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创新工作举措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创新工作举措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创新工作举措

篇1

一、社保扩面征收需要从两个方面完善制度设计

1.确定合理社会保险基数和缴费比率。在确定社会保险基数和缴费比率时,应该严格依据我国的国情,在推行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全覆盖的初期,社会保障的特征应该为实现最低社会保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应该逐步有序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因此,应该将社会保险基数和缴费比率维持在一个较低的合理水平上。同时,应该将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情况考虑在内,实行地区差别基数和缴费比率。

2.确定将征收社会保险费改革为征收社会保险税。要实行社会保险全覆盖面,就必须将征收社会保险费改革为征收社会保险税,税收具有普遍性、强制性原则,这就是说社保税的征收应该将社会全体成员覆盖在内。但是,目前我国经济属于一种二元经济,城镇和农村、不同农村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的差异十分严重,因此,在对社保税进行实施的初期,应该主要在城镇设置征收面,也可以在具有较为发达经济的农村开征社保税,同时其所享受的社保待遇和当地城镇职工是同等的。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实力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尤其是地方财力,这就为城乡统一社保税制的逐步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工作举措破解社保扩面征收难题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参保意识。社会的支持与理解是顺利征收社会保险费的重要保证,因此,要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险法》宣传力度,努力营造一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企业依法缴费认识的不断提高;要加大宣传方式和手段多样化,充分科学地使用广播、电视、报刊等,让社保宣传深入人心,努力让广大群众从根本上从“要我缴费”转变为“我要缴费”,形成全社会都关心、关注社会保障工作,促进全社会参保意识的提升。

2.严格基金监督,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运行。现阶段,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面临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就是使基金管理规范化,加大监督基金的力度,对基金的安全运行进行有效的维护。要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管好用好社会保险基金,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政策法规,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做好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防范工作。对社会保险基金的预决算制度进行有效地完善,促进社会保险基金收支与形态定期报告制度的建立健全。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工作机制,切实实行财政专户与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方式,定期将筹集、使用、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的情况公布给社会,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规范经办行为,有效地控制经办风险,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依据有关规定对侵害基金安全的行为进行彻底地查处,并对有关人员的责任进行严肃追究。

3.不断开拓创新,共同推进社保征缴工作。国务院既然将征收社会保险的工作职责赋予给社保机构,各级政府应加强对社会保险费的征收方面领导,人社部门就应该主动加强与地税部门、工商部门、工会以及社保经办机构、劳动监察部门联系,形成合力,协同解决社会保险费征缴所遇到的难题,查验了解各单位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认真细致研究工作方法,并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符合条件但拒绝参保的单位,实行由劳动监察处罚,地税强制征收,督促其参加社会保险。同时,建立完善社会保险信息网络,尽早实现财政、人社、税务、银行等部门的数据联网,实行社保信息与数据资源共享。在征收社会保障费时,全面使用计算机MIS系统的社会保费征收模块,并将电子报税系统开通,使征收渠道得到极大的拓宽,积极开展银税合作,让银行窗口协作征收社保费,促进社保费征收工作的多元化进行,为缴费人办理手续提供切实的便利。

综上所述,社会保障对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切实解决社保扩面征收难题是发挥社会保障良好作用的重要保证。我们应该对社保扩面征收的制度设计进行有效地完善,并采取科学合理的工作举措破解社保扩面征收的难题,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2

    探索就业服务新技术。该市引入GPS定位、手机客户端APP、微信等新技术,打造了“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开放式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实现该市四级联网覆盖,求职者通过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全程办理。与中国就业技术培训中心合作,引入职业指导CETIC测评系统,在四川建立首个职业指导诊室。

篇3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内外大环境,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正在深入发展,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积极措施。国有企业工会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时展带来的冲击,必须清醒地认识和研究当前工会工作所遇到的新问题,切实把企业工会建设成为组织健全、制度完善,领导离不开、职工信得过的组织,不断探索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国企工会工作新路子,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当前国有企业遇到的新问题的原因

(一)职工收入差距拉大是工会维权工作难度加大的根本。

在国有企业中,职工出现了不同的收入群体,收入差距正在逐步拉大。企业要发展,要依靠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企业在分配上会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而普通员工相比高端人才,在收入方面就被拉开,从事不同工作岗位,收入状况也不一样。收入差距的拉大,是企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作为普通职工,可能不理解为什么分配制度要向人才倾斜,为什么自己干的是最苦最累的工作,收入反而比不上人家?在这种心理作用下,拉大的不只是收入,而是人心,内部矛盾也就滋生,这给工会工作带来困难。

(二)企业内部地位不平等是工会工作难度加大的诱因。

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冲破了原有吃“大锅饭”的分配格局,职工的结构出现了不同的群体,出现了“金字塔”结构。位为“金字塔”顶端的是经营管理人员构成的群体,这些人往往干着最体面地工作,拿着丰厚的收入,决定着企业的大事,掌握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位为“金字塔”第二层的是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者,他们在企业中有地位,有身份,执掌企业重要部门,是企业发展的中流砥柱,能够左右企业的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产业经营,这个群体最容易被别的企业“挖墙脚”,一旦企业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就可能随时流失。位为“金字塔”第三层的是普通的员工。他们是企业一线生产人员,构成了企业最庞大的群体。他们的收入水平往往和他们的工作年限、技术职能、职称挂钩,在享受待遇方面往往要让位“金字塔”上层的人。他们是企业中情绪化最严重的群体,也是工会工作最难开展的群体。位为金字塔最底层的是外聘人员,这些人在社会上俗称“临时工”,他们的是企业的“编外人员”,除了具体劳动收入外,很难享受到企业发展的福利,他们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三)社会就业形势是工会工作难度加大的外部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就业结构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成为最主要的方式,企业、就业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人员的流动性日益增大。企业为了发展,着力于加强管理,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直接导致剩余劳动力的出现,使下岗、待岗职工人数增加,而职工需要工作岗位谋求生存资料,这就构成了企业和员工的矛盾。另外,企业内部劳动争议也日益突出,而且发展趋势由个人转向群体,这是职工维权素质提高的必然结果,一旦企业在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大额资金使用以及侵害职工利益,员工就会自觉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利,这给工会释难解惑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企业工会的应对措施

(一)国有企业工会要不断健全自身组织建设。

工会组织日常工作正常开展,履行工会职能,完整的组织体系是前提。为了做好工作,工会组织就要建立自己的组织体系。一是整个企业内部,要建立自己的工会组织,有专门的组织领导,有自己的完整的专兼职干部,有自己规范的工作职能,还要根据各单位、部门的实际情况,建立基层工会,配置完整的工会干部,负责基层工会日常事务的开展;在整个企业内部建立多级别、多层次的企业工会组织。其次,要做好会员的吸收工作,拓宽会员吸收渠道,调动会员参会积极性。企业工会要把愿意参加工会组织的员工吸收进来,并对热爱从事工会工作、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吸收到工会队伍当中来,为工会开展富有创新性的工作提供思想基础。三是要上级工会和兄弟单位工会加强联系。国有企业扎根于地方,都不能离开当地党政部门的支持。工会工作要同当地工会组织和上级工会组织保持联系,及时掌握上级部门的精神,了解当地发展的趋势;加强和兄弟单位的联系和沟通,走出去,请进来,借鉴他人经验,创新工会工作。

(二)做好职工释难解惑工作,为职能部门分忧。

职工受所处的地位、经济收入、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差别,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决策决议会从自身的角度去理解,这就产生了很多矛盾。工会组织要主动为企业职能管理部门分担责任,做好职工的释难解惑。一是要做好文件精神的上传下达,特别是重要规划、计划,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进行学习、宣传、贯彻、落实,让企业职工了解这些事情的内容,了解决策的依据,对个别明白的进行个别解释。二是对影响企业和谐稳定的谣言、传言,要及时做好解释工作,不让谣言、传言伤害职工之间的感情,影响企业的和谐发展的内部环境。三是对有困难的职工及时进行走访慰问。重要传统节日,要对有困难的职工、先进代表、劳模进行走访慰问;对家里出现不幸的职工,要主动上门,为他们解决燃眉之急;对长期生活有困难的员工,要积极的伸出援助之手;四是要做好企业事务公开。企业事务公开,有助于清正廉洁风气的形成,更有利于企业职工理解、支持各项政策。

(三)大力发展企业文化,让职工共享企业发展福祉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理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是企业认同感的集中体现能够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促进企业中心工作的完成。健康的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企业管理效率经济效益提高,更是营造企业良好内部环境的最重要途径。大力发展企业文化,优化企业内部竞争,增强企业凝聚力。在发展企业文化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把企业的企业的精神、价值观念、企业的经营理念,以各种载体展现给职工,在潜移默化中让职工接受共同的价值观,对企业的经济活动产生重要的深远的。员工对企业有强烈的归属感,就会自觉地去本职工作,为企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建设好企业文化,可以不断增强企业的内部凝聚力,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精神动力,形成奋发向上的工作环境。大力发展企业文化,可以满足职工的精神需要,让职工对企业有归属感,对干好本职工作有紧迫感,对企业生存发展有危机感,从而促进企业发展。为了稳定人心,让广大干部职工享受企业发展的福祉,体现企业主人的地位,工会组织要大力开展企业文化,活跃企业氛围。(作者单位:江西西华山钨业有限公司选矿厂)

篇4

《中国档案》:市、县级档案馆测评主要依据国家档案局印发的《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办法》(以下简称《测评办法》)及其《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细则》(以下简称《测评细则》)进行,其有何特点?

李明华:《测评办法》规定了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测评范围、测评组织、测评原则、测评申报、测评方式、测评审批等内容,是指导测评工作的依据性文件。具体衡量档案馆等级的标准是《测评细则》,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内容较为全面。《测评细则》分为4大项,17条,测评指标为条件保障、基础业务、开发利用和信息化建设,测评内容涵盖了现阶段市、县级档案馆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对档案馆整体工作水平的一次检验。二是重点较为突出。市、县级档案馆经过多年的努力,各项基础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一些地区特别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馆舍建设、经费投入、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严重制约了档案馆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制定《测评细则》时,条件保障一项占了29分,将近占全部分值的30%,就是希望通过这一活动解决档案馆发展中的条件性问题,为档案馆事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全国档案馆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生事物,档案馆功能也从“两个基地,一个中心”,拓展到“四位一体”,一些新的要求和创新的举措,如:档案馆馆舍面积标准、档案资源整合、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电子文件中心建设等热点问题均列入测评指标,体现了新形势对档案馆工作的新要求,引导档案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四是具有统一性和可操作性。我国幅员辽阔,就档案馆工作而言,东西之间、南北之间、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差距较大。一些地方曾建议对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标准,我们认为如按此方法将失去可比性,因此,我们在经过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全国市、县级档案馆工作实际,制定了这个统一的标准。对《测评细则》中所有能量化的指标,都提出了量化要求,按比例得分,即只要我们做了工作,做到什么程度即得到相对应的分值,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中国档案》: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进展情况如何?效果怎样?

李明华:《测评办法》下发后,各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积极准备,迎接测评。截至目前,已有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16个档案馆通过了国家级档案馆的测评,其中国家一级档案馆28个,国家二级档案馆182个,国家三级档案馆6个,应该说运行状况良好,进展顺利。从整体效果看,这项工作的开展,一方面改善了档案馆的外部条件。绝大多数档案馆事业被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档案馆事业经费或专项经费都有所增加,很多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加强本地区档案馆的各项工作,相关领导或到档案馆视察或召开专题会议解决档案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郑州市档案馆在此次测评活动中理顺了档案馆的管理体制,全馆人员全部参照公务员管理;投资1.3亿元、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的新档案馆已经开工建设等等,档案馆事业健康发展有了较好的条件保障。另一方面档案馆的各项业务工作得到了全面加强。业务建设是档案馆工作的根本,《测评细则》中对档案馆业务工作的指标要求达到了全部比例的70%,这也是我们开展这项活动的主旨之一。我们看到,通过测评,国家档案资源建设得到全面加强,馆藏不断丰富,门类较为齐全,档案资料的保管保护条件得到相应改善,检索工具体系日趋完善,档案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依托馆藏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的能力大大提高,档案馆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场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不断拓展。

篇5

随着社会发展,高校之间的竞争也是非常的激烈,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落脚,必须充分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而人事档案的管理就成了开发工作的基础部分。改进工作也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敢于创新。利用高校人事档案资源,为人尽其才提供有力保障和服务。

1高校人事档案的重要作用

建国后,各校组织人事部门配专门人员,补充人事档案素材,人事档案的工作逐步走向正轨,取得了很大成绩,为学校的人事工作正常开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后来,对人事档案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冲击,档案损坏严重。1980年,召开干部档案会议。1990和2005年又分别召开三四次干部档案会议,人事档案又有了新的进展。重新整理了档案的材料,使得内容更充实,真实,更加条理化。由于人事档案是人事选人依据,所以越来越受有关部门重视。

2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创新必要性

(1)管理理念不创新。近几年,人事管理的封闭式比较强。大都根据人为经验收集材料,认为保管,传递好保密就是人事档案管理的所有工作。没有意识到学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其实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大的服务。因此,在管理方式和档案内容等进行创新改造缺乏认知和动力,也缺乏主动意识,这些都制约了人事档案管理作用的发挥。

(2)人事档案管理队伍综合素质需要加强。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需要各种措施来加强管理队伍的力量。人事档案管理的人手有些缺乏,多由人事部门的人员一兼数职。许多工作人员都是非专业人事,缺乏专业知识,如果内部的学习机会不够,动力不足,外出进修的时间也少。种种因素都会阻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进展。

(3) 档案的记录没有重点突出。一直以来,人事档案多都是记载个人的经历和学历过程,各项考核的奖罚等信息,这些内容和空洞的评价术语比较多,而相对于一些技术特长,专业技能,科研成果和业务能力,工作业绩,重大任务表现等具体内容体现的非常少。人事档案形同虚设,这样造成人事人员在选人用人的时候认识的比较片面和肤浅,即使耐心查阅简历,也难以找到对需求岗位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人事档案很难发挥应该起到的价值。

(4) 信息化水平低,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大部分处于手工和半手工状态,人事档案仍以纸质为主,没有进行数字化处理录入数据库系统,也没有专门的人进行管理。网络的利用率不高,无法真正的实现资源共享,对相关情况的查询带来极大的不方便!

3人事档案管理的改进措施

(1)创新理念,流程规范,是做好人事档案工作的保障,应健全我们的人事管理制度,多收集一些保管和使用权限的制度等等。

(2)坚持以人为本,优化我们的服务质量,提高各大高校的人事档案有足够的利用价值,档案管理应用到各方面。服务质量的优劣影响人事档案的内容,也会影响到它的利用价值。

(3)加快信息化建设,尽快实现数字化,系统化。随着我国信息技术,通信,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网络环境的发展,作为主要信息资源的档案也很快向信息化转变。因此要认清档案管理工作发展大趋势,学好用好计算机,在平时应用当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真正成为档案信息网络管理员。再者,充分开发人事档案,研究档案管理的软件,实行动态管理,维护,探索电子档案的新途径。利用网络,形成开放式资源,建立全国联网和区域联网管理系统和查询系统。

(4)开发人力资源是将人的智慧,经验,能力,创造性和学识进行发掘,培养和利用。高等学校通过实现人才强效,其关键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学校人力资源密集,承担起了人力资源培养任务的责任。人力资源的培养指标将是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国家培养大批人才的重要环节。高校非常重视教师和其他管理队伍建设,推出引进新人才政策,开发人力资源,根据自身优势和对市场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合理配置,有意识和重点的培养有前途,有潜力的管理和科研人员,创造条件培养成各方面的专家,以此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知名度。人事档案在开发人力资源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学校的人才得到更好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且有效的服务。

(5)研究人才使用规律,指导人力资源建设。造就更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掌握人才成长规律,指导人力资源开发,实施人才强国。哪怕平庸的人,也能通过人力规律的指导,发掘它某一方面的潜能,提高人才的培养水平。

(6)人事档案管理创新出新思路。

①变分散为综合,将高校人事档案纳入档案综合治理,成立独立的档案工作部门,将各类档案统一管理。

②档案材料报送,这样能保障人事档案的全面准确,综合治理档案材料报送制度,在校属各单位明确档案员,收集,递交各部门档案文件,及时递交归档,经常对档案材料进行查缺补漏,对缺少的档案做好登记,记得催要。

③充实档案内容,与国家机关人员类似,我们高校的档案也应该重点放在反映每个人的工作业绩,在科研和教学活动的具体表现,全面客观反映教师业务的水平和教研能力,业绩档案是人事档案的重要补充,收集教职工实绩材料,这样也可以增加高校人事的信息含量,增强人事管理的活力。

④采用信息技术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努力实现资源共享,用更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管理人事档案,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保障,档案信息数字系统为前提,以资源共享,数字化系统取代半手工状态为目标,快速完成各种检索,查询,数据统计。计算机技术在高校人事管理中被广泛运用,提高了办事效率,一些政审材料,既可以由当事人书写,也可便捷电脑打印。但是,不能仅停留在单机的管理水平,行业内部的局域网和广域网,这是档案计算机管理和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

⑤认真整理,确保档案的全面和真实性,整理应做到分类有序,目标清楚,每卷档案都是完整,真实,实用的。用合适的,耐用的材料将纸质的档案存档。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技术,开发适合本校情况的管理系统,将原始纸质档案录入,根据权限不同,不同的人可以进行不同范围和程度的查阅。这样有两点好处,第一,降低了对档案原件使用,减轻了上面所说的磨损,有利于对档案的保护。第二,提高了人事档案的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推进了信息化建设的进行。需要注意的是,要确保系统的信息和纸质信息是一致的,最好是专业公司的人事管理系统,这样以后有什么升级需要会更容易些;然后要注意防止病毒的侵入,绝不能让数据丢失,防止网络黑客入侵。

4结语

21世纪,高校也同样进入了一个人才竞争的时代,那我们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与学校发展战略有机结合,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为我们的高校竞争提供持久的,有力的人才资源。就当前情况来看,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的改革工作已经可以提上议事日程。创新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我们实施人才强校的重要支撑,它对我们战略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就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 张丽娜.全面加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J].改革与开放,2009(8).

[2] 杜娟.浅谈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举措[J].山东纺织经济,2010(8).

篇6

2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服务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2.1档案管理理念缺乏创新

档案管理是一项集管理性、服务性、政治性于一体的工作,很多学校的管理者对于其管理的重要性并没有给予充分的认识,对于档案的管理认识还停留在传统思想范围内。这就让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难以获得长足的发展。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纷繁复杂的工作,其内部细节很多,需要老师一点一滴进行梳理,需要老师对其进行细致归总,管理意识的淡薄让相关工作人员难以投入较大的精力进行整理,无法让档案的管理达到高效的程度。

2.2档案管理体系缺乏创新

高校的档案管理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工作,这项工作对于管理人员来说也同样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需要能够沉下心来对其进行整理。但是,当前阶段,很多教师对于档案的管理还没有形成有效的体系,教师的技术水平也难以让档案的管理更加具有成效,档案的管理工作没有形成系统化。尤其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加需要高效的档案管理体系进行创新,旧有的体系无法满足当前的档案管理需要,档案的管理效率无法得到提高。

2.3档案管理手段缺乏创新

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大多采用的都是人工记录的模式,信息化进入高效之后,虽然在档案管理方面也进行了信息化技术创新,但是其创新的范围也仅仅局限于信息的录入,对于其它方面的管理则较少涉及。加上学校的配套设备不完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都让档案的管理手段没有达到质的飞跃。高校对于管理人员的激励制度不足,也让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进行手段创新的动力不足,这都难以让高校档案管理的手段进行革新。

3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服务创新的措施

3.1引入先进管理理念

想要提高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首先需要的便是改变其管理的意识,提升档案管理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让校级领导能够对其管理工作予以高度关注。首先,校级领导要深入到高校档案管理一线工作中去,了解档案管理在学生学习、就业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效用,重新建立管理的工作重点。其次,高效管理层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相应培训,规范其对工作的正确认识,让管理的工作能够沿着既定目标顺利进行,能够让档案的管理工作更加具有成效。第三,无论从管理层角度还是从工作人员角度,都要挖掘档案管理深层次的内涵,并将此内涵与服务连接在一起,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意识。

3.2提高服务水平

新式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与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不同,其工作的模式已经发生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仅仅是将既有的档案进行归纳总结,处于被动的管理状态中。新式的管理模式应当是以主动服务为主,建立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性。(1)高校应当建立专门的档案管理服务部门,对于部门的责任予以明确,让工作人员能够切实了解自己的职责所在。(2)档案管理人员还要接受来自学校或者社会的专门培训,提升其自身的专业化服务技能,了解档案管理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3)档案管理部门要建立相应的服务管理体系,其工作的范围不应当仅仅停留在在校学生的管理,更加应当对毕业之后的学生档案进行跟踪和落实。同时,还要对教职员工的档案进行合理化建设,保证档案的多层次化管理。

3.3强化信息化管理

篇7

县移民办把移民不变任务归入日常议事日程,立异行动,常抓不懈,在“实”、“情”、“新”上做文章,收到了明显结果。本年上半年全县移民无一人到县、市、省或进京上访,确保了移民安宁和社会不变。

突出一个“实”字。为完成县委县当局年头下达的目的义务,县移民办指导班子对移民不变任务高度注重,屡次召开不变任务专题会议,强选举措抓好移民不变任务。一是制订《2012年移民不变应急预案》;二是成立了不变小组(即水利和水电移民不变组),辨别担任大中小型水利移民和瀑电移民信拜访题;三是执行首要指导包案制、指导接访制和指导下访制。对近年来重点对象和问题进行排查,首要指导每周集中1—2天处置信拜访题,对重点对象执行下访,执行包案息访制;四是健全内部审核。狠抓落实,层层签署维稳任务目的责任书,并严厉审核,奖惩逗硬;五是集中归类清算积案问题。对移民信拜访题执行集中清算归档,对每一个问题进行仔细剖析研判,找准泉源,有的放矢,做到问题不积压,不重访,进步了息访率。

抓住一个“情”字。一是改良任务作风,变移民“上访”为指导“下访”。每月到移民乡镇实地排查询题,走村串户,与移民群众谈心交心,自动决移民所反映的问题;二是改变任务办法,变“被动”为“自动”。依据任务实践,做到未雨绸缪,争夺自动,将问题处理在萌芽形态。三是关喜欢移民,帮扶开展,以开展促不变。深化调查移民需求,在出产生涯上真心关喜欢移民,实在协助移民处理上学、就业等问题。半年来共处理瀑电移民后代上学6人,引荐移民就业人数达150余人,举行移民技艺技能培训6期1200余人。协助移民开展致富,添加移民经济收入,以开展促进移民的长治久安。

强调一个“新”字。用新思绪谋事,新行动促事,新办法做事。一是增强回访督查。对移民信拜访题,由专人担任回访督查任务,查询题能否落实,查询题有无遗留等;二是树立不变互查制。不按期地组织乡镇穿插抽查移民信拜访题,既推行了乡镇移民不变经历,又发现了移民不变中存在的缺乏,以便实时整改;三是强化移民干部培训。针对单个乡镇移民干部调整较大,任务熟习水平分歧,专门进行集中指点培训2次,由省、市相关指导到会指点,就新期间移民任务的特点以及移民不变的措置做了具体解说,进步了移民干部维稳任务才能,确保移民不变,安身立命。

篇8

一、窃电偷电的危害分析

在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窃电行为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会对供电网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窃电行为还会对供电设备造成使用寿命以及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影响了供电网的安全运行。在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造成偷电、窃电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区用电电价差异、用户的承受能力、法律意识薄弱等因素所造成的。并且,供电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供电企业给了不法分子一些可乘之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用电量较大,存在侥幸心理进行窃电;供电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供电方式较为老套、设备较为陈旧,不能满足实际的供电需求,从而造成窃电现象的出现。

二、用电检查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一)取证困难

与实体资源相比,电力资源十分特殊,其生产和使用过程都是无形的,窃电行为并不会留下显著证据,并且通常窃电行为不用大型工具就能实现,一般窃电工具都比较小巧,便于隐藏、不易发现。与其他盗窃行为不同,窃电行为并不需要销赃或储赃,用电检查人员巡视时,如果发现了可疑人员,也不能随意进行搜查。即使在窃电现场发现窃电行为,也难以做到人赃并获,无法核算出其窃取的电量,加上窃电者往往会否认事实,最终难以确定窃电事实。这些问题为用电监察管理和反窃电工作的开展造成了较大困难。

(二)电力设施遭到破坏

电力系统中各种电气元件是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设备,一旦系统中的电气元件出现故障,会严重影响整个系统供电的安全性,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还会增加供电企业的生产成本,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现阶段,我国电力系统中所应用的电力设备材料和价格都比较昂贵,一些不法分子就打起了电力设备材料的主意。不顾国家法律和供电企业政策的约束,使用各种违法手段盗取电缆、变压器等设备,常常造成电力系统突然出现故障,用电监察工作常常是措手不及,不能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严重影响企业的供电能力。

(三)监察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亟待提升

在实际用电监察工作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的自身的能力对于工作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就目前来看,由于工作人员自身的一些因素,导致工作在用电监察工作中不能及时发现窃电现象,更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导致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并且,用电监察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受到一些威胁,使得自身的安全不能得到保障,从而降低工作积极性,导致窃电现象较为严重。

三、实现反窃电由“治”到“防”创新举措

(一)利用大数据防范窃电

传统的反窃电手段对于现在的窃电份子已经不具威慑作用,应该借助于负控计量装置,通过对大量的用户用电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掌握用户的用电规律,监控用户的用电负荷,发现用户的变化规律,使得所有用户的用电行为都实现能分析、可预测。从大量数据中寻找蛛丝马迹,就像公安人员研究犯罪份子的作案手法一样,只有掌握了犯罪份子的作案规律、共性案例和特殊性案例及其手法,才能做好如何防范。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拥有数据资源的我们要比窃电者棋高一着,只要我们掌握了反窃电工作的主动权,就能将犯罪份子绳之于法。

(二)加强对计量装置的管理

加强铅封管理,专人专用,备案存档,明确责任,要求工作人员操作计量装置后,严谨规范地使用铅封,不可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要求装表接电人员现场规范操作,必须保证现场铅封齐全完好,避免装表时计量人员离开了现场,用户从中做了手脚,防止窃电分子利用我们工作人员的马虎大意进行不法活动;加强表计信息的统计,对表计的安装年份、出厂厂家、型号规格、历史核查情况等都要进行记录、备案,使所有表计的核查都有据可依、有史为鉴。

(三)完善用电检查工作机制

改变原本单一的“问题发现――现场核查”的工作机制,形成新的“问题发现――后台分析――模拟方案――现场核查”用电检查工作机制。

新的用电检查工作机制具体内容如下:1、问题发现,通过用户举报、定期维护、定期排查以及计量自动化系统后台监控等多种手段获取用户用电异常情报,再通过用电检查人员现场检查发现现场异常情况。2、后台分析,即通过计量自动化系统对问题表计、问题用户的历史负荷、用电性质、业务变更历史等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现场检查的异常情况确定用户是否存在偷漏电行为。3、模拟方案,真正确定用户存在偷电行为,需要在现场捕获相关证据,贸然出击难以直切要害,同时还让偷电用户提高警惕,因此模拟实际行动方案,确保行动成效是必要的。

(四)培训强化用电检查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

作为电检查人员需熟练掌握直观检查法、电量检查法、仪表检查法、经济分析法等检查窃电的知识及方法;熟练掌握各大系统的应用,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对窃电现象的感知度,能够通过用户各类用电数据的异常变化发现窃电问题;掌握打击窃电中的法律问题和治理窃电的相关政策法规;熟悉窃电防治理论、技术措施、技巧策略和防窃电新技术、新产品,针对窃电招数变化,在窃电与反窃电的“搏弈”中,将各类窃电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

(五)加强现场作业人员的廉洁教育

通过廉洁从业大讲堂、案例教育、看守所实地参观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现场作业人员的廉洁教育;培养现场作业人员发现异常立即上报,不隐瞒现场情况,不伙同用户偷漏电的良好从业作风,坚决打击里应外合现象,对涉案的内部人员严惩不贷。

(六)加强对专变用户用电负荷的监控

通过计量自动化系统,对专变用户用电负荷进行监控,并辅以GIS系统和营销管理系统,建立所有专变用户档案信息,详细分析所有用户的基本资料及用电情况,将用电出现异常的专变用户列入重点监控黑名单,进行每日线损监控及异常数据分析,一旦发现有窃电嫌疑,立即进行现场检查。

篇9

1.1 理念的创新

首先,在新形势的发展下,企业应该要求干部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发挥工会的作用,研究工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帮助领导出谋划策,思考切实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要站在企业的角度审视问题,给工会工作提供更有利的条件和保障。

其次,在工会的工作中,企业要树立职工的创新意识,提高职工的服务水平和能力,具体工作中要敢于承担风险,敢于提出新观点和新思路,跟随时代的步伐,用新的眼光看待企业发展和工会工作。以一种全新的理念作为企业发展方向的指导,牢固树立全新意识,打破传统的陈旧观念,突破经验的束缚,将上级传达的意见、方针和政策与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将政策与新观念灵活运用并结合,形成全新统一的指导方针,并在日常工作中树立新观念,运用新方法解决问题,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2 活动方式的创新

首先,以企业的发展为目标,突出企业的特点,并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各种新型竞赛活动,将工会的工作落实到位,而不是口头传达而已。坚持发展速度与发展效益的和谐统一,坚持竞赛活动与企业的需求的和谐统一,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如举行“比一比,看一看”的劳动竞赛,推动企业工作的高效开展,创新“技术工作室”等竞赛,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让职工在竞争的环境中不断进步。

其次,利用内部权力监控办公系统、微博平台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的优势,降低工会的工作成本,提高工会的工作效率。如开展“我爱我家”的活动,让职工深刻认识到企业和自身的密切P系,用活动的力量来积聚人心和人力,树立“大家”意识,让职工清楚的认识到只有企业发展好,职工的发展才会更好。进而培养企业职工的职业道德修养和责任感,提高企业职工的大局意识,努力构建和谐企业,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2 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

在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的过程中,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不仅在物质上确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并且要在精神上表现为职工、爱职工的人文关怀。

首先,要做到真正的尊重职工、理解职工和关心职工,对职工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要积极主动的给予帮助,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从而达到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的目的。

其次,实行民主管理,让职工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保障。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职工的共同努力,企业应该在工作中发挥职工的主体意识,依靠职工的力量推动企业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而且企业的领导需要树立正确的权力意识,自觉主动的接受企业职工的监督,让企业的管理公开透明。企业要以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为发展重点,建立健全企业的职工权力协调体系,处理好企业内部的各方利益,建立完善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将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运用到企业的发展中来,确保员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为员工和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再次,加强对职工的培训和教育,对于企业的组长以上的管理层,定期做好培训工作,发挥好班组在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能力,从而让职工更好的为企业服务,让企业为职工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通过开展活动,如“学习型组织”,给职工争做企业的工作先锋和工作标兵的机会,这种比赛和活动的形式,能够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推动员工的全面发展。

3 提高工会干部的整体素质

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新要求、新情况和新变化,因此工会的干部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传承传统,努力创新,打造工会干部新形象,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具体要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努力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这是当今竞争社会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能力,加强自身学习,努力研究企业工作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在探索中完善自我,塑造完整的人格,从而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工会应该将学习作为一种基本需求,不仅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还要从实践中增强动手能力,学会运用自身的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用理论指导实践。

第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时代在改变,工会也应该改变自己原有的传统模式,培养自己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提高自己的发散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地审视问题并解决问题。

第三,加强自身与群众的联系。工会应该建立良好的群众基础,增强服务意识,维护好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和教育,并培养自己处理群众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四,从实践调查研究中提升自己。工会干部不仅在理论上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在实践中更应该不断发展,深入基层,了解一线的企业职工的工作情况,掌握企业职工的信息,从工作细节中培养自身的观察力和对形势的把控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4 总结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企业的工会工作面临者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只有立足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取,充分凸显企业职工的积极作用,提高工会的领导和示范作用,才能够开创工会工作的新局面,塑造一支为群体服务,对工作尽责,给企业添彩的高素质队伍。

参考文献:

[1] 王建军.创新务实开创企业工会工作新局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26).

篇10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1.096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互联网+”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并且正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方式,同时也对在校大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在“互联网+”模式下,微传播(微信、微博等)逐渐成为人们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进而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等,人们开始进入一个全新时代。当前,在校大学生以“90后”为主,这部分大学生都是伴随网络技术成长起来的,并且与新媒体接触最为频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推动“互联网+”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价值取向,甚至人生态度,在校大学生都发生新的变化,进一步给高校组织开展学生管理、教育工作增加难度。对于高校来说,组织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和保障,所以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吸收借鉴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同时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进行不断创新,使其不断适应时展需求。

1“互联网+”模式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点

受所时代的影响和制约,每一个时代的大学生都具备该时代的特征,作为“90后”大学生来说,同样具备“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1思想早熟,承受能力差

对于当前在校大学生来说,他们出生时,我国对外开放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并且可以很容易地接触到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与其他年代的大学生相比,这部分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并且这部分大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受互联网以及各种思想观念的冲击,导致他们的思想更为早熟,甚至强制自己按照成年人的方式看待问题,进一步削弱了自身的承受能力。

1.2喜欢个性化,缺乏集体意识

在“互联网+”模式下,在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更为丰富,借助网络大学生可以更为及时的获得信息,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与“70后”、“80后”大学生相比,他们的知识结构、学习方式,甚至思维模式都独具个性化,这种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这些在校大学生都喜欢追求个性,不会盲目认同某种价值观念,进而导致他们缺乏集体意识。

1.3责任意识强,价值观不成熟

对于改革开放高速发展时期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来说,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国家的未来发展等是他们比较关注的焦点,并且渴望为其奉献自己的力量,受自身社会阅历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价值观方面表现的还不成熟,使得他们更多地期待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关注。

1.4依赖网络

对于当代的在校大学生来说,由于是伴随着网络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他们更熟悉网络,并且对网络依赖程度更高,在这种情况下,导致他们在思考方面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而是依赖网络解决学习、交往等方面的问题。

2“互联网+”模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1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把控性的难度

对于大学生来说,在“互联网+”模式下,各类信息通过指尖就可以和掌握,根本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且信息一旦被,在整个网络上就会“病毒式”传播,进一步增加控制信息的难度。在“互联网+”模式下,由于信息短小,主要表现为每一条信息表述的内容有限,通常情况下,这些短小信息都涉及主流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内容,甚至与之相悖。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由于这些“90后”大学生还不完善,进而导致他们难以辨识各种信息的真伪,如果大学生的思想被一些虚假、不健康的信息占领,就会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2.2威胁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性

对于高校来说,在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按照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指导等方式将事先设定好的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而在“互联网+”模式下,由于网络媒体存在大众性、多样性等特征,对此大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知识来源的唯一性、局限性,进一步冲击着以教师为主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对于独生子女占主导的“90后”大学生来说,在他们的意识形态中,任何人都不能干预自己的生活,别人只能给予建议,不能代替他们做出任何相应的决定。

2.3冲击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高校在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大学生行为的正确性,可以说这些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都是正面的,并且具备一定的可控性。但是,在“互联网+”模式下,由于网络资源规模的庞大性,以及获取信息的便捷性,进一步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对于大学生来说,当遇到各种问题时,第一时间就是上网查资料,直接从网上获得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而影响大学生的独立思考,无形中削弱了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互联网+”模式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措施

3.1树立“互联网+”意识,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

在“互联网+”模式下,互联网一方面为高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带来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冲击高校的传统教学模式。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树立“互联网+”意识,利用网络准确把握在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对此,高校需要建立校园公众号、微信群等,以此传递信息,搭建大学生情感交流平台。同时,高校要整合校、院、班级,以及个人信息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一个丰富的信息网,并且将全体师生纳入到信息网中,使信息网覆盖整个校园。

3.2“互联网+”加强互动性,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高校在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时,为了激发大学生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常情况下,需要综合分析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进行继承和发扬,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创新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在“互联网+”模式下,高校需要从细微处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放下自己的身段,利用网络与大学生加强沟通、交流。

3.3借助“互联网+”模式建立思想政治教师队伍

高校在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时,教师直接与学生接触,因此,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制约着教学效果。为此,高校需要借助“互联网+”模式建立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提高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全面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对于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来说,需要尽快适应入“互联网+”模式,借助网络工具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进一步激发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所以,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培养一支复合型政工队伍,这支队伍不仅懂思想政治工作业务,而且熟悉公众号、微信等网络技术。

4结论

综上所述,在高校在校生中,“90后”大学生作为主体,已经成为我国网民的核心,其网络生活质量的健康性,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因此,在“互联网+”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综合分析在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时代特点,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利用网络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确保网络舆论氛围的健康性,同时积极构建“互联网+”模式的教育平台,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程胜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论公安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篇11

1 窃电工作现状

窃电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公害,直接威胁着电力市场的有效运行和用电安全性。严格遵循各项法律法规开展防治窃电工作,有效规避窃电工作隐藏的法律风险对国家和供电企业具有深远的影响。现阶段违规用电、窃电的对象主要是部分居民、个体企业和能耗较高的企业,其行动方式主要为单独窃电。近年来,人们贪图利益,窃电现象更加频繁,逐渐蔓延至城市、乡村的各个角落。窃电工作存在对象多、范围分散较广、战线长、窃电案值不断增加的特点。据对相关窃电案件的调查统计可知,窃电方式已从传统的私自拉接无表用电和损坏电能表等,演变成技术含量较高的智能化窃电,例如使用移相方式窃电、无线遥控窃电等,这种窃电方式的隐蔽性较高,不易发现。

2 创新思路运用新技术新举措深入开展防治窃电工作途径

(一)运用技术手段和先进用电检查设备,加强用电检查工作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防窃电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窃电现象,并呈现精细化趋势,沿用传统的拉网式的方法开展用电检查工作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需求,因此,我们应结合供电企业的实际条件,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和先进的用电检查设备,开展具有一定针对性的用电检查工作,可以利用应配接口信息系统、电线损坏自动生成系统和在线分析系统开展用电检查工作,借助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开展防窃电工作,也可以通过先进的用电检查工具开展用电检查工作,例如,利用多功能用电检查仪器检测计量装置,发现计量电缆线路存在问题,经过多次认真检查,发现电缆线上有针眼,这通常不易发现,对其解剖后查查获了用户的窃电方式。用户先在电缆线路上扎眼,然后在眼孔内填满金属粉末,这就将电缆内部的电压线路或者电流线路直接和电缆的金属包皮相连,导致失压或者短路,从而达到窃电的目的。另外,还应大力开展科技攻击活动,成立专门的科技攻击小组,紧密关注高科技窃电手段的走向,并研究出有效的应对策略,采取可行的预防措施进行用电检查和预防窃电工作,提升防窃电工作的整体技术水平。

(二)坚持预防和打击结合的防治原则,杜绝反复多次窃电

坚持预防和打击结合的防治原则,从根本上治理,从窃电源头预防一切窃电行为,这是杜绝反复多次窃电,巩固反窃电工作成绩的有效途径。一方面我们应认真做好用电检查工作,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查处窃电违法行为,降低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我们应及时调整已经查处的窃电用户并由窃电用户独自承担调整费用,对于在用电检查中发现的不具备防窃电工程的用电计量装置或者有窃电倾向的,应由供电企业出资进行相应的改造,检查和改造配套进行,形成检查、处治、改造和管理的有效的闭环管理机制,维护防治工作的成果。

(三)创新思路,做好供电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工作

随着防治窃电工作的不断推进,窃电现象得到一定的改善,然而用电检查工作不能单纯停留在查处窃电行为的层面上,因此,供电企业应加强用电检查工作。开展损害较高的供电台区的用电普查工作,全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原因,认真对待,及时调整。为加强用电营业现场的管理工作,深入强化用电营业基础管理工作,应推行精细化考核制度,实行基本信息的准确性、综合线路损坏程度、实抄率、实收率、营业误差率、计量点完整率、用户违规窃电量、客户服务满意程度、供用电合同签约率等具有代表性的考核项目,各个供电分公司也应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落实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责任,并进行自检自查,公布相应的考核结果。另外,用电稽查局等相关部门应对其进行抽查和考核,并作出相应的奖惩。

3 结语

防治窃电是一项长期、系统的综合性工作,只要供电企业完善反窃电、防窃电工作的相关制度和措施,一定会取得理想的结果。无论窃电分子采取技术含量多高的窃电手段,也不管窃电方式如何多样复杂,最终一定能在电量上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应该掌握用户负荷与用电实质,加强管理,提高反窃电技术,改善检查人员的法制意识,获得可观的经营效益。

参考文献:

篇12

每个教师都必须认真履行《教师法》所规定的义务,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学习、生活各个环节中,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各个方面。教师要做到备好课、教好书、育好人,努力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把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教师要做学生的导师,在课外经常接触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

高校要定期研究服务育人工作,把服务育人列入后勤部门工作的重要日程。后勤集团和后勤职工要努力完善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各项后勤保障机制,努力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高校要加快学习和生活设施建设的步伐,改善学生学习、生活条件。教职员工要通过实实在在的服务工作,使学生的身心受到良好的陶冶。

占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探索网络背景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手段,借助网络拓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牢固树立网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意识,加强网络信息管理。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摆在重要位置上,使校园网日益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网上家园”,更好地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服务。

二、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促进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全面创新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有的学生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增加了开展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难度。现代信息网络一体化使网上思想文化交流呈现分散性、便捷性的特点,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校园网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和校园稳定的重要阵地。匿名表达、平等参与、复杂互动、瞬间扩散的网上信息传播等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了严峻的挑战。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分和市场主体日趋多元化、社会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社会价值观念愈加复杂化,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不良影响,致使有的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诚信缺失、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淡薄等,这些都极大地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为独生子女,承载着社会、家庭很高的期望,自我定位也比较高,但他们社会阅历比较浅,心理发展并不成熟。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成本不断增加,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学生所面临的学习、人际、就业、经济、情感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需要疏导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

为此,高校要设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基金,组织力量开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研究。同时,单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研教改项目,并提供研究经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要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实践调查和理论研究,加强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研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要针对各校的实际情况,分析各自的基本特征,深入思考各自的办学规律,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摸索具有新时期特色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

三、加强辅导员队伍和班主任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思想稳定、工作高效、素质优良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1 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总体上按照师生比1:200的比例科学合理地配备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将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纳入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注意改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学历结构与专业知识结构。

2 认真解决好辅导员的发展问题,把辅导员队伍作为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高校各职能部门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原则上要从辅导员队伍选拔。同时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素质培训,每年安排专门经费用于辅导员、班主任的培训、进修。积极搭建辅导员交流平台,进一步促进辅导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工作水平。注意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骨干,支持和鼓励他们朝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3 建立和完善各级学生工作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进一步落实学生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学生辅导员由学工部单独进行考核的年度考核体系,每年评选“优秀辅导员”、“优秀班主任”。

4 切实解决好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职务、评聘和待遇问题。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切实解决好专职辅导员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问题。结合学校实际出台的有关政策,切实解决好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评聘教师职务问题,进一步完善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标准。

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优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1 要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机制,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需的工作经费和条件,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以不低于在校学生每生每年5元的水平列入年度财务预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硬件建设要纳入教学设备管理体系,给予优先解决。

2 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工作计划。认真做好新生入学后的心理普查测试工作,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认真开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建设成精品课程,同时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设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选修课程。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做好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和面向大学生实施的发展性教育,全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水平。

3 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按在校学生,5000:1的比例,配备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每个院系设立一至二名学生心理辅导员;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和持证上岗制度,并逐步达到持证上岗要求。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力度,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

4 要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构建和完善学校、院系、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随时关

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学生的行为变化,及时做出相应的沟通、引导甚至治疗工作。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每星期统计、汇报制度,各院系每星期必须向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报告本院系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5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判、早预防、早控制”的“五早”预警机制和。一名患者、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危机干预机制,加强情报信息工作和强化危机干预力度,杜绝学生因心理问题非正常事故的发生。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自杀预防知识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心理咨询热线、网络咨询等形式为学生提供紧急援助服务;通过新生心理健康普查,有针对性地开展危机预防工作。对于预警方案实施不力,或延误上报、漏报、瞒报学生信息的行为,对相关责任人做出相应处理。

五、突出重点、加强引导、注重实效,推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上新台阶

1 要发挥校园文化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引向功能、育人功能。以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探索以政治文化为中心、以科技文化为重点、以娱乐文化为基础的校园文化活动机制,精心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持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爱校、诚信、责任、关爱生命”等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挖掘具有原创意义的校园文化作品,推出校园文化精品,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新时期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以学生社团活动为阵地,积极鼓励学生特长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重视加强对学生社团工作的领导,本着“统一领导、自愿参与、自主活动”的原则,根据学生社团“成员兴趣相投,组织凝聚力强,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灵活”的特点,引导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开展各项活动,使社团成员发挥特长,提高综合能力。

篇13

1高职院校人才引进工作的困境

高职院校数量的增多和办学规模的扩大,使得高职教育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而高职院校办学起点低、底子薄、区位偏僻等先天性不足,给高职院校的人才引进工作带来了许多困境。具体表现为:

1.1区位局限性

高职院校一般由中专学校升格或合并而成,自身办学条件并不优越,有些高职院校是由于中专招生情况不佳而被升格。这些高职院校一般地处在相对偏远的城市,地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师待遇略低、交通相对闭塞、管理观念落后。高职院校的这些先天不足给人才引进工作带来了连锁性的障碍,与高校毕业生的大城市、好单位、现代化管理等理想大相径庭。因此,这些城市一般不被列入高校毕业生的理想去处,学院师资引进困难。

以皖北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0年招聘1名计算机网络安全专业的教师,报考者仅2人,根本不符合上级人事部门规定的职位与报考者的1:3的要求,后来经校方协调,才勉强允许该二人报考此职位。然而,在实际考试中仅1人参加考试,笔试成绩仅为31分,迫于用人压力,学院不得不一路绿灯让该应聘者顺利进入了面试、录用阶段。遗憾的是,该应聘者最终还是选择了另外一所地域相对好的职业技术学院。

1.2学院需求与地方政策的差异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教学中只需要教会学生怎么做,无需解释太多的为什么。该教学模式下,教师一般被要求具有相关的企业工作经历、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熟悉相关的工作过程,而高职院校现有教师多为高校毕业生直接从教,接受的是学术型大学的教育模式,高职教育对他们来说也是个新事物。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迫切需要的是具有企业经历的工程技术人员、工程师、项目经理等类型人才,而这些人员学历相对偏低、理论知识相对薄弱。根据地方人才引进政策,事业单位进人逢进必考,进入高校一般应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招考中笔试内容为公共知识、专业理论等。地方人才引进政策的这些规定,给技能型人才设立了门槛,把高职院校所急需的企业人员拒之了门外。然而,在地方政策许可下,能够招聘到的教师多是学术型研究生,短期内很难迎合学院对双师教师的需求,招考根本解不了高职院校人才紧缺的燃眉之急。

由于地方教条化人才政策的制约,高层次人才引进更加困难,学院无法保证引进人才优厚的经济待遇、政治待遇,难以为人才的自我价值实现提供后勤保障,难以给高层次人才以自由、卓越发展的平台,人才引进成为提高地区用人档次的口号。

1.3供求关系脱节

高职院校性质特征决定其人才培养类型,培养类型决定了师资需求类型。高职院校以技术型人才培养为主导,以理工类专业群为主线,所需求的教师类型也理应是理工类居多。在国家就业政策鼓励下,很多理科毕业生或置身创业,或入聘企业,盛下来的多是被企业淘汰掉的技不如人者。同时,硕士、博士毕业生中文史类学生远远高于其就业岗位数,理工类毕业生低于就业岗位数,在应聘者中,通常会出现文科岗位报名火爆,理科岗位报名冷枪的现象。

在此环境下,高职院校在招聘教师时,能够充分体验到人才供需的不均衡,也给人才引进工作带来了难度。表1.1为某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四个专业的招聘人数与应聘者人数对照表,其中文秘专业报考者与岗位数比例为20:1,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仅为0:1。

表1.1

专业

文秘

思想政治

动漫

网络安全

招聘人数

2

1

1

1

报考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