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师德教育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首先,“双重人格”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些教师对别人的要求是马列主义,对自己的要求却是个人主义,要求学生爱国、爱社会主义,自己却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他们的这些行为极大地动摇了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其次,拜金主义现象还比较严重。有的教师不好好上课,却热衷于给学生上“家教”,而且收费不菲;有的教师通过学生或家长推销各种商品,将师生间的纯洁关系变成了裸的金钱关系。最后是缺乏职业自尊。有些教师这山望着那山高,心理不平衡,这样的教师是不可能认真钻研业务、从而完成教书育人工作的。
篇2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对金钱趋之若骛。人们总以一种功利的眼光看问题、做事情,而教师没有。“师德”这个涵养了我们情操品格的道德修养,让我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地静心凝神耕耘在三尺讲台,用粉笔写下真理擦去功利,用师爱肥沃着期待开花结果的桃李之园。回顾自己三十年的教育生涯,教室六十平米、讲台三尺、墨绿如洗的黑板一块、办公桌一张,空间如此的有限,但我引领着学生时而游戏在数字的揭秘中,时而游弋在数理海洋里,时而奋笔尽智在赛场上……享受着教学相长、师生同乐的无限情趣;更收获着那时时围在那张办公桌前,师生的侃侃相谈中,桃李们开花结果的喜悦;也演绎了三十年前志愿上写下的“师范”两字意蕴深厚的内在,并将它融入血脉用三十年的光阴践行着“师:桃李之师,范:德之典范”。
一、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的确,要想使学生有健全的人格,教师就必须先拥有完善的自我。无论教师自觉不自觉,或说情愿不情愿,教师的思想、感情、品德、意志,会影响学生;教师的日常言行,甚至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也在不知不觉中被学生观察和效仿。更何况少年儿童的模仿性又强,此所谓"润物细无声",这便是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小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小学阶段学生明辨是非能力差,教师的品德人格对学生的影响就尤为重要。所以,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必须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以高尚的品格感染学生,以整洁的仪表影响学生,以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以完善尽美的人格教化、默化学生。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学生会因为亲其师而信其道,进而乐其道,那么教育会收到“其身正,不令而行”效果。这德之典范付诸教育实践,增强了我们教育工作的使命感,让教师的生命多了份神圣。使命和生命同行,护航着学生顺利地成长,成长为身心健康之人,成为建设社会的有用之才。这正是对我们教师人格魅力的诠释。
伟大的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过:“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我们的教学是要采取经师和人师二者合一的。每个教科学知识的人,他就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模范人物。”古人也说“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即教师须德才兼备,智慧如泉水喷涌,道德、言行可以作别人的榜样。他们都在强调着人师在道德、言行上的模范、榜样作用,可见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有效教育的基石 。
二、用爱来感化教育学生
教师,是一个平凡而神圣的职业,它的平凡是一生只用一支粉笔做道具,一遍一遍演绎着相同的故事,它的神圣是不但在讲清辨明创造世界的人、事、理,还在培养出能创造世界未来的人才。义不容辞的责任感、使命感,让身为教师的我们,力行着歌德的话――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爱与责任融入我们教师的血液,成了我们教师的天性,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就是浸透着这爱与责任的教育。也许大家都与我有类似的经历:当我们精心备好课,激情满怀讲授时,却有搅扰教学思路的应和声。当我们忘我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时,却发现个性执拗的依然我行我素。有时唐突的言语和鲁莽的表现,欠理性和沉稳的行为……令你应接不暇。事实上,凡此种种只要我们用宽容、理解、尊重、关爱的心态去对待,你会发现,这正是他们成长中渴望被关注、被关心、被呵护的表现。他们渴望着你关注的视线,企盼着你关爱的神情,在意你关怀的言语。只是他们这独特的方式有点另类罢了。如若身为教师的你忽略了表象背后的本质,纵然你有高深的学识,耀眼的才华,在他们心中你也被锁定为一个大大的叉。而化解这些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你的爱心,找到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方式方法,找准切入时机,对症下药、诲人不倦、正确引导,那么上述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症结会随着我们细致入微、和风细雨的工作而春风化雨般解开。
师爱,师德之魂。它是正能量的积极的爱,是智慧的爱。师爱会让我们的工作--为世界未来培育出能创造的人才--如虎添翼。
篇3
二是教师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质,而教育学生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品质的缺乏轻者对学生恶语中伤,重者对学生体罚。
三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缺少爱心,不会关爱学生。
面对新的情况,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怎样树立新时期的师德形象,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我想讲以下几点:
一 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
篇4
当前,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有悖师德的现象屡禁不止,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教师良好的整体形象。例如:有的教师急于求成,往往口不择言,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因做错题而罚抄卷子,迟到就罚大扫除等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不公平地看待学生,把学生清晰地分为三六九等,做不到一视同仁。对优等生“笑脸相迎”,对后进生“横眉立目”,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追逐短期效益,盲目地乱办班,乱收费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我认为导致师德失范现象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教育理念陈旧,其理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框架里,单一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而忽视了学生人格培养,没有注重心灵的沟通。
二是教师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质,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心理品质的缺乏轻者对学生恶语中伤,重者对学生体罚。
三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缺少爱心,少关爱学生或不关爱学生。
四是教育机制不健全,好多学校仍以应试成绩为核心,教师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延缓了师德建设的进程,新的教育理念未能形成,部分陈朽的教育理念决定了师德教育的滞后。
面对种种现状,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怎样树立新时期的师德形象,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我觉得应该从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我觉得教书育人不可只教书而不育人。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习惯于只看眼前,不顾将来,以剥夺学生个性为代价换取教师的师道尊严,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过分苛求学生的成绩,换取暂时的高分。我校有一位因教学成绩优秀而知名的教师,他有一套成功的应试方法,他所带的学生在全市前2000名中比重很大,很多家长为了能使自己的孩子到他的班曾不惜一切代价,最后几乎都让自己的孩子实现了他们的大学梦想,可是到了大学后,因为习惯了应试,面对大学的开放式教学论文环境,全然不能适应,不仅学习成绩下降,而且不同程度的患有心理疾病。这位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关注点仅仅停留在了应试上,忽视了学生全面的健康发展,教育理念的落后导致教学论文盲点的产生。众所周知,爱迪生七岁上学,因成绩差退学,爱因斯坦两岁说话,上学智力迟钝,德国诗人海涅是尽人皆知的后进生,普京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而现在却成为力挽俄罗斯经济大滑坡的总统。事实表明,学习成绩与创造力无明显的关系。创造力有早晚,先后之分,越是有个性的人,创造力越突出,个性是创造的前提,把个性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财富来加以接受,对不同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这样,我们也就不会再按成绩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老师眼中也就不会再有优差生,只有差异。
二是要以身示范,情感育人。搞教育不能搞跟风走,发扬形式主义,这也是一种不理智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因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其阶段性,不能强求一致,无法整齐划一。而真正能够给学生以伟大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细节。本学期,我们学校一位教师外出学习,教务主任安排我带一周的课,对所带班的学生很多教师得出以下的结论:“上课焉,下课欢,不打不闹不是这个班。”为此我精心地准备了每一堂课,课堂上,先与学生进行沟通,问问他们想听什么,怎么讲才能调动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让每一个学生都对学数学有了新的认识,一周后,他们强烈要求我再给他们带几节课,如果说我受同学欢迎,其实并没有什么,也许就是我从不训斥学生,总是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真诚地赏识他们,真正的去关心他们。我们的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的教师责任心都很强,然而,仅仅有责任心是不够的,应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去面对学生之间出现的各种成长现象。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言行往往就是道德的标准。一个好的教师,在学生眼中就是智慧的象征、人格的象征,可以说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每时每刻都在感染、熏陶和影响学生。有人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起着耳濡目染的作用,学生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长,甚至影响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篇5
这恰恰是在社会的浮躁心态之下,对急功近利的教育心理所开出的一剂良方。我们的很多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的教师,在社会、家长对学校、对教师的评判机制的双重挤压下,不惜挥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违背教育的基本原则,加班加点,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机器,甚至在“恨铁不成钢”的传统心态下,无所不用其极,忽视学生作为独立的生命的存在,导致了学生的畸形发展,甚至主体人格的失落。湖北的那位13岁考上某名牌大学的学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无沉痛地说,恨不得一刀把兼有教师与父亲双重身份的启蒙者捅了,因为在教育的高压之下,他没有了自己宝贵的童年啊!我们的所谓“神童”在跨入高校的大门之后,因为不适应生存环境,缺乏必要的生活能力,而被退回,甚至引发人生悲剧的事还少吗?最近,郑州17岁的中学生弑母,合肥17岁的中学生将同学毁容,北京育英中学高三学生裸身跳楼等,一桩桩,一件件,无不极大地刺激着人们敏感的神经,让人们在沉痛之余深刻地反思。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作为职业的教育者,我们的教师不应更深刻地反思吗?当我们的教育变成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遏制,甚至是摧残的时候,在学生的心目之中我们还有何师德可言!以人为本的教育不仅需要我们把学生当作独立的、平等的生命个体去对待,还要我们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与他们和谐、融洽地相处,自由、平等地对话,以礼相待,坦诚相见,给他们一片驰骋想象的天空、释放心灵的热土、施展才华的舞台。给每一个孩子以生存、发展的空间,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这是教育的归宿,也是师德教育的根本归宿。
为人师表是师德教育的根本内涵
为人师表,是全社会对教师角色的共同期待,也是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一个教师只有真正地做到了为人师表,才能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得到学生的由衷敬仰,一个具有高尚的师德的人,才可能成为为人师表的人。但为人师表从来就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包含了许多具体特质的系统工程。教师是以传授知识、传承文明为职业的,教师的劳动过程是掌握了一定的文化技能的人与正在掌握文化技能的人的相互作用过程,教师劳动的基本手段是知识与技能,但是由于人的思想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已不仅仅停留于作坊式的你传我受,而必须倾注教师的全部知识、智慧、才能、情感、意志。教师的一切行为、气质、素养,甚至仪表都将对学生的学业、德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话就是真理,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准则,教师是智慧的象征、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道德魅力与精神风貌,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惩制度都无法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师德是由教育活动中的利益关系,以及教师的劳动特点决定的,因此,一个为人师表的人首先必须是具有崇高的人生理想与职业理想的人,必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与道德评判准则。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教育事业无限的忠诚,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而不被任何世俗的功利和目的所沾染。以其无私,所以无畏,以其无私无畏,才能放旷豁达,挥洒自如,以思想的澄明,向学生灌注精神的甘露,进而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喜怒衰乐,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情感赢得情感,以感觉体验感觉,从而碰撞出心灵之火、智慧之光,照亮学生的人生之路。一个为人师表的人,还必须是知识渊博的人,它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有吐纳天地古今的热情,有终身学习的愿望,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实现自己的持续发展,还必须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民主、客观、公正的教学态度,遵循教育教学的根本规律,遵循青少年成长的规律。不过度要求学生,给他们造成无法忍受的精神压力,而是为他们创设宽松、愉悦、融洽、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既是知识的输出者,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创新能力的培养者、学习方法的启迪者,彻底打破整齐划一的教育方式,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学习,在创造中享受成功的欢乐。一个为人师表的人,也必须是一个廉洁自律的人,他有追求美好生活的良好愿望,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任凭生活如何风云变幻,牢固地守卫着自己的精神家园,让自己的立身行事成为学生人生路上的坐标,让传统美德的血脉,现代文明的精华一代代地传承下去,一片片辐射开去。
篇6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学校不但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地方,更应该是培养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情感、使学生成为热爱世界的主人的地方。简言之,教育应该是人类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要塑造人的灵魂,必须要求为师者倾注他们无私的爱,正如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的:“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才能够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心灵。”
实施“爱心教育”,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完整人格培养和个性充分发展,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共同趋向。总理曾经说过,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爱心。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生活是清苦的,然而师爱是伟大的。教师只有热爱孩子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孩子,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孩子。
首先,教师的爱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
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如果教师对学生给予特别注意,能以较友善的态度亲近他们,以更多的时间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必定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转化为推动学生前进的巨大心理力量。
学生时代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是为走向社会、走向未来打基础的重要阶段。一个人能否养成好学上进、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能否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低头,与教师对学生的爱、关怀和期望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教师内在素养的外在体现,教师的爱心行为,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而学生也正是通过老师的爱心行为来了解教师的育人思想和良好的品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爱的教育蕴藏在点滴之中,一点一滴的培养,一言一行的引导,教师以真挚的语言、行为给学生表达出爱的情感,用爱心的行为给学生做出表率,就会成为一股强大的爱流,传导和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并在学生心头扎下根,就会随着学生的成长而不断扩展和升腾。
在学生心目中,具有爱心和知识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师生间真挚的情感,会使学生自觉地尊重老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会因为教师的和蔼可亲、热心关爱,更加努力地学习求知,把勤奋学习当成回报老师的最好方式,学生成为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学业成绩自然就会快速提高热爱学生、关心学生,让老师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亲人,那么学习也会变得更加的轻松,学习气氛更加民主。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付出,赢得的不仅是学生的美好情感,还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优异的学习成绩。
其次,教师的爱是对社会负责的一种体现,师爱是社会对下一代爱的映射,体现了党和人民对青少年的关怀和期望。
师爱不仅是每个教师出于职业的爱,更因为教师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振兴中华的重任。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基于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的爱。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不仅是一名教师素养与亲和力的体现,而且体现了对社会的一种高度负责。当我们超过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时,我们会原谅他偶尔的小脾气,我们会和他敞开心扉交流,我们会时刻关注他的成长。师爱是不同于一般的爱,它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母爱容易出现溺爱,友爱需要回报,情爱是饱含自私,而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这种爱包含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师爱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深刻理解和期望,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释放和表达,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和理性的爱,是普遍、持久而又高尚的爱,是超越血缘关系的爱。学生从师爱中可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深切感受到社会对他的期望,进而产生一种自尊感、自豪感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产生向上的力量,自励进取。
教师对学生的爱,会深化学生对教师的感情。在良好的道德氛围中,这种情感会不断对学生进行陶冶和感染,使他们渐渐懂得人与人之间应当是一种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帮助的关系。这样,他们就能对人际关系形成正确的认识和信念。从感情上不断扩大爱的范围,学会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别人,知道应该把个人同他人、 同集体、 同祖国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而从被爱和施爱的过程中逐步悟出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的责任。
最后,教师热爱学生其实质也是热爱自己生活的重要体现。
学生是教师的互动对象, 也是教师的生命延续和镜子。有了学生,教师才能反观自己工作的价值,才有教师人生价值的实现。热爱学生是一种珍惜:珍惜生命的成长,珍惜理想的实现,珍惜将宝贵的时间花于其上的教育实践。教育是教师生命的一部分,是教师生活的主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也就是热爱自己的生活。爱自己用心从事的一切和由此产生的一切。
教师具备了以师爱为核心的职业取向,就会以自己的全部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就会在成就自己的事业上不断进取。教师所付出的爱,会使教师成为学生敬佩爱戴和崇拜的偶像,教师的教学活动就会有学生积极参与,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教学效果就会很显著,教师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体现了自身的价值,这又将进一步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并产生更大的动力,如此往复,教师的教育工作就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教师就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爱是一种品德、一种责任、一种艺术、一种享受。老师们,请用真情滋润孩子的心田,用爱心浇灌孩子成长的沃土,用爱舟将孩子送往希望的大海、成才的彼岸。
参考文献:
篇7
(一)、活动时间:**年10月下旬至**年1月上旬
(二)、参加对象:全院在职教职工
三、教育活动目标。
(一)、提高认识让教职工通过认真学习,深刻反思,结合实际,查摆问题等形式,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整改立制。
(二)、优化师德。加强师德修养,坚持道德自律,提高全体教工的师德水平,牢固树立“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道德品质,把教师职业新要求的道德规范转为内在素质,使全体教工增强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关心热爱幼儿用高尚人格影响幼儿,成为幼儿的慈母益友,成为社会尊敬的人。
(三)、端正师风。大力弘扬和倡导热爱事业、锐意进取、合作共事、廉洁从教的思想作风,勤奋学习、严谨治学、实事求是、联系实际的学风,关爱幼儿、诲人不倦、善于创新、勤于教改的教风。
四、方法与步骤
(一)、方法:采用学习、座谈、讨论、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二)、步骤:
1、学习提高认识阶段(**年10月下旬至11月20日)
(1)、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会议交流与个人思考相结全的方式进行,集中学习利用政治学习和日常教学时间。
(2)、学习的内容:除市教育局规定的篇目外,增加《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3)、做学习笔记,书写学习体会。
(4)、分部门召开座谈会,交流学习体会。
2、对照检查阶段(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
此阶段采用自下而上的自查、民主评议、家长问卷等方式,查摆疏理问题,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主观因素和思想根源,提高领导班子的管理水平,转变教工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
3、整改提高阶段(12月上旬至12月底)
院师德师风领导小组在广泛征求家长及教工的意见基础上,针对查摆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建立健全师德师风相关的制度和措施。完善师德师风评估体系。组织教工签署并执行《×××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承诺书》。从而规范教工的育人行为,提高教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幼儿、家长乃至社会面前树立“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形象。
4、总结表彰阶段(**年1月上旬)
(1)、组织教工总结交流活动经验和成绩。
(2)召开家长会,听取意见和评价。
(3)、根据教育局评比活动要求,鼓励教工积极参加市教育局相关项目的评比活动,做好自评和推荐工作。
篇8
一、品端身正
老师是学生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学生。哪怕是很不起眼的行为,也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影响着他们的素养。例如,老师看到教室的地上有一张废纸片,弯腰将废纸捡起来放进垃圾筐里,很快就有学生模仿着做,甚至会在校园以外的地方有这样的行为。这就足以说明老师的品行的示范作用对教育学生的重要性。老师是教育更多人走向文明的群体,良好素质的教师队伍对培养良好的,社会接班人奠定了基础。
二、学高技长
“学高为师。”作为老师要有很强的业务素质,对于知识的灵活运用能让学生折服,能采纳别人的教学建议,观点鲜明,见解独到,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是以自己高超的技艺为前提的,老师对学生的问题能够游刃有余地解决,解说的过程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学生崇拜自己的老师,当然以自己的老师为榜样,亲近自己尊重的老师,信奉老师传授的道业,以这样的态度学习,一定教有所学,学有所成。
三、表率作用
老师应当时刻有“身先士卒”的意识,工作学习上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态度要认真执著,一丝不苟,确保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工作、学习目标。在纪律要求上要严于律己,对自己严格要求,不违规、不抵触,不搞特殊化。用自己良好的态度、端正的作风影响、教育每一位学生。
篇9
三、切实抓好集中学习与自我学习活动。学校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和学校实际,明确了集中学习时间为周日晚集中例会。明确了集中学习内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讲话》、《汶川地震教师英雄谱》等相关资料。在学习过程中,明确要求每位教师撰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不少于3000字。同时学校根据县教育局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每位教职工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自我学习,自学时间不少于15个学时,以“师德教育活动通讯”为主要学习内容,在学习期间,按要求每位教师都撰写了学习记录,心得体会。
四、做好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宣传工作和建立健全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监督机制。为了扎实开展教育活动,我校成立了德师风教育活动宣传组和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监督组,宣传组积极向县教育科研网和玉林市教育信息网提供我校师德教育活动开展的情况、做法和经验、师生先进事迹,其中我校607班在班主任吴少文老师的带领下向双旺初中患白血病捐款救助的事迹得到了《南国早报》(2009年3月10日)、《玉林晚报》和*县教育科研网的报道,充分体现了我校开展的师德教育活动的成效。在*年12月14日在*初中举行的*县“弘扬高尚师德,做人民满意教师”的报告会上聘请了三名退休教师代表为师德师风活动监督员,监督员通过各种形式了解我校师德师风情况,为学校师德师风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1、在学生当中开展“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包勇、刘小丽、吴少文、刘桂华、梁光锋等老师被评为我校学生当中最受欢迎的好老师,同时对我们学校内部的先进教师事迹大力表彰宣传,号召教职工向身边的典型学习,起到榜样模范带头的作用。
2、举办师德师风教育宣传报告会。12月14日邀请县实验中学副校长,玉林市优秀教师江锋同志到我校做了师德师风建设专题报告会,江锋同志的报告娓娓道来,见解独特,深入浅出,启发性强,对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活动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我校教师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开拓创新,增强教育教学能力,争做一名人民满意教师。
3、教职工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年修订)》进行自查自纠。认真反思、反复对照、撰写好个人师德师风自查材料,并认真填好《*县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教职工自查评估细则表》。
4、认真组织以科组为单位,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职工以科组为单位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法》,深入剖析思想,进行反思并认真作出评议。对所查找出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采取有力措施逐项逐条整改。通过个人批评与自我批评,教师之间互评,使教职工增强工作的责任心和教师的责任感,以饱满的精神、务实的态度去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其中语文科、英语科、数学科、理化科的反思评议彻底,认真回头查漏补缺,防止师德教育活动走过场。
5、开展评选师德师风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包勇、刘小丽、吴少文、刘桂华、梁光锋、蒋鹏、冯德军、王安成、黄媛、李昌锋等同志被评为我校师德师风先进个人,通过评选活动增强了教师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我校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了新形势下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大力弘扬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激励广大教师加强师德修和在教育教学上的创新意识
六、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的工作。科学制订和逐步完善师德师风各项规章制度是扎实推进师德师风教育活动见成效的关键。要进一步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的保障,监督机制,学校领导要率先表范,以身作则,加强自身师德师风修养,依法治校,依法办学;教师要树立新理念,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评优评先晋级晋职和师德评议挂钩;坚持长期开展“三进”(干部进学校、校长进课堂、教师进家庭)和“三评”(学生评教师、教师评校长、家长评学校)的活动;建立教职工师德师风工作档案,收集、整理、每位教职工师德师风、工作业绩、奖惩情况等方面的材料。
在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实践中,我们获得如下的体会和启示。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
我县开展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为了促进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教育发展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为此,我校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了评先评优、奖惩与师德相结合的制度,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以专业发展为目的,鼓励教师参加课题的研究,加快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目前,*初中承担玉林市“*”规划A类课题《合作学习理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和玉林市“*”规划B类课题《合作学习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课题研究。*初中还参与广西“*”规划重点课题“初中生职业指导及初中学校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验”的研究工作,是*县研究的子课题“农村初中生职业指导教育的研究”的实验学校,同时也是*县首批“杜郎口模式”实验学校之一。我校的教师只要参与其中,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端正教学思想,转变教学观念,实施新课程改革,就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对学生的发展而言,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行细致入微的管理,如强化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的建设管理,每年都购置一批新图书,按时足时开放图书室阅览室,为师生服务。在校园成立由责任心较强教师组成的学校巡逻队,加强学生课间时间和自修时间的组织纪律管理,成立学校巡逻队后,学校做到随时有教师管理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月活动、学雷锋月活动、队形队列比赛、师生拔河比赛、球类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展现才华提供了平台,学生在参与活动、参与社会中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积极实施“杜郎口模式”实验
我校是是*县首批“杜郎口模式”实验学校之一。派五名领导老师到杜郎口中学学习,学校大力宣传杜郎口教学模式,设立杜郎口教学模式实验班,布置实验班教室,创设适应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课堂教学环境。积极加强和改进初中课堂教学中,打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高效学习的新型课堂,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通过新课堂交往中创造积极的师生关系,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形成自我的人格,体念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关爱、赏识、激励”关系,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公平,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师生关系就和谐了,歧视学差生及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就不会发生了。
篇10
作为一名老师,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以前总认为只要让自己的学生成绩提高,家长满意自己的教学,对自己有一个好的评价,学校认可自己的教学成绩,自己就可以称得上是一名好教师了。听完讲座,感觉自己离做一位好教师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此同时,自己不仅是一名教师,还是一位负责教学的管理人员,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自己需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如果自己所带团队的教师没带好班,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自己没有当好老师的教师,没有寻找到更好更新的教学方法、运用更加合理的教学手段去引导教师的教学。
大多数人认为当一名小学教师很容易,但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受人尊敬、喜爱的老师还是需要付出努力的。现在大多数的老师还是以传授学生知识,以学生的成绩为杠杆来衡量自己的成绩,证明自己是一名优秀的老师。但通过听完讲座,才使自己明白了怎样做才算是一位合格的好老师。像李云晓讲的很多老师教育学生错误的实例当中,自己也曾犯过类似这样的错误,例如:学生没带作业会认为是他没做;上课学生不注意听讲,会吼学生;时常把学生当成装知识的桶,对讲的新知识希望学生一次全部掌握,学生掌握不了自己很生气。我想通过此讲座后,一定会选择一些更巧妙的方法去教育引导学生,使自己与好教师距离。
篇11
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二、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爱学生,怎样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教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三、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就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四、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篇12
根据分析,我校师德师风中暴露出了以下问题:
1、有个别教师上课有接手机现象。
2、教育学生时有时有过激的言语。
3、敬业精神不够,教学上没有积极地想尽办法,把工作业绩达到最大化。
4、有轻微的违纪现象。
5、个别教师上课有迟到现象。
二、整改措施
根据以上问题特提出以下整顿措施:
1、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坚持下去,学校和教职工坚持月月集中学习和自学,让上级文件,法律法规在头脑中长期储存。
2、认真制定整改措施。
3、完善师德师风各项制度
⑴师德师风建设分工负责制
⑵师德师风学习制度
⑶未成年人保护、教育和管理制度
⑷师德师风监督制度⑸师德师风考核制度
⑹师德师风集中整顿制度
⑺师德师风问题处理报告制度
⑻预防和杜绝教师犯罪制度
⑼教职工宣誓制度
⑽师德师风优秀教师表彰制度
⑾师德师风责任追究制度和连带责任追究制度
4、按《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评实施方案》加强师德师风考核。
篇13
1、领导带头,党员带头。师德教育不仅仅是一线教师的事,而是全院教职工的事。所以,我院的师德教育工作首先从领导班子自身和党员干部开始。成立了我院师德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由学院院长兼党总支书记孙智同志担任组长。活动过程中,全体院领导和党员都认真写出了个人师德学习体会和整改方案。孙智院长和邵小慧副院长还共同带头撰写了高质量的师德建设论文。
2、根除教职工“打工者”心态。针对民办高校不少教职工把自己当成“打工者”来看待的情况,在活动开展之初,我院就加强了这方面的教育,在师德教育动员会上,院领导强调:全体教职工应当以教学和培养人才为中心做好本职工作,担负起育人的职责,要有强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把本职工作、个人理想与祖国繁荣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教师职业当成事业来做,根除“打工者”心态。在教职工上交的体会中,纷纷表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是人民的教育,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能关爱学生;只有干一行、受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才能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二、抓学习,强意识
学习是保持进步的法宝。活动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四项学习活动,强化全体教职工师德意识。
1、切实开好师德集中教育动员会。10月13日,我院召开了师德教育动员大会。会上,孙院长对我院的师德教育活动作了动员讲话,他肯定了我院所取得的成绩,同时强调在教职工中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意义,提出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四个不足,九条表现,两大任务和三点希望。邵小慧副院长就我院的师德教育工作进行了详细布置。大会由罗永全副书记主持。
2、搞好集中学习活动。组织全院教职工参加了学校的两次师德教育辅导报告。以学校编写的师德教育读本——《师德如光》为主要学习内容,以科、室为单位,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了系统学习。在全院营造了浓厚的师德教育学习活动氛围。学院还要求做到两结合,即一是与落实本学期学校整体工作相结合;二是与办好应用型本科,建立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相结合。
3、抓好自学的检查落实。我们要求教职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自我学习。明确学习要求:在学习期间,每位教师撰写学习记录和心得体会,院领导分到各科室,参与和指导学习活动。每位教职工都已经上交了个人xx字以上的学习心得,周义龙、李丽、孙玲玲、郑坤丹四位老师还撰写了高质量的师德论文,辅导员刘骞老师在全校师德讨论大会上作典型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