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优秀博士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优秀博士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优秀博士论文

篇1

本论文的大部分试验内容是在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食品所色谱室进行的,特别感谢林钦高工的精心指导,尤其感谢他在高效液相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等分析技术方面的培训和指导,感谢他在分析检测领域提供的宝贵经验和在研究思路方面给予的珍贵启迪。同时也衷心感谢他在生活上给予的关怀!

感谢导师组成员吴晓琴副教授、蒋益虹副教授、陆柏益副教授和章宇副教授在论文进行过程中给予的关心、帮助和支持!

特别感谢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食品所色谱室游飞明、戴明、欧阳立群、黄永辉、梁敏、李华鹏、杨旺火、周鹏、潘城、吴少明、陈言凯、李燕平、江慧兰、邱桂英等在试验过程中给予的帮助。

特别感谢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任佳萍同学在动力学算法方面给予的帮助。

感谢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各位师弟师妹金成、刘零怡、程璐、齐睿婷所付出的努力以及课题组其他成员龚凌霄师姐、黄菊青、唐伟敏、黄骆镰、姜文进、庞美容、熊丽娜、方芳、吴聪俊、陈湄沁对我的关心与支持。感谢我的好友何晓敏、徐静、任春凤在我读博期间给予的大力支持与鼓励。感谢蔡芳博士、部建雯博士和曹玉敏博士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的帮助。

特别感谢我的丈夫叶瑞松,在生活上给予的关心和照顾,在精神上给予的鼓励与支持,烦恼时给予的安慰与体谅,快乐时给予的微笑与分享!你对我的支持、鼓励、理解和包容支撑着我一路走来,给予我前进的勇气和动力!特别感谢我的父母及家人,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付出的心血,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支持,你们对我的鼓励和期盼是我前进的动力,是我顺利完成学业的保证!

衷心感谢参与评阅、评审本论文和出席答辩会的各位专家!

谨此向所有关心、支持与帮助我的老师同学、亲人和朋友们致以最诚挚的敬意和感谢!

博士论文致谢二:

二十五岁,是一个女性最好的时光。而我,在这最好的时光里,来到了浙大,开始了一段全新的路程。三年半的博士求学生涯逐渐接近尾声,而刚来到实验室的情景却依然历历在目!

感谢我的导师张英教授,不仅在科研道路上为我们保驾护航,也从生活中对我们给予深切的关怀,教给我们待人处事的道理。导师的鼓励让我们在遇到困难时不轻言放弃,学会以一颗乐观、积极的心去迎接挑战。导师的教导是我在浙大求学期间最宝贵的财富!

感谢课题组吴晓琴老师对我实验上提出的宝贵意见和指导,感谢章宇老师、陆柏益老师、蒋益虹老师、沈建福老师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感谢同门师兄弟、师姐妹在此期间对我给予的关心和帮助,你们为我平淡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和阳光!

感谢我最亲爱的父母,谢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包容、理解和支持,能够做你们的女儿,真是一种幸福!感谢我所有的家人,你们让我领悟到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这艰难的人生旅途中学会知足、宽容并保持一颗不断进取的汉子心。

仅以此论文向所有帮助过我的朋友、老师和亲人们表示谢意!

博士论文致谢三:

站在毕业的尾巴上回头看,读博期间经历了高低起伏,酸甜苦辣,心里却满了感恩。

感谢恩师郑晓冬教授。在郑老师的悉心设计、指导下,我完成了这个博士课题。郑老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工作勤勉,对科研有独到的见解和洞察力。“教书育人”,郑老师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在实验室里着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在生活中也关心学生的需要,重视学生的个人发展。感谢郑老师在我读博期间如慈母般的帮助、支持和鼓励。博士生涯虽然即将终止,但师生情谊历久弥香。

感谢余挺副教授在课题上提供的帮助和指导。感谢周文文副教授、陈卫副教授在我实验过程中提出的宝贵建议。感谢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何国庆教授、冯凤琴教授等对我课题设计提供的建议。感谢实验室的王一非、王慧倒、任雪艳、卢黄娉、刘燕、吴涛、郭峻、路来风、徐仕翔、热米拉、胡浩、宋海昭、倪庚、唐飞、沙莎、沈金儿、冯劲淞、齐学明、陈倩茹、高梓淳、余辰、李玮、唐琼、俞卓萍、曾丽珍、阎笑洁、沈洁、郭双欢、邵灵尚等同学在我读博期间给予我的支持、帮助和陪伴。

篇2

篇3

1 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的概念

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主要指传播主体在电视屏幕前显示出来发型、化妆、服饰、体态、屏幕感觉、表情、眼神、动作等都是播音主持副语言的表现形式。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电视播音与观众通过电视屏幕面对面,播音主持在利用良好的语言能力向观众传达信息和感情的同时,其屏幕前的副语言也能带给观众信息。观众收看节目的时候,除了通过有声语言了解节目信息外,还可通过主持人的副语言直观的感觉和了解节目的内容及风格,评定节目的质量及好坏。因此,主持人的副语言表达,不仅是其个人魅力的体现,更体现出一个节目及栏目的中心思想,所以,提升播音主持的副语言能力很重要。

2 副语言的基本创作功能及作用

2.1 副语言的基本创造功能

副语言的基本创作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补充语言信息,通常而言,语言信息是播音主持播报信息的方式,但语言播报大多保持着客观公正的原则,不能体现情感态度的流露,而副语言等能对语言信息进行有效补充;二是体态语言信息的功能,眼神、表情、动作等副语言可以明确反映出播音主持的内心活动,这种表现形式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其表现形式也更加真实;三是强化语言信息,播音主持要通过语言播报来传递信息,而有效的眼神、表情、动作等能更加强化播音的内容。 2.2 副语言的基本创作作用

2.2.1 向受众传达更丰富的信息:在主持电视节目时,副语言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向观众展现画面所不能体现出的内容。播音主持人通过不断增强自身的政治素质、增加知识积累、提高审美品位等,才能更好地找准节目定位。此外,在运用有声语言准确表达节目内容时,还应注重自身的服饰、体态、手势等副语言,使节目具备和谐的整体效果。

2.2.2 有效地增强传播效果:大众传媒的性质决定了主持人不仅是媒介信息的“者”也是媒介信息的“受传者”的双重性。因此,在传播信息时会潜移默化加入自己的情感,主要体现在主持人的副语言上。恰当的副语言表达在准确的表达传播意图的同时,也能有效地增强节目的传播效果。

3 副语言的表达规律

副语言是语言播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播音主持人播音能力的重要标准。因此,加强副语言的创作功能和规律研究,对于提升电视播音主持的主持效果很重要。

篇4

根据王女士的提示,记者在这家网站的收费论文一栏里果然搜索到了王女士的论文,但如果想看到论文全文就需要购买充值卡。该网站在其介绍中称,他们不直接提供论文全文,而是“提供某家国内最大文献提供商的充值卡,客户用充值卡在该提供商官方网站下载论文全文。”

记者昨日致电“论文天下”网站,客服人员表示,这些论文信息都是由学校提供给他们的;并且,论文也不是在他们网站上下载,他们只是出售“中国知网”的阅读卡。她说,如果作者对自己的论文被挂到网上感到不满,他们可以删除记录。然而,王女士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却没有发现自己论文的信息。“中国知网”编辑部表示,他们刊登的论文都是经过授权的,如果论文没有在期刊上发表过或者没有经过授权,论文信息就不会出现在该网上,“论文天下”的行为属于非法操作。

篇5

 

首先,祝贺您的论文被推荐为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为多角度展示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作者风采,加强博士论文写作的经验交流,进一步提高博士学位论文水平,特邀请您以文字的形式介绍一下自己的学位论文写作心得。

写作心得字数在2000字左右即可。具体内容可在以下几方面选择,但并不局限于以下内容,您可结合自身情况充分发挥。请为文章拟一个题目,并为每一部分拟一个小标题。文件格式为word,请以“院系名称+学号+姓名”命名。文章有机会在北京大学官微、新闻网和研究生院官微推送,优秀者还将被汇编成书籍出版。

欢迎您投稿,祝您前程似锦!

 

北京大学学位办公室

 

 

选题举例:

1. 您如何进行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并使二者相互促进?

2. 您如何计划学位论文相关工作并把控进度?

篇6

他是享誉国内外的知名教授。作为一名科研尖兵,他在国内外率先开展了多变量模糊-神经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并引领此方向开展了近20 年的研究。已经指导毕业博士后、博士研究生,毕业硕士生近百人,其中1人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人获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张化光作为国内外智能控制的领军人物之一,2010年入选“辽宁省院士人选培养工程”,目前是辽宁省控制学科为数不多的几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之一。

从1991年开始,张化光在国内外率先开展了多变量模糊-神经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特别是提出了基于模糊-神经辨识的广义预测自适应控制方法,并于1993年出版了国内外第一本结合神经网络技术实现模糊自适应控制的学术专著《复杂系统的模糊辨识与模糊自适应控制》。经过近20年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模糊-神经辨识、建模、动态特性分析、状态或网络传输时滞分析、模糊-神经优化、自适应控制器设计等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引起了许多后续研究。著名国外学者R. Belohlavek、E. N. Sanchez、S. Arik等都对张化光在多变量模糊-神经自适应控制领域的开创性工作给予好评。同时,张化光也被推举担任IEEE 计算智能学会的自适应优化技术局主席。他的学术研究成果先后获得2008年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0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近20年来,他一直坚持扎扎实实地做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工作。张化光不只在战略方面给学生指导,在细节方面也从不放过。每个学生发表的论文都要经过他的审查,从文字的推敲,表达式的演算到结构的安排组合,他都给予充分的重视。目前张化光已经指导博士后10名(6名已经出站),毕业博士生20人(其中留学生2人),毕业硕士生60多人,很多人都已成长为各单位的杰出人才。

张化光不仅在教学中注重培养方法,在生活上也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2010年5月,他把当选沈阳市特等劳动模范所获得的一万元奖金全部捐赠给优秀的贫困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在众多科研成果中,张化光负责开发的流体输送管网的实时数据采集分析方法、高精度泄漏检测定位技术和面向节能的复杂配电网监测控制与实时故障诊断系统已规模化生产,广泛应用于中石油和中石化公司的56个输油子站和11个省份的86家集控子站和电厂,每年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过亿元,对企业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及相关技术的科技进步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提升了我国在故障诊断、容错和监测控制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国际地位。

篇7

1、活动对象

学校五六年级学生

2、活动目的

“少儿小博士”评审活动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不断探究、求异求真,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基本方法和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实践创新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勤于实践、善于思考、乐于动手、团结合作、社会实践的综合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和启发学生的心智,拓展素质教育的空间。并以“在体验中发现,在发现中成长”作为活动的宗旨。

3、活动内容

“少儿小博士”评审活动的研究和评审范围涵盖科学、社会、理想、学习、校园、健康、文化、生活八类,分社会科学类,小发明类,自然科学类进行评审,选材从贴近学生生活的普通事物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小博士论文可以是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调查报告、实验报告、观测报告、观察报告、发现报告、研究报告等。

4、活动的评审委员

学校成立了“少儿小博士”论文评审委员会,由校长担任主任委员,其他校领导担任副主任委员,教师代表、家长委员会委员和聘任的专家学者担任评审委员,负责论文的评审和答辩工作。

二、评价方案

1、评审程序(评审的步骤方法)

(1)初评:每年在指定的时间内将论文交给班级的评审委员进行初评,初评以审阅申报的材料为主,评委对项目进行资格审查和科学性审查。并在对所有项目申报进行全面审查的基础上,选拔一定比例的项目入围参加终评决赛。

(2)终评:评审委员会集中对网上提交的入围论文进行评审,评委评审主要遵从“三自”和“三性”的原则。三分之二的委员通过即可参加论文答辩。

(3)答辩::学生自我介绍、陈述论文的核心内容、交流写作体会、回答评委提问,并进行答辩,综合考察学生的表现后,现场打分,现场公布评审结果,颁发小博士荣誉证书。

具体安排如下:1 3月:在全校范围以班级为单位,科学老师为主,对自愿参加“少儿小博士”评审活动的学生和家长进行论文写作方法培训。24-5月:学生根据课题及研究计划做调查、进行研究,收集实验数据,并完成论文初稿。36月:科学老师审查论文,对论文提出整改建议。47-8月:根据指导老师的建议进一步完善科学实验、研究、完善论文初稿。510月:学生网上提交论文,评审委员对论文进行网上评分,评选出优秀论文。612月:从优秀论文中按网上评分遴选二分之一的论文参加少儿小博士答辩会,评出小博士论文,颁发小博士荣誉证书。

2、评审标准:活动的评价以“三自”和“三性”原则为标准:

(1)自己选题:选题必须是作者自己本人提出、选择或发现的。

(2)自己设计和研究:设计中的创造性贡献,必须是作者本人构思、完成的。

(3)自己制作和撰写:作者本人必须亲自参与作品的制作。项目研究报告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

(4)科学性:包括选题与成果的科学技术意义、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和研究方法的正确性、科学理论的可靠性。

(5)创新性:包括新颖程度、先进程度与技术水平。

(6)实用性: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可预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课题研究的影响范围、应用意义与推广前景。

3、评价案例:

2004级金安六(4)班蔡嵩同学写的《玫瑰插花保鲜技术》的自然科学论文,他因为自己喜欢玫瑰花,但花期较短,那么能不能想办法将他的花期延长呢?从而决定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整篇论文认真准备了实验材料,制定了实验计划和方法,并详细记录了10个样本、四天中每天的实验情况和现象。最后得出了插在盐水中的玫瑰花保鲜时间比较长的结论,并找到了这一结论的科学依据。

案例充分体现了评审标准中的“三自”和“三性”原则,并收录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小博士论文集》里。

4、“少儿小博士”答辩评审细则

三、“少儿小博士”评审活动的实施成效

仅从2008年至今已有895名学生参与该项活动,372名学生获评“小博士”称号。参与小博士评审活动的学生数逐年上升。“少儿小博士”评审活动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方面收到了明显成效,学生对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强,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观察实验能力、探究能力等均得到明显提高,科学知识的掌握以及科学意识、态度、兴趣的养成得以强化,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我校有多名学生在全省和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重要奖项。

篇8

这5位学子是战役学专业的于国华上校、作战指挥专业的李(jing)中校、后勤组织指挥专业的黄成林大校、潘竞科少校、龚飞少校。在此之前举行的论文答辩会上,由来自总部、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后勤指挥学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对他们的博士论文在本学科专业领域的开拓性分别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手抚博士学位证书,他们5个人的脸上绽出平静的笑容,内心却都涟漪难平——毕竟,他们每个人都跋涉了很多年、很多年,才赢得了今天的辉煌和幸运。黄成林以前从不敢想自己能成为博士

45岁的黄成林是5个人中的“大哥”,也是他们5人组成的博士班的党小组长。

他说,他以前不敢想自己能成为博士。

他在“”前只读过两年初中;1970年入伍,到某汽车团;1977年从汽车团调到军区后勤部分部,一直干到1990年。这20年中,他先后当过电话员、通讯员、驾驶员、打字员、保密员、警卫员,并由战士到班长、排长、参谋、副科长、科长、正团级仓库主任。

如果不是那一天,他看到了那块小黑板,他的命运或许不会发生这样大的改变。

1990年6月的一天,黄成林出差归来,在走进机关办公楼时,看见一块小黑板上用粉笔写着一则通知。通知的大致内容是:国防大学招收军事学研究生,年龄可放宽到40岁;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具有大专学历、在本职岗位上工作满4年并取得优秀成果的部队干部,可以报考。

那一刻,他的心怦然一动,一个仿佛在心里沉睡多年的愿望随之电光石火般地醒来。

这一年,黄成林38岁,此前他已获得党政干部自学考试的大专学历,通过了中央电视大学英语单科的结业考试,并在军内外的刊物上发表了一些后勤专业的研究成果。

他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这则通知上的各项报考条件似乎都是专为他特别规定的,应该抓住这难得的机会。

接下来,他与国防大学有关部门取得联系,积极做好考前准备,并于11月份报了名。就在备考期间,由于过度疲劳,他突发胸膜炎,住进医院。医生让他静养,他只住了一星期,便开了各种药品出院。爱人见他如此“不要命”,只好请假回家给他做保健医生。1991年初,他到北京应考时仍未痊愈,爱人还是背着药包一路“保驾”。

苦心人,天不负。黄成林终于被录取为国防大学1991级后勤组织指挥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4年,黄成林毕业,留国防大学后勤教研室任教员;同年,国防大学设立首批军事学博士点,他又考取后勤组织指挥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孙秀德少将攻读博士学位。

在国防大学攻读的6年中,黄成林十分刻苦,以至于同学们总是劝他“不要太玩命!”

篇9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也。”于丹读《论语》红了整个儒文化圈。我禁不住也来读读。随手翻开《论语》,读的就是这段。孔夫子说:那些空手与虎搏斗,赤足想过河的所谓不怕死的人我是都不与他们合作的。合作的人一定是逢事考虑风险,谋划好了再去实现目标的人。

第一次读着这话,感到这是一个管理学原则。做什么事,不能蛮干,不仅自己不能蛮干,而且也不能与蛮干的人合作。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考虑好风险,策划好技术路线再去实现目标。蛮干一次可以成功,蛮干二次,成功概率变小,蛮干三次如果成功,只有世界再轮回一次。因为信息时代,信息传递快,不顾信息的蛮干是会被信息占有者包围的。孔夫子的话,真是精辟,精辟得对每个想干一番事业的人都是灯塔。“临事而惧,好谋而成”不是临事而逃,办事需要考虑风险,面对不是逃跑而是“谋而成”。这是孔子过了“五十而不惑”的认识吧,积累了他五十多年的经验。

第二次读着这话,感到这是一个爱情原则。对于爱你爱到“暴虎冯河”只会冲动的人,大抵也是“不与”得好。第一,不顾一切的爱,可能会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一切就可能来伤害你。第二,一个“暴虎冯河”般爱的人,可能对前一个是这样,前两个是这样,对第三个也是这样。女人比男人缺乏理性,企盼强有力的保护。这时往往一次暴力般的加入,她就得到的对方强大的错误信息,她就舍不得这个男人,直到有一天他“暴虎冯河”般抛弃她。所以,女性,那些见你有些畏畏缩缩的追求者,谦谦君子式与你交谈的人,是因为惧怕失去你,不是懦夫。谨小慎微,才是他真正爱你的信号。这时候就需要你静下心来想一想各种信息,好谋而成也。

第三次读着这话,感到这是一个事业原则。对于事业的追求是要讲条件的。刘翔在奥运会上退赛了,当时许多人不理解。可是,如果他坚持跑下去,可能他的脚就废了,他将永远退出田径场。同样,如果一个学生,写博士论文或者硕士论文,文章完成了,还不成熟,要坚持答辩,好像导师是与自己过不去,自己先定个功利目标,暴虎冯河般地闹着答辩,完全不理解导师的苦心。导师累了,帮助解说解说,论文也许能够通过,可是学生自己就失去了全盘把握研究的机会,也失去了对科学精益求精的能力锻炼,这个学生就很难成为优秀学者。导师会在内心深处为学生遗憾的,为自己变得世俗而羞愧的。我读研究生时,导师严钦尚先生对我说写论文要有杜甫精神,“新诗作罢长自吟,语不惊人死不休。”对此,我一生受益不浅。杜甫不去追求下笔千言,敢于“长自吟”,就像现在写学位论文特别是博士论文,不急于求成,不轻率答辩,这不是耻辱,而是成为大师的基础,是心理稳定的光荣。从这个角度看,我要说:“刘翔,英雄啊!”

第四次读着这话,累了。

篇10

二、资助方式与额度

1、获本计划资助的研究生受资助总额度由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和本计划的资助金构成。本计划的资助金按10个月资助。

2、学校将确保获本计划资助的研究生,所获资助金额在其缴纳学费后,不低于以下标准:

(1)获本计划资助的直博生,第一学年可获得的资助总额不少于32000元,获资助月份的资助额度不少于3000元/月;年度考核通过者,第二学年可获得的资助总额不少于34400元,获资助月份的资助额度不少于3000元/月,博士论文开题后的第三、四、五学年,可获得的资助总额度不少于44400元/年,获资助月份的资助额度不少于4000元/月。

(2)获本计划资助的作为硕博连读生培养的免试硕士研究生,硕士阶段第一学年可获得的资助总额度不少于14800元,获资助月份的资助额度不少于1400元/月;年度考核通过者,硕士阶段第二学年可获得的资助总额度不少于22000元,获资助月份的资助额度不少于1800元/月,进入博士阶段且通过博士论文开题后,第一学年可获得的资助总额度不少于42000元,第二、三学年可获得的资助总额度不少于44400元/年,每学年获资助月份的资助额度不少于4000元/月。

三、选拔对象及条件

1、符合我校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的基本条件;

2、获得“985工程”高校2014年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本科成绩综合排名在全年级同专业前10%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3、就读本科期间各方面表现良好,身心健康,学习成绩优秀,具备突出的作为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综合素质和培养潜能;

4、通过全面考核后,参与试点导师同意招收并亲自培养。

四、申请及考核

1、达到条件申请报读该计划的学生请登录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或招生单位的网站,下载并填写《中山大学“优生优培”资助计划免试研究生申请表》(简称“申请表”),并将申请表、加盖有推荐学校教务处公章的历年在校学习成绩单、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成绩证明复印件、学术成果证明及相关证件复印件等材料,按要求送交到所报读的单位。

2、招生单位及导师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确定考核人选并通知来校进行考核。研究生院及招生单位将在网上公布具体考核办法,请申请者密切关注网上信息。

3、招生单位和导师按规定的考核程序(招生单位将在网上公布)对考核人选进行考核,择优确定拟接收的“优生优培”资助计划免试研究生名单。对虽未进入“优生优培”资助计划免试研究生拟接收名单,但达到我校接收免试研究生要求的,可接收为本计划之外的直博生或免试硕士研究生。

4、其他相关工作请参照《中山大学2014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执行。

五、相关说明

篇11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该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设置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在这15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出色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新闻传播顶尖人才的培养经验。进入新世纪后,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且重点建设研究型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要求在许多高校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的两次评审,又先后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设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应该说,经过这两次评审,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体规模的推进,打造了一个更宽广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整体态势;对于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来说,这可谓是一次大的“跃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更应该冷静地对其最高阶段博士生教育进行审慎规划、科学布局和系统建构,将其作为一个关系新闻传播学长远发展的大计,进行具有战略性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20来年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时间并不长,因此,一直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及体系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规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教育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性地传授和深入地积淀,并培养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尖端,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以产生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成果的过程。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应用于不同学科,就需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作出准确而清晰的界定。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类对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又与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开创时,还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必要,也被质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说明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博士学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学位,是为从事学术工作或一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做准备的。然而多年来,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实际上主要从事一般的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而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业界人士纷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传统目的(为研究进行训练)和实际用途日渐分离,已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专业化究竟如何体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社会美誉度怎样?如何将博士生教育与新闻传播界的整体发展相联系?对这些问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理应作出系统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相应的是,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还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沿袭其他学科的模式,缺少对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以及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的全面探讨,因此难以制定出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应该如何设定,是重在考察其学识和科研能力,还是重在考察其一般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准?博士生学习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应该开设哪些必需的课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怎样衔接?博士生教育应该采取欧洲式的教授与学生一对一式的传授方式,还是采取像美国博士生培养中的集体培养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实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时,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应。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养和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英语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选人门外。再如,有的院校对博士生教育规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课程如何设置、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无“一定之规”,结果课程学习往往未能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研究工作、准备学位论文所必需的宽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效果。还有,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的资格考试或综合性考试应该如何“把好关”,有的院校也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则,结果造成在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缺乏“刚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博士生只要进了“门”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比例失调,师少生多,导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术互动和交流受到影响,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呈现出下滑之趋。另一方面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不是注重鼓励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熟练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数量等硬指标为指针,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凑足文章的发表数当作主要学习内容。再一方面还表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把关上不严,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增加,在开题、答辩等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学风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虚作假,剽窃等现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时有发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博士生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检验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应该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必须是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独特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有些高校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其具体表现是: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空泛,或流于琐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参与学术对话;一些博士论文的前期资料积累不够扎实,因此不能针对最具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论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对所需了解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广,基础不牢,因此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理论和方法运用不能做到娴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训练不够,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对相关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不力。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论文成为资料的简单梳理,即使有的选题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无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的是由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对学科规律和博士生教育规律相结合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缺乏系统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设计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会和教育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冲击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使得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真正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新闻传播学教育自身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博士生教育的经验,针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人才需求与社会实际,整合教育资源,走出一条真正合乎科学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学界定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容管理及运转的理性认识基础”。[2]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教育,理应如台湾著名新闻传播教育家郑贞铭所言,“在技术学习之外,更要探讨理论、从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才能在高等学术殿堂中树立起应有的地位”。[3]为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对其学术视野宽广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使其具有较深厚的学养造诣,又要让其关注学科前沿和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注意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人才应是其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在学术素养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与方向,理应琐定在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上,即着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造就优秀学者。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并加强对其在阅读、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该院的博士生课程一般分为两类,即知识类课程与研究类课程。前者以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为目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课上还提供详细的阅读书目,要求博士生写读书报告,培养其欣赏和批判专业学术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过边学边做(研究),以培养和训练博士生从事研究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课上,博士生们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思考、讨论、做研究。这样,不仅训练、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现实的专业研究者的工作环境,教会博士生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学术规范,如何使用各种研究资源,如何设计研究题目,如何解读原始资料,如何回应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铸造学术文化或学术习性的过程。

此外,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还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综合考试内容和方式、论文开题时间和形式、博士论文的学术规范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并严格实施。

第二,控制规模,严进严出,打造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应。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平台随着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宽广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的数量和规模必将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维护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共同为提高教育成效、培养顶尖人才而努力。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新闻传播学博士生还缺乏广泛的认可和美誉,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整体效应发挥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养、资格考核、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位授予上,比较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严把质量关。一是控制招生规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每年报考博士生人数达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数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导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选人门槛。这主要是借助资格考核(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两个环节,实施筛选、淘汰,以保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进入到博士候选人行列。三是严格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

这主要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校内外专家的集体评审以及学位公示等举措,保证每个博士学位获得者都是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占当年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视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能力考核,确保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及其指导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博士生导师及其指导团队在招生、培养学生及博士论文答辩等方面较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权限,因此要重视博士生导师人选的遴选,重视其“人格”塑造和“师德垂范”;同时要引导、促进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把关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鼓励导师与学生经常交流、沟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博士生导师所进行的遴选和考核,就包括着学术水平、道德素养、敬业态度、组织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十分注重将学生的成才与导师的责任感、信誉、综合素养联系起来,注重维护导师职责的神圣性和荣誉感。

第四,实行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备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下,各院校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应彰显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侧重培养博士生,使其成为该领域和方向的顶尖人才,从而促进人才与学科前沿接轨。这不仅要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创新性上,而且应系统地体现在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目前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学养深厚的优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应成为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辈出的舞台。

第五,确保博士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开拓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要发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经费投入,尤其是在学术研究上以及优秀人才与成果的奖励上,更应有足够的经费支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的资助渠道必将越来越多样化,对此,我们要注意积极争取,大力开拓、吸纳。近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除了通过课题申报,争取政府和学校拨款外,还十分注意与相关传媒、产业合作,拓展经费来源。目前,全院博导的科研经费年均人平在8万元以上。

总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会科学革命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时代,为了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培养有创造力的优秀学者的有效途径,应着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结构,扩展其必需的学科知识,力求教学质量优秀和研究设施、成果先进,从而便于其在规模增加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样化、高质量的学术体系。

参考文献:

篇12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该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设置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在这15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出色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新闻传播顶尖人才的培养经验。进入新世纪后,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且重点建设研究型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要求在许多高校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的两次评审,又先后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设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应该说,经过这两次评审,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体规模的推进,打造了一个更宽广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整体态势;对于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来说,这可谓是一次大的“跃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更应该冷静地对其最高阶段博士生教育进行审慎规划、科学布局和系统建构,将其作为一个关系新闻传播学长远发展的大计,进行具有战略性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20来年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时间并不长,因此,一直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及体系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规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教育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性地传授和深入地积淀,并培养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尖端,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以产生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成果的过程。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应用于不同学科,就需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作出准确而清晰的界定。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类对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又与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开创时,还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必要,也被质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说明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博士学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学位,是为从事学术工作或一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做准备的。然而多年来,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实际上主要从事一般的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而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业界人士纷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传统目的(为研究进行训练)和实际用途日渐分离,已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专业化究竟如何体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社会美誉度怎样?如何将博士生教育与新闻传播界的整体发展相联系?对这些问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理应作出系统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相应的是,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还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沿袭其他学科的模式,缺少对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以及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的全面探讨,因此难以制定出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应该如何设定,是重在考察其学识和科研能力,还是重在考察其一般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准?博士生学习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应该开设哪些必需的课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怎样衔接?博士生教育应该采取欧洲式的教授与学生一对一式的传授方式,还是采取像美国博士生培养中的集体培养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实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时,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应。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养和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英语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选人门外。再如,有的院校对博士生教育规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课程如何设置、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无“一定之规”,结果课程学习往往未能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研究工作、准备学位论文所必需的宽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效果。还有,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的资格考试或综合性考试应该如何“把好关”,有的院校也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则,结果造成在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缺乏“刚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博士生只要进了“门”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比例失调,师少生多,导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术互动和交流受到影响,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呈现出下滑之趋。另一方面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不是注重鼓励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熟练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数量等硬指标为指针,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凑足文章的发表数当作主要学习内容。再一方面还表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把关上不严,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增加,在开题、答辩等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学风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虚作假,剽窃等现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时有发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博士生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检验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应该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必须是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独特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有些高校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其具体表现是: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空泛,或流于琐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参与学术对话;一些博士论文的前期资料积累不够扎实,因此不能针对最具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论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对所需了解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广,基础不牢,因此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理论和方法运用不能做到娴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训练不够,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对相关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不力。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论文成为资料的简单梳理,即使有的选题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无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的是由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对学科规律和博士生教育规律相结合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缺乏系统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设计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会和教育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冲击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使得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真正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新闻传播学教育自身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博士生教育的经验,针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人才需求与社会实际,整合教育资源,走出一条真正合乎科学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学界定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容管理及运转的理性认识基础”。[2]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教育,理应如台湾著名新闻传播教育家郑贞铭所言,“在技术学习之外,更要探讨理论、从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才能在高等学术殿堂中树立起应有的地位”。[3]为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对其学术视野宽广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使其具有较深厚的学养造诣,又要让其关注学科前沿和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注意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人才应是其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在学术素养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与方向,理应琐定在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上,即着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造就优秀学者。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并加强对其在阅读、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该院的博士生课程一般分为两类,即知识类课程与研究类课程。前者以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为目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课上还提供详细的阅读书目,要求博士生写读书报告,培养其欣赏和批判专业学术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过边学边做(研究),以培养和训练博士生从事研究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课上,博士生们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思考、讨论、做研究。这样,不仅训练、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现实的专业研究者的工作环境,教会博士生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学术规范,如何使用各种研究资源,如何设计研究题目,如何解读原始资料,如何回应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铸造学术文化或学术习性的过程。

此外,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还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综合考试内容和方式、论文开题时间和形式、博士论文的学术规范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并严格实施。

第二,控制规模,严进严出,打造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应。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平台随着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宽广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的数量和规模必将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维护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共同为提高教育成效、培养顶尖人才而努力。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新闻传播学博士生还缺乏广泛的认可和美誉,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整体效应发挥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养、资格考核、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位授予上,比较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严把质量关。一是控制招生规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每年报考博士生人数达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数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导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选人门槛。这主要是借助资格考核(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两个环节,实施筛选、淘汰,以保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进入到博士候选人行列。三是严格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

这主要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校内外专家的集体评审以及学位公示等举措,保证每个博士学位获得者都是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占当年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视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能力考核,确保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及其指导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博士生导师及其指导团队在招生、培养学生及博士论文答辩等方面较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权限,因此要重视博士生导师人选的遴选,重视其“人格”塑造和“师德垂范”;同时要引导、促进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把关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鼓励导师与学生经常交流、沟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博士生导师所进行的遴选和考核,就包括着学术水平、道德素养、敬业态度、组织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十分注重将学生的成才与导师的责任感、信誉、综合素养联系起来,注重维护导师职责的神圣性和荣誉感。

第四,实行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备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下,各院校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应彰显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侧重培养博士生,使其成为该领域和方向的顶尖人才,从而促进人才与学科前沿接轨。这不仅要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创新性上,而且应系统地体现在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目前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学养深厚的优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应成为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辈出的舞台。

第五,确保博士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开拓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要发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经费投入,尤其是在学术研究上以及优秀人才与成果的奖励上,更应有足够的经费支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的资助渠道必将越来越多样化,对此,我们要注意积极争取,大力开拓、吸纳。近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除了通过课题申报,争取政府和学校拨款外,还十分注意与相关传媒、产业合作,拓展经费来源。目前,全院博导的科研经费年均人平在8万元以上。

总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会科学革命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时代,为了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培养有创造力的优秀学者的有效途径,应着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结构,扩展其必需的学科知识,力求教学质量优秀和研究设施、成果先进,从而便于其在规模增加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样化、高质量的学术体系。

参考文献:

[1]单波.反思新闻教育[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4).

篇13

学校的知名度除了取决于学校的历史积淀外,还取决于学校现实的办学水平。由于历史的原因,林业高等院校的知名度普遍不高。北京林业大学虽然是林科高等院校中唯一的国家重点大学,但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一所以林学为主导的单科性大学,学校的知名度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的招生质量。近几年,我校抓住了教育大发展的机会,在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林学、林业工程学等学科为特色,理、工、文、管、经、艺术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1997年学校进入国家重点建设的“211工程”;2000年教育部批准我校试办研究生院,在全国林业院校中率先进入研究生院的行列;2001年开始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校的知名度有了很大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生源得到了扩大,招生数量和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1983年以前,我校每年招收科学学位研究生不足20人,但1999年上升为163人,2003年高达900人。仅1999年至2003年间的招生人数就扩大了5倍。以前报考我校的生源比较单一,主要是来自本校和其他农林院校的毕业生。近年来,包括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全国其他综合大学的考生逐年增加,研究生的生源扩大,招生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二、严把招生和培养质量

严把培养质量,是提高学校知名度,进而提高学校招生质量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各个学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的情况下,这一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研究生生源竞争激烈,如果在报名条件、入学考试、录取及其后学习、考核和毕业论文的要求上比较严格,将会影响本校的生源。但我们的体会是,只有严把学生入学和培养质量关,培养出的研究生能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一致认可,学校才能真正吸引高素质的考生。些学校,只为盲目扩大生源,降低入学门槛和培养标准,短时期内达到了扩大招生规模的目的,但这种做法却损害了学校的声誉,长期下去,考生和社会最终会摈弃这些学校。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严把招生和培养质量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使他们真正能学到知识,增长能力,顺利地成为生产和科研上的合格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大量吸引高素质的考生报考,最终提高本校研究生的质量,实现研究生招生和培养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我校通过硕士生提前攻博、与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资助研究生在国内外高水平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建立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制度、建立优秀论文激励机制、资助出版优秀博士论文等措施,显著地提高了研究生的质量。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是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块试金石,目前我校已有森林培育学科和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两篇论文入选全国百篇博士论文,林业院校唯此一家,在全国农林院校中并列第二,在全国大学中排名并列第八。2002年1月参加北京市研究生英语学位统一考试,我校硕士生的一次通过率达到62.3%,博士生达到41.6%,已进入北京市高校先进行列。

三、多渠道筹集科研经费

研究生的培养和本科生不同,培养目的主要是为企业和教学科研单位培养具有独立科研能力的高级科技人才。只有具备一定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一名硕士研究生平均每年的培养经费为9000元,3年需要2.7万元;一名博士研究生平均每年的培养经费为1.1万元,3年需要3.3万元。林业科学具有明显的特点,它主要研究的对象树木和森林生长周期长,进行科学研究环境艰苦、工作量大,需要的科研经费较多。因此,林业高等院校要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导师就必须拥有较充足的科研经费。但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一部分导师的研究经费明显不足,使正常的研究生培养计划无法落实。因此,我校要求研究生导师和学校有关部门在积极申报国家自然基金和各类国家科技项目的同时,加强和地方及社会上各单位的横向科研合作,弥补科研经费的不足。

我校研究生院除了配合导师和学校有关部门广开各类科研项目的申请门路外,从2001年开始,在全国率先设立了研究生培养基金,通过多种途径、筹集经费,资助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科研经费不足的学生。2001年资助33人,投资13万元;2002年资助53人,投资20万元;2003年资助70人,投资25万元。我校计划在多方筹集资金的基础上,资助人数每年增加20%,资助金额每年增加25%,加大资助范围和资助力度。

四、对专业学位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

农业推广(林科)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一种新型的学位类型。与林学及相关科学硕士学位相比,农业推广硕士(林科)专业学位的主要特点是侧重于应用,为林业技术推广和林业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针对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为保证招生质量,我校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严格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按照国务院学位办下达的当年录取限额,根据考生入学考试的总成绩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并对拟录取人员进行复试,复试着重考查考生从事农业推广和农村发展工作的潜在素质、岗位经历和业绩。为了向农业生产第一线上的优秀人才倾斜,保证符合招生条件的优秀在职人员有更多的入学机会,真正达到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目的,对有中高级技术职称,或获得一定级别奖励的基层单位业务骨干,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录取。在培养方面,针对农业推广(林科)研究生注重应用的特点,我校在云南、贵州、福建、江西、浙江、广西、山东、山西、辽宁、河北、内蒙古、北京等地区建立了教学实习点,许多应用性和现场性强的课程均在教学实习点进行。在论文选题方面,要求农业推广(林科)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和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能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先进性。上述措施的实施,使我校农业推广(林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质量得到了保证,在林业生产单位和社会上建立了良好的口碑。随着学校声誉的提高,农业推广(林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人数稳步增加,近年来的招生人数一直居全国农林院校的第2位,生源的质量和数量都得到了保证。

五、就业状况对学科招生质量的影响

一个专业的就业率和考生的报考数量和质量是呈正比的。如果某些学科和专业的社会需求量大,就业率高或就业前景看好,这些学科和专业的报考人数将会显著增加,招生质量也会相应提高。反之,如果一些学科和专业的社会需求量小,就业率长期偏低或就业前景不好,这些学科和专业的报考人数将会减少,招生质量也会相应下降。

我校研究生的招生,在保证国家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及对国计民生和国家生态环境建设有重要基础作用的学科专业外,在国家招生计划允许的范围内,向那些社会需求量大、就业率高或就业前景看好的学科和专业倾斜。例如,我校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林业经济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近年来的招生和就业均很好,生源质量较高。我校已有计划地提高这些专业的招生比例,将研究生的扩招名额适度地向这些学科倾斜。

六、积极有效的宣传

有的放矢,积极开展宣传活动,针对考生的各种问题,解疑释惑,对学生的报考和招生质量的提高有积极促进作用。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项目的力度,相应的科学研究项目大量增加,林业战线上对高级科技人才的需求量也大量增加,林业科学的高级科技人才大有用武之地。林业高等院校的研究生招生单位,应结合当前这一大好形势,在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中广为宣传,积极引导高素质的考生投身到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宏伟事业中来。

1999年以来,我校在研究生招生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全国建立了10余个招生基地,派专人在全国不同地区进行了数十次招生宣传,宣传地区的研究生报考和录取人数明显增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有效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招生信息或在影响面广的报纸等媒体上进行招生宣传。我校每年举办2次咨询会,深入到院系学生中解答学生的各种问题,引导和促使一批素质较高的应届毕业生报考本校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