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初中生地理点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
运用spss18.0数据统计软件中的描述分析法,对延吉市初中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总情况进行统计,延吉市初中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总体情况均值为3.46如表1所示,处于一般水平;延吉市初中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均值为3.31(如表2所示) 7个维度按均值排序依次为:学习结果(3.43)—学习过程(3.40)—学习动机(3.36)—学习时间(3.35)—学习环境(3.28)—学习内容(3.24)—学习方法(3.22)。从排序结果可知,自主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均值最低,且低于自主学习能力总体均值3.31,说明初中生不善于利用周围的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并在自主学习目标设置及内容选择方面存在困难,没有完全掌握地理自主学习的方法。
2.延吉市初中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差异性分析
为了全面考察不同被试者地理自主学习能力现状,本文利用spss18.0方差分析法比较不同性别、民族、生源、学习成绩的被试者其地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差异及其显著性。
(1)不同性别被试者地理自主学习能力差异比较。表3所示,不同性别被试者地理自主学习能力总体情况,女生均值高于男生,P=0.023
(2)不同民族被试者地理自主学习能力差异比较。表3所示,不同民族被试者地理自主学习能力总体情况(主要体现在朝鲜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朝鲜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强于汉族学生,P=0.002
(3)不同生源被试者地理自主学习能力差异比较。表3所示,在城市中学就读的不同生源被试者其自主学能力,城市被试者高于乡镇被试者,而P=0.0040.05,差异不显著,其他6个维度的P值都小于0.05,差异非常显著。说明城市生源的学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明显强于乡镇生源的学生。
(4)不同成绩被试者地理自主学习能力差异比较。为了考察地理学习成绩与学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是否存在一定关系,参考初中地理会考划分成绩等级标准,按照被试者七年级期末成绩从高到低分别用1(≥90分)、2(75-89分)、3(60-74分)、4(≤59分)表示不同地理成绩水平的学生,在统计分析基础上,进行了单因素ANOVA显著性检验。
■
表4所示,不同地理成绩被试者在地理自主学习能力总体情况方面,呈显著性差异(P=0.000
二、延吉市初中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分析结果
(1)延吉市初中生地理自主学体情况一般(3.46)。学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均值(3.31)低于总体水平,是有待提高的主要方面;数据表明,各方面均值大于平均水平3,因此,总体呈现出较好的发展趋势。
(2)延吉市初中生不同性别、民族、生源、成绩被试者自主学习能力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女生在时间计划与管理、自我监控能力、自我总结与评价方面明显强于男生;朝鲜族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及学习环境方面优于汉族学生;城市生源被试者地理自主学习能力强于乡镇生源被试者;地理学习成绩在自主学习能力的7个维度上都呈现显著性差异,并且与地理自主学习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即地理自主学习能力越强,地理成绩越高。
(3)延吉市初中生地理自主学习外部影响因素(3.60)状况一般。高于自主学体水平,起到积极作用,但未达到较好的程度,学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与外部因素均在0.01水平上呈现出显著相关,其中教材因素、同辈因素相关性最强。
(4)外部因素能联合预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62.9%的变异量。其中教材因素、同辈因素预测力最强,具体表现在普遍认为教材内容偏难,部分学生存在阅读障碍或者难于自主完成活动内容等问题;同辈群体中,在观察和学习他人有效方法上表现不积极,在学习求助中不善于运用合作形式解决。
三、提高延吉市初中生地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建议
篇2
包括地图在内的各类图标、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教学中的基本构件。它集中了客观世界大量的信息。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地理图表是地理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学生通过阅读、分
析和解构各类地图来获得相关的地理信息。随着地理新课程理念的逐步实施,中学生对于地理的学习,不是依靠简单的记忆大量的地理材料内容,而是要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和运用地理学习的工具。比
如懂得看图、读图,并对地图信息进行分析,并能进行简单的图表绘制等能力。因此,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读图技能的培养,使学生由熟悉地图到看懂地图,进而能分析、运用
地图,并逐步建立起有确切空间概念的知识系统,能够观其“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明其“理”,增强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笔者却发现不少学生不会读图,缺乏地理
读图能力,进而影响地理课程的学习。因此,笔者在此探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二、影响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因素
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初中生读图能力较差,对有关地理读图的内容较难理解和掌握,例如:七年级的世界的气候、地球与地图等这些内容一直是很多学生的难点。他们没有形成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一遇到经纬网状图就不知所措,在学习地球的运动时就会犯浑。不懂得如何观察并分析地图,因此不能准确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更不要说运用地图去构建地理知识体系。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老
师和学生的不够重视。首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很多地理教师都只关注地理知识本身,而忽略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以文字代替图形、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代替学生的主动式
学习。例如:在分析读图题时,大部分地理教师仍然采用灌输―接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中获得知识的表层信息,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并深入分析问题,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地理
思维能力的训练很少,因此,地理教师无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其次,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家长只注重主要科目的成绩,如:语数英的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地理成绩,学生自己也对地理知识不够重
视,他们认为只要在会考时认真复习地理知识,并参考地理《探索中考》就可以了,这样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无兴趣,且上课效率低下,学生自然也就无暇顾及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
,从而造成学生的读图基础知识欠缺,不清楚读图的方法,进而不会分析图形问题。
三、培养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实践探讨
1.培养学生的读图意识和兴趣
中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其做题时,题干中明确要求读图、用图,但是他们有时却视而不见,有图不读也不用,仅仅单凭想象或者记忆做出答案,结果往往是简单的题目失
分较重,所以,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读图意识和兴趣入手,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首先,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并利用地理教材的图表,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好课堂上需要展示的图表,并要求学生能够
自主地将所学的地理内容与图形结合起来,一般说来,地理教科书出现的地名或者地理规律都可以在地图上找到对应的位置分布;其次,地理教师可以在上课过程中多选取有代表性的地理图像,充分挖
掘图中的相关信息,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图释图、以图释文、以图释题,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地理图像的丰富多彩,又能增强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2.为学生营造好良好的读图环境
为了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需要地理教师营造好良好的环境。例如:可以在教室里、走廊过道和图书馆等地方放置各种地理图像,这样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地图,通过这些地图
的展示,学生可以领略各处的人土风情和矿产资源等知识,当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多参与地理游戏,如:我做你猜游戏,让学生进行表演或者描述,其他的学生根据学生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猜测。
这样学生在学习地理图像时就不会有陌生感,空间想象力也会相应的增强。
3.引导学生掌握扎实的读图技能
要想提高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教师首先必须指导学生掌握读图的技巧,在学生学习地理图表时,让学生带有目的地观察地图,可以促使学生读图的时候有明确的思路,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读图
的步骤,读图的具体步骤为:首先让学生看清楚地图的标题或者图名;其次,然后根据经纬网确定事物的相对位置、范围及方向;最后,弄清楚地图的比例尺、方向及图例标注,因为学生只有弄清了比
例尺的大小,才能换算实际距离,才能促使图中的距离大小与脑海中产生的实际距离相匹配,只有正确认识地图上的方向才能保证用图的正确性,只有对图例标注的正确理解才能保证地理事物名称的正
确性,才能保证其在地图上快速找到位置。
4.加强学生分析地图的能力
教师在地理教学中,不仅要促使学生掌握扎实的读图技巧,而且要注重学生地图分析能力的培养。因为读图和析图是相辅相成的,读图是析图的基础,而析图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读图能力的上升,因
此,在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中,必须将析图能力也包括在内,这样学生更能深入了解所学的地理现象以及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等地理内容。例如:在讲解新加坡时,可以先为学生讲解了新加坡的
地理位置、经纬度分布等基本读图知识,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总结,促使学生对新加坡地图和农业分布深入了解。
总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首先要认识到地图在地理教学和学习中地位和作用。其次要充分利用地图,将地理知识的传授融于地图之中,使学生读图、用图能力的培养经常化,
使学生养成爱读图,会用图的习惯,使地图成为学生获得巩固地理知识和扩大知识面的源泉。此外,要贯穿了地理教学的整个过程,历经长期的训练。这样才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姚凌元;如何提高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J],考试周刊,2011年14期
[2]范丽霞;论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下),2011年04期
[3]李涛;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的运用[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篇3
一、强化地图知识的讲解,加强对图例的记忆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基础工具,在初中地理课堂要注重对学生地图使用方法和技巧的培养,对地图基础知识详细讲解。比如,比例尺的查看方法,各省市及河流的分布,山脉矿产的地理位置等。我在教学生认识地图时会通过编口诀的方式,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真实性。在讲各省份的时候编一套通俗易懂的口诀,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青陕甘”,这里的两湖指的是湖南湖北,两广指的是广东广西,两河山指的是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通过巧妙记忆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在遇到相应问题时就会迅速做出回答。同时,地理教材及地图册中包含大量的图例,这些图例都是总结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地图,所以在教学生学习地图知识时,我会让学生增强对图例的记忆,帮助他们分析图例当中的考点和难点,将图例作为读图的关键,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给地图赋予更具有灵动的精神,调动初中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二、加强学生的读图能力训练,锻炼其探究学习能力
俗话说,熟能生巧。地图对于刚接触地理的初中生来说还是比较复杂的,无论是从省份城市还是从山川河流上都使学生感到困惑。因此,初中地理教学要加强对学生读图能力的训练,在日常练习或者考试中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锻炼读图能力的形式有很多,如我会引导初中生选择强化记忆地图中的重点与关键点,这些关键点往往成为今后读图和析图时的切入点。我还会让学生观察地图,去自己发现地形的特点。比如,中国的整体轮廓像一只雄起的公鸡,黑龙江省像一只天鹅,意大利的轮廓像长筒靴等。值得注意的是,初中生学习压力大任务中,地理教师必须要合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培养初中生良好的读图能力,把读图和地理学习结合起来,提高地图在生活中使用的频率。同时,地理课堂要吸引学生的兴趣,只有兴趣浓了才会对地理更加热爱。在对于刚接触地理的学生来说,在教他们读图的时候不宜选择太复杂的地形或者目标,因为太复杂会影响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出现迷茫。要循序渐进,让学生在自我分析中找到规律,给学生学习提供指导,在地理教学前充分的备课,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三、重点图型详细点拨,培养初中生的读图技巧
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要注意循序渐进,不仅要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还要符合初中地理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求掌握的知识也有所不同。比如,对于初一的学生,我会让他们掌握基本的读图和识图;对于初二的学生,我会教他们绘制基本的图形等。我在教学中会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合理选择教学方式,争取班级中的学生都能够在地理课堂有所进步。地图中有很多重点内容需要详细讲解和记忆,针对这样的图形我通常会采取一些特殊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记忆,如趣味教学法,不仅将知识教给学生,还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课堂中成长,这是初中地理教学需要达到的目的。在地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他们的读图技巧。比如,在讲《世界人口分布》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世界人口分布图》,大致掌握什么地区人口稠密,什么地区人口稀疏。当学生在整体上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后我还会进行拓展提问,比如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稠密?人口稠密地区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让初中生自己去分析和总结,可以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鼓励学生使用地图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任,我会适当的引导学生,给予他们帮助。
四、优化绘图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在读图的基础上要进行绘图训练,绘图是对读图的升华。在信息化时代,初中地理教学中要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把抽象的地理符号用图表、声音、视频等方式形象具体的展示,增强地理教学的课堂效果,给予学生对地图的直观讲解,增强初中生对地图的兴趣。我在地理教学中会让学生多进行绘图训练,如从简单的绘制等高线或者等深线,到复杂的绘制经纬图等,在不断的训练当中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生学习的课程比小学时多了很多,因此为了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每个学科的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学生梳理学习思路,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组织课堂教学,利用绘制地图提高初中生的创新能力和逻辑能力,给学生带来整体素质的提升,让初中生熟练掌握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应用地图解决问题。综上所述,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读图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地理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水平,在教学中贯彻落实教学大纲的要求,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地理教学中离不开地图,地图将成为帮助学生提高地理成绩的有力助手,因此培养初中生的读图能力就变得更加重要。作为初中地理教师,我会在课堂上引导初中生掌握读图和绘图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还给学生。
参考文献:
篇4
一、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
地理课外活动融地理知识和思想教育于一体,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在地理课外活动中,学生通过走访家乡老城遗址、博物馆等场所,认识家乡的巨大变化,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地理课外活动中,学生通过分组完成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任务,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团结互助、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在地理课外活动中,学生通过参观污水处理厂,了解到城市人口过快增长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从而逐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增强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意识。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可以有室内的专题讲座、视频观看,也可以有室外的参观、走访调查;可以有个人的阅读、拼图活动,也可以有集体的模型制作、展板编辑活动,因而学生对地理课外活动怀着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原动力。在各种活动中,学生主动地学习地理知识,并把这种学习的热情带到地理课堂上,甚至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爱学、乐学。
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
篇5
读图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图文并重,索理于文,索像于图”是地理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的基本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学生地理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为教学的侧重点;其次,强调对学生读图、识图、用图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学生地理实践应用能力的拓展;最后,注重地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的综合效应。综上所述不难发现,新形势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更为注重对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初中生地理读图学习的现状
1.缺乏读图学习的应用兴趣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地理课程十分有用,也喜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来教授读图知识。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学生会主动使用地图去解决实际问题。这说明学生却没有联系图像解决问题的习惯,缺乏学以致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进一步引导。
2.缺乏读图学习的技巧
大多数初中生对地理读图学习的重要性给予了充分认可,然而在平时的学习中却缺乏读图学习的技巧,很多学生认为地理学习的最大障碍在读图分析题上,遇到相应的问题时,没有很好的解决对策。例如,在教授“地球自转与公转”这部分内容时,发现很多学生连最起码的赤道、地轴、极点等图像知识都不知道,更别提经线、纬线了。
3.缺乏读图空间层次感
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地理剖面图最难掌握,甚至有的学生将所有图像均列为难以掌握的内容。这说明学生的地图空间观念不强,这也是造成很多学生读图能力较差、缺乏图像素养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提升的策略
1.培养学生读图学习的应用能力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学的内容应及时应用到平时的生活中去,这样才能使教学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这句话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如想使教学效果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必须让学生知道,他们所学的东西是有应用价值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对日常的生活是很有帮助的。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得到充分的激发,而对学生读图应用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因地制宜的教学。采用自主探究学习的模式无疑是培养学生读图应用能力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例如,在教授我国铁路和公路地理知识内容时,将自主探究学习的模式融入教学环节中。要求学生对照地图,设计从上饶市到九华山,再到苏州、泰山、北京,最后到大连进行旅游的最佳路线方案,并要求学生在地图上将所选的路径、途径城市、穿过的地形区域及沿途风光、名胜古迹和交通方式等标注出来。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让他们真正参与到读图应用的环节中去。这种教学方式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读图应用能力。
2.帮助学生掌握过硬的读图技巧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去观察地图,学会找寻读图的规律并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读图,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教授“中国政区图”时,便引导学生学会沿国界线对相应的区域进行划分;同时我以点(城市、港口),线(山脉、河流、道路),面(国家、省区)相结合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将不同的区域进行有效划分,按照相关区域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记忆,加深记忆,提升他们的读图技巧。
3.培养学生的读图空间层次感
建立学生的读图空间层次感是培养他们读图能力的重要环节。因为地理事物存在于一定空间,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离不开空间和时间。地理知识中的空间概念是根据地理事物存在的不同范围、不同距离和很多难以直接感知的特点,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像,建立地理事物存在的范围大小、远近层次关系,理解地理事物的形状、大小、结构、距离、高低起伏、坡度陡缓等。如在平面图上获得立体的、广阔的、深远的空间概念;在等高线图上获得海陆轮廓、高低起伏、各种地形的立体概念;在分层设色图上获得更为形象直观的地形概念等。学好地理的关键就是建立对事物和现象的地理空间概念,并由此理解空间分布、空间联系、时空变化等。为此,教师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地理读图识图的空间层次感。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看地形图”时,我引导他们采用先看地形鸟瞰图、平面地图,从而获得立体、广阔、深远的空间概念;再看平面地图,同时对比看剖面图、等高线图,从而获得海陆轮廓、高低起伏、各种地形的立体概念;最后深入看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从而获得更为形象直观的地形概念。采用这种循序渐进、层次步骤分明的读图教学方式,学生能够获得比较完整的地理空间知识,并能快速建立起地理“三维”读图的空间观念,促进了学生读图能力的发展。
4.培养学生基本的画图能力
画图能力是对读图能力学习的延伸。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重通过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来锻炼学生的读图技巧。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中国的地形”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对中国的山脉分布情况有更为深刻的了解,我先给每位学生发了一张标有长江黄河的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并指导他们在该图的基础上按照东西走向、南北走向、东南-西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的次序对照书中的插图去绘制相应的对照山脉简图,并要求他们在绘制过程中留意山脉附近省界线、长江黄河的分布情况。
5.培养学生的忆图能力
“忆图”指的是先将简单的图像信息输入头脑,然后结合已有的地理图像学知识,将简单的图像信息转化为能理解的符号信息,最终输出概括好的图像信息的过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帮助学生建立起“忆图”的概念和意识,让学生将所学的地理图形知识表现出来,使地图信息能够扎根在学生的脑海中。具体来说,可采用以下几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忆图”能力:
(1)再造回忆教学法
采用该方法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进行长期、大量的看图、分析图、填图、绘图等练习方式,帮助他们在脑海中建立起一幅幅地理图像信息的储备库,逐渐构建起大脑图像系统。例如,教师可通过让学生不断观看地图上长江的结构图,并帮助他们对长江在地图上的分布形状、走向进行总结分析,在不断地训练下,学生一提到长江,脑海中便会迅速涌现出长江河道的大致地理图形,即长江上游的“V”字形和中下游的“W”字形。
(2)文字图像转换法
这也是培养学生“忆图”能力的重要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构建简图的形式,化抽象图形为具体内容,将地图中所包含的地理规律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帮助他们挖掘出地理信息中隐含的文字信息,从而有利于学生通过图像语言与文字语言的相互转化,加深对地理图形信息的理解和回忆。
例如,在讲授“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这部分内容时,很多学生对其中的知识无法深入理解,也很难总结出知识体系的内在规律。将上述知识结合在“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简图中,引导学生对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进行图像向文字的总结,即:白昼时间长于夜间时间的地区一定位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而白昼时间渐长、黑夜时间渐短的地区总是处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上。
(3)心理图像构建法
心理图像构建法的应用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构建有效的地理图像记忆环境,帮助学生将不同的地理图形存储在大脑之中,形成心理图像体系。在实践应用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一些重要的地理区域轮廓图像想象成有趣的图形或事物形象,并将这些图形和形象深深映入脑海中,提高记忆的效率。例如,将法国的地理图形想象为六边形、将意大利的地理图形想象成长筒靴等,这样一来,当学生再次遇到这些图形的相关问题时,脑海中便会像放电影一样呈现出相应的画面,加深他们对地理图像的心理记忆和应用能力。
地理教学中,要有明确的读图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对学生进行读图能力的培养教学应以让他们掌握“识图、看图、用图”这一综合能力为目标,让地图成为生活工具。读图能力的培养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需要常抓不懈。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有所差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拿出耐心、恒心,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对他们因材施教,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新.地理教学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胡良民.地理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陈澄.地理学习论与学习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6
初中地理应用“以图导学”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改善传统上单一的教学模式、枯燥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提升地理教学的作用和价值。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以图导学”教学模式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单一的教学氛围、更加突出学生在地理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快速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对地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进入地理教学活动中。同时,“以图导学”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改变传统地理教学模式中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记忆方式,对于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初中地理教学活动深入、持续的开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是一门具有丰富信息和空间感要求较高的学科,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仅要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调动课堂教学氛围和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性格特点和认知能力,“以图导学”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扩展学生的地理视野。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填图、析图等“以图导学”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地理知识,并借助思考和回忆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定的地理思维和空间感,真正满足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理念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具体要求。
三、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方法教师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以图导学”教学模式,可以通过“以图导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通过“填图游戏”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与读图析图能力、可以通过提升学生的地理思考能力开
展地理教学活动。
(一)以图导课
导出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初中生正处在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时刻,枯燥的教学环境会使初中生对于地理学习产生一定的消极情绪,这种消极情绪会直接影响初中生的地理学习热情与日常地理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态度,所以,必须创新和改革初中地理教学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以图导课”模式能够丰富初中地理教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使初中地理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营造活跃、轻松的教学环境。例如,指导学生学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这篇内容时,教师首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播放南方和北方的相关图片,使学生借助图像直观地理解和对比南方、北方在气候条件、地形等方面的诸多差异。其次,教师可以提出“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同探索一下,为什么南方和北方会出现这些差异呢?”等导语正式切入教学活动。再次,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结合南方、北方种植物种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为什么北方地区多种植玉米和小麦?”等问题,既能够调动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结合图片进行思考,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地理思考能力。最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黑龙江“冰雪大世界”的图片和海南的温日阳光图片,提示学生对比图片并回答诸如“为什么在同样的时间,哈尔滨漫天雪飘、严寒刺骨,而海口却和风细雨、温润如春?”等等这样结合实际生活的开放性问题;这些问题与初中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进而提升初中地理教学的效果。
(二)填图游戏
导出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初中生比较喜欢具有趣味性和竞技性特点的游戏活动,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这一性格特点组织初中地理教学活动,可以结合初中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和初中地理教学内容设计“填图游戏”,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又能够使学生感受初中地理知识的学习乐趣,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空间概念和地理思维。例如,指导学生学习“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这篇内容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内容学习之后,借助台湾省地图完成“城市名称填空游戏”,要求学生将“高雄”、“台北”等城市名称正确填入地图中。答题可以采取抢答的方式,最快抢答并答对的学生得一分,得分最高的学生获胜,教师可以给予获胜学生赞扬或者增加课堂表现分数等鼓励,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竞技性。另外,教师可以借助台湾省地图提问,教师随意指出一个城市的位置,要求学生说出该地区的地形特点与气候特点。地图可以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度掌握能力和灵活记忆能力,改变以往传统地理教学中“死记硬背”的记忆模式。
(三)读图析图
提高学生的地理思考能力初中地理教材中配有很多的地理图片和地理插图,用以辅助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和培养地理思维。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像或者插图,将这些图片与学生的知识学习相结合,通过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地图,进而得出更多的结论、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为提升学生的地理思考能力和深入学习地理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真正告别“纸上谈兵”。例如,指导学生学习“土地资源”这篇内容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图片,感受山林地区、平原地区和草原牧区的城市分布与土地利用情况,其次提出“不同土地在自然环境下的利用方式有什么不同?”等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和思考,进而得出山林可以种植林地、平原可以耕地的结论。再次,教师需要灵活借助课文中的图像辅助地理教学活动。最后,教师提出“假设你是土地专家,你会怎样设计我们城市中的城市用地呢?”等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
篇7
(二)初中地理教学体验生活的特点
1.情境仿真性
在体验式的地理学习中,教师需要根据所要教授的知识点和初中生心理活动的特点进行情景模拟的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通过进入到某种特定的情境中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味觉、幻觉来感受地理知识中的山川、河流、相对位置、丘陵的形态特点、气候的变化无常等信息。这个时候,不论是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还是在老师的描述下通过想象展开的情景模拟,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都是真实的。
2.自主反思性
初中生通过情景的体验是主动去探知某种地理上需要学习的知识的,因为感受和体验并不是一种被动的行为,它不需要依赖老师的监督和逼迫,可以使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构建、自主反思的能力得到提升。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的必要性
(一)符合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
初中的地理教学目标中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总结成通俗的语言就是学生要了解和掌握有关中国和世界的地理与地图的基本知识,简单地对环境和发展问题有所了解;培养学生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初步具有地理学科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但是,地理的学习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地域性和实践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中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常常是只看文字表述来死记硬背,很难真正地体验地理知识的真实性和游览一些触手可及的大好河山来强化自己对知识的记忆。但是体验生活的方式来学习地理知识恰恰弥补了这一点的不足,这是初中地理教学中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结果之一,有利于学生探究式地学习地理知识和拓展地理学知识的实用性。
(二)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初中生的年龄范围在11~15岁之间,独立意识已经逐渐形成,这个时期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各种实践性的体验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精力充沛,对参加各种活动也是乐此不疲。同时可以通过用图、表替代文字说明的形式更加生动地体现教学内容。
体验式的学习能使学生形成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品格,初中的地理知识介绍了世界各地的地形、气候和风貌,包含了各自壮丽的自然景观,蕴含了自然和人文之美,对学生形成审美意识,进而有自己的审美格调都有益。
三、初中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的主要方法
(一)情景体验法
情景体验学习是老师根据某一节课程的特点进行情景模拟。情景体验教学方法的使用需要教师对教学活动中需要模拟的情景进行精心的设计,吸引学生在过程中进行积极、充分的参与,获得预想的个人体验效果,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地理知识。当然,情境体验的方式不止角色扮演,还有音乐的鉴赏和电影的欣赏等方式,作用和效果都是值得老师进行研究和使用的。
(二)实践体验法
篇8
如何改变初中学生厌学地理的状况,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地理老师面前永远要关注的问题。针对我们那个地区生源比较复杂的实际情况,我也做一些探讨,以便更好的转变观念,搞好教学工作。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探究
从小学升入中学的初中生,在小学没有系统学过地理,而地理这门学科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部分,自然地理部分偏难,人文地理部分较枯燥,如何使小小年纪的初中生学好地理,激发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1.兴趣是改变当前中学地理教学低迷状况的重要途径
长期以来,由于中学地理一直为“副科”,使它在部分人眼中成了可有可无的课,占用、少安排、随意取消地理课的时有发生,又因部分教师仍是“满堂灌”式教学,使许多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目前,我县初中地理只是结业科目,学生对地理课不重视,认为地理是副课,学好学坏无关紧要,教育地位低下,在这种困境下,为了帮助学生学好地理知识,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初中来说很重要,也是改变当前中学地理教学低迷状况的重要途径。
2.兴趣是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要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探寻,深入研究,变被动为主动,产生学习的需求。因此,在地理教学中,作为教师,应着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觉得“学习有味”,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
二、激发初中生学习地理兴趣点的对策探讨
自初中地理学科纳入非中考科目以来,不管是学校,还是师生都认为地理学好学差无所谓,与其学地理,不如把精力放在中考科目上去,正因为这种偏见,很多地理教师带着学校不重视,学生没兴趣,以及无奈与庆幸的心理,敷衍地进行地理教学。我认为以学生对学科没兴趣为由,对自己教学开脱的教师是不负责的教师,因为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教师的激发产生的。正因为学生对地理课不感兴趣,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就更应在课堂上制造情境和悬念,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冲动,使他们对地理产生乐趣、情趣、志趣,最终产生兴趣。
1.展示地理学科的价值和作用,激发兴趣
地理学科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于一体,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其优势是别的学科不可替代的。正如《地理教育国际》中所指出的:“地理既是促进个人教育的重要媒介,也可以对国际教育及环境和发展教育做出重大贡献。”而这些只有通过地理教师的工作才能实现,这也是地理教师的价值所在。由此激发地理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和责任感,并实践到教学过程中,以自身的热情来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
2.关注教学中的趣味点,增强兴趣
地理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有其独特的魅力。地理课程涉及的内容很广,包含许多有趣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由于中学生的好奇心强,关键在于教师的激发、引导和强化。地理教学可坚持关注时事热点和联系最新事情的原则,经常有意识、有选择地把电视、广播、报纸上的内容纳入地理教学中;经常摘录报刊上的一些地理信息来充实教材;经常联系社会现实,强调活学、活用。例如,与学生一起关注“5?12”汶川地震、身边的鲁甸地震、“神七”升空、日本四岛危机、伊拉克动乱等等。开展各种各样的地理竞赛活动,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或集体的协作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如果我们将地理的趣味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就不用再担心学生不喜欢地理了。
3.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提高兴趣
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觉得学了没用。《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新课标提出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我们可以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关于生活和社会所关心的地理问题的讲解和中肯的分析,特别是课本地理知识要和乡土地理密切结合,使他们觉得学习地理对他们确实有用。这样,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吸引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4.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地理教学获得成功的保证
古语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这些道理我们心知肚明。但教师置身于现实生活中,如何尽职敬业、专心致志,做好教育人的工作,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了,在现在教育大环境下对于地理教师来说就更难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提高师德水准和修养。
课堂教学的气氛可以决定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努力创造自由、宽松、民主、平等、和谐、乐学、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关怀。缩小师生距离,才能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释放,使学生的自由得到充分发展,学生才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愉快地学习,产生学习兴趣。
5.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不断巩固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
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辅助。因此,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还应结合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地理课外活动。
总之,要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就必须想方设法从上述三方面下工夫,地理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艺术。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学生的地理学习从“被动、枯燥”变为“主动、有趣”,为祖国培养新世纪新型的地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段焕春.初中地理学生读图能力培养方法探析[J].才智,2011(31页)
篇9
对于初中教师而言,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兴趣和无压力感,是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之前需要认真做好的功课。在开始进行一个课题讲解之前,要首先掌握好本节课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讲解,还要了解学生特征与教材之间存在的联系,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可以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开展课前预习准备,夯实基础知识
课前预习活动能够让学生事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再结合教师事先掌握重点的活动,在真正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便于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有效的学习互动。如果学生事先没有进行预习,在学习中就会降低课堂效率,提前预习让学生对一些简单问题进行相应的掌握和了解,有利于节省课堂的有效时间,教师能够利用这些时间对课本中的重难点知识进行突破性讲解,大大提高课堂的效率。开展课前预习活动需要教师的谆谆引导,让学生形成习惯性预习的行为,并要求学生将课本中比较难懂的知识点标记出来,方便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这种做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掌握难懂的知识,也有利于教师重点讲解内容,在学生与教师的积极配合中有效地提升地理教学的效率。
二、搜集反馈信息,让教学增强针对程度
学生在进行课前预习活动之后,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搜集学生的预习效果和预习信息,只有事先了解,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教师对课本讲解的主要对象就是学生,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进行的教案讲解设计也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参照。例如,在教材中有一章内容讲解的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于地球的公转与气候影响这一块普遍存在着疑惑,教师在事先了解到这一点后,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可以事先下载好关于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相关视频,通过视频更加形象地向学生们演示这一影响因素,加深学生的印象。如果教师没有及时搜集到学生预习过程中的有效信息,那么在课前准备过程中就不会了解学生在哪一块具有明显的缺陷,也不会有针对性地进行某块知识点的准备和重点解析。课前预习与搜集信息应该是紧密结合的。
三、揭示探究题纲,让小组成为学习载体
学习的主体对象是学生,因此学生才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能够忽视学生的重要性。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表明,小组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反映学习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在地理课堂学习中也可以搭建学习小组,将每组学生平均分为6~8人。由于每个学生掌握的知识侧重点不一样,因此建立小组学习后学生们通过沟通和探讨能够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进行有效结合,并且有效地增强了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探讨过程中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训练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地理知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师巡视点拨,让探究学习深入开展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小组学习模式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学生毕竟会存在一些不通的地方,这个时候教师的作用就应该体现出来。当学生们在探讨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不能有效解决的问题时,就需要教师在旁边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们的思维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讨论的过程中应该不停地徘徊在课堂之间,及时为学生解决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善于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学生在知识储备与思维能力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必然会陷入一个死胡同,当他们由于观点不一致而引起激烈争辩的时候就需要教师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继续开展探讨活动。
五、进行课内练习,让学习效果得到检验
为了了解学生最后的学习情况,需要在课堂上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训练,通过训练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完成以上各步骤之后,教师对一些重难点知识进行课堂检测,让学生在纸上作答,了解学生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是否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相一致,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到整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通过这些步骤的反复演练,教师不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还能够有针对性地对自身的教学开展及时进行调整,在不断的优化过程中提升教学效率,达到预期目标。
六、对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培养
初中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实,所谓的思维能力就是除了对传统教学模式中最基本的知识的了解、分析以及深层记忆的能力外,还有其他综合知识方面的运用,让初中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中,大多数教师都将课本作为教学重点,教授学生地理知识,让他们重点学习、理解基本知识,但是这一教学重点存在一定偏差,通常都忽略了初中生本身可以培养的思维能力。
这样肯定会导致其学习地理知识的不足和缺失,也将会大大降低初中生学习效率,更没有办法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最终将会影响课堂的实际教学效率。针对以上问题,地理教学模式已经开始更新发展,将初中生的地理教学作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
提升教学效率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还需要学生的配合,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和教师都是活动者。因此,教师需要发挥学生在其中的作用,不能单独地采取教师讲解法、学生吸收法的固定模式进行学习。根据本文提到的五个步骤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全程参与,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开展积极有针对性的教学。通过学生与教师的全程参与,共同提升初中地理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篇10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本当中有如下描述:第七章第一节俄罗斯: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第十章极地地区:南极海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风库”。对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类似的描述和数字性的辅助说明,并不能使其形成深刻印象和思维能力。
一、空间思维――自然景观图
第七章第一节俄罗斯: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第十章极地地区:南极海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风库”。不管是西伯利亚还是南极,对于初中生学习地理来说都是陌生的,通过景观图对比建立对地理环境的认知,帮助学生建立由陌生的地理环境到形象的景观图片的联系,就关系到景观图的巧用。
例如图1,俄罗斯“冬季漫长而寒冷”,学生是没有这个概念的。生动的图片配上科学幽默的解释,那么就不难理解了。比如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冬天,如果去户外伐木,用普通的斧子去砍树,可能树没有什么损伤,但是斧子变成了锯齿。再像南极地区的“风库”,这里终年狂风怒吼,顺着地面横扫,可以把几百斤重的大石头吹得满地滚。假如你把一条生锈的铁链放在风口里,不到两天,它就会被烈风挟带的冰屑吹得铮亮,象崭新的一样。”实践证明,通过这样的景观图及景观描述确实能使学生对南极气候产生深刻的印象。
从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学生对事物的认知经历了由景观判读型配对特征描述的过程,即通过从感性理性一一感性的深华,使认知得以强化,并能最终对景观的特征形成共识。对景观和空间形成联系。
二、综合思维――人类活动的景观图
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特征之一,以景观图作为学生兴趣的出发点,是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培养综合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八年级上册第二章讲到我国自然环境的时候,课本当中有许多精彩的自然图片和人类活动图片。
如图2是通过人类活动的图片反映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的。左上的新疆的干旱多风沙和西南的多雨在建筑上形成明显的差异:西北内陆地区光照强烈、降水稀少、温差大、风沙多,故而形成了屋顶平、墙体厚、冬季保温、夏季防暑的“平顶土房”;南方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由于气温高、降水多、风力弱、湿度大,则形成了屋顶陡斜、四壁透风、房体高架、上下分层的干栏式“竹楼”、“木楼”等民居类型。黄土高原的少雨少径流和江南的水乡形成同样的差异。如果选取相同季节不同地点的景观图片作为引入教学,既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也可前因后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关问题的分析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目标都是通过自然景观和地理环境的相关性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例如讲到我国的“东西干湿差异”的时候,可以通过第36页的自然环境进行比较,也可以通过37页的人类活动进行比较。教师还可以通过自身的经历的考察见闻进行深化。形成综合思维的关键是:景观图对比――地理要素差异分析――地理思维能力培养。
总的来说,初中生的学习是正在由形象思维能力向逻辑思维能力转化的阶段,如何通过正确积极有效的方式,使得其既能发挥天性,又能形成良好有序的思维能力,地理教学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但是景观图的运用应注意一下几个问题:景观图片不能滥用,要选择与所授课内容相符的图片。一幅生动和切合教材内容的图片会使教学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会喜闻乐见;但如果与所学内容相脱节,就会使学生不能真正领悟知识的内涵,只是停留于肤浅的欣赏而已;景观图也不要太多,以免“喧宾夺主”,影响教学进度。还要注意选择切合学生思维方式和特点景观。
篇11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2.041
一、研究背景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近年来,国家对初中地理的教学要求逐步提高,教师的教学状况也得到相应的改变。但是,有些学校的教学现状并不显得十分乐观,他们的教学方式依然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初中生地理能力的要求。因此,研究如何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效率使学生的地理能力得到相应的增强就显得迫在眉睫。
二、初中地理教学现状
(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使学生充满好奇心,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很多初中学生并不了解地理,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不高,厌恶地理。这致使这些学生的地理成绩不够优异甚至跟不上平均水平,影响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领悟。
(二)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随着近年来新课标教育的推进,多数教师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要完成新课标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核心,围绕学生展开相应的教学,并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出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思维方式。但是,依然有很多教师没有找到正确的教育方式,他们的思想传统、陈旧,依然沿用曾经的传统方式授课,致使课堂的教学效率不高,影响了学生的成绩和发展。
(三)学生学习方法存在不足
众所周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优秀的学生应该具有正确的学习方式。在教育改革之后,很多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改变,找到了自己的正确的学习方式。但是,依然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缺陷。有些学生课上不认真听讲,在他们看来,书上的内容看懂记住就相当于学会了一切,可他们全然不知书本只不过的一种工具,上面的知识是不足够为学生培养出强大的地理思维能力的。也有一些学生课上听课了,课下却不完成作业,他们只注重课上的教师授课,不注意课下自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和领悟。
三、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恰当应用多媒体。恰当的多媒体教学可以深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实际上是一门生动形象的学科,图形在初中地理学习中占据着较大的比例,教师应该以此为出发点,恰当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前备课时,在网上找一些相关的图片美景或小视频等,像导游一样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对这些地方充满向往。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制作一些贴合所讲内容的动画,更形象生动地引出课堂所需要讲解的内容。
2.提倡学生互助合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另一个方法就是组织学生互助合作。团队合作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学生都具有争强好胜之心。如果我们可以恰当运用他们这一点,通过互助合作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尽力思考,不断探索,就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即将讲解“拉丁美洲”一课时,教师留作业让学生组成团队搜集相关于拉丁美洲的图片资料等,学生就会自己分工搜集不同方面的不同资料,激发他们对这个地区的学习兴趣。
3.适当应用游戏教学法。在初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因为种种原因课堂上犯困或者走思等,这时,教师如果可以适时地制作出一些相关的游戏,就可以使学生清醒并且聚精会神地完成游戏,也更有助于教师的讲课。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两组学生进行猜国家游戏,一队人说出相关的风俗习惯、城市、种族等等,另一对人进行国家的猜测。这样既使学生课堂清醒、认真听讲,也能加强学生已学知识的温习,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二)打造高效地理课堂
1.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如今的课堂,以学生为主,教师应该围绕学生展开相应的教学,这时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显得刻不容缓。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需要按步骤进行的,否则定会事半功倍。(1)充分了解学生。这就要求教师遵循学生的学习地理的规律,了解学生所做所想,认识到学生的疑惑和不足,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2)打造良好关系。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应该解答疑惑,了解学生所想,从自身出发,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2.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给爱学的学生打造出一个优良的学习空间,也可以带动不爱学习的学生一起学习。这既有利于好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加优异,也有利于较差的学生的学习成绩进步,极大地帮助了所有学生的学习进步,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3.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初中地理是一门较为灵活的学科,授课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而且不同的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不同,因此教师应该善于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1)直观的教学手段。地理的研究内容很多时候都是直观、可观测的,因此,很多时候教师应该采取直观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增加教学的丰富多彩性。(2)生动、活泼的教学法。生动活泼的教学法既可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是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深刻,提高教学效率。(3)注重新旧知识点结合。采用结合新旧知识点的方法,不但能够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点的理解,也可以增强学生对据知识点的温习和记忆。
(三)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
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还能够增强学生对学习这个科目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初中生尚处在成长发育的时期,他们并不是十分了解自己,不一定能够正确快速地找到恰当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深入地帮助不同的学生,研究他们的不同之处,帮不同的学生找到恰当的学习地理的方法。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总结经验、不断摸索,寻找更好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为国家培养出具有一定地理能力的优秀中学生。
篇12
初中地理;学习兴趣;培养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推进,对现在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教育部不仅提出了素质教育的重大调整,还规定了初中生在校时间和完成家庭作业的最大时长。这就不仅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打造高效课堂,而且要求各学科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有限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践行素质教育。地理学科也是如此,对初中地理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理老师经受着更大的考验。虽然如此,只要我们初中地理教师化压力为动力,努力钻研业务,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就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一、培养学生初中地理学习兴趣的意义
由于地理学科在中考中分数比例较小,长期以来被定义为“副科”,老师和学生都不能产生足够的重视。教师讲授囫囵吞枣,学生学习起来应付考试,都忽略了学习兴趣的培养,这就造成了学习效率不高。所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首先解决的就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地理学习兴趣能影响学生学习态度,学生学习的态度将会由“要我学”向“我要学”发生质的飞跃。由于学习态度发生转变,学习效率也会发生很大的提高,学习成绩提高后,学生的自信心就会提升,就会影响学生一生的成长。
二、培养学生初中地理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为培养学习兴趣奠定基础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教师所授学科的前提基础。地理教师诙谐的讲课语言、幽默的的风格和专业的专业学术水平都是影响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因素,有条不紊的有层次的安排课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得和收获,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的实行不同的奖励制度,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热情,在课堂上杜绝讽刺和谩骂。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动态,了解其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多积聚正能量,让学生爱上自己的课,爱学习地理。
(二)提高初中地理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知识应用于生活,所以老师做好充分的课堂准备资料,例如图片、图形、生活片段、音乐等辅的教学工具,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创造快乐的学习氛围。
(三)合理利用现代教学辅助设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学科一直未受到家长甚至学生的重视,当做一门只要结业及格就可以的学科,很少有学生觉得地理学科重要,对今后的自我可持续发展有用,学生自己对地理学科没有兴趣觉得缺乏趣味性,单调的课堂,无彩的地理课本内容,枯燥又不好罗列记忆,运用一些辅助教学设备至关重要,一是可以解决学生的审美疲劳,调动课堂气氛,二是可以制造问题,让学生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本堂课最终的解决方案,把部分主动权放给学生,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学习兴趣。
(四)传授地理知识学习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师者,传道解惑也”老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而是传授学生学习方法、处事的道理和主动学习。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拥有成就感和获得肯定感。传授一些记忆方法,例如联系记忆法、图形记忆法、口诀记忆法、对比法,谐音法等。教会学生在日常中生活中发现地理知识,联系课本内容,活学活用,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学会归纳贯穿和总结,逐步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
总之,兴趣是成功的先导,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都需要两者共同的努力,教师适当合理的运用辅助教学工作,把源于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应用于生活,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运用老师教的方法融会贯通。教师在原有教学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要不断的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不断的创造丰富的课堂效果,塑造良好自身的人格魅力,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动力,供给学生渴望知识的源泉,多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两者一起探究性的学习,减轻学生在学习地理上的负担,从根本上改变、改革。
作者:于静文 田钊 单位:淄博市桓台县邢家中学 淄博市桓台县城南学校
参考文献
[1]朱勇成.地理教学中如何假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12)
[2]杨发香.浅谈中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6)
[3]周敦宝.初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之初探[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10)
[4]余婷.浅谈在地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J].青年文学家.2010(15)
[5]祝海霞.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
[6]周宇.中学地理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见解[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04)
篇13
一、目前初中地理教学现状
1.1 学校重视不足
部分中学对地理课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教学设施滞后。随意挤压地理课时现象严重,有些学校连最起码的期中考试都被取消,或者干脆不开设这门功课。
1.2 师资力量薄弱
初中地理教师队伍构成中师范类地理专业毕业的教师所占比例非常小,普遍存在地理教师专业知识欠缺现象,对地理有关问题没有能认真研究,“照本宣科”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手段。另外,教师年龄结构老化,年轻教师偏少,教学精力严重不足,这种“先天不足”的师资队伍现状严重制约了当前初中地理教学质量。
1.3 学生地理学习态度不端正
大多数学生普遍认为初中地理就是门副科,只要靠死记硬背就可以取得好成绩,学习兴趣不高,更谈不上用心揣摩、仔细研究。
二、对初中地理课堂创新性教学的建议
2.1 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创新探究
在初中地理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的特点,积极改变传统地理教学的局限性,促进地理教学目标的实现,提升初中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现代初中地理教学要很好的将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相互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将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互补长短,促进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地理教学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关系,要考虑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时机,如在讲预习或者复习课程时,可利用多媒体的大容量特点提高教学效率,但也要注意穿插传统教学手段,如中间的停顿,辅助解释,让学生把要点记下来,或者事先把需要学生做笔记的知道打印出来,课后发给每一个学生等等,这样做就更能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提高初中生学习学习的效率。
2.2 变重教材知识传授为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它是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相应的能力,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在教师教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教材知识的学习是必要的,但切忌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而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去学习知识,在联系现实生活的实际中,通过应用知识来形成能力。如在“利用经纬网定位”的教学中,由于该知识点比较抽象,可以首先引导学生了解:地球表面并不真正存在经线和纬线,而是为了准确定位某一点的位置,而使用了经纬网。在经纬网确定位置的图中,是“横纬纵经”,同时指出一些具体的位置,如北京的位置是116°E,40°N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的位置是:103. 4°E,31°N ,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经纬网的理解,形成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2.3 带着问题思考,引领学生积极主动走向生活
地理新课标将学科教学的内容与学生身边的地理常识联系起来,也就相应地要求教师要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日常生活,从生活中去验证课本上的知识。
2.4 举行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就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这也是地理教学的一种有益补充。在讲解“等高线地形图”中,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分组讨论、制作等高线地形图模型。这样就可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思维过程中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能力。
2.5 开展创新教育系列活动
课外开展创新教育系列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能加强与各学科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可开展主题演讲赛,如“地球的未来”、“假如我登上了火星”、“假如地球上没有海洋”等;可举办地理科技报告会,如“我所见到的南极”、“北极科考见闻”、“雅鲁藏布大峡谷探险”等;可开展地理学具小制作比赛;可举办地理学创新思维小论文比赛;还可举行形式多样的参观、调查、访问、夏令营等等。
2.6 改革地理考试评价体系
现行的考试制度,某种程度上束缚着创新意识的培养, 我想不管考试形式如何, 都要有利于激励学生创新, 比如, 能否在现有的单纯静态理论笔试的基础上,增加动态的口试和地理实践操作技能的考试,还可增设地理创新能力的附加分,以奖励在各项活动或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同学。
2.7 理性认知地理教学的目的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要想提高和创新地理教学,首先自己要对地理教学的目的有清醒的认知,如何在新课程中,将地理的知识和生活的实践相互结合,让初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处处感到地理学科所散发和具有的独特魅力,以提高地理学习的兴趣,笔者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去入手:一是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独特的音像、 视频等优势;二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结合实际生活,以学生关心的话题,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丰富多彩性,唤起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求知欲,达到学生能够有效的参与教学,能够独立进行自主思考,能够形成自我的逻辑判断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最终教学目的。
总结
初中地理教学创新的探讨是个发展性的话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学技术的进步,还会涌现出这样、那样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掌撑地理知识、开心学习、学的轻松、学得快乐。在“玩中学”、“做中学”、“思中学”,这才是初中地理教学所要讨论的实质话题。
参考文献:
[1] 李彦兵.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智能的培养[J].学园.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