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汉语拼音学习材料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汉语拼音学习材料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汉语拼音学习材料

篇1

韵母是中国汉语音韵学术语,一个汉字音节中声母后面的成分。韵母至少要有一个元音,也可以有几个元音,或元音之后再加辅音。由几个音素组成的韵母又可以细分为韵腹 (主要元音) 、韵头 (又称介音) 、韵尾,如官〔guan〕这个音节中,〔g〕是声母,〔uan〕是韵母。韵母〔uan〕中,〔a〕是韵腹,〔u〕是韵头,〔n〕是韵尾。

汉语拼音韵母表(24个):

a o e i u ü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单韵母6个:a o e i u ü

复韵母8个:ai ei ui ao ou iu ie er

鼻韵母9个:an en in un ün(前鼻音韵母) ang eng ing ong(后鼻音韵母)

特殊韵母1个:er

汉语拼音声母表(23个):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汉语拼音整体认读音节(16个):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整体认读音节一般是指添加一个声母后读音仍和韵母一样的音节(yuan比较特殊),也就是指不用拼读即直接认读的音节,所以整体认读音节要直接读出,如yi wu yu等。

零声母音节:a ai an ang ao e ê ei en eng er o on

平舌音: zi ci si

翘舌音: zhi chi shi ri

音节:分两拼音节(声母和韵母)和三拼音节(声母、介母、韵母)

以前我们说过在音节这个大部落中,有声母和韵母两大家族,生活在这两大家族中的声母孩子和韵母孩子非常善良友好,有些见到面就会手拉手聚在一起,而有些呢见到面呀还不认识,你看声母sh 正在散步,这时韵母O也来了,可是他们并不认识对方,这时,交际广泛的韵母U来了,他呀已经介绍了好多声母和韵母认识了,是非常出色的中介人,看看他左手拉SH,右手拉O,把它们都拉到自己的身边,又组成了新型家庭,这个小家庭和其他的家庭都不一样,你知道哪里不一样吗?

有一个声母和两个韵母组成,其中的韵母U 因为他是中介人,所以我们把他叫做介音,把这种音节叫三拼音节。(板书:声母—介音—韵母三拼音节)

三拼音节(9个):ia ua uo uai iao ian iang uang iong

三拼音节是指由声母+介母+韵母拼成的音节。如jiɑ huɑ 中间的i和u是介母,要读得轻,短。

(也有人认为,介母是细分出来的。如q-u-an拼成quan,其中uan也说是quan的韵母。)

如:xian , lian xiong 是三拼音节,由声母,韵母,介母组成的。

而liu 是两拼音节,声母是l,韵母是iu ,中间没有介母。liu 里虽然有i ,但是这里的iu 是连在一起的,是复韵母。

er既不是三拼音节又不是整体认读,而是零声母音节

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表

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y w (23个)

韵母 a o e i u ü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24个)

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16个)

声调的标法

篇2

一、有趣情境体验,激发积极参与

面对汉语拼音,刚进小学的学生都觉得十分枯燥,教师要利用已有的学习资源,善于利用教材,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把比较枯燥的拼音字符变得生动有趣,把无趣的学习转变成有趣的学习,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欲望,使学生想学、乐学汉语拼音,学得规范,用得自然,感知学习汉语拼音的乐趣,体验到学习语文的魅力,从而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学习技能。

例如,教学“声调”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屏幕呈现“小白鹅到姥姥家”:在舒缓的乐曲声中,小白鹅告别大白鹅爸爸、妈妈,骑着摩托车准备到姥姥家,小白鹅骑着小车在笔直平坦的水泥大道上,唱着轻松愉快的歌:“āāā、ōōō、ēēē。”突然,小白鹅的歌声停住了,前面出现了一个斜坡,为了使车子爬上这道坡,小白鹅用力踩,嘴里哼着:“ááá、óóó、ééé。”爬完坡,道路坎坷不平,小白鹅在车子上不停地颠簸着,难受地哼出:“ǎǎǎ、ǒǒǒ、ěěě。”“哇!姥姥的家就在坡下”,小白鹅大声地喊着:“ààà、òòò、èèè。”车子飞快地下了坡,姥姥正在门口迎接小白鹅。学生观看着屏幕,嘴里跟着小白鹅不停地叫唱着,体验a、o、e四个声调的读法和四种声调符号,教师出示a、o、e四种声调符号,引导学生认识拼读四种声调符号,掌握读法和书写。在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学生学而不厌、乐在其中,体验汉语拼音的读音、形状及书写方法,达到掌握汉语拼音的目的,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习汉语拼音的能力。

二、游戏活动感悟,形成学习能力

“学习的最大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由于单一学习汉语拼音相对比较枯燥,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和内容编排,密切配合书本上的知识,通过编故事、表演等方法,联系现有经验和新事物,创设多种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拼音知识,体验学习汉语拼音的乐趣,加强动手、动脑能力,加深学生对汉语拼音的记忆,发现知识的规律性,培养个性化的思维,发展智力因素,如科学记忆力等,深入浅出地突破拼音教学的重难点,促进拼音学习能力获得锻炼,直至生成。

例如,教学“b、p、m、f”时,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其四个声母的拼读书写,教师组织学生与同桌互做“说出我的悄悄话”游戏:学生甲在学生乙的耳边发出b、p、m、f中某一个音,让学生乙说一说学生甲发出的是哪个声母?然后交换互说。教师让学生拿出拼音字母“b、p、m、f”的头饰,在课余时间戴着拼音头饰玩耍,强化对这些字母的记忆。又如,教学“j、q、x”时,学生学习拼读与书写j、q、x与ü的规则,学生朗读j、q、x与ü的故事:j、q、x带着小i出去玩,小ü也要去,急得哭了。j、q、x说:“你先擦掉眼泪,我们再带你去。”小ü连忙擦掉眼泪,拉着j、q、x的手出去玩了。通过朗读故事,学生理解了j、q、x与ü的拼写规则。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读儿歌认读字词,开展读词识字竞赛,“喂小鸡”因“喂”、“小”的韵母还没有学过,让学生照着“洗衣服、搭积木”说出结构相同的词语来,同时,教师出示卡片“鸡”,让学生拼一拼、读一读,让学生到儿歌里找到这个字,并认读出它。教师在屏幕上出示“xǐ、jī、yī、xià、dì”和“地、衣、洗、下、鸡”,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连一连、读一读。学生在多种活动形式中学习汉语拼音,掌握了学习汉语拼音的方法,提高了识字能力,初步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篇3

在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语文现代化必不可少,而普通话的推广是语文现代化迫切而首要的任务。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之间相互交流的日渐广泛,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而学好普通话的最好的工具就是学好汉语拼音。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围绕如何进行小学汉语拼音教学进行论述,具体如下:

一、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的研究目标

1、对教学时空进行开放,让拼音走进学生的生活。

首先,走进校园,对校园语言进行规范。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就是学校,学校的语言环境能对学生的语言习惯造成直接影响。如“桌子”、“吃饭”、“考试”等常用词语,具有较高的使用率,但错误率也比较高,考虑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受方言的影响。要想规范学生的口语,教师可以和学生达成约定,养成随时、随地对错音加以纠正的习惯,形成说普通话的意识和良好的校园语言环境。

其次,走进家庭,对生活语言进行巩固。当前,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语言习惯还不够重视,不能形成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对于这一情况,我鼓励学生做家里的小推普员,纠正父母的方音、错音,并且也接受家长的监督,每天讲一个故事、念一首儿歌或说一说学校里的新鲜事等,同时用录音机录下来,既可以让学生反复听,对错误进行自我纠正,又可以和同学进行交流,还可以把录音交给老师,使教师能进行及时的指导。

再次,走进大自然,丰富学生的生活语言。各种旅游景点、动植物、小区和马路等名称,都可以作为很好的学习材料。既可以让学生熟悉周围的生活环境,还能帮助学生熟练运用和积累语言。

最后,走进社会生活,使良好的语言习惯得以养成。走进社会生活的过程是较为艰辛的。改变一种语言习惯需要上百次的重复练习,甚至还需要将意志、热情、毅力与决心调动起来。

2、对教学方法进行开放,使学生的独立个性得到发展。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个性,自由地选择学习方法,以便充分发挥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特长和优势,使学生的独立个性得到发展。在学完书上的识记方法之后,让学生想一想是否还有更好的办法。学生热情高涨,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等多方信息,都在生动有趣、五花八门的顺口溜中体现了出来。教师应鼓励并引导学生自己编顺口溜,为学生提供更多表现自己创造才能的机会,挖掘出学生学习语言的潜能,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开发,从而促进他们汉语拼音学习能力的提高。

3、对学习环境进行开放,使教室能够说话。

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学习欲望,为使他们的这一欲望得到满足,形成适应不同个体的开放的学习方式,教师需要提供给他们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拼音,我把教室布置成了“拼音的世界”,给每个学生做一块姓名牌,并注上拼音,挂在墙上,让他们用拼音介绍自己的名字和结识同伴。还给教室内的每一件东西都贴上“拼音标签”。学生们在这样的教室里既能有趣地学习,又不会使课业负担有所增加,使所学的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就得到了巩固。

二、汉语拼音教学的方法

1、插图提示法。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汉语拼音插图生动有趣、直观具体、贴近生活。教师应根据编者意图,从课文的插图着手,引导学生发现插图与字母音形的内在联系。结合看图,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不仅可以增添儿童情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对字母的音形进行记忆。

2、游戏学习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引入游戏,让学生参与游戏活动,在游戏活动中获取新知,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始于活动,在活动中,他们的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经常引入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融认知与情感于一体。

3、创设情境法。

创设情境法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插图、语言、教具和表情等手段把学生带入到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一个愉悦、宽松的环境中积极地参与学习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可协调学生脑、眼、手、口等多种感官的活动,化难为易,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4、趣味故事法。

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来看,他们比较易于接受一些生动有趣的知识。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讲一些和课文内容有紧密联系的趣味儿故事,创造一个既愉快又紧张的氛围,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歌诀巩固法。

儿童的感知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容易将音形相近的字母混淆,若利用编写儿歌、口诀来对字母的音形加以辨别巩固,会使他们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之,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汉语拼音是一种抽象的表音符号,学习起来存在一些困难,且还比较枯燥乏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儿童的特点,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对拼音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就会乐于学习并学好汉语拼音。不但可以为学生今后的识字学习打好基础,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学生产生热爱语文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将师生情感融入到学生的认知活动中,这样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较快地掌握汉语拼音。

篇4

汉语拼音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轻松的情境之中,愉快地学习汉语拼音、认识汉字、积累与语言,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明确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学校生活,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共同学习的快乐。

2、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并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

3、学会6个单韵母。学会8个复韵母,以及5个前鼻韵母、4个后鼻韵母。学会2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4、学会16个整体认读音节,会读他们的四声。

三、弄清教学重难点。

1、掌握声母与单韵母的拼读音节,以及带调拼读音节,区分二声和四声,掌握三声的读法,会在四线三格中书写音节。

2、学会两拼和三拼的拼读方法,正确书写音节和整体认读音节。

3、学会复韵母和它们的四声,能正确地读音和书写。学习声母与复韵母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

4、掌握J、q、x与üe相拼时,ü上两点省略规则。

5、掌握整体认读音节,能够正确区分形近的复韵母。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分流练习,分类按顺序排列。

四、注重方法与策略。

(一)声母发音与课文插图的整合

新教材汉语拼音部分有几十幅富有启发性的插图,或示意字母发音、或表明字母形体,还有一些是为提高拼读能力而安排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形象帮助学生学习抽象的拼音字母。如学习g这个声母时,从图导入:从远处飞来了什么?学生看书上的插图,可能回答:“白鸽”“三只鸽子”。教师继续引导:谁能编一句儿歌记住“ g”,学生回答“鸽子鸽子ggg”“三只鸽子ggg”。接着让学生发出正确的读音:如“鸽”(ge),然后告诉学生把ge读得轻些、短些,这样的发音就比较接近本音,也有别于音节ge音了。用这种方法可以教b、p、m、f、k、h、j、q、X、Z、C、S、Zh、Ch、Sh、y、W,配合这些字母的插图都能引出声母相应的字音来。

(二)拼读音节与生活经验的整合

6岁的孩子入学前已会说很多话了。从拼音角度来讲,他们已经会发很多音节的音了,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和理解为什么要分解音节。如看见一丛草,他们认识是草(cao),却不会将草(cao)分出声母C,韵母ao。更不会有意识地将声母和韵母连成音节进行四声拼读,因此字音(音节)的拼读成了孩子们拼音入门的学习难点。根据新教材增加了许多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音节的编排特点,教师可以调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直接切入音节,拼读难点。如汉语拼音第5课三拼音节:gua、guo、hua、huo、kuo,可以先制作课件从电脑中依次出示一个西瓜、一口锅、一朵花、一堆火和由小扩大的圆等图片,先请孩子们认一认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事物,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实际上已调用他们原有的“语音储备”),然后引导学生:想一想,它们(指这些事物)是怎么拼出来的?当学生理解有困难时,再用课件分别展示出声母和相拼的韵母以及声调,对应摆放在图片下面。最后启发学生:这些声、韵母合在一起加上别的声调就成了别的字音了,你们想认识它们吗?再以此分别推出以上五个音节的四声,让学生读一读,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说出双音节词或一句话即可)。这种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扩展活动无一不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的。

(三)认识汉字与观察情景图的整合

新教材拼音部分的内容在声母、韵母、音节、识字、儿歌、看图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了巧妙的组合,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观念,也突出了各知识点的科学性。特别是与学习内容紧密联系的情景图,给师生带来了更大的创造性学习的空间。教师应站在学生认知水平的角度上,认真审视每一幅情景图,想办法激活它们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借助情景,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会认汉字。

1、看懂留意,练习拼读。有景图内容简单,物体的名称和音节对应出现,工作计划《汉语拼音教学计划》。如第7课,妈妈擦玻璃、爸爸拖地、我做贺卡。可以让学生自己看图、练读音节、认汉字。

2、抓住画面特征,记住字形。有的情景图中的事物具有表形的特点,但图上的物体真正表形的往往只在画面的某一处。教学时应让学生先整体后部分观察画面,突出最形象的表形部位,启发学生想像,如第4课的情景图,一只小兔奔跑时的腿形,多像“兔”字下面的两笔。

篇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还具体提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同时强调了要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经验等。这些好建议启发我们,要正确理解和使用新教材,赋予课堂活力,树立“以学生为本”观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编排了情景图、短语、句子和儿歌,认识70个常用字。显而易见,教材采用了多种方式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综合性、整体性。于是,我把汉语拼音部分视为一个多元化的整体,将学拼音看图识字、看图说话、阅读短语和儿歌等多个知识点互相渗透,分层次有机整合,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兴趣,力图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一、声母发音与课文插图的整合

新教材汉语拼音部分有几十幅富有启发性的插图,或示意字母发音、或表明字母形体,还有一些是为提高拼读能力而安排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形象帮助学生学习抽象的拼音字母。声母的本音虽然都是“标准的音”,但因为听不清,学生学习还是不方便。新教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给这些声母配上了不同的韵母,使声母也能发出响亮的音。这种呼读音,虽然能发出响亮的音,方便学生的学习,但还是难以启动学生自学、自悟、自会。教材又配上了能够表声母音的插图,帮助学生练习发音。如学习g这个声母时,从图导入:从远处飞来了什么?学生看书上的插图,可能回答:“白鸽”“三只鸽子”。教师继续引导:谁能编一句儿歌记住“g”,学生回答“鸽子鸽子ggg”“三只鸽子ggg”。接着让学生发出正确的读音:如“鸽”(ge),然后告诉学生把ge读得轻些、短些,这样的发音就比较接近本音,也有别于音节ge音了。用这种方法可以教b、p、m、f、k、h、j、q、X、Z、C、S、Zh、Ch、Sh、y、W,配合这些字母的插图都能引出声母相应的字音来。有几个声母如d、t、n、l的插图不是取音,而是取形,可以采用其他方法直接练习声母的读音。

二、拼读音节与生活经验的整合

六岁的孩子入学前已会说很多话了。从拼音角度来讲,他们已经会发很多音节的音了,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和理解为什么要分解音节。如看见一丛草,他们认识是草(cao),却不会将草(cao)分出声母C,韵母ao.更不会有意识地将声母和韵母连成音节进行四声拼读,因此字音(音节)的拼读成了孩子们拼音入门的学习难点。根据新教材增加了许多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音节的编排特点,教师可以调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直接切入音节,拼读难点。如汉语拼音第5课三拼音节:gua、guo、hua、huo、kuo,可以先制作课件从电脑中依次出示一个西瓜、一口锅、一朵花、一堆火和由小扩大的圆等图片,先请孩子们认一认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事物,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实际上已调用他们原有的“语音储备”),然后引导学生:想一想,它们(指这些事物)是怎么拼出来的?当学生理解有困难时,再用课件分别展示出声母和相拼的韵母以及声调,对应摆放在图片下面。最后启发学生:这些声、韵母合在一起加上别的声调就成了别的字音了,你们想认识它们吗?再以此分别推出以上五个音节的四声,让学生读一读,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说出双音节词或一句话即可)。这种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扩展活动无一不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的。

三、认识汉字与观察情景图的整合

新教材拼音部分的内容在声母、韵母、音节、识字、儿歌、看图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了巧妙的组合,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观念,也突出了各知识点的科学性。特别是与学习内容紧密联系的情景图,给师生带来了更大的创造性学习的空间。教师应站在学生认知水平的角度上,认真审视每一幅情景图,想办法激活它们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借助情景,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会认汉字。

1、看懂留意,练习拼读。有的情景图内容简单,物体的名称和音节对应出现。如第7课,妈妈擦玻璃、爸爸拖地、我做贺卡。可以让学生自己看图、练读音节、认汉字。

2、抓住画面特征,记住字形。有的情景图中的事物具有表形的特点,但图上的物体真正表形的往往只在画面的某一处。教学时应让学生先整体后部分观察画面,突出最形象的表形部位,启发学生想像,如第4课的情景图,一只小兔奔跑时的腿形,多像“兔”字下面的两笔。

3、充分利用图加深记忆。刚学会拼音字母的学生,拼读音节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学生看图读音节识字时,首先引导学生看图,看懂图意很容易就拼出音节了。学生在认读时,遇到认不出说不上的汉字,教师可以凭借描述图意,帮助学生复现画面内容,唤起表象,使学生忆起见面字的读音和字形。

篇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环境,创设不同的兴趣氛围。在拼音教学中,如果总是授之以鱼,告诉学生这是什么、怎么读、怎么记,久而久之必定会造成学生的厌烦情绪。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那就要授之以渔,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寻求乐趣。通过各种各样新颖有趣的内容和形式吸引学生,能调动小学生学拼音、用拼音的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可在教学中适当穿插游戏、比赛和创设情景提高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积极性。在拼音教学中,可以把枯燥的拼音练习融入有趣的游戏、比赛,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课堂“动”起来、“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二、运用多种形式,巧妙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1.讲讲故事,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所以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注意研究儿童心理,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在教学中适时利用故事进行拼音教学十分有用。汉语拼音是一串枯燥无味的字符,要想让学生想学、乐学,就要变无趣为有趣。要充分利用教材,联系生活、学习实际,创设语言环境,让音节在语言环境中反复出现,使学生熟练掌握、巩固、运用汉语拼音的技巧,最大限度地发挥汉语拼音多功能的作用,可以通过编故事途径让学生生动有趣地学拼音。故事这一文学形式生动有趣,对一年级学生有特别的吸引力。教学生识记拼音字形,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让学生说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故事,抓住联系点识记。

在教怎样给音节标调时,我就先讲一个故事给学生们听:“单韵母妈妈有六个女儿,大女儿a,二女儿o,三女儿e,老四老五是一对双胞胎,她们是i和u,老六是ü。单韵母妈妈可喜欢她的这些孩子了,经常让她们一起出去玩,为了提醒姐姐照顾好妹妹,单韵母妈妈总是把一顶帽子戴在姐姐的头上。这样,只要大姐a在,帽子就戴在a 的头上,没a就找二女儿o或三女儿e,老四老五因为是一对双胞胎,所以,妈妈说两个并排站时,谁在后边就戴在谁的头上。”这个故事不仅很好地解释了标调歌的内涵,同时还赋予标调歌崭新的生命。小朋友听了故事再记音节的标调规律,会更形象,更深刻,甚至终生都不会忘记。

2.利用插图,记得扎实

教材配备了与学习内容紧密联系的课文插图,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借助插图,读准汉语拼音。刚入学的儿童思维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因此,在导入字母的发音时,可以从课文插图入手,通过指导学生看图,引出字母的读音。

要引导学生看懂图意,练习拼读;抓住画面特征,记住字形;充分利用插图加深记忆。刚学会拼音字母的学生,拼读音节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学生看图读音节识字时,首先引导学生看图,看懂图意很容易就拼出音节了。学生在认读时,遇到认不出说不上的汉字,教师可以凭借描述图意,帮助学生复现画面内容,唤起表象,使学生忆起见面字的读音和字形。把看图、拼音、识字整合在一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群体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作用,是提高识字效率的重要方法。

3.联系生活实际,拼读音节

师生之间轻松自由地谈话,联系生活实际也是一种好的方法。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轻而易举地接受新知,因为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无意注意仍然占主体地位。比如说,在引出整体认读音节“yuan”时,我拿了一个圆圆的苹果问学生,你们还知道生活中有什么是圆的吗,同学们纷纷高高举起小手说:棒棒糖是圆的,篮球是圆的,乒乓球是圆的,太阳是圆的,月亮是圆的……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几乎说出了身边所有圆的东西,毫无疑问都学会了“圆”的发音。接着,我告诉学生“圆”去了声调就是“yuan”的音。字音(音节)的拼读是学生们拼音入门的学习难点。根据新教材增加了许多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音节的编排特点,教师可以调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直接切入音节,拼读难点。如三拼音节:gua、guo、hua、huo、kuo,可利用西瓜、饭锅、花、火等图片,先请学生们说一说它们的名称,然后引导学生试着用拼音拼出来,当学生理解有困难时,教师分别展示声母和相拼的韵母以及声调,对应摆放在图片下面。最后启发学生:这些声、韵母合在一起加上别的声调就成了别的字音。从学生最熟悉的口语入手;从学生日常生活用品入手;从学生使用的学习文具入手;从学生最乐于做的事情入手。每日一句,出示在黑板上方,为学生营造喜闻乐见的拼音音节学习氛围,使他们爱学乐学,既提高拼音能力又发展了口语交际能力。

4.运用儿歌,帮助学习

根据儿童的语言发展的特点,在教学中适当运用儿歌帮助学生学习拼音。儿歌或口诀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材料,识字使他们由拼音的学习转入高一层次的学习活动。教材在拼音教学内容中编排了大量的儿歌,把拼音与识字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巩固和运用汉语拼音,还运用汉语拼音学习一部分构字率较高的独体字,为学习合体字准备条件。学生通过读儿歌,并把它与记字形联系起来,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教学的时候把记忆拼音和儿歌结合在一起,如“小棍赶猪lll”、“伞柄朝下ttt”、“9字加弯”、“剪尖朝上前面是d后面是b;剪尖朝下前面是q后面是p”。在教学j、q、x与ü相拼时,理解ü上两点省略规则是这一课的难点。教学时可以这样说:小ü最顽皮,谁都不愿同他一起玩。小ü急得哇哇哭,眼泪叭嗒叭嗒往下掉。正在这时,j、q、x三兄弟走上前:“小ü,我们去玩吧。”小ü听了马上擦掉眼泪跟着j、q、x就走了,所以小ü见了j、q、x,上面两点就没有了。

三、反复练习,学以致用

篇7

一、拼读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素材库,同时也是学生进行拼音学习的重要方式。小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会话能力积累,有了一定的实践技能,但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不够,特别是字音(音节)的拼读是学生拼音入门学习的难点。人教版新教材采用了许多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音节的编排,教师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直接切入音节,拼读难点。如教学汉语拼音三拼音节gua、guo、hua、huo、kuo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个西瓜、一口锅、一朵花、一堆火和由小扩大的圆等图片。上课时,先请孩子们认一认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事物,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实际上是正在调用他们原有的“语言储备”),然后引导学生:想一想,它们(指这些事物)是怎么拼出来的?当学生理解有困难时,教师可用课件分别展示出声母和相拼的韵母以及声调,并对应摆放在图片下面。最后启发学生:这些声、韵母合在一起加上别的声调就成了别的字音了,你们想认识它们吗?再以此分别推出以上五个音节的四声,让学生读一读,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说出双音节词或一句话即可)。这种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扩展活动无一不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的。

学生初步学习了拼音方法后,还须经过大量的“耳听口练”才能把知识转化为综合认知能力,以达到看到音节便能准确、熟练地读出来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充分利用新教材拼音部分出现的209个音节。为了增强学生的拼读兴趣和效果,我从学生最熟悉的口语入手,从学生日常生活用品入手,从学生使用的学习文具入手。从学生最乐于做的事情入手。每日一句,出示在黑板上方,为学生营造喜闻乐见的拼音音节氛围,使他们爱学乐学,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拼音能力了,又发展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拼音学习与观察情景图片的整合

低年级学生认识世界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认识到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认知能力,在教学中善于将情境图片与拼音学习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借助一定的情境进行拼音知识的学习。人教版新教材拼音部分在声母、韵母、音节、识字、儿歌、看图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了巧妙的组合。特别是与学习内容紧密联系的情景图,给师生带来了更大的创造性的学习空间。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真研读每一幅情景图,想办法激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借助情景,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从记汉字。

1、看懂留意,练习拼读。有的情景图内容简单,物体的名称和音节对应出现。如第7课,妈妈擦玻璃、爸爸拖地、我做贺卡。可以让学生自己看图、练读音节、认记汉字。

2、抓住画面特征,记住字形。有的情景图中的事物具有体现字形的特点,但图上的物体真正体现字形的往往只在画面的某一处。教学时应让学生先整体后部分观察画面,突出最形象的体现字形的部位,启发学生想像。

3、充分利用插图加深记忆。刚学会拼音字母的学生,拼读音节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学生看图读音节识字时,首先引导学生看图,看懂图意就很容易拼出音节了。学生在认读时,遇到认不出、说不上的汉字,教师可以描述图意,帮助学生复现画面内容,使学生回忆起字的读音和字形,

三、做好拼音识字与阅读儿歌的有效整合

在低年级阶段,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引导学生进行拼音理论知识的学习,时间一久就会导致学生的审美疲劳,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做好拼音识字与阅读活动、儿歌教学的有效整合,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或者趣味化的阅读活动来丰富学生的拼音学习范围,不断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因为儿歌或口诀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材料,识字却是他们由拼音的学习转入高一层次的学习活动。人教版新教材在编排上抓住了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拼音教学内容中编排了大量的儿歌,把拼音与识字有机地结合起来,我认为这样的安排不仅巩固了汉语拼音的运用,而且便于运用汉语拼音学习一部分构字率较高的独体字,为学习合体字准备了条件。每一课中都有图画表示独体字的意义,字的上面都配有汉语拼音音节,图下又有汉语拼音短文和词组。句子来概括图意。学生通过读儿歌、既学会了一些汉字又没有增加单纯识字的心理负担。

我感到从一年级开始,学生每认记一个字时都应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大致了解字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要充分利用汉语拼音这个工具引导学生读准字音;二要运用造句的方法使学生大致了解字义;三要运用汉字构字的规律让学生了解字形。教师还要注意强化听、说、读、写的互相渗透。听,听字的读音,听老师范读或同学朗读;说,让学生说出自己识字的方法,说一句完整的话;读,拼读音节,认读生字,按词的组合朗读句子,读懂句意;写,按照汉字的构字规律指导学生练习书写。通过充分调动眼、口、耳、手的功能,使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综上所述,在拼音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能够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认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点、重点,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巧妙的进行引导教育,以便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感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篇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不能在课堂教学伊始就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充满好奇,进而主动探求显得至为重要。一年级的新生正处在从幼儿到儿童的转换时期,理解力较差,很多知识都是死记硬背的,然而记忆与兴趣有极大的关系,兴趣高时学习积极性就高、学习效果较好。所以,当一个新的事物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时,求学若渴的孩子一定非常有兴趣。如何能在教学中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提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呢?儿歌或口诀就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材料,比如:在教学单个拼音字母时,可以借助儿歌等形式来帮助学生认识其发音方法,借助课本上的插图来记住字形。

2 利用游戏、娱乐来进行拼音教学

这种方法充分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将教学知识点融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中,在乐趣中完成学习。可以把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儿化、轻声等教学难点通过绕口令、念儿歌等形式进行训练,组织多种多样的游戏。如:“送信”、“摘苹果”、“找朋友”、“拼一拼”、“看口形猜韵母”等。为了让拼音游戏融于孩子们的课外生活,我还编制了一套“打牌游戏”,游戏方法是:学生1:“我出b”。学生2:“我出ei”。抢答:“我们拼成bei。杯子的杯、北京的北、被子的被”。

3自制教具、学习来进行辅助教学

教师可以用彩色的纸板剪成字母,当教某一字母是,可以发给学生玩一玩,增强他们的感官意识,也可让学生回家动手剪好放在书包里,平常随机让学生拿出某一字母的图形,如果学生拿正确了,说明学生已经认识了这一字母,如果拿错了,要鼓励学生再记一记这个字母。同样地,还可以用这些彩色纸板字母组合成某汉字的音节。

4 利用合作学习进行拼音教学

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拼音教学同样可以进行合作式学习,只不过要注意合作人数以2至4人为宜。如:在教学拼读词语这一环节时,教师可采用同桌合作的方法,请一个同学拼读音节,另一同学用这个词语进行说话的合作。

篇9

教材汉语拼音部分有几十幅富有启发性的插图,或示意字母发音、或表明字母形体,还有一些是为提高拼读能力而安排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形象 帮助学生学习抽象的拼音字母。声母的本音虽然都是“标准的音”,但因为听1不清,学生学习还是不方便。新教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给这些声母配上了 不同的韵母,使声母也能发出响亮的音。这种呼读音,虽然能发出响亮的音, 方便学生的学习,但还是难以启动学生自学、自悟、自会。教材又配上了能够 表声母音的插图,帮助学生练习发音。如学习 g 这个声母时,从图导入:从远处飞来了什么?学生看书上的插图,可能回答:“白鸽” “三只鸽子”。教师 继续引导:谁能编一句儿歌记住” g“,学生回答”鸽子鸽子 ggg”“三只鸽 子 ggg”。接着让学生发出正确的读音:如“鸽”(ge),然后告诉学生把 ge 读得轻些、短些,这样的发音就比较接近本音,也有别于音节 ge 音了。用这种 方法可以教 b、p、m、f、k、h、j、q、X、Z、C、S、Zh、Ch、Sh、y、W, 配合这些字母的插图都能引出声母相应的字音来。有几个声母如 d、t、n、l 的 插图不是取音,而是取形,可以采用其他方法直接练习声母的读音。

二、拼读音节与生活经验的整合。

六岁的孩子入学前已会说很多话了。从拼音角度来讲,他们已经会发很多音节的音了,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和理解为什么要分解音节。如看见一丛草,他们认识是草(cao),却不会将草(cao)分出声母 C,韵母 ao。更不会有意识地 将声母和韵母连成音节进行四声拼读,因此字音(音节)的拼读成了孩子们拼音入门的学习难点。根据新教材增加了许多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音节的编排 特点,教师可以调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直接切入音节,拼读难点。如汉语 拼音第 5 课三拼音节:gua、guo、hua、huo、kuo,可以先制作不同形状的 卡片依次出示一个西瓜、一口锅、一朵花、一堆火和由小扩大的圆等图片,先 请孩子们认一认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事物,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实际上已调用 他们原有的“语音储备”),然后引导学生:想一想,它们(指这些事物)是 怎么拼出来的?当学生理解有困难时,再用课件分别展示出声母和相拼的韵母 以及声调,对应摆放在图片下面。最后启发学生:这些声、韵母合在一起加上别的声调就成了别的字音了,你们想认识它们吗?再以此分别推出以上五个音节的四声, 让学生读一读, 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说出双音节词或一句话即可) 。 这种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扩展活动无一不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的。 2 学生初步学习了拼音方法,还要经过大量的“耳听口练”才能把知识转化为 能力,力争做到看到音节便能准确、熟练地读出来。教师要充分利用新教材拼 音部分出现的 209个音节。为了增加学生拼读兴趣和效果,我从学生最熟悉的口语入手;从学生日常生活用品入手;从学生使用的学习文具入手;从学生最乐于做的事情入手。每日一句,出示在黑板上方,为学生营造喜闻乐见的拼音音节氛围,使他们爱学乐学,既提高拼音能力又发展了口语交际能力。

三、认识汉字与观察情景图的整合。

教材拼音部分的内容在声母、韵母、音节、识字、儿歌、看图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了巧妙的组合,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观念,也突出了各知识点的科学性。特别是与学习内容紧密联系的情景图,给师生带来了更大的创造性学习的空间。教师应站在学生认知水平的角度上,认真审视每一幅情景图,想办法激活它们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借助情景,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会认汉字。 1.看懂留意,练习拼读。有的情景图内容简单,物体的名称和音节对应出 现。如第 7 课,妈妈擦玻璃、爸爸拖地、我做贺卡。可以让学生自己看图、练读音节、认汉字。有的图内容复杂,学生看了图还不能导出音节的读音,如第 11 课的情景图,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带着学生仔细观察, 启发思维,讲清留意后, 引出 diéfēijī 和汉字“叠飞机”。 2.抓住画面特征,记住字形。有的情景图中的事物具有表形的特点,但图上的物体真正表形的往往只在画面的某一处。教学时应让学生先整体后部分观察画面,突出最形象的表形部位,启发学生想像,如第4课的情景图,一只小兔奔跑时的腿形,多像“兔”字下面的两笔。 3.充分利用图加深记忆。刚学会拼音字母的学生,拼读音节是有一定难度 的,在教学生看图读音节识字时,首先我会引导学生看图,看懂图意很容易就 拼出音节了。学生在认读时,遇到认不出说不上的汉字,老师可以凭借描述图意,帮助学生复现画面内容,唤起表象,使学生忆起见面字的读音和字形,如第8课情景图, “太阳刚刚升起,可以换成什么词来说?”学生思考后回答“日 3 出”,这样字的形和音的问题迎刃而解。把看图、拼音、识字整合在一起,有益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益于调动群体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作用,是提高识字效率的重要方法。

篇10

新教材汉语拼音部分有几十幅富有启发性的插图,或示意字母发音、或表明字母形体,还有一些是为提高拼读能力而安排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形象帮助学生学习抽象的拼音字母。声母的本音虽然都是“标准的音”,但因为听不清,学生学习还是不方便。新教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给这些声母配上了不同的韵母,使声母也能发出响亮的音。这种呼读音,虽然能发出响亮的音,方便学生的学习,但还是难以启动学生自学、自悟、自会。教材又配上了能够表声母音的插图,帮助学生练习发音。如学习g这个声母时,从图导入:从远处飞来了什么?学生看书上的插图,可能回答:“白鸽”“三只鸽子”。教师继续引导:谁能编一句儿歌记住“g”,学生回答“鸽子鸽子ggg”“三只鸽子ggg”。接着让学生发出正确的读音:如“鸽”(ge),然后告诉学生把ge读得轻些、短些,这样的发音就比较接近本音,也有别于音节ge音了。用这种方法可以教b、p、m、f、k、h、j、q、X、Z、C、S、Zh、Ch、Sh、y、W,配合这些字母的插图都能引出声母相应的字音来。有几个声母如d、t、n、l的插图不是取音,而是取形,可以采用其他方法直接练习声母的读音。

二、拼读音节与生活经验的整合

六岁的孩子入学前已会说很多话了。从拼音角度来讲,他们已经会发很多音节的音了,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和理解为什么要分解音节。如看见一丛草,他们认识是草(cao),却不会将草(cao)分出声母C,韵母ao。更不会有意识地将声母和韵母连成音节进行四声拼读,因此字音(音节)的拼读成了孩子们拼音入门的学习难点。根据新教材增加了许多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音节的编排特点,教师可以调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直接切入音节,拼读难点。如汉语拼音第5课三拼音节:gua、guo、hua、huo、kuo,可以先制作课件从电脑中依次出示一个西瓜、一口锅、一朵花、一堆火和由小扩大的圆等图片,先请孩子们认一认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事物,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实际上已调用他们原有的“语音储备”),然后引导学生:想一想,它们(指这些事物)是怎么拼出来的?当学生理解有困难时,再用课件分别展示出声母和相拼的韵母以及声调,对应摆放在图片下面。最后启发学生:这些声、韵母合在一起加上别的声调就成了别的字音了,你们想认识它们吗?再以此分别推出以上五个音节的四声,让学生读一读,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说出双音节词或一句话即可)。这种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扩展活动无一不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的。

学生初步学习了拼音方法,还要经过大量的“耳听口练”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力争做到看到音节便能准确、熟练地读出来。教师要充分利用新教材拼音部分出现的209个音节。为了增加学生拼读兴趣和效果,我从学生最熟悉的口语入手;从学生日常生活用品入手;从学生使用的学习文具入手;从学生最乐于做的事情入手。每日一句,出示在黑板上方,为学生营造喜闻乐见的拼音音节氛围,使他们爱学乐学,既提高拼音能力又发展了口语交际能力。

三、认识汉字与观察情景图的整合

新教材拼音部分的内容在声母、韵母、音节、识字、儿歌、看图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了巧妙的组合,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观念,也突出了各知识点的科学性。特别是与学习内容紧密联系的情景图,给师生带来了更大的创造性学习的空间。教师应站在学生认知水平的角度上,认真审视每一幅情景图,想办法激活它们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借助情景,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会认汉字。

1.看懂留意,练习拼读。有的情景图内容简单,物体的名称和音节对应出现。如第7课,妈妈擦玻璃、爸爸拖地、我做贺卡。可以让学生自己看图、练读音节、认汉字。有的图内容复杂,学生看了图还不能导出音节的读音,如第11课的情景图,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带着学生仔细观察,启发思维,讲清留意后,引出diéffējī和汉字“叠飞机”。

2.抓住画面特征,记住字形。有的情景图中的事物具有表形的特点,但图上的物体真正表形的往往只在画面的某一处。教学时应让学生先整体后部分观察画面,突出最形象的表形部位,启发学生想像,如第4课的情景图,一只小兔奔跑时的腿形,多像“兔”字下面的两笔。

3.充分利用图加深记忆。刚学会拼音字母的学生,拼读音节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学生看图读音节识字时,首先引导学生看图,看懂图意很容易就拼出音节了。学生在认读时,遇到认不出说不上的汉字,教师可以凭借描述图意,帮助学生复现画面内容,唤起表象,使学生忆起见面字的读音和字形,如第8课情景图,“太阳刚刚升起,可以换成什么词来说?”学生思考后回答“日出”,这样字的形和音的问题迎刃而解。把看图、拼音、识字整合在一起,有益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益于调动群体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作用,是提高识字效率的重要方法。

篇11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编排了情景图、短语、句子和儿歌,认识70个常用字。显而易见,教材采用了多种方式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综合性、整体性。于是,我把汉语拼音部分视为一个多元化的整体,将学拼音看图识字、看图说话、阅读短语和儿歌等多个知识点互相渗透,分层次有机整合,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兴趣,力图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一、声母发音与课文插图的整合

新教材汉语拼音部分有几十幅富有启发性的插图,或示意字母发音、或表明字母形体,还有一些是为提高拼读能力而安排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形象帮助学生学习抽象的拼音字母。声母的本音虽然都是“标准的音”,但因为听不清,学生学习还是不方便。新教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给这些声母配上了不同的韵母,使声母也能发出响亮的音。这种呼读音,虽然能发出响亮的音,方便学生的学习,但还是难以启动学生自学、自悟、自会。教材又配上了能够表声母音的插图,帮助学生练习发音。如学习g这个声母时,从图导入:从远处飞来了什么?学生看书上的插图,可能回答:“白鸽”“三只鸽子”。教师继续引导:谁能编一句儿歌记住“ g”,学生回答“鸽子鸽子ggg”“三只鸽子ggg”。接着让学生发出正确的读音:如“鸽”(ge),然后告诉学生把ge读得轻些、短些,这样的发音就比较接近本音,也有别于音节ge音了。用这种方法可以教b、p、m、f、k、h、j、q、X、Z、C、S、Zh、Ch、Sh、y、W,配合这些字母的插图都能引出声母相应的字音来。有几个声母如d、t、n、l的插图不是取音,而是取形,可以采用其他方法直接练习声母的读音。

二、拼读音节与生活经验的整合

六岁的孩子入学前已会说很多话了。从拼音角度来讲,他们已经会发很多音节的音了,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和理解为什么要分解音节。如看见一丛草,他们认识是草(cao),却不会将草(cao)分出声母C,韵母ao。更不会有意识地将声母和韵母连成音节进行四声拼读,因此字音(音节)的拼读成了孩子们拼音入门的学习难点。根据新教材增加了许多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音节的编排特点,教师可以调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直接切入音节,拼读难点。如汉语拼音第5课三拼音节:gua、guo、hua、huo、kuo,可以先制作课件从电脑中依次出示一个西瓜、一口锅、一朵花、一堆火和由小扩大的圆等图片,先请孩子们认一认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事物,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实际上已调用他们原有的“语音储备”),然后引导学生:想一想,它们(指这些事物)是怎么拼出来的?当学生理解有困难时,再用课件分别展示出声母和相拼的韵母以及声调,对应摆放在图片下面。最后启发学生:这些声、韵母合在一起加上别的声调就成了别的字音了,你们想认识它们吗?再以此分别推出以上五个音节的四声,让学生读一读,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说出双音节词或一句话即可)。这种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扩展活动无一不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的。

学生初步学习了拼音方法,还要经过大量的“耳听口练”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力争做到看到音节便能准确、熟练地读出来。教师要充分利用新教材拼音部分出现的209个音节。为了增加学生拼读兴趣和效果,我从学生最熟悉的口语入手;从学生日常生活用品入手;从学生使用的学习文具入手;从学生最乐于做的事情入手。每日一句,出示在黑板上方,为学生营造喜闻乐见的拼音音节氛围,使他们爱学乐学,既提高拼音能力又发展了口语交际能力。

三、认识汉字与观察情景图的整合

新教材拼音部分的内容在声母、韵母、音节、识字、儿歌、看图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了巧妙的组合,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观念,也突出了各知识点的科学性。特别是与学习内容紧密联系的情景图,给师生带来了更大的创造性学习的空间。教师应站在学生认知水平的角度上,认真审视每一幅情景图,想办法激活它们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借助情景,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会认汉字。

1.看懂留意,练习拼读。有的情景图内容简单,物体的名称和音节对应出现。如第7课,妈妈擦玻璃、爸爸拖地、我做贺卡。可以让学生自己看图、练读音节、认汉字。有的图内容复杂,学生看了图还不能导出音节的读音,如第11课的情景图,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带着学生仔细观察,启发思维,讲清留意后,引出diéfēijī和汉字“叠飞机”。

2.抓住画面特征,记住字形。有的情景图中的事物具有表形的特点,但图上的物体真正表形的往往只在画面的某一处。教学时应让学生先整体后部分观察画面,突出最形象的表形部位,启发学生想像,如第4课的情景图,一只小兔奔跑时的腿形,多像“兔”字下面的两笔。

四、阅读儿歌与识字的整合

儿歌或口诀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材料,识字却是他们由拼音的学习转入高一层次的学习活动。新教材在编排上抓住了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拼音教学内容中编排了大量的儿歌,有机地把拼音与识字结合起来,我认为这种安排不仅是巩固和运用汉语拼音,还在于运用汉语拼音学习一部分构字率较高的独体字,为学习合体字准备条件。每一课中都有图画表示独体字的意义,字的上面都配有汉语拼音音节,图下又有汉语拼音短文和词组、句子来概括图意。学生通过读儿歌,既学会了一些汉字又没有增加单纯识字的心理负担。如汉语拼音第6、7、8课中的带拼音的小短文、儿歌、童谣深深引吸着学生,激发起他们拼读音节、认识汉字的强烈欲望。

我感到从一年级开始,学生每识一个字应读准字音、认清宇形、大致了解字义。教师在有机整合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强化听、说、读、写的互相渗透。听,听字的读音,听老师范读或同学的朗读;说,说出自己识字的方法,说一句完整的话;读,拼读音节,认读生字,用手指点短文中的字,按词的组合朗读句子,读懂句意,利用句子的停顿朗读每个句子;写,对独体字有条件的可以认一个写一个,也可以认写分开,但必须按照汉字的构字规律练写。经过调动眼、口、耳、手这几个器官,形成统一的联系。

篇12

二、探寻整合的足迹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力。”

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一年级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提高教学效率?我深知,与其说是一种机遇,不如说是一种挑战。因此,我在一年级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有意识地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引进自己的语文课堂,使信息技术与一年级小学语文教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1.信息技术与汉语拼音教学的整合。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基石。汉语拼音字母作为表音符号,学起来比较抽象。电教媒体在拼音教学中的妙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度过小学学习的第一道难关。

(1)善用媒体资源,突破学习难点。对于刚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字母的发音和书写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为了搬掉学习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在字母发音和书写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网络共享资源,把同学们带进美妙的动画王国之中。如在学习声母j时,我把网络共享资源课件“在线flash学拼音”引入了课堂。在动听的音乐中,随着老师的讲解和示范,同学们耳朵听着老师的讲解,眼睛看着j的flas,小嘴巴忍不住地小声读着。和着那好玩的动画笔在四线格中的移动,同学们的手儿也不由自主地书起空来,大大降低了j的发音和书写难度。同学们的注意力有了空前的提高,你看,连班里最好动的小明也瞪大眼睛跟着学习呢!

(2)活用多媒体,辅助拼音复习。“温故而知新”,巩固既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基础,又是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必要条件。我在汉语拼音的巩固教学中,根据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这样既能达到复习巩固的效果,又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扎实。如在复习声母的时候,我借助投影仪让学生用小棒和棉线在实物投影仪上摆字母。你听,摆出字母的同学多高兴呀!“我用棉线摆出了s!”“我用棉线摆出了w!”“我用棉线摆出了z!”“我用小棒摆出了x!”“我用棉线和小棒摆出了b、p、d、p!”“我用棉线和小棒摆出了t、k!”许多学生忍不住跑到讲台上,兴奋地把自己的杰作投影出来,与同学共享。同学们在欢乐的创作和展示中,既复习了拼音字母,又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2.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的整合。识字是阅读、习作的基础,也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如何把枯燥的生字教学变为学生的乐学,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技术可谓是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1)巧用电教媒体,为识字教学增效。课件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那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从而提高了生字的学习效率。如在学习“年”字时,我发现该字的笔顺笔划学生不易掌握,于是,我就制作了一个写有“年”字的动画课件。然后,播放课件,把字的笔顺、笔画一笔笔慢慢地表现出来,并配之动听的音乐,让学生感知。因此,学生看了动画,对所学生字有了进一步的掌握。又如一些易写错的字,我会利用课件,重点闪动笔画或偏旁,突出重点、难点,加强刺激记忆。这样,真是乐在其中。

(2)共享媒体资源,拓展识字空间。多媒体网络具备大量储存信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学习材料,并能使资料共享,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及发现问题、利用资源探究,提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生字时,为了拓展学生思维,我集思广益,把网上的一些较好的学习方法活用于自己的教学之中,进行生字教学的拓展延伸,并用电脑及时反馈。比如在做“补笔画”这个游戏时,我把学生最爱写错、最容易遗忘的笔画、笔顺等部件空出来,让学生做“填补”游戏、做错时,电脑小精灵会及时提醒孩子们:“做错啦!做错啦!”做对了,电脑小精灵又会马上表扬鼓励:“你真棒!你真棒!”多媒体与课程的有机结合,使孩子们在学习活动中加深了印象,强化了记忆,调动了热情,提高了参与。

三、享受整合的快乐

篇13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A-0092-02

语言首先要有声,必须借助语音才能表达准确的意思。语音是的最小单位,是整个语言教学的基础。语音学习的过程就是对语言感知和理解的过程。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音知识体现在字母、音标、单词、拼读规则、重音、停顿、句子意群、节奏和升降调等方面。学生掌握了英语语音,不但能够从声音方面准确地表达意思,而且有助于提高听说能力。

一、低年级语音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单词发音不准

低年级学生对英语单词发音不准,主要体现在单词元音发音不够饱满,如单词three,字母组合ee在单词中为长元音[i:],学生很容易发音成[i],将[θri:]读成了[θri]。省略尾音也是造成单词发音不准的原因之一,如bike、kite,单词末尾的-k、-t往往在发音时被忽略。与省略尾音相反,学生有时候对某些单词的辅音习惯性拖音,如单词friend,将[friend]发成[friend?],将ship[?ip]发成[?ip ?]等。还有易混音素的发音出现张冠李戴现象,字母v、w发音容易混淆,如将very读成wery。低年级学生大都通过模仿来发音,对于舌边音l、鼻音m、卷舌音r等,很难找准发音部位。这些音素在单词中出现时,学生往往含混而过。汉语和英语有许多共同的音素,如英语中辅音[b][p][m][f][d][t][n][l][g][k]与汉语拼音中的b、p、m、f、d、t、n、l、g、k相似,学生通过迁移运用很快就能学会他们的发音。而对于汉语中没有相类似的发音,学生也习惯性地用汉语的语音、语调来读单词,这样对于-th、-ch,学生容易错发音成[s]等。

2.对句子意群、节奏掌握不好

句子中按语法结构和意思划分出的每一个成分,称为一个意群。意群要根据语意来判断,或长或短,可能是词组或短语,又或者是句子。学生对意群划分不清,会影响到句子朗读的流畅度,甚至引起误解。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初学英语,不可能对英语单词的形声义达到协调融合熟练掌握的程度。学生的朗读往往随心所欲,对于较长句子不注重意群,凭着自己的感觉以及对句中单词的熟悉程度去朗读,很难根据意群断句,甚至读破句,这样随意说出来的话破坏了语言的节奏感。学生在初学阶段对节奏掌握不好,还体现在对英语的语调学习上。学生不明白什么时候该读升调,什么时候读降调,他们往往沿用汉语学习的规律习惯,如凡是问句一律读升调,这样的朗读难免怪腔怪调。

3.没有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学生年龄小,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长,但他们表现欲望强,喜欢展现自己。尤其是低年段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自己却不喜欢听别人说。对于自己懂的或是自以为懂得的,往往会打断别人的话自我发表言论,要么是听不进,要么表面在听,眼睛却不看说话者,根本不知道别人在说什么……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学习成效不佳。

二、低年级学段语音教学的策略

要想解决低年级英语语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课堂语音教学效果,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抓好教师的示范作用

模仿是儿童初期学习的重要手段。初级阶段的英语学习主要是复制式的模仿,这在整个语言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三年级学生刚接触英语,对于英语的语音知识没有积累,全靠听教师说,再模仿教师说获得语音知识。在学校课堂上,由于班级人数多,学生不一定有朗读跟读的机会,更无法做到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教师一对一示范及纠正发音问题的机会。很多情况下,学生都是稀里糊涂地跟着全班一起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负责,注意自身的朗读示范作用。在学习字母、学习新单词时,学生要看清楚教师读的口型,先慢速,然后中速,再到快速。在学生听单词朗读训练时,教师可以运用辨音活动训练学生,也可以在播放录音的同时,随录音出示不同的单词,如果单词和录音播放内容相同,学生就大声跟读。这样教学,激发了他们的表现欲,为学生模仿跟读打下基础。

2.字母教学把好语音关

字母是组成单词的最小单位。初学英语的学生要准确发出字母的名称音,也要知道字母在单词中的x音。教师应指导学生将汉语拼音知识迁移到字母教学中,这对于学习英语的拼读和拼写有很大的帮助。在初学英语阶段,绝大多数学生汉语拼音已经过关,汉语拼音基础扎实,教师可以把英语字母与学生熟悉的汉语拼音进行分析、比较,把英语辅音音素与汉语拼音中的声母作比较,把英语元音音素与汉语拼音中的韵母作分析,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把汉语拼音迁移到英语字母的学习上,使学生形成语感,增强其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找出拼读规律

初级阶段的英语学习有单个音的发声语音现象,也有连读、失去爆破、重音、升降调等语音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找规律,帮助学生归纳语音知识,掌握语音现象。如以音为序、整体记忆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把正在学习的和已经学过的知识,以及将学习材料的各个部分之间建立起联系,形成学习系统,概括其规律,从深层次把握词汇的音形义。将单词按照读音归类,尤其是将字母组合发音相同的单词放在一起,学生只要多读几遍就很容易记住了,比如cat、bat、bag、cap、map等,学生很快就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共性,从而掌握字母a在闭音节词中发[?]音。可见,单词教学可以灵活运用形近词,帮助学生理解词汇到语音,让学生发现单词读音的共性,掌握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

4.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朗读是语言学习必不可少的一环。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朗读习惯,可以切实打好语音、语调的基础。首先,要培养学生大声朗读的习惯,大声朗读是避免学生学成“哑巴英语”,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大声朗读时可以集中注意力,同时动用了脑、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增强对脑部刺激的程度,巩固记忆所读的内容。其次,要培养学生眼到、口到和心到的良好朗读习惯。低年级学生朗读时往往随心所欲,不注意意群,甚至读破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新授朗读句子时,就要教会学生断句。刚开始,学生对断句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但经过多次朗读后会有明显的进步。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有配套录音,小学生模仿能力强,他们坚持跟着地道的课文录音朗读,就会不自觉地与课文标准规范的音调进行对比,纠正错误的发音。久而久之,其对语音语调的掌控就会有所提高。

5.运用注意规律,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倾听就是主动、有意识地听,是个人必备的学习素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保证。要学会倾听,学生先就要能够集中注意力。正如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一座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如何打开学生注意这扇门,吸引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倾听习惯的关键。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为10~15分钟,他们的无意注意较强,有意注意较弱,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运用注意规律,充分利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教学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化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倾听的前提条件是心静,心不静则听不进。上课铃响后,学生满头大汗跑进教室,这个时候学生是心神不定的,无论教师讲什么都是无用功。有经验的教师会留出两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自我调节,让学生进行课前口语交际,或者利用课前5分钟检查学生的读书背诵情况。学生的心静下来了,注意力才会回到课堂上,这时才能有效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