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空中楼阁教案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我的空中楼阁教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篇1

我的空中楼阁》选自《中国现代文学大系》(台湾出版),其作者是李乐薇,台湾的当代作家,其擅长散文的撰写,文笔清新、风格融合、语言优美、温婉含蓄。

同学们,课文的题目是《我的空中楼阁》,那作者笔下所描述的空中楼阁是什么样子的呢?难道是建立在空中的楼房么?请大家带着这样的疑问,让我们开始学习这篇文章。

设计意图:通过对文章作者的介绍,让同学们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空中楼阁的具体情况。

二、正课

1.走进课文

(1)疏通生字(通过多媒体展示较易读错的生字和读音,对个别词语进行解释)。痣(zhi)、宁谧(mi、 山脊(ji)、一幢(zhuang)、绿野阡陌(qian)、游目骋怀(cheng)、给予(ji)、栖(qi)。导语: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课件上的字词。设计意图:对生字进行疏通:一是请一位学生进行朗读,让学生对汉字进行初步的感知;二是在速度文章的过程中,更好的让学生结合文章,理解生词的内涵。

(2)阅读全文、读一读,谈一谈你印象最为深刻的句子或者景物?设计意图:本节课的学习改变以往教师主动讲授的方式,采取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自主探索学习的方式,读他们想描述的精彩的景物和片段,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他们在不受教师约束的条件下,自主的走进语文课文之中,走入文章描述的景色之中,体现文中的空中楼阁的样子。为下面能够理清文章所描述的空中楼阁以及四周的景色,体会文章作者的写作手法,了解文章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做好铺垫。教学情景一:在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讲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教师作为一个指引者,类似助听器的一个角色,能够让学生自觉思考,跟随着学生的思想,把握好课堂教学,适当启发学生去理解文章,想象文章描述的景物和画面,师生不断的互动和提问,找出本文的教学重点。

(3)同学们在速度课文,找出自己欣赏的语句之后,那么以上同学所描述哪些是描写了山、树与小屋的依据,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①小屋与山:生: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这句话写出了小屋的古典美生: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写出了小屋环境的和谐生:水面飘过一片风帆,天空掠过一只飞鸟。写出了小屋的灵动的情调。师:山上有了小屋,就好像是一望无际的水面,有一风帆飘过;辽阔无垠的天空,友谊飞燕穿过。单纯的底色上出现了灵动的色彩,使得山川美景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请同学们仔细想象这样一副美丽的画面,由动到静、动静结合,单调的画面出现了生气。②小屋与树:生:小屋含蓄有风度,大树笼罩着小屋。生:许多树是高大的,小屋却是小巧的。生:许多树呈现绿色的背景,小屋却别致而出色。师:树是动的,衬托着小屋的安静;树是高大的,彰显着小屋的小巧。树同时也有着绿色的背景,衬托着小屋的含蓄、别致。我们可以看出小屋“含蓄而风度”,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展现了小屋的气质、富有生命力,体现了作者无比的热爱之情。③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看看作者的观察角度发生了什么样变化?生:刚开始作者是近看,角度转变为,由近变远,站在山下看。师:很好,那我们看看所描述的小屋是什么样的?生:山下看到的小屋,是像小鸟一样,轻灵和自由的。师:站在山下我们可以看到,树挡住了小屋,小屋给人一种若隐若现的感觉,凌空而起,文章所描述的小屋像鸟、蝶一样,自然和轻盈。若是没有小屋,就没有了现在的生气,小屋成了山上作为突出和标志的建筑。恰如文章所说的“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使得小屋更加的美丽动人。总结:文章前半部们通过对小屋周围的山、树的描写,山与小屋以及山与树之间的关系,彼此点缀,相互映衬,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含蓄生动、和谐幽雅、清新自然的坐落在山林中的小屋。师:文章第九自然段写了“大路是大道”,小路不是很小么?相互矛盾么?体会下作者的用意。生:“这条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园的大道”,虽然说,小屋很小,是因为收到了土地的限制,有限的土地,房屋更小,花园比小屋小,小路比花园小,但是文章作者展现的是领空的无限。总结:跟随着以上对于文章的分析,来具体的理解文章作者的写作意图。

2.整体感知

(1)理清文章所描述的景物以及景物与小屋之间的关系。

(2)体会作者对于小屋的描写,所体现的思想感情。设计意图:主要是通过对文章所描述的景物,景物的特点以及景物之间的关系,来具体的展现小屋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对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的学习,来具体的体会文章作者对景物的感情以及展现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以及整体认知,培养学生对美的认同感和喜爱感。教学情境二:通过文章中作者对自然景物感受,同学们互相交流,会拿出文章的主旨。

3.语言特色分析

(1)阅读文章的句子,将有语言特色的句子划出,并分析其语言特色。

(2)掌握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体会文章两相对称的句式,体会文章赏景的感觉以及表现的文学语言的魅力。

(3)化用古诗词。体会作者运用浓郁的诗句所展现的景物的神韵。设计意图:文章的阅读,尤其是景物的描写,都要字字、词词去揣摩其所用的修辞手法,以及所涵盖的古典的诗词名句,细细品位文章,把握语言的精髓。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学会积累好词好句。教学情境三: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分析文章句子的语言特色?同时分小组谈论,不同句子所运用的不同的修辞手法,用不同的颜色标出。

4.写作特色概括

(1)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设计意图:文章主要运用了先实写,后虚写的;多角度描写的写作特色。既涵盖了写景,也有抒情,让学生能够通过文章写作特色的探索,找出文章的景物描写的逻辑方式。教学情境四: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并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简要说明。

三、课后作业

1.通过文章对小屋的描绘,画出我的空中楼阁的样子。

篇2

在语文的园林中漫步,随处可以观赏到“美”的鲜花。如果我们能把美学的理论和方法自觉的运用于语文教学,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美”,欣赏这些“美”,不仅能把语文教学从僵硬的模式中解放出来,还使之进入审美的自由天地,培养出具有高尚审美情操和创造力的人才。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更应该如此。因为美育既是教学大纲的明确要求,也是课堂教学的需要,更是符合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目标。为此我结合我的语文教学实践,浅谈美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 运用修辞来增强语言美

如果说修辞方式是语文教学美育学习的源,那语文教学中的美学作用就不可小视了,因为修辞学是一个不小的天地。比如比喻,夸张,对比,通感等等,学生掌握了,阅读中会获得美的享受,阅读教学就变得轻松起来,如《荷塘月色》中的通感。

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就是把嗅觉转为听觉的比喻通感。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还可以启迪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啊玲上奏着的名曲。”这句是把视觉转换成听觉。用“旋律”比“光与影”把单调的难以描摹的月色写的轻盈荡漾,绘声绘色,写出了月光与月影的和谐。让学生充分想象,就能体会到朱自清先生淡淡的哀愁。

二、炼就生动精当的语言美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交际工具,它除了借助语音这个物质壳外,并不需要其他的实体材料。语言也是教师用来传授知识,进行教学的主要手段。能否掌握语言艺术,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课堂语言的特征首先是精当,即要做到发音正确、语义明确、语速适当、抑扬顿挫。这样才能突出重点、难点,准确而鲜明的传授知识。其次应生动,课堂教学语言应力求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善于运用一些幽默口吻和风趣说法,运用一些语言修辞技巧,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最后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还应注意发声传情,声情并茂,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三、运用寄情于景、虚实结合等写作手法来激发学生的美感

语文教学中,要获得作品给你的美感享受,不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去分析理解作品,也是无法理解作品的美的。如《我的空中楼阁》就是寄情于景的好文章①。《我的空中楼阁》中的景物都是作者情志的蕴含者,“山”“绿树”“花”“小屋”“山路”等,一一现出灵动、娇美的姿色,庄严的尊容。“山如眉黛,小屋恰是眉梢的痣一点。”“山”比做女子描画过的眉毛,“小屋”比做眉梢上的一点“痣”,相映成趣,就是一个美人的面容了。作家这清淡的一笔,使那普通的山、平常的屋顿然生辉,见出了“风致”。小屋是“玲珑”立着的,立着角度是“柔和”的;山的寂寞是被小屋“点破”的;山上的小屋好比“漂过”的风帆,“掠过”的飞雁。其情态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实为出奇制胜,活脱脱地突出了山和屋的那种令人神往、令人陶醉的优美风姿。

四、运用文中精彩的词语来激学生对美的感受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因素组合成的交响乐。如何让“教”和“学”更自然、更科学地结合起来,使“教”吸引“学”,“学”促进“教”,达到一种教学上的美的境界。作为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只是单纯地作搬运知识的工作,从书本到书本,那么学生就会在紧张的指挥中失去应有的弹力和活力,那么学生会在对语文课的学习中产生厌恶感。如我在教学《荷塘月色》时,着重讲了“荷塘月色”、“月下荷塘”、“荷塘四周”这三个段落,让学生从“月色”入手,通过“田田”、“亭亭”、“袅娜”、“脉脉”、“泻”等一系列词语,让学生感觉这种朦胧的美。

五、制作形象直观的媒体美

语文教师可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投影仪、幻灯片等,通过声、像、图、文等立体媒介进行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别是电教媒体的恰当运用,既可节约时间,又可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学生的信息接受能力。

篇3

2、盲目“拿来”。目前,真正能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上课的语文教师并不多。在这种情形下,教师想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怎么办?当然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现在市场上、互联网上的课件很多,有心者自然可手到拿来。平心而论,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起步的初级阶段,能主动拿来,应该是值得肯定的。问题的关键是有些教师对制作课件缺乏必要的认识。一个成功课件是制作者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其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安排等诸多因素设计制作而成,它不可避免地凝聚着制作者的教学习惯、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以及他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认识等主观因素,就这个角度而言,课件是个别的,不可移植的。教学中,对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课件的内容、流程也应不同。如果忽视了这一点,盲目引进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机械、僵化、缺乏个性。

3、课件违背语文教学规律和课改理念。 按照全新的教学理念,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合作探究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力,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但教师在注重发挥多媒体的强大信息功能的同时,却无意中把教学过程程式化了,固定的程序控制了整个课堂。在一个多媒体课件中,教师设定了一个固定的程序,体现的是教师上课前已有的教学构思,教师在课堂里做的只是顺着这样的程序去操作、演示、教学!要学生按教师的“圈套”发展,就得引导学生“上钩”,一旦学生“不配合”,就只好代替他们回答。这种课件的程式,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学生的探究能力、审美能力何谈提高?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诱导下,学生便很少有兴趣、有时间来关注课文本身,用心体悟文章的语言文字,留在学生知识库存里的只是被教师“咀嚼过了的面包”。作为一个语文工作者来说没有比这样的教学更乏味的了,谈何来的探究式教学呢?什么东西都是按部就班的进行,没有了语文课堂的灵活、机智、生动、活泼,这是有悖于先进的课改理念与课改精神的。

所以必须理认清,(1)多媒体其实是一种工具、一种方法、一种手段。因而,多媒体教学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辩证关系,不能盲目利用。(2)多媒体是手段,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手段是为实现目的服务的,因此,制作课件时,既要进行教学手段性的思考,更要进行教育目标性的思考。同时还要注意多媒体与主媒体的关系:课件是多媒体,课本是主媒体,课件的根据是课文,我们必须以大纲为主,以课文为主。(3)我们要弄清电脑与人脑的关系:人脑为主,电脑为辅。人脑决定电脑,电脑多媒体的使用,要掌握得适时、适处、适量、适度,力求科学、合理、生动、有效。(4)不可盲目一味的依赖多媒体,合理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关键。选准中学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是提高语文多媒体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篇4

一晃,便过去了22年,这之间,我是反对经验主义的,但自己却在不知不觉中走上了经验主义的道路,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主义色彩越来越严重。培训报到的当天,我被安排入住到巴蜀实验学校内的“教师之家”。洗漱时,一次性牙膏让我犯难了。以前,我所入住的宾馆中提供的一次性牙膏都有盖帽,盖帽的一端暗藏着一个小圆锥,将盖帽旋转下来,用盖帽一端暗藏的小圆锥将一次性牙膏封口刺破,牙膏便可以轻松挤出来了。可是,这次提供的一次性牙膏没有了盖帽。我以为是制造厂的疏忽,于是撕开了另外一套,取出一看,还是没有盖帽。显然,不是工厂的工人疏忽所致,而是这批次的一次性牙膏根本没有盖帽。怎么办?我试着用力撕破牙膏皮,但是,失败了。还好,我背包中带有剪刀,我用剪刀顺利地剪破了牙膏皮。室友看见这一切后,笑了:“一次性牙刷手柄背面的凹槽内有一个小圆锥,可以刺破牙膏封口的!”

室友的温馨提示其实就是一次培训。稍加思考就会明白,随着时代的发展,产品断然不会越来越落后的。一个细微的变化,每支牙膏便可以节省一个盖帽的材料,商家是精明的……这以前,我对于开启一次性牙膏皮的认识局限于盖帽上有小圆锥的经验。如果多观察、多思考,就会明白,一次性牙膏皮和一次性牙刷是以方便旅客为前提的,认识到了这个本质特征,就不会有无法挤出牙膏的尴尬了。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应该局限于自身经验,要广泛阅读,博采众长,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审视、提炼、验证自身或他人的经验,让经验层面的办法逐步上升为科学层面的方法,那样,才真正具有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反之,除了碌碌无为,还会误人子弟!

篇5

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充分挖掘教学中的情感因素,重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帮助他们找到自信,找到学习的乐趣至关重要。掌握多媒体技术,正确运用多媒体为我们的语文课注入了一潭活水,为我们语文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 课前鼓励学生使用多媒体,发挥专业特长,实现自我价值。

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专业课与文化课相结合的原则,基本上每堂语文课都会用到专业技能,尤其是课前预习环节。也许有人会说,中职生没有高中生的主动和自学能力,能让中职生课上跟着老师的思路去思考问题都是件难事,更别提预习了。正是因为这一点,我才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认真完成预习作业。

如:在讲王蒙的《人生即燃烧》时,为了让学生深刻领悟“人生即燃烧”的真正内涵,充分认识到人生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课前我要求每个学生搜集一个自己最欣赏的人生故事,并筛选、整理关于这个故事的所有资料,然后,利用自己所学的ppt专业知识制成幻灯片,结合幻灯片及故事内容选配适宜的音乐,编写相应的解说词,课上再逐人做展示。在准备过程中,同学们非常积极,非常细心,小到一个按钮的设计,大到背景的选择,个个别出心裁,不仅知识得到了拓展,而且视野也开阔了许多。在班上展示过程中,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讲王蒙的《善良》时,我要求学生提前搜集关于善良的名言警句,课上组织学生现场录入这些句子,并结合身边的实例谈自己的理解。这样,既现场展示了学生的文字录入技能,又提高了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讲《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我鼓励学生分组准备,下载关于荔枝的外形、颜色、果实、花、产地、种类、贮藏等资料,整合相关资源,每组选一名学生扮演导游,其他同学辅助做好课件。课后开展导游大比拼,分别设最佳解说奖、最佳设计奖、最佳组织奖等奖项。让同学们在准备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竞争肯定了自己的价值。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同学们在不断的预习中收获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有的同学经常主动提议预习作业的内容及要求,这让我倍感欣慰。学生在展现自我的过程中,竞争合作意识增强,主动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大幅度提升。

2 课中教师合理使用多媒体,展示个人魅力,实现高效教学。

语文教师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必备的素养之一。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大教学容量,可以给语文教学提供一个多姿多彩的舞台,可以让语文课更生动更有趣,从而更吸引学生。

2.1 利用视频、图片、音乐等方式传播教学信息,激发学习兴趣。

这种传播方式既能超越时空的限制,化抽象为直观,化枯燥为形象,又能创设最佳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使其满怀激情地参与教学,变被动为主动。

如:《林黛玉进贾府》、《雷雨》、《边城》、《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这些故事性较强的传统篇目,对于90后的学生来说,不管文章写得有多好,也无法引导他们走入理智和情感并存的意境,也无法唤起他们认知上的共鸣。于是,我通常先让学生观看与文章相关的视频,对文章内容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然后再回过头来赏析文字,挖掘思想内涵,在视频与文字的结合对比中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在学完《雷雨》后,同学们意犹未尽,纷纷以话剧为蓝本,自编自导自演了情景剧《雷雨》,并在校元旦联欢会上得到领导的一致好评。

《我的空中楼阁》、《离太阳最近的树》、《荷塘月色》等这些侧重写景的散文,我会选择图片展示的方式进行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的空中楼阁》一文中有这样的语句:“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比喻独特新颖,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之后,再展示相关画面,使语言文字的描述变得更形象、更鲜明,帮助一些想象力欠缺的学生理解了语言文字,促进那些已理解句子含义的学生提高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我爱这土地》、《致橡树》等这些以抒情为主的现代诗歌,意在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为了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与文本零距离对接,帮助学生实现精神的回归与内心的和谐,充分发挥语文的育人功能,课上利用配乐朗诵,让学生在铿锵有力的音乐中感受艾青的爱国激情,在舒缓优美的音乐中领悟平等独立、互相尊重的爱情观的内涵。《孔雀东南飞》用《梁山伯与祝英台》作为背景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由相爱、抗婚、化蝶三部分组成,在分析课文之前先播放《梁祝》的《相爱》部分,然后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传说,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可以说‘惊天地,泣鬼神’,而本文所写的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故事与梁祝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却被焦母棒打鸳鸯散,接下来我们看这催人泪下的故事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普遍感到有新意、有兴趣,充满好奇,便开始仔细认真阅读《孔雀东南飞》一诗。在分析刘兰芝抗婚部分的内容时,把梁祝的第二乐章《抗婚》作为背景音乐播放,又能有力地烘托刘兰芝敢于反抗的性格特征。分析最后一个诗段时,播放《化蝶》部分乐章,同时进行有感情的朗诵。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把乐章的情境与课文的情境较好地结合起来,起到了加深记忆的效果,有利于背诵全文。

2.2 利用动漫展示教学内容,陶冶学生情操。

由于中职生普遍比较懒散,懒于动手、动笔和动脑,在学一些唐诗宋词的时候,仅靠图片来激发学生想象已远不能如愿以偿。于是,我尝试采用制作动画片的方式,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走进丰富的情感世界。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诗词的海洋中自由遨游,尽情抒写诗意的内涵,尽情勾勒诗境的神奇,尽情享受诗情的愉悦。

如:在讲柳永的《雨霖铃》时,我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下,制作了十分钟的动画片,并将诗词的内容作为配音融入动画片中。萧瑟凄冷的秋天,雨后阴冷的黄昏,孤独无助的长亭,一对恋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难舍难分,别后“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楚惆怅,虚设的良辰好景。一处处伤景,一次次离情,在舒缓的音乐中再现得淋漓尽致。有了这样的情境,同学们很快进入了状态,接下来的吟诵与赏析都达到了极致。以至于对许多诗词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 课后使用多媒体,学生走向银屏,教师做好教学反思。

任何一个人都渴望被肯定,中职生更是如此,他们急需得到老师的赞誉,家长的欣赏,社会的认可。为了让每个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己奔向未来的支点,我特别注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课前精心谋划,课上做好录像,课后认真点评与反思。记得叶澜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为了写好教学反思,更好的促进以后的教学,结合录像做点评已成为我语文课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篇6

当今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在物质条件不断改善、不断满足的同时,却日益感到精神上的空虚。究其根源,乃是教育上长期以来缺乏人文内涵,许多受教育者"只有技术,没有文化",缺乏社会理想和人文关怀,对社会、伦理、生态、文化等方面缺乏应有的认识和重视。康德说,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说,教育是成就人格的事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人更加和谐和持续地发展,从而更有价值地生活。

在强烈倡导人文教育的大背景下,处于新课改前沿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唤醒学生的人文需要和人文追求、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将成为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并伴随语文教育活动的始终。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育实现人文性却成了海市蜃楼、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工具性,教的是字词句段篇,考的是听说读与写,关注度是知识的传授,成绩的提高,想尽一切可能的办法去提高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而很少去注意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在教学中,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课堂上哪有人文光芒的闪烁?

人文主义认为,教育应专注于人的世界、人格的世界,把培养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当作优先追求的目标。而人格和个性的培养应是在"润物细无声"般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呢,下面,谈一下笔者的看法。

一、"我的眼中只有你"――以人文本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个性,营造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人文课堂氛围。

老师是许多学生的偶像和崇拜者,老师的言行举止、人文素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自己丰厚的人文素养去影响学生,要摒弃师道尊严,多一些"微笑"与"温暖",少一些"冷眼"与"无情",容许学生自由活动,容许学生提问质疑,打破教师的"权威",把学生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只有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用关爱呵护学生的心灵,用时代的人文精神和个人的人格魅力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才能迸发出创造的潜能。教学中要站在学生健康发展的高度,为学生的发展而教,依照学生的学习规律设计教学,真正发挥教人以生命智慧,给人以健康心灵的教化作用,引导并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和谐地发展,为生命个体的发展撑起一片自由、和谐、明朗而多彩的天空。

二、"得来全不费工夫"――注重生成

叶澜教授曾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课堂生成是“无法预约的美丽”。生成的课堂,教师不是在执行教案,不是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根据实际随时调整教学。面对在教学过程中涌现出的新的超乎预设的生命信息,教师应该关注和尊重学生在过程中的经历和体验。

1、关注细节,渗透人文

每一个细节都可能生成一次精彩。细节体现教育智慧。教师要做有心人,要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关注细节。

我们在公开课中经常可以看到,哪怕有一个学生没读完,老师也会耐心地等待他读完,甚至把话筒对着他,把他(她)的朗读声扩出来予以鼓励。这些细节,真正凸显了教师的人文关怀。

在教学《信任》一文时,当学生产生信任危机时,教师通过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当学生默写生字出错时,老师一句“我相信你下次一定会默写正确”用信任取代了惩罚,从文本演绎到了生活,以人为本,抓住细节,充分利用生成资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信任的内涵,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凸显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此时无声胜有声。

2、捕捉情感,彰显人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心中不知不觉的做出相应变动。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笑一颦,都蕴藏着教学的资源,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情感的变化,智慧处理,巧妙引导,发挥教育机智,促进有效生成。

在进行《我很重要》的教学时,教师用心倾听,用情感受,用灵动的教育机智敏锐地捕捉到课堂生成的契机――-学生朗读时情感的欠缺,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对学生巧妙地进行了生命教育,防止学生在成长中迷失,不仅关注文本,更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充分彰显了人文精神。

3、挖掘本质,体现人文

篇7

现实一:上课讲的多,写的少。我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听了《船长》这一节课。课上得很好,但我却发现,授课教师在一堂课内只在黑板上写了“船长”两个大字。

现实二:备课打印的多,写的少。以前备课,教师是抄教案,现在是直接从网上查阅资料,然后经过编辑和增删,再打印而形成教案。

现实三:书写流于形式。虽然很多教师都明白汉字书写的重要性,但却对书写的要求毫不在意。更为严峻的现实是,现在大多数学校都不再开设写字课,部分学校毛笔字课程的设计也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已,中国传统的书写工具似乎有要退出历史舞台的趋向。

……

2.表现在学生方面

现实一:汉字书写规范化的合格率普遍降低了。根据调研,我校学生的汉字书写合格率才达到58.

现实二:写作能力普遍降低,错别字现象特别严重。平时夸夸其谈的学生,一到写作文就无话可说了。

现实三:上课极少做笔记。很多学生的语文书就跟新的一样,学过的课文只留下少许痕迹。

现实四:几乎无学生写信。据调查,很多学生到现在连一封信都没写过。原因是:电话这么方便,谁还写信啊!

……

表现在社会方面的现象则更为普遍,多数人看电影、电视,少数人读书、看报。

如果我们将这些现象综合起来分析,就会大吃一惊:我们的文字,正在承受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全面彻底的冲击――冲击着文字的记录功能、写作逻辑、应用市场和效能、写作所产生的阅读习惯与阅读方式……尤其是对文字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的冲击使我们感觉到,阅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二、复杂的根源

对文字书写及阅读的忽视,究其根源,可从内外两个方面来分析。

1.对内,根源在于教育改革的力度不够,表面上喊着“素质教育”,可从根本上讲还是“应试教育”。表现有几个方面。

(1)教师要求的放低。很多学校都不开写字课,而教师们的工作又多,这导致许多教师不想教,对学生字词书写的要求也大幅降低。

(2)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多地走进了课堂,极大地冲击了“在黑板上写字”这一常规的教学模式。课件代替教师课堂教学,使教师变“懒”了,懒得朝黑板上写字了。这使得活跃的师生情感交流变成了呆板、枯燥的“人机对话”。

(3)计算机的普及,汉字输入代替了手写。在新的基础教育体系中,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具有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而存在,文字输入教学则成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主要任务之一。这是一种好现象,也正是这种好现象的出现,使汉字的书写前景显得十分渺茫。

2.对外,科技的发展,信息化的深入,给汉字书写也造成了强大冲击。表现在几个方面。

(1)录音机、磁带、电脑语音输入系统等,使文字记录成为一种累赘。

(2)电话的出现与普及带来了书信的消亡。

(3)录像机,尤其是光盘技术的出现,使一切诉诸视觉的文字描述相形见绌甚至毫无意义,恐怕“游记”这种文体也将“寿命不长”。

(4)电视、电脑、网络等正在改变大众的阅读选择,大大削弱了文字书籍的市场份额,文字阅读已被绝大多数人无情抛弃,一种新的阅读习惯――“声像阅读”已在大众中形成。特别是随着网络的出现和普及,一种新的阅读方式――“超越读”又开始挑战传统的阅读方式了。

三、补救的办法

1.既然多媒体走进课堂是历史的必然,那就让它“安全”地进入,有效地为语文课堂服务。

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被过分抬高。因此,使用多媒体,不能把灵活的教学过程变成固定的机械程式;不能把丰富生动的艺术形象变成单一的图画;更不能因为过多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而排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该写的还得写,该记的也还得记。

2.既然学校没有开设写字课,那么我们就优化课堂教学,挤出时间来练字。

我按照写字课的要求,写好语文课堂上的每一个汉字,不仅这样去要求学生,还严格地要求我自己。在教学中我的一个心得就是,教会学生在观察中进行比较,学会写字。如部首字与它在合体字中作部首时的比较。汉字中有不少字是部首字,它们在合体字中成为一部分时,为了协调让位,会在形态上发生变化。这就需要仔细观察,善于比较,才能发现其中的特点。再如,一字中相同名称笔画的比较或两个类似部首的比较。如“亻”和“彳”,虽然只是相差一个笔画,但在写法上仍有其他的差异。细心比较后不难发现,“彳”的“竖”要比“亻”的“竖”短一些。总之,教会学生善于在观察中进行比较,抓住特点,做到“胸有成竹”,他们就能真正写好汉字。

篇8

比如王熙凤肖像描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里我就提示学生特别注意“三角”“吊梢”等词来体会她的刁钻狡诈,注意“威不露”一词来体会她的“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的阴险,并且让学生齐读两遍,以活跃气氛加深理解。接着使学生通过对一些关键词的理解一步步地走进文字,更深入地理解所写人物的性格特点,还提示学生要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认真揣摩语言,细细咀嚼品味”。这样一来,引导学生读文学作品从“看热闹”的低层次提升到审美鉴赏的层面。如:“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王熙凤真是一石三鸟,她能用一句话就把在座的各位一一拍遍。王熙凤不但善于辞令,而且善于表演,一瞬间她就能变换好几种表情,变化速度之快让我们读者都瞠目结舌。所以这一段精彩的语言描写,我选择了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尤其注意“真有”“今儿”“才”这几个非常传神的字眼。朗读效果很好,尤其是王熙凤的扮演者王哲同学有些地方确实读出了人物的泼辣性格。我觉得这样的教学处理,既避免了学生浅尝辄止的不良思维习惯,又使学生能更明确更有深度地理解文字,解读名著,提高鉴赏力。

本堂课做的较好的地方:

1、突出了重点,学生对人物形象把握很到位

本堂课突出了对重点人物形象的把握,课堂中心明确,学生忙碌而有序,始终紧紧围绕王熙凤的人物形象从多方面展开赏析,学会了多角度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

本堂课运用了点评式读书法。从学生的点评情况来看,能够从多方面展开对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的鉴赏。离开了老师的讲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都大大超出了老师的预料,教师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学生不会欣赏或欣赏不到位的问题。因为在让学生自由发挥各自的认知水平去鉴赏作品的同时,学生间思维的火花互相碰撞,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需要改进之处

(1)课堂是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但不能否认,在这堂课上有些地方的处理显得有些僵硬,我讲的过多,学生虽有参与,但仍然不充分。总是担心学生分析不好,挖掘不充分,这实际上是对学生不放心不自信的表现。其实这个学生可能分析不好,那另一个同学可能会很好。再说答案是多样的,应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有独到的表现。教师可以在点拨完一个后,引导学生感知、品味具体的语言材料,让他们自行探究,这样学生的自主活动会体现得更充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会更明显地体现出来。这一点是以后教学中必须注意的。

(2)对语言的朗读品味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语文课离不开对语言的涵咏品味。好的语言大多意味隽永,可多意会,少言传。虽然小说的篇幅较长,不像诗歌散文那样便于诵读吟咏,但还是可以挑选出一些精彩的片断,让学生体会,品味。可采用单个地读,分角色地读,对读的情况进行评价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品味,发掘其中的妙处。本课共有两次齐读,后来因为时间关系就没有对文本进行朗读,使得鉴赏点评有些游离文本,这就好像在建造一个“空中楼阁”,缺少坚实的根基,分析得再多,到最后仍让人觉得岌岌可危,到最终也无法内化成学生自己的东西。所以应加强对文本的诵读,让学生在品读文本中不断加深理解感悟,以致留下深刻的印象和长久的回味。

篇9

教育是爱的事业,这种爱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更是积极主动的爱。爱自己的职业,把自己的职业当作事业来做,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教育工作中,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亲其师,进而信其道。我们说,热爱教育就应热爱学生,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是学生情感的需要,是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主要因素,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有了爱,就会使师生关系达到高度的和谐。反过来,学生也会在爱的呼唤中,把教师视为自己的贴心人,对教师产生由衷的感激之情,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爱的电磁波,这也会成为促进教师不断成长和发展的强大动力。总之,爱是连接师生情感的纽带,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二、加强业务修养,勤练内功

新课标下的教师,应具备全新的教育理念、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因为新课程赋予了课堂教学新的内涵,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新课程理想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有怎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怎样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对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只有在教育理念的统领下,才能充分发挥功效。教师的教育理念反映的是教师对教育工作本质的理解,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学行为,甚至还间接地影响着未来教育的发展。

教学,一切源于课堂;课堂,一切服务教学。要能灵活地驾驭课堂,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要精通学科基础知识,明确基本观点,了解最新进展。如何加强自身的业务修养,我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勤读书,勤读专业理论的书籍

作为“一头挑着学生今天,一头挑着祖国未来”的教师,必需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教师唯有博览群书,才能有广博的知识,才有一颗充实而又空灵的心,识得书中真味,不被红尘世俗所充塞。多读专业书,能让我们在这块沃土上吸收丰富的专业营养,使自己的研究和探索进行得深入,使自己在学科领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有自己的教学个性、风格和特色。

当然,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仅读的是某一领域的专业书籍,还应当了解其他领域的基础知识及研究方法,这样才更有利于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全面提升其综合素养。

2.加强与校内同行之间的交流,实现互助成长

《礼记・学记》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们身边每一位同事都有他的闪光点和才能,我们要以欣赏的眼光学习和借鉴他们的实践经验,学习他们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要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教学公开课、教学论坛、专题讲座等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与同事一起分享教学的信息,交流教学教研方法。

3.加强名师对话,向名师学习

加强名师对话,向名师学习,有利于增长自己的见识,有利于自己在教学中少走弯路,有利于树立自己赶超的目标,并激起与名师比看齐行的欲望。虽然我们与名师面对面的交流的机会较少,但我们可以通网络搜寻,找到名师的博客,从他们的博客中,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和优秀成果,让自己摆脱孤独处境,助推我们的专业成长。当然,向名师学习,不能盲目跟从,一定要站着,不要跪着,一定要思考着,不要瞎忙着,要善于结合自己的教学积累去细细地品味、感悟和消化,不能一味地“拿来”,使自己的头脑,自己的课堂变成别人的跑马场。

4.提升科研素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师成为研究者”已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学习―教学―研究―教学―再研究―再学习”也必将成为教师的理想工作模式。

搞不搞研究,会不会研究,是“教书匠”与“名师”的分水岭。纵观一些名师的成长,都与他们积极地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有关。教育研究,能引领我们教师专业成长;教育科研,一端连着教师的业务学习,一端连着教师的教学实践,是教师发展的核心。

进行教育科研,是教师的职责;进行教育科研,是教学方法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是探索教学规律的需要;也是促进自己不断成长的需要。

教学和研究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只教学不研究,终年在事务中打圈,教学迟早会陷入高原;只研究不教学,时常在空中楼阁上跳舞,研究最终会成为无源之水。我们一线教师只有将教学和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我们的业务素养和业务水平才能得到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成长才不会成为空谈。

三、加强自身对教育教学的反思

加强自身对教育教学的反思,要时常做到自省、慎独。“没有反思的教师,不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

篇10

一、巧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在美术课中需要运用大量直观的形象进行辅助教学,美术课仅仅以文字表述是大大不够的,它要求教师写好教案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教学环节,这些教学环节能给学生提供审美对象,更好地进行启发和引导等,多媒体备课正好满足了这一需要。一些量大、涉及面广的教学材料能通过计算机技术很好地集成在一起,从而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通过鲜明的画面,逼真的色彩,美妙的音响效果,凭着强大的交互能力,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视、听、说、手、脑等感官,能让学生从中体验情感、体验创造,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理运用游戏方法开展快乐教学活动

1.巧用教材本身所具备的游戏内容。新编的美术教材内容多,其中许多内容本身就是一个游戏。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只要在教材的基础上,按游戏的要求适当的调整,写写、画画、做做、玩玩的可以带领学生完成教学任务。这类的游戏比较适合低年级的学生。

2.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游戏内容。美术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有一些潜在的游戏的内容,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知识的增多,一方面他们学习的自主意识加强了,另一方面教材内容的加深导致难度加深了,因此,学生在学习表现为既想学,又感到困难。这时教师就要注意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游戏成分,利用游戏方法的教学促使学生顺利完成任务。

3.设计有利于解决重难点所必需的游戏内容。在中、高年级的课中包含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设计的学科面较广,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初步掌握浅显的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只要学生对所要描绘的对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那么,游戏就很自然地被老师们普遍应用了。它能使学生对一些不易掌握的观点、比较枯燥的内容,变不乐意听为喜欢听,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是非常重要的,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要营造出美的氛围,积极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去发现,激发兴趣。例如在剪纸这课中,我首先向学生展示课件。课件分两组,一是绘画作品,二是剪纸作品。通过展示课件,让学生对绘画和剪纸进行比较,绘画和剪纸所表现的主题都是一样的,只是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绘画主要是画,剪纸主要在剪,都表现了美。因此,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剪纸也是美术。同学们看了课件以后,学习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于是,我提问:你们想不想也剪出像老师这样的作品来呢?这时,同学们便立即异口同声地大声回答:想!其次,我利用谈话交流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方面的教育。在“教师节”和“儿童节”这两个话题中,意在对学生进行尊师重道、师生平等的教育。但是,我们不能纯粹地为了思想教育而单独设计教学内容,应符合教材主题的需要。我之所以要设计“教师节”和“儿童节”这两个话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因为要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剪鲜花,而且,“儿童节”是小朋友们喜欢的节日,很符合实际生活。

四、重视技法,激发兴趣

创造是存在于扎实的基本功之上的,绘画当然也是如此。如果光有创造意识,却没有熟练,精湛的技法手段去表现,意识只能是空中楼阁一样虚幻。为了让学生掌握丰富的技法去表现画面,我要求学生多练习,敢尝试多种绘画工具、材料“混”于一幅画中,大胆创设新颖效果。例如,画雪景。我们可以借助“蜡排水法”,把燃烧着的蜡烛在白纸上信手点几点,在横扫几下,然后染上冷色(蓝色)。一幅雪景便神奇般出现了。再比如画雨、水时,我们不必直接用油画棒或蜡笔勾雨、水,而是在涂好整幅颜色后用小刀“刮”出。这样既省功,效果又很好。由此能够提高学生们对绘画的兴趣,也能够带给学生们更好的奇思妙想。

总之,美术教学应该把学生的兴趣与教学方法密切联系起来。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情境来活跃课堂气氛。方法新颖,让学生感到有东西可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方可取得比较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郑勤砚.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篇11

1.语文教学普遍受到轻视。由于各种类型的学校及不同的专业担负着培养本行业的初级技术人才的任务,故而从学校的领导者的指导思想到教职工的服务意识,都是以专业课教学为主,以文化课教学为辅。学校的一系列教学活动,都把语文教学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使语文教学备受冷落。从而导致学生也轻视了语文的重要性。

2.教师授课随意性大。由于没有可供具体参照的培养目标和升学压力,不少中专语文教师认为中专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解决就业问题,只要专业课教师讲好就行了。教师的这种思想倾向必然导致授课时的随心所欲,不认真研究大纲和教材,各行其是,任意发挥想像,只要学生爱听,有趣味,能逗笑,评教好就行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太注意教学内容,缺乏教学原则,授课无深度。

3.学生写作能力普遍下降。上中专后,不少学生劲头锐减,语文作业草率应付。有些学生认为,在中学,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大文体都写过无数遍了,上中专就无须再认真练习。因此,不愿动脑,怕写作文,导致写作能力的普遍下降。

二、语文教学的创新对策

l.打破旧的教学模式,构建新的课堂设想。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头脑中更多的是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眼睛盯着知识点,强调的是标准答案,应对的是考试,关注的是分数。但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今天,我们必须打破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树立起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突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价值取向。作为教师必须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主动的研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教师要学会创设意境,把教科书里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在最大限度激活学生的思维。

由于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前的教学设想,这种设想与我们过去使用的按部就班的教案相比有了很大突破,它由教材分析、学生分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流程、课后反馈和自我点评等构成了新的教学框架,这样的框架可以把整个教学设计过程呈现出来,把课堂变成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课堂教学。

2.师生互为主体,演绎“善教”“乐学”。人们都说:“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由于语文课程具有“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特点,艺术性和科学性在语文课堂上更能得到充分的展示,但二者要完美结合,就必须构建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而教学互动的根本又在于“善教”与“乐学”。“善教”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要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引导把握知识的重点、难点,注重启发与诱导学生,善于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能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培植、发散。“乐学”意味着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消极的“等、靠、听、记”,而是主动地参与讨论、思考、质疑和创新。

篇12

一、中专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语文教学在中专学校属基础课,起着辅助专业课程的作用。因此,就普遍得不到学生的重视,总以为只有专业科目才是重要的,语文是可有可无的。但就目前 中专学生的语文水平来看,实在不容乐观。很多的中专毕业生连一份自荐书都写不好,一些参加工作的学生连写份通知都不会。这些严峻的现实引发我们对中专语言教学的深思。中专语文教学的现状主要表现在:

1.语文教学普遍受到轻视。由于各种类型的学校及不同的专业担负着培养本行业的初级技术人才的任务,故而从学校的领导者的指导思想到教职工的服务意识,都是以专业课教学为主,以文化课教学为辅。学校的一系列教学活动,都把语文教学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使语文教学备受冷落。从而导致学生也轻视了语文的重要性。

2.教师授课随意性大。由于没有可供具体参照的培养目标和升学压力,不少中专语文教师认为 中专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解决就业问题,只要专业课教师讲好就行了。教师的这种思想倾向必然导致授课时的随心所欲,不认真研究大纲和教材,各行其是,任意发挥想像,只要学生爱听,有趣味,能逗笑,评教好就行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太注意教学内容,缺乏教学原则,授课无深度。

3.学生写作能力普遍下降。上 中专后,不少学生劲头锐减,语文作业草率应付。有些学生认为,在中学,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大文体都写过无数遍了,上中专就无须再认真练习。因此,不愿动脑,怕写作文,导致写作能力的普遍下降。

二、语文教学的创新对策

1.打破旧的教学模式,构建新的课堂设想。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头脑中更多的是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眼睛盯着知识点,强调的是标准答案,应对的是考试,关注的是分数。但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今天,我们必须打破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树立起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突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价值取向。作为教师必须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主动的研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教师要学会创设意境,把教科书里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在最大限度激活学生的思维。

由于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前的教学设想,这种设想与我们过去使用的按部就班的教案相比有了很大突破,它由教材分析、学生分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流程、课后反馈和自我点评等构成了新的教学框架,这样的框架可以把整个教学设计过程呈现出来,把课堂变成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课堂教学。

2.师生互为主体,演绎“善教”“乐学”。人们都说:“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由于语文课程具有“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特点,艺术性和科学性在语文课堂上更能得到充分的展示,但二者要完美结合,就必须构建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而教学互动的根本又在于“善教”与“乐学”。“善教”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要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引导把握知识的重点、难点,注重启发与诱导学生,善于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能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培植、发散。“乐学”意味着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消极的“等、靠、听、记”,而是主动地参与讨论、思考、质疑和创新。

中专语文新教材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体现了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改革理念,突出职教特点,强化能力训练,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改革创新上大显身手,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和创新能力,把教学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进行完美的组合,创设出“善教”“乐学”的理想课堂。

篇13

教学中的反思巧在“活”。教学中的反思是行动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自我监控和机智应变。由于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从而决定了教师教学行为的随机性和变通性。这需要教师面对瞬息万变的课堂巧妙地设计出随机应变和灵活机智的调控策略,而不能固步自封,僵化机械地执行死的教案,以突出课中反思的监控性和灵活性。

教学后的反思重在“深”。教学后的反思是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的回顾、沉淀、剖析和总结。教师要深入聚焦目标和过程,深刻挖掘亮点和不足,深化教学经验和教训。对教学过程作出准确恰当的总结和评价。促进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识,实现实践经验的理论化。全面提升教学的价值,突出教后反思的深刻性和批判性。那些不深入课堂本质,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人云亦云的反思只能是教学反思的摆设,而没有任何的实际效果。

反思的目标如何确定。这直接关系着教学反思的方向。一般来说,大多数教师都把反思的目标锁定在教师的教学方法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老师在教学反思中写到,这节课我提出了哪些问题,确定了哪些教学方法,选择了哪些教学方式,设计了哪些训练项目,运用了哪些教学语言,我的教学效果怎样,等等。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反思的是“教”法,而不是“学”法,关注的是教师“教”的行为,而不是学生“学”的效果,体现出教学反思的狭隘性。

陶行知先生说:“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没有“学法”的基础,“教法”只能是空中楼阁和水中浮萍;不进行“学”的反思,“教”的反思只能是孤芳自赏和闭门造车。对“教”的反思必须建立在对“学”的反思的基础上,教师首先要通过考察学生的“学”来反观自己的“教”。比如,如果这节课学生学习兴趣低落,教师就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具有趣味性?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教师则应思考自己哪些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兴趣?如果学生思维停滞,教师就要思考所提的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如果学生巩固知识有困难,教师则要思考哪些知识点没有让学生掌握住?教学反思的目标,既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学”是“教”的靶子,只有把“学”作为教学反思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才能从学生的表现中透视自己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思考“教”与“学”的得失,方能提炼出最有价值的经验。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教学。

教学反思的切入点如何选择,也直接影响着反思的效果。很多教师在教学反思时都习惯于做反面思考,即过分关注教学中的失败之处,总是淋漓尽致地挖掘教学中的失误和教训,使反思变成了片面和单一的自我批评与盲目批判,而不善于发掘自己成功的亮点,这样会弱化教学反思的功效。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积极提倡“正思”,即正面思考。他当教育局长时,要求全市教师每节课的教案后面只写一类话——“我成功、我快乐在何处”,不说失败、缺陷或问题,只说优点、长处和成功。其实,每个教师都有自己丰富的教学理念和个性的教学风格,每节课也都不乏独特的教学设计和精彩的课堂生成,这些都是教学反思的宝贵资源。教师如能抓住这些教学亮点做正面反思,深刻开掘,智慧提炼,做到优点更优,长处更长,亮点更亮,时间长了也就能使缺点逐渐被优点掩盖,短处慢慢被长处挤压,就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体系,提升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

教学反思如果一味地“反思”,而没有“正思”,久而久之也会使教师陷入理念的眩晕和实践的误区,迷失正确的教学方向,导致教学的低效。积极的教学反思应该是在“正思”引领下的“反思”,即先思考自己教学的成功做法和高明之处,然后再从反面思考,这些美中还有没有不足之处,还有哪些地方需要今后改进。这样的教学思考才更扎实、更有效、更有生长力。“正思”相对于“反思”效果更突出,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更有其独特的价值。

教学反思的效果取决于反思的目标和内容,也依赖于反思的方法和形式。反思的方法丰富多彩,反思的内容也多种多样。在平时的反思实践中,无论是从学校的要求看,还是从教师的自觉行为看,一般都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师的个体内省,是教师自己的事情,与别人没有关系,这样就形成了教师反思封闭、孤立和隔离的松散状态,大大削弱了教学反思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