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学生抑郁症调查报告

篇1

体育运动的心理回馈机制

众多国外研究者在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后指出:利用体育运动的生物反馈方法可以转移和减轻心理压力,在加速血液循环和加深肺部呼吸的同时消除紧张、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提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心理适应和应对效能。据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认为,体育活动能改善人的心理状态。

1.体育运动对抑郁的心理回馈效应

抑郁是一种复合性负情绪,它会使人产生悲伤、羞愧、恐惧甚至负罪感[1]。其表现为:悲观、绝望、无自尊。巴芬勃格尔记录了23岁到27岁间男性的一次关于抑郁症的回馈关系,发现那些从事高度活动(2500千卡/周)、中度活动(1000千卡至2499千卡/周)和低度活动(少于1000千卡/周)在获得临床抑郁症的风险上分别是8%、17%和28%。McInman等人对运动后的被试者立即进行测量,发现他们的焦虑、抑郁、紧张等心理紊乱水平显著降低,精力和愉快程度显著提高[2]。Mutrie总结了10项随机对照研究,提出:身体活动能降低发展中的临床抑郁症风险;实验研究说明有氧和阻力运动能有效地治疗抑郁症。Martinsen总结多年的临床调查,指出有氧锻炼或不强烈的体育活动有助于轻度和中度抑郁程度的降低[7]。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体育运动可降低正常人的抑郁状态,也可降低精神病患者的抑郁状态。

2.体育运动对焦虑的心理回馈效应

焦虑是个体对不确定因素所产生的烦躁不安甚至恐惧的心理状态[1]。心理学家Petruzzelloe和tal在对104项有关身体锻炼对焦虑的控制作用的研究进行了元分析后指出:每天长于20min的身体活动,可有效降低焦虑;渐进性放松练习也可有效地降低特质焦虑;身体锻炼比渐进性放松练习更能有效地降低焦虑;长期的和一次性的有氧练习均可有效地降低焦虑状态。相关研究资料表明,体育运动可以降低焦虑反应[3]。布朗等报告了对167名学生在研究前和运动10周后分别作了心理测试,结果显示:慢跑、摔跤、网球有显著意义的降低焦虑。通过研究证实:长期参加体育运动者患焦虑症的危险性明显低于不参加运动者。

3.体育运动对个体主观幸福感、心理适应和应对效能的心理回馈效应

体育运动是一种个体参与、集体配合的一项综合性活动。人们在参加运动中感受运动技术动作的快慰感的同时享受运动给予的回馈:心灵的愉悦和机体迸发的活力使人陶冶情操,心胸开阔,乐观开朗,积极上进。运动项目的丰富,参加人数的不同,形式的多样,使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要求和爱好,选择适合自身水平的运动项目,从而获得其中的乐趣。成功感,自我控制感,竞争感,自信使参加者的主观幸福感提高,进而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加强个体的应对效能[3、5、6]。

体育运动心理回馈效应的生理机制

1.内啡呔释放机制。内啡呔产生于脑、脑垂体和其他组织。适当的体育活动能增加脑血流量,促进内啡呔的释放。这个内啡呔具有吗啡的作用,它能使人获得镇静镇痛的效果以及舒适、欢快的情绪体验。

2.转移机制。人类的忧郁、沮丧等不良情绪通常发自左脑半球的思维部分,而产生愉快情绪的区域在右脑半球。当人在运动时,左脑半球会逐渐受到抑制,而右脑半球则逐渐活跃,从而情绪转移取得支配地位。

3.单胺机制。资料证明人脑的神经递质如去甲状腺素(NE)、S—羟色胺和多巴胺的水平与抑郁症和精神分裂有关。而体育运动可以提高甲状腺素(NE)、S—羟色胺和多巴胺的水平,甲状腺素(NE)、S—羟色胺和多巴胺的水平的改变在促进运动后的情绪变化中起媒介作用。

4.放松机制。身体活动可以引起体温的升高,即脑干温度的变化可导致肌梭活动和大脑皮层电活动的减少,使人产生短时间内安静的效果,进而引起放松状态。

此外,由于经常从事体育运动降低了心率和血压,从而减轻特定的应激对生理的影响。从心理神经免疫学角度的研究发现,运动可以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等作用途径降低应激反应的强度,抵抗心理压力对机体的损伤。从而使人注意力、记忆力、反应速度、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

体育运动各干预因素的心理回馈效应

篇2

[6] 王礼申.去个体化效应――群体偏差行为的心理学解释[J].科协论坛,2009(6):17.

[7] 张宇鑫.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双轨模式[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7680.

篇3

2.有距离的爱,不让孩子做“金丝雀”――人到中年,母亲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与孩子长相厮守,感受孩子带给她的平和的快乐。但孩子总是要长大的,不会长久地待在母亲翅膀的庇护下,他需要有自己独立的空间,而不是做笼中的“金丝雀”。孩子是娘身上的肉,要是一会儿不在身边,就觉得像是心都被人偷走了。但孩子终究要走向社会,做一个独立的人,况且,进入了青春期的孩子就像学会飞的小鸟,他们渴望尊重,而这尊重大多数时候就是“距离”的代名词。父母恰当地保持距离,既有助于维护亲子间的关系,也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3.有限度的爱,不让孩子做“寄生虫”――现在因为学业繁重,许多妈妈成了“后勤部长”,家务全包不说,还要帮着孩子择校、打听考试信息、跟老师处好关系……别提有多累了,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可是,学习好就能应对人生的各种问题了吗?只会学习的人跟寄生虫有何区别?一个脱离生活实际的人,很难自己独立生活,也很难与他人相处融洽,更难在工作中做出什么成绩来。只有从小就让孩子“自己来做”,他才会走出依赖,走上独立。

4.有担当的爱,不让孩子做“替罪羊”―――新世纪的母亲,要敢于负责,敢于承认错误,不拿母爱做幌子、强迫孩子达到自己要求的目的。要尽可能地尊重孩子的权利,让他自己做出选择,为了孩子长久的发展着想。

篇4

因此,对于身体发胖的女性,应自查有无通过贪吃来解决心理欲求不满的问题。若存在这样的心理问题,应学会用正常无害的方式,如听歌、写信、锻炼、找好友倾诉、读书等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对于男性而言,当你的妻子或女友忽然产生食欲旺盛的现象,应考虑对方有无遭遇挫折的可能,以便及时加以疏导。

(摘自《北京青年报》)

能量饮料暗藏健康风险

荆 晶

不少人喜欢运动后喝上一瓶能量饮料补充体力。美国一项研究表明,一些能量饮料中的咖啡因含量高,可能与饮料中其他成分发生反应,对身体造成危害。

得克萨斯大学医学院休斯敦校区的约翰・希金斯和同事研究发现,根据煮制方法不同,一杯226克重的咖啡中可能含有40~150毫克咖啡因。与之相比,一瓶约450克重的功能饮料中,咖啡因含量为70毫克~200毫克。很多能量饮料都没标注咖啡因含量,这会令人在不知不觉中摄取过多。

咖啡因可能与能量饮料中的其他成分,如牛磺酸、维生素或矿物质发生反应。有时,人们把能量饮料与酒混在一起喝,这对心率、血压甚至精神状态可能都有影响。

约翰・希金斯和同事研究了1976年至2010年问有关能量饮料及其成分的医学文献,发现很少有人探究这种饮料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在一些针对运动量充足成年人的小型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能量饮料能够令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他们也发现个别运动饮料导致心脏病发作甚至死亡的案例,但只是把这些案例当作轶事记录下来。

当前,挪威、丹麦和法国等国家已经禁止在本国销售含牛磺酸的“红牛”运动饮料。因为实验显示,服用了牛磺酸的老鼠“出现异常行为,包括焦虑和自残”。

“我们不是老鼠,”希金斯和同事在调查报告中写道,“但有证据证明,饮用能量饮料与高风险行为存在关联。”

希金斯和同事认为,考虑到咖啡因和其他成分影响身体的方式,喝能量饮料可能导致身体严重脱水。因此,剧烈运动后喝水或含电解质、矿物质以及碳水化合物的运动饮料可能是更好选择。

他建议,非运动员每天最好不要喝超过一瓶能量饮料,不要与酒混喝,运动后要大量饮水。高血压患者不要喝能量饮料,心脏病患者喝前要咨询医生。

篇5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困难学生群体的规模与范围在逐渐扩大。造成困难群体中个体困难的原因和时期不同,他们的个体需求也存在很大差异。面对这种现状,必须认真分析困难个体的差异性以及他们在不同发展阶段需求的差异性,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与对策,以充分发挥国家资助政策体系的助困育人功能。

一、困难个体需求的差异性

同样是困难学生,导致困难的原因不尽相同,其需求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一)经济困难学生的需求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大学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这类大学生面临比中学阶段更高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开销。为了节约支出,他们省吃俭用,尽可能减少生活支出,降低学习成本。经济压力是这类学生的最大压力,经济需求是他们的最基本需求。这类学生需要国家、社会和学校各方面的帮助,才能顺利完成学业[1]。

(二)心理困难学生的需求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中国贫困高考生调查报告》中指出[2],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压力巨大,人际关系趋于封闭,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低,甚至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自农村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单亲家庭、亲人重病家庭,在生活背景、生活习惯、知识面等方面与其他学生有一定差异。他们背负着经济与心理的双重压力,不愿意主动与他人交流,对未来感到迷茫,过度敏感,防范意识强,极易受到伤害。自卑、封闭、抑郁、无奈等不良心理影响着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如果这些心理问题不及时解决,就很容易产生焦虑症、抑郁症,使学生丧失对自己、对生活的信心,情况严重的则会产生自杀倾向和自杀行为。而这类学生通常不懂得该如何去化解心理困惑,渴望能够倾诉,缓解心理压力,得到老师和同伴的理解和尊重。这类困难学生更迫切需要心理方面的援助。

(三)学习困难学生的需求

学习困难学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没有感官障碍,但在知识、能力、品格、方法、体质等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达不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或医疗措施给予补救或矫治[3]。学习困难一般有三种表征:一是学习基础差,或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刻苦,但成绩不理想,挫折感较强;二是发展目标不明确,学习热情低,或学习时间不足,导致成绩大幅下滑,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三是由于经济困难、心理问题等因素的影响,压力过大,导致成绩较差。这类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学习能力强且学习成绩优秀,自尊心使他们内心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愿望,渴望得到良师益友的辅导和帮助。

(四)就业困难学生的需求

就业困难学生是指就业愿望强烈,但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而无能为力的学生。女生、身体残疾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能力素质储备不足的学生容易出现就业困难现象。如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他们需要花费相当大的精力和时间筹措学费、生活费等费用,学习成绩不理想,能力素质储备不足,无法支付校外招聘会或用人单位面试的相关经济支出,加之心理压力,他们在求职过程中更容易受挫和就业限制。这类学生迫切需要更多求职机会和就业帮助。

二、困难个体需求时段的差异性

刚进入大学,经济压力是困难学生群体的主要压力,经济需求是他们最基本的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发展阶段的困难学生群体中个体需求呈现出明显的时段差异性。

角色转变阶段,即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面临着比中学阶段高的学费和生活费开销,内心矛盾、焦虑,加之生活环境改变,非智力因素竞争加大。在这个角色转变阶段,这类学生最大的压力是经济压力,经济资助是他们的迫切需要。

知识技能形成提升阶段,即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至大学三年级,大学生应注重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增强动手动脑能力、生存能力和做人做事能力。进入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后,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了一定认识,发展目标开始明确,发展方向逐渐清晰,独立意识增强,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国家助学贷款等资助可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但其中部分学生因学习精力不能集中,学习时间无法保证,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压力增大,以及非智力因素竞争处于劣势等原因,不断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开始出现自卑、冷漠、自闭、敏感、多疑、抑郁等现象,甚至出现攻击倾向,如果不注重引导,会诱发严重的心理疾病。此阶段,学生希望得到良师益友的个性化指导,少走弯路;期望得到较多的素质培养、能力锻炼等方面的机会,减少与其他同学的差距,得到理解和尊重。

大学四年级,大学生进入就业和考研选择阶段。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需要通过在校期间的知识学习积累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在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中体现自身价值。在就业求职过程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证明自己能力的证书和创新成果较少,加之经济拮据、心理压力大、自信心不足,担心在求职过程中受挫,他们需要更多求职机会和就业技巧辅导。而选择考研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希望缓解经济压力,轻松学习,减少后顾之忧。

三、解决困难个体需求的对策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学生个体困难的原因和困难程度有一定差异,他们在大学不同阶段的需求也有一定差异。对学生的不同困难若不进行有效帮助,可能会相互转化和衍生,出现复合型困难,甚至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只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措施和对策,才能合理调配资助资源,有效遏制学生由单一的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困难、就业困难等向复合型困难转变,保证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

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在他们考入大学后,首先,可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按时报到。入校后,学校对其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核实,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其中,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解决生活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勤工助学等为辅。其次,国家应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面向高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共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通过国家、社会、学校的共同努力,他们的学费、生活费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和帮助。最后,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重点应放在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程序规范、认定制度健全、认定标准科学和资助资源合理调配上,尽可能做到认定准确、公平、公正,并结合这类个体实际需求,合理调配资助资源,尽可能做到按需施助、应助尽助、合理资助,切实让他们得到经济帮助,缓解经济压力,安心学习。

对心理发育尚未成熟稳定、社会阅历不太丰富的大学生,开展长期而持续的心理援助,有助于及时消除或缓解他们成长过程中所积压的消极情绪和精神压力,有利于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对心理困难学生的心理援助重点应放在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上。学校应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党、政、工、团的作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生活、交友、择业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制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承受挫折能力;建立学校、院系、年级、班级、宿舍、兴趣小组等不同规模与范围的心理干预体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针对学习困难或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任课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应多引导,多帮助,多鼓励,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接受效果;院系应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通过“朋辈辅导”,为他们答疑解惑;邀请高年级学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同学习困难学生谈体会、讲技巧、授方法;辅导员应加强学生管理,增强预见性,及时了解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帮助解决学生实际困难,消除困惑,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和效果。

对于就业困难的学生,高校的就业扶持重点应放在就业能力提升和就业指导服务上。学校应挖掘校内外资源,建立校内外大学生实践、实习、创新创业基地,鼓励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实践、实习、创新创业活动,提升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做好就业能力储备;多开展素质提升类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鼓励学生参加岗位体验和岗位锻炼,提升就业竞争力;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求职机会和资金帮助,鼓励他们参加校内外各类招聘会,克服胆怯心理,增强自信心,增加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篇6

2015年7月30日,教育部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在他们的统计数字中,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农村留守儿童共2 075.42万人。其中,在小学就读1 409.53万人,在初中就读665.89万人。这也表明,最需要父母陪伴的学龄前儿童约占留守儿童人群的三分之二。

伴随着这个庞大数字而来的种种问题,和频频发生在这些留守儿童身上的悲剧,更是让这个脆弱的群体,成了一个沉重的公共议题。

这份调查报告称,农村留守儿童良好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缺乏;人际关系趋紧;集体观念意识淡薄,等等。即使是成为大学生,留守儿童与普通在校大学生相比,个性内倾更明显,比较冷淡、缄默、孤独;情绪更易波动,易生烦恼;爱幻想,喜欢冲动任性。

205.7万儿童独自居住

2013年,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叶敬忠在河南农村调研时,听说了这样一件事情:有一户人家,父母都外出打工,平日里一对兄妹跟着祖父母一起生活。一天,爷爷下地干活,奶奶到邻家串门,无人看管的兄妹二人误食了家中的农药,等到爷爷回家发现时已经为时已晚。看到倒在地上的孩子,爷爷直接拿着铁铲出门,他亲手打死了老伴,随后自杀。

“在其他地方,这样的故事其实我们听说过很多。”在贵州省毕节市4名留守儿童服毒身亡的事件发生后,叶敬忠告诉记者。他自2004年左右开始关注农村留守人群的问题,多年来曾多次到四川、安徽、江西等劳务输出大省进行考察。

根据全国妇联的上述报告,重庆、四川、安徽、江苏、江西和湖南的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比例均已超过50%。除此之外,更有3.37%的留守儿童在父母双方外出后,处于独自居住状态,这一群体的规模已高达205.7万人。

2014年11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研报告指出,在过去一年中,有将近一半(49.2%)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出7.9个百分点。这些意外伤害包括: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伤咬伤、坠落摔伤和蛇虫咬伤、车祸、溺水、触电、中毒、火灾,等等。

其中,遭遇割伤一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相差最大,前者比后者高出5.3个百分点。课题主持者、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旭东告诉记者,这是因为留守儿童在家做农活,接触菜刀、镰刀较多的缘故。

在湖南省,张旭东看见一个13岁的男孩。男孩一岁半之前,一直由外婆照看。有一次,男孩左眼不小心进了点杂物,弄破了一点,外婆没有及时处理,也没有告诉他的父母。直到爸爸妈妈回来时,男孩的左眼已经不能完全睁开了。

之后,一家人开始了漫长的求医之路。男孩在湘雅医院动了3次整形手术,但都收效甚微,直到现在,他的左眼仍呈半闭合状态,需要药物维持。为此,他还常常被不懂事的同学、表妹嘲笑为“独眼龙”。

超过三分之一的留守儿童单独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在几种监护模式中所占比例最高。然而,年老体弱的祖辈监护人往往体力精力有限,安全常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欠缺,很容易监护不力,给孩子的人身安全带来了一定隐患。

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一些微小方面常常呈现出差距。比如,在河北省无极县,有卫生系统工作人员曾调查儿童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他们选择了325 名留守儿童和 318 名对照儿童。

结论显示,几乎在所有的指标上,留守儿童都低于非留守儿童。比如,甲肝疫苗接种率。留守儿童应种人数296,实际接种人数只有100,只有三分之一。而对照非留守儿童应种人数289,实际接种人数则高达264,超过九成以上。

张旭东的调查还发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较弱。有近一半(49.4%)的留守儿童曾经没有完成作业,比非留守儿童高8.6个百分点。“一方面,客观上存在普通农村学校培养目标单一与留守儿童教育需求多元化的矛盾;另一方面,留守儿童因为缺少有效监督,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较差,学习状态也会受到影响。”

在城乡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今天,当人们难以看到教育为底层提供上升通道的可能性,留守儿童便走在了成为廉价劳动力后备军的路上;而留守儿童自己,似乎也默认了这一切。

今年30岁的纪录片导演蒋能杰,曾在老家湖南邵阳跟拍6年,完成了关于留守儿童生活的纪录片《村小的孩子》。纪录片里,蒋能杰问孩子们:“长大了想做什么?”孩子们说:“打工。”

片中一位留守儿童的奶奶则转述了儿子对8岁孙女说的“玩笑话”:“你明天跟我上街捡可乐瓶,一天能捡20块钱,一个月有600块钱。捡垃圾捡到十五六岁就能进厂了,进厂就能挣多点钱了。打工到20岁,你应该有10多万了。”

个性内倾更明显

回忆起拍摄经历,让蒋能杰印象特别深的,是当他问起孩子们是否想念父母时,他们干脆地回答:“不想。”

意外的是,父母们对孩子的关爱意识也不强。“他们意识不到孩子生下来是要教育、要陪伴的,他们就觉得有吃有住就可以了。”蒋能杰说,因为孩子从小被留在老家,两代人之间感情淡漠,孩子冲着父母叫叔叔阿姨的,他都见过。

2014年,公益组织“上学路上”对甘肃、云南、贵州等6省市农村地区的1 054名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约15%的学生一年都见不到父母。如果将他们的数据推及全国,就意味着全国共有921万留守儿童一年见不到父母一次,超过262万个孩子甚至一年都接不到父母一个电话。

与此同时,该组织指出,他们的研究表明,留守儿童情绪的消极程度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一年内与父母联系次数越少,儿童的烦乱度也越高。

贵州毕节市纳雍县的一个13岁女孩刘佳,特别希望爸爸妈妈带自己去买吃的。她告诉记者,最想念父母的时候,是每次赶圩看见同学被爸妈牵着手。她特别希望,父母能回家过年,也带她去赶一次圩。

可惜,父母从来不在过年时回家,平时电话也不多,大概每个月一次,每次几分钟。“每次只会问,‘学习怎么样?’我说,‘挺好的’,然后就没了。我希望他们能问我生活怎样,问我开不开心,可他们眼里就只有学习。”言语之间,刘佳难掩失望。

张旭东的团队也遇到类似的孩子。在山西,一个名叫贝贝的15岁女孩,希望爸爸能跟她一起去外面买本书。可是,爸爸听到女儿这么说时,便把买书的钱给了她。几次后,贝贝便再也不提出这种要求了。

其实,这位爸爸完全没有意识到,贝贝不过是想跟难得回来一趟的爸爸单独相处一会儿。而另一位眼睛受伤的孩子,并不对自己的病情过多忧虑,反而因为爸爸妈妈陪着他看病而感到安心、欣喜。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威尔认为,心理健康最基本的要求在于婴儿应该有与母亲(或稳定的母亲)之间连续不断的、温暖亲密的关系。早期依恋的顺利完成和发展才能成全一个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一旦错过关键期,儿童依恋难以重新建立,个体会出现情感不稳定的状况,面对挑战时也容易出现易怒情绪。

孩子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联系,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和互动,容易产生内心封闭、情感冷漠、任性、叛逆、难以主动交流的心理障碍。调查走访中,张旭东曾问过一个四年级孩子:“你们班留守儿童有什么特点吗?”对方毫不犹豫地回答:“他们不跟我们说话!”

“你捡到东西时如何处理?”“你如果和别人发生矛盾,你会怎么办?”“当看到学校的水龙头没有关,你是否会去关?”这些问题来自另一份问卷,由贵州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老师李华玲、赵斌所做的《贵州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社会化调查报告》。

结论不容乐观。比如,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上,当农村留守儿童和别人发生矛盾时,会针锋相对的孩子占了大多数,为43.3%;还有3成多的孩子会找人帮忙助阵;表示能宽容和解、主动消除矛盾的儿童最少,仅有2成左右。

这份调查报告称,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劳务外出,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积极意义,但又滋生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社会化危机的新问题:农村留守儿童良好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缺乏;人际关系趋紧;集体观念意识淡薄,等等。

即使是成为大学生,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也不尽相同。曾有学者对200名留守儿童在校大学生和300名非留守儿童在校大学生做调查后发现,曾为留守儿童的在校大学生与普通在校大学生相比,个性内倾更明显,比较冷淡、缄默、孤独;情绪更易波动,易生烦恼;爱幻想,喜欢冲动任性;但与成长中父母都在身边的大学生相比却独立自强,遇事更能当机立断。

少管所的孩子,80%以上是留守儿童

“我想要他们回家,我想爸爸妈妈回来管着我……有好几次,我想对爸爸妈妈说出自己的烦恼,可话刚到嘴边,那边却匆匆挂了。”湖南初中生魏文,被欺负几次后养成了打架报复的习惯,却又挣扎着想回到正路来。

可是,爸爸妈妈一直在外地打工,遇事便让他去找老师。渐渐地,他变得越来越孤僻、冷漠。有一段时间,他不再想到父母,即使想到,也不像原来那样亲近。再后来,他患上了抑郁症,头脑里出现一死了之的想法。

他也曾经向父母求助过,说自己不想读书了,心里总在胡思乱想。父母不理解,一连声骂他不知足。再提起时,父母心情好,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心里不痛快,就自己到街上去,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以后,父母再不允许他提起这事。

正是魏文情绪起伏不定的这段时期里,一次洗澡房里的小小冲突,他一时冲动,用一把水果刀刺死了同校男生,被判15年徒刑。进入监狱时,魏文刚满17岁,正在上高中。

湖南省岳阳籍女作家阮梅,在少管所见到了这个看上去乖乖巧巧的、像邻家男孩一样的魏文。她历时近2年,深入看守所、未成年人管教所等地,接触了900多个未成年人犯罪案例,最终选取了11个典型监狱少年的忏悔录整理成访谈录《罪童泪》:“我通过调查发现,走进少管所的孩子,80%以上是留守儿童,90%以上是留守儿童和离异家庭的孩子。”

在走访中,她时常遇到“敌意、冷漠、木然”的脸。管教干部还告诉她,这些留守儿童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小毛病很多。没有时间观念、没有诚信观念。他们爱占小便宜,对别人的痛苦无所谓。比如,在监狱里,他们不经别人同意就翻别人柜子,哪怕被抓到了也认为没关系。可是,谁敢碰一下自己的东西,却什么都计较。

2013年3月,在当地政府支持下,阮梅成立了岳阳市华容县青苹果心理关怀辅导站,对全县未成年儿童开展公益讨论、入户关怀及留守问题研究。在辅导站,阮梅曾见过一个女孩患上严重的被害妄想症,自己割腕2次、写遗书1次,但学校联系家长后,在外打工的父母还是不愿意回来。“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后,不是伤害自己,就是伤害他人,很可能造成爆发性后果。”阮梅很是忧虑。

河南省高院曾随机抽取了2009 年至 2013 年间的120 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其中,留守儿童作案的47件,比例达39.2%。江西另一项调查显示,2007年5月在押的1 877名青少年罪犯,在犯罪前与亲生父母亲生活在一起的仅占32.6%,其他的孩子是与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其他亲戚或朋友生活,或是独自生活。

初中毕业、团体作案、多是以侵犯财产为目的的抢劫和盗窃,犯罪动机简单,没有明确的目标和精心的策划,往往是见财起意和激情犯罪的多――这是2013年南宁市上林县人民法院对南宁6县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现象进行调查后,总结出的最大特征。

他们发现,在接受调查访问的100名农村留守青少年中,有一半以上承认自己存在一点或几点人格方面的心理缺陷,入狱前都有暴躁、叛逆、自私、虚荣、嫉妒、焦虑等心理问题,就“大部分农村留守青少年暴力型犯罪而言,其作案目的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显示一种征服别人、驾驭别人的扭曲英雄观,他们试图把别人因自己的和暴力而恐惧视为一种可骄傲和炫耀的资本。”

比如,上林县一位17岁的男生黄军,与旁人聊天时,与同村另一位姓吴的男子产生了争执,并被吴挖苦、讥笑,觉得在众人面前丢了面子。回去后,黄军纠结了邻村一帮朋友,来到吴某家中,将其殴打至重伤。

“儿童时期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不仅很难改变,而且它还可能成为以后违法犯罪的预报因子,影响并决定其一生的命运。可以说,“留守 ”对少年儿童犯罪具有潜在的影响。”山东警察学院教授董士昙告诉记者。

董士昙最担心的是,未成年时被忽视、被打骂、被虐待的人,在更大程度上意味着他在成年后成为犯罪人,这是因为,在犯罪学上,被害体验或经历往往使受害者产生不公正感以及对法律规范的不当态度,从而使受害者向方向逆转或深化,以至于产生或强化了加害意识。“在不可预见的将来,问题留守儿童可能会对社会稳定、社会治安产生很大影响。”

篇7

Key words: university;poverty students;psychological poverty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9-0237-02

1 贫困生“心理贫困”镜像及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性格与他生长的环境和人生的经历有非常大的关系。目前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在高校已经占到一定的比例,对于他们而言,虽然家境困难的程度和原因各不相同,但是现实的生活境遇和自我评价的偏差会造成无形的压力、形成负性的刺激,而这些都会在他们的心理上比较明显地反映出来,若不及时调整可能会造成心理挫败甚至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据研究,目前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问题呈现上升趋势。俗话说,“人穷志不短”,就是从精神和心理层面揭示人对待物质贫困时的态度。精神世界的匮乏总比物质世界的匮乏更为可怕。大学生所谓的“心理贫困”来源于物质贫困,其影响却远远大于后者。他们虽然生理、心理上趋于成熟,但是残酷的现实总是令他们困惑,他们的心理时不时处在断层的脆弱边缘。浅层次的心理问题聚集到一定程度会发酵,甚至积重难返,成为“心理贫困”。首先,心理贫困会导致他们产生心理挫败感,容易把外在的、经济负担的转变成内在的负性压力。在对经济现状担忧的同时,对学习的良好心理预计也开始发生转移,积极向上的心理反应正在退减。其次,一定比例的学生由于心理负担过重,导致出现不同程度的系列心理问题,研究表明“高校贫困生抑郁症明显高于非贫困生。”①另外心理贫困会多向度辐射,形成连锁反应,对其学习生活、社会活动等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其的职业生涯的规划与发展。

1.1 自卑羞愧的心理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指出,“自卑的心理会使人感到自己一无是处,经常倾向于自我否定并产生无助感,并且很容易将这种无助感和自我否定范围辐射式地扩大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公布的《中国贫困高考生调查报告》指出,在北京高校中,60%的贫困生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如此小心的自我呵护甚至自我遮蔽会使这些学生变得敏感自卑,同时,周围生活环境的反差与对比也会使他们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而产生自卑心理。

1.2 紧张焦虑的心理 对于经济困难的家庭而言,孩子接受高等教育所需的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在校贫困大学生对家庭面临的困境几乎都是无能为力,有的甚至感到自己的求学增添了家庭的负担。他们往往承载着家庭和个人对未来更多和更高的期望,所以他们大多会给自己制定过高的目标。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一方面因期望值过高而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许多现实问题很难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而及时得到解决。这就使他们长期处于一种心理紧张、焦虑的状态,使学习压力更大。

1.3 人际交往的矛盾心理 贫困生虽然经济上困难,但他们也渴望融入集体,被他人接纳、尊重和认可,却又担心别人给予同情和帮助。由于这种矛盾的心理,使贫困生在人际交往和群体生活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情绪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有的贫困生参与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的热情因贫困受到打击,他们一般很少参加需要花销的集体活动,常常让周围的同学感到难以与之相处。在一些贫困学生看来,别人已经知道了自己经济上的劣势,就绝不能再让别人看到自己心理上的脆弱,于是极力地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久而久之,很容易使自己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

2 贫困生“心理贫困”理论困境辨析

面对生活困难、就业压力、发展预期、情感体验等多轴变化的大学生活,不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显得无所适从,呈现出了上述所谓的非常态的心理镜像。

为此,不少文章认为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严重且较为普遍,并且借助测量工具列出系列数据,得出了“科学”的结论。为大学生本来并不轻松的大学生活贴上沉重的价值标签、施加莫须有的心理负担,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难以解决的困境。第一,大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环境都有一个熟悉和适应的过程。尽管因主体自身的差异会有所不同,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环境适应系统,对于软硬环境因素都会有一个接触、内化、反应的过程。大学生对诸如生活困难等问题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进而在知情意行上达成一致,做出外化的判断和反应。第二,大学生没有经济困难也会有“心理贫困”现象。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一定会给大学生提供新的不断的刺激,有的刺激带来的内心副性体验要比经济压力带来的还要强。因此,大学生经济贫困不能简单等同于“心理贫困”,经济上贫困仅仅是“心理贫困”的诱因之一。第三,学生一时之心理现象不等于心理本质,一时之心理负担也不等于心理问题。事实是学生的内心世界像万花筒一样充满色彩的同时也充满刺激甚至冲突。我们仅凭学生外在心理体验性现象给学生进行会诊下结论,甚至开处方。这对于教育服务对象以及实践工作本身都是一种伤害。

那么,“心理贫困”存在吗,在何种层面上存在?为此有必要对“心理贫困”做进一步界定。学界倾向性意见认为,“心理贫困”就是“指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②这一定义比较清晰地告诉我们所谓的“心理贫困”首先侧重外在经济压力的内在体验,当这种压力减缓或消除时内心的紧张也会缓解甚至趋于平静。从另一层面看,“心理贫困”是个时间概念,其所揭示的是大学生群体中某种心理动态和变量,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困难问题的解决,这种心理上的“贫困”也会消除。其次,既然非经济困难大学生也有类似的“心理贫困”,那么困难大学生因为经济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应当被看着一种常态。最后,根据马斯洛的心理五层次理论,我们应该尊重学生在“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多层次的发展需求。不能因经济上一时困难而制约学生的多方位的发展需求。对于高校的贫困生来说,这些需求不应该是他们“心理贫困”诱因,而应当成为自我成长的内在机制。

由此可见所谓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是人们对“经济贫困”的语境转换,是贴在学生心理上的副性标签。我们不能轻易把现象当着本质,更不能轻易标签化。

3 贫困生“心理贫困”解决路径建构

解决高校贫困学生生活贫困问题,扫除少数学生的心理雾霾,摔掉“心理贫困”的帽子,一方面需要转变观念,用积极心理观念回应现实困难。另一方面需要多措并举,创新解困济困机制,科学有效地建构解决“心理贫困”的新路径。

3.1 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社会各界应该转变观念,正确看待困难大学生的一切。更多的发现激发学生身上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不用有色眼镜看待贫困大学生,不用贴标签的方法定性贫困大学生,不用变味的方式报导困难大学生,不用功利的方式资助困难大学生,用实际行动为贫困大学生营造和谐健康的人文环境,为贫困大学生研究公平公正的社会资助体系,提供合情合理的社会资助,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同时对贫困大学生当中出现的所谓“心理贫困”现象要给与理解和包容,更应该反思社会为此应该负起什么责任,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从而形成一种健康的社会反应机制。让贫困大学生在安心学业的同时不为学费生活费所困扰,让他们在体面尊严的学习生活时真切感受到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给与他们的关怀。

3.2 各级教育部门,尤其高校应以人为本,创新和谐温馨助困机制,为贫困学生排忧解难,把关爱落在实处。高等学校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到一定比例,如何创造性地解决所在学校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困难等问题,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更是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为此,高校不能满足于仅仅落实教育主管部门下拨的资助计划和指标,更不能简单地机械地人为地为学生“分发福利”,致使饿肚子的没饭吃,真正困难的学生碍于面子得不到帮助。应该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建立科学合理的多元化的资助工作体系,在国家奖助贷政策基础上积极拓展劳动型、激励型的资助平台,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解决自己的现实困难的同时获得精神的洗礼,意志的锤炼,能力的提升。

3.3 高校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是贫困学生心理家园的守望者。为贫困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责无旁贷,我们应该想方设法使各项资助政策计划落实到每一个贫困学生身上,巧妙地为他们分忧解难,千方百计呵护他们的尊严,同时积极有效地开展挫折教育、成功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和自立自强教育,鼓励他们坦然面对贫困、正视贫困,激励自尊、自强、自立、自爱,用乐观向上的态度,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提高综合素质。

3.4 贫困大学生自强自立,改变认知,重塑自我。贫困是一把双刃剑,贫困可以磨炼人的意志,使一些人养成忍辱负重、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品质,贫困也可以使一些人产生自卑、多疑、焦虑、孤僻等心理障碍。从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第一,大学生应当在适应社会的同时正确看待自己暂时的经济困难,激发自己积极向上的奋斗目标,有了内在目标就有了内在动力。第二,贫困大学生要尊重自己,重塑自己。要有“人穷志不穷”、“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概,挺起脊梁既是自尊也会赢得他人的尊重。第三,以贫困为老师。要学会在困境中崛起,在挫折中起舞,学会为自己的内心安装“防火墙”,让自己内心强大起来,做一个有理想有目标的时代好青年,让学校、家庭放心,让社会和国家满意。

注释:

①参见喻静昭、胡昌标、林梅.浅析高校贫困生抑郁症的成因及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1).

②金春雷,晏超.大学生“贫困心理”贫困心理的分析及教育对策[J].社科从横,2008,23(6).

参考文献:

[1]成长春.学生管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2]周晓虹等.大学教育与管理心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篇8

(一)目前老年人对住宿服务需求大而养老机构数量严重匮乏。

目前,我国老年福利事业发展的状况和保有的存量,与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养老服务需求不相匹配。截至2005年底,各地建有各级各类养老服务机构近39546家,床位149.7万张,收养老人1102895名。仅就床位数来讲,刚刚超过老年人总数的11%,较之于国际社会通行的5%~7%的比率相差甚远。尽管这几年我们大力发展社区为老服务设施和场所,兴办了7898所社区服务中心,“星光计划”也建起了近3万个“星光老年之家”,又增加几万张社区的养老床位,但与巨大的老年人院舍服务需求比起来,还属杯水车薪。许多贫困、边远地区及靠民间力量创办起来的养老机构囿于经费短缺、资源不足等方面的限制,服务内容不丰富,显得相对单调、贫乏,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服务需求也有较大的差距。

(二)养老机构中专业护理人员严重不足

最需要长期照料护理服务的失能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技能和生活能力不断退化,各种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老年性疾病越来越多,生活自理程度越来越低,对长期照料和康复护理等方面服务的依赖性需求越来越多,因此专业化的机构住养服务应是他们的最佳选择,机构收住此类服务对象,需要专业化的护理照料必须跟上,服务过程中各种专业知识、手法、技巧必须有充分的应用和体现。可是,反观我国养老机构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状况,却与失能老人的专一业化养老服务需求存在着巨人的反差。养老机构的专业服务人员严重短缺,现有的专业人员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我国取得养老护理员资格的仅有2万人,与上千万失能老人的潜在需求相比无异于杯水车薪,即使与上百万已经住进养老机构的老年人需求相比,也是一技难求、难以应对的。

(三)老年人心理得不到关怀

空巢现象使医学产生一个新名词“空巢综合症”,退休后一下没了压力而变得百无聊赖的老年人,各种内分泌水平低下,脑血管衰老,更易引发老年抑郁症。同时,老人婚姻破裂问题、再婚问题,再婚后的房子、财产及与对方子女相处出现问题等,都可能引起老年抑郁和焦虑。老年抑郁症表现的症状很多样化。有的老人孤独自闭不合群;有的这也不舒服那也不舒服,焦虑、失眠;有的甚至觉得了无生趣直闹自杀。

机构养老的弊病,使得居家养老的新模式呼之欲出,众望所归,其新的形式和作用,不妨分享一下:

二、正在实行的居家养老服务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从2008年开始,北京市各区县陆续实行了政府为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券这一政策,可享受居家养老服务补贴的老年人包括:具有北京市正式户口的60岁以上分散居住的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低保对象、低收入对象、市级以上劳模、归侨、纯老人户(包括仅与残疾子女居住的老年人),以及80岁至89岁老年人中的生活半自理或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90岁以上老年人。老人拿到服务券后可以找专门的服务人员或服务单位来购买自己需要的服务,如医疗保健、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等,然后服务单位可以拿着服务券到民政部门去兑换现金。

可以完善的工作内容包括:扩大享受政策的老年人的范围,也就是说要加大补贴的财政力度;增加服务单位的数量,服务种类,覆盖到社区;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评比鼓励创新;缩短兑换现金的时间周期,为服务单位赢得更多的主动权,能够更快地周转资金,为老人提高服务质量;最终付费方式的转变,可将纸质的改成刷卡终端,计次计量的累积服务。

三、逐步建立并完善社区养老设施,多角度全方位打造社区日托中心

做这样一个设想:老人们可以从早上九点到日托所,自带茶杯和茶叶,日托所内提供开水,老人在里面悠闲地看报纸,看电视,或者几个老人在一起拉家常,或者下棋、打牌,中午选择适合自己的口味,用4元―6元吃顿中饭,到了下午四五点钟,老人们各自回家,此时子女们也都下班回家了,一家人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这显然是一种成熟化得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日托所涵盖了各种各样全面的硬件设施及服务。这一天的8小时左右,社区至少应当提供给老年人这样的一些养老服务:

(一)社区非医疗照料

根据2005年首都医科大学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市老年人对社区照料服务需求率为城区51.4%,城乡结合部36.7%和郊区农村14.1%。调查研究发现半数以上的老年人对社区照料服务不满意,尤其是城乡结合部的老年人,究其原因可能是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建设不如市区,核心家庭的比例又多于农村,因此孤独感较为强烈。

对于非医疗照料的需求内容,调查报告中也有所涉及。排在前几位的分别是:提供娱乐场所、非医疗应急帮助、心里慰藉、陪同看病、重家务、基本生活照料、轻家务、帮助做饭或送餐等等。社区为老医疗服务,社区医疗机构为社区居民举行健康讲座,宣传健康知识,并定期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提供医疗服务。

(二)社区老年学校

1、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完善老年活动设施。成立教室、社区阅览室、市民学校、谈心室等,并配备各类文体设施,电视音响,各类图书、报纸等。让社区的老年人能够在社区的活动室内读读报、看看书、走棋打牌使社区的老年人的生活更充实。

2、积极开展文体活动。用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老年学员的校园生活,使老年人愉悦身心。经常组织象棋、围棋、乒乓球、书画、歌咏比赛等活动。同时,还可以老年学校为依托,积极组织大型文体活动,拓展老年学员的联谊空间,扩大老年人的社交面,推动社区老年文体活动健康开展。

3、加强社区资源的整合,全面发展社区为老服务设施。

(三)老年康复中心

2009年6月北京市最大的老年康复中心在丰台区莲花池畔莲宝路开工建设。建成后将设置老年康复床位600余张,与一期建成的300多张床位加起来近一千张床位,是北京市目前建设规模最大、功能设施最全、设置床位最多、服务档次最高的老年康复中心。该中心建成后将针对老年病医疗和康复提供专业的服务,可长期入住或短期治疗,收费也将比普通医院低。

老年康复中心规模缩小化,社区化,地域化也是老龄化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社区化的老年康复中心并不代表规模缩小,其业务范围也相应缩小,而应当以最大的老年康复中心为依托和支柱力量,辐射到各个社区,成为完善的地域化老年康复中心。

四、鼓励完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深化服务理念、服务内容

(一)建设志愿者队伍。大学生深入社区体验生活,可以且应当作为实习学分中的一部分,每年在各个时间段,分批次进入社区,就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分配到相关的岗位,这无疑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爱国情操,社会道德的一次提升,同时也切实解决了老年人孤独,无人倾诉,居家养老工作缺人手的一个长期的问题。

(二)建立养老服务从业机制。对于养老服务的从业者,应鼓励优先招聘本市失业人员、享受低保待遇人员和农村转移就业登记劳动力。被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和组织招聘的人员,按规定享受再就业相关优惠政策。

(三)专业化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就近分配。

篇9

南京今缘宠物交流协会会长、主任医师 张孟林

宠物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现象・亲近

“大夫,我家彬彬又不吃饭了,它是不是生病了啊,连牛奶也不喝了,都两天了,可急死我了啊!”“我上次告诉你不能让它跟着你们吃饭,你是不是又没做到啊,狗不能吃咸了,油吃多了对肠胃不好,会不想吃饭的。”“那,您给它开点药吧,看它病恹恹的样子,多可怜啊!”

“大夫、大夫,您看看,我家兰兰这两天有点出血,是不是流产了啊?”“别急别急,这个是生产前的正常表现,这些天你多照看着,一看到要生了就赶紧送过来啊。没事的。”

这是记者在一家宠物医院听到的对话。恍然之间,记者几乎不知身在何处。光听问话,谁会想到那“彬彬”、“兰兰”只是一只猫或者是狗?

宠物医院的李大夫告诉记者:“一只狗生病,常常是一家老少全来。很多时候,宠物生病,主人跟着操心上火,常常是宠物的病好了,主人却病倒了。”

记者在宠物医院看到,有人一脸愁容抱着狗来诊所,治好的笑嘻嘻走了,治不好的伤痛欲绝。一些老人自己省吃俭用,对狗却舍得花钱,每次来打预防针,都点名要进口的。

■现象・消费

据2005年4月7日《兰州晨报》报道,4月5日上午,记者走访了兰州市几家宠物商店和宠物医院。在一家宠物中心,记者看到很多供小狗小猫吃喝玩乐或梳妆打扮的新奇玩意。很多东西都是进口产品,价格不菲,一件巴掌大的毛衣就要180元,一瓶小狗用的进口洗澡液高达58元,一栋小狗“豪宅”价值上千,小狗全套美容包括美容美发、去虫香浴、四肢修剪、清耳洁肤等,最少需要400元。

据记者调查,由于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宠物商店生意特别红火。记者算了一笔账,养一只小狗每月花费在500元左右,更有甚者花费近千元,一年花费近万元。养只宠物值得花费如此大的精力和财力吗?

■宠物・调查

2002年曾有调查机构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四大城市进行过专题调查。结果显示,七成以上的市民表示自己钟爱某种动物,其中有近一半的人已经或者准备饲养宠物。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并称为我国“五大宠物城市”,其中仅上海一地豢养的宠物就超过100万只。加上没有上户的宠物,全国的宠物数量着实惊人,而且更有扩大的趋势。

不久前,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委托零点调查公司就养狗的问题在北京做了一份调查报告,以下是报告的主要结果:

养狗与家庭收入调查结果显示,近半数养狗家庭属于北京市的低收入阶层,绝大多数养犬户为普通工薪家庭,养狗平均月花费低于百元。仅有1/3的家庭给狗购买营养均衡的狗粮,大多数家庭自己给狗做食品。给狗做美容、购买服装的比例很低。总体来说,养狗户与非养狗户的家庭收入相差并不大。

养狗的原因调查数据证实,95.8%的养狗者是因为喜欢,而为了显示身份、跟随潮流而养狗的家庭仅占4.2%。多数家庭看重狗带来的生活乐趣,通过养狗来缓解压力、寄托感情、增进家庭融洽感,狗越来越多地成为“亲善大使”,对唤起人们的爱心、调解人际关系带来有益的影响。

狗带来的冲突虽然所有狗类都难免吠叫和排泄,但是养狗家庭和不养狗家庭的利益并不是对立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不养狗的人对他人养狗持不介意(59%)甚至赞成(9.2%)的态度,21.1%的受访者表示反对。反对原因主要集中在狗随地排泄(55.7%)、传染疾病(49.8%)、狗吠扰民(46.1%)等问题上。

宠物是空巢老人的精神伴侣

■现象・伴侣

刘大爷今年60岁了,是南京“今缘”宠物交流协会会员,开朗健谈。“可是,我以前可不这样哦。”刘大爷笑着给我讲了他的故事。

5年前刘大爷退休后,没工作压力了,儿女不在身边,在家里和老伴过了两年悠闲轻松的日子,觉得十分开心。可是两年一过,家人突然发现,刘大爷变了,经常觉得头昏,而且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火,有时候却又呆呆傻傻,沉默寡言,上过医院,没查出什么毛病。后来,刘大爷的老伴从朋友家里要来一只哈巴狗,取名雪雪。此后,刘大爷每天清晨和傍晚,准时带着雪雪到楼下花园里散步,和有宠物的邻居们聊天交流。

自从刘大爷养了宠物以后,人精神了,心情也更舒畅了,而且以前常犯的小病小痛也不再犯了,大家都说刘大爷的身体越来越好了。刘大爷还经常参加宠物协会的聚会,和热爱动物的朋友们讨论关于宠物的种种。协会也经常请动物学家来给大家讲解如何更好与宠物和谐相处等知识。“我可学到了不少呢。”刘大爷开心地摸抚着雪雪。

■宠物・交流

“今缘”宠物交流协会会长张孟林说,在许多家庭,宠物已是不可忽视的家庭成员。有资料显示,98%的宠物主人会经常和宠物说话,80%的宠物主人在谈话中把宠物当作人来对待,28%的人信任宠物,并且与其诉说当天发生的事情。当一个人轻轻抚摸他的宠物时,他的血压会明显下降。当人发怒,或者遇到困难时,身边有宠物,他的血压就不会升得太高。这说明,宠物的存在以及与宠物的交流都可暂时降低高血压和调节焦虑心情。许多人工作一天后回到家里,喜欢先与他们的宠物亲昵一番,这可使大脑摆脱一天中积累的压力。抚摸既是增进宠物与人关系的重要内容,又可起到减轻压力的作用。现代人压力较大,生活节奏紧张,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喂养宠物,实际上是一个自我调节的好方法。

■宠物・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郑日昌从2002年开始带领他的研究小组对宠物与人类的身心健康关系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特别针对“空巢家庭”(即儿女不在身边的家庭)。研究小组对北京地区的700多个“空巢家庭”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宠物对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有积极的影响。拥有宠物的空巢老人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更加健康,生活满意度也更高。

郑日昌教授说,一些社会性元素并非人类社会所特有,这些元素也可能由宠物提供,例如安全感、被关心的感觉、价值感、被爱和被喜欢的感觉等等,从而缓解人的压力和生活变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兽医学和生物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宠物和其年迈的主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有利于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宠物提供给主人的一种特别的、多层面的依恋,使人感到被关注,并用自己的力量自助。你可以与宠物交流,以诚相待,并且期望被它们所理解。喂养宠物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直接或条件性影响。

美国科学家的一次调查表明,宠物拥有者的身体状况比不拥有宠物的人好。部分原因是因为宠物饲养者一般活动量大,身体也就健康。宠物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平添了一个关注的焦点,使他们去关心宠物的种种需要。宠物需要给予饮食,有的还要每天带着去散步。因此,平时活动很少的老人有了一个关心的对象,而这个对象对他的关心又是那样积极响应,感激备至。遛狗的同时也增加老人与他人交际的机会,从而可减轻孤独感。此外,少量的运动对老人的健康也有利。

德国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饲养猫和狗的人与不饲养这些动物的相比,每年就诊的次数要少16%,住院的天数要少21%。这种现象在65岁以上男性群体中尤为突出。

宠物可减少或消除人的病痛

■现象・变化

据张会长介绍,在北京曾有这样一个例子:某大学二年级的崔小姐因自杀未遂被送到北医三院救治,这是崔小姐的第四次自杀。当时负责抢救的林医生会诊后,初步认定,崔小姐有严重的抑郁症倾向,于是建议她到心理研究所做进一步的治疗。心理研究所的医生对崔小姐进行病情分析和催眠治疗后,决定采取动物温馨治疗,把一只叫琴琴的猫给她喂养。和琴琴一起生活一个月后,崔小姐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不但不再有自杀的念头,而且和猫咪琴琴还有周围的病友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崔小姐回家两周后,医生到她家里,发现她已经变得热情开朗、大大方方,不再是那个缩在屋角,不敢和别人交流的小丫头了。

■宠物・治疗

在一定的条件下,宠物还可以充当医生,而宠物参与的这种治疗方法,就叫做“动物疗法”。

张会长介绍,动物温馨治疗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德国,是情感治疗理论的一个实际应用的分支,主要用于治疗精神疾病如抑郁症、自闭症和自杀倾向患者。研究表明:饲养宠物可以治疗精神疾病。例如养猫可以治疗抑郁症,养鸟可以治疗神经官能症,养马可以调治焦虑症,养鱼可以治疗紧张型强迫综合症等。

动物疗法还涉及很多方面,不仅仅是精神疾患。例如狗一直是人类的朋友,而狗对人们的帮助也不限于在精神疗法方面。

大家知道,狗一直以来可以训练为盲人引路,并照顾他们的生活。而现在,动物学家致力于训练“援助用犬”,用于帮助残疾人自理生活,一些狗被训练帮助聋哑人对声音的反应,例如对门铃响或火灾警铃的响声起反应。还有狗被用于帮助行动不便的人,例如为坐轮椅的人找回失落的物品或开门。动物专家们发现狗熟悉一些人的行为可以预料人的突发病,现在专家们努力给狗确定和巩固这些特征,以帮助癫痫病患者。

现在,宠物的作用被越来越多的挖掘出来,渗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宠物・关爱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素质和道德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关爱宠物。人们认为,对宠物的关爱也是对人的关爱,宠物与人,特别是它们的主人,具有难以割舍的亲情。人类对于宠物的爱心,某种程度上反射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很难想像一群冷酷对待动物的人,会对他人和社会怀有博大的爱心。

有资料表明,喜欢饲养宠物的人,通常情绪稳定、情感丰富、富有爱心、热爱生命,而锻炼饲养宠物的能力,养成照顾宠物的习惯可以有效地激发人潜在的爱心和忍耐力。有爱心的人会重视生命的意义,能培养出对周围事物的责任感。有忍耐力的人也能培养出坚韧不拔的性格,不会轻易被外界的伤害所击倒,更可以增强自信心和处理生活的能力。

宠物也会给人类带来伤害

■现象・另类

2005年4月8日《重庆晚报》报道,昨日,一名捂着右手的大学生赶到新桥医院求救,称被自己所养的宠物所伤,令医生吃惊的是,其宠物竟是一只蜥蜴。

近来,蜥蜴、变色龙、乌龟、老鼠等奇异的野生小动物,逐渐取代了温顺可爱的小狗、小猫,正成为年轻人的新宠物。新桥医院急诊科史忠教授介绍,充满神秘感的“另类宠物”正好迎合了青少年追求新鲜、另类、刺激的心理,但这些宠物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史教授称,这些“另类宠物”极不适宜饲养,因为其体内携带了许多病菌和寄生虫,很有可能使饲养者传染皮肤病和呼吸道疾病,且这些动物大多具有较强的攻击性,不易驯养、容易伤人。同时,部分"另类宠物"带有弯曲杆菌,受这种菌感染的人会出现胃痛以至瘫痪的症状,造成食物中毒。

■现象・疾患

说到宠物给人带来的麻烦,首推狂犬病,俗称疯狗病。近年来我国狂犬病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据卫生部公布的全国重点传染病疫情显示,我国从2002到2004年,狂犬病在重点传染病中的所占死亡人数和病死率都位居第一,是传染病中“第一杀手”。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年消耗狂犬病疫苗400余万份,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用量的总和。即便如此,我国狂犬病发病率仍高达5%,居世界第四位。

狗是此病的主要传染源,人多因被患病的狗咬伤而感染。猫、蝙蝠、狐狸及其他许多野生动物也都可传播狂犬病。有些外观健康的猫狗等动物也可能携带有狂犬病病毒,并将该病毒传染给人。狂犬病临床表现为特有的狂躁、恐惧不安、怕风恐水、流涎和咽肌痉挛,呼吸和循环系统功能衰竭,最终喉肌痉挛窒息而死。此病可防不可治,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达100%,至今没有特效治疗方法。

■宠物・病菌

重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副主任、留美博士后谭毅教授说,随着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一些由猫狗鸟等宠物而引发的疾病也日益增多。宠物身上携带着许多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某些病原微生物可以使人类感染并致病。疾病传播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咬伤或挠伤主人,也可以因主人直接或间接接触宠物的排泄物、唾液和皮屑等所致。此外,宠物皮毛中藏匿着的携带病菌的虱子和跳蚤也是将病菌传给人的重要途径。除个别疾病如狂犬病外,大部分人畜共患疾病都不会危及人的性命。且疾病的严重性与被感染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有关。

除狂犬病外,其他几种常见的宠物易传染给人的疾病有弓形虫病、鹦鹉热、癣菌病、寄生虫病等。

篇10

据教育部统计,贫困生占在校生的15%-30%,经济特困的占在校生的8%-15%。所谓贫困大学生主要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在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全日制在校学生。目前中国贫困生总数估计超过500万人。如此大的一个群体,早已引起教育工作者高度的重视。

大多数的贫困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强,具有坚强的意志力。他们在遇到问题时,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自我的调节等途径,可以及时调整从而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愉快地学习、生活和交往,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他们也在色彩缤纷的大学生活中积极展现着自己的风采,用他们的朴实、勤奋和善良诠释他们的特色生活。其中,2005年度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洪站辉就是很好的榜样。但部分贫困生却沉浸于消极的心理困惑当中,不能自拔。

一、高校贫困生的消极心理症状

1.自卑心理表现明显

这是贫困生群体中最为普遍和最为突出的心理问题。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日前公布的《中国贫困高考生调查报告》显示,在北京高校中,有60%贫困生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

2.抑郁症和焦虑症交错影响贫困生的身心发育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父母的艰辛、高额的费用以及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等因素导致部分贫困生自我压抑和对未来的恐惧,这种压抑与焦虑会在某一因素下激化为对社会的敌对情绪。报告显示有近20%的同学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8.5%的学生认为校园犯罪与一些学生的贫困有关。

3.自我封闭和内心敏感严重影响贫困生正常生活

当代社会的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较大的经济要求,由于家庭经济的窘困导致他们怯于交际。尤其在陌生的社会环境和不同价值观的冲击下,出于自我保护,它们变得越发敏感多疑,疏远了生活群体。

在高校中,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有着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其中以大一阶段对陌生生活的适应和大四阶段对未来的选择影响最为显著。

二、高校贫困生出现消极心理的原因

1.社会大环境中不健康因素的影响是直接原因

大学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一个“小社会”,社会上的不健康思想也直接影响着校园生活。如对物质生活的盲目追求与向往;评判价值的物质利益化;人际交往带有浓重的利益要求。这些让贫困生害怕接触社会,担心被别人看不起,进而自我封闭,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

2.滞后的教育模式和地区文化差异是产生这种消极心理的潜在原因

某些学校的“唯分数论”教育使得心理咨询课和咨询中心形同虚设,缺少交流沟通的教育必然会导致潜在心理隐患。贫困边远地区与发达地区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使得部分同学在生活模式和学习方法上难以适应。当思想、情感和憧憬的美好生活等与现实不协调时,便很容易发生冲突与矛盾。

3.自我价值体现失衡是导致消极心理的根本原因

从中学步入大学,曾经的骄子变得平庸。由于教育模式和成长环境的差异,过去以学习为主要生活内容的“骄子”们在以自我展示和张扬个性为主的校园里开始默默无闻。相比以前的风光和现在的平淡,内心难免产生一些失落感。

正确认识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给予相应的关心和帮助,是构建和谐高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责任所在。通过我们不断的努力,健全他们的身心,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追求。

三、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1.坚持与时俱进,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方法。针对当代大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和特性,把早期心理危机预防和自我疏导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按照恰当比例配备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培训班级心理委员,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开展到班级中去。班级心理委员在接受相关专业培训后,定期组织全班同学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调适能力,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

2.正确认识自我,确立自信

自信是面对生活,取得成功的基础。引导他们正确地面对并勇敢接受客观现实。贫困是人生的一种磨难,是暂时的,经济的贫困并不等于精神的贫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多发现自身的闪光点,确立自信,是让他们正确面对生活的基础。

3.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利用网络,共建心灵沟通的平台

当今社会是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让我们拥有了更便捷更开放的交流平台。贫困生作为校园中的弱势群体,不愿把自己的经济窘困和身心困惑直接告诉他人。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及时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免费提供咨询和服务。

4.完善以“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助学解困体系

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或多或少都与贫困有关,帮助贫困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困难,是高校相关部门的当务之急。开设合适的勤工助学岗位,积极寻求社会资助,让多元化的助学解困体系真正意义上发挥作用。另外,对一些特别困难的同学适当给予特殊的照顾。

5.实行“感恩教育”,美化贫困生的内心世界

本着“资助与教育并举,助困与育人并重”的宗旨,坚持感恩教育,培养贫困生的爱心与感恩之情,让学生以感恩的心面对帮助自己的社会,愉快地生活每一天。通过自身的能力积极帮助社会上的其他弱势群体,用自己的爱心去反馈社会。

总之,深入研究高校贫困生心理,不断加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营造健康的心理,不仅仅是贫困生人格培养的问题,更是在强调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高校的今天,探索如何发挥高校育人功能,注重对高校助困育人工作各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社会和高校和谐发展的头等大事。

参考文献:

[1]戴钢书.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光明日报,2007.

[2]贵州大学创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机制调查.新华网,2007.

篇11

前不久,湖南湘南学院的一幢学生宿舍楼门口贴出一封“道歉信”,写信的是负责打扫这幢楼的保洁员曹阿姨。原来,曹阿姨除了打扫卫生,还负责给学生寝室送桶装水,因为每天送水的时间是在中午1点钟左右,正好是学生午休时间,部分学生感到自己被打扰了,向学校提出投诉。为此曹阿姨向同学们写信公开道歉。

信中,曹阿姨除了因“影响了大家休息”而请求同学们原谅之外,也解释说,在中午时间送水是出于“无奈”——曹阿姨身体不好,无法承担一桶桶水的重量,只好叫老公帮忙;而老公也有自己的工作,只能抽中午时间赶过来做这件事。信中还写道:“我们工资不高,只能去兼职。”“我老公比我更辛苦……他整天很忙碌,希望你们谅解。”“希望各位同学珍惜现在拥有的时间,好好学习,用脑去赚钱,而不是像我们这样用体力来赚钱。”“希望你们再一次原谅阿姨。”

读完这封道歉信,我心里隐隐作痛。我相信大多数同学会和我一样。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一颗怜悯体恤别人的心,会心疼别人的贫困、劳苦、不幸……所以许多人读了这则新闻后,都批评那些投诉曹阿姨的同学不知民间疾苦,不懂得宽容与体谅。

但也有人问:假如你是那个被打扰了的同学,还会这么“知书达理”吗?这个问题问得好!当我们不是“当事人”的时候,往往会特别“懂事”;但如果发生的事情与自己有关,情绪一上来,就顾不上什么“不忍人之心”了。其实我更愿意相信,这些投诉的同学是因为不了解情况,我想当他们看到这封道歉信的时候,心里也会触动,也会为曹阿姨一家的辛苦感到心疼,为自己的投诉行为感到不好意思,并且从这一刻起开始改变,开始学会将心比心,让自己多去想想别人的“不容易”。

“易粪相食”:改变,从震惊开始

有这么一个“有毒食品警告网站”,如果你是想去了解一下“什么东西不能吃”,可能看完以后,问题就会变成“OMG!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吃”。

今年5月,由复旦大学研究生吴恒创办的这个“掷出窗外网”突然蹿红,甚至因为流量猛增而出现了暂时崩溃。网站非常详尽地收录了近几年全国各地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还有吴恒和他的团队撰写的调查报告,报告的题目叫《易粪相食:中国食品安全状况调查》。

啥叫“易粪相食”?字面意思是,你吃我的便便,我吃你的便便,大家交换着吃……很恶心是不?但你看过这个网站就不难发现:1.将这些年来被曝光的“毒物”列成清单,凡是你能想到的食品几乎无一幸免;2.那些有毒食品的炮制者和贩卖者大多坚定地表示自己“绝对不吃”。于是乎,我们就不难合理想象出这样的状况——做三聚氰胺奶粉的人早餐吃的是苏丹红鸭蛋,做苏丹红鸭蛋的人在街边买了一串用地沟油炸的臭豆腐,做地沟油的人回头给自家小孩喂了两颗皮鞋果冻……“易粪相食”的说法很难听,甚至会让你胃部不适,但它确实就是现实的某种写照!

吴恒说他曾因为没有孩子、不经常外出吃饭而对毒奶粉、地沟油表示“情绪稳定”,但是当得知他常吃的牛肉很可能是用牛肉膏制成的“假牛肉”时,他震惊了。震惊之下他终于意识到:“永远不要对他人的苦难无动于衷,谁也无法保证下一个不是你。”

之后,吴恒开始大声疾呼,想让更多人清楚自己的处境有多严峻,因为这样才会有“改变的可能”。能改变吗?我郑重地向你推荐这个网站,如果你也感到震惊,我想改变已经开始了——至少将来会少一个毒害别人的人,我相信。

“洋葱网”:改变,从行动开始

目前的大学里,普遍都有“校园网”,收费低廉,有的甚至免费,但网速那叫一个慢啊,打开网页都得等半天,有学生说简直比得上去学校澡堂子洗澡——排队等候的时间比洗的时间长。校园网的龟速让人头疼,但如果安装校外服务商的网络,多出的一大笔钱又不免叫人肉疼,难怪怨声载道。

但是有一位大学生GG没有抱怨。

他叫黄超,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面对校园网慢、校外服务商贵的纠结,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在校外租房,买几台服务器,一半接入电信网络,一半接入校园网,从服务商那里买来带宽,然后通过自己开发的虚拟网关,以“多人共享”的方式分发给自己的同学使用。当然同学们不是白用,需要交点费用,黄超的“定价”是每个用户包一年350元,包两年600元,以此等费用,享受高速上网服务,这样的“性价比”堪称强悍!

这就是南航学子们津津乐道的“洋葱网”,它运行一年来已经拥有了300多名固定用户。而同时,在大学生普遍抱怨“找工作难”的形势下,黄超未及毕业就已被杭州一家知名的互联网公司聘用为算法工程师。

世界上许多事情看上去确实很有理由去抱怨,但抱怨到底改变不了什么。想要改变环境,改变自己的人生际遇,唯有停止抱怨,然后思考、学习,付诸行动。

·有话说·

【本期新闻话题】近日,上海有关方面正在酝酿打造一所“男子高中”,初衷是为了应对“男孩危机”,扭转“阴盛阳衰”的局面,唤醒“阳刚之气”。比如,在教学时充分发掘男生的思维优势,还可以开办一些诸如拳术、摇滚乐队等具有“男人味”的课程。也有人认为此举可以“防早恋”。如果有这样的男子中学(或女子中学),你愿意去读吗?

参与讨论:锐角网“比较锐的锐角”圈子

欢迎登录锐角网(省略),搜索“比较锐的锐角”,参与话题讨论。

龙二太子:

青春期男女生互相吸引是人之天性,非要硬生生把他们隔离开来,不管什么理由,都可能造成两种不好的结果:一是压抑成自然,跟异性难以沟通和相处,说不定连性取向都变异了呢,还谈什么“阳刚”!二是因为周围没有女生,很难培养出忍让、宽容的绅士风度,遇到点事就要拿“男人的方式”——拳头来解决,把“粗鲁”当成“阳刚”。所以,我坚决不上什么男校。

苏右耳:

作为女生,我也不愿意上女校。你们知道一个班级如果没有男生会是什么样吗?我们班里25个女生,9个男生!女生之间勾心斗角,那整个一宫斗戏啊,语文老师亲切地称我们班为“后宫班”……要是男女相对平衡一点,有阳刚、强势一点的男生来压压阵,也分散一下那些“小主”们的注意力,情况是不是会好一点呢?我想,成长过程中让我们接触各种各样的元素,我们的世界才会慢慢地丰富起来。

吴所畏:

我并不特别渴望读男校,但我觉得男校没什么不好的,特别是那些“男人味”课程还是蛮吸引我的。有人说全是男生反而容易出“伪娘”,我不知道这是什么逻辑。军队里都是男子汉,著名的英国男校伊顿公学也是绅士与豪杰辈出的地方。再说,读男校就意味着不和女生来往吗?学校生活本来就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学校和学校之间也常会有各种比赛和交流活动。另外你们不觉得,考试老是考不过女生很不爽吗?读男校就没有这个问题啦!

·我看见·

【爱情】

江苏科技大学南徐学院72岁的章老师,因老伴有抑郁症离不开他,就把她带到课堂,“他在台上讲,她就坐在下面,一脸幸福地聆听”,课程结束后,老伴会走上讲台帮他收拾教具、作业本,然后两个人挽手相携离开。

近日,章老师的学生把这样的画面拍了下来,发到了QQ空间里,结果引起“疯传”。这一段“老爷爷老奶奶的爱情”令万千网友由衷地感到温暖与动容。

【睡衣日】

学校里忽然出现200多名身穿睡衣的同学……还有老师,这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今年5月,南京外国语学校推出了“睡衣日”活动,参加活动的师生们穿着睡衣在学校里度过一天的学习生活。这个活动的发起人陈老师说,“睡衣日”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一个“大家一起做同一件事”的机会,增强同学们的集体归属感。

篇12

经济飞速发展、信息膨胀、社会节奏不断加快的21世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人际关系越来越微妙,怎样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人们生活在一个缤纷复杂的大环境中,这样就要求人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要求。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什么是“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健康。健康不仅仅是一个人没有疾病,不体弱,而是指人的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处于良好的状态。

人类对健康内涵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同时,个体的心理健康日益得到现代社会的广泛重视。综合许多学者的不同的观点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的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内部状态,个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并充分发挥其身心的各种潜能,在应付各种问题和环境时更多表现出积极的倾向。众所周知,体育锻炼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体育锻炼通常是指那些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在逐渐提高,以往“无身体疾病即是健康”的生物健康观已经不再是公众认可的健康标准,取而代之的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的健康观。

二、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许多关于中小学心理问题的调查报告都已表明,青少年心理问题趋于严重,近年发生的一些恶性事件,如学生往学校水井投毒案、中学生杀母案、学生之间报复杀人案,还有很多学生的厌学逃学比比皆是、甚至于学生自杀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都与我们中小学忽视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的成长发展出轨有直接关系。

三、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它可以有效地塑造人的行为方式,因此也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活动,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健康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重要条件 。有学者认为,游戏和竞技体育具有下述心理健康价值:

(1)能增强安全感和自发性;

(2)能提高独立性;

(3)能解除紧张;

(4)有助于形成友谊;

(5)能提高自己的价值观。

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所学习的运动项目的需要。例如,短跑要求较短的反应潜伏期、良好的运动距离知觉和运动速度知觉。又如,篮球比赛中的带球上篮,由于要了解队员位置,要求有较大的注意范围,既要带球前进,又要防止对方拦劫,需要善于分配注意。几乎任何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但是,在学生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体育运动之所以能够促进心理健康,主要是因为:

1、改善情绪

健康、稳定的情绪能使人对现实保持积极的态度,有效地从事学习、工作。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为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尤其可使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得到升华或转移,可消除轻微情绪障碍,减缓和治疗某些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等。

2、培养意志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积极参加体育课各种课外文娱活动,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健康的心理提供稳固的物质基础。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形态的发育,改善人体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并对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起到积极作用。

3、人际关系和谐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宽容、热情、友爱、合群等到品质,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体育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的相互交往性,这种交往性可以使群体中成员,在体育运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产生情感上的相互感染、沟通,从而增进了解。由于体育运动的集体性和公开性,在体育运动中的人际交往,能够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融洽关系,团结协作,这也助于心理健康。

4、自我认识正确

一个具有正确的自我观,就意味着他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体育运动有助于认识自我。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的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竞争的成功可以提高自信心和抱负水平,可以获得同伴和集体的承认,从而可以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社会价值。体育还可以有助于自我教育。在体育运动中暴露自己的缺点发现自己的优点,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对自己的潜能和长处发扬光大,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努力改正和克服,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

5、行为适度

心理健康的人行为协调,反应适度。行为协调是指人的行为是一贯的统一的,而不是反复无常的;也表现为在相同或类似情况下的行为的一致性。反应适度,指既不异常敏感,也不异常迟钝,刺激的强度与反应的强度之间有着相对而言稳定的关系。体育运动大多是在规则的规范要求下进行的活动,是在“公正、公开、公平”的宗旨下进行的活动,在体育运动中,每一位成员都会受到规则的约束,个人的行为要符合规则要求,因此,体育运动对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规范有着重要和积极作用。

6、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

合作与竞争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体育运动是在规则的要求下,使双方在对等的条件下进行的体能和心理等方面的较量。这种竞争就是追求卓越成绩的努力,证明自己或本队比对手更强,更出色。同时,体育运动又包括个人和集体项目,在一个集体中,每个成员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合作。因此,要求每位成员的一切行为都要有整体意识,要从全局出发,要抛弃个人的私心杂念,为加强和发挥整体力量而努力。当然,这种合作不局限在同一个集体内,还应包括对手、观众、裁判等方面的合作。不尊重对手、观众,不服从裁判的判罚,比赛就无法进行。因此,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培养人的合作与竞争意识。通过中小学积极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身心并进,是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方面,不可忽视。

“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喊了许多年,看来,体育运动不仅锻炼人的体质,而且对心理健康也益处多多。无论您如何认同自己的身心健康,都积极地加入体育运动的行列中来吧,既促进心理健康,又强健体魄,何乐而不为!

参考文献:

[1]丁雪琴《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19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