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结业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语文结业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语文结业论文

篇1

1、结论: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企业职位分析面临的问题及策略论文终于完成。

2、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出现过很多的难题,但都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顺利解决了,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我体会到:写论文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从最初刚写论文时对企业职位面临的问题的模糊认识到最后能够对该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我体会到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以前只是明白理论,没有经过实践考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明确,通过这次的做,真正做到林论时间相结合。

3、总之,通过毕业设计,我深刻体会到要做好一个完整的事情,需要有系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对待要解决的问题,要耐心、要善于运用已有的资源来充实自己。同时我也深刻的认识到,在对待一个新事物时,一定要从整体考虑,完成一步之后再作下一步,这样才能更加有效。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1)校企合作,培育市场需求的职业人才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一方面能够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的顺利高效就业,缓解当前社会上的就业压力,同时还促使高职院校在教学上实现突破,以企业的需求为教学目标与导向,为企业输送大批量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社会培训功能。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引进先进教学设备、优秀师资团队等,从而能够为实现高效率职业教学提供保障,同时,高职院校还要进一步深化同企业之间的关系,明确企业在双方合作中的主体性地位,积极获取企业对高职教育的支持,实现人才质量上的新突破。

(2)发挥高职教育社会培训功能,促进社会全面提升

我国广大高职类院校理应积极构建同相关政府部门以及社会用人单位等密切相联的开放式的教育培训机制,保证院校能够充分保证学校各种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为师生教学开设开放灵活的职业类服务培训网络。高职院校的职业类培育要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导向,将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条件作为培训的标准与重心,充分借助高职类院校丰富的教学资源优势,为广大社会用人单位培育更多的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创新型人才。同时,高职类院校还应当注重对于培训人员综合素养方面的培育如企业理念、团队合作理念以及社交礼仪等,通过专业化的社会职业培训,从而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知识技术以及人力资源的支持,真正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高职院校社会培训功能的实现。

篇3

感谢我们一齐在学校努力的同学,我们彼此关心、互相支持和帮忙,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

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感谢他们对我学习、生活给予的支持和照顾。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还获得了许许多多人的帮忙与先前研究工作者的宝贵资料,论文的研究成果离不开你们的协作和帮忙,在此对你们表示深切的谢意。期望能够以本文向你们汇报,以感谢你们对我的关怀与帮忙,感谢一向以来对我的支持与鼓励。你们永远是我的精神支柱和继续前进的动力。

所有帮忙和关心过我的人们,尽管与你们为我付出的一切相比,所有的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我仍要真诚地说声:谢谢你们!

毕业论文写作常用结束语

经过了两个多月的学习和工作,我最后完成了《##########》的论文。从开始接到论文题目到系统的实现,再到论文文章的完成,每走一步对我来说都是新的尝试与挑战,这也是我在大学期间独立完成的最大的项目。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有很多感受,从对博客一无所知,对ASP,ADO等相关技术很不了解的状态,我开始了独立的学习和试验,查看相关的资料和书籍,让自己头脑中模糊的概念逐渐清晰,使自己十分稚嫩作品一步步完善起来,每一次改善都是我学习的收获,每一次试验的成功都会让我兴奋好一段时间。从中我也充分认识到了博客这一新兴的出版方式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在属于自己的网络空间上,尽情宣泄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且把自己的想法与他人分享,我也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博客空间。

虽然我的论文作品不是很成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我能够自豪的说,那里面的每一段代码,都有我的劳动。当看着自己的程序,自己成天相伴的系统能够健康的运行,真是莫大的幸福和欣慰。我相信其中的酸甜苦辣最终都会化为甜美的甘泉。

这次做论文的经历也会使我终身受益,我感受到做论文是要真真正正用心去做的一件事情,是真正的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研究的过程,没有学习就不可能有研究的潜力,没有自己的研究,就不会有所突破,那也就不叫论文了。期望这次的经历能让我在以后学习中激励我继续进步。

毕业论文常用结束语范例

篇4

针对衔接性视野下对大学语文教育的研究,主要是强调其思维的变化。首先,深入探索大学以及中小学语文之间的联系,为大学语文教育确定目标。其次,在进行人文精神渗透时,需要区别大学与中小学阶段的特点,寻求独特性。这种大学语文思维能够将大学以及中小学语文教育连接在一起,融合在一起,并参照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大学语文学科体系。第一,要确定各阶段语文教育的目标和任务,针对传承文化方面,确定各阶段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以及对语文技能的提升。除此之外,研究分析大学语文与其他大学人文选修课的区别。如:语文与国学的区别等,以此来确定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第二,从教学各个环节入手研究各阶段语文教育的区别和共同点,通过案例分析,寻找规律,明确各阶段的教学目的。由于学生处于不同阶段,对语文的理解会呈现递进的趋势。因此,教师在授课时注意教学手段要与学生年龄特征相符,教材内容也要逐渐深入。第三,由于学生在各个年龄段特点不同,对文章的选段要注意,同样一部著作,对大、中、小阶段的选段要区分开,著作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想要传达的意义是有区别的。

篇5

(三)PVAR模型估计Chamberlain开创了基于面板数据的PVAR模型。以此为基础,DouglasHoltz-Eakin、WhitneyNewey和Harvey[16]建立了如下基于个体固定效应时变系数的PVAR模型和广义距估计(GMM)法。PVAR模型拥有一个前提假设,即每个省市的金融资产结构变量HB、ST、IN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相同的基本结构,这显然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为此,这里把固定效应ηt和时间效应Φt引入模型,分别代表不同省市变量间存在的区域异质性和解释系统变量里的趋势特征,εi,t为白噪声。在有效去除模型中固定效应和时间效应的干扰之后,即可采用GMM估计法来估计PVAR模型参数,具体结果见表4。根据AIC信息准则可得知模型的最佳滞后期为1期。由表4的估计结果可知,西部地区FN对自身在1%水平上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度为0.923%;对HB在5%水平上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度为1.448%;对ST在10%水平上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度为0.581%;对IN有微弱的正向影响,影响度为0.025%,但并不显著。HB对FN在5%水平上具有显著的反向影响,影响度为-0.823%;ST对FN在10%水平上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度为1.051%;IN对FN具有微弱的反向影响,影响度为-0.051%,并不显著。

二、面板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

为了让误差项实现正交,以便克服因误差项相关而对估计效果产生影响,这里采用的方法是Cholesky残差的方差—协方差矩阵分解。由于方程顺序或内生变量顺序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影响Cholesky残差的方差—协方差矩阵分解结果,需要建立相应的置信区间来避免这一问题。为此,本文以GMM方法估计出的系数以及方差—协方差矩阵为基础,采用MonteCarlo模拟实验随机生成大量系数,重复计算变量间的冲击响应,这一过程共进行了500次,用模拟结果所获得的两个标准误差置信区间来评价变量间的冲击响应是否显著。图1给出了西部地区金融资产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PVAR正交化脉冲响应图,其中横轴为追溯期,这里共考察了6个追溯期;纵轴为其他变量产生一个标准差冲击时因变量的响应程度;中间一条曲线为因变量的响应函数线,外侧两条曲线为2倍标准差的置信区间。图1中第一行分别是FN对来自HB、ST、IN一个标准差冲击的响应情况。由图可见,当HB产生一个标准差冲击时,FN在即期的响应值为0,随后表现为一种反向效应,这说明1993-2011年间西部地区的货币资产增长并没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究其原因,这或许是因为货币资产的增加意味着社会融资环境变得更加宽松,在融资成本较低的条件下企业缺乏动力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的缘故。当ST产生一个标准差冲击时,FN在即期的响应值为0,之后则呈现为一种正向响应,说明证券资产结构的调整促进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这与证券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相符。当IN产生一个标准差冲击时,FN的即期响应值为0,之后逐渐呈现为一种反向响应,这或许与西部地区企业效益不高有关。当企业效益较差时,保险资产结构的提升意味着企业将为更多员工投保,或为原有员工增加投保金额,这可能会加重企业负担,在一定时期内不利于企业发展,因此表现出一种微弱的反向响应。图1中第二行分别是HB、ST、IN对FN一个标准差冲击的响应。从图中可见,当FN产生一个标准信息差冲击时,HB的响应为正向,这说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货币资产结构的提升。这是因为产业结构升级后,其产出效率更高,企业和居民个人将拥有更多存款和财富,其显现出来的效应就是整个社会的货币资金增加。当FN产生一个标准差信息冲击时,证券资产结构在即期虽然表现为一种微弱的反向响应,但很快转变为一种稳定的正向响应。说明从整体上看,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证券资产的发展。当FN产生一个标准差冲击时,IN在即期表现为一种正向响应,之后逐渐向0收敛。说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能促进保险资产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这种促进效应还相对较小。为了进一步揭示各变量波动的来源,下面分别从10、20、30个预测期对HB、ST、IN和FN的预测均方误差进行分解,进一步分析HB、ST、IN和FN间冲击作用的具体构成,结果见表5。由方差分解结果可知,在10、20、30个预测期,FN的变动中分别有37.288%、34.513%和34.493%的比例来源于自身,来源于HB的影响分别为17.336%、17.192%和17.178%,来源于ST的影响分别为41.343%、44.947%和44.991%,来源于IN的影响分别为4.033%、3.349%和3.339%。对FN变动影响的大小顺序分别为证券资产结构调整、货币资产结构调整、保险资产结构调整。与此相应,FN对HB的影响分别占到32.369%、34.488%、34.492%,对ST的影响分别为29.191%、34.450%、34.492%,对IN的影响的分别为34.945%、34.498%、34.492%。由此可见,产业结构升级对证券资产结构调整、货币资产结构调整、保险资产结构调整的影响大小较为接近。

三、面板Granger因果检验

根据Granger的研究结论,如果两个非平稳时间序列变量存在协整关系,那么这两个变量间至少存在一个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19]。在假设变量已包含全部预测信息的前提下,Granger构建了以下检验模型。该模型主要适用于时间序列数据。Hurlin和Venet认为,当检验对象为既有时间维度特征,又有截面维度特征的面板数据序列(PanelData)时,由于样本量明显增大,自由度提高,解释变量间的共线性程度会降低,基于面板数据序列为基础的模型检验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0]。模型(8)假设变量Y与其自身的过去值以及变量X的过去值相关,如检验结果显示变量X的系数和显著不等于0,则说明系统中仅存在X到Y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模型(9)假设变量X与其自身的过去值以及变量Y的过去值相关,如估计结果显示变量Y的系数和显著不等于0,则说明系统中仅存在Y到X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如果检验结果显示变量X和变量Y都显著不等于0,则说明变量X和变量Y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即X是Y的格兰杰原因,Y也是X的格兰杰原因。以上模型中,Δ代表变量的一阶差分,p为变量的滞后期数。如检验结果显示模型中的差分项显著,则说明在短期内变量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如检验结果显示模型中的误差修正项ecmt-1显著,则说明在在长期内变量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运用面板数据对西部地区12省市金融资产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见表6。由表6的检验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无论是FN与HB、FN与IN,还是FN与ST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ecm均至少在5%水平显著。说明在长期内,西部地区金融资产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即产业结构升级是金融资产结构调整的格兰杰原因。同时,金融资产结构调整也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格兰杰原因。第二,在短期内,FN和HB、FN和ST、HB与ST之间只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HB是FN的格兰杰原因,但FN不是HB的格兰杰原因;ST是FN的格兰杰原因,FN不是ST的格兰杰原因。第三,短期内,IN与FN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关系,即FN不是IN的格兰杰原因,IN也不是FN的格兰杰原因。

篇6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铜川市目前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因此寻找新的接替产业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找出铜川市的接替产业。

2.1备选产业的选择通过对铜川市各产业发展数据的比较,除煤炭业以外,非金属矿物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力和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这6个产业的产值以及在总产值所占比重相对较大,可以选择。其2011年具体发展情况如下表2.1所示。

2.2指标说明本文拟选取如下指标进行说明:(1)需求收入弹性:需求收入弹性反映了产业的增长潜力,其计算公式为需求收入弹性=某产业需求变化率/国民收入增长率。本文将采用工业销售产值来近似计算产业需求变化率,从而得出需求收入弹性。(2)产业构成系数:产业构成系数反映了某一产业对区域总产值的影响,其计算公式为产业构成系数=某产业产值/区域总产值。(3)产值利税率:产值利税率可以反映出产业盈利水平和投入产出水平,其计算公式为产值利税率=某产业利税总额/某产业产值。(4)比较集中率:接替主导产业要在更高层次区域内相对规模较大,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这样才能带动本区域经济发展,本文以陕西省为更高层次区域,计算公式为比较集中率=(某产业产值/区域所以产业产值)/(更高层次区域该产业产值/更高层次区域所以产业产值)。(5)就业人数比率:接替产业必须有较好的吸纳就业能力,其计算公式为就业人数比率=某产业就业人数/总就业人数。

2.3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选择铜川市接替产业根据《铜川统计年鉴2010》及《铜川统计年鉴2011》,计算出备选产业各指标如下表2.2所示。(1)对上表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下表2.3:(2)利用SPSS进行分析,见表2.4相关系数矩阵,表2.5特征根、方差贡献率及方差累计方差贡献率表,其中选择累计贡献率大于85%提取主成分,列举两个因子。(3)用表2.5中的数据除以主成分相对应的特征值开平方根便得到两个主成分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再以每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提取主成分总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计算主成分综合模型。根据主成分综合模型即可计算综合主成分值,并对其按综合主成分值进行排序,即可对各产业进行综合评价比较,结果见表2.6:可以看出,通过分析,铜川市的非金属矿物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和饮料制造业的综合得分比较高,因此可以选择这三个产业作为铜川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接替产业进行发展。

篇7

经济权力概念对于企业(以及资本主义制度)本质的分析是至关重要的。必须超出新制度经济学研究范式,结合的阶级分析方法,明确考虑市场上经济权力对企业内权威关系的决定性影响,才可以内洽性地处理经济权力与企业本质这两个理论问题。企业本质问题是新制度经济学研究项目(nie)的开端。科斯开此先河,探究了权威和指挥在经济上优于市场关系的原因。

这两类研究都没有充分分析经济权力。但两类研究的内洽性具有不同含意在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的方法中,没有分析经济权力是因为它认为经济权力与现实研究无关:威廉姆森考虑到经济权力的相关性,但没有发展经济权力的含意,从而使其命题容易受到理论内洽性上的攻击。

1经济权利的问题

1.1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方法中的经济权力

根据阿尔奇安一德姆塞茨方法,资本主义系统中不存在经济权力,强制关系只是表面性的,细察之后便可发现它们其实是平等双方之间的关系。完全竞争背景中的退出原则使权力非对称成为一种错觉。在双方间的每一关系中,每一方总是可以实施他的退出权。一方退出权约束了对方行为,而不依赖于双方在制度或组织内的交易形式。关系中的双方都面临竞争,这使每一方都不能在交易中享受不公平的回报。

在这一背景中,经济权力被看作是垄断地位带来的市场权力,它必然意味着违背了完全竞争假定。因而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不存在经济权力,各方完全对称,即使他们在科层式结构的组织中处于不同位置。

如果有可能确定每种人类行动的自由或被强制的含意(content),那么阿尔奇安一德姆塞茨的制度理论便可以合理地运用。但问题是,若不讨论这一分析中所用的标准,这种人类行动“两分”是不可能的。阿尔奇安一德姆塞茨方法可以被批评的原因是,尽管其分析发展足以内洽,但是它基于站不住脚的假定。

1.2威廉姆森方法中的经济权力

威廉姆森框架本身面临一个内洽性批评:在市场与科层的分析中,威廉姆森把经济权力作为一个相关变量,却不能在其框架中发展它的含意。威廉姆森对其方法的辩护是无力的。

威廉姆森提到的经济权力概念的“分析模糊(analyticalvague-ness)”都涉及(poursinto)效率概念,因为,经济权力本身(其他情况不变时)要在个人约束的改变中得以体现,个人约束改变又构成了效率概念的基础。在威廉姆森框架中,承认某一分析范畴的相关性却不能清楚地说明它,等于承认威廉姆森理论的局限。这意味着威廉姆森的分析掩盖了他不充分的分析框架导致的极大不精确性,从而无法评价他自己认为对制度演进过程有重大影响的要素之一。这种局限意味着威廉姆森的市场与科层框架有助于说明不同制度安排的相对成本和收益,但不适于支持资本主义制度的规范描述或历史解释。

2企业的问题

2.1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方法中的企业

把生产问题定义为(稀缺)资源配置问题,是把生产作为一种交换形式的分析基础。根据nie,交换得以发生的自然制度是市场。如果满足完全竞争假定,那么市场就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没有经济权力的制度。

阿尔奇安一德姆塞茨方法假定生产领域也满足完全竞争条件,从而对经济权力的否认也可被扩展到企业内部。

①“交换”是竞争原则支配下的自愿行动。②“完全竞争”的条件是不存在权威和权力关系。③“市场”是交换发生的场所。④“生产”是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交换。⑤“企业”是生产发生的场所。

通过厘清这些定义,我们便可以评价阿尔奇安一德姆塞茨方法所得结果的重要性科斯明确引入权威和指挥原则以及竞争原则,从而解释了企业的本质;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及其追随者只提及竞争原则而不承认权威问题,并以此分析各种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因此是一种平等主义系统,其中没有真正的个人间权威。

2.2威廉姆森方法中的企业

威廉姆森在其框架中对科层关系的明确分析,使他可以基于企业内的特殊合约关系来描述企业的特征。企业是一种以工作合约为基础的组织。工作合约确立了雇主与雇员之间的科层关系,这种科层关系代表了正交易成本背景中协调问题的有效解。企业的定义因此依赖于各方的非对称,涉及权力概念。科层工作关系的基础是限制权力实施范围的合约—权力因此始于相互同意,止于合约期满,或者说,随着支持并证明其合法的同意的终止而终止。

即使基于相互同意,经济权力也仍然存在,仍然是企业定义的构成要素。这使威廉姆森可以用一种比阿尔奇安一德姆塞茨方法更优美的方式,分析社会交易关系中权威与平等之间的相容性问题。后者试图证明权威只是表面,而非实质;相反,威廉姆森并不想否认科层的存在,而是作如此解释。

3如何使经济权力与企业相一致

3.1社会阶级与动态分析

为了在经济权力和自由合约关系背景中理解科层的本质,我们必须分析使个人决策集存在差异的因素以及科层关系存在的原因。如果双方自愿建立(科层)工作关系,一方是“工人”,另一方是“老板”,那么,正是他们各自的约束使这两种位置成为双方共同的最优选择:理人如果可以当老板,就不会选择当工人。

除了它的阶级内涵之外,经济权力概念的另一个本质特征是它的动态性。即使在自愿主义范围内,个人约束也会在社会交易过程中改变(作为社会交易的结果),这意味着经济权力要在个人所面临约束系统的演进中得到体现。

一旦详细说明了经济权力概念的社会性和动态性,我们便可以更准确地讨论企业本质问题。对于工人,一种工作关系唯一(最佳的)替代选择只不过是另一种工作关系,但仍处于服从资本家的位置。这种关系因此是非对称的:一方命令,另一方服从,企业内的这种权威关系的基础不能得到改变,正是因为它们体现了企业外存在的非对称的经济权力关系。

3.2内部与外部的批评

鲍尔斯和吉恩梯斯及金博格正确地指出,必须在企业内权威关系与企业外也存在的一般权力关系之间建立联系。鲍尔斯和吉恩梯斯的分析目标是,阐明竞争性资本主义经济中自愿交换可以产生行为人之间均衡的权力关系结构。权力因此被当作一种“个人”间关系,最终源于非出清市场的存在。

雇佣关系的特殊性不在于对工人承诺的与留给他/她自己的之间的差异;相反,正是它们(指对工人承诺的与留给他/她自己的—译者)的一致性使雇佣关系独一无二。权力关系不是源于决策背景的复杂性、不确定性、非对称信息、有限理性、历史时间和复杂的合约实施当然会改变社会中的权力关系,但不能改变此外的其他东西。

篇8

第一,是高校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的使命是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即要求高校人才必须能够为社会所用。与企业文化对接的高校文化建设能够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其职业实践能力,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使高校突破了当今普遍注重理论人才培养的做法,是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践行了教育改革的要求;通过与企业文化进行有效的互动,促进多元文化融合,充分发挥文化的开放性,提升了高校文化的活力。

第二,提升大学生的人才价值。首先,丰富大学生校园生活,拓宽眼界。与以往的高校文化相比,与企业文化对接的高校文化不仅涉及理论、学术还囊括实践、就业等内容,多元的文化元素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有助于大学生了解企业、行业、产业发展的有关知识,掌握实践技能。其次,加快大学生身份转换,适应企业节奏。职业型高校文化的教化有助于大学生明确职业生涯规划,加快大学生的身份意识转换,通过专业能力的掌握、职业素质的培养和企业文化的熏陶,实现“校园人”到“企业人”的顺利转型。最后,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激情,鼓舞创新。通过对企业、行业和产业的认识,大学生在发挥能动性过程中会观察、学习、发现,甚至产生新想法、新点子,由此点燃其创业激情,鼓励创新和自主创业。

第三,充实人才供应,降低企业人才培养成本。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尤其注重人才的实践能力,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短缺使企业每年实际可选择的人才容量大大减少。职业型高校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大学生明确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有针对性的学习相关的执业实践能力,在校园内就已做好就业准备,具备该领域的就业能力,企业在招聘时便可以容易地找到合适的人才。由于大学生在校园时就已经接触相关企业文化的内容,他们在进入企业后,能够很快适应企业工作氛围,步入工作轨道,企业无须花大力气进行大学生的培训和改造,大大降低了人才的培养成本。

(二)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可行性

高校文化是一种“理论”的文化,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实践”的文化,二者分属不同领域。作为不同的群体文化,尽管二者在目标、价值观、管理风格、行为特色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6],但它们在基本形态、形成发展、人才培养方面有着互动融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二者的对接具有明显的可能性[7]。首先,它们同属亚文化,在基本形态上有相同的结构,均可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这种相同的结构为二者的对接打下了天生的匹配度。其次,它们在形成发展上具有相融性,文化在本质上都是开放的,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不断吸收其他文化并与之相融共进的过程。高校文化和企业文化也在不断地产生交流和碰撞,企业的很多成熟先进的理念都引入到了高校当中来,例如管理理念、竞争理念;与此同时,作为人才和知识的密集区,以先进性和创造性为主流特质的高校文化也对社会文化(当中包括企业文化)产生了多方面的辐射作用。这种互相融通的发展过程是二者对接的实践基础。最后,二者有着共同的教化对象。大学生是高校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教化对象,作用于同一对象的两种文化必然存在诸多共性要求。综合上述基础,建设与企业文化对接的高校文化充满可行性。

二、当前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主要障碍———高校职业实践文化的缺失

高校文化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然而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的高校并未充分利用该阵地来培育大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在高等学校,尤其是综合性研究性大学,支撑整体大学精神的是“学术”,这种学术氛围以科学知识的价值体系为根本归旨,在“学历和知识”上给予了较大重视。长此以往,形成了高校学历本位制的培养模式,学历教育和应试教育成为教育主旋律,高校文化也和实际的社会需求脱节从而走向“书斋化”,成为强调和传达以“学历和知识”为中心的文化,忽视了职业实践文化的建设。这成为当前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主要障碍。高校的职业实践文化是指高校在文化建设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素质而进行的一种高校分文化建设。当前,高校存在三种不同程度的职业实践文化建设的缺失。

(一)对职业实践文化完全忽略

由于缺乏对职业实践作用的认知或者是由于对学术价值的过高认可,这类高校只强调学术价值,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对大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理论型”人才而不是“实践型”人才。其校园文化的主体是以学风建设为中心的知识文化,理论氛围浓厚,校园文化的建设目标是提升高校的学术氛围,文化宣传围绕理论知识展开,未涉及实践能力、职业技能等内容。

(二)对职业实践作用有认识,但是没有落实职业实践文化建设

这类高校对职业实践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知,在价值取向上也提倡“学”“用”并重,但这种认知往往只停留在意识和口号上,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虽然也强调职业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并未付诸相关培养和指导措施。校园文化的建设普遍体现为能够对职业实践的重要性进行宣传,却没有职业实践文化建设的实际行动,成为口号式的职业实践文化建设。

(三)职业实践文化建设流于表面

这类高校对职业实践重要性有较多认知,教学过程中重视在学生职业实践能力培养,然而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有职业实践重要性的相关宣传,也有职业实践文化的相关建设行动,但由于对职业实践内容的认知不全,导致职业实践文化的建设只做到表面的工作,未建立成体系,起不到提高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作用。以上三种职业实践文化建设的缺失,不同程度地妨碍了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拖慢了大学生从“校园人”到“企业人”的转变脚步,拉大了大学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错位距离。

三、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途径———建设职业实践文化

针对当前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主要障碍,高校文化实现与企业文化的对接的突破口是建设职业实践文化。职业实践文化应该和学术文化一样,成为高校文化的重要分文化。

(一)确立定位于服务社会的高校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文化的内核,是驱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精神文化建设是高校职业实践文化建设的首要切入点。高校的使命是为社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服务社会应该成为高校职业实践文化的精神文化总体定位。而在具体的精神文化提炼上,高校应该立足自身的办学历史、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等的梳理,提炼出符合自身条件的精神文化内容。经过长期的办学积淀,大部分高校会在某一行业树立起教育权威,高校在精神文化乃至整个校园文化的建设上都可以结合该行业特色。在校园精神文化的建构上,使命、校训与名师文化等文化要素形成和成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维系高校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高校在职业实践文化的精神文化建设中,也应着重发挥这些载体的作用。高校职业实践文化的精神文化可以从服务、团队、诚信、时间、质量、客户、创新等职业意识和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讲职业道德等职业精神去挖掘。

(二)构建彰显职业特色的高校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文化的外在表现,是精神文化的承载,也是学生感受文化的真实环境,高校的职业实践文化建设要求在高校形象识别系统中彰显实践特性:(1)建设独特的校园“宏观”物态文化。在充分挖掘高校现有景观、雕塑的基础上,重点建设集美观、实用、富有校园文化以及企业文化双重内涵的“宏观”校园文化环境。如有的学校为建设诚信文化,在学校大门左侧设立一块镌刻有“诚”字的巨石,右侧镶嵌一块镌刻有“信”字的白玉,诚石(实)信玉(誉)直观的诠释了学校对于学生“诚信”的职业道德要求。通过具象或者写意的手法,把类似的象征标志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构建高校“宏观”物态文化。(2)布置专业设施,打造职业实践基地。高校可以通过行业博物馆或陈列馆、企业冠名教室、企业冠名实验室的建设,建设高校与企业的沟通,建设具有职业特点的专业学习环境。通过行业博物馆的建设,大学生可以生动地了解到相关行业发展历史、行业特点以及行业发展动态。而企业冠名实验室可以建设成一个缩影版企业生产车间,提供给大学生一个便捷的职业实践基地。(3)完善“微观”层面物质文化建设。可以在校园内树立有关实践的名言、语录标识;在教室墙上的宣传标语中加入“职场建议”等内容;在校园道路两旁设置鼓励学生的实践和创新的路灯、灯箱;在橱窗栏张贴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行业与专业的发展前沿与趋势、业界用人的最新要求等信息;将优秀校友创业事迹通过校园广播进行宣传等。

(三)建立企业式高校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工具,通过制约人的行为起作用。制度上的相似性能够让大学生在步入企业的短时间内适应企业制度和企业日常工作模式。高校职业实践文化的制度文化建设应该向企业制度标准靠拢。高校可以从制度的内容、形式、执行上去提高高校职业实践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相容性。内容上,可以预先普及大学生对企业的相关制度的认知,如职业道德的规定;形式上,可以借鉴企业的管理模式,如可引入企业员工绩效管理的KPI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管理,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包括理论考试成绩、课堂出勤率、实操能力、专业素养、课堂创新能力等在内的几个关键性指标,而非仅评一纸试卷评价学习成果;在执行上,通过严格执行来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培养大学生遵守制度的好习惯。

(四)创新学以致用的课程文化

课堂是大学生汲取知识的殿堂,也应该是习得技能的主要校场,职业实践文化的建设离不开课程文化建设。高校的课程文化建设可从四个方面着手:课程设置、师资安排、教学方式、考核体系。(1)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上考虑到企业要求。例如,可以将商务礼仪定为必修课,为学生就业扫清职场礼仪障碍。(2)扎实教师队伍的实践资历。一方面有计划地选派企业实践经历薄弱的教师去企业顶岗,丰富实践资历,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聘请企业专家、社会成功人士为客座教授,定期来校开设专题课程。(3)创新教学方式,让课堂多样化。除了传统教室,企业观摩、跟师学艺、动手操作、专题研修、课题跟踪等实践活动可以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4)考核体系应该纳入技能指标。除了理论知识,考核内容还应该包括操作技能掌握程度。评分标准可以参考行业标准,在考核主体上还可以请企业相关人员直接进行考核。

(五)活跃校企交流的行为文化

篇9

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调节学生的不良情绪(娱乐特征);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协作意识,培养社会互动能力(群体特征);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民族特色),了解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竞技);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信,满足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易学易赛)。

学生通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学习,可以了解民俗、民风,学习待人接物的礼仪,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体育是学生以身体活动为主要练习手段,以健康为主要目标的,能否实现这个目标,与学生的活泼、积极参与和高昂的情绪密切相关。教师营造积极、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与合理调控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

篇10

新时期,社会各项职业对于中职学生的素质要求逐步提升,中职学生存在的偏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而忽视语文学习的状况,严重地影响了其自身的就职以及在职业中的发展。近年来,中职语文教师以及学生面临这种境况,开始真正地意识到开展有效语文教育的必要性,于是着重从诸多方面对完善语文教育工作展开了探索。而将对于学生的语文教学与其专业进行结合的开展,则逐步成为了中职语文教师当前开展语文教育的主要手段。

一、中职语文教师对语文与专业进行结合教育的必要性

1.语文教学自身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包括了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内容,不仅能够培养中职学生在社会生活及职业中对于他人的聆听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其良好的口才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学生们通过阅读各种各样的文章培养起有效的阅读能力,还能够使其做到对职业中的各种技术说明、设计方案等的有效理解与把握,从而提高工作的质量。而且,中职学生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还能够帮助其对自身的想法进行更加完善的表达,或者是更加精准的将自身的设计思路转变成为设计的方案,进而有助于其在职业中更好地开展工作。此外,中职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还能够获得内在的文学素养,使自身脱离低级趣味。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将语文与专业进行结合教学,以推动语文这些方面作用的充分实现。

2.新时期社会职业的要求

当前时期,技术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逐步提升,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分子。但是,新时期,各项职业的发展日趋复杂,且职业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优秀的职业人才不再如以往那般,仅仅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以及实践技能即可,而是需要具有更加宽泛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所以,中职学生要想充分应对职业的需求,使自身更好的实现就业以及在职业中的良好发展,就必须具有良好的文学素养、交际沟通能力、写作能力等。这样一来,中职语文教师在进行教育中,就必须着力针对学生的专业特色,来组织开展语文教学,进而使学生通过语文学习真正获得参与社会职业所需要的各项能力。

二、中职语文教师对语文与专业进行结合教育的几点措施

1.理清专业需求,明确教学目标

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明白中职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普通院校语文教育的目标,中职的语文教育是要通过教学工作使学生在获得必要的文学知识素养的基础之上,保证语文教育能够全面应对学生的专业定位及需求,实现对于学生的教育。然后,语文教师要结合其所教育的学生所属的专业,为学生选择具有专业相符性的教材文章以及教学手段等展开教育,同时做好对于社会的动态素质需求的调研,以专业的素质需求为本,对学生进行各项素质的培养。

2.做好“听”与“说”的训练

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的聆听与表达能力,使学生在未来面对其所选职业时,能够以一个优秀的倾听者和清晰的表达者的身份,获得其他人员的认同。比如,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着重创设一种具有聆听以及口语表达机会的教育方式,组织开展各部分文章的教学。教师可以单就文章中具有充分的研讨价值的知识话题,引导学生展开探讨。并要求学生在接应对方的话语之前,以精炼简短的语句来表达其之前听到并理解的内容,然后待对方确定其所转述的话语意思无误之后,再开始表达自身的想法,进而使学生获得在聆听及表达方面的能力。

3.做好对学生“写”方面的教学

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对于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坚持不懈地开展对于学生的书写能力训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获得良好的写作表达能力,又具备良好的书写技能。具体来讲,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定期地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引导他们以手写的形式写作专业性的文章,比如,教师在对幼师类专业的学生进行教育时,可以定期地组织他们以“优化幼师的教育工作、对幼师这项工作的理解”等话题的文章,引导他们在写作的过程中锻炼习作能力,以及自身对于职业的深入认识。而且,教师还可以通过在写作前为学生播放视频、讲述故事或某种社会现象等,激发学生对于其自身的专业及未来职业的热爱。

4.做好对学生“读”方面的教育

中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当准确地把握各种能力的偏重性,并在具体的阅读教育中有所体现。具体来讲,中职语文教师开展阅读的教育,重在教育学生通过阅读精准地把握文章所传递的主题信息,以及文章中的应用型的资料,还有文章所传递的思想素质教育意义,而非重点地教育学生通过阅读获得情感的熏陶。以《麦琪的礼物》这篇文章的教育为例,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尽可能短的时间,利用最精炼的话语来表达此篇文章所要表达的“爱”这一主题情感,同时,要着重地引导学生总结其中关于各种数字的信息,帮助学生在以后阅读资料时,学会迅速地把握资料的内容以及资料中各种关键的数字。而且,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这篇文章去把握真挚的情感、坚实的信仰、宽容的魅力等情感,使学生得到必要的思想教育。

三、结语

中职教师将语文教学与专业知识进行结合,对学生开展语文教育,不仅能够保证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必要的文学素质以及语文知识,还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学为学生的其他专业知识及技能学习提供帮助,并为学生构筑起适应职业的能力。鉴于此种优势作用,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进一步深入地对二者进行有效的结合,以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的素质及能力。

参考文献:

[1]程绩.中职语文要结合专业进行教学改革[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11(11)

篇11

为了符合中职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新形势的需要,笔者认为,应用文写作要一改条框教学模式,根据具体文种、不同专业,采用应用文写作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师设定的逼真的模拟情景中找到契合点,丝丝入扣,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以下几条经验,以供大家参考。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学习的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针对应用文枯燥乏味、呆板的课程特性,教师要开动脑筋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多媒体及各种道具,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一个真实的情境犹如给学生架起了一座从学校通向社会的桥梁,让学生有机会感受社会、了解社会,并最终走向社会。

二、结合专业,整合模块

以两个专业为例。首先是文秘专业。象山县自从1998年起,年年开办开渔节。开渔节是一张宣传名片,令象山享誉中外。以此为契机,象山近几年又开办了海鲜节,进一步拉动了全县商贸、餐饮、旅游等服务业的发展,销售业绩一片红火。假如你身为政府部门的一名秘书,你应考虑三个阶段的工作。前期工作包括:领导部署工作会议记录、宣传、策划书、计划、拟写邀请函、请柬、往来工作关系函。中期工作:包括开幕的接待、贺词、欢迎辞、记者拟写新闻稿、(招商引资)洽谈。后期工作包括:总结稿、“善待海洋就是善待人类自己”的倡议书以及保护海洋资源的公益广告。

其次是建筑监理专业。象山是个建筑大县,建筑企业更是不计其数,像宏润、龙元、华丰这些知名品牌更是享誉国内外。职校的建筑班理所当然成为学校的重点专业,提高本专业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迫在眉睫。为此教师创设三个情境,施工前要求拟写招标书、投标书、签订建筑施工承包合同;施工过程中要求拟写开工令、工作日志(包括安全日志)、记录(项目例会会议记录,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监理工作的往来联系函、调查报告(工程质量事故调查报告、工程质量监理报告、竣工验收报告);最后是工程竣工总结。

新版的职高教材较之旧版有很大改进,多了一些案例,但是总体来说,条条框框较多,学生能看得懂,但未必会有兴趣学,所以教师要整合模块,将浅显的、熟知的应用文先教,然后与专业相结合,让学生提前感受职场生涯。例如,职业模块第一单元应用文写作是调查报告,第三单元是广告词写作,第四单元是策划书。为了模拟情境的需要,我们可以先安排学习策划书,然后学习写广告词,再学习写调查报告,完全不必拘泥于课本设置的顺序。

三、应用文写作与专业结合的效果

首先,体现了基础课程为专业服务的宗旨。

针对文秘专业的学生,整个教学流程都紧扣专业,体现专业特色。如:贺词、欢迎辞、请柬等。建筑专业包含招标书、合同、开工令、项目例会、会议记录等的写作。这样既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知识,同时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又解决原来纸上谈兵、学了就忘的问题。

其次,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发挥全体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成为课堂的主人。

最后,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施教前先将任务布置给学生,这样学生便会查阅资料,翻看书籍,这是一个增长知识、逐渐对专业产生热情的过程。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任务,为了顾全大局,不失本小组的荣誉,课前他们必须下工夫去查阅资料,向教专业课的教师请教。另外,教师通过视频教学向学生明示建造一座大楼的艰辛,督促学生在校期间要努力,给学生造成如果不努力毕业就无路可走的紧迫感。

篇12

(二)优化课程体系的举措优化后的课程体系,将一个学年划分为两个课程学期和一个工作学期,充分体现了“课程学期、工作学期分段教学、工学交替双轮循环”的特点。两个课程学期主要进行课程学习,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基本能力、产品开发制作能力、产品设计创新能力;而工作学期主要是促进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效果,充分利用“校中厂”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厂中校”校外实习基地的教学资源,按照“职业体验专业顶岗就业顶岗”的主线,实施三个层次工学结合的递进环节,形成对学生职业能力的不间断培养,促成人才培养与职业标准的深度统一。

二、工学交替双轮循环,三层递进,实现教学内容与生产过程的紧密融合

工学交替是工学结合实现的必要途径,也是工学结合发展的必然阶段。从知识课堂到生产现场、生产现场再回归知识课堂的“工学交替双轮循环”模式,可以实现按产品生产制造的过程组织教学内容,创造“教学做”一体的情境教学,[4]有效地促进教学内容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此外,要想实现教学内容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还需要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通和对接,做到优势互补,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工学结合。

(一)“双轮循环、三层递进”真正实现工学结合应用电子专业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双轮循环”实现在校内模拟真实生产现场的工作环境,在校外感受课堂教学的学习氛围;在情境教学中掌握真实生产中的岗位要求,在生产岗位上领会专业所需的知识技能,从而实现职业能力的递进培养和职业素质的渐进养成。“三层递进”的做法即在学生的“课程学期”中循序渐进地安插三次“工作学期”,促成学生角色的顺利转变。“职业体验”即工作学期1,安排在课程学期2和3之间,带领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按照企业的生产要求参与企业的真实生产,对相关工作岗位的技能加以熟悉和锻炼,并对具体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进行跟踪学习;“专业顶岗”即工作学期2,安排在课程学期4和5之间,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等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真实的电子产品组装、测试等项目,由学生完整地参与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生产实习和轮岗训练,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电子产品组装及测试的职业定向能力;“就业顶岗”即工作学期3,学生奔赴工作岗位完全面对真实的工作情境,参与电子产品电路设计,产品生产组装、测试方案设计,现场应对和解决生产运行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由此增强其团队合作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最终将身份置换为合格的企业员工。

(二)“双线交流”推进校企融合此外,应用电子专业在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长期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双线交流”原则,鼓励专任教师深入企业调研,定期到区域内电子行业各企业进行实践学习,了解企业最新的产品生产工艺、技术和动态,将企业真实的生产过程转化为教学内容和技能目标落实到对学生的日常训练和培养中;同时,系部也经常邀请各企业专家、技术骨干来学校开展面向应用电子专业的讲座、报告,剖析新技术新理念,宣传企业文化,全方位地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融合。

三、嵌入“职业认证课程平台”,促成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统一

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并重对接,不仅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更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还能有利于转变“重学历、轻能力”的传统观念,真正把产学研的结合落到实处,实现学校教育到实际工作岗位的“零过度”。为了提高学生通过职业认证的比率,承担一线教学的系部应该构建具有职业培训特色的课程平台,紧密围绕职业培训的标准优化课程建设的内容,促成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统一。

(一)“双证”培养具有同等地位根据应用电子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校、行、企三方专家进一步通过市场调研、行业研讨,对本专业所面向的工作岗位的职业需求进行分析,明确本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及学生应该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将与电子产品设计、组装和测试三大专业核心能力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嵌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形成“职业认证课程平台”,实施职业证书与毕业证书兼备的“双证”课程培养模式,就是要把职业资格证放到与毕业证同等的地位上。

(二)职业资格培训与专业教学紧密融合具体来说,将无线电调试工、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的职业资格培训内容嵌入到《模拟电路分析与应用》、《数字电路分析与应用》、《高频电路分析与应用》和《电子产品电路检测与信号测量》等课程教学之中;将电子装接工(SMT)职业资格培训内容嵌入到《SMT制程与设备维护》课程教学之中;将电子绘图员、印制电路照相制版员等职业资格培训嵌入到《电子电路制图与制板》课程中。对于嵌入了职业资格认证与培训的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教材的选用以及教学方法的设计等方面,应用电子专业着力于既能体现学历教育的要求,又能满足职业资格认证的需求,努力从双证都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技能点和素质点出发,找出它们的基本对等关系;并将国家职业标准、职业岗位的知识与技能、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反映到教学过程中去,鼓励任课教师采用不拘一格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真正做到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四、激发学生可持续的学习兴趣,培养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职业教育的高级形态是能引导学生实现可持续的终身学习,而终身学习的达成必须以素质教育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为平台,以建立健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机制为可靠保障。素质教育课程体系难以一步实现学生持续学习习惯的养成,可以分为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和持续阶段渐进培养;而学生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动力在于学习兴趣的引导,目的在于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形式的多元化探索是增进和塑造学生终身学习观念的有效举措。

篇13

(二)影响效应解析本文主要从要素流动效应、要素支出效应和要素挤出效应三个层次分析煤价波动对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1.要素流动效应Corden和Neary(1982)认为,要素边际产品价格决定要素运动方向,当某个部门的要素边际产品价值提升,该部门就会吸引其他部门的生产要素向其流入,从而引发产业结构发生相应地变化,下图1、图2和图3说明了煤炭价格波动引发生产要素边际产品价值变动,进而引致产业结构演化的机制。从图1可以看出,在要素市场上,当边际产品价值从VMP1向右移动到VMP2,要素市场价格相应地会上涨到P2,即,要素市场均衡从E1(P1,Q1)移动到E2(P2,Q2),在E2点,市场均衡要素供给量增加。对于煤炭资源部门来讲,如果煤炭价格上涨,其部门的边际产品价值就会上升,如果经济体的其他部门各种条件保持不变,且要素价格保持不变,那么,对于煤炭资源部门来讲,其投入的要素价格必然小于其边际产品价值。根据最大化原则,资源部门必然扩大生产规模。当然,煤炭资源部门要获得增量投入要素,在社会生产条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它必然采取提高生产要素价格的策略,因为它的边际产品价值本身高于所投入的要素价格,具备提价空间。当煤炭资源部门提高投入要素的价格,将价格从P1提高到P2,这就会发生原来处于其他部门的生产要素向煤炭资源部门流动。结果会使该区域内其他产业规模逐渐缩小,而煤炭资源部门的规模逐渐扩大。根据Corden和Neary的观察,在工业化进程中,资源产品价格对于资源富裕地区来讲是外生的。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资源需求规模也加速增长,从而资源产品价格通常表现持续甚至是持续大幅度上涨。从而使得资源丰裕地区优先发展资源部门具备了天然优势,因为其边际产品价值要高于其他产业部门,这种优势会引致生产要素逐渐向该部门集中,从而使该部门成为该地区的主导产业。一旦这种局势形成,即使市场对于资源产品的价格下跌,由于资源部门投入要素具有很强的专用性,其要素流出效应较弱。这就容易形成煤炭资源丰裕地区产业结构的锁定效应,其主要原因是煤炭价格上升引致要素的流入效应大,而煤炭价格下降所引致的要素流出效应小。

对于制造业部门,资源部门的繁荣吸纳了更多的要素,从而会使得本来就稀缺的经济要素变得更为稀缺,产业发展条件趋于恶化,生产要素的流出带来的边际产量曲线下移,边际成本上升,在边际收益不变的情况下,产品竞争力下降,产量下降,乃至发展停滞(张复明、景普秋,2008)。随着制造业的萎缩,制造业部门对于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的需求会进一步减少,从而造成如图2所示,制造业部门在要素市场的均衡点会逐渐从期初均衡点E1(P1,Q1)移动到E3(P3,Q3),在此过程中,不仅制造业部门的投入要素价格更高,而且产量更低。由此可见,煤价上涨会强化煤炭资源丰裕地区其煤炭资源部门在经济结构中的地位。根据前面的分析,沉没成本的锁定效应会致使煤价下跌也不会引起生产要素向制造业部门有明显的回流。与制造业部门不同,服务业部门与资源部门之间有较强的关联,这主要表现在资源部门会需要服务业部门比如:金融、会计、法律及其他服务需求。因此,资源部门的繁荣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服务业部门的发展。但是,因为资源部门的繁荣会引致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所以,服务业部门和制造业部门一样,都要承担额外的要素价格成本。因此,服务业部门的发展最终取决于煤价上涨后两种效应相互作用的净值。根据张复明和景普秋(2008)对山西省产业结构的研究,发现随着资源部门主导地位的确立,整个区域创新活力呈现弱化特征,资源部门扩张与区域创新活力成反方向变化。因此,资源部门对于服务业部门的拉动效应并不明显。如图3所示,煤价上涨引致要素价格上涨,从而生产要素市场均衡从E1(P1,Q1)运动到E4。因为,煤炭价格上涨引致的煤炭资源部门边际产品价值增加,使该区域收入及消费水平增加,从而引致对服务业的需求增加。由于服务业的需求增加,服务产品价格因此而上升,同时,服务业对要素的需求会从D1移至D2。因为,服务业产品价格上升,从而其边际产品价值也会相应提升,因此,要素市场对其供给也提高,从而要素供给由S2右移至S3。最终服务业部门在要素市场上的E4(P4,Q4)点到达均衡,而E4点的位置将具体决于资源部门的引致需求和服务产品的价格。2.要素的支出效应Corden和Neary(1982)认为资源部门的繁荣对服务部门会产生支出效应。他们将支出效应解释为资源部门繁荣引致的真实收入提高会扩大对该区域服务业的需求,从而引起服务业产品价格上涨,进而是要素流动达到新的均衡,使产业结构发生调整。对于煤炭资源丰裕地区来讲,煤价上涨将促使资本及劳动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成本压力必然促使服务业部门面临减少要素需求,市场的要素供给将如图3所示从S1左移至S2,即要素流动效应致使服务业部门的要素供给从OQ1减少至OQ2。但是,由于煤价上涨同时具有要素支出效应,也就是对服务业产生引致性的需求扩张,使得要素市场均衡点从E2移动到E3,同时,引起服务业对要素的需求曲线从D1移动到D2。当然,服务业需求增加,必然引起服务产品价格上涨,使其盈利能力提高,边际产品价值提高,由此可以吸引一部分要素流入,主要就能抵消部分要素流动效应引起的生产要素流出,在图3中表现为S2右移至S3。3.要素的挤出效应关于资源产品价格上涨对于要素的挤出效应,T.Gylfason(2001)①认为资源部门与制造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相比,其具有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该部门对于创新技术的需求较少,因此较为缺乏技术进步。这样一来,如果在资源丰裕地区,资源部门成为该地区的主导产业,那么,其经济体的创新活力将严重弱化。张复明、景普秋(2008)对山西省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对这种观点进行了验证。他们发现煤炭资源部门就业的人员,主要由劳动技能低的劳动力构成,其生产特征决定它对技术创新需求较弱。由此一来,该部门获得的巨额收益向科技和人力资本方面的投入动力不足,加上地方政府往往片面强调规模经济,这样,大量要素流入煤炭资源部门。从而对技术、人力资本提升和创新形成了多重挤出效应。此外,煤炭丰裕地区形成的财富往往没有形成当地的资本积累,因为资源部门主导的产业结构使得该区域的消费和投资需求主要在外部获得满足,这表现为消费外溢和投资外逃,这进一步强化该地区的资源诅咒。

总之,煤炭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在煤炭资源丰裕地区,其价格波动产生的要素流动效应、支出效应和挤出效应,对该区域的要素在煤炭资源部门、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的配置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在收入分配机制不完善的条件下,煤炭资源部门生产的要素需求特征,不仅会使资源配置扭曲,而且还会弱化该区域创新活力。因此,煤炭资源丰裕地区的煤炭波动对该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具有重大的影响。

二、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及变量说明1.基本模型设定根据前面的假设,本文借鉴Sachs,Warner(1995)和Papyrakis,Gerlagh(2004)②的研究经验,重点研究煤炭价格波动对煤炭丰裕省份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为此,本文选取山西、内蒙古、安徽、河南、贵州、陕西等煤炭资源省份的煤炭业部门、制造业部门、第三产业部门为研究对象,以1999年至2011年为样本期间。2.变量说明本文选用煤炭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来表示Cit,以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来表示Mit。如果Cit增加Mit下降,说明区域经济的煤炭产业逐步挤压制造业的发展,出现反工业化发展倾向。用第三产业占地区GDP的比重来表示Sit。fit为向量集,由模型根据需要所加入的控制变量组成。本文选取资本、人力资本、科技三个要素的投入量作为向量集的元素,相应地资本投入指标用K表示,人力资本投入用L表示,科技投入用RD表示。3.总效应回归模型构建基于基本模型,通过加入控制变量,可以构造以下(4)至(6)的总效应回归模型。因为样本中各个省份在资源分布面积、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人口规模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直接使用绝对指标进行分析必然产生较大的误差。因此,本文对绝对指标进行处理,将各类变量用相对指标表示,价格指标除外。模型(4)中,Kcit代表煤炭业固定资产总投资占工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例;Lcit为煤炭业从业人数占工业部门从业人数的比例;RDcit代表煤炭产业中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科技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模型(5)中,Kmit为制造业固定资产总投资占工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例;Lmit为制造业从业人数占工业部门从业人数的比例;RDmit代表制造业产业中规模以上大中企业科技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模型(6)中,Ksit为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总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例;Lsit为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比例;RDsit代表第三产业中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科技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4.构造传导机制的面板回归模型根据前面的理论分析,煤炭价格波动首先影响各产业的生产要素价格,使各产业的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水平发生变化;其次,各个产业经济效应水平的变化影响各个产业部门对要素投入需求的变化,进一步影响各产业的产出规模;最后,各产业的生产特性将决定各产业对于创新投入的动力水平,产业的创新动力水平影响要素在各产业间流动的难易程度。为此,本文通过要素流动效应、支出效应和挤出效应来衡量煤炭价格波动对于产业结构演化的影响路径。具体操作上,建立相应替代变量与煤炭价格之间的模型。

(二)数据来源说明本文研究数据来源于:《各样本省份的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本文采用1999年至2011年共13年间的6个截面单位的78个样本数据。

(三)检验方法与步骤1.面板模型的选定考虑截面数据的差异,变截距模型是Paneldata模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形式,该模型允许个体存在截面的差异,并以截距项的差异来说明。根据个体影响的不同形式,变截距Paneldata模型又分为固定效应(FixedEffects)和随机效应(RandomEffects)模型。大多数文献在确定固定效应(FixedEffects)或者随机效应(RandomEffects)模型时,先建立随机效应(RandomEffects)模型,然后检验该模型是否满足个体因素与解释变量不相关的假设。如果满足假定,选择随机效应(RandomEffects)模型。反之,选择固定效应(FixedEffects)模型。本文选取Hausman检验,该检验方法是Hausman在1978年提出的一种较为严格的实证检验方法。因为对于面板数据,考虑其差异,一般运用变截距模型。变截距模型又分为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从大多数研究的文献来看,通常先建立随机效应模型,然后检验该模型是否满足个体因素与解释变量不相关的假设。如果满足假定,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反之,选择固定效应模型。2.检验步骤本文根据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首先,利用模型(4)、(5)、(6)进行煤炭价格波动对区域产业结构的整体性效果检验。通过采取依次添加控制变量的方式,逐个检验每一个控制变量加入的效果,以便观察控制变量对煤炭价格与产业结构关联效应的影响。其次,利用模型(7)分三个层级对煤炭价格波动的传导机制进行检验,第一层级是检验煤价波动对生产要素价格的影响;第二层级检验生产要素价格变动将引致各要素如何在各个产业部门间流动;最后,考察煤炭价格变动对于各部门科技创新投入的影响,以及对产业结构演化的作用机制。

(四)结果分析1.整体性实证结果分析根据以上三张表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第一,煤炭价格与煤炭部门之间存在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093,而与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存在显著负相关性,其相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75和-0.129,由此可知,煤炭价格上涨对煤炭资源丰裕的样本省份的煤炭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明显制约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对于第三产业的制约作用大于对制造业的制约作用。根据前面的理论分析,资源部门繁荣引致的支出效应会对服务部门产生正的效应。而造成本文实证结果与理论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样本省份煤炭业繁荣所引致的服务业发展主要局限于低层次,比如餐饮及商贸服务,涉及技术性、创新性的如:信息技术、金融等的新兴服务需求较少。第二,加入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的控制变量后,实证结果依然呈现:煤炭价格波动与煤炭业发展表现为正相关性,而与制造业、第三产业发展保持负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083、-0.065、-0.131,这说明了煤炭价格上涨促使煤炭业投资增长。根据第3行相应估计参数表明,对于制造业来讲,资本投资的影响效应大于人力资本投入的效应,但对于第三产业,则刚好相反,即:人力资本投入效应远远大于资本投入效应。说明样本省份制造业是资本密集型,而其三产业依然是劳动密集型。此外,从参数估计效果来看,资本投入与煤炭资源部门产出之间的正相关水平不是很显著,这意味着,资本投入与煤炭部门产出并不一定保持完全的同向发展变化关系。第三,表1至表3中第4行表示加入了创新变量后的估计结果。根据所显示的结果,可以看出,虽然创新变量与各产业都表现出正相关性,但相关度存在较大差异。从相应数据可知,制造业对于创新的依赖程度最高,其次是第三产业,而煤炭资源部门最低,且其参数估计的显著性水平不高。这说明经济内生增长的关键性因素———科技创新对于制造业及第三产业发展的贡献较大,而对煤炭业发展的作用较小。2.煤炭价格波动对于产业结构演化的传导机制分析利用模型(7)进行相关检验,结果显示如下表4、表5和表6。第一,煤炭价格波动对各产业生产要素价格的影响。从表4可以看出:a.各产业的生产要素价格变动与煤价波动表现出显著的同向变化。这表明煤价上涨引致煤炭产业繁荣的同时,也增加了样本省份生产要素的需求。但是,同等条件下,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对生产要素的支付成本增加,从而使这两个产业的发展环境受到了破坏,引致其产业竞争力相对下降;b.从各产业部门的反应程度来看,煤价波动对第三产业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对制造业的影响。这说明煤价上涨所引致的生产要素比价优势,与煤炭资源部门相比,制造业部门要大于第三产业部门。这就造成了第三产业部门吸引生产要素的能力被削弱了,进一步说明了煤价波动对第三产业影响大于制造业;c.从对不同生产要素的影响来看,煤价波动引致的资本价格变化程度要小于劳动力价格。但实证结果显示较低的拟合度,这是因为资本价格的影响因素要比劳动力多,尤其是政策因素。张复明(2006,2007,2008)对山西省的研究发现,该省煤炭行业工资主导其他产业工资变动方向,采掘业平均工资长期高于制造业,在2005年后,甚至超越了IT行业和金融业。从而说明,煤价上涨对制造业、第三产业产生了强大的挤出效应。第二,生产要素价格对各要素在各产业间配置的影响。从表5可以看出:a.煤炭资源部门的劳动力价格与劳动数量的正相关关系显著,而资本价格与资本数量之间的正向关系并不显著。这可能因为,煤炭资源部门繁荣,从而价格上涨,这样吸引资本要素大量流入,当煤炭价格下跌,由于资本投入具有沉没成本的特征,导致煤价下跌,资本流出现象并不显著。Corden和Neary(1982)将其解释为煤炭资源部门对资本要素的锁定效应。加上地方政府的政策助推,这种锁定效应会放大。b.制造业部门的劳动力价格和资本价格与各自的均衡数量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与资本相比,劳动力价格和劳动力数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表现出更高的水平。这可能是因为资本价格除了受市场供求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受非市场力量,如政府政策的影响。相比较,劳动力价格受政策的影响较弱一些。c.制造业各要素价格与其要素均衡数量也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制造业部门一样,其劳动力价格和数量的相关水平要显著高于资本的价格和数量的相关水平。第三,煤炭价格波动对各产业创新投入的影响。从表6可以看出,煤炭价格波动对于煤炭业科技创新投入的影响系数为0.8798,对制造业的影响系数为0.8012,对第三产业的影响为0.7403。从估计系数来看,煤价上涨对制造业和第三产业部门的科技创新投入影响系数分别为0.0339和0.0071,而且拟合效果较差,尤其是第三产业。这原因可能是,煤炭部门的持续繁荣,促使该部门专业设备的更新升级需求增加,而且,该部门的繁荣使其具备设备更新升级的能力。此外,煤炭资源部门的繁荣会强化该部门在样本省份科技创新需求的主导地位。这样一来,其他产业部门的科技创新需求因为产业不平衡发展的结构而弱化,从而呈现出煤炭价格波动对科技创新的显著挤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