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中学教育调查报告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中学教育调查报告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中学教育调查报告

篇1

我于2xx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六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 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中学教育实习生调查报告范文二: 

20xx年10月22日 我到尧山中学进行 五个星期的教育实习,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地理教学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地理这门课而言的。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对我将来的从业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班级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高中地理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语文教的情况。

篇2

教育改革的春风已吹遍中国大地,基础教育工程已经被列入国家教育的重中之重,新一轮课程改革已付诸实施,素质教育的号角早已奏响,可是,当前农村中学的教育现状又是如何呢?

农村中学的整体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在校舍上,由原来简陋的土坯房子改建为砖瓦房,宽敞明亮,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优良的学习环境。其次是教学的硬件设施上,一改过去破旧的拼凑起来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备。第三是在学校的师资队伍有所壮大。但是,我认为目前农村的中学教育仍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

尽管目前农村中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中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中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经常缺乏资金买新的。

二、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工作负担重

在农村中学中,年纪偏大的教师较多,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中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多数教师依然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的“学法”仍是“听、写、读、背、考”的五阶段式。这种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同时,农村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务工,使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严重。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三、学生对中高考重视不够

1.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的改革,对同学们的负面影响也很大。部分同学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想放弃考大学的愿望,约一半的同学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

2.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农村学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学生生对于这些变化既兴奋又陌生,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3.思想教育落后。

农村学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对未来感觉比较迷茫,学习目的不明确,与老师家长沟通不够。

4.家长只重视学生的文化成绩而忽视思想道德建设,他们衡量一个孩子往往只注重文化课的成绩,总认为文化成绩一好能带百好,这样的关心,给孩子产生一种概念,学习成绩丝毫不能马虎,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能受宠,家长也误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将来就能有出息,因而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摆不上位置,更谈不到抓到点子上了。

四、针对以上问题所采取的对策

1.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我们要首先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为学校提供良好的办学环境;对农村教师问题要切实做好改变教师的素质,加大师资力量并进行良好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招收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对教师的福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给予改善。最后是加大农村教育资源分配,政府应该把农村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分配资源时着重加大农村教育的经费,为农村教育提供土地资源和其它的设备。

篇3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南部,与越南接壤,区位优势突出,下辖13个县市,总人口43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6.2%,包含9种少数民族。其民族性、地域性、多样性,决定了学校管理的复杂性,因此,对红河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校管理制度的探讨尤为重要。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云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意见》,加快红河州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下,红河州对学校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意见。这些意见孕育着新的教育思想。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传统的学校管理体制已经不符合我们的改革与发展,这就需要探讨一种新的学校管理方式,不断改进和完善红河州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学校管理体制。

本调查报告从红河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校管理的现状调查入手,发现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红河州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探索学校管理的先进理念、先进方法奠定基础和提供依据。

二、方法

1. 量表设计。调查报告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来收集原始资料。该问卷由3部分内容构成,分别是问卷的介绍、个人信息的填写、学校管理相关的题目。题目主要包含8个方面的内容:学校管理理念和目标、学校领导体制、学校管理过程、学校管理方法、教师管理、素质管理、文化氛围管理、对学校管理满意度等方面。

该问卷主要以Leithwood, Aitken & Jantzi(2001)的问卷作为基础,再根据红河州基础教育学校管理的实际进行修改而编制,从而对各样本学校的教师进行调查。Leithwood, Aitken & Jantzi的问卷在120所学校里进行调查,得到了较高的内在可靠性,克朗巴哈系数为0.917。

2. 方法。此次调查主要针对红河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校管理的现状,因此,样本来源于红河州部分地区的基础教育的学校,分别有金平、河口、建水、红河等地区的中学和小学,共6所学校,再对所抽取的学校里的教师就本学校的管理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20份,收回问卷100份,其中无效问卷为20份,问卷有效率为83.33%。然后,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总结和归纳出红河州学校管理体制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三、结果分析

1. 对被试对象的分析

2. 7个量表的分析。该调查报告对学校的理念和目标、学校领导体制、学校管理过程、学校管理方法、教师管理、素质教育管理、学校的文化氛围管理7个量表中的各观测点进行平均值和标准差的分析。根据问卷的选项设置: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同意,4=非常同意,在平均值中,若分析结果大于或等于3,说明该观测点执行较好,若小于3,则说明该观测点执行较差,还需进一步完善;此外,通常克朗巴哈系数的值在0和1之间。如果X系数不超过0.6,一般认为内部一致信度不足;达到0.7~0.8时表示量表具有相当的信度,达到0.8~0.9时说明量表信度非常好。

(1)学校的理念和目标。在表3中,学校管理的理念和目标的各观测点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被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学校管理的理念和目标的总平均值为2.90,还没有达到3(3=满意),克朗巴哈系数信度高。其中,教职工都在为学校的任务和目标而努力这一观测点执行较好,但是在学校制定明确且清晰的管理理念、制定反映当今社会需求的任务和目标方面、制定有利于目标实现的管理措施方面还应进一步完善。

(2)学校领导体制。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学校领导体制的平均值为2.91(小于3),没有达到满意,克朗巴哈系数信度高。其中,观测点4的平均值达到3.01,说明学校内部党政关系能够互相协调;而其它观测点的平均值都没有达到3,说明学校各部门的工作职责的划分、学校集体决策、领导阶层的鼓励革新与创新、学校内部教代会的存在方面还应进一步完善。

(3)学校的管理过程。根据表5显示,学校管理过程的平均值为2.92(小于3),没有达到满意,克朗巴哈系数信度高。其中,学校的监督工作达到满意,为3.03,然而学校管理过程的其它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比如学校计划的制定、调整、执行;对教师工作的综合评价;对管理过程中突发因素的有效处理等方面。

(4)学校的管理方法。调查结果显示,学校的管理方法的平均值为2.95(小于3),未达到满意,克朗巴哈系数信度高。其中,观测点4的平均值达到3,说明学校的管理工作中,不但强调了分工,而且也强调了合作。此外,其余观测点的平均值都未到达满意,学校在突出管理目标导向、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管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还应提高和完善。

(5)教师管理。根据上表显示,教师管理的总平均值为2.93(小于3),没有达到满意,克朗巴哈系数信度高。在该量表的6个观测点中,观测点3教师们能够明白自己的岗位职责方面的平均值达到满意;观测点6的平均值小于3,说明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为了个人所得;其余方面的平均值都未达到满意,说明还需进一步完善,比如教师聘用制度、学校内部教师队伍的结构、教师的培训和发展等方面。

(6)素质教育管理。该表调查显示,素质教育管理的总平均值为3.07(大于3),达到满意,克朗巴哈系数信度高。其中,除了观测点2学校的课程设置中要包括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方面的平均值未达到3,还需进一步改进外,其余观测点的平均值都达到了3,说明学校注重德、智、体、美、劳方面的教育管理、开展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每个学期,学生家长与学校至少沟通一次等方面执行较好。

(7)学校文化氛围管理。表9显示,学校文化氛围管理的总平均值为3.07(大于3),达到满意,克朗巴哈系数信度高。在学校文化氛围的管理中,各观测点的平均值在3以上,达到了满意,说明学校在鼓励教职工之间的合作,分享与教学相关的价值观、信念和态度、进行合作性和协作性的工作,积极主动去学习新的东西等方面执行较好。

四、讨论

1. 结论。该调查报告主要从红河州部分地区的基础教育学校的理念和目标、领导体制、管理过程、管理方法、教师管理、素质教育管理、文化氛围管理等方面,来分析红河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校管理的现状,结果显示:

(1)在学校的管理中,素质教育管理和文化氛围的管理执行良好,基本达到满意的状态。

(2)在素质教育管理方面,课程设置中的活动课程的开设和实施有待于进一步落实。

(3)学校应注重制定明确且清晰的管理理念,反映当今社会需求的任务和目标,有利于目标实现的管理措施。

(4)在学校领导体制方面,学校各部门的工作职责的划分、学校集体决策、领导阶层鼓励革新与创新、学校内部教代会的存在等方面还不尽如人意。

(5)在管理的过程中,学校对计划的制定、调整、执行有待于加强,教师工作的评价方式单一;缺乏管理过程中突发因素处理和应变能力。

(6)在学校管理方法方面,没有突出管理目标导向、管理方法单一。

(7)教师管理方面,教师聘用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教师队伍的结构不够合理,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没有得到重视。

2. 建议。学校管理就是学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是教育管理的一个方面。学校管理是随着近代学校的产生和发展而日益分化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职能。每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学校管理都要受到该国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的制约。因此,我们在建立完善学校的管理时,一定要紧随教育发展的步伐,不断的加强学校的管理体制。

根据该调查报告的结果显示,学校管理在制定理念和目标方面、素质教育管理方面、学校领导体制方面、教师管理方面、管理过程和管理方法上都存在着一定问题。这就要求在进行学校管理时,应进一步明确学校的管理理念和目标、健全学校的领导体制、完善学校管理过程、优化学校管理方法、加强教师管理、提高素质教育管理、增强文化氛围管理。在此后的研究中,将围绕以上方面展开论述其具体的建议和措施,从而促进学校管理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李宏伟.新形势下学校管理模式改革构想[J].校长论坛,2007(7):15-17.

[2]王永平.新课改中学校管理模式的思考[J].治校有方,2004(10):11-12.

篇4

一、基本结论

1.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了解程度

当问及了解免师政策的渠道时,答案是不集中,有电视、报刊杂志、同事讨论等等,其中网络占34.0%,侧面证明网络在教师中使用的普遍性;另外,当问及对于不了解这一政策的原因,有34.8%的教师认为,政策和自己没太大联系,所以不予关注,当然也有30.0%认为是国家的宣传工作不到位。以上数据表明,国家在宣传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力度上,还需要加强。

2.对于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态度

(1)对于从教年限和支教的态度

对于从教十年的规定,虽然有47.8%的人表示是履行义务,但是有52.2%的人认为时间过长或者应该5年比较合适,所以,从中可以看出,大家还是期望能把从教年限降低一点。

而对于到农村中小学支教2年的规定,73.9%的人对此表示支持,认为有利于积累经验和了解到中国基层教育的现状。

(2)关于国家保证工作的态度

对于师范生双向选择和国家保证有编有岗的就业规定,67.0%的教师表示支持,但也有17.4%的教师认为这对于其他非六所师范大学的师范生不公平,会增加他们的就业难度,这个也引发了一定的思考。

3.对于政策实行的现状和未来的态度

(1)对于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行现状的态度

对于大部分免费师范生选择城市就业的现状,35.7%的教师认为是政策不完善导致的,38.3%教师认为农村学校待遇低是根本原因,这一数据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如今存在的城乡教育不公平问题,这也是中国教育迫切需要改革的领域,当然对于这样问题,有26.1%表示认可,认为人往高处走是很正常的,这是从现实的角度作出的回答,毕竟基层教育从硬件到软件都远不如城市,教师把自己的青春热血奉献给了基层,但却不能养家糊口,实属教育之悲哀。

(2)对于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未来的看法

通过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发现,三个学校之间差别较显著,尤其是作为基层教育铁厂初级中学,62.3%的教师对于这一政策的未来表示担忧,他们觉得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实施中问题多多,对于提升基层教育的意义不大。

4.总结与展望

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不能对很多问题做深入的原因探讨,只是把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对于政策的基本态度做一个传递;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态度中,找到很多的现存问题,也可以从他们的态度中,找到未来的方向,这是本次跨省调查的最大意义所在。

对于该政策,人们对于它的未来都是抱有很大希望的,但是我们依旧可以从调查中发现很多细微的问题,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若我们不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政策的未来确实是值得担忧的。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EB/OL]http:///zwgk/2007-05/14/content_614039.htm.

[2]黎婉勤.关于师范生免费教育的若干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7,(5).

篇5

本次调查活动秉承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主要以观察和访谈等调查方法为主,对xx中学英语学科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调研,力求客观地反映其英语学科教学状况,最大限度地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提出切合实际的建议。本次调查活动将对改善xx中学英语学科教学状况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同时,也将对改善农村英语学科教学状况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从而促进农村英语学科教学的发展。

二、xx中学概况

xx中学的教学设备较落后,只有一间录播室和一间多媒体教室。录播室是近年来连州市教育局要求建立的,其设备较先进,而多媒体教室里的设备已经很陈旧了。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 英语教师、教学方面

xx中学共有7位教师负责英语学科教学工作,2男5女。每位教师负责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其中,中学一级教师6人,中学二级教师1人。据了解,有一位教师是非英语专业出生,其发音非常不准。

实习期间,通过听每位英语教师的课发现,在教学方面,教师通常采用讲授法,特别是七八年级。九年级现处于中考复习阶段,教师偶尔会采用自学辅导法。经调查发现,他们极少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基本都是传统教学,即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极少师生互动,更不用说安排课堂游戏活动了。

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对朗读教学工作很重视,学校也对朗读教学工作非常重视,每天都安排晨读,早读和晚读活动。但据某教师反映,有个别教师却不注重语音的教学。此外,有少数教师还较注重学生的英语书写。在作业要求方面,学校要求教师每月至少要布置12次作业,不包括抄写单词。

从教学态度上来讲,教师有优差生之分,对考试成绩差、上课不认真的学生可以说是完全放弃了。上课期间,不管那些学生是睡觉、玩手机还是讲话,教师都不闻不问,自顾自地照常上课。但是,对好学的学生,教师还是很有耐心。

2. 学生方面

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初期,心智尚不成熟。经观察发现,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总体来说,七年级学生非常活跃,有时是过于活跃;八年级学生较安静,但是上课睡觉的同学较多,有些已经完全放弃了英语的学习;九年级学生较听话,想升学的学生很努力复习,其他都是在学校混日子。对此,学校其他教师也有同感。

在和学生的日常交谈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缺乏英语学习动机。学生的英语基础差,成绩不理想。据了解,三月份月考,满分120分的卷子,题目都是平常做过,教师评讲过,可是仍有大部分学生及格线都达不到,不少学生只得十多二十分,男女生都有。

此外,学生对作业的态度极不认真。虽然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及时地上交作业,但是大部分都是相互抄袭。据了解,有极少数学生一个学期都没交过几次作业。在英语书写方面,总体来说还是比较规范。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人名地名的书写、英文字母T,g,y,r的规范书写以及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总之一句话,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高。

3. 英语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积极性

xx中学教师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影响教师积极性的因素有多方面,如教师教龄、教师待遇、学校管理、学生表现等。

据了解,教师的教龄较长,对学生的各种表现早已习惯,因此,对学生的期望并不高,甚至打算或已经放弃某些学生。有个别教师已经厌倦教学,无心研究学科教学,几乎不写教学教案,用于应付学校每月检查的教案、听课记录等都是从网上下载,或是以前用过的。而每次例行检查,教师都会被通过,因为领导也如此。这就是学校管理的问题了。

再者,在农村地区,由于各种原因,学生的知识基础本来就不扎实,教师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后发现有些学生是无药可救,觉得自己无能为力了,慢慢地就变得无动于衷,没有了激情和信心。

(2)教学方法

xx中学英语学科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设计乏味无趣。据调查发现,在课堂上,教师无法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甚至导致学生放弃学习英语。一节课45分钟几乎都是教师在讲,而不是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是毫无表情变化,说话声音较小,缺乏激情。师生缺乏互动,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开口讲英语的机会极少。

目前,虽然xx中学已有两间教室可以进行多媒体教学,但是大部分教师都不愿意去多媒体教室上课,一方面是因为教师自身不会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特别是不会制作多媒体课件,另一方面是教师已经习惯原来的传统教学,不愿改变。

(3)考核制度

英语是一种语言,它要求学生要能听,能说,能读,能写。可目前,考核评价学生的方式仍旧很单一,主要是以笔试的形式进行。每月进行一次月考,然后按成绩高低依次进行全级排名公布。据调查发现,不少学生并不在意考试,对考试及不严肃。所以这个唯一的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毫无意义。

四、策略与建议

根据调查结果与分析,在此主要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一些建议。

1. 学校方面

(1)提高教师积极性

学校要努力提高教师的积极性。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对教学的积极性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实,教师负责与否,对教学工作积不积极,学生心里都清楚。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要努力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2)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学校领导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把学校管理好。领导起了好的示范作用,其他教职工也会受到正面影响,为教师积极钻研学科教学工作提供动力。

(3)严格要求教师,把工作落到实处

学校要严格要求教师,把工作落到实处。学校重视朗读教学,每天都安排了晨读、早读和晚读活动。可是,这些活动并没有落到实处,朗读教学效果不大。

据调查发现,晨读时间,通常只有一两个班的学生在朗读课文,因为晨读期间班主任通常不会按照学校要求,按时到教室监督学生的朗读。早读和晚读时间的朗读教学工作也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因为一个科任教师负责两个班的教学工作,而班主任又不到场监督,没有科任教师和班主任的监督,大部分学生是不会自己积极主动地认真朗读课文。

因此,学校要严格要求教师,把工作落到实处。只有把工作落实了,教学质量才能有保障,教学效果才会提高,学生学习才会进步。

2. 教师方面

(1)不断学习,提升自己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应该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跟上时代的潮流。如,积极主动学习使用多媒体教学,学习先进的教学观念、教学思想等,而不是安于现状,等着退休。

(2)积极钻研,改善教学方法

教师要积极钻研学科教学工作,改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敢于尝试,敢于探索,不断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多采用游戏、对话表演、小组讨论交流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教态,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要尽量丰富,并时刻微笑自信地面对学生。

(3)不放弃一个学生

教师要热爱学生,坚决不放弃一个学生。可以说,教师是学生心中的神,特别是对中小学生来说。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一言一行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一个关心学生、热爱学生的教师所任教的课程,学生会十分认真听课。教师对学生的坚持,总有一天会感化学生。

五、结语

篇6

一、对调查结果的总体分析

西巩驿中学是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它是农村中学的典型代表。通过对西巩驿中学312名初中学生、11名英语教师,和85位学生家长代表的调查,我的结论如下:

1.实验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体系中蕴含的教学思想,并迅速将新课程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认真学习《英语课程标准》、《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和有关新课程的理论,转变观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学校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组织中青年教师的系列活动,通过青年教师观摩课、理论学习等活动,促使所有教师共同提高。

2.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已在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已经有了变化,教师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从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教学模式,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教学设计从关注教材转向关注学生的兴趣;评价从单一转向多维。

3.积极开发和利用多种学习途径。除英语教材以外,学校能积极开发和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如我校开展的英语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通过录像资料、网络资源、报纸杂志等,鼓励学生订英语报纸杂志,拓展学生学习的渠道,给学生提供更多练习英语的机会,增加学生语言的输入量,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4.教师的亲和力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喜欢老师经常组织交际活动,并且希望教师总是微笑着对待他们所犯的错误。新课程强调,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一新的理念已在广大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得到不同程度的领会。

二、农村初中实施有效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1.对实施新课程的理解上有误区。有的教师的教学理念还不能与新课改同步,不能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仍然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不过这也不是教师的错误,因为目前我们的评价体系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虽然提倡不以分数评价学生,但实际各种各样的统测、升学考试中分数还是一项硬指标。

2.教学设计不能摆脱旧教材的束缚。英语新教材的教学内容、容量比旧教材将近多了一倍,而且注重学生语言学习能力的培养,但课时不变。为此,新教材和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在农村英语教学中做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个别教师不愿吸收这一新的教学理念,仍然在用传统的方法教学新的教材,当然就不能适应新教材和新课程的理念,以致造成“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

3.教师的自身水平有待提高。新教材重视语言应用,教科书提倡在理解的基础上习得语言,在用中学,积极地运用语言,而不是单纯地学习语言知识。教学时要力图通过任务设计(task based)的形式,介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多种形式的交际性活动,如角色扮演(role-play)、信息交流(information gap)、解决问题(problem solving)、猜谜游戏(guessing games)等活动。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的语境,有助于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结构实施大纲规定的交际功能,如问候、道歉、建议、邀请、描述人物和行为等。而许多老师自身英语口语水平不高,语音不规范,适应不了新课程教学的要求。

4.多媒体的使用问题。多媒体的使用固然有诸多的好处,如:画面吸引人、许多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到的实物在课件中都可以变得简单而有效,还可以节省教学时间。但由于设备少,无法经常使用,再加上制作课件等欠认真思考,因此往往使用别人制好的课件而融入自己的内容较少,贴近学生实际就大打折扣了。

5.形式与效果之问题。大部分教师的课堂都能呈现较新的教学模式,但知识点的落实却不是很到位,这样就更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三、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传道、授业、解惑”的“圣者光环”长期笼罩在广大教师的头顶,而且这种神圣是与教师的权威联系在一起的。命令、威胁与惩罚的“控制型”师生关系压抑了学生学习语言的交际欲望,妨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创新思维的发挥。因此,要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感交融的、协力合作的开放的师生关系,创建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和对话的教学关系,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的观念。课程实施的过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体系、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2.积极运用任务型与目标型相结合的教学途径。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3.创造开放的语言环境。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语言源于生活又实践于生活。因此,我们应不受时空限制,为学生创造全面开放的语言实践环境,让学生通过语言的运用来发现语言规律,在情境中巩固语言、运用语言,使英语活动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每个角落。

4.教学设计要灵活。在新课程体系下,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实现教师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教材的整合,不能根据教材编排,按部就班地设计每课教学的重点、难点,而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可以打破教材的束缚,主动灵活地设计开放性的教学内容。

篇7

要创新就要有人才,而努力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关键就在于培养创造型教师。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承担着科教兴国的历史重任,因此,必须努力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当前,教育观念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过程缺乏活力,教学方法一成不变,种种不利于实施创造教育的现象已十分普遍,因此,关注创造型教师的培育与成长已迫在眉睫。

(二)调查背景、目的、对象、方法

为深入了解我省中小学创造型教师成长的真实状况,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为教育部门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2011年9月开始,在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委员会指导下,在福建省宁德市教育工会组织下,我们对宁德市部分中小学教师展开了关于创造型教师成长的调查。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也相开座谈会以了解情况。调查地域虽然限于福建省宁德市,但普遍性的问题可以借此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呈现并促人反思。

本次调查筹划周密,准备充分,设计力求科学,覆盖各类学校。问卷调查共设计题目27个,其中选择题25道,问答题2道,教师还可以灵活增加他们认为比较重要的相关信息项目,保证了问卷的整体规划与实际变化的统一。问卷题目主要涉及教师对“创造型教师”内涵的看法、影响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各种因素(包括教师个人的素养与努力,学校环境及创造的各种条件,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促进与妨碍创造型教师成长的有利与不利因素等等。问卷采取无记名答卷方式,本次调查对象包括宁德市城乡各类中小学,发出问卷调查表800张,回收760张,回收率95%,客观地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教师的情况。

二、主要问题的统计结果及分析

(一)教师对“创造型教师”的认识

表1 创造型教师应具备的最主要条件(多选)

在“你认为创造型教师应具备的最主要条件”(多选)的调查中,“高尚的师德”依然被认为是成为创造型教师的首要条件,这与我国教师传统中“身正为范”的要求一致。许多教师还表示,如果缺乏高尚的师德,则其他方面愈强,对教育教学的破坏性影响愈大。“强烈的创新意识”也被摆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许多教师表示,能否成为一名创造型教师,首先必须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才会有动力去研究、去发展、去实践。而“较高的教学艺术”同样被认为极端重要,教师们表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职责,而高超的教学艺术能让教学产生最好的效果,获得最高的效率。同样,“广博的专业知识”也受到教师们的青睐,他们在调查中一再拿出“要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源头活水”的教育格言自勉。

(二)影响教师成为创造型教师的主要因素

1.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定位对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影响

表2 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定位

在“您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定位”的调查中,选择“胜任教学的教师”为43%,选择“骨干教师”的为34%,选择“特级教师”的为8%,选择“名师”的为10%,选择“创造型教师”的为5%。从这里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教师对自己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定位不够高,大多数人认为能够胜任教学就心满意足了,只有极少数人向着特级教师、名师和创造型教师的目标发展。这说明当前教师发展动力不足,需要引起高度注意。俗语说“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如果教师没有高远的职业发展规划,那么,即使是定位为“胜任教学的教师”恐怕也不容易实现。

2.教龄对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影响

表3 教龄对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影响

从表中可见,教龄对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影响,认为需要15年到30年的占了绝大多数,认为需要30年以上的也占了五分之一强。这说明,在创造型教师的成长需要较长的时间这个问题上有比较一致的认识。但是在与教师的座谈中,我们也注意到,也有少部分老师认为一个老师是否能成为创造型教师与教龄关系不大,甚至会有教龄越长越保守的现象,而新生代的教师因其学历、年龄与知识优势,成为创造型教师的可能性也极大,这都是值得注意的观点。

3.学历对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影响

表4 学历对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影响

从表中可以看出,认为学历对成为创造型教师影响“较大”和“非常大”的占了绝大多数。这说明当下的教师对于学历比较看重,也反映了我国近年来教育行业对于学历的要求日渐提高的现实。不过,在同个别老师的交谈中,我们也认识到,重视学历不等于教师的学历越高越好,认为学历对于创造型教师“没有影响”的教师主要是考虑到许多成功的教师第一学历虽然不高,但是他们后来都通过自修或培训,拿到了更高级别的学历,有的还拿到了研究生学历。

4.阅读对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影响

表5 教师的阅读状况

对于大多数中小学教师而言,他们在繁忙的日常教学中并无太多的闲暇时间进行阅读,但是因为有寒暑假这样的带薪休假,在各类职业中,唯独老师可以享受较多的阅读时间。但从表中可以看出,教师的整体阅读状况不容乐观,而农村教师的阅读时间与城市相比更是大大缩水。在一所农村中学的座谈中,教师谈到农村教师阅读时间少的原因:“不知道该读什么”、“缺少书店和其他购书途径”、“经济条件限制”等占了绝大多数。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师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习惯,没有阅读的愿望,这是教师阅读时间少的主要原因。

5.教师各类教学活动对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影响

表6 教师各类教学活动的情况

在“你平常备课时在‘出新’方面”的调查中,选“力求每节课都有新意”的占34%;选“有时想有”的占61%。这说明想在备课中出新的教师占了大多数,但自觉追求每节课有新意的老师只占三分之一强。在“你上完课,对这节课上得如何有做反思吗?”的调查中,选“有,但不经常”的占69%;选“每节课都反思”的占30%。由此可以知道,大多数教师都有课后教学反思的经历和经验,但能做到课课都有反思的并不占多数。在“承担公开课情况”的调查中,选“承担过县级以上公开课”的占11%;选“多次承担过校级公开课”的占51%;选“承担过教研组内的公开课”的占32%;选“没有开过公开课”的占6%。从数据中和座谈中可以知道,开公开课是教师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有开公开课的经历,部分没有开过公开课的老师大多数是新进学校的年轻教师。在“你在教研活动中”中,选“积极发言”的占47%;选“偶尔发言”的占51%。这个数据在不同的学校当然有不同的表现,但是也有一定的普遍性,一半以上的教师对于教研活动并不十分热心,这主要与教研活动的主题不明、活动形式单一、主持教研活动的教师组织不力以及教研活动之后的反思和实践未能得到及时反馈有关。

6.教师对学生实施的教育对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影响

表7 教师对学生是否进行创造意识和创造方法的教育

教师如果对学生进行创造意识和创造方法的教育,那么反求诸己,也会促进创造型教师的成长。在“对学生是否进行创造意识和创造方法的教育”的调查中,我们看到,很少有老师经常对学生实施创造性教育,完全没有实施创造性教育的比重也高达27.2%,大多数教师在实施创造性教育方面都停留在偶尔尝试。在座谈中,我们了解到,许多教师认为创造性教育并不是时时处处都可以进行的,需要一定的时机,如果有合宜的机会,他们愿意尝试,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通过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途径为学生尽快成为具有创造意识、创造愿望和创造方法的人奠定良好的基础,这说明,目前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实施创造教育的教师还不多,即使有也只是处于个人实验状态。

7.教师论文写作与发表对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影响

表8 教师论文写作与发表情况

“在报刊杂志和非正式刊物上的情况”的调查中,文章收入县、校级汇编的占27.7%;有文章收入市级论文汇编的占65%;有文章在普通CN刊物上发表的有占5.84%;有文章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的只有1.51%。与此相关的还有“论文获奖情况”的调查,结果发现,论文尚未得奖的有占58%;有论文获市级学科研究会及以上奖的为占14%。由此可知,教师中论文写作较为优秀者比例很小,且表现不够全面。在座谈中我们得知,一方面教师论文的绝对数量上来看不低,但是另一方面教师的层次普遍较低,大多数属于论文汇编性质,而这些汇编性的论文多是在培训过程中必须要做的作业。这说明,教师论文写作出于内心需要的较少,多数只是来自于外来的要求和压力,只有少数老师自觉写作并坚持发表到正式刊物。

8.教师的工作条件与工作环境对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影响

表9 教师对工作条件的满意度

尽管近十几年来,宁德市各县加大了教育投入,教师的工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从表中可以看出,回答“很满意”的仅占4%,“比较满意”的占30%,“一般”的占53%,“不满意”的占13%,说明大多数老师对目前的工作条件不是很满意,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工作条件持“不满意”的态度,这势必影响到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也直接影响到向创造型教师方向发展。

9.教师职业倦怠感对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影响

表10 教师职业倦怠感

在“你对教师工作是否产生倦怠感?”的调查中,选“非常喜欢教师这个工作”的仅占12%;选“比较喜欢教师这个工作”的占71%;选“说不上喜欢,也说不上不喜欢”的占13%;选“不喜欢,但没办法”的也占4%。这表明,学校的大多是教师对教师这个工作停留在“比较喜欢”上,而不是“非常喜欢”上,一旦成长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或是不顺,很容易就滑向倦怠了。同时,我们注意到,教师职业倦怠情况比较复杂,因地域、性别、年龄、学校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从地域来看,山区中学的教师职业倦怠感尤其严重。从性别看,女性教师的倦怠感大大低于男性教师。从年龄来看,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感高过中老年教师。

10.教师取得的成就与荣誉感对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影响

表11 教师获得荣誉的情况

在“获得荣誉情况(包括各级优秀教师、教培新秀、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的调查中,获得乡级、县局级荣誉称号的占35%;获市教育局和县政府荣誉称号的19%;获得市府级、省厅级荣誉的仅占3%;获得省政府级荣誉称号的为0个。重点学校与农村学校相比,重点学校老师获得荣誉的人数比与获奖档次会高一些。我们看到,荣誉的获取情况也会大大影响到教师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般说来,大多数教师还是很珍惜荣誉的,他们许多人认为级别较高的荣誉是对自己教学工作的某种肯定,会更好的激发他们参与教育教学的改革热情。

11.中小学校长对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影响

表12 创造型教师理想中的校长(多选)

在“创造型教师理想中的校长”的调查中,认为“先进的办学理念”的有45%,认为“民主式的管理方式”的有72%,认为“娴熟的教学艺术”的有21%,认为“高水平的科研能力”的有12%,认为“独特的人格魅力”的有57%。从这些选择中可以看出,教师对现代中小学校长的期望比较高,其中,希望校长有民主式管理的教师所占比例非常大,与此同时,认为校长应该有独特人格魅力的教师也超过一半,许多教师反映,校长的精神风貌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教师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作为一校之长。如果思维灵敏,善于开拓,敢于创造,支持和鼓励教师创新,同时积极营造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和发展。

12.学校对教师评价方式对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影响

表13 学校对教师教学工作主要的评价方式

在“学校对教师教学工作主要的评价方式”的调查中,回答“主要看学生成绩”的占31%,回答“重点看日常工作表现”的占29%,回答“教研组内评价”26%,“学生评价”占14%。从中可以看出,目前中小学校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各种方式所占的分量是不一样的,由于考试成绩直接反映教师的有效教学,于是成为对教师评价的重要依据。在与教师座谈中,我们了解到,许多老师对于以学生成绩来评价教学工作多有不满,这说明目前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尚不完善,学校与教师之间有必要加强沟通。

13.继续教育对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影响

表14 教师希望在继续教育培训中学习的课程(多选)

在“教师希望在继续教育培训中学习的课程”的调查中可以看出,教师在接受继续教育的过程中,对于学习的课程包含多个方面,反映了教师们的求知欲还是很旺盛的,同时,教师们关心的课程都是与教育教学直接相关的课程。

14.培训对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影响

表15 教师对当前教师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的看法

在“您认为当期教师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调查中,认为“与教学工作结合不紧密”的有27%,认为“培训计划一刀切”的有21%,认为“单项灌输,忽视教师的要求”的有32%,认为“培训未能系统化”的有5%,认为“课程设置不合理”的有15%。这表明教师普遍要求各类培训应有针对性,应讲究实效,在培训内容和方式上,应注重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新颖的教学理念,理论联系实际,他们不喜欢形式主义的培训。

三、培养创造型教师与促进创造型教师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教师群体要主动向创造型教师发展

1.要坚定信念,强化调适,树立教师自身良好形象。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所从事职业的重要性,要有一种神圣的责任感和光荣感,继而促进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乐教意识。要坚持正确的信念和职业理想,做坚定的教育守卫者。作为教师要加强对自身职业的认识,树立良好的职业信念,富有职业荣誉感。

2.要有成长和发展的意识。黑格尔说:“要是没有热情,世界上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没有自我发展意识的人,就没有理想的追求,就难以有自我潜能的发展,也不可能有自己的快速成长,更难成为创造型的教师。

3.要从多方面提升创造型教师所必备的素养。要做好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目标。有志者就会朝着目标向前奋发。教师要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必须学会设计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蓝图”。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构建教师多维立体的知识结构和创新教育的基本功。创新的基础是知识的积淀,因为任何创造都是对所学知识进行科学加工的结果,所以我们要积极抓住学习提高的机会。

(二)学校要将培养创造型教师作为一种制度

1.要把培育和促进创造型教师的发展作为学校工作重中之重。学校要将教师的成长培养工作纳入学校的重点工作,学校党支部、工会应积极参与这项工作,学校要制定目标、计划,长、中、短的安排部署,明确教师培养要求,专人负责。全力以赴解决教师成长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对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和进修从时间上、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

2.建立有利于培养创造型教师的管理机制。建设一支创新型队伍,要处理好教育与管理的关系、使用和培养的关系。在对教师队伍的管理方面,一定要建立起一种激励机制。同时能够体现用事业凝聚人,用感情团结人,用利益吸引人的队伍建设风格。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要求,增强教师成长的动力。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可采用自评、互评、校评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机制。

3.要积极创建教师发展的平台。第一,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一些学校创造型教师发展得比较快,就是因为这所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做得比较好。第二,加强教师培训。学校要从长期发展考虑,制定本校教师培训的目标规划,加大力度明确教师培养的目标和要求,落实教师专业发展的细化要求。在几所农村学校座谈时,调查组同志对老师说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我们完全有条件通过网上获取材料进行学习。但与会老师还是普遍认为现场培训效果好。第三,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让教师在回顾自己的工作历程,体验成功的同时,产生自豪感,激发继续努力的斗志,挖掘自己的潜能,促进其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做好配套工作,激励创造型教师的成长

1.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管理,努力改善教师待遇。必须努力改变教师待遇偏低的现实。不少县市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学校教学设备的配备也相对落后,教师可学习和利用的信息源少,一些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进城教师的户籍多数落户在城郊乡,他们亟待解决住房等问题。如购买经适房受户籍限制而得不到解决,而教龄补贴太低,教师的工资津贴与经济基础好的县相比差距较大。

2.拓宽青年教师的发展渠道,建立畅通高效的沟通机制。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信息公开栏等多种形式,定期了解青年教师意见、建议和要求,并将处理意见及时反馈;充分发挥工会和教代会在青年教师利益表达中的作用,在制度设计中为青年教师留有一定席位,明确规定青年教师所占代表的比例。

3.通过多种途径消除教师职业倦怠。首先,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幸福指数。要克服职业倦怠现象,要从根本上下功夫,要树立教师发展学校的理念,优化幸福教育环境。每一所学校都应是教师发展的场所,都应当具有使教师获得持续有效的专业发展功能。其次,要树立均衡、和谐、民主的理念,建构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要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教师的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是紧密相联的,离开了一定的经济地位而奢谈教师的社会地位,只能是毫无意义的空谈。

篇8

意义: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进而为改进课堂教学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二、调查对象。

某中学七八九三个年级共三十个班级的1800名在校学生

三、调查的时间和地点。

四、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问卷调查。学生问卷发放是在班会时间统一发放,并当场收回的形式。全校共发出调查问卷1800份,收回1780份,回收率达98、88%。

五、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了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师生关系等。问卷共向学生提出了30个选择题。(见附表1)

六: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人就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如下表,并分块进行分析,进而找出其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态度

我们重点来看第1题和第3小题。第1题提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选择了B和C选项,百分比分别为39、6%和52%,说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于教学目的还是把握的很准确的,这说明在大的方面,方向是对的,我们要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第3小题是说平时英语教师在组织教学方面,大部分学生选择的是C和D,比率分别为20、7%和50、2%,即C教学环节不完善,漏洞较多,出现大块的空白时间,、教学环节无计划,时间安排不当。这就说明了我们存在的问题是在课堂教学组织环节上。课堂是主阵地,失去了课堂意味着绝对的失败,这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提出了最关键也最重要的要求,就是要从课堂上下功夫。

(二)教学方式

我们重点来看第9小题和第10 小题。第9小题为平时英语教师在教学方法的使用方面,选择较多的是C项,即教学方法单一,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照本宣科,分值占41、9%。这说明我们在教学方法方面还是缺乏,不能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10小题为平时英语教师在教学手段方面,很多学生选择的为D,即不合理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滥用课件。每个英语老师都备有各种教学课件,包括习题课件等,尤其是《英语周报》的课件,人手一份。教学资源虽然丰富,但不一定要全用,滥用课件不但不会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且会让教师失去教学能力,使学生失去听的兴趣。

(三)教学内容

第16小题。你认为平时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选择C的概率为46、6%,即讲授内容和举例陈旧,脱离实际生活,枯燥无味,几乎占了一般的学生。市直二的英语教师多为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教师,虽然很敬业,但也许可能是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第18小题为:你认为平时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活动方面,选择C的有37、5%,答案为主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学习状态,不太注重开展合作学习。这实际上再次说明了要进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小组互助迫在眉睫。第23小题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对于教学实例或例题的选择问题,部分学生选择了B,即一般情况下选择课本上的例题,偶尔加入一些精彩的例题,比率为36%,虽然所占比率不高,但在这个问题上,应该还是较高的。再次说明了教师教学方法的陈旧,教师知识的陈旧。第 26小题为:老师在自习课上进行辅导的情况学生选择较多的为B,即经常利用自习课讲课过多的占用学生时间,比率为52、7%。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数字,占一半还多,说明了教师占用学生时间是个大问题。自习课本来就是给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发现自己问题的时间,补习他们的薄弱学科。如果英语老师占用了学生太多的自习时间,不但不会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甚至会使他们对于英语学习产生反感,可能会适得其反的。

(四)师生关系

我们重点来看第29小题。第29小题为:你觉得老师在课堂上对你或对同学的学习和自信心有激励吗?选择C的占48、9%,答案是:一般。由此来看,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充分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励机能没有充分发挥,再次减少学生对于英语课堂的兴趣,这也是我们今后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的第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师生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就决定着教学质量,希望老师们可以改正自身的观点,与学生和睦共处,共建和谐课堂,让同学们在欢笑中学习。

七、调查体会

通过这次调查,英语教研组的老师找到了很多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这对于今后的英语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改进课堂教学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为此,特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1、加强集体备课。全面落实并贯彻小组互助的学习模式。课堂上不能再使用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中充分的表现自我,展示自我。

篇9

本小课题研究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1、行动研究法

按照课题提出的研究目标,根据各年级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做法。有计划、有步骤的由实验教师与专家及教研究人员合作,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实验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动态,收集学生学习资料,分析问题,及时予以解决。

2、文献法:通过查阅文献,收集,整理,分析中学英语活力课堂单词教学模式的研究资料,提取有价值的资料,研究组学习讨论。通过每人每周上研讨交流课,然后讨论形成共识或验证假设,形成风格。

3、内容分析法:认真分析研究资料,去伪存真,提取有价值的资料。

4、比较实验法: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在自然状态下进行,选择2个班为实验班。本校同年级其他班级为对照班,在进行常规教学的同时,随机接受教育辐射。

5、观察法:观察老师及学生英语课上的表现,认真做好每一次记录。研究组及时分析,讨论和总结每一节研究课的得失,探讨出更适合我们学校的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

6、调查法:通过开放式问卷或封闭式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英语课的评价,做好前测和后测的记录及具体的数据分析。

7、经验总结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调整、完善研究方案。

二、背景情况

关于此次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情况的调查有以下几点情况说明一下:

1. 课题组共发出200份调查卷,收回有效问卷189份。

2. 调查只涉及我校的17个班级。

3. 问卷中有部分试题是可以多选的。为了保证数据能够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课题组没有按人数来处理数据,而是按每道题答题人次。

二、基本数据

1.你认为英语词汇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如何?

100%教师选择了非常重要或重要。

2.在英语词汇教学中难点是什么?

52%以上的人认为“让学生能有兴趣去记所学的词汇” 是词汇教学的难点。。40%以上的人认为“让学生会用所学单词” 是词汇教学的难点。另外教师中有8%的人认为“教会学生记单词的方法”是难点。

3.你认为英语词汇教学的关键是什么?

12.25%的教师认为词汇教学的关键是讲解词义和用法,33.2%的人认为帮助学生记忆单词是关键,21%和15.3%的人分别认为词汇教学的关键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和让学生通过课外多读来进行词汇教学,还有18.25%的有自己的看法,选择了其它。

4.你班学生的国际音标的读音情况如何?

教师中有81.27%的人认为本班学生的国际音标的读音比较准确。

5.你认为下面哪些词汇学生比较容易记住?

55.67%的教师认为经常在文章中读到的词汇对于学生来说较易记住,44.33%的教师认为学生经常说到的单词容易记住。

6.在英语词汇教学中,你认为让学生用哪种方法记词汇比较好?

47.78%教师认为“根据音标”记忆单词效果较好,;相反,34.57%的教师认为“利用已学过的词汇或构词法对学生记忆词汇较好”。但有些教师也认为应该针对不同的单词采取灵活的方法,即音、形等相结合,甚至有人认为利用一定的情景猜测也利于记忆单词。

7.你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是否采取了多种方法?

对于词汇教学,教师中有60.00%的人经常变换方法,40.00%的人有时变化一点。

8.你是让学生在何时记英语单词的?

24.68%教师选择利用早上的时间让学生记忆单词,46.42%的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自由安排。

9.学生在做听力试题时,没有学过的新词对他们的理解影响如何?

有56.7%的教师认为“有严重影响”,66.67%的教师认为“有些影响”。

10.在教新单词时你是让学生先读还是自己先读?

28.67%的教师在教新单词时先自己读或放录音带以起到范读的作用,68.00%的教师让学生先读,锻炼学生的拼读能力。

11.你是否让学生听写每一单元的词汇?

90.00%的教师都听写了每一单元的词汇,8%的初中教师听写了部分单元的单词,可见教师对于学生的词汇掌握还是抓得紧。

12.学生记不住词汇你会采用哪些手段?

教师中18.34%的人选择“让学生多阅读文章”,75,42%的人选择“让学生多朗读词汇”。17.24%的教师认为要反复听写,重新听写。

13.你是如何教学生掌握词汇的?

利用音标知识、构词法知识和已学过的近义(反义)词三种不同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掌握已学词汇都得教师的喜爱,不少教师提出三种方法结合使用效果更好。

14.你是如何检查学生掌握词汇情况的?

听写是89.66%的教师检查学生掌握词汇情况的主要的手段。

15.你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是否教了学生英语的构词法?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中有33.71%的人认认真真教了英语单词的构词法知识,但其余教师都或多或少地教了英语的构词法,只0.93%的教师承认根本就没有教过构词法。

16.你是否经常让学生注意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英语词汇?

70%左右的教师会经常提醒学生注意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英语词汇,30%左右的教师偶尔会提醒学生注意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英语词汇,只有2.42%的教师承认从不提醒学生注意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英语词汇。

17.你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是否进行详细的词汇讲解?

28.59 %的教师对所教的词汇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61.07%的初中教师只对重点词汇详细讲解。

18.你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是否还关注课本以外的词汇

教师中只有35.29%的人对于课本以外的词汇给予关注,64.71%的人偶尔给予关注。,但教师中也0.83%的人完全不给予关注。

19.学生在做阅读题时(包括完型和阅读),没有学过的新词对他们的理解影响如何?

30%的教师认为“有严重的影响”,66%的教师认为“有些影响”,教师中有4%的人认为“影响不大”。

20.你有否其他检查学生词汇的方法?

35.10%的教师认为他们有检查学生词汇的方法而其它教师则没有方法,也有个别教师进一步提出做习题是检查学生词汇方法之一。

三、数据解读

1)英语教师对英语词汇教学的认识

英语教师都能认识到词汇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师中很多人认为“词汇教学难度大、复杂,花得的时间多,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把词汇教学的责任完全推给学生,甚至有少量教师感觉词汇教学和学生的英语成绩相关性不大。这是造成英语教学两极分化严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如何才能大幅度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很多教师认为提高学生学习词汇兴趣是关键,印证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命题。只有学生对词汇学习感兴趣并了为之真正付出努力,才能学好词汇。可见改革词汇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词汇兴趣是摆在广大英语教师前面的重要课题。

2)教师对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情况的感知

学生在做阅读理解题时生词对答题影响较大。在做听力练习时,生词对学生答题影响非常大,这是因为听力练习内容较简单,少量生词也比较容易猜测是,而对学生来说,听力材料和阅读材料难度相当,所以生词对他们答题影响就大了。

关于学生记忆单词的情况,大多数教师感觉学生容易记忆复现率较高的单词,因此要尽可能多地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材料,人为创造生词的复现次数,达到提高记忆效率。

音标学得不好的学生记忆单词有较大的障碍。因为音标学得不好,自卑心理严重,不敢开口朗读英语单词,英语成绩就更不理想。因为英语成绩不理想,自卑心理就更严重,如此恶性循环,对学生英语成绩影响是非常大的。

3) 中学英语教师词汇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初中英语教学的内容比较简单,词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比重就显得要大一点,教师对词汇教学比较重视,教学方法也就灵活多样;教师喜欢让学生先读,锻炼学生的拼读能力。教师喜欢让学生反复朗读所学单词来达到记忆单词的目的。教师重视“管教”,信奉“严师出高”。

教师都喜欢用听写的方式来检查学生的词汇学习情况,而且多数教师是每一个单元都要听写。

4)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基本内容

教师除了对课本单词比较重视外,对课外单词也给予了必要的关注。教师关注的是日常生活中的课外词汇,英语教学更多强调基础知识和口头表达能力,关注培养能力,特别是阅读能力。

教课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词词汇的讲解。三分之一以上教师课堂上对每个单词都要进行详细的讲解,其它的教师则对重点词汇进行详细的讲解。讲解的内容主要是词义和用法。英语构词法也是课堂教学中的一项内容。多数教师都会在教单词时或多或少地穿插一点构词法知识。

调查中发现,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改善英语学习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课堂学习气氛,以及缺少语言环境和语感等因素,学生交谈的兴趣受到抑制,对学生提高英语的整体水平产生负面的影响,而学生们只能把英语水平提高不快的原因简单地归纳自己用功不够。因此,我们希望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即活力课堂有效单词教学模式的研究,促进英语水平提高。

四、 实验反思与不足

以上是我们对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情况调查的基本数据和分析。但是由于问题的设置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些调查还不是很全面的。由于调查方法本身缺陷的影响和数据处理过程中难免的误差,有些数据可能偏离实际情况。我们将采取行为研究法,对这些偏差进行校正,对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情况进行深一步的调查研究。另外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对数据的解读也不够全面,不够深刻。

篇10

为了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发挥培训效能,我校组织部分老师分为两组于2014年2月25日――28日深入全区幼儿园、小学、中学等28所学校,发放教师培训需求问卷140份,组织各校中层干部、班主任及教师代表,采取署名方式填写,回收140份,同时与部分学校业务校长采取面对面方式了解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1.年龄及职称。在提交问卷的140名教师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有59人,45岁以上的31人;中级职称占46%,初级及未评职称的占34%。年龄老、中、青兼顾,职称初、中、高级均涉及。

2.课后反思。有91.8%的教师会“思考这节课的得失及其原因”,同时有56%的“写教学随笔”;23%的“写教育故事”。反思是人类不断发展的动力,我们绝大多数老师能以不同方式思考,在反思中成长进步。

3.崇拜的教育专家或名师。在提交的140份问卷中,有110人填写了自己崇拜的对象。古代的孔子、朱熹,近代的陶行知、叶圣陶,当代魏书生、李镇西;幼儿学段的许卓娅,小学学段的钱守旺,中学学段的余映潮等28名教育家或名师,最聚焦的要数陶行知,有50人认可并崇拜他。

4.授课采取的教学手段。103人采取“制作课件并借鉴同行的方法”,同时51人“自制教具、挂图”,只有4人表明自己“没采取什么手段”。绝大多数老师均能采取并借用教具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5.教师对学生开展的教育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占50%;“组织学科竞赛”的有39%;“办小报”的占7.5%;“什么也没做”的占3.5%。老师们总在想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篇11

我国的教育体制承袭前苏联的音乐教育模式,特别是在目前的高等音乐院校的实际教学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中小学音乐教师都是在这样的高等音乐教育模式培养下走上工作岗位的,长期的耳濡目染使得这些教师在个人的音乐观中都是倾向于“欧洲古典音乐”的高雅,认为其他地区乃至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都低俗或落后的。在这样的音乐观指导下,即使目前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有很大比重的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内容,但是教师依然选择以自身较为熟悉的欧洲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为主要教学内容。有的教师甚至会将自身的狭隘音乐文化观强加给还没有成熟音乐审美能力的小学生和中学生,致使学生在音乐文化观的养成期就被先入为主地灌入了“欧洲中心论”的狭隘音乐文化思想,进而阻止学生形成“宽容、宽泛”的适合现代社会的多元音乐文化观。

在笔者跟踪走访的某些学校,学生对贝多芬、莫扎特、肖邦等这些西方音乐史中的经典作曲家都有着无限都崇敬之情,更有学生对于这些音乐大家的认识已经远远超出了音乐教材中所涵盖的内容。但是当问及非洲音乐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相关内容的时候,大多数学生连教材中涉及的内容都不能说清楚,更有甚者,有的学生还表现出对这些音乐内容的不屑之情,这让笔者内心不由产生极大的担忧。在中小学阶段,学生尚且对不发达地区的音乐抱有这样的态度,怎么能让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后能有一个理性的多元音乐文化观?除此以外,笔者还有更深层次的担忧:很多家长和老师认为多元音乐文化观能不能形成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音乐教育始终只是一种“点缀性”教育,即便是没有接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的学生,依然不影响其步入社会后的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笔者认为,国人大多没有真正认识到音乐教育的意义,更加不能领会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意义所在。其实,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对学生的最直接影响就是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性格,有句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如果一个人的性格狭隘、偏执,那么这个人即便又再深厚的文化知识积淀,这个人也很难在专业上有大的成就,有的甚至由于性格的原因而在文化知识上学有所成后依然误入歧途,这样的学生在当今的社会中已不是一两个个案了。

二、课程教学内容中多元音乐文化知识比重较小

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可以说是一项音乐计划,是一个多民族音乐教育模式,涉及到音乐课程中一个广阔领域内音乐文化的教授。2001年,我国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成为新世纪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起点、新希望。《课标》中多个部分涉及到了多元文化,如《音乐课程标准》中基本理念第九条,有关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内容指出:“理解多元文化,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从以上《课标》内容不难看出,在中小学开设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其意义是巨大的,然而,据笔者了解,在实际的中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目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里多元音乐文化知识的实际教学比重很低,很多时候教师都是一带而过地带领学生学习。

我国中小学的专职音乐教师大多都是“科班”出身,自身的高等音乐教育经历使其在审美形态上会自觉以西方音乐的艺术评价标准来规范自己。这就使得教师在备课阶段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时,先入为主地选择西洋“高雅”音乐艺术为教学内容的重心,而对于大纲上要求必须将的非欧洲以外的音乐品种则会以介绍性和浏览性讲解为主,教学内容的侧重不同,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不同音乐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并制约其产生多元音乐文化的思维和音乐观。

三、对教学目的理解偏颇,以一概全地认识教学目标

对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地和任务的理解,目前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片面地观点:一些人往往把教会学生掌握音乐教材上地知识技能看作是中小学音乐教育地目的和目标,认为中小学音乐教育主要是为高一级专业音乐学院输送专业后备人才,因而培养音乐特长生成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一些人则习惯把音乐教育看作是“饭后甜点”,是学校教育的一种点缀,是学校其他方面教育的附庸;还有一些人则喜欢把整个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简单移植成音乐教育的目标,特别是在目前大家都在谈论素质教育的时候,很多人更喜欢人为地、空洞地拔高音乐教育,这种片面理解主要是由于对中小学音乐教育本质特征认识不足所致,以上几种对音乐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的认识都不能全面地定位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本质。就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对于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目的来说,以上三种观点都难以正确把握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目的和目标,如果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标定位在为高等院校输送专业后备人才的话,那对其进行多元音乐文化教育仅能在学生的知识架构上对其丰富和完善,并不会对学生成为音乐特长生产生特别显性的效果;而过分地夸大音乐教育的意义实际上为中小学音乐教育设置了难以实现的目标,让教师在教学和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能以音乐本身的美为教学目的,还要额外地为其强加一些哲学或道德方面的东西,这些都违背了我们对中小学生实施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初衷。

《新课标》中指出: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更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从这个定位不难看出,中小学音乐教育并不是为了培养后备的音乐特长生,也不是为了做其他学科学习后的“饭后甜点”,它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为目的和目标的,综合人文素养在音乐方面的表现不仅仅是让学生会唱、会跳、会弹,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他唱的、跳的、弹的是什么,要让孩子在唱、跳、弹中感受到音乐的美,感受到承载不同音乐类型的不同民族的文化之美,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对多元音乐文化的感受和理解,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小至我国少数民族,大至世界其他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品种和不同特色的音乐文化传统,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感受不同音乐的美,使其在成长的过程中可以较为客观、理性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多样化的音乐品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建立多元的音乐文化观,进而促进其形成宽容的为人处世态度。

四、对音乐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认识不足

自我国开始音乐教育体制形成至今,人们提到外国音乐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这里的“外国音乐”就是“欧洲音乐”,虽然在流行音乐在我国盛行之后,人们不仅仅是把外国音乐看待成欧洲古典音乐,还有的喜欢流行音乐的人会觉得欧洲的流行音乐也比较经典,但是只要一提及欧洲以外地区的音乐类型,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认为这些地区的音乐都是又“土”、又“落后”,且难以入耳的音乐,所以对这些地区的音乐缺乏兴趣,有的人甚至认为这些又“土”、又“落后”,且难以入耳的音乐就是在世界上消失了也不足为奇。这正是因为长期以来,国人对多元音乐教育重视不够,对音乐的民族性与世界性重视不足引起的。

笔者认为,有些艺术品个性极强,不可替代,不同的艺术作品对于不同的群众基础或者文化圈而存在,总是倾向于多元化的发展。音乐艺术价值的高低不是取决于民族性或国际性的强弱,而是取决于作品所达到的艺术成就的高低。那种认为只有世界性好或只有民族性好的观点,都否定了多元文化所取得的成就,著名的音乐理论家洛秦在《音乐与文化》艺术中指出:“抽象、普遍、理性的启蒙人并不存在于所有的文化和地理环境中:认识文化的人、社会的人、民族的人、观念的人、意识的人,而且他们是一个个独立的、具体的、不能复制的。人类的各种文化,社会和民族没有价值上的差别,只是观念、行为和由之产生的具体物品不同:音乐中体现了文化,文化中包含了音乐。”音乐文化包含了一种其他文化与艺术不可替代的形式,包含其他物质不可构建的思维基础。对音乐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认识不足,就会导致某一个处于多数民族的某一个音乐品种以非常态的方式发展,而处于少数民族的音乐品种则会因为受众越来越少而不能以常态的方式继续传播与传承。

五、结语

篇12

一、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教学理念现状

在与英语老师访谈交流和听课中发现,70%以上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是以课本为中心,而非以学生中心,课堂教学主要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应试教学倾向严重。听课发现,几乎所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大多时间讲解语言点,教师过度侧重对知识点讲解而忽视语言的实际运用,课堂上学生运用语言交际的时间很少,老师常用机械操练取代学生的真实交际。即使给学生时间操练对话,大多数老师开展的教学互动都不具备真实的交际意义,而仅是一种变相的机械强化,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新课程标准是新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但是真正研究过新课程标准的老师很少,他们对新课标的了解主要来自听讲座、参加培训或其他渠道。许多教师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输入,而忽视学生的语言输出,从而产生英语教学中输入与产出的不平衡,造成语言教学事倍功半现象。

2.使用英语授课情况

只有少部分老师通过增加课堂上英语的使用量和频率营造英语课堂氛围。大多数老师把课堂教学失败归为学生不能配合教师授课活动,归为学生素质低、英语底子差。75%以上的老师用中文授课,或中英文混合使用,语音语调欠标准,语音面貌比较严峻。教学手段主要还是传统形式的粉笔加黑板,最多使用一些简单教具,较少使用多媒体教学。由于教师教学方法过于机械,有些学生逐渐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而教师忽略学生的消极反应,导致老师和学生达不到互动的效果。造成如此局面的根源在于:首先,目前农村初、高中英语师资整体水平不够高,很多老师学历较低,自身英语口语水平有限。其次,班级学生容量大,教师难以照顾到不同层次和不同性格的学生。另外,还有部分老师习惯于采用旧的教学模式,往往忽视课堂气氛的作用。而学生也习惯于被动的单向教学模式,学习惰性普遍,课堂氛围因此难以活跃。

3.教学模式的变化

目前,正在强调要在农村中学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但是大多数老师仍然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重讲轻练,忽视学生的活动与体验;重视知识的讲授,忽视实际语言能力的培养。虽然有些老师在课堂上实施任务型教学,但无视学生的英语实际能力,生搬硬套教学参考书。部分老师布置任务时指令不清,学生无所适从,导致任务教学不能真正实施。新教材对教师要求较高,而多数教师在专业能力上不达标。大多数教师不太明确任务型教学的本质是什么。有的教师认为任务型教学就是让学生做练习,认为任务型教学只适用于条件好的学校,学生基础好、素质高才能实施。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开展任务型教学是浪费时间,因为其结果只是训练学生简单的口语能力,学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知识。以上这些错误的理解,造成了教师仍然坚守传统教学模式的结果。

4.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大多学校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薄弱,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淡漠。多数老师上课时实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忽略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也不重视语言文化意识的传授。大多课堂上,学生就像被教师操纵的机器,被动接受教育。多数教师采取翻译法和听说法,进行程序化的技能训练,其教学目标是讲授语言知识,分析语法结构,培养应试能力。虽然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有所提高,但在具体语境中却难以表达自己,语言文化缺失现象仍然普遍。很多老师不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培养。甚至一些老师不知道上英语课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同时,由于教师坚持以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为主要任务,教师根据教材和参考书按相对固定的程序实施教学,以此满足应试教育的要求,从而导致了跨文化的教育被遗忘。事实上,问题的关键是不少农村英语教师在英语学习策略和语言文化两方面的知识上本身就有所欠缺。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

结合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建议从以下四方面解决以上问题。

1.进行观念革命,以学生为中心

《新课标》特别强调交际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在“动”中学。因此,农村英语老师要摈弃传统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之具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新课标》的理论精华,是素质教育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课堂的中心呢?对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在科学组织和精心安排下,把时间还给学生,培养其个性和创造力。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标的精神,教师应当记住:“Teach me,I know. Show me,I remember. Involve me,I learn.”

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是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体验,维护其自尊心和积极性;通过各种丰富的合作学习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扬合作精神;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量给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建立互信的师生交流渠道,定期与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助的融洽关系。

2.以任务提高师生互动效率

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是新课标对中学英语教师的一个要求,同时鼓励教师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强调从“学”的角度组织教学活动。在此模式下,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如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任务的设计旨在让学生用英语在“做”的过程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和参与,获得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与传统英语教学相比,任务型教学的教学目标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言运用能力,注重“学”和其过程,并以任务为驱动,以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为特点。这是任务型教学的核心,体现了当代外语教学理论的基本理念。

3.注重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培养

给学生以“渔”,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教师要明确学习策略是宏观的,而学习方法是具体的。有了良好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才会有效。例如,学生学会了运用自我测试的学习方法来巩固学习成果,那么,合理运用学习策略指导学习方法可以促使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学习语言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文化交流。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只有提高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才可能促成最大效果的英语学习。因此,教师应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提高他们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拓展其文化视野,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加强语言文化教育:(1)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他们加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了解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2)教师采用灵活的方法在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提高学生对文化的兴趣和敏感性,使学生能主动地吸收英语文化,促进其对英语文化背景的了解。教师应灵活机动地将语言和文化教学融合在一起,以达到学生语言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4.改变评价体系、加强师资力量

旧的评价体系已不适应新时期的英语教学需要。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评价理念理顺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使评价内涵得到更新。广大教师应意识到评价不等于考试,考试只是评价的手段之一。更主要的是要注重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素质发展。过程性评价就是行为评估,重视创造与思考能力的开发,靠长期的学习和实际运用来完成。教师要尝试运用过程性评价,如何把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是广大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但实际上,农村现在基层的英语教师在数量上还很缺乏。另外,不少教师的业务能力不强。有相当数量的农村英语教师并非本专业出身,其教学能力偏低,不够专业。提高农村地区的中学英语师资水平迫在眉睫。如果不能真正解决农村的师资问题,英语教学改革的实现将是一句空话。由于在职教师们平时进修、到外地交流的机会很少,同行之间的交流也很少,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很难提高,常常是闭门造车,坐井观天。建议教育主管部门给教师们多创造外出进修的机会,聘请相关专家对他们实施现代教学技法的培训,使他们能与时俱进。

三、结束语

在基础教育方面,笔者认为,新课改的实施应倾听基层教师的心声。新课改要多站在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问题,多考虑贫穷、落后、偏远地区的实际及其相关的问题和矛盾,否则,很难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就目前而言,很少有基层的教师和学校的领导敢进行大刀阔斧的新课改,因为这样做意味着较大的风险。要想真正让全体英语教师积极参与,使英语新课改成功,任重而道远。

虽然存在上述种种问题,但是,通过这次调研活动笔者也发现不少让人感到欣慰的亮点,比如,不少教师能坚持用英语上课,有的教师能用简笔画授课,授课技能大胆创新(如开展学生复述课文、演讲、课堂竞赛等),教学步骤清晰,课堂上有一些互动,教师们都比较敬业等,这是新课改给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带来的积极的、可喜的变化。

参考文献

篇13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是XX县部分初中学生和初中语文教师。

三、基本情况

四、结果分析

从调查问卷中,我们归纳出以下结果:

(一)学生方面

1.学生对学习语文感兴趣。问卷调查中有XX.4%的学生对学习语文有浓厚的兴趣或有些兴趣。

2.幽默风趣成为学生比较喜欢的课堂语言。问卷调查中,XX.6%的学生认为最喜欢的语文教师应当是幽默风趣,57.6%的学生最希望语文教师拥有幽默风趣型的教学语言风格。

3.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影响语文课堂。问卷调查中,77.8%的学生认为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语文课堂影响很大或有些影响。

4.教师在讲授中提问交流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语文教学形式。问卷调查中,76.3%的学生最喜欢的语文教学形式是教师在讲授中提问交流。

(二)语文教师方面

1.语言生动成为学生喜欢语文课的主要原因。问卷调查中,40.1%的语文教师认为学生喜欢语文课的主要原因是讲得生动,语言富有吸引力。

2.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影响语文课堂教学。问卷调查中,XX.3%的语文教师认为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语文课堂教学影响很大。

3.语文教师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有意识地训练和提高。问卷调查中,66.6%的语文教师偶尔或没有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29.6%的语文教师最希望提高教学语言表达能力。

4.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待提高。问卷调查中,语文教师认为课堂效果非常好的仅为1.8%,一般的占XX.8%。

5.开展本课题研究对语文教学有促进作用。问卷调查中,96.3%的语文教师认为,工作室开展《优化山区初中语文教师课堂言语 构建高效生命课堂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对语文教学有较大作用或有些作用。

五、调查总结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比较全面地了解了连南县初中语文教学情况,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达到预定目标,为工作室开展《优化山区初中语文教师课堂言语 构建高效生命课堂策略研究》课题研究作了铺垫,从问卷调查中我们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语文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对语文课堂影响很大,语文教师应当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和提高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学生喜欢的教学语言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