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研究方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 课题基本情况
简要介绍课题的来源、研究类型、实验时间等。
2.课题的提出(或研究的目的)
为什么要研究这项课题,目的是什么。
3.课题研究的假设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解决什么问题,预期会有什么结果。
4.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
这一部分要尽可能具体化,越具体越便于操作。
5.预期的研究成果
举例: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验”
课题研究计划
一、课题基本情况
1.课题名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验
2.课题来源: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批准号:KES016)
3.课题研究类型:应用研究
4. 课题负责人: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敏勤
5. 实验时间:2002年至2004年
二、为什么要进行这项实验(课题的提出)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学习方式基本概念和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性略)
所谓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指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其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人们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理论研究日渐增多,但怎样把这种新的教学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步骤,使基层中小学教师便于操作和评价,真正引导学生在学习方式上产生实质性的变化。这不仅需要理论的研讨,更需要具体的实验。本课题计划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调查中小学生的现有学习方式,并进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验,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三、课题研究假设
本课题研究的二年的时间里,也正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市逐步推广的时间,本课题主要达到如下目标:
1. 通过理论方面的研究,发表一些有价值的关于学习方式的论文和实验报告,以此来指导实验的进行和新的学习方式的推广;
2. 通过实验,探索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3. 通过以上的研究和实验,使实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明显提高,为新课程在我市的推广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和实验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在理论方面进行学习方式的系统研究
通过文献研究法搞清学习方式的概念、范畴、作用,把传统的学习方式与新的学习方式进行对比研究;通过调查法了解天津市中小学生现有学习方式及存在问题,提出转变学习方式的目标、步骤和预期效果。
2. 进行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实验
课堂学习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主要场所和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比如,教师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讲,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自主探究学习。所以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我们计划在实验学校首先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激发者。其次在课堂教学中限定教师讲授的时间,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和学习的
主动权。第三,在研究教师教学方式的同时,同时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做到教师少教,而学生能够多学。
3.进行在计算机环境中学习的实验
随着我市办学条件的改善,许多学校已经有了校园网和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机将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教育的技术化趋势,成为近年来教与学改革的热点。随着教学中的技术含量的提高,电脑、网络技术等成为学生学习手段之一,学生可以自己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和媒介获得信息,进行思考活动。我们计划在有条件的实验学校中进行计算机环境中学习的实验,探索这方面成功的经验和方法,为其他学校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五、实验的组织形式
本课题组由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验教师组成,理论研究部分由课题组负责人王敏勤负责,问卷的调查和组织由津南区教科室诸金英和大港二中刘志奇负责,实验部分由大港二中刘志奇具体负责。我们计划在大港二中进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验,因为大港二中(初中)已经进行了课程改革。
六、实验的实施步骤和方法
(一)实验的步骤
1. 撰写研究和实验方案(2003年1—2月)
课题研究方案由王敏勤负责撰写,课题实验方案由刘志奇负责撰写。每个实验教师根据课题组的要求写出本学科具体的实验方案。
2. 实验的实施和总结(2002年3月——2004年10月)
(1)实验教师根据本学校的实验方案开始实施(包括理论的学习),实验老师可边学习边实践。从2003年春季学期开始到2004年暑假,各实验小组每学期末都要写出阶段实验报告,总结一学期来的实验成果,研讨存在的问题,写出下学期的具体实验方案。
(2)2004年10—12月,各实验小组撰写实验报告,课题组汇总各实验小组的成果,撰写本课题的研究报告,接受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专家鉴定。
(二)实验的方法
严格的教育实验应采取对照实验法,即在平行年级中设置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以观察实验的效果。这样能保证实验的信度和效度,说服力强。
七、预期的研究成果
课题组计划在两年的时间发表和出版相关的论文和著作,指导实验老师的实验工作。2004年底撰写《研究报告》,准备接受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专家鉴定。
1、课题提出的背景;
2、课题研究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个部分也可以合并归入“课题提出的背景”部分); 这两个部分着重回答“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 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4、课题研究的目标; 6、课题研究的方法; 7、课题研究的步骤; 8、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从3--8部分,回答“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5、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结题报告的这8个部分,除了第8部分外,从第1到第7部分在填报课题立项申报表、在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在开题报告中,都有要求,内容基本相同。到了撰写结题报告时,只须照抄或作适当修改就可以了。而第8部分,则需要通过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回顾、梳理、归纳、提炼。有时候,第7、8两个部分也可以合并写。
9、课题研究成果;
这个部分是回答“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
10、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实验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的结构,基本上与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相同。它们之间的差别在3个地方:
篇2
课题成果将对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建设和实施,对改革我校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弊端,都具有较大的意义和价值。
2、选题的依据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结构”中明确规定:“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主要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指定领域的内容是以融合形态呈现的;其中,“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探究学习的方式必须贯穿于活动的全部内容之中。
作为当前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最重要的内容,信息技术教育高度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新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素养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网络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模式”,已成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综合实践活动是课程改革中一门新的课程,由国家设置,需要由地方和学校根据《纲要》规定的基本框架,来规划课程的类型、内容和具体活动的方案。我们岗厦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已有两年,虽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基于lnternet环境的综合实践活动,还刚刚起步,亟待上级行政和教研部门的支持。
3、研究方案
(1)、基本理念
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网络信息技术。
(2)、基本目标
探讨“基于lnternet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法和途径、学习模式和评价方式。
(3)、具体内容
①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②如何以综合主题研究和综合项目(活动)设计的方式,组织lnternet环境下的综合实践活动;
③在我校《整合课程与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实现网络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整合模式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④面向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网络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和方法;
⑤基于lnternet环境下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实施案例;
(4)、研究重点
基于lnternet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案例的开发,以及与学科整合的网络信息技术教育新模式探讨。
(5)、创新之处
在于把综合实践活动、特别是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教育整合,从而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融合模式”,为我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经验和范例。
3、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等。
4、研究步骤
⒈准备阶段:成立课题组,认真学习有关理论和进一步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统一思想,明确分工,设计方案。
⒉实施阶段:执行方案,加大研究和探索力度,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完善研究方案,及时总结成绩。
⒊成果总结阶段:撰写研究报告,整理研究成果,向上级部门和总课题组汇报。
篇3
本次挂职锻练学习时间一个月,在黄石八中全方位考察、学习学校的管理与教学。我们带着自己平时工作的困惑,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学校的办学思想、队伍建设、教学教研、德育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一系列管理流程,从中得到经验与借鉴,反思与运用。结合自己平时在学校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虚心向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请教,不断提高和充实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管理水平。
二、培训学习内容
1、听取专家讲座《行动研究的特点与策略》,观摩学习行动研究的案例及专家点评视频,拟写一份行动研究方案。
2、听取主题报告《八中校长介绍八中办学理念》、黄石八中管理者作“我所了解的八中”专家发言、教师代表谈对八中“务本乐学”办学理念的感悟;调查八中办学思想支撑下的教育教学行为和黄石其他初中办学理念下的教育教学行为;反思自己学校办学行为,初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
3、听取《黄石八中三大队伍建设的策略与路径》;干部谈体会、党员谈体会、教师谈体会;调研八中三大队伍建设和其他初中学校三大队伍建设;反思自己学校的三大队伍建设,初步形成自己学校三大队伍建设的策略与路径。
4、听取主题报告《以教立研显特色,以研促教创高效-----黄石八中以“教、学、练、评四合一”为载体的教学教研改革的实践与研究》;专家发言《抓细节管理,促有效教研》;专家发言《“四合一”教改感悟》。参加八中教学教研的常规工作,参与各学科组教研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推门课、集体备课、说评课等活动,写出调研报告。外出参观黄石城区其他初中和市区一级教研单位,形成自己将在本校实施的教研教改课题。
5、听取主题报告《八中的德育特色》和教师代表结合八中德育特色发言;调查八中办学理念下的德育特色和其他初中德育特色;反思自己学校德育特色,初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德育特色。
6、听取专题报告《八中校园文化建设与培养》和八中教师谈学校文化的感悟;参观黄石其他学校的校园文化,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理念。
三、培训学习措施
1、多观察,早融入。
尽快熟悉黄石八中的基本情况,如办学思想、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方面的主要特色,培训过程中,主动虚心的向学校校长和老师学习,认真参与学校的管理,积累各项管理的技能,不断充实自己。
2、多参与,重积累。
参与挂职学校的各种会议、活动,能参加的尽量参加,如行政例会、年级组会议、德育和教学线的专题会议,各项主题活动,家长会,主题班会,教师的公开课等。通过学习、体验、反思、感悟、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水平。
3、多听课,勤交流。
本次挂职学习,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所以我们力争每周至少听四节课,每次听课后要主动进行请教和交流。
4、多学习,重反思。
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争取在这次挂职期间阅读两本以上的教育管理和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并写出学习笔记。结合自己观察、学习的相关经验,对照在原校时的一些做法进行反思。
5、多交流,重研讨。
定期小组研讨。采用多种形式与在黄石学习人员对学习的内容进行交流与讨论,相互启迪,利于消化吸收。
四、培训研究专题
1、办学思想的凝炼
2、校园三大建设的行动策略与路径
3、教学教研的改革与实践
4、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与创新
5、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培养
五、培训学习作业
1、制定个人行动研究方案
2、参加党政联席会和行政办公会的体会
3、完成办学思想的个人学习日志
4、完成“四合一”课题模式的调研报告
5、完成三大队伍建设的个人学习日志
篇4
2.设置合理的对照:在临床研究中设置合理的对照至关重要[2],引入对照后,可以将由于疾病自然进展、安慰剂作用、伴随治疗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治疗效果予以排除,从而对所关心的干预方法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价。同时,统计上的“向均值回归”现象也会导致在对接受单一干预的患者进行观察时,可能观察到不真实的治疗效果。例如,在研究一种降压药的有效性时,所有患者都接受了试验药物的治疗,通过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由于基线时入选的都是高血压者(基线血压测量结果),这些患者的血压值已经偏离了人群的平均水平,在随访时即便药物无效,也可能由于“向均值回归”的现象导致,同一患者在重复测量时的血压会低于首次测量(向人群的平均靠拢)。这一问题,在有对照组存在的情况下,则可予以避免。这里所强调的是“合理的对照”而非“对照组”[3-4],因为在临床研究中对照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例如:单组目标值对照,研究者有必要将目标值对照与患者自身前后对照予以区分,从统计学角度不推荐在临床研究中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形式,其原因在于,自身前后对照发现的改变仅停留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层面,而这一改变的效应大小是否有足够的临床意义,才是一项研究预解决的问题关键。同样,目标值对照与历史对照也有与以上一样的局限性,因为对当前研究而言,上述两类对照均来源于外部。从统计角度,平行的对照组才是最理想的对照方式。
3.随机和盲法:在设置了对照的基础上,还应采用随机和盲法来进一步控制研究评价中潜在的偏倚[5]。随机化分组能够保证试验和对照组间的均衡性,如不采用随机化分组,医师或患者有可能根据病情或其他原因有意向的选择特定的治疗方法,存在组间基线差异的指标就是所谓的混杂因素,例如,上述降压药物试验中,如果发现在试验组基线的血压就已经低于对照,相当于失去了比较的基础。同样,即便采用了随机分组,如果患者知晓所服用的药物是阳性治疗或安慰剂,由于心理作用或对治疗效果的预期,完全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这就要求研究者尽可能的在试验中采用盲法,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在单项研究中具有最高的证据级别,其原因正是因为采用了这些避免和降低试验偏倚的措施。临床研究中的随机和盲法其实是广义的概念,随机化不仅应用在治疗分组,同样可以应用于治疗或检查顺序的制定、同一患者存在多处病变时的结果评价(预评价患者水平的结果时可从多处病变中随机选取一处)。盲法除了经典药物试验中的单盲和双盲外,越来越多的研究采用第三方盲法评价的方式,来尽可能避免试验结果评价中的主观偏性,第三方盲法是指由不直接参与研究的人员,在盲态下对试验结果(化验或检查)进行判定,从而减小由于知晓患者分组而可能对结果判读造成的主观影响。第三方盲法与“三盲”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三盲”通常指在对医师和患者设盲的基础上,统计人员在分析过程中也处于“盲态”,以避免在分析时可能有意选择对某一组更为有利的统计方法,三盲可以理解为是在经典双盲的概念基础上进一步的扩展,而第三方盲法则是利用研究“外部人员”的独立性,来尽可能避免评价时的主观偏向。采用核心实验室(corelab)以及设立终点委员会(clinicalendpointcommittee,CEC)都属于第三方盲法的应用实例。
4.研究假设:将研究目的转化为研究假设是最容易被研究者忽视的问题,例如:研究方案中指出,在原发肾小球肾炎的患者中,比较中药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receptorblocker,ARB)在控制尿蛋白水平上的效果,研究者设置了3个干预组,分别为:中药组、ARB组及中药+ARB组。如将研究假设表述为“比较3组间是否有差异”是不恰当的,原因是所设置的3个干预组,两两间比较的预期结果是有区别的。ARB作为临床常规使用的治疗方法是基础的对照组,单纯的中药与其相比,临床预期可能仅为中药能够和ARB达到类似的疗效,这就是统计上的非劣效比较[7];而如果在ARB的基础上进一步联合中药,预期的结果可能是ARB+中药要优于单独使用ARB,这就是统计上的优效性比较。至此,上述问题已经分离出了两个独立的研究假设,即:中药与ARB对比的非劣效假设,以及中药+ARB与ARB对比的优效性假设。如果研究者预对中药+ARB与单用中药的效果进行比较,就会产生第三个假设,当然这个假设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则需要临床专家予以回答。上述问题还相对简单,如果再增加ARB双倍剂量组和中药+ARB双倍剂量组,使得总的组别数变为5组,这时研究假设的设置将变得更为复杂,任何两组间可能建立起的比较,都需要有具体的研究假设(统计)相对应。此时,如发现无法提出明确的研究假设,可能说明最初的组别设置考虑不周,提示需要考虑删除或者优化组别的设置。提出明确的统计学研究假设,实际上是在帮助研究者理清研究思路,并明确预期可能获得的研究结果。明确研究假设的原因在于,研究结果的判定须与假设相对应,例如之前提到的非劣效假设,研究方案中必须预先指明非劣效界值,这一界值将参与样本量的计算过程,而且,在试验结束后要根据所获得的研究结果与非劣效界值进行比较,通常通过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值的95%置信区间(如图2所示),对研究是否成功进行判定。通过P>0.05来得出组间治疗效果相当,以及在获得分析结果后再给定非劣效界值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
二、主要终点
研究设计确定后,终点指标的选择也是研究设计的关键,主要终点的设定是研究设计的核心问题,其原因在于,主要终点既是样本量确定的基础,同样也是结果评价时判定研究是否成功的标准。关于主要终点的设定,涉及问题非常广泛,此处仅对几个比较常见的问题予以阐明[6]。首先,选择替代终点还是临床“硬终点”?不同的选择会导致最终设计样本量上的巨大差异。一般意义上,替代终点可在相对更短的观察周期获得,但早期替代终点上显示出的治疗差异是否能够传递到最终的临床终点,是研究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例如,在肿瘤研究中曾经采用瘤体缩小程度作为疗效评价的指标,但是由于瘤体的缩小与疾病进展及最终的死亡事件相关程度很低,所以目前的抗肿瘤研究已不再采用这一替代指标作为主要终点。替代指标与临床硬终点间关联程度的确认,最好能够通过荟萃分析证实,而且在很多的治疗领域已经存在,被证实且被公认的替代指标。另外,设定唯一的主要终点还是多个主要终点?从统计角度看,更推荐采用唯一的主要终点,因为多终点会导致统计检验的假阳性膨胀问题,如想控制假阳性错误的水平,最终效果是增加研究的样本量规模。所以,尽量选择研究中最为重要、与干预效果最为相关的指标作为主要终点,其他指标都可以算为次要终点。一来可以避免试验设计过于复杂、控制研究总体规模,而且可以增加研究结果为阳性的机会,因为,存在多个主要终点时,如果要求每个终点都达到预设的标准时,才认为研究“成功”,相当于提高了获得阳性结果的难度。预对多个重要指标一并进行评价时,复合终点是另外一种选择,例如:死亡、心梗和卒中这三者的复合就常见于大规模心血管临床试验。把哪些终点进行复合必须要结合临床考虑,复合终点的统计学意义相对明确,通过复合可以提高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水平,从而在合理的规模下进行研究。假设一项新治疗方法可以比传统方法降低20%的事件率,如果评价的死亡,可能对照的率仅为2%,预证明试验组和对照组间的死亡率差异(1.6%对2%),可能需要几万例的样本。但是,假设复合终点包括死亡和再入院率,同样20%的相对降低,当建立在对照组20%的事件率基础上时,组间的差异则更明显(16%与20%),此时的样本规模可能缩小10倍甚至更多。不过复合终点也会引入特定的问题,因为所复合的终点中每一组分对于最终事件率的贡献程度不同,而本身这些复合在一起的组分其临床重要性也存在差异,如果上述例子中,最终复合终点的差异主要归因于再住院,而死亡率在两组没区别,这一结果可能受到质疑,因为再住院可能受到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可能对直接的干预效果评价带来偏倚。再者,主要指标的观察时间点同样重要,有的治疗可能提供的是远期优势,需要观察几年才能看到效果,同样,有的治疗方法可能在治疗即刻就体现效果,但在过后的观察期与传统治疗间可能并没有明显的优势,这就要求研究者在方案设计阶段,结合具体的研究问题选择合理的观察时点,同样,这里的时点指主要指标的“主要时点”,例如,可将服药4周后的尿蛋白水平作为主要终点,而将治疗2周的尿蛋白水平作为次要终点。
三、样本量的确定
上述研究方案要素不明确的时候,很难对试验样本量进行合理准确的测算[8],只有上述研究方案要素都得到确认后,再结合预期疗效的估计对研究的样本规模进行测算[9]。样本量计算通常需要以下的要素:
1.效应值:所谓效应值实际就是预期疗效的估计,在比较两组时,就相当于主要指标在组间的预期差异。两组间的差异越大,证明起来就越容易,所需要的样本量越小。反之两组差异越小,想证明组间差异需要的样本量就越多。除组间差异外,主要终点指标的变异也影响样本量的规模,对于定量指标变异就是标准差,变异大的指标说明其可重复性差、测量误差大,所以变异的大小与样本量成正比,同样的指标如果标准差更大,则需要的样本量更多。对于定性指标,例如事件发生率,其本身就体现了变异的程度,事件率水平越接近50%,其不确定程度越高,相当于对应的变异更大。效应值的获得,可以通过文献、前期研究和临床经验,相对准确的预期疗效估计,能够保证试验设计具有更高的效率。当然,在试验开始前对效应值进行估计总是困难的,有时更多的需要基于临床的判断,例如,所估计的组间疗效差异,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显著性,5mmHg(1mmHg=0.133kPa)的收缩压改变,可能对应的是远期临床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降低;反之,如果组间差异过小,即便通过较大的研究样本量,可能最终获得的仅仅是统计学显著的阳性结果,但是该结果可能缺乏临床意义。
篇5
doi:10.14033/ki.cfmr.2016.4.088
中医是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且随着十一五科技发展后对中医也越来越重视[1]。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中医在我国医学中占据重要比例,许多地方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为进一步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世纪新型医学人才,成为了医学教育中的重要使命,因此需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够满足教学需要,但是长期教学效果不理想,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适应我国现行对中医的需要[3]。因此,中医教学中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对中医教学进行改革[4]。本文将以创新中医教学方法为起点,分析创新中医常见的教学方法,并提出针对性的研究方案,现综述如下。
1 提高教学质量
中医教学在我国教学中比例较大,设计内容相对较多,如:学术发展、基础理论、不同学科之间的渗透等,学生在学习中医时想要从多角度、全面掌握中医学难度较大[5]。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中医教学中可以融入创新中医教学方法,如:采用多媒体技术、音频影像技术等让学生对枯燥的知识更加容易接受,保证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具体如下。
1.1 多媒体课件制作
多媒体在现代教学中使用相对较多,效果也比较理想。利用多媒体方法制作出生动的图画,甚至可以配备一定的影像等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避免了受时空的限制,让学生能够对相关知识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养成良好的科学意识和体系[6]。同时,创新医学教学中还可以根据每一位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的增加学习量,提高教学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课时少、知识面不全等缺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学质量[7]。
1.2 选择合适的辅导书
中医教学设计内容相对较多,知识面比较琐碎,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将不同章节的知识点连接起来,更不用说学以致用,从而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质量较差[8]。因此,在创新中医教学方法中应该能够根据学生对学习掌握情况等选择合适的中医教科书和教学辅导书。学校在编写教辅书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以及社会的需要等多个方面。同时,编写的教辅书必须尊重教育规律,根据学生的兴趣、个人爱好等正确的指引[9]。创新中医教学时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学生更加能动的理论,如:阴阳理论、七情致病理论等,让学生能够吃透,从而更加方便学生理解和接受[10]。
2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训适应社会的人才
中医教学在学校属于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桥梁和轨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遵循学习的规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根据每一位学生学习掌握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提高教学学习能力[1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仔细研究教材,根据社会需要、学生能力选择针对性的教学教材进行授课。选择教材时既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医学基础和素养,同时还考虑到他们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在课堂上选择一些难易适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从而能够提高学生探究式思维能力[12]。同时,创新中医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善于自我激励、积极制定合适自身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做到有计划性学习。创新中医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善于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如:给予问题学习模式和思维导图教学模式[13]。
2.1 基于问题学习模式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近年来中医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它最早由美国教授在1969年创建,该教学方法主要以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在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中,学生们是从开放性问题入手,其目的在于挖掘学生的好奇心,构建起学生宽厚而又灵活的知识基础,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能够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将其成为自身的一种技能。在中医教学中,必须以临床问题作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怀,正确引导学生把握学习的内容的教学方法[14]。创新中医教学前期,以患者问题作为教学的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展开讨论,让学生能够在讨论中有所体会。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和其他教学模式相比优势较多,它在设计理论、实施方式、评估体系等均有着明显的区别。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设计病案,组织学习、沟通交流,活动汇报和总结评估等,以中医教学为重点,从而能够实现跨学科之间的沟通和融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更加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但是,该教学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必须具有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从而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需求[15]。
2.2 思维导图教学模式
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也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提出,该教学方法从中心主题通过特定的关联展开分支,善于利用关键词、图像、色彩、肢体的变化等激发学生思维[16]。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更多的是利用观点和突破,从教学内容的中心概念发散出纲要形式,该教学模式提出的基础是“大脑进行思考的语言是图形以及相关内容的联系”。创新中医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每一位学生选择合适的思维导图教学,激发学生思维,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让学生能够更好、更快的掌握中医课本知识,提高教学质量[17]。
但是,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技巧也比较多,如:中医教学时的阅读速度、信息量等。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整理、制定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和老师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中医知识[18]。同时,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能够促进师生之间形成整体知识概念,让学生在大脑中创造出现知识框架的全景图,对所学内容进行整体化把握,根据教学过程中和需要做到实际情况具体对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和创造性。由此看出,创新中医教学过程中将基于问题学习和思维导图两种模式运用其中一方面有利于基础教学和中医知识的积累,同时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但是,创新中医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不停的学习并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质量[19]。
3 加强实践教学内容
创新中医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内容。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相对比较强的学科,学科内涉及内容相对比较多。而在中医教学过程中它走的是一条依赖临床信息反馈而不断提炼成为其理论的道理,中医教学在实践过程中如果离开了实践教育将会发展成为源泉和动力。因此,创新中医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实践操作环节训练,具体如下。
3.1 加强临床实践能力培养
中医学和其他学科相比差异较大,该学科具有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等双重特点,学科设计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创新中医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尽早接触患者,让学生能够在临床实践中获得心知,掌握中医的奥妙,加深所学内容。通过疗效确切的实例去说服学生,让他们对中医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安排上可以增加见习实习时间,增加经济投入,让学生在临床疾病诊治过程中能够增强其技能培养,让学生对四诊及辨证论治的理论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还能够有效的培养其正确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提高与他人的交流合作能力,提高医生的综合素养[20]。
3.2 加强中医科研思路的培养
中医涵盖内容较多,知识也比较丰富,通过对中医古典文献的整理研究以及大量的临床实践研究能够有许多新的思路和方法。但是,这些方法相对比较浅,不会被临床和同行认可。因此,创新中医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教学内容提炼,摒弃不成熟的思路和方法,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进行修正,从而能够在教学中产生新的活化,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促进中医药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综上所述,中医教学在我国教学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够满足教学需要,但是教学质量相对较差。创新中医教学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该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思路为主,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得我国中医能够在医疗机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贞慧,冯晨秋,高晖,等.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教学能力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测[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2):1216-1217.
[2]于雯,杨瑞贞,李秀丽,等.在校专职护理教师与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胜任力比较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13):1197-1199.
[3]张亚兵,张莹雯.关于西医院校中医教学之思考[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5):80-81.
[4]马伯英.海外(英国)中医教学的特点和瓶颈浅析[J].天津中医药,2012,29(3):295-298.
[5]孙保木,罗明.多媒体技术在中医教学中的应用[J].医院管理杂志,2013,20(6):578-580.
[6] Stillwell S B,Fineout-0verholt E,Melnyk B M,et al.Evidence-based practice,step by step: asking the clinical question: a key step in evidence-based practice[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Nursing,2010,110(3):58-61.
[7]金英花,刘忠雪,金桂花,等.临床带教老师对本科护生实习评价的现状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5):497-499.
[8]刘铮然,崔成立,杨玉梅,等.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22(10):50-51.
[9]梁燕秋,欧阳彩弟.护患角色模拟情景教学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23(3):209-210.
[10]钟震亚,李艳君,田国忠,等.融入式医学人文教育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29(3):51-53.
[11]廖虎,杜亮,廖邦华,等.加强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医学教育探索,2009,3(4):328-331.
[12]刘芳丽,白琴,靳艳.P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2012,27(15):67-68.
[13]高晓丽,杨少娜,陈林华.糖尿病看图对话工具在实习护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1,18(9A):44-46.
[14]韦跃宇,陈和伦.创新教育与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6(2):173-174.
[15]张桂香,王元秀,宋晓妍,等.强化五种意识提升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J].微生物学通报,2010,37(10):1533-1536.
[16]苏颖,刘宏岩.“传道授业解惑”对中医教学改革的启示[J].中医教育ECM,2010,29(5):84-85.
[17] Cerinsek G, Dolinsek S.Identifying employees’ innovation competency in organiza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Learning,2009,6(2):164-177.
[18] Abdelaziz M, Samer Kamel S,Karam 0,et al.Evaluation of E-learning program versus traditional lecture instruction for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in a faculty of nursing[J].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Nursing,2011,6(2):50-58.
篇6
示范;歌唱;教学;声乐
歌王卡鲁索的朋友—嗓音专家P•M•马腊弗奥迪指出:“意大利美声唱法(Belcanto)的传统教学模式是由教师教学生直接模仿,由一个好的歌唱家传给另一个歌唱家,如此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我国传统声乐教学中也强调“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人类在长期的歌唱与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声乐及声乐教学是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历来具有重视实践的传统。中外声乐教学已把“示范法作为声乐教学的主要方法”。加强声乐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开展声乐学科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做好声乐教学示范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分析研究,为声乐课程的教学实践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一、研究内容
声乐教学示范研究将声乐艺术现象与艺术形态,作为一种专门的研究对象进行科学研究。依据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物理声学、人体生理学、心理学等自然和社会科学,研究声乐示范教学的理论与方法。根据声乐艺术悠久的历史传统积淀与丰富的艺术实践创新,研究声乐艺术的内涵与外延的本质规律。声乐教学示范研究以声乐艺术实践为基础,通过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梳理、提炼、概括,使感性(感觉、经验与体会)上升到理性(即理论)的高度,反过来对声乐艺术实践产生积极指导。是一个系统工程,以专业建设为重点,围绕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进行综合性改革与实践,声乐教学示范研究通过对声乐教学示范的基本概念、学科属性、学科体系研究,结合声乐教学实践的传统与现实经验,深入开展声乐示范理论、声乐示范技能、声乐示范修养、声乐示范文化、声乐示范教学、声乐示范实践的研究,并以我院音乐舞蹈系音乐学(教师教育)声乐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实地开展对声乐教学示范体系、声乐教学示范模式、声乐教师理论研究示范、声乐教师实践研究示范、声乐教师课堂教学示范、声乐教师舞台演唱示范的研究,探索声乐教学示范的机制、模式、内容、方法、手段等科学规律,提高声乐教学示范的科学性,保障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研究方法
(一)历史研究法
声乐教学示范研究应追根溯源、以史为鉴,用“搜练古今,博采沉奥”的精神,对中外声乐教育教学历史进行深入研究,为声乐教学示范研究挖掘历史依据,对揭示声乐教学示范规律,预测未来声乐教学示范趋势也有一定意义。
(二)文献研究法
声乐教学示范研究需要广泛研究、收集与综合类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教育声乐教学改革相关的各种资料,包括音像资料、图片资料、文字资料等,在此基础上,运用声乐学、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归纳,为声乐教学示范研究的科学、深入研究提供更加广阔的思路。
(三)问卷调查法
声乐教学示范研究还需要对所有声乐专业的学生进行声乐学习情况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所得数据、结果,运用统计学进行整理、分析,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教学主体素材。
(四)个案调查法
声乐教学示范研究需要以某一届声乐专业学生作为实验对象,按照声乐教学示范研究所制定的研究方案进行声乐教学,将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为声乐教学示范研究提供论据和实例。
(五)行动研究法
声乐教学示范研究要按照研究需要和要求制定出方案,针对声乐教学实践和教学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然后对方案进行调整,重新开始进行新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活动,通过行动研究法不断地探索、改进和解决教学实践和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将实践研究所得经验记录、总结,并形成文字资料。
(六)经验总结法
声乐教学示范研究应将研究的对象进行全面考察,以实践所提供的事实为依据,将分析所得的材料上升到理论高度,为声乐教学示范研究的全面、深入开展提供有效的科学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三、研究目标
跨入21世纪,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声乐教育教学事业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同时对声乐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全国普通高等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声乐必修课(主干专业课)教学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声乐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师示范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刚要》这两个重要的教学指导文件精神,声乐教学示范研究应对声乐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及教学实施工作进一步加强研究,紧跟国家级院校声乐教学示范改革步伐,立足综合类院校声乐教学示范前沿,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率先创建声乐教学示范体系,完善声乐教学示范模式,改变现在单一化的声乐教师课堂教学示范形式,通过课堂内外各个环节,全面构建完整、科学的声乐教学示范体系,在重点做好声乐课堂师生互动教学示范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同时做好声乐教师理论研究示范体系、声乐教师实践探索示范体系、声乐教师舞台表演示范体系、声乐教师网络多媒体教学示范体系的创建工作。通过创建声乐教学示范体系、完善声乐教学示范模式,使声乐教学质量得到提升,从而,进一步推动声乐学科建设,为同类院校声乐教学示范提供借鉴模式与范本,同时,推动声乐教学示范科研的建设,不仅能够促进声乐教学的改革与研究,同时还能为地方声乐艺术研究筹备有效资源。
[参考文献]
篇7
ROR是RubyOnRails的英文简称,ROR是指使用Ruby语言实现的RailsWeb开发框架。
Ruby是一种功能强大的面向对象的、解释型的脚本语言。Ruby语言具有下面几个特点:语法简单、纯面向对象语言、提供动态对象能力、使用单继承机制、操作符重载、迭代器和闭包、垃圾回收、错误处理功能、拥有独立于操作系统的线程机制、可移植性高。
RubyonRails是一个使用纯Ruby语言编写的、实现了MVC模型的、易于开发、配置和管理的Web应用程序的框架。Rails的设计思想由一组关键的概念来驱动:低重复(DRY)、约定优于配置、快速Web开发框架、对数据库访问的支持。
将(模型-视图-控制器)MVC模型用于软件设计中可以使应用程序的构造更加清晰。Rails是一个MVC框架。使用Rails开发应用时,每个代码以及应用程序的每个部分都遵循标准的方式。也就是说,是在一个被事先准备好的框架内开始应用程序设计的。Rails应用程序是由模块化的、面向对象的脚本语言Ruby写成的,这些模块之间的相互链接和关系驱动着MVC模型的运行。
ROR这些特点也使它逐步从一个开源和个人的Web开发框架走向主流,在诸多Web开发框架中以其鲜明的特色占据了一席之地。2007年12月6曰,ROR2.0,进一步强化了对企业应用的支持。
2系统分析与设计2.1功能描述
基于ROR在开发应用上的诸多优势,本文使用ROR开发了一个小型的网络订餐系统,根据客户要求,该系统应具备下列主要功能:
(1)向注册的客户提供可预订商品的列表和详细信息,供客户选择。这些信息的维护由系统管理员进行。
(2)向客户提供一个订单提交、浏览和处理界面,实现购物车形式的订餐功能。
(3)提供用户资料的管理功能,包括增加、删除和信息修改。
(4)提供用户登录和权限控制功能,将为普通用户和系统管理员提供不同的界面。
(5)提供商品和订单信息的查询功能、统计功能和打印功能。
系统选用数据库作为后台数据库,运行环境为:Windows2000Server、Ruby1.8.4、Rails1.0、MySQL5.0。
2.2使用ROR实现订餐系统的技术路线
1)将需求模块化
设计中将以递增式开发这个应用程序,首先使用Rails立即创建具有一些功能的简单应用myMealOrder。
系统中开始只区分两种不同的角色:买方和卖方。买方使用myMealOrder来浏览站点可以出售的商品,选择商品并创建一个订单。卖方使用myMealOrder来管理用于出售商品的列表,并等待处理订单,然后将订单发货。
考虑到用户需要选择多项商品,系统中需要有地方保存用户添加的产品列表的,所以在设计中添加了一个购物车。
2)使用Rails的“支架”
第一个任务是创建Web接口来管理系统中的商品信息---包括创建商品信息,编辑现有商品,查看已有的商品信息,删除不需要的商品。为了实现以上功能,在数据库中应当建立几张表,使用Rails“支架”来自动生成最初的代码,这也是Rails具有敏捷性开发效率的一个原因。
Rails“支架”是为管理一个“模型”而自动创建的一个框架。当运行“生成器”时,告诉它需要“支架”来生成一个特殊的“模型”(由“支架”创建的),并且需要通过给定的“控制器”(也是由“支架”创建的)来访问它。在Rails中,“模型”被自动地映射到使用“模型”的类的名字的复数形式的数据库表。在应用程序中,根据需要要求有一个名为good的“模型”,所以Rails将它与叫goods的表关联起来。
Rails是如何找到这个表的呢?在config/database.yml中设置development条目时,就已经告诉Rails在哪儿找数据库的表了。当启动应用程序时,“模型”检查数据库内的表,处理它要得到的列,然后创建数据库表和Ruby对象之间的映射。通过“支架”表单“生成器”可以向“模型”要求有关表的字段信息,然后就使用它找到的字段来创建一个合适的html表单。
3)使用Rails的“控制器”
“控制器”处理来自浏览器的“请求”,一个应用程序可以有多个“控制器”。对于本次设计的myMealOrder应用程序来说,最终会有四个“控制器”,一个用于处理商品资料,一个用于处理定单信息,一个用于用户资料,一个用于登录管理。
4)在生成的源码基础上根据需要修改代码
scaffold工具所生成的Rails“支架”使用Ruby代码来组装应用程序目录树。这个目录树表达了一个完整的应用程序构架—它的内部已经放置了Ruby代码;这些都是源代码,而不是简单地对一些标准库的调用。这意味着可以修改“支架”内产生的代码,“支架”是作为一个应用程序的起点,而不是应用程序的终点。开发者也可以对“支架”进行修改,开发者依赖于“支架”生成器来产生创建,更新,删除的功能。然后在保留这个“动作”时可以替换由生成器生成的行为。有时候当需要一个快速接口时,并且对界面要求不高,“支架”就足够用了。
5)使用Rails的模型继承
“模型”层是代码与数据库之间的守护者,应用程序访问数据库时没做任何事,或者将数据存回到数据库时也没有通过“模型”。那么就把所有的确认工作放在模型里;不管数据的流向如何都不会有问题。如果在写到数据库之前,“模型”检查它,就可以阻止损坏的数据到数据库中。“模型”类的源代码如下:(在app/models/good.rb内)
classGood<ActiveRecord::Base
End
看起来这什么都没做,而数据库映射、创建、更新、搜索等行为都被父类(ActiveRecord::Base,Rails的一部分)完成了。由于继承的关系,Good类自然地继承了所有父类的功能。
6)Rails的动态载入
在编辑完Good.rb文件后并没有重启应用程序来测试所做的修改——在开发模式中,Rails会注意到被修改的文件并重新加载它到应用程序中。
7)创建购物车模型
当用户浏览订餐系统的在线分类目录时,他选择要购买的商品,系统约定每个被选择的产品应该被添加到客户的虚拟购物车中,在有些时候,顾客会需要很多东西,并且他会给订餐站点付款,为他购物车内的商品付款。这意味着应用程序将需要保持所有顾客选购到购物车内的每个商品。
8)使用session功能
在浏览器与应用程序之间的协议是无状态的——没有内建的记忆。当应用程序接受来自浏览器的一个请求时,就如同是第一次被访问一样,为了保存客户已放入购物车中的商品信息,系统在Http“头”上加上一些有状态的事物。应用程序内的某一层会试着对引入的请求,匹配它持有的本地“会话”数据部分。如果“会话”数据的特定部分匹配来自特定浏览器的全部请求,系统会保存使用“会话”数据浏览器的顾客买下的所有商品的轨迹。
9)定义数据表之间的关联
订单是一组商品项目,与购买交易的细节。假定系统中已经有了商品项目,当创建新订单时,它必然要和一个或多个商品项目联系在一起。在数据库中,这意味着系统需要从line_items(存放购物车中商品的信息)表到orders(订单)表增加一个外键引用,所以在line_items表中定义外键:Constraintfk_items_goodforeignkey(good_id)referencesgood(id),constraintfk_items_orderforeignkey(order_id)referencesorders(id),这告诉数据库外键的情况,因为许多数据库都将检查外键约束,以保持代码的正确性。
10)定义模型之间的关系
系统中需要告诉Rails一个订单有很多商品项目,并且一个商品项目属于一个定单。在app/models目录下新创建的order.rb(订单模型)文件,添加一个对has_many()的调用。然后在line_item.rb(购物车信息模型)文件中添加belongs_to()方法的调用。
11)代码重用
假设已经有了一个有效的购物车,再创建一个新的order对象用来填充view。注意这个order还没有保存到数据库—它只是用view来组装checkout(订单信息表单)表单。可以在checkout页增加购物车内容的汇总。因为已经有了购物车显示页面的代码,接下来就可以使用Rails的componets来重用购物车的显示代码。
2.3网上订餐系统的具体实现
1)创建数据库和表
首先在Mysql下创建了数据库mydatabase,接着建立orders表,如图1所示。
图1建立orders表
在这里,Rails使用一种命名习惯,表名都使用复数形式。Rails可以识别这些复数表名和控制器、模型、视图之间的关系。Id属于系统在表中查找数据所必须的主键,是整型,非空且自增的,user_name是用户的名字,email是用户的email地址,pay_type是用户付款的方式,shipped_at是餐厅送出商品的时间,也就是交易完成的时间。
接下来修改config目录下面的database.yml文件,实现系统功能时所要修改配置的地方仅此一处。修改后的结果如下所示:
development:
adapter:mysql
database:mydatabase
username:root
password:root
socket:/path/to/your/mysql.sock
其中development代表当前是处于开发模式中,database:mydatabase代表要连接的数据库名,username和password分别为连接数据库时所用到的用户名和密码。现在可以测试一下,打开命令行窗口输入rubyscript/server命令,然后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http://localhost:3000/order如图2所示。
图2listingorders的显示结果
在这里每条记录的修改、删除和详细信息的显示功能都有了,而且拥有了新增记录的功能。同理可以建立如下的几张表和对应的控制器。经过分析,系统现在需要一张商品表,一张用户表。商品表用来存放网站所拥有的商品,用户表用来存放本网站的合法使用用户。按照同样的步骤创建goods和users表。
goods表中存放原来选择的食物列表,在设计中没有使用blob类型的字段来存放真正的图片,如果这样做数据库的规模会非常庞大,随着图片上传的数量增大,数据库的性能就可能会直线下降。在表中image_url中存放的是图片的url地址,这个字段给ROR提供了一个图片地址的映射。当视图文件使用ERB和HTML语言填充页面时,获取图片是通过对image_url的引用来实现的。
2)生成应用模板
Rails提供了很多的帮助方法和工具,scaffold工具就提供了生成Controller(控制器)、Model(模型)和View(视图)的功能。
打开命令行窗口,进入应用程序目录,在其中输入rubyscript/generatescaffold控制器名,就会在views/控制器名目录下生成views模板,包括new.rhtml、list.rhtml、show.rhtml、edit.rhtml和_form.rhtml五个视图文件,分别为数据库表的增删改查页面。系统中所用到的模板包括user、order和good三个,为了区分管理员和用户的页面,把good的list视图又划分为list_admin.rhtml和list_user.rhtml,然后对这些视图文件进行编辑修改,来定制自己的模板,_form.rhtml中是定制提取表中数据列的格式。
3)商品管理的实现
图3是管理员登录时的界面。
图3商品管理页面
商品管理使用的Good_controller.rb中的部分代码如下:
classGoodController<ApplicationController
//声明GoodController继承//ApplicationController
before_filter:authorize
model:cart//声明包含cart模型类
attr_reader:name//声明name属性为可读
defindex
@good=Good.avaliable_items
end
defshow_admin//显示详细信息
@good=Good.find(params[:id])
end
defshow_user
@good=Good.find(params[:id])
end
defnew//新建商品项
@good=Good.new
end
defcreate//生成商品记录
@good=Good.new(params[:good])
if@good.save
flash[:notice]=''''食物记录已成功创建.''''
redirect_to:action=>''''list_admin''''
else
render:action=>''''new''''
end
@good=Good.find(params[:id])
end
defupdate//修改已选中的数据
@good=Good.find(params[:id])
if@good.update_attributes(params[:good])
flash[:notice]=''''食物记录已成功更新.''''
redirect_to:action=>''''show_admin'''',:id=>@good
else
render:action=>''''edit''''
end
end
defdestroy//删除数据
……
4)订单管理和查询
管理页面中的订单查询功能分为精确查找和模糊查找,精确查找是使用提交订单的用户名和送餐日期进行复合查询。模糊查找只使用用户名进行查询。
订单管理页面提供该管理员有关订单的详细信息,送货时间显示完成交易的最终时间,没有时间戳的订单表示没有送出商品,管理员只能对订单进行删除操作,用户在结帐页面中提交的订单信息最终会汇集这里。管理员可以对待发送商品的订单进行送货操作,这时会在订单的送货时间列中加上一个时间戳。
5)购物车的实现(略)
3结论
网络订餐系统的开发证明,使用ROR来开发一个中小型的Web应用是非常快速和便捷的,它和J2EEWeb应用开发框架相比,开发复杂程序大大减低,也不用处处使用xml语法来对应用进行配置;但ROR基于许多约定和习惯来生成框架,而且对数据库设计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一旦要在不符合约定和习惯的旧有系统上进行更新设计,会使其快速开发的效率受较大的影响,这是需要ROR后续版本开发注意的方面。
参考文献
篇8
相对于传统的课堂资源,这种资源更注重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学生的创新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性精神。善于捕捉、利用、整合这些课堂生成性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掀起的“波澜”,对于构建融洽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提升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合作质量,促进初中思品课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内涵的界定
生成的教学,是从生命层面来关照课堂,关照师生的课堂生命历程与生命质量,是关照一个“整体的人”的发展。学生在这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中,不止是经历着认知的发展,他的整个身心、他的整个生命都在经历一次全新的发展。这种发展应该是一种主动的发展,是在思想与思想的对话、思维与思维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情感与情感的交流中生成的。
课堂生成是指在师生互动、生本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三维教学目标得以达成;同时,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得以为教学的继续互动和目标的再生服务。
所谓“生成性资源”是相对于预设性教学资源而言的,是指在课堂教学情境中,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对话等活动,在共同思考与共同发展中产生的能够推动教学行进的各种教学条件和因素。如:学生课堂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包括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教师对思品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准确、及时地捕捉并对其加以合理利用,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使思品课堂不断涌现精彩、鲜活的画卷。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课堂生成理论来自国内独创,最早是叶澜教授提出来的,目的是突破传统教学“特殊认识活动论”的框架。她在一系列的有关新基础教育论文中,对课堂生成理论做了深入的阐述。早在1997年,她在《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文中指出,要“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在叶澜教授的倡导下,在新课程改革启动以后,“课堂生成”理论逐渐为广大教师所熟知,用理论指导课堂教学实践,并从最初接受新理论的激情逐渐回归理性,表现为从一开始的特别重视课堂的没有目标意识的即时生成,到重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重视课前的深入备课,重视实现教学目标的课堂生成。
生成性资源作为一种课堂动态教学师生真实体验过程中产生的课程资源,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教师要弹性设计教学计划,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为课堂生成性资源的生成留有足够的空间、时间,同时要注意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收集、整合和处理,在运用中加以升华,防止生成性资源流失。本课题研究将立足于初中思品政治课堂,着力通过挖掘、重组、提升、创新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探索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处理原则和处理策略,促进初中思品课堂的可持续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1、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立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师在努力开发教育内部资源的同时,研究师生互动、对话中产生的情景、问题,捕捉、收集、归纳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并尝试探索这些生成性资源的分类、运用和处理策略。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在积极的师生互动学会探究,培养他们的创造性精神,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同时构建融洽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提升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合作质量,让思品课堂更具有生命的活力。
思想品德课是人文学科,理所当然要凸现和张扬人文精神的学科特质。因而与其他学科相比,关注政治课堂生成性资源就显得尤其重要。另外,学生在学习政治的过程中,由于知识基础、思维能力的不同,会对所学的课程内容提出不同的看法,会有各种不同的反应。而学生在政治课堂中的各种状态和表现,都可以说是有现实价值或潜在价值的课程资源,因而具有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初中思品课堂生成性资源分类的研究。在各种不同的教学情境中,课堂动态生成教学资源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对这些资源多角度研究进行分类,将有利于我们全面、科学地认识和处理课堂的“生成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师生的可持续发展。
(2)初中思品课堂生成性资源利用原则的研究。要使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掌握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原则。面对教学中出现的纷繁复杂的生成性资源,教师应用心捕捉、慧眼识别,通过甄别和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同时,教师要善于对生成性资源进行“深加工”,避免对教学资源的表面化、形式化操作,防止其中蕴含的深层次价值被埋没或流失,使教学资源发挥最大的教学效能。
(3)初中思品课堂生成性资源处理策略的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生成性资源都是有效的,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足够的教学机智,掌握思想品德生成性资源的处理策略,凭借智慧去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高效进行。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法:我们将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来搜集、整理和运用与生成性教学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2、行动研究法:我们将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研究“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生成性资源处理策略”,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寻找“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生成性资源利用原则”,行动者参与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和应用有机地统一起来。
3、经验总结法:我们将主要对教育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概括,全面、深入、系统地揭示经验的实质,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找到可以运用和借鉴的规律性的东西。
六、课题最终成果表现形式
1、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
2、课堂教学和其他教育形式的观摩活动。
3、展示研究成果的论文、教育随笔、教育叙事、教育案例分析等。
4、整理活动档案(主要包括研究过程中积累的文字、数据、图片和录像资料等)。
七、课题实施的步骤
1、课题研究准备阶段:本阶段的研究内容及达成目标:课题申报表、课题研究方案。
2、课题研究第一阶段:本阶段的研究内容及达成目标:
篇9
监控信息分为事故、异常、越限、变位、告知五类。其中,事故信息1是由于电网故障、设备故障等,引起开关跳闸(包含人工操作的跳闸)、保护及安控装置动作出口跳合闸的信息以及影响全站安全运行的其他信息。主要包括:全站事故总信息;单元事故总信息;各类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动作出口信息;开关异常变位信息。事故信息是需要实时监控、立即处理的重要信息。
地区电网22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已全部实现了无人值守,设备发生故障或电网出现异常,异常及故障处置流程首先是由值班监控员发起的。值班监控员在监控系统收集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动作信息、开关变位信息等,通过这些事故信息以及伴生信号、异常信号、越限遥测等初步分析出可能的故障点及造成保护动作跳闸的原因,向值班调度员汇报。值班调度员根据汇报内容迅速做出响应稳定系统频率、电压,利用监控远方遥控操作及时恢复失电用户供电,在现场运维人员检查隔离故障设备后开展事故后恢复。
事故信息是调度员、监控员进行异常及故障处置的重要依据,对于事故信息的收集与判断分析将直接影响到调度员对于异常及故障的判断,也就直接影响到事故处理的响应速度以及对用户中断供电的恢复效率。所以,对于事故信息的收集与分析是正确且高效的进行事故处理的前提条件,目前的监控系统对事故信息的处置尚停留在SOE顺序记录的水平,即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依次弹出信息,而所做的处理也仅仅是按照五类信息将实时监控信息进行了分类,以便于监控员查看及汇总。而另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是目前的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种类繁多,按照各类型装置名称“花样繁多”显示的监控信息又需要监控员进行一层过滤处理。
目前的情况是,就算是较为简单的单一线路故障跳闸,遇到雷雨等恶劣天气,在大量刷屏的监控信息中不遗漏且快速的检索出关键跳闸信息汇报给调度,也足够考验监控员的眼里与耐力。如果是因为设备异常造成的较为复杂的越级跳闸,更需要在各分类信息中检索相关内容汇总后做出故障分析,这更是需要监控员相当的技术素质及运行经验。而设备事故,无论是单一跳闸还是较为简单的复事故,都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对触发条件及后果现象的分类、分析、筛选、汇总,总结出故障判断的规律性,将此流程化过程通过数据库处理技术在监控系统中进行初级的智能处置,将规律性的结论输出来帮助监控员进行分析判断,可有效的缓解值班监控员的工作压力,为智能化调度提供技术支持。
1、单一跳闸信息处置
对“事故”、“变位”、“异常”、“越限”信息进行检索和筛选,以“设备间隔”为关键字,汇总生成设备故障跳闸信息,并填充为固定格式输出。另一方面,与调度生产OMS管理系统接口,将跳闸信息以固定格式导入OMS系统。
典型信息格式:
日期 时间 变电站、电压等级、间隔、保护动作、重合闸动作,开关位置
举例:
① 35千伏、10千伏线路故障跳闸
事故信息:09-15 10:38 宿松变35kV程集305线路限时速断保护动作,重合闸重合成功,开关在合位。
异常信息:无
事故信息:10-02 01:27 横埠变10kV谋道08线路速断保护动作,重合闸重合不成功,开关在分位。
异常信息:“开关弹簧未储能”信号未复归
② 110千伏线路故障跳闸
事故信息:10-02 01:27 会宫变110千伏会横495线路距离Ⅰ段、零序Ⅰ段保护动作,重合闸重合不成功,开关在分位。
异常信息:横埠变110kV母线、35kVⅠ母、35kVⅡ母、10kVⅠ母、10kVⅡ母失压。
事故信息:10-02 01:27 会宫变110千伏会横495线路距离Ⅰ段、零序Ⅰ段保护动作,重合闸重合成功,开关在合位。
异常信息:横埠变10kVⅠ母线电压越下限。
③ 母差保护动作跳闸
事故信息:09-05 01:47 黎河变35千伏Ⅱ母母差保护动作,302、392、313、312、311开关在分位。
异常信息:黎河变35kVⅡ母线失压。
为便于事故信息按模板格式生成,也便于监控及调度对事故信息作出判断及处理,统一因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型号不同而带来的名称多样化的问题,保护动作名称按照以下统一的格式显示。
各种保护动作信息对应的触发条件,需参考保护整定时限、其他相关信息等。如系统不能自动获取或对生成结果有疑问的,可以针对性的提出释义。如35千伏、10千伏线路保护动作信息的释义见表格右侧。
根据设备的关联性、保护的配合要求,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检索,针对较为简单的综合性事故做出分析。出现故障时,定位故障设备,分析决策故障性质。
举例:安庆变35千伏Ⅰ母相关设备故障跳闸
设备名称:安庆变35千伏Ⅰ母线
保护配置:母差保护
包括间隔:301开关、303开关、304开关、306开关
其他:分段300开关(正常在分位)
电容器307开关(位置不确定)
接地变305开关(正常在冷备用)
1、母线故障
保护范围:35千伏Ⅰ母线所连接各间隔流变至母线范围内设备故障,母线包括母线压变及所变本体故障
注意事项:①单相接地,不反应为母差保护动作;②接地变305开关流变未接入母差保护。
表现特征:35千伏Ⅰ母线母差保护动作,35千伏Ⅰ母线所连接各间隔开关(运行状态)跳闸。
信息汇总:
①×-× ×:×,安庆变35千伏Ⅰ母线母差保护动作,301、303、304、306开关在分位,35千伏Ⅰ母线失电。
②初步判断为:安庆变35千伏Ⅰ母线所连接各间隔流变至母线范围内设备故障,母线包括母线压变及所变本体故障。
2、母线故障、母差保护拒动(或停运)
保护范围:35千伏Ⅰ母线所连接各间隔流变至母线范围内设备故障,母线包括母线压变及所变本体故障。
注意事项:①母差保护停运;②母差保护拒动;②单相接地,不反应为主变保护动作。
表现特征:#1主变低后备保护动作,#1主变低压侧301开关跳闸。
信息汇总:
①×-× ×:×,安庆变#1主变低后备保护动作,301开关在分位,35千伏Ⅰ母线失电;
②35千伏Ⅰ母母差保护停运;
③初步判断为:安庆变35千伏Ⅰ母线所连接各间隔流变至母线范围内设备故障,母线包括母线压变及所变本体故障。
3、线路保护动作、开关拒动
保护范围:35千伏Ⅰ母线所连接各间隔设备本体故障,间隔设备保护动作但开关拒分,主变后备保护越级跳闸切断故障电流
注意事项:因线路配置多段电流保护,可能反应为多段电流保护动作信息
表现特征:35千伏Ⅰ母线所连接间隔保护动作,间隔开关在合位;#1主变低后备保护动作,#1主变低压侧301开关跳闸
信息汇总:
①×-× ×:×,安庆变35千伏活塞306线路速断保护动作、限时速断保护动作,306开关在合位;
②×-× ×:×,安庆变#1主变低后备保护动作,301开关在分位,35千伏Ⅰ母线失电;
③初步判断为:35千伏活塞306线路故障,306线路保护动作、开关拒动;#1主变低后备保护动作,越级跳闸造成35千伏Ⅰ母失电。
4、线路故障、线路保护拒动
保护范围:35千伏Ⅰ母线所连接各间隔设备故障、保护拒动,主变后备保护越级跳闸切断故障电流
注意事项:无间隔设备保护动作信息,应伴随间隔设备保护异常信息
表现特征:35千伏Ⅰ母线所连接间隔保护异常;#1主变低后备保护动作,#1主变低压侧301开关跳闸
信息汇总:
① ×-× ×:×,安庆变35千伏活塞306线路保护装置故障
② ×-× ×:×,安庆变#1主变低后备保护动作,301开关在分位,35千伏Ⅰ母线失电;
③ 初步判断为:35千伏活塞306线路故障,306线路保护因故障拒动;#1主变低后备保护动作,越级跳闸造成35千伏Ⅰ母失电。
5、装置整定错误或本体故障
保护范围:35千伏Ⅰ母线所连接各间隔设备故障、保护动作开关跳闸,主变后备保护越级跳闸。
注意事项:各级保护之间因整定有误或装置本体原因配合适当,可能同时伴随线路开关重合闸动作信息。
表现特征:35千伏Ⅰ母线所连接间隔设备保护动作,间隔开关跳闸;#1主变低后备保护动作,#1主变低压侧301开关跳闸。
信息汇总:
① ×-× ×:×,安庆变35千伏活塞306线路限时速断保护动作,重合闸重合成功,306开关在合位;
(×-× ×:×,安庆变35千伏活塞306线路限时速断保护动作,重合闸重合不成功,306开关在分位;)
② ×-× ×:×,安庆变#1主变低后备保护动作,301开关在分位,35千伏Ⅰ母线失电;
③ 初步判断为:35千伏活塞306线路瞬时性故障,#1主变低后备保护同时动作越级跳闸造成35千伏Ⅰ母失电;#1主变低后备保护与活塞306线路保护定值配合不当失去选择性,或保护装置异常造成越级跳闸。
(35千伏活塞306线路永久性故障,#1主变低后备保护同时动作越级跳闸造成35千伏Ⅰ母失电;#1主变低后备保护与活塞306线路保护定值配合不当失去选择性,或保护装置异常造成越级跳闸。)
参考文献
篇10
为了保障研究结果的现实意义和外部效度,研究选择自然实地实验3,即在场景实验的基础上结合了随机化和真实性,受试者在不知道被实验的情况下从事行为决策,避免了其他实验类型的伴随问题,与自然生成数据具有同等的接近现实性,而非实验室实验的方法4。考虑到任何实务中的个体明显意识到自己被调查时,其行为表现可能与现实世界中的行为表现不同,因此选择将该实验嵌入在一项财务咨询公司为其客户提供的预算管理咨询服务活动中,被试人对研究内容并不知情,实验组(高估组)和对照组(未高估组)由实验结果自然产生。
样本选择和数据采集的具体方法如下:实验设计严格根据自然实地实验的六个关键因素设计。课题组与国内某较大规模的财务咨询公司5合作,借助该咨询公司对其客户实施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成熟度测评”活动,观察实验对象,采集实验数据。咨询公司从客户数据库中选出87家预算管理实施时间在两年以上的企业,负责该预算咨询项目的项目经理向这些企业预算管理人员发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成熟度测评”邀约,为每一家参与调查的企业免费咨询服务—出具《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成熟度测评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其在所有参与企业中的排名、测评等级、现阶段问题及提升建议。由于咨询公司提供免费咨询服务,激发了大多数企业的参与热情,最终有68家企业预算管理人员同意接受咨询师访谈及提供测评数据。其中,56家企业的调查数据(以结构化问卷的形式采集)在规定的时间内主动提交,有12家企业经过联络员催促后在规定截止时间后的一个月之内提交了调查数据,有1家样本公司管理评价者未给出“自我评价”的信息,该样本被剔除,剩余67个样本。
2.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是调查中国企业预算管理人员在对企业预算管理成熟度评价时的态度,即预算管理评价者是否会高估企业预算管理水平,并探求和比较高估组及未高估组的样本组间在被试人过度自信特征、产权性质、企业预算管理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差异。为此实验要求被试者提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成熟度测评模型所要求的99项企业预算管理实践活动的实现情况,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综合评价以及被试人工作年限、岗位、职位等基本信息。
3.实验过程
实验在合作的财务咨询公司进行,参与者为接受实验邀约样本企业预算管理相关人员和财务咨询公司中负责每个样本企业预算咨询的项目经理或核心咨询师。其中咨询师担任实验的“联络员”,每一个样本公司的实验均由咨询师和样本企业预算管理评价者完成。
首先,为了保障实验结果、如实反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实际情况,研究人员对每个客户联络人进行现场培训和电话会议培训,对需要被试人提供的每一个预算管理实践题项进行详细解释,确保咨询师对所需填写的题项不存在理解上的障碍。
其次,将企业评价者需要填写的信息以问卷的形式发放给咨询师,请被调查企业的咨询师根据自己对企业预算管理实际情况的了解作出判断,并反馈给课题组,然后再将问卷发给被调查企业的评价者。评价者对问卷的填写是其日常专业学习和经验的自然延伸。在此期间通过电话、网络平台跟进问卷。收回被调查企业填写的问卷后,笔者对企业评价者与咨询师提供的信息进行一一核对,并就不一致的情况再次与咨询师确认,最终由咨询师与被调查单位评价者讨论确定最终选项。
最后,根据企业评价者填写的信息,运用CBMM模型测试出其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实际成熟度,并出具《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成熟度测评报告》。研究人员对比被试人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成熟度自我评价与其实际等级就样本企业进行分组,如果前者高于后者,则为高估组,否则为未高估组。通过讨论高估组与未高估组之间在评价者过度自信特征、产权性质、企业预算管理实际情况等方面的差异检验本文假设。
(二)研究模型与变量定义
为检验本文假设,设定了如下模型。
篇11
该课题旨在通过整合各方优势资源,通过严谨有序的调研、论证、资料分析、实验等课题研究过程,和广大学校共同探索新世纪学校发展之路;同时,将契合学校发展之需,有的放矢地开展有针对性的、个别化的干预研究和个性指导;并通过定期的课题交流活动和制度化的信息分享工作,为广大学校的发展建立一个教育思想传播、经验交流、实践探索的公共社区。
二、 研究的预期目标
“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将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引,以“严谨求实、探索创新、分享争鸣”为特色,以“打造名校、培育名师;创建一流学术社区、塑造未来教育家”为目标,汇集当代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精粹,以迅捷的速度、便捷的方式传播国内外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和信息以及来自教育实践中的典型案例,使教育理论研究与一线实践深度结合,为适应新世纪发展的学校建设提供理念、方法和操作手段的咨询和指导,提高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致力于帮助每一所学校,每一位追求进步、渴望提高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校长、教师和学生获得持久的成功。
具体而言,预期达到如下目标:
1、 促进学校管理者教育观念和管理能力的专业化发展;
2、 改善学校管理,创建新时期下学习型的学校组织;
3、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与个人素质,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
4、 提高学校、教师教科研能力,完善学校教科研制度;
5、 总结并提升优秀经验,树立学校品牌;
6、 增进与专家、同行间的交流,构建一流的、具有广泛影响、独具特色的学术社区。
三、 研究内容
“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将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一系列研究:
1、 学校办学特色:真正的名校并不依托于外在,而是依托于其内在丰富且深刻的思想追求与精神传统。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灵魂的体现,它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和规模。“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研究拟将通过全面的调研和剖析,和学校一起探索、建设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并基于此构建学校的发展规划。
2、 学校管理:优质的管理是学校办学理念得以贯彻落实、教师队伍得以建设、教育教学水平得以提高的关键因素。学习型组织是近年来国际流行的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它强调员工改善心智模式、形成共同愿景、构建学习团队、不断自我超越,在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引领下促进组织的发展。“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研究拟将以学习型组织的管理思想为先导,在学校管理中增进教师民主参与和自主发展的权利和空间,改善学校管理,尝试创建新时期下学习型的学校组织。
3、 学校教科研: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为此,“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研究拟将以调研、座谈的方式,结合学校办学特色的需要,剖析学校已有的教科研工作,并提出改进建议。同时,以干预研究的方式,切实培养学校、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完善学校的教科研制度。
4、 课程实施与建设:随着课程结构的调整和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的提出,新课程从一个全新的高度将课程实施与建设地纳入到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中。为此,“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研究拟将通过总结、借鉴国外有关课程实施与建设的研究成果和优秀经验,帮助学校充分挖掘学校、社会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努力实现高质量实施国家、地方课程的同时,形成反映时代特色的、灵活多样的“国家、地方、学校”三位一体的学校课程体系。
5、 教师专业化发展:每一次划时代的教育改革,都必须依据教师这支队伍来实现。因此,教师专业化发展永远是教育研究中最为热点的研究课题。“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研究拟将依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分析新时期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要素、影响因素,并通过干预研究的方法,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策略和方法,为打造名校培养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
6、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堂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为此,“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研究拟将通过前期调研和现场评估,分析学科教师课堂教学的现状,并结合教师专业化发展及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在干预研究中促进各学科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7、 学生发展:学生的发展状况最终反映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及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研究拟将通过前期调研,结合学校办学特色的需要,通过相关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等干预研究,共同探讨和完善新时期下促进学生有效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并将之纳入规范化的学校管理体系和运作之中。
8、 信息技术:以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工具,信息技术素养不仅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也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为此,“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研究拟将在国外大量先进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和学校一起探索如何避免简单、误用的“电灌”现象,而将现代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进行科学、有效的整合,在促进课堂教学效益提高的同时,促进学生、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
9、 家校与社区协同教育:教育是关系国计民生和需要整个社会参与的大事。因此,新时代要求学校走出象牙塔,注意吸纳家长、社区及其他社会人士的意见、要求和建议,在与外界的良性互动中不断发展。“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研究拟将在调研和座谈的基础上,分析该校协同教育的现状,并挖掘可能的家长及社区教育资源优势,结合国内外的优秀经验和研究成果,设计、规划新时期下家校与社区协同教育的新模式、新思路。
四、 研究方法与过程
针对本课题研究的各项内容,“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研究拟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开展研究,促进学校的专业化发展。研究拟分为前期调研、干预研究、成果展示三个阶段,以确保实验学校能够在研究过程中获得最大化的专业支持。
在各个研究阶段,“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的研究方式主要遵循“标准模版+个案研究”的原则。即,通过科学、标准的研究程序,在前期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关于各研究内容开展研究的标准模版,以确保研究在不同实验学校进行的科学性与标准化;同时,在模版中留有适应不同学校发展需求的选择与调整空间,根据学校发展的需求,无论在前期调研,还是干预研究、成果展示阶段,开展个案研究。
(一)前期调研
根据课题实验校的要求,课题组专家将以问卷调查、访谈、座谈、资料分析、现场观察、情境测验等不同的方式,围绕“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研究的内容,深入课题实验校展开前期调研。调研的目的,主要是收集有关信息和数据,并结合课题实验校的具体需求和现实条件,给出详细且有针对性的诊断评估报告。
根据课题实验校的要求,诊断评估报告可以是围绕学校发展形成的全方位报告,也可以是围绕某一内容形成的专题性报告。报告中还包括相对应的学校发展建议,供学校制定下一步发展计划时参照。发展建议应具有可操作性,并应反映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
各研究内容的调研方案及工具另见研究细案。根据课题实验校的不同要求,细案中的相关内容可做适当调整。
(二)干预研究
干预研究主要是指根据课题实验校的要求,在对学校发展诊断评估的基础上,课题组专家有针对性地、个别化地制定干预计划,并根据干预计划以课题研讨、现场指导、在线交流、模拟训练、实验基地、校际协作、挂职流动等不同的方式,提供相应的咨询、指导、培训等专业支持服务,并以内部通讯、期刊杂志、图书资料、光盘录象、会议纪要等不同的方式,提供各类研究动态、优秀实践经验、国内外专题研讨、专题培训等信息服务,帮助学校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在干预研究中,课题组专家主要负责制定干预计划,为计划的实施提供专业支持,监督并随时调控计划的执行情况,评估计划的实施效果等专业指导环节。
干预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不是强化或形成学校对专家的依赖,而是通过寻找并激发学校内在的发展动力,帮助学校建立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即帮助学校建立自身的“造血”机制,从而使学校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自主权。
各研究内容的干预研究方案另见研究细案。根据课题实验校的不同要求,细案中的相关内容可做适当调整。
(三)成果展示
“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组将整合已有的资源优势,跟进课题研究的进程和课题实验校的发展状况,定期、不定期地组织系列学术研讨和课题实验校自助交流活动,通过展示各项课题研究的成果与进展,创设信息高度集中的合作交流平台和一流的、独具特色的学术研讨社区。成果展示的目的,旨在争取更多的社会理解和专业支持与参与,从而增强“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持久的生命力,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为“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实验校创建“新时期,新教育”的品牌创造条件,进而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
成果展示的主要方式有:
以年会的方式,每年定期召开一次“新世纪学校发展”大型研讨会,内容包括:
对一所课题实验校进行全方位或专题性诊断评估;
围绕诊断评估专题,遍邀国内外教育名家针对最新教育学术进展进行专题报告;
获得理事课题实验校荣誉的学校优先。
每两年举办一次“新世纪学校发展”国际研讨会,内容包括:
聚集国内外教育界学术权威、教育行政官员、媒体精英和知名校长等人士,交流不同国家学校发展动态和趋势,研讨热点问题,探求学校发展最佳途径,促进学校向多元化、信息化和全球化发展,促进校长进一步提高专业化水平。
分专题,每两年进行一次阶段性研究成果交流与评比。评比结果将专门结集出版。
把握改革动态,不定期举办有关“新课程与学校发展”的专题讲座或培训。
推荐课题实验校的研究成果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之光明网》、《新课程》、《学科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素质教育大参考》、《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数学教师》等核心教育期刊、杂志和媒体上公开发表。
此外,“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研究还将根据课题实验校的实际需要,支持课题实验校在当地发起校长沙龙、校长论坛、举办课题研讨、校际互访、送教育下乡、论文评比、教学大赛、信息技术培训等丰富多彩的课题实验校自助交流活动,并提供必要的策划、组织和学术报告等专业支持。随着课题研究的逐步深入,“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研究还拟将编辑出版“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组丛书,收录课题实验校的优秀学术论文、学校管理案例、校长访谈、“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组活动选集等精华内容,并请教育名家、名师予以点评。
五、 研究课题成员
“新世纪学校发展”研究课题成员主要由专家组和课题实验校构成,还可酌情包括一些个人成员。
1、“新世纪学校发展”专家组:
主要包括来自全国十五所高校中教育部下设的各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以及各高校、科研机构中教育管理、教育与心理、课程与教学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一批全国知名的名校校长。
其中,专家组核心成员全程参与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制和实施工作,现均为各课程改革综合项目组或学科标准研制组的负责人或核心成员,对于把握新课程理念及国内外教育发展动态有着深刻的见解。
2、“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实验校:
为确保课题实验校在当地的“品牌”形象,同时为促进课题实验校在当地形成专业互助团队,建立可持续的内在发展机制,原则上每地级市3-5所实验校。
3、“新世纪学校发展”个人课题组成员:
除学校以外,可酌情考虑一些有志于以教育事业为己任的学校校长个人、有潜质的学校学科骨干教师,以及部分致力于教育研究的地方学科教研员、教师进修学校教师等,以“个人课题组成员”的身份参加。
所有的课题实验校和个人课题组成员,原则上必须经过课题申报程序,经“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批准,正式颁发项目通知书。之后,实验校或个人成员将享受课题组成员相应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六、 课题实验校和个人成员的权利与义务
1、权利:
课题实验校和个人成员均可享有本课题研究的所有内部资料和信息,并分享本课题组的各项研究成果。此外,课题实验校有权参与本课题的各项研究,并获得相应的专业支持;个人成员主要参加面向个体的专业化培训、教科研指导、学术交流等专业服务。具体权利如下:
享有“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提供的各类诸如在线交流、内部通讯、研究资料、会议纪要、图书资料信息,以及校际参观、与国际国内名校名师互访、评优活动等系列综合;
优先参与“新世纪学校发展”课题组织的各项交流、研讨活动,包括考察互访、专题培训、课题研讨、现场观摩、模拟训练、校际协作、挂职流动、教学互助、评优竞赛等,获得理念提升、方法引领,增进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篇12
电气工程课程专业性强,理论基础和课程的承接性要求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讲授为中心”,学生一味地被动接受,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教学效果收效甚微。改变传统电气工程课程,特别是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经过短暂学习后,能掌握专业的基本知识,使之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为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1]。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以及培养学生具备结合实际具体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整体把握和指导,将认知、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强调学生以主动学习为主,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让学生对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解剖和总结[2]。以案例教学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恰能偶体现这种“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3]。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案例教学法有很多优点,如鼓励学员独立思考;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是真实存在的,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重视双向交流。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很多。首先,案例教学法鼓励学员独立思考。案例教学是要自己去思考、去创造,使得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而且案例教学的稍后阶段是每位学生都要就自己和他人的方案发表见解。在这种经验的交流下,既可取长补短、促进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也可以起到一种激励的效果。其次,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是真实存在的,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案例所描述的事件大多是真实的,且没有编写者的评论和分析,其案例的真实性决定了案例教学的真实性。而对案例进行分析、解决的过程很是复杂,这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应需有审时度势、决策果断、权衡应变之能。同时,案例教学的实施,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灵活的技巧来处理。最重要的是,案例教学法重视双向交流。在案例教学中,学员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再查阅各种他认为有关的理论知识.这在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熟练掌握这些理论知识后,他还要经过缜密地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能力可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同时他的答案随时由教师给以指导,促使教师加深对问题的思考,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从而双向的教学形式使得教师也需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案例导向分析
下面以继电保护课程为例,分析案例导向教学的几个关键环节。
1.案例的导读。所谓的案例导读,就是编写好上课所要讲授的案例课件,提出一些要求,比如:相关教材的内容、有关知识点、存在的疑问、达到的目的等,让学生在上课听讲案例时,能够更容易的理解知识点,引导学生判断、学习与思考。
2.课堂的研讨。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的基础上,进入课堂研讨。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可以通过分小组讨论或全班座谈讨论案例的方式,让学生把不同的想法和观点阐述出来,大家可以在这些观点的比较和思考中,得到启发,从而达到解答案例的目的。
3.理论的升华。对案例的导读和课堂的研讨,教师对案例中所反映的相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和讲解,并做出理论总结和归纳。由此,可通过实践说明理论,达到理论升华。
4.实践的引申。学生在通过案例教学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理论学会举一反三,理解相似知识点。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对探讨继电保护研究方案有很大帮助,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以上环节中,第一、二、四个环节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重在引导,第三个环节,教师是主体。在案例分析中,应尽量少给学生提示,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能力,适当鼓励学生深入思考,注重课堂内容的开发性,教师在讲解案例时,应注意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对不同分析结果进行充分验证。
三、案例分析
以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下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保护为例,分析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首先,进行案例导读。在编写课件时,先介绍小接地电流系统的分类、小接地电流系统对保护的要求,再通过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等效网络图和相量图,分析其发生故障的特点,并提出疑问,如:为什么非故障相电压升高■倍,而零序电压升高为相电压。然后引出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接着,进行课堂研讨。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其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的特点,消弧线圈的作用及消弧线圈的三种补偿方式的优缺点比较,得出最合适的补偿方法。然后,进行理论升华。老师通过对学生的讨论发现,学生对选择消弧线圈的三种补偿方式的理解不够深。因此,需重点讲解消弧线圈的补偿方式,并做出总结:完全补偿从实际运行来看,电感和三相对地电容对50Hz交流产生串联谐振,正常运行时在电源中性点对地之间有电压偏移就会产生串联谐振,线路产生很高的谐振过电压;欠补偿时,当系统运行方式变化时,如某个元件被切除,其电容电流会减小,可能会出现电感电流和电容电流相等而引起的过电压;过补偿时,补偿后的残余电流是电感性的,不会引起串联谐振的过电压问题。最后,进行实践的引申。学生可以用类似的讨论方式,理解其他相似知识点,如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构成。
案例教学在电气工程课程中的应用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艺术性,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且案例教学在电气工程课程中的应用缩短了教学情境与电网实际情境的差距,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在教学实践中,案例导向法对的应用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不仅需具有专业知识以及丰富的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还必须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并能够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控制课堂节奏等技巧。其次,在课堂教学前学生需要花费较大精力查阅资料,教师就需要提供更多的网络资源、图书资源等。此外,目前国内缺乏一套比较完整的评价考核体系来适应教学的需要,因此,以案例教学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电气工程教学中的应用尚需进一步探索。我们将在工作中不断充实、完善,提高教学质量。
⒖嘉南祝
篇13
Keywords: electric communication, carrier, reliability
中图分类号:TN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电力线通信技术(Power Line Communication)简称PLC,是利用电力线传输数据和话音信号的一种通信方式。在实际信道传输数字信号时,由于信道的传输特性不理想及加性噪声的影响,接收的信号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错误。通过对目前比较常用的载波通信方法进行比较,进而为通信信道编码提供研究基础,根据电力线系统设计的具体环境情况进行选取,并对低压电力线设计方法加以改进,以达到对低压电力线上数据传输进行差错控制的目的。在编码方法的基础上搭建基于RISE3201低压电力线数据通信硬件和软件部分。
1.编码方法
在低压电力线数字信号传输中,由于信道不理想以及加性噪声的影响,传输信号码元波形会变坏,造成接收端错误判决。为了尽量减小数字通信中信息码元差错概率,应合理设计基带信号并采用均衡技术以减小信道线性畸变引起码间干扰(乘性干扰)。对于由信道噪声引起的加性干扰,应考虑采取加大发送功率、适当选择调制解调方式等措施。但是,随着现在数字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传输速率的不断提高,对信息码元差错概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信道带宽和发送功率受到限制,此时就需要采用信道编码,又称差错控制技术。
2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设计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电力载波模块使用PLC调制解调器连接到电力线,进行信息交换。
3 .硬件设计
本系统的核心是RISE3201,该芯片是一种智能控制网络的单片系统芯片(SoC),它利用分布最广的低压电力线作为通信媒介,实现数据传输及网络控制等功能。可广泛应用于远程抄表和负荷管理、工业自动化控制、安防系统、交通运输自动化、家庭智能化等领域。RISE3201的设计符合EIA-709.1、EIA-709.2等国际标准。但要实现通信还需增加电路,如耦合电路、实现滤波、功率放大功能的发送电路、实现滤波作用的接收电路等。如图2所示。
3.1 发送电路
发送电路的功能是把经调制并按一定协议打包的信号发射到电力线上。由于芯片输出的载波信号达不到功率要求,所以需先经过功率驱动。系统处于发射状态时,COMM MCU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频点以使发送的信号衰减最小。发送电路如图3所示。发送部分的作用是对RISE3201输出的载波调制信号进行滤波、功率放大,从而将处理后的信号以较高的效率传输到低压电力线上。
3.2 接收电路
载波信号经过耦合电路、载波接收电路进入RISE3201.接收电路配合RISE3201内嵌的BPSK及DSP模块,检测并在接收链上消除脉冲噪音,高级的信道获取算法保证信号低于噪音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取信号。而芯片内嵌的自动增益控制划分成模拟域和数字域,使RISE3201芯片能够在很宽的范围调整接收信号电平,如图4所示。
3.3 耦合电路
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路元件或电网络的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紧密配合与相互影响,并通过相互作用从一侧向另一侧传输能量的现象。耦合电路就是指参与耦合过程的电路。从电路来说,总是可以区分为驱动的源和被驱动的负载。如果负载电 容比较大,驱动电路要把电容充电、放电,才能完成信号的跳变,在上升沿比较陡峭的时候,电流比较大,这样驱动的电流就会吸收很大的电源电流,由于电路中的电感,电阻(特别是芯片管脚上的电感,会产生反弹),这种电流相对于正常情况来说实际上就是一种噪声,会影响前级的正常工作,这就是耦合。
耦合单元是载波信号的输出和输入通道,当RISE3201处于发送状态时,耦合单元将RISE3201产生的高频载波信号送入低压电力线上进行传输;当RISE3201处于接收状态时,耦合单元在电力线上提取高频载波信号以便进行解调,同时阻止电力线的工频电流进入通信终端。
4.软件设计
PC机通过串口发送数据到Modem,Modem将数据进行扩频调制,经数据输出口发射出去,再经的发送电路功率放大后,经耦合电路发送到电力线上;接收端则是有耦合电路提取载波信号,输入到Modem的数据输入口,由Modem完成解调解扩后,通过串口上传至PC机。软件设计流程如图5所示。
5.结语:
总之在多种场合使用的低速(1200bps以下)电力载波已很普遍。利用输电线路作为信号的传输媒介,人们利用电力线可以传输电话、电报、远动、数据和远方保护信号等。由于电力线机械强度高,可靠性好,不需要线路的基础建设投资和日常的维护费用,因此PLC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在电力系统的调度通信、生产指挥、行政业务通信以及各种信息传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