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它寻求人类对外部物质世界与内部精神世界的理解模式,是关于模式与秩序的科学。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提出数学学习的三原则,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猜测"和"发现"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荷兰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进一步指出,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 如何完成再创造的过程,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与实践的。建构主义教学观指出"学习并非是一个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以其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构建过程。学生作为认知行为的主体,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发现数学问题的前提,建立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是完成再创造过程的有力保障。
《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 ,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前提,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地指导学生建立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学习的基础,对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及持续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小学生数学的学习能力对其以后的发展将产生直接影响,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其终身学习将起到决定性作用。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一种自觉的动机,具有追求探索的倾向,是学习中具有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兴趣是学习动力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好数学的必要因素,因此,关注并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的关键内容。这正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之所在。
张家口市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环境及教育现状还需要探索和改进,本课题的研讨对改进本市特别是宣化区小学数学学习现状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成果将率先在课题研究合作单位(小学)地得以应用。另外,张家口教育学院宣化分校是一所着力培养小学教师的高等专科学校,本课题研究必将对该校课堂教学起到指导作用,使教学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
目前,国内外关于小学生数学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开放性学习等方面研究成果颇丰,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方面的理论也成争鸣之势。但是鉴于地域性差异和学生个体差异,其具体针对性尚有欠缺之处。找到一套适合我地区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及学习兴趣培养的教学方法需要我们自行探索。
2 研究背景、研究基础及理论依据
本课题旨在反思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上,从新的理论视角出发,对小学学生数学学法及兴趣培养指导教学加以重新建构,从专家、高校教育工作者、小学教师三位一体研究方法,开展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的行动研究,在实践中进一步发现和解决小学数学教学所存在问题,修正教学过程中的有关理论和做法,论证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的效果,积累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的成功经验。
我们有两所"共建"小学,分别是张家口宣化区大北街小学(国办)和张家口宣化双语学校(股份制),可以作为实验和研究基地。后又着手联系一所乡镇小学--康保处长地民族学校作为第三所实验基地。
本课题以"建构主义理论"和"行动研究理论"为指导,分两个实验阶段来研究,取得初步研究成果,且成果颇丰。目前除大量实验原始资料积累外,在课题组的努力下完成科研论文27篇,课堂实录、教学片段、课堂设计、教学随笔等16篇。
本课题研究成果将报请张家口市教育局研讨,以期对我市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做出指导性意见。
3 研究方法及步骤
3.1 指导思想、依据和研究原则
本课题的目标是在数学学习观和建构主义原则指导下,采用教育行为研究法,探索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规律及可行的数学学习科学方法。同时揭示学生兴趣对数学学习方法形成激发作用。
3.2 研究重点和预期目标
我们主要研究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产生的影响,关注学生个体的思维习惯、优势、劣势、以往的学习状况、心理特征、情趣爱好及生活习惯的差异对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产生的影响,最终针对学生层次及个体的差异,探索有个性的有效学习方法。我们尝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首先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协作关系,当教师的情感倾注在数学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时,学生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通过教师学会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质疑问题,创设应用机会,让学生品尝成功之喜悦,开展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中,教师都积极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树立学生的数学学习观,以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主要研究方法
(1) 问卷法
研究初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展开问卷调查,内容是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学习方法、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并在后期进行了问卷统计与分析。
(2) 分组法
对学生有了初步的感性了解后,用科学的眼光对学生进行分组,收集反馈
信息,定期指导。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对比法
为了全面掌握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激发和建立情况,我们每月举行一次教学调查,与对比班进行对比。通过分段分期对比,及时发现差距、找出原因、寻求对策。
(4) 激励法
科学地设置诱因,最大限度的消除负面影响,激励学生向正面发展。一方
面及时与学生探讨有效的学习方法、调动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及时肯定学习方法的正确性、巩固学习兴趣。
(5) 教育经验总结法
对工作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加以分析判断,通过验证进行提炼和概括,上升
为理论。成为教育理论或教育模式后,在实践中近一步检验和探索。
3.4 研究进程和研究工作实施
课题研究的实施周期: 2006 年 7 月-2009 年 12 月
(1) 准备阶段: 2006 年 7 月-2007年 1 月
成立课题组,收集相应资料,开展小学数学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经验交
流和讨论,制定课题研究的方案和计划,对数学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理论进
行重新建构,并着手调查研究。
成果:对共建小学数学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完成《小学数学学习
方法指导探索》及《小学数学兴趣培养探索》论文。
(2) 实验阶段: 2007 年 3 月-2009 年 1 月
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2007 年 3 月-2008 年 1 月
通过经验交流对共建学校数学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进行教学实践,选定实
验班和对照班,同年级的其他班级作外部参照。实验班的教学主要以数学学法
指导和兴趣培养教学为主(对不适合数学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的教学内容采用
与对照班相同的常规教学法),对照班用常规教学法进行第一阶段的行动研讨,
完善数学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的教学理论。
期末根据测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学生进行访问调查,总结调整实施
的方法与效果,对第一阶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得出初步结论。
第二阶段: 2008 年 3 月-2009 年1月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数学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的教学手段,
实验教师在专家、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指导下独立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并做好
研究过程的记录。期终对第二阶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得出最终结论。
成果:参与课题组老师根据实验效果各自撰写实验效果报告、撰写经验总
结及论文并公开发表。
(3) 结题阶段: 2009 年 3月-2009 年 12 月
征集并整理各种资料形成研究成果,同时邀请教育领导部门及兄弟学校有
关教研人员进行评测、推广和借鉴。
预期成果:形成《小学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及兴趣培养研究报告》并
结题;参与实验者各自撰写研究成果论文。
3.5 研究调查及实验
(1) 在课题开展前期,对实验班学生展开数学学习兴趣及学习方法的问卷调查,并汇总资料展开分析。统计数据、研讨对策、提出实施方案。
(2) 指导实验教师进行理论学习,组织教师参加专家培训和课题研讨。提高教师的理论及实践水平,增强教师的科研素养。
(3) 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及实验教师进行教学交流和理论研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探讨对策。
(4) 后期问卷统计及分析,总结经验、提出问题尤其是课题未涉及的相关问题,共同研讨。
4 研究所产生的效果和研究成果
4.1 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升
在实验前期的调查中,我们知道教师的教学态度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成正比,民主型的教师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喜欢。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影响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教法单一、枯燥,学生学而无味,影响学习兴趣;教师放任自流的"自学式"教学,使60.1%的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与兴趣。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和蔼亲切的教学态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对培养多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2 学生数学学习方法走向多元化、科学化
实验前期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方法比较单一,无非是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课下复习。主要靠记忆和强化解题训练。学生思维不开阔,解题方法流于机械,学习效果欠佳。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与思维能力、探究能力、记忆能力、运算能力、交流能力进行量化分析,关注学生的认知要素、情感要素和技能要素。研究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产生的影响,关注学生个体的思维习惯、优势、劣势、以往的学习状况、心理特征、情趣爱好及生活习惯的差异对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产生的影响,最终针对学生层次及个体的差异,探索有个性的有效学习方法。学生在协作学习、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方面取得可喜的进展。
4.3 学生数学成绩明显提升
随着课题研讨的深入开展,我们逐渐发现学生掌握了一套适合自己的个性学习方法,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课题后期学生毕业考试中,双语学校数学总评成绩名列全区第一名,大北街小学名列全区第三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4.4 征集课题组及实验教师论文成果
在课题组的努力下完成科研论文27篇,课堂实录、教学片段、课堂设计、教学随笔等16篇,先后有7篇论文在国家级或省市级学术刊物上发表。部分实验教师在市区级教育评选中获得各类荣誉,被评为市区级骨干教师。
5 问题讨论
篇2
此次实验的目的,希望通过有针对性地实验研究,探索出适合聋生身心发展规律,提高聋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质量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以便形成理论,指导今后的实践工作。
二、理论假设
通过语文课教学的悉心培养,使耳聋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信心,好学、乐学祖国的语言文字。听、说、读、写的实际能力普遍提高,能够有效地运用语言,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能够阅读书籍报刊增长知识,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
三、实验设计
实验目标
通过此项实验,通过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耳聋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加快耳聋学生回归主流社会的进程。通过实验,积累总结教育教学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
被式的选择和组织形式
样本:以本校XX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为实验对象。
组织形式:非对等组前后测设计。
自变量及其控制措施
自变量
(1)指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通过句、节、段训练培养学生语言逻辑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3)通过听(看)话、说话训练提高学生说话能力。
(4)注重朗读指导,培养学生由读感悟的能力。
(5)加强背诵指导,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6)加强与人交流思想的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组织运用语言的能力。
控制措施
(1)在实践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看图学词学句的能力。在这一环节上,我主要运用直观演示教学提高耳聋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发挥视觉优势,培养学生掌握学习字词的方法。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教给学生利用字典提高学习质量的方法。
(2)通过听(看)话,说话训练让耳聋学生在语言实践练习中提高口语表达力。通过研究,我总结出了三种有效途径:(一)紧密结合语文教材,做好学生基本词汇的听说读写训练。(二)在活动中训练听说能力。(三)创设专题情境,训练听说能力。
(3)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为学生语言表达提高可能。学生哪怕微小的进步都及时给予表扬,使其对自己的表达充满信心。
(4)强化记忆是聋生掌握语言的基础
聋生的视觉形象的记忆有着极大的优越性。我们可以充分发展耳聋学生的记忆优势,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积累语言材料和掌握语言规则和顺序,提高他们的读写能力。
a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加强对语言的记忆
在看图学文教学中,我指导学生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图画理解课文。我一边指导学生观察,一边设置问题,让学生在观察、思维的基础上进行语言表达。通过多种器官的参与,学生容易记忆,能有效地积累语言文字。
b借助形象直观加强语言记忆
要合理选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强化语言记忆创造有利的条件。因为万物都是通过具体形象才能进入人的意识,当我们借助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到课文里的具体形象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后,就会激起学生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表达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聋生将所感知的内容进行记忆。
(5)鼓励学生再现生活经历。根据所学内容,让学生说出自己对新词新句的理解。通过表述,不但了解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表述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语言能力进行加工整理提升的过程。
(6)重视读的过程与指导。控制方法:朗读与讲解相结合、朗读与演示相结合、朗读与明理相结合、有朗读代替讲解。
(7)背诵是提高读写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要重视学生平时对词句的积累。要让学生在多学、多记、多知、多运用的过程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在这方面,我注重对学生的检查指导。
(8)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耳聋学生的写话能力。通过有顺序地、细致地观察图片和简单事物说写一段完整的话。通过强化仿写训练,加大学生写话的水平。通过说“心里话”的写话练习,提高学生驾御语言的能力。
4、因变量及控制措施
因变量
(1)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受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的直接影响。
(2)学生学习缺少持久性,经常学一会儿玩一会儿,发展缓慢。
(3)学生自卑心理强烈,防碍语言发展。
控制措施
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力。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加强学生语言的积累。帮助学生找出自卑的原因,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5、无关变量及其控制措施
由于听力残疾发生的时间、听力损失的程度和语言水平、智力水平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耳聋学生在后天学习中语言形成和发展的程度也不同。家庭环境对耳聋能够学生的语言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家庭成员尤其父母的文化水平、经济地位、管教态度和对儿童的期望水平、家庭是否稳定和谐,都将影响耳聋学生的发展。对这些无关变量的控制方法主要采取消除法。
四、实验方法
实验阶段主要采用实验法、观察法、问卷法、个别测试法及比较法。
五、实验过程
第一阶段( XX、3 ——XX、6 )
此阶段是准备阶段,要对实验的班级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以便更好地制定出实施方案。调查结果要真实可信,为此我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爱好、听力损失程度及原因、语言状况、智力情况、家庭状况等方面进行调查。
吴浩:男,1994年7月出生。听力损失程度在91分贝-100分贝之间,属于一级聋。耳聋原因药物中毒。有语言基础,受过语言康复训练,能正确听(看)话,发音方法部分准确,个别音发不准。记忆力较好,接受能力强。说话水平比其他孩子好。上课时能够积极发言,对学习充满兴趣,但注意力保持时间不长。
王强:男,1995年5月出生。单侧耳聋。耳聋原因药物中毒。语言基础好,能发出音,但个别音发不好或调值不对。虽然能说,但音义严重脱节,不知道所说何物,或看见事物说不出名称。智力一般。对学习有一定的兴趣,比较认真,能够正确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
高艳萍:女,1989年9月出生。听力损失110分贝以上,属于全聋。耳聋原因先天性耳聋。无语言基础,发音器官萎缩,不能发音,也不能听(看)别人说话。智力水平一般。上课能够认真听讲,但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
庞燕:女,1993年9月出生。听力损失在110分贝,属于全聋。能发部分音,口形较正确。智力水平一般。惰性强,不愿与人交流。发言不积极,对学习缺乏信心。
实施方案:结合教学与活动培养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并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培养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能够大胆发言,主动探索,敢于提问。
1、使师生关系和协,加强教师的亲和力,促进学生学习兴趣。
身为教师,要具备创设师生之间的和谐的情感氛围的能力,随时随地给学生一个和蔼可亲的、公正无私甚至让学生崇拜的形象,用老师自身的魅力,去感染、引导、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老师们在工作中要投入极高的热情,真诚的爱心,关心呵护每一名学生,一丝不苟地干工作,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每一件事情,做到事无巨细,件件当大事来做,时时观察学生的喜怒哀乐,随时表达教师的关爱之心,就是这些,使我们为学生营造了愉快的学习环境,给了他愉悦的心情,无形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增强了教师的亲和力。学生对你的喜欢,对你的崇拜会很快转移到你所教的科目中去,这种对人的喜欢会自然转变成对科目的喜欢的道理,会使我们的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是可谓,喜你亦喜你教之某某,归根结底,教师可使学生兴趣大增甚至调转。
2、多角度着眼,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是中外教育家们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多用表扬与鼓励的动作、眼神、话语乃至物质奖励(一朵小红花、一只铅笔、橡皮、一块糖等)。让学生有自尊、树立自信心,乐于学习知识。小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他的一些表现,天真、幼稚、不懂事、不讲理,老师千万不要跟孩子们一般见识,要有良好职业道德,课堂中学生的乱讲话、小动作、不注意听讲、打闹等问题,老师要沉稳应付,此时此地,不恰当地批评、发泄会伤害学生,会使他自尊心受损,降低自信,对学习无有兴趣。
第二阶段( XX、7 ——XX、7 )
此阶段注重如下训练。
1、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学好语文的愿望。
篇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校作为依法治国的一部分,是教育领域法治实践和法治创新的重要环节。当前加强校园法治建设,要求我们一方面处理好学校内部各种法律关系,为依法治校提供良好的法律依据;另一方面在执行学校管理和服务政能的同时,依法保障学生的合法权利。
纵观近年来在教育领域频繁发生的法律案件,高校与学生之间关于学位授予、学籍管理、处理决定方面的管理纠纷和侵权损害赔偿纠纷最为集中。法律争议直接反映着权利义务配置的分歧,而权利义务归根结底又是法律关系的内容。从司法实践的结果来看,不难发现两大类型纠纷争议的本质核心问题――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已经直接影响到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正常运转和学生合法权利的保障,因此必须厘清并正确定位。
1 高校学生程序性权利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与实体性权利相对,高校学生的程序性权利是指在高校管理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方式、手段、步骤来保障其自身受教育权、隐私权、人格权、财产权等实体性权利的权利。具体到高校管理过程来说,学生的程序性权利主要体现在学生拥有的正当程序保障权,这一保障权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为程序进行中的权利,即当学校做出与学生权益相关特别是不利行为(如退学、处分)时,学生享有的陈述和申辩的权利,要求学校告知不利行为的事实、理由和依据以及事后申诉等事项,如参与权、知情权、陈述申辩权、听证权。另一方面为事后救济权利,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58条至第64条系统规定了学校对学生做出处分决定后学生的救济方式,直接保护了学生的申诉权和权。
尽管有相关规定对学生程序性权利提供了保障路径,但实施中仍面临诸多问题。
1.1 程序性权利界定模糊
从现行法律来看,程序性权利的内涵和外延并未明确规定,尤其是对学校作出处理决定时,学生行使程序性权利的具体程序当前没有任何法律进行规范;从理论研究层面来看,虽然关于高校学生权利与校生纠纷救济的研究已达到了相对完善的地步,但对法规和高等学校校纪校规等实体性规范关于何为程序性权利、如何保障程序性权利的推进效果不佳。
1.2 现行保障程序性权利的规定可操作性不强
“听取学生或其人的陈述、申辩”、“学生可以提出书面申诉”的规定虽然为学生在校期间行使权利指明了方向,但是寥寥数语也带来了使用过程的困难。以参与权为例,高校依据《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授权制定程序性权利具体操作规范,高校校纪校规制定原本应遵循立项、起草、审查、决定和公布、备案等一系列程序。但绝大多数现实情况是学生被动接受学校公布后的操作规范,毫无参与权可言。
2 校生法律关系的界定对保障学生程序性权利的重要性
程序性权利的出现,往往因为学生在高校管理过程中实体性权利被侵害,高校管理与学生权益之间出现冲突,而冲突的解决必须依赖于双方法律地位和法律关系即权利义务配置的界定。
2.1 界定校生法律关系是学生行使程序性权利的前提
承认高校与学生之间存在不同的法律关系,意味着学生可以依据不同的法律规范行使程序性权利。从刘燕文诉北京大学案等案例可以发现,高校对于管理权的行使并非全部都可以纳入到司法审查的范围,应当具体分析法律行为的性质和当中的权利义务关系,才能区分高校的“自主管理”和“行政管理”。
只有厘清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才能真正保障学生面对学校处理决定时能够正确行使程序性权利。当前,特别权力关系、教育法律关系、监护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双重法律关系等关于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理论,主要是根据高校与学生法律地位的不同,在平等或隶属或复杂的法律地位基础上,高校和学生的权利义务配置不同这一核心内容直接决定了高校管理者行使权利(权力)的基本原则不同。如民事法律关系下高校应当坚持诚实信用原则、平等公平原则、等价有偿原则;行政法律关系原则下高校处理学生关系时应当坚持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正当程序原则、信赖保护原则等。
2.2 明确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地位是界定校生法律关系的前提
高校与学生之间不同的法律地位,决定了不同的权利义务配置,影响到双方产生争端时的不同处理机制,对学生程序性权利保障非常重要。从法理学角度来讲,根据法律主体地位的不同,可将法律关系分为平权型法律关系、隶属型法律关系,这些关系应用在高校与学生之间则具体表现为民事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因此,明_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地位是界定法律关系的前提。
2.2.1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我国《教育法》将学生定义为“受教育者”,即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对象,反映出法律对学生尤其是高校学生作为高校重要成员的忽视。一味将学生界定为被管理者就等于无形中扩大了高校“行政主体”的影响力。因为在隶属心理的作用下,学生即使受教育权或学习权受到制约和侵犯,也难以突破庞大复杂的高校处理程序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在法国、德国等大陆法系国家,学生被定位为“公共服务的用户”,高等教育是公共服务,高等学校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正如德国《大学基准法》第36条规定,“注册之学生是高等学校的成员之一。”表明了对学生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重视。学生是学校不可或缺的成员,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在学校的重大事项上拥有发言权,尤其在涉及学生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应该给予学生参与决策的权利。
2.2.2 高等学校应定位为公务法人
根据我国《教育法》第31条,我国的高等学校被定位为事业单位法人,承认了高校是法律上的权利义务承受者。然而近年来校生诉讼的司法实践已经承认了高校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行政主体地位――高校享有招生权、学籍管理权、奖惩权、颁发学业证书权,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单方意志性和较大的自由裁量性,体现了行政权的基本特征。在大陆法系的德国,高校被定位为“公务法人”,具有法人和行政主体的双重属性,以此解决高校法律地位的困扰。
3 多元化的校生法律关系的构建
明确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高等学校是公务法人,有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法律关系,从而保障学生程序性权利的有效实施。结合当前实际,应当构建以宪法法律关系为基础,行政法律关系为主、民事法律关系为辅的多元化法律关系。
3.1 多元化校生法律关系的法理基础和价值体现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在管理、招生、教学、科研、就业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伴随而来的是高校或以民事诉讼的被告身份,或以行政诉讼的被告身份在法庭上迎来学生的质问。司法实践的发展要求明确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为此类诉讼奠定法理基础。建立多元化校生间法律关系的法理依据主要在于宪法、民法、行政法的相关原理。
第一,基于宪法原理,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该规定使受教育权成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是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宪法理论,学生作为公民同样是基本权利的主体,学校包括高等学校负有尊重学生基本权利的义务。学生不仅在学校具有积极能动的权利,同时也具有防御学校侵犯其基本权利的权利。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属性,决定了高校与学生之间基于受教育权而发生的宪法法律关系存在。
第二,基于行政法学上的“平衡论”原理,根据罗豪才教授行政法“平衡理论”的观点,该“平衡”是指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在总体上应当是趋于平衡的,权力与权利之间的平衡在行政程序法律关系中通过不断扩大行政相对方的参与权来实现。行政法的发展过程就是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方权利义务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平衡论与高校与学生的行政法律关系之契合,在于强调了行政相对方的权利,尤其是参与权。鉴于高校拥有类似而不等同于行政权力性质的管理权,其高等教育的公益属性要求高校在管理过程中既要利用行政权力的强制性、机动性,又要控制随意性。高校与学生的行政法律关系正是体现了兼顾高校权力与学生权利、兼顾效率与公正、兼顾公共利益与个体私益的平衡。诚然,高校作为公务法人,其主要职责是实施高等教育,实现公共利益,但也需要考虑学生利益,基于平衡论基础上的行政法律关系满足了这样的制度需求,并通过在程序上扩大相对人即学生的参与权来实现公权与私权的平衡。
第三,基于民法学上的“契约理论”,契约体现了社会成员的同意和正义要素,“所有的社会合作都经由契约来治理,而不是通过命令来治理的。个人是独立自主的,每个人决定有关自己的全部事务。”在契约理论的基础上,社会成员的平等和自治被放在了较高的位置,高校所享有的来自法律授权的管理权应当通过民主的程序制定的规章,并由高校本身和学生共同遵守,来实现部分管理权的让渡,民主和平等本身就是产生权威的一种机制。我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为高校行使自治权提供法律依据,《侵权责任法》、《合同法》等法律为学生保障自身权利提供了法律依据。
校园中的各项法律行为综合了行政色彩与平等之义,既强调学校的行政权力,又突出权力与权利的平衡,是高校与学生多元化法律关系的体现。
3.2 构建多元化的校生法律关系
3.2.1 以宪法法律关系为基础
以宪法为基础法律关系是保障人权的要求。以宪法为基础的法律关系,应当考虑学生作为受教育权的主体所享有的程序性权利,将学生的法律地位定位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是高校不可或缺的成员,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在学校的重大事项上拥有发言权,尤其在关于学生利益的重大问题应该给予学生参与决策的权利。
此外,高校作为依法治校的主体,应当树立宪法权威,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创新。具体表现为:首先,处理好高校、教师、学生三者关系。学校与师生之间形成的宪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是依法治校的基本依据,在学生纠纷处理、教师纠纷等方面,高校应充分尊重宪法和法律,依法办理。其次,为实现公民的受教育权,高校应当代表国家充分尊重并保障学生的这一基本权利。高校确立、变更、消除学生的基本权利必须依据法律规定,经过法定程序,不得随意限制、剥夺;国家应完善以宪法为指导的一系列教育行政法律体系,与《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相辅相成,有步骤地推进《学校法》的制定,在规范高校内部外部权力结构方面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规范。
3.2.2 以行政法律关系为主
从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来看,一方面,为维护教学秩序、保障学校运转,高校会采取行政管理措施,使得高校具有了行政权力能力。按照主流观点,高校作为公法人的角色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接纳,在行政管理的过程即参与行政法律关系的过程,因而具有行政主体的特征。另一方面,高校行使行政管理过程中,学生的权利与高校的义务相互参照相互对应,是高校行政管理的对象和参与人,使得学生符合行政相对人的特征。
从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来看,高校行政管理的具体形式主要体现在学籍管理、学位授予、教学管理、奖励和处分。在这些行政管理过程中如何切实保证学生程序性权利非常重要。例如,学籍管理行中有些事项涉及学生身份资格的设定(或存续)、变更与终止,如休学与复学、转学、退学,应受行政法治原则的支配,势必无法保障学生的陈述权、申辩权和权。所以,为了更好地保护学生的利益,允许学生通过行政法的渠道获得救济。再如,对学生实施奖励和处分是高校行使行政管理权的重要内容。《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设专章进行了规定,具体包括高校做出处理决定的程序和学生异议后申诉权的行使。处分对学生的影响更大,因而处分权必须受到严格限制。
3.2.3 以民事法律关系为辅
民事法律关系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其主要特征体现在双方的法律地位平等。就高校和学生而言,不可否认双方具有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特征。作为承担高等教育职责的高校,其民事领域的权利当主要包括:开展科学研究,依法自主管理和使用举办者提供的财产、国家财政性资助、受捐赠财产,变更名称、类别和其他重要事项。高校学生的民事权利除了在校期间享有财产权和人身权之外,具体还包括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申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的权利等等。当高校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和人身权,学生可依据相关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对学校提起民事诉讼。
处理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时,客观上居于强者或优势地位的高校一方应该明确在这些领域里与学生之间是处于平等法律地位,不要发生法律角色错位,把本应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混同于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之中。
参考文献
[1]章剑生.现代行政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
[2]劳凯声.中国教育法制评论(第11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3]彭俊.中国公立高校校生纠纷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
[4]余雅风.学生权利与义务[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篇4
研究性的学习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体验科学的态度、科学的规范、科学的思想,体验与人合作和分享成果的感觉等。它不同于学法指导,是学法指导的扩展与提升。
二、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研究性学习,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里,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从传授者为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也不再只是作为知识的授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性学习,成为学习上的主人。北京教育学院博士季苹说:“研究性学习使教育的基本观念在转变,过去我们认为知识是由一个个知识点连接起来的,而现在我们看到,知识只有在热爱中、在探索中才能有活力,有生命”。
小学生探究的本能和兴趣是与生俱来的,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和确定学习的内容,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亲身实践,不仅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获得探索的真切体验。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特点,它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的获取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三、小学语文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开展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和知识结构等特点,尤其是生理、心理,学习活动变化的梯度,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应该是灵活的,方法也是多样的,确保学生也通过一定的努力,获得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1、从生活与课本中设定学生感兴趣的课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外显过程。研究性阅读能很好开展,关键是确定研究课题。至于如何才能选准选好研究课题,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要坚持把课题的选择确立在学生的兴趣爱好之上,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生对课题的研究始终保持巨大的内在动力,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求知欲和探索热情,并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鉴于此,笔者认为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进行选题。
(1)从生活中设定研究课题
“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强调学生的亲生经历,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和探究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
(2)从课文中设定研究课题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作为语文教师还应努力在学科领域的教学中使书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阅读教学强调实效性,而研究性学习正是组织指导学生高效地学习,达成“认知”、“发展”双重目标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这一目标能否达成,关键在于研究课题的设定上。如果随便拿课文中的一个句子、一个词语来讨论,学生的学习将会成为没有目标的盲目探索,讨论交流将成为不着边际的漫谈,学生知识的意义建构将会事倍功半,花费很多时间,却得不到要领,甚至可能钻进牛角尖。对此,笔者的研究与实践是:
在教师引导下提出研究课题,通过学生质疑提练出研究课题,通过解读课文题目得出研究课题,从课后习题里带出研究课题,在趣味活动中引出研究课题,在插图赏析中推出研究课题在课文中寻找研究课题,其实就是营造研究的问题情境。学生通过课题研究既达到了解读课文、操练语言的要求,又从中培养了自主、合作的研究能力。
2、在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努力开发学生的综合研究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一项综合性学科的学习活动,它包括研究者――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综合能力,文献检索能力以及研究报告的编制能力等内容,而小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最为薄弱。活动伊始,我们就发现学生在时间的分配、学习的顺序、成员的分工等许多方面均表现出无所适从的状态,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研究能力呢?笔者认为,教师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要站好位置。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性研究能力。
四、小学语文语文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强调问题意识。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习活动的,“问题”是学习的重要载体,教师要特别指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选准研究要点。要从整体入手,在课文的特色、主题处切入,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组织学生探究,才能真正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目的。
篇5
一、从生活与课本中设定学生感兴趣的课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外显过程。研究性阅读能很好开展,关键是确定研究课题。至于如何才能选准选好研究课题,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要坚持把课题的选择确立在学生的兴趣爱好之上,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生对课题的研究始终保持巨大的内在动力,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求知欲和探索热情,并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鉴于此,笔者认为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进行选题。
1、从生活中设定研究课题
“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强调学生的亲生经历,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和探究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如《飞天》就是一个从生活中寻找到的好课题。我们班在神舟六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期间选择开展了这一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一方面,在电视里、互联网上相关材料较为丰富,另一方面,本课题切合时宜,与学生生活较贴近,容易激发孩子的研究兴趣。他们分别从“古老的传说”、“‘神五’跨越”、“‘神六’辉煌”、“永远的梦想”等内容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进行了深入有效的学习。作为教师,我们的目的更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有关航天知识、研究广袤宇宙的兴趣。这一角度的选题,不仅能够克服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中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而且为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开辟了渠道。
2、从课文中设定研究课题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作为语文教师还应努力在学科领域的教学中使书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阅读教学强调实效性,而研究性学习正是组织指导学生高效地学习,达成“认知”、“发展”双重目标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这一目标能否达成,关键在于研究课题的设定上。如果随便拿课文中的一个句子、一个词语来讨论,学生的学习将会成为没有目标的盲目探索,讨论交流将成为不着边际的漫谈,学生知识的意义建构将会事倍功半,花费很多时间,却得不到要领,甚至可能钻进牛角尖。
在课文中寻找研究课题,其实就是营造研究的问题情境。学生通过课题研究既达到了解读课文、操练语言的要求,又从中培养了自主、合作的研究能力。
二、在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努力开发学生的综合研究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一项综合性学科的学习活动,它包括研究者——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综合能力,文献检索能力以及研究报告的编制能力等内容,而小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最为薄弱。活动伊始,我们就发现学生在时间的分配、学习的顺序、成员的分工等许多方面均表现出无所适从的状态,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研究能力呢?笔者认为,教师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要站好位置。因为,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师生之间形成的是一种极其密切的认知关系,教师要丢弃“解惑”职能,保持“引而不发,跃如也”的态势,保持一种认可与耐心的氛围,等待学生去自主地研究发现。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性研究能力。
首先,应当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会学生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阅、收集的方法。如在《鲸》一课的研究性活动中,引导学生们通过相互沟通明白自己不仅能够从书店、图书馆、网上搜寻相关材料,更可以去采访自然教师或其他人获得大量宝贵的资料。其次,在对有关材料进行筛选的同时,组织学生先就选择的材料进行广泛的阅读与深入的讨论,再结合课题实际确定子题目进行分析研究。当然对问题的分析研究更应该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进行,因为我们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会经常遇到研究内容远远超出学生的现有水平与能力的情况,这时指导教师可边教边导。一方面,通过有针对性的知识讲解,使学生的知识层次得以提升;另一方面,教师在学生研究过程中起到引路人的作用,注意从宏观上把握课题,对课题的研究深度和进度做到心中有数,加强定向引导,通过“导”的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研究学习时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解决,当然,教师更需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性研究能力,使小学生在科研启蒙阶段养成严格要求的习惯,从而形成小学生良好的研究素质。
三、在研究过程中注意体现学生的个人特长和整体力量
篇6
1.从课文中设定研究课题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作为语文教师还应努力在学科领域的教学中使书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阅读教学强调实效性,而研究性学习正是组织指导学生高效地学习,达成“认知”、“发展”双重目标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这一目标能否达成,关键在于研究课题的设定上。如果随便拿课文中的一个句子、一个词语来讨论,学生的学习将会成为没有目标的盲目探索,讨论交流将成为不着边际的漫谈,学生知识的意义建构将会事倍功半,花费很多时间,却得不到要领,甚至可能钻进牛角尖。
2.从生活中设定研究课题
“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强调学生的亲生经历,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和探究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如《飞天》就是一个从生活中寻找到的好课题。我们班在神舟六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期间选择开展了这一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一方面,在电视里、互联网上相关材料较为丰富,另一方面,本课题切合时宜,与学生生活较贴近,容易激发孩子的研究兴趣。他们分别从“古老的传说”、“‘神五’跨越”、“‘神六’辉煌”、“永远的梦想”等内容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进行了深入有效的学习。作为教师,我们的目的更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有关航天知识、研究广袤宇宙的兴趣。这一角度的选题,不仅能够克服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中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而且为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开辟了渠道。
二、在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努力开发学生的综合研究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一项综合性学科的学习活动,它包括研究者——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综合能力,文献检索能力以及研究报告的编制能力等内容,而小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最为薄弱。活动伊始,我们就发现学生在时间的分配、学习的顺序、成员的分工等许多方面均表现出无所适从的状态,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研究能力呢?笔者认为,教师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要站好位置。因为,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师生之间形成的是一种极其密切的认知关系,教师要丢弃“解惑”职能,保持“引而不发,跃如也”的态势,保持一种认可与耐心的氛围,等待学生去自主地研究发现。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性研究能力。
首先,应当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会学生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阅、收集的方法。如在《鲸》一课的研究性活动中,引导学生们通过相互沟通明白自己不仅能够从书店、图书馆、网上搜寻相关材料,更可以去采访自然教师或其他人获得大量宝贵的资料。其次,在对有关材料进行筛选的同时,组织学生先就选择的材料进行广泛的阅读与深入的讨论,再结合课题实际确定子题目进行分析研究。当然对问题的分析研究更应该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进行,因为我们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会经常遇到研究内容远远超出学生的现有水平与能力的情况,这时指导教师可边教边导。一方面,通过有针对性的知识讲解,使学生的知识层次得以提升;另一方面,教师在学生研究过程中起到引路人的作用,注意从宏观上把握课题,对课题的研究深度和进度做到心中有数,加强定向引导,通过“导”的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研究学习时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解决,当然,教师更需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性研究能力,使小学生在科研启蒙阶段养成严格要求的习惯,从而形成小学生良好的研究素质。
篇7
引论:研究性教学模式是小学科学教学最有效的教学模式,根据最新修订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了更多的研究性学习内容,研究性教学将小学生设定为科学学习的主体,通过科学研究性教学拓宽小学生的视野,提高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小学生学习科学的自主性,让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更加行之有效。
一、科学调查促进小学生主动学习
小学生科学学习是从科学调查开始的,科学调查形式多样,小学生可以进行科学调查了解自然知识;也可以通过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的资料,找到科学依据进行自主地科学学习。在植物科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小学生到校园里调查各种植物的种类,经过科学调查,小学生发现了很多关于植物的秘密,有的植物是灌木,有的植物是乔木,有的植物是草本的,有的植物是木本的,不同的植物的叶子、花朵、果实生长的形态完全不同。在科学调查中小学生们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了兴趣,他们自己找资料,找答案,做植物标本,写调研报告。在这样的学习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加密切了,过去是教师成篇大论的讲,学生被动地死记硬背,现在却不同了,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生主动地学习,自行上网找答案,写报告,表现的非常认真和积极。在这样一个完整的研究性的学习过程中,小学生们第一次产生了科学探索和研究性学习的成就感,这是一个很好地开端,这样一个学习过程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从根本上说,科学调查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充满了种种的悬念,小学生在科学调查中,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养成了追根溯源的学习习惯,这样的学习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小学生成长很有利。
二、科学实验启蒙小学生的科学思维
小学生科学学习最重要的是要进行科学实验,每一个科学实验都是科学的启蒙。教师要从小学生的角度设计科学实验,要对科学实验进行安全评估,要保证每一项科学实验对小学生的安全保证;同时,教师在设计中还要注意实验的科学性和趣味性。现在有的实验有现成的教具,这样的实验相对要简单一些,但有的实验需要自行制作教具,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在设计实验时,要注意实验的完整性,实验要易于小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教师可以让小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带有创新性的科学实验更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例如,在进行太阳、月亮、地球的研究性教学中,小学生们根据太阳、月亮、地球的位置,进行了日全食、月全食的实验,小学生自制教具,演示太阳、月亮、地球运转的情况,发现光线与影子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天体运转的自然现象。小学的科学实验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对于科学理论的验证的实验。例如,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就可以让小学生做一个关于圆周率的实验,用一个绳子测量圆形物体的周长,再进一步测量出圆形物体的直径,这样一个小小的实验让小学生很快就推导出圆周率,实验生动有趣。还有一些实验充满了悬念,很受小学生的喜欢。在进行有关植物和动物的实验中,教师安排小学生进行几个对照组动植物培养的实验,用不同的方式培养动植物得到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类似这样的实验让小学生们学会了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得到了科学思想的启迪。
篇8
9月1日,北京市170万名中小学生将迈入新学年,与以往不同,今年是北京市基础教育全面进入课程改革的起始年。记者注意到,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的“研究性学习”将首次被作为必修课走进中小学课堂。
据了解,这门“研究性学习”课将在全体高一新生、部分初中实验学校和海淀区的所有小学展开。全国已经有30多所中学试行该课程。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裴娣娜介绍,由于课堂的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任课老师并不需进行专门培训,教师只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参与课堂。“研究性学习”每周三课时,以研究小组形式开展,不设教材。“新课程纲要定位在理解科学家探究的过程,提高学生主动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在体验中增强解决问题能力、兼容性和团队精神。”
虽然该课程今秋在北京市大面积开设,但不少学校早已实践开来。东城区55中去年就开始进行“研究性学习”试点教学,高一学生研究了24个课题。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组合成课题组,每个专题小组在搜集信息后,确定选题,设计问题,然后进行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考试的方式脱离了死记硬背,在一项“网络的真实性”的调查中,学生们在对6个网吧进行调查后,用表格的方式提交了自己的调查报告。记者看到,“如何鉴别盗版光盘”、“如何对秋天的落叶进行处理”等问题也都成了学生们热衷研究的小课题。想在“研究性学习”这门课中拿高分并不容易,有关老师评价认为:死记硬背不能完成“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只有善于发现、勤于动手、认真总结才能上好研究性学习课。
■链接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中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对教师超越,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打破了班级授课的闭锁性,将学生置于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中,立足于学生个体需要,强化过程体验。学生可从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选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篇9
Hu Qiongyu Zhou Shipei
【Abstract】The investigative study is effectively take student’s independency, the exploring study as a foundation, under the teacher instruction, from the student life with the social life in the choice and the determination research topic, or the group cooperation’s way carries on by individual, through practices the gain direct experience by oneself, masters the essential scientific method, enhances the synthesis utilization to study the knowledge to solve the question ability, thus raises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ability.
【Key words】Effective; Instruction; Elementary student; Investigative study
2007年3月开始,我校在高年级开展《中小学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评价研究》的科研活动,2008年4月,该课题被列为“教育部新课程综合实践”项目重点子课题,目前正在有序的开展研究,计划2012年结题后在我校全面推广。在这四年的研究活动中,我们在一点一点地进步,在一点一点的成长,我校课题组的老师们对这种新的学习方式的认识由模糊、朦胧渐渐变得清晰有序起来。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强调学生从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确立自己感兴趣的专题,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对这一“研究性学习”概念的学习,我们认识到教师是学生研究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研究的过程是学生运用已知、突破已知、创新发现的过程;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获取知识的技能,并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从而探索问题的解决方式。认识到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解决问题互相合作和交流的过程。有了这些认识,我们便有序地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1 指导学生科学选题
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对象”,选题在研究性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决定了学生要研究的方向、目标,直接影响到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学生要参与研究性学习,首要的步骤就是要选择一个待研究的课题。尽管研究性学习主张学生自主学习,理论上讲无论什么样的课题学生都会有所收获,但经常会出现学生自主选择的课题超出学生的能力范畴、课题本身缺乏科学性、课题操作性不强等情况,导致研究难以进行下去,因此,老师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科学严格地好选题关,在选题阶段就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并明确告诉学生选题在他后续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学生所选的题目应符合一定要求,应遵循以下几条的基本原则。
1.1 选的题应具有可操作性:可操作性是选题首先要遵循的原则,必须考虑我们农村小学生的能力、精力的限制和实际客观条件,不能一味求创新;课题的操作难度一定要适宜,既要有价值,学生经过努力又能较好地完成,否则将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1.2 选题应具有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探究空间,不能仅仅是学生已知的概念和事物的翻版,否则一方面学生提不起研究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无法让学生围绕课题进行拓展和探究。
1.3 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学生选择的课题应具备一定的综合性,允许学生融会贯通,多角度、全方位地认识问题。
1.4 选题应联系实践:研究性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选题上,要充分挖掘社会和生活当中的材料,把理论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2 指导学生成立好课题研究小组
学生选择好课题以后,要组成小组开展课题的研究,开展合作学习,分组研究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实施形式。在学生成立研究小组时教师要在分组上做好协调和指导工作,要改变“优生”和“差生”的传统观念,根据对学生的学习风格的了解,引导、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小组中来进行研究,小组的产生尽量避免“任命”的方式,鼓励民主选举产生组长及成员,同时要明确课题组各成员的职责。研究性学习和小组合作正好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让学生能够共同合作,共同去探究,在协作中提高自己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同学间的团结,促进整个班集体的凝聚力。
3 指导制定科学合理实施方案和活动计划
实施方案和活动计划对研究的开展影响很大,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课题实施计划,例如,以《研究笔的家族》为例,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制定了以下的研究活动计划。
组长 庄雯宇 组员 李莎 饶贺胜 胡正强 郑肖江 赵仁燕等
时间 2011.3.12 地点 四一班教室
活动内容 研究笔的家族
活动过程 1、分小组讨论并确定研究的课题。制定小组活动计划。(一节课)
2、小组成员分工收集相关资料。(两周)
3、小组分类整理收集来的资料。(两节课)
4、办一期关于本课题的手抄报。(一周)
5、整理资料,制作图文并茂的电子文档(两周)
6、课题总结(写研究报告)(一周)
7、自我评价、小组互评。(一节课)
8、参加全校举行的研究性学习展示交流活动。(一节课)
展示方式 1、 手抄报。2、 实物标本。3、 电子文档。 4、 研究学结或研究报告。
分工情况 1、 李莎负责收集标本并到图书室查阅相公资料。2、 庄雯宇郑肖江 责上网查阅资料。3、 赵仁燕负责办手抄报。 4、 胡正强责整理资料并写研究报告。5、 全组成员都参加访问记录并进行交流活动。
这样,学生根据活动计划,有目标地开展一系列研究活动。为有效地研究做好了全面的部署。
4 指导具体研究
在课题的实施阶段,教师也肩负着重要任务,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研究态度等方面的原因,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教师就一定要及时发现并认真分析这些问题,寻找对策解决问题,为学生保质保量完成研究任务创造条件。我们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我们教师要做学生研究信息交汇的枢纽,成为交流的组织者和建议者。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还有教师的指导切忌将学生的研究方向引向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索和创新。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监控学生课题的进展,指导学生选择最佳的研究方法,快捷有效地获取有价值的课题信息,及时了解学生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另外,教师还要通过多种方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与学生一起开展对实施研究性学习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自己的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5 指导总结、汇报成果与评价
这一阶段也就是课题的结题阶段,是对整个研究学习成果的大检阅,各研究小组对本组课程研究过程和成果进行回顾总结,将自己最闪亮的、最有价值的、最有特色的成果制作成PPT演示文稿、W0rd研究报告、手抄报,手工作品等进行展示。每学期我们都要进行一次全区的课题汇报成果于交流。今年四月,我校各研究小组的课题成果报告交流会生形式生动多彩,如《笔的家族》、《攀枝花木瓜》、《跟谁姓》、《认识死亡》等课题,师生们制作的演示文稿,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展示了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热点现象,并研究其根源,分析其价值,指出如何认识和对待正确,引起了学生们的共鸣;《为秸秆的妙用》、《含羞草为什么会怕羞》、《奇数和偶数》等课题的汇报,延展了课内知识,扩大了学生们的知识面,加深了对社会文化的了解。
各研究小组学生代表在PPT成果展示报告中分别介绍了本组课题研究的过程、成果、经验、心得与感受,各课题组之间实现了知识、经验、方法、成果的交流与分享。有的课题组代表说:“研究过程中,我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我们还有许多问题想要继续研究,”有的说:“研究性学习锻炼了我们很多方面的能力,我们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还有的说:“通过汇报展示,还了解到其他小组的研究过程,学到了许多知识,我们应更加努力,做到最好。”
每次课题展示报告会上,以促使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开展自评、小组互评,教师客观公平的评价等。各参会的领导还进行了总结,鼓励学生们继续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研究性学习扩大知识面,提高能力,提高素质,促进自我全面成长。
篇10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是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交流信息,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下面就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的有关方面浅谈一下笔者的想法:
一、研究性学习的特征
(一)问题的提出、解决。在研究性学习中,提出问题是其关键。提不出问题,就无从谈及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也无从知道围绕什么主题收集分析资料信息,更无从着手总结提炼研究的成果。俗话说:"人生识字糊涂始",讲的就是越是有学问、有思想、有能力的人,越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道理。 因此,研究性学习要求同学们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激活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
(二)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研究性学习最终的结论和成果不是凭空得出的,它需要加工的原料。研究性学习的原料就是各种信息,先熟练运用各种方法工具获取所需信息,进行自主学习;再通过复杂的思维活动来主动探究处理信息,重新组织信息,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新意和创意。
(三)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学会与同学间的交流和合作,学会与人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分享快乐和成果是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的基本保证。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同学间相互融合在一起,体会无比的欢愉、研究性学习为同学们的人际沟通创设了广阔的空间,在开展研究活动过程中同学们发扬团队精神,学会交流与合作。
二、信息技术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设计有多种角度,由于人们所选用的参照标准不同,角度不同。因此对它的设计有不同的表述,本文就其研究的课题对信息动手术研究性学习加以设计。
(一)学生学习方式、学习任务设计。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在共同完成课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与共享。笔者认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题研究最为适宜,采取学生自愿组合的原则,将全班分成若干由3―6人组成的实践研究小组。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创新意识,还可以促使小组成员之间密切合作。例如,初一年级下学期,教师要求每小组学生完成一份电子报刊的制作(课题自选)。一个由4人组成的小组,选择的课题是《计算机的天敌一一病毒》,先由4人共同完成设计报刊的刊头、版块内容、样式,再由4人分别负责其中一个版块内容。分别是:“病毒的认识”、“病毒的类型”、“病毒的危害性”、“如何防御病毒”部分的研究,最后由小组成员集体完成电报刊的制作。
(二)教师任务设计。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从执教者变为引导者、咨询者和资料提供者。笔者设计的研究性学致分为五个阶段:
1.信息技术研究性学讲座阶段。介绍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知识并了解学生的兴趣。
2.自报课题阶段。为学生提供多个课题,用布置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从其中选择或自拟课题。对学生所选的课题进行必要的引导及解释。
3.指导阶段。利用范例进行引导,使之了解研究性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4.实践研究阶段。各小组以“设计样式”、“收集资料”、“尝试制作”为中心开展实践研究。经教师多次指导、学生多次完善,完成电子作品。
5.演示报告及评价阶段。学生制作及演示电子报刊,并针对学生的研究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学生、教师的评价,小组成员的自我评价。在展示、质疑、评价的过程中,不但使作报告的学生加深对所研究知识的理解,也促进他们进一步学习与探索。教师的评价主要应是正面鼓励,并为学生以后的研究提出建议。
三、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初步效果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变得鲜活。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干,每个学生在课下都作了充分的准备,通过亲身的实践研究,学生充分感受和理解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及学习方法,训练了学生掌握通过互联网、图书馆、人际交往等多渠道获取信息的技能,提高了学生的交际和表达能力。
(二)有些学生的课题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其他学科问题,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想。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实施素质教育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研究的很多问题都超出教师的专业领域。教师几乎没有专业知识方面的优势可言,这种变化激发起教师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愿望。教师开始体验与学生共同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他们在体验中求知,在实践中长智,拓宽了知识渠道。
参考文献:
[1]陈旭远主编: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肇丰:试论研究性学习 [J],课程・教材・教法
[3]徐学福:“研究性学习”之我见[J],课程・教材・教法
篇11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不仅运用于研究性学习课程中,也可以运用于学科课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思想品德学科评价体系和考核方法的变化,更加迫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思想品德课中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和思考。
一、思想品德课研究性学习的实践
1.根据教学的内容指导选择研究的课题
如何根据初中教学的内容来选择研究的课题呢?一般地说,要把初中政治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点作为研究的课题。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要点,突破难点;另一方面让学生对研究的课题具有一定的背景性知识,有利于学生探究和拓展知识。例如,根据初三教材内容,可以设计出一些拓展性研究课题,如“本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状况及作用”“为自己设计合理的消费方式”“农村家庭消费结构变化的思考”等。又如结合当前中学生盲目攀比消费的现状,引导学生去探究“培养合理消费观念”。此外,我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时事》《中学生时事政治报》,或者查阅收集其他相关的材料,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学生也可以根据主课题的内容,联系自己的爱好、兴趣和能力,提出子课题。尽管不少学生研究的“成果”仅仅停留在对所搜集的信息材料的加工整理,但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获得了与这一专题相关的诸多知识,并逐步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逐步学会自主学习,自我发展。
2.深挖教材,将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新课程思想品德学科课程注重向研究性学习方向发展,结论与过程并重,有助于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象,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给教学留下了较大的探究空间。例如初三《关注经济发展》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及国家的政策态度”作了如下表述:“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但教材并没有指出非公有制经济不监督和管理、监督和管理不适当的后果是什么。在教学中笔者没有将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结合本地经济模式实际补充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来得出结论,从而提高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从课本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懂知识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从生活中发现的困难疑问,才是实际的问题。用这种实际的问题来求解决,才是实际的学问。”可见,要学得实际的学问,就必须从生活出发,把书本的知识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根据日常生活、社会热点、时政大事设计课题,例如“台湾倒扁的思考”“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思考”“我校学生的消费观”等,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开展研究活动,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通过查阅图书和利用互联网搜集了史料,或者通过调查访问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对掌握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形成小论文。如“上华镇中小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上华镇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调查报告”。尽管学生的论文比较浅薄,但通过研究,让学生对这些问题有更深的理解,也让学生从课本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懂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促使学生自主地学习、探究,使学生学习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不断提高。
二、思想品德课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1.学生主动参与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成功的关键
①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学生亲自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探究过程,如自己选题,设计活动计划、步骤,设计调查问卷,亲自上网查找资料等,从而获得亲身参与研究的体验,培养了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逐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如《上华镇中小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充分通过对所在村居调查访问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兴趣和快乐,因而使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②要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动是通过小组合作过程中交流信息、分享成果的方式来实现的。学生以课题分为小组,一起查找资料,一起进行社会调查、实地考察、参观访问等互动合作探究;同时又在论文报告会、辩论会或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时分享成功的喜悦。可以说,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真正受益的,并不是所得到的研究“成果”,而是探究问题时所碰撞出的思想火花和创造灵感,在解决问题和交流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启发和所掌握的科学研究方法。
2.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学生研究性学习成功的重要保障。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主导地位,是通过自身的角色扮演来体现的。在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中,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①选题的指导。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选择有代表性又在现有的条件下能够开展的题目为课题。既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又必须考虑其研究是否有价值、是否可行。如在学习初三《学会合理消费》时,有部分学生选择了“XX学校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这个课题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而且选题的切入点比较好,符合学生自身的实际(包括能力、兴趣、需要);又与教材内容相吻合,操作性强。又如在学习《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关于传统文化问题时,有部分学生选择“潮汕文化的探究”,这个课题的研究尽管社会价值大,但可行性小,因为这个课题对于中学生来说所涉及的范围太大,按初中学生的能力、精力、知识一时无法完成。因此建议学生把课题缩小,选准一个切入点去探究,后来学生确立了“潮汕功夫茶的探究”“潮汕民居建筑艺术的探究”等,最终研究得以顺利进行,因此教师给予选择上的指导是必要的。
篇12
实施新课程,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呈现出多元化教学模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最简便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这种学习方式,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活动形式。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们必须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时机,在小组合作中让学生充分地调查访问、收集整理、观点交锋,去体检感情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之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产生强烈的道德情感,并内化为道德行为,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小学思想品德课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工协作、互相交流、综合概括,从而获得知识的教学形式,即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有学生独立思考和操作,而且有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竞争,更有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因此,学生不仅在知识上、情感上、合作技能上互相理解、尊重、宽容,而且在互相学习等方面也能得到提高。因此,在思想教学中组织“小组合作”合作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摸索出部分思品课研究性学习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1.1 开放式
基本式:这类组织方式的特点是,各组研究题目完全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决定,小组研究课题互不重复,其成果丰富多样,选题领域广泛,学生同社会的联系面比较宽。
变式:每一个研究题目至少有二个小组各自独立地开展研究。便于形成“组间竞争、组内合作”的良性机制。
1.2 半开放式
基本式:各小组研究的主题相同但具体题目互不相同。特点是,学生必须在统一的主题、范围内,自主选择研究题目。
变式:与基本式的区别就在于小组研究的题目可以重复,每个题目都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小组独立开展合作研究。
1.3 集中式
基本式:邮全体同江这讨论或师生共同交流,最后确定一个引起广泛举的研究题目,作为唯一的研究题目,各合作学习小组独立开展研究。这种组织方式研究的视角、方法、过程及至结果各不相同,差异性大,“组间竞争”可能比较激烈。例如:就“环保问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各小组课余收集大量有关资料,各级在课堂上展开讨论、交流研究结果。
2 思品课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首先要摆正教师的位置,教师既应是他们的学习伙伴,共同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又必须当他们的参谋,起好组织、引导作用。学生离开课堂的学习、考察过程,应比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探索有更大的难度,需要勇气、胆魄、恒心和能力在过程中教。
2.1 选择小课题的指导。教师应指导小组成员联系知识、能力、生活实际,结合教材,选择合适不同年级、不同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学生的研究小课题。课题类型一般分为知识探究型、知识运用型、问题解决型。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注重知识探究型这种最初始的研究性课题比较好,以降低难度,提高成功率,激发学生投入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和完成研究的信心。指导选题切忌大求全,好高骛远。选题确定的时候应启发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教师起好指导参谋作用,切忌越俎代疱,一手操办,失去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如有学生崇拜英雄,就指导他们选择这一方面的小课题进行研究,如《战斗英雄》、《少年英雄赖宁》等,并把研究结果以革命故事比赛进行汇报。有的同学关心环保,就指导他们选择《恐龙为什么会灭绝》、《树木的功能》、《为什么要保护鸟类》等小课题,促使他们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我们还根据少年学生的爱好和生活特点,向学生推荐诸如:“我最喜爱的小玩具的设计和制作”、“爷爷、爸爸和我的零花钱的调查”、“某某风景区环境污染的观察”、“市区盲道的调查”等研究性学习小课题。从效果看,有些小课题很受学生欢迎,没有一个课题成为无人问津的“冷课题”。
篇13
(一)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培养新型师资的新的生长点和切入口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蕴涵着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师角色定位和新的学生观,由此带来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和评价方式的变革,引发了师资培养的连带性革命,所以教师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新课程中具有突出的代表意义,是新课改的亮点和新课程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最具活力和建设性的课程形式,成为我们培养适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的合格师资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和切入口。尤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无“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约束,属自主开发的课程范围,给实施者提供了很大的创造空间,具有极强的生成性特点,对培养新一代师范生课程开发的思想和课程开发的能力大有裨益。
(二)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为中小学培养活动课程的师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将其作为必修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与以往任何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不同的特点,师范生要具有将来从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素质和能力,光靠传统的学科课程是难以实现的。因此,从事教师职前教育的师范院校要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开发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内容,通过改变师范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促进师范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从教素质,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全面开设作师资方面的准备。
二、职前教师教育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含义和目标
我们把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与教师教育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了比较,寻找其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我们认为,教师教育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基础教育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基于共同的课程理念,但前者源于后者又高于后者,并最终为后者服务。因此,教师教育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并非完全等同于基础教育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与学生(未来教师)是这门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是从教师教育的特点出发,从青年学生关注的热点出发,从本校、本社区的实际出发,开发的既能训练和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又有助于培养师范生具备指导中小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我们为教师教育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确定的任务和目标是:1)学习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指导要领,学会在指导中小学生确立主题、开展研究的实践过程中确立课程开发意识,初步具备课程设计能力,具有指导中小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2)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操作程序,通过实践的方式,制订研究方案,开展实际研究,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研究性学习,切实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包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沟通与合作的能力,以及科学的态度和社会责任感等。目标中有认知和能力方面的要求,更有技能、情感和态度方面的要求。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在课程目标的第一条中用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概念,即用了基础教育中的课程名称,目的是强调这部分内容与基础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同质的特点。而在课程目标的第二条中用的是“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研究性学习是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灵魂,是贯穿综合实践活动课始终的,是根本的、主体的课程活动方式。因为它有别于传统的课程形态,采用的是特殊的学习方式,需要特别学习和加强,因此我们把它单列出来,以示强调。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的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或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在该课程中,学生少量学习文本内容,大量的是实践中的体验,并在经验的基础上概括上升为理论。因此,它是一种体验和感受性的学习。基于此,我们设计了以下四部分的内容:
1课程启动和热身训练
设计这个内容,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开设的背景,了解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质的差别,明确本门课的总体目标,同时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研究小组,明确必备的活动形式———记研究日记、积累研究记录袋。而且通过初步热身训练,要使学生相互交流,建立起互动的感情基础。
2基本理论、步骤、方法的学习和掌握
内容分成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两部分。主要是借助6个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从他人的经验中概括、上升为理论。此时教师只起到一个引导者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因此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为有效完成后一步的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提供保证。
3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是本课程用时最多的环节,分两部分进行:一是指导中小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二是学生以自身为研究主体,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
4成果展示和课程评价(后面将详细叙述)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
1小组合作学习
我们进行了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即每3至4人组成一个研究学习小组,全班呈马蹄形排列,主要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各种探讨和实践。研究小组是教学组织的基本单位,小组合作学习是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模式。借助这种模式,学生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在这里得以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得以充分体现。
2采用案例教学法
我们把案例教学法引入了课程。它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实际感受和思考,往往是以案论理,通过思考创建的方法,得出的答案是多元的,特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与综合实践活动能力本位的价值取向是相一致的。案例教学法主要用于理论学习和研究方法的把握部分。这样,理论的学习不再从概念到概念,也不再是只需记忆抽象的东西,理论来源于学生的概括和发现,建立在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成为学生感兴趣和容易理解的东西。
3.实践中探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课程直接指向实践。
实践环节是本课程的重头戏,是花时间和精力最多、也是最富有创造性和最出彩的环节。首先,学生以研究小组为单位制订某一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方案,大家共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在方案完善的基础上付诸实践。
其次,学生制订研究性学习方案,每位学生都“下水”真真实实地进行一次研究性学习。每一研究小组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己的兴趣需要出发确定研究课题,制订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通过多种信息渠道广泛收集信息,通过问卷、调查、采访、实地考察、照相等形式获得大量的实际材料,在此基础上经过对材料的分析总结,形成研究报告,并举行富有特色的成果报告会。学生在实践中吃了不少苦头,更尝到了许多甜头,收获了大量经验,学到了许多书本中、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该课程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探究方式,转变了那种单一的以知识授受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实践的要领,学会了探究,学会了实践。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
1强调对研究过程的评价,注重过程与结果的和谐与统一
为改变长期以来评价总是重视结果而轻视过程的状况,我们把评价的中心转向更多地关心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上来。
在整个评价体系中,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各占30%。对研究过程的评价以研究日记、研究记录袋和同一研究小组同学之间的评语和情况反馈为主要依据。每一研究小组每次活动后必记研究日记,它真实地记载研究小组探索的过程,有迷惘有困惑,有思维的过程和实践的经历,有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教训。凡此种种都是学生在课本中学不到的,是他们自己最有深刻体会的自己书写的“教材”。
结果评价是以研究性学习成果汇报的形式展示的。全班在每个研究小组确立主题、研究实践和汇总写出研究报告的基础上举行成果展示汇报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拟主题、自荐主持人、精心布置会场,创设了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每个小组全员参与,将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论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论证、解说、小品、节目访谈、展览、诗歌朗诵等)展示出来,它既是研究成果的汇报,更是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绝好体现。
2重视综合评价,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