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单位内部管理制度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单位内部管理制度

篇1

(一)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假6个月及其以下的,其工资全额计发。

(二)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或当年累计)病假(含患癌症、麻风病、精神病长期病休的工作人员)6个月以上的,从第7个月起,工作年限在10年及其以下的,基本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按70%计发;工作年限11至20年的,基本工资按80%计发;工作年限21年及其以上的,基本工资按90%计发;从7个月起停发工作性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其他津贴补贴照发。

(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或当年累计)病假(含患癌症、麻风病、精神病长期病休的工作人员)6个月以上的,从第7个月起,工作年限在10年及其以下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和基础性绩效工资按应执行标准的70%计发;工作年限11年至20年的,基本工资和基础性绩效工资按应执行标准的80%计发;工作年限21年及其以上的,基本工资和基础性绩效工资按应执行标准的90%计发;其他津贴补贴照发。

1、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一年当中,事假累计在15个工作日的,按在职工资全额计发;超过15个工作日的,按超过的工作日扣发基本工资(工作日工资=基本工资÷21),其他津贴补贴和绩效工资照发。

2、机关人员连续事假在1个月以上的,从次月起扣发工作性津贴;超过3个月的,从第4个月起停发全部津贴、补贴。

3、事业人员连续事假在1月以上的,从次月起其基础性绩效工资按应执行标准的50%计发;超过3个月的,从第4个月起停发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全部津贴、补贴。

三、工作人员因个人原因经批准离岗学习的,机关人员在6个月以内津贴补贴按在岗时标准执行,超过6个月的自第7个月起,停发工作性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事业人员在6个月以内基础性绩效工资按其应执行标准计发;学习时间超过6个月的,从第7个月起,其基础性绩效工资按应执行标准的50%计发;学习时间超过12个月的,停发基础性绩效工资。

四、工作人员公休假、探亲假、产假、婚丧假期间,基本工资和各种津贴、补贴照发。

五、工作人员旷工期间按工作日扣发基本工资和各种津贴、补贴(工作日工资=月工资总额÷21)。

六、一年内病假或事假超过六个月以上的,当年不得计算工作年限。

七、因病长期请病假的人员。单位应要求其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要及时办理因病退休、退职手续。其中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参加工作年限满十年的,经过市级及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办理退休手续;而经过市级及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又不具备退休条件的,可以办理退职手续。

八、婚、丧假:正常婚、丧假按国家规定各给3天假期。晚婚者(男25岁,女23岁)另奖假15天(包括假期内公休日),特殊情况需要延假的,按事假办理。职工直系亲属(包括父母、岳父母、公婆)故去可休假7天,家属探亲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产假:按国家文件规定执行3个月,晚育和剖腹产者另奖(增)假30天;非计划内生育不给假,并按旷工处理。

第六章 车辆管理制度

篇2

其次是财务内部控制的意识比较薄弱。财务管理的关健性内容就是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可以促进财务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也是财务管理制度实施的重要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财务的内部控制意识薄弱,甚至财务人员对财务内部控制都缺乏理解。

还有就是在财务资产管理上的随意性。财务管理的核算工作以及各种出库、入库工作都没有录入账簿,相关的款项的来龙去脉无从了解。一般情况下会出现管账不管物或者是管物不管账,不能做到两者的产效结合。

最后则是财务管理预算上没有科学的方法。作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中心环节的预算工作,必须要有严格的系统程序。而且有些事业单位随着项目的增加,财务的预算越来越随意,最后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失控。

二、立足内部控制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基于内部控制角度,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完善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保障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财务管理。因此,我们要根据法律的规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准则,在财务的管理上接受内部控制监督,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工作作 ,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实现制度化,从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所以,要严格按照国家财务制度管理规定,不断地完善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在财务的开支上一定要经过严格的审批,培养财务人员的大局意识。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人文素养。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有扎实的会计基础以及相关的法律常识,财会人员在财务的管理工作上有着重要的责任。所以,行政事业单位一定要注重财务人员的资格审查和专业培训。首先是对财务人员的从来资格进行审核,财务人员不仅要有会计资格证,同时,还得要求从事财务工作的经验。然后就是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财务人员培训工作,行政事业单位要对单位的财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一方面提高其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对财务人员的人格修养也有一定的提升。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科学理财,树立新的理财理念,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上存在着很多矛盾,要处理好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转变观念,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财务管理。科学的财务管理理念,强调的是整体意识和大局意识,要体现出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性。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将财务的集中管理和专项管理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管理,由单位的财务部门进行了统一的核算之后,再实行相应的管理办法。

强化财务管理责任人的控制意识和责任意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人员要对单位的财务工作和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并做出系统完善的信息登记。单位可以实施奖罚分明的制度,鼓励员式人人参与,从而更好地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进行。

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建立财务管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明确有关责任人。有关单位要给出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使得有关人员以及全体员工都可以按照规定,严格要求自己,对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尽心尽力。保证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得以顺利进行,进行为企业实现信息化系统管理提供重要条件。

总结: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是我国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国内的经济有了全新的面貌。但是,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上仍需要加强,尤其是在财务管理上的控制和监督,这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然而,内部控制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发展的决定性条件,确保单位的经济运营情况,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奠定了基础。所以说,我们要注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加强单位的内部控制,完善财务管理体发,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曹.基于内部控制角度探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国经济研究学院.2010(2).

[2]丁彬.基于内部控制角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浅析.中国人民经济研究学院经济论从.2011(5).

篇3

由于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近来一直实行财政改革,并且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制度和管理也一直进行变化,在当前已经对于财政审批制度与预算制度有了比较好的建立。但是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却一直作为比较热门的话题而存在。要相对于其财务管理进行比较合理的控制,就必须要从内部管理方面来对其进行完善。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方面的管理是对于我国廉洁奉公、防止现象发生的最好体现,同时也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健全管理机制的有效手段。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内部控制是其财务管理问题上最为有效的管理手段,对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存在的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能够有效进行解决。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企业或者单位为了能够使得其经营活动有着更高的效率,更强的经济型,更可靠的会计披露资料、更完整的资产、更好的实行其经营目标从而在企业或者单位内部进行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自我规划、自我约束、自我调整等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内部控制能够使得企业或者单位的经济效益提高,经营管理得到改善,经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内部控制是企业和单位的经济管理的需要,在企业发展和生产的过程中逐渐改善。当行政事业单位有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就能够使得员工的工作更为规范,对员工形成一定的约束力,使得其单位的财务管理方面能够进行的更为顺利,财产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同时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责权更为分明,能够更有效地对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

一、我国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加强的必要性分析

在当前,由于经济一体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为了能够与我国经济的发展相互适应,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综合竞争能力有效提升,其必须要对于内部控制方面进行有效的提升。尤其是在财务管理方面,只有加强其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才能够使得整个单位的经济效益有效提高,综合实力增强,财务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质量提高,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最终有着整体的进步。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在经济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着极大的成功。但是在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中却有着诸多的问题存在。首先,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起步晚,发展快,所以其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尚未对内部控制方面形成相应的体系,财务管理和财务预算方面并没有完整的理论基础支持。其次,内部控制体制无论是在我国企业还是事业单位中,重视程度都不够。尤其是在事业单位中,对于内部控制活动并没有进行有效的组织。

在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质量进行提升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完善的、配套的内部控制体系作为基础。为了能够对于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相适应,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在我国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可以保持其先进地位,必须要对其进行完善的内部控制。但是在当前由于我国的事业单位中并没有对于财务管理形成一定程度的认识,内部控制更是松散,控制体系建设不完善,所以导致很多人可以通过控制体系的漏洞来进行一些不法的工作。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通过对于内部控制进行完整的建设,并且应用内部控制的方式来对其财务进行有效管理。

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

通过对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效果并不理想,财务管理中存在着非常多的漏洞。尤其是在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方面,因为管理上和制度上的疏忽,非常容易造成不法分子的趁虚而入。就整体上来看可以发现,虽然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有着非常大的进步,并且对于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也在不断进行创新,但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依然非常多。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其并没有在意识上将财务管理作为重点内容。并且其也没有按照自身实际发展的特点从内部控制角度来对于财务进行管理,内部控制的意识非常薄弱。并且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没有相关的内部保障政策,所以其在内部控制方面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二)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相关制度和政策

在财务管理的工作中,制度建设是作为基础与前提而存在的。只有当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有了科学的理论与政策的知道,财务管理工作才能够更为顺利地进行。但是就我国事业单位目前的情况来看,单位内部的责权并不是很明确,财务管理的程序设立不够完整,财务人员对于工作的了解不够充分,对于相关的条例和制度也没有充分的了解,所以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困难重重,非常混乱。

(三)财务管理工作不到位

通过对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方面进行观察可以发现,由于其对于财务管理工作并没有有效的重视,并且财务方面相关的规章制度建设也并不是很完善,所以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非常松散,其财务部门仅仅对于单位的资产进行支付与核算,并不能对于资金的流动、去向、决策等提供合理的依据。并且在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中没有相应的专业指导,财务预算往往都没有科学理论的支持。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事业单位的财政部门并没有规范的建设,相关人员并没有相应的工作能力和相关理论的指导,预算中往往会出现与其实际的发展不符等的诸多问题,预算有着非常强的随意性,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丧失了原有的约束力和权威性。

三、如何从内部控制角度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内部控制主要是从企事业单位的内部进行控制,根据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情况,由内而外进行管理,找到财务管理中出现问题的根源,然后通过对于企事业单位外部环境的分析来找到其财务管理过程中的真正发展方向,从而使得其财务管理能够在整体上得到提升。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来对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解决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一)增强内部控制意识,从思想上强化财务管理观念

在当前,之所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问题解决不彻底,与我国事业单位的全体员工和领导的意识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因为在财务管理的工作中缺乏相应的意识,所以其并不能有着相应的管理意识和自我约束意识来对自身的行为负责。最终造成的后果是财务管理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阻碍,事业单位内部对于财务管理参与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员工和领导责任感低。所以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要从内部控制的意识方面进行着手。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提出两个方面的建议:其一是对于员工责任感的加强,对于员工和各个单位部门的职责进行确定,并且在企业内部进行大力的宣传和学习,使得整体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和员工责任感得到提升;其二是通过法律的方式来对于员工形成一定的约束力,利用法律的强制性手段来对于事业单位内部进行硬性控制,从而使得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意识在整体上得到提高。

(二)完善相关制度和规定

通过对于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在其财务管理中并没有完善的规则和制度。并且现有的制度中有着许多问题需要修订和改进。所以,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质量的提高必须要对于其内部控制的制度进行完善,并且加强制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通过对于相关制度的建立,能够使得单位内部员工有着更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同时在制度中加入奖惩制度能够使得事业单位有着更良好的竞争环境,以便使得员工的责任感进一步加强。在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问题上,必须要对于单位中各个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特别是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必须要对于其职责范围和具体的工作进行有效的规划,以便防止因为责权不明而到来的财务管理混乱问题发生。同时要对于事业单位的审批制度和预算制度进行完善,在经济业务的问题上,必须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于财务管理相关的工作进行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出纳、会计二者不能够由一人担当,而且应该对于二者的关系进行明确,防止的情况发生。由此可见,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加强是非常重要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要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来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将责权问题剖析分明,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针对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没有先进的财务管理观念的问题,必须要对于财务管理的机制进行有效的建设,提高财务管理机制的约束力,使得相关的权利人员可以互相制约,共同发展。财务管理体系的完善能够使得单位内部的各种业务有着更均衡的发展,使得监督人员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使得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漏洞有效被消除,从整体上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进行管理和控制,使得不法分子钻空子的行为发生的机会可以最小化。

(三)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

在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方面的落后与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素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通过对于财务管理的专业性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有相关的会计证,并且如果会计人员等级比较高,就必须要有相关的等级证明,而且必须要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同时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要有相应的应变能力,在岗位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要不断对于新的会计知识和技术方法进行学习,以便全面提高个人的素质。所以必须要对于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才能够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的进步。

(四)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考评机制,加强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中,要想提高其财务管理的能力,还必须要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对于财务管理相关的考评机制进行完善,以便能够对于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更为有效的监督。同时,对于考评机制的建设能够使得事业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加强,竞争意识提高,能够对于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更为有效地解决。同时考评机制能够使得的问题得到有效的避免,使得监督与约束的效用最大化。

(五)增强预算管理控制力

行政事业单位要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对其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提升,就必须要建立相应的预算管理机制。要想对于预算管理的手段进行有效的控制,就必须要使得预算编制的相关规则进行有效的改进。首先要在单位进行各种工作的过程中,通过量化的方式来对于实际的工作需求进行记录,其次要对于各种活动的成本进行有效的核算,以便使得预算编制能够按照需求来进行。这样既能够对于各种活动的费用进行有效的满足,同时能够使得铺张浪费的现象得到避免。同时应该对于事业单位的领导关注度进行提升,在行政事业单位中,领导必须要按照该单位发展的趋势以及实际的资金情况对于以往的发展进行总结,从而提出新的一年的发展整体规划,以便使得预算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够有着更为明确的目标。在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科学合理之后,必须要对于预算管理的相关工作进行有效的实施和实时的监控,其各种工作都应该按照预算来进行,如果超出预算,就必须要对于超出的部分进行审批,以便使得预算有着其实际的效力。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能够使得该单位对于有效的事前计划,并且能够为该单位提出长远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使得事业单位有着更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为了能够使得事业单位中的各种工作开展有序,必须要对于资产管理方面进行严格的内部控制,才能够使得资产流失现象减少,使得资产的使用有着更高的效率。在我国事业单位中,必须要建立相应的盘点制度,从资产的采购到验收等的各个环节都应该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够最终保证资金的安全。同时应该通过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来对于资产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

四、总结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是作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存在的。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由于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非常明显,所以经济的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的。但是在我国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中,却明显出现了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脱节的现象。尤其是在财务管理问题上,突出表现为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内部控制机制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必要条件,其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方向以及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必须要通过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机制的加强来控制器财务管理。在对于内部控制机制进行完善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单位上下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合理的措施应用,来时的其财务管理能够有着更为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更为明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篇4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通过结合自身结构特点、强化岗位职责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来监督财务工作,它对于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要,有利于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廉洁度。因此,我们应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进行研究,力求找到能够完善财务内控的有效措施。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内控意识

内部控制意识是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大多来源于财政拨款,而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在资金使用方面没有详细规划,缺少节约意识,也不重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对内部控制一知半解,将其视作应付检查的需要,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杂乱无章。并且单位职工也没有内部控制意识,都是做表面文章,没有加强财务风险防控,导致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难以落实。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基础薄弱

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机构没有合理设置,也没有基于内部控制设立专门的机构,财务内部控制都是由财务职员监管,财务人员把它当作副业,没有专心做好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财务收支等工作也没有到位。其次,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比较少,专业水平也不够高,难以胜任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工作,制约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和完善。最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虽然拥有资金保管权,却没有资金支配自,导致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经费拮据。

(三)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缺少监督

如果一项政策在实行时缺少有力的监督,是很难收到成效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也是如此。内部监督能够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贯彻,但是我国并没有出台会计监督制度,也没有对各项内控事项进行财务监督,监督不力也是影响财务管理炔靠刂频囊淮笠蛩亍A硗猓我国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缺乏外部监督,审计、纪检和财务部门没有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进行严格的审计监督,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比较混乱。

二、从内部控制角度解决财务管理问题的策略

(一)增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意识

增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意识,对于保持财务管理健康、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稳定运行意义重大。首先,应加强对财务管理内控的宣传,尤其是单位领导要大力支持并参与其中,在单位形成良好的财务内控气氛。其次,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一项内容,对工作认真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工作懒散不力的予以惩罚,通过这种奖优惩劣的方法来激励财务人员重视内部控制工作。

(二)牢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基础

要想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就必须先夯实基础。其一,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内控机构,让专设机构去监管内部控制的实施,将财务管理各项事务与内部控制分离开来,与其他部门做到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其二,构建专业的财务管理团队,大力引进优秀的财务专业人员,让高素质人才参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同时要对现有的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让他们尽快掌握最新的财务管理内控知识,增强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能力。其三,合理使用财务管理内控经费,追赶时展的脚步,不断完善财务内控方法,引进信息化手段来加强财务内部控制。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监督

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加强监督非常重要,首先是加强内部监督,设立内部审计监督部门监督单位的财务活动,查找财务管理内控存在的缺陷。并督促其他部门反馈财务信息,对内部控制监督做到责任到人,一旦发现财务违法行为就要严惩不贷,在单位树立起威严和威信。其次是引进外部监督,审计、纪检和财政等部门要严密监督财务管理内控工作,严格审查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预算和财务账簿,对资金流向需要详细调查,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合法化。

(四)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

首先要健全财务内控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应在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点,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财务内控制度,对领导的工作职责做出准确说明,合理划分内部控制的业务流程和环节,确保每个部门都能贯彻落实,每位领导都能恪尽职守,让内控制度落到实处。其次是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对预算、审批、执行和评价等环节加强内部管理,实行动态的财务预算机制。再次是健全财务收支制度,详细记录每项资金的流动情况,做好财务登记,账簿内容要全面而清晰。最后是健全会计核算制度。通过制定这一系列的制度可以加强对财务的内部控制,防止财产流失或被挪用和贪污,有利于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健康运行。

三、结语

基于内部控制进行财务管理,这是行政事业单位监督机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实行透明的制度,加大监督力度,完善财务内控制度,才能让财务管理内控真正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副组长:杨 敏 任 旭

成 员:杨 奇 尤清贵 钟 明 易思铭

袁 勇 李卫兵 周 培 吴 密

(二)食堂管理领导小组职责1、每周对食堂进行两次不定期的质量、安全、卫生检查,填写《衡炎高速公路机关食堂卫生管理检查表》,并督促落实执行。

2、每月月底召开一次食堂管理会议:

(1)讨论存在的伙食问题;

(2)对食堂的运转状况进行评比;

(3)向机关全体员工公布当月伙食开支情况。

3、落实对食堂的饭菜质量、数量、价格和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实现服务员工的宗旨。

4、帮助食堂完善管理规则,使食堂操作运行有序可循。

5、及时做好员工与食堂双方意见的反馈和沟通。

(三)定期召开食堂工作人员会议1、传达管理处对食堂的总体要求。

2、向食堂反映员工的要求和意见。

3、帮助食堂提出整改措施。

4、依据食堂管理制度的有关条款,对食堂的不规范和不合格的工作人员提出相应的处罚通报和对工作表现突出人员做出奖励安排。

三、管理内容(一)员工就餐须知1、员工每日中、晚就餐标准为两荤、两素、一汤。

2、就餐一律按规定的时间在餐厅进行,无特殊情况,员工不得将饭菜带至办公室及宿舍等其他地方就餐。

3、严格按餐厅就餐时间进餐,餐厅开放时间:

早餐:7:30—8:00(监控分中心值班人员8:30前就餐完毕), 中餐:12:00—13:00, 晚餐:17:30—18:30(春冬),18:00-19:00(夏秋)。

如有因工作原因需提前或推迟就餐情况的,需提前30分钟通知食堂工作人员,否则发生的误餐等现象食堂概不负责。

4、员工打饭、打菜必须排队并自觉接受食堂工作人员的管理;

不准插队,严格禁止一人打两份或多份;

严格禁止替他人打饭、打菜,不在餐厅就餐。

5、就餐时要有良好的就餐礼仪,不得挥动筷、匙、叉妨碍邻座。

6、就餐时不得大声喧哗,未经主管领导同意严格禁止带小孩及亲属来餐厅就餐。

7、果核骨刺,余饭剩菜,不可随手弃置;

用餐完毕由

食堂清洁人员整理桌面,倒置制定桶内。

8、厉行勤俭节约,饭食吃多少盛多少,不够可以再添,杜绝剩菜剩饭。

9、餐厅内禁止吸烟及做除就餐之外的一切活动。非食堂工作人员禁止进入食堂操作间。

10、如有客餐,办公室须提前一天通知食堂准备。外来人员就餐实行报餐制,各部门必须在上午10:00、下午15:00以前与办公室分管食堂工作人员吴密衔接并通知厨房,由部门人员将外来人员带入餐厅就餐。同时做好外来人员报餐部门、报餐人数的详细登记,月底统一汇总按客餐标准向处财务报账。

11、未经报餐的外来人员,食堂工作人员可拒绝其就餐或采取收取伙食费办法,收取标准:早餐5元/人,中晚餐10元/人。

12、违反制度达三次以上(含三次),将给予通报批评。

(二)食堂卫生制度个人卫生1、厨房从业人员应体检、培训合格后,持有效健康证方可上岗。

2、从业人员每年体检一次,凡患有传染病均不得在食堂工作。

3、为了保证卫生操作、防止病菌由人体传入食物,个人卫生必须做到“四勤”(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换工作服、被褥)。

4、为保证个人卫生,上岗必须穿戴统一工作服。

5、凡备餐菜间(冷菜间)操作无论任何季节,均必须

穿戴工作服、戴手套、口罩。头发不露出帽外,不戴戒指,不涂指甲油,最好不留长发。

6、开饭前和上卫生间应洗手消毒,不得穿戴工作衣、帽进入卫生间。

7、上岗时不吸烟,不吃零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废弃物,不得对着食品咳嗽、打喷嚏。

环境卫生1、环境卫生范围包括食堂、餐厅、仓库、开水房及周边等环境。

2、环境卫生必须做到无杂物、无异味、整洁干净。

3、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做到每餐一打扫,每天一清洗,每周一大清扫。

4、加工结束后将地面、水池、加工台、工具、容器清扫洗刷干净。

5、每餐后,将餐车、餐台等及时进行清洁并用消毒液擦洗餐桌和地面。

6、每天对1.8米以下的玻璃墙、灶台墙体及门窗擦洗一次,每周进行一次彻底清洗。每周对碗柜及餐具进行二次消毒清洁。

7、环境卫生的状况,纳入食堂的卫生考核范围并与食堂工作人员工资、奖金挂钩。

食品安全卫生1、 禁止采购下列食品食物:

有毒、有害、腐烂变质、酸败、霉变、生虫、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物;

无检验合格证明的肉类食品;

超过保质期限食物;

无卫生许可证食品生产经营者供

应的食品。清洗、加工前先检查食品质量,对腐-败变质、有毒有害的食品不加工。

2、荤素食品分池清洗干净,荤素食品分开盛放。

3、青菜等容易残留农药的蔬菜须浸泡30分钟以上再进行洗、切。

4、制作肉类、水产品类应当尽量当餐用完,剩余尚无需使用的必须存放于专用冰箱内冷藏或冷冻。

5、食品充分加热,特别是肉类一定要烧熟煮透,防止外熟内生。

6、储存材料冰箱冷库不得存入变质、有味、污染不洁的食品,严禁存放化肥、农药、杀虫剂等有毒有害物品。

7、定期检查库存食品质量,发现变质食品或过期食品,应及时处理。

餐饮具的卫生1、餐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未经消毒的餐饮具不得使用。

2、须有安排专职餐具消毒员。

3、须设有单独或相对立的餐具洗消场所。

4、采用煮沸法、消毒柜等进行消毒。

5、餐具消毒必须按照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程序操作。

6、洗涤、消毒餐饮具所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必须符合食品用洗涤剂。

7、消毒后的餐饮具必须储存在餐具专用保洁柜内备用。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应分开存放,并做好标记。

(三)管理规定1、厨房所有需购物品都必须呈报办公室,再由办公室指定人员采购,购回单据按程序:办公室主管签字—领导审核—财务出纳处销账。伙食管理及食堂工作人员对各种票证及实物,要严格手续,妥善保管,定期清理,按月公布伙食开支情况,接受群众监督和有关部门检查。

2、厨房所购回之食品,由办公室每周不定期进行抽查,抽查内容:食品质量、重量。对不合格食品,拒收并按规定处理。

3、计划采购,严禁采购过期、腐烂、变质食物,防止食物中毒。

4、按时开膳,厨师应提高烹调技术,设置品种多样化,荤素搭配,改善员工伙食。

5、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拿走厨房之一切物品。

 6、餐具必须妥善保管,任何人未经许可都不能将其拿走供私人使用。

7、食堂物品统一由办公室造册登记。餐具必须每日进行一次清查盘点,除正常损耗外,清查有不足数目时需及时查明原因并追究责任。

8、厨房、食堂仓库等处的门钥匙应由专人专管,下班后应将门窗锁好。

9、厨房炊事设备由使用人负责安全使用,使用人必须对设备定期进行认真检查。

10、厨房人员每天结束使作设备后,应关闭煤气,蒸气,合上电器闸门。

11、提高警惕,搞好安全保卫,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厨房,严防贪污盗窃和破坏。

12、不定期对食堂设备进行检查,发现设备的不安全隐患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食堂工作的安全、卫生。及时添置有关设备,确保食堂工作的顺利运作。

13、食堂要经常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消除苍蝇、老鼠、蟑螂和其他害虫及其孳生条件。

14、保证按管理处规定的作息时间供应饭菜,耐心和气,热情周到,维护用餐秩序,讲究文明用餐。

15、食堂在重大节、假日期间丰富员工的伙食,就餐标准按十个菜安排。

16、在确保员工吃饱、吃好的前提下,根据下拨的伙食经费,食堂主管和大厨应做好经费节约工作,每月办公室在随时征求员工意见的同时按一定比例节约伙食经费开支。所节约的伙食经费用于食堂员工的奖励和员工的福利。

四、奖惩办法 奖励:凡无旷工、迟到、早退,未发生任何事故,服务态度优良的食堂工作人员,可参加奖励。

1、动脑筋、想办法、出主意、搞革新,提高经济效益(工作效率)有显著成绩者;

2、关心爱护公物,收旧利废,节约材料、燃料、水电等,有明显成绩者;

3、在劳动或工作中,主动抢重活、脏活干,或承担艰巨任务者;

4、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和避免事故者;

5、每月按食堂管理领导小组核准的伙食开支标准未超支的。

6、以月工作情况为依据,按工作岗位分工不同分三个奖励档次,大厨、主管为300元、200元、100元,其他为200元、100元、50元。

处罚:(一)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食堂工作人员取消当月奖励: 1、服务态度差,与就餐者无理争吵、打人者;

 2、不服从工作安排,谩骂领导,经教育仍不服从者。

 3、多吃多占,公私不分者;

不严格按照就餐方式执行,擅自更改就餐方式者;

4、劳动纪律差,上班时间擅离岗位,全月累计超过三次(含三次)者;

5、上班时间干私活者;

工作不负责任,造成损失浪费或发生差错,使集体经济损失在500元以上者(情节严重者另作处理);

6、饭菜不能确保质量,遇投诉者。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食堂工作人员扣发当月奖励的50%:1、对分派的工作敷衍、拖延、推诿,不按规定要求完成任务者;

2、上下班迟到、早退或工作(劳动)时间内随意离开岗位者;

3、工作责任心不强,不安心工作,出勤不出力者,工作上互相推诿者;

4、饭厅、操作间餐后未及时打扫擦洗干净者;

 5、在烹饪操作间抽烟者;

售饭菜时不穿工作服者;

售点心不用夹或不戴卫生手套者。

(三)有下列违反安全卫生操作规程的按规定处罚 1、食堂管理不善造成一般性事故扣除当月奖励,处罚200元;

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扣除全年奖励并处罚400元;

造成后果严重者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2、凡采购、加工、出售变质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发现一次处罚当事人200元。

3、生熟食品混放及生熟食具混用,发现一次处罚当事人100元。

4、餐具不进行消毒发现一次扣当事人50元。 

5、个人卫生:不穿戴工作衣帽口罩,操作时吸烟,手指甲长,工作时戴戒指、手链,炒菜时、打菜时掏耳挖鼻,发现一次扣当事人50元。

6、厨房、餐厅及规定的个人卫生包干区不做好卫生清洁工作,发现一次扣50元。

7、食物中发现死虫、死苍蝇及饭菜有异味,每次处罚有关人员各50元。

8、不按规定时间灭蝇灭鼠,每次处罚相关人员各50元。

以上制度请大家共同遵守。本制度由衡炎高速公路办公室负责解释。从201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制定目的为加强林业局食堂的规范化管理,提高食堂服务能力服务和质量,为全体干部职工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二、职责分工(一) 食堂管-理-员1、遵守财务制度,按要求做好用餐人员记录和收支流水账,月末递交财务作为成本核算的依据,按规定程序结算报账;

2、负责食堂所需主副食原料及每日菜品的采购,严把质量关,尽量做到品种多样化,精打细算,合理安排用餐量;

3、督促食堂工作人员搞好卫生,做到厨房、餐厅及周边环境的干净整洁,保证饮食安全;

4、经常对食堂电气设备、水电设施进行保养和检查,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相应采取措施;

5、管理好食堂炊具、餐具、桌椅、电器等固定资产,按需及时添置有关设备,确保食堂工作的顺利运作;

6、对统一购入的商品物资物品进行清点验收和入库保管,有需要时按规定凭单发放。

(二)食堂工作人员1、厨师:负责每日购入菜品的验收,按时准备一日三餐,注重饮食的荤素搭配;

确保物品在保质期内用完,不造成浪费;

负责厨房炊事设备的安全使用,杜绝意外事故发生。

2、副手:负责厨房、餐厅及周边环境的清洁卫生,经常保持室内外干净整洁;

做好菜品洗切、调料备用等等烹饪前期工作;

做 1

好厨灶具、餐具的清洗和消毒,每天用餐完毕要将餐桌收拾干净,椅凳摆放整齐。

(三)办公室负责人1、监督检查食堂安全卫生、饭菜质量、执行管理制度等情况,定期征求干部职工意见,针对出现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2、负责各种内部派餐申请的核实和确认,严格按照规定标准,及时下达派餐意见;

3、负责公务接待申报事项的签批,监督公务接待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四)财务室负责人1、复核食堂每月收支金额,审核报账单据,核定局机关干部职工在食堂就餐人数和单位应补贴费用;

2、根据实际需要提出接待物品采购计划,计划内容包括需购商品名称、数量、单价、金额、供货商等,报局领导批准后负责组织采购。

3、做好接待物品出入库登记,统计结存数量,定期会同食堂管-理-员、办公室负责人对库存物品进行盘点核对;

4、定期进行成本核算,严格控制支出,为食堂管理的规范化提出合理性建议。

三、管理内容(一) 内部用餐1、单位干部职工(含临聘人员)在食堂就餐,每月交纳伙食费100元/人,单位每月以150元/人作为福利予以补贴;

职工子女在食堂就餐的,若为高中以下(含高中)学生,每月交纳伙食费100元/人;

其他情况同视为职工家属,每月交纳伙食费200元/人。单位 2

不予补贴子女及家属伙食费。(补贴标准待定,后附测算方案供领导定夺)

2、食堂在法定、传统节日或遇其他特殊事项,如欢迎新进、欢送退休等集体会餐,由办公室通知食堂管-理-员适当安排加菜以丰富干部职工伙食,标准不超过每人每餐5元。加餐费用单独记账、汇总,及时报账。

3、集中人员加班、召开系统一般性会议等内部用餐一律在食堂安排,由召集部门填写《内部用餐申请单》,为期一天以内的由办公室负责人直接签批,一天以上的需报经局领导批准后交由食堂管-理-员具体安排。

4、工作餐费标准每天每人不超过10元,不安排烟酒;

会议餐费标准每人每天不超过15元,中午不安排烟酒。若只安排中午或晚上其中一餐的,每人每餐不超过8元。

5、食堂管-理-员要对工作餐费和会议餐费分别单独记账,结束后凭支出单据及用餐申请单向财务结算报账。

(二)对外接待①单位来客接待原则上在食堂安排,实行提前报餐制,由接待经办人填写《外来用餐申请单》,报办公室负责人签字认可并经局领导批准后交食堂管-理-员具体安排。

②报餐必须在上午10:30、下午16:30以前与食堂管-理-员衔接,提前通知食堂准备。由于接待经办人未按规定提前报餐而造成的误餐,食堂概不负责;

因此产生的一切外出接待费用,由接待经办人自行支付。

③食堂管-理-员要对接待餐费单独记账,凭支出原始单据及《外来用餐申请单》向财务结算报账。

④接待标准严格执行《独山县林业局公务接待管理制度》。

(三)物资管理1、每天的采购工作实行俩人采购制,由局机关各部门按月轮流安排一名工作人员与食堂管-理-员共同负责。

2、每日所购物品按品种、数量、单价逐一记账,月末结算报账,做到日清月结;

次月上旬公布上月收支明细,接受广大干部职工的监督。

3、食堂灶具、餐具、电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统一由财务造册登记,并定期进行清查盘点,除正常损耗外,清查有不足数目时需及时查明原因并追究责任。

4、食堂用具、设备等需购置和报废时,由食堂管-理-员提出购置计划,报财务室负责人签字并经局领导批准后,按相关规定程序和财务制度办理。

5、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拿走厨房物品、食堂餐具等供私人使用;

特殊情况确需带出使用的,须经食堂管-理-员同意,事后及时归还;

丢失、损坏的,照价赔偿。

6、购入的商品物资须填制《物品验收入库单》,食堂管-理-员、办公室及财务室负责人同时对实物进行清点验收后入库保管,三人在入库单上签字确认,由财务收作采购报账附件。

7、商品物资的使用须由领用人填写《物品领用申请单》,经财务室负责人签批后交食堂管-理-员凭单发放,并收回申领单保存至月末库存盘点时作为清查核对依据。

8、若有领出未用的物品,领用人须于次日上班退还食堂管-理-员重新入库保管,并在此前所填物品申领单“备注”栏处说明退还物品名称、数量等,由食堂管-理-员和退还人签字确认。

9、月末由食堂管-理-员、办公室及财务室负责人三方一同对库

存实物进行盘点清查、核对帐目,发现误差及时查明原因。

(四)报账程序1、月末由食堂管-理-员按职工、学生、家属不同人员性质分别统计当月就餐人数,连同个人交纳伙食费名单、收支清单等相关原始单据,由办公室负责人初审签字后再交财务审核。

2、收支单据由财务负责人审核确认,经主管领导审批签字后,出纳方可结算支付食堂费用。

3、食堂管-理-员对食堂收支账目要按常规用餐、接待用餐、会议用餐等不同情况分开记账。

(五)其他1、严格按时间就餐,食堂开放时间为早餐7:30~8:00,中餐12:00~13:00,晚餐17:30~18:30(春冬)、18:00~19:00(夏秋)。

2、如因工作原因需提前或推迟就餐的,需提前30分钟通知食堂管-理-员,否则发生误餐等现象食堂概不负责。

3、文明用餐,就餐人中不得在食堂内高声喧哗、打闹嬉戏。 

4、讲究用餐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乱丢乱倒垃圾;

厉行勤俭节约,饭食吃多少盛多少,不够可以再添,尽量避免剩菜剩饭。

四、本制度从2012年10月01日起执行。附件:①食堂×年×月常规用餐统计 ②食堂×年×月非常规用餐统计

③内部用餐申请单 ④物品验收入库单 ⑤物品领用申请单 ⑥物品领用流程

林业局食堂 年 月常规用餐统计

附件二

林业局食堂 年 月非常规用餐统计

林业局内部用餐申请单

附件四

林业局物品验收入库单

林业局物品领用申请单

附件六

管-理-员

审批人

经办人

(一)餐厅要建立卫生制度,认真执行《食品卫生法》,从采购、验收、操作等环节严格把关。严禁使用发霉变质的原料和霉坏变质的食品。

(二)加强宣传教育,使炊管人员充分认识加强卫生管理是防止食品污染,直接关系就餐人员身体健康的大事,食品卫生的因素主要是环境污染、食具消毒不严、厨具和个人卫生不彻底。因此,炊管人员必须执行卫生法,杜绝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提高法律意识和食品卫生意识。

(三)实行食品“五四制”。

1从原料到成品实行“三不”。即:采购员不买腐烂变质原料,保管员不收腐烂变质原料,加工人员不用腐烂变质原料。

2食物存放实行“四隔离”即:生与熟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食品与杂物、药物隔离。

3餐具实行“四过关”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

4环境卫生采取“四定”办法: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

5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六不”“勤洗、勤剪指甲、勤洗头理发、勤洗衣服和更换工作服。“六不”不用手拿食品、工作时间不吸烟、不随地吐痰、不对着食品和就餐都打喷嚏、不随地倒垃圾和脏水、不穿工作服上厕所。

(四)保证就餐人员专用餐具的保管和清洗,做到勤消毒,勤更换。

(五)落实卫生管理责任,厨房卫生由红案、白案师傅负责,餐厅等环境卫生由服务员负责,管理人员进行不定期检查。

(六)实施卫生责任追究,如发现违规操作及卫生不合格现象,第一次提出口头批评,如不改正则采取经济处罚。

工作场所要站立服务,注重个人仪表,按规定着工作服并保持衣物、鞋帽干净整洁。

操作间安全管理方面:各种设备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注意设施、设备的定期维修、保养,不得以任何借口损坏设备和浪费物品,如因工作散漫、粗心大意或违反操作规程造成损失者,由当事人负责赔偿,并视情节严重给予处罚。

厨师方面:1、厨师一定要认真认真执行食品法和各项卫生制度注意个人卫生,随时检查食品、器具的卫生,杜绝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2、负责厨房内工作区域的清洁卫生,负责厨房内所用设备及器具的维护保养。

采购员方面:采购人员所购零星及鲜活物品,必须由2人以上点验方可入库,购货发票需2人以上签字方可报销。以上工作由采购员、厨师及管-理-员具体负责。餐厅厨具及烟酒或成批采购物品报请后勤服务中心主管主任同意后,必须由2人以上进行购买。对采购物品入库时认真填写入库登记表,两人签字后,由主管主任签字方可入帐。

1、 所购鲜活物品及原材料严格把好卫生关及质量关,做到不缺斤短两确保以最合理的价格按时、按质、按量供应。

2、深入市场进行调查,开辟供货渠道,,降低食品采购的成本和费用。

3、定期检查冰箱、冰柜、仓库的原材料的存放情况,做到保证库存又不积压浪费。

4、 定期对餐厅卫生、门窗、电灯、动力电源进行检查,增强防范意识,保证餐厅安全。

服务员方面:1、 按标准布置餐厅,摆好桌椅,布置台面,摆齐餐具,为客人提供清新、整洁、优雅的就餐环境。

2、 确保所用餐具、酒具清洁、卫生、无破损。棉织品干净、挺括,无破损、无污渍。

篇6

(一)我国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

内部控制是企事业单位为了确保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经营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保证财务会计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可靠性,避免和降低各种风险,促使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实现单位既定的目标,在充分考虑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对所属单位和人员的行为进行制约和规范,对所拥有的资金和财产进行维护和有效利用而制定的一系列方法、程序和制度的总称。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政府就开始加大了对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推动力度。我国在1999年10月颁布了《会计法》,并在2000年7月的实施过程中明确提出了,我国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会计法》是我国第一部有关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要求的法律;在接下来几年,我国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一定的内部控制相关的条例和规范,在2001年6月,我国财政部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 试行)》两项规范,2002年6月中注协制定并且了《企业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并于2003 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内部控制审计》条例,2003 年证监会颁布了《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征求意见稿)。自此,我国的企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我国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取得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各种原因,企事业单位在经济活动运行中有关于内部控制制度这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在环境控制方面,对于一些敏感职位之间的职责分离还不明确;此外,企事业单位内部审核制度也不健全,存在重效率轻管理现象。这些情况在事业单位更加凸显出来。由于有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较少且业务量小的特点,就出现一人兼数职的现象,例如像出纳兼复核、采购兼保管等现象。缺乏一定的内部审计制度建立,缺乏专门的审计人员安排,完全依靠职工的诚信行为来自我约束,这样一来,使得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工作显得很是被动。

(2)在风险评估方面的意识淡薄,并且缺乏对绩效、获利及保障资产安全方面的风险意识。

(3)企事业单位内部信息沟通不顺畅,缺乏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系统制衡机制。

(4)企事业单位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提高对人员素质的审核,尤其是对于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审核及专业能力的审核。

二、内部控制的内容及目标

(一)内部控制的内容

内部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对企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筹资、采购和付款、实物资产、成本费用、销售与收款、工程项目、对外投资等经济业务活动的控制。

(1)在货币资金收支和保管业务方面,应当建立健全授权审批程序,对于货币资金业务不相容的岗位必须分离出来,不能统一办理。为了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性,企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应该是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形式。

(2)在企事业单位筹资方面,应当加强筹资方面的管理体系,确定合理的企业筹资规模和结构,使用恰当的筹资方法,确保企业筹资顺利进行,保证筹资款项合理充分的利用。

(3)在企事业单位采购和付款方面。确立相关的部门和岗位,建立健全的完善企事业单位有关采购和付款内部控制程序,对采购和付款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监控,确保采购决策透明。

(4)在实物资产方面,建立健全的实物管理资产管理体系,委派专门的工作人员,保证企业实物的申报、领取、保管等过程都有章可循,按照一定的企业规章程序来实施,防止出现偷盗、滥用等现象的发生。

(5)在成本费用方面,首先企事业单位要有一定的成本费用预算、核算标准,制定一定的成本核算程序过程,对成本费用的核算和分析体系。了解成本的组成,提出主要的成本费用项目模块,对其进行特殊管理。企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确保成本费用的真实性,确保费用有单可查。对于滥用和不法现象应加以严惩。确保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6)在销售政策方面,企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应当有明确的定价制度和收款方式,对于销售业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明确的职权界定,加强对销售环节的管理工作。

(7)在企事业单位的工程项目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建立健全的工程项目决策程序,确保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评标等工作可以按照既定的程序来完成。除此之外,企业还有具有严格的监管体系,防范工程发包、承包、施工、验收等过程中的舞弊行为出现。

(8)在对外投资方面,企业应当有专门的投资分析部门,制定相关的投资决策程序,加强投资项目立项、评估、决策、实施、投资处置等环节的管理,严格控制投资风险。

(二)内部控制的目标

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以下几点:

(1)建立健全的内部组织结构,满足现代管理的需要;

篇7

一、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上应用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是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财务管理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1)应用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事业单位资产的完整性,保证资产安全。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可以有效防止物资浪费、贪污、盗窃、挪用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2)有利于事业单位获得有效信息,保证会计信息及时、可靠。内部控制制度科学的对部门职责进行分工,制定明确的程序来管理,会计资料互相牵制,进而有效的避免出现错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3)有利于事业单位科学管理,依法办事。有利于事业单位预防和控制内部弊端,采取有效措施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形成了有效的监督体制,增强了单位财务管理的约束性,财务工作质量有保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各项工作。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现状

由于各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出现很多问题,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导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混乱,资金利用率低,影响事业单位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思想认识不足。我国事业单位中一些领导者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到位,在单位中单凭经验工作。财务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日常财务收支,扮演着出纳员的角色,不能发挥出财务管理的真正作用。领导者对财务管理的忽视,导致财务部门的权利算小,在实施内部控制时没有实际权利,内部控制无法进行。

第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缺少严格的监督,没有严格的资金使用制度。部分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资金管理松散的现象,在资金使用上没有严格的程序支持,而且缺乏监督,资金的利用率不高。

第三、事业单位内部资产管理缺乏科学性,盲目投资。提高经济利益是事业单位发展的动力,这就需要对外投资,扩大经营规模。然而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缺乏科学的资金管理模式,在对外投资的一系列工作程序上还不成熟,对外投资的盲目性较大。为企业投资带来巨大风险,有可能给企业造成损失。

第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预算控制工作方面做得不足。在事业单位预算控制方面,虽然在不断的改进,但是仍有不足之处。主要注意的有几个方面:(1)预算编制不科学。单位内部预算编制较粗糙,只是简单的对年度财务状况大略的总结,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细化到具体的部门。(2)预算缺乏严格的规划性。单位对预算控制不科学,缺少预见性,影响了预算的控制力度。

第五、财务人员素质不高,岗位分工不合理。目前事业单位也在不断发展,需要新鲜的血液支持,但新进的财务人员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专业素质不高。这些新进的财务人员多是刚毕业的学生,缺少严格的培训,工作经验不足,而且对财务工作的认识不够,非常容易犯错误,影响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

三、如何加强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制度的应用

第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包含了事业单位管理中的所有方面,因此在制定时一定要考虑周全,保证事业单位在工作的每个环节都受到控制,形成一个科学、完整的控制体系。

第二、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中心任务,在财务管理中有着重要地位,是事业单位各部门有效工作的重要保障。在预算编制上,细化每一个部门的工作,保证预算工作全面、有效的进行。在预算的执行上,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约束,保证工作完成质量。还要注意预算的调整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遇到问题,

及时解决。

第三、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健全监督审查机构。事业单位中财务人员是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者,起着重要的作用。努力培养出一批专业素质高,职业道德强,思想品质过硬的财务人员,是内部控制工作完成的有效保证。同时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完善的监督审查机构必不可少,有力的监督,严格的审查,有利于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合理有效的利用国有资产。国有资产是事业单位工作的不断向前发展的资金保障。有效的利用国有资产,就是事业单位蓬勃发展的表现。在国有资产的利用上,一定要制定科学有效的投资目标,在可操作性的前提下进行投资,降低投资风险,严禁盲目投资。

第五、加强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事业单位领导加强自身的认识程度,加大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宣传工作,在思想上统一认识,在行动上科学有效进行。

结束语: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促进国家的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随着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上面临着多方的考验。为了在新经济环境下有一个更好的发展,事业单位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加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应用。虽然目前内部控制制度在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还有所欠缺,但是相信在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后,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定会展现出全新的面貌。

参考文献:

[1] 罗雪红. 浅析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经济信息, 2010,(23) .

篇8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检查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现对单位信息流、物资流、资金流管理控制等制定的一系列相互协调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即在单位内部对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的可靠性有直接影响的经济业务实施的会计控制。

《会计法》第一十七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国家财产的交全稳定。财政部的《内部会计规范——基木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对内部控制的目标、原则、内容、方法等也相应地作出了明确规定。

事业单位内控会计制度认识、建立和执行的实际状况方面,总的来说还是较好的。但是,事业单位习惯用经验代替内控制度,对已建立的制度执行不力,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实际执行效果不理想,缺乏一定的约束力,重大事项决策和执行程序有一定随意性,部门预算在实际执行中约束力度不够。因此,加强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势在必然。

一、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意义

事业单位制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旨在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纠错防弊,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与有效运用,提高会计核算质量,促进单位各项方针、政策的执行。内部会计控制贯穿于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事业单位存在经营管理活动就必须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二、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认识有偏差

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健全,业务不够规范,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因领导重视不够,使制度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有的领导误认为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会计人员的事,出了事以我不懂会计业务为由,一切责任由会计承担。

(二)人员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参差不齐

人员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认识水平不一,其具体表现为:一是长期以来无论是正规教育还是继续教育,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内容没有提到重要位置,导致财务人员对内部控制知识掌握的少,执行制度困难;二是有的会计人员,虽然有一定的水平,但由于忽视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更新,风险防范意识较弱;三是有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出现贪污、娜用公款等现象,给单位和国家造成经济损失。

(三)会计信急失真

一些事业单位为了解决资金不足问题或者为了谋取小集体利益,往往采取随意处置固定资产、偷逃应缴国家税费等办法,要求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甚至采取欺上瞒下的做法,向主管部门或外界提供不真实的会计信息,使会计信息质量得不到应有保证、同时由于会计人员随意进行会计处理,不严格执行国家的政策,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随心所欲地进行错误的会计核算,导致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口径不统一会计指标的可比性极差。

(四)会计核算不规范

有些单位对原始凭证审核粗糙,原始凭证规定的内容填写不全。如有的发票内容笼统,甚至没有售货单位盖章;手续不严密,购买实物的凭证只有领导签批,没有验收人签字,而且有的领导签字过于随意;一些单位甚至自制原始凭证,格式和内容都不规范。有的单位固定资产账上有但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而实际使用着的某些固定资产却尚未作价入账,形成账外资产。另外也存在着不同单位的资产转移,却未办理相应手续,也未反映到业务台账中的现象。

三、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完善措施

(一)健全法规、保障督核体系健康有效

原始凭证是事业单位在经济活动与业务发生时取得的载明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情况的书面合法证明,是明确各级经济责任而进行会计核算的原始依据,在事业单位现实工作中各种各样的原始凭证问题并不少见:一是白条白纸或其他非法凭证;二是虚假无效发票;三是原始凭证内容不全手续不完整甚至出现无日期、无经济业务内容、无经办人的发票。因此要改善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的管理就必须健全事业单位内部稽核制度。要从制度上和管理体系上严格把关:一是要建立明确的各级稽核岗位和稽核人员普核责任制,执行对各种凭证的稽核工作,凡需进人会计核算系统的原始凭证都须首先由楷核员审核并加盖(合规凭证)或(不合规凭证)印章单位规模小会计业务量不大的稽核职能可以由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履行;二是要明确责任凡属经稽核员审核并加盖(合规凭证)的原始凭证如被财政部门和其他政府监督部门查出为不符合非法凭证而受到的经济处罚应由稽核人员负责,责令稽核人员负责协助追查原始凭证问题原因。

(二)明确职责分工和程序方法

根据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明确规定各职能部门的权限与责任,并根据各自的任务与特点划分岗位,即对每一个部门和人员在授予其权利的同时,必须明确其相应的责任,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控制的权利,并且要做到责任与利益挂钩、过失与处罚对等。要坚持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推行职务不兼容制度,保证单位内部机构、岗位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设置和分配,杜绝管理人员交叉任职。

(三)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

各单位在制定制度时充分考虑本单位实际,做到制度切实可行。要考虑控制投入成本和控制产出效益之比,只要对那些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大、影响范围广的关键控制点进行严格控制。对那些只在局部发挥作用、影响特定范围的一般控制点,其设立只要能起到监控作用即可,而不必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控制。防止由于一般控制点设立过多、手续操作繁杂,造成单位经营管理活动不能正常、迅捷地运转。

(四)实施事业单位预算控制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既包括预算编制,也包括预算的执行、监控以及事后对预算的考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价值和行为的双重管理。多年来,我国企业和事业单位对预算的要求和管理都不到位,特别是事业单位更是没有实质意义上的预算,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对部门预算的要求逐步提高,逐渐到位。单位的总体目标要靠各项计划去完成,各项计划中预算又是重中之重;单位的经营活动要在收入的预算中得到反映,各项业务活动要在支出的预算中得到落实。

(五)强化内部审计工作

实践表明,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当务之急就是必须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内审工作,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同时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是强化内部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有效手段,它的审计对象主要是原始凭证、记帐凭证、会计帐薄、会计报表等,实施内部审计又是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内容和方式,它的主要目标是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单位内部的各项规定的落实和执行情况,了解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单位领导,以便领导及时改进工作,完善制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内部控制已成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有效管理工具,行政事业单位也不例外。但是,当前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有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或者执行起来有漏洞;甚至有些单位根本就没有内控制度的现象十分普遍。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很多,但归根结底还是对内控制度的认识不够。

因此,首先要在思想上给予足够的重视,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职责分工和程序方法,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内部审计工作,切实发挥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事业单位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2]李定清.事业单位会计新探.财务与会计[J].北京:中国财政杂志社,2003,(4).

[3]尹款梅. 加强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初探[J]. 当代经济(下半月),2006,(6) .

篇9

(一) 内部控制含义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

内部控制是由单位管理层及员工共同采取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它的意义在于保证单位在合法经营、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的基础上,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单位实现发展。

(二) 内部控制的特点

内部控制是一个持续发展和改进的过程,它贯穿在单位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随着单位经营管理的新情况、新要求而改进。它由单位中各个层级的人员共同实施,包括单位负责人,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每一名普通员工,都对实施内部控制负有责任,单位负责人负责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有效性实施;虽然,内部控制的方法和措施在形式上表现为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有助于及时识别和处理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信息报告质量、资产管理水平和法律遵循能力,实现经营目标,但因为内部控制固有的局限、管理层的逾越及串通舞弊等原因,难以确保成功。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状况

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没有覆盖到单位的所有员工和全部业务环节,存在现金流转不通、固定资产管理混乱、不按规定使用专项资金、不按规定保管印章、账簿与实物不符、银行对账单只由出纳一人对账等问题。总而言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存在以下问题。

(一) 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够

大部分单位内部控制领导对财务部门不了解也不重视。在实际工作中,财务部门仅仅充当“出纳员”的角色,只负责日常账务处理,没有真正起到理财的作用。例外,很多单位内部控制领导认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来源是财政预算拨款,不需要进行资金管理,只要按规定编好预算、取得资金和使用资金就可以了。

(二) 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单位内部分工不明确,各部门没有定岗定责,没有坚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和互相牵制,以达到会计内控的目的;二是没有依据《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与《会计法》,结合有关部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三是内部监督较弱。内部审计部门或者内部审计人员对单位内部控制的执行、财务管理情况检查和监督流于形式等。

(三) 没有建立符合本单位特点的内部控制制度

有些单位由于内控制度不完善,在实际操作中仅凭经验、口头文件办事,这样往往分不清责任,容易造成同事之间的矛盾。还有一些单位虽然制定了一些会计内控制度和办法,却因陈旧滞后、不完整等原因没有执行,有等于没有。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柔性化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内部控制的柔性化管理就是在遵循内部控制基本程序的基础上,结合行政单位自身情况和外部情况予以适当变化的实施内部控制。它具有如下意义。

(一) 更好的保护资产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资金,用好、管好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是实现依法理财工作的基本前提条件,而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使单位在财务工作中有据可依,做到科学化的财务管理和规范的收支,以减少财务工作的随意性,避免资产的流失,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为实施依法理财奠定基础,保证政府依法理财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 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内控制度通过科学的岗位设置、制定和执行规范的业务处理程序,使会计资料在相互牵制的条件下产生,这样可以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进而防止错误和弊端的发生。有些单位没有健全、有效的内控制度,致使会计资料在传递过程中失真,进而导致其他问题的发生。所以,科学、健全的会计内控制度是保证单位会计信息可靠、准确的基础。

四、柔性化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措施分析

(一) 加强内部控制环境的管理

1、强化内控意识

目前,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因为对内部控制知识缺乏基本了解,对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够,认为其可有可无;有些单位尽管制定了各种内部控制制度,但由于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实施也只是流于形式;还有些单位负责人过分夸大了内部控制的作用,认为只要实施内部控制,就可以高枕无忧。这些认识都太片面。良好的内控意识是内部控制制度得以健全和实施的重要保证,所以,有必要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普及内部控制知识。这个可以通过政府部门组织内部控制研讨会实现。只要意识到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才能在遵循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控制对象和控制环境进行柔性化管理。

2、科学设置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有限,从而导致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职能和岗位设置不科学,职责不清。记账、保管、经济业务决策人员相互之间没有分离制约,存在出纳兼复核、采购兼保管等现象。

健全规范、相互制衡的组织结构是一个单位建立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前提条件。规范的组织结构主要包括以下两层意思:①岗位设置要使不相容职务相分离。不相容职务包括授权与执行某项经济业务;执行某项经济业务与审核该项经济业务;执行某项经济业务与记录该项经济业务;保管某项财产与记录该项财产等。②组织机构之间要能相互控制。部门之间既要有相应的职责和权限,又要保证同一项业务经过每个部门,以便于各部门之间相互检查和监督。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合理设置职能部门和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各负其责、便于考核、相互制约的结构机制。只有完善了内部控制体系,才能保证内部控制的柔性化取得良好的绩效。

(二)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1、 强化预算控制

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部门资金使用都是根据上一年的部门预算来执行,因此,预算控制对行政单位来说尤其重要。强化预算控制就是进一步完善预算控制体系,更加合理的确定控制标准;完善部门预算制度,尽量扩展部门预算的实施范围,并严格化预算的调整和追加程序。

2、 加强会计核算和监督

加强会计核算和监督就是在严格经济业务的审批手续、经济活动的会计核算制度、财产物资的保管制度、内部稽核制度等会计基础工作的条件下,提高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3、 强化内部审计工作

实践表明,规范化和制度化内部审计工作是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首要工作,同时也是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强化内部会计监督的有效手段。强化内部审计工作就是,在加强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审核的基础上,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单位内部的各项规定的执行情况,了解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反馈给单位领导,以便单位及时改进相关工作。

4、 加强财产保护控制

为确保财产的安全和完整,行政事业单位应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财产的直接接触。加强财产保护控制,一方面要求建立完善的实物财产采购、验收、入库、领用、计量制度,妥善保管涉及资产的各种文件资料,避免记录受损、被盗、被毁。尤其是在计算机处理条件下。另一方面应该明确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程序,以便及时发现资产管理上的错误以及浪费,保护各项财产的安全与完整,进而改善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

5、完善授权批准控制

授权审批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方法,它要求单位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业务经办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这样可以保证单位所有的业务都能按照既定的方针进行,防止某个部门或个人。

授权审批控制分为常规性授权控制、临时性授权控制和集体决算审批或联签制度。常规性授权是指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既定的职责和程序进行的授权;临时性授权是指在特殊情况下进行的应急性授权;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是在制定重大决策时进行的授权方式。完善授权批准控制,就是明确规定三种授权审批控制的界限和责任,确保单位重大的经济业务事项通过集体研究和决策,防止某些部门或某个领导独断专行,造成损失和浪费。

内部控制制度是内部控制实施的具体依据,也是柔性化管理取得极小的前提保证。完善了内部控制制度,柔性化管理才能得以展开。

参考文献:

[1]姜晖.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探讨.现代商业,2010;17

[2]穆童.浅议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9;10

[3]段卫.试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大众商务,2009;07

篇10

一、引言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发展一般面临二种选择,一是如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二是如何协调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由于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是建立在内部协调性基础上的,因此,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最基础性的工作。在内部这方面,前面的分析介绍可以看到,日本模式在这一内容上堪称典范,为我们提供了日常管理中严格加强控制的良好范本。

传统的观念认为企业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更新这种理念,认识到加强内部控制其作用和意义在于,通过财务监控作为切入点,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财务监控体系,以企业最终经营成果为内部控制的依据,从内部控制的主体入手,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创新和发展,推动企业不断前进。

二、原有内控制度弊端

多年计划经济的影响下,研究院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全,执行不力等弊病比一般的企业更为严重,内部控制制度较多浮于表面,成为形式。管理层次和机构的膨胀不仅没有增加效率反而导致组织臃肿、流程复杂、信息不畅,大大制约办事效率,人为因数过多对制度执行大有影响,管理不严、信息不准确甚至错误由此而生。久而久之,内控制度更体现不出什么作用,成为一纸空文,加之没有随着经济业务活动的开展不断更新。不少制度完全已经不适应当前发展需要,既不便于管理,还制造了矛盾。建立健全新的内控制度成为财务管理制度中最为迫切的重要内容。

其中,有效的成本控制和财务监督需要特别予以关注。

研究院在改制之后对各业务部门实行经济责任制,签订经济责任合同,定下年度经济目标和管理费上交比例,以完成经济任务作为考核指标,其余各方面不加考核,将较大的自下放到各业务部门。这种管理制度,一方面在几年来起到了提高部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作用;另一方面财务管理监督力度也被削弱了。各业务部门各行其是,财务报销审核权力掌握在部门领导手中,为人为操作提供了很大空间,非常不利于监管,院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间矛盾重重;统一的成本控制措施无法推行实施,必要的监管制度形同虚设,税务补缴税工作一度引起很大震动,如何加强控制、监管,强化内部控制已经成为必须之举。

三、内控制度设计

在此针对研究院矛盾最大的两个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内控制度设计的重点内容:

(一)成本控制

实行成本控制的目的在于降低成本,这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降低成本都可以增加利润。即使不完全以盈利为目的的国有企业,如果成本很高,不断亏损,其生存必然受到威胁。同时这也是增强市场竞争力、求得生存得主要保障。外有同业竞争、政府课税和经济环境逆转等不利因素,内有职工改善待遇和发展的压力。企业用以抵御内外压力的武器,主要是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创新产品设计,增加收入。提高价格增加收入的方法绝对不是好的选择,无异于饮鸩止渴,而降低成本可避免这类压力。

成本增长超过收入,利润成负数,这样的结果显然不利于发展。控制成本、降低成本是当务之急。严格的成本控制并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但控制总是必需的。以日俱增的车辆使用费、招待费与设备资产的陈旧、多年亟待更新形成反衬。控制浪费成本,加强必要成本支出是当务之急。建立成本控制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a.组织信息系统。这是进行成本控制核算的核心。成本控制系统应由预算、执行控制、分析评价、业绩考核报告几部分组成。预算是控制信息的出发点。业务部门作为成本控制的责任主体,也是组织信息系统的基础,在进行年度财务预算时根据上年费用成本支出对本年成本支出进行估计,财务部门结合实际经营情况和全院发展目标予以审核,再报院管理层进行批准,确定下来的预算支出数即为年度控制目标。

b.执行控制系统。这是财务监督的重要内容。下文将深入研究讨论。

c.分析评价系统,即考核制度。这是控制系统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考核以业务部门的差别而定。要结合部门收入、净利润,成本支出预算目标等各项指标进行比较、考核。从整个部门到部门主管、员工的业绩考核都以此为依据。这个任务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并做出相应的成本控制报告,形成一个正式的报告制度目的在于使各级部门清楚的知道业绩被衡量、报告和考核的结果,既要显示过去的工作状况,又要提供改进工作的线索,指明方向,同时为各级主管部门纠正下偏差和实施奖惩提供依据。控制报告的需要提供出这些详细信息:完成了多少,应该完成多少,两者之阃的差异和原因,达到预期目标与否,完成得好不好,责任归属在何处都应该予以指出。

d.奖励制度。这是维持控制系统长期有效运行的重要因素。员工的工作努力程度受业绩评价和奖励方法的影响。奖励可分货币奖励和非货币奖励两种形式,惩罚是一种负奖励。

(二)内部监督

加强内部监督就是加强内部控制,这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一股说到财务监督总会谈到税务、工商。审计等上级部门的监督,在这里我们要研究的是内部控制中的核心制度,企业内部自身的财务执行监督。这在一定程度而言几乎决定了整个内部控制的成败和企业的存亡。内容涉及企业财务管理各方面:预算、收入、支出、资产、负债、净资产等各方面。加强内部控制、财务监督,致力于消除隐患、防范风险、规范经营、提高效率为宗旨和标志,建立全方位的财务控制体系,多元的财务监控措施和设立顺序递进的多道财务控制防线。使财务监督、内部控制渗透到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与组织管理的各个层次、生产业务全过程、各个经营环节,覆盖企业所有的部门、岗位和员工。对于严密有效的财务监督对于确保企业各项业务的健康运行,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和发现、及时纠正各种欺诈、舞弊犯罪行为,规范会计行为、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都有着重要作用。

研究院尽管在财务制度上对收支报销都有相关审核程序,但一向人为操作因素过多,有规则不依,监管不严,监督无力,报销环节主要由业务部门自己掌握。财务审批流于形式。唯一的监督途经在这里也形同虚设,完全谈不上事后的监控措施、事前、事中的监控手段、策略;约束手段和激励的安排;财务上资金流量、存量预算指标的设定、会计报告反馈信息的跟踪都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严密体系,其监督作用几乎难以实现,很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为此,建立健全有规章制度可依的长期监督制度评估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情况很有必要。具体实施建议如下:

一是树立财务内部监督理念,保证财务管理的内部监督力度。具体方法有:a.组织机构协调。严格遵照《会计法》要求,明确企业法人职责,加强财务监督宣传,按照一定的组织程序和规则,将财务监督权层层具体落实至相关部门;b.行政方法。行政命令对推行监管最为有效,通过授权、命令、干预等方式对各业务部门的财务行为进行干预,凡是超过预算的成本费用支出、不符合常规的收支一律报经管理层审批;c.政策方法。通过制定企业统一的财务政策和会计政策,如现金收支、原料采购、技术服务、投融资、折旧和费用摊销、资产处置、收益分配等政策,对各单位、部门的经济行为进行规范、激励与约束。

二是在制度执行中进行严密监督,全方位控制。财务执行机制是财务部门行使财务执行权力的制度安排,涉及到财务部门如何开展财务活动、获取财务利益、控制财务成本等问题。

三是双管齐下,保证监督长期有效实行。两方面的工作必须同时开展:一是财务部门对各单位、业务部门财务行为自我监督机制,即通过强化财务部门、管理层的财务决策、执行权力与其财务责任和利益的对称配置,促使财务部门承担其财务行为的经济后果;二是加强对财务主体的责任耳标控制和财务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

四是提高人员素质,提高监管水平。制度和人缺一不可。对会计的要求不仅在于熟悉一般帐务的处理操作,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也是必须的。业务素质与职业道德素质二者兼备才能真正在企业内部控制、财务监管中发挥作用,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

篇11

(三)业务处理更加高效、快捷。拥有一个完善的系统,紧密的管理体系,各级之间没有牵扯而又紧密联系。各级工作岗位人员分工明确,这样能够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实现“1+1》2”的效果,既能独立完成工作又能紧密联系,实现独立与团结的结合。一个企业的发展取决于一个管理者的水平,有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胜过无数的人群讨论;拥有良好的决策和及时采取正确的方案,甚至能决定一个公司的命运。

二、如何进行正确的内部管理控制

(一)成立内部调控部门进行专业负责。大多的案例已经显示是公司管理内部机构不完善和管理不当的结果。如何正确严格的确保大家遵守公司管理制度,需要成立专业部门进行负责。内部控制管理监测部门每月或每周进行不定时的人员抽查,;不定期的考察公司人员对公司制度的态度。由于公司人员制度意识的淡化,需要监控部门进行培训和思想教育提醒;每周或每月做一统计报告,并做出奖励以及处罚措施。让大家从思想从根本上正确认识到遵守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二)建立科学创新的内控管理机制。正确的管理体制的建立一定有一套理论,不是凭空产生;具有一定的理论效应。首先,保险公司制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行业不同分析建立;任何一个小公司要想做强做大,不仅根据自身情况发展而且需要完成最基础建设。每一个公司都要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有自己的信仰等。从公司整体到公司局部到公司专业调控机制,都要以基础加创新的模式来加强公司的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

篇12

企业的数量为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中小企业所创造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生产的产品占社会销售总额的60%,上交的税收超过总额的一半,提供了全国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小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对于提高我国经济建设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如何保证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且紧迫的课题。本文拟从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的角度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进行探讨。

一、内部管理制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与保证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指企业在生产运作、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等各方面进行规范管理的规章与准则。企业制定内部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员工的行为,使企业内各项活动行之有效地进行,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企业中个人和组织机构的行为规范,制约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调整着企业中人与组织间的关系,规范和决定着基本工作过程和程序,进而决定了企业的管理状况与管理水平。企业通过管理制度进行管理有利于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避免管理过程中的随意性和过分依赖个人,也可以避免人际关系对管理的影响,使管理行为更加客观规范。

(一)内部管理制度是企业实现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工具

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条件。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拥有包括人力资源、材料、资金、机器设备、土地等有形资源和包括信息、技术、商标等在内的无形资源,企业通过上述资源的相互作用与整合,产生增值,实现营利。企业资源的优化组合离不开科学的管理,而实现科学的管理需要有科学的管理制度作保证。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通过调整企业内部关系,明确资源优化配置与组合的原则和方法,形成良性的生产工艺流程,使企业的资源得到科学的配置与合理的利用。

(二)内部管理制度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序开展的基本条件

内部管理制度是对企业活动秩序的总体设计,是对生产管理流程及流程关系的总体设计,是企业运营控制的依据。作为经济组织的企业,其活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某些细小环节偏差的叠加就会酿成重大的失误,严重影响企业的效率。企业要消除总体目标的偏差,就要求每一项生产与管理活动都要有活动的具体标准,这就需要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控制,把工作标准的执行情况与标准本身进行比照,发现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通过及时纠正偏差,改进工作,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高效开展。

(三)内部管理制度是企业财产物资安全完整的重要保证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涉及到企业的各种经济资源,在资源的取得、使用、出售、报废等多个环节中,任何一

个环节的失控都可能造成企业资产的流失或损失。规范完善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可以使企业的各项资产在使用、流转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制度的规定进行操作。通过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减少直至杜绝资产的跑冒滴漏及各种损失的发生,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保护所有者权益免受侵害。

二、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现状不容乐观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组织结构简单等特点,使其具备了经营灵活、反应迅速、能够

及时适应市场等特点;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管理水平低下,效率偏低的特点。由于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缺乏有效的、完整的内部管理制度,造成企业的经营稳定性差,经营管理也不够规范。目前中小企业在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存在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制度不健全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二是虽有相关管理制度,但制度内容涵盖不全,达不到制度管理的作用。从我们对河北省中小企业的随机调查结果显示,河北省中小企业中的大部分企业仅仅在员工考勤制度、奖励制度、财务制度方面有较详细的规定,而在企业销售制度、人事招聘管理、人事分工、职工培训、广告策划、办公室管理等方面不够完善。

(二)执行不力

一些中小企业建立了规章制度,甚至每个科室、部门都有一套成型的管理制度,看起来比较规范,但在执行上,往往变成了一纸空文。有些家族式民营企业,企业规模小,经营业务比较简单,员工也较少,企业日常管理往往采用“家长式”管理方式进行,销各项活动以家长的意志进行,如果家长能力强,则企业管理比较好,如果家长能力稍差,或工作任务太重,则往往忽略管理,给企业的健康有序运行和良性发展带来隐患。

(三)时效性滞后

中小企业往往是成长较快的经济体,虽然一些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科学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规模的扩大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也势必出现一些不适应的问题,对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造成不利影响。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首先是企业对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许多中小企业管理层对于制度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不重视经济活动中至关重要的内部管理和控制机制的建设。一些管理人员满足于已有的制度,认为只要能够照章行事就行了,至于规章制度是否合理、原有的内部管理制度的内容和方法是否能够满足新形势下生产管理的需要,则很少去考虑,更谈不上去建设新的管理制度。其次是法制观念淡薄。在日常管理中习惯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没有形成规范的管理体系及运行机制,往往是“人治”大于“法治”,领导者一人说了算,在这种情况下内部管理制度就显得可有可无,执行乏力。最后是管理者管理水平不高。由于许多管理者没有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不熟悉管理制度的内容,不知道如何去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也不熟悉如何去利用企业管理制度进行管理,从而使管理制度建设和执行中出现了问题。

三、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的对策

根据上述对中小企业管理制度的现状及原因的分析,进行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增强制度建设的自觉性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必须首先提高企业管理部门和人员对内部管理制度的认识,使他们真正理解内部管理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只有管理层对制度建设有了充分认识,有了迫切要求,制度的制定才会有基础,执行才会有保证。否则,即使企业有再完善的制度规范,也只能是摆设,却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系统规范,保证制度的科学性

企业管理制度是由一系列的相互关联、互相依据与支撑的单项制度组成的有机整体,各项制度既要彼此协调,又要有所侧重,结合到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只有建立了科学的管理制度,使各项管理制度相互衔接,密切配合,才能发挥制度的整体效应,保证管理制度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切合实际,提高制度的实用性

制度本身有一定的规律和规范,但不同的企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制定的内部管理制度除了要符合管理制度的自身特点外,必须强调制度与企业的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企业实际的制度才会是可行的。如果企业不顾自身的特点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的成型的制度,轻则致使制度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重则有可能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或损失。

(四)简单有效,注意制度的可操作性

中小企业的特点决定了在制定其内部管理制度时,文本不宜过繁,体系不宜过细,内容不宜过杂。制定的制度应该是详略有度,简单有效。要针对中小企业的实际,把那些当前急需的制度首先制定并执行,随着企业对制度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加深,再对原有的制度进行完善与更新,并逐步建成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循序渐进的工作程序比一步到位的方式可能会起到更加明显的效果。

(五)与时俱进,确保制度建设的时效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企业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的管理理念、方法等也必然发生变化,这就造成原有的规章制度在形式上、内容上的滞后和不适应。为此,企业在制度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不断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对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修订、调整、充实和完善。与时俱进的关键是制度建设要与企业组织建设的结合,制度要随着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而不断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只有不断地去适应变化,才能够实现企业的人员、结构、职能和制度的相互配合,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六)开拓创新,确保制度建设的先进性

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创新才是企业利润的源泉。企业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就要进行持续不断的学习和创新活动,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创新是企业快速、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企业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企业必须以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抓好内部规章制度的建设和落实,全面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中小企业的特点和现状决定了起建立内部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也决定了在建立内部管理制度方面的特殊性,只有针对中小企业的实际,建立切实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才有保证中小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葛国平,杨蕾蕾.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设浅析[J].电力勘测设计,2003(4).

2、成建毅.谈煤炭企业管理制度的规范化[J].煤矿现代化,2006(2).

3、周生玉.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精细化的思考[J].凿岩机械气动工具,2003(3).

4、胡子燕.企业管理制度规范性与创新性研究[J].粤港澳市场与价格,2008(3).

篇13

一、企业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

大部分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经常残缺不全,更多的是将现有的制度表彰在企业单位的廊道里,应付检查。此外,企业的一些制度,仅仅体现一些重要的规章制度,并没有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经常出现责权不明、器具的领用,报损,不规范、奖惩标准不统一、成本控制不明确等等一系列问题。

2.内部管理的监管不够

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往往都会有良好的收益,当然前提条件是人人都必须遵守,如果制度得不到外部监督和惩治不合理就会使内部监控制度遭到破坏。在企业里,管理层的人员经常看中企业的收益,在岗位上对内部控制管理的监控上面出现了较为宽松的环境,导致员工对内部控制认知程度不足,一些兼职的人员会认为各种内部控制就是各种规章制度的单纯集合,不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所在,他们通常认为内部控制就应该是领导的事情,因此,内部控制制度监管不够的现象就十分常见了。

3.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人员素质偏低,责任感不强

企业在设置管理人员时,比较重视纵向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很少考虑到横向间的交流与协调,导致同级之间很少交流,从而使消息不灵通,协调性差,遇到问题相互推迟,从而出现监管不到位,执行力极差的现象。有些人员职责意识不强,工作中缺乏主动性,思想上缺乏责任感,给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4.企业的最高管理者不给予重视

对于企业来说,单位领导重视的就是安全生产,并将生产出来的产品顺利销售,最终实现了利润,同时原材料的购入也十分流畅,达到了进、产、销同步进行,这样就完成了企业的综合任务,企业高管也就“高枕无忧了”,这种情况在企业中普遍存在,尤其是在国企,主要领导认为各项指标完成很好,下一步就是汇报工作,总结取得胜利的宝贵经验了。孰不知这是企业内控管理混乱的根源所在,也是企业由兴旺走向衰退的最主要原因。

二、企业内控管理完善措施

1.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

内部控制管理系统有助于企业达成自身的目标,内部控制管理有利于企业及时的获得较为精准的信息,从而有利于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内部控制管理系统通过确定职责分工,严格各种手续、制度保证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顺利进行;克服内控管理中的形式主义,是防范管理舞弊的重要措施之一。另外最重要的还是让企业的主管领导对内控给予高度重视,这是加强企业内控管理最有效的良方,因为领导加以重视了,决策才能有的放矢,执行才能有力度,内控管理才能不是纸上谈兵,由此可见,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不仅能够很好的防范员工舞弊,对管理舞弊也能够有效地发挥预防,发现和阻止作用。如果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企业进入困境也就是个时间问题。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在风险管理中起到关键作用。因此,企业的管理层人员一定要重视内控管理的重要性。

2.加强企业内部组织管理

要制定适当的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使得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深入到位,实现管理权限明确,落实管理任务,人员分配到位,实行竞争上岗,建立了良好的竞争机制,建立合理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做好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要有一定的合法程序,岗位设置要合理,不要出现“闲职”,每年对于职工进行一定的培训,实行持证上岗。构建精神文明,宣传企业核心精神,让每一位职员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此外也要培养大家的团结进取,敬业爱岗,思想稳定,积极向上等精神,实现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对于各项任务要进行档案备份,统一管理;要做好档案管理,制度健全了,也要有专人管理,实现档案设施齐全、完好;各类工程资料建档立卡,分类清楚,存放有序并按时归档。

3.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制度是约束手段之一,要加强制度建设,只有建立具体全面的制度才能使得企业内部的管理得到真实的信息材料,此外,完成一个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可能仅仅靠一个人来完成,我们可以考虑企业内部管理要建立一个统一的部门,部门下设职位都做到明确各自任务,并且认真,高效率的实施,部门之间各司其职,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管理制度的完善及实施,首先对企业内部管理任务进行可行性分析,然后再实施,以避免出现一职多人的现象,从而达到资源的最大限度的利用。对各岗位工作状况进行定期考核检查,营造一个有序的、忙而不乱的工作氛围。这是实现良好的内控管理的有效措施。

4.引进新科技,实现信息化管理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主要体现在企业的各项活动正确有序的进行,如今已经是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实现信息化,将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信息化,通过网络,利用软件系统,使大量数据自动化处理,高度共享,时时报告监管信息,真正实现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三者完美统一。将计算机应用到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上,将会使工作更加便利,高效。通过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将各个分工的工作能够集中到一个中心点上,便于管理,同时也加强信息的共享性,使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的全部信息能有总体把控的全局,更有利于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判断,也方便内部的管理。

5.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对于企业的内部管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员工素质,员工的价值观、道德观等各方面的好坏,是决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在提高人员素质方面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坚持在职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并将此活动与相关人员的奖金挂钩,而且作为全体人员晋职晋升的考核依据之一,总之一定要注重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以便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

三、总结

企业内部管理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但是企业内部管理也经常出现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管机制不协调,人员素质不高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组织结构,引进新科技等一系列措施,希望能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凯东.浅析我国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杂志,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