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贸易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中印贸易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中印贸易论文

篇1

1.1立案数量多

中国历年来在全球遭遇的反倾销调查中,虽然美国和欧盟的涉案金额占大头,但是,印度的立案数位居第一。而在发展中国家当中,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无论是立案数和涉案金额,印度都是位居前列。自2003年以来,印度每年对我发起反倾销调查数量至少在6起以上,2006年,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最为“粗暴”的国家——土耳其立案数不过5起,涉案金额5996万美元;东盟10国对中国反倾销调查总共4起,涉案金额1.4亿美元。而同年,印度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案件共有9起;2007年度截至8月31日印已对我发起7起反倾销调查。

1.2涉案产品范围和涉案金额都有所增长,且出现了涉案金额超亿美元的大案子

中印发生贸易摩擦的行业比较集中,以往主要是中医药化工产品,在所有案件中占了50%以上的比重。近年来,中国的纺织品和轻工产品也开始逐渐遭遇印度的反倾销调查。2005~2006年,中国丝绸在印度被提起反倾销调查,虽然经过了中方政府、行业协会和应诉企业的共同努力,最后的终裁限价平均大幅下调了30%,但这是中国在印度遭遇的最大的反倾销案,涉案金额近2亿美元。

1.3应诉案件的裁决结果大多令人满意

以往中国出口企业对印度反倾销案的应诉率非常低,即使应诉,胜诉率也不高。在2002年前印度对华70余起反倾销调查中,除了3起方撤回申请,1起印方裁定要求方撤诉,以及1起因中国进口份额较低而结案,其余所有调查都被裁以倾销或损害,最终以征收反倾销税结案,反倾销税率最高达1069%。而现阶段随着企业对贸易摩擦认知加强,加之政府和中介组织的大力宣传,我企业应对印度案件的积极性有了大幅提高。应诉企业在政府的交涉、商会的指导和律师的帮助下,在大多数个案中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如绸缎案的裁决对我企业出口的影响较小。

2中印频发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

2.1中印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的相似性

中国和印度都属于劳动丰富的国家,两者的比较优势有一定的相似性。就制造业而言,彼此的优势产品均为劳动密集型,所以两国在贸易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竞争关系。①两国都是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要出口市场,后者同时也是它们吸引外资的重要来源地。②两国的传统产业都比较雄厚,出口产品结构相似,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纺织品、医药化工原料、轻工产品等是外汇来源的主打产品。相比之下,中国的劳动力素质较高,生产效率优于印度,因而商品的生产成本具有更大的优势,物美价廉,在印度市场受到消费者欢迎。而印度虽然高等教育比较成功,但基础教育落后,文盲率高,熟练技术工人的数量较少,低效率的生产导致产品的价格缺乏优势,质量也较为低劣,中国产品对印度的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当地市场。

2.2印度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目前中印两国的若干经济贸易政策已经成了双边经贸发展的阻碍,印度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据世界银行报告,印度贸易壁垒在南亚目前居第一位。自1995年以来,印度的出口额稳步上升,2002~2003年一度达到了18%,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中国的22%。同期对GDP贡献也达到了9.4%。而印度在促进出口的同时,其进口政策却是谨慎、保守甚至是防范的,其一直强调运用WTO的例外条款保护民族工业。印度官方长期将300多种进口产品视为“敏感产品”并进行重点监测,只要不是明显违背WTO规则就对其尽可能进行限制。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中国产品频繁遭遇印度反倾销调查就不足为奇了。其次,印度对授予我出口企业市场经济待遇问题上表现消极,2005年以来,印度对我做出终裁的14起案件中,没有一起授予我应诉企业市场经济待遇。

2.3印度国内蓄意制造“中国产品”

近年来,虽然印度的GDP和出口增长的势头都很快,但是同中国相比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印度政府认为如果不对中国有所遏制,今后的增长空间有可能受到限制。一些西方学者比较中印的时候,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运用零和博弈的观点来观察中印的崛起,却很少或不愿考虑两国如何在发展中不断互补共进。在他们看来,中印贸易发展的最终结局只能是一胜一负或两败俱伤。正是由于有着复杂的内外因素,印度方面一直对中国产品存有戒心,对中国出口铁矿石等战略性资源也加以限制,“中国产品”在印度国内甚嚣尘上。

2.4中国出口企业的无序竞争时有发生

中印贸易中,我国出口的商品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因为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很多,内部竞争激烈,加上企业自律性较差,所以相互压价出口现象比较多。有关调查表明,每当中国产品初入印度市场,只要卖的好,短期内中国企业就蜂拥而至,同类产品铺天盖地,价格愈做愈低。这在纺织服装、低端机电产品、建筑材料等领域尤为明显。另外,中国企业有个错觉,认为印度穷人多,消费水平低,就不注重产品的质量和信誉,这都引起了印度方面的不满,再经媒体渲染后,中国企业形象大为受损。

3减少贸易摩擦的政策选择

3.1挖掘互补性,淡化竞争性

从中印两国贸易的商品种类上看,主要还是集中在初级产品、中间产品等领域。从双边经济结构、商品的构成等因素分析,中印两国的经济互补性较小,但两国拥有的市场潜力尚未充分挖掘,中印在双边经贸交往中更应强调互补性而非竞争性。比如在钢铁、煤炭等能源领域建立合作机制,两国经济都将因此受益。在信息产业的软硬件合作方面,中印也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及潜力,印度的软件技术举世公认,不但人才雄厚且出口优势很强,但是硬件建设不足。中国市场对软件需求量大,而软件业的规模及水平均落后于印度;然而,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硬件生产已经转向了高附加值的生产领域,并且迅速成为全球信息硬件产品的生产基地,其产值仅次于美国。中印两国在制药业、农业如水稻种植、水果贸易等领域都有许多可以相互学习的地方;而在纺织品如丝绸制品、生丝贸易等领域也具有很大的拓展余地。另外,在行政管理方面,中国的特区经验、基础设施发展经验等,也是值得印度学习的。

3.2创造便利的贸易政策及贸易环境,积极扩大经贸合作

中印两国在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方面截然不同,两国应本着的态度处理双边关系,将寻求共同利益的双赢原则作为发展两国关系的准则。两国关系之所以发展迅速,经济利益的互惠互补是最大的动力。中印两国应进一步加大开放程度,努力创造便利的贸易政策及贸易环境。目前,印度正在进行“第二代改革”,将进一步简化外国投资的相关法规,改革金融部门,鼓励外国公司进入保险市场。在扩大对外贸易方面,印度不断推出新的进出口政策。两国政府应坚定树立双赢观念,加强双边经贸合作。这种经贸合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印双边贸易;二是中印投资环境,提供相应优惠政策。对双边贸易中的不平衡问题应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妥善解决由于人为限制引起的贸易逆差,避开贸易争端。

3.3调整产业和市场结构,做到有序出口

在开拓印度市场的过程中,要避免中国企业之间的盲目竞争。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势下,非价格竞争已取代价格竞争而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潮流。我国出口企业必须理性对待印度市场,尽快转换现有竞争模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增加研发投入的力度,认识到技术创新是产业调整的源泉,摒弃以廉取胜的战略,通过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学会运用商标、包装、广告、公关等多种非价格竞争手段,提高出口产品档次、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多发展高科技产品,以出口产品多元化、优质化、美观化来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另外,还应注重开拓国际新市场,加快实施市场的多元化战略,力求分散市场,改变市场过于集中的状况和降低由此所带来的风险,采取开拓、巩固和扩大外销基地和市场的出口战略。

3.4完善机制,应对摩擦

面对日益增多的贸易摩擦,要建立多层次的应对机制,在实践中,我国已逐步建立起包括我驻外经商机构、涉案企业、相关商会和律师参与的多渠道的贸易救济措施信息交流网,初步形成了商务部、地方商务主管部门、中介组织及企业“四体联动”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应诉反倾销、反补贴大要案的指导工作成效显著。同时,从微观上中小企业也要不断提高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积极参加商协会等行业中介组织的应诉协调会,加强与相关部门和行业中介组织的联系,收集贸易摩擦预警信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对出口产品预警信息的敏感度,及时向协会、地方商务部门反映本企业在出口贸易中遭遇的国外不公正待遇,提供准确的信息的资料。此外,中小企业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为做好应诉工作,在生产、销售、会计等方面要规范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这将有利于在贸易摩擦中保持主动。

3.5加强文化交流,创造协调的外部空间

在一个逐渐开放的体系中,文化交流导致信息的均衡化,对于消除误解和猜疑,达成更多的共识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印两国之间的沟通对双边关系事关重大,这种沟通基于持续不断的思想与经验的交流以及对两国未来长期友好关系的清晰洞察,这体现在印度所提的“包容性增长”和中国所提的“和谐社会”中。两国的教育机构、媒体、旅游行业、政府和商业等部门必须努力缩小双方交流鸿沟。中国和印度同为WTO重要的发展中国家成员,在很多方面是有着共同语言和共同利益,都有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良性竞争是二者发展的推动力。中印两国政府应树立长远的目标,加强合作,创造协调的外部空间,实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克鲁格曼,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李天华.中国与印度经贸关系发展分析[J].国际贸易,2004,(1):50-54.

[3]周厚才.入世以来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及其发展趋势[J].对外经贸实务,2004,(7):3-6.

[4]冉宗荣.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动因及我国应对之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4,(4):122-126.

篇2

中国加入WTO,为对外贸易的增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使我国近些年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迅速提高,贸易对GDP的贡献也在不断增强。

尽管中国政府已经做出了郑重承诺,通往成功的道路仍然必须要经历许多的商业风险、法规障碍及文化挑战。事实上,中国银行业并非只是一个单一的市场,而是由许多类型、规模及地理位置各异的银行组合而成。我们在华的多年经验告诉我们,尽管中国已具有现代银行业的雏形,但外国投资者仍须遵循四条原则,以跨过危险抓住机遇。

二、我国银行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尚待改进之处

虽然我国银行业目前尚在不断完善中,但在国际贸易领域,为此银行还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管理体制落后,管理方式陈旧。我国银行业管理体制不完善。1997年以来,我国金融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在银行体系风险降低的同时,业务范围也受到极大的限制,实现利润方式的减少,使风险更为集中,反而不利于银行的管理。另外,在管理方式上,中资银行不具备先进灵活性。因为缺乏自主经营的优势,中资银行不能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策略,并且,由于呆帐准备金提取额度的不足和呆帐核销自主性的缺乏,我国银行对国际贸易中风险的规避能力极为缺乏。

2、贸易融资对象不合理,银行信贷水平低。近年来新增贷款量在不断增大,但银行主要融资于大型商贸企业,对一些中小企业,由于抵押物不足或资信核实的困难,银行很少为其提供大规模贷款,由此使部分中小企业获得授信无法满足贸易发展的需求,但中长期信贷和权益性资本的供给在贸易额度大时仍略显紧缺。商业银行资金大量进入贸易活动,成为贸易信贷的剂,但现在各银行的贸易信贷仍不足以维持贸易的高增长速度。在我国,应充分挖掘市场潜力,注重发展保理之类的新型业务。

3、银行创新力度小。要拓宽中资银行的业务领域,就应积极鼓励银行业的创新。在我国银行业的发展进程中,有几点原因阻碍了金融业务的创新。其一,我国与世界金融改革思路的差距。以避险为主要目的,我国采取分业经营的管理模式,不利于银行在贸易领域的创新。其二,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成为其它银行进行业务创新的阻力。其三,金融创新是以金融工具为实现手段的,虽然我国目前注重金融电子化的推广和应用,但此过程中出现的客户资料的安全性保管问题还有待解决。另外,海外联行网点少也成为制约创新的一大因素。国际结算往往通过总行,环节多,速度慢,由此使资金在途时间长,加大了汇率风险和交易成本。

三、提高中资银行参与国际贸易竞争力的策略

中国加入WTO,金融业的逐步开放使外资银行大量涌入,对我国银行来说,这是机遇,也是挑战。为此,中资银行必须采取适当的策略以提高国际贸易领域的竞争力。

1、强化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机制转换。

(1)加快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步伐。国有商业银行的逐次上市表明国家决心将国有商业银行推向国际市场,让市场引导银行改制,最终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上市募资使银行资本实力雄厚,防范风险能力增强,管理经验的引进也起到推动改革进程的作用。改制后的银行具备充足的资本金和一流的管理团队,可为国际贸易提供有力的支持。

(2)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机构改革的进程。国有商业银行机构须一改以往层层按照行政区划设立分支机构的做法,应以精简为原则,按照经济区域及业务发展需要决定机构的设立和撤并。对业务量小,亏损面大的分支机构,应根据业务需要灵活调整。

(3)加大复合人才的开发培养力度。人才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目前我国极度缺乏既通晓国际贸易又擅长银行业务的专业人员。因此,在保持原有人才优势,防止人才流失的同时,更应注重对现有复合人才的开发和培养,使其专业素质不断提升,从而适应新形势下银行领域的国际贸易业务。

2、加强银行业的风险监控。事实证明,加强对经济金融运行中新情况、新问题的监测分析和风险预警,是保障资产安全性的必要措施。尤其是我国在发展对外贸中小企业的贷款时,基于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更应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建立银行风险评价体系,提高内控有效性,坚持以风险为本的审慎监管。

3、创新业务领域。要加快国际业务的创新步伐,更好地发挥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作用,一是要打开业务市场:首先,扩大银行国内市场的的服务范围;其二,开拓发展国外市场;其三,争取三资企业、外资企业金融业务,开辟国内国际外资客户业务市场。二是业务品种的创新。在稳步增加国际贸易结算额的同时,根据贸易形式的转变和客户的需要,推出如银保、保理等业务新品种,利用资源共享优势打开产品市场销路,提高其知名度。

四、促进商业银行竞争力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作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为商业银行与企业开展合作提供良好的环境

首先要切实消除对商业银行和企业的歧视,政府应该对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中小商业银行在税收、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并且适当放宽中小企业的受信门槛,保证其顺利获得生产所需资金;其次要采取措施妥善处理商业银行现存的不良资产,可通过适当注资或拍卖转让来降低不良资产率;最后要减少政府对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不合理干预,使其按照市场化的方式化解自身的问题。

(二)发挥地方金融优势,参与企业的改制和重组

发挥地方商业银行与地方企业长久以来形成的良好银企关系的优势,积极协助企业搞好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界定等工作,主动帮助他们与有关部门一道制定具体的改制、重组方案,提出有针对性的债权处理意见,对改制、重组后债权债务已落实的企业,其正常的生产经营中所需的资金可按信贷原则予以优先解决。同时要以资产重组为切人口,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以增强企业的活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加强商业银行自身建设,提高为企业融资服务的能力

首先要调整信贷结构,丰富信贷业务品种,扩大企业贷款选择范围,积极支持其合理的资金需求。同时公开信贷政策,简化业务流程和担保手续,为企业“二次创业”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其次要加强优质服务,如开办信用卡、票据承兑、贴现业务和推选个人支票、异地通汇等结算方式,从而更加方便广大企业的存、取、汇、兑业务。

面对着中国的入世,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世界贸易的飞速发展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使中国银行业在国际市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面临的问题仍然非常显著,因为我国商业银行在这种环境下更应正确的把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加强自身国际贸易的竞争力,才能在以后更长远的时间内保持快速稳定的发展,为中国国际贸易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美)乔治H汉普尔,银行管理——教程与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2]曾康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研究,西南财大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篇3

第一个阶段,即58世纪地中海商贸情况的研究收到文字及考古资料匮乏的局限。但还是有很多证据可以利用。其中一个重要的证据就是当时叙利亚人的航海业活跃于西方各港与埃及、小亚细亚各港之间;另一个间接的证据是这个时期各日耳曼王国继续使用罗马金币孛里达[1]p1。这些证据都说明了尽管欧洲历史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但地中海商贸并不是一下子就停顿了下来,在中世纪前期以地中海为载体的贸易仍具有相当程度的活跃性。但这里要考虑的是这种贸易与罗马帝国时期相比,是加强了,还是减弱了?

这个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数字作为佐证,但我们若想到这个时期欧洲发生多次多次蛮族入侵以及战乱,其对整个欧洲经济及商贸带来的必然是相当消极的结果。因此这个时期地中海商贸的发展与罗马帝国时期相比,应该是总体下降的,所以说这一时期地中海贸易从整体上呈衰落趋势。

下面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大环境来详尽地分析第一个阶段地中海商贸情况的变迁。从5世纪初苏维汇人、汪达尔人和阿兰人组成的松散联盟大举入侵罗马帝国开始,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帝国的浪潮一直持续到8世纪初。这一浪潮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代表是西哥特人、勃艮第人与汪达尔人,他们都建立了自己的王国。这一阶段的入侵是式的、史诗式的。远距离的征服活动使他们各自所建王国距出发地过于遥远,另外再加上他们人数较少(相对于占领地臣民),因此他们往往在征服地实行“客户”制度和相对聚居的形式。“客户”制度其实是一种与当地拉丁奴隶主阶级的妥协。例如勃艮第人“客户”接受大地产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二、奴隶的三分之一,而西哥特人在西班牙也只占有既有农场地产的二分之一和租借地的三分之二[2]p113。而相对聚居的形式也削弱了他们对既有经济制度的破坏力。在第一次迁移过程到6世纪中叶基本结束时,在整个西欧,原有的拉丁奴隶主和新来的日耳曼首领共同组成了一个消费人群,这个消费人群的数量及消费能力都有所下降,但却依然存在。而当时的东南欧仍为东罗马帝国统治,其经济规模虽比不上罗马帝国鼎盛时期,但也能大致维持。这也就是5世纪到6世纪中叶地中海商贸仍然保持活跃的最根本原因。从6世纪中叶到8世纪初,则是法兰克墨洛温王朝以及伦巴第人对意大利的征服以及盎格鲁、撒克逊人对英格兰的入侵时期。这属于日耳曼人的第二次入侵浪潮,这一时期,法兰克人先声夺人,完成了对整个法兰西和现代德国一部分的征服,伦巴第人、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则用相同的侵略模式完成了对意大利和英格兰的征服。这一阶段入侵的特点是蚕食式的、渗透式的。这种扩张使蛮族王国的统治基础从一开始就相当稳固,这也导致了他们在第二次迁徙浪潮中在土地政策上对第一次迁徙者所采取的妥协式方法--“客户法”制度的否定。这一次他们对旧的经济制度作了颠覆性的变革,他们几乎接收了原有统治阶级的全部地产,并对之按自己民族的传统进行再分配。正是在这一时期,自给自足的农村公社在法兰西广泛而牢固的建立起来了。随之到8世纪初伦巴第人和盎格鲁撒克逊人都逐渐完成了征服和农村公社化的过程,而曾经实行妥协政策的占领西班牙的西哥特人也被阿拉伯人消灭,使得这一农村公社化运动在除去东罗马帝国所统治的一小片区域在几乎整个欧洲被完成。再加上阿拉伯人还占领了整个北非以及西亚,这就造成了原来地中海贸易所仰赖的消费人群几乎完全萎缩。与这一阶段的欧洲及地中海沿岸其他地区政治经济大环境的变迁相对应,地中海贸易经历了从6世纪后半期开始表现为持续的加速的衰落过程,到8世纪初则基本陷入停顿。

从8世纪初到11世纪初,地中海贸易的沉默状态一直持续了下去。其中原因除了地中海世界分成了经常处于敌对状态的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教世界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上面所提到的自给自足的庄园或者说农村公社经济制度在几乎整个欧洲确立下来。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再加上当时农业生产效率极其低下,一直到10世纪农业生产中种子与收获物的比例都没有突破1:2[3]p198。当时的人们过着勉强或接近于勉强维持生活的水平,[4]p86根本没有或很少有剩余产品可供投入市场。而当时的欧洲城市还保留中世纪早期修道院那种经济上自给自足的精神。必须在城市内生产全部需要的东西,实在不能时,至少亦应在最邻近地方生产。[4]p63除非把农民再次变成奴隶,才能使社会上层形成一个有效的消费群体,这个群体占有绝大多数劳动果实,除留一部分供自己消费之外,其他的都可以换成货币从而在市场上进行消费。而这种现象真的发生了,从11世纪初开始,欧洲发生了一次经济革命,集体表现为:在农村,带有原始社会特征的农村公社解体,农民逐渐农奴化,首领逐渐领主化。领主的消费能力与农民的农奴化程度成正比。另外在这个阶段农村有巨大扩展,耕地面积扩大,收获增加[4]p67。在城市,原来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自给自足的农村贵族领地的特性,现在这种特性逐渐消失,商人们取得政治政治控制权成为城市的主人[4]p233,城市的这种转型使整个欧洲的经济贸易都趋于活跃。商业城市的复兴以及社会上层消费能力的提高刺激着基督徒们在11世纪夺回了对地中海沿岸许多曾为穆斯林所征服的土地,在地中海区域的十字军进展,大大扩大了经济交流的地理范围。[4]p218再加上不久之后12、13世纪随着农业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使可供贸易的商品未来越多,地中海贸易的新一个活跃期自然就到来了,地中海的商贸活动终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直到新航路的开辟,它在欧洲各个民族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以及对其他洲的贸易中的光辉才逐渐消褪。

注释

[1][比]亨利·皮朗: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篇4

(二) 交通 运输费用高

篇5

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不仅是亚洲地区的重要经济体,而且在全球经济发展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对亚太地区的经贸合作,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据中国海关统计,2008年中印双边贸易总额为518亿美元,是2000年的17.8倍。据印度《金融快报》报道,2009年7月27日,印度商工部部长表示,由于对来自美国产品需求疲软,而对中国产品需求旺盛,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

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背景下,中国和印度两国的贸易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但仍保持了较为旺盛的活力。中国和印度是在此轮全球金融危机阴霾之下发展最快的两个国家,而这两个经济体的发展模式却迥然不同。印度力图仿效中国的成功,希望在制造业领域为其日益庞大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而中国则试图仿效印度在IT、医药产业等知识含量比较高的领域取得成功。中印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印关系的新亮点,也有助于提升亚太地区应对金融风暴袭击的信心。

二、金融危机对中印经贸合作的影响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金融危机和经济发展周期的双重打压,在此情况下,中印两国虽然经济仍在增长,但增速明显下降,外部金融动荡加剧,经济发展环境明显恶化。中印经贸合作的主要行为体是企业,但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民众消费信心下降,企业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导致大量企业倒闭,许多企业收缩生产规模。一些已经上马的工程被迫停工,一些原先签署的协议可能作废,中印经贸合作受到冲击。例如中国是全球铁矿石第一大需求国,印度是继澳大利亚、巴西之后中国的第三大铁矿石来源国,其铁矿石出口的80%销往中国,并占据其对华贸易的70%以上。经济危机使中国钢铁生产大幅下滑,尽管全球铁矿石价格已大跌,但中国企业的铁矿石需求整体萎靡,对印度铁矿石的需求也呈下降趋势,从而进一步增加印度对华贸易逆差,印度则求助于对中国出口的其他商品采取反倾销政策,冲击两国经贸关系。经济危机主要带来的不良影响是:

(一) 印度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中印贸易虽然发展迅速,但印度对中国的商品准入和企业投资长期持怀疑态度,并频繁采取投资审查和反倾销等措施。相关资料显示,印度对华实施反倾销的数量仅次于美国。

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呈上升趋势。印度虽然自诩自身增长模式是内需驱动型,一度自认所受金融危机影响相对较小,甚至认为金融危机为其提供了赶超中国的机会,因为依靠出口驱动增长的中国受到冲击较大。但现实情况是,印度并未能在危机中独善其身。印度经济也遭遇卢比贬值、股市缩水、企业倒闭、资本流动性紧张等问题。

为了刺激本国经济增长、扶持本国企业生存,印度采取了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尤其针对中国发起了多起反倾销行动。特别是在2009年 1月23日,印度宣布禁止从中国进口玩具,后虽对部分产品放宽条件,但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不言自明。  (二) 发展模式之争加剧

目前,国际社会上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欧盟为代表的福利资本主义、日本为代表的发展型国家资本主义及新兴国家的中国模式和印度模式。由于20世纪90年代后,欧日经济问题较多,其发展模式已偏向美国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美国模式”即“华盛顿共识”,其宗旨是强调市场自由原则,主张政府角色最小化,完全的自由化、市场化。“中国模式”特指在维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主动创新、大胆实践,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的协调发展、国家的和平发展的一整套思路、经验和理论。中国模式强调务实,反对意识形态为纲;强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相结合;强调统筹政府和市场两个大局。“印度模式”与中国不同,其基本思路是在民主体制下推进经济的自由化,逐步放松传统的政府管制,鼓励私营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并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金融危机下中印经贸合作的对策

(一)挖掘经济互补性,深化经贸合作

与“安全困境”相比,经济领域的共赢机会更多。中印发展模式虽然不同,但互补性强。中国劳动力效率高,印度资本效率高,两者结合将产生“经济增效”作用。未来双方可着重加强以下领域的合作。一是商品结构的互补。从商品构成看,印度向中国出口的商品仍以原材料或低附加值产品为主,中国出口的商品更加多样化,且附加值较高,如重型机械。由于双方经济的整体发展模式及具体产业发展层次存在差异,这种商品贸易的互补性可以持续下去。二是相同产业内的互补。两国在相似部门如化学药品、机械设备及纺织业等领域开展产业内贸易也完全有可能。两国可结合自己的发展特色,不断提高各自在相似产品价值链的不同层面上的比较优势,不断扩大同一产业内的互补性。例如,中印在纺织品出口领域的竞争使中国企业从印度进口纺织原料,而自己生产和出口服装。这样,两国通过纺织业内部贸易得以将竞争转化为合作的新机遇。三是IT服务领域的互补。印度软件发达,中国硬件发达,两国在IT领域建立合资企业有相当广阔的前景。

(二)推动企业走出去,加强相互投资合作

印度对中国始终抱有戒心,在诸多“敏感”领域对中资企业投资设限。金融危机发生后,印度为疏缓严重的资本流动性紧张问题,放宽部分领域的外资进入限制,并鼓励企业海外融资。2008年10月,印度证券管理委员会宣布解除对外资最高40%的投资限额规定,以“挽留”正迅速流出的国外资金。 2009年2月,印度政府表示将放宽外国资本对印度的直接投资,凡是印度资本占 50%以上的合资企业所建新的企业一律被看做印度企业。按照原来的法规,凡有外资加入的印度企业建立的新企业仍被看做合资企业。按照新规定,所有印度资本占多数的新建企业将不受到政府关于外资对不同行业投资比例的限制。印度政府的上述举措无疑为中国企业进军印度提供了机遇,经济上相互依存度的提升势必可作为双边关系的稳定器。另外,两国大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实力较以前大为提升,并加快“走出去”步伐。印度私企实力雄厚,在经济生活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仅塔塔和安巴尼两家家族企业的销售额就占印度GDP约5%。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也可凭借雄厚财力,通过注资、并购和直接投资等方式,加快进军国际市场。国际金融危机下,许多西方大公司资产缩水,甚至面临破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较之前大幅下挫,为中印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参考文献

[1]文富德. 印度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对策及其经济前景分析[J]. 四川大学学报, 2009(4).

篇6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成效仍不是很明显,改革推进乏力,原因之一在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投融资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因此,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投融资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将不仅对改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投融资问题提供可行的政策建议,还将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投融资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促进区域金融理论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理论发展。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印的投融资环境,通过比较分析,为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如何改进投融资措施提供一些决策参考建议。

投资是指经济主体为获取经济效益而垫付资金或其他资源于某些事业的经济活动。融资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指经济主体通过各种方式到金融市场上筹措或贷放资金的经济活动。投资和融资是同一经济活动因经济主体不同资金流通的两个方面,投资者投资的过程,另一方面融资者也获得了资金。尽管投资者与融资者的根本目的不完全一致,但实现双方目的的空间却是统一的。因此,投融资环境应是有机整体。因此,本文所指的投融资环境是客观存在的研究客体,是投资环境和融资环境的统一。投融资环境是一定区域影响投融资行为的一切投融资条件与投融资效益的总和。一定时期的投融资环境是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

二、中印两国投融资环境的比较分析

(一)主导产业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制造业驱动与主导,印度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服务业为主导。中国2004年第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52.9%、31.9%,印度在2004年分别为26.1%和52.2%。中国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最大限度动员资源――将国内储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境外直接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印度国内的储蓄水平只有中国的一半,每年流入印度的境外直接投资只有中国的10%,印度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比中国落后大约10―15年,但较低的人力成本、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和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使印度的服务业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印度的软件业是服务业的龙头。中国的服务业最近几年有所上升,但只有40%左右。制造业对中国的重要性就如同服务业务对印度的重要性一样。

2005年《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指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健康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以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印度产业结构调整的手段包括:放松管制,改革许可证制度。除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危险化学物品等领域以外,其他产品不再进行许可证审批;改革公营企业,鼓励私营和公营企业展开竞争,使公营企业提高效率;大幅度降低关税,减少各种非关税壁垒。

(二)总体经济发展水平

中国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要高于印度,这可从中印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比较看出(如下页表1所示),中国的GDP增长率、人均GDP、外汇储备和GDP均高于印度,而通货膨胀率远低于印度,但两国国民收入的增长率都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过去20年中,中国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取得的成就比印度大得多。目前,中国的人均收入比印度高一倍――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进步,因为在25年前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还相差无几。2001―2003年期间,中国占世界GDP总增长的25%(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购买力平价计算),这相当于印度在同一时期对世界GDP增长贡献的3―5倍。此外,中国已经成为亚太地区和世界贸易增长的发动机,自1979年以来,中国的进出口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比同期世界贸易7%的增长率高出一倍以上。

人均国民收入总值可以用来评价公民的购买力,购买力越高对企业投融资的吸引力就越大,企业判断投融资环境的好坏不仅会从供给角度来考虑,也会重视市场需求,中国在此项指标中优势非常明显(参见表2)。但是,这也意味着劳动力工资上印度更具竞争力,若未来印度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很可能造成中国利用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所吸引到的投融资将来转而投入到印度市场。另外中国在机床市场价值、零售总额和轿车销量上也都优于印度。

(三)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交通、通信、水电气供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水平。能源、原材料、零部件供应能力和质量明显提高,外国投融资者不仅继续热衷于向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投融资,而且开始将目光转向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对印度而言,中国目前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在投融资硬环境上的优势更为明显。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几乎都将基础设施的落后视为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认为在相当长时期内,印度经济发展的瓶颈,就是其电力、铁路和公路等基础设施发展的严重滞后。事实上,虽说印度IT产业的发展非常迅速,成为印度经济增长的领头羊,但其持续发展也同样面临着基础设施严重落后的掣肘。

德国欧亚咨询公司对德国部分企业进行了一次中印投资环境的对比调查,在企业决定投融资地点的六项关键要素的评比中,中国的优势非常明显,平均分数远远高于印度(参见图1),仅在运输成本上,中国的得分稍逊于印度。

(四)融资方式

印度的资本市场比中国完善。印度金融体系延续了英国人留下来的金融制度,其银行体系有130年历史。而且印度的金融机构主要掌握在私人手中,放贷遵循市场规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远远低于中国银行业,从而使印度银行具有较佳的国际信誉。两者的差异表现在融资方式上即:中国企业更多地靠银行的间接融资方式,印度企业则主要是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由于民主政体以及由此所导致的信息和金融市场的规范化程度和透明度较高,使印度拥有更完善的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更有力的产权保护措施和对投融资者更友好的司法体制,最终使印度经济的证券化程度要远远高于中国。这样,它配置资源、调动资源和利用现有资源的能力要比中国强得多。

印度资本市场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和提升产业结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印度风险投资高速发展,2003年已位居亚洲第2位,远远超越了中国,班加罗尔已成为全球著名的创业资本中心,孟买也正在谋求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印度的风险投资主要集中在IT和生物技术产业,印度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培育了一批堪与欧美大公司竞争的高科技企业。

(五)科技、教育

中印教育理念不同,人才投入侧重点不同。印度信奉精英教育,一直将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龙头,高等教育经费在教育总经费中一直占较大份额,在高等教育上投的钱远远多于在初等教育上。结果印度的高等教育在发展中国家数一数二,但基础教育薄弱,受教育的性别差异较大。中国更重视对义务教育的普及,强调教育的公平性,同印度相比,成人识字率较高,受教育的性别差异较小。这种差别可以解释为何印度软件业如此发达,而每千人中使用电脑的人数却远远少于中国。因此,印度虽然重视高等教育,但由于人口规模和高等教育规模比中国小,其科学研究的成果没有中国多。表3是三系统和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中印科技论文数。从表3中可知,中国在SCI,EI&ISTP发表的论文篇数和占比远高于印度,中国位居第二,印度位居第十二,SCI收录中国的论文篇数和占比都是印度的二倍,位次也远远高于印度。

三、结论与建议

(一)优化间接融资,大力发展直接融资

加强银政、银建合作,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加大经济建设对银行资金的融通力度,是投融资体制的创新要求。政府应该加大金融政策倾斜力度,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各类经济建设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中小城镇的建设。要加强银政、银建合作,创新金融产品,实现银企“双赢”。中小企业、中小城镇也要积极创造适合贷款要求的条件,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主动配合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以获取金融机构对其贷款支持。

对政府而言,仅靠财政收入的增加来加大经济建设的各项投入是十分有限的,而发行国债可以缓解政府压力,大力发行国债,吸收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相对于国债融资、银行贷款和股票市场融资方式,企业债券的融资方式更主动、融资成本更低。

对于政府支持和希望大力发展的行业以及发展前景良好的行业,鼓励和帮助这些行业发行企业债券,这些企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将为企业债券的发行和偿还提供优异的经营业绩支持。因此这些企业债券融资具有巨大潜力,这为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十分难得的融资机会。

(二)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投融资环境

对于我国的发展来说,改善投融资环境是手段,不是目的。我们不是单纯为了吸引外资而改善投融资环境,而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改善投融资环境要使全体人民受益,尤其要使贫困人口优先受益。因此,政府改善投融资环境的政策也应该同减贫政策结合起来,切实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加强贫困人口的教育和培训。我国当前教育体制之下,低收入的农村人口反而要支付较高的教育费用,相比之下,具有较强支付能力的城市人口实际支付的教育费用还要低一些。要扭转这种状况,一是要加大政府向农村的转移支付,纠正不公平的财政分配取向;二是要发挥市场的资源调动效应,吸引社会资源投融资教育和人力资本开发。要针对就业岗位的需求加强对贫困人口的教育和培训,消除限制、取消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就业的各种限制和歧视,为贫困人口就业提供信息、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服务。

(三)加大对农村基础建设投资力度,缩小城乡差距

篇7

一、引言

中国既是农业大国,也是人口大国,为了确保农产品的基本供给,解决13亿多人口吃饭问题,农业发展至关重要。自我国加入WTO以后,农业受到外部冲击较大,已经保持持续多年贸易逆差。运用二元边际分析方法对我国农产品贸易流量变化进行结构性分解,刻画二元边际对贸易增长的贡献程度,厘清贸易增长的路径,便于准确度量贸易结构是否合理。提出适合国情的有针对性有对策,对新形势下中国农产品贸易政策的调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二元边际的研究现状

虽然早在Eaton和Kortum(2002)研究双边贸易、技术及地理因素时,就分析了贸易份额随成本和地理障碍沿扩展边际、集约边际的变化,但对贸易增长微观结构分析的理论基础来自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异质性贸易理论。以Melitz(2003)为代表的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进一放松了企业生产率同质性的假定,将一国出口增长分解为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解释了国际贸易中零贸易现象,突破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困境。自此,学术界对贸易增长边际的研究从不同维度逐步展开。

1.贸易产品层面

Ruhl(2003)使用异质性企业的理论框架证明了贸易扩展边际可以解释关于贸易壁垒的长短期弹性的差异。Hummels和Klenow(2005)发现大的经济体贸易出口额增长的2/3源自扩展边际。钱学锋(2008)的研究认为2003-2006年间中国的出口增长主要源于集约边际,增长路径须由集约边际尽快转向扩展边际。随后钱学锋、熊平(2010)利用CEPII BACI 1995―2005年HS-6位数国际贸易数据库研究得出相似的结论。盛斌、吕越(2014)分析贸易自由化和金融危机冲击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集约边际解释了出口波动的大多数比重,依靠集约边际扩张的出口模式是脆弱的、不可持续的。

2.企业贸易层面

Bernadr和Jensen(1995,1999 )、Roberts和Tybout (1997) 以及Cleride 等人(1998) 都从企业微观视角研究二元边际的重要性。Helpman et al.(2004)提出HMR(Helpman,Melitz,Rubinstein)模型也从贸易企业的角度解释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Chane(y2005)基于异质性与流动性约束同时存在的框架下,建立模型指出贸易扩展边际对汇率变动不同的反应。Helpman et al.(2008)建立一个新的异质性企业国际贸易模型,应用于扩展的Anderson 和van Wincoop(2003)引力模型,可用于解释企业异质性和固定贸易成本,测算贸易流量的扩展边际。当陈勇兵等(2012)利用2000-2005年中国海关数据库数据将中国出口增长分解为扩展边际(出口企业数量)与集约边际(单位企业的平均出口额)时,发现2000-2005 年间扩展边际的波动幅度远大于集约边际,中国出口的增长大部分由持续出口企业的贸易额扩张实现。

3.二元边际的影响因素

众多学者主要研究贸易成本、汇率、贸易制度等因素对二元边际的影响。Eaton et al.(2004)对法国企业出口的分析表明,当贸易总量变化时,如果是贸易成本的变化引起,扩展边际的变化也最显著。Amurgo-Pacheco & Pierola(2008) ,马涛和刘仕国(2010)明确了贸易成本下降将正向影响集约边际和集约边际。Manova et al.(2011),Feenstra et al.(2011)发现对出口企业金融约束提高了出口企业的固定成本和贸易成本,从而减少二元边际。史本叶、张永亮(2014)通过贸易成本分类研究发现,成本因素对集约边际的影响更大,而扩展边际更多受到外部冲击、文化、法律等软环境因素的影响。

4.农产品出口二元边际

国内外学者研究农产品二元边际主要集中在产品和目的国方面,研究农产品出口产品种类、目的国市场变化等对出口国经济的影响。

国外的研究有:Hummels& Klenow(2005)对农产品出口种类进行细分后研究农产品出口的二元边际。Pete Liapis(2009)研究69个经济体的农产品出口发现,依靠发展新的贸易伙伴国的方式扩大扩展边际是不可取的。Pete Liapis (2009) 运用Tobit 技术以及引力模型研究认为,两国间的距离因素对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比进口国需求因素更大;扩展边际对农产品贸易额的增长作用更小但潜力更大。Steafn Bojnec & Imre Fert (2010) 系统地分析欧洲农产品出口大类与农产品出口额之间的关系,东欧农产品种类的增加(扩展边际) 对农产品的出口具有促进作用。Pete Liapis(2011) 还研究贸易方式,发现加工农产品贸易增长沿着集约边际发展,25%的总出口增长源于扩展边际。

国内的研究主要有黄钰淇(2012),研究中国与东盟农产品出口进行二元边际,发现农产品出口贸易主要是沿着扩展边际增长。与东盟相比,中国的扩展边际普遍较低而集约边际普遍较高。谭晶荣等(2013)和郑霞(2013)分别做了对比研究,前者对中国、越南1996―2010年的农产品出口增长进行二元边际测算,估计二元边际影响因素;后者对中美与中印农产品贸易二元边际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中美农产品进出口的增加主要源自集约贡献,而中印农产品主要来自扩展边际。鲍晓华、严晓杰(2014)将二元边际研究与农产品SPS 贸易措施定量评估结合,发现SPS 措施主要通过集约边际抑制我国农产品出口。刘义、阳素文(2014)采用Hummels和Kenow(2005)分解法对2003―2011年中国蔬菜产品出口数据实证分析,发现出口增长主要来自扩展边际,集约边际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张宇青等(2014)使用1995-2010年世界农产品微观贸易数据,构建二元边际模型、二元边际影响因素模型、反事实分析BlinderOaxaca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农产品出口到不同发展类型国家,其研究的亮点是采用不同分析范式。得出结论:中国对不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出口扩展边际低于对发达国家,引起差异的因素主要为贸易距离、相对经济自由度、农业规模大小、多边阻力差异。

三、简要述评

以上分析表明,当前对二元边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二元边际分解和二元边际影响因素,以后的相关研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

1.拓展二元边际对贸易福利方面的研究

国内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从贸易产品层面对贸易结构进行分解,需要从企业贸易层面进行深层次分析,了解企业在进出口市场的动态。国内尚无二元边际对贸易福利的研究,今后应拓展这个领域。运用理论来解释福利效应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如企业平均出口时间较短同出口市场普遍存在的沉没成本之间的矛盾,及其对扩展边际稳定出口效应的质疑,以及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综合福利效应理论等。

2.深化对二元边际的贸易政策研究

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对中国贸易增长的贡献是不同的。应思考二元边际结构在中国贸易中的失衡问题,如何提高扩展边际对中国贸易增长的贡献,增加扩展边际比重。深化对二元边际的贸易政策研究,以及二元边际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便为贸易政策调整提供必要的微观基础。

3.加强对农产品二元边际和出口产品升级结合的研究

国内学者结合农产品对二元边际和出口农产品升级理论展开探讨的较少。分析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路径,对出口农产品的附加值进行测度,优化农产品贸易结构和市场结构,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应结合农产品异质性假设,构建农产品贸易边际与出口产品升级二者之间的理论框架,并运用有效测度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因此,如果能运用新新贸易理论、产品升级理论结合二元边际分析方法来研究农产品贸易结构演化路径是一个较为新颖的视角。

参考文献:

[1]钱学锋.企业异质性、贸易成本与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J].管理世界,2008(9).

[2]钱学锋、熊平.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及其因素决定[J].经济研究,2010(1).

[3]陈勇兵.贸易成本、企业出口动态与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基于中国出口企业微观数据:2000-2005[J].经济学(季刊),2012(4).

[4]盛斌,吕越.对中国出口二元边际的再测算:基于2001-2010年中国微观贸易数据[J].际贸易问题,2014(1).

[5]史本叶,张永亮.中国对外贸易成本分解与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J].财经研究,2014(1).

[6]马 涛,刘仕国.产品内分工下中国进口结构与增长的二元边际―基于引力模型的动态面板数据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10(4).

[7]谭晶荣,刘莉,王瑞,叶婷婷.中越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3(10).

[8]张宇青,周应恒,张晓恒.中国对发达和不发达贸易对象的农产品出口二元边际差异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4(1).

[9]黄钰淇.中国与东盟农产品出口的二元边际比较[D].浙江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2.

[10]郑霞.中美与中印农产品贸易二元边际及其驱动因素比较[D].浙江工商大学硕士论文,2013.

[11]刘义,阳素文.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及其影响因素――以蔬菜出口为例[J].产经评论,2014(3).

[12]鲍晓华,严晓杰.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二元边际测度及SPS措施的影响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4(6).

[13]谭晶荣,鲍旺虎,王 健,周晓东.贸易边际、出口产品升级及其相关研究进展述评――兼顾农产品贸易领域的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14]Melitz, M.J. 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 [J]. Econometrica, 2003, 71 (6).

[15]Eaton,J.,Kortum,S. and Kramarz, F. Dissecting Trade: Firms, Industries, and Export Destinations [EBOL].NBER WorkingPaper,2004,No.10344,http:///papers/w10344.

篇8

    2、检查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并将论文成绩作为学生能否毕业的主要依据之一。

    3、训练学生搜集运用资料的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论文写作要求:

    1、以英文/汉语完成论文写作。

    2、字数要求不低于3000个单词或字, 统一采用A4(210x297mm)页面复印纸单面打印.其中上边距2.8cm,下面距2.5cm,左边距2.5cm,右边距2.5cm,页眉1.6cm页脚1.5cm装订线0.5cm.字间距为标准,行间距为1.25倍行距.页眉内统一为:用5号宋体

    3、论文的内容要与本专业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相结合,要求论述者阅读一定量的英文和中文资料,能够对所有的资料进行合理删减、组织和编辑,掌握论文撰写的结构与布局。要求语言流畅,层次清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具有以下特性:

    1) 科学性:观点正确,论据充分可靠,结构合理,能反映出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系统掌握的程度及其某一问题有较深理解很认识

    2) 实用性:选题应该具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应该体现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

    3) 逻辑性:论证应该有力,层次应该分明,逻辑应该严密,结构应该完整合理

    4) 技术性:应该具有收集整理运用材料的能力,语言表达应该清晰准确,格式应该规范

    4、写作时间安排:

    1月14日:学生与导师见面选题和开题

    1月15日-3月25日学生写作,提交提纲,初稿,导师修改并将完成情况向系里汇报

    3月31号前根据导师的修改意见完成第二稿交导师修改

    4月7号前完成定稿并按照要求打印装订成册.打印3份,交系里2份

    4月8号-4月13号准备答辩,原则上采用英语答辩

    2007年4月14号论文答辩,原则上采用英语答辩

    5:论文成绩评定:采用5级记分制,及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等.其中优秀没,良好等次的人数分别按不高于15%,20%的比例评定.终结成绩必须经指导老师学院毕业论文指导小组认定.

    6:特别说明:

    毕业论文写作是严肃的事情.严禁抄袭剽窃他人论文.一经发现此次论文成绩判为0分.

    三、 论文选题方向:

    1、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途径,课程设置等

    2、商务英语教学在新形势下的影响和意义;

    3、我国贸易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4、商务英文翻译技巧;

    5、江西招商引资探讨及其对策

    6.WTO保护期过后对我国的影响;

    四、 论文设计与拟定的程序:1、指导教师的帮助下,根据本指导书提供的选题范围,从中选择论文方向,确定题目。(注:选择其他的题目,需与指导教师商议确定)

    2、 搜寻与本人论文题目相关的资料,文献,形成论文大纲,注意论文结构安排的合理性。

    3、 论文结构:包括题目,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目录和正文. 详见后面附件

    附件1:

    外语系英语专业(高职)毕业论文选题(商英专业)

    1. 《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探讨》

    2. 《跨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3. 《商务英语的特点及翻译技巧》

    4. 《商务英语函电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5. 《单证员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6. 《商务英语函电翻译技巧》

    7. 《商务谈判中英语的重要性》

    8. 《浅谈出口结汇风险的防范》

    9. 《中国退税制度的改革及其影响》

    10. 《商标名称的翻译与策略》

    11. 《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与控制》

    12. 《2007年外资银行在我国本土注册探讨》

    13. 《我国利用国际贷款/国际援助现状分析》

    14. 《WTO与我国反倾销探讨》

    15.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之现状》

    16. 《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17. 《中印两国两国对外贸易战略分析》

    18.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19. 《浅谈商务英语写作时避免修饰语错位的方法》

    20. 《商务函电翻译的用词技巧》

    21. 《外商直接在华投资探讨》

    22. 《社会文化迁移对中国式英语的影响》

    23. 《我国外贸出口品牌战略的实施与研究》

    24. 《商务英语专业口语课程教学探讨》

    25. 《入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26. 《应对经济全球化,加快我国企业跨国经营》

    27. 《英语写作中常见中式英语分析》

    28. 《入世商务英语写作的研究》

    29. 《制单工作在国际结算中的地位》

    30. 《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探讨》

    31. 《浅谈实质利益谈判法》

    32. 《国际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33. 《商务英语写作中的错误与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之间的关系》

    34. 《清算所在期货市场上的地位》

    35. 《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模式透析》

    36. 《汉译英中遇到新词语的译法问题》

    37. 英汉互译中词义的不对应(文化意义、风格意义、修辞意义等)

    38. 我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与反倾销

    39. 如何防范信用证诈骗

    40. 我国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之探讨

    41. "10+1"自由贸易区未来前景展望

    42. 汉语中新词汇的翻译技巧

    43. 商务英语的特征与翻译

    44. 珠江三角洲外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5. 南昌现利用外资纵谈

    46. 广州/深圳等地区三资企业结构分析

    47. 浅谈广州等地区外贸企业的困境与出路

    48. 浅谈广州等地区出口产品结构的市场分布

    49.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之探讨

    50. 单证员跟单员等资格证书现状思考

    51. 礼仪在商务谈判中的作用

    52. 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经营战略及其实施

    53. 中国在亚洲区域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54. 延长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问题探析

    55. 中国贸易的现状和前景

    56. 我国西部地区引进外资问题研究

    57. 人民币业务对外开放之探讨

    58. 浅谈涉外合同英语特色

    59. 海外投资与出口贸易的相互关系

    60. 文化和地理因素对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影响

    61. 绿色壁垒对关税壁垒的替代效应研究

    62.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调整与我国贸易发展

    63. 贸易磨檫及其解决机制研究

    64. UCP600-信用证领域的新规则探讨

    65. 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适用范围及总则

    66. 浅谈<<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下卖方的知识产权担保义务

    67. 我国纺织业出口竞争秩序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68. 浅谈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的利弊

    69. 经纪佣金商或场内经纪人在期货交易中的地位

    70. 浅谈商检证书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附件2 开题报告格式

    商务学院

    高职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 中国家庭企业管理创新研究

    题目性质:     研究论文          

    学生姓名:      XXX        

    专    业:     工商管理       

    学    院:     XXXX        

    年    级:       04级          

    指导教师:      XXX          

    一、    选题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家族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壮大,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与此同时,我国的家族企业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如家长式的管理方法、企业基础管理制度不健全和后续发展无力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壮大,而且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的发展,因此,研究我国现阶段家族企业如何进行管理创新,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家族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家族企业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促进家族企业持续发展已显得尤为紧迫。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步骤、方法

    本文从我国家族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以管理创新的理论为指导,对我国家族企业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创新进行深入地研究。首先评述了国内外学者对家族企业管管理创新含义的不同看法,提出了家族企业管理创新的含义、构成要素及内在机理,认为我国家族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有效性在于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家族企业的经营目标,有利于充公调动企业员工尤其非家族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家族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我国家族企业管理模式存在诸多不足,如在管理创新过程中仍然存在家长式决策、缺乏战略管理和基础薄弱等诸多问题,所有这些在客观上要求创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以促进家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再次,要创建一种适合我国家族企业实情的管理模式,就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好我国家族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因此,本文指出了我国家族企业开展管理创新面临着外部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三、研究工作进度

    1、教师报题(2006.11.1----11.15)

    2、网上公布毕业设计题目和指导教师(2006.11.20)

    3、学生选题(2006.11.20---12. 15)

    4、落实任务(学生与导师见面,交电子邮箱地址)(2006.12. 1---12. 25)

    5、学生上交开题报告(纸字稿)(2006.12.25----2007.1.15)

    6、中期论文检查(交电子稿)   (2007.4月1日前)

    7、论文上交(纸字稿附电子稿)(2007.4.15----2007.5.1)

    8、07届毕业设计答辩(评定学生成绩)(2007.6月初)

    9、07届优秀论文评定(2007.6.15)

    10、07届优秀论文汇报会(2007.6下旬)

    四、主要参考文献

    [1]顾文静,温州民营企业实行委托---制的障碍分析,经济管理。2002.2

    [2]甘德安,中国家族企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篇9

【Key words】China-ASEAN Business and Investment Translation

【中图分类号】 H1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276-02

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在可能打破世界经济格局的同时,已经开始形成属于发展中国家特有的思维模式,而作为双方合作和发展的重要的领域莫过于商务与投资了,因此,在对外宣传中,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发展报告的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

除了要遵循应用文体翻译的可译性和可读性,还要兼顾报告阅读的对象,本文从其时态、语态及其语篇上着手分析这类报告的翻译,具体如下:

1 时态

汉语一般没有太大的时态变化,其语序本身就能反映出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而英语必须借助时态的变化才能准确的展现相对应的先后顺序。具体到商务与投资发展报告这类应用翻译,要求译者在各种变化因素中实现源文本的交际目的。它包含大量的信息性(informative)文本(Newmark 1988), 信息性文本强调“真实性”和语言外部的现实。通常为不带个人特色的现代语言写成,因此在时态处理上,要视其传达的信息而定。

1.1 过去时态

过去时态是译文中的主线,虽然是客观描述,但是类似于此的报告基本上都是对于自报告以前的数据及其贸易状况的描述,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多用过去时。现在完成时也是表过去的一种重要手段,特别适合描述完成了并对现在造成影响的贸易行为以及年度贸易成交量,方便报告阅读者能关注到年度商务与投资发展所取得的成果

例1:近年来,中印经贸发展以20%的速度增长,2007年双边贸易额达到250.1亿美元。中国成为印尼第三大贸易伙伴。

译文:With an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of 20% in recent years, bilateral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onesia recorded 25.01 billion US dollars in 2007.China has emerged as the third largest trading partner.

1.2 现在进行时

现在时适用于说明文与议论文的英译,在商务与投资报告中会有少量对于当前局势以及中国与东盟各国之前关系现状的说明。而且,如果这种状况及发展趋势具有持续性,适合运用现在进行时

例2:当前,东盟正在继续向地区政治与经济一体化发展。 目前,中国与东盟已互为对方的第四大贸易伙伴。

译文:Today, ASEAN is continuing its step towards reg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two parties are currently both the fourth largest trade partner to each other.

1.3 将来时

例3:东盟的宗旨是共同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 加强同国际组织的紧密联系与互利合作。

译文:The objective of ASEAN is to take joint efforts to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Be to do sth” 的结构是用不定时表将来的用法,它用于表示按计划或安排将要做的事,含有一定的必须性。用这一时态来翻译东盟的宗旨就能恰如其分的反映出双方合作发展的意愿。

2 语态

于科技类的应用文不同的是,在这类报告的翻译中多用主动态,虽然使用被动语态比较客观,不会给人以主观臆断的印象,但是主动句常用于直截了当的表达,使人易于接受和理解,比较适合以交际为目的的语境。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发展报告中,施事者和受事者往往就代表了贸易双方,多用被动态强调施动者能让报告阅读者掌握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具体双边贸易关系和投资动向,方便做出准确和适当的判断。

3 语篇

3.1 专业性较强

报告主要是关于中国-东盟的经贸合作发展,涉及的翻译内容专业性比较强,特别是一些协议和声明的翻译。

例4:2004年,双方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和《中国与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议》……

译文:In 2004, China and ASEAN reached the Agreement on Trade in Goods of the Framework Agreement on 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between ASEAN and China, and Agreement on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of the Framework Agreement on 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Between ASEAN and China……

3.2 长句较多

报告语篇结构比较单一,句子偏长,并列短句较多,因此翻译的句式大多比较机械,语言比较简明准确,符合报告的客观性的要求。

例5:矿产品一直是印尼对中国出口最多的商品,2007年出口额为41.4亿美元,占印尼对中国出口总额的42.8%,印尼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其制品和化工厂产品,2007年合计出口额55.2亿美元,占印尼自中国进口总额的64.5%。

译文:Mineral products have always been China’s major import from Indonesia, which reached 4.14 billion US dollars in 2007, accounting for 42.8% of Indonesia’s total exports to China.64.5% of Indonesia’s imports from China in 2007 were machinery, electronic products, base metal and their products, and chemical products, which valued 5.52 billion US dollars.

3.2 信息性以时效性强

信息性(informativity)是句子构成语篇的必备条件之一,中国与东盟商务与投资发展报告中,时效和信息是交流合作所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合作以来逐年递增的贸易额和扩大的合作的领域应该及时的公布,因此,准确及时地翻译也显得尤为重要。

例6:据2008年3月28日的“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国家报告”统计,2007年中柬双方贸易额达到9.33亿美元,与2004年相比增长了193.6%。

译文: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in the National Report of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Economic Cooperation released on March 28,2008, bilateral trade volum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otaled 933 million US dollars in 2007, up by 193.6% over 2004.

4 商务与投资报告的翻译特点

4.1 忠实通顺 语言地道

根据我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制定的工作条例中对于对外翻译标准的要求,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而且译文必须是流畅的外文。在商务与投资发展报告的翻译上,因为涉及的关键词是贸易和投资,而紧跟贸易和投资的是贸易方、贸易额以及贸易种类的翻译,“信”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因为报告的阅读者多为政府官员,投资方和记者, 语言是否“达”也举足轻重。

4.2 注重内部逻辑 拒绝单纯直译

对于客观性比较强的文字,特别是信息性文本,英译一般采用直译,能反映事件本身的真实性,增加读者的信赖度。鉴于报告语篇结构比较单一,句子和句子之间逻辑关系不够明确,因此在英译时,不能照句直译,要注重其内部逻辑,在找准主干成分和修饰成分的基础上,按照英文表达习惯用通顺的语言翻译出来。

4.3 熟练掌握专业词汇以及一些固定句型

伴随着中国东盟的合作,也涌现了很多新词,这些词汇专业性较强,而且独具特色,熟练掌握对于有关中国东盟合作类的外宣材料的翻

译有很大帮助。在商务与投资报告中,出现的比较多的是对于数字的报告,如:比2006年增长了25.9%;提前三年实现了目标;贸易额增加至….; 这些句子的翻译事实上都有固定的程式,掌握好了这些固定句型,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报告翻译的失误。

5 外宣翻译的策略

5.1 苦练功底,熟悉专业领域翻译

在着手翻译前应该多方搜寻资料,杜绝一知半解和不求甚解,严肃对待外宣资料的翻译,充分发挥自己娴熟的翻译技巧

5.2 根据具体材料的语言特点,灵活运用翻译技巧

外宣材料究其不同领域和范围有其不同的语言特点,汉语跟英语语法特点因其文化不同,差异较大,因此翻译此类材料需要在忠实原文的前提下,运用适当的翻译技巧对中文进行适当的加工,切忌生搬硬套

5.3 坚持外宣翻译原则,保证翻译质量

外宣翻译需贴近中国国情,贴近国外读者的信息需求,贴近国外读者的思维 ,因此为了保证翻译质量,此类翻译必须充分考虑到文化差异的同时,贴近具体实际本身,尽可能做到推敲好每个句子,甚至是每个词的使用。

6 结语

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发展发展报告的翻译,相比文学翻译,它自成风格,作为宣传双方合作成果的一个窗口,了解其特点,不仅使我们的翻译更专业化,提高翻译水平,而且对推动中国-东盟各方面的合作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Newmark,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 New York: Prentice Hall, 1988.

篇10

关键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对称的显示性比较优势

一、导论

日本作为亚洲发达国家的代表,制造业产品的比较优势是毋庸置疑的,但日本的服务贸易却国际竞争力不足,大部分服务贸易行业处于逆差水平。根据H-O理论模型,日本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国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本应处于贸易顺差,然而从日本服务贸易变动状况看来,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本文试图回答2000-2012年日本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及其变动原因,以期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有所借鉴。

二、衡量指标及数据来源

1.服务贸易开放度。以服务贸易依存度作为服务贸易开放度的衡量方式来判断一国服务贸易开放是否合理。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总额/国民生产总值。

2.服务贸易出口净额。可以通过服务贸易出口净额变动情况来判断日本服务贸易总体趋势及国际竞争力的变化:出口净额=出口额-进口额。

3.净出口比率。净出口比率(简称NX)用于表示一国贸易的竞争力,指的是一国商品贸易的净出口额与贸易总额之间的比值。

本文将运用服务贸易依存度、服务贸易出口净额、NX和RSCA这四个主要指标来研究日本服务贸易现状。本文数据均来源于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使用2000-2012年日本和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数据。价格单位均为名义美元,对指标计算结果没有影响。本文按照联合国的分类标准将服务贸易分为11大类进行研究分析。

三、日本服务贸易的现状分析

(一)日本服务业开放状况

如图1所示,日本服务贸易开放程度是逐步放开并提高的, 但与此同时,日本服务贸易开放度的提高是很谨慎的的,每年变化不超过1%,说明日本政府选择的是温和的服务贸易开放政策。

(二)日本服务贸易进出口状况

如图2所示,日本服务贸易出口额从2000年的692.5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1428.6亿美元,出口业绩提高了2倍多。而同时日本服务贸易进口额从2000年的1151.1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1754.6亿美元,提高了不到2倍,说明日本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率快于进口增长率,体现出日本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高,但日本服务贸易逆差这一事实长期存在。

(三)日本服务贸易竞争力

图3显示日本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为负数,表明日本服务贸易处于劣势。但是从每年变化来看,日本竞争力指数成上升态势,而且数值趋于零值,表示日本服务贸易竞争力向世界平均水平靠拢。

(四)日本服务贸易对称的显示性比较优势

依据日本及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和具体11类行业的服务贸易出口额计算出日本2000-2012年服务贸易各行业的对称的显示性比较优势(RSCA),如表1所示。

计算结果显示:运输业显示性比较优势大于零,说明国际竞争力较强,运输业在日本服务贸易中比重较大,其进出口在近几年呈上升态势。旅游业的RSCA指数小于零,表明旅游业竞争力较弱,日本服务贸易长期逆差,受旅游业影响很大,尤其日元升值后,国外游客到日本旅游成本提高,而日本居民出国旅游成本却降低,造成大额逆差和较弱的国际竞争力。金融、保险和计算机信息服务业RSCA指数都小于零,表明这几个行业竞争力较弱,虽然日本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国家,但这些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明显不足。版税和许可证费用对日本服务贸易出口起支撑作用,RSCA指数大于零,表明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强。运输业和其他商业服务分别位于日本服务贸易的前两位,后者一直位于日本服务贸易第二位。到2012年,日本其他商业服务出口额与进口额分别达到370亿美元和464.6亿美元,逆差为94.6亿美元。另外,二者占日本服务贸易出口额和进口额的比重分别达到25.9%和26.5%,仅次于运输服务的地位。

四、影响日本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首先,政府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物质动力。一方面日本着力发展国内服务业,从政策、制度等方面完善服务业发展必要的基础设施。另一方面,日本注重培养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发展。其次,合理的服务贸易发展策略促进了日本服务贸易竞争力。日本运用了谨慎的渐进式开放策略。该开放策略使日本企业有时间向别国同行业学习管理经验,而且该策略能避免快速的金融业开放对国内金融市场、保险市场造成冲击。

五、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日本没有发挥出比较优势,服务贸易中旅游、交通运输等服务比例过大,金融、保险、计算机等技术型服务出口比重过小。根据H-O理论,日本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应该运用技术和资本上的比较优势,调整出口结构,从而提高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虽然日本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量很大,但日本服务贸易发展质量并不乐观,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竞争力较弱。同时,从供需方面对日本服务贸易出口影响分析可以得出,服务贸易开放度较低是影响服务出口的主要原因。鉴于此,我国在服务贸易开放进程中应适度放开本国市场,要充分运用国际资源来降低国内服务市场价格水平,使其低于或国际市场价格,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而且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虹.日本贸易政策的历史性转变―提高服务贸易领域的比较优势地位[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6期

[2] 尹翔硕,申朴.论中印两国要素积累对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3] 李莹.日本服务贸易的发展及启示[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1

[4] 庄丽娟.中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期

[5] 钟小平.日本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亚泰经济,2006.3

篇11

从现在已获得美国原料药DMF文件号的情况看,就有40多种产品与印度企业重合,多数产品印度比我们进入国际市场要早,我国企业要跨跃印度10年走过的道路所面临的挑战也是艰巨的,“中国制造”无疑要与“印度制造”狭路相逢。

因此,研究印度新专利法对医药行业的影响,对我国医药行业的振兴有着重要意义。

1印度新专利法实施的背景介绍

印度是世界制药业规模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中之一。在制造能力方面,印度已进人世界大国行列,产量位居全球第4位,占全球产量份额的8%,市场销售金额位居第13位;1991年以来年平均增长幅度为17.5%,远高于印度国内GDP的增幅(6%左右)。印度政府的税收有大约15%来自于药品市场,这个比例是全世界最高的[1]。

在2005年以前,由于1970年颁布的印度专利法只承认了程序专利,即给予某种制造合成药物的程序以专利,但未确认产品专利,即对于食品、药品的物质不授予专利,仅对制造方法授予专利。因此其制药企业的药品仿制技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印度本土公司由此开始了以仿制药为主的发展道路,通过逆向工程设计的方式,只要开发出自身的生产流程,印度公司就可以进行批量生产药品,从而制造出价格低廉的仿制药,此举极大地提高了药品的可获得性。由于价格差异明显,跨国制药企业根本无力与印度本土的制药企业相抗衡,使整个印度医药产业储备了雄厚的财力、物力,与此同时,还形成了强大的新药仿制能力。在过去的30年间,印度仿制药的市场份额一直保持在70%~80%,专利药所占的份额不足3成。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副总裁、董事廖天舒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一般一项新药推出后,印度的制药企业可以在6个月内就仿制出来,一般来说这些仿制药可以在1年以内上市。”由此可见印度医药产业在仿制能力上的优势。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印度医药产业的这种仿制优势正面临着挑战。发达国家普遍认为,对于印度企业的大规模仿制现象,在鼓励本国公司创新和竞争的同时,更要迫使印度政府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保护自己的产品和利益不受损害[2]。因此,为回应来自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强烈呼声,印度政府不得不为加入WTO做出保护药品专利的承诺。

2新专利法的主要修改内容(针对药品)

本次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

⑴取消不允许食品、药品等产品获得专利权的禁止条款;规定申请医药品或农产品专利保护的申请人均有可能获得专利保护。

⑵修改《印度专利法》第3条(d)款,即禁止对“新用途”进行授权的条款,在“新用途”前面加了“仅”字,这意味着仅将已有产品用于新的用途不能获得专利权。

⑶专利权的生效日期为授权日而非公开日。

⑷对专利审查流程进行时间结构上的优化;将提出实审请求的期限由申请日起48个月提前至申请日起36个月。

⑸提出分案申请的时限起算点由自申请受理日推迟至授权日。

⑹就专利局的工作作出明确的时间规定:在审查请求提出后1个月内,专利申请必须转至审查员处;专利申请请求审查之日起6个月内必须出具初审报告。因此,现在审批一项专利由过去的5~7年减少到3年时间,提高了专利局工作的透明度并确保对专利申请的处理能够受到时间规定的约束。

3新专利法对医药企业的影响

3.1新专利法对医药企业的限制作用

2004年12月26日,印度颁布《2004年专利(修订)条例》,规定自2005年1月1日起受理药品、农用化学品和食品的专利申请。自此,《印度专利法》完全实现了与《TRIPS协议》的接轨。这是印度制药界的标志性事件,因为印度本地公司再也不能沿用30多年来的习惯做法,忽视西方跨国公司的专利,无偿仿制国外未到期的专利新药,这对以仿制为主要优势的印度医药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此次印度政府仍有所保留,该新专利法只承认1995年1月1日及以后申请的专利,故国内制药商没有面临立即的威胁,但在今后的10~15年它们将面临危胁。

而在新的专利制度下,如果印度企业不能迅速地从仿制药的经营模式逐步转移到药物创新,那么到2010年能够幸存下来的制药企业可能不会很多。

3.2新专利法对医药企业的积极影响

新专利法的实施,除了改变了原来的模式,在使医药企业面临危机的同时,也有积极的方面。印度医药企业纷纷采取了应对措施,有利于进一步促进行业的蓬勃发展。

3.2.1加大新药研发投入

新的专利法激发出印度制药业自主研发专利药品的空前热情,大大小小的研发中心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各邦。据美国《商业周刊》报道,印度最大的制药商之一尼古拉斯・皮拉玛尔斥资2000万美元,在孟买郊区建成了一个新的研发中心,250名年轻的科学家正在紧张地研制着对抗癌症、疟疾等疾病的各类新药。报道援引研发中心负责人斯瓦蒂・皮拉玛尔博士的话说,公司很快就将取得5到8项新药专利,并计划在2008年前进行临床试验。

其他印度本土制药商的研发中心也相应扩大了规模。如年收入达12亿美元的兰巴克西公司和年收入超过4.5亿美元的莱德公司不仅积极研发专利药品,而且大举招募受过良好教育但薪水较低的科研人员。

目前,印度国内已经建成的药品研发中心超过50家,但这个数字很可能在今后两年当中增加1倍。此外,印度制药公司用于研发专利药物的平均投入也由5年前占收入的4%上升为如今的8%。

3.2.2加大在欧洲市场的投入

欧洲,特别是德国已经成为印度制药企业很感兴趣的新兴市场。

如印度制药企业Torrent制药公司收购了辉瑞制药公司在德国的仿制药生产企业HeumannPharmaGenerics(Heumann仿制药制药公司)的品牌,后者已经有90年的历史,它有315个已经批准的文号和34个在申请批准的产品。目前,该公司生产和销售116种产品,大部分为处方药。德国的仿制药市场目前为80亿欧元,Heumann制药公司的年销售在5000万欧元左右,排名第11位。Torrent制药公司收购Heumann仿制药公司的目的,一方面和公司的战略一致,同时,还可以强化公司的国际市场战略地位。在产品系列中,心血管药物、胃肠道药物和抗感染药物占了约75%。收购后全球销售可以达到100亿卢比,海外销售可以从目前的24%增加到50%以上。

同时,这次收购将可以使Torrent制药公司的产品通过Heumann公司这个平台进入德国市场,而生产可能仍然通过其在印度的获得欧盟批准的工厂进行,以降低成本并增加利润。

此外,印度制药企业在欧洲的其它收购行为包括:Wockhardt制药公司收购德国的Esparma公司;南星制药公司收购拜耳制药公司在德国的仿制药企业,法国安万特制药公司的RPG公司,收购西班牙Efarmes制药公司的l8个产品;印度Matrix制药厂以2.63亿美元收购比利时的Docpharma公司等。

3.2.3开展广泛的合作研发,积极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

许多印度医药企业选择了合作研发和通过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等方式来充分利用外部的资源和智慧。一方面,印度医药企业凭借自身在化学合成技术、商业信誉及与本土医院良好关系等方面的优势,与跨国医药企业合作在本国建立研发中心来实现优势互补。这样,印度医药企业既可充分利用这些公司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研发实力,大大降低新药研发中的风险;又能快速吸收合作伙伴的技术经验,提升自身的实力。例如,Ranbanxy公司就借助自身在化学合成、化合物修饰方面的技术优势与罗氏等公司开展合作,积极介入治疗艾滋病和心血管等疾病的药物的研发[3]。

另一方面,一些印度医药企业还走出国门,通过借助原料药和非专利药出口建立的国际网络在海外组建研发机构。这就为印度医药企业充分利用国际金融资本和智力资本,及时观察、吸收最新技术动态搭建了平台。据统计,印度医药企业目前已在美国、欧洲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新药研发机构[4]。

3.2.4积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为加强对传统知识的专利保护,印度药品企业正在说服并配合政府全力实施一项保护印度传统知识和草药资源的国家计划,以建立起自己的传统知识专利体系,以便获取更多利润。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已经开始按照地理标识法的有关条款,对现有的祖传医药资料和药用植物进行数字化处理和注册专利。2005年,印度政府在逐步完善传统医药处方和草药资源的专利系统的基础上,开始积极争取国际社会将传统知识纳入国际知识产权体系,并与国际知识产权组织和发达国家据理力争将传统知识作为一个称为“超前艺术”加以专利保护。据报道,欧洲专利局已经开始认真对待印度的立场,并原则同意接受印度传统医学知识的专利保护的概念和做法。

3.2.5培养专门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人才

印度多家知名药企如RANBAXYLABS公司等纷纷聘用非常出色的专利律师担任公司的首席知识产权官(chiefIPofficer),以保护本公司的利益甚至挑战辉瑞等公司的药品专利。

同时,为满足印度药品企业加强知识产权法学领域知识的强烈愿望,2006年7月24日,印度首个知识产权法学院于加尔各答落成,该院以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命名,附属于印度科技大学。各大药品企业均有意愿派遣其下属相关人员进行委托培训。

4对我国政府的启示

加入WTO以来,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日益加大,中印两国面临相同的转型要求,因此,印度医药企业的做法对我国颇有借鉴之处。

4.1加大新药的研发投入

尽管我国医药市场近年来一直保持稳定高速增长,但新药在其中所占份额很小,新药研发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当落后。我国药企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及其手段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长期以来以仿制国外药物为主,很少有自己的创新药物。而仿制药又因为其进入门槛较低,进入的厂家较多,处于一种过度竞争的状态,利润极低。近来,又由于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使得国内正在生产的一些药物面临严重困境。这些都迫切要求我国的药品生产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创制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新药。

4.2保护中药知识产权

中药的知识产权是我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它是我国在世界上享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少数优势学科。因此,中药的知识产权保护,不仅保护了我国几千年来的优秀中药遗产和既往的研究成果,而且也是促进中药研究现代化、国际化,推动中药产业发展的必要措施。它是我国中药产业继续保持自我特色和优势,提高产业竞争力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中药新药的发展不仅要靠中医药界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还依赖于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因此,尽快制定和完善一整套切合中药实际情况的知识产权法规,并尽快与国际接轨,应是当务之急。

4.3培养专门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人才

篇12

文化作为上层建筑不可能仅仅是一座空中楼阁,其发生、发展必定有其独特的根基作为基础和积淀。这根基就是强大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实力。中国历代对外文化输出的盛时,无论政治制度、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都是世界最顶尖的。进行这种比对之后再看现在世界的文化格局,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日本的文化输出如此强劲;同样,韩国文化的崛起也正是其经济崛起后的一种文化全球化的“自我诉求”的反映。可见,文化输出是要以强大的经济和政治,甚至军事实力作为后盾的。没有强盛的国力为文化发展保驾护航,文化发展如同无源之水、难以为继。经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和军事上都在走上强国之路。中国挺过了亚洲金融危机、承办世界沃斯达会议,斡旋于朝鲜半岛核问题谈判各方、承办亚欧首脑会议,举办了2008奥运会、2010年还将举办上海世博会,……这些都说明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不断提升,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机遇和资本正在不断增长。

三、新形势下文化“走出去”的策略

2008年5月,柯兰齐克(Joshua Kurlantzick)所著的《魅力攻势:中国的软实力如何改变世界》一书中指出了中国在软实力方面的三大弱势:一是中国经济的巨大成就使文化发展处于没有受到充分重视的地位;二是中国文化软资源对世界的吸引力不强,中国还没有一个真正世界意义上的文化品牌;三是中国对于媒体、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运用尚无经验。(注:Joshua Kurlantzick,Charm Offensive -- How China’s Soft Power is Transforming the World,Yale University Press,2007-05.)柯兰齐克教授的评论可能有失偏颇,但是他的评论还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中国现在国外真正可以称为文化品牌的可能只有影星成龙、李连杰、章子怡等,而他们所代表的电影文化相对于中国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兼容并蓄、具有民族性和社会主义特征的新时代文化是十分狭隘和不全面的。而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要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在世界上创立多方面、多层次的中国文化品牌,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制定循序渐进、适合国情的相关策略,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制定文化战略、提高主体意识

文化输出首先是文化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觉醒。仅从对《孙子兵法》的研究上来看,日本人对其进行的研究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过国内学术圈。当代中国人对自己老祖宗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存在致命的断层,自觉意识仍亟待加强。反观现在外来文化的影响却日益加深,年轻一代为什么那么热衷于接受那些“快餐文化”和“洋文化”?是那些文化真的“文明”还是一些国人已经迷失了自己、没有了自我文化的认同?

不得不承认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引发了文化全球化,这对我国文化层面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三点:第一个是文化产品的冲击。第二个是文化资本的冲击。第三个是文化价值观的冲击。(注:人民网《强国论坛: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文化发展战略》,.)前两者都是可以通过政府的宏观政策调整的,然而最后的文化价值冲击是虚无的、非物质性的,它会在我们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减弱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而增强对外来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改变国人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文化的集体意识性,进而改变一个民族实际存在的精神实质和基础。

针对这种情况,很多国家都制定了保护本国文化――发展本国文化――输出本国文化的“三步走”文化战略。所谓文化战略是指对文化发展的目标、途径和实施方式进行整体性的谋划,实现文化的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英国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了“创意英国”的文化战略,日本也确立了“文化立国”的基本策略,我国制定文化战略也是势在必行。通过实施文化战略,增强人民对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继承和发展,目的是维护民族文化的生存,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形象和国家标志,从而提升国人的文化主体意识,让国人对本国文化有深刻理解并自觉拥护和传承。

2、政府积极推介、企业借力发展

根据文化传播学理论,一国的文化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主要有三种模式:宗教的全方位渗透模式,官方双边和多边文化交流模式,商业文化贸易模式。(注:周鸿铎《文化传播学通论》,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版。)目前,美国、法国、日本等文化发达国家,无论其文化主管部门职能如何有差异、文化管理制度和文化经济支持政策如何不同,他们文化传播的主要模式都是以商业贸易模式为主的,而中国现在大都以政府间官方交流或主要由官方出资支持的活动为主,如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虽然已经转为企业,但是其所从事的工作90%仍然是官方文化活动,它的经营思维模式依然没有因为身份改变而改变。

由于当前我国大多数文化企业资金少、规模小,它们想“走出去”又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因为政府具有最广泛的号召力,能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其次,很多文化产业需要大量的人员和资金投入,这不是一般文化企业能够承担得起的;同时,政府的对外文化政策不是空泛的,它必须以文化产品为载体。所以,这里就有一个政府与企业如何进行角色转换、如何加强合作的问题。政府投资项目固然能制造出一定的影响,这样的影响虽然声势浩大、来势汹汹,却不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潜移默化似的渗透性。文化企业作为文化市场的主体,在政府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之时要积极参与,在宣传之后必须立即接过文化宣传接力棒,适时地将文化宣传进化为常驻性文化销售和文化服务。同时,政府决不能居高临下或把文化企业推到最前线,任由其孤军奋战。对于文化出口,政府必须与企业联手,利用政府健全的外交途径、经济政策、法律支持和其他所有优势条件,积极为企业开道,与其建立起完善的合作战略。

文化的市场化运作是文化对外输出的一个重要途径。既然是市场化运作,其中自有其规则。盈利是促使文化“商人”们将中国文化对外输出的动力,也是外国的“文化贩子”盗用中国文化的动机。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来说,如何制定好文化经营的规则是政府应当立即着手去做的。如何利用好市场中“无形的手”,让利益驱使众人去推中国文化“走出去”这口磨是政府的职能。组建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是开创之举,历史意义深远,但一个公司不可能一举解决文化贸易这一庞大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创立多个知名文化品牌,就要从企业营销方面入手。

3、建立营销意识、设计文化品牌

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不能仅仅停留在举办几届中外文化节、或者政府间签订了多少份的文化交流谅解备忘录,文化输出也须用营销思想来进行分析,必须有着详细完备的、循序渐进的步骤,应以文化贸易额为重要指标建立起积极的文化营销意识、进而建立起健全的营销网络。

受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影响,随着市场竞争规则和人民消费习惯的变化,营销理念要以满足市场需求、追求顾客满意、建立顾客忠诚为目标。在根据以上目标制定相关策略前,首先要开展的工作是进行市场细分(Segmentation)、目标市场的选择(Targeting)和市场定位(Positioning)等方面仔细研究,即我们通常所说的STP:

•市场细分――观众类别比如年龄、性别、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观众最感兴趣的方面,每一群体有怎样相同的特点和相同的需求;

•目标市场的选择――经过市场细分,选择能有效吸引并能提供特色服务的目标市场,对其进行策划研究;

•市场定位――根据目标市场设计吸引人的文化形象和产品,引导观众对中国文化的正确认识,把观众吸引到特色文化产品上来,并使其觉得受益匪浅。

不同文化市场的受众群受其固有文化的影响、自身条件限制和心理开放程度,对外来文化有着不同程度的接受能力,因此,判定文化市场、切入文化市场进行运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做足市场调研后,还要针对国外受众群设计出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国外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做出自己的文化品牌,不能再盲目地把中华文化不假思索地直接输出;要在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基础之上,对传统文化进行新的诠释,并融入国际色彩。意大利历史哲学家本纳德多•克罗齐有一句名言:“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可见,所有历史都是站在当代视角并为当代需要而书写的历史。对于文化,我们也要有这种“当代需要”、“中国创意”、“世界视角”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符合当代审美习惯、消费习惯的文化品牌。

4、注重地缘因素、弘扬儒家文化

早在在汉唐时期我国儒家文化的影响便超出了中国范围,向东南亚和东北亚国辐射,形成"儒教文化圈"。但是随着日韩经济的腾飞,日本文化、韩国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冲击,造成在日韩剧里出现的曾经是中国的传统儒家文化被认为是日本、韩国的。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重视地缘因素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甚至是对中国文化的反控制力。

中国的地缘文化空间区分为全球层次、亚洲地区层次和周边层次。根据前述市场细分策略的文化营销思路,针对不同的层次需要制定不同的地缘文化控制政策,文化“走出去”战略。三个层次中最需要注意的是周边层、最容易恢复的共同体文化就是儒学。孔子创立的儒学所提倡的仁道、和谐、中庸,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而且也是东亚地区的传统文化和文明精神,在世界思想史和世界文明史中都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所以,在当前世界背景下重新提倡儒学,有利于树立我国和平、和谐的良好形象、更有助于建立起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恢复对周边国家的文化影响力,而且也是与《文明的冲突》的作者――美国国际政治理论家亨廷顿所提出的“肯定西方认同、消解非西方文明”的有效途径。

5、整合内部资源、一个声音对外

文化部作为全国文化归口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能是拟定文化艺术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并监督实施,研究拟定文化事业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指导文化体制改革,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人才、文化市场等不同块面进行指导、支持和管理。然而事实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各个门类分别属于、文化部、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旅游局等多个部门管理,不可避免造成了政府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缺位(文化产品的质量、价格、资本准入、市场执法和政府监管不到位)和越位并存等问题,影响了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注:( 彭新良《文化外交与中国的软实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虽然2003年开始施行文化体制改革,很多市县部门已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合署办公,但是宏观政策调控的实效并不明显。

文化体制改革,这是一场需要自上而下的改革,市县级别的文化单位是无法影响到国家文化决策和国家文化影响的。国家进行改革,早日实行文化大部制,使文化部真正成为中国对外文化的唯一的发言人,全面规划中国文化对外交流和文化产品出口事宜,摆脱目前文化散兵各自作战的混乱局面;利用好现有文化对外宣传的既有资源,先实施“整合”、再在“整合”的基础上实施“拓展”,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才能走得更远。

6、“软实力”的发展、硬技术的支持

文化作为“软实力”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依托国家整体实力的;而具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依靠国家技术发展水平的,是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的合力。从演出、动画等产业的发展来看,我们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的存在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技术上、管理上和人力资源上。举个例子,中国目前的舞台艺术大多以传统戏剧、歌舞剧为主,视觉艺术大多以平面绘画和立体雕塑为主,很少会出现国外大型多媒体剧、映像作品。难道是我们的艺术人才想象力不够吗?是我们的文化素材不多吗?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在多媒体灯光效果、美术科技水平方面与西方差得太远。

篇13

德化白瓷是最先被欧亚各国作为本国学习标本试烧成功的先师;

在自宋代以来的千年时空中,德化瓷以其难以想象的巨大体量和完整的先进生产工艺,提升和改善了世界各国的社会生产和物质生活,推进了世界物质文化的进步;

以明清德化白瓷为代表的中国瓷艺产品,成为几百年来世界性的传统文化艺术珍品而广为传承和笈藏。

最早和持续历史最久的中国外销瓷窑系之一

最早开始外销瓷的专门生产和国际运销

德化窑系不仅最早参与了外销瓷贸易,而且是重要角色。始于北宋的成规模的中国外销瓷贸易,其生产地以东南沿海的青瓷、青白瓷和白瓷各窑系为主。散布在亚非等外销瓷贸易接受国的中国瓷器遗存中,都有德化窑实物,有的地方还占有很大的比重,且与中国的德化窑址出土器直接对应。至南宋时期,泉州港的地位提升,更使得德化窑系产品的出口量大增,元朝政府更加鼓励对外贸易,至元十四年在泉州设市舶司,更使身处泉州当地的德化窑系成为了对外贸易的主力。有学者考证,“宋代以来外销瓷的一大部分,是从泉州登舟发舶的。到了元代,泉州便扶摇直上,升为世界贸易大港,陶瓷由此外运,数额更大”。那么,位于泉州境内的德化窑及漳州、晋江等窑就承担了泉州的刺桐港的外销瓷贸易的主要生产任务。被欧洲人称为中世纪四大游历家之一的摩洛哥人伊宾·拔都他(亦译伊本·白图泰)于元至正七年游历中国,约在当年的夏季到达泉州(依张星琅先生说)。拔都他的《游历中国记》中说:“中国瓷器,仅产于剌桐(即泉州)、兴克兰(即广州)二城,乃得诸地山上之土,燔烧而成者。……中国人将瓷器转运出口,至印度诸国,以达吾故乡摩洛哥。此种陶器,真世界最佳者也。”此说虽有偏颇,但显示了德化为代表的泉州诸窑在元代外销瓷中的影响是何等的巨大。他还说道,他在印度港口所见,中印之间的贸易船只都掌握在中国人手里。中国的大船可载一千水手和随船士兵,每船皆有四层,公私房间极多,以备商客之用,厕所秘房,无不设备周到。而所有中国的船舶,皆造于刺桐及兴克兰二埠。以此进而推之,元时期的外销瓷贸易,很大份额也在泉州地方经营。

以东南亚为例,菲律宾专家庄良有先生说,“在菲律宾所发现自北宋至明的福建瓷,数量可观,其中以德化白瓷为最”。他发现,菲律宾发掘出土的北宋青白瓷,和德化碗坪仑遗址下层遗存一致;南宋遗存则大致与碗坪仑上层遗存有对应关系。元时期的遗存大致和德化屈斗宫遗址的遗存相对应。颇有意义的是,菲律宾出土的元时期白釉花卉纹四系瓜棱形罐(元一类罐)和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教堂收藏的“马可·波罗罐”完全一致(庄文《德化陶瓷研究论文集》2002),这类资料也见于J.M.ADDIS《菲律宾出土的中国瓷器》(Transactions of the Orientll Society 37卷)。虽然这类器形在德化屈斗宫地层中还没有见到,但据徐本章、苏光耀、叶文程先生证实,在碗坪仑窑址采集到相似的瓜棱形“罐形壶”标本两件,肩部和腹部印莲瓣纹和卷草纹,与菲律宾出土的标本完全相同(《考古》1979年第2期)。以上三个地点的信息证实了意大利这件被史称为由马可·波罗从泉州带回去并被欧洲所尊崇的珍品,的确是元代德化白瓷。欧洲大陆的历史传说,穿越千年时空,竟然和东南亚和中国的现代考古发现相拥抱,诉说着他们来自同一个的故乡——中国德化的故事!

最早输出窑炉技术

制坯和窑炉技术在世界的传播,也是德化瓷的一大历史贡献。就目前所知,除德化窑以外,还没有发现中国各大窑系的这类资料。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予以观照。

德化白瓷外销的同时,瓷器制作技术工艺也传播至东西方世界,促成了各国制瓷业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中国陶瓷文化的传播和世界陶瓷文化的交流。宋代德化窑盛行的伞形支烧窑具,使用高12厘米、直径8厘米左右的黏土柱,支撑一个直径40厘米左右的圆盘,圆盘中心又立一柱,柱上再置圆盘,形如多级伞状,如此层叠直至窑顶,高度可达2米左右,每层圆盘的四周放置粉盒、碗、碟之类的小件器物。这种窑具后来传人日本,提高了产品的装烧产量。明代德化由一个个像馒头的窑室单独砌就而又相互串联的阶级窑,也在明末清初传人日本,成为日本“串窑”的始祖,使当地瓷器的烧制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17世纪左右,欧洲瓷业处于萌芽时期,工艺技术直接师从德化白瓷,并于18世纪初首先试制成功。首先是由德国麦森的匠师柏特格(Johann Friedrich Bottger,1682-1719年)根据神圣罗马帝国萨克森选帝侯、波兰国王奥古斯都二世(1670-1733年)的指令完成的。柏特格1715年左右仿制德化白瓷,成功制作了两件,一件是圆柱形烛台,上饰浮雕图案,丝毫未杂入以往流行的繁琐的巴洛克艺术风格;另一件是五英寸的小型笑弥勒坐像。在柏特格的仿制成功以后,欧洲各国掀起了模仿德化白瓷的热潮,德国的制瓷工匠被各国聘请去,传授德国消化的德化瓷胎釉和窑炉技术。英国的“弓”瓷器工厂和切尔西工厂根据英女王的指令在清乾隆五年(1740年)后仿制德化白瓷,上饰葡萄、李子等浮雕图案。法国的科得和钱蒂雷工厂、丹麦的哥本哈根皇家瓷器工厂,都吸收了德化窑的工艺技术烧出白瓷产品(朱培初《明清陶瓷和世界文化的交流》)。

站在这种角度看,是明清德化白瓷引导和照亮了十七八世纪欧洲瓷业的诞生和发展之路。德化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化平凡之土为高贵圣洁,架起了中外文化交流、经济贸易、友好往来的伟大桥梁。

规模巨大的出口量

德化瓷既是出口贸易历史最长的,又是在出口瓷中占到很大分量的,加之我们在世界各地看到的大量德化瓷实物,因此德化瓷的出口规模是巨大的。目前还没有研究成果显示我国历史上外销瓷贸易的总数,但我们可以举出一些单体案例,感受到德化瓷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巨大贡献。

世界各地海域古代沉船的发掘中,几乎都有德化瓷现身:

1974年在泉州湾后渚港发掘宋代沉船,出水大量宋代德化窑产品;

1975年在韩国新安发掘南宋商船,出水1万多件宋代瓷器,其中一部分是德化窑产品;

1984年荷兰商人米歇尔·哈彻在南中国海海域发掘“哥德马尔森”号沉船(属荷兰东印度公司,于1752年沉没),出水瓷器14万件,内有大量德化白瓷和青花瓷;

1986年开始的瑞典“哥德堡号”商船的发掘,持续了十年。这条船隶属于瑞典东印度公司,它于1745年1月11日从广州满载中国货物启程回国,同年9月12日沉没于哥德堡港区。据唐纳利(P.J.DONNELLY)说,船上载有福建德化瓷商品;

1999年荷兰商人米歇尔·哈彻在印尼一侧的中国海海域发掘中国清代“泰兴号”沉船一艘,除去残损的65万件,获德化瓷器35万件,由斯图加特纳高拍卖公司悉数拍卖;

2007年在广东阳江海域发掘的“南海一号”南宋商船沉船,出土大量外销瓷器,其中德化瓷占大宗,

2005年福建平潭海域“碗礁一号”沉船的发掘,出水清早期德化窑系的青花和五彩瓷器1.6万件;

2009年南澳海域“南澳一号”明代商船的发掘,出水大量德化窑产品。

根据有关资料推断,德化瓷的外销量也是巨大的:

欧洲对华贸易中最早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是与德化瓷生产关系十分密切的贸易公司。根据该公司来往信函统计,估计在1602至1682年的八十年中,有1010万件中国瓷器被运往欧洲等地销售。这其中很大部分应是德化产品;

根据英国资料,172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哈雷孙号(Harrmon)从厦门港运载了十余万件瓷器回国。其中肯定是以德化窑产品为主。

最深层次交流的世界文化融合

德化瓷与世界陶瓷艺术的对话和交融,是很少见到的文化现象,理应引起文物学界和美术学界的探究。在长达千年的历史中,德化瓷不间断地巨量地被输送到欧亚和世界各地,必然会对接受国的文化产生深层次的影响、感染和共鸣。同时,作为生产地的德化,也必然会被接受国的固有文化影响、感染进而去吸收它。

首先,是大家经常讲的,中国生活用瓷器输往外国,大大提升了接受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程度,改善了生活质量云云。这点自不多言。单就德化瓷所带来的双方的文化共鸣和吸收,我们深究一下。

世界各地对德化瓷的深爱,原因何在?简而言之,一是德化瓷的润白细腻的胎釉效果,使得爱好洁白的欧洲等地人民在文化传统习惯上产生了心理共鸣;二是德化瓷的突出的圆雕、贴塑和模印艺术,使得爱好个体形象展示和雕塑艺术的欧美等地人民在艺术追求和审美习惯上产生了精神共鸣;三是德化瓷雕塑艺术中的来源自然、本自善良、追求美好的艺术特质,使得热爱自然、崇尚美好、追求自由的欧美等地人民产生了思想情感共鸣。

比如,德化白瓷的统计数字显示,在人物造型中神佛造像作品采集数据854件中,观音像就占到552件,占造像的64.6%。相比其他造型,观音像的类别也是最多的,艺术成就也是最高的。其原因,一方面是明中期以来中国南方汉传佛教中观音崇拜的流行(这和观世音道场普陀山邻近闽南有关);在欧美方面,则是唤起了天主教的流行中对圣母形象的感受和膜拜,这是德化观音雕塑在欧洲流行的宗教共鸣和审美需要。不言而喻,观世音和圣母的造型和情感感染效果,都有很近的相似之处。德化的生产者肯定接受到了欧洲的信息,他们或是迎合这一需要,或是欧洲商人带来了圣母的形象资料,在明末清初,观音像中的送子观音和观音童子这两种形象出现并逐步成为主流。及至康熙时期,干脆就来样加工,产品脱观音形象而完全成为圣母形象。德化观音的这三段演化,过程完整自然,历时两百年上下。中国的瓷艺家,是何等的伟大!可惜留下姓名的只有十几人。

再如,大约明晚期的德化雕塑作品中,有一部分的主题来自于世俗生活,例如“窥春”,表现的是明代一对青年男女在谈情说爱,屏风后面一位胡须长者掩身窥看的情景,令观者忍俊不禁。这是何等的自然天生,何等的市井真实!这类雕塑作品,被荷兰东印度公司看中,成为长期的订货。因为,这种开放自然、人性流露的雕塑,受到欧洲人的喜爱,作为家中的艺术摆设而进入他们的生活。而且,这种产品在进入他们的生活之后不久,就慢慢地生出了变异——三位明代服饰的男女主人公,竟然变成了荷兰人模样。这样的产品,当然还是我们那些德化的瓷艺家生产的。

以上这样的现象,在德化瓷产品中还有不少。在这里,瓷艺作品和相关产品的使用中,显示出与生活用瓷不同的现象,即:后者作用的是贸易接受国的生活质量和习惯,当然不免也附带一点审美效果;而前者则是直接而正面地以其艺术身份介入贸易接受国人民的心理层面、精神层面和思想情感之中。其深度的融合之后,又有力地返回到生产国和生产者,影响和感染他们的心理、精神和情感。这样的结果,绝不是任何外销产品都可以做到的。德化瓷的千年成功外销以及艺术成就的世界公认,成为中国罕有的被世界公举的文化财富,皆肇始于德化瓷至深的本性和她真正做到了和世界的共鸣、交融。

细细想来,前述三点,恰好是德化白瓷能够千年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精髓所在!而且是具体的实在的存在。只可惜国人从未深思。这样的共鸣,难道不是文艺复兴以来人类上下追索而生成的普世价值的物化和体现吗?美之为美,一定是千百万人不大自觉的社会活动所自然汇聚成的大潮,而言之为普世共识,因此这既是人为产生的,又是不可以以局部个体的意愿而扭转的。

最广泛为世界接受和笈藏的艺术财富

德化瓷以其超高级的文化艺术成就和超越国别和民族区分的艺术共识,在各国人民中产生心灵共鸣,独立命名予以尊崇,成为各国精神文化的财富。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为包括景德镇等各窑系的外销瓷中所仅有。从中我们可以体悟到,真正高尚的文化艺术产品,绝不会包含侵略性,也不会带有任何形式的局限,而是在潺潺流水和斗转星移的自然时空之间,被世界人民发心认同和喜爱,进而永恒传世的。

德化瓷在世界的传布,始自她被外销之时起,就被视为艺术品。随着时间推移,偏于实用的那些产品被慢慢消耗,积淀下来的则是艺术价值相对高的艺术作品,或者是最能体现德化胎釉和窑炉技术特征的实用品和观赏品这两种。自三百年前,她们就相继被各类收藏机构笈藏,甚至每一座世界最高层次的艺术殿堂里都有她,包括国内众多博物馆。

世界各地收藏至今的德化瓷,种类繁多。

按色釉区分,主要脉络是:宋代为青白釉和白釉,无纹饰或采用模印花纹装饰;元代至清代为白釉,无纹饰或采用模印花纹和贴塑装饰;明晚期至清代为五彩、青花、粉彩和描金装饰,偶见紫金釉、黑釉。

按器物用途分,主要是雕塑和装饰艺术品、生活用品两大类。生活用品的外销数额占最大份额,延续年代贯穿宋至清;雕塑和艺术品则主要是明中期以后至清,明早期以前少见,对我们当下了解和收藏德化瓷更有实际作用。

雕塑作品是德化瓷中最具艺术成就的类别,也是价值最高的一类。主要类别有佛教造像、道教和地方神祗、中外民间生活等。

佛教造像中,佛造像分坐像和立像,有汉传和藏传两种风格,坐像以藏传风格为主,立像大多是汉传风格。以阿弥陀佛(接引佛)为多见。

传世数量最多的是观音菩萨造像,也分坐像和立像,包括休闲作观音、持经观音、如意观音、鱼篮观音、白衣观音、善财观音、不二观音、渔女观音、坐岩观音、立岩观音、立云观音、持莲观音、渡海观音、立龙观音、坐莲观音、立莲观音、送子观音、观音与善财童子、净敏观音、骑狮普贤菩萨等。此外藏传佛教风格的有十二臂观音(准提观音)坐像等。坐像和立像之外,还有山形设计的普陀山观音及童子的群像造型。在明末清初,由送子观音造型演化出圣母、圣母与圣子及圣母抱基督遗体造型,亦偶有所见。

佛教题材的造像中最具雕塑气势的是达摩和罗汉造像,精品甚众。达摩作渡海立像,和观音一样,有一些出自何朝宗和他的后人之手,属于德化雕塑的顶级杰作。还有弥勒佛、布袋和尚等。也是有坐像、立像和山形背景的十八罗汉群像。清中后期出现四大天王立像作品。达摩立像在清早期演化出基督的圣心立像。

各种狮子圆雕作品和狮形香插、孙悟空(小乘佛教的一位神祗)造型生动,大多具有明代风格。

道教和地方神祗范畴造像中,最早和最优秀的是文昌帝君和文武财神坐像作品,其中有的是明代何朝宗等大师所制。其后作品题材涉及真武大帝、玄武大帝、西王母、姜太公、老子、朱熹、魁星、李白、刘海、八仙人物、和合二仙、关帝骑赤兔马、鹤鹿同春以及闽南地方神祗福德正神等。

民间生活雕塑则更是五花八门,妙趣横生,有戏剧人物、乐舞人物、仕女、家庭生活、山中棋奕、泛舟、莲藕、南瓜、梅树、烟斗以及猴、狗、猪、鸡、鹦鹉、马、牛、猫、大象和太平有象等动物圆雕。

从17世纪末期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人物造型,大都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定制商品。这些充满异国情调的雕塑,从各种角度展示出欧洲文化和物质生活的样式,且极具幽默情趣和生活气息。德化瓷的这类艺术创作,是激发欧洲持续几百年的瓷艺人物雕塑的肇始者,所以被他们代代心手相传珍藏至今。

德化瓷的生活用品在国外的留存数量也很多。遍及各国的海捞青花瓷器是最普通的。被他们珍藏的德化瓷生活用品,还是集中在明清生产的白瓷上。

宋元时期的各类青白瓷、白瓷,器形有军持、印花卉粉盒、罐、花口瓶、马可·波罗式四系罐、炉等,存世量不多,极为珍罕,大多藏在博物馆和私人手里,很少见到流通。

入明以来,数量和类别激增。择其要者列下。

明代以来至清早期的各式香炉,是生活用品中价值最高的。一方面炉是文化生活的必备文物,类似礼仪之器,大多继承了《宣德彝器图谱》的最典型器形,所以艺术成就最高;其次,德化瓷艺家把德化瓷的优点在炉体上施放到极致,跟清雅神交于一体。所以这类作品超越了生活用品范畴,而介入了人们审美意境的精神层面,值得我们特别关注。记得几年前一家国际大拍卖公司的一件簋式炉估价几百万元人民币。

源自明代器形的,生产于明晚期至清中期的各种瓶类立件,也是德化精品。例如雕螭龙的盘口瓶、杯口瓶、蒜头瓶、活环瓶、琮式瓶、双联瓶、象耳筒式瓶、铺首瓶、合卺瓶等,还有仿商周青铜觚的作品,从明中期连绵至清晚期,深受各国藏家喜爱。

壶和杯、爵,其样式堪称一绝,流传数量较多,应是出口数量大的原因。据说因德化的茶具和福建的茶叶,引发了东南亚、西亚、中亚和欧洲的饮茶风尚。故这类器具在清早期之前,就是完全中国化的样式。这一时期的茶壶和茶杯上,尽情地展现着德化瓷艺家的娇柔细腻婉约莹润的质地和线条之美,因而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分。其中还有一些器身上有瓷艺家信手刻画的诗句、签名,更加可贵。

文房用具有笔筒、砚台、印盒、印章、水丞、笔洗、笔山等。其中笔筒和印章颇受各国青睐,爱尔兰还有人专门为德化瓷印章撰文著说,在许多博物馆都有收藏。德化瓷笛和瓷箫很罕见,仅在中国、日本和法国等地博物馆存有几支而已。据说瓷笛笛声凄婉动人,胜过竹笛。

结语

在总体评价德化窑系对外销瓷的贡献和地位的基础上,我对中国外销瓷的定义及研究路径提出以下粗线条的思路:

——诚如美国学者甘雪丽(SHIRLEY GANSE)所说,中国外销瓷,作为一个经济领域的概念和文物考古的概念,在国内和国际,其内涵都处于模糊状态,有待厘清(甘雪丽《中国外销瓷》2011)。

——中国外销瓷的概念,不应局限在克拉克瓷、欧洲皇室来样订烧的纯外国样式等类的出口瓷这样狭小的范围内。这是不科学的,人为切割了一个宏大而又漫长的历史事件,会给开展深入研究制造诸多障碍。

——中国外销瓷的历史,是以先进的制瓷技术和高级的物质文化产品作为物质载体,为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社会进步提供巨量的动力的历史,所以,这个载体中的文化特征,在前、中期必然是完全的中国式样的。把这部分排除在外销瓷概念之外,显然是不可以的。

——中国外销瓷的历史,又是遵循中外优秀文化相互融合、从陌生到共鸣、从相异到趋同的历史法则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复杂交错的,是双方因素互相影响的过程,而不是一道命令那样明了可断。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