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创新工作举措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社保扩面征收需要从两个方面完善制度设计
1.确定合理社会保险基数和缴费比率。在确定社会保险基数和缴费比率时,应该严格依据我国的国情,在推行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全覆盖的初期,社会保障的特征应该为实现最低社会保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应该逐步有序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因此,应该将社会保险基数和缴费比率维持在一个较低的合理水平上。同时,应该将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情况考虑在内,实行地区差别基数和缴费比率。
2.确定将征收社会保险费改革为征收社会保险税。要实行社会保险全覆盖面,就必须将征收社会保险费改革为征收社会保险税,税收具有普遍性、强制性原则,这就是说社保税的征收应该将社会全体成员覆盖在内。但是,目前我国经济属于一种二元经济,城镇和农村、不同农村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的差异十分严重,因此,在对社保税进行实施的初期,应该主要在城镇设置征收面,也可以在具有较为发达经济的农村开征社保税,同时其所享受的社保待遇和当地城镇职工是同等的。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实力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尤其是地方财力,这就为城乡统一社保税制的逐步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参保意识。社会的支持与理解是顺利征收社会保险费的重要保证,因此,要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险法》宣传力度,努力营造一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企业依法缴费认识的不断提高;要加大宣传方式和手段多样化,充分科学地使用广播、电视、报刊等,让社保宣传深入人心,努力让广大群众从根本上从“要我缴费”转变为“我要缴费”,形成全社会都关心、关注社会保障工作,促进全社会参保意识的提升。
2.严格基金监督,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运行。现阶段,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面临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就是使基金管理规范化,加大监督基金的力度,对基金的安全运行进行有效的维护。要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管好用好社会保险基金,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政策法规,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做好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防范工作。对社会保险基金的预决算制度进行有效地完善,促进社会保险基金收支与形态定期报告制度的建立健全。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工作机制,切实实行财政专户与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方式,定期将筹集、使用、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的情况公布给社会,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规范经办行为,有效地控制经办风险,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依据有关规定对侵害基金安全的行为进行彻底地查处,并对有关人员的责任进行严肃追究。
3.不断开拓创新,共同推进社保征缴工作。国务院既然将征收社会保险的工作职责赋予给社保机构,各级政府应加强对社会保险费的征收方面领导,人社部门就应该主动加强与地税部门、工商部门、工会以及社保经办机构、劳动监察部门联系,形成合力,协同解决社会保险费征缴所遇到的难题,查验了解各单位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认真细致研究工作方法,并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符合条件但拒绝参保的单位,实行由劳动监察处罚,地税强制征收,督促其参加社会保险。同时,建立完善社会保险信息网络,尽早实现财政、人社、税务、银行等部门的数据联网,实行社保信息与数据资源共享。在征收社会保障费时,全面使用计算机MIS系统的社会保费征收模块,并将电子报税系统开通,使征收渠道得到极大的拓宽,积极开展银税合作,让银行窗口协作征收社保费,促进社保费征收工作的多元化进行,为缴费人办理手续提供切实的便利。
综上所述,社会保障对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切实解决社保扩面征收难题是发挥社会保障良好作用的重要保证。我们应该对社保扩面征收的制度设计进行有效地完善,并采取科学合理的工作举措破解社保扩面征收的难题,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2
探索就业服务新技术。该市引入GPS定位、手机客户端APP、微信等新技术,打造了“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开放式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实现该市四级联网覆盖,求职者通过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全程办理。与中国就业技术培训中心合作,引入职业指导CETIC测评系统,在四川建立首个职业指导诊室。
篇3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内外大环境,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正在深入发展,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积极措施。国有企业工会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时展带来的冲击,必须清醒地认识和研究当前工会工作所遇到的新问题,切实把企业工会建设成为组织健全、制度完善,领导离不开、职工信得过的组织,不断探索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国企工会工作新路子,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当前国有企业遇到的新问题的原因
(一)职工收入差距拉大是工会维权工作难度加大的根本。
在国有企业中,职工出现了不同的收入群体,收入差距正在逐步拉大。企业要发展,要依靠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企业在分配上会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而普通员工相比高端人才,在收入方面就被拉开,从事不同工作岗位,收入状况也不一样。收入差距的拉大,是企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作为普通职工,可能不理解为什么分配制度要向人才倾斜,为什么自己干的是最苦最累的工作,收入反而比不上人家?在这种心理作用下,拉大的不只是收入,而是人心,内部矛盾也就滋生,这给工会工作带来困难。
(二)企业内部地位不平等是工会工作难度加大的诱因。
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冲破了原有吃“大锅饭”的分配格局,职工的结构出现了不同的群体,出现了“金字塔”结构。位为“金字塔”顶端的是经营管理人员构成的群体,这些人往往干着最体面地工作,拿着丰厚的收入,决定着企业的大事,掌握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位为“金字塔”第二层的是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者,他们在企业中有地位,有身份,执掌企业重要部门,是企业发展的中流砥柱,能够左右企业的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产业经营,这个群体最容易被别的企业“挖墙脚”,一旦企业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就可能随时流失。位为“金字塔”第三层的是普通的员工。他们是企业一线生产人员,构成了企业最庞大的群体。他们的收入水平往往和他们的工作年限、技术职能、职称挂钩,在享受待遇方面往往要让位“金字塔”上层的人。他们是企业中情绪化最严重的群体,也是工会工作最难开展的群体。位为金字塔最底层的是外聘人员,这些人在社会上俗称“临时工”,他们的是企业的“编外人员”,除了具体劳动收入外,很难享受到企业发展的福利,他们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三)社会就业形势是工会工作难度加大的外部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就业结构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成为最主要的方式,企业、就业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人员的流动性日益增大。企业为了发展,着力于加强管理,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直接导致剩余劳动力的出现,使下岗、待岗职工人数增加,而职工需要工作岗位谋求生存资料,这就构成了企业和员工的矛盾。另外,企业内部劳动争议也日益突出,而且发展趋势由个人转向群体,这是职工维权素质提高的必然结果,一旦企业在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大额资金使用以及侵害职工利益,员工就会自觉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利,这给工会释难解惑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企业工会的应对措施
(一)国有企业工会要不断健全自身组织建设。
工会组织日常工作正常开展,履行工会职能,完整的组织体系是前提。为了做好工作,工会组织就要建立自己的组织体系。一是整个企业内部,要建立自己的工会组织,有专门的组织领导,有自己的完整的专兼职干部,有自己规范的工作职能,还要根据各单位、部门的实际情况,建立基层工会,配置完整的工会干部,负责基层工会日常事务的开展;在整个企业内部建立多级别、多层次的企业工会组织。其次,要做好会员的吸收工作,拓宽会员吸收渠道,调动会员参会积极性。企业工会要把愿意参加工会组织的员工吸收进来,并对热爱从事工会工作、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吸收到工会队伍当中来,为工会开展富有创新性的工作提供思想基础。三是要上级工会和兄弟单位工会加强联系。国有企业扎根于地方,都不能离开当地党政部门的支持。工会工作要同当地工会组织和上级工会组织保持联系,及时掌握上级部门的精神,了解当地发展的趋势;加强和兄弟单位的联系和沟通,走出去,请进来,借鉴他人经验,创新工会工作。
(二)做好职工释难解惑工作,为职能部门分忧。
职工受所处的地位、经济收入、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差别,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决策决议会从自身的角度去理解,这就产生了很多矛盾。工会组织要主动为企业职能管理部门分担责任,做好职工的释难解惑。一是要做好文件精神的上传下达,特别是重要规划、计划,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进行学习、宣传、贯彻、落实,让企业职工了解这些事情的内容,了解决策的依据,对个别明白的进行个别解释。二是对影响企业和谐稳定的谣言、传言,要及时做好解释工作,不让谣言、传言伤害职工之间的感情,影响企业的和谐发展的内部环境。三是对有困难的职工及时进行走访慰问。重要传统节日,要对有困难的职工、先进代表、劳模进行走访慰问;对家里出现不幸的职工,要主动上门,为他们解决燃眉之急;对长期生活有困难的员工,要积极的伸出援助之手;四是要做好企业事务公开。企业事务公开,有助于清正廉洁风气的形成,更有利于企业职工理解、支持各项政策。
(三)大力发展企业文化,让职工共享企业发展福祉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理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是企业认同感的集中体现能够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促进企业中心工作的完成。健康的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企业管理效率经济效益提高,更是营造企业良好内部环境的最重要途径。大力发展企业文化,优化企业内部竞争,增强企业凝聚力。在发展企业文化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把企业的企业的精神、价值观念、企业的经营理念,以各种载体展现给职工,在潜移默化中让职工接受共同的价值观,对企业的经济活动产生重要的深远的。员工对企业有强烈的归属感,就会自觉地去本职工作,为企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建设好企业文化,可以不断增强企业的内部凝聚力,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精神动力,形成奋发向上的工作环境。大力发展企业文化,可以满足职工的精神需要,让职工对企业有归属感,对干好本职工作有紧迫感,对企业生存发展有危机感,从而促进企业发展。为了稳定人心,让广大干部职工享受企业发展的福祉,体现企业主人的地位,工会组织要大力开展企业文化,活跃企业氛围。(作者单位:江西西华山钨业有限公司选矿厂)
篇4
《中国档案》:市、县级档案馆测评主要依据国家档案局印发的《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办法》(以下简称《测评办法》)及其《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细则》(以下简称《测评细则》)进行,其有何特点?
李明华:《测评办法》规定了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测评范围、测评组织、测评原则、测评申报、测评方式、测评审批等内容,是指导测评工作的依据性文件。具体衡量档案馆等级的标准是《测评细则》,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内容较为全面。《测评细则》分为4大项,17条,测评指标为条件保障、基础业务、开发利用和信息化建设,测评内容涵盖了现阶段市、县级档案馆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对档案馆整体工作水平的一次检验。二是重点较为突出。市、县级档案馆经过多年的努力,各项基础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一些地区特别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馆舍建设、经费投入、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严重制约了档案馆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制定《测评细则》时,条件保障一项占了29分,将近占全部分值的30%,就是希望通过这一活动解决档案馆发展中的条件性问题,为档案馆事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全国档案馆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生事物,档案馆功能也从“两个基地,一个中心”,拓展到“四位一体”,一些新的要求和创新的举措,如:档案馆馆舍面积标准、档案资源整合、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电子文件中心建设等热点问题均列入测评指标,体现了新形势对档案馆工作的新要求,引导档案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四是具有统一性和可操作性。我国幅员辽阔,就档案馆工作而言,东西之间、南北之间、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差距较大。一些地方曾建议对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标准,我们认为如按此方法将失去可比性,因此,我们在经过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全国市、县级档案馆工作实际,制定了这个统一的标准。对《测评细则》中所有能量化的指标,都提出了量化要求,按比例得分,即只要我们做了工作,做到什么程度即得到相对应的分值,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中国档案》: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进展情况如何?效果怎样?
李明华:《测评办法》下发后,各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积极准备,迎接测评。截至目前,已有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16个档案馆通过了国家级档案馆的测评,其中国家一级档案馆28个,国家二级档案馆182个,国家三级档案馆6个,应该说运行状况良好,进展顺利。从整体效果看,这项工作的开展,一方面改善了档案馆的外部条件。绝大多数档案馆事业被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档案馆事业经费或专项经费都有所增加,很多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加强本地区档案馆的各项工作,相关领导或到档案馆视察或召开专题会议解决档案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郑州市档案馆在此次测评活动中理顺了档案馆的管理体制,全馆人员全部参照公务员管理;投资1.3亿元、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的新档案馆已经开工建设等等,档案馆事业健康发展有了较好的条件保障。另一方面档案馆的各项业务工作得到了全面加强。业务建设是档案馆工作的根本,《测评细则》中对档案馆业务工作的指标要求达到了全部比例的70%,这也是我们开展这项活动的主旨之一。我们看到,通过测评,国家档案资源建设得到全面加强,馆藏不断丰富,门类较为齐全,档案资料的保管保护条件得到相应改善,检索工具体系日趋完善,档案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依托馆藏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的能力大大提高,档案馆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场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不断拓展。
篇5
随着社会发展,高校之间的竞争也是非常的激烈,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落脚,必须充分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而人事档案的管理就成了开发工作的基础部分。改进工作也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敢于创新。利用高校人事档案资源,为人尽其才提供有力保障和服务。
1高校人事档案的重要作用
建国后,各校组织人事部门配专门人员,补充人事档案素材,人事档案的工作逐步走向正轨,取得了很大成绩,为学校的人事工作正常开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后来,对人事档案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冲击,档案损坏严重。1980年,召开干部档案会议。1990和2005年又分别召开三四次干部档案会议,人事档案又有了新的进展。重新整理了档案的材料,使得内容更充实,真实,更加条理化。由于人事档案是人事选人依据,所以越来越受有关部门重视。
2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创新必要性
(1)管理理念不创新。近几年,人事管理的封闭式比较强。大都根据人为经验收集材料,认为保管,传递好保密就是人事档案管理的所有工作。没有意识到学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其实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大的服务。因此,在管理方式和档案内容等进行创新改造缺乏认知和动力,也缺乏主动意识,这些都制约了人事档案管理作用的发挥。
(2)人事档案管理队伍综合素质需要加强。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需要各种措施来加强管理队伍的力量。人事档案管理的人手有些缺乏,多由人事部门的人员一兼数职。许多工作人员都是非专业人事,缺乏专业知识,如果内部的学习机会不够,动力不足,外出进修的时间也少。种种因素都会阻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进展。
(3) 档案的记录没有重点突出。一直以来,人事档案多都是记载个人的经历和学历过程,各项考核的奖罚等信息,这些内容和空洞的评价术语比较多,而相对于一些技术特长,专业技能,科研成果和业务能力,工作业绩,重大任务表现等具体内容体现的非常少。人事档案形同虚设,这样造成人事人员在选人用人的时候认识的比较片面和肤浅,即使耐心查阅简历,也难以找到对需求岗位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人事档案很难发挥应该起到的价值。
(4) 信息化水平低,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大部分处于手工和半手工状态,人事档案仍以纸质为主,没有进行数字化处理录入数据库系统,也没有专门的人进行管理。网络的利用率不高,无法真正的实现资源共享,对相关情况的查询带来极大的不方便!
3人事档案管理的改进措施
(1)创新理念,流程规范,是做好人事档案工作的保障,应健全我们的人事管理制度,多收集一些保管和使用权限的制度等等。
(2)坚持以人为本,优化我们的服务质量,提高各大高校的人事档案有足够的利用价值,档案管理应用到各方面。服务质量的优劣影响人事档案的内容,也会影响到它的利用价值。
(3)加快信息化建设,尽快实现数字化,系统化。随着我国信息技术,通信,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网络环境的发展,作为主要信息资源的档案也很快向信息化转变。因此要认清档案管理工作发展大趋势,学好用好计算机,在平时应用当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真正成为档案信息网络管理员。再者,充分开发人事档案,研究档案管理的软件,实行动态管理,维护,探索电子档案的新途径。利用网络,形成开放式资源,建立全国联网和区域联网管理系统和查询系统。
(4)开发人力资源是将人的智慧,经验,能力,创造性和学识进行发掘,培养和利用。高等学校通过实现人才强效,其关键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学校人力资源密集,承担起了人力资源培养任务的责任。人力资源的培养指标将是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国家培养大批人才的重要环节。高校非常重视教师和其他管理队伍建设,推出引进新人才政策,开发人力资源,根据自身优势和对市场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合理配置,有意识和重点的培养有前途,有潜力的管理和科研人员,创造条件培养成各方面的专家,以此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知名度。人事档案在开发人力资源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学校的人才得到更好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且有效的服务。
(5)研究人才使用规律,指导人力资源建设。造就更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掌握人才成长规律,指导人力资源开发,实施人才强国。哪怕平庸的人,也能通过人力规律的指导,发掘它某一方面的潜能,提高人才的培养水平。
(6)人事档案管理创新出新思路。
①变分散为综合,将高校人事档案纳入档案综合治理,成立独立的档案工作部门,将各类档案统一管理。
②档案材料报送,这样能保障人事档案的全面准确,综合治理档案材料报送制度,在校属各单位明确档案员,收集,递交各部门档案文件,及时递交归档,经常对档案材料进行查缺补漏,对缺少的档案做好登记,记得催要。
③充实档案内容,与国家机关人员类似,我们高校的档案也应该重点放在反映每个人的工作业绩,在科研和教学活动的具体表现,全面客观反映教师业务的水平和教研能力,业绩档案是人事档案的重要补充,收集教职工实绩材料,这样也可以增加高校人事的信息含量,增强人事管理的活力。
④采用信息技术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努力实现资源共享,用更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管理人事档案,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保障,档案信息数字系统为前提,以资源共享,数字化系统取代半手工状态为目标,快速完成各种检索,查询,数据统计。计算机技术在高校人事管理中被广泛运用,提高了办事效率,一些政审材料,既可以由当事人书写,也可便捷电脑打印。但是,不能仅停留在单机的管理水平,行业内部的局域网和广域网,这是档案计算机管理和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
⑤认真整理,确保档案的全面和真实性,整理应做到分类有序,目标清楚,每卷档案都是完整,真实,实用的。用合适的,耐用的材料将纸质的档案存档。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技术,开发适合本校情况的管理系统,将原始纸质档案录入,根据权限不同,不同的人可以进行不同范围和程度的查阅。这样有两点好处,第一,降低了对档案原件使用,减轻了上面所说的磨损,有利于对档案的保护。第二,提高了人事档案的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推进了信息化建设的进行。需要注意的是,要确保系统的信息和纸质信息是一致的,最好是专业公司的人事管理系统,这样以后有什么升级需要会更容易些;然后要注意防止病毒的侵入,绝不能让数据丢失,防止网络黑客入侵。
4结语
21世纪,高校也同样进入了一个人才竞争的时代,那我们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与学校发展战略有机结合,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为我们的高校竞争提供持久的,有力的人才资源。就当前情况来看,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的改革工作已经可以提上议事日程。创新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我们实施人才强校的重要支撑,它对我们战略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就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 张丽娜.全面加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J].改革与开放,2009(8).
[2] 杜娟.浅谈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举措[J].山东纺织经济,2010(8).
篇6
德育工作的很好开展,离不开学校较好地教学方法。学校在进行教学中,不能一味的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因为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对理论教学的方式不太感兴趣,即使老师讲的再生动,还是有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这就很容易使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兴趣的缺失就会使学生的成绩提不上去,长期如此,就会在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压抑,导致道德情感的严重缺失。因此,学校在组织教学时,要增加教学实训环节,多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情况下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当然,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老师的细心开导会给学生情感上的满足,减少学生对道德缺失的可能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道德行为的自觉意识,调动了学生对德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方法上去了,德育工作就更加容易进行了。
3与时俱进,赋予德育新内涵,采用多种形式的德育形式
篇7
为了保障我省重点建设项目用地需求,加强省、市、县级征地机构的沟通配合、协调各方面关系,确保征地工作顺利实施,我省于1992年成立了贵州省土地开发中心,并明确了职能:一是组织实施省重点建设项目土地征收工作,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用地需求。二是承担我省报部审批项目用地报件资料的初审工作,确保报件质量,减少或避免补件、退件情况。三是开展调研工作,对征地工作中的难点、要点问题进行调研,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为制定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四是对市、县级征地机构工作进行监督、指导。五是协调征地各方关系,解决征地过程中各种突出矛盾,切实做好征地服务工作。六是加强耕地占补平衡工作,承担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技术性、事务性工作,组织实施项目,确保省级开发区耕地占补平衡需求。
随着省级征地机构的成立,各市、县也相继成立了征地工作机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机构体系。
二、加强自身建设,打造权威的征地事务管理机构
(一)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规章制度,靠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做到科学管理、依法管理,这是加强征地机构建设,确保其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不断研究征地机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和总结,基本形成了“行为规范、运转协调、上下联动”的管理体制,实现了征地工作的标准化、格式化管理,为规范工作程序、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奠定了坚实基础。
1、实行项目目标责任制。对项目管理实行目标责任制,目标责任人必须统筹安排,合理确定人员分工,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责任表,严格按照计划开展工作。在工作开展期间,由单位领导、部门主管对其工作进度、报件组织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2、建立会审制度。在接手项目之前,需对项目报批要件进行审查,对于缺件或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协助业主办理、完善资料。土地报件资料编制完成后,须对资料进行会审,形成会审意见。对会审没通过的项目,责成项目负责人按会审意见限期整改。
3、建立项目初审查制度。对我省报部审批的项目用地报件资料,由中心组织专家进行初审查。通过对报件完整性、规范性、合法性等方面的审查,确保报件质量,减少或避免补件、退件情况。
4、实行周报、专报制度。市、县级征地机构每周向中心汇报项目征地进展情况,由中心汇总整理后以报表形式向省厅汇报。对于重点建设项目征地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纠纷,由中心进行协调,并以专报形式向省厅汇报。
(二)积极组织学习培训,提高系统人员素质
当前面临的征地制度改革,对中心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树立认真学习的思想,不断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坚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教育统领全部活动,针对征地范围、征地安置补偿、征地程序等理论和实践问题,有计划的组织理论学习和业务研讨,并不断创新和拓展培训形式,把学习培训融入工作实践,加强培训效果。通过邀请厅业务处室领导、专家讲课,单位内部业务交流会等形式,交流当前征地工作中的热点问题,研讨征地制度今后改革的方向,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和执行能力,练好内功、打好基础。
此外,中心还通过现场培训、以会代训等各种方式,深入征地工作现场,多次在各市(地、州)县(区)组织了征地业务培训,培训人数达300人(次)以上;培训内容包括征地工作组织实施、征地丈量登记和补偿程序、用地报件编制组织、用地批后监督管理等,对地方征地过程中的技术环节统一规范、提出要求,保障了项目征地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切实做好本职工作,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
(一)依托省厅,做好征地服务工作
中心成立迄今,厅领导及相关业务处室对中心的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厅领导深入项目第一线,指导督促征地工作,主持召开征地工作动员大会,协调各方关系,加速推进项目用地工作。同时,省厅邀请省直相关部门一起,对项目用地工作进行分解细化,限定工作时限,落实责任单位,有力地保证了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在征地工作面临时间紧、任务重、密度大的形势下,通过全系统人员的努力,顺利完成了厦蓉高速公路(贵州境)、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六沾铁路(贵州境)、杭瑞高速公路(贵州境)、中缅油气管道(贵州境)、贵阳快铁网等重点项目的用地预审及征地工作,为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加强监督指导,确保项目依法、合法用地
在工作过程中,指导建设单位科学选址,注重项目用地选址的合理性,按照"少占或不占耕地"、"能占劣地不占好地"的原则,把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的数量作为方案优选的基本指标,减少了为降低建设成本、减少拆迁等多占耕地或基本农田等问题。同时指导建设单位注意项目用地规模的合理性。根据有关供地政策和用地定额标准(如公路的定额标准等),指导建设单位严格控制项目用地规模,力促建设单位提高用地效率,严格禁止"搭车"征地、多征少用等问题。
篇8
一、窃电偷电的危害分析
在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窃电行为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会对供电网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窃电行为还会对供电设备造成使用寿命以及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影响了供电网的安全运行。在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造成偷电、窃电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区用电电价差异、用户的承受能力、法律意识薄弱等因素所造成的。并且,供电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供电企业给了不法分子一些可乘之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用电量较大,存在侥幸心理进行窃电;供电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供电方式较为老套、设备较为陈旧,不能满足实际的供电需求,从而造成窃电现象的出现。
二、用电检查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一)取证困难
与实体资源相比,电力资源十分特殊,其生产和使用过程都是无形的,窃电行为并不会留下显著证据,并且通常窃电行为不用大型工具就能实现,一般窃电工具都比较小巧,便于隐藏、不易发现。与其他盗窃行为不同,窃电行为并不需要销赃或储赃,用电检查人员巡视时,如果发现了可疑人员,也不能随意进行搜查。即使在窃电现场发现窃电行为,也难以做到人赃并获,无法核算出其窃取的电量,加上窃电者往往会否认事实,最终难以确定窃电事实。这些问题为用电监察管理和反窃电工作的开展造成了较大困难。
(二)电力设施遭到破坏
电力系统中各种电气元件是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设备,一旦系统中的电气元件出现故障,会严重影响整个系统供电的安全性,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还会增加供电企业的生产成本,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现阶段,我国电力系统中所应用的电力设备材料和价格都比较昂贵,一些不法分子就打起了电力设备材料的主意。不顾国家法律和供电企业政策的约束,使用各种违法手段盗取电缆、变压器等设备,常常造成电力系统突然出现故障,用电监察工作常常是措手不及,不能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严重影响企业的供电能力。
(三)监察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亟待提升
在实际用电监察工作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的自身的能力对于工作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就目前来看,由于工作人员自身的一些因素,导致工作在用电监察工作中不能及时发现窃电现象,更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导致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并且,用电监察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受到一些威胁,使得自身的安全不能得到保障,从而降低工作积极性,导致窃电现象较为严重。
三、实现反窃电由“治”到“防”创新举措
(一)利用大数据防范窃电
传统的反窃电手段对于现在的窃电份子已经不具威慑作用,应该借助于负控计量装置,通过对大量的用户用电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掌握用户的用电规律,监控用户的用电负荷,发现用户的变化规律,使得所有用户的用电行为都实现能分析、可预测。从大量数据中寻找蛛丝马迹,就像公安人员研究犯罪份子的作案手法一样,只有掌握了犯罪份子的作案规律、共性案例和特殊性案例及其手法,才能做好如何防范。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拥有数据资源的我们要比窃电者棋高一着,只要我们掌握了反窃电工作的主动权,就能将犯罪份子绳之于法。
(二)加强对计量装置的管理
加强铅封管理,专人专用,备案存档,明确责任,要求工作人员操作计量装置后,严谨规范地使用铅封,不可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要求装表接电人员现场规范操作,必须保证现场铅封齐全完好,避免装表时计量人员离开了现场,用户从中做了手脚,防止窃电分子利用我们工作人员的马虎大意进行不法活动;加强表计信息的统计,对表计的安装年份、出厂厂家、型号规格、历史核查情况等都要进行记录、备案,使所有表计的核查都有据可依、有史为鉴。
(三)完善用电检查工作机制
改变原本单一的“问题发现――现场核查”的工作机制,形成新的“问题发现――后台分析――模拟方案――现场核查”用电检查工作机制。
新的用电检查工作机制具体内容如下:1、问题发现,通过用户举报、定期维护、定期排查以及计量自动化系统后台监控等多种手段获取用户用电异常情报,再通过用电检查人员现场检查发现现场异常情况。2、后台分析,即通过计量自动化系统对问题表计、问题用户的历史负荷、用电性质、业务变更历史等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现场检查的异常情况确定用户是否存在偷漏电行为。3、模拟方案,真正确定用户存在偷电行为,需要在现场捕获相关证据,贸然出击难以直切要害,同时还让偷电用户提高警惕,因此模拟实际行动方案,确保行动成效是必要的。
(四)培训强化用电检查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
作为电检查人员需熟练掌握直观检查法、电量检查法、仪表检查法、经济分析法等检查窃电的知识及方法;熟练掌握各大系统的应用,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对窃电现象的感知度,能够通过用户各类用电数据的异常变化发现窃电问题;掌握打击窃电中的法律问题和治理窃电的相关政策法规;熟悉窃电防治理论、技术措施、技巧策略和防窃电新技术、新产品,针对窃电招数变化,在窃电与反窃电的“搏弈”中,将各类窃电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
(五)加强现场作业人员的廉洁教育
通过廉洁从业大讲堂、案例教育、看守所实地参观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现场作业人员的廉洁教育;培养现场作业人员发现异常立即上报,不隐瞒现场情况,不伙同用户偷漏电的良好从业作风,坚决打击里应外合现象,对涉案的内部人员严惩不贷。
(六)加强对专变用户用电负荷的监控
通过计量自动化系统,对专变用户用电负荷进行监控,并辅以GIS系统和营销管理系统,建立所有专变用户档案信息,详细分析所有用户的基本资料及用电情况,将用电出现异常的专变用户列入重点监控黑名单,进行每日线损监控及异常数据分析,一旦发现有窃电嫌疑,立即进行现场检查。
篇9
1.1 理念的创新
首先,在新形势的发展下,企业应该要求干部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发挥工会的作用,研究工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帮助领导出谋划策,思考切实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要站在企业的角度审视问题,给工会工作提供更有利的条件和保障。
其次,在工会的工作中,企业要树立职工的创新意识,提高职工的服务水平和能力,具体工作中要敢于承担风险,敢于提出新观点和新思路,跟随时代的步伐,用新的眼光看待企业发展和工会工作。以一种全新的理念作为企业发展方向的指导,牢固树立全新意识,打破传统的陈旧观念,突破经验的束缚,将上级传达的意见、方针和政策与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将政策与新观念灵活运用并结合,形成全新统一的指导方针,并在日常工作中树立新观念,运用新方法解决问题,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2 活动方式的创新
首先,以企业的发展为目标,突出企业的特点,并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各种新型竞赛活动,将工会的工作落实到位,而不是口头传达而已。坚持发展速度与发展效益的和谐统一,坚持竞赛活动与企业的需求的和谐统一,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如举行“比一比,看一看”的劳动竞赛,推动企业工作的高效开展,创新“技术工作室”等竞赛,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让职工在竞争的环境中不断进步。
其次,利用内部权力监控办公系统、微博平台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的优势,降低工会的工作成本,提高工会的工作效率。如开展“我爱我家”的活动,让职工深刻认识到企业和自身的密切P系,用活动的力量来积聚人心和人力,树立“大家”意识,让职工清楚的认识到只有企业发展好,职工的发展才会更好。进而培养企业职工的职业道德修养和责任感,提高企业职工的大局意识,努力构建和谐企业,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2 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
在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的过程中,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不仅在物质上确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并且要在精神上表现为职工、爱职工的人文关怀。
首先,要做到真正的尊重职工、理解职工和关心职工,对职工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要积极主动的给予帮助,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从而达到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的目的。
其次,实行民主管理,让职工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保障。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职工的共同努力,企业应该在工作中发挥职工的主体意识,依靠职工的力量推动企业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而且企业的领导需要树立正确的权力意识,自觉主动的接受企业职工的监督,让企业的管理公开透明。企业要以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为发展重点,建立健全企业的职工权力协调体系,处理好企业内部的各方利益,建立完善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将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运用到企业的发展中来,确保员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为员工和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再次,加强对职工的培训和教育,对于企业的组长以上的管理层,定期做好培训工作,发挥好班组在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能力,从而让职工更好的为企业服务,让企业为职工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通过开展活动,如“学习型组织”,给职工争做企业的工作先锋和工作标兵的机会,这种比赛和活动的形式,能够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推动员工的全面发展。
3 提高工会干部的整体素质
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新要求、新情况和新变化,因此工会的干部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传承传统,努力创新,打造工会干部新形象,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具体要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努力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这是当今竞争社会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能力,加强自身学习,努力研究企业工作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在探索中完善自我,塑造完整的人格,从而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工会应该将学习作为一种基本需求,不仅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还要从实践中增强动手能力,学会运用自身的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用理论指导实践。
第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时代在改变,工会也应该改变自己原有的传统模式,培养自己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提高自己的发散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地审视问题并解决问题。
第三,加强自身与群众的联系。工会应该建立良好的群众基础,增强服务意识,维护好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和教育,并培养自己处理群众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四,从实践调查研究中提升自己。工会干部不仅在理论上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在实践中更应该不断发展,深入基层,了解一线的企业职工的工作情况,掌握企业职工的信息,从工作细节中培养自身的观察力和对形势的把控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4 总结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企业的工会工作面临者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只有立足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取,充分凸显企业职工的积极作用,提高工会的领导和示范作用,才能够开创工会工作的新局面,塑造一支为群体服务,对工作尽责,给企业添彩的高素质队伍。
参考文献:
[1] 王建军.创新务实开创企业工会工作新局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26).
篇10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1.096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互联网+”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并且正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方式,同时也对在校大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在“互联网+”模式下,微传播(微信、微博等)逐渐成为人们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进而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等,人们开始进入一个全新时代。当前,在校大学生以“90后”为主,这部分大学生都是伴随网络技术成长起来的,并且与新媒体接触最为频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推动“互联网+”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价值取向,甚至人生态度,在校大学生都发生新的变化,进一步给高校组织开展学生管理、教育工作增加难度。对于高校来说,组织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和保障,所以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吸收借鉴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同时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进行不断创新,使其不断适应时展需求。
1“互联网+”模式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点
受所时代的影响和制约,每一个时代的大学生都具备该时代的特征,作为“90后”大学生来说,同样具备“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1思想早熟,承受能力差
对于当前在校大学生来说,他们出生时,我国对外开放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并且可以很容易地接触到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与其他年代的大学生相比,这部分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并且这部分大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受互联网以及各种思想观念的冲击,导致他们的思想更为早熟,甚至强制自己按照成年人的方式看待问题,进一步削弱了自身的承受能力。
1.2喜欢个性化,缺乏集体意识
在“互联网+”模式下,在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更为丰富,借助网络大学生可以更为及时的获得信息,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与“70后”、“80后”大学生相比,他们的知识结构、学习方式,甚至思维模式都独具个性化,这种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这些在校大学生都喜欢追求个性,不会盲目认同某种价值观念,进而导致他们缺乏集体意识。
1.3责任意识强,价值观不成熟
对于改革开放高速发展时期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来说,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国家的未来发展等是他们比较关注的焦点,并且渴望为其奉献自己的力量,受自身社会阅历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价值观方面表现的还不成熟,使得他们更多地期待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关注。
1.4依赖网络
对于当代的在校大学生来说,由于是伴随着网络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他们更熟悉网络,并且对网络依赖程度更高,在这种情况下,导致他们在思考方面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而是依赖网络解决学习、交往等方面的问题。
2“互联网+”模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1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把控性的难度
对于大学生来说,在“互联网+”模式下,各类信息通过指尖就可以和掌握,根本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且信息一旦被,在整个网络上就会“病毒式”传播,进一步增加控制信息的难度。在“互联网+”模式下,由于信息短小,主要表现为每一条信息表述的内容有限,通常情况下,这些短小信息都涉及主流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内容,甚至与之相悖。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由于这些“90后”大学生还不完善,进而导致他们难以辨识各种信息的真伪,如果大学生的思想被一些虚假、不健康的信息占领,就会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2.2威胁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性
对于高校来说,在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按照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指导等方式将事先设定好的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而在“互联网+”模式下,由于网络媒体存在大众性、多样性等特征,对此大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知识来源的唯一性、局限性,进一步冲击着以教师为主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对于独生子女占主导的“90后”大学生来说,在他们的意识形态中,任何人都不能干预自己的生活,别人只能给予建议,不能代替他们做出任何相应的决定。
2.3冲击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高校在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大学生行为的正确性,可以说这些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都是正面的,并且具备一定的可控性。但是,在“互联网+”模式下,由于网络资源规模的庞大性,以及获取信息的便捷性,进一步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对于大学生来说,当遇到各种问题时,第一时间就是上网查资料,直接从网上获得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而影响大学生的独立思考,无形中削弱了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互联网+”模式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措施
3.1树立“互联网+”意识,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
在“互联网+”模式下,互联网一方面为高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带来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冲击高校的传统教学模式。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树立“互联网+”意识,利用网络准确把握在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对此,高校需要建立校园公众号、微信群等,以此传递信息,搭建大学生情感交流平台。同时,高校要整合校、院、班级,以及个人信息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一个丰富的信息网,并且将全体师生纳入到信息网中,使信息网覆盖整个校园。
3.2“互联网+”加强互动性,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高校在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时,为了激发大学生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常情况下,需要综合分析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进行继承和发扬,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创新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在“互联网+”模式下,高校需要从细微处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放下自己的身段,利用网络与大学生加强沟通、交流。
3.3借助“互联网+”模式建立思想政治教师队伍
高校在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时,教师直接与学生接触,因此,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制约着教学效果。为此,高校需要借助“互联网+”模式建立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提高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全面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对于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来说,需要尽快适应入“互联网+”模式,借助网络工具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进一步激发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所以,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培养一支复合型政工队伍,这支队伍不仅懂思想政治工作业务,而且熟悉公众号、微信等网络技术。
4结论
综上所述,在高校在校生中,“90后”大学生作为主体,已经成为我国网民的核心,其网络生活质量的健康性,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因此,在“互联网+”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综合分析在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时代特点,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利用网络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确保网络舆论氛围的健康性,同时积极构建“互联网+”模式的教育平台,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程胜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论公安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篇11
1 窃电工作现状
窃电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公害,直接威胁着电力市场的有效运行和用电安全性。严格遵循各项法律法规开展防治窃电工作,有效规避窃电工作隐藏的法律风险对国家和供电企业具有深远的影响。现阶段违规用电、窃电的对象主要是部分居民、个体企业和能耗较高的企业,其行动方式主要为单独窃电。近年来,人们贪图利益,窃电现象更加频繁,逐渐蔓延至城市、乡村的各个角落。窃电工作存在对象多、范围分散较广、战线长、窃电案值不断增加的特点。据对相关窃电案件的调查统计可知,窃电方式已从传统的私自拉接无表用电和损坏电能表等,演变成技术含量较高的智能化窃电,例如使用移相方式窃电、无线遥控窃电等,这种窃电方式的隐蔽性较高,不易发现。
2 创新思路运用新技术新举措深入开展防治窃电工作途径
(一)运用技术手段和先进用电检查设备,加强用电检查工作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防窃电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窃电现象,并呈现精细化趋势,沿用传统的拉网式的方法开展用电检查工作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需求,因此,我们应结合供电企业的实际条件,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和先进的用电检查设备,开展具有一定针对性的用电检查工作,可以利用应配接口信息系统、电线损坏自动生成系统和在线分析系统开展用电检查工作,借助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开展防窃电工作,也可以通过先进的用电检查工具开展用电检查工作,例如,利用多功能用电检查仪器检测计量装置,发现计量电缆线路存在问题,经过多次认真检查,发现电缆线上有针眼,这通常不易发现,对其解剖后查查获了用户的窃电方式。用户先在电缆线路上扎眼,然后在眼孔内填满金属粉末,这就将电缆内部的电压线路或者电流线路直接和电缆的金属包皮相连,导致失压或者短路,从而达到窃电的目的。另外,还应大力开展科技攻击活动,成立专门的科技攻击小组,紧密关注高科技窃电手段的走向,并研究出有效的应对策略,采取可行的预防措施进行用电检查和预防窃电工作,提升防窃电工作的整体技术水平。
(二)坚持预防和打击结合的防治原则,杜绝反复多次窃电
坚持预防和打击结合的防治原则,从根本上治理,从窃电源头预防一切窃电行为,这是杜绝反复多次窃电,巩固反窃电工作成绩的有效途径。一方面我们应认真做好用电检查工作,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查处窃电违法行为,降低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我们应及时调整已经查处的窃电用户并由窃电用户独自承担调整费用,对于在用电检查中发现的不具备防窃电工程的用电计量装置或者有窃电倾向的,应由供电企业出资进行相应的改造,检查和改造配套进行,形成检查、处治、改造和管理的有效的闭环管理机制,维护防治工作的成果。
(三)创新思路,做好供电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工作
随着防治窃电工作的不断推进,窃电现象得到一定的改善,然而用电检查工作不能单纯停留在查处窃电行为的层面上,因此,供电企业应加强用电检查工作。开展损害较高的供电台区的用电普查工作,全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原因,认真对待,及时调整。为加强用电营业现场的管理工作,深入强化用电营业基础管理工作,应推行精细化考核制度,实行基本信息的准确性、综合线路损坏程度、实抄率、实收率、营业误差率、计量点完整率、用户违规窃电量、客户服务满意程度、供用电合同签约率等具有代表性的考核项目,各个供电分公司也应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落实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责任,并进行自检自查,公布相应的考核结果。另外,用电稽查局等相关部门应对其进行抽查和考核,并作出相应的奖惩。
3 结语
防治窃电是一项长期、系统的综合性工作,只要供电企业完善反窃电、防窃电工作的相关制度和措施,一定会取得理想的结果。无论窃电分子采取技术含量多高的窃电手段,也不管窃电方式如何多样复杂,最终一定能在电量上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应该掌握用户负荷与用电实质,加强管理,提高反窃电技术,改善检查人员的法制意识,获得可观的经营效益。
参考文献:
篇12
通过建立社区微信群,实施“点对点”的服务,社区工作人员可以和社区居民及时交流互动,搭建起社区和居民交流的新平台。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如何更好地运用社区微信,加强指尖工作法的创新,更好吸粉,进一步密切与居民之间的沟通联系,是我们亟待解决的崭新课题。
一、自媒体时代社区微信指尖工作法的由来
对社区来说,宣传活动、服务居民,仅靠过去传统的公告栏贴布告、院落门口派菜单、电话或者入户到居民家中通知等方式,已不能聚拢人气,且费时费力,宣传范围小,参加人员也少,综合来看收效甚微。而新媒体时代,开通了社区微信公众号,居民只需动动手指,足不出户便可及时了解社区活动的具体情况、最新的政策通知等等,这无疑在节省纸质印刷材料成本的同时,也节约了人力,更可贵的是撬动了近在咫尺的居民热情。利用社区微信公众号为居民群众提供更好服务,使得基层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难题迎刃而解,再次验证了通过用新媒体的思维方式,构建一个有声有色的现代社区“生活圈”,对社区工作的全面推进大有益处。
二、自媒体时代社区微信公众号指尖工作法的现状
社区微信号涉及的内容较多,一般设有“政务公告”“公共服务(便民事项菜单)”、其他3个子菜单,主要包含党政廉政、卫生计生、养老医保、民政救助、工作动态、民生政策解读等相关板块,将最新的计生、民政、便民服务、生活常识等信息以及社区事务服务流程,几乎涵盖了所有社区公共服务职能,有助于提高社区工作的整体服务水平,同步提高群众的办事效率。以西安市莲湖区北关街道龙首原社区为例,其微信工作号指尖工作法常涉猎的范围具体如下:
第一,政务公告。政务公告包含社区简介、社区亮点工作、社区网格化管理简介以及社区工作的最新活动动态,旨在让读者认识社区,对社区有更多了解。北关街道社区通过开设微信公共号,将社区办事流程及社区取得的重大成绩、重要活动等都详细展示出来,尤其是涉及居民利益的低保及贫困救助方案及最终确定人通过微信向整个社区居民公布,以真正推动政务公开透明化;
第二,公共服务。公共服务下设“通讯录”“个人查询”“办事导航”“生活指南”“群众反映”等栏目,通过提供社区热线电话、连接街道办的办事链接,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查询办事,关键是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提供办事所需的材料内容。此外,微信公共服务菜单下设置“互动问答”一栏,居民可以通过此栏问询相关事务办理规定,查询社区工作人员值班时间,及时了解社区工作人员动态,以便于居民可以预约办理事务。
第三,其他菜单。其他包含“投稿”和“历史消息”两个栏目,一方面欢迎广大读者积极投稿,为携手共建和谐宜居社区添砖加瓦,另一方面可方便群众查阅社区的历史消息。同时,为了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社区工作人员还会每天在“投稿”一栏相关的社区故事与百家趣事,以供居民闲暇时间阅读。社区会在微信公共号上设置光荣榜,奖励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居民。
从以上观之,目前社区微信指尖工作法涉猎范围还很有限,在宣传方式及宣传力度上都有待提升。在互联网+的时代,微信指尖工作显然应更“接地气”,更加多元化。
三、自媒w时代社区微信指尖工作法的创新举措
创新社区微信指尖工作法要从宣传方式、宣传内容上创新,深挖社区群众的最佳适应模式,拓展群众基础,激发群众社区微信交流互动的热情,并做好微信平台的舆情监测和舆情分析工作:
第一,加强微信平台宣传工作的创新。社区计划开展一场主题为“慈母歌咏和睦情、爱子微孝全家福”的母亲节活动,旨在为辖区的妈妈们送去节日的祝福。活动采取社区微信公众平台活动策划、征求意见、报名方式,微信预约排号和制作电子相册的方式开展,并推送给大家展示的活动成果,为精心策划的活动增添了人性化的细节处理和电子影像留念的精神关怀。有关“两学一做”宣教方式的创新。比如,面对流动党员的信息沟通渠道不畅和宣传教育途径单一的情况,信息传递速度慢。如何创新服务途径?社区可采取建立流动党员微信群的方式,积极发动在家党员与在外务工党员踊跃参与其中,让大家逐渐形成每天工作之余进群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最终目的――使其成为党员的必修课。社区微信以定期推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小视频、听读等方式,结合的党员会专题研讨等实时活动信息等,与大家一道分享信息,学习进步。(下转第177页)(上接第169页)社区微信学习教育平台的开辟,聚合了在家、在外的党员,拉近了党群关系,不仅方便流动党员学习,也确保了学习时间、增强了学习效果,努力做到不让社区党支部任何一个党员掉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入行。
第二,加强微信平台的舆情监测和分析。社区微信号可联合社区警务室开设动态舆情专栏,发动居民向社区提供辖区最新动态及社情舆情,也可向社区或警务室咨询各种政策法规问题,同时亦可要求社区及警务室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为获得更好推广,可采取奖励方式,成功加取微信号并向社区及警务室提供舆情信息者,可获取“红包”,提高居民参与其中的积极性。
第三,强化微信指尖工作的“服务性”。根据社区微信公众号、各类微信群运作的实际情况,可推出微信订阅号,定时推送社区活动预告、社区工作内容、服务项目介绍等信息,初步形成以社区微信公众号为统领、社区各类微信群为支撑的微信工作平台。为了让居民群众能够足不出户、在微信里就能向社区反映问题,社区开通了“微信里的说事点”。只需点击“我有话对社区说”,填写《我要说事登记表》,就可以向社区反映问题。社区一接到问题线索,就会立即启动“全程一起办”或“人大代表为您办”程序,全程跟进直至问题解决,并会实时向反映人反馈情况,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有利于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稳定态势。社区一般常见的社会组织有合唱团、秧歌队、书画协会等,但很多怀揣兴趣爱好的居民朋友并不很了解,通过微信招募、报名、画作展示、科普大学开设相应课程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进来,为社区建设和构建良好的精神文明氛围添砖加瓦,同时也大大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四,开拓微信指尖工作的服务范围。比如配合社区开展的“三官一律”进社区的活动内容,提供咨询调解服务,及时为居民答疑解惑,提供专业支持,力求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于基层,加强群众工作,深化平安建设,使司法便民服务进入微时代。社区微信号经常会收到很多居民想参加志愿活动的留言,为进一步发挥微信快、受众面广、互动性强等诸多特点,利用微信公众号创建社区志愿服务平台,可实现志愿者招募、活动组织报名等多种功能,使社区党员、居民人人都可“立下项目”,志愿者“一呼百应”,每个人都成为志愿服务的发起者和组织者。通过社区微信号来搭建一座无形的“爱心桥”,将这些潜在的社区志愿者通过一系列活动慢慢挖掘出来,吸引更多居民走出家门融入社区生活,从而使社区与居民的沟通从“单向性”渐渐转化为“双向性”,更好发挥居民主动参与社区事务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壮大社区社会组织队伍。一是寒暑假时期,可依托社区微信公众号建立专门的“青少年活动微信群”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同时,由于不少爸爸妈妈的加入,使得平日不熟络的邻里关系变得熟悉起来。二是鼓励支持社区居民自发建群,比如组建健康克“糖”,除病友之外,吸引专职医生进群,就糖尿病日常饮食注意事项等内容在线进行互动。社区也可定期组织测血糖活动时,群组负责人第一时间告知微信群成员,形成合力,增进了联系和集体凝聚力,有助于形成和睦的邻里氛围。三是发动建立其他微信群,比如全职妈妈、跳蚤市场、以物易物等各类微信群,大大拓展了线下的活动范围,有力带动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
不过,不可否J的是,对于社区年龄较大的老年人来说,“微信”还比较陌生。所以在处理有关高龄老人的工作还是会采取比较传统的方式去告知。但自媒体视野下,社区微信指尖工作法,作为互联网+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居民群众确实带来了不少好处。社区建立微信公众号,将指尖工作法活学活用,创新内容、方式方法,用最低的成本,实现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社区服务“让群众少跑腿、让信息多跑路”,大大缩短了社区与居民互动沟通的时空距离,有效提高了服务效率,实实在在为群众带来了诸多便利。微信平台工作法和传统工作法作为社区工作的两种基本工作方法,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才能全方面做好社区服务。
【参考文献】
篇13
提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科学化水平,关键在与时俱进
经过几十年经济快速增长后,社会正面临矛盾沉积所带来的巨大挑战,社会事务纷繁复杂。社会问题各式各样。与此同时,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信息化浪潮给人类带来了深刻、深远的影响。富士康事件、本田事件以及连续发生的恶性暴力事件凸显社会转型剧痛。网络舆论打破了旧的舆论引导格局,也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必须坚持与时俱进,肩负使命,主动作为,深化工作内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坚持从不断发展的实践出发,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有效地融入经济建设、社会管理、民主法制、生态文明等内容之中;拓展工作对象,更加关注以困难群众为重点的弱势群体,包括城市下岗职工、进城务工人员、失地农民、老年人、残疾人等,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让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存盲区、不留死角,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弱势群体权益保障缺失给社会带来的震荡;开辟工作路径,在善待、善用、善管媒体的同时,更加重视新兴媒体的建设和管理。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推进各项工作,更好地用先进技术建设和传播先进文化,努力打造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的新高地。
提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科学化水平,动力在开放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