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有关于爱情的诗句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4、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5、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
7、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8、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9、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篇2
本文认为,在诗歌的表现手法中,兴这一表现手法通过借助外部事项来表达内心主题。随着对事件中心的研究不断深入,许多关于兴的话题被研究出来,d象就是其中一个。兴象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唐朝时期,在唐朝诗歌中最早体现出来。
一、动物兴象
(一)鸟类兴象
在诗经表达中,诗经开头时就是兴象开头,使用鸟类兴象来表达自身感情。据不完全统计,在整首诗经三百多篇中,鸟类兴象的使用程度高达五十多首。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发现,诗歌大多围绕着孝道和亲情进行阐述。与此同时,还围绕着男女的感情和婚姻进行阐述,体现了爱情的主题。
1.思归之鸟。在诗经的三章中,每一章都会体现黄鸟的兴象。在这之后会写出诗人对异族统治的憎恨,难于忍受异族压迫迫切希望回到故土的思乡之情。除此之外,在诗经中还有其他的关于鸟的兴象,表达的思想情感同样也是出门在外人对于故土的思念。
2.爱情之鸟。除了关于对于家乡思念的鸟类兴象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鸟类兴象是以男女之间的情感为表达内容。在诗经中,诗经往往采用鹊与鸠两种物象来描绘女子出嫁,凡是与有关女子出嫁的词语中都会出现这两个词。
3.原始崇拜积淀下的鸟类兴象。鸟类与人类不同,鸟类不受任何精神世界的束缚,不具备任何价值观念,其被授予一定的价值意义主要是由于一种超现实的神秘观点。
鸟类为什么会和我国祖先的亲情相关联,追根溯源还在于我国古代的鸟类图腾。在远古时期,我国祖先对鸟类图腾非常崇拜,这就解释在诗经中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鸟类兴象。图腾崇拜是原始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祭祀仪式,原始社会的人们不了解生育道理,认为是精灵存在父妇女的身体中才诞生新生命,于是将这些动物作为神灵开始计时,为的是整个民族可以繁衍生息。
在诗经中,我们还可以发现生殖兴象。生殖崇拜主要是由于当时生产力非常低下,人们只能依靠简单的狩猎过活。在原始社会时期,人口的增长意味着劳动力增加,意味着可以进行更多的狩猎活动。这是基于此点原因,人们对于生殖器非常崇拜,希望通过旺盛的生殖力量增加人口。
(二)鱼类兴象
从鸟类身上,在实践中于类型上鱼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诗经中,关于鱼的兴象诗歌非常众多,关于鱼的种类就高达几十种,表现内容也非常宽泛,表现主题与男女之间的情感有关,同时也与饮食有关。
1.合欢之鱼。在诗经中,我们可以发现有许多诗歌总是围绕着男女之间的感情进行描述,很多就是鱼为兴起的诗词,表达男女之间对爱情的追求。在诗经中,有关于感情的描述非常细致。我国著名学者闻一多曾指出,诗经中关于鱼的诗歌非常隐晦,鱼的出现标志着男女之间情感内容的出现并且引申出一些隐喻,如打鱼、钓鱼,这些鱼都与情感相关。
2.宴饮之鱼。除了男女之间的情感之外,对于鱼的兴象表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话题,那就是餐饮话题,尤其是王公贵族的餐饮活动。在诗经中,许多关于餐饮鱼类兴象的表达有很多种,如南有嘉鱼,君子有口等等都是与有关。
3.生殖崇拜作用下的鱼类兴象。对于鱼类兴象表达不同的含义,在本质上两者却是相同的,都源于人类对鱼类生殖的崇拜。在原始社会初期,人们在急需繁衍后代的情况下,原始人们将眼光投入了自然界。在远古时期,由于鱼的繁殖能力非常强,原始人对鱼的崇拜非常强烈,这种崇拜也是宗教意义上的崇拜,人类希望通过吃鱼获得强悍的生殖能力,以此扩大自己的氏族范围。
二、植物兴象
(一)树木兴象
1.家国之树。在诗经中有很多表达的人们妻离子散,独居他处,远离家乡之意,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在诗句维桑与梓,必恭敬止的句子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中间虽然就没有兴象,但是从侧面上却反映了树木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
除了与故乡具有联系之外,树木兴象还具有另一层意义,那就是贵族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例如诗经中有句名言,南有湍荆甘犀累之。这表现贵族之间在一起宴饮场景,描绘了贵族大人之间欢乐景象。
2.恋情之树。在树的兴象中,还有一部分是诗经诗句是与恋情有关,用树木来歌颂男女之间恋情。例如在诗句中使用乔木支持,来表示树的兴象。在全诗文章中,作者感叹没有能够得到自己心仪女子,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自己心仪的女子共度良宵。又如在诗经《唐风・有m之杜》中,作者通过树木表达了求贤、求爱、求美食的思想。
(二)药草兴象
1.思乡之草。在西周末年,周王朝日益腐败,诸侯之间开始了吞并战争,劳动人民尤其是底层劳动人民长期背井离乡,需要为诸侯的争霸战争服兵役和劳役,故在许多事件中出现了对故土怀念的情感,表达了远出在外的士兵常感寂寞之情,在表达这些情感中,许多诗句中都带有草药的兴象。例如在《{风・载驰》中就明显表示出了作者在回家路上遭受百般刁难,再无法回到自己家乡时所抒发的情感,表达了自身思乡之情。
与远出在外的家人一样,在家留守的亲人也思念着远在他乡的亲人,盼望的亲人可以早日回归,在诗经中也有许多这样的诗句如《召南・草虫》都表现的这些心情。
2.相思之草。除了思念家乡之外,诗经其他词语也表现了恋人之间不能相见的思念之情。例如在诗经《后妃之志》中,许多学者认为这是一首女子思念自己丈夫所创作出来的思绪,整首诗时以采采卷耳为开头,不断深入表达了自己对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
参考文献:
[1]桀溺.牧女与蚕娘[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170.
[2]吕氏春秋[Z].中华书局,2013:86.
[3]刘安.淮南子[Z].中华书局,2013:332.
篇3
篇4
初中语文教学中,诗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诗歌本身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之精品,还因为诗歌对学生有陶冶情操、培养语感等重要作用,更是国为诗歌是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们对诗歌的教学往往是分析多于品读,理性压制感性,结果偏离了诗歌选进教材的初衷,也远离了诗歌本来的美学价值,导致学生对诗歌失去兴趣,以致于教师不想教,学生不想学,步入了尴尬境地。笔者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就诗歌教学进行过长期探索,经反复实践,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现在此处分享,以期能抛砖引玉。
一、 背景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任何文学作品都有写作背景,诗歌也如此。很多诗歌写作背景往往是诗人经历的一些情感变化,或悲壮宏伟,或凄婉缠绵。这种情感变化经历又往往联系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将这些背景挖掘出来,作为课程教学导入内容,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曹操的《观沧海》,在进行教学前,教师可简要谈谈曹操其人其事。由于民间对曹操常有议论,学生大多也知晓曹操,有的甚至是熟悉。当老师提及曹操之事时,必然很有兴趣。不过,关于曹操的事很多,不可能一一详说,主要的精力还应放在与创作《观沧海》有关的故事上。像这样以创作背景故事入手,学生对要学的诗词必然兴趣倍增。
二、 从“诗眼”入手鉴赏,把握诗歌情感
这里所说的“诗眼”,即诗词中最能显现诗词全部情感价值和内涵的词语或句子,是诗词之关键,也是鉴赏诗词的入口。抓住“诗眼”展开赏析,能很快把握诗之内涵与情感。比如杜甫的《春望》,全诗紧紧围绕“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来写,这两句集中突显全诗的情感主旨,写出了“恨”的原因在于“别”,而别的原因在于“时”。人的感伤移情到物,所以就有了“花溅泪”和“鸟惊心”。总体上看,这两句中最为关键的字就是“时”与“别”,此两字就可算是全诗的诗眼。抓住这两字引申理解,学生很快就能把握全诗的情感,进而理解全诗意义。
三、 以朗读促理解,读中领略诗境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优秀经典的作品,都需要读才能真正体会其要旨,诗词尤其如此。诗词的内涵只有在读中才能准确把握。如何读呢?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读,但为避免读得乏味,最好多种方式结合起来读,如教师范读、学生齐读、独立读、轮流读、角色读等各种方式都应据实际而结合起来使用。最好的方式是利用媒体设备配乐朗读。配乐朗读的最大好处是可以通过音乐的伴随而激发学生对情绪,形成对理解诗歌有利的情绪氛围。比如,在学习《关雎》这首诗时,引导学生朗读时,可以配《梁祝》这首乐曲,乐曲中展现的悠悠爱情意境,能有效地将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使其在最短时间内入情入境,在情境中进一步理解诗歌意义。
四、 多首诗歌对比赏析,拓展联想空间
在鉴赏教学中,仅仅局限于一首诗歌,没有对比,理解上容易狭隘。有相类的诗歌进行对比赏析,才能有效加深学生印象,拓展其联想的空间,积累更丰富的知识,深化其对诗歌的理解。只有在对比中,学生才能拓展思维,才能从更深的程度上品味出诗歌的意蕴,锻炼诗歌的品鉴能力。比如,学习《乡愁》这首诗,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了其中的乡愁含义后,可以列举一些写愁的诗句来进行对比,让他们理解不同的作品中不同的愁,以及各位诗人写愁的不同技法。比如李清照“只恐双溪般舟,载小动许多愁”这一诗句,表现的是诗人的愁,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表现的也是愁。两个人的诗句都讲愁,他们的讲法有什么区别呢?通过对比,学生不难体会到,李清照所写的“愁”有重量,给人以沉重感;李白的愁则有长度,让人感觉到绵绵不绝。两个诗人都讲愁,但认知方式不同,着力表现的角度不同,最终形成了不同的诗句。这种认识,没有对比,学生就不可能切实体会到的。再将这样的诗句与所学的《乡愁》进行对比,学生必能更深入地理解诗歌。自古以来,写愁的诗句很多,在此不妨再举一些:如唐代常飞月《咏谈容娘》:“不知心大小,容得许多愁。”秦观《江城子》:“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辛弃疾《菩萨蛮》:“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柳永《八声甘州》:“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上这些诗句大多通过隐喻认知的方式,将抽象无形的愁绪具象化,使愁或有体积、或有数量、或有颜色、或有外形。通过这些诗句的对比分析,学生一方面扩展了知识面,另一方面使联想的范围得以扩大,对诗歌会有更深入理解。更重要的是,这种对比分析可使学生有效地将关涉同一概念的诗句在记忆中聚合在一起,并融会理解,使诗歌品鉴能力进一步快速提升。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诗词教学应尽量以背景故事导入教学,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在学习中从“诗眼”入手,全面把握诗歌情感,以朗读促进理解,让学生从读的过程中领略诗之意境之美。为加深对诗句的理解,还可将表达相同情感主题的诗句集中起来,引导学生对比品味,在对比中获得对诗词的理解升华。
参考文献:
篇5
在一个慵懒的下午,时间在空间里肆意蔓延,阿飞对着苏丽珍说:“看着我的表一分钟……1960年4月16日三点之前的一分钟你跟我在一起,因为你,我会记得那一分钟。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一分钟的朋友,这是事实你改变不了,因为已经完成了。”典型的王家卫式求爱,在那一刻,时间与空间凝结在一起,她爱上了他。
NO 02:也许承诺并没代表没把握
电影:《河东狮吼》
古天乐就那么轻易的用一段承诺赢得了侠女的芳心: “从现在开始,我只疼你一个人,宠着你,绝不骗你,答应你的每一件事都会做到,对你讲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心,不欺负你,不骂你,相信你,别人欺负你,我会在第一时间出来帮你。你开心的时候,我会陪着你开心,你不开心了,我会哄你开心,永远都觉得你是最漂亮的,梦里也要见到你,在我的心里面只有你……”
NO 03:把你的名字放在我手上,陪我到永久
电影:《玻璃之城》
学校里彼此的爱慕使许港生与韵文走到了一起。世事纷争,终究要面对别离,虽依依不舍,却还是要面对的。在分别的时刻,许港生制作了一件特别的礼物送给韵文--把自己的左手制作成了精致的手模,在手模的掌心全部刻上了“韵文”两个字。许港生说:“我的生命线、事业线、感情线,全部都是你的名字。”
NO 04:在爱情的诗歌里徜徉着我们灿烂的爱
电影:《邮差》
渔夫的儿子邮差马里奥疯狂地暗恋着美丽的姑娘贝阿特丽采,虽然肚子里没多少墨水,却在她面前大谈特谈诗歌和暗喻,。“你的笑容就像蝴蝶舞动双翼”、“父亲忧愁的渔网和那教堂里哀伤的圣母……”虽然这些都是从诗人聂鲁达那里“批发”来的,但却赢得了贝阿特丽采的芳心,义无反顾的嫁给了邮差马里奥。
NO05:你的声音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音乐
电影:《爱情麻辣烫》
其貌不扬的青春少年深深的暗恋着同班清纯的小女生,于是,关于她的一切在他眼里都那么美丽。他精心的录制了一盘录音带,小女生的朗诵声、火车疾驶而过的声音、风声、踏雪声一起组成了一曲示爱的美妙乐章。虽然小男生并非帅哥酷男,小女生还是默默的接受了他。
篇6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妨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描写爱情的材料,引发学生对爱情的思考,上课时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结合文本师生共同讨论什么是正确的爱情观。例如我在讲授完《致橡树》后,让学生先从大家搜集到的材料中一起来寻觅,这时学生分组活动,选出本组体现爱情美好语句,初步感受爱情的纯洁与美好。(此处关于爱情的诗句略)
那么大家一起找找《致橡树》中作者的爱情观是什么?学生们通过寻找意象、分析手法、鉴赏诗句,很快就能理解诗人用“绝不做攀援的凌霄花”断然否定了贪图荣华富贵,炫耀自己的攀附爱情观……那么诗人向往什么样的爱情观呢?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时学过的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再次体味文章中提到三个词——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之间的紧密的联系,理解真正的爱情必然伴随着忠诚,是爱人之间的生死相依,永不背叛,相濡以沫,永不厌倦;真正的爱情也必然是心灵的交融与契合,是可以超越死亡的“追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是世间永恒的美和力量,愈经历风雨,就愈显风范,她是情感的高标,人性的盾牌!
二、正视早恋,适时引导
在对课文深层次挖掘之后,我请同学们谈谈家长老师学校忌讳的话题“早恋”,引导学生正视早恋,为此,我设置了诸多问题,仅举一二。
例如:1.你觉得你在中学阶段可以开启美好的爱情吗?为什么?2.当早恋不期而入时你会如何面对?
学生讨论异常热烈,有正反不同意见,这时我引入名人对爱情理解材料及时补充。如:
爱情,是一种炽烈的感情,一定要让理智做心灵的主宰。
——苏霍姆林斯基
爱情不是花阴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软绵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语言的基础上的。
——莎士比亚
这种讨论不仅让学生理智对待青春期情感,也学会了在不合适时机遇到爱情时该如何处理。在同学们若有所悟时,我适时引导:只有努力学习,以高尚的人品、成功的事业作为基石,才能到达美好圣洁的爱情殿堂!
三、观看爱情影片,点评中感悟爱情
篇7
《二十四城记》中的引诗均以字幕的形式出现,所以,考察《二十四城记》中的引诗与影片整体风格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也就是在思考文字与影像的关系。文字与影像之间一直就进行着不灭的战争。罗兰•巴特、希勒斯•米勒等都认为文字与图像之间存在着一种基本的对立。巴特认为“二者之间是不能有任何合作的,因为这两种对立的结构和系统是不可调和的”。[1]希勒斯•米勒认为“一张图片和一个句子是不可以相互‘翻译’的。图片的意义就是它本身,句子的意义也是它本身,这二者从来不可相遇。”[2]毫无疑问,贾樟柯试图将“诗”与影像/画面相结合,不是采取剧中人物诵读或对话的方式,而是以字幕的形式,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冒险,他试图和解文字与影像一直以来就有的冲突。
美国知名电影学者达德里•安德鲁(Dudley Andrew)称贾樟柯为电影诗人。如他所言,充满诗意的贾樟柯,其实是Bazan的忠实跟随者,是一位写实主义者。他在《二十四城记》中,试图将纪录片的“真实”与诗歌的美丽和抽象相结合,这本身没错,因为法国电影史上也有三四十年代著名的诗意现实主义。在《二十四城记》中,他的诗意体现在影片所引用的四首诗中:《玻璃工厂》欧阳江河,《随时间而来的智慧》叶芝,《红楼梦•葬花词》曹雪芹,《本质》万夏;其“写实主义”则表现在该片所选择的纪录片风格。他试图将诗意的文字(四首抒情短诗)与具有纪录片风格的影像结合,将银幕作为书页,以字幕的形式直接打出诗句。这是一部真诚的影片。以字幕的形式所引用的诗句,句句美丽,用意用情都很真诚。但奥斯卡•王尔德曾说:“真诚的诗歌都不是好的诗歌。”贾樟柯在黑色的银幕上所打出的这些的美丽而伤感诗句,与《二十四城记》的纪录片的风格,有些错位的感觉。影片无法承受,也无法吸收这些美丽、伤感的诗句。这些美丽的点缀,本来应该是全剧的精华与浓缩,但客观上产生的艺术效果是一种不和谐的、混乱的感觉。
《二十四城记》影片的前半部分,并没有出现引用的诗歌。从结构上,影片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以采访郝大丽结束后,黑色银幕上打出的诗句“整个造飞机的工厂是一个巨大的眼球,劳动是其中最黑的部分”为界限。这首诗引自欧阳江河的《玻璃工厂》,表达的是对工人劳动的赞美,是《二十四城记》所有引诗中最恰当的一首。而影片中对叶芝“时间的智慧”、万夏“消逝”、曹雪芹“葬花词”的引用,都出现在电影的后半部分。“时间的智慧”和“消逝”这两首诗的引用,有悖于本片凝重的纪录片风格,显得过于多愁善感。
诗一:“时间的智慧”
宋卫东,1966年生,现城发集团的办公室副主任。正向采访他的贾樟柯回忆自己的过去:斗殴,恋爱,分手,放弃高考机会,顶替父亲进420厂当工人。他回忆着420当年的辉煌:“420有自己的系统……他们觉得自己挺牛的。”
76年去世,78年自卫反击战,当时当工人待遇好,为了能当厂里的工人,甚至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他顶替父亲,当了420厂的工人。他对着镜头,向采访他的贾樟柯絮絮叨叨地讲述自己的爱情故事。他和初恋情人的分手也许是因为二人后来社会地位的悬殊。因为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当工人已远远失去了当时的光环。他伤感地说,厂子要搬迁了,要成为五星级酒店。
车间,屏幕上出现字幕,说篮球场上高楼已起,三天后,这里拆机器。工人们在车间里留影。有一个工人好像在夜巡。
银幕上打出了叶芝题为“时间的智慧”的一首抒情短诗:
“秋叶繁多,根只有一条。
在青春说谎的日子里,我在阳光下招摇;
现在,我萎缩成真理。”
“在青春说谎的日子里,我在阳光下招摇”这一句诗似乎在呼应宋卫东对中学恋人的回忆,特别是关于他们在球场上分手的回忆。若细读,在这里以字母引用叶芝的这首诗,其实有些跑题。因为它至多也只是和宋卫东的某段青春记忆有关,“青春”、“说谎”、“阳光”、“招摇”、“秋叶”、“萎缩”等意象均与420厂无太大的联系。
一部电影的伤感力很多时候和它的内敛力成正比。这首叶芝的诗,在这里以字幕的形式出现,起了散布伤感的作用,但丧失了“内敛”的凝重。
诗二:“消逝”
苏娜站在阳台上讲叙她的故事,摄影机的镜头慢慢地摇向了成都市高楼林立的“市容”。叙述完她的故事,银幕上打出了万夏《本质》的这句诗:“成都,仅你消逝的一面,已经足以让我荣耀一生”。
诗歌的是修辞的艺术。“你消逝的一面”让读者想到的是一女人的消逝的容颜,写诗的人,似乎是这位容颜已逝的女人过去的情人,仍沉浸在对已经老去的情人昔日美丽容颜的回忆和伤感之中。然而,确切地说,这位“容颜已逝”的女人,不是成都,而是昔日辉煌一时享受着军队级待遇的420厂。尽管420厂仍然存在,但昔日的荣耀已经不复存在。由于一系列的经济改革,这个军工厂诸多的工人已经下岗,他们怀念420老厂过去的荣誉和所享受的特殊待遇,怀念过去那个一去不复返的时代。但如果把已经辉煌不再的420厂比作是一位容颜已逝的情人,似乎让伤感怀旧的情绪过度地流淌和泛滥,与影片凝重写实的风格太相抵触。
银幕上所打出的这两句诗,实际上是编剧之一翟永明根据万夏《本质》的两句诗“仅我腐朽的一面,就够你享用一生”改写的。她将原诗中的“你”“我”二字对换,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逆转,将一位老去的情人对仰慕者的吟咏改成了忠贞不变的仰慕者对老去的情人的哀叹。“腐朽”改写成了“消逝”,“够你享用”重写成了“足以让我荣耀”。翟永明改写后的诗句,比万夏的原句更具有伤感力。
但翟永明女诗人的伤感和《二十四城记》所力求的纪录片风格和写实精神没有达到和谐的结合,没有创造出悲怆的力量,反而有着一种不和谐和别扭。
黑的底色
黑色是这部影片的底色,是挽歌的颜色。《二十四城记》是一首关于一个国营老厂的哀歌,而这些美丽的诗句,是飘落在420老厂废墟上的歌。电影诗人贾樟柯总是唱着一首伤感的歌。这是一首以黑色为基调的哀歌,沉重肃穆的黑色之上出现多首诗歌,也多次出现被采访者的简历,颇为眼花缭乱,让人目不暇接。《二十四城记》承载了过多的文字,最终显得过于沉重,并且过于混杂。事实上,也许这种“混杂感”正是《二十四城记》的硬伤,近十个被采访者,有的是真人真事的采访,有的是由演员扮演的有所根据的虚构人物,这种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混杂感”让观众有一种无从适应的感觉。
贾樟柯沉默的黑色最终无法承载那些抒情短诗的美丽与浪漫,带给观众一种混杂的、不知所措的感觉。在象征沉默、悲痛与死亡的黑色银幕的衬托下,那些美丽而伤感的诗句,无法与《二十四城记》的影像达到有机的结合。《二十四城记》最初引用了两首叶芝的诗,除去“时间的智慧”,还有一首“被泼溅了的牛奶”。安德鲁在与“与贾樟柯对话”的采访中,专门提到了叶芝的这首诗。但在《二十四城记》终极的DVD中,“被泼溅了的牛奶”已被删除。这是否说明贾樟柯导演已经感觉到了本文所论述的问题:《二十四城记》承载了过多的伤感、浪漫而美丽的诗句,削减了其凝重的纪录片风格。
注释
[1](Roland Barthes, “The Photographic Message,” in Image-Music-Text, ed. and trans, Stephen Heath。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77. p. 205.)
[2]J.Hillis Miller, Illustration .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P. 95.)
篇8
一、“命名取号”酝酿蓄趣
课程标准关于诗歌“课程目标”的阐述要求学生尝试组织文学社团,其实在班上也可组织成立缩微的“文学社团”,如某个专题方面的学习小组等。所以,在正式进入诗词教学前可发动组织学生成立“诗词学习小组”。即在班级要求全体同学以4~6人组合成立一个诗词学习小组,所有同学均要参加,组员尽量包含“各有专长”的同学,如语文综合素养较高、会绘画或唱歌、能制作课件等。选好组长,并取一个有诗意的组名。同时,建议每个组员各取一个有个性的字或号以显“诗意人生”。在整个过程中,诗词学习小组不能任意变换组员,以保证后续开展活动时诗词学习小组的整体合作及统一。
一般来说学生在分组后为小组取名的时候都很积极,许多小组成员常常为一个字展开激烈的讨论,就怕自己组的名没有其他组的有意蕴。同学们最后定的组名,有些取自古诗词名句,有些融进组员的名字,有些结合组员的兴趣爱好等,每次总能出现许多“出彩”的富有诗意的组名,如“疏星淡月”“鸿雁单秋”“梦圆唐朝”等。而在给自己取字号的时候,如果出现不够积极的情况我就借机渗透古代文化常识,借力激趣。我在简单介绍古人取字与号的基本知识时,就特别向学生强调:字,也叫“表字”,古时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并非所有成年人都有字,是有一定学识、身份、地位的成年人才有的,随着时代的变迁,普通的平民百姓不再有表字,表字成为地位的象征;号是人在名、字之外的尊称或美称,有号的人多是那些圣贤雅士。这个时候学生就积极起来了,全班出现一股势不可挡的“查词典,定雅字,取美号”的热潮。
而@些都为接下来的诗词学习铺设道路,酝酿蓄趣,营造学习氛围。
二、“古代诗歌我来讲”自主鉴赏
课程标准关于诗歌的“课程目标”阐述中提到学生要能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诗文。还指出:选修课程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古代诗歌我来讲”自主鉴赏活动就是指在老师的示范讲解下,学生自主鉴赏诗词,然后选择自己喜欢又感觉理解最透彻的诗作给同学们讲授,学生每人都有一次走上讲台当小老师的机会。
粤选1将唐诗宋词元曲中大家们的作品编为基本阅读课,其他名家的作品按题材内容分类编排为拓展阅读课,这样的框架有利于突出重点。教师先把不同题材的作品与名家典型代表作列为自己示范重点讲授的专题课与名家学习课。专题授课讲明诗词常识,让学生初步掌握诗词的分类鉴赏。名家学习课精讲最能体现诗人风格的诗篇。除了这些,其它的篇目则可让学生进行自主鉴赏。学生与教师根据教学进度轮流穿行。如杜甫诗五首,都是以安史之乱为背景,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和高度成熟的诗歌艺术技艺。教师可只讲《月夜》,而其余四首诗让学生自主鉴赏。
三、“寻觅收集”深入研究
新课标指出,诗歌课程应有较大的阅读量,在此基础上精选重点学习篇目,进行作品鉴赏,即鉴赏研读是建立在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的。要保证学生的阅读量势必要找到相应的契机,给予相应的阅读任务,这样学生才能自觉去阅读鉴赏。
(一)收集意象典故活动
在中国文学史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意象群,了解这些意象群无疑对鉴赏古代诗歌、准确捕捉古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用典也是诗歌的一种常用修辞手法,不知道诗歌中所用的典故,势必也会影响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把握。在恰当的时候让学生归纳掌握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或典故,可以让学生构建诗歌的知识网络,积累较为丰富的鉴赏知识。布置学生搜集的时机应以教学进度为准,搜集的内容可以有四种:1.单个典型意象涵义的搜集。如第4课即景抒情诗四首中三首有“月”的意象,所以可布置学生搜集整理带有“月”意象的诗句,探讨这个意象的寓意。2相同题材意象典故的搜集整理。学了第1课王维的边塞诗《观猎》及第6课的边塞战争诗之后,可以让学生收集边塞诗常见意象或典故的有关诗句,然后解说意象寓意和典故内容及含义。3.表现相同思想内容的意象典故的搜集整理。如学了第19课言情词三首后让学生搜集整理代表爱情的常用意象。4.名家常用的意象搜集整理。
学生自己搜集归纳比教师直接给资料会有更深印象,有时还会有意外的“收获”。
(二)寻觅“唐词宋诗”活动
尽可能让学生全面了解唐宋诗词的风貌,是《唐诗宋词选读》学习的预设目标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一定量的唐词和宋诗。教材中属于唐代的词人有温庭筠,执教唐诗最后一课咏史诗介绍温庭筠时,我重点强调温庭筠是晚唐时期诗人、词人,他被称为“花间派”鼻祖,对五代以后词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我抓住时机让学生在惊诧于竟有“唐词”时让学生每人找一首唐词和一首宋诗。一些学生搜集到苏轼的很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时,激动地说“这出自苏轼的诗,而不是词!我可从来没意识到这是宋诗!”“我几乎是又惊又喜了”。
通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自主利用网络等工具去查寻有点被教材“忽略”的唐词、宋诗。学生在有点意外号晾喜中,增加了阅读量,既有助于全面了解唐宋诗词的全貌,也为后面宋词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
(三)“寻觅节日诗情”活动
中国很多的传统节日都和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教材中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熔金》、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等都是有关元宵节的词。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是写七夕的。在学习这些篇目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搜集出现其它的中国传统节日的诗词。查找内容包括相关节日诗词,节日诗词相关的作家、年代以及背景等资料。学生通过自己制作课件汇报展示搜集结果。
学生在寻觅搜集有关节日诗歌的过程中,可以从不同角度感受到不同历史时期强烈的时代特征,这些本身是很具吸引力的,同时又和我们今天的生活一脉相承,所以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在广泛阅读的时候,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和热爱,阅读鉴赏能力自然而然也得到了提升。
四、“尝试创作”提升写作能力
课程标准关于诗歌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尝试进行诗歌的创作。学生学了一定数量的唐诗与宋词之后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创作,以期能深入理解诗歌。可采取下列多种形式,如改写诗词:可在学过的古典诗词中选择一首诗或词进行改写,可以把诗改为词,也可以把词改为诗;填词:老师简单介绍填词的基本知识,然后要求每位同学试填一首词。可以给定主题:如以“校园生活”“艺术节”“学语文”为话题。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创诗词。
创作活动中最受学生欢迎的是写歌词:先让每个学习小组推荐一首有关古典诗词的民乐、歌曲让同学们欣赏,之后要求学生以某一古典诗词为原型,改写成一首歌词。老师可以先教给学生简单的方法,如:挑选自己喜欢的一首诗、词、曲,确定韵脚(与原韵可同也可不同);灵活变换句式,选用原诗中的意象,自由打散重组,设置一个具有现代意味的场景或背景故事,抒发现代人的思想情感,从而构成一首具有古典韵味又具有现代特色的词作。对于学生的作品,可以整理出版班级诗集。学生认真进行创作的风气不知不觉也渗透到平时的作文中去了。
五、“展演评比”提高鉴赏能力
课程目标关于诗歌提到要让学生“L试进行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课程标准关于诗歌与散文的教学建议提到“提倡举办诗歌散文朗诵会”,鼓励学生创办文学刊物。以上活动内容学生本来就有兴趣,如果再加上评比就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了。
(一)笔记展评
在开始诗词学习时即布置整理归纳笔记任务要求,同时预报在适当时候进行展示,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最后以“内容丰富,有助于诗词鉴赏能力的提高,而且做到图文并茂,令人读来津津有味”为标准评选最受欢迎的笔记。例如一个同学在积累本上整理归纳历史上一系列的壮志难酬的英雄、士大夫有关诗句时,旁边画了一个仰天长啸的人并在旁边用艺术字写着“爱国忠君如是也”。在同学们整理出来的笔记中大都能包含“文学文化常识”“分类知识”“诗歌鉴赏术语例举”“鉴赏步骤方法”“传统意象集锦”这些内容,而这正是鉴赏诗歌所必备的知识。同学们笔记的内容各异,生动形象又活泼有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不知不觉学了不少的诗词知识。
(二)专题朗诵表演
“专题朗诵表演”活动流程大概为:把粤选1作为范围,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并确定朗诵主题。按此专题搜集、整理相关诗歌,制作成课件,然后进行专题朗诵表演。学生在欣赏同学们表演时要作出准确的评价,小组同学人人参与,组与组同学互相观摩,互相评议。
学生最后确定的专题通常有“远游怀人”“军旅战争”“爱国情怀”“登临感悟”“爱的诗篇”“友谊如酒”“珍惜亲情”等等。各专题涉及面很广,准备过程可以说已达到了初步全面复习的目的。另外,当欣赏同学们的“倾情展演”时,也相当于把全书的内容分专题又复习了一遍,学生的分类鉴赏能力又得到一次长足的发展。
(三)手抄报、语文电子杂志评比
学生在学习古典诗词中一路走来,点点滴滴,感悟与体验,进步与提高,给他们一个平台,让他们发挥所长,展示学习成果,是水到渠成的事。展示方式主要有制作展示手抄报、编辑展演语文电子杂志活动。
篇9
杜甫的诗我总是记不住,他大部分写的都是忧国忧民的诗句,唯一记得是一首是《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这种诗句,每次读起,总有种心揪揪的感觉……但,幸好,兵荒马乱的日子早已经离我们远去了,所以杜甫先生的诗,也只能给我留个历史的记忆。不知道我这么说是不是有一些大逆不道的感觉,但作为小女子的我,实在忧国忧民不起来……嘿嘿,各位不要骂我哦。
至于白居易,他的《长恨歌》固然被人称颂,但却有一件野史,让人觉得对他失去好感。这一段野史是这样的:
徐州有一位名歌妓关盼盼,后被徐州守帅张愔纳为妾氏。白居易远游徐州,张愔设宴款待他,席间,还让宠妾关盼盼歌舞助兴,白居易大为赞赏关盼盼才艺,写下了"醉娇胜不得,风嫋牡丹花"一诗。
两年后张愔病逝,姬妾们作猢狲散,只有关盼盼难忘恩情,移居旧宅燕子楼,矢志守节,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一晃,十年过去了。
白居易听闻了关盼盼守节一事,认为她既已坚持这么久,何不索性以死殉夫,留下贞节烈妇的名声,成就千古美谈呢。于是提笔作诗,托人转交关盼盼——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关盼盼看到这首诗,立刻大哭一场。她之所以不死,是唯恐别人误会张愔自私,让爱妾殉身,反辱没了张愔名声,所以苛延残喘,偷生了这些年,而白居易竟以诗作讽,逼她殉夫,怎不悲愤?性情贞烈的关盼盼在十天后绝食身亡。
关盼盼惨淡哀戚地活十年,不是更难于一死之了吗?但是,向来都很悲天惘人的白居易不仅不同情她的境遇,还狠推一把,认为她应该自杀殉情,用粗暴的男权主义给她指出一条绝路,他的那首诗译成口语就是,你怎么不去死?
殉葬这种事有多么不人道,已不用再三论证,而殉情,完全要看个人意愿,你死了,我也无法独活,那我们就一起去。可白居易作为一个旁观者,有什么资格指手划脚呢。
白居易的诗终于杀死了关盼盼,她临死前念了一句,儿童不识冲天物,漫把青泥汗雪毫——你白居易稚若幼童,怎识得我冰清玉洁。
后来白居易听闻死讯也大为后悔。若干年后,他归隐洛阳香山,心知时日不多,就遣散了侍姬樊素与小蛮,不想她们重蹈关盼盼的悲剧。知错能改,自然是好的,但在关盼盼一事上,白居易确实多管闲事,逼人太甚……也实让后人因为此事而对他的好感大打折扣。
关于李商隐的诗,其实我实在不敢大胆妄言,于我的理解力来说,除了能理解一些风花雪月的的伤情悲楚,并不能全面体会他诗中更多的其它感触。但有时候爱上一个人,并不需要全部理解他全部的思想,而是感受得出自己想要的感受即可。
他的诗,初初记得的当然还是他的那首著名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每一次读的时候,总竟不住的想,李商隐,是个很痴情的人吧,否则,怎么能够写出让人如此动心的佳句。单单这两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虽然有人说李是因为感慨仕途不平、人生不利、盛年已逝、抱负难展、功业未建……我却固执的认为他是追悼曾经美好的恋情,旧情难忘,对恋人的思念和追悼之心。虽然我知道,这样缩小与降低了诗人原有的深沉与意长,但于爱上他的一个女子来说,莫过于喜欢幻想,幻想他所有的语言都是因为爱情。这种幻想虽然虚幻不着边际,但于人的精神来说,有一种寄托是有着超乎寻常的魔力。
篇10
一
由于狄金森诗歌印刷形式的变化,自19世纪90年代以来,狄金森对后世的影响经历了一场有趣的演进过程。在早期出版的诗集中,编辑们对其原有的诗歌形式按当时社会上的流行方式做了全面修改,因此看上去她的诗歌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直到1955年托马斯?约翰逊编辑了3卷的集注本才恢复了狄金森手稿中的破折号和其他原始的东西,并按他认为的年代顺序予以出版,这样人们才逐渐把狄金森作为美国文学史上一个新的权威来看待。狄金森的诗集总的来说出版得比较晚,特别是第一本集注本在狄金森去世60多年后才出来,使得人们到了20世纪才全面接触到狄金森的诗作。威廉?霍尔斯曾对其19世纪90年代的诗歌写过较有影响的评论,他发现这些作品的写作风格和死亡主题非同一般,她的反讽手法新颖奇特。
20世纪初,诗人罗伯特?洛威尔、埃德娜?圣文森特?米蕾、罗伯特?弗罗斯特、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以及哈特?克莱恩都注意到了狄金森对他们作品的影响。如洛威尔在其1925年的诗作《姐妹》中把艾米莉?狄金森比作美国诗歌界的大姐姐,他极其推崇狄金森颠覆传统诗歌规则的勇气,为其作品中意象手法的使用所深深吸引,誉其为意象派运动的先驱。洛威尔对狄金森的赞赏也影响了米蕾,她也把狄金森的诗作为学习借鉴的榜样。在艾姆赫斯特任教多年的罗伯特?弗罗斯特把狄金森称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女诗人,他在描写新英格兰乡村风光方面和狄金森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从表面上看,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作品受沃尔特?惠特曼的影响较大,但从其作品简洁、形象化的特点上可以看出狄金森诗作的遗风。
在20世纪中期,美国诗歌转向一个更加注重对人的思想和精神状态审视的阶段,而狄金森的作品在此方面尤为出色,越发凸显出她对其他诗人创作的借鉴价值和引领意义。托马斯?约翰逊于1955年所编辑的狄金森诗集重新整理介绍了诗人作品中的写作技巧和特点,使诗歌的创作局面发生了巨大变化。狄金森开始被公认为是一位生于19世纪却超越了其时代,甚至有可能成为20世纪以后最受诗人和读者欣赏的艺术家。
罗伯特?洛威尔的作品《生命研究》(life studies)跟随了狄金森的步伐,采用了自省的手法来讨论精神错乱的问题。伊丽莎白?毕肖普也像她的前辈一样拷问着宗教以及正统陈规的滞后。西奥多?罗特克也受了不少狄金森的影响,包括她简洁诗节中谜一般的语言,她精神方面的质问以及对理性之上的潜意识的大胆探索。反传统诗人艾伦?金斯伯格指出了狄金森对自己早期作品的影响,在其诗作中对乐感的处理就能找到一些这样的痕迹。西尔维亚?普拉斯的关于创意生活与家庭生活间的挣扎也是对狄金森风格的有力响应。
20世纪后期,当妇女运动在美国文化界掀起第二次浪潮的时候,一些女性诗人如艾德里安娜?里奇对狄金森在当时以男性编评者为主导的文学界所受的不公的评价做出了回应,她不仅创作了大胆直白的诗作来探讨这一问题,而且还写了不少文章,试图把狄金森以及美国文学史上其他具有鲜活创造力的女性诗人从枷锁中解放出来。里奇对于那些早期编辑和评论者给狄金森的错误和不公的评论感到非常气愤。她的声讨和抗议,对维护狄金森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为一些评论家把狄金森被编辑按照当时的传统风格动过手术的作品视作平淡无奇或者多愁善感的庸俗之作。在那样一个男性主宰的社会里,她被当做是一位努力探寻和坚持自己声音的艺术家的典范而被广为推崇,许多当代诗人比如艾丽丝?富尔顿对狄金森诗歌中那新颖奇巧的双关的运用大加赞赏。
狄金森在美国文学经典行列中的地位之所以如此稳固,20世纪后期女性主义研究和当代诗人对其的推崇是相当重要的因素之一。
二
狄金森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这个在诗坛间行走的幽灵不仅一直影响着美国文学界,也一直萦绕着美国文化界。狄金森的诗歌不断地被商品化、物质化,在美国市场上到处可见印有
转贴于
狄金森诗句的贺卡、书签、文具以及枕头等等。这种对狄金森诗歌意象的滥用如今已经发展为一种产业,令许多文学批评家和学者感到诧异。
如今狄金森的形象印在t恤上、咖啡杯上、布娃娃上,甚至乡野山村的小酒馆也打着“与狄金森共进午餐”的旗号招揽客人。可见,诗人这种温婉忧郁的形象被物化为一种盈利性的产业。美国动画片《嘿,阿诺德》就是一个例子,剧中有一集叙述的是关于一个人通过剽窃狄金森的作品在诗歌创作大赛中获得大奖的故事。这个剧中的人物在上台领奖发表感言时,也是身着一袭白裙,发髻高高盘在头上,与狄金森的装扮非常相似。在随后的几集里讲到狄金森从奖杯里显身,告诫那人靠自己的双手获取劳动果实的重要意义,后来这个人良心发现终于向公众承认了自己的剽窃行为。当然动画片中所蕴含的抄袭可耻的道理对青年一代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狄金森的形象以及她的诗歌已经被彻底地物质化、商业化。
1971年,人们通过银版摄影技术把狄金森的头像印在当时那种价值8美分的邮票上,这种邮票在当时可以用来邮寄包裹与信件。这种印有狄金森头像的信件却不是寄给她本人的,这对狄金森来说也许或多或少具有那么一点点的失落吧。当然也有人认为这些商业行为是善意的,认为这是作为一种文学的化身,对诗人的一种解析和怀念。此后,学术界像剥洋葱似的试图层层揭开诗人的神秘面纱,推出了许多有关诗人的戏剧。美国现代剧作家苏珊?格拉佩斯根据吉纳维夫?塔格德的传记《艾米莉?狄金森的人生与烦恼》创作了《艾莉森的家》,该剧于1931年荣获普利策大奖。这部戏剧讲述了艾莉森对一名已婚男士真挚热烈的爱,似乎再现了狄金森当年的诗作。
1935年文森特?约克的剧作《脆弱的天堂》是在约瑟芬?波利特1930年创作的《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人文背景》基础上加工而成的。这部戏剧以人物传记的形式讲述了狄金森与情人梅杰?亨特的曲折故事。多罗西?加纳德于1945年出版的剧作《东方伊甸:艾米莉?狄金森的爱情故事》由乔治?韦切的《这就是诗人:艾米莉?狄金森评论性传记》改编而成,主要描述了狄金森与已婚神父查尔斯?沃兹沃斯之间布满荆棘、困难重重的爱情故事。此外还有诺曼?罗斯腾1969年的剧作《慢慢地,到伊甸来》。
威廉?卢斯于1976年创作的《阿默斯特的芭蕾》曾被拍摄成影片,并由朱莉?哈里斯主演,主要是讲述狄金森的生活,并试图勾勒诗人的个性特点,在当时名声大作,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这部戏剧曾在好莱坞剧院上演过117场,在电视荧幕上播放过近百万次,而哈里斯也因此摘得托尼大奖的桂冠。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狄金森早期的作品被希金森否定之后,从此她心灰意冷,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生活。从它的制作到宣传再到上映播放,吸引了无数美国人的眼球,燃起了学术界对狄金森研究的热潮。此后,几代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展示狄金森的形象。尽管这部剧作在当时引起不小的轰动,但后来许多研究者发现里面有许多内容与事实不符。之后,又有一部由凯特?纽金特和他人合作的剧作《艾米莉脱颖而出》问世。
用电影方式来解读诗人及其诗作大都停留在记录诗人生活和教育的层面上。早期的电影作品有1976年克莱尔?布卢姆主演的《艾米莉?狄金森的世界》,布卢姆在这半小时长的影片中表演略显生硬,影片中的一些情节也有些失实。相比之下,1977年由让?马奇制作,朱莉?哈里斯主演的影片《一缕斜阳》既为影片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又遵循了历史事实,主要讲述了苏珊?狄金森阅读艾米莉的诗歌并对其作出评价。目前最为出色的影片则是美国pbs电视台1988年制作的狄金森大型系列纪录片《声音与视像》(voices and visions),片中有许多学术界人士如传记作家理查德?休厄尔,诗人、散文家和评论家艾德里安娜?里奇,作家乔伊斯?奥茨等对狄金森复杂的内心世界进行探索。片中的演员和解说者简?亚历山大的真情朗诵,
转贴于
仿佛是诗人自己在诵读。最新的一部影片是2002年由吉姆?沃尔坡制作的《上膛的枪:生命,死亡与狄金森》。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运用电影以及其他艺术手段再现诗人艺术形象的不易,提出了试图通过电影艺术来表现狄金森内心世界的荒诞性。
篇11
都知人生虚幻,却还会身不由已的去迷恋于其中,只因某一年某一天遇见某个人,便愿意一起去感受喜怒悲欢的真实,愿意陪爱人化进这柴米油盐的琐琐碎碎......
我便做过这样的一场梦,素衣浅妆,粗茶淡饭与你相守.浓妆轻歌,只要能博你倾心一顾.愿意站在飘雨的窗前,站成一幅等待的画,站成落寞的一首诗,画里有思念的愁绪,诗里有淡淡的怅然.
是前生未了的情愁吧,是今世未解的心结吗?笑那一帘幽梦,听这半城烟雨.竟也染上了我心底的忧伤.就在这样的夜里化进这诗情梦境里,化成唐诗宋词中的女子,与你长住古城,朝看天色暮赏云.就此隔断这红尘三十里,不在于闹市争名利,不再于恼处问得失,了结了我最简单的心事.
一梦醒来,满城烟雨.思念化成窗前的雨滴,如泣如诉.思念打湿了纸中诗墨.我不再是诗中的女子,幸福变得遥不可及,惟有把心境写进那些清词或丽句里.可我,依然是我,你依然是你,那段短暂的相知相守像是一场最简洁的梦,不能去追问,只能去回味.
我们是不该相识的,如果不曾相识,也不会有这段不沾烟火的爱情.不会有这段只能生长在梦里的爱情.我们是该相识的,因为相识的瞬间之后,彼此的心中却可以牵挂到永远.
人生如梦,我们也会不经意间跌落在梦里的花落花飞的无常.梦中的花也会在落泪时凋零,却很难再次绽开.人总是这样的,花落时怀念花开,分开后回忆曾经,原来我也不例外,你也未能免俗.
孤单的时候,还有什么能陪我?那一首首老歌,一阙阙的旧词,一支支古曲,一句句诗联.还是做别人眼中的联痴吧,人联合一,物我两忘.忘了所有关于心情的故事,忘了所有的悲喜交织过的光阴.
我还是我,你还是你.我曾是你烟泊红尘的知音,你曾是我滔滔心海中的过客.有幸红尘中相遇,在擦肩而过时回眸望过,在两心相悦时笑过,在转身话别时哭过,在别梦依依中恼过.然后呢!仍要过各自的日子,在各自的世界里,也会怀念自已曾那样深爱过的一个人.
没有把许诺说到永远,只是随缘的相信,在前世来生,曾有过相遇,亦会再次重逢.无负这一生的牵挂.
从此爱上了烟雨飘摇的日子,爱上了结满相思的雨滴.心也随那流浪的云飘到你的窗前,化成泪水打湿你的梦境,打湿那些回忆.
我们还会重逢于烟雨迷濛的日子吗?还会有那样一次倾心的相遇吗?还会开心到忘掉时光流转,忘却浮生的无奈吗?
篇12
一、“思无邪”释义
“思无邪”语出《论语·为政》中“《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在这里孔子断章取义地引用了《诗经·鲁颂·駉》中的诗句“思无邪,思马斯徂”,在原诗句中“思”本是无意义的语音词,“无邪”是没有边际的意思,但既然是“断章取义,余取所求焉”式的为我所用,“思无邪”在《论语》中的意义也不必按照《诗经》中的原意,而应该更多参照孔子所处的文化背景和其思想主张。对“思无邪”的理解的分歧大体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分歧点在于一种(a)解释为诗歌思想的纯正或情感的真诚,另一种(b)站在读诗者的角度,解释为使读诗的人思想纯正,受到正面的教化;第二层的分歧由a种解释衍生,针对作诗者,又分为(c)诗歌内容思想的纯正和(d)诗歌表达情感的直率。
持c种观点主要有包咸和刘宝楠,自后汉包咸首先把“思无邪”释为“归于正”,后人多由此发挥,清人刘宝楠曰“《诗》之为体,论功颂德,止僻防邪,大抵皆归于正” ① ,“思无邪”在这里解释为做诗人或诗歌思想内容的纯良。持观点b的可以以程颐、近代的郑浩和李泽厚为代表,程颐认为“无邪者,诚也”,强调作诗者所表达情志的真实,郑浩“盖言诗三百篇,无论孝子、忠臣、怨男、愁女皆处于至情流溢,直写衷曲,毫无伪托虚徐之意” ②,李泽厚在二人的基础上认为“思”不能解释为思想,而应该解释为情感,“思无邪”也就是情感表达的真诚直率,不隐晦矫饰。d的主要以宋儒朱熹为代表,在《朱子语类》中“思无邪,乃是要使人读诗人思无邪也。若以为作诗者三百篇,诗,善为可法,恶为可戒。故使人思无邪也。若以为作使者思无邪,则《桑中》、《溱诸》之诗,果无邪也? ③ ”朱熹认为“思无邪”是指通过《诗经》可以教化人心,劝善惩恶,使读诗的人观诗而自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前两种观点都是从作诗者或诗歌的角度出发来做出解释,对“思”的解释,前者解释为思想,后者偏向于情感,在《诗大序》里已经有关于情志合一阐发:“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思想和情感作为主体内心的体验,本来就是很难分别而论的,即使以诗歌内容为载体的思想和情感也是互为表里,辩证统一的,所以这个分歧可合一而论;其次是对“无邪”的解释,前者释为“正”,侧重诗歌的内容“不语怪、力、乱、神”,后者释为“诚”,侧重情感的真挚和表达方式的率真,在此笔者以为释为“正”更为恰当一些,“正”有纯正、适度之意。因为后者与孔子所主张的“乐而不,哀而不伤”的情感表达要有节制的主张是不符的,但也并非完全否定后者,毕竟诗经别国风中均为采自四方民间的歌谣,情感的率真和表达的直接是自然的。至于第三种观点与这两种观点之间的分歧主要在于“思无邪”的主体:究竟是作诗者和诗歌内容还是读诗者?其实,前两种观点是从诗歌的意旨来进行解释,而朱熹为代表的第三种观点则是从诗歌的社会功用角度来解释,所以二者只是角度的不同。不论“思无邪”是指诗歌思想情感的纯正,还是劝诫读诗者使之弃恶从善、品德纯良;不论是“作之者所以畅怀舒愤”,还是“闻之者足以塞违从正”,都强调的是“正”,即符合儒家所倡导的伦理规范和道德标准,追求一种不偏不倚、适度得当的原则。
二、《诗经》之“思无邪”辨析
在上文对“思无邪”的释义进行了梳理后,还需要回到《诗经》文本当中做一翻考察。既然孔子已说了“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认为“诗三百”的思想情感纯正无邪,教人“从正”,然而《诗经》当中还是有很多表达男女情爱的恋情诗和畅怀舒愤的怨刺诗,从表面看来这两类诗歌都似乎有违于《诗经》“思无邪”的内容取向。
篇13
怎样翻译和理解其中的诗句“熠燿宵行”呢?权威教材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这样翻译:鬼火在夜间流动,其光甚盛。如果教师还原诗中的人物情感,就会发现,这样翻译欠妥。《东山》讲周公东征多年,戍守边疆的士兵还乡途中思念家乡。戍卒久征沙场,突然回家,路上想象家乡是不是荒芜了?亲人是否流散他乡了?他甚是担心。他回忆家乡过去的种种美好事情,包括新婚的幸福,漂亮的新婚妻子。这种回忆是温馨的,也是美好的。但是,如果翻译为鬼火夜间流动,这就给读者一种非常恐怖的感觉,不符合诗的温馨的情感氛围。如果翻译为萤火虫在夜间荒芜的乡村闪烁,那么这样,可以衬托家乡荒凉的境况,也可以带来一种美好的诗意氛围,这种美好的氛围也符合诗歌的体裁特点。鬼火流动,这是民间迷信的说法,《诗经》是儒家经典,儒家经典《论语》“子不语怪力乱神。”上面的解释不符合儒家的温柔敦厚的诗教理论,因此不宜这样翻译。对于诗中人物的感情,必须还原其本来情景;对于文赋,也应该还原其本真感情特点,如学习苏轼的文赋《前赤壁赋》时,怎么样理解赋中“客人”的感情呢?本来泛舟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美好的月夜,激发的应该是愉快的情感,为什么在饮酒乐甚之中突然有了“客人”的悲观情怀。原来赋中的“客人”也就是苏轼自己,其抒发的是自己的悲观情怀。苏轼这篇赋是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于1079年贬至黄州,任团练副使。他渴望建功立业,却遭此贬谪,内心苦闷可知。在赋中抒发其悲观情怀,这符合苏轼本来感情状态。但是苏轼能够用老庄哲学和禅宗思想排遣其悲观情绪,最终达到一种清旷情怀。苏轼在赋中借“客人”之口表达忧伤情怀,借主人苏轼自己来排遣“客人”的忧伤。苏轼巧妙的构思,抒发了两种情怀。读者也全面地完整地体会了赋中的情感。总之,如果在教学时,将文学现象还原到历史文化背景之中去,将人物事件还原到历史本身,将人物感情还原为本来状态,学生就会深刻理解作家作品,文学修养水平就会显著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