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技校个人学期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技校个人学期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技校个人学期总结

篇1

二、认真备课、上课,按常规严格要求自己

本期教材是由原来的自然改版为现在的科学,从内容和编排上作了相当大的变更,为使学生易学易懂,我首先在备课上狠下功夫,注重备课质量。课堂上我侧重灵活的教法,注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与培养学生的能力,向课堂40分钟质量,较好地完成了本期的教学任务。此外我还采用了电子备课,取他人之长,并从班级学生实情出发,进行二次加工,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三、加强实验教学,突出实验教学在科学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的重点,是学生探索、研究、发现问题得出结论的主要途径。本期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了实验教学:一是备齐实验所需器材。添齐了实验室本期实验所必需的器材(电池、导线、铁钉等);就地取材,自已制作了许多实验材料,如《材料与形状》单元里,我就亲手制作了框架、纸桥等教具。二是狠抓实验过程的教学。

1、规范学生实验操作步骤,要求学生按“习实验内容——准备材料——提出问题——操作发现——得出结论——器材整理”的模式来进行实验。

2、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学生进行同伴互助与合作,既提高了效率,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篇2

一、真诚、耐心,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学习是其次的,最重要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品德。

一开学,我就向小朋友们提出将安静、干净、尊敬、竞争作为班级公约,希望大家能共同遵守。为了帮助大家达到这些要求,我利用班队、晨会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组织讨论,明确小学生该做到哪些,不该做哪些。在班内开展雏鹰争章活动,每月评比,树立学习榜样。使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形成守纪、整洁、尊师、向上的良好班风。在班中选拔班干部,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鼓励他们做好带头工作,协助老师完成一些工作。同时,我认识到,无论哪一种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一定的过程,平时要有足够的耐心、诚心引导学生,期待他们的进步。

二、关爱、赏识,真诚为友。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他们渴望给理解,被尊重。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平等地与孩子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班里有个叫谈伊琳的小朋友,性格内向,父母离异,母亲改嫁外地。身边没有人关心她的生活和学习,孩子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并影响到学习成绩。我了解情况后多次找她谈心,并及时与家长沟通,渐渐地她对学习树立了信心,成绩稳定了,性格也开朗了,还会主动帮助同学们打扫食堂卫生。

三、家校联系,转化后进生。

对于后进生,要以一片真诚的爱心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平时课堂上多提问、多肯定,课后多辅导,组建互助小组,以好带差,共同进步。家庭教育对后进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所以我经常通过家校路路通告知孩子的在校情况。家校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促进了班级的整体发展。

四、班级建设,共同出力。

为了让新教室更有生机,我和同学们拿出自己心爱的盆栽,虽然不及别的班级特地去买的好看,但这是大家对班级的爱。墙壁脏了,有同学主动拿出自家的砂纸,把墙刷干净。同学们经常因为食堂卫生评比得到了红星而欢喜,为偶尔得到黄星而垂头。我笑了,因为大家真的把我们一年级6班当成是他们的第二个家。

作为一名新班主任,我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着很多不足。下学期,我会同孩子们一起努力,把这个班级建设得越来越好。

2016年秋季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班主任个人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转眼间和可爱的孩子们已经相处了一个学期,回想这学期以来的工作,有苦也有甜,真是累并快乐着。有人说: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集体。为了让班级充满活力与创新,为了能更好地塑造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也为了使新学期班级上能有更新的气息,我特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常规教育重点抓。

刚踏入一年级的小学生,对于学校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还不太适应,每一项规章制度对于他们来说是极其陌生的。为了使学生能够及早进入角色,适应学校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有序的引导,并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常规教育。从以下几点入手:

1、充分利用班队会及晨会的时间学习《实小一日常规》、《小学生守则》、《三字经》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2、合理利用队活动,重大节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这学期利用教师节,国庆节,家长开会日和元旦等重大活动举行了一些有意义的主题班团会,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学习。

3、充分发挥各项活动中的教育阵地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比如:我充分发挥教室内外的黑板报和墙报的教育作用,采用天天学习,天天进步和我最棒等栏目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对于学生的书写读的姿势,我采用谁的小树长得最直的活动进行监督,并在课堂上随时提醒与帮助。

二、班级纪律要加强。

一个班级,要想有良好的班风,必须要抓班级纪律才行。因而,我强化以下工作:

1、课堂纪律

首先师生共同制定一年级四班班规,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这样学生既感到有趣,又有动力,而且可以在不知不觉中遵守纪律。

2、课间纪律

课间是学生轻松休息的时间,良好的课间纪律将会给整个校园带来活跃而轻松的气氛。然而,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就是解决课间纪律乱的法宝。我将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开展跳绳、做游戏、唱歌等活动,使学生既健体又受教育,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扩大交流的空间。同时,随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危险活动和场地,寓教于乐。

三、卫生方面是重点。

俗话说,病从口入,收拾好卫生,既能使身体健康,又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1、班级卫生:每天上午放学和下午放学后清扫教室,并设立卫生班长,每节下课后,进行检查与监督。

2、个人卫生:利用晨读时间,检查学生的个人卫生,不好的给予提醒。

四、班干部的培养千万别放过。

班级管理光靠班主任一人来管理是不够的,而班干部却是班级管理的小助手。这学期我采取班干部轮流制(包括班长和组长),使班级自主化管理形成机制,让每个孩子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挖掘,培养有个性的人,使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和学会管理。

篇3

因为已经经过了一个学期,所以对学校,对老师,对同学都不陌生了,相处起来就更容易了!

这个学期里的课程有:高保真功放,电工电子工艺,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语文,体育,就业指导,思想与政治,数字电路基础!共8门课程!

在这些课程里面,我感觉学的比较好的有:计算机的和思想政治加上就业指导!

其他的还行吧!最后一个数字电路的课程可以说是学的最差!

哎…

(2)宿舍的变化!

在这个学期的宿舍还是有点变化的,先是其中的一个退学,然后过了一段时间其他宿舍的一个人搬来我那宿舍!

或许是我不太会处理好关系吧,弄的我和宿舍里其中两个人的关系不是很好!

哎。算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明年不用和那两个人在一起!嘻嘻!

(3)个人的变化!

在这个学期里,我个人的变化还是挺大的,表现比上个学期好了点,先是参加学校举办的电子电路板制图比赛中,通过每天下午放学后一个半小时的培训,时长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这次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奖品是国光公司的遥控音响和学校发的荣誉证书!嘻嘻!

然后再参加班上的技能竞赛!这次比赛是制作八路抢答器!最后结果是圆满成功,也在班上获得二等奖!喔…

在上个学期里因请了假所以没有全勤,但在这个学期里,我做到了!(不早退,不请假,不旷课,不旷操)

我容易吗我

(4)班上的变化

在这个学期里,一共自已退学的有4位同学,最后本学期还有48位同学.

(5)学校的变化

1在广东省的排名从第二晋升为第一!

2新建两栋教学楼!

3学校的阅览室全面改造,从阅览室晋升为图书馆!(质的变化)

4“要改善学生的住宿条件”就是因为学校董事长的一句话,所以在这个假期里全校的宿舍要进行大改造,主要是中技的宿舍,从8人房变成4人房,从每4个人共用一个大衣柜变成每人一个!增加:电脑台,书柜,网线,热水器,还有每人一张桌子!就差没空调了(质的变化!)

5花了四千多万买了一块地方,新建六栋宿舍楼!(我学校什么都没有,就是有钱!哼…)

篇4

二、选好班干部,发挥小干部作用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必须车头带。同样的道理,要带好一个班级,班干部的作用是老师也无法取代的,所以,我在班级管理别重视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本学期,我采用了岗位聘任制,先出示了岗位名称和岗位职责,然后让学生自愿报名竞选。班干部产生后,我和他们经常召开班干部会议,要求他们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明确自己的职责,做好自己的工作。这样选出来的班干部在工作中积极主动,而且工作起来也得心应手。每过一段时间,我都会召集班干部开一次会,让他们谈谈得失,以及今后的打算等。这样,既为班干部进行了指导,又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开展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素质

篇5

二、注意学生的能力培养,锻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

工作中,我注意学生能力培养,开展各类竞赛,促进班级干部与学生主动,生动的发展,通过自律、自护教育及“一帮一”学习竞赛,学生品质获得培养。

培养学生干部,指导班委工作,发挥班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本学期我能做到每月召开一次儿干会,指导他们工作,发展集体智慧,共同合作努力提高班级工作,平时班级儿干协同工作各负其职,真正地做到了老师的助手作用。

三、立足课堂,提高质量

今年市提出有效教学过关活动,在这活动中我首先做到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训练,备课中教学目标明确具体,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原则,训练为主线,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上课中,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能让学生阅读的让学生阅读,能让学生问的让学生问,能让学生思考的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讨论的让学生讨论,能让学生动手的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让学生总结,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各个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上我能在重点、难点、疑点上下功夫,抓住课堂40分钟,向40分钟要效益。训练中,我能做到精选习题,正确把握练习的深度和广度,对于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有梯度,份量适中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和测试题,我首先自己先做一遍,归纳解题方法,规范解题步骤,作出标准答案,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一年的努力,我任教的五数受到领导和家长们一致好评。

篇6

我在班级里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制度,并对学生的表现量化评估。主要是从早自习开始,到下午离校这一段时间内,学生的课间纪律、课堂表现、两操一课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估。主要是积分制,一个月一总结,并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

早自习安排五名优秀的学生参与管理,每天早晨到校后带领全班同学做好晨读,真正利用好早晨的宝贵时间,让学生懂得“一日之计在于晨”的道理。

充分抓好每一个课间。课间时间很多孩子会在教室或走廊内追逐打闹,严重影响了教学楼的秩序。这个时间段,我会不定时检查同学们的课间活动情况,真正做到有序而不乱。

严抓“两操一课”。课间操、课上操、体育课都是学生们比较乐于参加的,但天气炎热时,有个别同学会找各种理由不上操。这个时候,我就以严查为主。不定时地抽查学生的上操出勤情况。教育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多方面地做好学生的课外锻炼。

三、学习方面

六年级下学期,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我们主要是教育学生明确学习态度,学会学习方法,复习时不急躁,科学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尤其是对一些后进生多了一些关注,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我对他们放低了要求,只要求他们学会最基础的知识,脚踏实地,搞好复习。面向全体同学,以鼓励为主,严格要求,使他们都能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中学。

四、 大力抓常规教育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即常规纪律,即要求每个成员都应遵守的用来约束自己行为的规则、条文等。它是一件事情想取得成功的保证。对人的教育来说更是如此。对于六(4)班的学生,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他们来自下面的完小,对于我们中心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非常的陌生、非常的不习惯,连最起码的“上下楼梯靠右行”这种意识都非常的淡薄,因为他们的母校人少,这种安全教育的次数可能就少一些。可是到了中心学校如果还是这种意识,那么后果不堪设想。针对我班的实际情况,我抓住晨际谈话时间、班队课时间,有时甚而是语文课的时间在进行教育,让学生尽快的熟悉这儿的环境,了解这里的规章制度,并能牢记心中,在日常的表现中遵守这些制度,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良好的行为习惯也能为专心学习打好基础,作好准备。只有有了"规矩",才有了"方圆",才可言其他,诸如学习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等等;才能够保证孩子们会有所进步。抓好常规训练是实施班级管理的前提,狠抓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使孩子们及时改掉了许多不良习惯,变得有纪律,这样班级工作也自然而然地抓了上去。

五、 理解学生,让学生乐于接受教育

篇7

有些管理工作者会有意或无意地将自己独立于工作之外,认为学校所制定的学生规章制度只是针对学生的,而与自己无关。比如在校园内吸烟,随手乱扔垃圾等,如果看见学生这样做,老师肯定会制止,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而如果发现老师有这样的行为,可能就会觉得没什么,不管不问。而这样做就会导致学生对老师的管理口服而心不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同样的行为,因此,作为管理人员的老师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这对学生管理工作将有很大的帮助。这一问题反映出,要真正教育好学生,就必须使学生发自内心的信服。

另外,学生管理人员要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曾在某杂志上看到这样一段话:某公司在辞退一位员工时,员工对老总说:“我已有10年的经验。”老总说:“不,你只有1年的经验,只是将它重复了10次。”是的,有的人看似在同一个岗位上工作了很长时间,其实只是每年周而复始地重复;而有的人尽管工作时间不长,但由于注意不断提高和改进,使自己的管理工作卓有成效。笔者自从事学生管理以来,就时刻提醒自己:学习—思考—积累,多向他人学习,遇事多思考,处理完问题后及时积累经验,总结心得体会。

如何看待学生,对教育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教师管理学生的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能否正确对待学生。

作为一名学生管理工作者,笔者同许多人一样,提倡以爱心来对待学生,平等地看待学生,同时严格要求学生遵守校规校纪。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责任感。试想,没有爱,老师怎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没有爱,老师怎能耐心地面对犯了错误的学生?爱学生并不等于放松对他们的要求,有些老师在与学生相处时,总是以“老好人”的态度来面对学生,殊不知,这样下去就会丧失在学生中的威信,使管理工作更加困难。所以,我们所提倡的对学生的爱,也表现在对学生严格要求,该批评的时候一定要批评,该表扬的时候一定要表扬,让学生在感受爱的同时,能够清楚地感受到:老师的爱是公平公正的,是希望他们各方面都健康发展的爱。

在以爱心对待学生的同时,一定要引导他们树立目标。没有目标,学生就会感到茫然,就会没有学习动力。如何帮助学生树立和实现目标呢?首先,让学生先进行自我剖析,了解自己,确立自己真正的目标;其次,让他们把目标细化,设计成可以实施的方案,每做一件事就思考下这件事对实现自己的目标有无意义;再次,让学生不断重复想象自己成功实现目标后的画面,特别是在懒惰想放弃和遇到挫折的时候,以此激励学生。

篇8

一、一体化课堂评价方式急需改革

一体化课程既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强调学生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的一体化、学生学习内容和工作内容的一体化、学生评价标准和工作标准的一体化。在当前的教学试点中,教师在使用传统课堂评价方式和方法对一体化课堂中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时,常常遇到评价结果偏离、无法有效指导教学工作进一步开展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内容偏重理论知识或者操作技能,忽视工作内容和过程

在传统的课堂评价中,教师在制定评价标准和实施评价时,习惯性通过口答、笔答、课堂作业等形式对理论知识点进行重点“考评”,部分还以问答操作步骤、叙述主要流程等形式对技能操作考核进行辅考评。为应付这类评价,学生只需要死记硬背理论知识点或者操作步骤、操作流程,便可在课堂的考评中取得较高评价。但这类评价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导致学生在实施真实工作任务、遇到实际问题时,只会机械地引用理论知识、重复操作步骤或流程,暴露出工作能力缺乏、不能胜任岗位等问题。

2.评价主体单一,忽视学生参与

一体化教学注重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不但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要求学生具有沟通、协商、合作等社会能力。因此,在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常常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作为唯一评价主体时,通常以小组展示、小组提问等形式进行评价,往往仅能观察到小组内优等生的表现情况,忽视大多数沉默学生或内向学生的表现。

3.评价方式过于注重结果,忽视过程的评价

一体化课程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过程,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思维,鼓励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而传统课堂评价过于注重结果,常根据学习任务最终完成情况,判定学生课堂学习是否合格,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出定论。这一评价结果不利于教师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也不利于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一体化课程教学注重对学生独立性、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意识、职业操守等隐形职业素养的培养。这些素养的培养质量既不能依靠一次或者两次的教学、训练形成,更不能通过传统的一次性考试或考核进行量化评估。综上所述,从评价内容、主体、方式三个方面看,传统的课堂评价手段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一体化课程教学的要求,亟待进行变革。

二、一体化课堂评价方式改革策略

针对上述的情况,以水质重金属离子指标检测课程教学为例,笔者尝试围绕学习活动的主要环节,围绕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依据工作标准,以多元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课堂学习质量进行考评,具体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评价内容围绕工作过程展开,覆盖知识、技能和素养多个领域

以水质重金属离子指标检测课程中“生活污水中铅含量的分析”学习任务为例,这类任务在开展过程依据接受任务、制订方案、实施检测、验收交付、工作总结5个环节开展。在制订方案环节,学习者需依次对工作流程、试剂清单、仪器清单、人员分工等4个工作步骤进行深入学习和了解。因此,在进行课堂评价设计时,笔者针对这4个方面进行了评价设计,如表1所示。由表1看出,在评价过程中,笔者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每个环节提出了评价要求,且评价点覆盖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两大方面。职业素养评价,主要依据企业岗位要求,着重训练、考察学生的纪律、沟通、合作能力、策划和创新意识等。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多次、有意识的训练、强化,将职业素养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学生学习过程或生活中,避免空谈素养,体现了一体化教学在培养学生素养方面的优势。职业能力评价,紧密结合学习、工作步骤,体现在每一个环节。通过对学生学习各个环节的评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发现学生遇到的个性和共性问题,并依据评价结果对集体或者个人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能够掌握每一项操作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工作岗位中“效率意识”和“安全意识”是各企事业单位的共性要求,是企业对员工整个职业生涯、工作始终的基本要求。所以,在职业能力评价维度,笔者还关注了“时间意识”和“安全防护意识”两方面。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任务为载体,教师反复考核、评价,强化学生“效率意识”和“安全防护意识”。

2.形成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结合的多元评价

由表1得出,评价过程包含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包含学生本人、同学和教师三个维度。这种评价方式形成了学生老师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多元评价有效共同体,有助于准确评价学生学习能力和职业技能。以“人员分工”步骤为例,这是一个典型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通过学生自评,可以了解该学生在小组活动过程中的自我认知程度;依据互评结果,可以认知该名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和所处地位;依据教师评价的结果,可掌握该名学生在小组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将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三个结果综合,便可以准确得出该名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贡献,避免了小组活动中学生滥竽充数的现象,也避免了教师仅凭借笼统印象和感觉打分的现象。更重要的是,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的相互印证,可发现学生隐藏在行为之下的心理状态。对于自评较低的学生,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使用表扬、鼓励等手段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满足感;对于自评严重偏离互评和教师评价的学生,教师应当引导这类学生认知合作、沟通的重要性,有意识地训练他们的领导、交流能力,让他们摆脱孤芳自赏的境地;对于互评较差但教师评价较好的学生,教师应深入分析小组合作过程中是否存在矛盾,及时地对小组组成、人员结构进行调整,改善小组合作状况。通过不同主体的多元评价,教师可以游刃有余地对小组学习、个人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中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追踪和分析,及时、有效地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习行为的顺利开展。

3.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结合的方式

一体化课程教学不仅关注学生对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关注对学生独立性、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意识、职业操守等职业素养的培养。这些素养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无法通过一两次课程的教学实现,只能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在工作实施环节不断训练、强化。因此,评价学生职业素养,需要在每个工作环节开展。每个环节对学生职业素养过程性的评价,都能够反映出学生素养培养的成效,也能对下一阶段培养方向和内容做出指导。以“生活污水中铅含量的分析”学习任务为例,笔者在“接受任务”环节对学生的课堂评价发现学生“工作纪律”方面评价持续达到要求,但在“策划能力”方面表现较差。因此,在后续的“制订方案”“实施分析”环节,着重对“策划能力”进行引导、讲解、示例和训练,并在各工作环节的评价中持续进行追踪。实践表明,只有通过这种过程性的评价引导和针对性训练,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才能取得成效。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后,笔者依据企业考核形式组织了项目考核,并在最终评价中,按照表2所示比例,根据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结果,综合给出了学习任务总评价。其中,过程性评价中各环节的权重依据在学习过程中所占的时间比例进行分配。“制订方案”和“实施分析”两个环节在“生活污水中铅含量的分析”任务的学习过程中占用了超过60%的课时,因此在过程性评价中,这两个环节的权重之和也超过60%;相应的,“接受任务”环节在学习过程中占用较少课时,在评价中的权重也仅有10%。这一分配原则体现了对工作要点和重点的关注,符合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一体化的要求。

三、一体化课堂评价方式改革带动了培养质量的提升

从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式三个角度入手,笔者在一体化课程教学过程中对课堂评价方式进行了试点和探索。经过两个学期对3个高级工平行班级的观察,笔者发现改革后的课堂评价方式有效地带动了学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边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程度明显提高

在以往的课堂中,“三无一有”学生占据相当一部分比例,这部分学生常常沉溺于手机之中,游离于课堂学习之外,成为课堂教学的钉子户。在开展一体化教学和变革评价方式后,真实的工作任务使学生充满好奇,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教师的及时关注和指导下,学生们能够完成工作任务,增加了学习效能感。实践发现,“三无一有”学生减少30%以上,其他学生基本都能做到“三有一无”,整个班级和课堂的学习氛围有明显改善。

篇9

    多年来,不少学校在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比如对普教转岗而来的教师、文化课教师进行转岗培训;再是引进工科大学生,这批大学生年轻,有活力,有闯劲,也有较前卫的观念,但要他们熟悉教育,熟悉职业教育,掌握教育教学规律,锤炼出较高的育人艺术,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三是特招教师,直接到行业招聘一些有经验的技术能手充实到专业课教师队伍里来;四是外聘,聘请有行业经验的教师专职或者兼职专业课教师工作等等,这些做法都是解决专业课教师问题的好方法,也是本文总结、分析的重要参考。在国外,有关职教师资建设比较有成效的是德国与英国,他们的很多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的职教师资培养与继续教育模式,有着严格的人学要求,科学的培训计划和完善的继续教育制度,且随着地区不同,时间不同可不断调整与变化。在国内,不少学校、教育研究机构对此都开展过研究,但大多情况都与本校、本地区的经验或具体做法有关。虽然也有论文及经验可借鉴,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真正系统的研究成果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可指导其他学校地区的也还不够。

    本文旨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职教师资建设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提出策略思考,以强化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打造一批“双师型”和“一专多能型”专业课教师队伍,使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队伍结构、比例趋于完整合理,加强专业课教师的教学与市场、行业接轨,建立一支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思想正、业务精的专业课教师队伍。中职学校专业课师资队伍建设主要有以下有效的策略方法和可行途径。

    一、“育德”策略

    师德是教师的从业道德,它包括教师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同样是专业课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师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教师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精神和时代精神,乐干默默耕耘,甘于奉献,遵循规律,实事求是,倾情施教,关注成长,严谨治学,立德树人,勇于实践,致力创造,探索革新。师德教育要注意把握好五结合:

      (一)要同师德教育目标相结合。各地都制订有教师师德标准、要求、规范(如重庆地区就有《重庆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标准》),学校要组建专门班孔组织保障;要进行目标分解,制订段中长期师德教育和达标目标;要坚持把师德教育纳入每个教育时段开展富有特色和实效的教育工作,有措施、有任务、有落实、有考核,使师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要同传统教育相结合。中华民族的教育文明已有2000多年的辉煌历史,红色经典博大精深,教育大师不胜枚举,他们的教育思想、崇高师德仍然是教师学习和继承的核心内涵。

      (三)要同形势教育相结合。任何一个国家在取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会经历大灾大难,也会经历非主流文化和思潮的侵袭,教师师德教育要与形势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克服那些消极的、悲观的、灰暗的非主流思潮的影响,要坚持面向未来的正确的教育方向。

      (四)要同党员教育相结合。党的教育方针决定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目标和使命,专业课教师队伍中也有不少同志是党员同志,师德教育不仅只针对党员,要结合党员教育面向全体教师,才能保障社会主义的教育不变色、不变质、不改变方向。

      (五)要同继续教育相结合。要坚持继续教育中的师德学期、学年度考核,敦促教师不断提高师德修养。

    二、“育新”策略

      “育新工程”是学校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针对年轻教师和新转岗教师。要使新的专业课教师能快速成长为合格的专业课教师,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要设定专业课教师的准入制度和达标考核制度。这些制度应该包含学业、技能水平、资格证书达标规定、限期达标要求、考核规范等等。

      (二)要有“育新”的机制和方案。如:制订《专业课新教师培养方案》、《专业课新教师培养奖励方案》、《专业课新教师帮扶方案》、《专业课新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考核方案》、《专业课新教师技能展示、比赛方案》、《专业课新教师外出培训方案》、《专业课新教师行业实践方案》等等。

      (三)要给新教师表现和展示的平台。青年教师的成长,不仅要悉心的指导,还要有一个良好的竞争平台,让他们在比、学、赶、帮中不断超越,不断前进。要经常组织新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基本功比赛活动、专业技能比赛,让青年教师登台展艺,展示自己的教学艺术、专业技能,展示自己的进步,也给青年教师从失败中总结经验的机会。

    实践证明,通过这些措施,能使新教师迅速地人格到位,适应专业课教学,并很快成为既能理论教学,又能实作指导的教师,很快受到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也非常明显。

    三、“育千”策略

    实施“骨干工程”是学校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行之有效的又一重大举措。学校的专业课教师中,青年教师占绝大部份,并大多数是专业课教师的中坚力量,加快这批教师的成长速度,让他们成为学校专业课教学的中流砒柱,是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工作。学校要切实抓培养,促成长,力争一大批中青年教师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专业骨千。

      (一)开展校内骨干教师的培训和考核。学校在全校各专业确定40%左右的教师作为校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候选人,加强对这些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使这部分教师尽快成为教学能手,实作高手,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每隔1—2学年,学校定期认定和复评校级骨千教师,校级骨干教师享受学校激励补贴;符合区、市骨干教师条件的,推选为区、市骨干教师。

    校内骨干培训的主要内容有:1.现代教育理沦的学习与实践;2专业课的前沿知识与综合知识,如学科研究成果及专业发展趋势,现代科技及人文科学知识等;;3.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在专业课特别是实作指导课中的运用;4.教育科学研究,如教育科研的立项、研究、结题与成果鉴定,教育科研专题等。

    主要采用以下形式进行培训:1.举办讲座,主讲人从校外聘请知名专家和行业领导、成功企业老总和校内参加国家培训的高一级骨干、学科带头人,以及校内专业骨干;2.以课代训,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参加入格课、汇报课,以促进骨干教师的上课认同度;3.学校组织专项的其它培训,此类培训一期一般在3—4次。

    通过培训,这部分教师在思想政治水平、职业道德操守、专业知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实习实训指导以及科研能力方面都有大幅度提高,具备了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能力和水平,能充分发挥他们在教育教学和实习中的骨干带头和示范辐射作用,尽快成为更高级别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二)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区、市及各地培训或学术交流。学校要安排广大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比如选派教师参加国家级、市、区(县)级骨干教师培训,各级技能考评员培训,各级新技术培训以及“双师型”教师培训,选派教师参加市、区各类讲座和交流等。

      (三)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培训。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出台政策,鼓励教师以函大、电大、自修等方式参加各种学历提高培训,特别鼓励教师参加以专业课为主的第二学历、研究生的学历提高。通过提高,教师专业知识得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得以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得以提炼。

    四、“育践”策略

      “育践”策略的核心是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技能教学能力,努力打造“双师型”教师群体。重庆市推广的中澳大职教项目成果之一就是实行中职教师能力标准和中职“双师型”教师标准,已在全市实行达标活动,通过在市内院校、知名企业广泛设立培训基地、行业实践基地,让专业课教帅进人“行业”、“企业”实习、挂职锻炼,成为学校打造“双师型”专业教师的一个成功办法。比如:学校电子类、机械类专业课教师每年都组织到重庆西永工业园区、九源机械等地行业锻炼,使专业课教师得到快速成长。对达到“双师型”教师标准的,认定为校、区、市级“双师型”教师。

    聘请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专家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做教员,利用寒、暑假期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是培养专业课师资队伍的又,有效做法。学校要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要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学结合的过程中,让专业课教师深度介人和参与,使他们得到锻炼成长。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由学校在专业教师中选派40岁以下青年教师以脱产或半脱产形式,直接在紧密型合作企业挂职锻炼,时间一般为3—6个月。青年教师按企业员工制度管理.学校承担青年教师的工资,企业按考核等同企业员工发放岗位津贴和奖金。教师在岗闲余时间回学校参加教学及教研活动,同时支持专业教师在紧密型合作企业中任职。通过紧密型校企合作与基地的建设,构建高层次的管理体系,如专业教师可以在合作企业中聘任为技术员、技术管理部门经理、技术顾问等职,形式可以采用脱产或半脱产。企业聘用金不低于教师年工资收人,教师年工资扣留,可按规定给予一定比例鼓励性返还。同时鼓励教师在企业获得行业资格证书,以全面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

     与此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培训工作。学校采取积极措施鼓励专业教师走出学校,面向企业、面向生产,随  时与企业保持业务和信息的联络,充分利用学校拥有的多种  宣传阵地与教学环境.为企业提供相关产品的宣传与技术讲解,参与企业的员工培训及产品客户培训,以此不断推动校企之间的文化交流。同时还使专业教师及时获取行业企业信息,并使之及时进入课堂,让学生能学到最新知识信息,从而有效促进课程内容改革,最终真正实现校企双方互融。

    在加强行业联系的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校校合作与交流,有利于专业课教师实践经验的提凡比如在国际间重庆市北磅职业教育中心就与比利时海佛农业大学等建立了台作关系,每隔一段时间互派教师交流,在国内、市内,也与兄弟学校互派专业课教师交流,这些形式都是促进专业课教师成长的有效措施和办法。

    五、“科研”策略

    教育科研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最根本的途径,是深化素质教育的智力支撑,是科学管理和决策的中流砒柱,是现代教育前提下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基,动力之源,是锻炼教师、提升专业课教师理论和实践能力、思考与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措施。以重庆市北暗职业教育中心为例,课题研究项目的设定已成常态,校级、区级、市级、国家级课题构成课题研究组合布局。其中,中职专业课精品课程建设、《中职专业课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中职教育质量保证研究》、《中职学生学业评价方法及机制研究》是主要核心课题,学业评价课题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在这些各级、各类课题研究中,一大批专业课教师参与研究,引发了专业课教师对专业、对教学、对能力、对方法、对问题、对科学的探究兴趣和热情,磨砺了教师的攻关能力和综合能力,不少教师成为名师工作室成员,或者脱颖而出获得各级奖励。

    六、“激励”策略

      “激励”策略的关键是要建立有利于专业课教师快速成长的软环境,主要是一系列配套制度的建立。这些必要的制度主要包括:(一)鼓励专业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赛课、操作的奖励办法,如配套奖制度、特殊贡献奖制度;(二)激励教师外出考察学习的配套制度;(三)校本教研激励制度,加强同伴互助;(四)激励“继续教育制度”,使教师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五)论文撰写与科研激励制度,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对获得国家、市、区大奖的教师,学校实行专项重奖,鼓励教师对突出性贡献的追求。

    七、“外聘”策略

    根据职业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外聘专业课教师已成为学校专业课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先学校通过从企业、行业中聘请大量行业教师,既可以弥补学校专业课实作教师的不足,同时也为学校专业课教师队伍注人了新鲜血液。对外聘教师的进人要把好以下重要关口:

      (一)严把师德关。外聘教师来自于企业行业,难免带有不同程度的社会习气或工人习气,但要作为一名教师来讲,难免有一定差距,所以我们考查外聘的第一个条件是师德、职业操守。因为外聘到校不仅教学生实作,还承担着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作一名企业人,所以,凡是在行业、企业职业操守欠缺的人,我们实行否决制,不纳人聘用范围之列。

      (二)严把聘任程序关。外聘教师的聘用经师德考核后,各专业组形成统一意见,报学校研究批准,方可聘用,在聘用过程中,前两个月为试用期,期满再考核合格,正式签约。

      (三)严把培训关。因为外聘土要来自于生产第一线,在

操作方面是能手,但在教会学生如何做,特别是要教会各组学生操作那又是一个难题,所以,我们应对外聘教师的如何管好学生,如何做好思想工作,如何促各组学生共同学习等方面进行专题培训,以利于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严把教研关。我们将外聘教师纳人与在编教师一同管理,特别要求外聘教师必须参加各专业组的教学研究活动,参加学校和各专业组的教学赛课和技能竞赛活动,使其在各类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交流、合作、进步、提高。

篇10

近年来,中国学校中出现了所谓的“阴盛阳衰”现象,女生的平均成绩普遍好于男生,成绩的性别差异越来越明显。许多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比如《教育中国》刊登了《中国高校“阴盛阳衰”现象严重,女生比例不断上升》一文,文章指出,2008年,厦门大学的女生比例约为51%,已经开始超过男生;2011年,厦大4904名本科新生中,女生占55.6%,比男生多了500多人。事实上,大学新生的男女比例差异其原因可以追溯到更为基础的教育阶段,如高中、初中甚至小学阶段男女生在学习成绩上的差异。男生在各科学习成绩上低于女生的现象,从基础教育开始并逐渐向高等教育蔓延,这就是引人关注的“男孩危机”。这一概念最早由孙云晓、李文道两位青年学者提出。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对35个国家的研究结果显示,女孩在所有教育评分上都高于男孩,这说明“男孩危机”在国际上同样是被热切关注的现象。2009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148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中,有104个国家和地区的女生比例超过50%,而超过60%以上的有27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筹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报告也指出,“21世纪的基本国民教育,更要关注的是男生的受教育问题”,欧美一些国家甚至还提出了“拯救男孩计划”。

但国内学者对于中国是否实际存在“男孩危机”这一现象仍然存在争议,尤其是在青年研究领域。李文道等学者(李文道、孙云晓,2012;李文道、赵霞,2010)引用实证数据支持“男孩危机”存在的说法,并提出了“因性教育”等“拯救男孩”的建议。徐安琪(2010)则指出,“男孩危机”是个危言耸听的命题。她认为,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存在女生拥有优秀学业成绩和较高升学率的现象,以男生学业成绩的落后作为衡量“男孩危机”存在与否的标准,并由此判定“男孩危机”的存在是一个伪命题。周松青(2010)认为,关于“男孩危机”是否存在的判断缺少一个统一的形式标准,在评价中容易被放大。他指出,实际存在的是男女生共有的教育危机问题,而不是单独的“男孩危机”。肖富群(2010)则以女生在就业中相较于男生的劣势地位作为依据,指出现有秩序仍是男强女弱,认为“男孩危机”并不存在。方刚(2010)从性别平等角度出发,指出“拯救男孩”这样的观念体现的是传统的男权主义,违背国家提倡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更与世界范围内倡导女性参与的理念相冲突。

虽然本研究并不直接探究在教育获得的结果或其他方面上的“男孩危机”问题,但国内外学者关于“男孩危机”的讨论起源于学校过程中男女生在学习成绩上的性别差异,表明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本文将主要分析在不同学校、不同人群中,这种学习获得的性别差异是如何造成的,即不考虑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和职业领域,仅就初中阶段学生学业获得的情况讨论男生成绩落后的现象。换而言之,男生在学习成绩上差于女生的现象是否真实存在,这种现象是否会因学校环境的不同而不同?是什么因素导致男女生在学习成绩上的差异?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我们对是否需要以及如何“拯救男孩”提出合理的依据。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男女生受教育机会不平等

受教育权利的不平等一直是社会分层与社会不平等领域研究的重点,这种不平等的讨论多指向城乡差异或社会阶层地位的差异所导致的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不平等(刘精明,2000;李春玲,2003;方长春、风笑天,2005,2008)。教育领域中关于性别差异的现有文献主要是关于教育机会的男权主义现象随着社会发展是否弱化的研究。周小李(2007)通过梳理2000-2006年关于教育性别不平等的研究指出,性别不平等在教育领域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他认为,不管将“教育机会均等”的标准定位在义务教育的入学率或成人教育的扫盲方面,还是将其定位在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机会等方面,女生都处于相对劣势地位。二是教育过程的不平等,如教材和课程中存在的性别歧视、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的互动频率和对象都更倾向于男生等现象。三是教育结果的不平等,即女生在就业领域的获得普遍低于男生。

不可否认,由于社会总体水平的提升,社会范围内对男女平等观念的提倡,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严格执行,女生受到的教育不平等正在逐步减少,尤其是在受教育机会方面。叶华、吴晓刚(2011)的研究指出,国家促进男女平等政策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通过影响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投资方式,缩小了性别间的教育差异,从而使得教育的性别不平等呈现缩小的趋势。方长春(2009)通过构造性别平等指标GPI(Gender Parity Index),利用2005年全国人口1%的抽样调查资料分析指出,由于均衡男女受教育机会的政策的完善,男女之间的受教育差异正在逐步缩小。

国内现有研究多采用定量分析方法,以被调查者最终获得的受教育年限作为教育获得的测量,探讨影响教育获得的结果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研究教育获得性别不平等的发展趋势,较少讨论和分析在学校过程中学生的学业获得是否存在性别差异,而毫无疑问,学校过程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阶段。

(二)学校环境、同伴群体对学业获得的性别差异的影响

勒格维和蒂皮特(Legewie and DiPrete,2012)通过研究德国的情况指出,在学校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成绩获得存在性别差异。他们的研究发现,家庭社会地位对学生进入何种层次的学校具有重要影响,不同的学校环境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获得及其性别差异的形成有重要作用;而同一个学校、不同的同伴群体会对学生学业获得存在显著影响,且同样存在着性别差异。

家庭社会地位一直是探讨教育获得机制的重要因素。1966年,科尔曼(Coleman,1966)发表了基于实证数据形成的报告《教育机会之均等》,揭示了家庭社会地位对个人学业获得的重要影响,在社会学界和教育学界引起重大反响。之后,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也指出,家庭背景对个人最终的教育获得具有重要影响(李春玲,2003;刘精明,2000;方长春、风笑天,2005;布尔迪厄,1997;Buchmann and DiPrete,2006;Legewie and DiPrete,2009)。

在《教育机会之均等》报告发表后的20年,人们认为学校效应远不如家庭资本重要,学校不是理想概念中社会资源的再分配机制。汉努舍(Hanushek,1989)的研究发现,当控制了学生家庭背景之后,一般意义上衡量教师和学校质量的指标,如学校投入、教师教育水平、经验等与学生的学业获得不存在系统相关。但是,随着学校系统的改善,这种观点已经有所改变。新近研究指出,学校资源和学生的学业获得有正相关关系(Greenwald et al,1996),且教师质量也是学生学业获得的重要指标(Jennings and DiPrete,2010)。结合经验,各个学校的基础设施环境、师资力量、课程设置以及生源、学习氛围和文化环境等都是不尽相同的,而这些对每个学生的学业获得具有重要影响。可以说,从小学到大学,甚至包括幼儿园,学校常常因其所提供的各种教育资源存在质量方面的差异而被人为地划分出等级层次,因此说,学生学业获得是存在学校效应的。

但关于学业获得的性别差异是否也存在学校效应则存在争议,只有少数学者考察了学习成绩性别差异的程度在不同学校之间的分布。玛奇等人(Machin et al,2005)认为,学校环境对学业获得的影响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德国学者德瑟尔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学校,学习成绩的性别差异程度存在显著不同(转引自Legewie and DiPrete,2012:466)。勒格维和蒂皮特(Legewie and Diprete,2012)赞同科尔曼所说的学校能像家庭那样提供一个学习导向型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但认为这种环境的影响过程是存在性别差异的,男生能够比女生获得更多的激励,究其原因是因为男女生在所在环境中建构了性别特征,这种性别文化能够影响男女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对学习的不同态度和方法(Howe,1997)。男生竞争意识较强,对所在环境的敏感性比较高,而女生则较少受到这种影响。因此,总体而言,在差学校中,男生因为受到非学习导向的环境影响较大,所以成绩比女生落后,而在好学校中,学习导向氛围比较浓厚,男生能受到更多的激励,因此学习成绩与女生的差距会较小,甚至比女生好。根据上述讨论,本文提出假设1:

假设1:在差学校中,男生学习成绩落后于女生的现象比较明显;而在好学校中,这种学习成绩的性别差异不存在或者不明显。

不同的学校效应产生于该校投入的教学资源以及在学校内部形成的文化环境,后者的形成一部分取决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另一部分则取决于学生群体中形成的文化,即同伴效应(peer effect)。

科尔曼(Coleman,1961)认为,家庭社会资本是学业获得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但他同时也指出,班级同伴群体如果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和种族融合度,学生的学业获得就能有所提高。基于对美国芝加哥地区10所中学学生的研究,科尔曼发现,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社会参与、领导力及团体身份等具有强烈影响,而且同伴的认同比父母与老师的认同对青少年而言更为重要,因此他认为,学生的社会组成与学生学业获得及个人背景的关系远远大于学校的其他因素。这种相关背后的机制是文化,拥有较强学习动力和来自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群体更容易形成学习导向型的环境,同时有利于老师的教学过程。而同伴群体的效应,主要是利用学生的平均社会经济地位组成进行测量,它对学校文化和学生学业获得具有重要影响(Crosnoe,2009)。

国外其他学者针对同伴效应的研究,多是以定量研究方法检验并肯定了同伴效应在塑造教育成就和学业获得中的作用。日门(Ream,2003)对墨西哥裔美国青少年的研究表明,同伴社会资本是提升中学生学业表现的有力支持与资源。亚伯夫(Ryabov,2011)使用多层模型,以同伴社会网络(peer network)的平均成就来测量同伴社会资本,在学校层面和个体层面测量了同伴效应,是一项针对所有种族的教育成就与学业获得的预测。他的研究结果揭示出,处于隔离的同伴社会网络的学校的学生会比处于整合的社会网络的学生的学业获得与教育成就要好。同伴群体的网络指数和学校的种族构成被认为可以显著预测教育成就和学业获得,同伴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在学校层面是最显著的变量。

国内研究同伴效应与学业获得间关系的重点主要是同伴关系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其影响机制。陈亮、于凤杰(2009)指出,新近的研究开始重视同伴群体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谭莉(2007)指出,同伴群体是社会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机制,且具有关系平等性、交流开放性和交往互动性的特点,对青少年行为规范和生活目标的社会化具有重要影响。在社会化过程中,青少年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形成自己的亚文化,确立自己的理想、价值取向并为之奋斗。龙君伟等人(2004)在讨论同伴学习环境及其作用机制时,将同伴学习环境分为“指导性学习环境”和“泛化性学习环境”。“指导性学习环境”是指由教育者为促进学习而建构的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提供支持性与建设性氛围的环境,这种环境通过惰性知识的激活、认知冲突和合作建构等机制发挥作用;而“泛化性学习环境”的特点是学生通过观察获取内隐的信息,比如非正式群体中的价值观、态度等,这种学习环境随处可见。在泛化性学习环境中,同伴群体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非正式群体,反映并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等,通过同伴之间的社会性比较、反馈及观察学习三种作用机制而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

总的来说,同伴群体往往会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环境,影响学生的态度和行为等,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业获得。福曼(Furman,1985)等人将个体不同类型的关系所能提供的不同社会支持功能概括为8种,其中包括肯定价值。肯定价值是指自我的能力得到他人的证实或肯定,它能够影响自我的发展。在学生群体中,当同伴赞赏学业获得与父母和教师的奖励机制一致,学生将获得更多的学习激励,形成更积极的学习态度,投入更多的精力于学习之中;而当同伴群体趋向于认同其他行为(尤其是抗拒学业的表现),学生往往会减少学业投入,学业获得也会更少。因此,同伴认同对于个体具有重要意义。

这种同伴群体的效应对男生的影响相较于女生会更明显(Legewie and DiPrete,2012)。一般而言,男生更活跃且更容易分心,同时也更具竞争意识(Francis,2000;Howe,1997)。莫里斯(Morris,2008)在他的田野调查中指出,学校中存在的学习成绩的性别差异,其可能的原因是男生受群体中认同不努力学习的文化氛围影响较大,而女生则较少受到这种影响,能够较好地完成学业任务。

本研究将学校过程中学生学业获得的同伴效应的主体界定为同一个班级环境中的学生群体,依据前述文献,以班级学生社会地位组成的平均值作为测量同伴群体社会组成的指标,班级平均社会地位值越高,表示同伴群体社会组成的得分越高,而同伴群体社会组成的得分越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应该会越高,且这种影响对男生的作用可能会大于对女生的作用。由此,本文提出假设2:

假设2:在班级内部形成的同伴群体的平均社会地位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正相关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对于男生的作用大于女生,即影响存在性别差异。

假设2.1: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班级平均社会地位越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越好。

假设2.2: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班级平均社会地位对学生成绩的正相关影响在男生群体中的作用要大于女生,即随着班级平均社会地位的增加,男女生之间的学习成绩差距缩小。

前述文献中提到,同伴群体的作用是通过形成同伴群体的文化环境来影响学生的认知、行为和态度,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班级环境造成的男女生学习成绩上的差异很有可能是由于在相同的同伴群体中,男女生在认知、态度和行为方面受到的影响不同而造成的。我们可以把学生对男女生之间在学习能力方面差异的认知、是否自主积极上学的态度和具体的学习行为作为中间变量,检验同伴效应在这三个方面是否也会造成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并检验这三个测量指标与学习获得的关系。就此,本文提出假设3:

假设3:班级平均社会地位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所存在的性别差异主要是通过影响男女生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而发生作用。

假设3.1:在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班级平均社会地位越高,学生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得分越高。

假设3.2:在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班级平均社会地位越高,男女生在认知、态度和行为方面的得分差异越小。

假设3.3:在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学生在认知、态度和行为方面的得分越高,学习成绩越高。

假设3.4:在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学生在认知、态度和行为方面的得分越高,男女生之间的学习成绩差距越小。

三、数据、变量和方法

(一)数据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城市、农村、流动人群的社会差别的形成与再生产”项目所收集的数据。该项目以在广州市就读的初中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广州是一个大型移民城市,其学生群体包括流动青少年和城市青少年。流动青少年主要源于民办学校,城市青少年则集中在公立学校,因此,调查有针对性地选取了广州市三个区七所学校(三所公立学校、四所民办学校)中的七年级、八年级学生。七所学校包括位于广州市越秀区的一所重点公立中学,位于荔湾区的一所普通公立学校、一所全日制公办外国语中学、一所新型的公有民办外国语学校,以及位于天河区的三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其中,位于越秀区的重点公立中学(学校A)由于每个年级有12个班,班级数比其他学校平均班级数多一倍,因此每个年级只抽取了总班级数目(12个班)的1/2,即以随机方式抽取6个班级号码,两个年级共抽取12个班,被抽到班级的全部学生均参与调查。其余六所中学的七年级、八年级共60个班级的全部学生都参与调查。抽得的样本状况如下:

调查主要通过结构式问卷和标准化测试的方法收集数据,采用跟踪调查的方式,于2011年3月正式开始,2012年6月结束,历时三个学期,每学期进行一次调查,目前已完成了三波问卷调查的数据收集、录入和清理工作。调查在第一阶段共回收有效学生问卷3233份,本次数据暂只使用第一次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学生问卷测量了学生个人在认知、态度、行为和学术上的表现,学生对于学习的能力、动力和机会,以及学生在学校、家庭、社区中的结构性和关系性因素。伴随每一次调查的进行,都会有一次七所学校统一的标准化数学测试。数学成绩的标准化测试方法为:七年级和八年级各用一套统一的数学试卷,在七个学校进行测试,由数据项目组成员作为监考人,统一考试时间,保证学生在条件相对一致的环境下进行测试,最后由项目组成员进行阅卷和分数统计。

(二)因变量

在人们的一般期望中,男生的数学成绩会比女生好,而语文、英语等成绩相较于女生会差一些,教育学领域的不少研究也指出,女生由于感觉、思维、记忆等心理品质的原因以及传统的期望而在理科学习上差于男生,且这种情况到高中以上阶段比较明显(刘仁云、赵胜文,2003;谈悦华,2006)。而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初中阶段男生学习成绩相对于女生较差的现象,因此选用数学成绩作为依据,讨论男生在拥有较高期望的学科上的成绩是否也落后于女生,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许更能说明问题。当然,选用语文或英语成绩或许更突出男生成绩的落后,但是,我们无法据此猜测造成男女生各个学科成绩的性别差异的机制是不一样的。另外,由于数学测试有着较为客观的评判标准,可以避免英语、语文等文科主观题测试过程中个人偏好所造成的误差,同时,数学成绩也最容易量化和测量,因此,数据只收集了学生的数学成绩,我们将其定为本次分析的因变量。

(三)自变量

1 个体/家庭因素测量指标

(1)性别。本次研究的核心变量之一,其中男性=0,女性=1。

(2)户籍。其中农村=0,城市=1。户籍制度作为中国特有的现象,反映了学生的城乡身份,在研究学生的学业获得中具有重要意义,是重要的控制变量。

(3)父亲的受教育年限。将该类别变量重新编码为连续变量,即教育年限:小学及以下=6、初中=9、高中=12、中专技校及职高=11、大专或大学本科=16、研究生及以上=19。在学生问卷中,由于学生自身对家庭经济条件的了解相对较少,如家庭收入、父母职业的分类等都难以给出确切的填答,所以我们选取父亲的受教育程度这一相对可靠的变量作为对学生家庭社会地位的测量。不可否认,家庭社会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父亲的教育程度相关的。

(4)年级。模型的控制变量之一,其中七年级=0,八年级=1。

(5)班级平均父亲受教育年限。根据文献,同伴群体的社会组成对于学生学习成绩具有重要影响,而每个学生的社会组成都是以父亲的教育年限作为测量的,因此,在本文的数据分析中,都将以班级平均父亲受教育年限作为同伴社会组成的衡量。

(6)班级平均父亲受教育年限和性别的交互项。为了检验同伴效应对数学成绩产生的影响是否存在性别差异,设置了性别和班级平均父亲受教育年限的交互变量。

(7)认知量表。关于男女生能力差异认知的4分同意量表(非常不同意、不同意、同意和非常同意),题目包括男生更擅长理工类学科、女生更擅长文史类学科、女生不适合体育项目等共计6小题。通过重新编码使得量表中的每个小题具有同向性(分越高越趋向于男女平等),然后加总成为认知测量。

(8)态度量表。对上学态度的测量的4分同意量表(非常不同意、不同意、同意和非常同意),包括上学是因为有趣、上学是因为没有其他事情可做、上学是因为别人上学我也上学等共计9小题。同样,通过重新编码使得量表中的每个小题具有同向性(分越高越趋向具有积极的上学态度),然后加总成为态度测量。

(9)行为量表。对学习行为的测量的4分同意量表(非常不同意、不同意、同意和非常同意),包括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复习等共计7小题。同样,通过重新编码使得量表中的每个小题具有同向性(分越高越趋向具有良好的学习行为),然后加总成为行为测量。

2 学校层次测量指标

学校的代码。不同学校之间的成绩存在差异是本研究的假设之一。本文给不同的学校赋予不同的代码以区分学校的固定效应,体现不同学校环境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基本影响。

(四)数据预处理:缺失值的多重插补

在社会调查数据的收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数据缺失,而缺失数据容易造成在原数据上进行统计分析的效率偏低或结果偏倚,因此在进行统计分析之前往往需要对缺失值进行处理。常规的缺失值处理方法包括删除法和插补法。删除法,即直接删除包含缺失值的个案。但如果数据不是完全随机缺失的,这种方法也可能会造成分析结果的偏倚。插补法则是指,根据一定的准则,用合理的替补值代替原数据的缺失值(金勇进、朱琳,2000)。合理有效地插补能够使替换值最大可能地接近原有的缺失值,帮助我们调整并构造完整的数据集,从而有效减少由于数据缺失可能造成的估计偏差。

插补法包括单一值插补法和多重插补法(multiple imputation)。单一插补法常见的有均值插补、中位值插补、极大似然法插补等,但单一插补法容易低估变量的方差,造成数据分布的改变。为了弥补这种不足,鲁宾(Rubin,1987)提出了多重插补法,后来经过学者们的不断完善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不过,由于这种方法需要计算多个插补值,占用更多计算机内存,而且数据处理工作也很麻烦,因此在国内的研究中较少使用。多重插补法,从根本上而言是一种模拟方法(金勇进、朱琳,2000),它的逻辑是根据一定的法则,为每个缺失值计算m个插补值(m>1),由此产生出m个不含缺失值的数据集。继而,分别对每个不含缺失值的数据集使用同样的方法处理,并得到m个处理结果,综合这些数据的处理结果,实现对目标变量的估计。

本研究采用多重插补法对缺失数据进行处理,其中m=30。在R软件中进行30次模拟插补,每一次插补都能得到一个完整的数据集,利用完整的数据集进行统计分析,储存分析结果,取其平均,形成对模型的评估。

(五)样本和基本变量描述

为了更直观地对比多重插补前后数据的区别,我们在变量分布基本情况表中呈现插补前的原始数据和插补后的完整数据的情况(参见表3~表6)。

(六)分析模型

结合文献资料和经验事实,我们采用学校固定效应模型(school fixed-effect)对数据进行分析。因为需要检验班级同伴群体对成绩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所以模型纳入了班级层次的学生平均社会地位得分、性别及其交互项,另外还加入了个体和班级层次的控制变量。因此,我们将研究模型设定为:

其中,i、j和k分别代表不同的个体、学校和班级,aj表示各个学校的固定效应,而Xi、μk分别代表个人和班级层次的控制变量。θ表示班级学生平均父亲受教育年限组成效应,δ表示这种效应在男女生之间的区别。利用这个模型,我们可以分析在控制了学校间观测不到的特征(学校的固定效应)之后,性别、父亲的受教育年限和班级同学的平均父亲受教育年限是否对学习成绩的获得具有显著影响,以及班级平均父亲受教育年限的影响是否存在性别差异。

四、数据分析

(一)数据描述分析

七所学校男女生平均数学成绩的比较情况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不同学校之间,学生标准化测试的数学成绩存在较大差别,学校1、3、4的平均成绩比较高,学校5、6、7的比较低,学校2处于中间。对应实际的情况,学校1、3、4是学校资源和评价较好的学校,学校2虽然也是公立学校,但学风评价远不如学校1、3、4,学校5、6、7则是各方面条件比较差的民办学校。图1的结果初步支持了学校固定效应的存在,肯定了分析模型的合理性。

进一步观察图1还可以发现,平均成绩高的学校,也就是实际条件较好的学校,男女生之间的学习成绩的差距会相对较小,有的学校男生成绩甚至比女生高,如学校1。而在三所民办学校,即学校5、6、7和相对较差的公立学校2,男女生的成绩差距是比较大的。这初步支持了假设2,即男女生的成绩差距在差学校中存在,在好学校中则不存在或者不明显存在。

(二)分班的随机过程

勒格维和蒂皮特(Legewie and Diprete,2012)在分析德国的情况时提到,德国学生选择学校并不是随机过程,而是与家庭背景相关。为避免因分班的非随机性而质疑分析班级群体影响的合理性,首先需要检验学校内部分班过程是否随机。他们指出,德国第一阶段的教育中,学校内部的分班过程在划片范围内是随机的,而数据模拟的结果也显示,各学校内部的实际分班过程符合随机原则。

对比中国的现状,学生选择学校的过程同样没有遵循随机原则。方长春、风笑天(2008)两位学者指出,在国家推行义务教育的政策影响及社会整体发展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家庭阶层地位对于教育机会获得不平等的影响减小了,从整体而言,受教育机会趋于平等。但是,家庭背景好的人往往能够选择优质教育资源,其子女往往更有可能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在中国,由于划片和择校机制,好学校所在区域的房价往往比较高,因此,能够进入好学校的学生通常是城市户籍或家庭背景比较好的。而相对较差的学校,尤其是民办学校则主要招收被身份制度阻挡在公立体制之外的农村户籍或外来城市户籍、低收入阶层的子女。家庭背景对于学生进入不同层次的学校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

但是,随机分班的原则应当是适用于中国的情况的。国家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不允许设置和区分重点班、平行班,不管是分配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该遵循随机原则以达到公平效果。但因为本文的数据中没有关于家庭社会地位的较好测量(如SEI),因此无法仿照勒格维和蒂皮特的研究进行随机分班的有说服力的检验。而在实际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只有1所公立学校(学校A)根据入学成绩分了快慢班,这种根据学生成绩分班的方法属于自选择过程,与家庭背景无直接关系;另外一所民办学校(学校E)确实存在家长利用家庭经济优势让子女就读重点班的情况,除此之外,其他绝大部分学校遵循了随机分班原则。

结合现有制度规定和实际调研情况,我们可以认为,分学校的过程不是随机的,而学校内部分班的过程是随机的。因此,选用班级群体而不是学校群体作为同伴群体的界定可以减少由于自选择问题引起的对数据结果的质疑。

(三)数据分析结果

我们首先以数学成绩为因变量做多层次模型的零模型检验,结果显示rho=0.398,即总变异中的39.8%是由于学校之间的差异引起的,说明数据具有高关联强度的层次结构,适合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

接着,以数学成绩作为因变量,以性别、父亲受教育年限、班级平均父亲受教育年限以及性别和班级平均父亲受教育年限的交互作为自变量,以年级和户籍作为控制变量,以7个学校作为分层,进行固定效应回归模型的分析,分析结果为表7的模型一。

表7的结果说明,在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女生的学习成绩会显著比男生高18.34分(p

表8报告了以学生的认知、态度、行为作为因变量,放人性别、父亲受教育年限、班级平均父亲受教育年限以及性别和班级平均父亲受教育年限的交互作为自变量,以学生的年级和户籍作为控制变量进行固定效应回归的结果。

模型一的结果说明,在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女生在认知方面的得分比男生低1.217分(p

模型二的结果说明,在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女生的态度得分比男生高2.433分(p

模型三的结果说明,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女生的学习行为得分比男生高4.145分(p

表8的结果基本支持了假设3.1和假设3.2。表9是把学生认知、态度和行为及其与性别的交互项这两组变量依次作为自变量放进表7模型一中进行固定效应回归的嵌套模型的结果。

表9中模型二的结果说明,在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认知得分每增加1分,学习成绩就会增加0.586分(p

比较模型一和模型二的BIC结果可知模型二优于模型一。此外,还可以发现,性别与班级平均父亲受教育年限及其交互项均保留了显著度,但回归系数都变小了:性别的系数由18.34降为12.24,减少了6.14分;性别和班级平均父亲受教育年限的交互项的系数则从-1.390变为-0.982,系数的绝对值减小0.408。这说明,认知、态度和行为作为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的中间变量,对于学习成绩的性别差异也具有一定解释力。

模型三新加入的三个交互变量中,只有态度得分与性别的交互项是显著的,即在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态度得分每增加1分,男生的学习成绩就会比女生高0.443分(p

五、总结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