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三个儿子教学设计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篇1

0055-02

【教材简析】

三个儿子》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阅读课文,描述了一个生动感人的生活故事,课文内容浅显,语言通俗,人物对话较多,但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

【教学目标】

一、会认读6个生字、7个词语,会写生字“胳、膊”。

二、读通读顺课文,能读准人物说话时的不同语气。

三、能领会课文内容,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

领会课文内容,读准人物说话时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

理解老爷爷的话,懂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材处理】

本课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熟读课文;会认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学习课文的第一至第七自然段。第二课时:会写“胳、膊”这两个字;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课前互动,铺垫情感

与学生聊聊:妈妈平时在家都做了哪些事?自己是怎么做的?

【设计意图】轻松的话题是生活情景的再现,一下子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营造了快乐和谐的课堂,这既为新课的导入做好铺垫,又起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奇效。

二、游戏导入,写字读词

(一)猜偏旁的游戏

课件依次出现:“木字旁”“草字头”“月字旁”(从最早的象形文字发展到今天的演变过程)。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偏旁。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导师。用猜偏旁的游戏引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期待,激发学生走入文本的兴趣,又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感受汉字的神奇,激发热爱汉字的情感。

(二)指导书写“胳、膊”

(三)复习词语

【设计意图】紧扣学段特点,联系学生识字实际,切实把好字词关;扶放结合,重点突出,为学生正确、流利地阅读课扎实有效的准备。

三、品读课文,感悟辛苦

(一)回忆三个妈妈的话,体会妈妈的心情

师:文中有三个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他们的妈妈在边打水边谈论着他们,谁再来说说她们是怎么说的呢?

生答,同时课件出示三个妈妈的话。

师:三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既聪明又有力气,另一个孩子有着一副好嗓子,他们的妈妈多自豪啊!

师:大家来当一回骄傲的妈妈,读一读。

师:可是第三个孩子的妈妈却认为自己的儿子没有特别之处。

板书:有力气 嗓子好 没什么特别。

(二)品读、感悟三个妈妈的辛苦

师:三个孩子是不是如他们妈妈说的那样呢?

学生自读课文的第七、八自然段。

师:想一想,你从这段话中感受到什么?划出你认为重点的句子和词语。

1读、画、想。

2交流反馈:读了这两段话,你有什么感受?

生:妈妈提水很辛苦。

师:能把你找的句子读出来吗?

课件出示: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师:你从哪些词看出妈妈提水很辛苦的呢?

出示: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师:谁能把这种辛苦读出来?

生:妈妈提着沉甸甸的水可真累啊!累得……

师:谁能带着累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以疑引读,读中悟文;即时点拨,读中生情。朗读感受水的“沉甸甸”,体会三个妈妈的内心世界。

4表演读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可以化抽象的文字为具体形象的表演,让学生深刻感悟文本,同时又可以使学生活动手脚,放松心情,为下一环节的学习调整好情绪和精神。

四、体会感悟,突破难点

师:文中的三个孩子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九、十、十一自然段,用笔划出三个儿子的做法。

(一)边读边想

课件出示: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师:哪个小朋友来读读这段话?其他小朋友想想,这三个孩子各自在做什么事呢?

生:第一个孩子在翻跟头,第二个孩子在唱歌,第三个孩子帮妈妈提水。

板书:翻跟头 唱歌 帮妈妈提水。

(二)图文对照,指导朗读理解

师:瞧,第一个孩子翻着跟头朝我们过来了,同学们看看,他的跟头翻得快吗?好看吗?如果你是这个孩子肯定很高兴吧!谁来当当第一个孩子,读读这段话。

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师:第二个孩子唱着动听的歌儿,也向我们走来了,他的歌声真好听。谁想来当当这个小歌唱家。

生读。

师:第三个孩子看了,又是怎么做的呢?把句子读出来。

课件出示: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师:为什么他要“跑”呢?

生答。

师:用着急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

(三)难点突破

师:明明看到的是三个儿子,可老爷爷却说他只看到一个儿子?你认为他看见的应该是哪个儿子?为什么?

生答。

师:三个孩子面对提水的妈妈,力气大的孩子只顾着翻跟头,嗓子好的孩子只顾着唱歌,他们看到妈妈的辛苦了吗?

板书:??

师:而这个在妈妈眼中没什么特别的孩子看到妈妈提水的辛苦,主动帮妈妈提水,减轻妈妈身上的重担。他真是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板书:孝顺的好孩子。

师:孩子们,面对辛苦劳累的父母,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反思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理解老爷爷话里隐含的意思,既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又促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续编故事

师:看了第三个孩子的表现,听了老爷爷的话,前两个孩子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拓展课文内容,训练想象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五、联系生活,升华主题

师: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懂得体贴孝敬父母的好孩子,他们做的事虽然很小,但是却让爸爸妈妈备感欣慰。

(一)出示一些平时帮妈妈干活的图片

说话训练:一个……一个……另一个……

三个小朋友可懂事了,一个( ),一个( ),另一个( ),他们真是( )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说话、写话能力,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学生畅谈曾经怎样关心自己的妈妈,或者今天回去,准备给辛劳的妈妈带去怎样的关心。

(二)情感升华

响起歌曲《感恩的心》。

师:我们应该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赋予我们生命的父母,感恩教给我们知识的老师,感恩关心、帮助和爱护我们的人,感恩我们的祖国,感恩大自然……

课件显示:文中的老爷爷来了,他想对你们说:“孩子们,你们都是心灵善良、可爱、勇敢、聪明的好孩子。当我们感受妈妈的呵护时,别忘记了给妈妈一点帮助……”

【设计意图】一堂语文课的价值不在教材内容本身,不在简单地认识文章的字词句,了解文章的内容大意,而在教材背后所隐藏的意义。因为,文本背后蕴含能丰富学生心灵的宝藏。

六、课外延伸,家庭同乐

(一)同唱歌曲《好妈妈》,感受温馨的亲情

(二)和自己的父母演一演《三个儿子》课本剧

【设计意图】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加强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营造融洽的家庭氛围。

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有力气 嗓子好 没什么特别

篇2

1、启发学生用欢快、高亢、奔放的歌声演唱歌曲《放马山歌》,并且掌握基本节奏型和衬词的唱法。

2、运用视听结合法、比较法、合作探究等方法让学生学会歌曲,并进一步了解山歌的音乐特点。

3、通过学唱《放马山歌》,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牧民愉快的放牧生活。让学生知道民歌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培养学生喜欢民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了解山歌体裁的风格特点。

2、启发学生用欢快、高亢、奔放的歌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掌握基本节奏型

教具准备

钢琴、课件、多媒体播放器

学习过程

教学设计

.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三)歌曲学习

(四)音乐知识学习

(五)歌曲演唱

(六)背唱歌曲

(七)完整表现歌曲

(八)拓展

(九)总结

学生随音乐进教室

教师吹竹笛,学生感受音乐

1、初听歌曲

师:歌曲中的人们在做什么?

2、听歌曲中印象深刻的歌词

“呦哦”

师:表现的是什么?你能联想到什么?

挥鞭:你能做一个挥鞭子的动作吗?

3、加入动作表现歌曲

4、音乐记号:延长音记号

5、加入铃鼓,随音乐变换表现形式。

6、用声势动作表现歌曲

7、打击乐器代替声势表现歌曲

1、

为歌曲取名字,揭示课题

《放马山歌》,山歌是什么?

2、

讲解民歌,山歌、小调、劳动号子

3、《放马山歌》云南民歌

1、

完整演唱,找出不懂的歌词

“呜噜噜的”

衬词

2、

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歌曲,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3、

变化速度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4、

教师用不同调的竹笛吹奏,学生感受调升高后不同的感觉,了解山歌高亢嘹亮的特点

小组背唱,小组合作,每组背唱一段

小组练习,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表现歌曲,并小组展示。

欣赏视频,感受歌唱家们的演唱

教师总结提炼,感受学习中国民歌文化

吹奏乐曲激发学生兴趣。

聆听音乐,了解歌词

动作带动声音,加深歌曲印象

音乐记号加入,准确的演唱歌曲

通过不同形式聆听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学生自主学习歌曲,发现歌曲中的重难点,并解决

篇3

《三个儿子》是一个俄罗斯儿童故事。讲的是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沉甸甸的水桶回家,这时迎面来了她们的三个孩子,一个翻着跟头,一个唱着歌,另一个接过妈妈手里的水桶提着走了。一个妈妈问在一旁看的老爷爷:“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怎么样啊?”老爷爷说:“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这篇课文理解的重点和难点都在老爷爷说的这句话上,教材也通过“学习伙伴”提出了一个问题:“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从教师的角度看,我们会觉得答案十分简单。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二年级孩子会怎么读这篇课文?他们会怎么理解这个句子?我在听课中记下了孩子们的一些说法:“老爷爷年纪大了,眼睛花了,没有看清楚。”

“从课本的插图看,老爷爷走在后面,他只看见一个孩子。”

“老爷爷的说法不对。在妈妈累的时候,翻个跟头给妈妈看,唱个歌给妈妈听,都是好的。”

在语文学习中,孩子们的视角、阅读经验、认识能力都会跟我们教师有差异。正确估计他们的现实发展水平,我们的教学才能针对学生可能产生的问题,引导他们阅读、思考,掌握阅读策略,形成阅读能力。可惜在很多时候,学生的这种现实发展水平被忽视,只是让学生按着教师预设的思路去学习,得出跟教师“一致”的结论,便认为教学任务已经完成。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时刻不能忘记的是我们面对的是6~12岁的儿童,他们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我们不能把成人的认识强加给他们,或强制牵引着他们向前。法国思想家卢梭在他的名著《爱弥儿》中写道:“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儿童是有他特有的想法、看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想法、看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想法、看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师的自身文化水平在提高,有的老师对文本的解读相当深刻和独到,但如果教学时要求学生也要达到跟自己一样的认识水平,恐怕就不恰当了。儿童就该有童心,就该保持着童真童趣,无忧无虑,似懂非懂,不能过于“早熟”,教师也不应去做“催熟”的蠢事。

由于儿童认识水平的限制,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不可能跟老师完全一致,可能会出现多种情况,有的是对文本的独特感受,也有确实是理解的错误,我们可以根据对学生学习水平的估计预设不同的对策,并在课堂中按学生的实际状况及时调整。教学《三个儿子》,当有学生说“在妈妈累的时候,翻个跟头给妈妈看,唱个歌给妈妈听,都是好的”时,有位老师是这样处理的:“是的,在妈妈累的时候,翻个跟头给妈妈看,唱个歌给妈妈听,都是好的。不过,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第8自然段,想想在‘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的时候,妈妈最需要的是什么?三个孩子中哪一个的做法最好?”通过重新阅读和讨论,孩子们认为这时候妈妈最需要的是有人帮她提水。第三个儿子这样做了,是个好儿子。还有学生认为,如果那两个翻跟头、唱歌的儿子能帮妈妈提水,也是好儿子。这位老师既尊重学生的已有认识,也巧妙点拨,帮助学生在认识和情感上有发展,表现出很高的教学智慧。

二、 真实教学,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

语文课堂教学实际上存在着两种状态:一种是以教师自己的设计为主,让学生跟在教师后面走;另一种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制订三维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好几种预设,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实际随时调整,达成教学目标。语文教学走向生本,就是让教学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充分展开,从错误走向正确,从朦胧走向清晰,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

我们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教学,让课堂呈现真实的状态。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我们要问一问,学习这个文本,学生的原有基础是什么,哪些是学生已经知道的,不需要我们再讲、再问;在这个学段学习这个文本,课标的要求有哪些,学生的需求是什么,有什么困难,哪些地方容易发生错误,哪些地方容易忽略,我们怎样帮助他们。比如在阅读教学中,初读课文后充分让学生谈感受,学生已经知道的、已有共识的就无需再纠缠。学生学习的潜力是很大的,千万不要把学生当“零起点”。再如,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并把质疑贯穿始终,教学开始可以质疑,中间可以质疑,学完了还可以质疑。要鼓励学生提出“真问题”,千万不要“为老师而发问”――揣摩老师希望我们提什么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问题,分清主次,努力在课堂上解决重要的问题。

我国的小学阅读教学,长期以来形成一种教学模式,大致是“初读――精读――总结”,基本上没有跳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苏联“《红领巾》教学法”的框架。这种模式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较多考虑的是一般的阅读过程,较少考虑儿童的阅读心理和文本的个性,长期使用这种模式会让学生对阅读教学望而生厌。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突破这种模式,构建以学生自主探究的生本阅读模式?这种模式当然不止一种。比如:

1. 这篇课文我自己读懂了什么?

2. 我还有什么问题不懂,需要跟大家讨论?(筛选出几个问题集中研读)

篇4

一、教学目标含糊不清,定位不准

以课程目标来代替教学目标的设计空泛而无法操作。教师自己对一节课的任务、教学重点、难点都不清晰,上课必然平铺直叙,面面俱到,无重难点和关键点。这里提一个问题,那里提一个问题,看似热热闹闹地上完一节课,但学生浑浑噩噩,什么也没学到。特别是一些教师对提到的知识点没有挖深挖透,今天教一点,明天教一点,每次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导致学生也没有深入掌握知识的意识,结果课堂效率极低。

二、目标定得太高、太多、太死,学生够不着,完不成

这与教学目标定位不准造成的结果并无差异。课堂教学要求太高,脱离学生实际,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如坠万里云雾;目标太多,等于没有目标。例如,一位教师为《飞夺泸定桥》一文制定的教学目标共有九项,包括生字、多音字、近义词、分段、明暗线索、细节指导、归纳中心、作业练习、对比描写等,这么多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是很难达到的。教师定位教学目标不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事,这也要,那也要,没有取舍,结果课堂上就会什么也抓不住。而有的教师常常是一刀切式地确立教学目标,不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统一规格,统一要求。例如,有的教师贪图方便,为省时省力,不顾及学生差异,在设计课堂训练题和布置课外作业时都是统一的量和质,这通常会导致学困生“望而生畏”,尖子生“吃不饱”,总体教学还是低效的。

三、把学生听懂当学会,把教师讲完当学完

课堂上教师讲授过一个知识点之后,常常问学生“听懂没有”,学生齐声说“听懂了”,这时一些教师就以为学生学会了,于是省去一些基本训练环节。其实,学生说“听懂了”并不意味着学会了。学生的“听懂了”可能还停留在表面或感性认识层面上,要达到真正理解还需学生自己经历思考和练习操作的过程;学生也可能处于似懂非懂,没有理解的阶段;也有些学生“人云亦云”,跟其他学生“随大流”说听懂了,其实什么也没懂。学生课上说懂,课下发蒙,听得好像头头是道,可作业不会做,原因就在这里。另外,教师为赶进度,按学期初的教学进度表,一课一课推进教学,该讲的都讲了,会不会取决于学生。教师讲完了意味着学生一定学完了,就一定学会了吗?只有多数学生学会才是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尺度,教师讲完了而学生没学会,讲得再多都是没有意义的。我周围的一些教师在学生考试结束后,都感叹卷子上的题讲过不止一次了,可学生还是答不对,我认为症结正在于此。

四、不折不扣地执行教案,不会运用课堂中的动态生成因素

新课程教学设计强调要重视课前预设,也要重视课堂生成,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视具体情况调整教学计划。现实中,有些教师却仍然只重预设而不重生成,不折不扣地执行教案。如一位教师在二年级的语文课《儿子》教学中,设计这样一个环节:“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好像只看见一个儿子?”而学生还沉浸在课文阅读当中,连续汇报了第一个、第二个儿子的情况,没有按教师的预设发言,于是教师便打断学生的回答,说:“我们来看第三个儿子做了什么?”像这样按部就班的现象相当普遍,与此相随的还有将教师在课堂上的表演精彩当成学生学得精彩,这是当前公开课上呈现的一种极大的误区。许多教师就像演员,在讲台上唱独角戏,自我表现欲太强,自编自演,越讲越兴奋,竟然一讲就是四十分钟,下课铃响了才想提出问题,进行小结及留作业,有的时间紧张的教师甚至下课后由学习委员代留作业。试问,这样的课堂能有什么效果?

五、过分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手段形式化严重

篇5

如:在本课的预习要求中明确下面三点:1.带着你们的收获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2.文中的词语,做到到正确认读。3.重点词语的读音,字形以及运用都要做到掌握。教师可以在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基础上,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授课策略。

二、尊重学生的基础,抓识字和写字教学的实效

识字和写字是第一学段语文的教学重点,多识、写好是新课程语文教学的目标。本课的生字,变调的比较多。在集中识字环节,在学生已有的预习基础之上,重点设计了字的读音和汉字的书写。通过范读和范写来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搞形式,不走过场。

如“沉甸甸”的“甸”变调,“晃荡、胳膊”轻声,都在语境中巩固生字读音。在理解“拎着”一词时,给学生提供了熟悉的语言环境和动手实践。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落实词语的学习和生字的巩固。

识字是教学的重点。多数字学生识记并不难;对容易混淆出错的字和读音,需要教师未雨绸缪,及时引导提醒。读这些带生字的句子,一是为了在语言环境中进一步巩固汉字的识记效果;二是为了抓住重点句子来学习语言,发展语言;三是可以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后面的阅读打基础。

三、紧贴语文学习规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本课教学设计围绕学生读书的主线来安排教学活动。通过示范读书,自主读书,合作读书,欣赏读书,探究读书等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落实知识,帮助学生走进文本世界。学生示范读书,帮助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激发读书兴趣;自主读书,展示学生的成功,增强自信;合作读书,互帮互学,扎实基础,体现真实的学习生活;欣赏读书,注重同伴引领,深化理解;探究读书,促进学生的感悟与体验,提高语言的感受能力。

在实践中学语文,在阅读中学习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我在引导学生学习了1-6自然段后,总结了学习方法: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继而让学生用这个方法小组合作学习7-13自然段。参与就可以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一种成就感,成就感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源,学习兴趣又反过来激发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学习,培养自主的习惯。“教――扶――放”的做法给了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主导地位的教学理念。

如学生通过第三个儿子默默无声的表现,立刻就能体会到:一个好儿子的好,不能光表现在会翻跟头、会唱歌上,而应以实际行动去分担妈妈的重担。此时,学生已意识到,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只有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把听、说、读、思、演等有机结合,相互渗透,让孩子们自主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获得阅读后的成就感,长此以往,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适度拓展,加深认识,人文影响致深远

对学生有深远影响的课堂不应画上句号,理想的课堂留给学生的可能是知识,亦可能是情感的升华。本节课,我努力拓宽学生语文的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在拓展阅读部分充分运用自读课本《我就是喜欢我》读故事《黄香温席》,诵记《弟子规》等形式思接千载,链接古人。又推荐阅读以“孝”为主题的传统故事《中华传统美德书》,绘本故事《有一天》,将语文学习延至课外,相信也将孩子对父母的孝心延至生活之中,这才是人文情感的深远影响!

篇6

一、学习动机之一――注意力

注意力是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前提条件。因此,如何使用好一堂课的导入来激活知觉,使学生产生兴趣,是ARCS动机模式的第一个重要步骤。它犹如文章的“凤头”,虽小巧玲珑,却能先声夺人、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他们带着探究的心理进入学习。如在讲授《学会调控情绪》这一课时,我由歌曲《最近比较烦》导入。让学生听了这首歌后说出印象最深的一个字――“烦”,然后我出示了第一个活动“陈龙的一天”。

活动一:陈龙的一天(多媒体展示)

陈龙早上起床心情不错,高高兴兴去上学。

语文课上:孔夫子深似海,巴金茅盾太厉害。陈龙感到烦死了。

中午陈龙一个人坐在位置上发呆,午饭也不想吃,一切都很无聊!

数学课上:这次测验进步很大,受到了老师表扬,很兴奋,听课特别认真。

放学了:陈龙本想早早回家,却又因为小事与同学争吵起来。感到最近比较烦,情绪像天气,一会晴一会雨的,让人捉摸不定。

在“情绪需要调控”这一环节中,我由歌曲《最近比较烦》导入,并用“陈龙的一天”这个活动来说明。陈龙是班级中比较调皮的一个男生,当看到这个活动时,全班同学一下子都笑了,陈龙也有点不好意思,但平时不太爱学习的他却显得特别兴奋,这节课也听的特别认真。由此,这个活动引起了全班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学习动机之二――相关性

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后,他们很有可能会提出“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内容”“这些内容和我有多大关系”等问题,这就涉及到相关性的问题。这时我出示了第二个活动。

活动二:回忆烦心事

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曾经遭遇过什么样的烦心事?当时感觉如何?(让学生写在小纸条上)

1.同学给我起了个“包子”的绰号,我很恼火……

2.数学考试没及格,我非常伤心……

3.妈妈不让我上网,心情烦闷……

4.最近和同桌闹矛盾,他误会了我,很难过……

……

沉闷的课堂往往需要新鲜的事物来做调剂,我随后拿出了一个制作好的小纸盒,上面写着“烦恼箱”三个字。等学生们纷纷把自己写有烦恼的纸条放入纸盒后,我问道:“我们来看看谁能成为驱散烦恼的高手?来试试吧!”,然后请举手的同学抽取其中的一张纸条,说说他有什么办法来调节那些消极的情绪,并让同学们为他的方法打分,分数越高证明他的方法越实用。

学生给的方法有:

1.难过时找一个值得信任的好朋友,倾诉一下自己的压力。

2.郁闷时找几个好朋友一起去打一场球赛。

3.伤心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大哭一场,生气时用枕头砸墙。

4.当感到压力大时,邀几个亲朋好友溜冰,或去看一部电影。

5.在休闲时,进行体育锻炼,但一次活动的时间不宜过长,做到细水长流。

……

最后我和学生一起总结了调节情绪的方法:注意转移法、合理发泄法、理智控制法等。所以,学生通过这个活动激发了自己的学习动机。

三、学习动机之三――自信心

自信的学生才会主动探索未知世界,主动探索所获得的知识。如何帮助学习者树立获取成功的信心是我们要解决的中心问题。而使课堂具有一种宽松、和谐及民主的气氛,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尤其能消除那些胆怯或有自卑感的学生的心理障碍,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重拾失落的自信。下面,我展示了活动三:短剧《老奶奶乐了》。

活动三:老奶奶乐了(多媒体展示)

从前,有一位老奶奶,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雨伞,小儿子开了家洗染店。天一下雨,老奶奶就发愁地说:“哎!我小儿子洗的衣服到那里去晒呀!……”

天晴了,太阳出来了,可老奶奶还是发愁:“哎!看这大晴天,哪还有人来买我大儿子的雨伞呀!”就这样,老奶奶一天到晚,愁眉不展,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邻居见她一天天衰老下去,便对她说:“老奶奶,您好福气呀!一到下雨天,您大儿子的雨伞就卖得特别好,天一晴,您小儿子的店里就顾客盈门,真让人羡慕呀!”

老奶奶一想,对呀!我原来怎么就没想到呢!从此以后,老奶奶不再发愁了,她吃得香、睡得甜,整天乐呵呵的,大家都说她好像变了一个人。

问题设置:

1.以前老奶奶看到下雨或晴天,她的心情是怎样的?

2.后来老奶奶的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3.老奶奶心情的转变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为了表明自己对这个富有哲理的短剧的理解,纷纷举手说明自己的观点。在整个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每位学生积极都参与,在交流过程中分享了其他人的学习成果,最后把整个课堂气氛推向了,学生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获得了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最后,学生对发言要点又做了一个总体归纳:

(1)以前老奶奶看到下雨天或晴天,总是担心两个儿子的生意不好做,所以吃不好、睡不香,这说明消极情绪控制了老奶奶的生活。

(2)后来老奶奶的心情发生了大的转变,是因为受了邻居的启发,转换了看问题的角度,从而使她的情绪发生了由消极到积极的转变。

(3)老奶奶心情的转变,说明了人的情绪是可以调节的。

在情绪可以调控这个环节,我通过《老奶奶乐了》这个富有哲理的故事激发学生对问题答案的探索,在答案探索过程中及时给学生以鼓励,尤其对那些平时发言不多的同学进行了大张旗鼓的表扬。让学生有成就感,从而树立了自信心。

四、学习动机之四――满足感

建立满足感是ARCS模式的重要一步。我们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具有一定挑战性和富有意义的机会,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从而获得满足感。

在“学以致用”这个环节,我打破了常规,请学生帮忙解决我在生活中遇到的烦恼,这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帮助老师解决问题的欲望。

活动四:老师的烦恼

其实老师也有烦恼,你看今天这么多老师听课,我特别紧张,又不知怎么办?请大家用所学知识给我出出主意吧!

学生1:可以先和学生交流,让学生配合你。

学生2:请教有经验老教师,看看他们是怎么解决的。

学生3:准备的充分一点自然就不紧张了。

学生4:可以在上课前散散步、听听音乐舒缓一下紧张情绪。

学生5:课堂中多组织一些活动,活跃的气氛会使你忘了在上课。

学生6:你可以把听课老师当“青菜萝卜”,视而不见。

……

“哈哈哈”――此言一出,全场爆笑,连听课老师也被逗乐了,互相说你是“青菜”我是“萝卜”。我及时做了总结:同学们的方法让我受益匪浅,这是同学们送给我的最珍贵的礼物,最后祝愿大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做到我的情绪我做主。

通过“老师的烦恼”这个活动,把本课推向,学生纷纷为老师摆脱烦恼出谋划策,不知不觉中学生掌握了调控情绪的方法,同时,学生也因能够通过努力为自己或者为别人解决问题而获得满足感。

五、结束语

Keller的ARCS动机模式主要关注的是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该模式多见于教学设计的理论介绍中,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还不多。ARCS动机模式的教学效果最终要依赖于教师本人对该模式的领悟、理解及创造性的应用。本文以《学会调控情绪》这堂公开课的完整教学过程为例,对ARCS动机模式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实效性进行探究,为各位同仁在相关教学中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Keller J M.Motivational Design of Instruction[M].Hillsdale,New Jers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ls,1983.

篇7

二、分析与重组教学内容

在当前教育教学条件下,微课更多体现的是现实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达成教学目标的需求,微课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承担课题引入、内容讲述、过程演示、巩固练习等不同的角色,但无论是哪一种,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要注重微课与现实课堂教学的整合。在微课设计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学习主题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对所要讲授的内容进行合乎学科思维逻辑的内容体系的分析与重组,在注重把握教学结构的同时,更多地关注那些适合通过讲授完成的教学内容,如介绍一位名人、讲述一段故事、分析一个问题等,而对于那些需要学生适时互动的教学内容则不适合作为微课程的主要内容。在设计《三个儿子》(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这一课时,可以把课文内容、人物对话、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等内容进行微化处理,设计成微课,也可以以微课的形式展示“孝敬父母”这个主题。

三、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源

在大数据时代,微课细化到了知识点和具体到某一教学环节,可以很方便地进行资源库索引。制作一个好的微课课件,不仅需要对所教的教学内容熟悉,还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

1.找准“动”点,激发学生兴趣。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声音、色彩、图像、动画等各种手段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利用其视听、时空、动态优势,通过创设情境,将静止、抽象的书面文字变为活泼、具体、有血有肉的直观形象,学生通过认知体验,产生情感,构建多元、多维、多角度的教学模式。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认字识词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如果单纯地出示生字生词让学生读,则显得非常单调乏味,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荷叶圆圆》(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出示课件,让课文中的主人公青蛙边蹦边说:“小朋友,我是你的好朋友小青蛙,我有几个词语不认识,想请你帮帮我,行吗?我会请你去听听池塘边有哪些故事。”动态的画面与有趣的问题相结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凸显“说”点,培养复述能力。如教学《捞铁牛》(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课时,微课内容是组织学生有条理地复述捞铁牛中的准备工作和打捞过程。老师精心设计了捞铁牛过程的动画课件,边点击“并船搭架”“船装河沙”“潜水摸牛”等环节,边让学生跟着动画的演示来复述课文。通过一遍遍的演示,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流利地复述课文,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切入“想”点,拓展学生思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文本中人物的生活背景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相差甚远,而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就能给学生添上一对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想象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落实“写”点,提高语文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和发展。而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写”。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训练途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写”点,让学生进入自由运用的广阔天地,体验成功的喜悦,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坐井观天》(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课的拓展环节,可以在总结全文后出示一道小练笔题: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了什么?请你把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的情景编成一个小故事。并通过出示“美丽大世界”的动画,让学生结合画面发挥想象,既提高教学的效率,又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让课堂教学扎实有效。

四、把微练习落到实处

练习是课堂知识的巩固,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途径,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高质量的练习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化理解,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因此,教师设计练习,要让练习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使每个学生都爱上练习。

1.紧扣教学目标。微课课堂作业设计要紧扣微课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思考作业题背后的“含金量”,通过练习,或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或加强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理解,或有助于学生把握关键性词句的能力,或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或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和综合归纳能力的发展等。并让学生明确自己通过练习所要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2.把握文本特点。“高效课堂”要想“高效”,必须功在课前。微课练习设计应建立在教师认真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只有深入、细致、创造性地解读文本,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作业练习,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才有可能“效”在课中。

3.体现以生为本。语文微课练习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设计,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习得方法,提高语文素养。

五、微反思为微课质量“保驾护航”

教学反思是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不断提高教师素养和教育教学效能的过程。要想让教学反思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师应强化反思意识,明确反思内容,掌握反思方法,养成反思习惯。微反思一是对课堂教学行为做出技术分析,如教学中教师控制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师生关系的处理是否符合主体性原则等;二是对课堂教学中采取的教学策略进行思考,小结精彩片段,思考失败之处;三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要学会用缺憾的眼光看成功的结果,用辩证的眼光看失误的问题,让教学实践更加合理,更加优化,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微点评打开学生“乐学之门”

篇8

《雷雨》是先生的处女作、成名作,更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雷雨》讲述了“五四”以后一个带有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黑暗生活。故事以封建家长和资本家周朴园为中心,展开了他所直接和间接造成的各种复杂尖锐的矛盾冲突,而这些矛盾的酝酿、激化,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闷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最终这个罪恶的大家庭崩溃了。剧作以“雷雨”为题,一是因为矛盾冲突的发生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二)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雷雨》作为文学样式出现在课本中,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剧本属于语言艺术的范畴,具有可供阅读的文学价值。一般说来,戏剧文学的特点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要求有集中的戏剧情节和激烈的戏剧冲突;戏剧文学人物的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材料。我们要了解人物,就要分析人物的对话独白。为此,我确定了《雷雨》一课的教学目标:理解戏剧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情节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特点;通过有感情的阅读,揣摩人物语言,感知人物内心世界,借以分析周朴园人性的复杂。

课本节选的是第二幕,在这一幕中,戏剧集中展示了周朴园与鲁侍萍、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冲突,周朴园是本幕乃至整部戏剧的核心人物。两个家庭的悲剧,三十年前的旧事和三十年后的现实都与周朴园有关,而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冲突和人事纠葛的核心都是周朴园。为此,我确定了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在周朴园与鲁侍萍、鲁大海的矛盾冲突中,通过品读人物语言,把握周朴园的性格、心理。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导人新课,理清矛盾冲突和人物关系

《雷雨》是一部四幕悲剧,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关系交错,人性复杂。这就必须让学生在学习课本节选的第二幕前对整个戏剧情节有一个整体了解,并理清本文的主要人物关系。因此,我设计了“导人新课,理清矛盾冲突和人物关系”的环节。

2.分析人物形象

通过第一个环节,学生们对整部戏剧剧情和人物关系有了整体的了解,并明确了节选部分的主要人物和矛盾冲突。接下来便进入第二个环节:分析人物形象。

主要人物周朴园,他的性格特征,主要是通过他与侍萍、蘩漪两位女性以及他与鲁大海等人物的关系表现出来的。对于周朴园与侍萍的关系以及感情问题,历来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的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围绕“周朴园爱不爱侍萍”这一问题展开。这样纵然可以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从文本中研读人物的话语来解读人物形象,但这样得出的“爱”与“不爱”或“也爱也不爱”的结论,显然不能深入周朴园的内心,全面地解读其性格特征。

作家自己曾经说过:“周朴园也是一个人,不能认为资本家就没有人性。为了钱,故意淹死两千二百个小工,这是他的人性。爱他所爱的人,在他生活的圈子里需要感情的温暖,这也是他的人性。”透过作者的阐述,我们似乎能够看到作者旨在塑造一个“人性复杂”的周朴园。因此,对周朴园的解读,不能简单地用一个“爱与不爱”去分析,也不能简单地用“资本家贪婪自私”的话语给周朴园贴上阶级属性的标签。

通过对课文节选部分的研读,可以发现其表现的是两组矛盾冲突:周朴园与侍萍的矛盾冲突,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冲突。

在周朴园与侍萍的矛盾冲突中,周朴园对“死去的”侍萍是怀念的,而对于眼前“活着的”鲁侍萍却表现出冷酷、严厉的情感态度。应该说,怀念是真实的,冷酷也是真实的。这都是周朴园内心的真实写照,学生们可以在文中找出根据。在这一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个诵读的环节,让学生分角色诵读最能展现人物内心的对话,通过品味人物语言来分析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在解决完这两个问题之后,我提出了第三个问题:周朴园对“死去的”侍萍怀念,对活着的鲁侍萍却表现出冷酷的一面,该怎样理解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怀念的目的是什么?(明确:填补内心情感的空虚,目的非关爱,而是利己。)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分析周朴园人性的复杂。

另一个矛盾冲突的双方是周朴园和鲁大海。两人关系特殊,既是父子关系,也是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在两人的矛盾冲突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周朴园?通过阅读分析,学生们比较容易得出如下结论:作为父亲的周朴园,有温情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冷酷;作为资本家的周朴园,残忍、狡诈。

3.人物形象总结

通过前两个环节的分析,学生们已经看到了一个复杂的周朴园,既有温情的一面,也有自私、冷酷的一面。最后用作家自己的话语作结,定位周朴园形象的特点――人性的复杂。

二、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理清矛盾冲突和人物关系

师――今天,我们学习戏剧《雷雨》。作者是著名剧作家。(板书课题、作者)《雷雨》是一部四幕悲剧,课本节选的是第二幕。之前的情况,我们来看课题注解①,请一位同学读。(找一位学生阅读课题注解①)

师――课本节选的第二幕,有几个主要人物?主要表现的是谁与谁的矛盾冲突?

明确:主要人物有周朴园、侍萍、鲁大海、周萍和周冲。主要表现的是周朴园和侍萍的矛盾冲突。

师――还有谁和谁的冲突?

明确:周朴园与鲁大海。

师――三个人物之间的关系,谁能说一说?

板书设计:

侍萍

周朴园

鲁大海

(二)分析人物形象

师――我们先来看看周朴园和侍萍的矛盾冲突。周朴园没有认出眼前的侍萍,认为侍萍30年前就死了,周朴园对于“死去的”侍萍是什么样的情感态度?(给学生4分钟时间看书)

明确:怀念,愧疚。30年的时间没有忘记;保留着侍萍的生活习惯,夏天里关窗;要为她修坟;课本61页相关语段。

师――对于死去的侍萍他是怀念的,但他没有想到站在面前的这个人竟然就是侍萍。周朴园对活着的侍萍是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学生会结合60―63页来回答,引导学生关注60页相关语段)

指导诵读:读出周朴园的复杂的心理――由“温情、惊讶、紧张”到“冷酷、严厉”。

师――对“死的”怀念,对活的冷酷。回头再看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该怎样理解?怀念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填补内心情感的空虚,目的非关爱,而是利己。

师――侍萍表明身份后,周朴园由温情到翻脸速度极快,面对侍萍的愤诉,接下来周朴园是怎样对待侍萍的?

明确:劝慰――柔情哄骗――永不相见

师――另一个矛盾冲突是周朴园和鲁大海的。两人关系特殊,既是父子关系,也是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在两人的矛盾冲突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周朴园?

明确:

作为父亲的周朴园:有温情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冷酷。知道鲁大海是自己儿子的第一反应不是骨肉亲情,而是儿子罢工反对自己。开除鲁大海。冷酷。

作为资本家的周朴园:让江堤出险,警察打死矿工。残忍,狡诈。

(三)总结

“周朴园也是一个人,不能认为资本家就没有人性。为了钱,故意淹死两千二百个小工,这是他的人性。爱他所爱的人,在他生活的圈子里需要感情的温暖,这也是他的人性。”――

附:课题注解①

(1910―1996),原名万家宝,现代著名剧作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等剧作,其中《雷雨》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写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物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相关情节:某煤矿公司董事长周朴园,年轻时爱上女仆梅侍萍,并有了两个儿子。后来,周家为娶门当户对的富家小姐,在年三十晚上,将刚生下第二个儿子(鲁大海)的梅侍萍赶出门,并强迫留下长子周萍。走投无路的侍萍抱着儿子投河自杀,幸而被救,从此流落他乡。后来,侍萍又嫁给鲁贵,生下女儿四凤。侍萍在济南某校当佣人,鲁贵在周公馆当差,四凤在这里做侍女,鲁大海在周家煤矿当工人。一天,侍萍从济南回来看女儿,被周朴园续娶的太太繁漪叫到周公馆,发现这家的主人就是周朴园。这时,作为罢工代表的鲁大海也恰好来找周朴园谈判。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三、教学反思

《雷雨》一课篇幅较长,再加上学生戏剧知识的匮乏,一节课的时间教授此文颇有一些难度。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在实现长文短教目标上是颇有成效的:

1.课前介绍文体常识,引导学生把握戏剧文体特征。

篇9

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这是我在备课过程中不断反问自己的问题。经过反复的研究与实践,我认为应该在明确课堂教学重、难点的情况下,找出一个能够统领全篇的主题,再重新建构本课的知识体系,用一种简约而不简单的方式服务并突出这一主题。

我根据本课的课程标准、重点和难点,定下了本课的主题“带着担忧与希望的寻子之路”,然后用“宝贝回家”的图片,很生动形象地模拟了祖国母亲失去港澳台三个儿子的痛苦、担忧以及想早日将其平安寻回的复杂心情,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祖国母亲的焦虑和母爱的伟大,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求自己“让每一个文字都有生命,让每一幅图片都有意义,让每一个声音都有魅力,让每一个动作都有内涵”。通过循循善诱,学生从“一国两制”由构想到实践的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国家实力增强对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用心学习积极打造“中国梦”的激情。

实践证明,教学材料不在多而贵精,如果应用恰当,可让方寸之间别有洞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会学、勤学、乐学。

二、强调素养,倡导论从史出

“至诚以行远,至真以成人。”在历史课堂上,真诚的才是美丽的,真实的才是有效的。基于此理念进行历史情境教学,才能让学生在美的形式和愉悦的内容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以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所以我主张“有一份史料说一分话”。

例如,对于“香港、澳门为什么能够成功回归祖国?”这一问题,我在教学时逐一给出材料,学生根据一则材料得出一个结论,确实体会到历史学科“论从史出”的学科素养。又如在探究“香港、澳门的回归有什么历史意义?”的过程中,被提问的学生只是较为笼统地阐述了个人答案,对于从历史的视角多维度地分析问题,系统化地陈述结论的意识不足、素养不高。于是,我等待学生阐述完后,指导其从“对国家、对港澳、对世界、对理论”的四个角度,重新序号化地梳理了答案。

有道是:“育人先自育。”要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教师首先要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修养。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就应当求真、乐观、淡定,有一份与历史共振的心态;还要做到诲人不倦,指导有方,才能在历史课堂上让学生学有所获,让祖国的花朵在我们的历史课堂里春暖花开。

三、以生为本,遵循发展规律

篇10

金老师平等待人,爱生如子。在她眼里,无论是“白天鹅”还是“丑小鸭”,都是充满朝气与希望的儿童,都应该平等地享受爱的阳光。对于学困生,她嘘寒问暖,微笑激励,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给他们补缺补差,让他们获得老师特别的关爱。

她经常说“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靠班主任一个人,即使有三头六臂,也不易。”她独创了一套管理班级的办法,那就是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得力助手。每接一个班她都要培养多名得力助手,无论是现在上大学的徐娜娜,还是现在上高中的董琳琳、杨高源,这些小班长们可是为她出了不少的力。现在她的班里,又出了多名小助手,班级的中队长李响管理班级纪律,并利用早自习和午自习时间进行口算题卡训练;学习委员徐宏远利用语文早自习时间听写生字;小班长霍艳慧和刘佳怡利用中午10分钟时间检查班级学生文具配备是否齐全。“得力助手”使班级各项工作井井有条,同学们的凝聚力更强了。

二、常思多学是永远的追求

2007年至2008年,她所带的班级先后从城里转来了4名学生。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城里孩子舍近求远要到条件差的农村小学读书?原因就是她是家长和孩子眼中的好老师。这也给了她进取的动力,面对学生和家长期待的目光,她深感知识的日显陈旧、僵化,她常常思考:数学究竟该怎样教?究竟应如何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如何做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从此,她走上了充实而又繁忙的学习之路。2012年,黑河市进行新课标远程教育培训,她认真学习新课标,研读《2011版新数学课程标准》,撰写读书日志,参与学习讨论,并做到对重点篇幅反复揣摩、深入理解。近年来,她多次参与风景区、黑河市级优质课比赛、班队会比赛、教学设计比赛、教学叙事演讲、班主任技能大赛等活动,均取得优异成绩。她撰写的论文、案例、课后反思和教学设计等40余篇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县级奖项,她参与主持研究的课题《农村小学生厌学与辍学心理原因及矫正措施的研究》和《小学生如何利用口算扑克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研究》都已顺利结题。2011年底,她的《小学低年级如何利用口算扑克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研究》,经校领导推荐参与黑河市级经验交流,2012年在风景区教育科研总结会上做了《口算扑克的春天》的经验报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金银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终生学习的理念。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10多次受到省、市及五大连池风景区的表彰奖励。2004年至2012年,她先后获得了风景区级优秀教师、黑河市级教学能手、黑河市级“教坛新秀”、风景区级数学学科教学能手、黑河市级优秀班集体、黑河市优秀班主任、黑河市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能手、黑河市优秀班主任、黑龙江省德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三、让汗水见证梦想远航

金老师待人谦和,为人诚挚,具有很强的凝聚力。评先评优,她总是一再推让,而在同事遇到困难时,她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

她担任学校数学组组长,每学期都带领大家认真学习、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积极组织大家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在她的带领下,龙小的数学组老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期结束,她所带领的数学组教师每人必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上一节公开课,主评一次课,写一份教学案例或反思。她还组织教师积极参加风景区高效课堂教学教研活动,撰写教学论文,到外地学习。在她的带领下,龙小的教研工作开展得丰富多彩。2013年学校一名老师得了癌症,一名女教师休产假,教师人手不足,学校安排她一个人兼三个人的课。她的工作量更大了,颈椎病也犯了,但她没有抱怨,没请一天假,有的是不变的工作热情。

篇11

近年来,“有效教学”广泛流行并深入人心,随之流行的还有“高效”一词。

深度学习为有效课堂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从理论上说,深度学习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主体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学习的感受、感知与感悟有机地融入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进而提升学习层次,强化学习能力,去适应新情境、探究新问题、生成新能力的综合学习。[1]它是有效学习、高效学习的必然要求。

为了帮助学生在美好的语文世界里倘佯、想象、创造、发展,不断吸引学生投入深度学习,我们要让语文课堂成为一个磁力充足的强“磁场”。笔者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发现了促进深度学习的几个有效策略:

一、多角度建设:让深度学习“磁场”更丰厚

语文教学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2]。我们应从不同角度去建设文本教材,既要利用丰富的生活资源,也要融入学生的主观创造,促使学生变被动的文本“接受者”,成为文本“创造者”、“享受者”。

1.删“繁”就“简”,话题提炼突出“精”字。要想让学生进入深度学习,进行个性化的感悟,教师需从课文众多的信息中提炼出最本质的核心信息(最具有教与学价值的“精华”),它可以是一个字词、一个句段、一个技能点、一个情感点等等。教师可通过一个精当的、观点鲜明的话题,来切入文本建设。

2.由“薄”变“厚”,资源整合突出“巧”字。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博览群书,开阔眼界,扩展视野。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视文本的规定性,又要补充教材,拓展内容,重组资料,要充分利用、合理开发、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实现对教材、课堂、教师自身的不断超越。

3.由“静”变“动”,实践方式突出“活”字。为了进一步强化和内化文本内容,可开展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如当小导游、演课本剧等,通过师生共同研读文本、挖掘语言实践点,让活动过程本身也成为一份丰厚的课程资源。这些活动过程促使学生应用语言、内化语言,使学生真正将学习的感受、感知与感悟有机地融入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进而提升学习层次,强化学习能力,适应新情境、探究新问题、生成新能力。

二、多方面激活:让深度学习“磁性”更强烈

层次性需要是发展性教学主体参与内在机制的动力性环节。无论是利用超出学生预期的“新异刺激”去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还是挖掘文本空白,精心营造拓展空间……教师通过把目光“锁定”在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上,呵护童心,满足他们与生俱来的“四心”——好奇心、好动心、好胜心、创造心,通过多方面激活,让深度学习的“磁性”更强烈,促使学生更好地享受语文课堂学习。

例如,一位教师教《清平乐·村居》(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时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读着“醉里吴音相媚好”,你仿佛看到翁媪在干什么,彷佛听到他们在说些什么呢?

(同桌同学边想象边进行分角色模拟表演,师指生上台表演。)

生1(媪)拍拍生2(翁)的肩膀:老头子,你一生都是我们家的顶梁柱,现在好了,三个儿子多能干啊!

生2(翁)拉着生1(媪)的手:老婆子,你才能干呢,给我生了三个好儿子啊!

师:就这样,老两口聊啊聊,这让我想起了一首歌: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走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此情此景可以凝聚成一个字,那就是——

生:媚。

师:不仅她媚,他也媚,这就叫——

生:相媚好。

师:这是怎样一个“醉”呀,因媚而醉!

多么精彩的一个教学片断!教者引导学生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入情入境,品析演绎,语文味十足。

儿童的内心是最无拘无束的,语文教学就要为课堂的有限时空注入无限的张力,增强课堂活力。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把语文课上得生动些、活泼些,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我们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激活了学生的学习需要,何愁学生不自然而然地走进深度学习呢?

三、多层次推动:让深度学习“磁力”更充足

实践证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四方面来不断增强学习“磁力”。

1.把握一个前提——深度参与,激活新知

要让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首先需要激励学生深度参与,只有深度参与,所学的知识才能被激活。我们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专题探究、主题拓展、观点争鸣、小组讨论等。如:《秦兵马俑》(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一课,可以设计表格式导读学案,从“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兵马俑?各有什么特点?分别是如何抓住特点进行具体介绍的?”这几方面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课堂展示时,通过学生活动的参与面、探究的纵深点、思维的批判性、建构的生成度这四方面对学生参与的深度作出评价。

2.突出一个重点——深度思考,获取新知

学生在探究阅读中能否深入思考,取决于教师设计的问题是否精当。我们要层层深入、由表及里地引领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化,从局部到整体的概括,从微观到宏观的提升,从事理到哲理的锤炼。它只是给予学生思考的方向、思维的空间、发展的机会,而不是以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的思想。

如:《我和祖父的园子》(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一文,可以设计三个层次的追问,引领学生透过语言文字,逐步体会背后的情感,并归纳出这类文体的阅读策略。

第一层次,走进祖父的内心。当学生从“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这句中仅仅体会到祖父的慈爱时,追问:“祖父啊祖父,你为什么要这样大笑呢?你辛辛苦苦耕种的谷穗,就这样被你的孙女儿割掉了,你难道一点儿也不生气吗?”这一问,让学生深入体会到祖孙之间特殊的亲密关系以及祖父那一颗孩子般的童心。

第二层次,倾吐萧红的心声。学完课文后,再次追问:“多年以后,萧红长大成人,她一生颠沛流离,四处漂泊。这时候,她想起自己的祖父,想起这个特殊的园子,写下这篇文章。此时,萧红在心里,最想跟祖父说些什么?”这一问,让学生去触摸萧红对童年的眷恋,对祖父的感激和怀念。

第三层次,体会形神的契合。在第二问的交流之后,继续追问:“萧红这些想说的话,在文中并没有直接说出来,她把这些话藏在文中的哪些地方了?”这一问,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关注文中“字里行间,处处深情”,让学生从一个个细节,一处处景物,一句句描写,发现其背后藏着的对祖父深深的感谢、深深的怀念。

教师在这样三个层次的追问基础上,最后归纳出阅读这一类抒情性散文的根本策略:要关注课文中的每一个细节与每一处景物描写,读懂其背后的情。

3.抓住一个关键——深度引领,加工新知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如何让学生对动态生成的新知进行梳理、加工,教师适时、适当、适度的引领是促进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关键。教师要有一颗慧心,做学生思想的“助产士”,为课堂感悟实践中生成的学生智慧“接生”;也要有一双“慧眼”,做“课堂麦田”的守望者,让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偶然”促进学生反思碰撞并不断生成智慧,让“教育智慧”成为点燃学生深度学习的导火索。

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时,笔者紧紧围绕课后问题“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为什么很难过?”抓住文中的三个“没想到”展开教学,先引导学生找到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的感受:“难过”、“愧疚”,引导学生质疑:作者为什么会难过?又为什么感到愧疚?让学生再次品读课文,抓住文中语句细细体会。

当学生通过“竟然”一词体会到作者没想到母亲这么轻时,笔者适时追问:“母亲就在眼前,一看就知道大概多重,作者怎么会没想到呢?作者的难过与愧疚,仅仅是因为不知道母亲的体重吗?”学生纷纷体会:“作者平时对母亲是不够关心的”,“作者心里的母亲一直是那个曾经身强力壮的母亲,而今突然发现,母亲老了,还这么瘦!”。此时笔者顺势指导学生重点品悟作者回忆小时候母亲翻山越岭时的句子,逐步引导学生走进母亲和作者的内心,感悟母亲的伟大与孝子的情怀。

这样,在学生遇到学习疑惑时,教师给予适时的指导;在学生进行学习拓展时,教师给予适当的补充;在学生有了学习感悟时,教师给予适度的点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和谐互动,以便学生将所学新知进行灵活的梳理、加工。这是深度引领。

4.实现一种延伸——深度开发,拓展新知

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能只注意孤立的、个别的问题解决,应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理解,对教材进行深度的二次开发,对教学进行系统设计,引导学生发现文本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拓展所学的知识,把握思维拓展的绝佳机会。

笔者曾听过一节《天鹅的故事》(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课时的公开教学,整节课环环相扣的四步设计令人耳目一新。

整个教学设计,教师先引导学生把故事还原到一句话,然后层层叠加文本内容,演绎出故事的三种写法,在故事的三种写法的比较中进一步理解文本内容,理解作者运用“场面描写”、“点面结合”、“故事套故事”等写作形式的目的和意义所在,从而试图帮助学生建构起文本的意义与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使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思维拓展的具体要求都得到很好的体现。

正如成尚荣先生提出的:教学改革绝不能止于有效教学,教学的根本性变革在于以学生的学习为核心,是“让学”[3]。深度学习贵在参与,重在思考,妙在引领,巧在拓展。通过多种有效途径,让我们的文本真正“活”起来,让我们的孩子真正“发展”起来,让我们的教学真正“高效”起来,这是我们共同的追求!追求深度学习梦想的路远没有尽头,让我们继续用智慧探寻……

参考文献:

篇12

一、重在同向,贵在学习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一位智慧长者的恩赐:一篓鱼和一根鱼竿。一个人要鱼,一个人要竿。得鱼的人原地煮了鱼,以解一时之饥,没过多久便饿死了;得鱼竿的人忍饥挨饿,艰难地向海边走去,最终力尽人亡。同样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智慧长老的一篓鱼和一根鱼竿,他们同心同德、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面对大海,结果很快摆脱了饥饿,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则故事说明了人心齐、泰山移;表明了方向正确是成功的基础,不断学习是成功的保证。

音乐教育同样源于目标执著和善于学习。心中“有谱”就能“坚致为上”,师生“合拍”;心中“没谱”就会各行其是,迷失方向。贝多芬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之所以能赢得如此高的声誉,关键是因为他有崇高的人生理想、热情奔放的性格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说:“音乐使人类的精神迸发出火花。”他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毅力,在耳聋的情况下完成了旷世之作《第九交响曲》。耳聋对平常人来说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来说是整个世界的死灭。贝多芬非同寻常,因为他心中有盏不灭的灯,即使整个世界死灭了,他的世界却不会死。无数事实告诉我们,音乐教育过程是一个让人树立理想和信念的过程,是一个共同追求美好音乐的过程,是一个共同探求真、善、美的过程。

音乐教育重要的不在“教”,而在“育”,把人原本具有的潜能唤醒、诱发出来。不强调学生认同现成理论,重在培养学生独立的判断能力,不在意学生掌握了多少音乐知识,更注重学生形成高尚的品德、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气质。通过共同投入和对目标锲而不舍的追求,达到老师和学生心底的共鸣。针对一首乐曲,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琴声各异、和而不同,诠释方式也许千姿百态,但最终表达的意境是一致的。在这样探索真理、共同学习、掌握技能、上下同欲迎接新挑战的状态下,人们的才华得到充分施展,个性得到充分张扬,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在这样美好的环境里,大家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就像花朵进入了春季,无论风吹雨打,百花齐放终将成为一种必然。

知识经济时代,现代社会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实际上就是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竞争。音乐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陶冶人的高尚情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让学生赢得未来的胜利,奏出人生最动听的音乐,就要将学校变成人生前行的一处驿站,一处厚积薄发的战场。达尔文说:“世界上最有用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给粮食不如给猎枪,给猎枪不如给智慧”。古往今来,音乐教育一直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培养健全人格著称。它能让学生乐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智慧学习的能力,一旦学生学会并养成了善于学习的良好习惯,形成了自主学习能力,就能不断举一反三、自我强化,就能在茫茫学海中自由游弋,在蓝天白云间自由翱翔。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说明学习不仅重要,更是人们生存发展的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织网”、“捕鱼”的方法,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取无穷无尽的知识之“鱼”。只有授之以方法,调动师生学习自觉性,才能发挥其智慧和创造力,让师生在学习和工作中游刃有余,在未来舞台上奏出一首首悦耳动听的圆梦之歌。

二、重在感悟,贵在实践

从前,有个老渔翁很会打鱼,但他的三个儿子却技艺平凡,无论他怎么教,三个儿子总是赶不上他。有一天,老渔翁跟一个路人说:“我每天打鱼的时候,都把三个儿子带在身边,可是这么多年,他们总是不得要领,这是为何?”路人听了,笑了笑说:“你总是手把手地教他们,而不是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实践,他们怎能体会打鱼的奥妙呢?”老渔翁听后,恍然大悟。这则故事说明“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自学和学了知识不会应用的人”。表明学习是实践的前提,实践是学习的目的。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音乐教育与渔翁教子一样,不看过程只看结果。这就需要老师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秉承清华大学“行胜于言”的校风,将教学重点从讲台转到舞台,从纸上谈兵转到战场用兵。老师有义务“传道、授业、解惑”,更有责任甘为人梯,为学生成长铺路架桥。一首乐曲的演奏离不开音准、节奏、强弱、快慢等,教学中老师一方面要因材施教、学思结合,有效用好时间,将准备好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知其然,另一方面要让学生知行统一,在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将老师讲的一些原理、原则、方法等转化为技巧和技能,从而实现形神兼备,奏之有道,使学生做到“知其所以然”。

古人云: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一辈子不会撑船。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音乐走向大众,使学生在实践中历练成长,在活动中体验到音乐的高雅振奋和快乐,从中切磋琢磨、积累经验、大显身手、各显神通。如我们在教学探索中将手风琴集体课从课堂教学变成了广场实践,从只演奏给老师看到演奏给百姓看。这样学生不但得到了锻炼,老师也从空谈变成了务实。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的那样:“老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难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这种启发式教育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全新认识,从而达到了共同研讨、相互启迪、集思广益、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首乐曲演奏得好听与否,听众说了算。要演奏得打动人心,就需要演奏者融入对生活的感悟。优秀的音乐作品是从生活中提炼概括出来的,对作品的生活环境不熟悉或生活经验不丰富的学生,就很难与作品产生共鸣。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演奏传统曲目时普遍不如演奏现代作品溜,特别乐曲中慢的段落处理不如快的段落――如当代作品《牧民之歌》,学生在快的段落演奏得非常干净、到位,但是一到要味道、要韵味的地方,部分学生似乎就处理得有些生硬,不能得心应手。因此,重视技巧的同时把握作品的内涵和韵味就显得更加重要,这就需要演奏者不断深入生活、拓展人文知识、扩大知识面,加深对生活的感悟。就像人们常说,作曲家关在房间里是写不出好作品的,同样把搞演奏的人关在教室里,即使有了好的曲子也演奏不出味道。

李庚南认为:“学生不是靠教师教会的,而是自己学会的,是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主动地看、听、问、议、练、记等学会的。”这说明老师不但要“行为人师”,还要让学生“府而读、仰而思”,更要让学生“起而做、躬而行”,这样“知”才能变成“行”。正所谓:是酸是甜,尝过的人才能明白,是远是近,走过的人才能知道。学生通过实践对书本知识进行了温故知新,对音乐作品的表现有了更深理解,从而把枯燥无味的音乐符号变成了生动有趣的音乐画面,获得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感悟,达到了知行合一、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目的。

三、重在变革,贵在创新

从前,有两位渔夫总是结伴打鱼,然而,他们的收入差别却越来越大,一位渔夫按传统做法不论鱼的种类如何,将打到的鱼按重量卖,一网一网的鱼都卖出去了,看上去收入不少,结果却并不理想。另一位渔夫打到鱼后,按照鱼的种类、大小分类定价,对量多价廉的鱼进行深加工,因为市面上不同的鱼和同一种类大小不同的鱼,它们的价值是截然不同的,结果变革创新的渔夫收入越来越高,自然就在情理之中。这则故事说明变革出财富,创新出效益,表明科学创新是实现变革的有效手段,成功变革是科学创新的必然结果。

音乐教学同样如此。一些老师习惯于传统教学,他们以刚性必修课程为载体,以学生被动接受学习为途径。老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好坏看个人,虽然老师按计划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也如期毕了业,但就业率却逐年下降。然而,笔者所在学院采用“给学生以自由、主动、兴趣、探索”的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张扬个性。“一脸之戏在于眼”,梅兰芳为了练就一双传神的眼睛,特地养了鸽子,天天放飞,鸽子飞远就看远,飞近就看近,坚持了数年,眼神练得炯炯有神。这种气场让坐在最后一排的观众都能感觉到梅先生的眼神在注视着他。通过制订一人一计的成长规划,实施一人一策的“眼神”训练,学生个个身价倍增,就业率逐年提高。

创新是音乐教育的灵魂。现在各行各业都在谈创新,说明创新已成为一种共识。但问题是我们需要静下心认真思考,是什么阻碍了创新。笔者认为,影响音乐教育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受传统教育机制和体制的制约,为了保证学生如期毕业,大家只能追求“四平八稳”,导致办学理念陈旧,文化含量贫瘠,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量雷同。要营造创新氛围一方面需要机制体制创新,另一方面需要社会提供更多能激发创新活力的文化环境。好的作品在审美上有一定的共同之处,那就是色彩斑斓、旋律优美、意境深远。音乐教育就是让更多人在音乐天地里摸爬滚打,用所思所想,尽情触摸社会生活,从而做到“未来世界,音为有你”,这样才能让中国音乐文化充满生机,活力无限。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一个时代进步的后备力量。创新是一个学生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必备的基本素质。正如所说:“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社会、国家对我们的最基本要求,音乐教育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最好抓手。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世界在变,创新不变”。教育工作者要站在时代前沿,大力发展创新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独立探索和大胆探索的精神,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探索和独立发现。创新精神重点在让学生立足当前、脚踏实地、着眼未来,实现远大理想。

创新需要知己知彼,敢为人先。音乐是无国界的,中国人搞音乐创作,得以中国这片热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借鉴外国的同时更需要结合中国实际,脱离实际讲外国音乐,只能是新版、新译,而不是创新。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检验自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新思维、新方法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判断正误。因此,只有敢于创新,才能让自己与众不同;只有勇于实践,才能让创新得到升华;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证社会充满生机,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综上所述,“鱼渔新说”虽说只是讲了渔翁打鱼过程的一些现象,但提供了正反两面的教材,揭示了一个人圆梦的法则,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世间万物,事理想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个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比别人有更强的竞争力,强大的竞争力正来源于他较强的学习力、实践力和创新力。这为音乐教育指明了方向,也为学生的追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王耀刚.“鱼渔新说”与企业管理.中国电力新闻网.cn.日期:11.10.28.

篇13

教学目标的确定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从教者始终的教学追求,余文森教授曾指出,“课程改革遇到了有效性挑战,课堂教学改革在沿着新课程方向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出现了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教学目标虚化”。因此,如何精准地确定教学目标,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突破口。

对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一方面来自于对教学目标功能的全面准确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对教材体系和教学要求的精准理解。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文打破传统的文体、时代、国别、话语方式等界限,根据专题内涵的需要,把各种有助于探究学习的材料有机并有创意地进行组合。《雷雨》所属的“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这一专题的人文内涵是“人性”这一既抽象而又具有丰富内涵的话题。文学是人学,大凡文学作品,都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人性”这一亘古主题,表现生活中的美与丑、善与恶。本专题所选的《雷雨(节选)》《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和《辛德勒名单(节选)》三篇课文就是分别从人性中的真和假的复杂关系、美与丑的对立和交织、以人性来战胜兽行这几个方面来展现人性中的真假美丑善恶的。在编写教材时,编者对《雷雨》节选的内容作了适当剪裁,删除了传统选文中周朴园和鲁大海之间的矛盾冲突这部分内容,仅选择侍萍与周朴园在周公馆意外重逢的情节,这样,所节选文本就能更好地为专题内涵服务。

所以,本文的教学目标可以确定为:赏析课文中的戏剧语言(台词和舞台说明),把握人物个性;分析戏剧冲突,认识人性的真与伪、善良与自私;通过对戏剧语言、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的分析,认识人性的复杂,从而净化自己的灵魂,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二、 核心问题的探讨

了解戏剧常识、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剧情、赏析作品中的对话和人物形象、揣摩作品丰富的潜台词,这些只能作为本文问题探讨的途径,而不能作为核心问题来进行探讨。那么,什么才是本文所应该探讨的核心问题呢?

《雷雨》作为一部四幕悲剧,它通过周、鲁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前后30年间复杂的纠葛,写出旧家庭的悲剧和罪恶。课文节选部分表现的是鲁侍萍被周家赶走30多年后与周朴园意外重逢的情景。这里,周朴园是作为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形象出现,他是当时社会上“名流”“贤达”,他自认为他的家庭也是个“最圆满,最有秩序”的“理想家庭”。但晚年家庭生活的不如意,使他常常感到寂寞孤独,因此难免将自己放置于过去与侍萍度过的幸福快乐生活的虚幻之中。而鲁侍萍是一个受侮辱、被损害的底层妇女。鲁侍萍和周朴园在这里重逢是偶然的。鲁侍萍认出了周朴园,她的内心十分矛盾:一方面她恨周朴园的无情无义,另一方面又想知道今天的周朴园是什么态度。在这样的心态下,她欲言又止,欲止又言。周朴园则并不知道、也没想到侍萍会出现。在这特定的情境下,两人开始了对话,周朴园沉浸于虚幻的情感世界,鲁侍萍也不免一时迷失在周朴园为自己精神所营造的幻影之中。但周朴园怀念的不是能够重返人生舞台、甚至历尽沧桑突现于他眼前的鲁侍萍,而是那个已经投河自尽、消失于人世间、可以供他随情虚拟消遣的年轻貌美、通情达理、贤惠体贴的梅小姐。所以,随后出现的鲁侍萍和周朴园之间的交锋,可以说是人性的真与伪的较量。鲁侍萍的善良本性,周朴园的自私虚伪,都在交锋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因此,要提高我们认识生活的能力,净化我们的灵魂,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课文值得探讨的核心问题就是人性的真与伪、善良与自私。

三、 问题探讨如何展开

人性,是一个抽象而又具体的话题。生活的每一天,每一个瞬间,都在展示着人性的复杂与丰富,美丽与丑陋。几乎所有文学作品,都直接或间接地表现着人性这个永恒的主题。课文的教学目标既然已经明确,探讨的核心问题也已经厘清,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就必须从教学目标出发,设计的教学过程必须指向并服务于教学目标。笔者在教学《雷雨(节选)》时,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对以下几个片段若干问题的探讨来达成教学目标的。

(一) 赏析戏剧语言,探讨人性复杂

片段一:关于“洋火”(投影)

探讨问题:意外重逢,鲁侍萍此时的情感是“真”是“幻”?

周朴园(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

鲁侍萍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

周朴园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鲁侍萍是的。

请学生读投影上的文字,与课本作比较,看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很自然地发现“是的”后面遗漏了一句话:“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钱谷融先生曾经说过:“我确实太喜欢剧本中的语言了,每次读先生的剧本,总有一种既亲切而又新鲜的感觉,他那色彩明丽而又精练生动的语言,常常很巧妙地把我带进一个奇妙的艺术世界,给予我无限的喜悦。”如果单就语言精练的角度来看,周朴园问“三十年前你在无锡”,鲁侍萍只要以“是的”答之就够了,为什么还要加上一句“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为什么要选择“洋火”作为那个时代的标记呢?“我们”又是指谁?为什么要用“我们”这样的人称代词呢?结合文中侍萍在周朴园被火烧破的衬衣上缀上一个“萍”字这样的细节,我们可以想象,周朴园保留的从前的生活习惯,让此时的鲁侍萍也回到了三十年前与周朴园的一段温馨生活的幻影之中。

片段二:关于“你们”(投影)

探讨问题:再次相认,鲁侍萍对周朴园是“怨”是“恕”?

鲁侍萍哭?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这里鲁侍萍为什么用了三个“你”和两个“你们”?三十年前是谁逼迫侍萍离开周家的?在鲁侍萍的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虽然对周朴园有怨恨和不满,但是更多的是对周家的愤恨和谴责。后文又有“我亲生的两个孩子你们家里逼着我留在你们家里”,从鲁侍萍的这几个“你们”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她对周朴园尚有一定程度的原谅、宽恕。面对眼前的周朴园,善良的鲁侍萍还心存幻想,认为“周朴园对她的感情是受家庭的逼迫而改变的”。这还可以从第三幕中,鲁侍萍带着四凤离开周公馆后,要求四凤发誓永远不再与周家人来往时说的话中得到印证:“(落眼泪)凤儿,可怜的孩子,不是我不相信你,我太爱你,我生怕外人欺负了你,(沉痛地)我太不敢相信世界上的人了。你妈就是在年青的时候没有人来提醒,──可怜,妈就是一步走错,就步步走错了。人的心都靠不住,我并不是说人坏,我就是恨人性太软弱,太容易变了。”

那么,鲁侍萍对周朴园这种善良的宽恕能否获得真诚的回应呢,我们可以研究片段三、四。

(二) 分析矛盾冲突,认识人性真伪

片段三:关于“忽然严厉”(投影)

探讨问题:面对侍萍“复活”现身,周朴园先前的情感是“真”是“伪”?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片段四:关于“支票”(投影)

探讨问题:巨额支票,表现了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情“真”情“假”?

周朴园(由内衣取出皮夹的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鲁侍萍(接过支票)谢谢你。(慢慢撕碎支票)

周朴园侍萍。

鲁侍萍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

周朴园可是你――

在《雷雨》第一幕中,周朴园和儿子周萍谈到,把南方的家具带到北方、按照三十年前的老样子布置,保持夏天关上窗户的习惯,是为了纪念侍萍。给大儿子起名叫萍,也是为了纪念侍萍。这给人以他是个念旧情重道义的人的印象。在课文中,在认出鲁妈就是当年的侍萍之前,他向鲁妈打听侍萍的坟墓在哪儿,说想去修一修。这一切让人觉得,他对于死去的侍萍有着十分深切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