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激励语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每日激励语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4、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5、没有什么不可能,只看你去不去做。

6、如果你生气了,请在面对爱人之前先面对镜子。看看自己,你喜欢现在这张脸吗?

7、志坚智达言信行果,失败的尽头是成功努力的终点是辉煌。

8、所谓内心的快乐,是一个人过着健全的正常的和谐的生活所感人生所有的欢乐是创造的欢乐:爱情天才行动——全靠创造这一团烈火进射出来的。

9、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

10、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的付出就必须给予回报,也不会因为你以怎样的方式对待别人,就要求他人同等对待你。人活在这世上,最难的就是保持一份谦卑和平和,而这份谦卑,来源于内心的真诚和踏实的努力。

11、成功的信念在人脑中的作用就如闹钟,会在你需要时将你唤醒。

12、不要占朋友的便宜,关系再怎么亲密,一旦没有界限,就没有底线了。

13、了解过去,活在当下,为将来做好准备!

14、不要试图去解释这个世界上任何的误解和扭曲,存在的都是真理,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虚头,他们一定付出了你没有想到的努力和代价,才华机遇运气努力外貌,甚至是不光彩的事情,都是存在,没什么值得怀疑。

15、也许你想成为太阳,可你却只是一颗星辰;也许你想成为大树,可你却是一棵小草。于是,你有些自卑。其实,你和别人一样,也是一片风景:做不了太阳,就做星辰,在自己的星座发光发热;做不了大树,就做小草,以自己的绿色装点希望……

16、人生的胜者决不会在挫折面前失去勇气。

17、不要羡慕别人的成功,那是牺牲了安逸换来的;不要羡慕别人的才华,那是私底下的努力换来的;不要羡慕别人的成熟,那是经历与沧桑换来的。可以欣赏,但不要嫉妒,因为那都是别人应该得到的。

18、努力了、珍惜了、问心无愧就好,不期待突如其来的好运,只希望所有的努力终有回报。

篇2

什么样的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才能更好地与之相匹配?或者说政府与社会需要作出什么样的调整才能更好地利用劳动力素质快速提升所带来的人口红利?为此,本文考查了当美国和日本达到与中国劳动力素质提升水平相当的特定阶段时其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政府所采取的主要政策,希望能够为上述问题的解答提供一些启示。

本文以第 6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对中国劳动力素质未来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情景分析,推算了 2010—2030年中国劳动力素质发展的情况①,发现 2010年中国 25岁及以上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 85年,接近于美国 1945年的水平,约相当于日本 1968年的水平;到 2020年,中国的这一指标为 93,大约与美国 1951年的水平、日本 1975年的水平相当;到 2030年,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 102年,大约与美国 1965年的水平、日本 1983年的水平相当。因此,本文重点考查了美国和日本在上述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并归纳出其主要特点,希望能够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引。

一、与中国发展水平相当时,美国的社会经济特点。

考察美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在1940年前后美国的发展特点是:(1)出现人力资本的加速积累;(2)工业技术研究得到快速发展;(3)开始建立社会保障网;(4)工人的权利得到提升,工资快速上涨。在 1950年前后,美国的发展特点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达到了高峰。到了 1960年前后,美国的发展特点是:(1)联邦政府的管理和社会保障都得到了加强;(2)大学的研究地位进一步提升;(3)研究和工艺创新对工业的作用更加突显;(4)制造业出现分散化趋势,郊区化进程加快。美国经济社会的这些特点,有一些是中国正在经历的,有一些则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借鉴和指引意义。

(一)1940年前后美国的发展特点。

1人力资本加速积累。

进入 20世纪后,美国的人力资本都处于加速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又可以划分为 2个阶段:1910—1940年由于接受中等教育的人口大幅增加,初步提升了劳动力素质,是人力资本形成的第一个。第二个阶段始于 1970年,是由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大幅增加,进一步大大提升了劳动力素质,是人力资本形成的第二个。

(1)人力资本形成的第一个。20世纪初,美国人开始意识到技术的重要性,认为国家的财富同时也体现在它的人民身上,只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者才有可能掌握和应用新技术。1910—1940年,美国中等教育开始加速发展,中等教育入学率快速增长,高中的学校数量以及规模都大幅提高。这段时期,接受过高中教育的人数开始激增。1870年,美国 17岁及以上的人口中每 100人中仅有 2人为高中毕业,1940年则达到了 508人。从 每 10年 的 增 长 速 度 来 看,1910—1920年为初步加速阶段,增长了 8%;1920—1030年的增长速度仍然不断提高,10年间增长了 122%;1930—1940年达到了发展速度的顶峰,10年 间 增 长 了 215% (SnyderT D,1993)[1]。到1940年,美国25岁及以上人口中接受过中等教育的比例已经达到了 295%①。正是由于高中教育的发展,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快速增长,在 1886—1890年和 1926—1930年这两个阶段的人群中,男性平均在校学习时间由 756年上升至 1146年(EngermanSL,GalfmanRE,2008)[2]15,使得美国的人力资本迅速增长,出现了人力资本形成的第一个。中等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的进步对于人力资本存量的大幅增长贡献巨大。中学教育普及能够解释 40~44岁的男性 1930—1970年总教育进步的 70%。

与此同时,美国高等教育也有一定的发展。大学教育在 19世纪末的美国仍然比较稀罕。1869—1870年,美国授予的博士学位数量仅有 1人,1879—1880年增加到 54人,1889—1890年也还不到 150人(SnyderTD,1993)[1]。1910年,美国 23岁的居民中只有 2%获得学士学位(或同等的专业资格学位)(EngermanSL,GalfmanRE,2008)[2]。在中等教育发展加速之后,美国的高等教育也逐渐发展起来,主要是在 1929年之后。从事高等教育的机构从 20世纪 30年代开始增加明显,从1870年的563家增加到1930年的1409家(见图 1)。高等教育毕业生数量也出现较大增长:1929—1930年,获得本科学士学位的人数达 122万人,是 1870年的 13倍;获得硕士学位的人数达 15万人,是 1880年的 17倍;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为 2299人,是 1880年的 43倍(见图 2)。

(2)人力资本形成的第二个。美国人力资本加速积累的第二个始于 1970年,这与二战后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相对应。出生于婴儿潮时期的大量人口进入大学,研究生教育得到了巨大发展。1970年,博士学位获得者急增至约3万人,是 1940年的 9倍;硕士学位获得者的人数达到了约 21万人,是 1940年的 8倍;学士学位获得者的人数达到约 79万人,是 1940年的 4倍(见图 2)。由于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大幅增加,美国的人力资本积累也随之出现大幅增长。1970年,在 25岁及以上的人口中受到大学及以上教育程度的约有 232万,占同龄总人口的比重达21%;劳动力受教育年限的中位数从 1940年的86年增加到 1970年的 122年(见图 3)。

2工业技术研究快速发展。

美国 20世纪 40年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工业技术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美国工业的竞争优势。

(1)政策组合对工业研究的促进。工业研究的发展是美国在 20世纪早期制造业重建计划的重要内容。20世纪初期,美国许多大型公司内部都建立起工业研究机构,它们既重视新技术的发明,同时也很关注来自公司外部的技术研究成果。

工业研究兴起得益于美国一系列政策的组合。

首先,20世纪早期出台的反托拉斯政策对工业研究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虽然这些政策的本意并非主要在此。反托拉斯政策反对公司横向兼并,反对大型公司对单个产业的控制,从而迫使大企业只能向其他产业延伸进行多元化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重视工业的研究,或者是进行自主的工艺创新、或者是通过向外购买新技术才能获得优势。例如,柯达公司、杜邦公司等都采用了这样的发展模式。因此,1921—1946年间,美国从事研究开发职业的人数有了较大的增长。

其次,美国在 20世纪早期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的管理,提升了专利局的地位,增加了专利检查的人数;修改了专利权法,扩大了专利保护的范围,同时对专利权的有效期进行了限制。这些措施成为促进企业加强工业研究的动力:一方面,企业能够放心地进行技术创新研究而不用担心其成果会被其他企业盗用从而减少超额利润,另一方面,企业必须持续地进行技术研究以应对关键专利到期后产生的竞争。

(2)高等教育机构与工业研究的联系加强。

20世纪上半叶,美国的工业研究得到了高等教育机构的助力。高等教育机构与工业研究之间的联系加强了,这主要是得益于以下 2方面因素的作用:

一方面,由于州政府加大了对大学等研究机构的支持力度,使得公立大学愿意加强与工业组织之间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联系,为本地区创造经济利益。20世纪 30年代,州政府对大学的研究资助超过了联邦政府,这与二战后的情况有较大区别。这也使得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能够得到快速扩张,而教育活动的扩张也使得大学研究与工业研究的联系更为密切。在 1940年以前,就有许多美国的大学成立研究中心来跟踪工业实验室的技术发展。

另一方面,大型工业企业也开始对高等教育机构进行资助,使得高等教育机构更注意工业企业的研究需求并开展与其相吻合的研究。例如,杜邦公司在 20世纪 20~30年代向美国多所大学的学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资助,相应地也得到了这些大学对其研究的帮助和建议。20世纪初,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电话电报公司等多家公司开始为麻省理工学院提供长期的资助,该学院在1913成立了电子工程研究专业,对美国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另外,与欧洲相比,美国高等教育的课程设计和研究项目也更贴近工业和商业实践的需要。

可以说,正是由于高等教育机构与工业研究的联系得到了加强,才极大地提升了美国工业技术研究的能力。

3开始建立社会保障网。

作为经济大萧条后政府的应对政策,为了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状况,美国从 20世纪 30年代开始着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1934年,罗斯福政府成立了经济保险委员会,1935年提出《社会保险法令》,经 1939年和后来的修正案后提出推行失业保险、养老金和其他福利,并最终在 1942年正式实行,开始支付退休金。

罗斯福政府所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分为 3大方面:一是失业保险,保险金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出资,并强制要求企业交纳失业保险税。二是养老保险,要求除了政府、教育等机构外,收入在 6000美元以下的雇员都必须参加,资金由雇员和雇主双方共同支付,年满 65周岁的居民就可以领取社会养老金。三是失业救济、医疗补助、住宅保险、教育保险以及特别针对黑人和退役军人的教育支持等社会福利。罗斯福政府所建立的社会保障网不仅对促进美国尽快走出经济衰退、缓解社会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对美国以后的社会经济发展影响重大。

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开始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对其自身而言意义重大。中国在改革开放后,虽然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但仍然可以从美国的社会保障建设中吸取经验:

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来支撑。因为经济的长期均衡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投资来完成,而是需要投资与最终消费的相互均衡促进。如果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大部分居民的消费便会由于预防动机、收入增长相对较慢或失业带来的收入停滞而受到较大限制,并最终制约经济的发展而只能通过危机的形式来寻找解决。中国在经历了长期的经济高速发展后,目前所面临的社会保障建设形势更为严峻,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医疗保障水平相对较低等问题都亟待解决。美国在 20世纪 4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之后开始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给予中国的启示并不是如何建设这一体系,而是应该提高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

4工人权利得到提升,工资快速上涨。

20世纪 30~40年代,美国工人的权利得到提升,一系列政策的促进和工人运动的努力使劳动者的工资得到提高,劳动工时缩短。为了促进美国尽快走出大萧条,罗斯福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其别引人关注的一项是1933年通过的《工业复兴法》。在该法案中,首次要求雇员与雇主一起就劳动时间、工资等问题进行协商,加强了雇佣合同对雇主的约束,并要求减少工人的劳动时间。同时,该法案还允许工资急速上涨。《工业复兴法》通过制度化的形式提高了美国工人的权利,促使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关注自身的权利并通过罢工和组织工会等形式来维护权利。在这种背景下,1935年美国又颁布了《国家劳工关系法》,提高了工会的地位并将集体谈判放在了中心地位。1938年,美国又通过了《公平劳动标准法》,对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水平和劳动时间进行了规定。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工人的工资出现了较快增长。以制造业工人的收入为例,1900—1929年平均每年增长了 143%,而 1948—1973年平均每年增长了 235%。以制造业雇员的平均周总收入为例,美国工人在 20世纪 40年代初至 50年代初期的工资增长是非常快的,尤其是 1941—1944年,年增长率都达到了 17%以上(见表 1)。工资的提高最终促使美国形成了庞大的中产阶级队伍。

美国工人权利的提升和工资的提高,一方面当然与工人运动有密切关系,但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美国社会普遍认识到,人数巨大的劳动者群体收入的提高,有利于提高美国的消费能力、实现美国的经济繁荣,过大的收入差距会扩大社会消费水平与生产能力之间的矛盾并最终导致爆发经济危机。这一点,即便对现在的中国也很有警示意义。

(二)1950年前后美国的发展特点。

在 1950年前后,美国的发展特点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达到了高峰,直到 20世纪 90年代才出现衰退的趋势。在美国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条件下,以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为代表的制造业产品却仍然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保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稳定的出口增长。有研究表明,这种竞争力的来源主要在于从人均水平来看,美国在对劳动力技能和知识的教育培训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教育经费投入和入学率都是世界最高的国家之一。在 20世纪中期以前,美国在小学、中学、技术学校和大学等领域的教育质量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到 1960年,美国成年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也依然比西北欧国家的高(DenisonE,1967)[28]。人均人力资本的快速积累是美国获得技术、知识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的最重要基础。这种比较优势在 20世纪 80年代出现下降趋势,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在于美国教育质量的下降。美国 1980年的教育水平比 1967年下滑了 125个年级(BishopJH,1989),因而对美国的制造业竞争力产生了较大影响。

(三)1960年前后美国的发展特点。

1联邦政府管理和社会保障的加强。

到 20世纪 60年代,美国更加注重政府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肯尼迪政府(1961—1963)希望通过进一步增加政府支出和减税来促进经济增长、为老年人口提供医疗救助、增加对内陆城市的支持、增加教育投资等。虽然许多提议在当时未得到通过,但却在下一届政府执政时期得到 实 现。约 翰 逊 政 府 (1963—1969)提出要建设“大社会”(greatsociety),让更多的居民分享美国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好处。政府成功实施了许多新项目,如医疗救助、给贫民发放食物券以及各种各样的教育倡议(如为高中生和大学生提供补助等)。

这些项目也使美国政府的财政支出大幅增长。例如,医疗保险的财政支出从 1966年的 10万美元不断快速增长,1970年就达到 620万美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也从 007% 增长到314%。1980年,医疗保险的支出增加至 321万美元,占财政总支出的 543%。除了医疗保险外,美国其他的社会保障支出也从 20世纪 60年代开始快速增加。1950年,美国社会保障支出仅80万美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仅为 188%。到1960年,社会保障支出已达到 116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上升至 1258%;1970年,该项支出达 303万美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 1549%(见图 4)。由于各项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美国的财政赤字再次出现并不断扩大,从 1960年的结余 30万美元,变成 1970年的赤字 280万美元,1980年则进一步上升至 738万美元(见图 5)。财政赤字的扩大也说明联邦政府的干预在不断加强。

2大学的研究地位进一步提升。

20世纪 60年代,联邦政府管理的加强还体现在对美国大学的作用与影响上,促使美国大学的研究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方面,联邦政府对大学的投入大幅度增长,大学的研究经费巨幅激增。1935—1936年,大学研究经费仅有约 5亿美元,1960年则超过了 24亿美元,从而支持了许多项目的研究,使美国的主要大学成为世界性的研究中心,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美国大学公共经费的来源结构在 20世纪 60年代出现了较大改变。不同于 20世纪 40年代以州政府为主的经费来源结构,战后联邦政府对大学的投入大幅增加,成为大学公共经费的最主要来源。联邦政府的投入增加,使企业对大学的研究资助相对下降。

1953年,美国大学的研究经费中有 11%来自私人企业,1960年则只有 55%。

另一方面,联邦政府还通过其他手段来促进大学研究的发展。例如,要求学校加强研究与教学之间的结合,提高对研究的重视程度。在欧洲和日本,很多研究是由大学以外的研究机构来完成的,而在美国许多项目的研究都在大学中开展。

3研究和工艺创新对工业的作用更加突显。

20世纪 60年代,美国的科学技术研究得到极大加强,对工业的作用更加明显,使美国的许多产业如商用机器、计算机、飞机、化工产品、医药制造等获得了以技术和创新为基础的强大竞争力。

该阶段美国科学技术研究和创新的加强主要得益于两大因素:第一,美国大学的研究能力已经非常突出。作为综合性的研究研究机构,加之美国大学一贯注重与企业的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使美国的科学技术研究十分注重创新性。第二,美国的大型企业开始重视基础研究,加强了原有工业实验室的基础研究,强化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及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许多著名的大型企业,如美国无线电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杜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贝尔实验室等都建立起了大学式的研究体系。这使美国企业的创新变得更为容易。

除了研究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外,工艺创新(processinnovation)在这个阶段也显得十分重要。如杜邦公司、默克制药等企业都是通过工艺创新获得了产品上的新突破,为企业带来了巨额利润和强大的竞争优势。

在这个阶段,研究与工艺创新的相互结合对美国工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科学技术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高了美国工业的生产力并促进了经济的扩张,而工艺创新则使得对经济规模的追求成为动态的长期过程[2]。

4制造业出现分散化趋势,郊区化进程加快。

19世纪末 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美国由于制造业的集聚而形成了许多大都市。然而,到了 20世纪 30~40年代,随着城市土地价格的不断上涨以及交通技术的进步,制造业开始出现在都市周边地带分散化发展的趋势。例如,由机制造公司在洛杉矶的集中,吸引了大量的辅企业在洛杉矶县投资设厂。另外,还有船舶公司在郊区里士满设立的造船厂等。此后,制造业在大都市郊区分散的趋势不断加快。1940年,美国的郊区工业园区只有 35个,到了 20世纪70年 代 初,则 达 到 了 2500多 个。(孙 群 郎,2005)[4]45。

随着工业迁移,郊区的就业人数快速增加。

1947—1972年,人口超过 100万的都市地区流失了 88万个制造业岗位,与此同时,其郊区则增加了 250万个岗位。1958—1967年,大都市区的就业年增长率为 18%,中心城区仅为 07%,而郊区的增长率却高达31%(BirchDL,1975)[5]。

早在 1963年,在中等规模的标准都市统计地区(SMSAs)中,超过一半的制造业与零售业就业是位于郊区的[2]26。制造业的分散也带来了郊区人口的快速增长,郊区的人口增长速度大幅超过了中心城区和大都市。1940—1950年,郊区的人口增长率达 347%,比中心城区高出 208%,比大都市高出 129%。1950—1960年,郊区的人口增长率达 486%,比中心城区高出 379%,比大都市高出 222%。

美国工业分散和郊区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都市的土地等各种资源总是有限的,当工业集中到一定程度之后,由于土地价格快速上涨、城市越来越拥挤等因素的影响,集中所产生的成本就会高于集聚带来的收益,制造业就会向大城市的周边郊区地带分散。第二,由于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大发展,有效地缩短了郊区与大都市之间的距离,减少了生产和生活外迁的成本。二战后,美国对公路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1944年,联邦政府开始资助城市道路的建设。在此带动下,各州政府也大力扶持公路的建设,使美国的公路里程迅速增长,从 1930年的69万英里增加到 1960年的 256万英里。联邦、州和地方三级公路交错纵横,大量的环城公路和辐射公路改善了城郊间的交通状况。第三,郊区的住房价格相对便宜,而且美国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居民在郊区置业,越来越多的居民趋向于在郊区定居。例如,通过设置住房抵押贷款的条件等鼓励居民在郊区购买住房。由于政府的鼓励,1950—1970年大都市新增住宅 2100万套,只有约 33%位于中心城区,余下将近 1400万套都建设在郊区①。

二、与中国发展水平相当时,日本的社会经济特点。

根据劳动力的平均素质水平来看,中国从现在到 2030年这一阶段,基本对应于日本 1968—1983年的阶段。这一阶段对日本经济而言意义重大,是日本在二战后进入高速增长并随之进入稳定增长的时期。日本在 20世纪 60年代至 70年代初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进入 20世纪 70年代后,由于石油危机和受到美元贬值的影响经历了短暂的经济下滑,随后又再次迅速恢复稳定增长,甚至在 1981—198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中所受影响也不大。这与日本采取一系列措施后形成的产业升级和企业、劳动力素质提升是密不可分的。

1人力资本加速积累,职业培训作用巨大。

20世纪 60年代后期至 70年代是日本的人力资本高速积累的阶段。从 20世纪 50年代至70年代,在日本的新增劳动力中仅中学毕业的人数持续大幅度减少,从 1955年的 63万人下降至1975年的 6万人,中学毕业生占新增就业人口的比例也从 600%下降至仅 61%。取而代之的是高中毕业生和大学及以上毕业生的持续增长。高中毕业生从 1955年的 33万人增加至 1970年的80万人,占新增劳动力的比例也从 314%上升至620%。1970年,高中毕业生在就业总人口中的比例达到了顶峰。大学及以上毕业生从 1955年的 9万人持续增长至 1975年的 35万人,其在新增劳动力中的比例也从 86%提升至 354%。观察各个阶段的增长速度,可以发现大学教育效果提升最快的阶段是在 20世纪 70年代,1955—1960年,大学毕业生占新增劳动力的比例仅提高了 05%,而 1965—1970年 则 提 高 了 96%,1970—1975年更是提高了 137%。因此,20世纪 70年代是日本劳动力学历加速提高的阶段(见表 2)。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日本出现了劳动力快速高学历化的现象,但其国内有研究认为,学校教育本身并未对提高实际劳动生产率有较大促进作用,而是在甄别人才方面发挥的作用更大(安场保吉、猪木武德,1997)[6]12。而此前的研究普遍认为,日本的职业培训对提升生产率的作用更明显。

日本的职业培训具有较扎实的法律基础。日本政府曾多次制定和修改法律来保证劳动者能够得到较好的职业培训。日本早在 20世纪 40年代就通过《劳动基本法》、《职业安定法》等法律保证劳动者获得职业培训的权利,并规定了失业人员必须通过职业培训才能再就业。20世纪 50年代,日本又制定了《技能养成规定》和《职业训练法》,对公共职业训练和民间企业的职业培训都作出了规定。20世纪 60年代,日本在劳动省下设立职业能力开发局,对职业培训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

日本的职业培训体系包括专门的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内部的在岗培训等方式。日本从 20世纪 50年代起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包括多种培训机构在内的多层次的职业培训体系。日本的培训机构大致可以根据管理部门的不同划分为 3大类:

第一类是由各个都、道、府、县等各级政府设置的职业培训机构,一般是对求职者进行基础的技能训练。第二类是由雇佣事业促进团直接管理的职业培训机构,包括针对各培训所培训师的中央培训大学,针对高级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的职业培训短期大学,针对初中毕业生的综合高等职业训练学校,针对在职劳动者的以短期培训为主的技术开发中心。

培训机构主要是对劳动者进行脱岗培训,除此以外,日本的大型企业通常会对劳动者实施根据具体岗位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在岗培训方式(ontheJobtraining)。一般来说,当企业招聘了大学毕业生作为新员工之后,由学校教育产生的大学毕业生与企业自身需要的员工之间不会存在完全的技能吻合,两者之间的差距需要通过企业的在岗培训来消除。企业中会有指定的上级或者老员工对新员工在工作现场中进行有计划的、持续性的指导,从而使新员工能够快速掌握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缩短变成一名熟练员工的时间。

日本的在岗培训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而是会持续好几年,同时也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设计、实施、检查等各个环节都有监督。在岗培训实质上是由企业承担了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培训的成本,从而解决了由学校教育出来的毕业生不能完全满足企业需求的问题。当然,日本企业能够普遍推广在岗培训,一个重要原因也在于其雇佣方式以终生雇佣制为主,企业不用担心培养的员工会大量流失从而无法弥补培训成本。

2走上技术立国之路。

(1)从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变。日本一直非常重视科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 20世纪 50年代,日本的科技水平与美欧相比还比较落后,这一阶段日本主要是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来实现追赶。美国对日本的支持使得日本在技术引进方面获得了很多便利条件。在这个过程中,日本非常注意让各大企业都有接近外国技术的均等的机会,从而在企业间形成良好的竞争。另外,日本在技术引进阶段还有一个特点,即主要依靠购买技术本身(如购买专利使用权等)而不是通过购买机器来实现技术的引进(冯昭奎,1996)[7],从而能够对技术有更好的掌握。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日本只使用了很短的时间和相对较低的成本就缩短了与欧美的技术差距。1949—1970年,日本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的成本只有 57亿美元,而这些技术在原产国的研发费用则高达 1800~2000亿美元,而且研究时间至少为日本引进消化时间的5倍(李健民,2009)[8]。

在技术引进的同时,日本不仅重视对技术的消化吸收,同时还强调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开发的结合,对引进的技术不断进行改良和提高,形成自己的特色技术。例如,在钢铁产业中,日本就从美国、苏联、德国等多个国家同时引进不同的先进技术并对之进行融会贯通,从而开发出新的技术并超过了原技术引进国的水平。

到 20世纪 80年代,日本的科技水平与欧美日益接近,而且由于日本与欧美国家的经济摩擦日益增加,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的难度增加了,因此,日本在这一阶段更加强调培养科技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1980年日本通产省的《80年代通商产业政策展望》提出,要走“技术立国”之路。日本开始从以技术引进和模仿为主转向技术的独立研发。在这种背景下,日本首先加大了对科技的投入,其研究费总额在 20世纪 70年代超过欧洲各国,1984年超过苏联,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翟薇,2012)[9]。1980年,日本的研究经费投入增长至少46838亿日元,是1960年的254倍,研究经费投入占 GNP的比重接近 2%(许艳华,2011)[10]。

(2)政府及其所属研究机构的推进作用。在技术创新和研究上,日本政府及其所属的研究机构也起到了重要推进作用。通产省在 1965年设立了“大型工业技术研究开发制度”,由政府承担全部经费,由政府所属的研究机构来承担和推动产业构造的高度化,强化国际竞争力,合理开发天然资源,防止工业公害,紧急且必要的先导型、扩散型大型工业技术等方面的研究。1981年,通产省又设立了“下一代产业基础技术研究开发制度”,也是由政府承担全部经费,由政府所属的研究机构来承担和推动“对 10年后产业发展必要的、涉及效果大、应用范围广的基础性技术”的研究以及包括“新材料、生物技术、新技能因子”等领域的研究(刘海波,1997)[11]。另外,政府的研究开发机构还承担了大量基础性的研究,包括新技术的理论研究、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前提、产业的基础性和共用性技术开发、产业的技术计量标准等。

3政府积极参与对产业发展和升级的引导。

在日本的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过程中,政府起到了积极引导和多方面大力扶持的作用。在日本的历次产业升级过程中,政府的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都非常明确,这也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日本政府一般是每 10年对社会经济的发展目标和相应的产业政策进行一次调整。

在 20世纪 60年代,日本的产业政策主要服务于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缩小与欧美的经济差距。

这一阶段的产业政策主要集中在重化学工业化上,如钢铁、炼油、石化、机械、电力、煤炭等,主导产业的特征是以出口为导向且具有技术先导地位。这一阶段日本颁布了《企业合理化促进法》、《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等产业扶持政策,以此为基础推进了机械工业的专业化、批量化生产。

在这个阶段,通产省通过“行政指导”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合并,以此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大。

20世纪 70年代,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开始显现,政府与民众都越来越关注能源、工业公害等问题,而且,由于石油危机带来的冲击,节能和新能源的开发被纳入日程。这一阶段的产业政策导便转向了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结构转变。1971年的《70年代通商产业政策构想》提出要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1976年的《产业结构长期构想》也明确提出降低重工业的增速、提升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速度。这一阶段,日本选择了电子计算机、产业机器人、通信机械、集成电路等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作为重点扶持发展产业。20世纪 70年代是日本产业发展的重要阶段,从 7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制定了多项意在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例如,1971年颁布了《特定电子工业及特定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并随后制定了“新能源技术研究开发计划(日光计划)”、“医疗福利机械技术研究开发制度”、“省能技术研究开发计划(月光计划)”等一系列产业技术政策,以促进日本的产业向技术高端推进。

20世纪 80年代,日本提出了“科技立国”的目标,把发展独创性的科学技术提升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这一阶段的产业政策把更多的重点放在了技术的自主开发上,强调加快发展包括电子、生物工程、产业机器人、新材料等在内的高技术产业。《80年代通商产业政策构想》和《产业结构长期设想》还特别提出要从资源和能源密集型的产业向省能型产业转变。同时,日本政府还制定了“下一代产业基础技术研究开发制度”、“重要地区技术研究开发制度”、“官民合作共同研究制度”、“完善新能源与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的研究开发体制”、“国际共同研究合作制度”

等一系列的产业技术政策。为了实现产业结构向高尖技术的转移,日本政府还针对受扶持的高技术产业实行税收优惠制度和特别折旧制度,并要求日本的金融机构向基础产业和高新产业提供重点贷款,如日本开发银行为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化开发和完善加强研究设施的民间企业提供 15年以内的长期低息贷款。

4工人经济斗争的加强。

二战后,日本的工人运动主要是经济斗争,以“春季斗争”为表现形式,兴起于 20世纪 50年代。“春季斗争”是指全日本各行业的工会联合起来,在每年的 2月份或者 3月份进行要求提高新年度工资水平的工人运动。进入 20世纪 60年代后,随着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日本的工人对于提高工资也有了更高的要求。1963年,“春斗委员会”提出日本工人也要享有与欧洲相同的工资水平的目标,并通过罢工的形式要求工资增长必须以上一年的实际工资作为基础。至此,不断蓬勃发展的工人经济斗争得到了加强,至1972年参加“春季斗争”的工人超过了 900万人。

“春季斗争”给日本工人带来的经济收益是巨大的。1964—1975年,“春季斗争”使工人的名义工资达到了两位数的增长率,即便是从实际工资的增长来看,20世纪 60年代后期至 70年代初期也大多数都在 8%左右,1972年还达到了 11%(见表 3)[12]。工人经济斗争强化的客观结果是导致了大部分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从而使消费需求一直保持一个较为旺盛的状态,支撑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三、结 语。

结合上文分析可以看到,在与中国当前劳动力素质水平相当的阶段,美国和日本都出现了工人权利的提升和劳动报酬增加的情况,这对中国具有较大的启示意义。目前,中国也面临着劳动力成本提升的问题。问题的本质在于,当劳动力素质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之后,劳动力价值也必然相应地提高。这个阶段正是美国与日本经济增长较快的阶段,其中劳动力收入提高带来消费需求增加从而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参考文献:

[1]SnyderTD。120yearsofAmericaneducation:astatisticalportrait[R]。Washington,D。C:U。S。Dept。ofEducation,OfficeofEducationalResearchandImprovement,NationalCenterforEducationStatistics,1993。

[2]EngermanSL,GalfmanRE。剑桥美国经济史(20世纪):第三卷 [M]。高德步,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DenisonE。Whygrowthratesdiffer:postwarexperienceinninewesterncountries[M]。Washington,D。

C。:BrookingsInstitution,1967。

[4]孙群郎。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BirchDL。Fromsuburbtourbanplace[J]。TheAnnalsoftheAmericanAcademyofPoliticalandSocialScience,1975(1):18-25。

[6]安场保吉,猪木武德。日本经济史:高速增长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7]冯昭奎。日本的拿来主义 [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9):5-12。

[8]李建民。战后日本科技政策演变:历史经验与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2009(4):46-52。

[9]翟薇。日本科技政策的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4):322。

篇3

一、高校日语听力教学现存问题

(一)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

据调查显示,很多教师在课堂中过于重视教学质量,忽视了学生们学习技能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了主要位置,忽略了学生们的主体思维,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而教学方法略微陈旧,学生们提不起学习兴趣,教师都是在填鸭式教学。同时受到了应试模式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中过于强调了理论教学,传统的日语听力教学课堂中的模式就是:教师放录音、学生做练习、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对照课文讲解这几个方面,课堂中教学模式略微单一,只限于一问一答的形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提其学生们的日语学习兴趣。

(二)听力教学比较匮乏,内容缺少针对性

目前专门针对高校日语听力内容的阿胶才不多,大部分高校日语听力的教材都跟日语学习教材相同,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够逐渐发现其中的问题,很多低年级的学习教材中由于本身就是书面教材,所以教材本身就有了听力选项的内容,因此学生们在听力练习过程中已经看到了听力选项,因此学生们只要看教材就能够得出答案,忽略了听力的最终目的。很多低年级学生对于日本文化了解不深,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日语学习提不起兴趣。

(三)听力课堂缺乏课后训练

语言类学科强调的就是听、说、读、写、译,其中的听占据了首要的位置,听力是衡量一个人语言类知识掌握和实践的重要过程。目前虽然很多学校已经认识到了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性,并开始使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日语听力教学,但是教学模式并没有创新,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中讲,学生在课堂听,最后在一起学习教材内容学生们得不到充分的听力练习,教学中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通过猜测来学习影响了学习质量。据调查显示,虽然很多学生通过了国际日本语能力考试,但是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分数都丢失在了听力部分,可见我国听力训练缺乏带来的弊端。

(四)哑巴式教学

传统的日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听和说是一体的概念,实际上听和说的学习是分不开的,说日语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们听日语的能力,而听日语同样影响了说的能力,因此昕和说的学习都不能够忽视。但是目前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提问时大部分是使用中文,只有在讲解例题过程中才使用日语进行教学,虽然更容易让学生们理解了日语,但是却影响了学生们听力的练习,变成了哑巴式教学,学生们无法利用日语来进行流畅的额交流和沟通,这并不能够达到听力教学的最终目标。

二、给予多媒体技术的日语听力教学原则

(一)教师的角色定位

多媒体教学环境中的日语听力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教师在传统的日语听力教学中占据了主导位置,课堂小学使用强硬灌输形式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们的语言听力能力都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得到强化,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形成了哑巴式听力练习模式,在学习中失去了学习主动性。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人认清自身的课堂地位,教师在整个教学课堂中属于引导者和组织人员,要充分的利用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来帮助学生建立起情境、协作的学习环境,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多媒体资源和听力教学有机结合

日语听力学习的资料非常关键,需要教师具备多样化的日语学习资料,才能够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和不同技能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目前为我国的日语听力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听力材料。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建设真是的语言环境,让学生鞲狗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同时在学习中建立网络公众平台,让学生自主进行自我语言学习测验。教师可以把日与资料例如说NHK、TBS新闻等日语新闻和资料内容传输给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能力为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学习资料,能够让学生学习到原汁原味的日语知识。教师还可以创建日语学习网站,针对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来进行一对一的辅导,这样通过多媒体技术和听力教学的有机解决,能够帮助学生自觉形成自我监控和组织的学习能力,形成自主学习策略,根本自身情况来调整自身学习方向。

三、加强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日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生的自主创造力

利用多媒体环境开展日语听力教学,是在课堂中以学生为重心,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为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听力教学跟书面教学不同,学生们的反应速度有快有慢,因此教师需要在听力时间上给学生保留出足够的思维活动时间,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和理解听力知识。教师要重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日语、提升日语听力能力的同时也能够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灵活性,把学生来当成教学主体,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主有院突极性,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二)利用丰富的多媒体网络资源

语言类学习情景模式建设非常重要,在日语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来为学生建立教学情境模式,要求学生要在情景模式中使用日语进行对话,这样通过模拟场景中的对话来提升学生们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师也可以购买是和情景模式教学的日语听力教材来使用,例如说《初、中级日语听力教程》这本教材中就附有光盘,能够帮助教师利用多媒体课堂来实现情景模式创设,这一本听力教材中的听力训练部分有对错判断、填空题还有短文听力等形式,其中内容图文并茂,针对性比较强,能够帮助锻炼学生们的日语听说能力。模拟场景听力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的掌握日语听力要领,提升听力能力。目前例如说《东京印象》、《日本语教育映画》等教学资料中都配备有光盘提供了丰富的日语语言学习资料,能够帮助提升日语学习中需要的各种信息,多媒体资料还能够配以正确的日语发音,比起死记硬背的纯文字听力材料来说,生动形象的画面能够帮助提升学生们的听力学习兴趣。

除了课外的教学资源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来进行课堂内容涉及,例如说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比方日本电视台新闻,例如说东京电视直播、富士电视台等日本国家主流电视节目,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日语学习情境,体验到真正的流畅日语发音,从而让学生能够通过模拟日语交际形式,锻炼听日语和说日语的能力。

(三)教师和学生开展互动学习模式

篇4

前言:目前,平煤集团公司煤矿开采自动化程度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设备安全可靠运行是矿井稳产高产的重要保证,设备运行管理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措施、手段的有效实施,规范和约束设备管理者、操作者的行为,实现设备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设备使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全矿的生产、安全和效益,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更新思想观念,学习掌握新技术,接受新的管理理念,适应机电设备管理的新形式,进一步提高机电工作人员的管理、操作、维修、保养水平,让先进的设备创造出最大的效益。

设备是企业生产的基础和生产经营的保障,所以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设备的日常管理是一项重要管理工作,对整个集团公司而言,机电设备的正确调剂使用关系着各个矿井的直接生产:对于各矿井来说,机电设备日常维护的好坏(与否),也就是设备运行的停机率直接影响着整个集团公司的生产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下,我们必须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对机电设备的高效管理,提高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水平,分析故障原因,降低停机率,加强对设备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的培训。

一、机电设备日常管理信息化

平煤集团公司针对各矿井、各区队机电设备的使用情况、使用时间、设备的过煤量等情况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设备的更换调剂:各矿井根据各区队生产设备制定相应制度进行日常生产管理。

(一)规范化的点检管理制度。设备点检制度是以设备点检为中心的设备管理体制,也是TPM的基础。通过人的五感(视、听、嗅、味、触)或简单的工具、仪器,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和方法,对设备上的规定部位(点)进行有无异常的预防性周密检查的过程,以使设备的隐患和缺陷能够得到早期的发现,早期预防,早期处理,这样的设备检查称为点检。对于煤矿所使用的机电设备,利用点检制度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设备维修效率和生产效率,降低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故障率和维修费用。机电设备的点检是由操作人员、维修技术人员、专业点检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组成,在不同专业和不同阶段协调于同一目标下,使这些各类专业技术的各个层次的人相互配合、协调,形成完善有效的设备管理体系。

(二)监测监控制度明细化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对包机责任人责任心的培养,使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机电设备实际的使用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和监控,保证设备在任何故障及不确定现象情况下都能及时组织人员排查;要求各包机责任人对所辖机电设备不定时测定运转温度、电气设备和电缆的绝缘值等,依据测定数据绘制运转设备温度曲线图和绝缘阻值曲线,以查找潜在隐患,做到超前防范、超前检修,从而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将设备开机率提高到95%以上,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机电设备的日常检查与保养

减少设备停机时间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对设备进行适当的维护保养。而对设备的定期检查并有效的进行、调整和维护可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生产率。否则较小的问题也会导致设备大修和停机。根据深入各矿、区队了解情况得知,由于煤矿行业生产的特殊性,人员流动相对较大,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日常维护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故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机电设备的检查。为保证各矿井、区队设备高产高效运行,平煤集团公司要求对机电设备进行操作前检查、班前检查、日检查、周检查、月检查和季度检查,这些工作由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负责。通过这样细致的检查,能够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发现设备隐患,使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时刻了解设备并及时采取措施对设备进行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提高设备开机率。

(二)日常保养。设备的保养是由设备操作人员和专业的维修人员共同完成的,由于煤矿设备相对比较复杂、笨重,使用条件非常恶劣,这就对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要求比较高,因此对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设备操作人员都要求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基础。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应该经过系统的培训并通过考核,能够完成对设备进行整齐、清洁、和紧固等四个方面的维护保养。

①整齐:将所提供设备维护必要的工具放在设备附近,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齐,安全防护用品齐全,维护完毕后将施工现场打扫干净。②清洁:针对设备使用现场的特殊性,要求对设备的煤泥等进行彻底清扫,特别是设备关键部位的煤粉要清扫干净,保证设备原来颜色,达到公司要求标准化标准。③: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磨损和减少发热,剂用于减小摩擦,带走热量,防止生锈及防止污物进入,检查设备的剂通常可在出现故障之前发现问题。例如,油浑浊表明可能油中有水,乳状油或泡沫油表明油中有空气,黑暗的脂意味着可能开始氧化或存在污染。要求按照各设备提供的图对各个点进行,保证设备正常运转。④紧固:通过设备的检查,及时发现设备螺栓或者非转动的部件有松动,要及时将其紧固,以便事故扩大,影响生产。

三、生产过程中故障率分析

近年来,随着平煤集团公司产量的逐渐增加,机电设备也在不断地更新,而旧设备的大修周期在相对的缩短。这就要求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对设备所出现的故障进行记录、分析探讨并备案,不但可以提高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还可以对新员工进行培训,便于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更有利于指导设备大修。

经过长期对机电设备故障的总结、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无论是新设备还是大修后的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设备故障率都符合早期故障期、偶发故障期和耗损故障期 、早期故障期这一规律。而这种规律常被人们用设备故障率曲线表示出来。无论是新购设备还是大修的设备都需要一点时间的磨合期,而这个磨合期即为早期故障期。

在此期间,设备刚刚使用时故障率很高,但随时间的推移,设备各元部件之间相互磨合,使用条件的适应,使设备运行逐渐趋于稳定,主要是由于设计缺陷或者是大修过程中的不仔细,以及操作人员的首次使用,不熟练设备的使用也有一定关系。进入偶发故障期后,设备故障率为最低,设备可能随机的发生一些故障,但这些故障都可以在设备检查维护过程中排除,这就更加体现出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技术水平的重要性。设备长期使用后,零部件严重磨损、腐蚀、老化等,故障率急剧升高,严重影响生产效率。所以,机电设备在耗损故障期就必须进行大修,不但可以降低设备运行故障率,而且还节约维护成本,间接的提高生产效率。

四、结语

篇5

新媒体是以数字网络与移动网络通讯技术为依托,是一个巨大的网络体系,将PC平台与手机移动平台连接到一起,因而,在这个新的巨大的网络体系下,信息的传播具有即时性与便捷性,且其网络的覆盖面非常广泛。在笔者的调查当中,各大高校基本上都采用了新媒体的载体形式如微信、微博等平台来服务广大师生。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不仅能利用新媒体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资源与信息的便利,还可以通过新媒体的形式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动态的监控,从而更容易地掌握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更好地服务学生,并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良性的引导。

(二)新媒体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难度

众所周知,新媒体环境当中信息传播具有便捷性、即时性以及自由性,因而在网络条件极度发达的当今,各种信息与思想观念都能够通过新媒体得到迅速的传播。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成长的关键时期,其接受到的信息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到其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养成。因而,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用新媒体的广泛影响力为当代大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信息平台,使大学生在利用新媒体技术开阔视野的同时,提高抵抗不良价值观的能力,积极主动地抵制不良信息,使其身心能够健康成长。

(三)新媒体的泛化性与共享性给教育管理带来了挑战

新媒体的泛化性和共享性给高校的管理工作者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由于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异常迅速,又因其有即时性、广泛性与匿名性的传播特点,使得大学生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就能够发表很多看法。比如,当学校发生某些重大或者紧急事件的时候,一些学生处于无聊或者恶意的心理就可能会通过新媒体的平台将自己的看法或者意见即时且匿名地发表到网络上去,这样就会造成一些不确不实的消息得到传播,而又没有任何制约与限制,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不便,使得学校的秩序与环境得不到正常的维持,有损学校名誉,造成学校公信力的缺失。

二、基于新媒体平台开展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新路径

新媒体给高校工作带来了一些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不能因为当前新媒体给教学管理工作带来的一些麻烦就否定新媒体的优势,我们要客观地看待新媒体,更新自己的理念,探索新的管理方式。

(一)树立正确的新媒体理念

首先我们要转变传统的师生之间的观念与交流模式,让学生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体,与老师之间展开平等的对话,从而方便教育管理工作者本着“以生为本”的理念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利用新媒体的技术,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信息单向的传播方式变成双向甚至多向的传播方式,因势利导,发挥新媒体正能量的传播效果,激发学生的人格个性,相信学生的智慧与潜能,引导学生的思想并激发其创造能力,从而构建和谐、平等、交流、互动的现代师生关系。

(二)建立健全新媒体平台的管理机制

高校要做好监督与管理的工作,建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对新媒体平台做好适当的监管与引导工作。新媒体作为一个传播非常迅速的平台,任何人都可能是信息的者与传播者,因而高校要做好管理与监督的工作,时刻为新媒体平台把关,正确引导媒体平台上面的内容,监管其不合法、不合理的内容,遇到违规的内容应该及时删除,进一步增强新媒体的亲和力,给学生营造最为和谐与纯净的网络环境。

篇6

本研究旨在观察补阳还五汤及拆方对MIRI家兔氧化指标、心肌酶的影响,探讨该方对MIRI的保护机制及其配伍规律,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物与试剂

补阳还五汤:以《医林改错》原方所载的药味和配方比例,按每钱以3g换算:生黄芪120g,当归6g,赤芍4.5g,地龙、桃仁、红花、川芎各3g,60kg人临床1日剂量。浸泡,煎煮,浓缩成160%的液体。补气液:黄芪120g。浸泡、煎煮,浓缩成120%的液体。活血通络液,即补阳还五汤去黄芪。浸泡、煎煮,稀释成30%的液体。以上药物均购自沧州市同仁堂药店。MDA、SOD、LDH、CK试剂盒均购于南京建成生物制品研究所。

李淑贞,等: 补阳还五汤及拆方预处理对MIRI家兔氧化指标及心肌酶的影响

1.2 实验动物

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0只,雌雄兼用,体重2~2.5kg,河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809093。

1.3 实验方法

(1)分组与给药:40只家兔,自由饮水进食,饲养于18℃~22℃明暗各12h的清洁级动物实验室内,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补气组、活血通络组。实验开始每天行相应药物灌胃:补阳还五汤组:16g/(kg·d);补气组:12g/(kg·d);活血通络组:3g/(kg·d);模型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分别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各组1次/d灌胃,每次用药体积均按10ml/kg计算,连续7d。(2)模型制备:参照张氏方法[1]复制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末次灌胃1h后,经外耳缘静脉注射25%乌拉坦(4ml/kg)麻醉动物,仰卧位固定在兔台上,沿兔的胸部正中线切开皮肤,钝性分离后紧靠胸骨左缘剪断2~4肋软骨,用小开胸器撑开胸腔切口,一方面加压止血,一方面打开手术视野,可见搏动的心脏,剪开心包,用止血钳将左心耳提起,用持针器将小弯针在冠状动脉前降支(LAD)根部(离冠状动脉起始约3~5mm)穿一丝线,深度约2mm,尽量减少对心肌的创伤,稳定15min,放置医用硅胶管(直径2mm)后一起结扎。持续40min后放松结扎线,恢复灌流。结扎后供血区心肌局部青紫,心电图ST段上抬,提示缺血模型复制成功;40min后放松结扎线局部心肌反应性充血,ST段下移,表明再灌注模型复制成功。假手术组胸部切开,仅在冠状动脉下方穿线,而不进行结扎,其他操作同模型对照组。(3)检测指标及方法:a心电图(ECG)的描记,将针型电极插入兔四肢,全实验过程连续观察Ⅱ导联心电图的变化。b生化指标测定实验结束后由颈总动脉抽取血液4ml,4℃、3000r/min离心10min,提取上清液。用SOD试剂盒、CK试剂盒、MDA试剂盒和LDH试剂盒,分别测定血清中相应酶的活性或含量。步骤完全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MDA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测定,SOD含量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q检验。全部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分析。

2 结果

2.1 各组ECG的变化

假手术组ECG在整个实验阶段较平稳,模型组当结扎冠状动脉时可见ST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弓背上抬,T波高尖,呈急性心肌缺血图形,再灌注即刻ST段抬高较缺血更明显,部分出现室性早搏。而各治疗组在结扎冠状动脉即刻、10min时ECG的变化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但随结扎时间延长及血供的恢复,上抬的ST段明显下降,尤以补阳还五汤组最为显著。

2.2 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兔CK和LDH活性的影响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家兔结扎冠状动脉40min及再灌注90min后血清CK、LDH含量明显升高(P<0.01);经药物预处理后,各治疗组血清CK、LDH含量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补阳还五汤组比较,补气组、活血通络组血清CK、LDH含量明显上升(P<0.05),活血通络组上升幅度最大,但补气组、活血通络组之间比较血清CK、LDH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表1 各组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清CK和LDH活性的测定结果(略)

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与补阳还五汤比较,P<0.05

表2 各组兔血清MDA含量、SOD活性测定结果(略)

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与补阳还五汤比较,P<0.05

2.3 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兔血清MDA含量、SOD活性的影响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家兔结扎冠状动脉40min及再灌注90min后血清MDA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经药物预处理后,各治疗组血清MDA含量明显下降,SOD活性明显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与补阳还五汤组比较,补气组、活血通络组血清MDA含量明显上升,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活血通络组尤其显著,但补气组、活血通络组之间比较血清MDA含量及SOD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本实验结果显示,补阳还五汤及拆方均能使缺血再灌注损伤兔的血清CK、LDH、MD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血清SOD的活性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且补阳还五汤总方组疗效优于其拆方补气组和活血通络组(P<0.05),但补气组、活血通络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实验表明,补阳还五汤及拆方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对抗脂质过氧化反应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且总方的作用明显优于单纯益气和活血的方法,正应方剂学“整体取性原理”[2],即“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中药和方剂的特性,是分别在药和方的整体水平取定的。各单味药的药性,只存在于药的整体水平;方的功效,存在于方的整体水平,不能归结为方内各药的功效或方内各药的功效的累加。这为今后从整体上进行研究中药方剂的配伍规律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篇7

1.引言

过去20年,区域经济一体化得到显著增长,加速了生产要素跨国界地自由流动,进而是传统的以要素不可流动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理论失去了解释效力。这些结果可看作是跨国公司海外生产活动的分配及动机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探究同一经济一体化区域下,非成员国海外生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就可以清楚地阐释跨国公司在此番一体化条件下对外直接投资(简称FDI)的效果。

由于欧洲悠久的经济一体化历史以及美国在此市场一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而早年有关FDI的经济一体化效应的研究大多仅限于美国对欧洲的直接投资。但自1980年代中期起,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欧洲经济一体化也不断深化,这样,有关日本在欧洲的直接投资及美、日FDI的比较研究产生了。特别是与日、美跨国公司在欧的活动有关的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效果,为管理学者及实践人员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启发。由此,本文探讨了日、美自1975年起对欧盟(European Union,简称EU),直接投资区位分布变化的方式和原因。

2.文献综述:经济一体化及日、美对欧洲的FDI模式

经济一体化理论建立在巴拉萨的理论成果(Balassa,1961)基础上。其他学者如罗伯逊(Robson,1987,1993)、EI-Agraa(1977)等都对该理论进行过详细地阐述。经济一体化及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最初由传统的贸易理论发展而来,它们假设市场完全竞争,并将生产的区位分布作为第一要素(伊姆布里娅尼,Imbriani and Reganati,1997)。相比之下,国际生产理论介绍了不完全竞争市场,而将跨国公司视为其中的一个组织上的层级机构,使跨国界的中间产品市场内部化,进而主要关心生产效率的分配问题(Dunning,1993)。

Srinivasan和Mody(1998)根据美、日从1977到1992年对欧共体10国FDI流出量的数据,发现东道国变量(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凝聚要素(先前对外直接投资水平、基础设施)、经济开放程度及国家风险是解释日、美对欧共体国家FDI的重要变量。Neven和Siotis发现,日、美两国1984~1988年在四大欧共体国家(法、意、德、英)八个产业部门内的直接投资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是技术资源,它代表了日、美与东道国之间研发程度的差距。

依据1980~1990年间EC在日、美FDI存量(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和类型的数据分为两种,即流量和存量。FDI流量指FDI在一段有限时间内的数量,通常以年为单位;FDI存量指初期开始的FDI累积数量)中所占份额的数据,Buigues和Jacquemin研究发现,在对外直接投资和贸易间互补关系方面,日、美两国有共同之处。然而,非关税壁垒是日本对EC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但对美国企业而言却不尽然。除此之外,根据日、美1984~1989年间对欧共体的直接投资数据,Clegg和Scott Green(1999)发现一体化区域内技术密集水平对日本的投资决策具有高度的影响,而这一变量对美国FDI却有着消极的影响。他们还发现东道国公司税率积极影响着日本FDI,却消极地影响了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

基于经验式的研究,影响日、美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已变得越来越多维化,它从一国变到另一国、从这个产业跨到另外一个产业(Casey,1998;Seyf,2001)。

3.假设前提

欧洲经济一体化对日、美MFDI的影响建立在以下假设前提的基础上:①与日本对欧洲的MFDI相比,欧洲经济一体化对美国在欧洲制造业FDI分布产生更大的影响。②日本对欧洲MFDI的决定因素更多地受它在全球MFDI的变化的影响――这是与其受欧洲一体化本身的影响相比而言的,因为后者对日本MFDI的影响并不显著。③决定美国对欧洲FDI的因素,与它受在全球FDI变化的影响相比,更多地受欧洲一体化本身的影响,因为后者对美国MFDI产生很大的影响。④由于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日、美对欧洲制造业FDI的决定因素差别不大。

4.数据与研究方法

4.1 因变量

因变量是指五种产业部门与日、美1975~1996年对世界制造业FDI总存量的比例。使用FDI存量取代流量的主要原因是每年FDI存量的变动比流量更稳定些。由于本文鉴于一体化区域的扩大(1973年爱尔兰、英国加入一体化区域,其后1986年西班牙也成为EC成员国),预计到日、美FDI模式可能会发生重组,因而数据包含了1975~1984和1985~1996两段时期。这样做的基本原理不仅在于观测样本容量有限,而且在于1985年内部市场计划(IMP)的启动,以及1985年美、日、英、法、德五国集团(G-5)财政部长及五国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第一次会议(达成了有名的“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发生急速升值。

4.2 自变量

出口强度、全球化、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税率、基础设施、通胀率(INF)等是自变量,反映了本国与东道国相互作用的特征,其中的解释变量包括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并把它们分为自然资源、市场、效率及战略性资产寻求几类。由于无法把某些变量,特别是在L和I之间或者是市场和战略性资产寻求间进行清楚地区分,所以有些变量不止用于一种优势。

4.3 统计方法

本文采用布莱克(Bryk)和劳德布什(Raudenbush)创立发展的阶层式线性模型(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 HLM)对假设1进行检验。主要原理是得到回归参数的最佳估计量,模拟不同层次水平间的影响,并将方差和协方差部分从嵌套的数据中分离开来。由于HLM采用广义贝叶斯线性模型(Lindely、史密斯Smith,1972),通过用较高水平或集团的信息来估计较低水平或个体的回归参数,所以可以导出最佳的估计量(Vancouver et al., 1994)。HLM还提供了回归系数估计的迭代最大似然法。因为随即误差非独立且在估计方程中是非恒定的,方程中低水平模型的截距和斜率就变成了高水平模型的结果变量,所以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在此处不适用(布莱克和劳德布什,1992;霍夫曼Hofmann,1997)。

对2、3、4假设进行检验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我们采用下列假定进行两阶段(广义线性回归)估计:①所有跨国公司都受相同区位优势的推动。②它们受世界或区域经济环境影响的水平相当。③跨国公司首先决定的是FDI的范围、程度(Barrell和Pain,1996),而后才决定如何跨区域或跨国家分布(Mody和Srinivasan,1998)。

采用两阶段估计方法的主要原因是修正由混合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产生的异方差和自相关。当使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时,因为变量是由方差―协方差矩阵变换而来的,所以系数和相关系数并不具备清晰的含义(Neter et.al.,1989)。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结果的基础上,对日、美的方程进行邹氏检验1(即(ESSR-ESSUR)/K)/(ESSUR/(N+M-2K))。ESSUR=ESS1+ESS2, ESS1和ESS2代表回归方程1、2的残差平方和。ESSR表示合并1、2的回归模型的残差平方和。N和M分别表示回归模型1、2的样本容量,K指合并方程待估参数的个数),对所得的系数等式采用标准检验。

统计结果:

(表1)显示了HLM的统计结果。表中列有方差部分的最大估计值。日、美在第一个时期FDI下,位于第一水平(产业内)的方差分别为2.2和5.4,第二个水平(产业间)的方差分别是5.6和15.4。这些估计值显示,两国FDI的方差大多数是来自产业间的,而非出自产业内部。而且,在第一、二两个时期,美国的制造业FDI的方差部分都大于日本制造业FDI的方差。因此,检验的结果是,假设1成立,即与日本对欧洲的MFDI相比,欧洲经济一体化对美国在欧洲制造业FDI分布产生更大的影响。

(表2)和(表3)反映的是分析变量间的相关系数以及方差膨胀因子(VIF)。其中一些相关系数在0.5以上,并且方差膨胀因子足够大2(“VIF的最大值超过10通常被认为多重共线性可能对最小二乘估计的结果产生不当的影响”,Neter,et. al.,1990, p387),以致应考虑多重共线性问题。日本数据中的税率以及美国的GDP和税率数据或许是值得商榷的;但是由于这个变量在理论上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决定将其包括在内。

(表4)显示了对日、美在欧洲制造业FDI决定因素的回归结果。在日本制造业FDI的情况下,第一时期市场规模、基础设施和税率的估计系数在1%或5%的显著水平下都非常显著,并且第二时期除市场规模和税率以外的自变量的所有系数在1%或5%的显著水平下都显著。两个时期内劳动力成本、通胀率和税率的系数的变化方式说明,日本对欧洲制造业FDI的产业分布已经转向了在欧洲寻找更低劳动成本和更有利的商业环境。不仅如此,尽管出口强度在第二个时期成为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但GDP的变化仍然是最显著的。

GDP系数明显增大代表了日本FDI全面分布具有相似的模式,即从资源寻求转向了市场寻求。这似乎证明了,由于日本是欧洲的一位后来者,日本跨国公司与EU的关系更多是以贸易为基础的,而不是以投资为基础(UN,1990),而且它对欧洲的FDI自1970年代初就完全以开发欧洲市场为目标(邓宁,1994)。在第二个时期,一体化的影响、EXFDI与其他变量相比变得相对次要。换句话说,此次检验的结果能够预知到,EU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已经使日本FDI的类型变为在EU那些日本已具有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的产业(如汽车、电气和电子设备)进行的防御性出口替资,以及进攻性出口替资,目的是提升并使经营更加合理化。

因此,检验结果是支持假设2,即日本对欧洲FDI的决定因素与其受欧洲一体化本身的影响相比,更多地受它在全球MFDI的变化的影响。

在美国对欧洲制造业FDI的情况下,第一时期除税率和出口强度以外,所有变量系数在统计意义上都是显著的,这表明美国跨国公司投资欧洲的动机是基于其所有权优势的市场寻求型。但是,在第二个时期,反映市场规模的GDP的重要性明显降低,而税率、劳动力成本的重要性在1%的显著水平上有所增加,这表明此段时期美国跨国公司的动机变为寻求高效率或战略性的资产。最引人注意的变化还是属一体化的影响了,出口强度在第一时期并不是重要的变量,但在第二个时期却变为了最具说服力的变量。在1960年代初期,美国大多数流入欧洲的FDI,以防御性出口替资为特征,在交易成本理论、寡头垄断理论的基础上供应当地市场(UN,1990)。这看似证明了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使美国FDI类型改变为合理化投资和进攻性出口替资(邓宁,1988;UN,1990)。

应变量是制造业FDI在五类产业部门的份额,产业部门的最大年度观测样本容量为5。第一个(1975、1977年)样本观测值是由每个产业部门自相关修正时简化而来的(实际观测值是变化的)。

因此,检验结果是,假设3成立,即决定美国对欧洲MFDI的因素,与它受在全球MFDI变化的影响相比,更多地受欧洲一体化本身的影响。

(表5)是对日、美方程的相关系数等式进行标准检验的结果。从统计意义上说,日本第一时期(1975、1977~1984)和第二时期(1985~1996)之间的FDI决定因素,以及美、日在这两个时期的决定因素,这些所有的情形可以拒绝零假设,即两段时期间及两国之间的决定因素在1%的显著水平下是相同的。但是,F值显著程度从第一时期的583降低到第二时期的274,这表明日、美对欧洲制造业FDI的差异已经变小。

因此,检验结果是,假设4成立,即鉴于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日、美对欧洲制造业FDI的决定因素差别不大。

5.启示及局限性

我们的调查为FDI理论和管理实践者提供了用武之地。首先,经济一体化通过激发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在彼此之间进行更多的跨边界的经济活动,明显地增强了欧洲的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就日本的情况而言,区位特征变量,如市场规模、基础设施、税率在第一个时期在统计意义上都非常显著。但到第二时期,与O、L、I相关的所有变量都变得相当重要。而美国在这两个时期中有许多不同的趋势。市场规模、通货膨胀的重要性从第一个阶段到第二个阶段发生了显著的降低,这明显地反映了市场寻求不再成为美国对欧洲制造业FDI的主要动机。它暗示了用全部O、L、I要素的配置解释FDI活动的折中范式,它仅关注三个要素中的一个或两个要素,发挥了比其他FDI理论更重要的作用。

其次,对管理实践者来说,本研究或许并没能提供直接的应用成果,但是,它的确为反映日、美对欧盟FDI决定因素变化的战略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欧洲经济一体化对日、美对外直接投资制造业的影响(EXFDI)只有在第二时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这明显表明,从第一时期(1975/77~1984)到第二时期(1985~1996),欧洲经济一体化影响了日、美对欧盟制造业FDI的决定因素。但是,一体化变量EXFDI与其他变量相比,它在第二时期对美国FDI的影响比对日本的影响更大。这意味着,由于美国对欧洲的投资有着较久的历史,因而经济一体化在第一时期,对在欧洲范围内重构原有的FDI产生的影响比激发新FDI的影响更深。相比之下,由于日本在1970年代初才开始对欧洲进行直接投资,而且一直以开发欧洲市场为目标,所以,经济一体化对日本制造业FDI的影响在第一时期并不显著,只有在第二时期才产生较深的影响。

本研究的缺陷不在于数据不易获得,而是检验经济一体化对FDI决定因素的影响非常困难。经济一体化对FDI决定因素的主要影响在于具体的产业类别,影响来自于其他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因素,如市场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稳定程度,以及成员国之中或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企业内贸易。而非来自于一体化本身。对所有可能的要素进行全面考虑,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经济一体化对FDI决定因素的影响。

6.结论

第二时期(1985~1996年)日、美对欧制造业FDI的决定因素与第一时期相比较,其相似的模式不仅可以由欧洲经济一体化解释,而且还可以由19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经济环境发生的变化来解释。首先,经济实体(国家和企业)越来越紧密地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以增强其竞争力。全球化促使经济联系的纽带更加紧密并且相互依赖,它又被自由化、市场开放及新技术进一步地激化。其次,日本跨国公司不断增强的全球化特征是另外的原因。由于跨国公司是在其国界以外开发所有权优势的主要力量,所以跨国公司相似的国际参与度导致了FDI相似的决定因素。由于重构和重造的帮助以及1980年代日元增值,日本跨国公司赶上并达到了美国跨国公司全球化较高的水平。再次,发达国家当中宏观经济集中的趋势也可以导致相似的FDI决定因素的模式。相似的宏观经济条件如生活水平、工作条件和收入结构,通过创造全球消费者和产品,为日本和美国提供了崭新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英]尼尔•胡德,斯蒂芬•扬.跨国企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2] 王述祖.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3] 王林生.跨国经营理论与战略[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4] 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Promoting link―ages, United nations, Geneva and New York,2001.

[5] Ethier,Markusen,1996“multinational firms, technology diffusion and tra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41;

篇8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7-0098-02

一、前言

自1990年3月美国国际关系学教授约瑟夫・奈首次提出“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以来,西方学术界迅速掀起了研究软实力学说的热潮。纵观国内外学术界对“软实力”问题的研究,我们发现“教育是构成一个国家或民族软实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观点几乎成为所有研究者的共识。①就连约瑟夫・奈本人也认为:“软实力所鼓励的是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不断追求长远的目标。”②由此可见,教育不仅是构成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软实力中其他诸要素,如文化、价值观念、制度吸引力、民族凝聚力、政治价值体系等得以延续和传承的认知基础和必经之路。既然教育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对教育价值观和教育理念的追求就成为世界各国高校教育发展的核心要求和重要思想。

国内外学术界一般认为,所谓“高校体育教育软实力”是指在高校体育教育领域发生的与该国或该共同体高校体育教育文化、体育教育理念、体育教育意识、体育教育制度安排、体育外交政策、体育政治约束、体育人才需求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价值体系和观念认识的总和。由于美日两国是全球高校体育教育软实力变迁的两种重要表现,所以本文拟对这两个国家的高校体育教育软实力作一系统的介绍和梳理,以期发现对中国发展教育软实力的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另外,笔者在研究美日两国高校体育教育软实力发展历程基础上,还论证了两国发展高校体育教育软实力的经验和优势,以期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提供参考。

二、美日发展高校体育教育软实力的主要特点

(一)美国发展高校体育教育软实力的特点

1.开放性是美国发展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特点。在美国的大多数人看来,高校体育的重要功能是强身健体和娱乐身心,至于比赛只是展现高校体育教育成果的一种方式而已。有人做过调查,89%的美国民众认为高校体育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健康身心和提高身体素质。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美国社会通过各种方式建设以教育价值和休闲活动为主题的高校体育公园和高校体育设施。③高校体育活动的具体组织则由高校体育协会和高校体育俱乐部等团体承担,政府只起疏通、引导和联络的作用。

2.规范高效的俱乐部体制是美国发展高校体育教育的显著特征。各种形式的高校体育健身和竞技俱乐部是美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为了大力发展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美国高校还制定了较为严格的俱乐部管理制度,美国高等教育管理机构认为:“高校体育教育为强健体魄的目的所做成的各种足球俱乐部、篮球俱乐部、橄榄球俱乐部、排球俱乐部、乒乓球俱乐部、田径俱乐部等必须是以自愿、引导和非营利为目的。”④这与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营利性高校体育教育俱乐部的管理体制有很大区别。

3.法治管理理念是美国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了满足广大高校教师和学生日益增长的提高生活质量和健身健心的需求,联邦政府制定了各种高校体育政策,通过了发展高校体育产业化的诸多法规,这些都为美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二)日本发展高校体育教育软实力的特点

近年来,日本政府高度重视高校体育软实力的发展,并通过各种措施促进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完善和创新。⑤日本高校体育教育软实力的发展和变迁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

1.日本高校体育教育的“大众化”价值理念。日本于 1961 年制定了“高等体育教育振兴法”,开放了学校和公园,为大学生和大学教师参加高校体育活动提供方便。随后各个大学的体育教育逐渐适应了这一趋势,并开始走向大众化(sports popularization)。如今,日本国民重视高校体育锻炼,并非为了将来获得奖牌,而是为了富民强国,锻炼身体。在大众化的潮流之中,高校体育竞技项目逐渐走向民间,走出校园,成为全民健身的一大法宝。日本高校体育教育的“大众化”价值理念体现了一个成熟的体育强国的发展新思维,具有极大的国际感染力和吸引力。

2.日本高校体育教育的“生活化”思想取向。法国思想家拉美特里说过:“人不是简单的机器。人是在生活中,而不是在机械的锻炼中。”为了适应生活化的发展趋势,日本政府还把高校体育作为政府为民服务、提高国民素质、代表广大人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来抓。⑥日本高校体育教育的“生活化”思想认识不仅为日本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而且大大创生了为世界所佩服的体育教育软实力资源,其意义非同寻常。⑦

三、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投资。中国不仅在较短的时间里建立了世界上总体规模较大的高等教育硬件体系,而且也在不断完善高等体育教育的软实力资源。借鉴美日发达国家发展高校体育教育软实力的经验,中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凸显自己的特点。

(一)注重高校体育教育软实力的文化导向性

李力研曾经指出,“东方体育是一种哲学体育,其实质是对宇宙的把握;西方体育是一种物理体育,其实质是对生命的展现”。⑧不同国家的高校体育教育机制,既有人类共性,又具有民族特性。中国高校体育教育是一种以公有理念为基础,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内向文化;美日高校体育教育是一种与资本主义历史条件相适应的,以民族精神或宗教为核心的外向文化。中国高校体育教育文化既注重内在的精神修养,又注重外在的形体修炼,既主张内外的兼顾,又注重形神的统一;美日高校体育文化的价值观体现在推崇个人主义,注重竞技等特点上。基于此,我们就要特别注重中国高校体育软实力的文化导向性,要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结合,既显示出国际化的特点,又要不失自己的特色。由于高校体育软实力是指高校教育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文化吸引力、个人精神力量以及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综合,所以,我国要实现高等体育教育的现代化,就必须把握好体育文化的传承,延续好体育精神的发扬,振兴好体育理念的和谐。

(二)重视高校教育软实力的社会传播性

历史发展到今天,借助于网络和多媒体传播技术,人们可以在瞬时即可获得足够多的体育信息和资料,从而使体育价值的传播变得快捷。中国高等教育软实力资源的社会延展性也因为传播手段的提高而变得更加真实和方便。客观上,美日高校体育教育软实力的社会传播具有较强的公开性和透明性,而中国高校体育教育软实力的传播则带有明显的内在性和非公开性。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体育产业政策的公开性、公正性和透明性,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争取更多的国际教育软实力资源。

(三)要大力提倡高校教育软实力形式的多元性

在国家高等体育教育政策的鼓舞和激励下,中国的各高等学校除了借校办运动会的平台以外,还充分利用了地区运动会的机会,在校园内外大力营造体育文化的扩展氛围。就高校体育文化的对外传播模式而言,美日特别注重高校体育教育的大众化和生活化理念;而中国则应该特别注重体育高等教育的国民性、精英性和专业性理念。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我们应借鉴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经验,不断拓展高校体育教育国际化交流理念,大力培养高校体育教育精神,逐步实现高校体育设施服务体系社会化。

[注释]

①(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M].陈景彪,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84.

②(美)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M].何小东,盖玉云,译.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139.

③虞荣娟.中美德日大众体育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4):40.

④光.美国大众体育设施概况[J].中外群众体育信息,2008(3):17.

⑤张建华,陈青.体育文化力的内涵及特征[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6):50.

篇9

“福利国家”一词最早是作为“权力国家”的取代概念由威廉?坦普尔(William Temple)提出来的,后来英国社会学家贝弗里奇(William Beveridge)在1942年向英国政府提交的《社会保险及有关服务》的报告中正式采用了这一说法。在现代社会,福利国家成为全民福利、收入均等化的象征,是国家在现金津贴、健康保健、教育、食物与住房以及其他福利设施四个领域活动的缩略语[1]。

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福利实行的是一种混合模式,既有全民性的、低水平的制度保障,又有针对农村贫困地区的具体补救措施。《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也确立了“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国家财政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的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的发展思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补救模式在农村义务教育福利中仍将长期发挥作用。

一、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农村义务教育福利概况

1.美国的农村义务教育福利措施

美国是当今世界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也是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始于19世纪的平民教育运动。在该运动的推动下,1852年马萨诸塞州率先在全美颁布了第一个强迫义务教育令。直至1919年,以亚拉巴马州最后颁布义务教育法为标志,美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才具有了法律上的保障。二战结束后,美国推行了长达12年的义务教育。在实行强迫义务教育法令之前,美国早已确立了义务教育免费的原则,确保义务教育具有可行性,这也是美国义务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 [2]245。

城乡一体化的财政管理体制是美国义务教育的重要特征。在美国,无论学校处于城市还是农村,都必须按照学区的划分对其进行统一的管理。但就教育投入模式来说,二战后逐渐由分散型向相对集中型转化,建立了公立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由联邦、州、学区三级分担的体制,其中州和学区成为教育经费的主要提供者。以1997~1998年度为例,三级政府对公立中小学教育投入所占比例分别为6.8%、48.4%和44.8%[3]。这一体制的建立体现了美国的教育资源配置主要面对的是学区差距,而非城乡差距。对此,联邦政府主要采用专项拨款的方式,引导教育资源在各学区之间的均衡分配,通常财力较差的州或学区能够得到较多的联邦补助拨款。另外,州政府也采用基本资助拨款的方式弥补学区的教育需求与教育财政投入之间的差额。各级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拨款补助都是依照相应的法律与管理职能执行的,联邦和州政府对学区义务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是一种规范的财政支出,而非一次性支出或某个时段的支出,从而有效地缩小了学区之间存在的教育经费差距,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

美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将普通教育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紧密结合在一起。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史密斯—休斯法》,该法规定联邦政府应资助各州普通中学发展农业课程,具体要求是对农村在校学生和校外青年进行职业技术教育。此后,美国公立中小学成为长期实施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的重要机构之一,“向成人提供教育服务是公立中小学向公众提供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服务项目”。在比较偏僻的农村还设有流动图书馆,用汽车把图书送到居民住宅附近,以及提供校车接送学生等,这些都是其普遍采取的农村教育福利措施。1971年,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职业前途教育”,规定在各级普通教育中分阶段加以实施。一至六年级为“职业了解阶段”,七至十年级为“职业探索阶段”,十一、十二两个年级为“职业选择阶段”。美国还在农村普通中学开设了拖拉机与农业机械操作、农业综合企业业务、农业专题等选修科目,多达77个门类,共101个学分,满足了学生各种不同的需要。美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实用性和灵活性,能够充分适应农村经济结构的复杂性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过渡奠定了基础[4]。

篇10

1.书面表达不够清晰自如

从二年级升到三年级,孩子们才刚刚会写一段比较完整的话,现在要他们每天拿起笔来和自己的内心交谈,对于一些孩子来讲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这些孩子往往只会写“今天,我努力了”“今天,我有收获”“今天,我很快乐”等肯定或否定的语句,有些甚至还写得含糊不清。

2.反思能力普遍较弱

十岁左右的孩子处于社会自我的后期与心理自我的前期,他们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反思能力,但他们对于究竟要反思些什么以及如何反思都很含糊。比如,有个孩子在他的“每日三问”里这样写道:“今天很快就过去了,我好像什么都不记得了。我不知道我有没有努力和收获,也不知道快乐还是不快乐……”有相当的一部分孩子跟这个孩子一样,对自己每天的学习、生活显得有些麻木和茫然。

3.自我评价的意识和尺度比较模糊

孩子们每天都要扪心自问:“我努力了吗?我有收获吗?我快乐吗?”这就意味着他们每天都要从这三个方面反观、反省自我,他们要对自我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然而正因为他们的反思能力还处于形成和发展时期,所以他们自我评价的意识也相对比较弱。他们大都生活在老师或家长的评价中,他们还不能完全自主地进行恰当的自我评价。此时尽管绝大多数的孩子心中已经模模糊糊有了自己的尺度,但是当他们拿起这把本来就模模糊糊的“尺子”去衡量自己的时候,相对一部分孩子就感到了困惑和茫然。而缺乏合理的、激励性的自我评价,个体也就很难从自身汲取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内在的精神动力。

二、改进措施

1.帮助孩子们清晰自如地表达

孩子们一时写不清楚的,我就先听他们说一说,然后再指导他们把所说的写下了;孩子们暂时写得不够好的,我就帮助他们改一改。

2.引导孩子们在反思中学会反思

孩子们写“每日三问”时是在反观反省自我,而事实上,反思能力的培养在于平时的点点滴滴。因此,我结合着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不断有意识地创造机会去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例如,一堂课结束时,我会问问孩子们,这节课有没有管好自己的脑子?有没有一些收获或疑问?一道题做完后,问问他们有没有别的解题方法?那种方法最好?我积极引导孩子们在反思中学会反思,而且还努力使反思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和自觉行动。

3.用心灵对话的方式提升和完善孩子们自我评价的尺度

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想法代替孩子的想法。同样,我们也不能以成人的“尺子”去代替孩子的“尺子”、对孩子们内心的那把“尺子”而言,我们要做的不是刻意的锻造和打磨,而应是一种心灵的呼唤,一种合乎人性的触动。因此,自从我们班的“每日三问”活动开展以来,每天我都在用心阅读并且回应着孩子们内心的声音。

三、具体活动

困难,我们顶住了。前面似乎已经豁然开朗。可是一段时间以后,我的内心又隐隐约约地升腾起这样的一种担忧:任何一种活动,特别是为期较长的活动,当一切都已经成为习惯,当最初的活动精神渐渐淡去,活动就很容易退化成一种形式,甚至异化成一种负担。我们班的“每日三问”会不会遭遇此类的结果?我忧心忡忡。古人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班的“每日三问”的“活水”又在哪里?我开始苦苦思索。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更重要的是为不断激活活动本身的精神,围绕着“每日三问”,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给“每日三问”取名,并试着说说取名的理由

一听说要给“每日三问”取名,孩子们都非常兴奋。他们兴致勃勃地以前的“每日三问”,沉浸在一种甜美的回忆和思索当中。他们给“每日三问”取的名字五花八门,而取名的理由也各不相同。

孩子们取名的过程也就是他们对“每日三问”的一种反思和期盼,这再次激起了他们心里兴奋的火花。这以后,很多孩子每换一个本子就会把“每日三问”的名字郑重其事地写在封面上,有的还在旁边配上精美的插图。

2.全班友好交流“每日三问”

“我把心敞开,你把心敞开,我们都把心敞开,我们是快乐的一家人。痛苦,我们共同承担;快乐我们一起分享……”活动伊始,我有意设计了这样一个开场白。于是,孩子们在我的情感渲染引导下,纷纷拿着自己的“每日三问”开始互相传阅。孩子们互相传阅“每日三问”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他们之间的一次情感交流和心灵碰撞。那一句真心的赞美,那一声由衷的羡慕,那一次善意的批评等都是孩子们来自内心的波澜和震撼。而这些来自同伴的声音是亲切的、温馨的,因而也是深入人心的。

3.读名人传记,写一则自己的格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尽管我们已经远离了英雄主义教育的年代,我们已经无需再用那些英雄或名人的生活作为衡量自己的尺度,但我们至少可以从这些伟大的人物身上汲取丰富的营养,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己心中原有的那些尺度。接着我又趁热打铁地组织他们创写一则勉励自己的格言,孩子们欣然允诺。孩子们自己创写的格言,尽管有些略带粗糙,但也同样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这是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敲响的鼓点,也是他们内心自己燃起的火把,因而这必将深深地、长久地激励着孩子的心灵。

篇11

化学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随时了解教学现状,找出现状与达到目的之间的差距,及时掌握反馈信息,对课堂教学做到有效控制,保证教学过程处于最佳状态。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迅速而有效地调整教学,保证课堂教学过程获得最优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当时的反馈信息果断地采取随机控制的办法,以保证教学效果不受影响。在教学改革实践中要科学设计化学教学方案,结合化学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及教学环境,规划出教学方案的“蓝图”。教学艺术作为教师的一种永无止境的创新能力,是广大教师穷一生精力实现的理想目标,旨在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在课程导入时创设学习环境

在化学课程导入时必须创设巧妙的问题情境,设疑是探索科学原理的向导,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源泉。科学研究、探索活动需要质疑。每日“化”题是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小板块,内容主要是与化学有关的话题。以小组形式进行,前后4-6位学生为一个小组,课前由小组成员收集和加工信息,课中由小组的代表上讲台交流发言,发言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分钟。化学是初三刚刚开设的一门学科,对学生来说既陌生又充满好奇心,通过每日“化”题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在准备每日“化”题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先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大量的有效或无效的信息,再按要求对信息进行加工、归纳、讨论,直到上课时由小组代表上讲台交流发言。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转变,不仅会从书本获取知识,通过课外书籍、报纸和杂志、互联网、电视媒体及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等多种途径都可以获取知识,尤其是课外书籍。学生的兴趣面比较广泛,但也有差别。人气最旺的是趣味化学故事,而选择环境保护的学生相对来说人数不多,说明学生的环保意识有待增强。另外选择考试可能考到的化学知识的学生人次也不多,这说明学生已经意识到学习不仅是为了考试,考试成绩不是唯一的自我评价方式。现在的学生非常有个性,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会跟新的老师介绍并建议设立每日“化”题,说明他们非常喜爱每日“化”题,说明他们已经养成运用化学视角观察和思考生活及社会中跟化学有关的问题或现象的习惯,说明每日“化”题对学生来说不再是一种负担。

三、在生活中感受化学学科的科学内涵

化学科学在生活中处处存在,并值得我们追求探索。你会吃吗?为什么不能用铁锅煮绿豆汤;烧焦了的鱼和肉为什么不能吃?为什么炒菜最好用铁锅;臭氧为车消毒成风尚;最常见的家有消毒剂有高锰酸钾、酒精、碘附等。为什么酒能解鱼腥?为什么纯酒精不能杀菌?假酒的危害和识别;报废的电子垃圾能够造成污染。水体污染、金属污染物、女儿村与镉、城市烟雾、汽车排放尾气到底是怎么回事?电冰箱是怎样制冷的?塑料为什么不能和卫生丸放在一起?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很感兴趣,通过每日“化”题可以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对生活及社会中的有关化学现象的观察,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离不开化学。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活动对于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创新教育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科技发展到今天,大有“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的趋势,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四、在激发学习兴趣时培养创新精神

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需要一种文化精神动力支撑,以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轻松愉快,有利于学生和老师共同研究探讨学习生活过程中的一切难题。在良好学习环境中培养学习积极性,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主,通过增强后进生的学习信心,以提高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实施因材施教,是因为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同一知识环节也会有不同的理解能力,教师可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灵活变通和机动自由的教育方法,让他们逐步适应班级管理的节奏。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要进行恰当的表扬,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有效激励。教师应该经常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及时有效的激励,多培养优秀学生榜样,把恰当的评价与对学生的有效激励结合起来,并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使他们对一点一滴的进步感到骄傲,学习兴趣越来越浓。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并且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在对新知识的不断探索中逐步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的渠道,虽然是“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说,还是应该多鼓励,在他们有成绩时、有进步时多鼓励,让学生有自信心。信心足了,学起来就有劲了,觉得自己不是一事无成的人。教师对学生的鼓励是讲求科学性与准确性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习越来越专心,学习效果越来越好。

五、结语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是化学教学改革的关键要素。实践证明,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内在动力,只有学生对新知识感到好奇的时候,才有可能触发创造性火花迸发。如果没有这种好奇心理作用的推动,教师的教学工作难以收到实效,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无法实现飞跃。

参考文献:

[1]邓先娟.试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艺术[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10.

篇12

一、默写的前期准备。

高中阶段的教学是非常紧凑的,每一天都有新内容,根本不允许教师带着学生回过去把以往的知识再温习一遍。这就要求我们把工作落实到平时的教学中去: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做到一边进行新课教学,一边顺带着复习所学过的旧知。每节课结束之前抽点时间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新知作一个及时的整理,第二天由教师组织统一的默写测试,对学生昨天所学的内容进行检测。长期坚持"每日一默",学生积累的知识将越来越多,输出自然就毫不费力了,也再不会出现学生对以往所学一片茫然的情景。

二、默写内容的安排。

"每日一默"的内容主要应由新知和旧知两个板快构成。在"每日一默"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人脑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在默写测试的设计中应该着重检测最近所学的知识,这些新知要及时重现,才能刺激学生去记住它们并熟练的掌握。此外还应对旧知有所反映,以便激励学生去自觉的有规律的复习旧知,避免"漏斗"现象的出现。对于旧知的复习不宜全面铺开,避免让学生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可以在每日新知检测的基础上添加少量针对旧知的检测内容,以点带面引导学生主动复习。对旧知的复习板块也须是教师精心设计的,比如可在第三单元的主阅读默写测试板块中少量的第一单元的主阅读词汇句型,如果是相关的同义词,近义句就更锦上添花了,能够带动学生轻松的复习旧知并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可确保学生在书面表达中不会再出现词汇句型单一的情况。

另外,语法也可默写。语法的规则大都繁琐冗长且比较抽象,不利于学生记忆,那么应该怎么默写语法呢?笔者认为,可以把典型的语法例句挑出来让学生诵读默写,例如教学定语从句的时候可以首先让学生背诵默写各关系代词关系副词使用情况的经典例句,学生在记住了例句的同时也就记住了相应的规则。在练习中如果遇到换汤不换药的相似句型,而学生却一时不会模仿的时候,教师可引导学生当场背出例句,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比较,这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的错题集也应该是默写的内容之一。让学生背诵改正后的错题,一方面可以纠正其原先的错误思维并形成正确的语言思维逻辑,另一方面可以用不同学生的错误提醒其他的同学,以达到互相提醒共同改正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默写时间的控制。

"每日一默"的时间必须进行严格控制,在操作前必须进行严格缜密的设计,避免给学生造成"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的感觉。在每节课的最后可以留出几分钟时间来带着学生把当日所学的重点难点快速整理一遍,同时确定第二天的默写内容。第二天的默写一般放在上新课之前,以5分钟左右为宜,必要时可进行口头检测以节约时间。另外,在学生准备"每日一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其科学合理地运用时间。利用每天的零碎时间是成功的关键。比如自习课上剩下的几分钟,午睡前的几分钟"英语催眠",晚上临睡前的"晚安英语" ......高效地运用这些零碎时间所取得的学习效果往往是惊人的!

四、默写之后的工作。

首先,批阅要及时、精细。当天的默写内容当天就应该完成批阅并且发到学生手上,如果周一的默写到周三才批好,对于当日学习的查漏补缺工作就意义不大了。批阅时必须指出学生所有的细节性的错误,精细量化错误的大小并给出具体得分。切忌为了省时省事而简单笼统的只给出一个等第然后发下去让学生自己去对照订正。学生都是很精明的,如若他们觉得老师对于"每日一默"并不很重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就会有偷工减料的现象出现。

篇13

在平时教学中,笔者自备一些卡纸,根据学生学习的特殊表现,及时书写一些学习评价卡片,主要是运用评语的方式,记录笔者对学生的评价,评语运用赏识性的语言,肯定性的、激励性的用语,肯定学生的进步,并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如笔者对一个认真负责的小组长写上这样的评语:“看到你的名字,老师眼前就浮现出你那懂事可爱的模样,你是一个很称职的小组长,你总能帮老师做好些事情,老师很感谢你!在学习上,你特别认真,你的英语也特棒!老师还希望你能更好地发挥一个小老师的作用,帮助小组中的同学共同提高,使你们组的英语水平更高,更强!”这样的评语,增强了孩子的自信,保护着孩子的自尊,有效地激励着他们内在的自主学习的意识。

亲切、激励的语言,充分肯定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方面的优点及发展状况,热切指出学生的潜能所在,提出今后学习中有待提高和发展的方面,将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师生的心理距离也由此而大大拉近。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促进学生进入主动求知的学习境界,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用温馨“档案袋” “拴”住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档案袋”是属于学生自己独特、温馨的“成功袋”,里面是学生自己收集的生活、学习的成功记录和独特的作品(一幅自己喜欢的画、一封给父母的信、一件小制作、一张奖状等),它是学生感受成功、张扬个性、自主学习的最好体现。下面列举几个例子。

1.“I’m a good editor(我是小小编辑家)”

如在档案袋中设立“I’m a good editor(我是小小编辑家)”,编辑小报活动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让学生定期编辑小报,从版面的设计,到内容的选择等,编报的过程是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过程,笔者还激励学生在小报上自编英语儿歌、歌曲,“画一画,写故事”,还可以介绍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学校等。如学习了新教材第八册Module 3“Don’t walk on grass.”后,笔者让学生以真实生活为背景,画一画并写出“温馨提示语”,以“温馨提示”为主题编辑一份手抄报,可以合作完成也可以个人单独完成,要求图文并茂,内容明确后,同学们立即行动起来,动脑筋,想方法,完成后,经过自评、小组评等,满意的把作品放入档案袋,不满意的抽空余时间重新做,大部分学生的作品设计精美,内容丰富。

2.“英语谜语专家”“小小英语博士”等

让学生收集相关的英语问题,并做回答。并在课外收集一些能看懂的谜语,或者自己创编谜语,在学生值日的时候或者做英语小主持的时候,让学生根据自己档案袋中的内容,与同学分享、交流学习。每当值日生值日时,用自己准备的英语问题和收集的谜语提问,下面的学生积极思考回答。并结合他们的具体表现,设立“英语谜语专家”“小小英语博士”等等进行评价,这个活动提高了英语值日学生的语言质量,带动了全班同学一起主动学习、运用英语,活动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这样的训练给学生创设一个思维驰骋的广阔空间,在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和头脑运转获得知识的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这正是教育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档案袋”让学生从学习中体会到什么是真正有效的学习:感觉到别人在关心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任务完成后得到适当的反馈;看到了成功的机会;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档案袋”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上作用很大。

三、用“智慧星”评选力促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策略

让小学生有意识地掌握一些语法是学习英语的“捷径”,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渗透。但是如果只是呆板的总结,会枯燥无味,应该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慧眼去发现规律,笔者开设“英语语法与笔者同行”活动, 为了这一活动顺利开展,特此设立“智慧星”进行有效评价。

在活动期间,每节课由值日生上台进行语法归纳,如有个学生这样描写:“in China ,in America, in Japan,in England,表示在哪个国家要用in。”“记忆以O结尾的单词,笔者发现有这样一个规律,有生命的事物,像tomato,potato,hero后要加es。没有生命的词语,像piano,photo是直接加s”,学生说的虽然不完整,甚至因为词汇量有限,总结“有失偏颇”,但却是经过他们细心发现、积极的思维概括的,所以有着很好的学习效果。又如记忆的含有字母组合oo单词长音,五(2)班的张祯元做了这样的总结:“在有月亮moon的晚上,我在学校school,无论是在教室里classroom,还是在竹林bamboo下吃面条noodles,那心情mood一定很好,吃好了面条noodles,用牙刷tooth-brush刷洗我的牙齿tooth。之后可以去动物园zoo,观看着游泳池中的鹅goose,它看我,我看它,两个都像大傻瓜fool。”这位学生用双语故事的形式几乎把小学阶段的含有字母组合oo单词长音都罗列总结在一起,笔者由衷地折服感叹!“智慧星”评价活动,激励与鼓舞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使已学过的知识成为知识链,便于理解和扩大知识面,让单调的课本知识变成积极充实的内容,这样学习兴趣和效果会日趋提高。

“智慧星”评价活动,不仅能促使学生掌握语法,也可以促使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另外笔者让学生经常对照以下内容,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自笔者调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英语生词时,我将新学的与已学的联想起来。

我将英语生词用在句中,以加深记忆。

我将英语生词的发音和与它相关的图画联想起来,以帮助记忆。

我想象可能使用某个生词的情景来记那个生词。

我按发音归类记忆英语生词(ice , rice,mice)。

我将英语生词用分类记忆(如反义词、同义词)等等。

在平时,笔者经常让一些学生上讲台谈谈自己的记忆方法,有许多方法都很管用,如联想记忆法:如look,see,eye(),都是和眼睛有关的单词;pencil通常比pen长,所以pen后面长尾巴的就是pencil, ruler中间有把小尺,rubber中间像圆圆的橡皮等等。 让学生不断进行这样有意识的反思,能够使学生掌握语言学习的方法,促进他们不断主动地掌握英语知识。

无论是引导学生能自主上网查阅资料,或者是掌握语言学习的规律,让他们举一反三,都是让学生掌握一些自主学习的策略,进行智慧学习,真正做到了“利用教材、超越教材、走出教材”。同时笔者运用评价手段,“诱使”自主学习的学生的“虚荣心”也得到极大的满足,并将“虚荣心”内化为英语学习的动力,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语言的自主性。

四、通过“小小英语老师”等课外活动拓展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

英语课外活动是学生充分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激发创造思维火花的重要途径之一。巧用学生评价,可以使学生的课外学习得到一种“支持”与“鼓励”,使时间更持久,空间更广阔,热情更高涨。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积极性,笔者设计了“英语小老师”活动,让孩子课外独立完成“备课”,每次安排三人同备一节课,然后在笔者这儿竞争上岗,孩子们别提有多积极了,他们自主去听录音,自主解决难点,也会自编chant,为了更好地上课,他们提前背课文,查找资料,针对难点先主动请教,有效地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另外笔者让学生尝试这样一些实践性强的活动,如看英语动画光碟、课本剧、童话剧表演,地道地朗读课外课本剧、童话剧;或者是完成一份出色的英语小报;或者是收集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的图片、邮票等或整理一些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做专题集,配上色彩、图片等;或者是走进英语角、编辑出一个英语园地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