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住宅设计教案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住宅设计教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住宅设计教案

篇1

在波士顿,由于教育资源的相对集中以及可负担住宅开发的普遍需要,政府机构便干脆从提交的开发方案中选出一些,挑出条件允许的社区开发公司,组织一年一度的可负担住宅竞赛。在竞赛中,学生可以跨学校跨专业组织队伍,不仅要对设计进行探索,同时也要包括经济可能性的计算,甚至包括法律和政策支持,比如什么样的社区符合哪一条减税原则,又或者可以申请什么样的贷款或补助等。这其中,设计不仅仅影响着居住质量和建造预算,同时也影响政策支持的力度和未来社区的发展方向,而这其中包括一系列复杂的矛盾取舍:绿色建筑会提高造价,但是如果能通过LEED节能标准则不但能降低居民的长期生活成本,更可能获得政府的税收减免;多加入家庭户型能够更好应对社区目前的人口结构,同时向政府申请更多补助,但是多加入单身户型则能吸引更多年轻人保障租金收入,对社区可能进行的创业孵化项目有好处并带来远期收益,等等。笔者有幸参与了一届为期四个月的可负担住宅竞赛,与来自哈佛大学建筑设计、城市设计、规划和房地产等专业的同学一起,协同波士顿亚裔社区开发公司为波士顿中国城边缘的一块场地进行可负担住宅设计。哈佛大学设计学院为此竞赛专门开课,根据竞赛流程逐步讲解可负担住宅开发的不同模式、可以利用的资源以及如何评估等相关内容。而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城市规划专业的华裔教授Tunney Lee则跨校担任团队的导师,根据自身在波士顿数十年的居住经验和对中国城情况的深刻了解提供指导。在这个项目中,社区开发公司面对的困难不仅仅是居民的收入水平和自身的资金来源,连土地的所有权也面临挑战:原本由塔夫茨大学捐赠的土地由于社区开发公司长期无力开发,已经转租给一家超市并刚刚续约,然而当初捐赠土地的合约上却包含了土地必须用于可负担住宅的条款。最终协商的结果,则是开发公司必须在保留超市营业面积的情况下进行超过现有容积率允许范围的高层开发。

由于中国城居民当前的人口结构原因,保障家庭户型成为本次设计的重要主题。对于需要兼顾居民社会活动的社区开发公司而言,高层高密度家庭住宅带来的弊端就是公共空间的缺失。为此,团队需要针对如何开展社区活动提出不局限于给定场地和建筑功能范围内的解决方案。最终的设计不仅包含了高层公寓连同底层超市的建筑方案,同时也涵盖了对场地周边一座闲置教堂的收购和改造计划――设计团队经过研究决定将亚裔社区开发公司的部分社区课程和创业孵化项目逐步移入教堂底层,并加入社区图书馆、咖啡空间和公寓底层的大堂公共空间相连。加入教堂不仅没有大幅增加方案的财政负担,反而因此让整体开发获得了多余的容积率指标和一些可申请的补贴项目。这个街区尺度的解决方案获得了评委的一致认可。

建筑尺度的实践

篇2

一、实施打通消防车通道工程方面

一是加强单位和住宅小区按标准划线管理。组织开展“消防车通道治理回头看”行动,重点加强标识标线的维护修缮,对于划错的、划不规范的要重新施划,不清晰的要划清晰,确保标识清晰明确、消防车通道畅通。7月底前,全区各类办公楼、酒店、饭店、体育馆、商场,全部高层住宅小区和2000年后投入使用的其它住宅小区必须全部按标准完成划线管理。针对老旧小区,结合辖区老旧小区改造计划,保证纳入改造计划的老旧小区同步完成生命通道治理。其余未纳入改造计划的老旧小区、单散楼要全部完成“消防车通道治理档案”建档,结合辖区实际推进治理, 2021年至少完成90%。二是加强公共停车场规划建设。有公共停车场和停车设施建设计划的要加强沟通跟进,并将建设成果定期上报。没有建设计划的要在优化停车资源管理使用上下功夫。三是加强综合执法和联合管理。深化落实《关于加强城镇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消防车通道治理联合协作机制》,每季度联合交警、城管等部门开展消防车通道集中治理“四季行动”。严格依法查处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等违法行为。

二、集中开展重点场所消防安全治理方面

一是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整治。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回头看”, 3月底前,对辖区高层建筑全部排查完毕,针对消防设施、外墙保温、防火封堵等突出问题全部纳入“两个清单”,并录入监督管理系统,年内,对照清单时限逐一销帐。全部高层公共建筑和高层住宅小区必须落实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履职承诺制度和高层建筑“楼长”制,并建立微型消防站。此外,要积极推进高层建筑消防控制室人员全部持证上岗。二是加强石油化工等易燃易爆危化品企业消防安全能力建设。落实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联合监管五项机制,年内,辖区危化品企业全部落实业开展重大消防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完成老旧消防设施改造、企业消防力量符合标准。三是强化粮食场所火灾防控。深化落实《关于加强粮食仓储场所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年内,联合粮食部门开展一次联合执法,组织开展一次粮食行业消防安全工作约谈提醒会,开展一次全员培训,指导单位严格消防安全管理和用火用电管控。四是强化人防场所火灾防控。深化落实《关于加强人民防空工程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年内,提请政府组织公安及消防、应急、人防、市场监管、电力等部门开展针对性的联合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和隐患,严格依法整治,及时消除风险隐患。五是强化养老机构火灾防控。深化落实《关于加强社会福利机构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联合民政等行业部门组织开展养老场所消防安全大检查,针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督促单位落实整改责任。推行养老机构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至少打造3家标杆示范单位,会同民政部门通过召开现场会、星级评定、质量达标等方式,引导养老机构落实各项消防安全标准。

三、整治老旧场所及新材料新业态等突出风险

一是抓好老旧场所突出风险治理。深入排查辖区老旧场所突出风险并向属地政府进行专题汇报,将老旧场所消防风险治理列入属地政府实事工程、民生工程。二是抓好新材料新业态突出风险治理。依托消安委平台,建立新材料新业态突出风险治理研判会商机制,函告工信、公安、住建、城管、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部门按职责履行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管理责任。推动居民住宅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停放场所建设,年内,80%住宅小区建成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停放场所。组织分析评估本地电子商务、物流业、新型商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消防安全风险,6月底前,形成评估报告,逐类业态建立台账并开展检查,对存在突出风险隐患的必须函告属地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推进整改。三是抓好小单位小企业消防安全风险治理。推进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将消防安全工作接入全区“吹哨报道”治理平台,完成平台应用使用。落实监督员包保街道、乡镇工作制度,负责指导基层开展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选取2个乡镇(街道),结合“社会治理一张网”建设,试点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

四、打牢乡村地区火灾防控基础

一是加大农村火灾隐患整治力度。年内,组织对乡镇工业园(开发区)、特色小镇、小微企业等乡村新兴产业开展排查治理,建立“两个清单”,对账推进隐患整改。集中组织一次约谈、培训,督促落实消防管理、教育培训责任。二是推进乡村公共消防基础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必须将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属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同步实施。结合原有基础,继续加大农村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年内,全部乡镇和人口超千人的村必须建立健全专(兼)职消防队或志愿消防队,其他村屯要推进建立志愿消防队,力争做到一村一车一泵一库的建设标准。

五、加强重点行业消防安全管理

一是集中整治行业消防安全问题。联合教育、民政、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宗教、文物等重点行业部门,逐个行业建立底数台账,组织开展一次联合排查,列出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时限,函告行业主管部门并落实整改责任,按时限推进整改。二是推行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6月底前,每类行业要至少打造6家标杆示范单位,年内,分别组织召开教育、民政、文广旅游、卫健、宗教、文物行业标准化管理现场会,年内,各重点行业系统50%单位实现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

六、强化消防信息化管理能力提升工程

一是推行城市消防大数据管理。进一步拓展消防远程监控安装范围。要探索向住宅小区推介消防车通道监控系统建设。二是加强基层消防管理信息化共建共治。将消防工作有机融入基层综合治理体系,统筹民政、公安交管、应急远程监控,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七、强化消防安全素质提升工程

一是加强消防安全素质教育。深化落实《全市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推动宣传、组织部门,党校(行政学院),司法、教育、人社等部门,将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各级各类培训教育、普法宣传、职业培训内容,各类教育培训活动要有具体的方案、教案以及影音资料。二是加强重点人群分级分类培训。对地方各级党政机关领导、行业部门负责人,乡镇(街道)、村居委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社区民警重点培训消防法律法规,分行业对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等“八类”重点人员,重点培训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消防知识,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责任人,分类制定教案,并按计划组织实施,2021年实现培训全覆盖。

八、强化消防基础建设水平提升工程

一是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营房保障能力,采取多种形式,协调地方政府积极推进县(区)小型消防站建设工作。二是提高装备建设水平。加强专业救援装备和高精尖装备配备,优化装备结构;加强消耗性装备储备,作战、储备和训练装备按照1:1:1比例配备充足。

篇3

二、风水文化理论的基本原则

为追求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风水文化理论在实践中遵循以下原则:(1)整体原则。整体原则的基本思想是把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这个系统以人为中心,包括天地万物。环境中的每一个子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要素。风水文化的功能就是要宏观地把握协调各系统之间的关系优化结构,寻求最佳组合。(2)因地制宜原则。因地制宜,即根据环境的客观性,采取适宜于自然的生活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使人与建筑适宜于自然,回归自然,返朴归真,天人合一,这正是风水文化理论的真谛所在。(3)依山傍水原则。建筑环境要山清水秀,风调雨顺。因为有山便有“骨”,有水便能“活”,山水相匹,相得益彰,能给人一种幽雅舒适、心旷神怡的感觉。成为人们修心养性、休养生息的理想场所。(4)地质检验原则。风水思想认为地质决定人的体质。土壤中含有的微量元素在光合作用下放射到空气中直接影响人的健康;潮湿或臭烂的地质,会导致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皮肤病等,不宜建宅;地球磁场时刻对人发生着作用,风水师常说巨石和尖角对门窗不吉利,实际是担心巨石或尖角放射出的强磁对住户健康的损害;如果在住宅地面3米以下有地下河流,或者有双层交叉的河流,或者有坑洞,或者有复杂的地质结构,都可能放射出长振波或污染辐射线或粒子流,导致人头痛、旋晕、内分泌失调等症状。(5)水质分析原则。不同地域的水分中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及化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物质,有些可以致病,有些可以治病。风水文化理论主张考察水的来龙去脉,辨析水质,掌握水的流量,优化水环境。(6)坐北朝南原则。风水文化理论强调城市与建筑的“面南朝阳”,这即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又有着非常合理的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依据。(7)适中原则。适中原则要求突出中心,布局整齐。适中的另一层意思是居中,洛阳之所以成为九朝故都,原因在于它位居天下之中,级差地租价就是根据居中的程度而定,银行和商场只有在闹市中心才能获得最大的效益。(8)顺乘生气原则。风水文化理论提倡在有生气的地方修建城镇房屋,这叫做乘生气。只有得到生气的滋润,植物才会欣欣向荣,人类才会健康长寿。

三、渗入风水文化原则的现代建筑对营销的促进作用(以南昌市丰和新城楼盘为例)

当代社会的发展,是以城市建设为中心的。但众多的城市却没有山峦,或缺少河流,似乎与传统风水理论原则中强调的依山傍水距离甚远。由此,现代化的风水文化理论要适应当代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的高速发展。在考察城市中的风水状况时,可以略加变通,将一座座的楼房看作是重重迭迭的山峰峦头,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道路,看作是一条条的河流溪水,依然可以找到符合传统风水宝地的范例。因为对于城市、民居建筑而言,自然环境即山岳河流等要素的影响,远不及毗邻宅周的其它屋宇、墙垣及道路等影响更为直接和密切。而渗入了风水文化原则的现代建筑,因注入了文化附加值,对房产的营销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南昌市一楼盘丰和新城,受到消费者的狂热追捧,消费者几天几夜地排队等着拿号购房。

丰和新城位于红谷滩中心区、凤凰洲及老城区的衔接点上(新城区与老城区契合处),丰和北大道与庐山南大道的交汇处,交通四面八达,与八一桥自然过渡,2分钟实现新老城区的生活机能切换,享受周边丰裕配套。通过恰到好处的位置与距离,为居者制造出进退自如的生活时间表。西北紧邻凤凰花园、东方海德堡等楼盘,南望滔滔赣江,与江南名楼滕王阁隔江相望。与庐山南大道、丰和北大道成45度夹角,避开正喧嚣,同时使所有建筑均拥有最大角度的江景视线。

丰和新城依据原始地貌,而师法自然,每个组团均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景观主题,各组团之间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社区主入口设于东北角,园林景观的主轴线南北贯穿,通过轴线式层层递进的园林景观作为串联整个社区的带状连接,使社区的统一性、完整性得以保证。

总体户型设计坐北朝南,尽量减少东西向住宅,力求小进深、大开间,确保每个单位的通透开敞,同时注重与南昌独特气候条件相适应,为让每户窗前有景,楼宇之间相互错列,地块四周高而中间低,恰似鲜花的花瓣包裹着花,这样既减少高层的压抑感,又增加建筑空间的通透性,整体布局和谐统一,呈现变化丰富的天际线。通风采光极佳,拥有极好的景观,满足住户对户型美观而舒适的双重需求。

篇4

罗素(Bertrand Russell)在《西方的智慧》一书中指出:“教师的作用就是一种引导,引导学生自己领会知识……这就是我们今天高校里的那种有指导的教学方法。由此可见,教育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由思考。”罗素的提醒对于我们环艺专业的《酒店空间设计》课程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酒店空间设计》在室内设计专业方向中属于核心课程,教师从课程一开始就应该通过介绍或者以师生互动方式让学生了解该课程的意义。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意识到:酒店是具有居住功能但又不同于以往所设计的住宅、小型别墅等居住空间的模式,而是人们在住宅中的居住方式在商业空间中的一种短期释放。而这种带有居住性质的商业空间的结合性设计将从寻找学生设计的问题开始,熟悉和完善具备社会需求的设计者能力。另外,《酒店空间设计》的教学在室内设计专业这样一个对文理科分析能力并重的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好的或者合理的教学方法很重要,尤其对于工科知识相对贫乏但以叛逆个性自居的艺术生来说,根据知识及专业要求出发,在授课过程中采用讲授、问答、讨论、引导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尤显重要。

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尝试了一些新的方式方法。首先是每次上课前都要在黑板上拟定3-5道思考或选择题让学生回答,由于这种方式以前不曾经历,学生有比较大的抗拒心理,但还是能够调动其思维朝课程预定的教学目标发展。

其次根据学生对基础知识教学的叛逆态度,采用案例引导的方式,把案例编入教案并在课前6周上传到学院的校园资源计划平台CRP(Campus Resource Planning)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学习,减少课堂上照本宣科的说教,把课堂时间集中到目前流行的酒店设计案例中,比如广州美院的集美组主创力量设计的番禺长隆酒店、贝聿铭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等经典案例,让学生始终被鲜活的前沿资讯吸引,使得被好奇与叛逆所激发的原创力在课堂讨论中碰撞出灵感,教师在必要的时候根据学生的状态适时抛出课程作业,按照教学计划的预期,《酒店空间设计》课程采取任务书驱动设计模式,把课题设计的要求与期限提前释放给学生,而且把课题设计的条件限定、设计对象做了充分说明,以期让学生在课程集中的下半段期限内能够自主完成。这样的安排促使学生去发现课题设计中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针对自己发现的与目前相关的酒店案例以及这些酒店存在的利弊等不明白的地方能够主动来求教老师,引导学生从设计的被动式转变为主动需求和设计冲动。

这种率先提出课题的任务驱动型设计,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针对每个学生的个人情况和观点的梳理,对学生提出符合个人能力的任务,在随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自身的见解去寻找设计素材并制作相应的PPT作课题进展汇报,以此展现课程设计进度的同时也是对学生观察和把握设计能力的一次整理。笔者针对每个学生的ppt做分析点评,对每个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和期许,而学生会针对老师的提问做出相应的回应。这样的方式对于课题设计的推进起到信息和能力的双向互动,期盼能成为一种良好的循环。

引导学生逆向利用案例

西班牙建筑师阿勒(AlelondrodeloSoto)在马德里高等建筑技术学院任教时为毕业典礼上的学生作过一次致辞。演讲中他把学生的“叛逆”个性和资深设计师身上特有的“经验”并列起来,这种对等其实是设计教育中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叛逆与“经验”看似对立,其实它们也有共同关注的对象,那就是对实践案例的分析。事实上“经验或知识”很大程度上就是对案例的总结、消化和积累,所以对优秀的设计案例进行模仿与借鉴是持有知识中“叛逆”精神的前提,设计教育既要保护艺术生不羁的个性空间,又要顾及基础知识的传递,因为学生的设计创作很大程度上依赖知识的积聚与沉淀,课堂教学中同样面临这两方面的选择问题,偏向叛逆精神的设计教育所顾虑的是缺乏评价的标准,偏向设计“经验”的教育考量的则是推动知识的更新动力。如何把这两方面在酒店空间设计课程中有效的结合起来,是我们课程教学努力的目标,笔者希望能够利用案例工具来嫁接基础知识教学与实践设计之间的矛盾。

在众多的酒店实际案例中,笔者精选了集美组的长隆酒店和贝聿铭的香山饭店作为课程教学案例,并积极鼓励学生顺着设计师的逻辑倒推其设计思维的原始过程,空中课堂里的课程教案中已包含教学案例,上课前就要求学生对它们进行综合分析,对案例全面深入的讨论也在课堂教学中展开,教案中着重强调的是酒店空间设计中的创意来源、空间界面、平面布局和结构关系几个环节。其他涉及到的环节包括酒店的类型、设计的表达和表现、设计手段和使用材质的关联。

课堂讨论中首先推出的长隆酒店案例侧重于对撒法理(SAFARI)风格的设计,集美组针对长隆酒店的功能问题基本解决后,通过对国内外的综合考察,确定以非洲撒法理风格为装饰设计的中心,撒法理风格是19世纪英国殖民者在东非发展起来的,是第一个与非洲野生动物发生关系的时尚风格,集美组在设计时努力创造一个国际特定的旅游氛围,室内大量采用天然材质,比如天然的石块、木料等,为突出撒法理的特征,集美组在酒店餐厅的顶部用帆布或者亚麻布帆营造非洲气息,各种共享空间及娱乐场所等界面还用羚羊角交错组成壁灯,有跳跃的羚羊雕塑布置在大堂的中央底座,低矮并带有非洲部落特色的总服务台和大堂酒吧形成游客视线的中心。

为增强长隆酒店的旅游消费功能,集美组还特意在庭院的设计中组织了动物景观,恰当地凸显了野生动物在整个酒店空间中的强势地位。集美组的长隆酒店案例帮助学生思考怎样建立形式与功能的合理关系并把这种理解落实到酒店空间的设计中。比集美组的长隆酒店案例更早的是贝聿铭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适合在课程早期的场地空间讨论中引用,香山饭店案例是场地关系、地方文脉以及装饰空间综合关系的绝佳案例,贝聿铭创造出一种改良的中国式合院平面布局模式,既有中国古典装饰的传统特色,又涵盖了现代主义的韵味。整个饭店依凭山势,蛇蜒曲折,院落相间。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饭店中心面积780平方米,仿北京四合院天井式设计。饭店在1982年开业后,又在2007年重新装修,共有客房总数283间,标间面积36平米。

经典案例倒推获取设计的一般程序及立意思想后,接下来要求学生开始课程作业的构思与设计,尽管“酒店空间设计”的课时较短,本课程的教学依然按照方案设计的概念阶段、方案设计深化阶段、方案设计表达阶段三个方面有序推进。鉴于时间限制,课题设计中的模型制作更改为设计草图或3D建模替代,在方案设计初期,让学生通过草图体验和分析空间功能、布局,笔者通过学生的完成情况指出利弊,提出新的要求;在方案深化阶段,学生会通过透视图等辅助手段进一步完善,同时发现新的空间设计形式;在设计最终的表达阶段,学生会用效果图来说明和展现个人的理念和成果。

课程作业及教学总结

本次课程作业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广州五星级酒店的首层空间,一层总面积约2800平方米,首层的功能需求:接待大堂(含总服务台及休息区等),行李房及贵重物品寄存处,大堂吧、西餐厅(自助早餐、西餐正餐)、商务中心、购物中心、美发美容室、旅行服务社及电话室、现场办公室及行政办公室等。

设计要求:

(1)绘制平、天、主要立面图2个及节点大样图若干

(2)接待大堂手绘图

(3)功能划分合理、设施设计方便、配套齐全、室内装修高档、选材豪华、具有突出的装饰风格或具有地域特色的装饰风格。

(4)平面布局要考虑到消防分区或符合消防规范

(5)天花中要考虑到中央空调的风口定位。

(6)绘制效果图4-6个(可以是电脑或手绘效果图)

(7)施工图一套。

本文选取了2份作业在这里作简单的介绍,这些作业是学生不断改进的结果,也是多轮设计方案中的最终一轮。它们也可以被理解为一个中间阶段,陈伟亨同学的方案设计是混合风格,在设计中呈多元化展示的状态。以中西柔合建筑环境艺术为主要特征,其室内装饰陈设既实用,又具有传统特征。孙雷同学的设计为构成风格,融合了现代设计的前沿元素。两位学生在首层设计中除了要处理环境关系外还要把握对不同使用空间进行合理配置的技巧,其平面布局上均采用了相对对称的轴线,教学案例为他们的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设计没有停留在平面布局的关系上,而是在功能空间配置和内部空间感受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深化,整个作业展示出设计通过不断更改与推演后所获得的良好品质。

总结起来本课程的教学动机源于教师对艺术生叛逆个性的理解并试图通过编制实践案例引起他们的兴趣,为了实现这个动机,笔者在课堂中应用以适合引起学生思考及课堂讨论的启发式教学,通过各种生动的案例在教学过程反复出现,强化学生的思维按既定模式推进,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学会欣赏和思考案例中内在的逻辑,避免对案例某些手法的简单模仿。

最后,本课程的教学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流程。课程流程从提出问题、分析讲解、实际操作、教师点评,再到提出新的问题、引出新的教学内容。环环相扣,让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螺旋型的课程流程中自然累积,整个课程教学目的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到引发设计程序的思维方式建立。

从本课程的教学中,笔者发现2个问题:

(1)课程的属性与艺术生知识结构的巨大落差造成上课质量的完整性,本课程以建筑学、人体工程学、环境行为学、社会学等为基础,对这些知识的欠缺使学生对课题设计的表述乏力。

篇5

中图分类号:[F28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我国,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加快,我国城市中的建筑,已经渐渐摆脱了过去北方以胡同、平房为主;南方以楼阁、弄堂为主的简单建筑风格,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现代化高楼大厦。楼房越建越高,楼房的占地面积也逐渐的扩大。那么,对于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如何才能确保其楼房的质量在逐渐升高的过程中越来越稳固呢?我认为,一栋楼房能否建设又高又稳,最主要的是取决于底层房屋的建筑设计。而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的是住宅楼与商业楼的底层房屋建筑设计。

首先是住宅楼的底层房屋建筑设计。按照我们国家对于住宅的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底层的住宅一般是一至三层的住宅,大体可分为城市集合性的底层住宅、别墅型的住宅和农村住宅。底层的住宅设计有以下的特点:

使住户较为接近自然,一般在底层还带有院,使得室内可以向自然环境有机的延伸。

底层的住宅色剂因为其体量和尺度较为小,可以与地形、地貌、水体等自然环境能较好的融合在一起。

体量较小,自重较轻。底层设计在地基的处理、整体结构和施工技术等方面,相对的简单,所以费用较低。

底层住宅房屋在设计中一直存在的问题就是潮湿、噪音、不安全、污水倒灌 ,通风采光及卫生环境条件恶劣等,以及浪费土地资源、不经济作物。由于其可容纳的人口较少,所以使得那些为居住服务的道路管网以及其他的一些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率较低。

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们的住宅楼是以商品形式逐步进入市场,这改变了多年来的公房低租、无偿分配的原则 ,使得城镇住宅由社会福利型向经营型发展。但是,住宅楼在底层的建筑设计过程中,难免还是会遇到潮湿、噪音、不安全、污水倒灌 ,通风采光及卫生环境条件恶劣等一直存在的问题,虽然说有的住宅楼采用了底层商业楼的方式,但是这种方法只能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才可以采用,比如像那些临近繁华街面的住宅区而言,普遍就是采用这种方式的,但是这样的效果一般不是很好,因为他具有一定的区域局限性,所以说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解决。

加强防范意识 ,提高安全保障。同时对于建筑设计师而言,要严格遵守《城市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建设管理规定》。同时要求具备防撬、防踹、防攀援、防跨越以及防爬等安全的措施。同时也希望物业管理方面可以加强治安方面的措施,来确保居民的人身以及财产安全。

解决排水以及排污的问题。解决这一方法,我们除了要加强下水管道的清理问题,保证施工的安装质量以外,还要适当的加大对于水平管道的坡度和管径,从而减少堵塞。

提高底层居民的私密性,将底层的住房可以设置为单独的出入口,同时与单元门进行分开,并尽量的妥善去安排与庭院的入口来相结合,从而减少了上下楼居民对于底层住户的干扰。

改造传统的地面作法方式,彻底的根除底层建筑潮湿的问题。我们具体的做法是,在混凝土的地面垫层上加上柔性的防水以及保温的材料,同时设置其架空的地面来使其面层与土壤进行脱离,这样做可以更好的解决地面的返潮问题,从而可以提高底层建筑工程的档次。

在底层房屋设置半地下室。也就是在我们住宅小区的设计中,我们可以在每三到四栋楼中来选择一栋住宅楼下面的位置来设置半地下室,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地下室来作为自行车的车棚。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不仅可以有效的来坚守底层住户的返潮以及返水等问题,同时也减少了存放在住宅小区内自行车的乱停乱放等现象,从而可以美化我们的小区环境。

对于住宅的室内设计要求,功能空间的条件上要有朝向、通风以及采光;从功能的空间形态上,要考虑房间的大小、形状以及位置;从功能关系上讲,要注重功能空间的相互联系以及联系方式。对于住宅的室外建设设计要求,主要是在合理的使用各个功能空间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追求空间带来的美感,创造出良好的空间气氛,这主要包括了房屋周边的自然山水环境以及像内外的庭院和露台等,我们还可以将室外的魅力自然环境因素通过借景、导入以及穿插等方式引入室内,使我们再室内就可以观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从而也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情趣。

以上是针对于底层住宅楼的建筑设计而谈的,下面我们再谈一下商业楼的底层房屋建筑设计。

商业建筑,是按照建筑学的分类,指主要为有形的物品进行现场买卖的商业活动建造的空间场所,甚至有的不包括餐饮类的建筑。其中,现代的商业建筑按照建筑形式可以分为独立型的商业建筑、复合型的商业建筑、商业楼以及商业街;按照市场的范围之内可以分为社区的商业建筑、区域型的商业建筑、城市型的商业建筑以及超级型的商业建筑;按照建筑的规模可以分为大、中、小三类。这里,我们主要说的是底层大中型的商店建筑。

就底层的商业建筑而言,位于底层大中型的商店建筑基地应该选择在城市的上而言地区或者是主要道路的合适位置。这样的建筑在设计上应不要少于两个面的出入口并与城市的道路相互邻近,或者是基地内的应该有不少于四分之一的周边总长度和建筑应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与城市的道路相互邻近;基地内应该设计净宽度不小于4M的运输消防道路。

对于一座有一定规模的商店的平面功能设计而言,按照使用的功能可以分为营业部分、仓储部分以及辅助部分三个部分,营业部分主要是营业厅、入口橱窗以及顾客的卫生间等;仓储部分主要库房以及运货设施等;辅助部分主要办公室、会议室以及卫生间等。而其中,营业厅为主要的功能空间,面积约占百分之五十五以上,因此占底层主要的位置和较大的空间,因此营业部分应基本上都在底层设计。这样就可以更多的吸引顾客,邻近城市的道路。

对于底层商店建筑中营业厅的设计,其空间通常应为大开敞的空间,以便于布置其柜台还有顾客的购物。根据营业的面积和商品的布置情况还可以分层分部分来设置营业厅。底层的横向的流线设计与组织应该使顾客可以顺畅的浏览并选购商品,以避免其死角并且能迅速和安全的疏散。

大中型的商店建筑主要出入口前,都要按照规划以及有关部门的要求,设计相应的集散场地以及能供给自行车和汽车使用的停车场地。

对于底层的平面设计与布置要按照商店的使用功能组织好顾客的流线、货运的流线、店员的流线以及城市的交通之间的关系,避免彼此之间的相互干扰。并应该考虑到防火疏散等安全措施。

其实,不管是大中型的商业建筑要求缜密的设计,小型的商店也需要详细的设计,一般而言,小型的商店,尤其是以便利商店、超市为主,都分布在底层的建筑群内,这样做充分利用了底层房屋对于人们的便捷。另外,商业楼里的超市基本上都位于底层甚至是地下,这样的安排主要是以人们的便利为主,同时,超市的货源较广,如果是安排在高层上,货物的运载也是一个比较麻烦的事情。因此,商业楼的底层普遍以与人们生活有关的物品为主。

篇6

一、整合教材,精心编写教案,为创设情境做准备

这门课程知识点多,内容繁杂,在编写课堂教学教案的过程中,教师要立足每年的《全国导游人员考证大纲》,对所要讲授的章节进行合理整合。笔者认为,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将其划分为几个教学主题,确定每个主题的教学目标,并在每个主题下面安排一至两个情境。教师要为情境创设准备材料,解释角色、背景并分配角色,要求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如本教材编写组是把“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和“中国著名古典园林”作为完全独立的两个章节。而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则把这两个章节整合为相联系的4个课时,把这一内容创设为以颐和园为代表的北方园林情境、以拙政园为代表的南方园林情境、以清晖园为代表的岭南园林情境。

二、选用合适的方式,创设有价值的情境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也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具有生活性、形象性、内含问题性、情感性。因此,从有效价值的特点出发,笔者常用的情境教学法有下列三种方式:

(一)走进生活,实景展现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第一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教师进行实景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就是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包括直接和间接形象),一则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二则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

如教师讲到古民居——徽州明清住宅时,教师将学生带至夫子庙,让学生自己观察马头墙、狭小的天井、精美的木雕。这与中国情境法教育专家李吉林老师提出的“要以周围世界为源泉”理念相一致。

(二)采用多媒体,创设模拟情境

如讲到“九寨沟风光”时,虽然有很多华丽的辞藻来描绘九寨沟的风情,但学生只能望梅止渴,凭自己的想象力去理解什么是人间仙境。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有的可能正确理解了,有的可能理解上有偏差。因此,这时如果播放一段九寨沟风光的视频,再配上一首回味悠长的当地民乐,可以引起学生情感共鸣。这正契合李吉林老师所提“用美的教学手段,显现美的教学内容,达到美的境界”。

(三)有效设问,创设情境以引发思考

课堂是新认识的生长点,新激情的鼓动器,学生带着疑问进课堂,带着更多的疑问出课堂。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情境中的问题应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提出,适合全班同学的实际水平,以保证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能处于思维状态。另外,问题的设计和表述要具有新颖性、奇特性和生动性,以确保问题有真正吸引学生的力量。

如授课菜系流派——川菜这一内容时,教师设题如下:(1)“你吃过夫妻肺片吗?”(笔者所处城市市民普遍嗜辣,夫妻肺片是常见菜)这是为引出新课内容。(2)“吃过夫妻肺片,你的感觉是什么?”这是让学生探究本次课的教学难点——川菜的特征。(3)“你还吃过与夫妻肺片口味类似的菜肴吗?”这是让学生总结出本课的重点——川菜的代表名菜。三个问题目的明确,生动且易作答。

【参考文献】

篇7

同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在中国建筑学科的发展中,以其自身的学术影响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有机会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度过了一年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现将所了解的建筑系教学情况向同行作一简要介绍。在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今天,希望对建筑教育的发展有所帮助。

一、教育资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有建筑系、城市规划系、景观学系和设计创意学院,6个本科专业,6个硕士点,5个博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本科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上海市精品课程5门,形成了完整的学科建制和学科整体发展优势。

(一)教学团队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教师以学科团队方式组织整个日常管理和教学。2001年开始,学院逐步撤掉教研室,组建以研究方向为纽带的团队, 其目的就是可以把研究内容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每个团队由3~10 人组成,在这个基本组织中,教师有决策的自由和自我组织、自我发展的可能性,能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潜力,以形成学科建设多方位的联系,包括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间的联系,教师与学生间的联系,学科间的联系,国内与国外的联系,等等 [1]。目前,全院已有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科团队30多个。

建筑系师资大都来自国内外著名建筑院系,现有在编教师125名,其中教授、副教授80名,具有

博士学位的教师67名,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1名,上海市高校教学名师2名。拥有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各1名,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1名,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院士(Hon. FAIA)3名。外聘博士生导师中,有国内建筑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聘有贝聿铭、查尔斯·科里亚、安藤忠雄、理查德·罗杰斯等国际建筑大师为名誉教授。

全系每年招收建筑学专业本科生(含室内设计专门化方向)约120名,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本科生约25名,其中外国留学生比例约10%。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20~130名左右,博士研究生25~30名左右[2]。师生比例在1:7左右。

(二)教学设施

同济大学建筑学院拥有A—E五栋教学楼,教学空间非常宽裕。A、B两栋楼是以日常教学为主,包括理论课和设计专业教室以及大小报告厅;C楼以教师团队工作室为主,研究生课程有时就在教授的工作室讲授;D楼有设计基础形态训练基地、艺术教学创新基地、中国传统家具教学实践基地等10个分基地,高密度人居环境研究和城市规划与设计现代技术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E楼原为设计院,现为学生专题设计和毕业设计场所,以充分实施“预备建筑师”计划。

(三)图书资料

B楼的一层为学院专用图书馆,截至2009年,拥有各学科藏书343万册,其中中文藏书277万册,外文藏书65万册。中文建筑类图书共11 986种,85 773册;外文建筑类图书共5 922种,10 396册;中文建筑类期刊共572种,980册;外文建筑类期刊共810种,14 415册[2]。图书馆开放时间为9:00-22:00,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这里自由阅读、查阅资料、自习、构思方案。

(四)学术平台

《时代建筑》和《城市规划学刊》编辑部设在C楼,这2本杂志都是业界权威期刊。《城市规划学刊》创刊于1957年,是国内最早的城市规划学期刊。《时代建筑》是一本以中国建筑为特征具有国际水平的杂志,关注国际思维中的本土特征,用世界的眼光探索中国命题,强调本土特征中的国际化品质,具有超大即时的信息容量。

(五)实践平台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是同济大学规划建筑服务的产业平台,同时也是建筑教育和实现“预备建筑师”计划可依托的实践平台。

两个设计院凭借雄厚的设计实力、丰富的人力资源、先进的设计手段,跻身全国前五名之列 。借助其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充分发挥“产学研”相结合的综合实力,给教学提供了社会实践机会。

二、 培养方案

(一)学位制度

一直以来,高校建筑系都是五年制。从2010级新生开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率先改革学制,推广“4+m”学制,即本科阶段4年,研究生阶段2年到3年。这意味着,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可以压缩到6年的时间。据悉,这一改革在同济大学开展之后,有望在全国建筑专业中推广。

按照新的学制要求,本科阶段,建筑学专业学生按培养计划要求修读各类课程,达到相应总学分即可毕业,可获得建筑学专业工学学士学位。建筑学专业硕士按培养计划要求修读各类课程,攻读的年限为2年、2年半、3年不等,只要修满总学分,即可授予学位。而与国际知名高校联合培养的建筑学双学位硕士则需要3年的时间 [3] 。

在这次改革中,硕士研究生期间强化了在设计企业(设计院)的实习时间和要求,全面加强实践课程。实践课学分比重由20.3%增加到36%,并强调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学生,要求企业按教学要求指导学生实习,同时对教师的企业背景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课程设置

本科生的培养方案设定了建筑学派的68个知识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这68个知识点才能离开学校。所有课程也都围绕这68个知识点设置,以保证教学的延续性。

1.基础入门课

基础入门课程主要有设计概论、设计基础、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基础、中外建筑史、建筑理论与历史、计算机应用、美术等。这类课程的讲授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建筑的定义、属性、思维方法和职业特点,以及当代建筑概况。通过图像的记录与转译、环境认知与设计思维的徒手表达、图像的采集、工程字体训练、摄影创作技法与平面构成(色彩)练习、建筑抄绘与测绘等,培养学生完整的建筑设计理论素质、技术能力和价值观,从而达到能力训练目的。

2.设计主干课

设计是建筑学本科学习的核心课程,占总学时数的比例较大,作为主要的教学科目贯穿于本科学习全过程。包括公共建筑设计与原理、住宅建筑设计与社区发展、建筑群体设计、高层建筑设计、大跨度建筑设计、建筑改扩建、城市设计与更新、室内设计、细部设计与建筑构造、建筑环境控制技术、环境艺术设计等。设计题目由简到繁、由浅入深,保持着建筑专业三维空间设计的优点,同时训练学生的各种专业能力:方案创造能力,解决空间问题能力,方案的比较、评价和修改能力,组织和管理设计过程的能力,对人和场所、活动和设施之间关系的洞察能力。设计课程及周学时安排如表1所示。

3.实例研究和实习课程

所有的建筑教育学校大都利用所在城市的有利条件,对城市和建筑进行不同范畴的实例研究,如麻省理工学院以波士顿地区建筑为研究对象,宾夕法尼亚大学以费城为研究对象。同济大学则以上海及周边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建筑评论、传统建筑与历史地段保护、上海近代建筑研究、建筑经济与建筑法规等实例研究课程的教学,训练学生分析环境以及把分析结果转换成设计目标的能力、协调复杂关系的能力、建筑设计成果的实施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在实践中表达和学习的能力[4]。其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

4.校企培养新理念

结合教育部倡导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同济大学自2010年起开始实施学生就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一体化的校企培养新理念——“预备建筑师计划”,以解决在校学生实习与学业安排的冲突,缩短学生就业后的适应期,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竞争需要。通过学校培养向企业后延、企业人力资源向学校前伸,适应职业建筑师所需的工程实践、工程创新、工程研究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需要,实现学校、学生、企业、社会多方共赢。

参与“预备建筑师计划”的学生为五年制本科生,时间为第8和11学期,培养环节主要有生产实习、参观企业、聆听讲座、参与工程项目实践。毕业设计题目选题来源于企业(设计院),依托与企业共建的校外工程创新实践基地,指导教师采用双师制,由校内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担任,使学生熟悉行业政策法规、具备良好职业道德、了解相关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拥有解决建筑设计技术问题的操作技能,具备解决工程问题的实际能力和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预备建筑师”。

为落实培养目标,学院规定参与“预备建筑师计划”的教师应具备在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每一届学生有6门专业课是由具备5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主讲。参与“预备建筑师计划”的学生在升入四年级时,与企业签订就业意向协议,以使他们能专心于学业。

目前,上海市规划研究院、现代设计集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多家综合甲级设计企业已与建筑学院开展了“预备建筑师计划”的校企合作。

三、教学特色

(一)建造与建构

同济大学建筑教育延续德国“包豪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并在其基础上发展为自主创造、博采众长的学术风格和教学特色,特别强调学生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从入学开始,新生被灌输的第一个观念就是创新,第二必须动手实践。学生在学校不仅是学一些理论性的概念,还有很多动手直接操作的技术和经验。学习过程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建造的过程。

自2008年起,每年的5月底,建筑学院都会举行一届建造节,每组参赛学生经过8小时辛苦、紧张、快乐地建造,用纸板搭建风格各异的房子,并在里面居住一晚,真实体验了自己建造的空间,领会、把握了建筑最基本的要素——适用、经济、美观。这样的教学活动在激发学生创新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空间架构的认识,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

同济大学“以建构启动设计教学”,把建筑教育由美术型引导到与技术相结合的理工型教育体系中,并致力于空间建构和建造教学的实践研究,采用将空间分析和空间建构分解为设计步骤的教学方式。在设计课的教学中,采用较大比例的工作模型作为主要的表现与研究手段,引导学生形成建构和结构的观念(图1)。如在设计基础课程中,安排学生摆砌砖墙,学生在通过砌筑分割空间的过程中,理解了建造的理念。

(二)设计课程教学

同济大学建筑教学中,设计题目的选定,以专题性、连续性为主要特征,教学重视对空间的认知体验和对材料结构的真实建构,循序渐进地使学生认识到建构在空间设计中的主动作用,从而使空间设计问题明晰化。

一年级的设计课程,结合设计概论和建筑概论教学,向学生介绍一些建筑学的基本知识和工作方法。设计任务围绕建筑表现技法、建筑空间认知和建筑材料的建构设计,如里弄住宅建筑中色彩的采集、面积的对比、城市环境认知等,目的是向学生综合介绍场地、道路、纪念物、外观等基本要素。学生通过设计、模型制作及研究过程,对这些问题逐步加以熟悉(图2)。

二年级的设计课程,则注重建筑形态哲学的形象表达方面,强调在建筑形态的理解和把握基础上进行视觉表现。通过生成技术和空间句法,理解建筑功能及空间特征,强化空间组织能力,提高建筑综合造型能力,建立环境观念。具体任务有小品建筑方案设计、建构模型制作、小住宅建筑方案设计、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方案设计、幼儿园建筑方案设计。

三年级设计课程的一系列题目设置,体现了对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的学习与应用,建筑类型不同,教学目的也不同。如区县图书馆、展览馆建筑方案设计,其训练目的是掌握公共建筑的功能布局、流线组织、建筑形式、屋面和楼梯构造;民俗博物馆、山地建筑和滨水建筑、商业中心等题目的设计过程则是鼓励学生对文化、地域、建筑、历史等与人类居住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思考,从而使他们意识到建筑与人文环境紧密联系。

四年级的设计课程集中在第7学期,是一项复杂性、协调性、实践性、社会性都很强的专业设计工作,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的能力,了解和掌握高层建筑设计的特殊问题和一般规律。题目主要是旅馆类建筑、商办类建筑、商住类建筑和专题设计,如搜狐大厦建筑方案设计、时尚青年城建筑方案设计、旅游区四星级酒店建筑方案设计、城市综合体建筑方案设计,等等。这些题目多是教师的实际工作项目,学生通过现场参观、基地勘察、模型制作、方案推敲,掌握现代高层建筑的设计规律,包括结构、设备、垂直交通、安全疏散及消防等特殊问题,熟悉高层建筑的造型处理方法,认识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及景观的关系。

专题设计是建筑设计教学的分化阶段。通过多题目的设置,学生选择喜欢的题目或需要加强学习的方向,为发展学生各自志向潜力与选择专业方向及日后的研究方向创造条件 [6] 。在注重设计概念与设计方法的同时,更强调建筑的特性与共性设计、训练方法及学生的个性发展。

为发挥各位教师研究方向的优势和经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由学生自选教师所设定的多个题目进行教学。专题设计由多个分课题组成,他们包括大跨度建筑(技术性较强的题目)、城市设计、室内设计、建筑构造与设计、住宅设计、建筑历史理论与当代设计、校园建筑设计、建筑数字化生成、历史建筑保护设计等。学习方式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情况,采用独立的或几人一组集体的方式进行,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每个学生都要递交自己的设计成果,即集各学科于一体的最终完整的设计。

(三)专题讲座

同济建筑城规学院在各个学科方向都有完整的学术梯队,校内及校际的学术交流非常活跃。常进行团队学术活动,每个研究小组的成员都定期作研究进展报告,针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充分讨论。要求每个团队每学期必须轮流作学术报告,同时定期或不定期邀请国外及国内其他研究单位的学者作报告,了解国际、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前沿动态、开拓思路。可以说,除了节假日之外,平均一天一场专题讲座。

仅笔者在同济的一年时间里,就先后有安藤忠雄、妹岛和世、矶崎新、安托内·普利多克、米歇尔·舒马赫、弗兰克·盖里这些世界级的建筑大师在同济大学举办讲座。学生在这么频繁的“学术声音”里,拓展视野,增长见识,对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必将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四)教材选用

同济建筑系的教师既是高校教师,又是注册建筑师;既在学校担任教学工作,又在设计企业从事建筑创作。许多教师还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他们既从事教学,又从事创作,同时致力于此领域的学术研究。灵活、宽松的工作环境,教师能够及时将经验带入课堂,也能把最新的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

在教材的选用上,教师大部分都不用固定的教课书,也不指定教材。他们认为,一本教材,从编著到印刷、出版至少要2年时间,这种滞后性会限制学生思维、不利于跟踪学科前沿。有的教师会把准备出版的书作教案,有的教师则用自己的分析内容和研究成果作教案。课堂上会发给学生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推荐大量的参考书籍,还有大量的笔记,这些便是学生最终的考试依据。所以,虽然上课不考勤,但是学生听课积极性反而很高。

(五)考核方式

在同济建筑教学中,考试不是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唯一形式,而调研报告、课程论文、课程设计和课堂讨论才是考核重头戏。与传统的考试相比,新型的考核方式不仅可以考察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还可以从个性化发展的角度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对问题的理解能力。

在设计课程中,最客观的考核方式就是“评图”课。每一次设计交图,班里所有学生的成图将被粘贴在教室的评图板上,所有的工作模型也摆放在相应的图纸下面。指导教师不担任评审,评审团主要由建筑设计、技术方向的教师、校外专家、外校教师组成。每个学生通过讲述过程、解读模型、播放动画,尽可能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教师将逐一询问每个细节,捕捉每一思路,领会设计者的创作动机。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增加学生之间的纵向影响。

四、结语

同济大学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促进建筑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建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已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高等建筑教育体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建筑工程技术人才。不论是教学体系还是教学方法都值得学习和借鉴,但是,在学习同时应结合自身院校特点,取长补短,把实践育人放在首位,不断提升建筑教育的质量,为社会建设培养更多的建筑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伯伟.加强学科建设,提升核心影响力[J].时代建筑,2001(5):20-22.

[2]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网络在线[EB/OL]. http://.

[3] 文汇报.同济大学新模式培养建筑师 建筑系本科不再读5年[N].上海:2010-09-13.

[4] 李丽.中国现代建筑教育技术的探索[D].上海:同济大学,2006:32-34.

[5]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本科培养方案[Z].2010:118-120.

[6] 钱锋.建筑设计(4)课程教学大纲[Z].同济大学本科教学大纲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分册.2006:292-293.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rchitecture specialty in Tongji University

ZHAO Jing-xin1,2, HAN Bo1,2, LI Yong3

(1.School of Architecture,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P. R. China;

2.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ing,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yang 473004, P. R. China;

篇8

2.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钻研教材,合理设计教案,特别注意问题的设计。设计的问题容量要大,要有思维价值,既能引发学生认识冲突,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又要难易适度,融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于一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确保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在总的设计过程中,教师既要注意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处以及有思维价值的地方,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比如在上《数星星的孩子》一课时,文中说奶奶认为星星数不清,小张衡认为数得清。“到底星星能数得清吗?”这一问题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学生各抒己见,振振有词,许多学生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还运用了自己从课外书所掌握的知识,一个问题使课堂上出了意见分歧、据理力争积极思维的现象,一番争论后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了发展,创造思维水平得到了提高,这样学生必然会越学越聪明。

3.加强指导,使学生善问会答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也就是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首先要鼓励学生好问。爱提问是孩子的天性,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保护他们这种天性,对于孩子的提问,不管是对是错、是大是小,都不应该批评或嘲笑,而是要满腔热情地引导。其次要教育学生善问。在充分调动学生好问的基础上,要逐步引导学生围绕课文中心,重点进行设疑,要求学生提出有价值、有思考性的问题,也就是要学会提问题,努力引导学生学会从浅显的提问趋向深层次的提问。例如我在教学《蟋蟀的住宅》一文中,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发问:“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住宅的伟大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这么小的蟋蟀能建造出如此伟大的工程?有的课文中心比较含蓄,我们可以从中心上发问,这有助于对中心的领悟;还可以从语言运用上发问,看看语言运用在表达内容或思想感情上有什么差别;从标点符号的运用上提问,尤其要引导学生注意省略号、引号、叹号的使用,看看有什么值得提问之处。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在阅读中多思、善思,做到学了问、问了学,从“好问”逐步做到“善问”。

此外,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释疑解答的能力。引导学生质疑是手段,释疑才是最终目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教给学生“会学习”的知识方法,善于启发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例如我在教学《金色的鱼钩》时,一位学生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老班长有没有完成上级交给他的任务?”一部分学生认为老班长没有完成任务,因为还没走出草地他就牺牲了;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老班长完成了任务……在学生争论不休时,我适时抛出了问题:“为什么老班长在临死前说自己没有完成党交给他的任务呢?”问题一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再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终于明白:老班长非常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他的任务,尽管他为之献出了生命但他仍然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足可见他对于革命事业忠诚。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自读课文,独立思考,得出正确答案,感觉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

4.尊重学困生,使其品味成功的喜悦

篇9

交通工具是现代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这些交通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会给我们人身安全带来危害。于是对幼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成了一种必要的活动。为了让幼儿懂得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所以我选择孩子们生活中最常见和亲身体验过的交通工具“公交车”来设计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交通工具与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关系,懂得乘车时应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乘车小常识,增强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

2、激发幼儿主动关心别人,愿意做一名文明小乘客。

3、在绘画和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结合辖区内的实际情况,选择乘坐安全性最大的车。

【活动准备】

教学图片、音乐《叭叭叭、汽车开来了》、A4白纸若干、油画棒每人一盒

【活动过程】

(一)放音乐带领幼儿玩“开汽车”的游戏,引出课题。

——在音乐声中,幼儿与教师一起开汽车进入游戏场地。

——“小朋友,刚才我们一起开着我们的小汽车来到了我们的活动室,那你们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乘坐过公交车?”

——“公交车是什么样子的,和我们看到的摩托车、三轮车有哪些不一样?

——“公交车前排座位是留给谁做的?

——“我们在乘车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二)教师出示教学图片,与幼儿一起讨论图片上的幼儿做得对不对?为什么?我们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文明小乘客呢?

(1)出示图。“有个小朋友在公交车上与其他小朋友大声吵闹,走来走去的。”

师问:这样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吗?为什么?他该怎么做?

(2)出示图“有个小朋友把头伸到窗外东张西望,而且把手伸出去。”

师问:这样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吗?为什么?他该怎么做?

(3)出示图“有个小朋友在公交车上吃东西,而且把垃圾乱扔。”

师问:这样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吗?为什么?他该怎么做?

(三)小结:

我们在乘坐公交车时都要做一个注意安全,讲文明、讲礼貌的小朋友,不能像图中的小朋友那样不注意乘车安全,不讲文明礼貌。小朋友你下次乘车时,你会怎么做呢?请个别小朋友讲述正确的乘车方法,除了做到正确乘车,还有,出门时最好不要坐三轮车和无照驾驶的私人车。这些车都会小朋友们带来很多安全隐患,你们知道了吗?然后让全班小朋友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乘车的行为。

(四)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教师鼓励、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的绘画,同时细心的添画细节部分,丰富内容。

【活动延伸】

1、展示幼儿作品,讲述作品内容。

2、在交通安全模拟城,组织幼儿玩“文明小乘客”的模拟游戏。

【活动反思】

首先,我通过提问,了解孩子们平时乘坐公交车的经验,让幼儿说说他们在车上看到什么?公交车是什么样子的?车里的前排座位是留给谁坐的?还坐过哪些车?这些车中哪种车乘坐安全舒适?鼓励孩子们能大胆、积极说出自己的经历和想法。

在看图讲述的过程中,孩子们都能积极讲述图中所发生的事,并能正确判断图中的小朋友的行为对不对,为什么做得不对,这样做有哪些危险,从而了解正确的乘车规则。

活动小结时,我请幼儿说说自己乘坐公交车有没有注意礼貌,遵守交通安全守则,大部分小朋友都能积极回答,有的幼儿还说:“以后我要主动为老爷爷、老奶奶、还有行走不方便的人让座。”

在绘画的过程中大部分幼儿都能将自己的想法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但有些幼儿的画较空洞,没有画出具体的内容,还需要更多的启发、引导。

通过这次活动,我班幼儿对安全乘车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知道乘坐交通工具时应遵守的交通规则。

安全教育教案2

【活动目标】

1、观看木偶表演,知道戏水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想象不良行为的后果。

【活动准备】

1、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木偶(或教师与幼儿一起排练情景表演)。

2、图片:泳衣、泳裤,泳帽,救生圈,普通衣服等物品。

3、教师自备轻快的背景音乐。

4、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夏天吗?你们喜欢在夏天玩些什么游戏呢?

2、在情境中讨论玩水时需要穿戴的服装和安全用具。

(1)师:(出示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木偶)有两个小朋友也很喜欢在夏天玩水,你们看他们来了。

(2)旁白:夏天真热呀,浩浩和妮妮一起去玩水喽。

(3)教师(出示泳衣、泳裤,泳帽,救生圈,普通衣服等物品的图片):小朋友们,你知道玩水要穿哪些衣服,带哪些东西吗?为什么要带救生圈呢?它有什么用?不带行不行?

3、观看木偶表演一:不要在泳池里推拉争抢。

①师:浩浩和妮妮带上救生圈去玩水喽。你们看都发生了些什么事?

②妮妮:浩浩,你看,我带了水枪,会喷水呢。

③浩浩:妮妮,我也想玩,给我玩一会儿。

④旁白:说完,浩浩就去拉妮妮,想去抢她手里的水枪。

⑤师: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两个小朋友去水池里争抢玩具,这样做对吗?在泳池里拉扯推挤,可能会发生什么危险的事?

4、观看木偶表演二:不要在泳池边追逐打闹。

①旁白:浩浩抢过妮妮的水枪就跑,妮妮也爬起来要追浩浩。

②妮妮:浩浩,你别跑,还我水枪。

③浩浩:有本事你就来追我啊。

④妮妮:是我的水枪,还给我。

⑤浩浩:(滑倒跌入水池中):哎呦,我掉进水里啦。

⑥师: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互相追跑,会发生什么事情?滑倒掉进水池中会怎么样?

5、教师总结,以律动结束活动。

(1)教师小结:在炎热的夏天游泳,小朋友会感觉很舒服,但如果不注意安全,游泳戏水时也会出现危险。所以,小朋友们在游泳时要带上救生圈,在专门给小朋友用的小泳池里游。不能在泳池边推拉,追逐,水池边有很多水,很容易滑倒,不仅会跌伤,碰伤,不小心掉进水里,还很容易呛水呢。

(2)在音乐伴奏中幼儿跟着教师随音乐一起做动作,动作内容:套救生圈,做准备活动,根据乐曲做不同的游泳动作(蛙泳、蝶泳、仰泳等)。

安全教育教案3

消防安全教案

教学目的:教育学生在火灾面前不能慌乱,学习基本的火灾自救知识

重点:火灾的初步逃生知识

教学过程:

I、火灾发生后,如何逃生。

一旦火灾降临家庭,应抓紧时机进行扑救。家庭常用的灭火工具是水、湿棉被、砂土、干粉等。值得注意的是,电器起火应首先切断电源再进行扑救。若发现火势较大时,应立即拨打火警“119”,说清楚家庭详细地址、起火物品,然后离开火场到主要路口引导消防车前来扑救。切忌贪恋财物贻误逃生时机。

起火部位在自家之外。【初中安全教育教案大全】初中安全教育教案大全。用手先试一下门把手及门是否灼热。如果不觉得热,可用身体和脚抵住房门,小心地将门开一条缝,观察门外火情。若烟雾弥漫,热气由门缝逼进灼热难耐或用手伸到门外上方感到热气逼人,应立即关闭房门,向房门泼水,并用湿棉被、毛巾等物品封住房门,以暂阻火势蔓延进家。若烟雾不大,门外上方热度可以忍受,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必要时把全身用水淋湿或披一条湿棉被,采用低头弯腰的办法打开房门逃生。如果火将门封住,无法由房门逃生,只有依靠外窗和阳台。若楼层不高,可利用床单、窗帘、衣服等物品连接成救生绳捆于窗框、暖气管等物体上,沿绳下滑逃生;也可利用水漏管道下滑逃生。居住在二楼的居民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可将床垫、棉被、沙发垫等缓冲物扔到窗下,再跳楼逃生。跳的时候应采取用手攀窗台或阳台外沿,身体垂直向下的姿态跳下。如果居住的楼层很高,用尽家中之物也无法拥有足够长度的救生绳,应不时地向房门泼水争取时间,到阳台或窗口持醒目之物挥动、呼喊或利用现有长度的救生绳下滑到其它楼层暂避。

如果火不但封了门,窗外也是一片火海时,应将门窗全部关闭,用湿棉被、毛巾、衣物等封堵门窗,同时采取打电话、敲打脸盆、向窗外抛东西等手段吸引外部人员注意,以便获救。

逃离途中切记不可使用电梯。因为火灾中线路常被烧坏,会使你被困电梯中无法逃生。

II、报警电话怎么打?

发生火灾后,要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时,不要紧张,简要说清发生火灾地点,如哪个区、哪条路、哪个住宅区、第几栋楼,几层楼,烧什么东西,有条件的到路口引

导消防车进来,争取时间让消防队员及时赶到现场灭火、救人。

III、住在楼上往哪逃?

楼下发生火灾,住在楼上的人一定要沉着镇静,既不能听天由命,也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果断想尽一切妥善办法。有时,楼梯或者门口已经着火,但火势并不大,这时可用湿棉被、床单、浴巾等物披在身上,从楼梯或者门口火中冲出去。虽然人可能会受点伤,但可避免生命危险。在这种情况下,要早下决心,越是犹豫不决,火势越烧越大就会失去逃生的机会。

如果楼梯或门口被大火封堵,可以通过窗口、阳台、下水管、竹竿等滑下逃生。如果楼层高,其他出路被封堵,应退到室内,关闭通往着火区的门、窗,有条件的可使用湿布料、毛巾等,封堵着火区方向的门窗,并用水不断地浇湿。同时靠近没有火的一方的门、窗呼救,晚间可用手电筒、白布摆动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护人员的解救。

如果其他方法都无效,火势又逼近时,也不要仓促跳楼,有可能的话,先在门窗等牢固处拴上绳子,没有绳子的可撕开被单、床单等连接起来,然后顺着绳子或布条往下滑。需要跳楼时,可先往地下抛些棉被、床褥、海绵垫等物,然后手拉住窗台往下滑。

IV、身上着火怎么办?

发生火灾时,如果身上着了火,千万不能奔跑,因为奔跑时,会形成一股风,就像是给炉子扇风一样,火会越烧越旺。着火的人乱跑,还会把火种带到其他场所,引起新的燃烧点。

身上着火,一般总是先烧着衣服、帽子、裤子。这时,最重要的是先设法把衣、帽、裤脱掉,如果来不及脱,也可卧倒在地上打滚,把身上的火苗压熄灭,或者跳入就近的水池、水缸、小河等水中去,把身上的火熄灭。

V、错误的逃生模式。

原路脱险

这是人们最常见的火灾逃生行为模式。因为大多数建筑物内部的平面布置、道路出口一般不为人们所熟悉,一旦发生火灾时,人们总是习惯沿着进来的出入口和楼道进行逃生,当发现此路被封死时,才被迫去寻找其他出入口。殊不知,此时已失去最佳逃生时间。因此,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大楼或宾馆时,一定要对周围的环境和出入口进行必要的了解与熟悉。多想万一,以备不测。

向光朝亮

这是在紧急危险情况下,由于人的本能、生理、心理所决定,人们总是向着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光和亮就意味着生存的希望,它能为逃生者指明方向道路、避免瞎摸乱撞而更易逃生。而这时的火场中,90%的可能是电源已被切断或已造成短路、跳闸等,光和亮之地正是火魔肆无忌惮地逞威之处。

盲目追随

当人的生命突然面临危险状态时,极易因惊惶失措而失去正常的判断思维能力,当听到或看到有什么人在前面跑动时,第一反应就是盲目紧紧地追随其后。常见的盲目追随行为模式有跳窗、跳楼,逃(躲)进厕所、浴室、门角等。只要前面有人带头,追随者也会毫不犹豫地跟随其后。克服盲目追随的方法是平时要多了解与掌握一定的消防自救与逃生知识,避免事到临头没有主见而随波逐流。

自高向下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火焰向上飘。当高楼大厦发生火灾,特别是高层建筑一旦失火,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火是从下面往上着的,越高越危险,越下越安全,只有尽快逃到一层,跑出室外,才有生的希望。殊不知,这时的下层可能是一片火海,盲目地朝楼下逃生,岂不是自投火海吗?随着消防装备现代化的不断提高,在发生火灾时,有条件的可登上房顶或在房间内采取有效的防烟、防火措施后等待救援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冒险跳楼

篇10

1.课程团队建设

本课程拥有一支结构合理、高水平的教学团队。该教学团队由学院专职教师和公司专职设计师构成,专职教师均是我院一线教学工作人员,有丰富的课程讲授经验。公司专职设计师是工作在公司的一线设计人员,有丰富的项目设计经验和行业经验。通过整合两方面资源,构建一支适合多媒体技术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团队。课程教学团队指导该专业学生参加2013年首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作品大赛获得三等奖2项;2014年参加第二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作品大赛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4名指导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2014年参加第七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得二等奖1项。从2009年家居装潢设计师专业开设至今,本课程建设取得的教学成果,在学院的其他专业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2.课程资源建设

第一,课程内容建设。本课程采用任务式教学模式,按照“任务分析—知识点介绍—任务实施”这一思路进行讲授。通过任务实施,使学生快速掌握软件功能与实际应用操作。在案例选取方面,强调案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课程内容主要分为基本体建模、二维图形建模、高级建模方法、材质的应用、渲染输出、室内效果图制作六个模块,21个任务实例操作。涵盖了3dsMax的各个功能模块,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全面系统地介绍了3dsMax从基础建模到材质灯光的创建,以及制作效果图的基本方法与技巧。第二,课程教材编写。根据课程模块与任务式教学模式,编写相应的课程教材。目前已完成了《3dsMax2012室内设计基础教程》的编写工作,准备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第三,课程资源建设。课程资源主要包含基础资源和拓展资源两部分。基础资源主要包含课程概要、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录像、课后作业、课程案例、参考资料、重难点指导、试题库等资源。拓展资源主要包含课程拓展视频、拓展练习、学生作品、竞赛专题、认证专题、素材库等资源,为学生课后学习提供了平台。第四,加强校企合作。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广泛开展行业调研、校企合作,使学生尽早接触项目实际问题,改进家居造型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目前与重庆翰艺室内装饰设计工作室、重庆火呀广告有限公司等建立了长期校企合作关系。聘请公司设计师到学校授课,同时提供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及寒暑假到公司实践的机会。

三、改革课程教学方法

高职教育突出实践应用性,本课程重点改革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剥离,引导启发不足,学生创新学习欠缺,动手能力弱的教学方法。结合高职学生设计制作功底实际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注重因材施教,综合运用启发式、任务驱动式、实际设计项目参与式等行之有效的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注重过程监控,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设计精神、创新意识和职业规划能力。教学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1.课堂讲授

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备课,在网络教室讲授,边学边练。讲授力争讲清讲透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把知识点渗透到实际操作中,使学生在课堂内能基本掌握本课程的软件功能与实际操作。

2.教师演示

教师直接在教室进行设计操作示范,并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实现教师机与学生机同屏显示教学内容,做到同步式教学。

3.上机实训

有选择性地布置一些思考题和实训题,强化学生课内外的上机练习,帮助其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4.案例教学

在教案中准备不同的教学案例,将这些案例展示,让学生分析、讨论或课外学习,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实际项目,扩大视野。

5.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使学生更快更有效地掌握3dsMax设计表现的技巧和途径。具体做法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作业讲评,以学生自评为主,教师引导性评讲为辅的组织方法,挑选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业进行公开评测,重点在于个性化体会和经验交流,从而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强化了团队意识。

6.实际设计项目参与式教学

实训阶段,安排学生参与设计校园教师住宅项目,或按设计图纸模拟模型效果图,让学生根据真实设计项目进行设计,提出构思方案,由设计师或指导教师进行评价,指出其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目的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3dsMax效果图设计与制作的掌握,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7.创新课程评价体系

作业课堂评价,按照优、良、一般、差四个等级,对学生的课堂作业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这种方法,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模拟工作实际环境,营造和谐的赶、比、超课堂气氛。

篇11

一、采取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兴趣,吸引参与

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地理的教学目的,是在小学地理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地理课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呢?

(一)精心设计好导语。教师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出新颖的导语,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采用温故知新导入法,利用已学知识与未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衔接关系,由已知向未知逐渐过度;直接导入法,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单刀直入,切入主题;巧布疑阵导入法,设置悬念,造成疑问,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图像导入法,引入新课标教材中的图片达到教学的良好效果;诗歌、歌曲导入法;故事导入法;谚语、谜语导入法。但是,无论选择哪种导入形式,都应当遵循下述几个原则:精炼性、趣味性、鼓动性、启发性、和灵活性。

(二)采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教学。利用现代教学媒体的这一特点,可以再现或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如各种自然和人文景观,使学生能见其形,如临其境。情境的再现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优美、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气氛,使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化。这样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讲“板块构造学说”这一章内容时,教师将大陆漂移假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软盘装上计算机,然后模拟两亿年前起到现在的大陆漂移过程,这样可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初中地理教材中,能让学生很好完成实际操作的活动是用乒乓球制作地球仪。那么,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做好这个活动呢?(1)让学生准备好所需材料制作地球仪所需的材料有:乒乓球、铁丝、胶布、橡皮泥等。(2)教给学生操作的方法(3)评判等级。

(四)精心选择丰富多彩的地理知识,增强课堂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学生学习地理时往往不满足于课本上的地理知识,他们对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知识更感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精选与补充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地理趣闻及地理知识,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五)做好课堂小结。地理课堂小结形式很多:(1)简明扼要,归纳总结。这是最常见的小结方式,即在每一堂课内容讲完之后,把所讲内容作提纲挈领、简明扼要的归纳。(2)落实“双基”,练习检测。即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一些口头或书面作业作为课堂小结。这种方式既能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及时得以反馈。(3)巧设问题,前后衔接。地理学科知识的联系性强,这种小结方式注重教学内容的成因分析,能使学生在脑中建立良好的地理学科知识体系,培养和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绘图列表,形象创设。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利用板图、表格、简易文字关联图等方式进行课堂小结,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识图、析图能力。

二、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应该不断追求并能动地运用发散、聚合思维进行教学,实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教师应精心设计创造性的教学方案。地理教材只为教学提供了基本内容,地理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创造性地组织教材,使静态教材内容变为具有探究性的研究问题,诱发学生探索。比如:在设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这部分的教案时,不拘泥于现成的结论,而是采取逆向思维的模式:假如地球不倾斜着身子旋转,那又会是什么景象呢?

(二)教师应精心设计阶梯型和发散型问题。构建一系列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阶梯型问题,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又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取得在探求方向,思维深度诸方面的突破;教师还应创设发散型问题,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沿不同角度、不同方位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能够从更多途径认识事物的本质。例如,教学“热带雨林气候”时,我们就可以从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衣、食、住、行,农产品等方面讲述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

(三)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先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然后鼓励、诱导学生走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最后达到培养创新性思维的目的。如在某城市相继修建生活住宅小区,在设计过程中怎样设计南北楼的最佳距离?如何考虑太阳直射光线在地表上的移动规律等,通过提问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活学活用现有知识、调动大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总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就需要有创造性,通过互动的地理教学与生活密切的地理知识联系,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的能力,最终使学生从“认识地理”到“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的海阔天空,学到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参考文献

篇12

1.室内设计专业在我国是一个年轻的复合学科,即不是纯艺术也不是纯技术,而是涉及美术学、美学、艺术设计学、建筑学、材料学、工程学、人体工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既需要艺术的设计,又需要技术的手段,两者缺一不可。

2.我国的室内设计专业大多数起源于工业造型设计专业,先天不足,太偏重于加工技术,偏工科技术型,而艺术院校的室内设计专业起源于室内设计、美术、环艺、工业设计专业,侧重于艺术型,而国际先进发达国家的室内设计专业大多数是起源于建筑学专业、注重建筑与室内的整体学科关系、文理交叉、艺术与技术相结合,更为科学、合理。

3.理论与实践脱节,我国的高等教育的专科、本科硕士直到博士都有,目前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最大差距是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将设计转化为产品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WWW.133229.coM

4.职业院校室内设计专业传统理论课程教学发展体现在教材老化、内容贫乏、课程设置不合理,实验实训设备陈旧与缺乏,教学手段单一,忽视个性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和室内设计的需求有差距。

因此需要对室内设计专业传统理论课程教学不断进行调整、完善、充实、改革、提高。

一、坚持以专科起步、积极探索室内设计理论课程教育发展规律,加强学历教育的同时,面向社会、服务企业、多形式多层次的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一)根据理论教学需求,科学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制定和完善教学大纲

室内设计专业理论课程是一个传统专业,在教学和专业建设上,有很多传统的格式。因此,在课程设置、学时分配、实习实训等内容上,需要更多的结合专业方向及培养目标,紧紧围绕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实干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作为制定教学计划和大纲的宗旨,根据市场要求和高职教育的要求,对有关课程进行调整、整合,对课时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对专业教学计划和大纲进行改革、创新。

(二)根据室内设计行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

室内设计理论课程目标定位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的指导下,以适应中小型装饰企业的工程技术岗位的需要,按装饰行业标准和装饰企业的要求,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国家建设法规和行业标准,掌握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具备“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学生具备以下水准:1.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有深厚的理论基础。2.具有相当的实际经验,能够进入市场就能独立的进行设计和相关的施工指导。3.具有相关的营销能力,能够很好的和客户沟通。4.掌握市场行情,包括材料以及装修行业的具体动态。

二、室内设计理论课程教研教改具体措施

(一)项目牵引,课程以项目为驱动,结合理论课程进行兴趣式教学。

针对高职院校室内设计学生普遍对理论课程没有兴趣和急于学习电脑课程、急于走入社会学习实际操作经验的特点。在进行室内设计理论课程教学时首先确定实际项目。如:进行“住宅室内设计与陈设”课程教学,本门课程是学习住宅室内设计的基础课程,理论性很强。针对现在学生普遍对理论没有兴趣的情况或不能耐心学习的情况,结合同学们想学习实际的经验的情况。我们在教学之前首先确定“实际项目”。如在教授室内空间布局时,我们把东莞某小区的二楼样板间作为项目,要求同学们合理分割空间,同时去现场量尺、核对设计等等步骤。再返回到课堂,结合理论知识以同学们自己分割的空间指出问题所在,这样即解决了理论教学任务又满足同学们走入市场的要求。极大的增加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建立课程信息反馈机制,由不同的同学担任每一门课程的信息反馈员

由于室内设计专业属于阶段性授课,在进行室内设计理论课程阶段性教学时,要分时段分情况的对同学们进行咨询,同时要求同学以不记名的方式把本阶段的学习和老师教授情况反馈给信息反馈员,老师及时总结提高自己的教学方式。广纳众言,进行科学分析论证,为教学改革准备一手材料。

(三)建立相关的教学基地,进行实地教学活动

传统的室内设计理论教学基本都在教室里面完成,这样教学就变得死板,理论就无法结合实践,学生就在死记硬背中对课程失去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学院附近建立相关的实习、实训基地,把传统的教室教学搬到实训基地进行。比如:在进行“家具设计与陈设”学习时,我们将设计好的家具通过实训基地直接分组自己创作,这样既提高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也增加了实践经验,能够很好很快的掌握家具的构造。这种教学方法即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也加深了教学的效果。

(四)建立一支创新、敬业、具有较高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结构合理的的 “双师型”师资队伍

一是加强教研组的作用,经常进行老师之间的经验交流。把老师各自掌握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和大家一起分享。同时增加教师之间的专业交流,互相学习专业知识,增强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寒暑假期间教师也要走入市场,近距离的接触市场,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时刻保持在室内设计的最前沿。首先保证老师教授给高职院校学生的理论知识不落伍不脱离实践。二是做好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训,要求教师们认真做到为人师表、严于律己、爱岗敬业,将自己的事业与学院发展紧密联系,形成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以及凝聚、和谐、协作、互助的良好团队精神。认真做好专业教师的定位,制订激励、约束政策,形成竞争机制,积极引导教师向“双师型”方向发展,使他们既是合格的教师,又是室内设计相关行业的专家。

三、开阔教学领域,加大室内设计学生学习的范围,让同学们看到理论学习的好处和用处

(一)彻底改革传统的单一教材加讲义的教学模式,紧扣培养目标,重点抓每一位教师、每门课程的讲义及教案的设计与编写。积极的鼓励室内设计理论专业教师把原有的室内设计理论教材结合自己的社会实践经验进行整合,“自编教材”让同学们视野更加开阔,让教学更加的开放。同时组织专业教师进行室内设计理论课程的院级精品课程的设置。

(二)组织参加工作而且工作业绩突出的毕业生定期回来,和在校的同学进行交流。让这些同学和在校的同学讲解理论基础的重要性,以及以后工作应用中的作用,让同学带同学的方式增强同学们学习理论课程的积极性。

(三)和本地区的室内设计协会保持长期的联系,建立相关的机构,构建“双证”教学体系 。

让同学们了解本专业的一些行业信息以及分类级别信息,配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宣传组织工作,为学生在毕业前考取相关职业等级证书创造了便利条件。本专业可以考取室内设计师证,让同学们了解考试的相关内容,如室内设计、家具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级别以及资质证书的考试,加强理论课程的学习。

四、工作室式的室内设计专业理论教学方式

(一)打破传统的系——专业教研室——教师的管理体系,由专业教师牵头系和学院支持,设置室内设计工作室,直接面向市场。把室内设计理论课程和社会实践最直接的结合起来,把同学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由老师指导同学们合作设计一些实际项目,应用到实际的工程。

(二)通过工作室引进相关的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多方位多渠道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专业教师有相关的实践经验,教学就更加得心应手了。

(三)建立相关的工作室,同时也可以为毕业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实习和工作环境。保留理论基础扎实的同学,鼓励在校同学学习室内理论课程。同时利用创收所得,根据理论教学业需求完善教学设施,不断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篇13

一、文艺概论课程跨学科教学的基础

大学本科文学概论课程,面对文学和非文学专业有不尽相同的教学目的。针对文学专业的文学概论课程授课目的是通过系统教学,使学生掌握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初步树立的文艺观,具备运用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文艺现象,解决文艺问题的一般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与评论水平,从而为学习其它文学和艺术相关科目奠定基础。而针对非文学专业的文学概论课程授课目的则是使学生初步掌握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并能够尝试利用文学理论基础知识来面对文学现象。如上教学目的的设定使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需要在不同学科的差别之中明确文学学科的特点和理论基础,同时要在文学及其相关学科之间建立互通性。这种互通性是文艺观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延伸,也是展开跨学科思路教学实践的重要基础。

大学本科文学概论课程通常由文艺学学科专业教师主讲,是文艺学专业理论在大学本科知识架构中的初步介绍。从文艺学学科的角度看,文艺学理论的生产无法脱离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进步,也正是由于不同学科理论之间的跨越学科边界的互通和互动为当代文艺学创造了理论革新的基础。可以说,文艺学本身即是一门在不同学科理论知识的“越界性”中不断进步的学科。跨过学科的边界之后,理论研究者遇到的是“他者”,也是自身主体性的证明。这种不拘泥于现有知识结构和概念,在理论视野的开拓中不断显现的越界性也是文艺学知识创新性的来源。于是,作为现有的文艺学学科框架在教学中的显现,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也无法脱离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越界对话。对于文艺学学科的知识框架而言,跨学科的科研和教学活动是新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途径。而与之相配合的知识革新的方式,一方面是不同学科知识在互相补充与印证中新的科研和教学资源的增加,另一方面则有赖于不同学科知识、视野与方法之间的交融。

大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感知体验和认识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概念的接受、学科视角的形成、方法的训练和应用、知识类型的再生产等方面。这些方面都建立在教学中个体之间的感知和互动过程之中。按照发生认识论的观点,认知结构是包括教育活动在内的认知活动中转换外界刺激和生理、心理反应的中间结构,也是主体在教育活动中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在这个意义上,文学概论课程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推动学生对文学理论和文学现象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相应地,这一过程的内容也必然包括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的感知结构的变化。就这一教学相长中认知结构的变化方式而言,“非中心化”是变化过程的必然趋向。所谓的“非中心化”是指感知结构在变化中离开原来的感知方式和运作模式的趋向,它在知识领域导致了破除旧有的学科框架和思维定势并进行革新的知识生产方式。“非中心化”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获取新知识过程的重要特征。

二、文艺理论课程跨学科教学的准备

1.授课对象。按照文学概论课程的授课对象划分,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在针对文学专业本科生和非文学专业本科生时需要做出目标和内容的调整。但面对在现代社会中被电视、电影、电脑和卡通长期刺激的大学教育对象,文学理论类本科课程传统的教学思路所遭遇的问题是颇为类似的:较单纯地依靠传统的学科框架和概念介绍的方式来讲授具有一定理论性的文学概论、美学概论和艺术概论等课程,因为无法为学生提供他们能够接受又具有一定的刺激,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从跨学科的角度提供多元观念和方法观照下的理论与案例探讨,可以成为本科文艺理论教学工作的一个革新点。

2.案例选择。文学概论课程教学需要不断根据授课对象的变化而选择适合的案例,作为课堂讲授的文艺理论知识分析的对象。同时,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也需要设定相应的阐释方法和角度。如任课教师可针对电影学和电视学的学科特点,引导影视专业本科生分析《观美国影戏记》这一兼有游记和影评特征的散文作品,能够借助美学方法探讨这一文本所描绘的中国现代观影者的视觉体验。再如针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本科生,引导其分析《暗恋桃花源》剧本的后设性及其与《桃花源记》等中国乌托邦文学的文本性关联,进而引出对戏剧文学文本的“后现代性”征候的探讨。这同时也要求授课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其授课专业的主干课程的内容与目标,并做好相应的案例准备。

3.教材和参考书方面。新式教学思路与新式教材密不可分。在当下文学理论类课程的常用教材和参考书中,有相当一部分能够自觉地由跨学科的思路来分析某些文学案例,为跨学科思路的文学概论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美学学者迈克尔・莱恩在《文学作品的多重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中提供了以多重分析方法来解读莎士比亚戏剧的尝试。这种多重解读是利用了不同学科的方法来分析同一部作品。这些方法包括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历史主义等方面,在思路上大多是借用了现代哲学思想的不同思路来进入艺术作品的深层解构,从而挖掘新的意义或实践新的解读方式。与其说这些文本解读和分析的方法是文艺学的产用方法,不如说它们是多重学科知识和视角之间对话和交流的产物。此外,张隆溪的《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三联书店,1986年版。)在推介西方文论的过程中,也较好地结合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

4.多媒体的准备。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解决了文学理论相关课程较单纯地依靠口头讲授、板书和概念推介的基本模式,能够以图文并茂、声光结合的方式向学生推介与分析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图像、声音和文字之间的配合就成为由跨学科思路阐释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的必要辅助手段。如,用图示展示弗洛伊德对个体心理结构的早期划分和后期划分,并以其阐释文学创作现象。又如,用中外文对照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一首外文诗歌的译文和原文,并借助语言学和修辞学的思路对其进行对照解释和分析。这不仅能够省出将原文进行板书抄写的时间,而且能比较容易地请学生以朗诵的方式来参与和互动。

三、案例分析

的作品《雷雨》是一个较为独特的文学作品案例,它既能够兼容于文学概论这一文艺学教研室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也是中国文学史这一由现代文学教研室开设的文学专业必修课程无法忽略的案例,同时又因戏剧艺术的舞台实践特征和不同的电影版本改编而可作为艺术概论、美学概论、戏剧学和电影学相关课程重点讲授和分析的案例,分别涉及到中国戏剧对西方戏剧的吸收和本土化、住宅经验、戏剧的时代性、戏剧文本的电影改编等问题。《雷雨》文本多重阐释的可能性成为开展跨学科思路的授课实践的良好基础。

1.跨学科探讨的问题。文学概论教学过程首先要明确问题意识,而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尝试解决的问题并不一定是用单一学科的知识就能够解决的。讲授《雷雨》通常涉及到的文学理论主题有文学创作、文学史、文学接受、文学传播等方面,它们分别关联到文学的相关学科如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电影学、传播学等。由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的角度来解释《雷雨》作品的方式,是实践跨学科思路教学的关键。教师可在教案中预先设定诸如“《雷雨》中的劳资矛盾如何呈现”、“《雷雨》的序幕和尾声的价值”、“《雷雨》中医学论述中隐含的权力话语”之类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性角度以深入文本探讨问题。在不同学科知识的观照中,《雷雨》成为可由不同角度来进行解释的经典文本,实践着文艺学教学思路的越界性。

2.跨学科的讲授目的。在跨学科的教学思路中讲授《雷雨》,解释其文化内涵并进行启发式的思路和方法引导。从文艺学学科的角度来说,阐释《雷雨》等经典文学作品并获得教案中罗列的结论的过程并不是文学理论类课程的最终目的。文学和艺术作品呈现了人的存在的各种可能性,但文学和艺术作品并不像哲学一样通常以逻辑判断的方式来描述意义,而是以特有的方式提示、暗示和隐喻着与人和世界有关的意义的存在。大学教师在讲授中所解释的文学作品的意义,首先是文学作品的社会和心理层面的背景或语境,其次是它们作为人和世界的意义的提示价值。就《雷雨》而言,作品在社会历史层面上的价值可以有特定时代的阶级分化和尖锐矛盾、资本家家庭的历史面貌及其男权中心性等方面,阶级话语和男权话语提供了文本意义的一个方面;作品在心理层面上的价值则可以有禁忌、俄狄浦斯情结和个体居室经验等方面,它们构成了作品的感觉冲击力与心理深度;作品还在文学史的意义上提供了其与古希腊悲剧在相关性中展现的价值。而在这些价值之上,作品又在哲学层面提示了人的认知能力的有限性和命运的不可知性,展开了一个充满了可能性的世界。也正是对这个世界的提示,使《雷雨》成为一种不可替代和复制的文化存在。在此,文学概论教学的目的在“理论习得”和“视角培养”的同时,还应该增添“文化传承”和“交流对话”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3.跨学科的讲授方法。对《雷雨》的文本进行阐释的方法是多样化的,而在阐释中被证明是有效的那些方法之间的互通性一方面印证了《雷雨》的经典性,另一方面则提示了不同,源于不同学科的阐释方法之间的互补性。在讲授这一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可针对前文所述的问题,将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论述、荣格的原型论述、海德格尔《诗与思》中的诗论、巴什拉的空间诗学等源于不同学科的知识或视角都纳入阐释《雷雨》的背景。这些背景是传统的教学思路中有关阶级、资本和社会关系论述的必要补充。也即,思考《雷雨》作品的宏观文化背景中,不仅有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家的西式教育和东方家长思维,以及资本主义矿业发展中尖锐的阶级矛盾,也有“阁楼上的疯女人”的狂躁,源于乌托邦精神的空想,朴素的因果报应模式等方面,体现出中国现代性推进过程中各种思想和知识类型的对话与碰撞。而《雷雨》作品诞生之后的文学史评价的演变,也可以使教师能够从文艺学角度启发学生认真思考不同时代的文艺标准问题,再将这一问题进一步纳入到不同时代文化背景的变迁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