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九年级教案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九年级教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九年级教案

篇1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教学重点】 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速度公式的物理意义

【学法提示】 由生活事例得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 方法:取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取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

【导学过程】

一、 预习导学 利用10分钟通读教材填写下列问题。

(一) 速度

1速度的物理意义:

2速度的定义:

3速度的单位:

4计算公式:

(二)匀速直线运动

1、 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2、 叫匀速直线运动。

3、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 。

二、问题精讲

1、 由图1甲、乙两图表示游泳运动员比赛时情景总结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其中图甲表示某一时刻的情景,图乙表示在终点时的情景,则图甲表示 ,图乙表示 .

假如运动员运动的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时,物理学中用_________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2、根据教材31页的例题演示,总结解题规范化要求

三、练习反馈

(1)体育考试中,甲、乙两个同学跑1000米所用的时间分别是3分30秒和3分50秒,则 ( )

A 甲同学的速度大 B 乙同学的速度大

C 甲、乙两个同学的速度相同 D 无法比较谁的速度大

(2)两个做匀速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长; B 通过路程长的物体,所用的时间一定长;

C 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短的物体速度大;

D 在相等的时间内两个物体所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3)水中游的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跑得最快的猎豹,每秒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下列正确的是( )

A.猎豹最大 B.旗鱼最大 C.褐海燕最大 D.三者一样大

(4)向月球发射激光,经2.7s后接收到月球表面反射回来的激光,则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为(激光在空间传播速度C=3×105km/s)( )

A 8.1×105km B 4.05×105km C 3×108km D 3×105km

(5)试判断下列哪一个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

A 正在起动的汽车 B 在平直的轨道匀速行驶的列车

C 被抛出去的石块 D 从高处自由落下的石块

(6)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45m路程用了30s时间,那么它前15s内的速度为 ( )

A 0.5m/s B 1.5m/s C 2m/s D 3m/s

(7)一队伍长50米,行进速度2.5m/s,过一座100m的涵洞,队伍全部穿过涵洞需要 ( )

A 60s B 40s C 50s D 80s

(8)一架飞机作匀速直线运动,在5秒内飞行了1000米,求它的速度是多少米/秒?合多少千米/小时?

(9)小华的家到学校的距离是3.6千米,他骑自行车去上学所用的时间是12分钟,小华骑自行车去上学的速度为多少米/秒?合多少千米/时?

四、联想变通

(1)公共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用固定于路边照相机连续两次拍照的时间间隔为2秒,车长为10米,如图2所示.由此可知,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米/秒.

(2) 甲乙两辆汽车在平值得公路上行使,为了反映两辆车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某人拍摄了议长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3所示.已知每隔2秒曝光一次,两车的运动有什么不同?

【反思总结】

反思: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反思本节课涉及到的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的优缺点:

总结:(1)本节内容涉及到的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2)本节内容的知识点:

【作业超市】必做题:完成课本后面练习和《课程练习》。

看了九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快慢教案的人还看:

1.九年级物理电动机教案

2.初三物理电动机教案

3.人教版初三物理电动机教案

篇2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都固定这一事实.

(二)能力训练点

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这一事实.

2.难点:学生很难想到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事实,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如图6-1,长5米的梯子架在高为3米的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米?

2.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CAB为30°靠在墙上,则A、B间的距离为多少?

3.若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40°架在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

4.若长5米的梯子靠在墙上,使A、B间距为2米,则倾斜角∠CAB为多少度?

前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回忆,并使学生意识到,本章要用到这些知识.但后两个问题的设计却使学生感到疑惑,这对初三年级这些好奇、好胜的学生来说,起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使学生对本章所要学习的内容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些问题单靠勾股定理或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是不能解决的,解决这类问题,关键在于找到一种新方法,求出一条边或一个未知锐角,只要做到这一点,有关直角三角形的其他未知边角就可用学过的知识全部求出来.

通过四个例子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请每一位同学拿出自己的三角板,分别测量并计算30°、45°、6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学生很快便会回答结果:无论三角尺大小如何,其比值是一个固定的值.程度较好的学生还会想到,以后在这些特殊直角三角形中,只要知道其中一边长,就可求出其他未知边的长.

2.请同学画一个含40°角的直角三角形,并测量、计算4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学生又高兴地发现,不论三角形大小如何,所求的比值是固定的.大部分学生可能会想到,当锐角取其他固定值时,其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吗?

这样做,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对本节课要研究的知识有了整体感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大胆地探索新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通过动手实验,学生会猜想到“无论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为何值,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总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怎样证明这个命题呢?学生这时的思维很活跃.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能解决它.因此教师此时应让学生展开讨论,独立完成.

2.学生经过研究,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若不能解决,教师可适当引导:

若一组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相等,可以把其

顶点A1,A2,A3重合在一起,记作A,并使直角边AC1,AC2,AC3……落在同一条直线上,则斜边AB1,AB2,AB3……落在另一条直线上.这样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引导学生独立证明:易知,B1C1∥B2C2∥B3C3……,AB1C1∽AB2C2∽AB3C3∽……,

形中,∠A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

通过引导,使学生自己独立掌握了重点,达到知识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能力,进行了德育渗透.

而前面导课中动手实验的设计,实际上为突破难点而设计.这一设计同时起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练习题为 作了孕伏同时使学生知道任意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能求出来.

(四)总结与扩展

1.引导学生作知识总结:本节课在复习勾股定理及含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基础上,通过动手实验、证明,我们发现,只要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

教师可适当补充:本节课经过同学们自己动手实验,大胆猜测和积极思考,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结论,相信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有所提高,希望大家发扬这种创新精神,变被动学知识为主动发现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2.扩展:当锐角为30°时,它的对边与斜边比值我们知道.今天我们又发现,锐角任意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如果知道这个比值,已知一边求其他未知边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看来这个比值很重要,下节课我们就着重研究这个“比值”,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提前预习一下.通过这种扩展,不仅对正、余弦概念有了初步印象,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四、布置作业

本节课内容较少,而且是为正、余弦概念打基础的,因此课后应要求学生预习正余弦概念.

五、板书设计

2020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教案:函数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函数的概念,能从简单的实际事例中,抽象出函数关系,列出函数解析式;

2、使学生分清常量与变量,并能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会求函数值,并体会自变量与函数值间的对应关系.

4、使学生掌握解析式为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简单的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求法.

5、通过函数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是有规律地运动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了解函数的意义,会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及求函数值.

教学难点:函数概念的抽象性.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讲了函数的概念:一般地,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生活中有很多实例反映了函数关系,你能举出一个,并指出式中的自变量与函数吗?

1、学校计划组织一次春游,学生每人交30元,求总金额y(元)与学生数n(个)的关系.

2、为迎接新年,班委会计划购买100元的小礼物送给同学,求所能购买的总数n(个)与单价(a)元的关系.

解:1、y=30n

y是函数,n是自变量

2、,n是函数,a是自变量.

(二)讲授新课

刚才所举例子中的函数,都是利用数学式子即解析式表示的.这种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时,要考虑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解析式有意义.如第一题中的学生数n必须是正整数.

例1、求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1)

(2)

(3)

(4)

(5)

(6)

分析:在(1)、(2)中,x取任意实数, 与 都有意义.

(3)小题的 是一个分式,分式成立的条件是分母不为0.这道题的分母是 ,因此要求 .

同理(4)小题的 也是分式,分式成立的条件是分母不为0,这道题的分母是 ,因此要求 且 .

第(5)小题, 是二次根式,二次根式成立的条件是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的被开方数是 .

同理,第(6)小题 也是二次根式, 是被开方数,

.

解:(1)全体实数

(2)全体实数

(3)

(4) 且

(5)

(6)

小结:从上面的例题中可以看出函数的解析式是整数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函数的解析式是分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分母不为零;函数的解析式是二次根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

注意:有些同学没有真正理解解析式是分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分母不为零,片面地认为,凡是分母,只要即可.教师可将解题步骤设计得细致一些.先提问本题的分母是什么?然后再要求分式的分母不为零.求出使函数成立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二次根式的问题也与次类似.

但象第(4)小题,有些同学会犯这样的错误,将答案写成 或.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方程的两根用“或者”联接,在这里就直接拿过来用.限于初中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可联系日常生活讲清“且”与“或”.说明这里 与是并且的关系.即2与-1这两个值x都不能取.

例2、自行车保管站在某个星期日保管的自行车共有3500辆次,其中变速车保管费是每辆一次0.5元,一般车保管费是每次一辆0.3元.

(1)若设一般车停放的辆次数为x,总的保管费收入为y元,试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2)若估计前来停放的3500辆次自行车中,变速车的辆次不小于25%,但不大于40%,试求该保管站这个星期日收入保管费总数的范围.

解:(1)

(x是正整数,

(2)若变速车的辆次不小于25%,但不大于40%,

收入在1225元至1330元之间

总结:对于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应使得实际问题有意义.这样,就要求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于函数 ,当自变量 时,相应的函数y的值是 .60叫做这个函数当 时的函数值.

例3、求下列函数当 时的函数值:

(1)

(2)

(3)

(4)

解:1)当 时,

(2)当 时,

(3)当 时,

(4)当 时,

注:本例既锻炼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创设了情境,让学生体会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确定的值与之对应.以此加深对函数的理解.

(二)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地研究了有关函数的概念.在研究函数关系时首先要考虑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因此,要求大家能掌握解析式含有一个自变量的简单的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求法,并能求出其相应的函数值.另外,对于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直接开平方法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提出问题,列出缺一次项的一元二次方程ax2+c=0,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出这个方程,然后知识迁移到解a(ex+f)2+c=0型的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

运用开平方法解形如(x+m)2=n(n≥0)的方程,领会降次——转化的数学思想.

难点

通过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x2=n的方程,将知识迁移到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x+m)2=n(n≥0)的方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各题.

问题1:填空

(1)x2-8x+________=(x-________)2;(2)9x2+12x+________=(3x+________)2;(3)x2+px+________=(x+________)2.

解: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得:(1)16 4;(2)4 2;(3)(p2)2 p2.

问题2:目前我们都学过哪些方程?二元怎样转化成一元?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不同?二次如何转化成一次?怎样降次?以前学过哪些降次的方法?

二、探索新知

上面我们已经讲了x2=9,根据平方根的意义,直接开平方得x=±3,如果x换元为2t+1,即(2t+1)2=9,能否也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求解呢?

(学生分组讨论)

老师点评:回答是肯定的,把2t+1变为上面的x,那么2t+1=±3

即2t+1=3,2t+1=-3

方程的两根为t1=1,t2=-2

例1 解方程:(1)x2+4x+4=1 (2)x2+6x+9=2

分析:(1)x2+4x+4是一个完全平方公式,那么原方程就转化为(x+2)2=1.

(2)由已知,得:(x+3)2=2

直接开平方,得:x+3=±2

即x+3=2,x+3=-2

所以,方程的两根x1=-3+2,x2=-3-2

解:略.

例2 市政府计划2年内将人均住房面积由现在的10 m2提高到14.4 m2,求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长率.

分析:设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长率为x,一年后人均住房面积就应该是10+10x=10(1+x);二年后人均住房面积就应该是10(1+x)+10(1+x)x=10(1+x)2

解:设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长率为x,

则:10(1+x)2=14.4

(1+x)2=1.44

直接开平方,得1+x=±1.2

即1+x=1.2,1+x=-1.2

所以,方程的两根是x1=0.2=20%,x2=-2.2

因为每年人均住房面积的增长率应为正的,因此,x2=-2.2应舍去.

所以,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长率应为20%.

(学生小结)老师引导提问:解一元二次方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共同特点: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我们把这种思想称为“降次转化思想”.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6页 练习.

四、课堂小结

篇3

1.语言知识目标: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ancient, remain, notice, produce, pleasant, pie, by accident, according to, fall into, throw,达到四会;掌握并熟练运用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

2.语言技能目标:读懂并准确理解关于发明的文章;学会用被动语态描述某物发明的过程。

3.学习策略:掌握速读和细读的阅读技巧及记叙文的要素。

4.文化意识:了解世界上各种发明的由来,学会做传承文化的使者。

5.情感态度:通过学习中国古明的文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通过阅读文章,准确把握文意,提炼出撰写关于发明的记叙文的要素。

难点:根据范文,学会使用被动语态仿写关于发明的短文。

【教学方法及手段】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多媒体,自制收纳盒,飞盘,MP3,矿泉水

【教学步骤】

Step I Leading-in (3 minutes)

Greet to the class.

T: Hi, boys and girls! First let me introduce myself. I come from No.6 Middle School. My name is Du Hongmei. You can call me Miss Du. So nice to meet you, everyone!

Ss: Nice to meet you, Miss Du!

T: Who put the paper notes here? It’s really in a mess.

(Teacher collects the paper notes in the box. Then show the box to the class.)

T: What is it?

Ss: It’s a paper box.

T: What’s it used for?

Ss: It’s used for putting small things/ holding...

T: Why did we invent it?

Ss: To collect things easier and make our room much tidier.

T: We have lots of inven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 in daily life.

T: When we listen to English, what do we use? (a TV? a computer? a mobile phone or a tape recorder?)

Ss: A tape recorder.

T: But when you listen to English, can you take a recorder everywhere?

Ss: No, we can’t.

T: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what people invented? Can you guess?

Ss: MP3.

(Teacher takes out an MP3 and shows it to the class.)

T: What is it? What’s it used for?

Ss: ...

T: Yes, it’s used for listening to English or music any time and anywhere without disturbing others.

T: As we know, inventions like MP3 are changing our world all the time; they can make our life more convenient and more comfortable. Today we are going to talk about the inventions around us. We are going to learn Unit 9 When was it invented? Section B 3a~4b.

Step II Presentation (10 minutes)

T: Next, we are going to learn some words about the invention of tea. Read the following stories carefully, try to guess the meaning of the red words.

(Show the stories on the screen and get the students to guess.)

(Teacher explains the usages of the new words.)

Story One

Long time ago, a shepherd(牧羊人)noticed his sheep became more active after eating some red fruit from a bush. He boiled some and it produced a pleasant smell, so coffe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drinks was invented.

(Teacher explains the usages of the new words and give examples.)

Story Two

The Cowherd and the Weaver is a famous Chinese ancient legend. Now a new movie is made according to the story, lots of people go to see it in the theatre.

Story Three

Once a boy fell into a big vat(缸)full of water. The other kids ran help. Only Sima Guang remained there. He picked up a big stone and threw it at the vat. The vat was broken and the boy was saved.

Read the new words after the teacher together. Then students read them together once.

Say out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meanings. One reads twice.

Step III Reading (20 minutes)

T: I’m thirsty now, what should I do?

Ss: You should drink some water.

(Show a bottle of water.)

T: Water is one kind of beverage. Beverage means drink. Read after me.

T: Next we are going to talk about another beverage, tea. Do you know how tea was invented?

Ss: ...

T: Please open your books and turn to Page 72. Read the article quickly and find out who invented tea.

(Students read the article and answer.)

T: Read silently and carefully and discu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n groups of 4.

(Get each group to answer one question.)

T: Let’s read the article aloud together.

T: Well, next let’s read one paragraph after one and analyze the article. Please look at the screen.

Paragraph One

Did you know that tea, the most popular drink in the world (after water), ... invented...?

T: The first paragraph tells us what was invented. It's the thing of invention.

Paragraph Two

Although tea wasn't brought to the Western world until 1610, this beverage was discovered over three thousand years before that. According to an ancient Chinese legend, the emperor Shen Nong discovered tea when he was boiling drinking water over an open fire.

(Teacher explains the word over in this paragraph. Let the students sum up the main points according to the red words.)

Ss: It tells us the time, the person and the place.

T: Yes, it tells us when it was invented, who it was invented by and where it was invented.

Paragraph Three

Some leaves from a nearby bush fell into the water and remained there for some time. The emperor noticed that the leaves in the water produced a pleasant smell. Later he decided to taste the hot mixture. It was quite delicious.

T: The third paragraph tells us the process of the invention. It tells us how tea was invented.

Paragraph Four

And in this way, one of the world’s favorite drinks was invented.

T: The last paragraph tells us how important tea is. It tells us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vention.

T: Next please discuss on how to write about an invention in groups of four and fill in the form on the study plan.

(Lead the students to sum up the main points and write on the blackboard.)

T: If there is time, place, person, cause, process and result in an article, we call it a narrative.

(Explain the six elements and narrative in Chinese.)

T: Look, it’s a flying disk. Read after me, flying disk. Who can play it? It’s an important invention because it can bring us a lot of fun. Read the article and try to find out the six elements of narrative. Discuss in pairs, fill in the chart using the question like:

―What was invented? ―Flying disk.

From pie plate to flying disk

The flying disk was invented by college students. The original flying disk was really a metal pie plate from a bakery in Bridgeport, Connecticut(布里奇波特,康涅狄格州). The students liked to eat the pie and then threw the pie plates each other. In the 1950s, a company began making plastic disk. Now there are flying disk clubs, a flying disk magazine, and even a national flying disk festival each September.

(Get several pairs to act out their conversations. Show the correct chart on the blackboard.)

Step IV Writing task (5 minutes)

T: We have learnt two articles about invention. I think you have known how to talk or write about an invention. If you are a magazine reporter, you want to introduce an invention. You can choose either of them to write about. Write it on your papers.

(Students: Write their compositions on the paper. Teacher goes around giving help if necessary.)

Step V Comments (5 minutes)

T: Do you know how to check a composition? Let me give you some advice on it.

(Teacher shows the ways to check a composition on the screen and make two or three examples.)

Step VI Summary & Homework (2 minutes)

T: What have we learnt in class?

Ss: ...

T: Which country did Shen Nong come from?

Ss: China.

T: Tea was invented by Chinese. But tea is drunk by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What do you think of it? Don’t think that Chinese people are great and wise?

篇4

2、知道分子和原子的基本特征。

3、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4、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5、能举例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可结合成新的分子。

学情分析

学生在自然及物理学科中已经学习了物质的三态变化及热胀冷缩等知识,在化学前两个单元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等。学生对简单的物质变化和性质有了判别能力,并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分子、原子是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观粒子,肉眼看不到,非常抽象,学生因缺乏微观想象力而感到难以理解。

重点难点

(1)重点:分子、原子概念的建立。

(2)难点: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宏观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景引入,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教师先在手上涂一点风油精(或清凉油),在教室内走一圈。

听到学生小声议论:老师擦了风油精。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闻到的。

师:我们为什么能闻到风油精的气味呢?

物质是由分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用肉眼看不见,用手摸不着,但这些粒子是真实存在的。

活动2【活动】观察:分子、原子图片

观察课本49页图3-2、图3-3,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硅原子图片,感受分子的真实存在。

活动3【活动】阅读体会

资料一: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kg。

资料二:1滴水中约有1670000000000000000000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1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

【学生体会】分子质量很小,体积也很小。

活动4【活动】学生实验:品红扩散

分别向盛有等量热水和冷水的两个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现象。

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问题1】烧杯中的品红逐渐扩散,水变红,说明微观粒子(如分子)有什么特征?

【问题2】热水中的品红扩散更快,又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微观粒子(如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活动5【活动】探究实验:分子运动现象

1.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2.从烧杯A中取出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观察现象。

【问题1】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说明了什么?

【问题2】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这个实验为分子的哪个基本特征提供了证据?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总结。

活动6【活动】趣味实验

【演示实验】水和酒精混合:取一个酸式滴定管,向其中注入约半管的水,再缓缓注入无水酒精至接近注满,用记号笔或橡皮筋标记。用手指堵住管口,上下颠倒几次。观察现象。

【问题1】这个实验说明分子具有什么特征?

【学生实验】用注射器压缩等体积的水和空气。

【问题2】这个实验又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分子间有间隔,不同状态的物质,分子间间隔不同。

活动7【练习】当堂演练

1、吸烟有害健康,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的质量很小

2、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的原因是(

A.水分子运动加快了

B.水分子间隔变大了

C.水分子体积增大了

D.水分子数目增多了

3、下列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A.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

B.宏观上看静置状态的物质,从微上看则是永恒运动的

C.分子虽小,但也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D.夏天雨过天晴,路面上的水渍很快变干,这时水变成了其他物质

活动8【活动】归纳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物质是由

构成的。

2、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有:

篇5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上承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定量研究的真正体现和具体应用,也是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并为后面有关含杂等计算做好准备,故学好本节内容知识极为重要。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已有基础,结合教材和课标,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①初步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②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和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具体题目的计算,培养学生进行化学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②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2)难点:物质之间量的关系。

三、教法分析

好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学习,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可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因此,选择好的教法是我们教师所不懈追求的目标。本节课采用的教法是: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让学生在对例题进行自我解答,经过讨论、对比、辨析、交流和总结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取了新知并掌握了新的技能,并且利用多媒体展示出具体的情景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用学生竞赛的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既符合了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还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

四、学法指导分析

教学矛盾主要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教会学生如何学是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本节课应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讨论、比较、分析、表达、交流、反思等,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这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五、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正确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第二课时:反馈练习,熟练掌握,并能达到综合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目的。

第一课时

六、教学实施

1、情境激趣,温故知新

(利用多媒体显示“世界首列氢能源有轨电车在南车四方下线”新闻视频):氢气是未来汽车的理想燃料。2Kg的氢气就能供一辆功率为50KW的汽车跑大约200Km。水是生命之源,找到合适的催化剂,即可利用光能将水分解制取氢气。氢燃料汽车在行驶时时会发生什么反应,请写出化学方程式,并说出该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

(说明:在能源紧缺的今天,用可能出现在我们国身边的的真实情境进行教学,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还能对课题一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

2、设疑解惑,引入新课

(师):思考;要使2Kg氢气完全燃烧,会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为多少?

(生):思考、讨论、交流、表达。

[引导回忆]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为例)

1、质: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2、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生成2个水分子;每4份质量的氢气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每一化学方程式都能体现物质间的质量关系,例如:

2H2

+

O2

2H2O

2×2

32

2×18

质量比

4

32

36

如果

2g

8g

在该反应中,反应物氢气、氧气与生成物水的质量关系是一定的,即它们的

质量比

不变。也就是说,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质量比是成

正比例

关系。因此,只要知道

一种

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我们就可以求出

其他

未知物的质量。

这种解题方法称为“比例法”。

(说明:根据情境素材提出相关问题,能使学生体验到知识与技能的实用性,同时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且利用上面化学方程式信息过渡到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顺理成章,学生易于接受,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动探究能力。)

3、阅读比较,自主探究

(师):如何完整地表达你的解题过程?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00例题1和例题2,通过仔细阅读例1,找出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解题步骤及格式。

(生):分组讨论,进行交流,并总结解题步骤及格式。

[总结步骤]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

一、设未知量

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比和已知量、未知量

四、列出比例式

五、解比例式

六、简明地写出答语

(师):你清楚了解题步骤和要求,是否就能将题目解答正确呢?在书写步骤之前应将重点放在什么地方?如何做到?

(生):讨论、回答。

(说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学习获取知识会比教师的说教式的教学更加深刻和牢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得更加全面。)

4、(1)小试牛刀

师生共同完成

(师):(多媒体显示)

习题1:加热分解15.8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解:设加热分解15.8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

K2MnO4+MnO2+O2

316

32

15.8g

x

316/15.8g=32/x

x=1.6g

答:加热分解15.8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1.6g氧气。

(2)考考你的眼力

习题2、12.4g红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五氧化二磷多少克?

解:设可生成x克五氧化二磷

4P

+

5O2点燃

2P2O5

31

142

12.4

x

31

12.4

12.4

=

=

142

x

x

x=

142×12.4

31

x=

56.8

答:可生成五氧化二磷56.8

g

(生):小组竞赛:看谁找得错误多、快、准,更正的快。

(说明:用竞赛形式改正错误之处,可加强学生对解题过程规范性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增加学习乐趣。)

5、检测反馈,加强应用。

1.电解36

g水,可以得到多少氧气?

2.多少克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能得到44

g二氧化碳?

(说明: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使学生学以致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拓展创新,巩固新知(多媒体显示练习)

煅烧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100t,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吨?生石灰多少吨?

7、教师寄语

有一种记忆叫感动,有一种付出叫成功,有一种辉煌叫震撼!

努力吧!向心中的目标冲刺,为自己喝彩!成功一定会与你们同行!

七、板书设计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步骤:一设、二写、三找、四列、五解、六答

2.

【三个要领】(1)步骤要完整

(2)格式要规范

(3)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

(1)准确书写化学式

(2)准确计算物质质量比;

篇6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学情分析

我校是大部分排位生的初级中学,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但本届初三学生的行为规范比较好,大部分有学习动力,如果在教学中注重方法和思维的引导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化学学习会有很大帮助,因此,本节课计划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错误事例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总结和归纳,掌握化学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能够根据试题情景,正确判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并主动从化学方程式中寻找有关物质的质量关系。

②初步学会用规范的格式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质量关系(不涉及过量计算),并进行有关数学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初步感受化学定量研究的基础是化学变化中存在“质”的变化和“量”的变化,而化学方程式中包含了“质”和“量”的变化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在寻找化学反应中各物质间质量比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化学反应中,“量”的变化是由于“质”的变化引起的,而“质”的变化又始终是在“量”的守恒中进行的。体会“变”与“不变”的矛盾和统一,增进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进一步丰富物质的变化观。

②通过学习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认识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关系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初步树立珍惜资源、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利用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步骤和格式。

2、难点:帮助学生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化学反应,促进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10月1日,搭载我国探月卫星嫦娥二号的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成功。

1.请写出“氢燃料”中,氢气作为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说出该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引导学生回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过渡】本节课我们就要学习如何利用量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创设情境】完全燃烧100千克的液氢需要多少千克的液氧?

【点拨、提问】

*解题的关键是要知道100kg氢气需要多少千克的氧气?

*怎样找到氢气和氧气之间的量的关系呢?(引导学生可以从方程式中找中找关系)

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方程式所提供的意义。

关注黑板上书写的化学方程式“量”方面的涵义,思考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表示的质量关系。

巩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

用具体的情景提出问题,让学生体验到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实用性。

*为什么从化学方程式中能够找到两者量的关系?

【提示】通过以上环节我们知道:

1、计算的依据是化学方程式中的各物质的质量关系,2、只要知道一个已知量,就可根据有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列出比例来求出未知量。这一比例关系,就是我们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

【提问】

那么,作为一道化学计算,要有一定的解题步骤(格式),刚才的问题,如何完整地表达解题过程呢?

【教师板书】

完整的解题格式。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自己讲出化学计算题中的设答的量纲与物理、化学学科的区别。

【练习】工业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得到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CO2),如果要制取5.6t

CaO,需要煅烧CaCO3的质量是多少?

生成CO2的质量是多少?

【PPT展示】

展示部分学生练习。

展示一些学生错误的示例,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并进行纠正。

【总结】引导学生自我总结

三要领①步骤要完整三关键:①准确写方程式

②格式要规范

②方程式要配平

③得数要准确

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板书】

1、“设”--设未知量(未知数后不加单位);

2、“写”--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完整、准确,指出若不配平,直接影响计算结果);

3、“找”—找出已知量、未知量的数量关系;

4、“列”--列出比例式,并求解;

【反馈练习】课本103页第3题。

【课堂总结】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可以从量的方面研究物质的变化。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通过这些计算,可以加强生产的计划性,并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资源。

在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所用原料很多是不纯的,在进行计算时应考虑到杂质问题,这将在第八单元学习。

回忆,并回答

思考、并根据提示计算回答

【阅读与书写】

学生写出例题的解题过程

【汇报】展示学生的完整的书写格式,并进行评价、指正。

【观看】

学生练习

观看

讨论、回答

自己归纳出化学方程式计算

的一般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

1、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书写正确、配好平;

2、已知量和未知量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要准确;

3、列比例式和求解要正确。

每一个问题的讲解都强调已知量是什么,待求的量是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有这种关系,

使学生加深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明确知道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实际就是根据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进行的。

由学生自己做的目的是:在清楚解题思路的基础上,通过自学的方式规范根据化学方

程式进行计算的格式。

巩固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思路和表达格式

通过组织学生指错、纠错、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关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板书设计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表示反应物

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2表示反应物

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3表示反应物

生成物之间的微粒个数关系。

二.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

1、“设”--设未知量(未知数后不加单位);

2、“写”--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找”—找出已知量、未知量的数量关系;

4、“列”--列出比例式,并求解;

5

‘’答’’---简明写出答案。

课后作业

课本103页第1题,第2题。

教学反思

1.对教学目标达成的思考

教学中对化学方程式意义的复习和利用问题情境设置的问题组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达成知识与技能的第一个目标,而且,在后续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化学方程式中“质”和“量”的关系有很深刻的印象,很熟练就能从化学方程式中找到计算的关系量。说明这种突出学科本质,教授学生学科学习方法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化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我们每位老师在以后的其它内容教学中也应该有这种意识。

同时,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对比方式,自主构建“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格式”知识结构,能很好地体现自主学习的观点,大部分学生在本节课学习中能通过这种方法掌握解题的步骤与格式,达成教学目标。但由于时间的限制,本节课中没有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关系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没有很好达成。

2.关于教学过程与教学方式的反思

(1)本节课开始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情景,可引发学习兴趣,同时,在例题和练习中对题目的有针对性选择(教学说明已介绍),既降低了新内容的难度,避开了学生最薄弱的计算能力的环节,又突出了学科的本质内容,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所以,我们在平常教学中应灵活地对教材内容整合、重组,这样能有效唤起学生学习热情。

(2)本节课虽然是技能课,但在教授“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的教学过程中不是把方法直接讲给学生听,而是采用问题组的形式帮助学生去逐步构建知识,这等同于“概念课中要帮助学生构建概念的形成过程”的观点一样重要,通过本节课的实践也证实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因此,以后我们在不同类型课的教学中,也应该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课堂生成性研究。

篇7

(一)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营养素与人体的健康关系。并能运用知识判断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错误做法。

2.能了解人体的基本组成元素及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3.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并能举例。

4.知道常见材料的类型,知道合成材料的性能和用途,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了解营养素和一些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2.通过科幻影片中的例子,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燃料的安全意识。

3.通过对生活中有机合成材料的分类和用途的分析,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体会化学是有用的,同时了解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化学发展中尚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更加关注生活、关注健康,热爱生命。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意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本次竞赛课的主题也是“转变教学方式”。所以我设计这节课的时候采用以实现该“转变”。情境问题式教学模式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四个“还给”。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把思维的权利还给了学生,把动手的权利还给了学生,把质疑的权利还给了学生。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火星的有关资料视频

回忆自己有关火星的常识

开门见山直接切入课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欲

情境1

生存篇

引入:影片中,科学家发现的泥土和地球上有什么不同?介绍国外的相关研究

观看影片及有关资料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问题1:宇航员们遇到了风暴,主人翁马克被遗落在了火星,一个人如何生存下去?

思考,交流

从问题的探究过中获得知识,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命的意识。

问题2:马克在太空居住舱里找到了什么食物?

问题3:人体需要哪些营养物质?哪些物质属于供能物质?

问题4:维生素缺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交流讨论,代表表述、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分组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

情境2

耕作篇

引入:有限的食物吃完了怎么办。

自己种植食物

问题5:你知道马克在找什么吗?

问题6:你知道哪些常见的化学肥料?

思考交流

设置情境层层递进的问题,从问题的探究过中获得知识。

情境3

燃料篇

引入:马克在种植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农作物生长需要大量的水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资料:马克利用火箭燃料制水的原理

问题7

:火箭燃料联氨的反应方程式?

问题8

:氢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氢能源的优点?

问题9

:马克发生意外,是因为忘了什么?

思考交流

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从问题的探究过中获得知识。

氢气的安全实验

演示实验能学生增进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情境4

装备篇

太空舱外活动,需要穿宇航服

资料:宇航服的构造

问题10:常见材料的类型?

问题11:羊毛、天然棉、合成纤维的简单鉴别方法?

思考、交流

结合具体实例,能学生增进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结束语:马克能顺利回到地球吗……

创设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课堂小结

篇8

主备人:

陈盛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及原理,能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通过对酸的化学性质的梳理,学习归纳方法;感悟对比、推理及联系实际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亲自动手实验,获得亲自参与探究的体验,增强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理解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及有关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教师: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些常见的酸,如:盐酸、硫酸。它们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盐酸、硫酸具有哪些相似的用途?

学生:金属除锈

教师:物质的用途主要由什么决定?

学生:物质的性质。

教师:酸能除锈说明酸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我们用实验来体验。

活动探究:用药匙取1个生锈的铁钉(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放入试管中,再倒入约2mL稀盐酸(或稀硫酸),观察现象。

学生: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黄。

教师:分析原因,指导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师:氧化铜能与酸发生化学反应吗?

活动探究:取氧化铜粉末(用药匙的柄把一端挑一点)于试管中,再倒入约2mL稀盐酸(或稀硫酸),观察现象。

学生:黑色粉末消失,溶液变蓝。

教师:分析原因。

学生: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

教师:小结——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

教师:观察铁锈与酸反应的试管中还有何现象。

学生:铁钉表面有气泡。

教师:引导分析原因。

探究活动:利用上述反应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时,能否将铁制品长时间浸在酸中?为什么?

学生:当长时间浸泡时,与铁锈反应剩余的酸就会与铁继续反应,造成铁制品的腐蚀。

教师:小结用酸除锈时的注意事项。

教师:联系生活,铁锅的使用。

探究活动:有四种金属分别是镁、铜、铁、锌,现把它们置于稀盐酸中,反应现象如图,请说出与A、B、C、D各代表的是哪种金属。

学生:描述反应现象,并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

教师:小结——酸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探究活动:稀盐酸、稀硫酸分别与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反应。

学生:描述现象。

教师:小结——酸能使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

教师:总结——酸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活动探究:慧眼识酸

篇9

1.认识溶液浓度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2.能进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并为后面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奠定理论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了解溶液与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了解化学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社会服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难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在相同体积的两杯水中分别加入一勺白糖和两勺白糖,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入】PPT展示【实验9-7】

在室温下,向三个烧杯中各加入20ml水,然后分别加入0.1g、0.5g、2g固体硫酸铜.

用玻璃棒搅拌,使硫酸铜全部溶解。

比较三种CuSO4溶液的颜色。在这三个烧杯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溶液浓稀的根据是什么?

【交流活动结果】

1.填表P42

2.三种溶液颜色由浅到深,浓度由小到大。颜色越深,浓度越大。

3.三种溶液所含溶剂质量相同,溶质质量不同,所以组成各不相同。

【总结】【过渡】

对有色溶液来说,可根据颜色的深浅来判断溶液的浓稀。但是,这种方法比较粗略(定性研究),不能准确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究竟含有多少溶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需要准确地知道溶液的浓稀程度,即溶液的浓度(定量研究)。

如使用农药时,就需准确知道一定量药液中所含农药的量。那如何定量的表示溶液的浓度呢?

【介绍】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很多,初中主要学习溶质的质量分数。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43内容,深入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列出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课件展示】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1.概念: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公式:

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100%

【练习】在上述活动探究中,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把计算结果填在上表的空栏中。

【过渡】根据以上所学,同学们练习配制两杯简单的溶液,并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比较。

【活动与探究】P43

实验【9-8】,并填表

【讨论与交流】交流实验结果,了解配制溶液的简单过程。

【延伸讨论】P43

讨论

: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思考】学生计算,并分析36%

错误在哪,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溶质的质量分数能准确地表示某溶液的组成,也能比较不同溶液浓度的大小,对生产、生活有很大的作用。

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课件展示】例题1、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150

kg的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计算,并请一位同学板演。注意书写规范!

【课件展示】例题2

化学实验室现有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要把50g上述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

【思考分析】理解稀释原理: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计算

【展示】展示计算过程,板演。

【小结】

【板书设计】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一、溶液的质量分数

1.概念: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2.公式:

溶质质量分数=

×100%

(变式:

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总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篇10

1、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性质及主要用途

2、了解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反应的条件,并能判断一些常见的酸、碱、盐之间能否反应。

3、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4、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途径,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及科

学探究能力。

5、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感受化学知识的广泛应用。

6、通过对侯德榜实际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每天都在补充的一种盐类物质食盐、碳酸氢钠用于干粉灭火器及发酵粉。待学习和深化的知识:归纳生活中常见盐的用途、碳酸盐的检验方法、应用性质和用途解决实际问题。已经具有的学科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本节课有待学习和深化的能力:强化应用探究的方法学习物质的用途、性质和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实验的观察、描述、分析和推理并得出结论的能力。

[教学思路]

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内容展开:物质的用途——物质的性质(盐与酸、碱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复分解反应及发生更反映的条件——巩固练习,从而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1、采用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从身边实例深入课堂,真正体、验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2、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采用设问讨论、投影正确操作、学生动手探究、及时交流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让学生通过几条常见反应的方程式总结归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本节课不一定要求学生知道得透彻,可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步完善。

4、通过针对性练习,巩固本节内容。

[教学重点]

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主要用途和性质;掌握CO32-的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

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能否反应。

[教学过程]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

情境

(第二课时)

上节我们介绍了食盐的相关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来了解身边一些常见的盐。

〈投影〉天安门前的华表、人民大会堂的柱子、豪华酒店的地面、胃药、侯氏制碱法资料等。

观看图片

思考讨论

得出结论

让学生感受外界的繁华,感受化学知识的用途之广,激发学生的民族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这些图片,同学们知道它们所用的主要材料都是什么吗?

2、这里说的纯碱是碱吗?

引出

内容

〈介绍〉

1.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谈们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碳酸钙还可用作补钙剂,如钙尔奇片的成分就是碳酸钙。

2.碳酸钠俗称纯碱,广泛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等的生产。

3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蒸馒头时可用它作发酵粉,医疗上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但不能治疗胃溃疡(易引起胃穿孔)。

[投影]组成、俗名和用途

听介绍,理解

可提出疑问

通过介绍碳酸盐的部分用途,消除学生看过图片后积虑在心头的疑问

提出

问题

物质性质决定用途,碳酸氢钠能治疗胃酸,原理是什么?为什么不能治疗胃溃疡?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一个图片,先来回忆实验室如何制取CO2气体

提出问题,

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碳酸氢钠会不会和盐酸反应

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探究的欲望。

回忆

知识

[投影]

盐酸腐蚀大理石地板的图片

〈提问〉

请同学们想一想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是什么?反应的原理是什么?

回忆二氧化碳的制法,写出化学方程式

通过实物实验的投影,使学生温顾而知新,让学生印象深刻。

分析

归纳

〈提问〉

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他们在组成上有什么特点?

组成上都有碳酸根,都属于碳酸盐

学生思考、交流

归纳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出

问题

〈提问〉

回到开始的问题,碳酸氢钠为什么能治疗胃酸?可能会生成什么?怎样验证生成物?

碳酸钠呢?能不能和盐酸反应?

学生思考、交流,

提出猜想

设计验证方法

回答了前面的问题

培养了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归纳

总结

归纳:盐+酸新盐+新酸

根据上面三个反应方程式,归纳总结CO32-的检验

总结: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盐酸,若有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则证明是碳酸盐

学生思考,分析

归纳总结

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11-2]:

指导学生析出化学方程式

归纳:盐+碱新盐+新碱

指出盐和碱都要为可溶物

观察实验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

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推断能力,训练有关方程式的书写

寻找

规律

[投影]

几条反应方程式,让学生判断其反应类型。再比较这节课中所出现的几个方程式,归纳这些方程式有那些共同特征?

找出各反应类型的不同点

寻找几个方程式共同点,尝试归纳总结

通过比较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学生记忆起来更深刻

归纳

概念

[归纳定义]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理解记忆

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提出问题

〈讨论〉

1.写出氯化钠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否也属于复分解反应?

2.投影这几条方程式,分析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特点?

讨论交流

举例回答

通过举例分析,加深对复分解反应的理解,并引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归纳

总结

〈讲解〉

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只有当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有沉淀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当然,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在这节课上是不完善的,随着以后的学习,我们会了解的更多。

听教师讲解

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归纳,同时激发学生继续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小结

1、盐的用途

2、盐与酸、碱的反应

3、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发生的条件

学生思考,回答相应问题

阅读

资料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4-75

相关内容

课外阅读

增加课外知识,进一步加深化学与生活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板书设计]

课题一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

——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一、用途

二、化学性质

1、与酸溶液反应

CaCO3+2HCl

=

CaCl2+CO2

+H2O

Na2CO3+2HCl

=

2NaCl+CO2

+H2O

NaHCO3+HCl

=

NaCl+CO2

+H2O

CO32-离子(碳酸盐)的检验

2、与碱溶液

Na2CO3+Ca(OH)2

=2NaOH+CaCO3

篇11

九年级的学生即将进入高中学习,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初中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两者衔接不好,学生在高中语文阅读学习中就会受到阻碍。因此,必须加强初中九年级学生的阅读训练,并间接提升其写作能力,为其中考增加筹码。

一、九年级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1.阅读资源匮乏

虽然大部分初中都设有图书室,但藏书并不多,且基本以练习册、教学资料为主,不仅陈旧,还不具备阅读价值,文学作品则更少。尤其是在比较偏远的农村地区,这种情况更加普遍,且农村学生受经济条件的影响,缺乏购买课外书籍的意识,也不具备购买文学作品的能力。因此,九年级的阅读教学处于困境中,学生阅读量有限,知识面比较窄,不利于其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升,从而阻碍其语文综合水平的提升。

2.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使其局限于教师的分析中,而领略不出文字背后的丰富内涵。例如,教学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师会将重心放在语言知识的讲解上,让学生死记硬背。“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中的“今”指的是抗日现状,表现了作者对一些抗战前途悲观论调的反驳,以及对中国人民抗战信心的鼓舞,教师会直接将此内涵陈述出来,而不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

3.阅读教案不注重实际

有的教师在设计阅读教案时比较注重形式化和艺术化,而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这样的教案虽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却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学生的思维仍然处于被限制状态,难以改善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比如,《孔乙己》的教案设计以其语言特点、文化影响等为重点,着重分析语言的艺术性和讽刺性,而不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象征意义和现实意义。即使教案再完美,学生也难以真正理解文章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其阅读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很难有所进步。

二、提高九年级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许多阅读材料比较枯燥,且篇幅较长,很多时候学生连读完材料的耐心都没有,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阅读兴趣。因此,在九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设置教学内容,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丰富阅读课堂。比如,在学习《威尼斯商人》前,教师可播放根据这篇课文改编的电影片断,激起学生的兴趣,再开始正式教学。而在教学过程中,则可以让学生现场模拟法庭,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情景模拟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初中九年级的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才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即将到来的高中生活。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利用文中的悬念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使其在阅读和写作方面都能进步。比如,《地下森林断想》中的“我景仰那些曾在黑暗中追寻光明的地下的种子”,教师就可以针对“种子”启发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想“种子”代表的具体含义。此外,在课堂上,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走出自己的思维局限,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提升学生对文字的分析能力。

篇12

2、班级目标

三、奖惩细则(任课教师指参与中考计分的语、数、英、理、化、体学科教师)

1、整体奖:①摘取2011年中考总分状元,奖任科教师人均100元。

②中考包揽全县前十名,奖任科教师人均100元。

③中考68人进入全县前100名,奖任科教师人均100元。

⑤正取一高人数达到145人,奖任科教师人均100元。

⑥中考总体量化分第一名,奖任课教师人均200元。

中考总体量化分第三名及以下全体取消整体奖。

2、班级奖:

①全县中考总分状元所在的班级,科任教师奖励50元,班主任奖励100元;

②全县前十名学生所在的班级,特优班达到5人,班主任奖励200元,任科教师人均奖励100元,每增加1人,所在班级班主任和任课教

师人均增加奖励50元。全县前二十名学生所在的班级,特优班达到10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人均奖励100元,每增加1人,所在班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人均增加奖励50元。全县前一百名学生所在的班级,特优班达到34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人均奖励100元,每增加1人,所在班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人均增加奖励50元。全县前二百名学生所在的班级,特优班达到45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人均奖励100元,每增加1人,所在班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人均增加奖励50元,不重复奖励。④班级量化总分居全县第一的班级,任科教师人均奖励100元,班主任另外奖励100元。

⑤中考完成25分及以上(或正取一高)目标,任科教师人均奖励300元,在目标基础上每减少1人,任科教师人均减少10元,减完为止。

⑥中考完成特优生和优秀生目标,任科教师分别人均奖励300元。在目标基础上分别每减少1人,任科教师分别人均减少10元,减完为止。

⑦完成县一高,职教中心入学人数的班级,班主任奖励100元,任科教师人均奖励50元。流失人数每增加一人,班主任和任科教师分别惩扣50元和30元,减完为止。

中考总体量化分第一名,以上六项按总额的计算;中考总体量化分第二名,以上六项按总额的50%计算,中考总体量化分第三名及以下全体取消班级奖。

3、学科奖:

①中考学科(语、数、英、物、化、体育)综合量化评分获全县第一名,同备课组教师每人奖励100元;整体获全县第二名,同备课组教师各惩50元。整体获全县第三名及以后,同备课组教师各惩100元。

4、特色奖:

①信息教师所带班级在统一考查中居全县第一名,工作中无纰漏,无安全事故发生,得平均奖;居全县第二名按初三人均奖的三分之一发放。居全县第三名及以下则扣100元。

②音美教师所辅导的特长生每正取

县一高1人(低于录取线1分的)奖100元。

③初三政、史及初二地、生单科合格率位居全县第一名,得初三教师(语、数、外、理、化、体育)平均奖。合格率位居全县第二名得初三教师平均奖的三分之二,合格率位居全县第三名及以下惩100元。5、吻合度奖。班级完成学校下达的特优生、优秀生指标数,且与班级制定的目标相吻合的科任教师人均奖励200元,与目标相差1人惩30元,扣完为止。

6、管理奖:学校领导小组对九年级教育教学负管理责任,成员中任九年级课的加奖九年级教师平均奖的10%,不任课的享受九年级教师平均奖。

四、奖惩附则:

1、2011年中考领导小组:

组长:孙定军 副组长:余红文

成员:袁家亮 蔡 平 黄晓华 赵红香 陈冬云

2、此办法适用对象:(22人)

孙定军 陈冬云 赵红香 周 艳 陈明真 袁家亮 谭晓东 郭正萍 代新华 郭忠喜 蔡 平 黄艳华 李家奉 黄晓华 刘福春 杨永军 余红文 田小东 李 萍 熊玉堂 易绍琴 欧阳雯雯

3、中考质量奖的发放由教导室根据县教育局、县教研室提供的数据拟定名册、报学校审批。

篇13

综观九年级的思想品德课堂,我们确实遇到了一些让人困惑的问题。以我的一堂校级公开课为例,我选取的是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二节第3课《政府依法行政,人民有序参与》。为了准备好这次公开课,我事先进行了精心备课,根据教参的安排,这节课由两个方面的内容组成:政府依法行政,人民有序参与。对这节课的内容,我主要通过三个环节来处理教材:①创设情境,了解政治权利;②知识探究,掌握有效方法;③初步尝试,参与政治生活。对这节课的内容,我主要是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从“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办”三个层次进行了讲解。但当我拿着自认为还比较满意的教案走进课堂时,却发现我还是没有跳出课堂怪圈,困惑依然存在。

困惑一:是教学容量大还是变相的满堂灌?

在《政府依法行政,人民有序参与》这一课教案的设计中,我一共设置了5个情境,选取了17个相关的新闻链接及材料,1个课堂活动来达到原定的教学目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些教学内容也都图文并茂,而且也能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我这样设计的出发点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接收些信息知识。但这么大的课堂容量也意味着必须是以我的讲为主,这是不是又成了变相的满堂灌呢?而且这么多的材料会不会给学生造成视觉疲劳呢?

困惑二:是面面俱到还是面面俱失?

教材中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我仔细研读了好几遍,逐一对知识点进行了挖掘,在设计教案时,为了能让学生对知识点全面掌握,我几乎一个不漏地体现在了教案中。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常常会这样去设计教案,可我所希望的面面俱到会不会使我的课像流水账一样了无生趣、走马观花呢?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说,会不会就成了面面俱失呢?

二、探讨现状,正视症结

从九年级教学的大环境来看,我们也不难发现,造成上述困惑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中考压力造成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

初一、初二阶段思想品德的教学应该是处于一种比较宽松的教学环境中的,新教材中引用了大量贴近学生的事例,创设了学生愿意参与的活动情境,学生也没有过多考试的压力,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在和谐的课堂环境中进行。但一旦进入九年级,中考的压力让教师不敢懈怠,加快了教学节奏,增加了教学的内容,急于把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而此时的学生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反而会觉得思品课变得枯燥了,厌课情绪逐渐加重,课堂又回到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情况,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体现,师生关系紧张。

2.依赖教参导致了教师创新思维的缺失

一直以来,我们都很习惯依赖教参,从教材的处理、教学的设计到教学方法的选择等受教参的影响极深,有时甚至是照搬照抄教参中现成的东西。这样缺乏创意的备课,使课堂缺少活力,并将自己的教学预设作为上课的唯一准则,什么时候问什么问题,学生怎么回答,教师怎么引导,都是事先精心安排过的,课堂生成的东西少之又少,教师的创新思维几乎消失。

三、分析教学,参悟对策

1.因时因地制宜,灵活处理教学内容

我们的有效教学应当围绕课程标准展开,教材是我们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但并不是唯一的法典。教师应该学会灵活地处理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2.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提高课堂活动的实效性

我们在重视教材、教师等校内课程资源的同时,不能忽视了对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从校内和校外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科特点以及所能利用的校外课程资源的特点,按照实用、方便的原则,做到针对性强,有的放矢。

比如,在《政府依法行政,人民有序参与》中的小组活动环节,我经过修改之后挖掘了我们身边的课程资源,引用了重庆市委设立的“市长信箱”,让学生掌握一种比较便捷可行的,能让我们的建议、咨询、投诉等及时有效的途径。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而且也有效地实现了三维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