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初中数学公式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4、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判别式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5、三角函数公式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6、倍角公式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7、半角公式sin(A/2)=√((1-cosA)/2) sin(A/2)=-√((1-cosA)/2)
8、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 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9、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0、圆的标准方程公式(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11、圆的一般方程公式 x2+y2+Dx+Ey+F=0 注:D2+E2-4F〉0
12、抛物线标准方程公式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13、直棱柱侧面积公式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
14、正棱锥侧面积公式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15、圆台侧面积公式 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 S=4pi*r2
16、圆柱侧面积公式 S=c*h=2pi*h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
17、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18、锥体体积公式公式V=1/3*S*H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
篇2
数学始终是大部分同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初中数学也是一样,很多学生对数学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一旦掌握好了就能成为学生提高总体成绩的法宝;"恨"的是别人会而我不会。数学作为学生求学路上的必修课程,对同学们的顺利发展非常重要,初中数学不仅要求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若基础打好了,学生在数学的学习道路上就会更加顺利,但若给学生留下"心理阴影",那要想提高数学成绩就是难上加难了。因此,初中阶段的教学任务也是任重道远,要学好初中数学,我们首先就得掌握数学公式。
数学公式是学习初中数学的重中之重,可以说是数学公式支撑起了整个数学课程的构架。据粗略统计,人教版的初中数学中公式就有150多条,相比于小学数学的简单数学公式,初中数学公式在难度和量上都有一个质的提升,对于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来说确实存在一定难度。本文将浅论初中数学基本公式的学习,希望可以助学生一臂之力,学好数学,进而喜欢数学。
1.掌握定理公式的推导方法
一般情况下学习数学公式都是直接记住就可以了,学生不会问为什么,老师也不会讲解原因,只是大家都在潜意识里默认:不要问为什么,这就是真理。因此就导致了学生死记硬背,糊里糊涂,老师"假设"学生懂得,互不沟通,互相"误会"。学生对定理的推导知之不明,直接导致记忆困难,间接地也就是不会运用,即使背过也是纸上谈兵。要做到公式在解题中的灵活运用就必须把公式掌握透彻。
首先,公式的最表象内容就是符号表达。由于数学公式繁多,数学符号也是多种多样,很多同学分不清所以然,就容易导致出错,其实,每个公式都是要表达一种意思的,其符号的表达也并不是随随便便的。比如sin、cos、tan、cot等分别表示的是正弦、余弦、正切、余切,这些符号都是有出处的,是英文单词的缩写,即使最简单的三角形边长也是有约定俗成的规范的,如最长的边一定用c表示等等。记住繁杂的符号是记住公式的第一步,只要同学们稍微用心区别就能把握住这些符号标志,这是学好公式也是学好数学的第一步。
其次,掌握好公式的推导过程。数学课本中的公式是直接给出的,没有详细的推导过程,因此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就要注意讲解,要让学生了解公式的出处,这样既可以便于记忆又能提高学生的运用效率。比如,学生都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题公式定理,当b^2-4ac>0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当b^2-4ac=0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当b^2-4ac
这就需要学生在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前提下,1.运用开平方法解形如(x+m)^2=n(n≥0)的方程。2.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本文不具体详解)。3.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由方程的系数a、b、c而定,因此: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2+bx+c=0,当b^2-4ac≥0时,将a、b、c代入式子x=就得到方程的根。详细的讲解能够让人一目了然,这样同学们就比较容易理解,运用起来也就会比较灵活。
2.学一个掌握一个,切忌今日学今日忘
我们有句话叫:今日事,今日毕。学习也是这样,今天学习的东西就要在今天充分理解掌握,不至于到最后堆积成山,困难重重,不知从何处入手。每天学习的内容及时记忆,这样学生对老师的讲解还有一定的印象,课下复习巩固难度并不是很大。初中生学习能力快,但遗忘速度也很快,一旦耽搁下来,若没有人辅导就很难取得突破。初中阶段是每天必上数学课的,对于每天学习的知识,学生要尽量在课堂上把握本节课的定理公式,课下进行复习巩固,这样才能扎实掌握。
首先,学习新定理时要保持高度集中。由于数学有一定的难度,而老师讲课之时也要照顾大部分同学的学习情况,不可能一一指导,因此学生学习数学一定要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这样学习起来才能跟得上课堂进度,才能得心应手。课堂上学生不仅要抓住课堂的重点,也要时刻保持精力的高度集中尤其是学习定理公式的时候。
篇3
1. 数学史的启迪作用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如何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迫在眉睫. 我们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恰当地选插一些数学史,创造悬念,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讲完全平方公式时,不妨让学生多了解一些关于它的知识. 虽然教材上出现了“杨辉三角”,但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应用这一“三角”的人却并不是杨辉,而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数学家贾宪. 贾宪最著名的数学成就,是他创制了一幅数字图式,即“开方作法本源”. 在欧洲称它为“帕斯卡三角”. 帕斯卡对它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建立了正整数次幂的二项式定理:(a + b)n = C■■ + C■■an-1b + C■■an-2b2 + … + C■■abn-1 + C■■bn,帕斯卡还把这一“三角”用于高阶等差数列求和,并成功地应用它解决了赌博过程中的赌金分配的难题――点数问题,以此成为概率论的创始人之一.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史,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启发学生思考.
2. 数学史的发展作用
教材的定理、公式、法则是数学家或数学教育家的发现结果,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就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完美无缺”的知识体系. 但这种完美的形式缺少了曲折复杂的探索探究过程. 结合数学史进行数学教学,通过让学生了解某一数学内容的发展规律,从而学到作为知识活动结果的知识结论,还能学到反映在认识活动过程中的研究方法,从而学到运用知识和发展知识的方法.
例如我国数学家探索球体体积公式的逻辑思维特点.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刘徽创“牟合方盖”仍未解决球体体积计算公式. 祖冲之研究了《九章算术》中误差很大的“开立圆术”和张衡、刘徽在这个问题上的尝试. 他批评张衡“术不弗改”,同时又从刘徽的未竟之业中获得启发. 祖冲之父子对球体体积的研究,沿用刘徽那套思想,抓住了关键的“牟合方盖”的体积计算问题. 但在研究过程中改变了视角,他们实际着手处理的不是“牟合方盖”本身,而且从一个正方体取出其内切“牟合方盖”的剩余部分(称为“方盖差”). 祖着力考察“方盖差”的特点,使问题终得解决. 祖比刘徽高明的地方在于吸取了刘徽的教训,不去钻那个“牟合方盖”的牛角尖,而是研究“方盖差”的体积,从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正是这条途径,才引导祖得出世界著名的“祖原理”.
由此可见,教学数学史,十分有助于学生探索和掌握数学发展的基本方法,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智力因素.
二、 能力培养功能
1. 培养审美能力
数学确实是个最富有魅力的学科,它所蕴含的美妙和奇趣,是其他任何学科都不能相比的. 尽管语文的优美词语能令人陶醉,历史的悲壮故事能催人振奋. 然而,数学的逻辑力量却可以使任何金刚大汉为之折服,数学的深感趣味能使任何年龄的人们为之倾倒!
在学习黄金分割时,可以向学生介绍黄金分割在建筑上、绘画及艺术造型上,乃至生活各方面的广泛应用. 建筑物的窗口,宽与高度的比一般为0.618;人们的膝盖骨是大腿与小腿的黄金分割点,人的肘关节是手臂的黄金分割点,肚脐是人身高的黄金分割点;当气温为23摄氏度时,人感到最舒服,此时23∶37(体温) = 0.618;名画的主题,大都画在画面的0.618处;弦乐器的声码放在琴弦的0.618处,会使声音更甜美.
2. 激发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态度和创新能力的最好教材是将数学家们获得重大发现的思想活动的历史记录以及历尽挫折的经历体验引入课堂,让学生明白数学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历史上任何一项数学成果的取得都经历了重重曲折. 这样,学生们在开始时不能很好地理解新概念、新理论时,就不会感到迷茫,相反,他们将备受鼓舞,继续学下去.
3. 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材一般都是经过了反复推敲的,语言精练简洁. 学习数学史可以使学生形成探索、研究的习惯,去发现和认识在一个问题从产生到解决的过程中,真正创造了些什么,哪些思想、方法代表着该内容相对于以往内容的实质性进步. 对这种创造过程的了解,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活的、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有利于学生对一些数学问题形成更深刻的认识,了解数学知识的现实来源和应用,而不是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从而可以在这种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
三、总结与建议
数学史的功能不尽相同,数学趣闻能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数学名题能开阔视野,训练思维;数学家成长的故事能激励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形成理性的人格;数学理论的形成过程能加深理解数学;数学应用能让学生知道数学的巨大作用,坚定学生要努力学好数学的决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认识到一些关键问题,如课堂教学是学生了解数学史知识的主要渠道,数学史内容的选择,时间观念的改变,运用数学史开展研究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同时应该更多地通过设置问题和再创造的方式去激发学生兴趣,重建数学概念,发挥数学史真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篇4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2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51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4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3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73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
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
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
三边
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
的一半
8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
一半 L=(a+b)÷2 S=L×h
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b=c:d
84 (2)合比性质 如果a/b=c/d,那么(a±b)/b=(c±d)/d
85 (3)等比性质 如果a/b=c/d=…=m/n(b+d+…+n≠0),那么
(a+c+…+m)/(b+d+…+n)=a/b
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
线段成比例
87 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88 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90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4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95 定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
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
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
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
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
径的圆
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
平分线
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
离相等的一条直线
109定理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110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111推论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112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11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114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
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15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
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116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117推论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118推论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
对的弦是直径
篇5
运用“尝试成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要想使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目标,收到良好的效果,我认为教师必须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教师要有明确的新课程数学教学目的
数学教学目的,就是规定了数学教学应当完成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个性品质等方面的教育任务,是根据我国教育的性质、任务和课程目标,并结合数学科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而制定的。特别是现行初中数学的新课程教学目的,更明确提出了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要让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教师必须对教学目的有明确的认识,并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展开教学。因为这是考核学生成绩和检查、评估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我们必须全面、深刻地掌握数学教学目的,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以此来检查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改进数学教学方法。
二、积极营造课堂民主氛围,努力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是师生相互交流的一个互动过程。师生均能以积极的心态进入到教学过程中,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教师要自觉、积极地营造课堂民主气氛,主动地转变教育观念,转换主体角色,摆正教与学的位置,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种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对所学的数学感兴趣,他们才敢于去发现、去思考,学生的尝试意识就会更强烈,尝试的思路也会更宽广。
同时,在教学中要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间的关系,将学生作为一个个能动的个体,激发、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引导他们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地探索知识。教师要注意凡是学生能自己看懂的内容,能说明的道理,能解决的问题,能发现的规律,都要尽量让学生先看、先说、先讨论、先探索。只有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才能抓住知识的深化点、转移点或疑难点进行点、拨、导。
三、重视教学目的,突出教学目标
每位教师在备课时都为教学活动制定了具体的教学目标,但大多数的情况下是这些教学目标只供教师使用,而教学的主体――学生常常被糊里糊涂地牵着鼻子走,课堂上学生总处于被动地位。“尝试成功”教学模式的特点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尽量让学生在复习旧的知识基础上先行尝试练习,在尝试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致力寻求解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具体的教学目标适时地展现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往哪方面思考、怎么思考。只有让学生明白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目标,他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去发现问题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鼓励合作交流,体验探索乐趣
合作交流可以是师生间的交流,但更主要的应该是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必须为学生的充分合作和竞争搭建平台,努力营造全员参与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认识水平、思维能力、语言表达等各方面都比较接近。在合作中,他们平等地参与,每个学生都在相互的讨论、交流、启发、帮助、协作中各抒己见、大胆假设、大胆探索、从中发现不同的思路与方法。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探索求新的能力。同时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学习条件,为学困生创造了质疑的机会和环境,让他们在优生的帮助下,达到求知的目的;优生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和帮助他人的喜悦;中等生则在他人的启发下,“跳一跳,摘到果子”。每个学生都能从别的同学那里看到解决问题的另外一些角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和善于从别人身上取长补短的习惯,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境界。例如在上例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活动进行学习时,先让学生观察例3、例4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有什么特点,复习加减消元的方法,再让学生通过探索尝试练习、讨论,从而发现要解答例5就必须把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适当变形成绝对值相等后才能加减消元。这样,学生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篇6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教学方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关注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遵守《教师法》、《未成年保护法》和《楚雄州教师七条禁令》。按时参加学校的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师德师风学习和业务学习,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二、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1、这一学期,我主要担任学校九年级(2)班和(6)班数学学科的教学工作,工作中能主动协助班主任管理好班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九年级学生即将毕业,教师教育教学的重点主要是在课堂上传授学生知识,帮助学生复习迎考,同时培养学生自信心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我从一点一滴抓起,规范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认真完成作业和认真书写的习惯。面对学生在做题中遇到的问题我及时解惑,面对学生思想上的压力我及时疏导,面对学生出现惰性思想时,我及时鞭促。
2、做好教育教学常规工作。课前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教师教学用书》,弄清教材教学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并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完成年级备课组长分配的集体备课课时。提前两周认真阅读教案,有针对性的写出每一个课时的研修建议。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每节课必提前进教室,充分做好上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科学合理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整合、共享集体备课的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不浪费课堂上的一分一秒,课后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做得好的方面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写出课后反思。课后认真批改作业,尽量做到面批面改,及时督促学生订正错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辅导潜能生,并有针对性的和班主任一起进行家访。
3、业务学习方面。订阅《中小学数学》杂志,认真阅读,做好每周4页的学习摘记。认真阅读教育教学方面的著作,如《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和《第56号教室的奇迹》。按时认真参加数学教研组的教研活动,积极主动的去听他们的课。平时在办公室中,虚心的向各位老师请教、探讨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一起共享教学资源,互相鼓励、学习,共同进步。平时注重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我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年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课堂上去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
篇7
一、一直担任初三两个班的数学老师;
二、在上学期,协助闫副校长开展我校政教方面的工作;
三、本学期开始的,协助刘副校长开展我校教导方面的工作。
对待教学工作,我始终不敢有丝毫懈怠,唯恐误人子弟,愧对良心。为此,精研教材,深思教法,不断学习,努力提升业务素质;认真备课,专心上课,不断积累,努力增多实践经验;虚心请教,勤以补拙,不断创新,努力提高教学成绩。
对于学校的管理工作,我是刚起步,没有经验,是仰仗各位领导的扶植与各位老师的支持才得以顺利开展的。
上学期,我主要负责学校的班级量化管理工作及班主任量化管理工作。每天早晨记录各班出勤情况,每周五整理各班出勤、卫生、纪律等方面的数据,每月底汇总各班及各位班主任的量化成绩,按量化管理实施办法进行评比,将结果公示并上交闫副校长。
本学期伊始,服从校委安排,转而协助刘副校长开展工作。日常的,是协助刘校长进行教师量化管理,主要包括教师量化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师活动资料的收集,记录和存档。
篇8
二、新课改
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三、教学研究 .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一学期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
(一)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1 、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 、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初二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
4 、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教材挖掘不深入。
2 、教法不灵活,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足。
3 、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不深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 , 合作学习 , 缺乏理论指导 .
4 、差生末抓在手。由于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不太清楚。上课和复习时该讲的都讲了,学生掌握的情况怎样,教师心中无数。导致了教学中的盲目性。
5 、教学反思不够。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 、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
2 、学习新课标,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
篇9
好方法大家资源共享,难题困难大家一起解决。每个人上完课后都会找机会谈谈自己这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学生们有没有什么特别好或不好的反应;出现了哪些新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大家再商量着还有没有更好的讲解方式,以便让还没上这课的其他老师能吸取经验,更好地把握教材,这是我们的核心工作,每天必做。碰到特别难以把握的问题,我们会向其他有经验的老师们请教。有时设想的教学方法和现实的教学效果会有很大差异,这时我们会做一下教学实验,就是大家讨论一种认为比较可行的教学方式在某个班试讲一次,上学期“变速自行车的学问”这一节课,大家在课前讨论时都觉得这课很难上,什么飞轮、链轮啊一些专有名词我们先推了一辆自行车研究了一下,还是觉得怕学生不好理解,这时我们就集体备课由我先在四班试讲,其他成员在后面听,然后综合学生们的反应、授课老师的自我评课、听课老师们的意见再加以完善,其他老师再上时,争取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这样的教学实验我们做的很多,效果还不错,大家都觉得收益非浅。
在校外我们也不放过任何一次教研活动的机会,特别是听、评公开课这样的机会。我们还与其他学校保持着教研交流。我们和武珞路中学、东亭学校、二十五中的数学备课组长建立了联系,方便大家有问题一起研究。特别是在期终复习时,我们交流得更加频繁。外还利用同学、朋友的关系经常与潭秋中学、粮道街中学、四十五中、白沙洲中学、张家湾中学的同头数学老师进行讨论交流,交换备课资料。经过交流很容易发现我们的差距,从而尽快地弥补我们疏忽的东西;经过交流也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
二.团结互助、高效合作
篇10
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理念 . 坚持每周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二、新课改
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三、教学研究 .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一学期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
(一)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1 、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 、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初二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
3 、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听公开课多次,自己执教二节公开课,尤其本学期,自己执教的公开课 , 学校领导和教师们给我提出了不少宝贵的建议,使我明确了今后讲课的方向和以后数学课该怎么教和怎么讲。本年度外出听课 12 节,在校内听课 32 节。
4 、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教材挖掘不深入。
2 、教法不灵活,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足。
3 、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不深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 , 合作学习 , 缺乏理论指导 .
4 、差生末抓在手。由于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不太清楚。上课和复习时该讲的都讲了,学生掌握的情况怎样,教师心中无数。导致了教学中的盲目性。
5 、教学反思不够。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 、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
2 、学习新课标,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
篇11
二、教学工作
在教学工作中,我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和教材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钻研教材、研究具体教学方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期工作计划,为整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定下目标和方向,保证了整个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教学之前,认真贯彻《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的精神,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的方法。积极参加市教研室及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通过参观学习,外出听课等教学活动,吸取相关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在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展。
篇12
二、学情分析
住校班以农村孩子居多的班级。他们虽然大多朴实善良,但因为从小家长管不上,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绝大多数学生的成绩较差。通过一年半的努力,本班数学成绩有了长足的进步,学生无论从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上都得到了锻炼和培养,数学知识掌握得较牢固;学习习惯上,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习惯已初步形成。在学习方法上,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等数学思想方法已在一些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但一些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能力还有待加强,数学知识上一些拔高的内容还很模糊,课堂上参与度不高,有时还需要教师提醒。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的同学人数还不理想。
三、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工作。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挖掘整合教材,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篇13
1.教师呈权威化。部分教师置身于课堂教学的权威,恪守传统的“为师独尊”的思想,在教学中总处于优势地位,而学生处于被支配、被控制的地位,他们沦为接纳知识的容器。课堂死气沉沉,教师大搞题海战术,学生缺乏学习热情,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2.传输呈单一化。课堂教学应具有丰富的交往方式、灵动的交互过程,师生之间的对话、生生之间的合作、人机之间的交互,无不呈现出和谐共生、民主交融的氛围,然而,当前教学中却存在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的不平衡的现象,造成了教学的僵化、呆板。
3.交往呈形式化。小组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一些小组合作学习呈“形式化”的倾向,课堂表面气氛活跃,然而合作流于形式,激发不了学生深层次的思维。部分教师提问肤浅,学生缺乏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想象的空间,对话不够深入,思维不够“发散”,难以出现真知灼见。
4.交往呈狭窄化。数学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然而部分教师青睐成绩优秀、表现欲强的学生,他们拥有比其他同学更多的交往机会,而大部分学生的交往活动往往被忽视,甚至游离于课堂之外。
二、“共解问题”式教学的涵义
“共解问题”式教学遵循“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它以解决问题为核心,以师生的多向交往为主要形式,以学生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师引导、师生对话、学生讨论、合作交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学生有了更多的参与活动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共解问题”式教学的流程
1.问题共生。问题能承载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演绎逻辑推理,因此它是思维的核心,是有效教学的起点。富有艺术的提问能切中要害、引人深思,能激活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探索者,与学生一同建构高效、有价值的问题。首先,问题要有有效性,要围绕教学主题,联系教学重点;其次,问题要有启发性,要能启迪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再次,问题要有梯度性,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基础水平,教师要将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难度适宜的梯度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发展;最后,问题要有开放性,要具有延伸和拓展的空间,要为每一位学生充分展示思维的机会。如在“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小丽在水果店花20.4元买了苹果和香蕉共5kg,已知苹果每千克3.6元,香蕉每千克4.8元,”教者让学生找出题目中已知量和未知量,通过设计表格找出题目中的相等关系,可设小丽买了xkg苹果列出方程。教师让学生探索其它解法,继而共生问题:“若设小丽买了xkg香蕉,可列出怎样的方程?”
2.生生交流。由于学生的基础水平、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学生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教学难以兼顾全面,教师要充分挖掘课堂的学生资源,引导学生汲取他人智慧,实现知识共享,达到互惠共赢的效果。教师要根据组内异质的原则划分学习小组,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交流、成果汇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为保证小组合作活动开展得卓有成效,教师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一是交流讨论离不开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是讨论交流的前提和基础,缺乏思考的讨论也是低层次的、流于形式的。二是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部分教师不注意捕捉信息、不巡查活动情况,当学生遇到障碍时,也不加以引导点拨,使讨论的问题不能够继续深入。三是离不开学生的交往技能。教师应教给学生必要的交往技能,如清晰的表述自己的观点,学会关注、倾听并能中肯地评价别人的发言,对认同的观点要予以支持和鼓励。
3.合作演练。为了检验教学效果,达到查漏补缺、调控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数学课堂离不开有效的课堂检测。学生在完成后交给同桌批改,若一方出错,由错误方讲清楚出错的原因,再由另一方予以帮助。若双方均有错误,让其展开讨论,争取共同解决问题。对于一题多解的问题,教师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通过小组交流,分享多种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