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小学教师实习生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小学教师实习生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小学教师实习生

篇1

在持续多年的实习教学指导工作中,感受最为强烈的是“90后”大学生和即将退休的“60后”老教师授课几乎无区别。虽然教改、课改不断在改,但是我们培养的学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却依然固化。虽然学生、课标不断在变,但是我们培养的学生的授课模式依然僵化。例如,讲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96%的授课学生依旧按照传统固定模式进行讲授。基本授课“格式”不外乎三类:之一是教师先领读一遍课文,然后让一个学生读第一段,另一个学生读第二段……最后全体同学一起通读课文;之二是按座位分读,按性别分读,按小组分读,最后全体同学一起通读课文;之三是把课文内容复制到多媒体课件上,一个或一列或一组或男女分读课文,最后全体同学一起通读课文。这三种教学形式看似有所不同,但教学理念、授课模式和教学方法无质性变化。只有不足4%的实习学生在“教语文”的同时,运用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小学生思考小蝌蚪为何有尾巴、小蝌蚪为何长的和妈妈不一样、小蝌蚪为何先长后腿不是前腿、小蝌蚪为何要找妈妈等问题,来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灌输式”教学盛行,课堂启发诱导不足

随着教改和课改的持续推进,教育理念在不断变革,原本“满堂灌”或者“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广受诟病,取而代之大为提倡的是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式。反对“满堂灌”式的讲授法,倡导“师生互动”,变教师主导为学生主体,还课堂于学生是当前教改的主旋律。诸如大力推广的杜郎口中学“10+35”模式(教师用10分钟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用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就是传统教学方式改革的典型代表。令人困惑的是,教育专业学生自己反对甚至反感的教学方式,实习教学中却频繁出现在其身上。调查结果显示,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90%的学生反对教师满堂灌的授课方式;93%的学生赞同还课堂于学生,师生互动、讨论和探究;92%的学生认为其在实习教学中缺失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式;95%的学生认为其在实习教学中缺乏真正的师生互动;82%的学生认为其在实习教学中“满堂灌”或者“变相满堂灌”。

(三)教学过度依赖网络资源,学科专业素养亟待提高

当前我们处于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电脑和智能手机几乎成为人人必备之物,利用电脑、智能手机或者其他电子产品上网浏览信息、收集资料或者学习,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虽然便利的网络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现成的、可供参考的或者直接可拿来用的资料。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利弊共存体。不可否认,便利的网络资源也让今天的大学生养成了过度网络依赖症。教学资源“拿来主义”盛行,甚至已严重到无网络不能授课的程度。笔者多年观察发现,学生实习教学授课用的教案或者教学课件多是从网上下载,有的甚至照单全收,不做任何改动。因此,导致很多教育专业学生在实习授课过程中高度依赖多媒体,一旦多媒体出现故障问题,便手足无措不知或者不会讲课,或者不得不中途中断授课。实习教学授课成为网络资源的“代言人”,缺失本人的思想观点和教学特色的教学普遍存在。当前小学教师学历层次较以往有大幅度提升,由原来20世纪90年代中等师范学历到高等师范专科学历,再到今天高等师范大学本科学历及以上,较短时间经历了一个快速提升的过程。虽然大学生学历提高了,但是学科专业素养仍然不容乐观。例如,高师院校小学教育语文专业实习学生讲授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普罗米修斯》这篇课文,95%的实习学生不知道宙斯为何不让普罗米修斯把火给人类?宙斯为何不希望人类更好地生活?讲不清普罗米修斯盗火给人类做了好事,为何会受到宙斯的惩罚?97%的实习学生照本宣科讲解。95%的小学生听老师讲完该课后一头雾水,仍然不知为何普罗米修斯盗火给人类,做了好事会受到严酷的惩罚,有的甚至误认为做好事要慎重,因为有可能要付出沉重代价。这样的结果,从根本上背离了本篇课文的本意,甚至对小学生构成严重误导。

(四)课堂秩序失控,管理和沟通能力有待提高

没有良好有序的课堂秩序做前提,再好的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作为实习教学指导教师,通过多年观察发现,当前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小学生的课堂管理问题,管不住、管不好、管不了呈现普遍态势。有的实习学生甚至必须请班主任老师坐镇课堂,才能顺利完成正常的授课任务。调查结果证实上述观点,实习学生中92%的认为其在教学中碰到的最大问题是对小学生的管理;89%的认为对小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感到束手无策;85%的学生认为在小学生管理方面,自己和非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相比无明显优势;35%的学生实习教学中请过小学班主任教师辅助维护课堂秩序。

二、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习教学的问题成因与建议

(一)问题成因

通过对高校教师、实习学生、和小学实习指导教师三类人群的调查,发现导致上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课程设计比例失当,部分课程缺失,教师教育理念僵化

当前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部分课程的开设和教学,与当前教改课改相脱节。课改和教改的理念、内容未能及时充实到高校的教学内容中,理论教学内容比重过大,重教育理论学习,轻实习教学实践问题依旧存在。班级和课堂管理类课程缺失,部分高校教师教学方式仍然保守僵化。75%的实习学生认为,高校教师教育理念需更新;78%的实习学生认为,小学实习指导教师教学理念和方式陈旧;80%的实习学生认为,班级和课堂管理类课程的缺失是导致其课堂教学秩序失控的主要原因。

2.实习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知识面窄,专业素养低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快速转型和发展的特殊阶段,社会功利心态和浮躁之风客观存在。“90后”大学生浸溺其中难以独善其身。80%的高校教师认为,当前在读大学生学习态度较以往大学生更加浮躁、功利和现实;83%的小学实习指导教师认为,其指导的学生知识面窄;86%的实习学生认为,专业知识薄弱、知识面过窄是导致实习学生教学照本宣科,难以做到旁征博引的重要原因;90%的实习学生认为自身专业知识素养有待提高。

3.基地学校实习制度不健全,指导教师缺乏专业培训和认定,指导随意性大

据笔者观察发现,当前大多数实习基地学校没有针对实习学生的实习制度。实习指导教师的选择和安排随意性大,实习指导教师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资格认定。多数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教学任务、内容及考核标准不明确,致使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实习学生时随意性增大,以致出现同一所小学同一批实习学生实习教学情形大相径庭之怪现状。96%的实习生认为,实习教学能否授课及授课时数主要取决于指导教师;90%的实习生认为,实习成绩的给定主要取决于实习指导教师与自己关系的和谐程度;85%的实习生认为,实习指导教师对其教学的指导主要依据自身教学经验,指导效果差异性大。

(二)建议

1.调整和修改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致力于课程

培养体系和培养方式的改进。增设小学班级和课堂管理类课程;增设课改和教改内容;加大实习教学课时和学分比重;增强教师对当前教育教学热点、焦点及改革发展动态的关注度;设法降低教师教学的惰性和惯性;加快高校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

2.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应

加大对专业基础知识的考核力度,拓宽在读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对学生课堂学习和考试的管理,努力营造和创设优良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最大限度降低社会浮躁和功利心态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和干扰。

篇2

一、研究对象、方法及研究工具

为增强保山学院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课堂教学、班级管理能力,教育学院对本院本科学生的毕业实习进行了改革,由过去的分散实习模式改为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模式,并于2015年10月12日至11月6日完成了2012级小学教育班到保山市隆阳区金鸡乡金鸡中心学校为期1个月的教育集中实习。为了解2012级小学教育班教育集中实习情况,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该班的全体同学及其指导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分为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两种,学生问卷共26题,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对实习的态度、实习内容、实习指导、实习效果等方面,教师问卷共9题,调查的主要内容为实习生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各种技能运用的情况、实习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高等院校课程设置的建议等方面。

二、2012级小学教育班教育集中实习的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学生问卷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1.实习生实习基本情况。

2012级小学教育班共有学生55人,男生7人,女生48人。隆阳区金鸡乡中心学校地处隆阳区东北角的历史文化名乡、省革命老区――金鸡乡,下属金鸡中心小学、下沙河小学、育德小学、东方小学等八所小学,考虑到实习生人员分配及实习过程中的交通便利等问题,2012级小学教育班实习地点分别为金鸡中心小学、育德小学和下沙河小学,在各实习点实习的学生人数分别为31人,12人和12人。实习的实习内容包括教育见习,语文、数学、科学、体育等科目的教学、班主任工作、作业批改、校园文化建设、课后辅导学生等。据统计,实习期间,有7.3%的实习生听课总课时数为15节至20节,有92.7%的实习生听课总课时数超过了20节;有7.3%的实习生上课总课时数为10至15节,有14.5%的实习生上课总课时数为15至20节,78.2%的上课总课时数超过了20节。

2.实习生对待实习的态度。

83.6%的实习生认为实习在本专业的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16.4%的实习生认为实习在本专业的教育教学中比较重要,说明实习生都认为实习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很重要。因此,在实习期间,仅有18.2%的同学因为生病、参加会计考试等原因请假,绝大部分同学都能按时参加实习。

3.实习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

58.2%的实习生认为指导教师能对实习生在教学中出现的失误和不足之处进行认真指导、讲解,32.7%的实习生认为指导教师能对对突出问题做指导,仅有9.1%的实习生认为指导教师只做一般指导。在实习生授课过程中,90.9%的实习生认为指导教师能积极有效帮助实习生完成教学任务,仅有9.1%的实习生认为指导教师没有指导或指导的效果不佳。这些都说明,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习工作是很重视的,对学生的指导比较认真、效果良好。

4.实习生在教学、管理中技能的发挥及存在的困难。

在“普通话、板书技能、讲解技能、课堂组织管理技能、提问和强化的技能和研究教材的技能”中,绝大数实习生都比较能熟练运用这些技能,但实习生在课堂组织管理技能、提问和强化的技能和研究教材的技能中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大部分实习生认为自己在“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技能、组织活动的技能、组织培养班集体的技能、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的能力发挥得还不错。92.7%的实习生认为实习过程中存在困难,主要表现在教学专业术语不够准确;课堂组织管理方面尤其是课堂纪律控制力度不足,对一些突况处理不完美;语言不够丰富,教学时间掌握不好,重难点拿捏不准,板书技能不足等。

5.实习生对实习的满意程度及实习成效。

全班55名同学都认为教育集中实习对其自身教育教学技能有所提高,96.4%的实习生对此次实习活动感到满意。对指导教师布置的任务,有45.5%的实习生能按时、较好的完成,52.7%的同学基本能完成,仅有1.8%的同学感到有时候完成不了指导教师布置的任务。因此,大部分实习生能完成相应任务,把教育集中实习做好。

6.实习高校实训课程设置、实习管理等方面的建议。

在“你对所就读的学校开设的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有何看法?”一题中,大部分学生认为“实践课程少,实践训练不够;理论性强,脱离实际”,同学们都喜欢以“案例教学法、微格教学和专题讨论”的形式来上教育类课程,并且认为大学期间的见习和实习活动,让学生提前感知小学教学现状,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学习能力。在实习管理方面,学生实习的地点有三个,可带队教师往往只集中在金鸡中心小学,很少到育德小学和下沙河小学看望实习生,因此学生希望带队教师数量可适当增多,每个实习点都有带队教师。其次,实习生们还比较关注实习经费的问题,希望能得到一些实习补助。

(二)教师问卷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1.实习指导教师基本情况。

2012级小学教育班的55名同学的实习指导教师是来自于金鸡中心小学、下沙河小学和育德小学的语文老师或数学老师,共49人,^大部分实习指导教师每周的课时量在11节以上,有30.6%的教师周课时量达到了21节以上,教学任务比较重。除了上课外,实习指导教师还要担任班主任、图书管理、实验室管理、中队活动、学校财务、寄宿生管理、教研等工作,业务比较繁忙。

2.实习生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各种技能运用的情况。

在“普通话、板书技能、讲解技能、课堂组织管理技能”中,绝大数实习指导教师都认为实习生能较好运用这些技能,但在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提问和强化的技能方面,实习生还需要加强训练才行。在班主任工作所需的“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技能、个别教育的技能、组织活动的技能、培养班集体的技能、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的各项能力中,大部分实习指导教师认为实习生基本掌握了上述能力,但能达到熟练程度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少,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3.学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高等院校课程设置的建议。

“在实习期间,您觉得实习生最常面临的困难是什么?”这题中,42.2%的实习指导教师认为是“学科教学法知识方面的欠缺”,26.5%的实习指导教师认为是“教师基本功方面的欠缺”,说明小学教育专业的实习生在教学基本功和学科教学法的训练方面还需加强。为此,实习指导教师建议高校应该加强小学教师基本功训练,多让学生听课,多让学生深入了解实际的教学工作,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提高教学技能,同时,实习指导教师也希望高等院校能派一些专家到小学进行公开示范课展示,开展先进教育理念方面的讲座,进行教育技术的培训等。

三、保山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教育集中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教学基本功不扎实,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的能力有待提高。

通过调查,实习点的指导教师反映最多的就是实习生在粉笔字板书、汉语拼音、笔画笔顺的书写等教学基本功不扎实,部分实习生自己也承认,在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发音上存在问题,一些汉字由于书写习惯,笔画笔顺存在错误。在学科教学方面,学生普遍感到吃力的是由于对教材不熟悉、对学生已有基础知识不了解、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不熟悉等原因,课堂教学实际情况与预期设计存在很大出入,从而使课堂陷入僵局,教学效果不佳。在管理班级时畏畏缩缩,组织班级活动时不敢放开手脚,对实习指导班主任的依赖性比较大。

(二)教育集中实习管理机制不健全,教育实习效果有限。

通过1个月的集中实习,教育学院发现在教育实习管理方面仍有不足,主要体现在带队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和实习经费的使用方面。由于教育学院师资力量有限,教育学院每天只派一位教师带队,要求其负责了解到金鸡中心小学、下沙河小学和育德小学三个实习点实习学生的基本情况。然而,大部分带队教师主要集中到金鸡中心小学,选择学校单一。学院要求带队教师随班听课,必要时可以为实习生提供一些指导。然而,部分带队教师由于对基础教育不熟悉,自身教学经验不足,因此对实习生的指导能力也十分有限。另外,由于教育学院第一次进行教育集中实习,学校也没有出台具体的教育实习经费使用及管理办法等文件条例,因此,这次集中实习活动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经费的提前预借,对实习工作的经费使用存在一些问题。

四、提高保山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育集中实习质量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学生教学基本功训练,做好教育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等是教学的基本技能,每一位教师都应具备这些技能。虽然在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也有相关的课程,如“三笔字”、“教师口语训练”、“书写规范练习”、“美术”等,但由于课时有限,任课教师为完成理论部分内容的教学任务,在课堂上留给学生进行训练的时间有限。“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行”,因此,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如果今后想走向三尺讲台,除了课堂上认真听讲,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外,还应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训练,增强自身教学基本功。教育学院也可以组织一些“三笔字比赛”、“板报设计”、“讲故事比赛”等活动,以增强学生的教学基本技能的提升。针对实习生普通话不标准、汉字书写存在笔画笔顺错误等问题,在学生实习之前,可以组织班级同学提前了解小学语文、数学等主干学科的教材,要求实习生会读课本的文字内容,会写生字表里要求的汉字,为实习做好坚实的基础准备。

(二)加强教学实践环节,不断提升学生的课堂教学、班级管理能力。

在课程设置方面,教育学院可以根据课程性质,减少理论教学的课时量,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量,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技能训练。同时,积极开辟学生的第二课堂,利用学生课余时间,组织安排专业教师开展“经典作品诵读”、“教学简笔画”、“少儿舞蹈”、“三笔字”、“经典儿歌大家唱”等兴趣小组,鼓励学生踊跃报名参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保山学院周边的小学建立合作关系,有组织、有计划地带领学生到小学进行参观、观摩课堂,义务支教、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学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对小学的感性认识和实际登台授课、管理班级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理论知识内化的平台。同时,也可以为教育学院青年教师感知小学教育现状,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素养提供机会,从而增强带队教师对实习生的实习指导能力。

(三)完善教育集中实习管理机制,提高教育集中实习实效性。

为保障教育集中实习的顺利实施,在开展实习活动之前,教育学院会撰写工作方案,并进行多次讨论后最终定稿。通过这次的集中实习发现,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值得改进:在实习之前应该成立实习工作小组,明确组员的分工,特别是应该有专人负责实习经费的管理,提前到学校计财处预支经费,保障实习工作的有序进行。另外,在安排实习生的带队教师时,应充分考虑教师的专业性、责任心、工作能力等因素,明确带队教师工作职责,必要时可以对带队教师尤其是青年带队教师进行实习指导工作的培训,提高其指导学生实习的能力,从而提高教育集中实习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篇3

在高中生物教学当中,实验能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十分重要,尤其是在高三时期,学生的生物基础已经打好,需要实现进一步的提高,就必须重视实验教学。但是在当前的课堂教学过程,由于时间、场地的限制,还有教师对实验教学的忽视,使得学生的实验能力十分低下,缺乏动手实践的能力。

1.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实验设备不完善。在很多学校中,生物实验的设备都很不完善,没有可以供教师正常教学使用和供学生充分操作的器材,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想进行演示操作实验也无能为力。另外,实验的学习离不开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校给予教师演示器材,却没有可供学生实验的实验室,并不能帮助到学生真正的提高实验能力。因此,学校应重视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完善学校的实验器械及管理机制,方便教师的实验教学,并允许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从而提高实验能力。

1.2实验教学被忽视。实验教学一直被教师所忽视,他们认为只需拓展学生的理论知识面。因为高三学习期间任务多、时间紧,实验需要进行准备,操作,还有总结等等,会占据学生大量的时间,对于实验的考察,所以教师认为学生只要记住经典实验的步骤和原理,能够应付考试即可。这种思想导致学生无法真正深入的理解知识,在相关学习时也不会加以联想,对知识不能灵活运用。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学生的实验能力停滞不前,不能应对时时革新的高考题型。

2.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2.1实验题目解答的基础。在生物能力的考察当中,实验题通常是一道分值较高的大题,高中阶段的经典实验主要有细胞膜成分的测定及特点、光合作用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遗传实验这一类,虽然考察题目均为经典实验变化而来,但是要求学生能充分地了解实验的现象、原理以及操作中的要点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当中从多角度分析实验,让学生从实验中观察并加深记忆等。单纯的死记硬背,很容易混淆不同的实验现象,例如,在生长素的实验当中,多组对比实验的结论与单纯的思考有很大出入,当什么时候琼脂块放在左侧时,胚芽鞘向右侧弯曲,什么时候直立生长等,都需要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和总结,否则很容易在背诵的过程中,忘记实验结果,影响做题质量。

2.2深化基础知识的理解。生物作为一门科学性学科,其学习一定要基于实际,生物知识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想将生活现象搬到课堂当中,就需要借助生物实验,通过实验来解释我们学习的知识从何而来,可以运用到哪些方面等。实验的学习,可以深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在实验的过程中,尝试将理论与现象联系起来,找到学习中的难点进行突破,将知识完全吸收。

3.实验教学的途径

3.1加强基础实验的掌握。在高中生物当中,实验分为基础实验和探究实验两类,基础实验多为生物发展当中的经典实验,要求学生完全掌握,对于这一类实验,教师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尤其是在高三的学习期间,更是要细致学习每一个基础实验步骤,打好基础,才能在今后的探究性实验和提高练习中,做到游刃有余。例如,在光合作用的发现实验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实验每一步的操作步骤、具体现象,更要了解为什么要这么操作,比如将叶片暗处理,是为了将有机物耗尽,那么试题可能会考察:如果时间过短会产生什么后果呢?因为有机物没有耗尽,所以对比现象不明显,不能表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为淀粉,这些题目都考察了学生在实验时,是否对每一个细节都做了认真的观察,对每一步的原因都进行了思考。

3.2探究性实验提升能力。高三正是学生进行能力提高的重要阶段。对于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滚瓜烂熟,但是考试成绩却难以提升,这是为什么?对此,学生在遇到生物学习瓶颈时,就需要从其他角度对知识的理解进行突破,向探究性问题方面进行思考,在探究过程中寻找新的理解,强化知识的应用,例如,在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如果A条件和B条件分别对小动物都没有作用,但是A和B搭配作用于小动物身上,是否会产生作用,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结果呢?对于实验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思考,并借助实验过程加以验证。探究实验的过程,对于高三学生思维的要求很高,对于他们发散思维有很大帮助,也能在理论知识中,得到不同的思考结论。

4.结束语

高三生物的学习中,实验教学依旧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要合理运用时间,为学生找到适合有效的实验题材,通过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实验能力,从而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篇4

通过这次小学的实习我学到的东西对以后的学习与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影响。虽然我们是大三的学生,但是参见实践锻炼的经验并不丰富,这次实习为我们以后继续开展社工的活动提供了经验,提供我们个人专业成长的机会。首先,成功的“破冰”为以后每期活动的正常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虽然第一期的活动过程中让我们工组员感觉和无奈,但是我们达到了“破冰”的目标,建立了信任感,这使的我们小组的成员具有很强的归属感,对小组活动的设置参加积极性很强。其次,我觉得志愿者的介入也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来自东陆阳光社的志愿者多数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引入志愿者,一方面可以分担工作者的工作,从志愿者那里得到一些帮助,另一方面,也为学弟学妹以后实习的开展积累经验,有利于提高未来我们专业的实习服务绩效,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再次,在实习过程中曾经收到过一封家长大的感谢信,这对我们具有很强的激励性,这是对我们实习的一种肯定,给了我们更好的完成实习的信心。

篇5

选择工艺先进的污水处理厂和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是做好生产实习的前提与保障。我院环境工程专业已经连续数年在郑州市五龙口污水处理厂进行生产实习。五龙口污水处理厂2005年1月开始试运行,一期工程设计水处理规模10万吨/日,产生回用水5万吨/日。回用水一部分供给附近电厂、化肥厂作为工业用水,一部分作为景观用水排入金水河。2009年进行二期工程升级,水处理规模和产生回用水量均增加10万吨/日。五龙口污水处理厂采用改良氧化沟工艺,即A2/O法(厌氧段+缺氧段+好氧段),采用氧化沟和厌氧段、缺氧段相结合,去除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同时,获得了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工艺正常启动后有很强的耐冲击负荷的能力,出水指标保持稳定,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五龙口污水处理厂生产工艺先进,曾获得“全国十佳污水处理厂”、“河南省环境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处理工艺包括污水处理工段和回用水生产工段,具有一般污水处理厂和自来水厂两套工艺流程和设备,厂内可同时完成污水处理和自来水生产等两种工艺的生产实习。

二、创新实习方式

(一)带着问题实习,实习目的更明确

为了避免学生实习的盲目性,指导老师和厂方技术人员协商,为每个环节罗列出大量技术问题。实习开始时,学生就带着问题实习,以激发实习兴趣。实习中期,指导老师对每个学生进行现场提问,督促不懂的同学通过现场观察及时解决问题。实习后期,厂方技术人员对前期罗列的技术问题统一解答,加深学生的实习印象,提高实习效果。

(二)明确实习内容,分组轮换实习

生产实习采取分组轮换实习方式,学生每组5~6人,实行轮换顶岗实习,有利于实习效果的提高。五龙口污水处理厂各工艺分段组合,分组情况见表1。污水处理厂在每个班组都安排了岗位负责人,负责具体讲解每个班组工艺路线和有关设备工作原理,以及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易发生的问题。学生在参观、互相提问、动手操作过程中进行实习,与理论课堂有着明显的区别。

(三)做好实结,绘制工艺图纸

实习过程中,学生需撰写实习日志,记录每天的实习内容和实习心得。实习结束后,学生需撰写实习报告,并手工绘制工艺流程图、总平面布置图及主构筑物平立剖图。实习使得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充分的锻炼,对实习工艺进一步掌握,同时也掌握了图纸设计标准,进一步提高了绘制图纸的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取得良好的实习效果

(一)理论与实际结合,加深理论知识理解

学生现场参观、动手操作工艺设施,对工程实际及工艺理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书本上参数的理解就变得具体化、形象化了。比如,学生现场参观曝气沉砂池,对池内旋转水流有了感性的认识,再温习书本知识,对曝气沉砂池的原理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学生掌握了污水处理的生产实际

通过生产实习,学生熟悉了污水处理厂的工作岗位职责、工作内容、设备运行参数,掌握了进出水水质、污染物的去除率,了解了一些异常情况及处理办法,对水处理行业及环保行业有了初步的认识,增强了专业兴趣和专业信心,同时也培养了严谨的工程态度。

(三)实习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对创新的工艺流程有了更加深刻认识。比如,五龙口污水处理工艺采用抗冲击负荷较强的氧化沟工艺,在氧化沟前端设置缺氧段和厌氧段,缺氧段和厌氧段同时进水,水量可以调节,为回流污泥反硝化提供充足的碳源,保证厌氧池的碳源,从而提高整个生物处理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4]再如污水处理厂二期二沉池采用周边进水周边出水工艺,增加了二沉池的水力负荷,从而减少了二沉池的体积,减少占地面积,这种方式在厂区二期建设中有极大的使用价值,学生从中真切了解了创新的意义和价值。

四、对今后改革的思考

(一)搭建校内实习基地,提供方便的实习场所

发挥环境工程专业特长,在校内建立一些水处理、大气处理工程设施,为实习教学提供便利,既可以满足部分实习要求,又可以节约实习经费。例如,2010年学校科研立项的《河南工业大学污水处理及回用情况调查与处理方案研究》,收集学校洗浴、生活废水,处理并再生利用为绿地用水、道路浇洒和景观用水。项目设计、建设、调试及运营都可以有高年级学生参与,项目建成运营后还可以安排四年级学生到基地进行生产实习。

(二)加强产学研相结合

目前,高等学校环境工程教育中实践教育弱化趋势明显,“工程性”缺失和“创新性”不足的问题突出。[5]学院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环境工程专业教育与产业的结合,将实际的工程设计与工程施工引入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参与工程实践,锻炼实践能力。我们河南工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一直和郑州市五龙口污水处理厂开展着回用水生产技术及污泥资源化技术的科研合作,如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研究”、“污水污泥处理工艺与资源化利用”、“超声溶胞技术在污泥减量中的应用研究”,[6]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新型陶粒滤料制备技术研究”等。但由于经费有限,技术的实际应用受到限制。因此,产学研合作急需更加深入地进行下去,以解决再生水回用途径单一,污泥缺乏有效的资源化技术等污水处理厂实际遇到的难题。#p#分页标题#e#

(三)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篇6

篇7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育模式。他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导学-互动式"正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兴趣特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出不同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与学习伙伴共同去完成任务,在合作中,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讨论、学习,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这样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启发、点拨,形成立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往往会产生1+1>2的效果。

2、突出面向全体

"导学-互动式"教学中,教师是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的,活动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能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使学生有话可说,学生的大脑处于激活状态。而合作又是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评价标准的,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学习的责任感。每个组员都在为小组获得认可与奖励而努力学习,即使个别组员没有这个动机,其他小组成员也会督促他达到学习的目标。即使是学困生也会感到是在与别人平等竞争,每个学生都有平等获得荣誉的机会,荣誉感成为学生努力学习的强大动力,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了竞争意识,提高了课堂活力,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

二、学案导学——实施合作学习的必要准备

学案导学强调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多向交流、多维互动,同时不忽视教师的主导的作用,是教师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是学生在学案的引领下自学教材的过程。教师在新课伊始从以下几方面提示导学。

(一)展示新目标。用口头或书面提纲挈领地提出学习新课的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情意目标、能力目标。

(二)揭示新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给予思路、方法上的提示,为学生预习排除障碍。

(三)提出教学要求。教师说明新课教学的基本程序、组织形式,鼓励学生充分调动主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创设主体互动、情知互动、人境互动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四)学生自学

在互动式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体是作为一个发现者(discoverer)、研究者(researcher)、探索者(explorer)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因此,要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尤其是小组活动中更好地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交流互动,学生个体就应在课前进行自学预习。

三、互动交流——合作小组的组织要求

小组活动是高中英语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一环,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由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学生能够自学明白的内容只需一带而过,重点研讨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或由组内成员提出的预习中未解决的问题。

其次,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基础比较好、自学能力强、领悟较快的同学对其他同学进行帮助指导,成为组内的"小老师"。小组长对小组经过讨论所达成的共识、所产生的分歧及尚未解决的问题分别进行归纳,整理,拟在班内展示交流时演示讲解,并提出问题。

最后,形成共识或归纳总结。把上面讨论的成果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四、凸显教师的主导地位——合作学习成功的保障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过多干涉,从主宰课堂的绝对权威变成组织和参与学生探讨知识的一员;同时,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随时对学生提供咨询与帮助,鼓励人人参与,积极主动地提问、请教;巡视各组讨论情况,了解各组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及时肯定、推广某一小组的学习成果和有效方法,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具体说来,教师扮演以下角色:

1、决策者:教师决定小组的划分及活动时间,指定组长人选。

2、指挥者:教师安排活动空间、分派职责、指挥组间合作。

3、解释者:教师解释学习任务、成功的标准以及期望行为。

4、监督者:教师监督学生的行为,并提供帮助。

5、评价者: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及合作情况。

五、合作学习中评价要注意的问题

篇8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障碍

现阶段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或多或少还存着一些问题,其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实施。下文对此展开简要分析。

1.课堂上利用大量题型重复单一地进行训练

小学课堂上的数学教学已经形成了僵化的思维模式,老师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在学生尚不能理解的情况下要求学生掌握,再通过大量重复的题型教给他们难以理解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技巧,学生就这样半懂不懂地理解新的知识。这种类似于“题海战术”的教学模式是非常枯燥而又单一的,使得学生容易丧失对数学教学的兴趣,也使得整个教学模式容易失去弹性和趣味性。

2.课堂教学长期忽视学生作为主体的作用

长期以来,在课堂上,传统的数学教学都是以教师作为主体。让教师作为整个课堂的主导者掌控课堂,而让学生作为接收者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整个教学模式是单方面的,教师单方面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老师讲,学生听,老师不注重学生学会了多少,学生也没有办法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惑。整个课堂没有形成一个互动,没有双向的教学理念,学生没有能作为主体,也就发挥不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不了主动性。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初探

1.活用教材,贴近生活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来源。因此,我们提倡教学生活化首先要以教材为基础的,灵活使用教材,让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学生理解,提高教学效果。虽然新课改后教材编写更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会,教材体系也更科学、人文,但是由于不同地区学生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生活环境等因素不同,再完美科学的教材也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学生使用。如果细心观察教材的练习,你会发现有些题材离学生的生活现实较远,例如:装配机器、糊纸盒等,既忽视了练习的有效性,也削弱了学习兴趣。例如教学例子有很多适合城里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山区学生不太适合等,为此,教师在备课中要注意将一些脱离学生生活的或重复无效的习题、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增删修改,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的数学问题来取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笔者认为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而不是唯一资源,为提高教学效果,要科学灵活使用教材。

2.巧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阶段,大部分的数学概念对于学生而言显得极为抽象。例如在《方向与位置》教学时,笔者发现很多孩子并不能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概念。但如果教师不直接讲述“坐标”这一抽象概念,通过提问学生“如何形象地描述你在教室中所处的位置”,就会有学生回答“第五排第三列”、“第六排第一列”这一系列答案。而教师就可以通过这一回答,引入坐标系这一抽象概念,从而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感悟到数学。除此以外,也可以让学生走到“第二排第三列”等具置,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平移”这一概念。这一系列课堂上的生活化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大量的抽象概念,让学生们觉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出低年级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

3.鼓励学生动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现阶段,基础教育的目标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很显然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对此有着显著的帮助。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注重以学生为根本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整个教学过程不仅需要教师做足大量的功课,更需要教师将这种教学方法建立在课本基础知识和学生理解能力的基础上。例如在探究相同长度的线段怎样围成一个面积最大的图形时,通过发给学生等长度的细线,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拼出自己认为最大面积的图形。通过与同学的类比,不少学生发现,自己拼出的平行四边形似乎面积看上去就不够大,而长方形似乎面积比同学拼出的正方形又小上一点。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猜想,然后通过科学的计算方法,帮助同学验证猜想,最后再通过实验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等长度的线段围成圆形的面积才是最大的。这种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低年级学生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同样是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实施策略。

4.启发学生思考,增强学生生活意识

在学习角的认识后,教师在课上提出,放大镜能放大物体,那么将一个10度的角放在放大10倍的放大镜下,看到的角应当是多少度。刚开始大部分学生认为是100度,但是通过实验教学,不少学生发现,放大镜所放大的角度显然是个较小度数的角,远远达不到直角的要求,更不要提100度了。这就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这是为什么呢?是否是因为放大镜放大角后的样子为虚像不易测量?基于此,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投影仪将角度进行进一步方法,以帮助学生解决自己的困惑。这个放大角度的实验虽然较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仅仅是一个点缀,但是却能够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知道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能够有效运用到生活之中,从而增强学生对于数学的感性认识。

三、结束语

数学离不开生活,因为生活使数学变得更生动、更有活力;生活离不开数学,因为数学使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起来更得法、更科学。教师应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利用生活理念构建数学课堂,达到数学教学生活化,帮助学生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数学知识以生活化的设计走进课堂!

参考文献:

[1]苏敏.小学数学教学中巧用生活素材之探索[J].才智,2014,26:205.

篇9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创设了一种紧张、活泼、和谐、主动、张驰有效的理想气氛。

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提出相应的问题。高中“光合作用”的教学,是初中生物学“光合作用”的延伸,为检测学生的认知程度,首先提出以下问题:(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好一派生机勃勃、春意浓浓的诗情画卷,是谁为我们创造了生机盎然的世界?(2)光合作用是怎样发现的?在哪里进行的?原料、产物、实质是什么?如何验证产物?(3)光能可以使水分解,那池塘里的水为什么没有被光分解呢?光合作用的原理又是什么呢?教师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提出这些问题,使学生清晰地知道这节课学什么,怎么学,学好了有什么意义,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时的积极思考,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全面深入的理解。

问题须与学生现有的认知规律相呼应。教师在学生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并提出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激发学生进入探索问题的境界。如在“生长素的发现”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几个问题:(1)植物为什么具有向光性?(2)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哪儿?明显生长的部位又在哪儿?(3)胚芽鞘尖端是如何引起其下部明显生长的?(4)植物的弯曲生长与生长素浓度有何关系?通过这一系列“问题链”形式,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与思维,环环紧扣,逐层深入。这样经过学生探究和努力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更能训练学生严谨的思维与科学推理方式,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与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满足学生的成功感,

问题的提出要贴近生活实际。如在讲授“渗透作用”时,要求学生在家制作一碟腌黄瓜,观察黄瓜腌制前后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腌制后的黄瓜比腌制前的软?碟中的汤汁是从哪里来的?所面临的既是熟悉的、常见的,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就可能处于一种想知而未知、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究欲望。怀特说:“什么是教育的源泉?那就是生活中的一切。”这些来自学生在学习中所发生的、与他切身相关的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2 体验问题,合作探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让学生自己探究,独立思考。首先要他们明确学习任务,再设计问题,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从中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不仅能使学生学得深刻,而且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增强自我意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亲身体验过的知识要比从教师那里直接灌输得到的知识要深刻。学生通过熟悉实验过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得到学习的乐趣性。就记忆强度而言,这要比教师直接告诉原因的要牢得多。如:在学习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时,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出一系列问题:人们都喜欢早上在公园或树林茂密的地方锻炼,你认为合适吗?新疆的葡萄与马鞍山的葡萄比较,哪里的品质更好?为什么?贮藏水果放在通风的地方合适吗?这些问题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也是学生想知道的问题,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把问题提出来加以探究。

用好教材中的实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实验是生物教学的重要手段,一份设计精当思维缜密的实验设计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特别对于学习不够主动的学生来说则是一个很好的鞭策机会,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如在研究植物向光性的问题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提出假设:一些学生认为植物的向光性与胚芽发育的尖端有关;一些学生认为弯曲生长的是胚芽鞘尖端的下面一段,因而植物的向光性应与尖端下面的一段有关。然后引导学生围绕“猜想、假设”,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自己的假设。这一过程中教师既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更要重视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学习,同时还要注意设计实验的科学性、可行性。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讨论设计出实验方案,如:(1)玉米幼苗用单侧光照射;玉米幼苗种在暗处;(2)切掉胚芽鞘,幼苗用单侧光照射等等。学生完成各组实验后,分析总结得出:玉米幼苗具有向光性;玉米幼苗生长和弯曲与尖端有关等结论。学生归纳出这些结论很自然地会把这些知识迁移到生产生活实际的应用中,如滴加一定浓度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根,便于扦插的枝条成活。

3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建新型师生关系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般来说,学生探究的知识是零碎的、片面的,只能归纳出自己掌握的知识点,对于不理解的知识点往往束手无策。因此,教师在知识归纳中要起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实践,经学生自己的思考、体验,让学生各抒己见,展开讨论,互相补充与纠正,通过师生共同总结,归纳章节所学内容。如在复习高中《生物》时,我要求以染色体为线索,整理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染色体的形态、数目;(2)染色体的化学成分――染色体与DNA的关系;(3)染色体的存在部位及存在形态,(4)染色体的复制(时期与方式);(5)染色体的传递规律:有丝分裂的传递与减数分裂的传递的比较;(6)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与遗传规律的关系;(7)染色体变异与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要注意把握“收放”尺度,锻炼学生发言的胆量和语言表达概括能力。对于性格内向、不敢举手的学生要注意观察其表情,尽量创造机会让他发言,消除其胆怯心理。

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使之主动积极地运用知识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让学生在具体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中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把学生从被动的地位中解放出来。例如在学习“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一节内容时,课前我为学生准备了大量的相关材料用具,上课时进行了一些演示实验,但我并没有说出结论,而是启发学生很自然发现并提出问题“食物中都有哪些营养成分”。鼓励学生根据所见、所知和所想,大胆作出各种假设,如可能有水分、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然后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完善的探究计划,指导学生进行独立探究,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出相关结论,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如食物中还有哪些营养成分,怎样探究等。这样既能丰富想象力,训练思维力,又使教学民主化,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篇10

例如:在牛津英语5B“An English friend”的第一课时教学中,先和同学们欣赏一首英文歌曲《Make new friends》以活跃课堂气氛,然后师问:“Are you happy?”生回答:“Yes.”由此进入新课,接着问:“What subjects do you study? How many lessons do you have every day?”在学生具体回答之后,师说:“Yes, we go to school and have many lessons from Monday to Friday, so we are very busy.”于是开始新单词busy的教学。这样通过歌曲和会话,让学生兴趣盎然。轻松导入,精巧无缝,润物无声。

二、在操作中激发兴趣,实施有效教学

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孩子出生后几乎对每件事情都要学习。”从而他提出了“从做中学”的观点。我国教育家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原则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他强调教学中应注重儿童直接经验的掌握,教师应积极地鼓励儿童去实践,去获得直接经验。英语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的、无生命的东西,对于他们来说又是必须掌握的技能。为了能够让他们高效率地学会英语,教师就应该尝试赋予英语以生命。根据学生乐于动手的特点,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学习英语。

例如牛津英语3B教材中很多单元的“Fun house”里都有这样的任务,让学生做一做,制作方法的提示都是英文的。学生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就必须知道制作过程是什么,这时他们会主动去查字典或问老师,这种“做中学”的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自学效果。在每周末,我们还可以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不同兴趣,办一份有特色的英语报,并且随意请一位同学介绍自己的报纸,选取其中最精彩的文章读给其他同学听。这种方式的运用,不仅能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新的词汇,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种 “做中学”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教师实施有效教学。

三、在小组合作中激发兴趣,实施有效教学

篇11

公共教育学的尴尬地位决定了其受重视的程度。学生认为公共教育学不如专业必修课重要,教师也会尽量放宽条件,降低要求。如此恶性循环,导致公共教育学的境遇更加难堪。首先,公共教育学老师应该让学生

1.明确学科价值

公共教育学的开场白极其重要,在第一堂课时,教师应给学生讲清楚教育学的重要作用。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讲述“金表的故事”和“孙敬修与两个孩子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懂得教育学知识的老师与没学过教育学的家长、街道大妈的区别,从而告诉学生:教育学使你具有教师的资格。

2.固定学生座位

公共教育学一般由高师院校教育学院的教师担任,教学时间一般为一个学期,大致为50~60学时。公共教育学教师一般同时教授几个不同的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学习公共教育学的学生一般是学校里其他学院其他专业的师范生,教师对学生之前的情况并不了解。因此,少部分学生上课缺课,老师并不容易清点出来,有的老师一个学期结束了还不能完全认识班里的学生,或许能叫出少数几个学生的名字。这也使得学生有了空子可钻,公共教育学缺课的现象屡屡发生。

让学生按照学号就坐,并根据情况做适当的调整,最后把每位同学的座位都固定下来。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更快地认识、熟悉学生,并记住他们的相貌与名字;一方面可以避免学生总是与熟悉的同学一起坐,促使学生与不同的同学邻座,扩大交流范围;另一方面也可以方便教师清点缺课的学生,从而督促学生出勤,减少缺课率。在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中,按学号就坐、固定学生的座位的方法的确使以上三个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实现。

3.与学生“约法三章”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第一堂课时,教师应与学生“约法三章”,在出勤、课前准备(着装、学习用品)、课堂要求(课堂纪律、做笔记、课堂参与)、课后学习(完成作业、查阅相关资料)四大方面给予相应的规定。经过师生共同磋商后形成“教育学上课要求”,并严格按照该要求公平公正地执行。

在出勤方面,给予学生一些弹性空间,准许学生迟到2次(每次不超过5分钟),准许病假1次,事假1次。超出该弹性范围,则给予相应的扣分处理。在课前准备方面,要求学生着装整洁大方,不搞非主流。男女生均不得穿拖鞋、背心上课;女生不要穿超短裙、超短裤,上衣不能太短、太透、太露。倡导学生背书包上课,带齐基本的学习用品,至少应带课本和笔。在课堂要求方面,要求学生手机调为振动,非紧急情况不能接听电话,不能频繁地发送短信;不能聊QQ、浏览网页、看小说,需要查阅资料可下课后进行;不能频繁地交头接耳,甚至大声说话;不能瞌睡、睡觉;不能看与本学科无关的书籍或者写其他东西。上课应做好相关笔记,并积极思考、师生互动,参与课堂问答、讨论或争辩。课堂回答无论对错都值得鼓励与肯定,学习委员记录好每堂课每位同学发言的次数,以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在课后学习方面,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并按时上交。如果延迟上交或未交,给予相应的扣分处理。同时,要求学生培养自己查阅资料的能力,能根据要求查阅图书馆和电子资料,有创造性地完成信息的收集、整理,并能形成自己的教育观点。

4.制定考核指标

考核制度作为一根富有权威性的指挥棒,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5] 公共教育学常采用考试为主的考核形式,期末总成绩为期末考试成绩加上平时成绩,其比例一般为70%和30%。这种以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平时上课不够认真,期末考试前突击背诵一下以应付考试,从而偏离了学习教育学的真正目的。公共教育学的考核应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加重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以达到通过考核引导学生学习、指引努力方向的目的。平时成绩可由出勤、课堂纪律、课堂参与和作业四部分组成。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改变学生课堂失语的现状,教师应更加注重对学生课堂参与的考核。无论学生的答案对与否,观点正确与否,都应该予以肯定及加分,以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友善地与同学分享、交流。

二、奠定情感基调,创建和谐师生关系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以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为基础或前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满怀对学生的热爱之情,笑脸相对,充满亲和力,提倡民主平等与思想自由。

1.长挂笑容,充满激情

从事教学工作多年的教师往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产生负面情绪,课堂上少了几分微笑与激情。公共教育学教师自身的教育学素养较高,应该尽量避免将消极情绪及不良心理状况带进课堂。应坚守“皮格马利翁效应”,以积极的心理面对每一位学生并相信他们都是优秀的 。

有学者以广东省某一所综合性高校某一门公共必修课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结果发现:“教师授课富有激情”和“教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对高校教师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6] 公共教育学教师容易陷进教育学理论的条条框框中,使课堂气氛紧张沉闷。因此,富有激情、语言风趣幽默是活跃教育学课堂气氛的重要手段。

2.热爱、尊重学生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 热爱、尊重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教师应充满爱心,融入到学生情感当中,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切忌对学生冷嘲热讽、恶语相加、严厉指责、当众侮辱等。爱是可以相互传递的,师生之间的情感也是互动的。只有教师真心地爱学生、尊重学生,学生才会真正地喜爱、尊重教师,才会乐于遵从师道。

3.倡导民主平等与思想自由

长久以来,教师相对于学生来说都是绝对的权威,学生对教师必须言听计从,而现代教育提倡师生间民主平等。教师在教学中公平公正、平等对待学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6] 现代社会充满多元因素,学生的思想也不可能高度一致。教师应该坚持思想自由,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引导学生自己寻求答案、探索真理。因此,在真理面前、在班级管理中、在师生对话时,教师都应该坚持民主平等的观念,充分相信学生,听取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意愿。

三、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内在动力

教学方法的落后是导致公共教育学教学现状不能令人满意、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学习兴趣欠缺的一个重要原因。[7] 只有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公共教育学的教学效果。

1.课前新闻分享

要求学生每周搜集一个或一些与教育相关的新闻、事件,在课前与全班同学分享,并让全班同学参与评论。这样不仅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关注教育新闻的习惯,也能提高学生的教育敏感度,建立自己的主张与看法,树立起自己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

2.案例分析教学法

有研究表明,运用案例教学法能较大幅度提高公共教育学的教学效果。吕林用两个学习公共教育学的师范生平行班做实验,一个班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一个班采用案例教学法。结果发现采用案例教学法的班级在学习兴趣、教育理论发展、教育能力提升等方面都有较大的进步。[8]

案例可分为正面案例与反面案例。正面案例是运用成功的事例从正面佐证规律,反面案例则是运用失败的事例从反面来佐证规律。[9] 在公共教育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同时选用正面案例和反面案例,将教育理论融入教育事件,通过案例展示、学生分析、教师总结等一系列过程,使学生习得知识、树立观念。

3.体验反思教学法

学习公共教育学的学生从出生到现在都在接受家庭教育,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一直都在接受学校教育,也无时无刻不处在社会大环境中接受着社会教育。因此,他们亲身经历的教育事件不计其数,他们就是一个个鲜活的有说服力的例子。在公共教育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经验与体验,让学生将其成功的、失败的、愉悦的教育经历与大家分享,并对其进行反思、评论、纠错。通过回忆、反思、评论、纠错、树正等环节,学生便能较为深切地感悟到教师之道、教育之道。[10]

4.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即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进行教学。问题教学法要求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待问题、审视教材,因此,运用问题教学法既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可以使学生勇于突破权威、经验和常规,树立起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7] 例如,在教学“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比较”“中西方对教育的不同理解”等内容时,可运用问题教学法。教师抛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缜密论证,最后形成自己的认识与看法。

5.辩论教学法

教育学中很多问题都没有定论,尚在争议与论证之中。因此,在公共教育学的教学中,与其搁置争议,还不如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辩论的目的不一定要求某一方妥协,形成共识,而是通过辩论激发兴趣、拓展思维、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树立观念。在辩论过程中,学生在情感与态度、知识与观念、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等方面相互碰撞,积极地探索与评价信息,在建构自己知识的同时提高了思维的严密性并逐渐形成批判性思维方法。[11] 例如,在教学“现代学生观”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外塑论”与“内发论”两种不同观点进行辩论。经过辩论之后,学生代表分别总结本小组的主要观点及论证要点,教师再进行总结与点评。

篇12

1实验原理及装置

是光声效应实验系统框图.在激光器电源的驱动下,半导体激光器发出强度调制光束.激光束透过光声盒的玻璃窗口,投射到被测样品表面.样品吸收光能,向紧邻样品表面的边界(气体)层传导周期性热流,导致边界层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和边界层的周期性膨胀、收缩.这像1只活塞推动光声盒内气柱的其余部分产生声压信号[1].声压信号由传声器及其前置放大器转换成电压信号.光声电压信号输入锁相放大器检测并输入示波器显示.激光器电源的调制信号和示波器的同步触发信号均来自锁相放大器的TTL信号输出.TTL信号的频率决定激光强度的调制频率以及光声信号的频率.该频率可通过锁相放大器前面板上的频率调节手轮选定.光声信号通常很微弱,需要采用锁相(对周期信号)、取样积分(对重复脉冲信号)等微弱信号检测技术将其从较强的噪声背景中检出.只有当光声信号足够大时,才能直接供示波器显示.由于采用连续波调制的半导体激光器(上海熙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型号DL-450-1200-T2,波长450nm,功率1.2W)作为光声信号的激励源,被测样品又为对光易吸收的粉末,实验装置中既使用了锁相放大器(美国StanfordResearchSys-tem,型号SR830,频率范围1mHz~102.4kHz)来检测光声信号的幅值和相位,又使用了普通示波器直接显示光声信号波形.实验装置中,光声盒由一只1″水管内丝铜三通接头制作.为保证光声盒的密封性,在三通接头的上端面用环氧树脂胶接窗口玻璃,在三通接头的下端和水平出口端拧上缠有密封带的堵头.传声器选用6mm×5mm的驻极体传声器,用密封带包紧塞入三通接头水平出口端堵头中心预钻的小孔.传声器的前置放大器为自制电路.图2为实验装置实物照片,图2(b)局部放大照片的上端为激光器,下端为光声盒.

2实验内容、过程及结果

2.1不同粒度硅粉的扫频光声检测

为检验实验装置的性能,首先进行了3种粒度硅粉的扫频光声检测实验.实验过程是:1)将已筛分好的-200~+280目、-100~+200目和+100目99.5%纯度硅粉分次装入光声盒的下堵头底部,并将堵头拧入光声盒下端口.2)将光声盒置于激光器下方,调整光声盒的水平位置,使激光束(光斑大小3mm×3mm)照射到硅粉区域中央.3)在锁相放大器的前面板上,缓慢旋转频率调节手轮改变激光调制频率,观察光声信号幅值的变化;在频率改变较大而光声信号幅值仍单调上升/下降和光声信号出现极值情况下,暂停改变频率,记录光声信号的幅值和相位.实验时,激光功率为0.6W,频率扫描覆盖整个音频范围.图3给出了3种粒度硅粉的光声信号幅值随激光调制频率的变化.图3中曲线有一系列峰值结构,并且峰值出现的位置基本一致.这些峰值由光声腔内三维声场的共振效应造成的.

2.2不同光声腔长下的硅粉扫频光声检测

为验明图3的光声信号幅值-频率曲线共振峰的影响因素,取同一粒度的硅粉进行不同光声腔长下的扫频光声检测实验.实验过程和实验参量与2.1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将-200~+280目硅粉盛于一倒置塑料小瓶盖中,但瓶盖在光声盒中的搁置高度不同.瓶盖搁置高度越高,离窗口玻璃越近,光声腔长越短.利用不同高度的纸筒托起瓶盖就能改变光声腔长.图4给出了3种光声腔长下同一粒度硅粉的光声信号幅值随激光调制频率的变化,其中的实线、虚线、点线分别对应长(硅粉直接盛于下堵头内)、中(硅粉高度在三通接头中间)、短(硅粉高度达到三通接头水平孔上端)3种光声腔长.图中各条曲线均出现一系列共振峰,但共振峰的位置不再相同,因为光声腔的边界条件改变了.2.3在非共振频率区和共振频率区的硅粉光声信号比较以上2组实验说明:光声信号幅值-频率曲线的峰值结构主要由光声腔的结构影响所致;对于一定结构的光声腔,会有一定的声场共振峰.利用该现象,可在共振频率处进行光声检测,以得到较大幅值的光声信号,提高检测精度.这组实验就是在非共振频率区和共振频率区进行不同粒度硅粉的光声检测.实验时,激光功率为1W,在非共振频率区和共振频率区的频率扫描均按10Hz的步距.其余实验过程和实验参量与2.1相同.图5和图6给出了3种粒度硅粉分别在非共振频率区和共振频率区的光声信号幅值随激光调制频率的变化.在图5中,非共振频率区的光声信号幅值-频率曲线表现出很好的信号幅值与粉末粒度的相关性,粉末粒度越小,光声信号幅值越大.这是由于粉末粒度越小,样品吸收光能的有效表面积越大,吸收光的能力越强.另外,频率越低,光声信号幅值越大.在图6中,共振频率区的光声信号幅值-频率曲线也表现出信号幅值与粉末粒度的相关性,粉末粒度越小,光声信号峰值越大.图中各峰值的频率并不一致,这是由于在下堵头加装的硅粉高度有一定差别造成的.

3实验教学讨论

光声信号既与被测样品的光吸收特性(吸收光谱、吸收系数)、热学特性(热传导率、密度、比热)有关,又与光声腔的结构、电声检测系统的性能有关.上述实验装置只是为学生开展光声效应实验提供了基础平台.基于此平台可开展多个实验教学项目.1)光声盒设计光声盒是光声检测装置的核心元件.上述实验装置中的光声盒由水管三通接头制作,它具有理想光声盒的基本功能———容纳被测样品、安置传声器、与外部环境隔声、通过激励光束,但它没有全面遵循光声盒的设计原则,其频率响应特性、光声效应强度不佳.让学生参与到光声盒的设计、制作和检验中,有助于他们掌握光声检测技术的核心知识,培养科研工作能力.2)固体材料热学参量测量热性能是材料的重要参量,建筑、航空航天、机械制造、家用电器等许多行业均需测量材料的热学参量,而光声检测技术适用于材料热学参量的测量[10].通过这类实验,学生可以在测量理论模型的建立、实验参量的选取、实验系统的标定、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等方面得到系统训练.3)调制电路和数字锁相放大器开发本文介绍的实验装置使用了对实验教学而言价格偏贵的锁相放大器.这对于学生人数少的自选类、设计性实验项目不是问题.对于较大规模的实验教学,完全可以选用光声效应强的样品,用花费极少的调制电路取代锁相放大器.就像上面提到的硅粉样品,其光声信号幅值在低频和共振频率处都很大,用普通示波器就可观察到(见图2中示波器显示的波形).调制电路为方波产生电路,学生可独立设计、装配,并可在商品数据采集电路基础上开发一般性能的数字锁相电路及相应的软件.

4结束语

本文介绍的光声效应实验装置为开展物性分析方面的实验提供了基础平台.利用该装置,学生能开展设计性实验、教学实践、科技创新活动类项目的研究:既可基于现有装置,在材料、制造工艺、环境监测、生物、医药等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发现需求,应用光声检测技术;也可设计光学、声学、电子器件,拓展装置功能.

参考文献:

[1]罗森威格A.光声学和光声谱学[M].王耀俊,张淑仪,卢宗桂,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7-12.

[2]殷庆瑞,王通,钱梦騄.光声光热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7-11.

[3]RosencwaigA.Photoacousticspectroscopy:anewtoolforinvestigationofsolids[J].AnalyticalChemistry,1975,47(6):592A-604A.

[4]RosencwaigA,GershoA.Theoryofthephotoa-cousticeffectwithsolids[J].JournalofAppliedPhysics,1976,47(1):64-69.

[5]张淑仪.光声显微成象:一种新型显微成象技术[J].应用声学,1983,2(3):5-10.

[6]张淑仪.中国光声和光热技术研究进展回顾[J].应用声学,2013,32(3):161-168.

[7]YehyaF,ChaudharyAK.Studyofdamping,satu-rationandsurfacelossesonlowleveldetectionofNO2usingtimeresolvedpulsedphotoacoustictech-nique[J].OpticsCommunications,2014,312:16-22.

[8]王娇,杜昌文,申亚珍,等.中红外光声光谱法测定土壤顶空氨气浓度[J].土壤,2014,46(6):1017-1023.

篇13

第三条 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是教师职业准入的前提条件。申请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须分别参加相关类别的教师资格考试。

第四条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坚持育人导向、能力导向、实践导向和专业化导向,坚持科学、公平、安全、规范的原则。

第二章 报考条件

第五条 符合以下基本条件且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可以报名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符合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体检标准。

(四)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五)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三年级及以上学生,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五年级学生,三年制中等师范学校全日制在校三年级学生,可凭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到就读学校所地报考。

第六条 申请人应在户籍或人事关系所在地报名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第七条 2016年以前(含2016年)入学的全日制师范教育类学生、全日制教育硕士,可按规定提供相关材料直接申请认定与所学专业相对应的教师资格。2017年以后(含2017年)入学的全日制师范教育类学生、全日制教育硕士,申请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均须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第八条 被撤销教师资格的人员,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曾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 考试内容与形式

第九条 教师资格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考试大纲由教育部统一制定,笔试和面试试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笔试和面试不统一指定教材,考生可通过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网址:)下载《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根据考试大纲知识点自行复习、备考。

第十条 笔试主要考查申请人从事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教育理念、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知识、科学文化素养、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的基本知识;拟任教学领域的基本知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知识和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十一条 笔试采用计算机考试和纸笔考试两种方式进行。现暂只采用纸笔考试方式。

第十二条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为:(参见表格2)

第十三条 面试主要考查申请人的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

第十四条 笔试各科成绩均合格并在有效期内的考生,方可参加面试。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方式,通过抽题、备课(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演示)、答辩(陈述)、评分等环节进行。

第十五条 申请面试学科(学段)应与笔试学科(学段)一致。(参见表格3)

第十六条 笔试由国家统一制卷、阅卷,并确定笔试成绩合格线,省教育厅确定本省面试成绩合格线。

第十七条 考生在笔试和面试成绩公布后,可通过教师资格考试网站查询本人的考试成绩。考生如对本人的考试成绩有异议,可在考试成绩公布后10个工作日内,笔试向省招生考试院提出复核申请,面试向云南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提出复核申请。

第十八条 笔试单科成绩有效期为2年。笔试和面试均合格者由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3年。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是考生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必备条件。

第四章 考试报名

第十九条 网上报名: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和面试均须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http:///),按照栏目指引进行网上报名,步骤如下:

(一)登录。登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站()。

(二)注册。未注册考生需首先进行注册。注册时要求考生填写姓名、选择证件类型、填写证件号码等信息。在完成注册后,按照流程填写个人信息、上传电子照片。

照片要求:本人近6个月以内的免冠正面证件照;照片大小:格式为jpg/jpeg,不大于200K;照片中显示考生头部和肩的上部,黑白或彩色均可,建议选用白色背景。

(三)报名。考生根据本人情况可就近选择考区和考试科目,并在规定时间内到考区指定的地点办理现场确认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