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投资心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标准的公司治理理论框架
随着企业制度的演进和公司制企业的发展,现代公司呈现出股权高度分散化的特征。股权分散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大量小股东的存在,他们无法在集体行动上达成一致,缺乏参与决策和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监督的积极性,造成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控制权)的分离,公司已由受所有者控制转变为受经营者控制,所有者和经营者因利益的不一致使得经营者产生损害所有者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等行为,公司治理问题由此引起人们的注意。公司治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经理的“懒惰”和“机会主义倾向”以实现公司价值(尤其是所有者财富)的最大化,这是建立在分散股权结构基础上的狭义公司治理观点。但是经理“懒惰”和“机会主义”的假设既不合适也不符合某些实证的研究结果,在这一问题上的分歧导致了广义的公司治理观点,二者争论源于公司治理目标是“股东至上”还是“利益相关者至上”。对此,国外学术界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完整的公司治理体系是由以董事会建设为核心的内部治理机制和以产品市场、经理市场、资本市场为主要内容的外部治理机制构成。具体而言,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股东权利保护和股东会作用的发挥;2.董事会的模式、人员构成、规模结构及独立性;3.监事会的设立与作用的发挥;4.薪酬体系及激励机制。内部治理机制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自己来实现的,通过设计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互相配合、协调制衡的监督、激励、约束和决策机制,以保证公司经营管理。
外部治理是内部治理的补充形式,其作用在于使公司经营行为受到外界评价,迫使经营者自律和自我控制。公司外部治理机制主要包括:1.产品市场。Blair认为市场压力(在产出品市场或投入品市场)是大部分自由市场经济防止商业公司滥用它们的权利和长期维持家族统治的基本机制。规范和竞争的产品市场是评判公司经营成果和经理人员管理业绩的基本标准,竞争越激烈,价格就压得越低,经理人员的压力就越大,因而促使他们也努力降低成本。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能起到激励和鞭策经理人员的作用。2.经理市场。法玛认为,经理(作为劳动力的特殊部分)市场的竞争对经理施加了有效的压力。从动态的观点来看,市场会根据经理过去的表现计算出他未来的价值。经理要顾及长远利益,因此会努力工作。3.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竞争的实质是对公司控制权的争夺,它的主要形式是接管。接管被认为是防止经理损害股东利益的最后一种武器。沙尔夫斯坦建立了模型,用以证明资本市场的竞争的确可以刺激经理努力工作。由于企业有被接管的可能性,经理会比在没有“袭击者”的条件下工作要努力。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而言,活跃的控制权市场作为公司治理的外部机制有独特的作用,适度的接管压力也是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购机制的发挥需要支付较大的社会成本和法律成本,而且需要发达的具有高流动性的资本市场作为基础。
二、信托投资公司治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公司治理的研究对象仅限于非金融企业,金融机构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的是治理者的角色。东南亚金融危机后,金融机构作为被治理者才进人公司治理的研究视角。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兴起之后,专门研究信托投资公司治理的文献并没有出现。因为在国外,信托业大都由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兼营,例如英国的信托业主体是银行和保险公司兼营;美国是世界上实行信托业务由银行兼营的代表性国家,即商业银行在主营银行业务的同时,又兼营信托业务;日本虽然实行较为严格的银行业与信托业分业制度,但信托银行却具有信托业和银行业的双重特性。大概基于此,国外的学者都是将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研究整体,没有将信托业从银行中划分出来单独进行研究。而关于商业银行治理的理论性文献有很多,其研究所遵循的基本思路是从商业银行与一般公司相比较体现出的特殊性着手来构建适合于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架构,CiancanelliandGonzalez、MaceyandO''''l-Iara、CaprioandLevine、ArunandTurner、RossLevine、Sam—WOONa等人的研究代表了目前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的前沿水平。它们是从商业银行的金融契约、金融产品、银行产业、不透明及政府管制等方面的特殊性出发来概括商业银行治理的一般规律。虽然国外信托业多由银行兼营,但是信托业务和银行业务在商业银行内部是相互独立的、按照职责严格加以区分的,即实现“职能分开、独立核算、分别管理、收益分红”的原则。一方面对信托从业人员实行严格的资金管理,另一方面还禁止从事银行业务工作的人员从事信托业务。
定位于“受托理财金融机构”的中国信托业,在金融体系中具有独立的行业地位。目前信托业所提供的信托服务具有独特的内涵和运行规则,该内涵和运行规则由《信托法》单独确立,是任何一种其他金融服务都无法涵盖的。由信托服务产生的财产管理功能和中长期金融功能,信托财产的独立性及其财产隔离功能等使信托业完全区别于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在金融体系中独成一体。信托投资公司与商业银行功能上的巨大差别,使信托投资公司治理与商业银行治理可能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因为《信托法》颁布不久,经过第五次清理整顿重新登记的信托投资公司走上正规发展只有短短四年,国内关于信托投资公司治理的研究刚刚起步,目前的研究仅局限于表象,多半都是新闻报道或泛泛而谈,尚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经验性文献。
总之,目前国际上由于信托业务由银行兼营,所以只是把
银行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其治理结构,没有把信托业务从银行中分离出来单独进行研究。国内对信托投资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证分析上都刚刚起步。因此,对信托投资公司治理的专门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我们试图通过分析信托投资公司与一般公司以及银行的差别,结合其特殊性和公司治理理论来构建适合信托投资公司的治理理论框架。
三、信托投资公司与一般公司的比较
信托投资公司是专营信托业务的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信托投资公司作为长期金融和资产管理的专业机构,必须以国民经济发展、居民货币储蓄和财产积累为前提条件,是沟通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管道。与一般公司和商业银行相比,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特殊的公司治理目标。首先,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其自身存在着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安排,以确保公司资本供给者即固有财产所有者可以得到投资回报;其次,信托投资公司作为长期金融和资产管理的专业机构,管理资产规模的大小是衡量公司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因此,管理资产规模最大化是公司追求的目标;第三,信托财产委托者将其合法拥有的财产交付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增加了信托投资公司管理资产的规模,信托投资公司必须充分保护他们的利益,按照他们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努力实现信托财产委托者利益最大化;第四,Stiglitz认为,作为资源配置重要机制的金融体系要确保资本这一最稀缺的资源配置到效率最高的领域,与此同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又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并对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这说明信托投资公司作为金融机构既要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又要追求金融风险的最小化,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
2.信托投资公司产品的特殊性。信托业务是信托投资公司的主营业务。信托投资公司可以接受资金、有价证券、土地、房产等多种财产,按照事务管理目的、投资管理目的或者综合性目的等多种信托目的,以贷款、证券投资、非上市类股权投资、项目投资、同业拆放等多种方式对信托财产加以管理和运用。①信托的内涵在于信托财产委托者基于对信托投资公司的信任,将其所拥有的财产权委托给信托投资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以自己的名义进行管理。在理想的状态下,信托投资公司将按照诚实信用的原则为信托财产委托者服务,但这种理想的委托—关系是建立在无私心、尽职管理、无利益冲突、无信息不对称、无不确定性假设之上的,在现实中很难成立。信托投资公司提供的产品是“服务”,经过信托投资公司的“服务”,信托财产或者增值、或者被分散了风险、或者被配置到更急需的地方,总之实现了量变。信托投资公司产品的特殊性影响着公司治理。第一,信托投资公司提供的“服务”难以观察,甚至可能隐藏很长一段时间;第二,信托投资公司可以轻易改变信托资产的风险构成,通过对不能到期履约的信托财产与其他信托财产或其固有财产发生交易而将风险隐藏或堆积;第三,信托投资公司的信托产品不能在有效的市场进行流通交易,真实价值难以评估。基于此,在目前的信托投资公司治理结构中,信托财产委托者将巨额信托财产委托信托投资公司管理,自身并不参与信托投资公司治理,对信托财产的管理和真实价值都无从知道。这暴露出目前信托投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的缺陷。3.信托合同的不透明性。金融行业的信息不对称相比其他行业更为严重。信托合同的不透明影响信托投资公司治理。第一,它使得信托财产委托者获得信息的成本高昂甚至不能获得信息,同时也使得他们通过信托合约约束信托投资公司管理者的成本变得高昂。信托财产管理人员的激励约束由与信托财产委托者完全无关的公司董事会和总经理参与设计和实施,信托财产真正的委托者对信托财产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的缺失,加之信托合约不透明使得分散的信托财产委托者通过签订和执行激励合约或者使用它们的投票权影响信托财产的管理和运用的成本很大。第二,信息不对称性的直接后果就是信托投资公司经营者存在投资于高风险项目的动机;更为严重的是,不透明使得信托投资公司变相挪用信托财产甚至转移信托财产的行为更加快捷、可能性更大。信托财产被转移、被改变用途的风险巨大,合约的不透明加之信托财产委托者对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缺失,使得经营者和大股东操纵董事会和获取控制私利也变得更加容易。第三,信托合同的不透明使得外部人评估信托财产的真实价值和监督管理变得更加困难。
4.信托投资公司资产结构的特殊性。对一般公司而言,资本结构作为一种公司融资比重的选择,意味着公司股权与债权融资的不同比例,这不仅影响公司价值,而且可能决定股东和债权人对公司的不同控制力和在公司治理中不同的角色与作用,从而导致不同的治理模式。在我国,信托投资公司不能负债。信托专业化的理财机构的定位,使信托投资公司除了管理其固有财产外,必须专心管理信托财产。所以资本结构对于信托投资公司已经毫无意义。但是信托财产不属于信托投资公司的固有财产,也不属于信托投资公司对信托财产委托者的负债。信托投资公司终止时,信托财产不属于其清算财产。而且委托者一旦将信托财产委托给信托投资公司,委托者对这部分财产将不具有所有权、处置权等权力,这部分信托财产属于独立财产。这使得信托投资公司的资产结构表现出特殊性。巨额的信托财产由信托投资公司管理,而信托投资公司又要提高固有资产盈利率或增大信托财产规模,利益的冲突以及信托财产委托者对信托投资公司没有任何的实质上的监督和制约,强化了信托投资公司从事高风险投资的能力,从而带来严重的问题。
5.信托投资公司两权分离的双重性。公司治理问题产生的前提是两权分离理论即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理论。对一般公司而言,两权分离主要表现为股东所有权与实际控制权的分离。而信托投资公司的两权分离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固有资产所有者即股东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另一方面是信托资产委托者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两权分离的这种双重性,使信托投资公司的治理结构相比一般公司治理结构更为复杂。一般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是由于单纯的两权分离引起,而信托投资公司的双重的两权分离使其在公司治理中除了要解决第一层两权分离造成的利益冲突,更重要的是还要解决第二层两权分离造成的利益冲突;而且双重的两权分离同时存在信托投资公司之中,二者并不是相互独立,而是交错在一起,,使得信托投资公司治理要解决的问题比一般公司更为复杂。
6.多委托人、多人、多任务情况。一般公司治理遵循的是传统的双边委托理论,即一个委托人(股东)将某项任务授权给与自己的目标函数不一致的一个人,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单个委托人和单个人之间。②委托关系相对而言要简单的多,主要表现在股东和经营者之间。公司治理的主要目的是要消除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
称,强化董事会的功能,对经理层进行监督、激励、约束,以实现决策的科学化。而信托投资公司遵循的是多委托人多人理论,而且人的任务由一个增加到多个,是一种复杂的多边委托—关系。在信托投资公司中,有固有财产所有者即股东、信托财产的委托者等多个委托人,他们之间的目标利益趋向不同,成本不对称,财产存在形式不同,相互独立地将决策权授予各自人。③委托人的差异化意味着要求人执行异质的任务。人执行的不仅包括股东委托的任务,还包括信托财产委托者委托的任务,甚至可能包括人以自己意愿从事的活动,且各项任务之间可能存在着利益冲突关系。复杂的多边委托关系意味着信息不对称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多个委托人和多个人之间,而且表现层次相当复杂。信托经理与信托财产委托者之间、股东与信托投资公司经营者、信托财产高管人员与公司高管人员、信托财产高管人员与信托经理之间、固有财产管理者与公司高管人员、监管者与信托投资公司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由此导致信托投资公司的治理结构较一般公司治理的困难程度加大很多(参见图1)。
7.政府管制严格。对一般公司而言,政府对它的管制没有或相对较少。由于信托投资公司产品的特殊性、信托合同的不透明以及它在经济生活殊的地位和作用,政府对其管制非常严格。政府的管制对信托投资公司治理会产生较大影响。第一,信托投资公司经过重新清理整顿后,目前的市场格局为一个省1家,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政策有所倾斜,但最多不超过3家,各个信托投资公司基本上处于“诸侯割据”状态。政府的管制造成了信托业很高的进入壁垒,影响了信托投资公司的数量及市场结构。第二,政府对信托投资公司异地开展业务的种种限制和禁止设立分支机构,使得信托投资公司所在的市场很难达到产品市场的规范和公平竞争要求,信托投资公司来自产品市场的约束机制相对于一般公司较弱,从而使得信托投资公司外部治理机制作用的发挥大大减弱。第三,政府对信托投资公司的监管很严格,信托投资公司一旦出现信托财产兑付不及时或违规经营,即被要求停业整顿,这极大地扭曲和限制了信托投资公司经营者的行为,影响了公司的治理。
四、信托投资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及进一步完善的基本思路
1.我国信托投资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由于《信托投资公司治理指引》没有出台,目前,我国信托投资公司的治理结构均参照一般公司的治理结构框架建立。信托投资公司治理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信托投资公司的股权结构不合理,一股独大的现象很普遍。一股独大使得关联交易频频发生。(2)信托财产委托者缺位,在信托投资公司治理结构中维护委托者利益的机构缺失。目前国内的信托投资公司拥有独立董事的并不多;即使设有独立董事,也并不能真正维护信托财产委托者的利益。(3)个别信托投资公司并未做到监管部门和信托法规要求的关于固有财产和信托财产部门分开、人员分开、高管分开。(4)风险控制部门和审计稽核部门并未设置,有些风险控制委员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机构形同虚设,信托财产被转移或被挪用现象屡有发生,风险不能很好控制,信托财产委托者利益频频遭到损害。(5)信托经理市场没有建立,委托者将信托财产委托给信托投资公司管理,自己丧失了对信托财产的控制权,却没有参与信托经理激励与约束机制的设计。
2.对我国信托投资公司现存治理结构的修正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根据上文对信托投资公司特殊性以及目前我国信托投资公司治理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标准的公司治理框架并不适合信托投资公司。信托投资公司治理的研究方法、角度及框架的建立与一般公司甚至银行有很大的不同,需要对标准的公司治理理论及框架进行修正,构建真正适合信托投资公司治理的理论及框架。
第一,修正信托投资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两权分离理论和委托理论是公司治理理论的基础。我们需要对信托投资公司的双重两权分离及多委托人多人关系进行正确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正确理解信托投资公司的治理问题。
第二,界定信托投资公司治理的内涵及本质功能。信托投资公司的特殊性使得必须对信托投资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给予界定,并提出信托投资公司治理目标及治理理论。对于信托投资公司而言,它独特的合约性质、产品、资产结构不仅要求其公司治理必须照顾到信托财产委托者和股东的利益,而且要考虑到宏观经济稳定和金融体系安全。
篇2
1.2反应过度(Over-reaction)
反应过度描叙的是投资者对信息理解和反应上会出现非理性偏差,从而产生对信息权衡过重,行为过激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投机性资产的市场价格与其基本价值总会有所偏离。过度反应的另一种表现是,当没有出现需要采取某种行动的事实时,投资者由于主观判断失误,以为事实已经发生并采取行动而导致投资损失。
1.3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
当市场上有重大消息时,股价通常未见波动,但在没有任何消息的时候,股票市场却有时会出现异常的波动且幅度较大,这表明股价对信息反应的滞后。与个人投资者对新信息往往反应过度相反的是,职业的投资人以及证券分析师们更多的表现为繁衍不足。他们通常会因为过分依赖过去的历史经验作为判断的参照依据,而对市场中出现的新趋势和新变化反应迟钝,从而错失赢利的良机。
1.4非贝叶斯预期
行为金融理论认为,人们在具体决策过程中,并非按照传统金融理论中的贝叶斯规律来不断修正投资的预期概率,而是对最近发生的事件和最新的经验给予更多的权重,在决策和做出选择时更注重近期事件的影响。
1.5后悔厌恶(MyopicLossAversion)
投资者在发现自己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之后,通常会感到伤心和痛苦,而为了避免这种痛苦,投资者会非理性地改变自己的行为。“损失厌恶(LossAversion)”是后悔厌恶的直接原因,正是因为损失所带来的痛苦才使得人们会感到后悔。如果某种决策方式可以减少投资者的后悔心理,对投资者来说,这种决策方式将优于其他决策方式。比如很多投资者具有从众心理,积极购买市场中受追捧的股票,而一旦股价下跌,投资者考虑到还有大量其他投资者也同样遭受了损失时,自责和不快会相应得到减轻。
1.6固锚效应(AnchoringEffect)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人们被要求作相关数值的定量评估时,容易受事先给出的参考值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为“固锚”效应。“固锚”是指人的大脑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往往选择一个初始参考点,然后根据获得的附加信息逐步修正正确答案的特性。在缺乏更多信息的情况下,历史信息就更容易成为人们对当前事物判断的主导影响因子。例如在美国,投资者20世纪80年代末受美国股票市盈率(较低)这个普遍认可的“锚”的影响,认为日本股票市盈率过高,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即使东京股市的市盈率仍比美国高得多,许多美国投资者却觉得东京市场不再被高估了,因为他们将20世纪80年代末东京股市的高市盈率当成了新的“锚”来考虑.3行为金融投资策略
任何理论都是为应用服务的,行为金融学也不例外。行为金融学不仅是对传统金融学理论的革命,也是对传统投资实践的挑战。如行为金融学的大师RichardThaler,他既是理论家,又是成功的实践者,他和RussellFuller一起发起成立的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Fuller&Thaler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着15亿美元资产。他认为他们的基金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是:利用由于行为偏差引起的系统性心理错误。投资者所犯的心理错误导致市场未来获利能力和公司收益的偏差期望的改变,并引起这些公司股价的错误定价。发现投资者心理上的系统性偏差,是基金获利的基点。其基金业绩似乎也在证明着这一点,从1992~2001年,其基金的报酬率高达31.5%,而同时期的大盘指数收益仅为16.1%。总体而言,行为金融的理论和实践之间还存在着很大差距,还没有成为投资专家们广泛而普遍的制导理论。有两个原因,一是行为金融理论本身并不完全成熟;二是利用这些理论测定各种各样影响价格的心理变量时,会遇到很多操作难题。当然,任何理论都是有缺陷的,在金融市场中没有人也没有任何投资策略可以一直获得超额回报。行为金融投资策略让投资者具备了战胜市场的可能,但永远也无法具备打败市场的保证。
2.1反向投资策略(contrarianInvest?鄄mentStrategy)
反向投资策略就是买进过去表现差的股票而卖出过去表现好的股票来进行套利的投资方法。由于股票市场经常是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的,对反应过度的修正会导致过去的输家的将来表现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从而产生长期超常回报现象。邦特(Debondt)和塞勒(Thaler)(1985)的研究表明这种投资策略每年可获得大约8%的超常收益。对此,行为金融理论认为,这是由于投资者在实际投资决策中,往往过分注重上市公司近期表现的结果,通过一种质朴策略(NaveStrategy)———也就是简单外推的方法,根据公司的近期表现对其未来进行预测。从而导致对公司近期业绩情况做出持续过度反应,形成对绩差公司股价的过分低估和对绩优公司股价的过分高估现象,为投资者利用反向投资策略提供了套利的机会。
2.2惯易策略(MomentumTrad?鄄ingStrategy)
惯易策略是指在分析股票过去相对短的时间内(通常是一个月到一年)的表现的基础上,预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规则(filterrules),当股票收益或股票收益与交易量同时满足过滤规则就买下或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Rou?鄄venhorst(1998)对其他12个国家的研究证实了动量效应的存在,从而证明了这种效应并不是由于数据采样的偏差所造成的误解。我国市场存在明显的惯性效应,利用股票在一定时期的波动采用此策略可以买人卖出而获得价差收益。
2.3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化策略(DollarCostAveragingStrategyAndTimeDiversificationStrategy)
投资者将现金投资于股票时,通常总是按照预定的计划根据不同的价格分批进行,以备不测时分摊成本,从而达到规避一次性投入可能造成较大风险的策略,即成本平均策略。它与投资者的有限理性、损失厌恶及思维分割有关。时间分散化策略是指承担股票的投资风险的能力将随着投资期限的延长而降低,投资者在年轻时应将其资产组合中的较大比例用于投资股票,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则逐渐减少股票投资比例增加债券投资比例的策略。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化策略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在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中普遍采用并广受欢迎的投资策略,同时却又被指责为收益较差的投资策略,而与现代金融理论的预期效用最大化原则明显相悖。
2.4捕捉并集中投资策略(Concentrat?鄄edInvestmentStrategy)
行为金融理论指导下的投资者追求的是努力超越市场,采取有别于传统型投资者的投资策略从而获取超额收益。要达到这一目的,投资者可以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①尽力获取相对于市场来说要超前的优势信息,尤其是未公开的信息。投资者可以通过对行业、产业以及政策、法规、相关事件等多种因素的分析、权衡与判断,综合各种信息来形成自己的独特信息优势;②选择利用较其他投资者更加有效的模型来处理信息。而这些模型也并非是越复杂就越好,关键是实用和有效;③利用其他投资者的认识偏差或锚定效应等心理特点来实施成本集中策略。一般的投资者受传统均值方差投资理念的影响,注重投资选择的多样化和时间的间隔化来分散风险,从而不会在机会到来时集中资金进行投资,导致收益随着风险的分散也同时分散。而行为金融投资者则在捕捉到市场价格被错误定价的股票后,率先集中资金进行集中投资,赢取更大的收益。
3结语
篇3
一、投资决策理论分析
投资决策理论起源于马科维茨在1952年发表的论文《证券组合选择》。文中论述了如何在一定收益率下,取得最小的风险。该理论假定:投资者是理性的,即他选择的投资行为必须是产生最大期望效用的行为。投资者会规避风险,也就是说,对于给定的期望收益,理性的投资者希望获得最低的风险的可能风险。均值——方差假设,即投资者的效用函数为二次函数,效用依赖于均值和方差两个变量1,用公式表示为:
Ui(a)=fi(Xa,Sa2)
其中,a代表某一投资行为。例如a可能是无风险政府组合投资,也可能是公司股票投资,或者是证券组合投资;Ui(a)代表该投资行为的期望效用,由均值表示的X。为该行为的期望收益,由方差衡量的Sa2为该投资行为的风险。同时Ui(a)随着X的增加而增加,随着Sa2的增加而减少,因而我们假定,
Ui(a)=2Xa-σa2
不同投资者将会在期望收益和风险之间进行不同的权衡,例如,某更规避风险的投资者将选择-2σa2,而不是-σa2。
均值——方差效用假设对会计的重要性表现在,它使投资决策变得更加清晰——所有投资者,无论个人效用函数如何,都需要投资期望收益和风险的资料,而这些资料主要来自于财务报告。离开了该假设,就需要个别投资者效用函数的特定知识,以推断出不同的信息需求。
在此基础上,让我们用两个方案来阐述投资者如何进行决策及其在决策中所需的信息类型。
方案一:某甲拥有$2,000资金,决定全部用于购买A公司每股市价为$20的股票。首先,他的收益将取决于A公司长期的盈利能力。我们定义:
事件1:高盈利能力
事件2:低赢利能力
总收益=期末市价+期间股利
当A公司处于事件1下,下一期间股票将上升到每股$22;当处于事件2下,股票将下跌到每股$17。同时假设A公司每股派送$1的股利,那么,总收益计算如下:
事件1:$22×100股+$100=$2,300
事件2:$17×100股+$100=$1,800
现在,让我们考虑一下事件的概率。若以A公司过去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或以现行市价为依据分析得出先验概率,则事件1的概率P(H)为0.30,事件2的概率P(L)为0.705烁凸鄣仄拦繟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一般需要当期财务报表的公布以获取有关公司业绩的利好消息(Goodnews)和利空消息(Badnews),并重新修正计算后验概率。在当期,财务报告公布的是利好消息。联系先验、后验概率之间的桥梁即条件概率(又称为信息系统)。
表一信息系统
当期财务报告信息
GNBN
事件高(H)P(GN/H)=0.80P(BN/H)=0.20
低(L)P(GN/L)=0.10P(BN/L)=0.90
其中,0.80和0.90称为主对角线,0.10和0.20称为副对角线。
也就是说,基于对报告分析的广泛经验,甲认为,假如A公司确实处于高盈利能力的话,那么有80%的可能性当期的财务报告显示好消息(GN),20%的可能性显示利空消息(BN),同理可得表一中的第二行,再应用贝叶斯公式计算后验概率P(H/GN)=0.77,P(L/GN)=0.23。
知道了收益和事件概率后,不难计算出该投资方案的期望收益和投资方差(即风
险,)见表二。2
表二计算期望收益率和投资方差
(1)总收益:$2300
收益率:(2300-2000)/2000=0.15
概率:0.77
期望收益率:0.1155
投资方差:(0.15-0.925)2×0.77=0.0025
(2)总收益:$1800
收益率:(1800-2000)/2000=-0.10
概率:0.23
期望收益率:-0.0230
投资方差:(-0.10-0.0925)2×0.23=0.0085
期望收益率:X=0.0925投资方差:σa2=0.0110
因而,甲的效用函数Ui(a)=2Xa-σa2=2×0.0925-0.0110=0.1740
方案二:甲将相同的资金分散购买A公司每股$20的股票60股和B公司每股$10的股票80股,即采用证券组合形式投资,每股期末支付$1股利。期末B公司股票上升到$10.50的概率为0.6750,下跌到$8.50的概率为0.3750,A公司同方案一。(在这里,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假定0.6750已经是计算过的后验概率)。
现在组合中存在四种可能的收益,两种市价同时上升或下降,一种上升而另一种下降。表三给出了四种收益值和可能概率。
表三总收益和各自的概率
总收益
AB股利概率
事件1:A高B高收益1,320+840+140=$2,3000.5942
事件2:A高B低1,320+680+140=$2,1400.1684
事件3:A低B高1,020+840+1410=$2,0000.0959
事件4:A低B低1,020+680+140=$1,8400.1225
1.0000
投资收益的计算无需赘述。现在主要考虑一下事件概率。在任何经济环境中,总存在许多共同影响所有股票收益的市场因素,例如利息率,外汇汇率等等,使得股票之间同时升跌的可能性增大,而一升一跌的可能性减少。因而我们假定事件1的概率为0.5942,大于各自独立的概率0.5198(0.77×0.6750)。同时也存在一些只影响个别公司的因素,例如公司管理水平高低等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了表三中的第二、三行,但由于市场因素的作用,事件二的概率0.1864,将小于各自独立的概率0.2888(0.77×0.3750),以此类推。
证券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投资方差如下表所示:
表四计算期望收益率和投资方差
(1)总收益:$2300
收益率:(2000-2000)/2000=0.15
概率:0.5925
期望收益率:0.0893
投资方差:(0.15-0.0925)2×0.5952=0.0020
(2)总收益:$2140
收益率:(2140-2000)/2000=0.07
概率:0.1864
期望收益率:0.0130
投资方差:(0.07-0.0925)2×0.1864=0.0001
(3)总收益:$2000
收益率:(2000-2000)/2000=0.00
概率:0.0959
期望收益率:0.0000
投资方差:(0.00-0.0925)2×0.0925-0.0008
(4)总收益:$1840
收益率:(1940-2000)/2000=-0.08
概率:0.125
期望收益率:-0.0098
投资方差:(-0.08-0.0925)2×0.1225=0.00036
期望收益率:Xa=0.0925投资方差:σa2=0.0065
从上表可知,方案二的期望效用Ui(a)=2Xa-σa2=2×0.0925-0.00965=0.1785
此方案一投资单股时甲的期望效用(0.1740)高,因而甲将选择方案二投资证券组合。
由此可见,在期望收益率相同(0.0925)的情况下,投资者愿意接受风险更低的投资方案,即投资者能通过组合多样化来降低风险。如果无交易费用的话,购买股种越多,风险越小。因为,个别公司因素的实现往往会由于多种证券而相互抵消,从而使得市场因素成为影响组合风险的主要因素,这就是投资决策理论的精髓所在。
从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中,我们发现,无论投资者个人对风险的态度如何,他都需要有助于评估证券期望收益和风险的信息。即会计信息从质和量上都应该保证能够提供有关风险和收益的信息,这就对财务报告目标和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对财务会计的启示
(一)对财务报告目标的影响
从前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投资者是根据当期财务报告信息来不断修正其对公司盈利能力的概率判断,从而选择满足最大期望效用的买和卖的决策行为,从这一意义上说,财务报告对决策者是有用的。这种观点已被世界各国职业会计界所广泛接受。例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AccountingStandardsBoard,简称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tatementofFinancialAccountingConcepts,简称CFAC)第一号(SFAC1,1978)指出,“财务报告的首要目标是为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提供作出理性投资、信贷及相似决策所需的有用信息”。在这里,FASB强调“理性”一词,这和投资决策理论的假设前提相一致,即那些选择最大期望效用的决策者,才被称为理性的。同时,此目标中认为,这些投资决策同时适用于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即财务报告不仅应提供有用的信息给公司内部现存的投资者,而且必须将信息公布于市场,因为潜在的投资者也是依靠当前财务报告的利好或利空消息对未来作出合理的预测,以决定是否购买。
如前所述,对投资者而言,有用的信息是指有关风险和期望收益的信息,也就是有助于估计未来投资回报的信息。这种观点体现在SFACI财务报告的第二个目标上,即“为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提供有助于他们评估从股利或利息中取得的预期现金收入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的信息。”首先,从股利和利息中取得的现金收入是总收益的一部分(见表三)。其次,第二个目标指出,投资者需要评估预期收益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虽然这里所用的术语不同,但同样被认为相关于未来收益的期望价值和风险。
(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如果说财务报告的目标主要解决的是信息的使用者及其所需要的信息范围,即从总体上规范了信息需求的数量,那么对信息质量的要求则是从质上提出了信息要满足使用者决策的标准,即信息必须具备某些可取的特征,使它能成为帮助投资者形成对自己回报预测有价值的产品。这种特征的关键在于相关性和可靠性。
根据SFAC2的定义,所谓相关的会计信息是指,能够通过帮助使用者预测过去、现在和未来事件的结果,或坚持或更正先前预期而在决策中起作用的信息。相关的信息必须同时具备及时性、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换句话说,当信息能帮助报告使用者预测事件(例如未来盈利能力)时,它是相关的。就我们在第一部分所谈及的投资决策理论而言,我们注意到,投资者的期望收益和风险主要取决于期末股价、期间股利以及概率判断。毫无疑问,这是面向未来的信息,即公司所提供的信息越接近未来,其预测的未来结果也越精确,这就引发了要求以公允市价代替历史成本的问题,因为后者在对投资者未来预期有更大的相关性。特别地,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大量应用,投资者不确定因素的增多,风险变得更加难以度量,甚至某些金融机构已陷入财务危机,但以历史成本反映的财务报告仍显示“良好”或“健康”的报告净收益。(黄世忠,1997)这就误导了投资者对于未来盈利能力的概率判断。
然而,FASB虽然陆续了有关金融机构公允价值披露的准则(包括SFAS105、106、107、114、115、118、119、121等等),但仍然坚持历史成本在预测未来收益中的重要地位。原因有二,一是在现实环境中,历史成本信息并非与决策毫不相关,只是相关度的问题。过去业绩和未来前景之间存在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可以通过表一中的信息系统形象地表达。该表提供了现有财务报告信息(GN或BN)和决定未来投资收益的未来导向事件(高盈利能力或低盈利能力)之间的概率关系。
二是历史成本更具可靠性。SFAC2认为,为了可靠,信息必须如实表述且具有可验证性并保持中立。当财务报告信息由于管理当局的误导而变得有偏倚时,必然造成投资者对未来预期的失误,则信息就不再誉为真实和可验证的,即缺乏可靠性。历史成本由于以过去的交易和事项为基础而更具可验证性,并减少管理当局人为因素的影响,因而更具可靠性。
让我们回到表一中,运用投资理论中的信息系统,能更准确地描述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的关系。根据表一,不难看出,相关的信息系统的主对角线概率越高(0.80,0.90),意味着现有财务报告信息和公司未来经营状况之间的联系越紧密,越有利于甲对公司将来股价及分红的可能性作出合理判断,越和甲的决策息息相关。可靠的信息系统的主对角线也很高。准确性是可靠性的重要组成。可靠的财务报告有较高的准确度,即少波动,它使得预测相应的经营状况和收益的把握加大。对每一种事件而言,主对角线概率越大,波动越小。可见,相关性和可靠性对信息含量的有用性均必不可少。在理想状态下,可使主对角线等于1,即财务信息完全相关和可靠。而在实现中,往往需要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进行均衡。比如,对A公司而言,可以通过改变历史成本为公允价值计量其资本资产,结果导致相关性的提高和可靠性的降低,即主对角线概率增加,而副对角线概率的减少。这使得相关性和可靠性有时存在此消彼长的情形。如何合理处理好二者间的关系,达到相关和可靠的优化,向来是会计界的难点之一。这正是投资决策理论带给财务会计的启示。
参考文献:
①汤云为、陆建桥:《财务会计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出路——国际动态和我们的思考》,《会计研究》1997年第1期。
②葛家澍主编:《中级财务会计》,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③李心合:《论决策有用学派的理论与现实困境》,《当代财经》1996年第5期。
④陈建根:《证券市场环境下若干会计问题研究》,《当代财经》1998年第5期。
⑤何永明、陈文斌:《现资组合决策模型与风险偏好》,《投资研究》1998年第6期。
⑥吴明礼:《投资组合理论与我国财务实践》,《四川会计》1998年第2期。
⑦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面向21世纪的计量模式》,《会计研究》1997年第12期。
⑧WilliamR.Scott:“FinancialAccountingTheory”,PrenticeHallIn.1997.
篇4
在我国,落后地区的农村居民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这一项国家政策的心理态度和行为选择具有内在独特性。落后地区农村居民的参保行为选择是基于自我人力资本投资状态、自身对现实形势的理解以及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解读与认识而形成的自我理性与自我最优选择下进行的。所以,落后地区农村居民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态度、评价倾向和行为偏向这一从“心理行为”到“实际行为”的过程是否科学合理本质上受到了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
(一)人力资本投资对落后地区农村居民的参保态度的影响———预期行为
保险理念是人们参保行为产生的根源。所谓“晴带雨伞,饱带饥粮”,保险体现的就是一种事前准备,为以后的风险埋单的思想。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是国家为解决农村居民在年老时的基本养老问题,实现“老有所养”的重大策略,其中蕴含的正是这种理念。农村居民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中蕴含的保险理念的理解与认同程度是影响农村居民参保态度的初始原因。在发达地区,人们对此理念的理解比较深刻、透彻,认同度很高,因而参保态度积极。在落后地区却截然相反,对保险理念难以形成有效理解,参保态度消极,长期秉承着“家庭养老”、“养儿防老”的陈旧观念。究其原因,主要是落后地区农村居民基本素质低下、思想意识受限。而这种状况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落后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所以,落后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影响着农村居民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保态度,是农村居民对此制度是否产生预期行为的关键因素。
(二)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居民参保选择的影响———当期行为
落后地区农村居民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相关信息的捕获、整合和理解程度是判断制度是否符合自身利益,自己是否做出参保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信息的捕获、整合与理解能力主要是依靠农民自身人力资本投资(诸如接受基础教育、接受成人教育等)而获得。在落后地区,教育资源缺乏、农民接受教育的途径单一、教育支出不足等原因造成当地农民自身素质低下,信息的捕获、整合与理解能力匮乏,不能产生合理决断力,因此出现落后地区农村居民对制度产生误解,最终产生抱怨制度、排斥制度的行为现象。人力资本投资能让落后地区农村居民有效整合关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信息资源,避免因错误或片面理解制度而陷入非科学合理的自我理性境地,从而减少农村居民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观望、怀疑、排斥、拒绝等行为。如此来看,落后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影响着农村居民对制度是否能做出客观、合理的理解与评估,是否能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做出正确、科学的参保选择。
(三)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居民参保持续性的影响———后期行为
人力资本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已毋庸置疑。在落后地区,农村经济得不到发展、农民增收能力低下致使大部分农民陷入贫困,使得农民难以承担保费压力,出现大量的不参保、退保、断保现象。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是以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为筹资模式的制度,其中个人缴费是该制度保障作用是否发挥以及发挥作用大小的关键,此制度的可持续发展要依靠农村居民参保的持续性(农民能参保、农民不退保、农民不断保)。农村居民参保持续的强度与长度的根本途径只能依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落后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进而增加农民收入。所以,落后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农村居民的参保持续性:一是农村居民承担缴费的能力强弱。农民收入提高后不会因为收入的问题影响参保,这是最直接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二是当地政府有财力给予补贴、集体有能力提供补助。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能增加政府的财政和村集体的收入,使当地政府有财力给予补贴(或提高补贴),村集体有能力提供补贴,从而增加制度的吸引力,增强农村居民对制度的期望。由此,落后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影响着农村居民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保持续性,事关此制度可持续发展大局。
三、落后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匮乏对“新农保”制度持续发展的限制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一项利民惠民政策,在制度推行之初,成绩显著。但随着制度的继续深化推进,问题也纷纷暴露。农村居民在制度推行之始,参保热情高,大部分农村居民纳入到制度覆盖范围内;随着制度的进一步推行,却出现了大量的断保、退保行为;农村居民参保率呈现出“倒U”型发展态势,这种现象在落后地区更为显著。落后地区由于经济水平低、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低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保决策呈现出反常的态势:收入水平低的农村居民不愿意参保,对新农保存在不正确理解的不愿意参保。而穆怀中、闫琳琳、赵桂玲、周稳海等的研究表明,收入水平高的农民不愿意参保,收入水平较低的更愿意参保;张娟、唐城、吴秀敏、张红梅、杨明媚、马强等的研究得出,对新农保政策了解得越清楚越不愿意参保的结论。而影响落后地区农村居民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做出决策选择的因素在个体特征层面主要有农村居民自身理念、农村居民对制度的理解、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农村居民对制度的期望等几方面。进一步分析可知,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而形成的农村居民自身理念传统、陈旧,农村居民对制度缺乏理解,农村居民对制度的期望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下等结果是阻碍落后地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持续建设、推进与发展的关键原因。
(一)农村居民自身理念传统、陈旧
受早期经济模式、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形成了特殊养老理念。在我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下,形成了一种以自给自足的生产和消费为主要形式的家庭组织独立自治单位,家庭内部由此产生出独特的家庭制度。于是,在家庭内部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规范、权威,最终形成传统的以尊敬、赡养上辈的传统家庭养老模式。从文化角度来看,我国从封建统治时期,一直大力宣扬“忠孝文化”,致力于“忠孝”文化建设,使我国的忠孝文化成为社会主导的价值理念。我国传统的养老保障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得以延续和发展。如今,绝大部分落后地区,受上述传统经济、文化的影响极深,一直遵循“家庭养老”、“以儿养老”等观念。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落后的农村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低,新兴的知识理念对农村居民的传统、陈旧理念没有形成冲击。在传统的养老理念、养老方式难以满足如今的养老需求下,农村居民对其他的养老方式避而不选。如此,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进和持续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二)农村居民对制度缺乏理解
落后的农村地区,农村居民受制于多种原因,享受到的资源十分匮乏,其中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教育资源就是典型。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严重匮乏,致使广大农村居民自身基本素质低下,限制了农村居民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相关政策信息的充分准确解读,误以为这些制度是“国家骗取农民金钱的幌子”。例如,在新农保政策推行中,某些农村居民将“年满60岁的农民可以直接领取每月55元的基本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资格的子女必须参保”的规定理解为用子女的钱来为父母养老,认为这种规定违背了参保的“自愿”原则;农村居民不能理解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中设立的个人账户,不能切实看到自己的缴费是存在自己的个人银行账户上,认为个人账户不是与个人储蓄一样在为自己存钱,是在为自己养老进行积累。而部分尚未达到60周岁需要缴纳一定的参保费用的群众,因个人自身对政策的解读能力有限,无法从相关政策中看到实惠。还有很多农村居民对办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手续、方法难以搞懂,觉得其繁杂、“不会弄”,因此不愿参保。
(三)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下
农村居民科学文化素质低下、受教育水平不高是制约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关键性因素,而居民收入水平是影响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重要原因。制约农村居民科学文化素质、受教育水平提高的因素是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受教育水平)、农村居民收入之间是一个“封闭循环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是造成农村居民科学文化素质低下(受教育水平低)的原因,农村居民科学文化素质低下(受教育水平低)严重制约着农村居民的的收入水平,而农村居民收入的有限性又影响了农村居民人力资本的充分和有效投资。所以,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会使农村居民陷入“封闭循环怪圈”。落后地区,陷入“怪圈”的现象较多,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下成为选择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最关键原因。农村居民收入低下,用于维持基本生活的开支占总收入的比例增高,使得农村居民不再有“闲钱”支付每年的保费。对普通家庭而言是比较细小开支的微额保费,对于落后地区的低收入农村居民而言却是难以承担的。
(四)农村居民对制度的期望低
农村居民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期望低,主要表现在制度和缴费时的支持力度不足和享受待遇时保障水平不足上。落后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农村居民没有获得相应的农业生产生活技能(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农业生产技术能力、增加收入来源渠道的能力等),限制了农村居民收入和农村经济的增长,使得地方财政收入低下。地方财政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施行过程中为农民缴费时“减负分压”,享受待遇时“提量增质”的一大力量,特别在落后地区,这种财政依附更为明显。在缴费过程中,制度规定: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缴费应当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不得低于每人每年30元;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参保人员,可给予适当鼓励,具体标准和办法由省(区、市)人民政府确定;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地方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在养老待遇支付过程中,中央以每人每月55元标准发放的基础养老金额度是统一确定的。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各地经济条件、制度实施的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于长期缴费的农村居民,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地方政府承担提高和加发部分的资金。显而易见,为农民缴费时“减负分压”和享受待遇时“提量增质”过程中所需的资金是由地方财政承担。在落后地区,受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的制约,农村经济无法增长,使得地方政府财力不足,无法为农村居民提供充足的所需资金,降低了农村居民对制度的期望,进而阻碍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四、农村人力资本投资视角下“新农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
以政府供给、农民需求为主体而设计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利益归宿点始终是落在农村居民身上。但是由于落后地区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使农村居民不能看到此制度是以他们的根本利益为归依。而一项好的惠民利民政策能否持续推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除政策制定者的有效执行外,关键还在于制度需求者热情支持与积极参与。所以,改变过去落后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的现状,提高农民基本素质、开发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等等,能主导农村居民行为选择和政策态度,进而成为增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推动力的关键因素。
(一)转变政府观念,重视人力资本投入
长久以来,落后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的问题与当地政府的观念有密切联系。各地方政府工作人员一直秉持着人力资本投资投资回收期长、见效慢的价值理念,为了追求政绩,不愿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而重视物质资本投资。殊不知,人力资本投资才是最根本的投资,其他投资要通过人力资源才能发挥最大效能。落后地区的政府观念转变,重视人力资本投资,是改变落后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提高农民基本素质,开发农民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当地农村居民对新型农村保险制度的理解、认同,增强农村居民参保能力等的前提。所以,转变政府观念,加大落后地区人力资本投资势在必行。第一,树立政府是落后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最重要主体的观念。一方面宣传落后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有消减贫困、帮助农民增收,使农民生活得到保障,社会得以稳定的巨大功能,进而使政府知道自己有利可得。另外,明确政府职责,认清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是自己的“分内之事”。农村教育、农民职业培训、医疗保健等人力资本投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是属于公共品,这种公共品的提供主体理应是政府。第二,把地区人力资本投资纳入政府工作人员政绩考核指标。首先,把对落后地区人力资本投资的数量和质量纳入当地政府政绩的考核体系中,促使他们注重“量”与“质”的结合。其次,经济发展水平一般都是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所以联系经济发展来督促地方政府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再次,设定相关的奖惩、监督机制,督促各级地方政府重视人力资本投资。作为考核指标,奖惩、监督手段是改变政府态度的直接手段与保证。
(二)重视义务教育,提高未来制度需求者的基本素质
由于落后地区基础教育缺乏,如今制度范围下的农村居民基本素质低下,不能转变陈旧观念,不能理解制度相关政策,严重阻碍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正在接受或即将接受义务教育的农村孩子,是未来的制度需求者的来源群体。故而从现阶段重视义务教育对未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进和持续发展十分关键。在施行免费义务教育以来,教育费用不再成为家庭的负担。但是,落后地区,由于观念落后、近年“儿童校车事故”频发(校车事故发生让农村居民普遍产生“为了让孩子上学,白白丢了性命不值得”的观念)、父母外出就业忽视儿女教育等,成为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的绊脚石。因此,当地相关部门应该作为责任承担主体,重视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其一,加强宣传,重视引导。对当地农村居民进行引导,耐心讲述自己孩子上学接受教育的好处。同时,把因接受教育而明显获利的典型家庭拿出来作为榜样宣传,树立示范效应。其二,加强对儿童校车的监管,保证儿童能够享受安全的乘车环境,做到让农村上学孩子“安安全全上学去,平平安安回家来”。其三,发动多方力量,加大资源投入。落后地区由于贫困,很多地方没有校舍,当地相关部门应该发动、利用社会各方力量,为落后地区捐资助学、修缮校舍,为适龄儿童能够有接受教育的场所。针对落后地区教师素质不高,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该重视义务教育教师的选拔、培养、利用,做好教师的“留”与“流”工作。其四,通过“以村带企、以企带村”的方式,让农村居民有途径增加经济收入,并愿意留村就业,进而平衡父母外出就业与留家照料和教育孩子的关系。
(三)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民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对现行制度覆盖范围下的农村居民,要提高其基本素质和生产生活能力,只能依靠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民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在落后地区,进行农村成人教育要注重对当地农民的领导与引导,耐心辅助农民进行基本知识的学习,保持教与学的长期性。另外,落后地区的环境的排挤和压迫会导致农村居民的个人无力感,故而应从“增能”的角度提供培训服务。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则需要在开展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务的结合,注重多方的良性互动,务必确保农民掌握的职业知识、技能可以立马投入生产生活中。在此过程中,要探索符合农村居民的办学模式,如:“学校+公司+农户”模式。根据农村经济和农村劳动力的需要,设立对口专业,开设面向农村、为农业、农村劳动力服务的课程。同时,克服落后地区农村居民享受成人教育、农民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等机会不均,资源不平衡的困难,可借鉴美国克林顿政府推行的“农村教育成就项目”(RuralEducationAchievementProgram,REAP),结合我国落后地区的具体实情使其本土化。农村居民通过这类教育与培训,可以提高基本文化水平、提高基本素质,同时还可以掌握农业生产生活方面的专业技能,实现人力资本积累收益转化,实现农村居民收入和农村经济增长。在落后地区,因为农村居民基本素质低、农村居民收入低、地方财政力量薄弱而影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障碍将得以扫清。
(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增加医疗卫生投入
落后地区,农村医疗保健条件落后和医疗资源极端缺乏,加之当地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意识不强,农民的健康状况堪忧。忽视医疗保健的投资会从两方面影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第一,人的健康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人一旦失去了健康,制度的建设也就无需再谈;第二,落后地区,如若农村居民健康得不到保证,就会产生大量的医疗费用,对本身经济实力就不强的农村居民就如雪上加霜,几乎全部收入用于治病或防病,致使他们无心参保。所以,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增加医疗卫生投入成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必走路径。在落后地区,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增加医疗卫生投入要求做到:第一,加大医疗资源投入。加大医疗资源投入包括加大医疗物力资源和医疗人力资源的投入,特别是医疗人力资源的投入。落后地区,由于条件艰苦、经济落后,大部分医疗人才不愿到此,所以应该建立落后地区医疗人才引进机制和优惠机制,吸引这部分人到落后地区服务;第二,继续推进落后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新农合”已深入人心,切实让农村居民得到了实惠,政府应该继续从保障水平、报销程序等方面进行提高、优化,促进此制度的持续发展;第三,以公平为理念,政府为主导,相关部门协调,整合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篇5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第一,要健全完善社保基金管理机制。就投资而言,要拓宽投资渠道,把握投资方向。投资渠道被限制的过严,很容易使投资陷于僵化,不利于投资效益的增长。因此,社保基金管理者要从实际出发,考察投资市场行情,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选择适当的投资方向。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培养引进专门的人才从事投资管理工作。要想保证社保基金的投资效益,必须要有熟悉经济、金融、投资、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进行管理,在保证社保基金正常运行的基础之上实现社保基金投资效益的增长。为了避免社保基金因为投资不当而出现亏损,可以设立社保基金最低收益率,并建立准备金制度。通过设定最低收益律,可以为投资收益设定一个最低标准,保障收益的稳定;通过建立准备金制度,可以在社保基金出现空缺亏损的时候能够及时弥补。
第二,要对社保基金的投资管理进行严格的监督。对社保基金投资的监管单位和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划分,让每个单位和部门都能够在清楚自身职责的基础之上合理履行,避免出现职权不明而互相争夺或者是互相推诿的局面。当社保基金的投资出现问题时,要充分发挥监督效力,追究相关部门和个人的责任。除此之外,还要对从事社保基金投资管理工作的从业人员的资格和工作进行监督,一旦发现存在个人能力不足或者是的情况,要迅速做出处理,避免因为从业人员的行为而造成社保基金的投资管理出现困难。
第三,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对于社保基金的投资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法律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导致出现无法可依的状况。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对社保基金投资管理过程中的一些情况作出法律规定,维护管理秩序。
篇6
目前我国政府投资可谓如火如荼,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新形势下经济环境的变化剧烈,我国政府投资管理方面的问题日益暴露出来。
1.投资模式单一
因为历史因素以及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影响,我国社会投资在很多领域难以发挥作用,因此很多投资项目都是由政府出面进行全额投资,导致社会资金难以公平进入政府投资的项目。这就导致一些基础设施项目虽然急需动工建设,但是政府无法拿出足够的资金进行,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的社会资金闲置不用,这就导致基础设施建设受到影响,从而不利于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
2.投资领域太大
为了刺激GDP的增长,政府往往倾向于通过投资来拉动内需,这就导致政府投资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覆盖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当中。此外政府官员在政绩考核的过程中需要政绩支撑,这就导致地方政府有着非常强烈的投资欲望,从而导致政府投资领域太大,甚至投入到工业、商业等市场行业当中,出现了政府投资与民争利的问题。
3.投资额度超支
相关统计显示,有超过一半以上的政府投资项目都会超出预算,之所以出现投资额度超支的问题,一方面是在政府投资管理的过程当中立项准备环节的工作存在不足,即缺乏基本的论证与评审;另一方面是投资预算过于粗糙,这就导致中标价跟预算价之间有着较大的偏离,并且没有深入分析;同时由于一些管理者为获得部分私利,默许虚增工程量或者改变设计来增加工程量等行为发生,并且预算的评审监督工作不够到位,缺乏一个科学严谨的评审体系,导致项目管理部门虚报严重,从而不利于政府做好投资管理工作。除此之外,对新材料以及新工艺的使用也缺乏科学,容易导致预算超支问题的出现。
4.资金来源不足
不少地方政府部门受到巨大利益的驱动,有意采取压低投资预算的方式来争取投资,其中一些政府部门甚至用自筹资金的方式来申报立项,项目一旦得到批准并动工之后,却出现资金不足的问题,这就迫使政府部门不得不临时划拨资金。此外还有部分地方政府为了申请到上级补助资金,开具虚假的配套证明,这就使得很多投资项目的资金难以落实到位,甚至出现烂尾现象,自然无法发挥政府投资管理的职能。
5.忽视项目验收
很多政府在投资管理的过程重视项目立项,但是却忽视验收工作,在项目完工之后未能及时地组织人员进行验收,同时也没有对项目的投资管理进行评估总结,从而导致很多政府投资的项目,在施工质量、环境保护、消防设施、安全设施以及档案资料管理等不能达到相关的标准要求,给人民群众造成潜在危害。
三、新形势下政府投资管理改革对策
针对目前我国政府投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在此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对策,从而为新形势下我国政府投资管理改革提供参考。
1.改革政府投资决策机制
要想做好政府投资管理制度的改革,首先要从投资决策机制入手,应当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采用多方论证的科学决策手段和采用专业决策技术,辅助政府工作人员进行投资项目的决策。由于政府的投资一方面会影响到项目实施的效果,同时也会给经济社会乃至国计民生带来影响,这就要求政府一定要建立一个科学的政府投资决策机制,科学灵活地设定政府投资决策的条件,从而提高政府投资决策的科学性,避免项目的盲目上马。
2.完善政府投资监督制度
由于政府投资决策的主体是政府,因而要想完善政府投资监督制度,就需要对行政管理体制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将那些不应当属于政府的职能尽快地交给企业、社会组织或者第三方机构乃至于个人,这样就能够更进一步地发挥出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本作用。这方面的核心内容是要对政府投资决策进行监督以及制约,从而完善对政府权力的监督。
3.审查政府投资项目的结算
工程项目在竣工之后都要进行项目结算,这方面的审查工作也是政府投资管理的重要内容。政府应当要求所投资的项目在合同履行之后的一个月之内上交工程结算书,同时在项目竣工三个月之内上交财务决算,同时要送到财政部门来进行审定。项目的施工单位需要凭借财政部门批复的财务决算,等待项目的主管部门完成验收工作之后,进一步办理后续移交手续,由项目的主管部门来对政府投资项目的概况、投资控制、建设规模、建设工期以及预期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落实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综合考量来进行验收。最终结果上报到政府部门并进一步将政府投资的项目纳入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当中。
4.健全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
建立责任追究制是改革政府投资管理的一个关键步骤。政府投资管理方面的责任追究制需要贯穿与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包括从项目的决策、管理到施工等几个方面来健全责任追究制。除此之外,政府投资管理方面需要有一种制衡机制,也就是说政府投资部门之间要建立一种监督以及制约的关系,从而贯穿实行到政府投资管理的决策、执行以及监督等各个环节当中,切实做到程序制衡、权力制衡以及监管制衡。除此之外,健全政府投资管理的责任追究制,能够增强政府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从而推动配套制度的改革,改革政府投资管理模式,进一步推行代建制。
5.加强政府投资管理法制化改革
依法治国是我国政府履行职能过程中需要秉持的原则和理念。政府在投资管理的过程中要把握立法原则,通过各个环节的立法工作来建立健全政府投资管理的机制,提高政府投资管理的透明度,改革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流程。投资部门、财政部门以及审计部门要相互监督,同时一旦出现问题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行政乃至法律责任。
篇7
一、家庭理财与证券投资
家庭理财(FamilyFinance)并不是一个新鲜词,简单地说就是开源节流、管理好您的钱(MoneyManagement)。当今工薪阶层的家庭有一定的银行存款,还有可能买卖股票、债券,还可能给自己和家人买了保险。而在国外大部分人是请经验丰富的理财专家或顾问来替他们理财、节支开源。因为投资市场的变化和理财工具的复杂,使得理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多人理智地选择了专家。在国外,理财个人理财服务(PersonalFinancialService,简称PFS)正在蓬勃兴起。
家庭理财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科学的运用多种投资理财工具结合、跨多边市场运作的综合性投资理财行为。家庭理财要求各类家庭,既要善于利用各类风险投资工具追逐高额的风险投资收益,又要善于运用各类避险工具的规避风险。
家庭理财服务市场直接受到个人金融资产分配的影响。在许多新兴国家和地区,很大一部分个人资产仍是银行存款,而不像经济发达地区个人资产主要投向股票和共同基金。在美国,存款只占到个人资产的17%,其它资产都放在共同基金、证券和人寿保险上;而在较不发达的亚洲国家,存款占到多达80%。个人理财服务意味着将部分财富从保守和低回报的存款,转移到相对具有风险和高回报的证券等。尤其当经济稳定、通胀和利益可预测的时候,消费者就更愿意投资。
二、家庭理财中,证券投资要注意的问题
人们总是将理财与投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投资”和“理财”并不是一回事,不能等同。投资是战术,关注的是如何“钱生钱”的问题。而理财是战略,理财即管理财富,理财的核心是合理分配资产和收入,以实现个人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目标。个人参与理财计划不仅要考虑财富的积累,更要考虑未来生活的保障。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理财的内涵比仅仅关注“钱生钱”的个人投资更广泛。而投资只属于理财的一个子系统,真正意义上的理财包括证券投资、不动产投资、教育投资、保险规划、退休规划、税务筹划、遗产规划等等。
因此,我们在追求投资收益的同时,更应注重人生的生涯规划、税务规划、风险管理规划等一系列的人生整体规划。应该根据自身的收入、资产、负债等数据,在充分考虑风险承受能力的前提下,进行分析规划。首先,按照设定的生活目标及自身的具体情况(包括家庭成员、收支情况、各类资产负债情况等)进行生活方案的设计,以达到创造财富、保存财富、转移财富的目的。其次,对自己进行客观的分析,重点分析自身资产负债、现金流量等财务情况以及自己对未来生活情况进行预测,经过分析后,制定符合自身的生活理财目标及规划。在以后的生活过程中,根据自身情况变化不断修正理财方案的内容。
前几年股市的赚钱效应使得许多人对收益高的证券投资方式很感兴趣,往往不看风险只认收益。这潮流中,老年人可能把所有的养老金都投资于股市,却忽视了风险;期货、非法集资等让人趋之若鹜,结果有的人购买期货赔钱,有的人集资被骗等等。近些年,随着理财新品的不断推出,一哄而上的现象屡见不鲜,各家银行基金卖疯现象可见一斑。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普通工薪家庭已经有很强烈的证券投资欲望,但是由于股票市场的不完善,证券投资本身的高风险性,很多工薪投资者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常常受到损失。
由此可见,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人们理财意识仍处于非理性期,理财意识从最初主要所谓“勤俭节约、精打细算过日子”发展到了盲目跟风、追求“快速致富的秘诀”的阶段。古代司马迁认为,占用了一定量的资本,选择了谋生、经营的行业之后,能否经营得好,发财致富,还取决于经营者的聪明才智。他说:“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能者可以积累财富,无能者已有的财富也会散失。随着“金融经济”时代产生及发展,金融工具大量涌现,层出不穷,个人和家庭资产中证券金融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个人理财的需求在范围上不断扩展的同时在时间跨度上也开始扩展到人的整个生命周期。因此我们更应该理性的对待理财和证券投资,针对不同的家庭情况、背景、及个人不同生命的周期,从人生不同阶段和家庭资产合理配置的角度理性分析理财活动和进行证券投资。只有把证券投资纳入整个家庭理财的大系统中进行规划,才能使得工薪收入家庭在维持家庭必要开支的情况下,又能在高风险的证券市场获得一定的收益。
三、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证券投资策略
在人生的每个阶段中,人的需求特点、收入、支出、风险承受能力与理财目标各不相同,证券投资理财的侧重点也应不同。在实际家庭理财运作中,一个人一生中不同的年龄段,对投资组合的影响亦非常重要。通常我们可以分六大阶段来考虑。
阶段一、单身期:指从参加工作至结婚的时期,一般为2至5年。该时期经济收入比较低且花销大,是家庭未来资金积累期。
理财优先顺序:节财计划>资产增值计划>应急基金>购置住房。这个阶段的证券投资策略,如果工资水平比较高,可以适当投资证券市场,因为在这一阶段家庭负担不重,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强,所以如果能在股票市场获得高收益,为以后组建家庭打好基础。
阶段二、家庭形成期:指从结婚到新生儿诞生时期,一般为1至5年。这一时期是家庭的主要消费期。经济收入增加而且生活稳定,家庭已经有一定的财力和基本生活用品。为提高生活质量往往需要较大的家庭建设支出,如购买一些较高档的用品;贷款买房的家庭还须一笔较大开支——月供款。
理财优先顺序:购置住房>购置硬件>节财计划>应急基金。这一阶段证券投资策略应该较保守,可以购买些国债或货币性基金,保持资产的流动性。
阶段三、家庭成长期:指从小孩出生直到上大学,一般为9至12年。在这一阶段,家庭成员不再增加,家庭成员的年龄都在增长,家庭的最大开支是保健医疗费、学前教育、智力开发费用。同时,随着子女的自理能力增强,父母精力充沛,又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投资经验,投资能力大大增强。
理财优先顺序:子女教育规划>资产增值管理>应急基金>特殊目标规划。在子女的教育投资和家庭开支还有剩余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中长期证券投资,购买成长性股票或基金都是不错的选择。
阶段四、子女大学教育期:指小孩上大学的这段时期,一般为4至7年。这一阶段子女的教育费用和生活费用猛增,财务上的负担通常比较繁重。
理财优先顺序为:子女教育规划>债务计划>资产增值规划>应急基金这个阶段生活开支比较大,证券投资应该注重流动性和安全性为主。
阶段五、家庭成熟期:指子女参加工作到家长退休为止这段时期,一般为15年左右。这一阶段里自身的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经济状况都达到高峰状态,子女已完全自立,债务已逐渐减轻,理财的重点是扩大投资。
理财优先顺序:资产增值管理>养老规划>特殊目标规划>应急基金这个阶段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进行证券投资,不过也要为退休后的生活留出一定资金,避免投资失败影响晚年生活。
阶段六、退休期:指退休以后。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是安度晚年,投资和花费通常都趋于保守。
理财优先顺序:养老规划>遗产规划>应急基金>特殊目标规划。这个阶段证券投资应该减少或者不投资,最多购买些国债。因为老年人风险承受能力低,不能承受证券的高风险。
四、家庭资产配量过程中证券投资策略
目前对国内百姓而言保险、基金、债券、股票等产品中进行分配。由于这些投资产品的风险性、收益性不同,因此进行理财时,根据不同的年龄必须考虑投资组合的比例,不宜将所有的资金投入到单一品种内。对投资者而言,年龄越小,风险大的投资产品如股票可以多一点,但随着年龄的增加,风险性投资产品的投资比例应逐渐减少。在国外,有种观点是将财产四分法,主要分为不动产、现金、债券和股票。对于不同年龄,有不同的投资组合,如25岁的话,理财师一般会建议这种组合:不动产占10%、现金占5%、债券占20%、股票占65%。
因此,我们需要确定自己阶段性的生活与投资目标,时刻审视自己的资产分配状况及风险承受能力,不断调整资产配置、选择相应的投资品种与投资比例。而不应盲从他人的理财行为。
家庭整体规划要注重长期效益。一些投资者受到利益驱动,只顾眼前的利益,不注重家庭长期利益,往往采取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短期行为,结果赔了个大出血。因此,家庭理财必须注重长期效益。通过理财对未来的长期整体计划,可以弄清三方面的问题:第一、是现在在何处(目前的家庭经济状况分析?)第二、是要到哪去(将来希望达到的经济目标?)第三、是如何到那里去(通过最恰当、最合适的方式实现这些目标?)通过对各个阶段家庭收支的合理有效支配,实现家庭资产最大化。同时,家庭理财也一定要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要合理划分高风险的投资(股票、期货、实业)和家庭基本生活保障(储蓄、保险、房产、教育),不要因短期内过度追求投资而影响家庭生活水准,造成家庭财务危机。
因此,投资人要正确评价自己的性格特征和风险偏好,在此基础上决定自己的投资取向及理财方式。多作一些长期规划,选择一些投资稳健的产品,因为只有根据年龄、收入状况和预期风险承受能力合理分流存款,使之以不同形式组成个人或家庭资产,才是理财的最佳方式。
家庭在投资理财中,一定要善于把握经济规律,扬长避短,根据家庭成员的实际情况,考虑自身的资金实力,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选择何种投资方式,要从自己的经济实力出发,综合考虑自身的职业性质和知识素质。你手里只有数千元或者数万元钱,那只能选择一些投资少、收益稳定的投资项目,如、储蓄、炒股、国债等;而如果你手中有十万以上或数十万元钱,就可以考虑去购置房产,这样既可以居住,也可以用来实现保值、增值。
然而,现实中不少人对一种投资理念可能烂熟于心,那就是:“分散风险”“东方不亮西方亮”总有一处能赚钱。这也是眼下不少人奉行的理财之道。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不少投资者却走向反面,往往过分地分散风险,使得投资追踪困难或“分心乏力”,自身专业知识素质跟不上,造成分析不到位,最终导致预期收益降低甚至出现资产减值的危险。
又如,你是一名公务员,对上班时间有严格要求,你就不宜投身于股市;相反,如你具有一定的股票知识,信息也比较灵通,又有足够业余时间,就可以增加股市投资方式,因为投资股票尽管风险大,但收益也很大,是值得你伸手一试的。对于资金量较多的客户而言,有必要通过资产分散投资来规避风险;但对于资金不多的投资者而言,投资过于分散,收益可能不会达到最大化。具体操作时,建议集中资金投资于优势项目中,这样可能会使有限的资金产生的收益最大化。
由于各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在具体投资理财中,就应立足当前,注重长远。一般地说来,投资能获取收益,但工薪家庭不应该将自己的全部资产全都用于投资。
随着社会
经济的发展,工薪投资理财的渠道和方式越来越多,可以说,如今个人投资理财正呈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发展的趋势。然而,由于每种投资方式和保值形态具有多重性,每个人的各自情况又有所不同,所以,工薪阶层只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去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才能有益于个人资财的保值增值。在心态上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不能激进亦不可太怯懦”,远离赌场和彩票,谨慎对待期货等投机型产品。
参考文献:
[1]钱海波,《论人理财目标分析与资产结构设计》,《财会月刊》,2005,9。
[2]叶蓓,《个人理财的业务现状问题与发展建议》,《特区经济》,2005,3。
[3]包纯正,《个人理财新探》,《农村金融研究》,2005,7。
篇8
一、风险投资后管理机制的涵义及内容
“机制”一词的运用十分广泛,对其涵义也有不同的理解。“机制”既可以用作描述事物构成状态,即将描述对象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并确定其子系统构成与相互关系;“机制”也可以用作描述事物运行规律,将描述对象的内在机理,包括宏观与微观的理论解释与分析;另外,更多的是“机制”可以被用来描述人们对事物运行的制度安排,并由此而形成各种功能,这体现出人们对事物运行客观规律的认识与运用。而投资后管理是风险投资家控制投资风险、实现投资收益的重要环节。在投资后,为了促使风险企业经营的成功,风险投资家在力所能及的各个方面对被投资企业进行扶植和培育。风险投资家为企业提供的服务包括以下几方面。
1、常规性管理。主要指风险投资人在风险企业日常运作过程中,通过各种常规性手段把握企业的经营动态,并按照合法程序与权力,及时解决存在的各类问题。常规性管理的实质就是根据被投企业经营信息的动态反馈,对其进行监控和管理的过程。
2、决策性管理。是指风险投资人通过派出人选出任被投企业董事、监事或其他高管人员,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参与企业的决策管理过程。由于风险企业的特点,决策管理过程通常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作出的,因此派出得合格人选在整个决策过程中最重要的责任就是提供合理可行的决策建议,便于风险投资人作出正确决策。
3、增值。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实现风险企业的价值增值。增值服务贯穿于常规性管理和决策性管理全过程之中,它主要包括协助组建管理团队、提供财务和融资服务、提供信息支持服务、提供法律顾问服务等内容。因而,增值服务已成为风险投资人对投资项目后续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这不仅仅是一个价值发现的过程,更是一个价值创造的过程。
二、风险投资后管理的动因
任何投资活动的动力都来自于对利润的追求。但是由于投资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客观存在,风险投资既有可能增值获利,也有可能遭受损失。那么,价值增值的最大化、风险的防范和人力资本的充分应用是风险投资后管理机制产生发展的主要动因。
1、价值增值最大化的要求。风险投资后管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实现风险企业的价值增值。风险投资家的风险投资后管理可从三个方面创造价值增值:为创业者提供合适的投资机会;为风险企业确定最佳战略或者如何最好地执行战略;为风险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源。
当风险企业在风险投资家的帮助下获得投资机会、化解企业风险以及减少不确定性和作出最佳决策时,企业就创造了最大的价值增值。
2、防范风险的要求。风险投资的对象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家不仅要承担技术开发和市场开拓的商业风险,还有由于风险投资的特殊性,承担着风险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商业风险是基于风险企业竞争环境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风险。由于商业风险无法完全预测,风险投资家只能随着风险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状况来调节他们的后续管理水平。一般情况下,风险投资后管理的水平与商业风险呈正相关,与风险企业价值增值的预期呈负相关,但是当风险投资后管理的强度与水平超过了一定的界限,风险投资家就可能会改变初衷并撤回投资。
在委托框架下,风险企业家与风险投资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不仅存在于签约投资前的项目评估阶段,也存在于后续投资阶段。签约前的事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主要问题是逆向选择,投资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主要问题是道德风险。因此,当的风险越高,风险投资家进行风险投资后管理的程度就越多。风险投资家通过投资后管理识别风险,收集信息,加强对于投资资金的监管,增加与管理团队的沟通机会,从而帮助风险投资企业实现价值增值与风险防范。
3、人力资本充分应用的要求。在风险投资中,人力资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风险投资家的经验,二是风险企业家的素质,二者都极端重要,而且是相互关联、互相影响的。首先,风险投资家的经验是决定风险投资后管理所产生的价值增值量与风险防范成效的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其次,风险投资后管理对于风险企业家素质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风险企业家在风险企业中有特殊的重要性。与成熟企业相比,风险企业面临着极度不确定的市场,具备极少的创业资源,并面临高度的风险。风险企业家必须依靠自己的洞察力、创新能力、执行能力等在不完全信息情况下作出决策。但是,在委托与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风险企业家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必须依靠完善的管理机制才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因此,通过风险投资后监管,对风险企业家进行激励与约束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风险投资后管理机制创新性分析
1、管理对象的深化:风险企业家人力资本为核心。风险企业家人力资本不仅具有一般人力资本的特性,更具有特异性,这是风险投资后监管机制涉及的核心内容。概括而言,风险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异性主要包括: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低担保性;企业家人力资本的高专用性;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强显示性;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可抵押性。由于风险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征和风险企业的特殊性,风险投资后管理机制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对风险企业家的激励,而且还要对其严格的约束与监控。
在风险投资后管理中,应该根据风险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基于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双方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因素的考虑,来进行机制设计。对处于早期阶段的风险企业,一方面企业家如果拥有相对较大的股权,其边际努力产生的边际收益中的较大部分将归自己所有,其将受到足够的激励;另一方面,由于早期阶段中风险企业家的担保能力相对不足,风险投资家为了减少投资风险和损失,必须持有较大的最终控制权,并使公司的利益凌驾于企业家之上,甚至在必要时有权解雇企业家。随着风险企业的发展,企业价值不断提高,风险企业家的能力逐步显现,声誉不断提高,风险企业家所拥有的非人力资产与价值也在提高,使得风险企业家担保能力将不断得以提高,而风险企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则可能相应降低。与此相对应,企业家对企业的最终控制权应当增加。因此,风险企业的治理机制应具有一定的动态可调整性,即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和运营状况以及企业家的能力是否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而配置控制权,也就是说,企业家的能力和企业的经营绩效及潜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与风险投资家之间的谈判能力。风险企业治理机制的核心是对企业家进行良好的激励、严格的约束与监控,并体现动态可调整性。
2、管理手段的创新:对风险企业的控制权分配和转移安排。风险投资后管理机制中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实质上是风险企业的控制权分配和转移的治理机制,是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之间长期重复博弈后最终会形成的一个最优博弈结果。因此,对风险企业的控制权分配和转移安排是风险投资后管理机制中最核心的手段。Kapla和Stromberg(2000)实证研究表明风险投资家通过合约将剩余索取权、投票权、清算权以及其他控制权的分配分开进行,而这些权力的分配取决于企业在某一个阶段的可观察或度量的指标所显示的企业经营状况,因而控制权的相机转移也是逐步的、多层次的。
为了解决风险投资中风险资本家和风险企业家在企业经营发展各个阶段相应的风险企业的控制权分配和转移安排问题,对风险投资中人力资本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进行了诸多创新,其手段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以可转换优先股为主要融资工具的控制权约束与激励。可转换优先股为主的融资结构实质上是对风险企业家一种控制权激励,促使风险企业家将人力资本最大限度地投入到企业中去,努力把企业经营成功,实现风险投资收益的最大化和风险企业家个人效用最大化。
(2)分阶段投资并保留中止投资的权利。一旦风险投资家发现任何有关未来回报的负面信息,下一阶段的融资可能被终止,风险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价值也就无法实现,这种方式也减少了风险企业家试图对企业剩余索取权进行重新谈判的机会主义行为。
(3)以股票赠与和股票期权为主要形式的激励性报酬计划。通过上述方式,将风险企业家与企业的未来经营状况紧密联系起来,风险投资家与企业家利益实现了高度趋同,降低了委托关系中的道德风险。
(4)投资者退出权约束。当风险企业业绩低于预期目标时,风险投资家为减少损失,将其前期投资以某个事先确定的价格回售给被投资企业。这种行为不仅会导致风险企业实质运作资本数量的减少,还会通过资本市场的信息传递效应影响风险企业家的后续阶段的筹资,从而提高了风险企业家的努力程度。
3、激励方式的组合:对风险企业家的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相结合。在风险投资中,对风险企业家的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方式的运用,也是与风险企业家的人力资本特性紧密联系的。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契约的不完备性,企业内部协调总是有限的,需要市场从外部来进行推动,这种由外部竞争机制产生的对企业家的激励称为隐性激励。单纯的显性激励或隐性激励均不能够对风险企业家产生最有效的激励,二者的结合设计会取得更大激励效果,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信息不对称与不确定性的程度。
在风险投资的显性激励机制中,风险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索取权以及薪酬结构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而风险投资中的报酬契约的创新在于按照经营业绩连续支付风险企业家的薪酬,而不是在风险投资退出完全时集中支付。这种连续支付激励机制对风险企业家的激励效果可以有效地提高风险企业家的努力水平,为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双方带来更高的收益,也可以为风险投资家激励与监管风险企业家提供更多的手段。但是由于风险投资中信息的高度不对称以及风险企业成长的高度不确定性,显性激励模式对企业家特殊人力资本的激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风险投资的隐性激励机制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隐性激励机制主要包括风险企业相对业绩激励机制与声誉激励机制。在相对业绩激励机制中,由于风险投资家所关心的风险企业家的努力程度、智力因索、诚实和创新能力不易被观察到,所以企业家的报酬不能直接与这些因素挂钩,必须将报酬和可测量的工作绩效挂钩。由于使用相对业绩比较能将风险投资中对企业家不可控的经济环境变动影响进行过滤,评价出企业经营绩效水平,能使企业家的努力水平接近最优。在声誉激励机制中,由于风险企业家的人力资本具有逐步显现性,风险企业家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将其人力资本潜能挖掘出来,不断提高其人力资本价值,并提高其声誉,使其在下一轮风险融资时,可以拥有更有利的竞争位置和更强的谈判力量。所以声誉激励机制也为企业家人力资本提供了较好的隐性激励机制。这二者事实上又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在声誉激励机制下相对业绩比较有利于解决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完善投资契约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四、结论
风险投资后管理是风险投资循环过程中的核心环节,随着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成熟,风险投资后的管理支持越来越重要,对于风险投资的价值增值,风险防范和人力资本的充分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风险投资后管理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适应风险投资的特殊运作方式与管理需求,必须要对风险投资后管理机制进行创新。风险投资后管理机制创新的核心在于以风险企业家人力资本为管理核心,以对风险企业的控制权分配和转移安排为手段,通过对风险企业家的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风险投资后管理机制的良好运行。
【参考文献】
[1]KaplanS,PStromberg.VentureCapitalistsasPrincipals:Contracting,Screening,andMonitoring[J].AmericanEconomicReview,2001(2).
[2]HarryJ.Sapienza,SophieManigart:Venturecapitalistgovernanceandvalueaddedinfourcountries[J].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1996(11).
[3]MacMillanetal:EthicalConflictsinaProspectivePaymentHomeHealth[J],EnvironmentNursingEconomics,1985(4).
[4]ChanA.V.:Thakor.Collateralandcompetitiveequilibriumwithmoralhazardandprivateimforrmation[J].JournalofFinance,1987(42).
[5]KaplanS.andStormbergpP.:FinancialContractingtheorymeetstherealworld:anempiricalanalysisofventurecapitalcontracts[R],NBERworkingPaperNo.W7660,April2000.
[6]艾耕云、徐晋、余祎:风险投资声誉激励机制下的相对业绩比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
[7]崔景晨、王键:风险投资中对企业家激励模型的研究[J].价值工程,2006(10).
篇9
一、投资决策理论分析
投资决策理论起源于马科维茨在1952年发表的论文《证券组合选择》。文中论述了如何在一定收益率下,取得最小的风险。该理论假定:投资者是理性的,即他选择的投资行为必须是产生最大期望效用的行为。投资者会规避风险,也就是说,对于给定的期望收益,理性的投资者希望获得最低的风险的可能风险。均值——方差假设,即投资者的效用函数为二次函数,效用依赖于均值和方差两个变量1,用公式表示为:
Ui(a)=fi(Xa,Sa2)
其中,a代表某一投资行为。例如a可能是无风险政府组合投资,也可能是公司股票投资,或者是证券组合投资;Ui(a)代表该投资行为的期望效用,由均值表示的X。为该行为的期望收益,由方差衡量的Sa2为该投资行为的风险。同时Ui(a)随着X的增加而增加,随着Sa2的增加而减少,因而我们假定,
Ui(a)=2Xa-σa2
不同投资者将会在期望收益和风险之间进行不同的权衡,例如,某更规避风险的投资者将选择-2σa2,而不是-σa2。
均值——方差效用假设对会计的重要性表现在,它使投资决策变得更加清晰——所有投资者,无论个人效用函数如何,都需要投资期望收益和风险的资料,而这些资料主要来自于财务报告。离开了该假设,就需要个别投资者效用函数的特定知识,以推断出不同的信息需求。
在此基础上,让我们用两个方案来阐述投资者如何进行决策及其在决策中所需的信息类型。
方案一:某甲拥有$2,000资金,决定全部用于购买A公司每股市价为$20的股票。首先,他的收益将取决于A公司长期的盈利能力。我们定义:
事件1:高盈利能力
事件2:低赢利能力
总收益=期末市价+期间股利
当A公司处于事件1下,下一期间股票将上升到每股$22;当处于事件2下,股票将下跌到每股$17。同时假设A公司每股派送$1的股利,那么,总收益计算如下:
事件1:$22×100股+$100=$2,300
事件2:$17×100股+$100=$1,800
现在,让我们考虑一下事件的概率。若以A公司过去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或以现行市价为依据分析得出先验概率,则事件1的概率P(H)为0.30,事件2的概率P(L)为0.70。但为了更客观地评估A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一般需要当期财务报表的公布以获取有关公司业绩的利好消息(Goodnews)和利空消息(Badnews),并重新修正计算后验概率。在当期,财务报告公布的是利好消息。联系先验、后验概率之间的桥梁即条件概率(又称为信息系统)。表一信息系统
当期财务报告信息
GNBN
事件高(H)P(GN/H)=0.80P(BN/H)=0.20
低(L)P(GN/L)=0.10P(BN/L)=0.90
其中,0.80和0.90称为主对角线,0.10和0.20称为副对角线。
也就是说,基于对报告分析的广泛经验,甲认为,假如A公司确实处于高盈利能力的话,那么有80%的可能性当期的财务报告显示好消息(GN),20%的可能性显示利空消息(BN),同理可得表一中的第二行,再应用贝叶斯公式计算后验概率P(H/GN)=0.77,P(L/GN)=0.23。
知道了收益和事件概率后,不难计算出该投资方案的期望收益和投资方差(即风
从上表可知,方案二的期望效用Ui(a)=2Xa-σa2=2×0.0925-0.00965=0.1785
此方案一投资单股时甲的期望效用(0.1740)高,因而甲将选择方案二投资证券组合。由此可见,在期望收益率相同(0.0925)的情况下,投资者愿意接受风险更低的投资方案,即投资者能通过组合多样化来降低风险。如果无交易费用的话,购买股种越多,风险越小。因为,个别公司因素的实现往往会由于多种证券而相互抵消,从而使得市场因素成为影响组合风险的主要因素,这就是投资决策理论的精髓所在。
从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中,我们发现,无论投资者个人对风险的态度如何,他都需要有助于评估证券期望收益和风险的信息。即会计信息从质和量上都应该保证能够提供有关风险和收益的信息,这就对财务报告目标和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对财务会计的启示
(一)对财务报告目标的影响
从前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投资者是根据当期财务报告信息来不断修正其对公司盈利能力的概率判断,从而选择满足最大期望效用的买和卖的决策行为,从这一意义上说,财务报告对决策者是有用的。这种观点已被世界各国职业会计界所广泛接受。例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AccountingStandardsBoard,简称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tatementofFinancialAccountingConcepts,简称CFAC)第一号(SFAC1,1978)指出,“财务报告的首要目标是为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提供作出理性投资、信贷及相似决策所需的有用信息”。在这里,FASB强调“理性”一词,这和投资决策理论的假设前提相一致,即那些选择最大期望效用的决策者,才被称为理性的。同时,此目标中认为,这些投资决策同时适用于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即财务报告不仅应提供有用的信息给公司内部现存的投资者,而且必须将信息公布于市场,因为潜在的投资者也是依靠当前财务报告的利好或利空消息对未来作出合理的预测,以决定是否购买。
如前所述,对投资者而言,有用的信息是指有关风险和期望收益的信息,也就是有助于估计未来投资回报的信息。这种观点体现在SFACI财务报告的第二个目标上,即“为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提供有助于他们评估从股利或利息中取得的预期现金收入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的信息。”首先,从股利和利息中取得的现金收入是总收益的一部分(见表三)。其次,第二个目标指出,投资者需要评估预期收益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虽然这里所用的术语不同,但同样被认为相关于未来收益的期望价值和风险。
(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如果说财务报告的目标主要解决的是信息的使用者及其所需要的信息范围,即从总体上规范了信息需求的数量,那么对信息质量的要求则是从质上提出了信息要满足使用者决策的标准,即信息必须具备某些可取的特征,使它能成为帮助投资者形成对自己回报预测有价值的产品。这种特征的关键在于相关性和可靠性。
根据SFAC2的定义,所谓相关的会计信息是指,能够通过帮助使用者预测过去、现在和未来事件的结果,或坚持或更正先前预期而在决策中起作用的信息。相关的信息必须同时具备及时性、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换句话说,当信息能帮助报告使用者预测事件(例如未来盈利能力)时,它是相关的。就我们在第一部分所谈及的投资决策理论而言,我们注意到,投资者的期望收益和风险主要取决于期末股价、期间股利以及概率判断。毫无疑问,这是面向未来的信息,即公司所提供的信息越接近未来,其预测的未来结果也越精确,这就引发了要求以公允市价代替历史成本的问题,因为后者在对投资者未来预期有更大的相关性。特别地,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大量应用,投资者不确定因素的增多,风险变得更加难以度量,甚至某些金融机构已陷入财务危机,但以历史成本反映的财务报告仍显示“良好”或“健康”的报告净收益。(黄世忠,1997)这就误导了投资者对于未来盈利能力的概率判断。然而,FASB虽然陆续了有关金融机构公允价值披露的准则(包括SFAS105、106、107、114、115、118、119、121等等),但仍然坚持历史成本在预测未来收益中的重要地位。原因有二,一是在现实环境中,历史成本信息并非与决策毫不相关,只是相关度的问题。过去业绩和未来前景之间存在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可以通过表一中的信息系统形象地表达。该表提供了现有财务报告信息(GN或BN)和决定未来投资收益的未来导向事件(高盈利能力或低盈利能力)之间的概率关系。
二是历史成本更具可靠性。SFAC2认为,为了可靠,信息必须如实表述且具有可验证性并保持中立。当财务报告信息由于管理当局的误导而变得有偏倚时,必然造成投资者对未来预期的失误,则信息就不再誉为真实和可验证的,即缺乏可靠性。历史成本由于以过去的交易和事项为基础而更具可验证性,并减少管理当局人为因素的影响,因而更具可靠性。
让我们回到表一中,运用投资理论中的信息系统,能更准确地描述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的关系。根据表一,不难看出,相关的信息系统的主对角线概率越高(0.80,0.90),意味着现有财务报告信息和公司未来经营状况之间的联系越紧密,越有利于甲对公司将来股价及分红的可能性作出合理判断,越和甲的决策息息相关。可靠的信息系统的主对角线也很高。准确性是可靠性的重要组成。可靠的财务报告有较高的准确度,即少波动,它使得预测相应的经营状况和收益的把握加大。对每一种事件而言,主对角线概率越大,波动越小。可见,相关性和可靠性对信息含量的有用性均必不可少。在理想状态下,可使主对角线等于1,即财务信息完全相关和可靠。而在实现中,往往需要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进行均衡。比如,对A公司而言,可以通过改变历史成本为公允价值计量其资本资产,结果导致相关性的提高和可靠性的降低,即主对角线概率增加,而副对角线概率的减少。这使得相关性和可靠性有时存在此消彼长的情形。如何合理处理好二者间的关系,达到相关和可靠的优化,向来是会计界的难点之一。这正是投资决策理论带给财务会计的启示。
参考文献:
①汤云为、陆建桥:《财务会计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出路——国际动态和我们的思考》,《会计研究》1997年第1期。
②葛家澍主编:《中级财务会计》,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③李心合:《论决策有用学派的理论与现实困境》,《当代财经》1996年第5期。
④陈建根:《证券市场环境下若干会计问题研究》,《当代财经》1998年第5期。
⑤何永明、陈文斌:《现资组合决策模型与风险偏好》,《投资研究》1998年第6期。
⑥吴明礼:《投资组合理论与我国财务实践》,《四川会计》1998年第2期。
⑦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面向21世纪的计量模式》,《会计研究》1997年第12期。
⑧WilliamR.Scott:“FinancialAccountingTheory”,PrenticeHallIn.1997.
篇10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8-016-02
一、双边激励条件下联合投资策略的最优股权配置模型的设计
第一重双边激励关系(模块A)下最优股权配置模型的建立。
基本模型的建立。下面就风险企业中在风险企业家EN和风险投资方VC间的最优股权分配问题的模型进行搭建。
1.模型建立的假设条件:遵循信息经济学委托—模型的分析框架下的V—N—M期望效用函数,在假设委托人和人都是风险中性的前提下有v(π-s(x)),μ(π-s(x)),其中,v'>0,v"≤0;μ'>0,μ"≤0;c'>0,c">0,其中v,μ,c分别为委托人效用、人效用和人的成本。风险投资方VC和风险企业家EN之间只存在双边激励问题,没有其他委托—问题。风险投资方VC和风险企业家EN各自按照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原则对风险企业付出努力。风险投资方VC和风险企业家EN的努力不可观测,但可以证实。
根据对数函数的性质,lnUv,lnUe与Uv,Ue在Ue>0,Uv>0的区间上,对于变量s具有单调一致性,可通过对数函数间接求解,得:
Uv=lnUv=2lnμ+(1+x)lns+ln(2-x)-ln2+xlnx+(1-x)ln(1-s)+(1-x)ln(1-x)-xlnv-(1-x)lnPe
Ue=lnUe=2lnμ+(2-x)ln(1-s)+ln(1+x)-ln2+xlnx+xlns+(1-x)ln(1-x)-xlnPv-(1-x)lnPe
由于VC和EN之间存在着双边激励与道德风险的问题,因此最优的股权分配结构取决于双方在谈判中相对能力的大小。最后股权分配的结构会以谈判能力较强一方的效用最大化为原则达到,所以分两种情况讨论:
情况一:VC方在谈判中占有更多的信息,具有较强的谈判能力时
Max(s,av,ae)Uv
S.T.:av∈argmaxUv,ae∈argmaxUe
二、将信号传递理论引入第二重双边激励关系
这一部分将信号传递理论引入第二重双边激励关系,并用此思想解释其中的运作机制,分析第二重双边激励关系的各种复杂情况,并分情况对可能的最优化股权配置结构进行分类讨论。
对图1的说明:H,L表示项目的潜在质量,H(项目潜在质量好);L(项目潜在质量差)。由于领导风险投资商先入为主,已经对项目的情况十分了解,因此该部分信息完全掌握在领导风险投资商手中。T(真),F(假)表示领导风险投资商向后入的跟随风险投资商传递关于项目质量信息时采用的策略,是传达关于项目质量的真实信息(T),还是传达关于项目质量的假信息(F)。
1.当项目的潜在质量为H(好)时。由于这时主导风险投资商占有信息优势,他可以选择向跟随风险投资商传递关于项目质量的真实信息T(即项目质量为H—好);或传递虚假信息F(与项目真实质量相反的信息,项目质量L—差)。
若主导风险投资商在项目真实质量为好的条件下,却向跟随风险投资商传递虚假信息,即告知跟随者项目质量差,此时会导致跟随风险投资商为了避免更大损失而终止项目的合作,这样的结果会导致具有好前景投资机会的错失,因此理性的主导风险投资商是不会作出这种决定的,可以不予考虑。因此,若项目质量真正好的话,主导风险投资商只有激励向跟随风险投资商传递关于项目质量的真实信息,以求联合投资项目继续进行下去,在将来共同获得投资收益。
(1)信息占优状况发生逆转的情形。而此时一旦作为信息接收者的跟随风险投资商获得了由主导风险投资商传递来的关于项目质量为好的真实信息后,主导风险投资商和跟随风险投资商的信息占优状况发生了逆转。
由于本文的分析前提在于假设主导风险投资商是由于资金限制而向跟随风险投资商寻求联合投资,此时由于主导风险投资商对资金的迫切需求会导致跟随风险投资商在谈判中占有更大的优势,甚至可以要挟主导风险投资商提出更苛刻的合作条款,因为此时一旦跟随风险投资商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会使已经经历了一定发展阶段的投资项目前功尽弃。这其中的情形与风险企业家在同风险投资商进行谈判时所面临的问题是十分相似的,因为作为资金需求者在面对资金供给者时处于劣势地位是难以避免的。
同时,跟随风险投资商在于主导风险投资商合作时会产生“搭便车”行为的激励,即出资却不提供相应的监督和增值服务,即不提供努力,而完全依靠主导风险投资商的努力获得收益并按出资比例分成。
即便跟随风险投资商提供努力,由于其在与主导风险投资商的谈判中占有优势,也会朝着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影响联合投资的股权配置结构。
(2)双边激励关系存在时,对不同情况下的最优股权配置模型设计的进一步扩展。
情况a:跟随风险投资商“搭便车”。跟随风险投资商与主导风险投资商进行联合投资,只提供资金却不提供相应的增值服务和努力,对风险企业的整体收益不做贡献,只有主导风险投资商与风险企业家进行付出努力,跟随风险投资商的努力缺失。
此时模型假定为:av=al+af,af=0,av=a1,推导过程同第一重双边激励关系(模块A)的过程,但此时参与努力的只有VCL,所以最终的股权配置只会与VCL的努力程度x1有关,这里模型假定x1+x2=x,x+y=1。得出结论:
2.当项目的真实质量为L(差)时。这时主导风险投资商在向跟随者传递信号时,会考虑到若如实传递(T)关于项目质量(L)的真实信息,此时跟随者为避免发生更大损失会终止项目的合作,一旦如此主导风险投资商将没有任何收回投资成本的可能;若发生道德风险向跟随者传递虚假信号(F)蒙蔽跟随者,即采取一种破釜沉舟的策略,这样还可以促使跟随者继续投资,使项目继续下去的可能性,有可能在逆境中获得成功从而收回投资成本,使得情况c发生。因此在项目真实质量为L(差)时,主导者向跟随者传递真实信号的策略被抛弃,会采取传递虚假信号的策略。此时由于主导者掩盖了项目的真实质量信息,主导风险投资商在与跟随风险投资商的谈判中占有优势,股权配置结构会朝着满足主导风险投资商利益最大化的方向进行。推导过程同上述b情况的模型分析过程。过程省略,结论为:
三、结论
对于联合投资策略所特有的双重双边激励关系的研究分析,本文总结了以下三种可能出现的双边道德风险问题:第一,主导风险投资商的道德风险问题,往往发生在发现项目潜在质量差的时候出现,此时主导风险投资商会采取破釜沉舟的策略,蒙蔽在信息获得处于劣势的跟随风险投资商,以满足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伤害跟随风险投资商的利益。第二,跟随风险投资商的“搭便车”问题,在与主导风险投资商的合作过程中,跟随风险投资商可能会投入资金而不付出努力,按出资比例分享由主导风险投资商和风险企业家共同努力所创造的收益。第三,在信息方面占优势的跟随风险投资商会在与主导风险投资商的合作中按照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影响最优股权配置。
最后,本文扩展了风险投资方与风险企业家的单重双边激励条件下的最优股权配置模型,得出了联合投资策略下发生不同双边道德风险情况下的最优股权配置策略。
参考文献
1.陈永庆,王浣尘.双边激励与风险企业的股权结构配置[J].中国管理科学,2002(2)
2.项海荣,刘星,李建军.风险资本联合投资研究综述[J].中州学刊,2008(5)
3.王雷,党兴华.联合投资伙伴选择、伙伴关系与风险企业成长绩效的关系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68~75)
4.殷林森,胡文伟,李湛.创业投资双边道德风险研究前沿与思路探讨[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6)
5.张新立,杨德礼.风险资本联合投资的激励契约设计[J].中国管理科学,2007(1)
6.邓行智.风险投资中的联合投资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廖哲玲.风险投资领域中联合投资策略的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篇11
若决策者是理性个体,当面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的描述方式时,应该表现出相同的偏好。但Kahneman和Tversky(1979)问卷调查显示:人们对一个方案做出决策时会受到言语表述的影响,这种由于描述方式的改变而导致选择偏好发生改变的现象就被称为“框架效应”。Kahneman和Tversky(1979)认为:“决策用不同的语言表述或者逻辑呈现出来,这里的区别指的是决策框架的不同。”
现代金融理论是在理性人假说和有效市场假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行为金融学理论认为人是不完全理性的,投资者的认知和决策过程是存在各种偏差,比如会受框架效应的影响。框架效应存在的范围很广,比如社会学、金融学和心理学等领域,本文将就投资者的框架效应进行讨论。
二、框架效应的类别
框架效应被提出来后,大致有两种分类。Levin,Schneider和Gareth(1998,2002)将框架效应分为三种类型,即风险框架效应(risky choice framing effect)、特征框架效应(attribute framing effect)和目标框架效应(goal framing effect)。风险框架效应是指,对于本质相同的信息,个体面对其获益框架时倾向于风险规避,而面对其损失框架时倾向于风险寻求;特征框架效应是指,采用积极框架或消极框架描述一个事物的某个关键特征,会影响个体对该事物的喜爱程度,而且个体一般偏爱用积极框架描述的事物;目标框架效应是指,表述信息是强调做某事获益还是强调不做某事的损失,会影响信息的说服力。Tversky和Kahneman(1981)提出的框架效应即属于风险框架效应。Kühberger(1998)曾将框架分为狭义框架和广义框架两类。狭义框架只与问题的表达方式有关;广义的框架不仅受到表述方式的影响,还受情境特征和个体因素的影响。
三、投资者框架效应研究现状
本文将对框架效应的研究按照实证和理论划分。之后,实证论文按照狭义框架和广义框架的划分进行文献的梳理。狭义框架是框架效应的存在行研究,广义框架是考虑情景与个体因素后框架效应的差异化研究。
(一)框架效应的实证研究
1.存在性研究。国内外关于投资决策中受到框架效应影响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实证研究检验框架效应是否存在;方法分两类――利用调查问卷或心理实验(Benartzi等(1999)),以及利用交易数据(Kumar等(2008))。
关于调查问卷,通常是通过向被调查者提供同一投资标的的不同背景信息,考察被调查者是否会据此做出不同的投资决策。最早关于框架效应的研究始于Tversky和Kahneman(1981),他们通过实验发现同一个问题在两种不同逻辑意义上相似的说法会导致被调查者不同的决策判断。Glaser等(2007)进行了一项关于未来证券市场回报的问卷调查,一组询问未来回报率,另一组询问未来股价,观察到两种方式的调查结果不同,显示出明显的框架效应。还有Diacon等(2007)。其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在这些受控试验中的行为决策都体现出了明显的框架效应,据此认为市场所披露的信息的形式会直接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Kozup等(2008)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基金投资中,基金公司具有诱导性的信息会引发投资者产生有偏的判断,进而导致投资者的行为产生偏差。
还有利用非问卷的研究。Kumar和Lim(2008)使用交易的集中度作为框架效应的变量,他们发现那些更加集中交易股票的投资者持有的投资组合风险得到了更好的分散化,而那些交易更加分散化的投资者倾向于风险高的股票。证据表明,框架很可能是投资决策一个重要的因素。杨元宗,王强松(2011)发现框架效应对投资者投资决策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他们借鉴Kumar和Lim(2006)的指标,基于中国某证券营业部的个体投资者的交易数据,构建横截面模型对中国市场个体投资者的框架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个体投资者显著地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框架效应影响程度主要受组合规模、交易规模、组合中的股票数目和年交易次数的影响。
2.考虑个体因素后框架效应的差异化研究。一般的个体差异因素具体指人格、认知能力、认知风格、年龄和性别等。投资者的个体差异因素主要是投资经验、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地域和人格等。Fagley和Miller(1997)证实性别影响框架效应。刘玉珍等(2010)对基金投资者投放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国内基金投资者存在框架效应,且框架效应的程度取决于教育程度、收入水平、投资经验等因素与问题表述。
(二)理论解释和投资模型
目前大致有三种理论解释。早期的研究人员主要用前景理论来对此解释;之后还有模糊痕迹理论和积极-消极不对称理论。基于框架效应的投资模型主要是BHS模型,解释了金融市场过度反应的现象。
关于理论解释。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由Kahneman和Tversky(1979)提出,“前景理论以价值函数和参照点为核心概念。该理论将风险决策过程分为编辑和评价两个阶段。在编辑阶段,决策者主要对信息进行编码、组合、分解、删减等加工处理过程;在评价阶段,决策者根据价值函数、权重函数赋予选项不同的效用值,最终选取最大期望效用值作出决策。Kahneman和Tversky用价值函数和决策权重函数来说明。决策者根据参考点而不是绝对值赋予选项以主观价值。价值函数曲线呈S型,价值函数在参考点之上是凹的,体现风险回避,即在确定性收益和非确定性收益中偏好前者;在参考点之下是凸的,体现风险寻求,即在确定性损失与非确定性损失中偏好后者。因此,在获益区人们偏向于风险规避,在损失区人们偏向于风险寻求。框架效应的产生,正是由于人们将积极框架描述的问题置于了获益区,而将消极框架描述的问题置于了损失区。”
Reyna和Brainerd(1991)提出模糊痕迹理论,源自于记忆和推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其认为人们有模糊加工偏好,他们选择是在简化信息后作出推理的结果。Feng等(2009)用积极-消极不对称理论来解释框架效应。该理论认为,人们采用非对称的方法处理积极和消极的刺激物。一个消极的刺激物唤醒个体强烈的胜利意愿以避免不利的结果。这种意愿一般会导致对消极刺激物更多的注意和认知。框架效应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这种积极框架和消极框架下认知努力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越大,框架效应就越明显。
理论模型。将框架效应与投资结合的理论模型不常见。Barberis,Huang和Santos(2001)讨论了人们在资产组合的选择时对损失厌恶的态度。他们进一步研究了人们受框架效应影响的投资者风险厌恶程度的变化:“人们获得收益(损失)后会提高(降低)风险厌恶水平。”
四、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对于框架效应,目前的研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关于框架效应的理论解释多样化,如目前有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解释,但缺乏融合,各自从某些假设出发,而且都不是规范性模型(具有严格数学推导的模型),特别是心理学理论。在各种理论中,相比之下尽管前景理论最好,能较为普遍地解释一些问题,但也还存在缺陷。其作为一个描述性的模型,只能对人们的行为进行描述,即它只是说明了人们会怎样做,而没有告诉人们为何这样。其次,投资者框架效应的存在性研究较多,但是缺乏相关的理论模型,用框架效应来解释各种金融现象。最后,在心理学领域研究个人特征与框架效应相关关系的论文不少,但在投资领域,相对不多,特别是关于人格与框架效应的论文,以及利用真实交易数据的研究不多,即使有,如Kumar和Lim(2006,2008)仅仅涉及交易集中度,指标略显牵强。
我们认为框架效应的研究发展趋势是:首先,各个学科交叉更加紧密,理论互相融合,并规范化。其次,前景理论在我国这样不成熟的新兴金融市场的应用研究还较少,因为投资者的知识和经验不足,非理性的因素对我国市场的冲击较大,所以未来的研究大有可为。第三,借鉴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如个人特征与框架效应方面,可以运用到投资者行为的研究中,特别是框架效应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Benartzi S.and R.H.Thaler,1999,“Risk Aversion or Myopia? Choices in Repeated.
[2]Gambles and Retirement Investments.”,Management Science,Vol.45.Kumar A.and S.Lim,2008,“How Do Decision Frames Influence the Stock Investment Choices of Individual Investors?”Management Science,Vol.54.
[3]Diacon S.and J.Hasseldine,2007,“Framing Effects and Risk Perception:The Effect of Prior Performance Presentation Format on Investment Fund Choice”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Vol.28.
[4]Kozup J.,E.Howlett and M.Pagano,2008,“The Effects of Summary Information on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Mutual Fund Characteristics”Journal of Consumer Affairs,Vol.42.
[5]Fagley N S,Miller P M.Framing effects and arenas of choice:Yourmoney or your anization Behavior and HumanDecision Processes,1997,71(3).
[6]刘玉珍,张峥,徐信忠,张金华.基金投资者的框架效应,管理世界,2010,2.
篇12
投资学;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应用型人才培养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教育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明确要求强化高校实践教学并将其提升到实践育人的高度。目前,我国经济转型正在加速进行中,对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巨大,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尤其是作为应用型高等院校的投资学本科专业,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主要定位于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上,要求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运用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必须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实践课程设置,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以满足投资管理、公司投融资和个人理财领域对投资学专业人才的新要求。
一、投资学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的现状
投资学的范畴从广义上来说多指产业布局、资源配置、投资规划等投资经济学问题,从学科属性上应属经济学学科,相近专业有金融学、国际经济学等;狭义上专指政府、企业、个人及社会其他团体对某一经济活动的投资行为,包括项目投资的分析、评估、策划、资金的筹集、资金的投入、项目的监控与绩效评估等投资管理的行为,与财务管理、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管理等学科有较紧密的联系。而目前投资学专业课程设置依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单一、考核方式与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等问题,具体有如下的表现:
1.教材版本较多,但与教学环节相脱节。从教师角度来看,教材是授课的基本依据,是保证课程的先进性与科学性的关键,其质量的好坏对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对于学生来说,与学生专业背景、能力结构、个性、兴趣相适应的教材会扩宽会拓宽学生专业知识视野、提升学生专业理论境界,进而激发学生求知的强烈欲望,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而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投资学专业教材有限,内容各有侧重,但大多重理论、轻实践,内容滞后,无法满足教学需求,更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2.实验设施耗资大,但学校实验经费有限。在各高校的实验室建设中,资金的紧张往往造成软硬件建设落后于理论课程的设置,导致很多专业课程只能通过教师的课堂演示来学习。从有些已经建好实验室的高校来看,很多也是利用率不高,很多实验室只是摆上了电脑,连上了网络,但缺少进行证券与期货模拟交易与分析的软硬件设备,如卫星接收机、实物展台、工作站终端等,导致一些专业课程无法正常开展。
二、投资学实践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针对我国高等院校投资学专业的调查,实践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重校内实践轻校外实践。实践教学体系从定义上讲,包括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具体是由课程实践、技能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第二课堂等课程组成。校内实践主要是课程实践、毕业论文设计和第二课堂,目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视校内实践,尤其是课程实验方面,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了课程实验学时要求,并给予教学师资、实验材料、实验设备等尽量充分的保障;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撰写和答辩各环节要求也都比较明确、规范;校外实践主要包括技能培训和毕业实习,主要安排学生到公共投资管理部门、公司企业、金融机构进行实训或实习,但大多因为实习经费投入不足以及业务单位可容纳实习实训人数有限且担心经营管理秩序受到影响等原因,目前许多高校对校外实践方面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技能实训基本上是到校外有关单位进行为数不多的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或观摩。毕业实习也基本上是放羊式的,由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而对实习的过程和效果学校往往缺乏必要的监管。
2.重第一课堂实验,轻第二课堂实践。第一课堂实验一般是在校内进行的、教学计划明确规定的实验课程,有专门的老师在特定的实验室内组织进行;而第二课堂没有特别规定、校内外都可以进行、非特定教师组织的实践教学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科研训练、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形式,目的在于把课堂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近些年来,各高校逐渐重视校外实践教学,但有限的人力、经费投入和管理机制建设等大都重点放在第一课堂实验上。在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评中,一般倾向于把第一课堂作为硬约束,第二课堂作为软约束加以对待。在管理上,也体现出第一课题实验纳入了教务管理部门,有严格的计划性、约束性;但第二课堂实践通常由团学部门组织实施,计划性不强,管理缺乏规范。这种状况不利于人才创新意识、担当精神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难以满足社会对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3.重认知性、验证性实验,轻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目前,许多高校在实验课程的设置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设置实验课程上,一般多设置单一课程实验,很少开设跨年级、跨课程、跨专业的综合性实验;在实验内容上,中验证性实验而轻设计性实验,一般情况下是教师基于课程理论教学进度,提供虚拟的实验数据素材,按照规定的步骤让学生进行验证性、模拟性实验,目的使学生深化理解课程的基本方法、了解相关业务流程,很少让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要求和条件,自行搜集材料,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设计性实验。
三、完善投资学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的建议
为了培养出符合时展需求的技术型、创新型人才,投资学实践课程的设置必须要由相应的改革,主要有如下建议:
1.在课程实验中增大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比重。对于单门课程,除按章节安排基础性、单一性实验外,还应利用本门课知识安排综合性实验;同时,在大学本科后两年,需要教师整合若干门有关专业课程知识,开发一定的综合性实验。另外,基于特定的实验目的和要求,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专业兴趣,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创新性实验。并且要适当提高此类课程实验的占分比重,比如50%~70%,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在实践教学中增加课程调研的形式。课堂实践教学至少应包括课程实验和课程调研两种形式,前者主要是在校内的实验室进行,后者则需要到投资规划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等进行调研,了解与课程相关的具体投资领域或项目基本业务知识、决策过程、收益分析和风险评价方法等。由于经费、安全等因素影响,目前多数高校的实践课程教学主要采取的是校内课程实验形式。实际上,课程调研可以增加学生对具体投资业务的感性认识,强化学生对相关投资理论和方法的理解与应用,增强学生对专业投资课程的学习兴趣,因而建议各高校可根据情况合理安排学生进行课程调研。
3.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技能培训。作为普通高等财经院校的投资学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应用型投资人才,要求学生通过专业系统学习,不仅要了解项目投资、金融投资、投资管理等有关投资学基本理论及方法,而且还要熟悉现实中有关投资业务的流程,掌握相关专业投资技巧,具有一定与客户、相关利益人沟通和协调的能力,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法制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后者只能通过技能实训环节才能得以实现,而实训环节是目前普通财经高校的薄弱环节,许多高校基于经费及实训基地有限,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根本没有安排技能实训,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就业能力,难以使学生尽快适应投资业务、进入工作状态。因而,可根据专业课程安排,在大二下半学期或大三上半学期,可适当安排6—8周时间进行专业技能实训,具体实训安排可作如下设置:
(1)查找资料,了解政府的宏观投资规划、投资政策和宏观投资管理手段;
(2)到公司企业掌握投融资的渠道、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风险管理等内容;
(3)到金融机构,如银行、证券、期货等部门熟悉各种投资工具和各种投资分析技巧等内容;
(4)到银行、投资咨询公司熟悉公司理财和个人理财等内容。技能实训可以由学校统一组织,也可由学生自行联系单位,但学校要制定具体的内容要求、监管措施和考核标准。
4.改革毕业论文的形式。传统毕业论文大多是学术论文的形式,由于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功利性心理膨胀和科研能力较为薄弱,进而导致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毕业论文的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科研能力和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因而改变毕业论文形式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除了继续保留传统学术论文形式之外,还可以增加投资调研分析报告、投资方案设计与评价、投资专业学科竞赛成果等形式,后面几种更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对于不同形式的毕业论文,还需要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
参考文献:
[1]赵淑芳.投资学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
篇13
摘要:度量个股投资项目风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的大部分研究方法都没有考虑个股投资项目风险的非线性复杂特点。本文通过BP神经网络算法,对个股投资项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利用BP算法具有很好的预测精度,能有效地提高个股投资项目风险度量的准确性。
关键字:个股投资;项目风险度量; BP神经网络算法:实证分析
1引言
Eugene F.Fama(1970)的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认为,如果证券市场在价格形成中充分而准确地反映全部相关信息,则称该市场是有效率的。但现实情况恰恰相反,由于股票行市受市场层次、行业层次和公司微观层次等因素影响,其内部规律非常复杂,周期变化无序。同时我国资本市场个人投资者的比例高,相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投资者个人心理状态不同毕业论文提纲,风险承受能力差,专业水平低,尤其是非职业股民由于受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往往无法长期关注股市动态和发展,同时出于追逐利益的目的以及本身缺乏风险意识以及缺少信息的原因,使得投资者普遍抱持着投机心理,产生了跟庄行为,由此导致“羊群效应”的发生。“羊群效应”是行为金融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在一定时期,当采取相同策略(买或卖)交易特定资产的行为主体达到或超过一定数量。这种投资者结构以及投资者行为的特点使得中国股票市场的股票行为具有了不同于成熟市场的特点论文提纲格式。所有这些给股票风险分析提出了新的课题。目前的诸多相关研究,其融合了诸多学科中的理论精华,并结合现代个股投资项目风险的特点,迄今在业界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如主成分分析法、多元回归方法等,但这些方法大都没有考虑个股投资项目风险非线性复杂特点。
因此,本文从个股投资项目风险度量建模的具体情况出发,采用神经网络算法,应用MATLAB仿真软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且通过与多元回归方法对比得到了,在具有复杂特点的个股投资项目风险管理中,BP神经网络算法具有很好的预测精度,能有效地提高个股投资项目风险度量的准确性。
2 BP神经网络
BP(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是前馈型神经网络的一种,其是建立在梯度下降法的基础上的,学习过程(训练)由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组成。在正向传播过程中,输入信息从输入层经隐含层逐层处理,并传向输出层。每一层神经元的状态只影响下一层神经元的状态。如果输出层得不到期望的输出毕业论文提纲,则转入反向传播,逐层递归地计算实际输入与期望输入的差(即误差)。将误差信号沿原来的连接通道返回,通过修改各层神经元的权值,使得误差信号最小。
图1:三层神经网络模型
在图1中,输入向量为;隐层输出向量为;输出层输出向量为;期望输出向量为。输入层到隐层之间的权值矩阵用V表示,,其中列向量为隐层第j个神经元对应的权向量;隐层到输出层之间的权值矩阵用W表示,,其中列向量为输出层第k个神经元对应的权向量。各层信号之间的数学关系如下:
对于输出层,有
k=(2﹒1)
k=(2﹒2)
对于隐层,有
j=(2﹒3)
j=(2﹒4)
由于标准BP算法存在一些缺陷:
(1)易形成局部最小而得不到全局最优;
(2)训练次数多使学习效率低,收敛速度慢;
(3) 学习过程出现假饱和。
另外,网络隐含层数及隐节点的选取缺乏理论指导,网络训练时学习新样本有遗忘旧样本的趋势。因此,我们采取如下措施进行改进:
(1)增加动量项
令,称为动量系数,一般有。
(2)输入数据处理
在输入数据的标准化方面,输入数据太大,容易导致模型无法收敛,所以将输入数据变换为[0,1]区间的值,其公式如下
其中,代表输入数据,代表数据变化范围的最小值,代表数据变化范围的最大值。
(3)学习速率的调整
令
K为训练次数,为网络均方根误差毕业论文提纲,这样保证一个近最优的学习速率,从而得到比标准BP算法更快的收敛速度论文提纲格式。
3实证分析
本文数据来源于和讯网国内工业运输行业个股投资价值财务得分表,数据截止到2009.12.18(hexun.com/quote.hexun.com/stock/icb.aspx?code=2770&name=工业运输)部分情况见表1。
表1:个股投资项目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成长性指标
净利润增长率
资产增长率
资本增长率
每股收益增长率
财务能力指标
资产负债率
债务资本率
股东权益比率
偿债能力指标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长期资产适合率
现金流指标
每股现金流量
经营现金流与负债比
现金流量比率
净利润现金含量
经营能力指标
销售收入增长率
应收帐款周转率
存货增长率
营业周期
盈利能力指标
总利润率
净利润率
资产收益率
资本收益率
其中,均方根误差
(2)BP算法训练过程样本一共23组,其中训练样本15组,测试样本8组,利用MATLAB软件仿真。首先对测试样本进行网络训练,成长性、财务能力、偿债能力、经营能力、现金流指标、盈利能力等六个指标作为模型的输入因子。net=newff(minmax(P),[2,1],{'tansig’,’tansig'},'traingdx') net.trainParam.show=50; net.trainParam.epochs=1000; net.trainParam.mc=0.9;net.trainParam.goal=0.001; lr=0.01; lr_inc=1.05;lr_dec=0.7;err_ratio=1.04; [net,tr]=train(net,P,T); A = sim(net,P) E =A-T
MSE=mse(E) save net1212 net基于上述MATLAB程序代码(部分),得到误差结果(图2所示)。
图2:误差仿真结果
从图2可以发现模型经过442步,达到误差精度0.001要求。(3)BP算法测试过程load net1212 netP1;
A = sim(net,P1)加载训练好的网络,利用上述代码(部分),输入测试样本进行网络测试,得到结果如表2。表2: BP算法测试结果
10.96
29.74
68.64
11.84
9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