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高等教育体系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等教育体系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等教育体系论文

篇1

最早宣传“新经济”思想的是美国的《商业周刊》,该媒体在界定这个新名词时,主要的意思是指这几年来已经出现的两种趋势,即:“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关于新经济内涵和实质的探讨,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从各路专家、学者的争鸣过程中,至少可以达成这样的一个共识:所谓“新经济”,主要是以美国经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经济为基础的概念,即那种持续高增长、低通胀、科技进步快、经济效率高、全球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状态。新经济之所以“新”,源于推动其产生与发展的原动力——信息、技术革命具有的全新的革命意义。

笔者认为,新经济既是创新经济,又是人才经济。它以创新为核心,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基石,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由此,创新教育应该是新经济时代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主题,而创新教育的核心就是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由于新经济的运行是一个知识转化为资本、资本转化为物质财富的全新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创新型人才就是主宰者与操作者。因为创新型专门人才既是知识的拥有者,又是资本的使用者和财富的创造者。而代表时代新潮流的知本家、企业家、策划家和风险投资家等,就是新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财富。

我们知道,将知识要素从其他生产要素中分离出来是新经济时代要素演变的重要特征。从这一时期开始,知识已越来越成为新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其他要素的配置都将以知识要素为核心,形成知识主导型的资源配置方式和产业结构特点。大力推进高校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专门人才,既是新经济本质特点所决定的,也是新经济时代高等学校基本职能的体现。知识与技术的创新,本质上是人的精神和能力的创新,也是教育的创新。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龙头,高等教育的本质及其特点决定了它在新经济时代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要成为知识与技术创新工程的知识库和思想库,而且还应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人才库。除此,培养创新型专门人才还是我国提高经济质量、文化素质的迫切需要,无论当前和今后,必须把推进创新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中心工作,要切实提高教育质量,以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各种挑战。

二、开展高校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专门人才的探索

新经济的主要动力之一是知识革命。任何一个国家,要想进入新经济时代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拥有一大批能适应新经济和知识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专门人才。而这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依赖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依赖于高校创新教育的推进。作为教育功能上的重新定位,创新教育将越来越成为现代教育的灵魂。它以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为底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革命。

1高校创新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新经济时代,是全球人才素质和人才标准发生量的扩增和质的变化的时代。人才的内涵、底蕴和外延将有别于工业经济时代的知识人才观。1997年8月4日出版的《商业周刊》指出,目前最为炙手可热的是网络技术知识人才;其次是为工商企业提供高技术咨询服务的人员;再次是从事各种应用程序编制和设备开发的工作人员。

据美国劳工部估计,从1998-2005年,美国平均每年需要9.5万名新的电脑专家、电脑系统分析家和程序编制人员。在欧洲,信息技术人才也严重短缺。由此在新经济时代,世界各国创新型人才的拥有量和起用量的争夺成为了全球经济争夺战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加快培养拥有知识经济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是当务之急的一个战略性问题。笔者认为,为了适应新经济时代的人才组合规则和发展需要,高校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1)知识资本的所有者——知本家;(2)领导新经济潮流的企业家;(3)作为新经济时代的工程师——策划家;(4)推动新经济发展的风险投资家,以及其他各类创新型的专门人才。

2.营造创新教育的良好氛围,优化创新型人才的成才环境

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一些世界著名的一流大学都具有开展创新教育的良好学术氛围,并注意营造和优化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成才环境。例如,美国哈佛大学之所以能培养出一大批具有远见卓识、开拓创新的人才,得益于它独特的办学宗旨和校风。哈佛校风的核心内容是:崇尚自由竞争和个人奋斗、冒险和创业,崇尚对事业追求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强调个人的智慧、毅力、能力和自信心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注重理性分析,讲求实际和办学成效。其办学宗旨是“让所有的金子在这里都发光”。又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之所以能长期为美国培养出一大批出类拔萃的科技精英,也得益于其一直推行的两项教育改革,即:“本科生研究工作机会计划(UROP)”和“独立活动计划(1AP)”,尤其是“UROP”更注重为大学本科生提供早期的科研工作机会,从而使创新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

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创新环境,给他们更多的独立思考和施展才华的时间和空间,是创新教育的实施及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各高等学校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优化实验室、实习工厂、实训基地及图书馆等实施创新教育的硬环境,也可利用(或共享)社会非教育资源(比如,可通过产学研结合等手段,利用企业、科研院所的装备条件)来建设校外的创新教育基地。为适应新经济时代资讯经济(又称信息经济或IT经济)及高新技术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各高等院校应主动适应时代的新潮流,适当地配置一批现代化、高科技的装备,也可通过开放实验室的途径来为大学生提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场所。与此同时,在实施高校创新教育的过程中,优化教学创新、知识创新与育人创新的软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除了必须改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外,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还必须改革现行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将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手段应用和贯穿到高校的教学过程中,要大力开发CAI课件,以适应新经济时代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3.体制、机制的优化和制度的创新是新时期实施高校创新教育的关键

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是推动经济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了使高等教育进一步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加快高校体制改革的步伐已势在必行。为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各种挑战,高校的办学体制改革主要要面向社会实行开放式办学,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多元办学模式。为了使高校创新教育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优化运行机制和实行制度创新也是至关重要的。为此,笔者拟作如下探讨:

(1)建立全新的课程体系。参照美国哈佛大学的模式,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考虑设立全校性的“核心课程体系”并成立“核心课程评议小组”,以促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理工科大学可参照一些世界著名大学的模式,以设计与制造、信息与控制、创造与实践三大模块的教学为支柱,以创新实践为结合点,着眼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再如,在一些高校可开设全校性的“创造学系列课程或讲座”,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创新教育有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创造激情、欲望和勇气,并使他们懂得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及如何养成这种思维定势等等。除此,为了使大学生具有“宽厚的基础”,还应从技术和人文两方面来加强基础教育,开设相关课程,以增强他们在这方面的学术修养。

(2)激活创新型人才的成才机制。可建立学校的学生科技创新协会,以协调和推进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经常开展一些教学、科技与智力竞赛活动,推动和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设立学校的创新教育基金,为大学的创新敦育活动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并能给创新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佼佼者提供奖励金等等。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可进一步优化学生评价系统,从内容、标准、方式上对现有考试模式有计划地进行改革,使之从主要反映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方面的考核,转移到综合体现知识水平、能力强弱、素质高低的轨道上来。同时,还应对选拔优秀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及奖学金评定等制度进行改革,使之更加符合培育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总之,通过对学生评价系统和标准的改革和优化,能体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导向和过程推动,形成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考核和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评价的有效机制。

(3)实施创新教育目标的师资队伍建设。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激励创造发明,关键是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即高校教师必须首先了解创新思维的一般规律,自觉地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并反映到教学工作中来,使创新教育落到实处。在开展创新教育过程中,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挂职锻炼和社会实践活动应有时间安排。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实行导师制,让学生以初级合作者的身份参加导师的研究课题,在科学研究的实践中激励创新,增长才干,使个性教育得以贯彻。并且,对于教师的教育创新活动,也应形成良性循环的运作系统,要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教育创新、知识创新和育人创新,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使之进一步适应新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建立高校创新教育体系

新经济最重要的特点是以知识为基础,这种经济形态无论是在生产、分配方面,还是在使用、消费方面,都依赖于知识与信息。由于人才是知识的载体,也是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体,因此在新经济时代,人才是一切竞争的关键,是推动新经济发展的根本力量。特别是那些从事复杂、高级的脑力劳动的创新型人才,应该成为新经济时代的基石,而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等学校,无疑也会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力推进创新教育,建立创新教育体系,必将是新经济时代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核心内容,它主要包括:

1.学校创新教育体系

它以学校为一个大系统,具体包括:

(1)教学创新子系统:主要指高校在专业与学科建设,以及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2)知识创新子系统:是一种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面向广泛需求的“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科学研究实施的动态系统;

(3)育人创新子系统:它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致力于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过程及其评价等进行定位。通过对上述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的各子系统的优化和整合,可促进高等学校创新教育体系的协调发展,并形成整体合力和优势置身于新经济的大潮之中,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创新。

2.社会教育创新体系

高等教育在未来的学习型社会中必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功能也将发生重大的变化。由此,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创新将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主要包括:

(1)创新教育衔接、整合系统。从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等各学习阶段创新教育系统的衔接和整合,进而构建起创新教育体系的“立交桥”。要建立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和谐、高效并充满活力的教育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体性发展。比如,目前我国教育管理部门正在考虑从中小学开始就设置汁算机信息技术系统系列课程的探索,就是适应新经济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的一项有效的教育改革。通过该系统的优化,致力于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并注重对适应21世纪需要的知识广泛、思想开放和具有自创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超级秘书网

篇2

目前,高等工程教育资源配置差距较大,无论是师资队伍还是专项经费,国内的不同层次、不同地区的高等院校差距较大,如“985”、“211”层次的院校,东部地区的院校工程教育资源配置明显优越于其他层次、地区的高等院校,特别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省属院校和应用型院校的由于办学规模的扩张,工程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足,使得相应的工科学科(专业)发展迟缓。虽然高等工程教育资源配置差距较大,但是在现有的工程资源配置的基础上,由于存在盲目、重复建设等因素,使得工程教育办学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益不高,资源整合、资源共享缺乏整体规划。并且存在相关的高等工程教育资源整合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上位文件精神,以及高等工程教育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准则。高等工程教育的投入主体和渠道相对比较单一,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使得一部分高等院校的工程教育资源投入严重不足,甚至更新迟缓。虽然市场经济已经有了高速的发展,但是高校很难向社会、市场筹措资金,依靠财政拨款和学校的学费有限的收入,加剧了高等工程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的矛盾。

三、高等工程教育资源优化整合模式分析

1.高等工程教育资源优化整合的理论基础

高等工程教育资源的整合是教育科学发展的一个全新的领域,有利于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高等工程教育资源整合要以遵循高等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遵循教育与社会、与人发展关系的客观规律,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客观规律,要遵循市场经济在高校高等工程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规律,充分发挥高等院校计划与市场两种配置方式的有结合,逐步发展成为以市场经济配置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模式。高等工程教育资源的整合要通过不断的整合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从挖掘学校内部教育资源的潜力入手,在办学思想、校园文化、课程体系等软硬件设施进行全方位的整合,并充分发挥市场经济配置主导作用,盘活现有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结构、规模、质量、效益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2.高等工程教育资源优化整合的模式构建

高等工程教育资源的整合模式在满足专业认证体系要求的前提下,以工程教育主体为主,社会资源(市场)为主的资源整合模式。工程教育主体资源整合在软件、硬件设施两个方面进行整合。市场经济的辅助模式可以利用校际、社会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培养学生。

(1)工程教育主体的资源整合模式

工程教育主体的资源整合模式,以学校现有的工程教育资源,从软件、硬件设施两个方面进行整合,软件方面:着重进行课程体系,实施“幕课”、“翻转课堂”等先进的教学模式;加强工程技能培训,通过工程技能实训中心培训学生的工程技能;改革考试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教育资源整合。硬件设施方面:实行开放式管理,将工程教育主体的硬件设施建设成平台管理、通过平台实现硬件设施教学资源的共享和集约化管理模式。改变工程教育主体的内部资源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改变资源配置重复、分散的局面。

篇3

2.全程性原则。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保障实践中存在的应急性、应景化、时段性、即时性现象,不利于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全程化管理。全程性原则,是指建构的质量保障机制体系要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质量管理活动嵌入和贯穿到整个办学活动过程中,确保整个办学活动自始至终处在有效管理之中,克服“事后监管”、“问题管理”等现象。全程性原则有利于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理念在办学过程中的有效实现。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全程性管理,一方面表现为对办学主体办学活动质量的全程性监管,另一方面表现为对受教育者参与教学活动质量的全程性监管。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办学主体和受教育者都存在思想认识和行为实践方面的偏差,这两个方面都是有所缺失的,需要重新建构。

3.动态性原则。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评价指标体系早期脱胎于甚至基本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评估体系,曾经制约了成人高等教育特色发展和自身优势的充分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办学质量。尽管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在实践中不断更新完善,但相对于成人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需求和多元化发展态势而言,还存在滞后的问题,有些地方还处在制度“失范”和“真空”困境,制度升级或重建任务艰巨而紧迫。比如:成人高等教育质量分类管理机制缺乏;教师队伍评估和应对机制不健全;招生生源质量保障机制和教育站点质量全程监督机制尚不够完善;课程与教改机制滞后等。孤立、静止、片面地看待成人高等教育的定位、内涵、功能、目标、任务和发展都违背了科学态度,违背了成人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动态性建构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体系,是坚持辩证法和发展观办成人高等教育的科学体现,是按照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在认清成人高等教育变化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优化原有一整套机制体系或者重建一整套机制体系的思维和实践活动。当前,坚持动态性建构原则的着力点在于:认清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时代特征;认清我国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历史方位、面临挑战、现实缺失、时代诉求和历史使命;认清成人高等教育的面临新形势的目标定位、主要任务和实践路径。

4.实践性原则。理论用来指导实践、制度用来规范实践。实践可以丰富和深化理论,完善和改进制度。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同时必须在质量管理实践中加以有效运用,科学规范办学实践。在成人高等教育质量机制体系建构过程中,要将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融入顶层设计,建立健全质量保障的实践体系和具体方案,明确质量管理实践的具体路径和操作办法。

二、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体系的重建探索

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体系,是指在成人高等教育办学顶层设计和运行实践过程中,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以教育质量标准为依据,按照科学合理的方式建构的、对成人高等教育办学过程进行全程性监控和管理的、由一整套具体制度构成的、结构完善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机制系统。其具有全方位开放性、非线性相互作用、可持续发展性等特征。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体系需要在继承与发展并举的指导思想下进行重建。

1.重建成人高等教育决策保障体系。成人高等教育办学质量考量的前提是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和办学规划。要实现这个前提,就必须建构一个科学的决策系统和决策智库。当前,在不少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决策权还主要掌握在谙习普通高教的决策者和决策专家手里,这给成人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要确保成人高等教育的正确办学方向和办学质量,就必须将成人高等教育纳为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以战略规划,构建由教育部门与教育专家、成人教育研究和评估机构、高校成人教育专家、成人高等教育合作机构、用人机构和受教育者等构成的开放性的决策系统。并在充分研究和征询意见的基础上以及开放性的环境下进行决策,确保成人高等教育的决策质量和决策科学性。

2.重建全程性的质量管理机制体系。要克服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应急性、应景性等造成的负面影响,防止“事后”、“问题”管理等非科学的质量管理模式,就必须引入全面质量观和全程质量管理机制。全程质量管理机制包含两个维度意义上的机制建构:一是时间维度,即确保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由始至终地接受监督、评估和改造升级,确保办学质量实现无缝衔接的过程控制和过程优化。二是空间维度,即在办学现实区域空间和网络虚拟空间均实现全方位质量管控,确保质量管控空间维度的全覆盖,并且建立质量警示制度和危机管控机制,对质量危机级别较高的教学单位和时空节点给予及时的、较高强度的预警,并及时给予整改整治和升级改造。对于质量事故级别高、影响恶劣、危害性大的办学单位,应及时给予惩戒处理,并通过合理的媒体渠道向社会公布,保障和谐有序的办学秩序和办学环境。

篇4

根据高等教育活动的特点和规律,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是教学质量。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必须以学校内部的教学质量保障为基础,以校内全面质量管理系统为教学质量保障的核心系统。随着高等教育系统外部环境的发展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在依法自主办学的前提下,建立完善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更新质量观念,提高质量意识,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激励机制,是确保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战略性的迫切任务。

一、根本依据:“教学质量是生命线”意识

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要求高校及其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增强国际竞争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加人WTO等等,高等学校的危机意识越来越强,生存还是死亡,教学质量起着决定作用。因而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高效可行的校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于促进教学质量满足政府及社会需求,实现高校持续健康发展是必须而紧迫的。

二、外部动力:政府评估的制度化、连续化

政府经常化、制度化的评估制度,为促进高等学校建立自我发展、我自约束的内部质量保障机制,从而最终形成国家、地、高校和社会相结合的立体化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提供了推动力。国家于1994年起对1976年以来新建的本科院校进行合格评估,1996年开始对办学历史较长、水平较高的重点大学进行教学工作优秀评估,1999年开始对介于两者之间的高校进行随机性水平评估。2002年,教育部对上述三种评估方案及其标准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统一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此基础上,2004年8月27日教育部正式下发《教育部关于设立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的通知》和《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职责任务、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正式宣布成立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重点工作一是要建立5年一轮的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制度。通过这种大面积、连续轮回的评估方式,建立起经常化、制度化的评估制度。综合评估工作全面反映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状况,同时要推动建立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制度。评估是重要的指挥棒,成立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是政府行为,体现的是国家和政府对高校办学的要求,对推动评估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专业化将起到重要作用。要以成立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为契机,带动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相应的评估监控制度和组织机构,促进高等学校建立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内部保障机制,积极引导和培育社会评估中介机构,形成国家、地方、高校和社会相结合的立体化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实现从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从微观事务管理到宏观决策管理的根本转变。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的成立和教育部对高等学校实施5年一轮评估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已经迈出了关键一步。

建立完善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也是高校扩招以后保持稳步、健康发展的需要。扩招、改制和升格使各校办学条件全面紧张,师资总量不足,结构性短缺更为突出,经费投人严重不足,与规模发展很不适应。原有教学管理体制、机制、规章、队伍等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为保证新形势下的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教育部于2001年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各校在贯彻落实文件过程中,逐步开展了新形势下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研究和实践,但主要是侧重一些单项环节教学质量研究,如:课堂教学质量、实践教学质量、毕业设计质量等,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由于缺乏完善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及经常性的质量保障信息资料积累,使得一些高校迎接评估,常常显得工作被动,也由于对教学评估的意义和对评估指标体系的内涵、实质没有结合教学及管理工作实际加以深刻领会和消化吸收,转化为学校内在的质量保障体系,往往达不到评估应有的效果。既然教育评估是有效教学过程管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开展教育评估就不应是“额外负担”、“外加压力”,而应当视为学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学校应将政府的水平评估与学校的过程管理及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相结合,以政府的评估指标体系作为校内管理目标的参照,将社会中介机构及市场对学校的评价作为外部监督的重要因素,运用“人本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充分调动全体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地持续地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并完善学校内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三、目标导向:“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以“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为指导方针和目标导向。经过多年的结构调整、合校、扩招之后,正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思想逐步向纵深发展。许多高校已逐渐把学校改革的重点由宏观转向微观、由整体布局转向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完善,并采取一系列举措,以提高教学质量,走内涵发展的路子。

在教育经费普通紧张的情况下,我国高等学校如何在有限的教育资源条件下,使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实现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如何充分利用有限资源使学校教学质量随着培养目标的变化不断提高,是一个需长期研究并不断完善的课题。校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和确立是其中的核心。在教育资源一定条件一下,校内全面质量管理系统是教学质量保障的核心系统。要坚持“质量至上”,以质量为核心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要通过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深挖潜力,以保障办学规模扩大的基本需求。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之本,“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目标导向要以质量保证和逐步提高为核心和主导目标。教学质量管理的目的,既要证明已经取得的“质量水准”,更重要的是在于持续不断地改进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最优化地利用学校的资源,多培养人才,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四、核心系统: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篇5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高校开展教育活动的总方向,对高等教育的活动结果起规范作用。在教育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1]虽然观点各有片面性,但有一个共性值得肯定和回味,那就是要满足一定的需求。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在观念上规范所要培养人才的素质和规格,实质上是要使得培养对象的发展既要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又要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同时,高等教育的目标是高教活动的依据,是一切高教工作的出发点。不仅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材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受目标的支配,任何的教学改革也必须和高教目标相联系。另外,高等教育目标还是高等教育活动的归宿,应成为检验高等教育效果的标准。20世纪30年代美国教育学家泰勒提出教育过程的三要素:目标、活动和评价,即首先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随即设计和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最后根据目标评价体系和方法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只有建立起目标——活动——评价之间的良性循环,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基于对高等教育目标的上述理解,所以,现代高等教育所具有的三大价值功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由于能顺应满足人才成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高等教育活动指明方向、提供依据,也便于在此基础上制定评价标准,进行教育效果评价,所以也应成为高等教育活动应追求的根本目标。工商管理的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服从于整体目标,表现为应为各行业工商企业培养和输送具有市场意识和一定的战略思维、熟悉经济规律和管理原理的各类管理人才,满足人才在管理观念和技能上的成长要求,发现和解决企业在管理实践上存在的问题,丰富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科学理论。[2]

长期以来,人们对实习环节的认识主要为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生产实践,填补对知识感性认识上的空白,学习进行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等。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实习,对于弥补学校课堂理论教育的不足,初步实现理论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培养既掌握理论知识又熟悉专业实践环境的高层次人才确实发挥过较大作用,也使得实习环节成为高等教育各专业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日渐成熟,工商企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迅速上升,各类高校纷纷开设该专业或扩大招生量,成人教育、研究生和MBA等其他不同形式和不同层次的工商管理人才成长途径的开辟,并日益形成相当气候,这使传统的工商管理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显现出明显不足,主要表现为学生对经济现象与实际工作的社会性缺乏了解和经验,加之受学科特点影响重思想观念培养、轻操作技能训练,掌握的知识易于停留表面,导致许多毕业生对走入社会心存恐慌,对理论知识的运用找不到切入口,只好在思维上另起炉灶接触社会,熟悉业务知识、学习工作方法,导致理论与实践在脑海中形成断裂,从而产生新的“读书无用论”。

所以,本着教育要满足人才和社会共同发展需要的思想,追求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在工商管理本科的实习目的中必须强调以下特点:针对性强,个性突出。工商管理学生的实习不仅应有大目标,具体到每一个实习小组和个人应有自己的具体目标,具体目标会因为实习环境的不同和管理工作的复杂多样性和个性化而各有偏重和特色;知识与能力在交流中的双向性。表现为学生在实习期间既要虚心向生产实践学习,又可以尝试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理论性与现实性的紧密结合。对于管理实践中存在困惑、不足,以及企业和管理者面临的机会,工商管理学生应全面地或择其重点地提出建立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的建议方案;加强控制,前馈、同期与反馈控制并重。体现为做好实习规划、分解落实实习任务和方案;加强指导教师与个性化实习小组与个人的专业指导联系;实习结束之后在校企充分沟通与总结的基础上,指导教师应与学生交流实习成果,总结收获,改进不足。

二、设计工商管理实习的新模式

1.基本设计思路

设计工商管理实习的新模式就是为了解决传统实习方式存在的低效,克服在学校对实习的控制性和学生实习内容针对性两方面之间存在的矛盾,得到好的实习效果。从前述分析中不难发现,高校扩招后工商管理专业在校生大幅增加是引发这一矛盾的导火索,再加上该专业实践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强烈个性化,这就需要高校的相应管理要遵循权变原则,在管理幅度、管理层次的安排上与个性化的学生实习工作结合起来。

首先,要杜绝为节省管理费用所导致的管理层次虽少,但管理幅度太大的现象。如在一个实习基地大量安排学生。这容易导致学生在单位人浮于事,实习走过场等不良后果。其次,小的管理幅度虽能增强实习指导效果,但在学生数量多、实习分散而个性突出的条件与要求下,师资相对更为有限,再加上管理层次的相应增加,这样的做法难以大力推广。如教师推荐学生。再有,当来自学校的管理缺乏有效控制时,实习效果则取决于学生个人素质和自身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当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资源贫富不均时,实习质量的外部不确定性影响因素陡然增加。

2.具体做法

“校企合作项目实习”是指学校以各种方式建立起和企业(也可以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非营利性组织)的联系,双方在对工商管理专业实习工作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形成对学生实习的目的、内容与方式的一致意见,并根据实习单位的管理工作需求和学生能力,设计实习项目,让学生肩负课题任务,利用实习时间与单位提供的条件,以完成课题的形式执行并结束实习任务。“校企合作项目实习”模式在实习基地和教师推荐学生实习这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不仅将实习的联系上升到了以学校的名义,更强调了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平等和紧密联系关系。

(1)工作步骤。调查学生实习需求,广泛联系实习单位。在这一模式下学生依然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源和兴趣,以及未来职业定位与发展的设计,选择自行联系实习的方式,而对学校的实习组织有兴趣和自行联系有困难的学生即可以视为是“校企合作项目实习”的需求者。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联系实习单位,如学校和院系的对外交往与合作、教师的社会关系、甚至广告等等。只要这一合作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一定会有更多的企业产生以高校资源提升管理工作水平的需求,而学生实习所具有的低成本优势会为此带来机会。广泛联系的好处是:有利于对单位和项目进行比较选择,提供更适应学生知识架构的工作锻炼机会;有利于让学生的实习工作环境得以扩大,接受更充分的锻炼;有利于学校和院系社会知名度的提高。与单位共同商定实习方案。由院系出面,与合作单位就实习的目标、内容、形式、时间安排,学生的知识、能力、优势、弱点等与实习单位进行充分交流,由单位在考虑学校的建议后根据自身需要,自拟适合高年级工商管理本科学生利用实习时间完成的工作课题。进行学生分组,确定实习小组的指导教师。将“校企合作项目实习”的需求学生按照每一个合作项目的需求人数进行分组。考虑到个别学生的机会主义行为,笔者暂不提倡完全由学生自选项目,而是建议先由院系统一分组,在分组方案公布后,允许学生在实习开始前自愿相互对换,调整后的结果在指导教师与院系处各自备案。具体实施合作项目。由指导教师将小组学生带往实习单位,学生在单位领受任务后,即在单位的计划和安排下,确定自己的实习工作计划。对于实习工作中的问题,可以向学校与单位的指导教师咨询,指导教师负责校企联系中各种具体问题的协调。课题任务原则上应在学校规定的实习期限内完成。检查、总结与反馈。在实习进程中,院系和指导教师可随时检查实习情况,指导教师与学生、单位保持联系,并定期向院系汇报学生情况与工作进展。实习结束时可建议单位召开座谈会,院系领导和指导教师参加,学生向单位提交工作成果,并汇报工作心得,校企双方畅谈收获。学生全部返校并提交实习文案后,院系再进行专门总结,对任务完成好的学生进行表彰,并就总结的成效与实习单位保持联系和沟通。

(2)主要特点。“校企合作项目实习”具有以下特点:任务明确,实习工作针对性强。无论是单位还是学生,都对在这有限的实习时间里应产生何种效果心中有数,任务计划十分清楚,这能有效杜绝人浮于事的现象,不仅利于单位对学生的管理,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实习效果;工作时间安排较为灵活。实习通常在四年级时进行,而这往往又是一些考研学生的紧张备战阶段,同时全国和各地的双选会也粉墨登场,环境压力让学生难以安静实习。“校企合作项目实习”强调让学生完成特定任务,而不是让学生天天坐班、打考勤,这给学生的实习时间安排带来了较大的弹性,确保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能够兼顾其他;适宜的管理幅度为强有力的教师指导提供保证。项目小组的学生数视任务的艰巨性而定,指导教师人数也便于作相应调整。同时,项目小组的任务特定,小组成员各有分工,避免了人浮于事,从而使管理幅度大的基础不复存在;又可避免因高度个性化实习带来的过于分散局面(管理幅度过小)而愈发突显的师资不足,能有助于有效指导的实现;多向沟通,能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功能的实现。单位和学生,实践经验的所有者和基础理论知识的拥有者,在课题任务的安排下,有了交流的基础和共同的语言。院系和指导教师,作为校企合作的联系者,也易于在这一工作过程中,发掘实践工作对理论推广和进步的需求,总结现有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中的成就与不足,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

篇6

1.学习数学的目的及作用

 

1.1初等教育理科大专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一些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和内容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数学方法是人们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化形式。学生如果对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就会丧失学习数学这门课程的动力,就会淡化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数学思想的教育无论是对数学学科的学习还是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是非常有益的。数学思想教育是直接影响到人的素质中的最基本的部分。加强数学思想教育有助于造就一大批创造型人才。应该说,通过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数学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人们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等。这就是学习数学的本质目的。

 

1.2初等教育理科生学习数学的作用

 

提到高等数学,很多学生就会想到抽象的概念、难记的公式、复杂的推理、大量的计算,因而望而却步。其实通过学习数学,不但可以培养人的科学素养,而且还可以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提高审美力,从而提高学习者的整体素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建模,再通过对模型的求解或者模拟来得到问题的解答。常用的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建模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和最优化思想等。学习数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数学知识(包括概念、公式、定理、题目等)的学习,另一方面是数学方法和思维的学习。在教学中老师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第二方面的东西,初等教育理科生毕业后大都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在小学教育工作中,数学方法和思维的学习对小学生的学习也显得至关重要。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可以影响小学生的一生。

 

2. 协调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的做法

 

2.1.要建立一个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启发问答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希望老师通过启迪他们的智慧来达到获取知识的学习目的。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方法,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摆脱学生学习抽象性理论知识的枯燥感。同时教师还应重视师生的沟通。比如可通过电话、邮件、QQ、微信、面谈等途径与学生交流学习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力求把新鲜的感觉传递给学生,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概念史、定理发现史以及数学趣味题等,这样既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又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课堂中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还可穿插一点小故事、小笑话、新闻消息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抓住学生的眼球,调动他们的思维。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取舍,对课程中的重点与难点,要进行详细讲授,而对学生能够看书理解的内容尽量在课堂上不予讲授。

 

2.2.要善于启发引导和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

 

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网络化,让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由厚到薄再到厚。即先将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提炼概括,形成知识网络,再将知识拓展开来。

 

3.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

 

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学习是学生踏入社会前的最后一次有老师指导的系统学习阶段。因此,学生们争相学习与教师技能有关的各项技能,为毕业后能成为合格的小学教师打下坚实基础。但是高等数学课程中的知识却看似与此无关,因此不能完全激发学生的兴趣,甚至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了“学高等数学有什么用”的疑问。这种疑问是隐藏在部分学生心中的疙瘩,授课教师如果不能及时做个解铃人来解开学生心中的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质量就很难保证。

 

3.1联系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表明,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授课教师的知识传授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以及学习积极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授课教师在高等数学开篇可以把握学生“学高等数学有什么用”的心状介绍一些内容,争取在源头上打消学生的疑问,使他们明白为什么要学高等数学。如果有了坚定的信念,当以后学习遇到困难时,他们也不会轻言放弃。因此把高等数学与小学数学联系起来非常必要。在开学前几节课,教师可以通过例子讲明高等数学与小学数学的联系。

 

一般人认为小学数学与高等数学相差甚远,但它们之间不仅在内容方面,而且在思维形式方面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果站在高等数学的高度来理解小学数学,会使人感到小学数学的博大和精深;但如果能把小学数学的内容放在高等数学这一背景中理解,那将会对小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概念起到非常积极的意义。小学数学和高等数学之间在思维形式和内容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3.1.1内容的互补性

 

内容的互补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个别和一般。比如小学数学中有平均数的计算,平均数在高等数学中就是数学期望值的特例。如果站在数学期望的高度来讲解平均数,教师就会着重强调平均数和各个数之间的差异,学生就会知道全班数学平均分数和每个学生的分数,虽然都是分数,但是它们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反之,如果学生只会计算平均分数,而没有把平均分数和每个学生的分数加以区别,那么学生只是多做了一些四则运算的习题。这样不仅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而且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有限和无限。比如,在小学数学中无限循环小数和分数之间的互化问题,这一问题是高等数学中级数概念的应用,教师在教学中通过“0.9”、“0.99…9”和“1”之间关系的解释,就会让学生再一次体会极限的概念。

 

3.1.2思维形式的互补

 

思维形式的互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分析和综合。分析和综合是数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曹冲称象”这则故事正是分析和综合方法应用的实例。七岁的小曹冲以“称石头代称象”,运用的就是一种把整体分成若干较小而简单的问题,逐个地加以解决,从而使原问题得以解决的方法。二、比较和分类。在高等数学中可以利用同态、同构的方法把整数与多项式、矩阵与线性变换、多面体和平面图等建立联系。这就是比较、分类的方法。而小学数学中在学生掌握了自然数的四则运算法则的基础上,也是通过比较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小数的四则运算的。三、系统的方法。高等数学中的集合、向量空间、群等都是系统方法的应用。在小学数学中,如果利用这一思想方法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而且在解题时,可以化繁为简。

 

3.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适当增加练习和思考时间

 

高等数学内容多,逻辑性强、课时相对较少,教学难度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应以重、难点为主,其它内容不能很详尽讲解,这样便要求学生必须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才能学好这门课。当然,自学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指导学生钻研教材和阅读参考书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有意安排一部分内容和时间让学生自学,继而对自学内容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答以提问的形式向学生提出并与学生共同讨论,经过多次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会得到显著提高。授课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在课余时间选择一些教师讲解过的、自己认为已经理解的例题的解题过程再熟悉一遍。通过这些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弄明白出问题的环节从而想办法解决,而且还能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的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留有一定时间,解答学生疑难问题,帮助学生及时消化课堂教学内容。这是因为教学中教师讲解之后,学生学习了基本理论,看懂了例题,不一定具备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课堂指导练习的方式,给学生一定的练习时间,以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这种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3.3合理把握知识的深度

 

篇7

一、艺术理论课程教学的现状

目前,艺术理论课程的重要性已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但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却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不容乐观。

第一,部分院校的艺术教师因对艺术理论课程中艺术概论课的认识不够,抱有偏见,以音乐概论、美术概论等课程替代艺术概论。这种观念纯粹从艺术技术出发,以技术为评判一切的杠杆,忽视了艺术理论存在的合理性和重要性,而且破坏了艺术理论课程教学的完整性,同时也间接地对学生造成了误导,使学生也陷入艺术概论无足轻重的观念误区。

第二,艺术理论教师的师资队伍极为匮乏。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是知识内容的传授者,是审美体验的引领者。艺术理论课程教学的成败与师资队伍建设休戚相关。但是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艺术师资队伍中很少有专门的理论教师,多为音乐、舞蹈等门类的技巧教师,他们的兴趣点和理论储备都与理论教学不相吻合。这种现状就使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缺少相应的和足够的专职教师,导致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理想。

第三,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还有待进一步充实完善。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手资料,但是教材一旦出版后就固定化、停滞化,这样就不利于将艺术学科领域的新问题、新现象及时、快速地转化到教材中。另外,在教材上还存在教材内容以部门艺术等为界限的割裂局面。徐子方先生曾就此问题指出,“艺术论和艺术史的教材建设大多仍沿用西方传统,分处在哲学和视觉艺术的范畴而不自知”,不对这些问题进行革新,“艺术学在中国的学科错位命运就不得到根本性改变” 。[2]时至今日,教材和教学内容上存在的弊端,对艺术理论教育已经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急需引起重视,进行改变。

第四,艺术理论教学方式方法传统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首先,某些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基本以书面性知识内容为主,照本宣科地讲述理论知识,造成讲授方法过于理论化。学生对纯理论性的教学方法和课程中大量的理论知识望而生畏,产生厌学情绪。其次,有的艺术理论教学的课堂上基本以教师讲授为主,一堂课的时间教师从头讲到尾,进行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体,以课本内容为规矩,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缺少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第五,艺术理论教学手段传统刻板,未能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传统教学一般多采用板书式教学,通过板书来辅助讲解。学生长时间地听教师讲授理论内容,容易产生枯燥感。另外,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也有的艺术理论教学课堂采用了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知识的传授。但是部分教师并没有掌握多媒体教学的精髓,只是把以前在黑板上书写的内容,原封不动地搬到多媒体课件上。这种教学刻板僵化,并没有实现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依旧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研究

鉴于目前艺术理论课程教学与社会需求、与其重要地位相脱节的种种现象,我们针对这些问题认真探讨,深入研究,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对部门艺术院校重门类艺术理论轻艺术概论的现象,学界已经做出评判并提出意见。周星教授曾谈到,当前在艺术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单个艺术形式中强大的技巧意识造成的学科建设之间的壁垒。[3]对此问题,艺术学界的专家在2010年的艺术学学科设置论证会上达成了一致意见,认为应该加强不同艺术门类之间惯纵性规律的研究,克服艺术学以门类为界,拘于一隅、不相往来的倾向。同时学界也提出在艺术教育课程改革中将理论教育和技巧教育相结合,既注重理论课程的学习,又强化技巧的学习,确保两大类课程之间的平衡关系。

第二,艺术理论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极为紧迫的事情。只有加强理论教师的培养,组建有规模的理论教师队伍,才能为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提供最基础的师资保障。具体来说,首先要使艺术理论教师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能够满足各门理论课程教学所需;其次,在此基础上也可以建立艺术理论教研室或理论系等个体单位,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切磋探、讨如何改进教学,也可以针对理论问题举办讲座、召开研讨会等,提高师生的理论兴趣。

第三,艺术理论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及时补充新材料、新观点、新成果、新动态,并加以总结归纳,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综合性讲授,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固定的教材内容之外了解、关注艺术理论的前沿知识和现象,把握艺术发展动向,激发其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知识联系、理论与实践联系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自身艺术实践活动的方向。

第四,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应由传统的满堂灌、教师讲授为主转换为讲授、提问、讨论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并且将纯理论讲授转换为理论和实例相结合。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中,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适当引入精美经典的艺术实例,通过实例分析、讲解理论知识,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更方便学生的接受和掌握。此外,援引艺术实例还是引导学生进入审美的捷径。余秋雨先生曾讲道:“正因为任何艺术原理的讲授只有与学生的审美经验连接起来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所以艺术理论教师有责任在课堂上不断地引导学生进入审美过程,激发审美经验。”[4]生动的艺术实例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使学生在审美体悟的基础上进行抽象的理论归纳、概括,将枯燥、抽象的理论教学变为感性审美与抽象理论水融的教学。

第五,艺术理论课程在教学手段上施行教学手段现代化、多样化。在教学手段上,除传统的方式之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辅以播放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和带领学生实地参观艺术展览、观看艺术演出等活动。这些教学手段一方面图、文、声并茂,另一方面生动有趣,更加吸引学生求知的欲望,带给学生更强的艺术震撼。通过这些现代、多样的教学手段,全面调动学生的视、听等多种感官,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总之,艺术理论课程既是技能课程的基础,又对技能课程进行了理论总结与提升,是艺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课程。“万物必有其内在规律和表现态势,科学技术研究就是通过现象的深窥察照寓涵的本质,观念无法脱离载体,技法也无从凭空产生” 。[5]我们有必要对艺术理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明确其重要价值和意义,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推动艺术理论课程教学的充实与完善。

[参考文献]

[1]罗伯特・威廉姆斯.艺术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徐子方.当代中国艺术学学科错位及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出路 [J] .艺术百家,2010(3).

[3]郭晓.面向未来 献计献策-2010年艺术学学科设置论证会侧记[J].艺术教育,2010(7).

篇8

1.引言

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发自内心的认同的价值文化信心,文化自信在很大程度上肯定了其文化价值,又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而在当前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背景下,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文化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因此这样的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也进一步丰富了大学生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形成了挑战,所以研究文化自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意义就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对新形势的必然要求。

2.基础知识概述

2.1文化自信

根据本文查阅的相关资料来看,目前关于文化自信主要是从文化自信的内涵、基础两方面进行界定:首先是对文化自信的内涵,部分的学者认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另外还有一部分的学者认为它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具有超自然性、超生物性和超现实性的文化生命的机能。其次是对文化自信的基础的研究,按照资料来看,有学者认为文化自信是一种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自觉,同时也是基于理性认识之上的精神成熟度的体现。另外还有学者认为文化自信最重要的基础就是知识与伦理。所以在这里,本文结合以上学者的研究将文化自信界定为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生命力的自信和理性审视。

2.2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文化自信分析

在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大学生为文化自信的主体,其在教育的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就要求大学生在清晰的认识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予以充分认同和肯定。具体来说,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文化自信,使得大学生必须要主动的去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并对其深入研究,从而在此基础上真正认识到传统文化精髓和先进文化精髓。此外更为关键的是可以积极吸收和学习外来文化的精髓,批判和抵制外来文化中的糟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从而尽可能的做到知、情、意、行四位一体,统一发展。

3.文化自信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目前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做的就是积极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此来更好的让大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得到滋养、获得底气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所以在高等教育中,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取其精华、真正做到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化人育人。具体来说,其主要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3.1有利于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

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可以看出,在世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社会民心所向是一切社会变革开始的源头,同时其也是整个国家政权巩固与否的风向标,而在这之中的文化氛围在而是对社会心理有直接影响的因素,因此从这点来看,如果要使社会的民心向同一个方向聚集、前进,那么在此过程中的文化则必然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同时我国的高等院校作为一个思想、理论的宣传地和发扬地,大学生是其宣传发展的主要力量,所以大学生的思想活跃度影响着整个社会,因此高等教育体系中得文化自信是宣传弘扬优秀文化的精神动力。

3.2有助于大学生应对文化多元化的挑战

当前在世界上的的很多国家中,进行的政治的民主化和价值的多元化是不可抵御的时代潮流,因此自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要适应潮流的发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安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也使得文化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而在高等教育中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期,必将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从而可能会出现易盲目跟从和吸收,造成价值观的扭曲,社会责任感的弱化,民族自豪感的消退等情况,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文化自信培养在应对多元化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安全挑战显得尤为重要。

3.3有助于大W生个人的全面发展

在高等教育中的大学生如果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那么进行自身修养的提升就需要正确认识并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而关于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文化修养的学习则要求大学生必须要拥有积极上进的学习心态和优秀文化丰富的思想资源,正是这样的要求使得其拥有的文化自信可以更好的帮助其进行全面的发展,从而更好的认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理论知识的动力源泉。

4.高等教育中的文化自信培养分析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在时代变革中既能保持自我又能面对世界的标识。由于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的深入,目前逐渐的形成了多元文化现象。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由于大学生对物欲的强烈需求,使得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物质生活的抗压性比较低,虽然有时创造性十足,但其思维内涵虚无空洞。

因此本文认为我国高等教育部门要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修心养性,将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融入到对大学生教育的全过程,从而与他人和谐相处,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相处。具体来看,主要的措施有以下几点,分别是:

4.1积极提升文化鉴赏能力

文化自信的前提是认同、信任,因此在本文看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需要增强自觉鉴赏的能力。高等教育体系中,就要引导大学生分析、鉴别传统思想文化中哪些是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东西,哪些是封建性的糟粕、是落后的要被历史淘汰的东西,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的辨别我国社会所缺乏又能弥补中华文化发展之不足的东西。

因此本文认为各大高校要积极的引导其以虔诚、敬畏的态度来对待文化,并且用对多元文化进行系统的清理、批判、重释与重构,进而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好的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此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来树立文化自信。

4.2坚定文化育人的办学理念

高等教育担负着我国优秀文化的重担,其不仅是先进文化的辐射源和传播者,更多的是作为引领我国文化发展方向的主要阵地,而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其是国家的发展历程中不断积累沉淀下来的文化资产。其对一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等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本文认为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在开展文化育人的工作必须要坚定文化育人的办学理念,结合高等教育办学目标和特色,通过对各个大学的准确定位、学科和学位设置、培养人才方向、服务社会的方向和未来发展目标做一个全方位的梳理,以此来更好的形成具有符合学校实际发展情况的办学理念,进而增强广大师生的使命意识和进取意识,坚定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4.3提升人文素质教育的文化品性

篇9

篇10

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发自内心的认同的价值文化信心,文化自信在很大程度上肯定了其文化价值,又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而在当前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背景下,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文化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因此这样的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也进一步丰富了大学生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形成了挑战,所以研究文化自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意义就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对新形势的必然要求。

2.基础知识概述

2.1文化自信

根据本文查阅的相关资料来看,目前关于文化自信主要是从文化自信的内涵、基础两方面进行界定:首先是对文化自信的内涵,部分的学者认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另外还有一部分的学者认为它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具有超自然性、超生物性和超现实性的文化生命的机能。其次是对文化自信的基础的研究,按照资料来看,有学者认为文化自信是一种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自觉,同时也是基于理性认识之上的精神成熟度的体现。另外还有学者认为文化自信最重要的基础就是知识与伦理。所以在这里,本文结合以上学者的研究将文化自信界定为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生命力的自信和理性审视。

2.2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文化自信分析

在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大学生为文化自信的主体,其在教育的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就要求大学生在清晰的认识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予以充分认同和肯定。具体来说,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文化自信,使得大学生必须要主动的去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并对其深入研究,从而在此基础上真正认识到传统文化精髓和先进文化精髓。此外更为关键的是可以积极吸收和学习外来文化的精髓,批判和抵制外来文化中的糟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从而尽可能的做到知、情、意、行四位一体,统一发展。

3.文化自信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目前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做的就是积极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此来更好的让大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得到滋养、获得底气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所以在高等教育中,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取其精华、真正做到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化人育人。具体来说,其主要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3.1有利于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

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可以看出,在世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社会民心所向是一切社会变革开始的源头,同时其也是整个国家政权巩固与否的风向标,而在这之中的文化氛围在而是对社会心理有直接影响的因素,因此从这点来看,如果要使社会的民心向同一个方向聚集、前进,那么在此过程中的文化则必然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同时我国的高等院校作为一个思想、理论的宣传地和发扬地,大学生是其宣传发展的主要力量,所以大学生的思想活跃度影响着整个社会,因此高等教育体系中得文化自信是宣传弘扬优秀文化的精神动力。

3.2有助于大学生应对文化多元化的挑战

当前在世界上的的很多国家中,进行的政治的民主化和价值的多元化是不可抵御的时代潮流,因此自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要适应潮流的发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安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也使得文化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而在高等教育中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期,必将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从而可能会出现易盲目跟从和吸收,造成价值观的扭曲,社会责任感的弱化,民族自豪感的消退等情况,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文化自信培养在应对多元化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安全挑战显得尤为重要。

3.3有助于大W生个人的全面发展

在高等教育中的大学生如果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那么进行自身修养的提升就需要正确认识并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而关于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文化修养的学习则要求大学生必须要拥有积极上进的学习心态和优秀文化丰富的思想资源,正是这样的要求使得其拥有的文化自信可以更好的帮助其进行全面的发展,从而更好的认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理论知识的动力源泉。

4.高等教育中的文化自信培养分析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在时代变革中既能保持自我又能面对世界的标识。由于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的深入,目前逐渐的形成了多元文化现象。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由于大学生对物欲的强烈需求,使得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物质生活的抗压性比较低,虽然有时创造性十足,但其思维内涵虚无空洞。

因此本文认为我国高等教育部门要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修心养性,将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融入到对大学生教育的全过程,从而与他人和谐相处,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相处。具体来看,主要的措施有以下几点,分别是:

4.1积极提升文化鉴赏能力

文化自信的前提是认同、信任,因此在本文看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需要增强自觉鉴赏的能力。高等教育体系中,就要引导大学生分析、鉴别传统思想文化中哪些是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东西,哪些是封建性的糟粕、是落后的要被历史淘汰的东西,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的辨别我国社会所缺乏又能弥补中华文化发展之不足的东西。

因此本文认为各大高校要积极的引导其以虔诚、敬畏的态度来对待文化,并且用对多元文化进行系统的清理、批判、重释与重构,进而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好的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此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来树立文化自信。

4.2坚定文化育人的办学理念

高等教育担负着我国优秀文化的重担,其不仅是先进文化的辐射源和传播者,更多的是作为引领我国文化发展方向的主要阵地,而文化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其是国家的发展历程中不断积累沉淀下来的文化资产。其对一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等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本文认为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在开展文化育人的工作必须要坚定文化育人的办学理念,结合高等教育办学目标和特色,通过对各个大学的准确定位、学科和学位设置、培养人才方向、服务社会的方向和未来发展目标做一个全方位的梳理,以此来更好的形成具有符合学校实际发展情况的办学理念,进而增强广大师生的使命意识和进取意识,坚定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4.3提升人文素质教育的文化品性

作为创新知识的场所,高等院校是传承人类文明和科学的集散地。为此本文认为必须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校园文化体系,建立大学生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基本准则,引导大学生践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行为方式,同时积极的变革教学模式、采用相对灵活的考核方式,改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增加更多讨论的环节,引导大学生主动思考,此外要积极的改变传统的以“大课”授课的方式,限制授课时的班容量以增强更好的实际效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通过组织学生对社会的考察、调查、分析和思考,提高大学生对腐朽思想文化的抵制能力。此外还要加强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并且给教师以人文关怀,提高其待遇,为教师提供更多学习、交流、提升的机会。

总结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高等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也是传承、建设和创新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在传承我国优秀文化、建设和创新先进文化方面发挥着其独有的功能和作用。因此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必须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我国先进文化建设,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文化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龚正华.中国大学知识生产的文化自信生成研究[D].西南大学,2012.

[2]严莉莉.高等教育实践管理范式的哲学透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3.

[3]商执娜,吴家琳. 奥林匹克文化在高等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价值探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S1:266+270.

[4]张秋辉.“三个自信”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5]弓民.高校育人过程中“三个自信”理论与实践融入的路径与方法[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86-89.

[6]重增.自信人格理论的建构[D].西南大学,2006.

[7]罗系数.课程文化自信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

[8]周忠华.论核心价值观自信[D].上海师范大学,2016.

[9]北京电影学院 李博. 坚定文化自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N].人民日报,2016-11-18007.

篇11

1现行中医教育制约人才成长的因素

1. 1学制太短

现行中医教育普遍实行五年制培养,七年制专业只是少数院校开设。通过五年培养周期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基础知识不甚牢固、动手能力不强,中西医都懂一点但都不精的情况。

1.2培养目标存在误区

一是求全:将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医疗、科研、教学型的高级中医药人才。二是求备:中医药高等人才培养追求中、西医兼顾这种培养目标的定位。但两种医学领域里各自庞大的理论体系和大量的临床实践要求,在短短的几年时一间里,不可能完成设想的培养计划。

1.3课程体系重复繁琐

课程设置存在以下弊端:

(1)中医学科界限不清,中医课程内容与课程界限不清,内容大量交叉重复。

(2)素质教育薄弱。

(3)课程结构单一,造成基础过窄。

(4)反映在中医课程体系上的中医理论无明显进展,临床课程停留在证型论治上,缺乏临床思维训练,学生临证能力差。

(5)西医课程知识模块沿用了西医院校的主干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实行压缩式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造成学生处理病房工作及危急重症能力差。

(6)中西课程之间,缺乏沟通、比较的桥梁课程,未能达到整合目的。

1.4教材编写滞后

内容陈旧,且重复无序,教材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很大。

1.5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被割裂为两个互相独立的阶段,临床实习仅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临床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上与理论教学难以保持前后一致,学生临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

1.6综合素质培养不够

重专业学习,忽略其他自然科学特别是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导致学生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较差,知识面窄,适应社会能力差。

1.7考核制度死板

考试以考核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为主,忽视了临床能力的培养。

2构建创新型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笔者认为,在教育理念革新的前提下,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高等中医药教育体系。

2. 1培养周期

篇12

10085831(2017)0500519

一、研究背景及思路

在信息和知识社会,大学最重要的贡献是生产知识,为社会提供智力资本[1]ADDINNERef{AF5BE1AD-4B4F-4C95-8769-63AD234D684F}。目前智力资本被广泛理解为“是一种已经捕获的、有效的无形资源,组织可以借助其生产新的资源、商品或服务”[2]ADDINNERef{5FDDE734-CD34-46C8-A6D4-B2B05ACC3382}。在大学层面,智力资本的生产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大学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加强;二是科研成果的产生,包括论文、著作、专利、学术会议论文,以及其他形式的科学产出等[3]ADDINNERef{94192781-7632-4CC1-B991-588DB5C4699B}。而在智力资本的生产过程中,财务资本发挥着重要的杠杆作用,财务资本的可获得性关系着大学智力资本产出能力的大小[4]ADDINNERef{B0BCA7FF-E4CA-4210-B332-85A0D6C5DA1A}。但是,在发展中国家(甚至是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中,财务资本的可用性受到限制或相对受到限制,所以,如何有效地管理和使用经济资源,从而提升大学的教学科研质量和增强影响力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体系面临的重要挑战是如何建设世界一流高校,如何适应与跟进由信息技术驱动的全球化趋势[5]ADDINNERef{4F4F6D8B-B5DA-47FF-AF49-00FCE7698620}。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在21世纪的重要使命。然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尚有许多限制,第一个限制就是大学的教育科研质量。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在过去30年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如今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但在质量方面,2 560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等)中只有38所985高校,116所211高校;从国际比较看,根据QS大学排名,中国内地只有33所大学入围前500名,只有4所大学进入前100名:清华大学(排名25)、北京大学(排名41)、复旦大学(排名51)和上海交通大学(排名70)。第二个制约因素是相关资金短缺[6]ADDINNERef{BD50B716-AAAA-4BCE-8879-2E7F24257109}。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财政性经费投入不足、大学负债多、学生经济负担重、生师比大等诸多财政不足问题。特别是自1999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出现大幅度扩张,高等教育的生均经费投入出F了连续多年下降。总之,中国高等教育体系许多旧的问题还未得到解决,新的问题又不断出现,而解决这些问题的经济资源越来越匮乏。基于以上原因,扩大和深化中国大学在不同情况下发展效率的研究是一个迫切的任务。

以往对高等教育系统效率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公共政策研究[7- 8];(2)单个或多个大学[9-13];(3)学术部门和科研单位研究(研究所、研究中心、团队等)[14- 15];(4)大学图书馆研究[16-17]ADDINNERef{79EA131B-5E62-4BAD-9D08-066D7E62D378}。国际上的相关方面研究非常多,然而,针对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目前有关效率评价的研究非常少,对高校电子数据库效率评价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基于此,本文旨在促进对中国大学效率的相关研究。

较为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教授队伍;二是有一套支持教授队伍培养人才、进行尖端科学研究的体制及政策(即所谓软环境)。通过对国外国内相关文献的回顾,笔者找出两个最常用的变量:(1)教师或研究人员数量;(2)研究成果或文献。

另一方面,笔者也发现,在以往有关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效率评价的文献中,缺乏一个极其重要的变量:信息和通信技术[18- 19]ADDINNERef{01006392-C81F-48C1-8590-0A878DD7E227}。据世界银行(S.F.)的分析,信息通信技术是一组硬件、软件、网络和媒体的集合,用于数据、信息、知识、服务及其应用程序的收集、存储、处理、传输和展现。根据摩尔定律,由于有了信息通信技术,人类的生活情境,包括科学研究的数量,都呈几何级数增长[20]ADDINNERef{60E9D1CD-BEF9-4440-9DCC-AF80479C119D}。因此,本研究将聚焦于电子数据库(Database,DB),因为它是研究人员开展科研活动、获得所需科学技术信息的重要途径。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将对中国985高校中DB用于科研产出的效率进行评价。在以往研究基础上,本研究突出贡献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呈现中国高校DB的库存概况,类似的贡献在以往文献检索中未被发现,所以这是本研究的显著贡献之一;(2)将DEA方法与文献计量分析相结合,评价教师使用DB进行科研的相对效率,而DEA方法是当前经济管理领域运用最广泛的效率评价方法;(3)展现中国高校1996-2015年间的科研产出情况(基于SCOPUS)。

篇13

2015年,由世界权威大学排名QS(Quacquarelli Symonds)所发表的世界名校排行榜中,世界排名前100所大学,英国占有19个席位。英国诺贝尔奖获得的奖项居世界第二,人均世界第一,可见英国教育之发达。本文现就英国教育概况及特色做简要叙述。

一 英国的教育概况

英国的教育分为小学教育阶段、中学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三个基本阶段。

1.英国的小学教育阶段

英国小学生一般五岁入学,分为幼儿学校、初等学校,学制六年,小学生上学时间为上午9∶00至下午4∶00,每个班一般是20~30个学生不等。国立学校实行就近入学,私立学校招生不受地域限制。

2.英国的中学教育阶段

英国从中学到大学实行“523”制(中国大陆实行“334”制),即5年中学、2年预科、3年大学。英国中学的中1、中2、中3完成基础课程,中4、中5完成IGCSE课程。2年预科,完成A-Level课程,旨在为进入高等教育或者就业打下基础。预科分为两种体系:一种是学业路线(Academic Route),着重于培养学生学术研究方面的能力;一种是职业路线(Vocational Route),职业路线则结合社会各层面的职业需要,培养各种行业中具有一定技能和知识的专门人才。

英国中学生在预科阶段就开始接受专业教育,如商业管理、金融、会计等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及早确认自己的职业方向,为将来的职业生涯设计打基础。

3.英国的高等教育阶段

高等教育是英国教育体系中的高级阶段,包括:本科(Bachelor Degree)、研究生(Master Degree)、博士生(Doctorial Degree)。

高等教育通常是由大学(University)提供,但许多学院(College)也提供Bachelor和HND课程。

第一,英国的职业高等教育。英国大学有专门的职业高等教育,发放国家职业高级文凭(Higher National Diploma,简称HND),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最高阶段,学制一般为两年。HND相当于中国的大专文凭,层次相对还高一些。进入HND要求已经完成中学高级水平考试(A-Level)或者国家职业资格高级(GNVQ-Advanced)课程。HND毕业后,如果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可以选择直接进入本科第三年的课程,通常是本校或联校的相应专业,再加一年就可以取得学士学位。英国一流的大学一般不会接受职业高等教育的学生。英国的职业教育分类细、专业性强。

第二,英国的本科教育。英国本科教育有数百门学科,大约有23000个学位课程可供学生选择。课程的多样性使学生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满意的专业。本科课程一般为3年,“三文治”课程(sandwich course)为4年(3年在校就读,有1年的实习)。医科、牙科、建筑、兽医学等最长需五至七年。

在英国,本科教育常用的形式是第一、二、四学年在学校学习三年理论,第三学年到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实践。

英国学士学位的类型有:文学士、理学士、法学士、工程学士。在英国,文、理的概念和中国不太相同,比如中国大学一般把金融、财会等学科划分到文科类别,而英国大学一般是把金融、财会类专业划到理科类。

学士学位中有一种“荣誉学士学位”,这是一种比普通学士学位更高一等的学位。大多数大学的荣誉学士学位也是学3年,只是在课程的深度和难度上比普通学士学位高。有些大学的一些重要专业取得学士学位后,再修一年时间可取得荣誉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