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征地工作汇报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同时,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工作,有效维护被征地农民权益,是征地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因此,开发区一直把安置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体做法如下:
一、创新模式,争取配合
开发区以__吴圩机场扩建为契机,全面贯彻__市委、市政府把吴圩机场拆迁安置项目建设成为__市拆迁回建安置精品示范点的总体思,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采取农民出资(回购)、机场补贴、政府扶持的方式,统一规划、合理设计、统建商住一体化“2+4”公寓房(1—2层用于农民娱乐活动,4—6层用于农民居住)的模式进行安置,确保了失地农民“有住、有租、有铺、有保”,为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创业出路提供切实保障,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大大提高了农民配合征地工作的积极性。
二、先安置,后拆迁
被征地拆迁群众的安置问题一直困扰着征地拆迁工作,因而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把拆迁安置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要求安置工作必须走在拆迁工作的前面,如吴圩机场扩建工程在实施拆迁前,已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置方案并征得被拆迁农民同意,并且在新航站区征地拆迁工作启动时,农民回建三产安置用地的征地工作也一并推进。
三、关注民生 让利于民
经开区坚持“不单纯为征地而征地”,“开发一方,惠及一方,造福一方”的指导思想,在征地中注重保障和落实失地农民的合法利益,充分考虑他们今后的生活出路,在政策范围内,给予最高的征地拆迁补偿和过度安置费用。并通过一系列的惠民举措,确保“失地农民不失利”,从而得到了绝大部分农民的支持。
篇2
土地征收与房屋拆迁是一项严肃的工作,涉及诸多法律法规,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合法、公正、公开,必须制定和遵守严格的程序,必须给予公平合理合法的补偿,必须杜绝村干部利用职务便利贪污受贿,或发生失职渎职问题。
在实践中,对每一宗工业项目用地,我们都做到三查:一查是否有县政府《抄告单》,二查是否有明确的红线界址范围,三查是否制定土地征收与房屋搬迁安置补偿方案。
对每一份《土地征收与房屋搬迁安置补偿方案》,我们都要通过召开户主会议的形式,征求被征地拆迁户的意见,而后进行修改完善。
在土地征收过程中,采取“一个领导、一支队伍、一把尺子、一本台账”的方式进行。每一块土地,实行现场丈量、现场告知面积、被征地对象现场签字确认、工作组干部现场签字以示负责。征地工作台账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在房屋拆迁过程中,随机选定有资质的评估机构,现场勘测房屋现状,被拆迁人在勘测表上签字确认。初评报告出来后,直接送达被拆迁人审阅。15个工作日内,由被拆迁人就初评报告提出修正意见。合理的修正意见予以采纳,最终出具正式的房屋评估报告,送达被拆迁人一份,镇人民政府备案一份。镇、村干部依据正式评估报告上门入户做好拆迁工作。
三、征地拆迁工作存在的问题。
1、征地拆迁补偿标准不一致。由于征用一块土地跨越的时间比较长,过程比较复杂,土地补偿的标准变化较大,相邻土地由于征用地时间不一致导致补偿标准不同,尤其是一些村组分为两期甚至三期被征用,从而引发征地拆迁难度。如我县水田征地补偿标准曾经历6000元/亩到13500元/亩,再到31100元/亩,使得前期征地的农民更是容易心理失衡而要求补偿差价,从而增加征地难度,引发上访事件。
篇3
截至到11月30日,我区财政总收入完成52378万元,为年计划的99.3%,同比增长34.22%,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0481万元,为年计划的100.38%,同比增长38.28%。截至到11月底,我区一般预算支出完成46991万元,为年初计划的86.3%。针对资金供需矛盾突出的现实,在预算执行中坚持有保有压,突出重点,进一步优化我区财政支出结构。
(二)积极促进民生财政建设。一是我局严格按照上级要求,今年已及时足额将14752万元各项经费拨付到位,其中:公共医疗、医改1051万元、就业救助650万元、民政事业1709万元、新农合630万元、新农保335万元、失地农民养老保险2700万元、机关和劳动养老7677万元,全年未出现因财政补助资金未及时到位引发群体恶性事件发生;二是按照相关规定及时编制上报社保基金预决算,强化执行力度,严格基金管理,规避基金风险,保证基金安全、封闭、高效运行;三是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深入贯彻教育投入“两个比例”、“三个增长”的精神,切实推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努力提高教师工资福利,按政策要求落实农村转移支付和贫困学生“两免一补”政策,竭尽全力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年为全面完成合格学校建设,确定了为12所学校的合格学校建设项目投入3080万元;四是把计划生育的投入提到落实基本国策的高度来认识,充分保障经费投入。年计育经费标准按11.5元/人拨付,比规定增加1.5元/人,全年共拨付347万元,较上年增加47万元。
(三)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加强财政资金监管,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努力打造一个“公正、公开、公平”的公共财政体系:一是严格执行年初人大通过的财政预算方案,控制公用经费支出;二是以保人员经费、基本运转为核心,重点保障教育、医疗、社保和重点项目等民生支出;三是加强财政评审和政府采购管理,节约财政资金。目前,我局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审定项目95个,送审金额11389.4万元,审定金额9327.8万元,审减金额2061.6万元,核减率达18.1%;年,我局预计执行政府采购预算4654万元,预计完成政府采购4158万元,资金综合节约率约为10%。
(四)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一是全面实施“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政府统筹”的非税收入管理模式,杜绝单位截留收入,保证非税收入的及时足额入库。1-11月,我区完成非税收入10350万元,同比增长26%,占年计划的104%,提前超额完成年初预算任务;二是根据省、市乡村财政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要求,我们在乡镇财政预算编制、乡镇财政日常监管、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监管、惠农补贴发放、乡村债权债务管理、村帐乡、财政所标准化建设等七个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推动乡镇财政精细化管理工作;三是狠抓了全区重点工程建设的财务工作,会计局增设了基建核算专柜,安排专人负责基建工程的财务核算,既保证了重点工程项目的财务工作质量,又及时掌握财务信息,确保重点项目资金安全、高效运转;四是加大业务人员培训,全面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年度,我局组织举办了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村级财务人员培训班、非税管理人员培训班等教育培训,通过集中时间授课和考试等方式,及时贯彻了新的会计准则和财务管理制度,全面提高财务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五)严格执行内部监督制度。今年来,我局通过不断完善权力运行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内部工作流程和监督机制,通过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检各股室台账来提高内部监督管理水平,通过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来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把机关文明建设、作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作为财政部门重点工作来抓。在今年的各级审计及财务监督检查中,我局未出现一例违纪违规问题,全体机关干部也均未有违纪违规行为发生,廉洁、高效、精确的服务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六)扎实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为了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水平,我局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切实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一是通过创建标准化财政所、推行精细化管理和强农惠农资金实行网络信息化发放等乡镇财政改革办法提高乡镇财政管理水平,全年通过“一卡通”向全区2.3万户农户发放强农惠农资金补贴11项近800万元;二是通过向攸县国库集中支付局实地学习、实施公务卡试点扩面等手段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三是通过建立财政支出评价体系,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大大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四是创新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方法,在实地调研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大力扶植企业做大做强,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七)不断加强财政宣传力度。我局一贯重视财政宣传工作,坚决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新闻宣传工作的通知》精神,努力营造更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财政改革与发展。通过采取加强与主流媒体的沟通与合作、重视和发挥网络等新兴媒体的作用、进一步推进财政信息公开等宣传措施,在省厅及市局网站、《株洲财经天地》杂志和区政府门户网共计发表信息46篇,调研报告4篇,新闻稿3件,让广大城乡居民及时了解财政政策和方针。
二、自身建设情况
(一)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年,我局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执行力,不断规范权力运行方案。按照“爱岗敬业、依法理财、廉洁高效、开拓创新”的质量方针,结合新“三定”方案,以加强制度建设为切入点,对照财政工作目标考核文件要求,制定的有关服务规范、程序文件等,对权力事项进行梳理,突出监督重点,强化对风险点的控制,明晰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明确岗位职责和强化责任意识,认真编写完成各股室(单位)职能、工作规则、权力运行流程表和绘制流程图等制度文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工作作风和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二)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今年以来,我局狠抓机关作风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从加强教育入手,积极推行政务公开,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公开承诺制、办事限时制、公文督办制、一次性告知制、效能告诫制、责任追究制和绩效考核制九项制度,增强大家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公仆意识,不断完善作风建设责任机制、评价机制和监督机制,以作风促服务,靠作风助优化,推动财政事业持续、稳定、高速发展。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我局始终按照围绕中心、强化教育、落实责任、服务大局的工作思路,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业务工作,一手抓党风廉政建设,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做法有:一是抓建立健全制度,制定并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任务分解书》、《内部资金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二是抓责任考核,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纳入财政目标考核内容,做到奖惩分明;三是加大了落实责任制度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定时进行局机关和各乡办财政所的内部监督检查,全系统未发现有违纪违规行为发生。
(四)创新机关文化建设。丰富干部职工的业余生活,建设积极向上的财政文化,这是局班子推进机关文明建设的重要决策。为此,局机关成立了登山、排球、羽毛球等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如在在美丽的仙庾岭,留下了我局全体机关干部矫健的身影;在各室内羽毛球馆中,洒下了我局羽毛球爱好者奋勇拼搏的汗水……丰富的机关文化生活,将干部职工彻底从牌桌、酒桌上“解放”出来,局机关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日趋浓厚。
篇4
指导面临新的形势,各区、县(市)抓住发展机遇,积极谋划发展途径。
二、地名管理工作
(一)完善地名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导各区、县(市),完成了地名数据库3.0版软件的安装工作。地名数据库的录入量大,内容复杂,对此我们积极加强指导和培训,此项工作计划在8月份全面完成数据录入工作,上报省和国家。地名数据库的建立对我市地名管理和为我市经济社会服务将起到积极作用。
(三)为了贯彻落实市委提出的把“建设成为现代化大都市和国际旅游城市”的发展战略目标,全面提升地名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更好地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公众服务,提出了将我市主城区街路地名标志牌全部更换成错落式标志牌的创新理念,经市政府同意,我们积极与财政协调,已落实资金500余万元。目前此项工作已进入招标程序,计划8月份全部更换完毕。同时对三类以下街路墙挂式地名标志牌计划6月底前全部补设完毕。
三、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
篇5
今年我公司积极开展“人均跑百户”活动,组织对全县规模性企业进行调查走访宣传工作,营销人员坚强了速递新业务的学习,熟练掌握了“次晨达”、“全夜行”、“卡哈拉”等速递新业务的特点和具体操作方法。根据企业用邮情况,积极采取营销措施,对有潜力的客户逐个上门,从客户最敏感的时限和价格两个方面,着力宣传邮政EMS的优势,通过有针对性的宣传,打动了一部分客户,让流失的客户又回到邮政EMS这边来。
二、增强发展意识,完善机制,激发活力。
随着速递业务市场日益竞争激烈,社会快递公司优势凸显,我们邮政EMS如何抢得一大块市场份额呢?一是全员发动,寻找突破。营销工作无处不在,公司经理、营业员、揽收员各尽所能,全面开展营销工作。二是重点客户,重点公关。对所在区域的客户进行详细的调查摸底,建立起营销档案,针对不同的客户,采取不同的方式公关。对棘手的客户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做到不厌其烦,多次上门。三是感情营销,紧盯目标。经常性与客户保持联系和沟通,倾听客户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为客户提供其他的邮政服务,甚至做一些“份外”的事情,协助他们解决一些工作中困难,进一步加深与客户的感情,获得客户的青睐。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把客户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让客户感受到邮政的热情、友情和亲情。
三、提高投递质量,措施到位,服务到位。
投递质量的好坏,关系到邮政的信誉问题,直接影响到邮政经营及邮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针对速递部门部分职工以及部分支局所出现的只重视业务发展,忽略了速递投递的服务质量,于是,我们在全局组织开展提高投递质量的活动,树立“投递质量是邮政发展的生命线”的观念,特别是对法院传票、身份证专递、银行帐单专递等方面的投递,制定了相关投递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大大地提高了速递业务投递服务质量,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从而树立了邮政速递品牌的形象。
服务是未来社会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之一,因此,我们必须从抢用户、占市场、增效益的高度来认识和提升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坚持个性化服务,坚持“以人为本”、以情感为纽带的营销理念,为客户提供“优先、优惠、优质”的“三优”服务,积极创造与客户良好的合作环境。我们的做法是:一是为客户提供定点定时与不定点定时相结合的揽收方法,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不同需求,对外承诺24小时揽收服务,大大提高了邮政EMS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在售后服务方面,包括对邮件的跟踪查询尤为重视,经常性做好客户的反馈工作,赢得客户的信任。三是保证车辆和人员,客户随叫随到,诚信服务,一诺千金。
四、立足长效发展,强化管理,严格制度。
管理出效益。我们一是抓住关键的人,充分调动揽收人员、营销人员的积极性,根据营销工作的周期性,对重点发展的客户确定责任人,通过明确各自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在分配制度实行人性化管理,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工作量与收入直接相挂钩,以此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体现每位员工的个人价值。二是严格内部检查制度,发现问题,一次教育,二次督导,三次考核,对问题严重的员工予以清退出公司,全公司上下拧成一股绳。三是抓好客户资料的管理,建立健全EMS客户资料的管理,对每个EMS客户实行动态管理,便于我们及时掌握客户最先情况,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二OO六年的工作计划
一、确保完成2006年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
二、继续抓好特快基础业务,重点加强大客户的管理,强化大客户的服务工作,使基础业务得到更快的发展。特别要抓好国际业务的发展工作,引导消费使用EMS国际特快业务,使国际特快业务有一个大的突破。
三、构建“三位一体”的营销网络,加强激励机制。不断速递网络体系,进一步构建营销、揽收、客户维护于一身的三位一体营销网络,将速递专业的发展、维护、揽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四、实施项目管理,以发展业务为根本,做大速递市场。一是做好重点区域的开发。二是以特快进口投递信息为切入点,积极发展新的客户。三是推进派驻制服务,延伸EMS、11185服务功能。四是以标杆支局为试点,摸索乡镇EMS发展思路。
篇6
四、针对没有按有关规定建立耕地保护台账,有关材料整理不齐全,没有分类归档的问题,我镇已提高思想认识,重新按检查要求的规定建立耕地保护台账,并补充相关耕地档案资料,分类归档,建立专柜统一管理,确保耕地档案资料完好无缺。
篇7
二、广泛宣传,规范程序。
为深入开展低保普查工作,各区(市、县)利用广播、报刊、社区(村)公示栏、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低保政策、普查意义和程序。通过宣传,提高了低保政策的群众知晓度,增强了群众参与低保监督的积极性。同时,在普查工作中,各乡镇(街道)和村(居)委会专门落实人员走村入户,采取查、看、听等方式对低保户情况进行逐户调查,对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在村(居)公示栏进行重新公示,群众无异议的重新填写《城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表》,对评议有异义的由乡镇(街道)评审小组再次审核,对符合条件的纳入城乡低保;不符合条件的,取消低保资格,并书面通知本人。通过政策宣传和程序的规范,为低保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开展奠定了基矗
三、加强培训,典型引路。
今年4月,我市专门召开了城乡低保普查工作会议,用三个月时间对我市城乡低保进行了全面普查。**月上旬,根据全省低保普查工作会议精神再一次对全市城乡低保普查工作进行了安排布置。通过总结4-6月城乡低保普查工作经验,推广市中区、马边县城乡低保普查工作经验,以以会代训的形式对各区(市、县)民政分管局长和具体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各区(市、县)也相开了乡镇(街道)分管领导、民政办主任、村(居)委会低保工作人员参加的培训会,对普查工作的重要性、普查内容、工作程序和低保工作政策再一次进行了认真培训。通过培训和市中区、马边县的经验引路,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工作人员的政策业务水平,为保质保量完成城乡低保普查奠定了坚实基矗。
四、加强监督,保证质量。
为保证普查质量,市和各区(市、县)由民政部门牵头成立督查组,对乡镇(街道)和村(居)委会低保普查工作进行了督查,同时公布了监督举报电话。督查组采取抽查方式对普查程序是否规范、档案管理是否完毕等进行检查,对普查工作不到位的,指导限期整改。有力的监督指导,确保了普查工作不走过场,保证了普查工作质量。
五、工作成效
通过城乡低保普查,我市城乡低保的保障对象情况更加准确,操作程序更加规范,真正做到了政策透明,群众满意,为打造我市“阳光低保”工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提高了低保工作人员素质。通过城乡低保开展普查的政策、操作流程等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低保工作人员的政策业务水平和工作责任心;同时,及时开展经验交流,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整改,帮助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低保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提升了低保工作水平。各地通过严格、规范的入户调查、民主评议、三榜公示等程序,使我市城乡低保工作程序更加规范,低保工作更加“阳光透明”;通过加大政策宣传,群众对低保工作的参与度、知晓率和监督力度大大提高,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进一步提高了我市城乡低保工作水平。
篇8
至11月17日,共签定拆迁补偿协议243份,占应签定拆迁补偿协议份的64%。其中签定民房拆迁补偿协议239份,占应签定民房拆迁补偿协议379份的63%,面积约46400平方米;签定企业拆迁补偿协议4份,占应签定企业拆迁补偿协议12份的33%,面积约9500平方米。同时对施工建设需要的重点区域和地段先行拆除房屋约32000平方米。
二、主要做法
1、依法有序开展拆迁工作。一是实事求是制定拆迁补偿方案。根据房屋动迁的实际情况,参照周边重点项目拆迁补偿的有关标准,认真制定《房屋拆迁补偿方案》,及时向市房管局请示、协商,同时充分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经多次的修改、完善后按程序报市房管局备案。二是按程序做好拆迁许可证办理工作。抓紧整理立项批文、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批文等要件,依法向市房管局申请拆迁许可证。三是根据该项目的拆迁规模,委托拆迁公司及房屋拆迁有限公司代为实施项目动迁工作。四是根据项目动迁进展情况,依法向市房管局申请延长房屋拆迁期限。
2、建章立制,规范运作。建立健全了会议、办公事务管理、拆迁补偿安置工作、征迁碰头会、资金使用审批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征迁办的运作机制,提高工作效能。
3、及时组织拆迁补偿费用。多渠道筹集拆迁补偿资金,根据拆迁工作进展情况,每月编报拆迁计划及拆迁资金计划,及时向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申请拆迁资金。按照目前拆迁进度,拆迁补偿资金均足额到位。
4、认真执行拆迁补偿的“两公开一监督”工作。动迁过程中严格按要求做好公开公示工作,做好拆迁安置补偿的有关政策、规章及各种标准公开;拆迁安置工作程序公开;被拆迁人原房屋的坐落、人口、结构、建筑面积(包括各种附属物)等公开;被拆迁人搬家、验收的时间、选房顺序公开;安置房屋的地段坐落、公开;拆迁过渡、拆迁补偿安置情况公开。并自觉接受有关部门和群众的监督。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企业的动迁难度较大。部分企业损失较大,动迁工作难度大。
2、大部分应拆迁户没有居住,且物业管理处对这些住户的有效信息掌握不齐全,一些拆迁户虽已取得联系,但进行面对面的实质性协商效果不理想。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篇9
(一)要把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作为征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将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作为征地的必经程序,社会保障费用不落实的不得批准征地。
(二)要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高度,依法足额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三)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原则上不得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调整提高。
(四)坚持分类指导。以劳动年龄段内被征地农民为就业和职业培训重点对象,促使其尽快实现就业;以老龄人群为社会保障重点对象,加快建立适合被征地农民特点与需求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保障对象
本行政区域内,16周岁及以上(以征地协议签订时间为基准)、被征地时享有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权、征地后人均耕地0.3亩及以下(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的被征地农民,适用本意见。
被征地时年满16周岁不满60周岁的人员,依据原市劳动保障局、财政局《关于印发〈市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及就业服务实施办法〉的通知》(劳社就业〔〕21号)精神,享受相关培训和就业优惠政策。
60周岁及以上被征地农民纳入养老保险范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对象的确定,要严格按照《省劳动保障厅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劳社〔〕19号)的规定程序核准并予以公示后,报县(市、区)政府有关部门备案。
被征地时不满16周岁的人员,按征地补偿规定一次性发给安置补助费,待其达到就业年龄后再根据就业状况参加相应的社会保障。
三、保障标准
被征地农民年满60周岁时(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可按月领取养老保险金,养老保险金原则上不低于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各县(市、区)政府可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财力状况适当提高保障标准。养老保险金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一)已开展国家新型农村(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县(市、区)政府规定的基础养老金;
(二)征地社会保障费用补贴(用于补齐与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
(三)当地政府的其他补贴。
四、资金来源
(一)已开展国家新型农村(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县(市、区)政府规定的基础养老金,通过新型农村(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途径列支。
(二)征地社会保障费用补贴从各县(市、区)征收的综合地价社会保障费用中支付,征地社会保障费用出现缺口时,由当地财政弥补。
(三)当地政府的其他补贴由当地财政解决。
五、资金管理
各县(市、区)政府要严格执行各项财务管理规定,设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专户,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独立核算,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截留、挪用、转借或擅自将资金用于任何形式的直接投资。要加强资金监督和管理,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增值。
六、工作要求
篇10
一、项目工程建设情况
两个标段的土地平整、田间道路和农田水利三个单项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1、土地平整工程总面积700亩,设计标准田块259块,4-6月份已平整田块104块,完成土方量76000方。2、田间道路工程设计4778米,土方工程量19070方,目前已完成路基填筑960米,完成土方量3814方,占路基土方量任务的20%;路肩浆砌石工程、路面泥结石工程均未动工;设计生产路2738米,土方1841方,目前已完成路基填筑550米,完成土方量400方,占路基土方量的20%。3、农田水利工程,目前正在预制钢筋混凝土u形槽及预制板构件。
二、项目工程质量情况简析
1、土地平整初期施工程序不够清晰,施工程序未达到合同中技术条款的有关要求,完成的田块均为初步平整,通过现场检测后,进一步进行了平整,目前已基本符合设计要求。2、田间道路工程,因只完成路基工程量的20%,尚未进入质量检测阶段。3、农田水利工程,已预制了部分钢筋混凝土u形槽及预制板构件,通过试块检测,均符合项目工程质量要求。
三、施工进度情况分析
一是由于项目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在春节期间,工程建设招投标延误了一定的时间;二是工程建设开始后,阴雨天气较多,机械无法进行施工;三是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一些“深眼田”,造成机械无法进场施工。因此,整个工期延后近三个月。
四、下一步工程施工计划
为保证项目工程达标验收,尽可能按期完成项目工程建设任务,项目办公室一方面加强了工程建设管理,一方面与郎溪县联系,并组织承建企业项目经理、项目办技术指导组、监理部、项目区村委会负责人等相关人员,于6月2日到郎溪现场参观了土地整理项目区工程建设和档案信息资料收集整理等方面情况,学习并取得的宝贵经验,为本项目顺利实施打下了基础。下一步我们将一是加强项目工程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敦促承建单位加大机械设备及技术力量的投入,以保证项目工程按质按量完成建设任务;二是强化质量监督体系,严格施工程序,按规范要求对施工项目进行检测、报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三是一期工程的土地平整工程力争于八月底前完工,田间道路九月底前完工,农田水利10月底前。
五、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篇11
二是“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 。
篇12
篇13
一、“十五”期间我市征地情况和征地补偿标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市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工业用地需求不断增加,设施、公益事业用地,每年的新增用地量较大。十五期间,我市上报农用地转用和征用土地个批次,个单独选址项目,报批农用地转用、征用面积公顷,其中耕地公顷,涉及安置的农业人口人,劳动力人。征地安置补偿涉及农民的生产、生活等切身利益。我市注意从实际出发,依法落实安置补偿规定,对报批的农用地转用和征地,依法确定补偿标准:()征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水田万元公顷,旱地万元公顷。()土地补偿费:水田万元公顷,旱地万元公顷,园地万元公顷(按水田),其他农用地万元公顷(按水田),建设用地万元公顷(按水田),未利用地万元公顷。()安置补助:水田万元公顷,旱地万元公顷,园地万元公顷。()青苗、地面物补偿费:水田万元公顷,旱地万元公顷,其他地面物实际估值补偿。
二、严格按法定程序开展征地工作
(一)深入开展征地调查,拟定切实可行的征地方案。在征地申请前,国土资源局会同相关乡镇、村(居),深入基层进行征地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征用地块的面积、地类、权属状况;被征地村、村民组的人口、耕地、人均耕地、人均收入情况;被征地的承包经营、年产值情况;被征地群众的意见和补偿要求。在调查的基础上,拟定征地方案,经审核后,报省政府审批,作为实施征地的工作依据。
(二)搞好“两公开一登记”,增强工作的透明度。我市根据《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的规定按照“公告—登记—公告”的程序开展工作。一是在收到征地批准文件后,严格按照法定时限征地公告,并在被征地单位、村(居)和街道醒目处张贴或在有线电视上播出,使征地工作家喻户晓,以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二是深入实地根据掌握的被征土地的权属、位置面积、地类等基本情况,做好权属登记、青苗、地面附着物等补偿登记工作,拟定补偿安置方案。三是及时征询意见公告,通过征询公告充分听取群众对补偿安置方案的意见,增加工作透明度,特别是对群众有异议的事项,认真对待,细心协调,确保征地工作顺利开展。
(三)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工作,保证征地的顺利实施。
一是加强土地法律法规、尤其是征地补偿规定的宣传。从全局的、长远的角度宣传征地是国家建设需要,是经济建设需要,补偿标准是法定的。通过开展宣传统一群众思想,帮助群众自觉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二是多形式做细致的思想工作。解决群众对征地不理解的突出问题,保证征地的顺利实施。
三、被征地农民安置的主要途径、措施
我市在依法补偿的同时,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措施多条途径安置失地农民。
、货币安置。按照报省审批的征地方案,依法确定补偿标准,把征地补偿费及时、足额发放给被征地农民,由农民自谋职业。安置补偿标准:征用水田每亩—万元,征用地每亩—万元,征用园地每亩—万元,征用其它土地每亩—万元。从我市清理检查征用农民集体土地补偿安置的自查情况看,几年来征用农民集体土地的补偿费落实总体上是好的。
、留地安置。把征用的土地划出—作为农民集体发展生产用地或经营性的生产、生活配套用地,由失地农民经营,解决生活出路。
、就业安置。
一是企业优先招用。要求用地企业优先招用被征用农民,实行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近两年来我市安排失地农民就业多人次,如福山轴承厂征地亩,安排失地农民人;燕京啤酒厂征地亩,安排失地农民就业人;南华鞋业征地亩,安排失地农民人;康利石材征地亩,安排失地农民就业人;成功科技园区征地亩,安排失地农民就业多人等。
二是政府制定政策、搭建就业平台,依托劳动保障事务所、市劳动力中心市场牵线搭桥,介绍推荐就业,通过举办被征地农民务工招聘会,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
三是建立培训基地,提高就业能力。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同时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我市建立了六大培训基地:技术学校培训基地,水头东升石材公司石材加工培训基地,南益集团计织培训基地,诗山文化技术学校电子、钟表、电车工培训基地,仑苍水暖器材制造培训基地,洪濑鞋帽生产制作培训基地,为失地农民掌握就业技能创造条件。近两年来,共培训失地农民人。
四是因地制宜安排从事第三产业。对城镇近郊的被征地农民,根据需要和要求,优先安排市场摊位和摊点,让失地农民就地从事第三产业等。
⒋纳入低保。主要是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把所有符合低保标准的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低保范围。我市纳入低保农户户、人,其中一部份就是失地农民。
、探索保障。我市借鉴外地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探索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办法,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长效机制。
二、征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三、对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建议
、农村劳动力已进行多轮转移,实际务农人数占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小。我市是改革开放较早的地区之一,早在年代末年代初,随着农业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开始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相当一批青壮劳力走向全国,跑市场、搞供销,形成现有的“供销大军”。年代初,在“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感召下,一些农民开始办厂、搞企业,大批劳动力转向第二产业。目前在经济发展的沿海,真正务农的人数并不多,且多为老、妇、弱劳动。
三、失地农民保障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安置途径还比较单一,还不能解决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我市对失地农民的安置虽有多种途径,但目前为主的还是货币安置。征用农民一亩地,支付给—万元补偿费,无法解决农民的生产、生活出路问题,被征地农民把钱用光后,还是要找政府。货币安置实际上并没有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安置问题。
、优先用工办法与被征地农民自身条件的矛盾。失地农民由于文化水平低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往往满足不了企业的用工条件要求。强制性地要求企优先招用不符合条件的农民工,企业难以接受,客观上也不利于企业发展。尤其是一些老、妇、弱、病、残的农民,安排就业有较大难度。
、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征地,被征地农民难安置。交通道路,政府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用地,在计划时期采取的是农转非和招工的办法,在社会主主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采取的是货币安置,由于政府受财力限制,补偿的标准确性往往是按法律规定的低限执图示“优先用工”是没有具体企业承载。这种情况,被征地农民安置确实相当因难。
、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政府财政压力大。把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无疑是安置失地农民的好途径。但是这种办法需要有政府的财力作支持。若每年征地亩,安置个农业人口,每人一次性投保元,按市、乡镇村、个人的比例负担保金,每年市财政需支付个亿,乡镇、村财政应支付个亿,从现有的财力看,是非常困难的。
、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面临大量历史遗留问题。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既要解决新征地失地农民的保障,又要考虑近年来因征地失地的农民问题的保障,这给我们制定政策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回拨地”用于发展第三产业和房地产业,同现行的法律法夫有矛盾。一方面是法律上没有“回拨地”的规定,无章可循;另一方面是“回拨地”用于搞第三产业,同法律、政策上的招、拍、挂规定有矛盾。
四、解决失地农民保障问题的建议
、完美法律规定。建议对《土地管理法》中征地补偿进行修改,补偿原则按征地新用途确定,补偿标准参照市场价格评估确家;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要有相关的法条,留地安置比例、供地方式要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以使实际工作有章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