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乡镇卫生健康宣传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 干干净净好环境,快快乐乐好心情。
3. 创建省级卫生乡镇,为巴中增光添彩。
4. 乱扔的是垃圾,抛弃的是文明,丢失的是人格,危害的是生命。
5. 创卫工作人人参与,美好环境家家受益!
6. 你我多一份自觉,西安多一份清洁!
7. 创造优美环境,营造优良秩序,创建国家级卫生乡镇!
8. 人人动手,除害防病。
9. 草儿绿花儿香,环境优美人健康!
10. 让我们共同营造洁静的生活空间。
11. 树文明新风,创文明社区,建文明乡镇。
12. 创建卫生乡镇,构建和谐丹阳。
13.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营造清洁生活环境。
14. 搞好乡镇公共卫生,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15. 创造优美环境,营造优良秩序,创建国家卫生乡镇。
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宣传标语(集锦)
1. 发扬传统美德,倡导时代精神。
2. 社会动员,全民参与,除害防病,广泛开展第十九个爱国卫生月活动。
3. 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
4. 人人动手,整治环境,关注健康,美化环境。
5. 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
6. 打造碧水蓝天生态宜居乡镇,建设文明卫生和谐魅力巴中。
7. 创建国家卫生乡镇,人人有责,人人受益!
8. 安居天津我们是一家,清洁环境不分你我他!
9. 关爱乡镇家园,倡导品位人生!
10. 摈弃陋习,崇尚文明!
11. 西安是我家,整洁靠大家!
12.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营造清洁生活环境!
13. 广告牌匾安装好,以免意外生烦恼!
14. 人民乡镇人民管,管好乡镇为人民!
15. 携手共建卫生城,齐心同育文明花。
16. 清洁环境,保障健康。
17. 天津是我家,整洁靠大家!
18. 做乡镇主人,当创卫先锋!
19. 创造优美环境,营造优良秩序,创建卫生乡镇!
20.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努力提高生活环境质量!
创建省级卫生宣传标语(热门)
1. 有了您的真心呵护,西安才会更加美丽!
2.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卫生!
3. 搞好乡镇公共卫生,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4. 手拉手,心连心,共建文明新西安!
5. 让我们共同营造洁静的生活空间!
6. 创建国家卫生乡镇,为历史文化名城添光彩!
7. 鲜花还需绿叶扶,乡镇更需市民护。
8. 创建国家卫生乡镇,美化我们共同家园。
9. 营造清洁大环境,消灭"四害"保健康。
10. 整洁家园,人人有责。
11. 珍爱生活空间,热心创卫工作。
12. 加快乡镇建设,共创美好明天。
13. 安居丹阳我们是一家,清洁环境不分你我他。
14. 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丹阳。
15. 摈弃陋习,崇尚文明。
看过“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宣传标语”的人还看了:
1.创建省级卫生乡镇标语
2.创建卫生镇宣传标语
篇2
2、加强规范建设。编制“健康教育工作三年规划”,出台印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示范县创建活动实施意见》、《2013年县健康教育工作要点》、《健康教育示范点工作要求》、《县创建省卫生县城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县健康教育绩效考核标准》等一系列工作规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评比检查调研工作制度,指导全县健康教育工作有序开展。制作健康教育传播材料,规范宣教内容,保障供给科学的卫生保健知识。
3、加强队伍建设。各部门、各乡镇、各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村(居)委会落实专(兼)职工作人员,建立一支适应需要的健教工作队伍。加强人员培训,不断提高健康教育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工作能力。
4、加强健康教育资料收集和统计工作。认真做好活动痕迹资料采集收集,建好工作台帐,做到资料完整,数据可信,并装订建档,形成完整的资料档案。
二、突出创卫重点,保障基本达标
1、落实社区各项健康教育工作指标。落实和完善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四有”,即有健全的健教组织网络;有固定而规范的宣传阵地;有健康教育入户资料;有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评价及总结。社区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卫生行为形成率达到80%以上。
2、加强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督导。规范医院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健康教育技术水平,病人、家属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要达到90%以上。
3、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督促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认真开展好工作,提高师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
4、加强行业健康教育。督促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病防治、女工保健和环境保护知识培训。职业卫生、女工保健知识培训率达到95%以上,知晓率达到80%以上。
三、开展示范创建,促进均等普及
1、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健康教育工作示范县创建活动。制定创建实施意见及工作规范,组建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成立创建活动办公室,认真组织开展示范县创建工作。
2、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推行网络化管理制度,理顺管理层级和机制,健全以县、乡镇健康教育机构为指导,以乡镇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卫生室为网底的专业健康教育工作网络。
3、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我县健康教育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工作规范;组织开展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相关人员的全员培训。认真履行业务管理、指导、监督和考核职责,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4、按照国家、省、市的相关要求,2013年必须达到:每个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发放不少于12种内容的印刷材料,播放不少于6种的音像资料。每个卫生院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不少于2个,村卫生室宣传栏不少于1个,每个宣传栏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每个乡镇卫生院每年至少开展9次公众健康咨询活动。每个乡镇卫生院每月至少举办1次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5、抓好12个健康教育示范点(县医院、疾控中心、北山卫生院、大树卫生院、老科协门诊、一中、实验小学、财政局、工商局、镇、鄱湖水产、东街社区)建设,总结推广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带动全县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四、强化指导培训,提高工作水平
1、选派一名健康教育专职人员赴省市参加健康教育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全县健教工作管理能力及工作水平。
2、5月份组织城区各单位专(兼)职健教工作人员开展一期“创建省卫生县城健康教育工作”培训,提高各单位创卫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3、6月份组织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全县卫生系统健康教育工作能力。结合公共卫生均等化督导各乡镇卫生院开展辖区乡村医生健康教育工作培训,提升农村一线工作人员健教工作水平。
4、每年对县城机关、企事业单位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一次督导,推进创卫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展开。
五、多种形式传播,力争全面覆盖
1、办好宣传栏。医疗卫生单位每月更新一期,每年不少于12期;学校每季更新一期,每年不少于4期;社区居委会每季度一期,每年不少于4期;机关、企事业单位每季度更新一期,每年不少于4期;城区新世纪广场健康教育宣传长廊每季度更新一期,每年不少于4期。
2、开展卫生日主题宣传活动。利用各种健康主题日或针对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发放宣传资料。积极开展“世界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世界艾滋病日”、“全球预防接种日”等各种卫生主题宣传活动。
3、发放宣传单。通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村(居)委会、社区卫生服务站,上门发放不少于12种内容的健康教育处方和读本,保障健康知识广泛普及辖区群众。
4、举办健康教育讲座。结合创卫,上半年举办针对干部职工的大型健康教育知识讲座1次,下半年举办针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讲座1次;各行政、企事业单位每年对本单位职工开展健康教育讲座不少于2次;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各学校每年组织健康知识讲座不少于4次;各乡镇卫生院每年组织健康教育讲座不少于12次。
5、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传播作用,传播健康知识,扩大健康知识覆盖面。特别是与报社、电视台等有关部门加强协作,开办好卫生知识专题节目,播出“预防艾滋病”、“防治结核病”、“吸烟有害健康”、“预防高血压”、“预防流行性出血热”、“预防控制乙肝”、“注意饮食饮水卫生”等卫生相关知识,扩大健康教育的影响力,提升节目质量和健康传播效果,力争做出精品品牌。
六、加强控烟管理,扩大控烟成效
篇3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健康”为主线,以实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为抓手,以巩固市级卫生县城和创建市级、县级卫生单位(卫生乡镇)为突破口,以农村改水改厕和水质监测为载体,以“四害”防治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健康行为、营造健康环境、提高健康素质为目标,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广泛开展全民国卫生运动,为建设“健康”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加强爱国卫生网络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爱国卫生工作制度。按照全市卫生创建标准,大力开展卫生单位、卫生乡镇和生态卫生村创建工作。在巩固市级卫生县城和市、县卫生乡镇创建成果的基础上,指导沙子、三河、桥头、悦崃、鱼池等5个乡镇创建市级卫生镇,指导6个村(居)创建市(县)级生态卫生村,指导县人民医院创建市级优秀卫生单位,指导县法院、中学高中部、县供销社创建市级卫生单位。新创县级卫生乡镇11个、县级卫生单位5个、县级红旗卫生单位3个。扎实推进“四害”防治工作,100%的乡镇机关、90%的场镇“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全县农村“四害”密度明显下降。大力推进农村改厕工作,新增农村旱厕改造10000户,提高全县卫生厕所普及率。切实抓好农村严重缺水地区的改水工作,力争实现新增10000农村人口使用自来水的目标,最大限度体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继续实施“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三、工作重点
(一)扎实推进城乡卫生创建工作
1、巩固市级卫生县城成果。围绕新的国家《卫生县城标准》,抓好查漏补缺和巩固提高工作。同时,加大对已获得市级卫生镇命名的的创建成果巩固力度,为市上复查验收奠定坚实基础。
2、积极开展卫生镇创建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2012年底全部乡镇达到县级卫生乡镇的要求,今年规划等5个乡镇创建市级卫生镇,等乡镇创县级卫生镇。对创建成功的乡镇给予适当的奖励。
3、继续开展各项基础卫生创建活动。今年村创建市级生态卫生村;居委、创建县级生态卫生村(居委)。县人民医院创建市优秀卫生单位,县法院、县供销社创建市卫生单位。力争完成3个县级红旗卫生单位、5个县级卫生单位的创建任务;鼓励乡镇积极开展乡镇级卫生村(居委)创建活动;组织开展卫生乡镇、村(居委)创建交流学习,抓好创建标准培训,学习推广先进经验,进一步调动城乡广大基层单位的积极性,促进基层爱国卫生工作的开展。
4、继续贯彻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卫生创建暨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通知》(渝办发〔〕200号)和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卫生创建暨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通知》(府办发〔〕351号)精神,结合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的通知》(府办发〔〕130号)要求,制定行动考核办法,适时对各乡镇和各部门行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和通报,带动和促进农村居民户垃圾清收定点堆放、家禽家畜圈养、农舍内外整洁,增强除害防病意识,培养广大群众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5、大力开展群众国卫生运动。充分利用第23个爱国卫生活动月,开展以清除城乡环境卫生死角为重点的综合整治和健康知识宣传活动,继续开展群众投诉及新闻媒体曝光环境卫生问题办理工作,强化日常管理和规范、健全爱国卫生网络和制度建设。继续开展公共场所控烟活动,积极创建无烟单位(机关),推进全民控烟活动的开展。
6、认真贯彻《市爱国卫生条例》,加强爱国卫生法制宣传,推进健康促进工作。通过深入开展贴近实际、贴进生活、贴近群众、形式多样的卫生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卫生意识、法制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引导群众加强个人防护。
(二)大力开展农村改水改厕和水质监测工作
1、努力争取国家重大公共卫生农村改厕项目,力争完成全年1万户农村改厕任务。加强对项目工作的规范和管理,组织协调项目乡镇召开项目培训会,进一步增强创新发展观念。继续探索推广具有地方特色和低成本、高效率的农村改厕模式,全面掌握全县农村改厕项目乡镇、村分布信息,坚持项目推进月报制和进度质量通报制。加强技术指导与工作督导,保障建设质量与建设进度。
2、坚持抓好农村村组改水工作。重点关注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村组群众饮水难问题,切实解决弱势群体饮水困难,力争新增1万农村人口使用自来水。
3、努力扩大农村水质监测覆盖面。在保持上年31个监测点124份水样监测基础上,增加到40个监测点160份水样出厂水、末梢水、丰水期、枯水期的监测任务。
(三)深入开展“四害”防治工作
1、广泛开展“四害”预防控制宣传教育活动。结合第23个爱国卫生月和“四害预防控制周”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四害”防控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四害”防控氛围,充分利用网络、报纸、电视宣传媒体和板报、专栏、资料等,加大“四害”防控宣传报道力度,广泛宣传“四害”的危害及防控方法,及时报道“四害”防控先进典型。
2、大力开展“四害”统一防控活动。坚持“四统一”原则,组织城乡春秋季统一灭鼠和夏季统一灭蚊、蝇、灭蟑螂等季节性防灭工作,确保“四密”密度明显下降,并在控制范围之内。
3、开展“全市百万农户统一灭蟑螂”活动。完成市上下达我县6万户的任务,切实降低农村蟑螂密度和侵害率,加快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城乡统筹步伐,从根本上减少疾病传播,保障百姓健康。
4、继续加强“四害”密度监测。由县疾控中心负责,所在乡镇政府配合,组织等镇卫生院开展对本辖区“四害”密度监测工作,真实准确掌握全县四害密度动态,为针对性病媒生物防制提供可靠依据。
5、抓好创建卫生乡镇病媒生物防制的达标验收工作,努力为“创卫”和“健康”建设创造条件。
篇4
(二)狠抓责任落实。领导小组将创建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中心办公室,明确职责,做到了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奖惩。领导小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卫生管理制度,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和兼职人员,制定了年度爱国卫生工作计划,同时把爱国卫生健康教育工作纳入了年终目标管理,实行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同评比的“五同时”的管理措施。学校将健康教育课纳入教学计划,全部开设健康教育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健康和卫生防病知识,并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坚持规划引导。确定以整治村容村貌、实现连户路硬化、人畜分离、改水改厕、改造危房等工作为重点,着力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差的状况。今年以来,乡政府研究投入20万元在全乡范围内修建垃圾池52个,投入30万元建立垃圾清运和常年保洁工作。结合“4.20”庐山地震,重建房屋654户,维修加固1723户,改变我乡人居环境。
(四)努力加大投入。创建卫生乡镇,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财政投入一部分,乡财政投入一部分,村民投工投劳,切实保证创建工作开展的合法化、合理化和规范化。今年来,我乡创建省级卫生乡镇,从道路改造、乡村风貌、基础设施等入手,共建垃圾池52个,新治理机耕道15公里,投入垃圾清运车2台,治理农贸市场5次,维修污水处理管道3公里。
(五)加强督促检查。党政办、整治办等有关部门组成督查组,经常深入各村农家创建点督促检查指导工作,随时掌握创建动态,推广先进,督促后进,确保了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
(六)广泛发动群众。为使创建活动顺利推进,大力宣传创建文明卫生乡镇的目的意义、方法内容和有关政策,从而激发起群众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村组干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召开群众会,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了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搞创建的浓厚舆论氛围。今年全乡共召开创建工作会9次,制作宣传横幅5处,发放创建宣传质料20000份,组织全乡村民健康体检1次。
二、存在的问题
(一)卫生设施设立不够完善、环卫人员人手不够。在处理生活垃圾过程中有一定的堆积,没有定期及时的对垃圾池进行消毒处理。
(二)街道卫生不够整洁、容貌不够美观。门前“三包”及管理制度没有全面落实,公路两侧农房的更新和美化还不完善。
(三)监督管理不到位。街道两旁还存在乱堆乱放、乱贴乱挂、乱挖乱占、乱搭乱建、乱设摊点和违章设置广告牌现象。
(四)宣传力度不够,经费没有保障。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宣传活动力度不够好,宣传手册和资料发放量太少,活动形式单一,群众的创卫意识有待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活动。继续加大各项活动的宣传力度,使我乡辖区内的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克服一切困难,确保辖区卫生达标,确保我乡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工作顺利开展。
篇5
二、工作目标
20*年先行开展农民健康体检的乡镇有:*等12个乡镇,要完成20万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参合)农民的免费健康体检任务。20*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要完成60万名参合农民的免费健康体检任务。今后每两年要完成所有参合农民的健康体检任务。
三、健康体检项目和体检服务单位
(一)体检项目
从今年起,对连续两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由政府负责提供两年一次的免费健康体检。体检内容包括物理体检(内、外科)、血尿常规或血糖、B超(肝、胆)、心电图、胸部透视等5项,其中胸部透视可根据参检对象年龄或实际情况酌情确定。
对农村7岁以下儿童的体检按照7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的要求予以生长发育监测,对参合的农村中小学在校生的体检按照学生预防性健康体检的要求执行。
(二)服务单位
农民健康体检原则上由各乡镇卫生院或中心卫生院承担,市级医疗机构要加强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通过人才培训、设备支援、下乡巡回服务等方式,协助卫生院为农民提供优质的健康体检服务。个别整体功能不全没有能力承担体检任务的乡镇卫生院,就近委托其他医疗机构承担体检任务或由扶贫挂钩医疗机构协助完成体检任务。
四、运作方式和管理
(一)运作方式。农民健康体检采用“体检券”方式运作,“体检券”面值10元,参合农民凭2张“体检券”每两年体检一次。体检券由市合作医疗办统一印制,市合作医疗办根据各乡镇的参合人数将“体检券”发放到各乡镇人民政府,各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各行政村参合人数将“体检券”发放到驻村干部,由驻村干部负责发放到参合农户。“体检券”发放的每一环节都要有领券经手人签字登记,并建立档案做到有档可查。“体检券”不能异地流通,不能冲抵现金。各乡镇政府在规定期限内组织农民到乡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接受体检。各乡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根据收取的“体检券”数量向市合作医疗办结算经费。
(二)组织管理。农民健康体检工作由市政府统一领导,卫生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作,乡镇政府负责实施。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做好农民健康体检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实施工作,落实本乡镇参检计划,及时协助乡镇卫生院解决体检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农民健康体检工作顺利实施。市卫生局负责制订全市年度农民健康体检实施计划,落实体检定点医院以及体检实施过程的协调、指导、检查、督促等有关工作。各乡镇卫生院负责本辖区内农民的体检工作,体检后及时将结果反馈给体检对象,并负责建立健康档案。
(三)时间安排。农民健康体检时间由各乡镇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上报市合作医疗办备案。集中体检一般以村为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逐月安排集体体检,对一些因外出不能参加体检的对象,可灵活安排或穿插安排。
(四)专项资金拨付方式。市财政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每人每年10元的标准设立农民健康体检专项资金,资金的拨付每年上、下半年分两次下达,其中第一次(7月底前)拨付1-6月份体检经费的80%,第二次(12月底前)拨付7-12月份体检经费的80%,剩余经费在年终考核验收后拨付。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提供两年一次的免费体检,这是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切实保障农民身体健康的重大举措。各乡镇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密切配合,积极探索,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确保取得实效。
(二)广泛宣传,形成氛围
各乡镇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采用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开辟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农民健康体检政策。通过宣传,形成良好的氛围,提高农民健康体检参与率。
(三)明确责任,落实措施
篇6
关于开展2012年世界卫生日活动的通知
各乡镇卫生院、县直医疗卫生单位:
篇7
(一)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服务条件有了较大改善。近年来,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不断加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着力改善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就医需求。一是服务网络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我县有县级医院2家,乡镇卫生院27家,民营医院3家,村(社区)卫生室531个(已建成规范化卫生室255所),个体诊所12家,药品零售企业270多家,县乡公立医院有病床718张。县乡两级医疗机构有在编人员896人(其中乡镇卫生院405人),有卫生技术人员768人(其中乡镇387人)。医务人员中大学本科137人,专科419人,中专220人;获高级职称的21人,中级职称180人,初级职称428人。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卫生院为主体,村级卫生室为基础,民营诊所为补充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极大地方便和满足了广大群众的就医需求,基本解决了农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二是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初步统计,近年来各级争取中央、省、地专项资金8000多万元,用于改善业务用房、新增设备、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农村改厕、配置急救车等。县乡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不断改善。
(二)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医技水平和服务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一是全面加强医疗卫生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采取开展“医院管理年”等活动,采用在岗培训、选送进修和开展乡村医生培训等措施,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对职工进行了业务水平提升和医德医风教育。二是全面加强了医疗质量管理。全县医疗机构不断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了各项质控措施,制定了医疗服务考评标准,并将服务质量与个人工资挂钩,严格实行考核奖惩,确保了医疗安全,促进了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三是实施了乡镇卫生院医疗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了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年,制定下发了《县医疗机构绩效工资考核办法》,乡镇卫生院院长实行聘任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职工实行全员聘用制,人员工资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由于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医技水平和服务质量,就诊人员不断增加,业务收入不断提升。据初步统计,全县27个乡镇医院中,中心集镇卫生院年营业额超100万元的,约占乡镇总数的二分之一。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顺利推进,医疗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新农合工作自2007年开始在我县推行以来,县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坚持以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着力点,制定了《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细则》,相继成立了县合医局和乡镇合医站。工作中强化宣传动员,创新工作机制,完善监督体系,促进了我县新农合工作扎实稳步推进。全县新农合参合率逐年稳步提高,补偿方案不断优化,补偿标准稳步提升,农民群众受益面持续扩大,保障能力显著增强。5年来,农村参合率由77%逐年提高到95%,累计筹资33988余万元(其中个人筹资4989余万元)。累计就诊134.43万人次,其中住院统筹14万人次,医疗费用31874.23万元(截止2011年5月),总报补金额达17919.15万元,报补率达56%以上。大病住院补偿封顶线由原来的4万元调整为6万元,实行了个人账户过渡到门诊报补,建立了新农合与民政医疗救助制度的无缝衔接机制,完善了农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使参合农民重大疾病补助总额得到不断提高,极大地解决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使民生工程得到进一步落实,合作医疗的优越性得到了进一步体现,社会和谐得到进一步促进。
(四)公共卫生工作扎实推进,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成效显著。县政府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认真履行公共卫生职责,加强卫生健康宣传教育,构建了县、乡、村三级防疫网络。一是建立了疫情报告制度。各医疗机构对发现的法定乙类传染病病例(如对麻诊、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及时报告。二是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县乡(镇)医院分别开设了肠道专科门诊,加强对外环境的监测,对报告的麻疹病人进行了个案调查。认真开展以“甲流”为重点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各乡镇卫生院按照“甲流”防控预案的整体要求设立了隔热门诊室,购置了相应的仪器设备及医疗消毒药液,有效地防止了传染病的传播。三是计划免疫工作得到强化。县人民政府认真部署,强化责任,规范接种门诊建设,免疫工作有序推进。四是妇幼保健工作稳步推进。结合农村“降消”项目的实施,县乡卫生院把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不放松,切实开展产前健康检查和妇科病普查普治工作,建立了妇幼保健和孕产妇管理系统,为妇幼保健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五是强化职业病防治工作。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重点对水泥、砖瓦、化工等重点企业负责人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培训,督促用人单位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制定和落实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开展对企业职业卫生的专项监督检查和整治。如今年已经开展了全县洁具行业生产企业职业卫生专项整治,加大对造成职业中毒的有关责任单位和个人的处罚。六是开展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加强对精神病及慢性病人的救治和管理。各乡镇卫生院对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服务,并对精神病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筛查,建立了“一病一卡一上报”制度,适时开展家庭随访。
(五)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农村食药市场得到有效净化。在食品卫生安全方面,一是加强对从事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业务素质。二是加强对食品市场的检查,开展食品卫生专项整治。近3年来,开展食品卫生专项整治7000户次,罚款1万余元。此外,通过聘请药品协管员、信息员和加大对遍布全县农村的药店、村卫生室规范化药房的建设,并依法打击游医、药贩。近3年来立案查处各类非法行医案件4起,取缔非法行医场所2个、人员4人,没收医疗器械120件、药品780盒,罚款1.5万元。通过一系列的监督检查,有效地净化了农村的食品、药品市场,促进了农村食品、药品的安全。
(六)医药购销体系和乡村医疗机构管理不断创新,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得以体现。为了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县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积极落实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关政策,严格按照《贵州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物目录(2006年版)》,将国家规定的307种和省里增加的110种药品品种作为我县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品。从今年3月10起,县乡镇卫生院药品统一实行网上采购和零差率销售,构建了有效的农村医疗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降低了患者的医疗成本。药品供应制度的改革,保证了药品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药品采供中间环节,降低了药品价格。据测算,药品实行网上采购和零差率销售后,使药品价格较以前下降了15%左右。为了进一步彰显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建立和完善了政府补偿机制,保证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乡镇卫生院的正常运转,各级财政对乡镇卫生院按照药品价额的15%予以补助。
(七)强化环境治理,农村爱卫工作蓬勃开展。一是加强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重点以学校、托幼机构、村寨为重点,采取上卫生知识课、专题会议、发放宣传资料、广播电视、黑板橱窗等形式对传染病的预防进行广泛宣传,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疾病防控能力。二是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各乡镇结合新农村建设,把改厕和环境卫生整治作为重点来抓。自2007年以来,共改厕6000余户,各乡镇集镇所在地和县乡新农村示范点都聘请了清洁员,建立了卫生保洁制度,实行了垃圾集中处理,有效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村卫生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我县农村卫生队伍,呈现出青黄不接的现象。一是学历、职称偏低,年龄老化。目前我县405名乡镇医务人员中,还有中专及以下学历132人,中级职称只有49人,初级还占199人,489名村医中50岁以上的有178人,县妇幼中心44人中48岁以上就有28人。二是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有待提高。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绝大部分乡镇都因为人手紧缺,经费紧张,无力安排医务人员外出培训学习,造成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难以提高。个别医务人员,特别是村医职业道德不高,乱开药方、使用过期药品、套取合作医疗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缺编严重。按2003年全县编制总数1069人,都还差173人,永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目前有杨家坳乡、长坝乡、香坝乡、板桥乡、兴隆乡、亭子坝乡、思林乡、东华乡、枫芸乡等乡镇医务人员现有人员不足10人。县卫生监督所缺编缺员10余个。正常工作难以开展。据统计,县两家医院自聘人员225人,目前乡镇自聘人员有154人,如果按照现在的标准1.4‰的比例计算,乡镇卫生院目前缺编缺员在400人左右。由于人手不够,一些医务人员一兼多岗,部分医院的有关科室无法运行,设备闲置。群众“看病难”的问题还客观存在。
(二)宣传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农村医疗体制的改革,政府出台了很多惠民政策,如不加大宣传力度,群众难以知晓,结果“惠民”就“会不到民”。调研中了解到,部分边远山区群众对新农合政策还不够了解,只知道乡村干部在收钱,医院药品实行零差额、妇女住院分娩实行全免费、医院药物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网上采购,群众知晓率就更低了,这些都影响着民心工程的落实,更影响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三)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经费筹集难。一是相当部分农民认为自己身体很健康,没有生病,缴了也是打水漂,有的认为自己已参加企业的保险或学生保险或其他商业保险,所以不愿参加合作医疗。二是有的干部工作方法简单,工作不扎实,缺乏与农户沟通。有的没有主动上门,而是等待群众上门缴纳,不注意协调合作医疗服务、管理与农民的利益关系。三是由于宣传不到位,大部分群众对从个人账户过渡到门诊统筹理解不够,加之每年的缴费都有所增加,有种不信任感。
(四)财政投入还相对不足。我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虽然逐年增加,但与周边县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公共卫生、医疗机构及其他方面的事业经费基数偏低,增加缓慢。一是乡镇医务人员同时承担着农村预防和保健等日常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工作任务繁重,由于乡镇卫生院空编缺员现象严重,大部分乡镇卫生院不得不自己出资临聘人员,负荷较重。二是县合医报补监督面大,全县有540个医疗报补单位(其中村卫生室489个),还加对外地住院报补的核查,行政成本的增加,导致经费紧张。县卫生监督所负责全县5000余个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000余个公共经营场所和50多所寄宿制学校的监管任务,经费尤显不足。三是部分医疗单位因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欠账大,如文家店、三道水、县人民医院等。
(五)村级卫生室的监管工作需进一步加强。由于村医素质的参差不齐,乡镇合管站管理能力跟不上(大部分属“门外汉”,非专业人士),加上“天高皇帝远”,他们在从事医疗卫生工作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问题。调研中发现,存在过期药品、合医报补缺乏真实性、缺乏基本医疗急救措施等。
三、建议意见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一是加大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宣传,进一步加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宣传,加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药物网上采购和零差率政策的宣传,加强大病救助政策的宣传。加强“降消”项目政策的宣传。二是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切实加强《食品安全法》、《传染病防治法》等的宣传。三是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政策法律的知晓度,不断增强广大经营者遵章守法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
(二)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针对全县医疗机构严重缺编缺员实际,特别是边远乡镇卫生院,一是重新核定编制,要按照现在的标准,以1.4‰的比例把编制核定到各乡镇卫生院和县城医院。二是引进人才,到大专院校招录大中专毕业生到我县各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三是深化医疗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制,制定优惠政策,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使人才引进留得住。四是加大技术培训,提升医务人员业务能力。
篇8
全市16个区所辖的所有街道(乡镇)和居委会(行政村)的60-74岁常住居民和既往发现的高危人群作为今年项目工作的目标人群。全年完成问卷调查60万人,便潜血检查42万人,随访指标18.5万人,肠镜检查6000 人。各区任务指标详见附件。
有比较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或其他病情较重的病人、有严重出血性倾向者、有严重智障或语言交流障碍、有大肠癌病史(≤5年)以及其他不适合进行全结肠镜检查的人不建议参加筛查。
二、具体内容
(一)问卷调查及实验室检查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组织筛查对象填写知情同意书,确保筛查对象知情同意。对参加筛查的群众组织开展问卷调查和免疫法便潜血检查工作,要求每位调查对象均填写《大肠癌筛查数量化风险评估问卷》并进行便潜血检查一次。问卷调查结果阳性或便潜血检查结果阳性的调查对象确定为高危人群,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向其发放《建议参加全结肠镜检查通知书》,并建议其至我市全结肠镜检查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全结肠镜检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各肠镜检查定点医疗机构可对主动到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及日常门诊患者进行伺机性筛查,筛查方法与社区人群筛查方法相同。
各区可将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纳入筛查范围,以功能性社区为单位开展筛查工作,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的机制,促进大肠癌筛查健康、持续发展。
各肠镜定点医疗机构可将在本单位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60-74岁人员纳入筛查范围。
(三)高危人群随访
开展既往发现的高危人群随访,高危人群名单由市项目办在信息系统中标注。各区卫生健康委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展随访工作。其中结直肠癌、进展期腺瘤、非进展期腺瘤患者按照《高危人群随访要求》随访,进行定期结肠镜检查的健康提示,并将结肠镜检查结果等相关内容填入《高危人群随访问卷》。其他高危人群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进行一次免疫法便潜血检查,对便潜血检查阳性者建议到全结肠镜检查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肠镜检查,并将结肠镜检查结果等相关内容填入《高危人群随访问卷》。
(四)资料汇总上报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要及时将问卷调查、便潜血检查和随访数据录入大肠癌筛查信息系统。全结肠镜检查定点医疗机构每月25日前,汇总参加大肠癌筛查的居民肠镜检查信息,报至市项目办,由市项目办统一录入大肠癌筛查信息系统。市项目办负责录入质控数据。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要妥善保存项目中每位被检者的筛查资料(调查问卷、粪便检查结果、高危人群随访结果等),做到一人一档,保证各项数据准确可靠,防止信息外泄。
三、组织保障
(一)组织领导与各部门职责
市卫生健康委负责全市项目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区卫生健康委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辖区实施方案,协调各相关部门配合做好本项工作,周密部署、认真落实,建立辖区大肠癌筛查网络。
市人民医院作为项目市级承担单位,负责设立市级项目办公室,并组织落实项目培训、数据分析、信息化建设、宣传和健康教育等工作。
各区卫生健康委、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要指定专人负责本项工作并将负责同志信息报至市项目办。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负责组织目标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及实验室检查,并动员大肠癌高危人群进行全结肠镜检查。
(二)物资准备与后勤保障
1.市项目办负责统一印制并下发相关资料(相关问卷、宣传材料)。
2.市项目办负责便潜血试剂的政府招标采购工作。
3.各区卫生健康委要做好辖区各相关物资的详细分配计划,保证相关材料的合理分发并做好相关记录。
(三)社会动员和宣传
市人民医院要组织做好市级宣传活动,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开设线上线下肠健课堂,发挥大肠癌筛查健康教育基地作用。
各区在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刊发大肠癌筛查相关新闻和科普文章、图片、视频不少于20篇次,开展专家讲座、现场宣传、义诊咨询等健康教育活动不少于4次。各区要于每月25日前,将本月刊发的筛查新闻和组织的健康教育活动简报以及下月计划开展的筛查项目宣传和健康教育计划报送至市项目办工作邮箱(srmyydcascbgs@tj.gov.cn)。
(四)培训工作
市项目办负责组织对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展市级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大肠癌筛查技术方案、大肠癌防治健康教育知识、大肠癌筛查信息系统操作等。各区卫生健康委要组织安排好区级培训。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要及时将筛查数据逐级上报。市项目办抽取4%的调查问卷和随访问卷进行质控回访,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问卷合格率要达到90%以上,考核结果与项目经费挂钩。
(五)经费核算
2021年大肠癌筛查经费按照各项目承担单位工作数量及质量情况,按照问卷调查4元/份、便潜血检查4元/份、输机录入2元/份的标准,从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支出。
附件:各区大肠癌筛查任务指标明细表
附件
各区大肠癌筛查项目任务指标明细表
区
问卷调查
指标(人)
便潜血检查
指标(人)
随访指标(人)
肠镜检查
人数(人)
和平区
13600
9520
4400
180
河西区
38200
26740
13000
510
河东区
37600
26320
16500
500
河北区
34300
24010
13800
460
南开区
44100
30870
15800
590
红桥区
21800
15260
9000
290
滨海新区
114800
80360
21000
1530
东丽区
29400
20580
10000
390
西青区
33200
23240
5500
440
津南区
34500
24150
11000
460
北辰区
33300
23310
13100
440
武清区
45800
32060
14900
610
宝坻区
35400
24780
11000
470
静海区
30400
21280
7600
410
宁河区
18900
13230
8600
260
蓟州区
34700
24290
9800
460
合计
600000
420000
185000
篇9
第二轮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工作自去年8月份启动以来,在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止今年3月底,全市已体检19.5万人,折合体检率34.31%。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领导重视。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把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强化组织领导,按照有关要求,分别制定实施方案和年度体检计划,有效保障了体检工作的稳步推进。二是工作务实。各乡镇、街道和体检组人员在充分考虑农民生产生活习惯、外出流动等因素的基础上,充分把参合农民健康体检与计划生育检查、群众平时就医和征兵体检相结合,把定点体检与下村体检、集中体检和分散体检相结合,把白天体检与晚上体检相结合,做到务实灵活。三是考核到位。市政府对各个乡镇、街道、有关部门实行公共卫生工作目标考核;同时,各乡镇、街道将体检任务分解落实到村,并列入对驻村干部和村主要领导的工作考核,充分调动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四是技术过关。实施第二轮参合农民健康体检以来,市卫生部门共投资115万元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了健康体检必需设备,并对主检医师、B超医生等体检人员进行强化培训,有效保障了体检质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对照上级有关要求,我市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工作总体进度仍然偏慢,离60%的目标体检率尚有较大距离,且各个乡镇、街道进度参差不齐。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个别乡镇、单位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侥幸和麻痹心理;二是少数乡镇、街道宣传发动不够到位,导致工作开展缓慢;三是部分农民群众自我保健意识薄弱,对健康体检重要性认识不足,客观上给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带来了难度;四是部分体检组人员工作方法简单,往往是一检了之,未向农民群众作详细解释工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群众的参检积极性。
二、突出重点,强化举措,扎实推进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工作
我市第二轮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工作的目标任务已经非常明确,各级各有关部门,尤其是卫生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抓紧时间,相互合作,密切配合,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重点要突出以下几点:
1.精心组织,着力提高群众参与度。各乡镇、街道是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工作的宣传发动、组织协调责任主体,要充分结合前一阶段工作和下一阶段工作计划,切实做好相关组织发动工作,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群众的参检积极性;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参合农民健康体检的服务责任主体,要切实做好有关摸底排查工作,并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着力形成各乡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同配合、齐心协力的良好局面,共同推进第二轮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工作顺利开展。
2.优化服务,着力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卫生部门和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按照“便民、利民、惠民”的要求,充分考虑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外出流动情况,合理制定体检计划,灵活安排体检时间,把定点体检与下村体检、集中体检和分散体检相结合,尽可能地方便农民体检。同时,体检结果要以书面形式及时告知体检对象,对体检结果有异常的对象,要定期随访,通过提供优质的体检服务,让农民群众从中真正得到实惠。
3.把好质量,着力提高群众的信任度。卫生部门体检质量控制小组要加强对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各个环节的业务指导和质控检查,有针对性地开展体检质控培训,确保体检质量;各公立医院要主动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人员和设备支持,指导帮助开展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各体检单位要加强对体检小组的管理,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开展体检工作,切实加强各项辅助检查质控管理。同时,要重视体检结论,必要时请上级医院专家会诊,帮助诊断并提出下一步检查治疗措施的意见建议,以质量取信于民,吸引农民主动参加体检。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完成参合农民健康体检任务
参合农民健康体检是市委市政府关注民生、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做好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一定要认真履行职责,狠抓落实,确保完成第二轮参合农民健康体检任务。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抓,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切实担负起体检工作组织领导和宣传发动的责任,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工作。
篇10
1.2 生产工艺落后,设备陈旧 多数乡镇企业资金投入不足,使用淘汰下来的旧工艺,老设备。新区被调查的乡镇企业中80%以上是使用陈旧落后的老设备,加上管理不到位,存在的职业卫生安全隐患较多。此外,城市某些大型企业将有毒有害的原料生产转嫁给乡镇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乡镇企业的职业卫生问题。
1.3 工作场所劳动条件差,劳动者缺乏必要的职业病防护 大部分乡镇企业厂房设计没按照卫生标准和要求,很多为简易或临时厂房,车间厂房低矮,采光通风条件差,没有必要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在此次调查统计的企业中,仅有9家企业配备了职业病防护设施,约占10.6%;仅有约15.3%的企业为职工配备了个人防护用品。
1.4 乡镇企业领导不重视职业卫生工作,法制观念淡薄 乡镇企业多数为私营企业,企业领导只重视利润、效益,忽略职业卫生工作,对职业病危害认识不足,法制观念谈薄。2002年5月1日国家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一部劳动者健康权益的保护法,也是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新起点和里程碑。一些乡镇企业负责人不知道这部法律,更不知晓《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法规对企业的具体要求,致使乡镇企业职业卫生问题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1.5 乡镇企业职工素质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乡镇企业中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工人文化素质偏低,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病危害作业情况不清楚,加之企业很少对工人进行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很难使他们有自我保护意识。因就业和再就业困难,担忧被查出职业病或向业主提出劳动保护会丢掉饭碗,而不敢与业主争取正当的职业卫生健康保护。
1.6 乡镇企业监测率低,健康监护情况差 目前,各地卫生监督机构多数存在职业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少,执法任务重的矛盾。乡镇企业位置一般又比较偏远,加上企业领导对职业卫生工作的不重视以及职工本人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不足,致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率低,职工很少得到应有的职业健康监护。
2 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对策
2.1 严格执行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制度 为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止职业危害事故发生,须从源头上预防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建设单位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第49号令)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密切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工作。
2.2 加强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的宏观控制 充分开发领导层,提高各级领导对职业卫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把乡镇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乡镇主管领导任期目标中,作为政绩考核的内容之一,使职业卫生工作纳入领导层的议事日程中。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探索适合本地区乡镇企业职业病危害治理的办法,促使企业积极主动控制职业病危害,保护职工健康,这样才能保证乡镇企业健康和谐的发展。
2.3 加大普法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宣传《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用人单位特别是乡镇企业业主的自觉守法意识和广大劳动者的自我维权意识;营造一个自觉抵制、投诉举报侵害劳动者健康权益行为的良好社会氛围。
篇11
第二轮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工作自去年月份启动以来,在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止今年月底,全市已体检万人,折合体检率。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领导重视。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把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强化组织领导,按照有关要求,分别制定实施方案和年度体检计划,有效保障了体检工作的稳步推进。二是工作务实。各乡镇、街道和体检组人员在充分考虑农民生产生活习惯、外出流动等因素的基础上,充分把参合农民健康体检与计划生育检查、群众平时就医和征兵体检相结合,把定点体检与下村体检、集中体检和分散体检相结合,把白天体检与晚上体检相结合,做到务实灵活。三是考核到位。市政府对各个乡镇、街道、有关部门实行公共卫生工作目标考核;同时,各乡镇、街道将体检任务分解落实到村,并列入对驻村干部和村主要领导的工作考核,充分调动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四是技术过关。实施第二轮参合农民健康体检以来,市卫生部门共投资万元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了健康体检必需设备,并对主检医师、B超医生等体检人员进行强化培训,有效保障了体检质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对照上级有关要求,我市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工作总体进度仍然偏慢,离的目标体检率尚有较大距离,且各个乡镇、街道进度参差不齐。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个别乡镇、单位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侥幸和麻痹心理;二是少数乡镇、街道宣传发动不够到位,导致工作开展缓慢;三是部分农民群众自我保健意识薄弱,对健康体检重要性认识不足,客观上给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带来了难度;四是部分体检组人员工作方法简单,往往是一检了之,未向农民群众作详细解释工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群众的参检积极性。
二、突出重点,强化举措,扎实推进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工作
我市第二轮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工作的目标任务已经非常明确,各级各有关部门,尤其是卫生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抓紧时间,相互合作,密切配合,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重点要突出以下几点:
1.精心组织,着力提高群众参与度。各乡镇、街道是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工作的宣传发动、组织协调责任主体,要充分结合前一阶段工作和下一阶段工作计划,切实做好相关组织发动工作,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群众的参检积极性;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参合农民健康体检的服务责任主体,要切实做好有关摸底排查工作,并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着力形成各乡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同配合、齐心协力的良好局面,共同推进第二轮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工作顺利开展。
2.优化服务,着力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卫生部门和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按照“便民、利民、惠民”的要求,充分考虑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外出流动情况,合理制定体检计划,灵活安排体检时间,把定点体检与下村体检、集中体检和分散体检相结合,尽可能地方便农民体检。同时,体检结果要以书面形式及时告知体检对象,对体检结果有异常的对象,要定期随访,通过提供优质的体检服务,让农民群众从中真正得到实惠。
3.把好质量,着力提高群众的信任度。卫生部门体检质量控制小组要加强对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各个环节的业务指导和质控检查,有针对性地开展体检质控培训,确保体检质量;各公立医院要主动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人员和设备支持,指导帮助开展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各体检单位要加强对体检小组的管理,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开展体检工作,切实加强各项辅助检查质控管理。同时,要重视体检结论,必要时请上级医院专家会诊,帮助诊断并提出下一步检查治疗措施的意见建议,以质量取信于民,吸引农民主动参加体检。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完成参合农民健康体检任务
参合农民健康体检是市委市政府关注民生、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做好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一定要认真履行职责,狠抓落实,确保完成第二轮参合农民健康体检任务。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抓,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切实担负起体检工作组织领导和宣传发动的责任,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工作。
篇12
2、具体目标:以乡镇为单位,到*年和2010年,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达标率分别达到80%和85%以上。
二、服务对象和内容
1、服务对象: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对象为我县的常住人口(包括外来人口在当地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的)和外来流动人口(指在当地连续居住6个月以下)。
2、服务内容:现阶段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保证农民享有基本卫生服务,保证农村重点人群享有重点服务,保证农民享有基本卫生安全保障等三大类十二项内容(详见附件一)。
三、机构职责
1、卫生局成立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项目业务工作方面的组织、协调、管理等工作。包括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程有关实施方案、细则的制定;建立健全农村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农村基层卫技人员服务能力;对项目工程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管;组织对项目业务工作的考核评估;整理、收集和汇总、上报项目工程的资料、信息。
2、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的健康教育、儿童免疫规划、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和精神病人的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水质检测、除“四害”等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中有关人员业务培训、项目业务工作督查指导和评估,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及时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核实、统计、分析基层上报的有关信息,并上报上级有关单位。
3、县卫生监督所负责食品卫生、饮水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卫生和医疗机构的卫生监督执法检查,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及时有效处置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准确上报相关信息。
4、县妇幼保健所负责项目工作中的孕产妇与儿童系统管理、妇女病普查、婚前医学检查等保健工作有关人员业务培训、项目业务工作督查指导和评估,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及时核实、统计、分析基层上报的有关信息,并上报上级有关单位。
5、县级医疗机构负责本院内健康卫生知识普及、传染病疫情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诊疗与报告、新生儿免疫接种与疾病筛查、就诊孕产妇登记建卡与报告、高危孕产妇筛查与追踪管理等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为农村基本医疗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6、乡镇卫生院(包括中心卫生院,下同)负责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程具体实施。确定农村社区责任医生,向辖区农民提供便捷、有效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受县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辖区公共卫生管理职能,组织对责任区工作督查指导和考核,原则上每两个月召开辖区责任医生工作例会,听取各责任医生工作汇报,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和帮助指导责任医生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及时准确上报项目工作信息。保证农民享有基本卫生服务,为农民家庭实行健康教育、体格检查、社区巡查和基本医疗惠民服务,并分步建立动态健康档案;保证农村重点人群享有重点服务,为农村妇女、儿童、60岁以上老人以及困难群体分别提供系统保健、预防接种、妇女病检查和定期随访等服务,对农村结核病、爱滋病、精神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进行社区管理;保证农民享有基本卫生安全保障,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对学校、医疗机构、企业、农村食品、饮用水卫生等进行检查。
7、村卫生室等村级医疗机构要接受村“两委”、乡镇卫生院的管理和指导,主要承担责任区域内的人口出生死亡、流入流出、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改水改厕等信息收集、登记与报告,常见病的初级诊治,健康宣教,协助上级单位做好建立健康档案、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和爱国卫生等工作。
四、主要工作与措施
1、建立健全社区(驻村)责任医生制度
乡镇卫生院与乡镇防保站、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三块牌子一套人员,以乡镇卫生院为龙头,整合乡镇预防保健站、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等现有医疗卫生资源,建立社区(驻村)责任医生制度。根据当地实际,推行联村医生、驻村医生等多种形式的责任医生制,建立“条块结合、分片包干、团队合作、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
各乡镇卫生院要按照服务人口每1000-2000名农村居民(或1-3个村居)的标准,确定1名责任(驻村)医生,使每个农民家庭都有自己的社区责任医生,建立与服务对象一对一的亲密关系。
乡镇卫生院负责各自辖区责任医生的聘任,责任医生原则以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为主,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为辅,如果单位现有卫技人员不够,可以公开向社会招聘或委托社会素质好的执业(助理)医师,充实社区责任医生。责任医生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的人员;
(2)具有注册乡村医生资格的人员;
(3)在本县注册的执业护士。
责任医生做到定期家访,平时有求必到,积极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公共卫生信息收集与报告等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实行每月有7-10天时间在责任区服务,按时参加卫生院召开的工作月会,及时向卫生院汇报、分析责任区公共卫生服务情况;要有专门的服务日记,为自己的服务对象建立起动态健康档案,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不同健康状况人群实行分类归档,重点对结核病、爱滋病、肝炎等传染病和高血压、肿瘤、糖尿病、精神病等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分类管理,制定个性化治疗和健康促进措施,真正使农民的健康档案成为实施健康促进和提供服务的有效载体;协助预防保健人员做好计免、妇保、儿保工作;配合协助卫生监督员对“五大卫生”的监督管理;宣传发动组织责任区村居开展改水改厕、除“四害”、环境卫生整治等爱国卫生运动。
责任医生个人照片、通讯联络方式、免费服务内容和上门服务收费标准及基本职责向责任区居民公布,做到人人认医生,医生识人人。责任医生基本职责:
(1)掌握责任区内服务人口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及时督促服务对象按规范要求接受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妇女病检查、计划免疫、慢病管理;
(2)建立和管理责任区内所有家庭的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肿瘤等重点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
(3)及时收集、核实、报告责任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死亡及传染病等,并协助完成调查处理;
(4)协助开展责任区内食品卫生、公共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托幼机构、饮水卫生检查及管理;
(5)对责任区内的卫生村创建、改水、改厕及除“四害”等爱国卫生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参与卫生检查与评比活动;
(6)健康教育进村入户,以讲课、咨询、发放健康处方等形式向服务对象提供面对面的服务;
(7)按照规定的预防保健服务项目,根据家庭成员的具体情况,上门落实相应的工作任务。
2、深化乡镇卫生院运行机制改革
择优聘用乡镇卫生院院长,采用多种形式在更大范围内公开招聘、选拔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担任院长,实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
实施“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改革用人制度,推行人员聘用制和人事制,因事设岗,按岗聘人,竞争上岗,择优录用。
实行档案工资制度,推行以岗位工资制为基础的绩效工资制。在核定的分配方案范围内,可根据对职工的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和劳动贡献等进行综合考核,自主确定职工的收入和福利分配,并向社区责任医生和业务技术骨干倾斜,合理拉开分配档次。
3、加强乡镇卫生院硬件建设
按照规范化标准和高效便民的要求,加强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和基本装备建设,提高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水平。
4、开展社区卫生服务
转变乡镇卫生院服务模式,积极推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把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成为合格的社区卫生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努力开展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连续、有效、上门的社区卫生服务,使农村居民就近获得医疗卫生服务。向农民提供便捷、连续、有效的基本医疗服务,努力做到小病不出村镇、大病及时救治。
5、加强农村基层卫技人员服务队伍建设
严格农村卫技人员的准入与管理。对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站)的卫技岗位上没有执业资格的人员进行逐步分流、清退。鼓励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参加学历教育,不断提高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的从业人员比例。强化全科医生岗位培训、全科医学知识转型教育和乡村医生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引导有资历的医生通过培训转型为全科医生并参加全科医生职称晋升,严格执行卫生部《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暂行规定》,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至少每5年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修一次,时间不少于3个月,进修内容以提高常见病临床、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为主。使乡、村两级的卫生技术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和处理直接面向农民的12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
6、规范预防接种保健工作
严格执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通过正规渠道采购疫苗,规范预防接种行为,预防接种点必须达到合格以上,其中规范接种点达到50%以上,积极创建示范接种点。
实行乡镇卫生院(防保站)预防接种点定点接种制度。偏远山区、学校可以按照程序到现场定点接种。
社区(驻村)责任医生一般负责组织工作,偏远山区可以由经过培训合格的村卫生室或者社区(驻村)责任医生负责接种。
7、加强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
县级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就诊的孕妇资料,应当及时转到辖区卫生院,发挥乡镇卫生院的作用,力争提高早孕建卡率和高危孕产妇的筛查率,重点落实外来人员、经济贫困地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妇女、儿童系统管理技术服务应当由妇产科或者妇幼专业医生承担,社区(驻村)责任医生协作。
儿童体检与预防接种结合起来,在预防接种的同时开展儿童健康检查,提高工作效率。
8、加强健康档案管理
充分利用参合农民的健康体检等资料,建立农民健康档案。对健康体检发现的健康问题和存在的行为危险因素及时采取干扰措施,重点开展吸烟、饮酒、不合理饮食、体力活动等的干预指导。对查出的精神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疾病病人,落实随访,要求每年分别达到4次以上。
9、突出重点疾病管理
结核病管理实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对艾滋病病人实行“四免一关怀”政策,对海洛因成瘾者进行美沙酮替代治疗,对公共娱乐场所的从业人员、在羁押的吸毒、等高危人群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HIV抗体)筛查和防控知识的宣传,对公共娱乐场所安全套的放置进行监督检查,在妇幼保健机构开展艾滋病母婴阻断系列工作。
10、强化卫生监督管理
卫生监督所根据“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实施方案”要求,开展餐饮业、食品生产加工业、学校食堂卫生监督检查。
认真落实县政府“食品药品安放心工程实施方案”有关卫生监督职能任务;全面加强对食品、企业、学校、公共场所、医疗机构等卫生监督管理,提高农村卫生安全保障水平。
广泛深入开展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宣传,对从业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相关卫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
11、深入开展爱国卫生工作
结合“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宣传、发动与指导卫生村镇创建活动;结合“千万农民健康饮水”,积极引导农村开展卫生安全改水;结合“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采取多种形式普及科学卫生知识,增强农民健康意识,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健康教育基本做法:
(1)建立纵横向健康教育网络,各村居、单位有专(兼)职联络员;
(2)建议乡镇政府村村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刊出卫生健康科普知识,宣传资料由各乡镇防保站提供;
(3)责任医生上门宣传,户户发放宣传资料;
(4)各村居每年举办一期健康知识培训或讲座;
(5)结合每年不同的卫生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6)督促指导每所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
12、落实农村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
加强与公安、人口和计生、教育、人事保障等部门及乡镇政府之间流动人口信息交流,掌握流动人口服务对象。
各医疗卫生机构把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纳入常住人口管理,各乡镇卫生院(防保站)把来自本乡镇辖区以外本县内的流动人口纳入本乡镇常住人口管理。
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重点做好预防接种、妇幼保健和外来务工人员职业健康体检等工作。
13、落实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报表工作
报表工作职责分工如下(报表内容见附件二):
(1)县疾控中心做好全县健康资料户覆盖率、计划免疫接种率、肺结核病规范管理率、精神病人综合管理覆盖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到位率、疫情和突发公卫事件规范报告率、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率和重点传染病监测合格率的核实、统计和上报;
(2)县妇幼保健所做好全县儿童系统管理率、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和妇女病检查率的核实、统计和上报;
(3)卫生监督所做好全县从业人员体检率的核实、统计和上报;
(4)乡镇卫生院做好患者在乡镇及以下医疗机构就诊比例、农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和老人、困难群体保健体检率及农民满意和基本满意率的核实、统计和上报;
(5)财务科做好全县专项资金使用的统计和上报;
(6)县爱卫办做好农村粪便无害化处理率的统计和上报。
局有关职能科室各自做好报表统计工作的督促、指导与核实。患者在乡镇及以下医疗机构就诊比例、农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和老人、困难群体保健体检率、农民满意和基本满意率由医政科负责;专项资金使用统计由局财务科负责;其他的由局卫生监督科(爱卫办)负责。
报表上报时间:有关单位和局职能科室在每半年度结束后4日内上报县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再由县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统一上报市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五、考核办法
建立县、乡二级量化考核评价机制,将服务到位情况和农民满意程度作为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每半年组织检查、绩效评估,年终进行全面考核。
1、卫生局对乡镇卫生院考核评价
卫生局制定对38个乡镇卫生院(防保站)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考核细则(见附件三)。
对乡镇卫生院考核组织形式(另定)。
2、乡镇卫生院对责任医生考核评价
农村社区责任医生考核细则由各乡镇卫生院(防保站)根据局对乡镇卫生院的考核细则,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本辖区责任医师的考核细则。
对社区责任医生考核的结果与年终经费补助挂钩。
六、奖惩机制
卫生局设立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奖励资金。对考核分名列前若干位的乡镇卫生院极其领导给予经济奖励;对考核不合格(暂定小于70分)的,在全县卫生系统予以通报批评,并对单位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告诫、降职、免职等处理。
七、项目经费补助
卫生局拨付乡镇卫生院项目补助经费:根据卫生局抽查考核最后确定的得分情况,结合服务人口与区域差别拨付项目工作补助资金。
各乡镇年补助经费=服务人口数×乡镇补助标准(见我县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考核得分(%)。
乡镇卫生院对责任医生经费补助:每位责任医生年补助经费=每位责任医生服务人口数×责任区补助标准×责任医生考核得分(%)。
责任区补助标准由各自乡镇制定。
八、加强组织领导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实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程是政府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减轻农民负担,使农民享有更好的卫生服务和卫生安全保障;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重要举措,各有关医疗卫生单位务必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保直接面向农民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程取得实效。
篇13
1、 工布江达县孕产妇人群现状分析:
1.1 全县基本情况:
总人口数:4248人,其中农牧民党员:532人;主要民族:藏族,文盲率60%;调查乡镇:江达乡、金达镇、娘蒲乡、巴河镇、江达镇;幼专干人员及受教育水平:5人;全县村医人数:125人,均为:小学水平;当地有影响人物:宗教人事、村长、村医、村里的致富能手。
主要农作物:小麦、青稞、油菜。主要畜牧:牦牛、藏猪、藏鸡、绵羊。
主要经济收入:虫草;交通工具:汽车、拖拉机、摩托车;宣传栏:村委会公房。
常集聚地:村路口、草把子、白塔周围。
离不开的地方:乡卫生院、村小卖部、小吃店
1.2 孕产妇人群现状:
孕妇平均年龄:25岁
家庭结构:5人
户均年收入5000元
孕产妇人群总体情况是:孕产妇早期检查人数少(约10%左右),产检3次率低(约15%左右),约60%的孕妇不知道产检的好处。
孕期产前检查宣传覆盖率达40%,一半的孕妇都知道要做检查,30%的孕产妇对检查不闲麻烦。85%的孕妇愿意接受产前检查。
1.3 目标人群:
I级目标人群:孕妇及丈夫。
Ⅱ级目标人群:公婆、父母。
Ⅲ级目标人群:朋友、村医村妇女主任。
1.4 孕妇的需求:
1.4.1 专业人员的入户宣传。
1.4.2 得到相关知识的培训。
1.4.3 农忙时医疗机构入村为孕妇检查。入村产检能做血尿常规检查。
1.5 成本分析:
1.5.1 交通费:孕妇前去检查时的车费。
1.5.2 检查费:检查需要交检查费。
1.5.4 误工费:孕妇去检查后,家里的家务活和农活就得找别人做。
1.6 便利性、可及性和可获得性分析:
制定孕产妇产前检查计划,通过调查将成为一个便利、容易获得,并可推荐实施的项目。
1.7 竞争分析:
1.7.2 私人诊所;
1.7.3 接生婆;
1.7.4 藏医把脉
1.8 交流现状分析:
1.8.1 约有40%的孕妇及家人可以接受地方语言的VCD片,
1.8.2 约90%的孕妇及家人可以接受藏语电视宣传,
2、 影响因素分析
2.1 驱动因素:
2.1.1 医务人员宣传、计生宣传员宣传、妇联委员宣传,卫生主管下发文件,政府倡导;
2.2 限制因素:
2.2.1 文化程度低及文盲占多数,对产前检查认识不足及不知情,末次月经说不清。
2.2.2 孕妇家庭贫困、交通不便、闲麻烦、牧区的路途遥远分娩时不能到达。
3、 政府管理模式及采取的干预措施
3.1 管理模式:
管理单位:工布江达县卫生局。
实施单位:工布江达县卫生服务中心、保健科及乡卫生院。
工作管理采取逐级管理模式:县每半年对乡、村两级进行工作督导检查,乡卫生院每季度对村级进行一次工作督导检查。
工作督导指标:①产前检查覆盖率15%;②孕13周前检查率达5%;③3次以上(含3次)产检率到15%;④5次以上(含5次)产检率到20%;⑤高危妊娠筛出率达45%,⑥高危妊娠管理率达50%;⑦电视播放宣传次数达每一季度,联播一月;⑧各医疗机构标志性布标(布标上应有一个检查床上面躺着一个孕妇,旁边有位医生正听着胎心的LOGO标志)的悬挂;⑨每3.6.9.12月为一期,为30—40人举办孕妇培训班;⑩每个村三条宣传标语。
3.2 干预措施
3.2.1 政府动员:各级政府下发《关于提高工布江达县2009年孕妇产前检查的实施方案》文件,召开项目启动会。
3.2.2 社会动员:在下乡之前能通过广播组织孕产妇,利用妇联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制作宣传手册,并在节假日及民俗文化节时发放宣传手册,使村医及妇女
4、 分析结果及存在问题
现状均反映出部分妇女,尤其是农村妇女,卫生知识贫乏,自我保健意识差。要改变这种现状,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只有掌握了卫生保健知识,她们才会自觉地产生需求,才能主动地提高自身的健康状况水平。从产前检查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发现,孕产妇及其丈夫的文化程度、居住地形、现有孩子数及经济收人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孕产妇及配偶的教育程度影响其卫生保健知识的获得,影响着孕产妇产前检查的利用程度。所以,提高妇女(尤其是农牧区妇女)及其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有助于他们了解、掌握更多的健康保健知识;提高其自我保健能力,有助于改善现有卫生服务薄弱的状况。
现在医院存在的问题如下:
4.1 住院分娩率低
通过调查200人,仅有158人住院分娩,大多在农村家庭分娩,这对母婴安全带来很大威胁,许多紧急情况不能得到及时救治,这类现象在北部山区乡镇较为突出,但北部交通不方便,这也是导致住院分娩率低的一个因素。另外,孕产妇及家属受旧的传统观念影响,认为生孩子是正常现象,在家生也无所谓等等。
4.2 村卫生室女村医少
村卫生室是三级保健网的基础,也是了解本村孕产妇情况的第一保健机构,是健康教育的前沿,由于女村医较少,孕产妇在村级卫生室得不到及时检查,同时也缺乏孕产妇保健知识的了解,导致孕产妇住院分娩和产前应做检查不能达到要求。
4.4 经济、文化的影响
调查发现:家庭经济收入好、文化程度高,自我保健意识强,反之,就差。
5、 讨论与建议
5.1 项目地区目标人群对妇幼保健服务不足
5.1.1 妊娠妇女对产前检查服务的利用严重不足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儿童母亲在孕期进行过产前检查的比例高,为76.87%。但按时产前检查、4次以上产前检查、孕早其产前检查的比例较低,分别24.71%、46.14%和60.34%。就检查项目而言,体重、血压、血色素、尿蛋白、宫高达5项必做的产前检查中,做过其中四项及以上的比例仅为47.90%。由此可见项目地区目标人群对产前检查服务利用不足,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5.1.2 少数民族地区住院分娩比例较低
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5岁以下儿童中,61.08%在乡级及以上级别医院出生,仍然有近40%的儿童在家中出生,而我县非、住院分娩的比例甚至达到50%以上。没有在医院分娩的主要原因是“来不及去医院”和“经济原因”;住院分娩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我县周边村的孕产妇、中学毕业的孕产妇文化程度较高、家庭经济状况好有利于目标人群选择住院分娩。
非住院分娩的儿童中,77.34%由祖母、外祖母等非专业人员接生,新生接生的比例仅为18.09%。
5.1.3 孕期相关保健知识的知晓程度有待提高
孕期常见危险装包括阴道出血、腹痛、头晕、头痛、胎动异常及下肢浮肿等。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1.06%的人知晓2种及以上危险症状。说明多数妊娠妇女对预期保健知识和基本疾病缺乏了解,不能识别潜在的危险情况,势必导致其在发生危险症状的情况下不能及时就医,从而增加妊娠风险,危机生命,危害孕产妇和胎儿健康。困此应采取适宜的健康教育措施,增加育龄妇女特别是孕妇的孕产期保健知识、促进其采纳健康行为。
调查显示,男性在孕产期保健中的参与程度较高,绝大多数能与妻子共同计划怀孕,多数能陪妻子做产前检查,并同妻子商量妊娠有关事宜。但他们对妊娠有关知识了解不足,不能充分帮助妻子识别危险症状。因此,加强对丈夫孕期相关知识的教育也十分必要。
5.2 项目地区妇幼保健服务提供能力不足
农村妇幼保健服务体系主要由政府、集体、社会和个人举办的县、镇、村三级医疗保健机构组成,以县级医疗保健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中心,村卫生室为基础,承担着广大妇女儿童的妇幼保健服务工作。调查发现在项目地区医疗保健机构建设中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5.2.1 乡镇医疗机构发展滞后,不能满足需要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妇幼健服务网的中心,承担着大量的妇幼保健工作,如产前检查、助产、产后访视、儿童生长发育监测、计划免疫等,是妇女儿童健康的重要保障。
然而,资金不足,设备落后和医疗保健人员缺乏,成为乡镇卫生院面临的最大问题,其服务能力不能满足妇女儿童需要。调查显示无一家乡镇卫生院拥有完整的基本产科服务设备,仅有三分之一的乡镇卫生院能提供基本产科服务;新生儿急救方面,无一所乡镇卫生院拥有完整的新生儿抢救设备,近一半的卫生院不能开展新生儿抢救工作,乡级儿科医务人员知识、技能考核结果显示,其基本产儿科知识技能掌握不充分,无法满足基本妇幼保健服务的需要。
5.2.2 调查地区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待加强
调查发现,无论是县级还是乡镇和村级机构,其提供孕产期保健服务的能力均较弱,不能满足需要。县级医院中专门从事预防保健的人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0.97%。乡镇医疗机构能提供基本产科服务的卫生院的比例为37.04%。村卫生室中,有胎心听筒的比例为47.17%,能开展产前检查服务的比例为49.02%,开展儿童生长发育监测的比例为48.08%。调查结果显示,产后访视比例较低,仅有23.51%的儿童母亲接受过产后访视,首次产后访视时间平均为产后9天,不符合首次产后访视应在分娩后7天的要求;产后访视时只有45.6%的新生儿被侧量过体重。上述结果说明产后访视依然不足。
5.2.3 现有妇幼保健服务人员知识技能水平不高
调查对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人员进行了专业知识技能考核。总体上,各级妇幼保健人员对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较差,县级人员成绩好于乡镇和村级,妇产科/妇女保健好于儿科/儿童保健医务人员。因此必须加强对各级医疗保健人员的培训,特别是乡村两级医务人员和儿科/儿童保健服务人员的培训。
5.3 建议
5.3.1 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改善妇女儿童健康状况
(1)为育龄妇女、5岁以下儿童补充铁剂和必要的营养素,针对育龄妇女、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比例较高的情况,各合作机构应考虑相应人群中开展铁剂和必要的营养素的普服活动,以改善妇女儿童贫血状况。
(2)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使目标人群了解必要的保健和疾病常识,改变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从而逐步提高自身健康水平。如宣传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理念,辅导目标人群如何正确制作食物等。
调查结果已显示妇女在怀孕期间不做产前检查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觉得没必要做”,因此可以利用当地人喜闻乐见的民族文化载体,形象宣传产前检查的好处,对孕产妇和胎儿健康的重要性;也可动员当地或家中有影响力的人物,发挥其对孕妇的影响作用;最终促使孕妇能够自觉接受产前检查,并且能够做到正确产前检查。
非住院分娩的主要原因是“来不及去医院”,因此可以采取提前动员的方式促使孕妇提前住院待产;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应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资助下,建立或完善待产室,为交通不便的孕妇提前住院待产提供便利。
5.3.2 结合少数民族化特点,提供规范的妇幼保健服务
(1)加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的规范化建设
各级领导应重视现有医疗机构不能满足当地妇幼保健服务需要现状,以项目实施为契机,开展县乡村三级医疗保健机构规范化建设,使其能够满足广大妇女儿童基本医疗保健需要。
县乡村三级医疗保健机构,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发展滞后,导致其不能满足目的标人群基本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各级政府应重视医疗保健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制定必要的妇幼保健服务规范、制度、流程、配置足够的妇幼保健服务人员、配备基本的医疗保健设备,逐步提高各级妇幼保健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