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训练计划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发展柔韧、协调、灵敏、速度、弹跳等运动素质。
3、学习和掌握田径各项运动所需的基本活动技能,逐步培养完成各种练习的正确姿势,对学生的特长的培养。
4、在训练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守纪律、爱集体、懂礼貌、爱学习、勇于吃苦、意志顽强的品质,使其能够全面发展。
二、教学训练内容:
1、柔韧性的练习:
(1)两臂的平、侧、上等各方位的举、屈、伸、摆和各种形式的绕环练习。
(2)两腿的屈、伸、压、踢、摆、绕、纵横等练习。
(3)整个身体的各种屈、伸、绕环等练习。
2、协调性练习:
(1)各种徒手操,行进操练习。
(2)各种技巧练习。
3、速度、灵敏练习:
(1)半高抬腿小步跑、下压式高抬腿跑、车轮跑。
(2)加速跑60米左右。
(3)站立式起跑30-40米。
(4)各种快速反应练习。
(5)30米、60米计时跑。
4、耐力练习:越野跑,自然环境走跑结合练习,变速跑等。
5、弹跳力和力量练习:
(1)各种跳跃练习。
(2)各种腰、背、腹机练习。
(3)橡皮条。
(4)扛杠铃等。
三、训练次数与时间:
每周训练5次,每次2小时左右(上午7:30---9:30)。
四、考核:
1、各专项要求每周一次到二次的计时跑。
2、学生按自己的专项每月进行一次考核。
3、每一个月底进行一次高要求的考核。
五、训练要求:
1、学生训练课的内容、形式、节奏安排等,要求多种变化,各种练习手段尽量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爱好与兴趣。
2、训练必须常年系统的身体系统为主。
篇2
2. 发展柔韧、协调、灵敏、速度、弹跳等运动能力。
3. 学习和掌握田径各项运动所需的基本活动技能,逐步培养完成各种练习的正确姿势,对学生的特长的培养。
4. 在训练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守纪律、爱集体、懂礼貌、爱学习、勇于吃苦、意志顽强的品质,使其能够全面发展
二、教学训练内容:
1. 柔韧性的练习:
(1) 两腿的屈、伸、压、踢、摆、绕、纵横等练习。
(2) 整个身体的各种屈、伸、绕环等练习。
2. 协调性练习:
(1) 各种徒手操,行进操练习。
(2) 各种技巧练习。
3. 速度、灵敏练习:
(1) 原地高抬腿跑。
(2) 加速跑60米左右。
(3) 站立式起跑30-40米。
(4) 各种快速反应练习。
(5) 30米、60米计时跑。
4. 耐力练习:越野跑,自然环境走跑结合练习,变速跑
5. 弹跳力和力量练习:
(1) 各种跳跃练习。
(2) 各种腰、背、腹机练习。
(3) 橡皮条。
(4) 扛铃等。
三、训练次数与时间:
每周训练5次,每次2小时左右。
四、训练要求:
1. 学生训练课的内容、形式、节奏安排等,要求多种变化,各种练习手段尽量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爱好与兴趣。
2. 训练必须常年系统的身体系统为主。
3. 各种练习中,培养学生合理的用力顺序,爆发用力等意义。
五、思想教育和管理:
篇3
二、课训练计划变更的对策
课训练计划变更的方法总体上有五种,一是变更训练负荷,二是变更训练任务,三是变更训练内容,四是变更训练手段,五是变更组合顺序。结合多年训练实践,介绍一下不同情况下变更的办法和目的。
1、自然环境和训练环境的变化
变更的目的:争取实现原计划目标。
变更的办法:变更训练手段和训练任务。
比如技术课训练,因为雨天或雪天不能正常进行时,就必须变更课训练计划,可在室内对墙或对网进行重量与数量相同的投球练习等。通过相似的手段来完成本次课的任务。
2、训练课中出现好的技术苗头或坏的技术苗头现象
好苗头变更的目的:抓好突破时机进行巩固。
好苗头变更的办法:增加训练次数,改变训练内容。
坏苗头变更的目的:防治错误动作定型。
坏苗头变更的方法:改变训练手段,尽可能改变技术错误。改变训练内容,改变本课的训练任务。
比如在标枪的技术课训练中,技术不稳定,不定型是青少年运动员的特点。因此训练课中一旦出现好的技术:如从助跑到最后用力的衔接相当好,且用力顺序又正确时,这时教练员可根据该队员的身体反映情况,适当增加投掷次数,以保证技术的掌握与定型。相反,就应及时改变训练内容,减少技术训练次数,以避免错误动作的重复。
3、一般性的运动创伤
变更的目的:力争接近原计划
变更的方法:变更训练内容,负荷和手段
比如:肘关节受伤,专项力量课中的头后反举就必须停止。可改为鞭打、颈后举等练习手段。
4、病的情况下
变更的目的:加快疾病的痊愈,小病应保持负荷的适宜度。
变更的方法:抓紧治疗。
教练员应关心运动员的病情,及时治疗,尽早康复,此时运动员应休息。如小病,可进行适当的运动,一方面保持运动量,一方面增强抵抗病情的能力。
5、肌肉感觉不好
变更的目的:保持负荷的适宜度。
变更的方法:降低负荷强度,减少训练的次数。
比如运动员感觉身体无力、疲劳、情绪低落,教练员应根据运动员的反应情况及时变更训练计划,可降低原计划强度,减少训练次数。教练员在这种情况下切忌再用高标准要求运动员,以避免对运动员造成不必要的身体伤害。教练员只要求运动员去完成训练内容,不考虑运动员的身体反映情况,或者不去关心运动员的身体状况,这是教练员工作的失误。
6、训练目的的变更
篇4
一、指导思想
球队将以全民健身纲要为宗旨,进取开展好训练与比赛工作,以抓实效,促团结为核心,进一步提高队员的身体素质,运动水平,逐步构成我们篮球队的打法与特色,使球队的整体战斗力得到充分的加强。为10月份区篮球赛打下良好基础。
二、训练目标
1个人训练目标:努力提高篮球的各项基本技术,加强得分手段,明确球队的打法,掌握自我场上位置的要点。
2球队训练目标:球队将以防守反击打快攻的战术为核心训练资料,要熟练掌握联防的技术要点,并能够了解半场盯人及全场紧逼的战术打法,同时要进一步提高队员的理论水平,了解裁判规则,从而丰富我们的场上经验。
三、训练资料
1)步伐
1、交叉步:左右脚前后交叉,用于攻击接应或是防守之用。
2、滑轮步:以左脚或是右脚带动另一脚作滑行地板之移动,是防守步伐基础训练。
3、前进后退步伐:向前快速冲刺,在中场时改变步伐向后退前进,注意要求球员必须提起后脚根,避免向后摔倒。
4、前后移动步伐:在低位与45度之间作前之后回移动防守,必须趋前举手,3趟之后,由低位沿低线向另一边45度作趋前压迫防守,再沿三分线下端线。
5、后退防守步:以后退步伐做出「之字型防守动作。
6、摆脱向前接应步伐:以「之字型向前摆脱伸手做出接应动作。
7、后转身步伐:以「之字型前进作转身伸手要球接应动作。
8、切断步伐:两人一组,一人切入、一人做出「撞墙接触防守,这种切断以双手护胸阻断对手顺利移动接应。
2)传接球及持球训练
1、应对面200对传:4人一组作胸前、弹地、、传球。
2、跨下8字型绕球:分成两排,由跨下到腰部、头部绕球。
3、大风吹传球:4人一组以半场或是全场作移动式接应。
4、四角传球:分成四组作四角移动传接球。
5、四方位传球:以四角方式做四方位传球。
6、应对面传接球:以各式传球为主。
7、行进间背后、低手、单手传球:两人一组行进间传球。
8、对墙传球:以高度120公分对墙传接球。
9、打板长传:以双手长传前场或是单手长传前场。
10、五点切传:训练球员切传战术。
11、中锋接应传球:由5位球员以「M字型两球相互传给中锋策应。
12、半场或全场不运球进攻:必须以传球及移动接应进攻。
3)上篮训练
1、全场8字型传球上篮。
2、车轮式上篮。
3、全场7*5*3上篮。
4、三线上篮。
5、全场长传罚球线接应上篮。
6、二人一组上篮。
7、三人一组上篮。
8、直线运球上篮。
4)运球训练
1、全场障碍物运球。
2、全场跨下运球前进后退、转身、反手、背后运球。
3、全场空中垫步、急停后仰前进、空中左右闪运球人。
4、全场8字型运球。
5、左右手晃球。
6、跨下原地运球。
7、全场直线3-4拍运球上篮。
5)投篮训练
1、定点投篮。
2、两组对角线接应投篮。
3、移动投篮。
4、骑马射箭。
5、底线切入勾射。
6、后旋转投篮。
7、三角底线擦板投篮。
8、全场来回急停跳投。
9、高位接应转身投篮(假动作配合左右切投)
10、三角擦板投篮。
11、五点投篮。
12、全场2-3人传球急停跳投。
14、半场前进接应跳投或切投。
6)假动作
1、右1-3道假动作切入。
2、下举1-3次假动作。
3、外围假动作切入篮下再做假动作投篮。
7)篮板卡位训练
1、半场1VS1至5VS5卡位训练(配合口头关照)。
2、半场3VS3卡位(配合口头关照、教练持球)。
3、罚球后卡位训练。
4、外线投篮卡位。
5、篮板球训练:拋球抓球。
8)防守训练
1、全场1VS1背手防守。
2、半场对角线切断攻守(教练持球、一攻一切断)。
3、一守二攻防守训练。
4、举手防守(外围)、在前防守训练(禁区)、趋前防守。
5、一线、二线、三线协助防守训练。
6、全场陷阱包夹(1-2-2、2-2-1、1-1-2-1)。
7、半场包夹(1-2-2、2-1-2瞬间包夹)
8、半场盯人防守训练。
9、全场盯人防守。
2022年训练计划方案范文
一、选拔队员
总体要求:进取性高,有必须篮球基本功和意识,身体素质较好
人数:12人
a:就选拔12人,真正上场打球的7、8人左右,应当能有2、3人备用
b:选拔15人,留够备用
后卫(4人)
a、组织后卫:2人
要求:有必须控球本事,视野开阔,意识好
b、进攻后卫:2人
要求:有必须外线得分本事(远投、快攻),防守本事强,能放住对方重点队员
1、前锋(5人)
a、小前锋:3人
要求:类似控球后卫,可兼任控卫、大前锋
b、大前锋:2人
要求:有必须身体,内外线本事均衡、控制篮板球本事强
2、中锋:人数(3人)
要求:身材高大,内线进攻、防守本事强
二、日常训练
距离正式比赛时间较短,篮球基本功和身体素质提高不会很大,能够重点加强篮球基本意识和简单技战术方面的训练,大家理解本事强、进取性高,效果应当不错,准备活动必须要充分(热身、身体拉伸等),避免运动伤害发生
训练时间:每星期3次或以上,每次时间2个小时
1、篮球基本功
a、持球:
运、传(时机)、接(跑动接应、涉及无球时的跑动)、投篮(手法)、
简单持球进攻动作(顺步、交叉步、跳步、中锋背对篮的转身进攻)
b、无球:
意识、战术、跑动、掩护、虚晃、
c、重心脚问题:前转身、后转身
d、如何抢篮板球
确定、
后场防守篮板:转身顶人(先顶后抢)、
前场进攻篮板和发动快攻:冲抢(预判落点,近距离投篮落得近,远距离蹦得远,罚球时落在罚球线附近)
2、基本技战术
a、进攻
个人进攻和整体进攻、掩护
阵地进攻和快攻
阵地进攻:简单战术
快攻:篮板(护球、转身、传球)、第一接应(时机、接应路线、运或者传、传球比运球快)、第二接应(时机、接应路线)、快下(沿边线下、侧身跑、接球)、前场多打少(根据防守站位:竖着站、横着站)
破盯人(全场、半场)和破联防(二三、三二等)
b、防守
个人和整体(手臂伸开、增大防守面积)
人盯人:各人防守好自我的人,关键:人球兼顾,有球时的防守,无球时的防守(站位的选择,离球近、防守紧,离球远,防守远,能够协防、补防,中锋是最终一道防线,观察整个局势场面),换人要喊,需要呼应
联防:区域防守,每人负责好自我的区域,控制篮板球
二三
三二
二一二
一盯四联
根据对手的特点情景,选择防守的方式类型
3、身体素质
跑跳本事、速度、耐力
三、临场指挥
根据对手的情景,观察分析,对方的优势、弱势,如何制约对手,发挥己方优势,克敌制胜,做好和自我队员的沟通,广泛听取多方意见
篇5
篇6
爬行能锻炼宝宝全身大肌肉活动的力量,尤其是四肢活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是一种综合性的强体健身活动。爬行时宝宝必须头颈抬起,胸腹离地,用四肢支撑身体的重量,这就使手、脚及胸腹背及四肢的肌肉得到锻炼,逐渐发达起来,为以后站立和行走打下基础。
刺激大脑
爬行需要大、小脑之间的密切配合,宝宝多爬能够丰富大、小脑之间的神经联系,促进脑的生长。宝宝学会爬行以后,接触的世界更广阔了,这些也能在视觉、听觉和触觉上刺激宝宝大脑发育。
健康发育
通过爬行运动还能提高宝宝的新陈代谢水平,有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宝宝的爬行运动还可以让血液循环更流畅,促进了宝宝肌肉、骨骼的生长发育。
促进认知
爬行使宝宝开始主动移动自己的身体,开阔眼界。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宝宝多进行爬行锻炼,能增进母子间的交流,并促进宝宝语言的发展以及智商的开发。爬行给宝宝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乐趣,在爬行过程中,既能锻炼宝宝的意志和胆量,也有利于宝宝良好的个性培养。
训练爬行,分阶段
第一阶段:匍匐爬行6个月左右
大约在6个月时,宝宝会开始匍匐爬行,先从腹部开始缓慢蠕动,四肢不规则地划动起来,这是宝宝开始爬行的先兆。这时候,爸爸妈妈可以试着用手抵住宝宝的两只小脚,使得宝宝的腿呈现蛙形,爸妈用手在后面推着宝宝的双脚掌,使宝宝借着爸妈的力量以腹部为支点向前爬行。为了让宝宝更好地练习爬行,爸爸妈妈还可以和宝宝做一些游戏。
游戏支持 喜欢就过来抓宝宝喜欢鲜亮的色彩,当有颜色亮丽的东西时,他会目不转睛地看。并想抓在手里。这时,让宝宝坐在一边,爸妈拿一个色彩鲜艳的玩具,叫宝宝的名字,吸引他的注意力。宝宝俯下身爬过来时,爸妈向后退,等宝宝爬了三四下后,让宝宝抓到物品,并夸奖宝宝做得好,亲一亲宝宝。
抬腿动一动宝宝开始能匍匐爬行以后,爸爸妈妈需要帮助宝宝锻炼腰部和手臂的支撑力,这样才能让宝宝更快地学会爬行。先让宝宝俯卧在床上或者铺了垫子的地板上。爸爸妈妈用手轻轻地抓住宝宝的脚腕,慢慢地提起来,这时宝宝的背就会弯成弓形。头部自然后仰,再放下双脚,爸爸妈妈用手推宝宝脚掌,让宝宝向前爬行,可以每天做一次,每次坚持10分钟,这样一直坚持到宝宝会爬。在做这个运动时,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缓慢用力,特别是在抓宝宝脚腕时,不能用力过大过猛,以免宝宝两臂支撑不住碰伤脸。
声音在哪儿? 正在生长发育中的宝宝对声音很敏感,稍微有点响声就能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哗啷棒、带电子音乐的小玩具,都是吸引宝宝的对象。在宝宝身体不远处,摇动玩具,使其发出悦耳的声音,宝宝会因为乐声的吸引。想办法过来,而爬则是他唯一可以利用的方法。注意不要离宝宝太远,免得宝宝的注意力不在声音上。
第二阶段:手膝爬行7~8个月
宝宝在7~8个月的时候。就学会了用手和膝盖爬行,到最后两臀和两腿会伸直开来,直到用手和脚爬行。这时候,爸爸妈妈可以用双手轻轻扶着宝宝的腰部,让宝宝身体的力量都用在双手和双腿上,宝宝用手和膝盖支撑身体爬行,能锻炼好双手和双腿部肌肉。最好在宝宝的前面放些玩具等物品,引逗宝宝去拿,让宝宝在游戏中多练习才能更快地学会爬行,为以后的走路打下基础。
游戏支持 有竞争才有成就小宝宝的模仿能力极强,可为宝宝找一个会爬的小朋友来玩,当宝宝看到另外的小伙伴爬行时,他也就会模仿,很快学会爬。为了增加趣味性,爸妈可有意设计竞赛,在前面逗引。比赛练习的时间不要过长,防止宝宝的手臂支撑不住身体,碰伤了脸部。
宝宝也寻宝小宝宝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喜欢到处钻,发现角角落落里的小秘密。家里若是有条件,可以将床下或桌子底下打扫干净,床角和桌子腿用软垫包裹,在床下或是桌子底下,放上一些小玩具,给宝宝穿上袜子和厚实一点的衣裤,将宝宝放在地上,对宝宝说:“里面有个好玩的东西,去找找看。”宝宝的好奇心会驱使他寻找宝藏。床下或桌下如果太黑,宝宝会拒绝寻找,这时爸妈可打开灯,或是将桌布、床罩向上折,使光线穿过,甚至让宝宝隐约看到玩具的影儿。激发宝宝去寻找。
追着小球爬为了锻炼宝宝多爬、多运动,妈妈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个小皮球。球是易滚的,当宝宝一碰到球,球就向前滚。滚动的球易引起宝宝的兴趣,他会追着球爬行。开始爸爸妈妈要把小球滚到宝宝的面前,让宝宝学会滚球,跟着小球滚动自己慢慢追着球爬行。如果小球能带着响声应该更会吸引宝宝的兴趣,可以让宝宝坚持爬行的时间长一些。需要注意的是。球不要气太足,免得宝宝手一碰到,就滚出老远,使宝宝对追球失去信心。
第三阶段:手足爬行9~12个月
篇7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高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1999年开始在校内实施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Undergraduates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简称“URT计划”)。实践证明,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和良好途径。
一、大学生研究训练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1.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载体
学生在具有探索和创新性的大学生研究活动中,不仅增强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科技意识,还锻炼了实践技能,实现了从科学知识型向实用技能型的转化。大学生研究训练活动的开展会带动并营造起一种浓郁的积极向上的创新氛围,进而带动并引导更多学生投入科研实践锻炼。
2.大学生创新实践的主要阵地
大学生研究训练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突出了“创新”的主要特征,使得大学生研究训练成为大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主要渠道之一。同时随着每年项目的增多,参与学生的增多,大学生研究训练逐渐具有大众性和普及性的特点,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参与创新活动的舞台。
3.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
应用型大学或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不同于高职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其中一个区别就是学生的科研能力。开展大学生研究训练活动,不仅能增强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意识,同时对于提高其科研能力,特别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学生在各类科技活动实践中通过亲自动手和实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大大提高。
二、以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为载体培养工程创新人才的实践
1.建立二级管理体系
学校成立了校级和院系两级管理机构,校级管理机构由学校教学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组成,主要职责为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制订URT计划的有关政策、指导URT计划项目的实施、评审推荐申报市级项目和审定校级项目、监督项目资助经费的使用情况、对结题项目进行审查等。院系级管理机构主要由院系主管领导、教授、骨干教师、企业专家等组成,主要职责为研究、规划本院(系)的URT计划项目并组织申报、评审、结题验收工作,检查和监督本院(系)URT计划项目的执行情况,提出改进URT计划的管理建议等。为保证学校措施落实到位,各院(系)都设有URT管理人员,负责URT计划相关事务性工作。
2.完善管理制度
在总结多年开展URT计划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学校教务处修订了《大学生研究训练[URT]计划管理规定(试行)》,对项目的申报、评审、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以及经费管理等都给予详细说明,使项目过程管理进一步细化、规范化和可操作化,并将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固定为学校一项日常工作,保证了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的顺利实施,提高URT计划实施效果。制度的完善既有利于大学生研究训练活动的有章可循,又为大学生研究训练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3.搭建网络平台
由教务处牵头、计算机系和教务处师生联合自主研发的“基于Web的大学生研究训练网络管理平台”已于2008年试运行。网络平台不但具有宣传和交流功能,而且具有强大的项目网上申报、网上评审与日常管理等功能,规范了项目管理,提高了管理与运行的效率。网络平台使管理更加人性化,通过使用网络管理平台,学生和教师都能够随时上网课题及所需人员要求,学生可随时对课题进行了解,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和选择。同时这种允许所有学生和教师了解并参与的网络平台方式,扩大了大学生研究训练的影响面,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公平性;网上评审功能在空间上扩大了参与专家的范围,使评审更加客观、公正。网络管理平台还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管理人员和师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界面看到项目的进展情况,网络管理平台会根据每个项目预先制订的计划,自动发邮件提醒参与项目的师生近期该进行哪步研究了,也使管理更加人性化。通过URT网络平台学生在主动性、项目开发和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项目管理方面都能得到明显的提高。
4.建立激励机制
学校教务处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拿出专门经费支持大学生研究训练等创新活动;在本科生学习管理条例中明确科技创新获奖的加分规定,对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给予创新学分奖励,创新学分可取代相应通选课的学分;对指导教师则给予课时量津贴或奖金奖励,鼓励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指导工作中,充分调动了师生参与大学生研究计划的积极性。另外,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了解到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对于他们的学习、能力培养以及走向社会都有很大的帮助,如高052的一位同学说:“在研究该项目时,无论是专业基础课还是专业课的内容都只是对我们现在所学专业的基本概况,当涉及某一特定的专门的专业知识时,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需要我们更加细致的研究相应的合成反应机理等内容,大大提高了对所学专业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对专业的前景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这将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所从事的工作起到深远的影响。”高043班的一位同学说:“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在实验设计过程中,每一项工作我们都进行了细致的分工。在分工各司其职的同时,我们还相互帮助,通力合作。URT计划树立了我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大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在创造过程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学生的这些感受都无形中激励了更多还未参加进来的学生加入到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中。
5.校企合作,产学结合
为让学生积极地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学校将学术科研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联合校企,形成了联动的机制。学校鼓励广大教师和学生从实习单位或科研合作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的实际问题中开发研究课题,鼓励学生关注和思考社会生活、生产实际以及自身的学习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成自拟项目。各院系还积极建立了一批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创新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为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提供机会,使学生能在独立工作或专业实践中激发研究兴趣和创造性,在发现问题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另外,学校还鼓励各单位聘请校外企事业单位专家为URT指导工作组成员和URT项目指导老师,来加强大学生研究训练的企业参与度,从而使在大学生研究项目具有一定应用性,也有利于创新研究成果向社会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6.强化资源共享
学校要求各实验室(中心)面向开展项目研究的所有学生开放,提供时间和设备的保障,保证项目的实施。由于学生可以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参加研究项目,所以实施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有利于学校各院系之间的资源共享,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统筹利用。
三、实践成效与进一步思考
1.实践成效
项目实施十年来,共设立693个URT研究项目,有2145名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指导教师686人次,学校投入近200万元经费。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举办38场学生科技论文报告会,撰写科研论文400多篇,参与学校内多个网络工程项目建设等。我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数学竞赛、物理竞赛、ITAT模型车大赛等一系列竞赛中取得了好成绩,仅近三年就有376人次获奖,其中全国一、二等奖58人次,全国三等奖74人次,北京市一等奖22人次,北京市二等奖80人次。我校学生获得多项国家级实用技术专利,如智能机器人项目中开发出三种不同功能的智能机器人等。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我校设立的URT项目数和参与的学生数大大增加,由最初每年设立30多个项目发展到现在每年设立100多个项目,参加的学生数也由最初每年100多人增加到每年300~400人。学生在参加了大学生研究训练后,都感觉受益匪浅,如应062的一位同学说:“一年的URT结束了,这一年中我觉得自己收获很大,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都增强了许多。虽然这一年显得比别的同学要忙一点,玩的时间少一点,但是我觉得值得,因为我学会了自主创新。”
我校有许多学生因为参加URT项目而在出国留学和考研中受益,如计043的一位同学目前正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读研究生;如热061的一位同学:“在我今年申请出国留学的过程中,我参加URT计划项目的经历给我所申请学校的教授们很深的印象,在美国高校,教授们眼中学生本科时期的URT科研经历,特别是我们工科,是评判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能够有幸在本科时期参加大学生科学研究项目,为我出国留学深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参加URT项目的计051一位同学考上了北京化工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等。
另外,我校许多学生因本科时期参加URT项目而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如计043的一位同学进入北京金科润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URT组长)发展、计042的一位同学进入金蝶软件公司工作、计043的一位同学进入数字星空科技有限公司工作、计052的一位同学在清华大学网络中心工作等。
2.进一步思考
首先,与研究型大学相比,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如何定位和开展大学生研究训练。应用型大学或本科院校不同于研究型大学,更强调培养人才的应用性和科学研究的应用性和实用性,通过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能,为区域、地方、行业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由此取得的支持。所以学校开展大学生研究训练侧重点不应在纯理论和学术研究,而应以应用型研究或应用理论研究为主,鼓励学生进一步积极发现和开展面向企业或生产经营的项目。
其次,通过实施大学生研究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校内资源的共享,能否通过校际间互聘研究项目指导老师等途径,实现校际间的资源共享。当然这需要不同学校之间达成有关创新学分互认、相关课程替代等一系列保障制度。现在许多高校已实现校际间课程互选互认,实现了资源共享,大学生研究训练亦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另外,国内高校大学生研究训练仅仅局限于本校学生,有些高校甚至很少有跨院系招收学生的项目。而国外高校在此方面则显示了较强的开放性,如美国伯克利大学,其他大学的本科生科研机会向伯克利的学生开放,伯克利的研究机会也允许其他大学学生参与。这样有利本校本科生于吸收其他大学本科生的优长,从而开阔视野,全面成长。
再次,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生研究训练项目开展可分为两种,一是教师设立科研项目,二是学生自己申请立项,但组织形式都比较单一。比较起来,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科研训练形式显得更为丰富多样。能否扩展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研究训练项目,以满足更多学生的要求:如针对很多学生平时没有大块的时间去做项目实验这一问题,设立“暑期研究计划”,这也有利于学生跨院系、跨学校参加项目研究;针对由校外提供或由企业或校友资助的研究项目,可以设立“××企业基金”研究项目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设立不同层次的科学研究训练项目,如可以向MIT那样设立“良师益友计划”(Research Mentor Program,RMP),将从未参加过大学生科研训练(UROP)的学生与至少有一年经验的优等学生联系起来,后者向那些希望参加项目但没有任何技术背景的预备生提供经验,指导者可得到奖金,预备生不获报酬,但当他们正式申请时,可优先获得UROP资助。
四、结语
总之,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作为高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载体,为创新教育提供了崭新的平台。笔者通过对近年来所在学校开展大学生研究训练活动实践进行总结、思考和探究,希望更好地把握该项活动的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地推进学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使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魏志渊,毛一平.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4,(2).
[2]夏红卫.世界一流大学有什么――“伯克利理念”的启示[J].国际人才交流,2000,(9).
篇8
一、积极心态训练(20分)
1、自我暗示:每天清晨默念10遍“我一定要最大胆地发言,我一定要最大声地说话,我一定要最流畅地演讲。我一定行!今天一定是幸福快乐的一天!”(平常也自我暗示,默念或写出来,至少10遍。)(10分)
2、想象训练:至少5分钟想象自己在公众场合成功的演讲,想象自己成功。(5分)
3、至少5分钟在镜前学习微笑,展示自己的手势及形态。(5分)
二、口才锻炼(60分)
(一)每天至少10分钟深呼吸训练。(10分)
(二)抓住一切机会讲话,锻炼口才。(50分)
1、每天至少与5个人有意识地交流思想。(10分)
2、每天大声朗诵或大声讲至少5分钟。(10分)
3、每天训练自己“三分钟演讲”一次或“三分钟默讲”一次。(10分)
4、每天给亲人、同事至少讲一个故事或完整叙述一件事情。(10分)
5、注意讲话时的一些技巧。(10分)
a、讲话前,深吸一口气,平静心情,面带微笑,眼神交流一遍后,开始讲话。
b、勇敢地讲出第一句话,声音大一点,速度慢一点,说短句,语句中间不打岔。
c、当发现紧张卡壳时,停下来有意识地深吸口气,然后随着吐气讲出来。
d、如果表现不好,自我安慰:“刚才怎么又紧张了?没关系,继续平稳地讲”;同时,用感觉和行动上的自信战胜恐惧。
e、紧张时,可以做放松练习,深呼吸,或尽力握紧拳头,又迅速放松,连续10次。
三、辅助锻炼(20分)
1、每天至少20分钟阅读励志书籍或口才书籍,培养自己积极心态,学习一些技巧。(4分)
2、每天放声大笑10次,乐观面对生活,放松情绪。(4分)
篇9
根据区人武部批示要求,今年我街道民兵军事训练任务为27名,其中民兵干部11名,应急分队队员10名,14.5高机班人员6名,(各单位的训练任务数见附表)。
三、训练重点
今年民兵军事训练重点是组织好民兵干部业务培训,抓好民兵应急分队比武竞赛,完成好14.5高机班人员训练。
四、训练时间
民兵军事训练工作计划从四月上旬开始至六月底结束。4月份,在军分区国防教育中心参加军分区组织的14.5高班人员训练;6月份,在军分区国防教育中心参加区人武部组织的民兵应急分队训练;民兵干部由区人武部组织,时间待定。
五、要求
篇10
2、平板支撑
平板支撑需要很强的核心稳定能力,虽然看着简单,一动不动,但是此动作可以让你短时间内调动全身百分之70+的肌肉。锻炼时动作的要点,就是要保持躯干稳定不摇晃,脚后跟,腿部,臀部,背部和肩膀成一直线,不要低头、不要翘臀、不要塌腰即可。
3、垂悬举腿
在公园的单杠上,相信你看过许多人在这次动作。该动作锻炼,可以有效的感知到腹肌的拉伸,锻炼时候要注意不要让上半身摇晃,这也是锻炼核心稳定的一部分。
双手抓握单杠,肩膀下沉,收紧腹部,背部伸直,保持脊柱中立位,利用腹肌的力量将腿部抬高,为了防止其他肌肉力量代偿,双脚并拢或者交叉,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过多的肌肉参与,让你更能感受到腹肌的刺激。
篇11
赛艇运动作为一项对人体生理需求很高的项目,比赛时间较短,要求每桨都保持最大的输出功率,那么力量训练,是否能提高赛艇运动员的专项能力,是否能提高赛艇比赛2000米成绩,至今未见报道,本研究综合国内最新成果,对赛艇运动员的力量训练进行研究,以期找出传统力量训练对赛艇训练的影响。
2 优秀赛艇运动员的机能特点
优秀赛艇运动员的特点是腿部肌肉组织I类(慢性)纤维平均百分比。优秀赛艇运动员I类百分比约为70%,而普通人口为40%~50%。此外,甚至在赛艇运动员中,纤维类型成分似乎是一个辨别性变量,成绩越好的赛艇运动员I类成分甚至越高。世界高水平桨手测得的百分比高达85%,其余部分几乎均为IIa纤维,而有些专家研究表明,认为快肌纤维对“爆发性蹬腿”至关重要,在高桨频时,划船用力肌肉的收缩时间足以使慢肌产生最大力。因此,拥有高比例的快肌并不占有优势。相反,有些最优秀的赛艇运动员明显缺少快肌纤维。
美国的著名赛艇的专家哈格曼及其同行的两项研究认为,最大力量与最大赛艇运动能力二者之间的这种分离得到了一项研究的支持,该项研究对一组在非赛季期间,即进行负重训练又进行有氧训练的桨手与另一组只进行有氧训练的桨手作了比较。哈格曼博士从多年的有关研究结果中得出的结论认为:对赛艇而言,辅力量训练可能不仅不能提高生理和竞技运动能力,更重要的是,似乎很多力量训练会减损这些运动能力。
3 赛艇运动专项特点
在赛艇界,总是强调运动员要身材高大,有力量,有较强的无氧能力才能取得好成绩。大多数获胜的运动员都是身材高大力量型的,这些运动员训练的异常刻苦以获得更大的力量,但是对于他们所从事的运动项目来说,这并不是必需的。通常赛艇运动的比赛距离是2000米,根据人数,性别和能力的不同,所需时间5-8分钟不等。实际上更准确地说赛艇是一项力量耐力而不是单纯的力量项目。毋庸置疑,大力量是获得大的推动力和使艇高速前进所必需的。然而作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更应该考虑的是此项目的运动时间。从生理学角度上看,赛艇比赛所需能量70%是有氧供能,其余30%是无氧供能。因此,在训练中必须给予有氧以及心血管系统训练足够的重视。因为不论一名运动员或是一个艇的运动员身材以及力量多么大,如果缺乏有氧能力的主体也绝不会在比赛中获胜。
4 赛艇运动非专项准备阶段的计划
4.1 训练阶段安排
通常在冬训期间,进行长距离的水上训练,而调整训练也会放在冬训期间完成。由于光线及天气的原因,冬训期间的水上训练通常在测功仪上进行。进行大运动量训练时的运动强度要低,因为大运动量训练时,负荷强度不可能维持在一个很高水平。目前英国也有趋势效仿德国的模式进行训练,即低强度极大量的训练模式。这是有效提高细胞有氧能力的训练方法,而且这种长时间低强度的运动可以降体脂,这对于轻量级的运动员来说更有利。德国的生理学者在冬训的初期安排了90%以上此种方式的训练,正是由于德国赛艇取得了良好成绩,英国的教练们也开始将重点转移到这种长时间低强度的训练上来。虽然表面上看这些百分比是有些令人产生疑虑的,看上去在冬训期间没有进行多少高质量大强度的训练,但实际与夏训相比此类训练的量并不少。其原因是冬训期间的整个训练量要远远高于夏训比赛期。
任何成功的训练计划必须保证在全年中进行各种强度的训练。此处强调的只是训练重点的变化。低强度的有氧训练要全年进行直到比赛的前一两个星期。这可以使有氧运输系统得到良好的训练。同样的,高强度的重复性训练也要全年进行,从而提高最大摄氧量水平。然而,对于所有的运动项目来说,随着比赛日期的临近,要逐步降低运动量,而此时所有的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都已经完成。在比赛期,保持已获得的运动能力至关重要,因此要进行长划训练来保持肌肉的有氧能力,此外有计划的少量大强度训练有助于保持最佳竞技状态。
4.2 训练周安排
每一周的训练安排要合理,正如上面提到的,具体的安排应根据训练周在整个训练年度中所处的位置。长划训练取决于公里数,而强度训练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高强度长时间(用心率控制)可用于无氧阈训练;桨频稍低于比赛桨频,时间约为20-25分钟。此种训练还可以分割成重复的4个5-6分钟,或3个8分钟,或是2个10分钟。只要在心率控制的范围内,也可以进一步增加桨频。简短的说,强度稍大的训练可以用于提高无氧能力,就像用于改善技术一样。此类训练多在夏训期间进行,但是冬训中也不能忽视。
5 结论
篇12
学校田径运动队处于初创阶段,竞技水平、基本功不相同,而且身体素质并不突出,理论知识缺乏,训练时间少,因而面临重重困难。其优点是学生积极性高,具有吃苦耐劳、敢打敢拼的精神。在校领导的重视与关怀下,上下齐心协力,培养一支具有较强实力的队伍。四、训练次数与时间:
每天训练早晚各一次,每次1小时左右,每周训练五天,星期六上午训练。五、考核:
1、各专项要求每周一次到二次的计时跑。
2、学生按自己的专项每周进行一次考核。
3、每一个月底进行一次高要求的考核。六、训练要求:
1、学生训练课的内容、形式、节奏安排等,要求多种变化,各种练习手段尽量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爱好与兴趣。
2、训练必须常年系统的身体系统为主。
3、各种练习中,培养学生合理的用力顺序,爆发用力等。七、思想教育和管理:
要把训练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学校、懂礼貌、讲文明、爱吃苦"的品质,有计划地安排优秀运动事迹的讲解,加强跟班主任、家长、校领导的联系,使学生能安心训练,无"后顾之忧"。七、运动员名单:
陆思豪三(1)班李梦婕三(1)班张毅峰三(1)班
蒋福建四(3)班王中耀五(2)班陈莹六(1)班
陆莉六(3)班邹雄越六(3)班顾友优六(3)班
市集训点学生:沈思莹吴诚杰郑杉
后备学生:朱嘉雯三(1)顾希平四(1)班班庞凯强四(4)班八、具体训练要求:
准备期:(一周)
1、招集运动员,召开全队队员会议。
2、宣布训练制度纪律。
3、准备训练所需器材。
第一阶段:(2月):身体素质训练阶段,以身体训练为主。
1、以力量训练为主,辅以基本技术。
2、以柔韧性训练为主,辅以力量和耐力。
3、以灵敏性训练为主,辅以力量和耐力。
第二阶段:(3月):基本技术训练,巩固及提高阶段
1、以基本技术为主,辅以力量训练。
2、以基本技术为主,辅以柔韧性、灵敏性和耐力训练。
3、:基本技术综合练习。
第三阶段:(4月):专项技术、战术养成阶段。
1、以专项技术为主,辅以综合身体素质练习。
2、以专项技术、战术为主,辅以模拟比赛练习。
3、参加市小学田径比赛九、具体训练内容:
1、柔韧性的练习:
(1)两臂的平、侧、上等各方位的举、屈、伸、摆和各种形式的绕环练习。
(2)两腿的屈、伸、压、踢、摆、绕、纵横叉等练习。
(3)整个身体的各种屈、伸、绕环等练习。
2、协调性练习:
(1)各种徒手操,行进操练习。
(2)各种技巧练习。
3、速度、灵敏练习:
(1)原地高抬腿跑。
(2)加速跑60米左右。
(3)站立式起跑30-40米。
(4)各种快速反应练习。
(5)30米、60米计时跑。
4、耐力练习:越野跑,自然环境走跑结合练习,变速跑等。
5、弹跳力和力量练习:
(1)各种跳跃练习。
篇13
一、训练任务和时间
速度滑冰比赛时期的训练任务包括发展运动员的专项竞技能力和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分表现自己具有的竞技能力。
在准备时期训练的基础上,进入比赛时期后运动员应努力发展专项的竞技能力。速度滑冰的运动员此时此刻都应把对自己竞技能力影响最大、表现最集中的方面置于训练的首位,把最主要的精力用于发展这些能力上去。如:速度滑冰运动员的专项耐力、团体项目的战术配合及技术发挥等。比赛时期训练的第二个任务,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作好充分准备,参加比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已有水平,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达到全年的训练目标。
为了保证训练任务的完成,比赛时期的时间一般不应短于一个半月。运动员要在准备时期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专项竞技能力,特别是要在比赛中创造优异的成绩,则必须经历一定数量的比赛,才有可能抓住主客观条件都处于适宜状态的机遇,充分发挥自己的竞技水平。而主客观条件的状态受着许许多多可控的、半可控和不可控的因素的影响,因此,即使运动员运动员的训练状况十分理想,希望在一次比赛中就提高成绩或打破记录,成功的概率一般是不高的。
为了准备重大比赛尤其是全运会比赛,运动员比赛的成败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全力以赴,尽最大努力取得比赛成功。在计划安排上要注意:
第一,安排好负荷的节奏,使运动员的体能变化在比赛时处于超量恢复阶段。
第二,技术、战术的掌握达到高度熟练和自动化,但又不因过多的专项技、战术练习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对专项技术动作的超限抑制和重复泛化。
第三,通过适当的热身赛和其他适应性比赛,激发运动员强烈的竞赛欲望,而又不因过多的比赛引起运动员的厌烦,甚至对比赛的恐惧。
第四,采取各种措施激励运动员的进取动机,但又不能造成过高的激活状态。应使运动员保持适宜的兴奋性水平,以及既能最大限度地动员机体的潜力,高水平地参加比赛,又能保持高度的自控能力,有效地排除内外消极因素的干扰。
二、训练方法、手段和负荷特点
为了与准备时期训练方法的特点相联系,比赛时期训练发展体能主要采用重复法,发展技能主要采用完整法,并较多地采用比赛法,以便综合地发展与竞赛密切相关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和心理能力。在比赛时期,运动员在连续参加了大量比赛的情况下,要特别注意组织好赛间训练。速度滑冰运动项目赛间训练的主要任务,在于对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下恢复过来,重新凝聚力量,以理想的体能状态投入新的比赛。同时,对上一次或上一组比赛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利用短暂的赛间间歇,力求在某些短时间内能有效改善的方面,获得新的训练效应。
比赛时期负荷强度大而负荷量较小,负荷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第一,对于可客观测量的速度滑冰项目,训练的速度、高度、远度、负重量增加,而重复次数、训练的时间则明显减少。
第二,以对手为目标的一对一模拟比赛练习的比例增加,而无对手的个人练习的比例减少。第三,在个人能力的基础上依靠密切配合而表现出来的集团竞技能力决定胜负集体项目训练中,两三人的配合训练、全队配合训练和实战训练的比重增加,个人技术的练习比重减少。第四,心理稳定性对比赛有重要影响,在平常的训练中要注意其比重。
三、比赛时期的调整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