生活方式、宗教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等等。上述不同方面、层次的生活方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生活方式的整体系统。从生活方式的系统构成中可以看出,消费生活方式不仅是生活方式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与其他生活方式分系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现代社会,人们在充分享受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所带来高层次物质享受的同时,逐渐意识到高消费并不意味着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的需求是社会性的,其快乐源于多个方面,仅靠物质享受难以使人得到真正的满足。因此,消费和人的幸福之间并不直接相关。决定生活快乐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对家庭生活的满足,其次是有满意的工作,即能自由自在地发挥才干和建立融洽的友谊关系的工作。基于上述认识,现代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把消费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其他方面统一、协调起来,从整体上把握、评价生活方式,注重提高生活方式的整体质量。
5.提倡“绿色消费”,注重消费与环保一体化
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着自然资源日益匮乏和环境过度破坏的严重困扰。在环境问题的压力下,现代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日趋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认识到,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过度消费留下的不仅是成堆的垃圾和对环境的破坏,还将导致人类生存状况的不断恶化。因此,许多消费者提出“做一个绿色消费者”的口号,要求尽可能地节约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对所消费商品尽可能做到节约使用、循环利用。绿色消费需求趋势是指消费者要求自身的消费活动要有利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减少和避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与消费,实现持续消费。
在可持续发展观越来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绿色消费、精神感受更为强烈。所谓绿色消费,有两个内涵,即消费无污染、有利于健康的产品,消费行为要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随着消费渐趋理性化,“绿色消费”作为一种新的消费需求产生了。“绿色消费”曾经在食品生产领域风靡一时,而今几乎已经成为所有消费领域的一个流行的提法。如很多从移动GSM转而使用CDMA的消费者,很大程度上是看重CDMA低辐射的绿色消费功能。绿色消费是文明、科学的消费。各国消费者开始认识到,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责无旁贷的事情,开始将消费与全球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自觉地把个人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纳入环境保护的规范之中。在我国“绿色消费”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人们已经意识到节约资源和维护生态环境是现代社会条件下提高消费水平及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把“绿色消费”作为消费需求的重要内容,需要购买无公害、无污染、不含添加剂、使用易处理包装的绿色商品,并自动发起和支持抵制吸烟、禁止放射性污染等保护消费运动。由此,保护环境已成为现代消费者的基本共识和全球性的消费发展趋势。
6.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
篇13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广告是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言:“广告就在我们的文明的门面上打上‘烙印’。”①它是商品的标记以及社会新价值观的预告;大众媒介的内容因它而呈现特定的结构;它似乎是建构性别以及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由于影响并刺激了需求,消费经济借助于表面事物而得以存在;在社会问题如环境方面,广告俨然变成了强有力的代言人……甚至20世纪被称作“广告店和娱乐公园的世纪”。②
广告在反映社会现象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有关广告的争论不一而足。批评广告的人指称,商品的生产者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于是运用广告来控制并操纵消费者,使他们去购买原本并不需要的东西。关于这一点,马尔库塞的观点颇具代表性,他认为应甄别人们的真实需求和虚假需求,虚假需求是外界强加给个人的:“大多数流行于世的需要,要人放松、享乐、根据广告的讯息而行为与消费,与他人同爱同憎,都可以归类为虚假需要的类型。”③广告之“为害”还不仅创造了虚假的需求,更甚的是广告为达成这一目标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才真正对社会造成了危害。他们指出,20世纪初期,美国开始出现了一批生活富裕、消费水平高的消费者群,为了替他们创造出一些需求,厂商所强调的已经不再是产品本身,在广告中诉求的重点转移到消费气氛的营造,此时,重要的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如何才能打动消费者群。如果说产品的供给与消费者的真实需要无关,而是人为的从市场中创造出来的,那么广告就必须纳进更多与消费者有关的讯息。这样,广告传达给消费者的东西日益充满了复杂的社会地位与意义的形象网络。
马克思列宁主义文化研究者威廉士也指出:“如果我们真的是那么惟物是问,那么就使用物品这个层面的生活来说,我们应该会觉察到大多数广告不但与此无关,而且愚蠢无聊。比如,光是说啤酒能喝不也就够了?何必又多此一举,说喝了它就会显得雄赳赳而心神焕发,或是和蔼容易亲近?洗衣机是个有用的洗衣机器不就了了,何苦说有了它我们就比邻居来得有见识,就是邻居的羡慕对象?”④威廉士认识到,在当代社会,人往往通过商品的消费来寻求意义,这不无道理。但他的基本论点是,一个物品的意义,按理应当与其满足“真实需要”的能力相关。在“惟物是问”而没有广告的社会,物品只会被当成具有实用价值而无社会意义的物品,从而论证广告创造虚假需求的无聊。行文至此,笔者认为,正是由于很多人接受了这样一种观点,他们因此也就无法充分厘清广告在当代消费社会所扮演的角色。无论是人类学或是泛文化研究,都已经提供了充分资料,显示物品对人们之所以重要,不但是因其效用,而且也是为了其“符号”上的意义。当代广告符号学认为,我们身上根本就不存在一种所谓的“自然的”和“生理的”需要,任何需要都是外在事物创造出来的,因而它是社会性的。实际上,人类物质消费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消费和文化消费。凡勃伦“炫耀性消费”的提出就是以此为根基的。阿尔都塞在他的名著《意识形态与国家的意识形态机构》中援引了马克思的例子:英国工人阶级需要啤酒,法国工人阶级需要葡萄酒,人类需要本身就是某种文化的体现。人类各个时期不同的需要由外在的事物来作说明,而广告就是这些外在的事物之一。朱迪丝·威廉逊在她研究广告的经典著作《广告解码》中指出,广告在人们生活中起着能动的构造作用,广告在某种意义上确定了人的身份,确定了人本身。
关于物的论述,最起码应该认识到,人们使用器物有其形象方面的意义。在某些时候,物品之所以比言语更能雄辩地表现出社会或个人所具有的价值与嗜好,是因为物品除了因其物理功能而被使用外,更具有各种符号的象征的意义。罗兰·巴特的《神话》一书对“产品符号”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该书收集了一系列论大众物品的论文,巴特认为,物品载有“隐喻”的意义,它们带有广泛的联想,起着“符号”的作用。以葡萄酒为例,巴特这样描述:“在法国人的感觉里,葡萄酒有如一种魔力,非常独特的,就像法国的三百六十多种忌司和它的文化。这是一种图腾式的饮料,相对于荷兰母牛的奶,或英国皇室的喝茶仪式……葡萄酒是社会的一部分,因为它不仅为道德提供了基础,也为环境提供基础;它是法国日常生活中最轻微的仪式行为装饰……它可以涵盖法国人空间和时间的所有方面。只要你开始了解某人的日常生活,那么缺乏葡萄酒会给人一种震惊的感觉,有如某种异国情调的东西:科帝在接受拍照时正是他七年总理任期之初,是坐在一张家中的桌子前,上面有一瓶啤酒,在一种奇特的特殊情况下,代替了熟悉的红酒酒液,全国为之骚动;这就像一个单身国王一样,令人难以忍受。在这里,葡萄酒是执政者在位理由的一部分。”⑤罗兰·巴特致力于揭示对象、环境及事件的社会心理功能,认为它们含有比一眼瞧上去丰富得多的涵义和大得多的力量。
人类学家萨林指出,任何的器物使用都有其文化背景,即便是日常生活中最为世俗平凡的物品,当我们与它产生互动之际,也是在一层符号意义中介里完成的。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始终将电话视为权力的象征。在移动电话出现后,许多人有意地在大庭广众的场合炫耀性地使用。然而,电话业务的市场扩张突破了中国的防线后,权力和身份的象征所支撑的消费成为电视公司的一个重大课题。分析有关电话的广告,可以出现电话消费观念从权力的象征转变为事业成功的象征、个性化生活方式或时尚追求、品位独特等的象征。例如诺基亚8850手机的平面广告文案:
标题:非一般尊崇感受
正文:诺基亚8850,自然流露的成熟魅力,映衬您卓尔不凡的成功气质。高贵的亚光质感表面,雅致的白色亮光屏幕,配合诺基亚手机一贯的卓越功能,尽显科技与艺术之美。
诺基亚8850,历经千锤百炼,品位尊崇不凡。有人说这是恒久风范,在诺基亚,我们称之为科技以人为本。
整个广告没有硬性的技术指标的诉求,而“品位尊崇”成为其品牌认知的特色,尤其是配以整个广告版面1/2的图片,一个具有成熟魅力、气质不凡的男人形象,更加渲染了其“以人为本”的广告口号。我们还可以发现其他商品的广告也是如此“疏远”物品的使用价值,一个轿车广告不会只说:“你看这轿车不错,它会跑!”广告会用无穷的联想和暗示,为那些轿车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感觉与形象。所以在一个广告中,一部轿车可以是“气派而华丽”,或者是“纯真而自然”;可以是“潇洒而快乐”,或者是“沉稳而凝重”;可以是“显示出您辉煌无比的成功”,也可以是“透露出您朴实无华的高贵”。消费的欲望不仅仅局限在轿车作为交通工具的这种“实实在在”的功能,欲望脱离了“生存的必要需求”这一“实在”但却是“有限”的地平线,而进入到一种“无限”的意象与符号的空间。我们发现,“使用价值”在消费行为中逐渐退隐,而“符号价值”则日受瞩目。
人类在使用器物的时候,并非只是关注其实用性,因此,透过市场过程而传达商品讯息的广告,也就必定反映了人与物关系的层面。广告所塑造的商品的形象意义,反映了人类深层感受的需要。因此,当我们审视日常广告时不难发现,广告的诉求,从商品使用价值的直接陈述,转换到了隐喻的价值与生活形态。广告所强调的已经不再是产品本身,诉求的重点转移到了消费气氛的营造,此时,重要的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如何才能打动消费者群。“我们可以明确地推知,在我们的文化形态里,光是物品本身还不能算数,假使要把它们推销出去,还得把它们比附于特定的社会或人际意义。”⑥因此,我们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个意大利的时装品牌“贝纳通”却以种族问题为广告题材。如早期一则广告,拍摄一名黑人妇女正在给一名白人婴儿喂奶,另一则广告表现一名黑人与一名白人同铐在一副手铐上。贝纳通广告的主要目的,是想唤起消费大众对当代社会问题的注意,同时告知大众,贝纳通对社会的关怀。例如哀伤的家人围绕着垂死的艾滋病患者、手持人腿骨的士兵、一群爬进货车的移民、面容悲戚的亲属依傍着躺在血泊中被黑手党枪杀的死者。由于这些广告的题材,富有惊世骇俗的冲突性,且表现手法极为大胆,戏剧效果强烈,在公众中引起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有人为之喝彩,有人则极力反对。在欢呼和喝倒彩的喧声中,贝纳通广告却赢得了多个奖项,同时造就了鲜明的品牌个性和高成长率的销售成绩。
由于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当人们选择商品时,比起商品本身的普遍的使用价值,他们将更加重视它是否符合自己主观上的需求与爱好的问题,“符号价值”在购买选择与消费心理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对广告商来说,只要能够控制符号系统,就可以让商品产生任何意义,此时商品与实用性无关。在这个过程中,卡西尔“人是符号的动物”又一次为我们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80年代末上海白丽香皂“今年20,明年18”的广告口号由于深得中国年轻女性心理之需求而震动一时;90年代初,广东白马广告公司创作的“太阳神”形象电视广告出现在屏幕上:无垠的大地、辽阔的天空、辉煌的太阳,当一群人奋力将一个巨大的“人”(也是A之略体,A为太阳神Apollo的第一个字母)字从地面拉起,使之顶天立地,沐浴在太阳的光辉中时,光明、热情、生命、健康、关怀与爱护等意义完美地呼应了当时在人道主义思潮推动下对人的呼唤的文化价值;1994年元旦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孔府家酒·回家篇”电视广告,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的主角王姬在广告中对全国人民说:“孔府家酒,叫人想家”,其成功的创意深深切入了人类永恒的乡愁情结,并艺术地将电视连续剧中最为成功的元素置换到广告片中……英国传播学者戴维·巴勒特在谈到广告符号学方法时说:“在广告中,常常利用一些肖像暗示特定的意义。这些肖像往往是漂亮的、富有的、有地位的、现代的、传统的、健康的、精神饱满的、性感的、年轻的,以及关于家庭生活的。”⑦通过广告,消费者可以发现“自我”或者想成为“什么样的自我”。当人们消费商品的时候,他们不光是“使用”对象,用萨特的话来说,“他们同时也买进了一个观念,而且对这个观念进行了奇怪的处理”。⑧
可口可乐的乔格斯说:你不会发现一个成功的全球品牌,它不表达或不包括一种基本的人类情感。而许多能引起我们情感共鸣的品牌形象又是由广告来塑造成功的。香港维他奶广告“背影篇”以浓郁的怀旧情调,从容展开画面:一位少年暑假回乡村看望从未见过面的祖父,很有些“近乡情更怯”的神色。初到乡村,既新鲜又有些不适。祖父替孙子在碰青了的膝盖上擦跌打药水,一起翻着昔日的家庭生活照……快乐的暑假过去了,祖父送孙子上火车。开车前,祖父越过铁轨,爬上对面的月台,在小吃店买回一盒纸包装的维他奶给孙子途中饮用。火车开动了,祖父的音容渐渐远去,而他脸上淡淡的愁容却永远刻进了孙子的心中。此时,画面水到渠成地显现字幕:“始终的维他奶”。淳厚真挚的亲情成为少年一生难忘的经历。如同朱自清的散文,我们从中发现了每个人内心真正需要的东西……
经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认为,不能仅仅从生理需要的角度去定义广告以及消费,也不能把它们看作是一种消极地吸收与使用方式,而必须将之视为一种积极的“建立关系”的方式。我们通过广告来与客体、集体与世界建立关系,来获得一种身份和意义。法国的社会学家博德里亚指出,我们购买服装、食品、家具、化妆品或者娱乐,不是为了表达一种预先确定的我们是什么人的感觉,而是借助于我们所购买的东西来确定我们是怎样的人。正如一句广告语所说:“我买了,因而我就是。”(Ishop,thereforeIam)
注释:
①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年版,第116页。
②堤清二著:《消费社会批判》,朱绍文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页。
③⑥汤林森著:《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40页。
④同上,第2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