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拉尼娜现象的影响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拉尼娜现象的影响

篇1

1、拉尼娜现象出现时,我国易出现冷冬热夏,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个数比常年多,出现南旱北涝现象。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冷暖交替变化的异常表现,这种海温的冷暖变化过程构成一种循环,在厄尔尼诺之后接着发生拉尼娜并非稀罕之事。同样拉尼娜后也会接着发生厄尔尼诺。

2、亚洲高压非常活跃,不断形成冷气团南下影响中国,造成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但是由于南方的暖气团也很活跃,大量来自太平洋、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频频光顾南方地区,当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强大冷气团迅速南下至南方地区,并与暖湿气团相遇后。

3、这一冷、一暖两个正好结合在一起。受这两个气流共同影响,所以一段时间,特别是在长江流域雨雪天气比较多,而且长时间维持着低温天气。如果只有强大的冷气团,而没有暖湿气团提供的大量水汽,南方只会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4、如果只有暖湿气团提供的大量水汽,而没有冷气团光临,则根本没有什么灾害性天气。而两者齐备的时候,灾害就发生了。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温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这种现象会造成全球气候异常。据联合国网站报道,考利表示,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之一就是造成东亚地区的寒冷冬季,因此拉尼娜是中国发生雪灾的部分原因。

同时,考利强调,中国雪灾是多种因素发挥作用的结果,拉尼娜并不是唯一的祸因。

考利还指出,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季风区往往出现更强烈的季风和大量的洪水,大西洋飓风的发生频率会变得更高。

考利表示,拉尼娜现象自XX年年第三季度起出现,目前收集到的信息显示,这一现象今年第二季度将继续持续,而且有可能延伸到第三季度。美国专家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认为,除中国南方遭受的雨雪冰冻极端天气灾害外,世界其他一些地区近几个月来出现的多起气候异常事件都与本轮拉尼娜现象有关系。

美国洛杉矶气象局专家约翰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去年秋季发生罕见的山林大火,火灾波及7个县,导致大火的强风就与拉尼娜现象有关;加州中北部地区近期出现罕见的雨雪天气,引发多起泥石流等灾害,这同样与拉尼娜现象有一定关联;去年秘鲁海滩曾发现大批死鸟,这一反常事件背后的“黑手”也是拉尼娜现象。约翰说,从去年开始,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海域出现拉尼娜现象后迅速发展,到今年1月海表温度已连续数月较常年同期偏低。他说,在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异常,这就包括中国部分地区近期出现的极端天气。

这位专家认为,虽然现在还很难准确预测,但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全球范围内发生极端天气事件的几率会增加。他同时指出,只要各国气象机构之间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与交流,就一定能降低灾害损失。

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华人学者郦永刚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南方近期出现的极端天气是一种自然的现象。郦永刚赞同中国专家对雪灾成因的分析,认为是拉尼娜现象把暖湿气流带到气温很低的中国南方地区,结果导致强降雪。

世界气象组织称今年拉尼娜现象已形成

世界气象组织1日公布最新一份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监测报告说,目前拉尼娜现象已经形成并有可能持续至2010年第一季度。

报告说,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太平洋赤道地区的中东部海域海水温度比以往低了1.5摄氏度,这种偏差与历史上出现拉尼娜现象时期相比属于中等程度。不过,和以往拉尼娜现象的区别在于,澳大利亚北部和印度尼西亚西部海域的海水温度比通常要低,而一般在典型的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这一区域的海水温度会比通常情况下高一些。因此,气象组织预计,一些地区的气候变化趋势可能会与典型的拉尼娜现象产生的影响不符,各地区在防范与气候相关的风险时,需要参考一些权威机构提供的有关特定地区的具体气候变化预测。

拉尼娜现象也称反厄尔尼诺现象,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

全球异常寒冬引科学家关注 冰川时代可能再临

XX年的新年异常寒冷,几乎整个北半球都遭受着极度低温的考验。来自西伯利亚的持续寒流已经在俄罗斯、乌克兰、东欧、日本夺去上千条人命,并波及我国河南陇海地区。

就连往常属于温暖地带的南欧、印度都发生了暴雪,导致大批人畜冻死。为什么今年这么冷?科学家们纷纷提出各种解释,在他们看来,我们的地球在温室化的同时,也面临着突然进入“冰川时代”的可能。美国国防部报告:未来10年气候恶劣

看过美国大片《后天》的观众一定对特技画面还记忆犹新,但是这并不完全是幻想。影片《后天》的题材正是源自美国国防部的一份政府报告。XX年2月被媒体曝光的这份报告称,在2010年至2020年,全球将出现一场巨大的气候突变,会导致美洲、亚洲在内的北方地区出现干冷气候,亚洲的季风气候会减弱,间歇性地出现。

报告里描写了这样一个场景:“到2020年,欧洲沿海城市将被上升的海平面所淹没,英国气候将像西伯利亚一样寒冷干燥。”

这份报告是美国国防部出资10万美元,委托gbn公司完成的。研究的出发点是设想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的最坏的可能性,并提出应对之策。gbn的报告引用了两个很重要的科学依据。第一个科学依据是他们发现,在历史上每当气温逐渐升高到一定的数值,不利的天气状况可能会相对突然地增多,在这种情况下,气候很可能发生突变。

gbn报告的另一个科学依据是,随着现在全球气温不断升高,格陵兰岛的冰也在不断融化,越来越多的淡水通过陆地上的河流,汇集到了北大西洋,这样北大西洋的海水盐度不断降低,盐度的降低导致海水失去了这种重力的推动,不再形成环流,使海洋的热量交换机制失效,导致热的地方更热,冷的地方更冷。

虽然大多数科学家认为,未来10年内出现“后天”现象的可能性很小。不过有确凿证据表明,全球温盐环流正不断减弱,如果全球持续变暖,未来1XX年内很有可能出现“后天”。

印度洋海啸惹的祸:海底巨震降温地球20年

对于全球异常寒冷的现象,我国科学家郭增建提出“深海巨震降温说”也是一种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

这种学说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而且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但是XX年12月26日发生的印尼8.7级地震海啸改变了这个趋势。

事实上,XX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XX年1月10日美国内华达山脉地区下了近90年来最大的暴风雪。XX年2月2日,莫斯科和日本的降雪竟然超过了3米。XX年2月南半球夏季出现低温。

而XX年年末,上海一夜降温17摄氏度,气象台连发低温寒潮警报。按全球变暖思路预测的中国“暖冬”宣告失败,全球低温冷害事件频发。数十年来罕见的寒潮更是袭击俄罗斯、日本和欧洲大部分地区。

根据“深海巨震降温说”的理论,海洋巨震减弱了温室效应,是气候变冷的放大器。对于能源和资源日益匮乏的地球而言,这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

持这种观点的科学家称,1960年智利大地震引发的海啸也曾使全球变冷,引起了上世纪70年代的“冷地球周期”。他们认为XX年12月26日印尼大地震海啸也是全球变冷的一个信号,将给地球带来至少30年的变冷效应。不过这种观点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证据支持。

拉尼娜现象:地球进入变冷周期

地球在百年内步入冰河期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不过有科学家认为,从XX年开始,全球气候将从30年的温暖期转入30年的低温期。

人们可能对上世纪70年代初出现过的气候“变冷说”记忆犹新。1947-1976的全球性寒冷天气曾使许多气象学家惊呼小冰期的到来。

1971年人们从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谱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气候有10万年轨道周期变化,其中9万年为冷期,1万年为暖期。按这个规律,目前气候的暖期已接近尾声,气候“变冷说”一度成为主流。但是70年代中期以来,气温不但没有继续下降,反而出现了回升,这个事实促成了关于人工温室效应研究的发展。

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研究估计,二氧化碳倍增将使地球平均温度至少上升1.5摄氏度,但不超过4.5摄氏度。XX年联合国上海公报和日内瓦公报进一步肯定了这一变化趋势。但也有科学家指出最近地球上气候的波动很大,二氧化碳含量却一直在上升,可见全球气温变化并不完全取决于二氧化碳含量。而且过去近30年来北极冰川消融的速度远高于其他地区。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的数据显示,自1978年11月以来,北极圈气候变暖的速度比地球南部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变暖速度整整快了7倍。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中心主任约翰·克里斯蒂说:“全球变暖其实看起来并不是全球性的。”

有证据表明,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南极海冰面积又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90年代左右东太平洋进入一个凤尾鱼丰富的低温阶段。南极海冰增减变化转折点超前于东太平洋海温高低变化转折点,东太平洋海温高低变化转折点又超前于拉马德雷冷暖位相变化。这既反映了准60年周期太阳活动变化的能量传递过程,也是全球气候变冷的最初信息和前兆。全球变暖很快会成为过去,人类将遭受到大自然突然变冷的报复。

■小知识 拉尼娜现象

篇3

近50年的拉尼娜事件有:1954年4月-1956年2月(强度系数为121,1954-1955年湖南和东北冻害发生)、1964年5月-1965年1月(强度系数为44,1964年2月湖南冻害发生)、1967年7月-1968年6月发生强拉尼娜事件;1970年6月-1971年12月(强度系数为77)、1974年4月-1976年2月(强度系数为51)、1984年10月-1985年6月(强度系数为62)、1988年6月-1989年3月(强度系数为80)、1995年9月-1996年4月、1998年6月-2000年8月,2007年8月-2008年(2008年1月南方低温冻害)[3-6]。

近50年的厄尔尼诺事件有:1951年6月-1952年2月(强度为57),1953年4月-11月(强度为50),1957年4月-1958年7月(强度为97,1957年北方低温冻害),1963年7月-1964年1月(强度为30,1964年2月湖南冻害发生),1965年5月-1966年3月(强度为72),1968年11月1970年1月(强度为77,1969年北方低温冻害),1972年4月-1973年2月(强度为94,北方低温冻害),1976年6月-1977年3月(强度为57,1976年北方低温冻害,1977年南方低温冻害),1979年9月-1980年6月(强度为38),1982年5月-1983年10月(强度为168),1986年9月-1988年2月(强度为120),1991年5月-1992年8月,1993年4月-1994年1月,1994年10月-1995年5月,1997年4月-1998年6月,2002年5月-2003年2月,2006年8月-2007年2月[3-6]。

1月30日,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专家“盘点”建国来湖南省发生的低温雨雪过程,称今年这个过程的强度已排行第二。除了今年,湖南省还有三次严重的低温雨雪过程,分别出现在1954年、1964年、1977年[7]。

篇4

从1月10日到本刊截稿时(29日下午),中央气象台一共发出11次暴雪警报,其中9次橙色警报,2次红色警报。“从现在看来,出现这种极端天气的原因是,欧亚大陆及周围上空的大气环流演变,长时间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如果追究更深远和间接的原因,持续暴雪、暴雨的形成,则可能与入冬以来出现的“拉尼娜”现象有关。“拉尼娜”是一种气候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海水温度比常年平均值偏低,从而影响大气温度和运动。“这种影响是一种长期效应,现象发生之后,一些地方降水可能增多,同时另一些地方降水则减少,我们可以根据长时间的气候统计,总结出一种规律。”孙军说,“然而也只是一种气候的统计规律,‘拉尼娜’与降水之间的关系并不一定稳定和必然。”也就是说,“拉尼娜”与这次暴雪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一种“可能”,不存在必然的关系。今年“拉尼娜”出现了,长江中下游发生了强烈的暴雪天气;明年如果“拉尼娜”再次出现,是否还会产生同样的情形呢?未必[2]。

首席预报员孙军的判断是正确的,并不是所有的拉尼娜事件都会激发中国南方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统计表明,近50年来,拉尼娜事件有10次,发生南方大面积低温冻害的只有2次,东北严重低温冻害1次;厄尔尼诺事件17次,发生南方大面积低温冻害的2次,发生东北严重低温冻害的4次。发生频率是非常小的。

近50年的拉尼娜事件有:1954年4月-1956年2月(强度系数为121,1954-1955年湖南和东北冻害发生)、1964年5月-1965年1月(强度系数为44,1964年2月湖南冻害发生)、1967年7月-1968年6月发生强拉尼娜事件;1970年6月-1971年12月(强度系数为77)、1974年4月-1976年2月(强度系数为51)、1984年10月-1985年6月(强度系数为62)、1988年6月-1989年3月(强度系数为80)、1995年9月-1996年4月、1998年6月-2000年8月,2007年8月-2008年(2008年1月南方低温冻害)[3-6]。

近50年的厄尔尼诺事件有:1951年6月-1952年2月(强度为57),1953年4月-11月(强度为50),1957年4月-1958年7月(强度为97,1957年北方低温冻害),1963年7月-1964年1月(强度为30,1964年2月湖南冻害发生),1965年5月-1966年3月(强度为72),1968年11月1970年1月(强度为77,1969年北方低温冻害),1972年4月-1973年2月(强度为94,北方低温冻害),1976年6月-1977年3月(强度为57,1976年北方低温冻害,1977年南方低温冻害),1979年9月-1980年6月(强度为38),1982年5月-1983年10月(强度为168),1986年9月-1988年2月(强度为120),1991年5月-1992年8月,1993年4月-1994年1月,1994年10月-1995年5月,1997年4月-1998年6月,2002年5月-2003年2月,2006年8月-2007年2月[3-6]。

1月30日,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专家“盘点”建国来湖南省发生的低温雨雪过程,称今年这个过程的强度已排行第二。除了今年,湖南省还有三次严重的低温雨雪过程,分别出现在1954年、1964年、1977年[7]。

1954年12月15日至1955年1月4日,湖南雨雪天气持续时间长达21天,其中雨凇持续15天以上,汉口日平均气温低于0℃的时间长达23天,最低气温为-14.6℃,累积降水量75.4毫米,积雪深度32厘米。持续的严寒造成全省农作物冻害严重,油菜冻死近半。全省冻死耕牛11万余头,约占灾前耕牛总数的1/4。阳新、广济、郧县、松滋等地柑橘大部分冻死。严寒天气使得汉水出现了罕见的结冰现象,天门境内汉江上可行板车,可见冰之厚。政府在汉江汉口至樊城的540多公里航线上,使用破冰船,结合爆破和人工作业,日夜不停地进行破冰,汉川县城隍港冰厚的地区,则使用炸药破冰。经过24天的努力,汉江全线终于在1月21日解除冰冻,恢复了航运。

1964年出现严重雨凇。这次过程于1964年2月8日开始,雨雪过程持续达13天,灾害主要由雨凇造成。2月8日至12日,江汉平原出现了一次严重的雨凇天气,16日至20日又出现了轻度的雨凇。雨凇对邮电通讯造成很大危害,压倒电线杆1046根。8日至12日的雨凇,造成地面结冰,使得武汉市部分汽车、电车停开。2月5日至26日,应山县冻死耕牛2848头,夏粮减产16.3%。

1977年出现历史极端最低温。这次过程开始于1977年1月21日,雨雪日数持续10天。强寒潮冷空气入侵我省,其来势凶猛,不仅带来大雪,还使得降温剧烈,各地最低温异常低,降到-10℃至-18℃,且以武汉的-18.1℃为历史最低,纪录一直保持至今。异常低温农业产生毁灭性的冻害。这次低温严重,使蔬菜、柑橘和油菜等越冬作物受到非常严重的冻害,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仅武汉市就冻坏了几千万公斤蔬菜,造成市场供应紧张[7]。

通过统计鉴别,我们发现湖南冻害有以下五大特征:

第一大特征:1954-1955、1964、1977年为湖南严重冻害年[7],都处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拉马德雷现象决定了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环流两种形式:冷位相型和暖位相型。

第二大特征:1954年和1964年发生了拉尼娜事件,1963年、1976-1977年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

第三大特征:1954年为太阳黑子谷值年(m),太阳黑子数为4.4;1964年为太阳黑子谷值年(m),太阳黑子数为10.2;1976年为太阳黑子谷值年(m),太阳黑子数为12.6,1977年为太阳黑子谷值年的下一年(m+1),太阳黑子数为27.5。湖南冻害都处在太阳黑子低值年。

第四大特征:1954、1964、1977年都是北京强沙尘暴年[3-6,8]。

第五大特征:其后1-4年内爆发世界流感大流行,即1957-1958年、1968-1969年、1977年世界流感大流行。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7年发生拉尼娜事件,2007年为太阳黑子谷值年(m),2008年初发生了湖南严重雪灾冻害,2008年为太阳黑子谷值年的下一年(m+1)。若2008-2009年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类似1954-1958年、1964-1969年、1975-1977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就有可能发生。

1954-1958年灾害链:1954年4月-1956年2月发生了强度为121的强拉尼娜事件,1954年12月15日至1955年1月21日湖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1954年东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1954-1956年北京发生强沙尘暴;1957年4月-1958年7月发生强度为97的强厄尔尼诺事件,1957年东北发生严重低温冻害;1957年2月-1958年爆发亚洲流感。

1963-1969年灾害链:1963年7月-1964年1月发生强度为30的弱厄尔尼诺事件,1964年2月8日-26日湖南发生低温冻害;1964年5月-1965年1月发生强度为44的中等强度拉尼娜事件;1964-1967年北京发生强沙尘暴;1965年5月-1966年3月发生强度为72的强厄尔尼诺事件;1967年7月-1968年6月发生强拉尼娜事件;1968年11月-1970年1月发生强度为75的枪厄尔尼诺事件;1969年发生东北严重低温冷害;1968年7月-1970年爆发香港流感。

1975-1977年灾害链:1975年5月-1976年2月发生强度为51的强拉尼娜事件;1976年6月-1977年3月发生强度为57的强厄尔尼诺事件;1976年发生东北严重低温冷害;1977年1月21日,湖南雨雪日数持续10天。强寒潮冷空气入侵,其来势凶猛,不仅带来大雪,还使得降温剧烈,各地最低温异常低,降到-10℃至-18℃,且以武汉的-18.1℃为历史最低,纪录一直保持至今;1977年5月爆发俄罗斯流感。

1954、1957、1969、1972、1976年是东北严重低温冷害年[9],1954、1964、1977年为湖南严重雪灾冻害年,都处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太阳黑子谷年(m)或m+1年,是湖南暴雪冻害的共同特征。

综合1890-2004年的数据,我们得到流感大流行的6大气候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年,m+1年或m+1年。 51-1889-1890年、1900年、1918-1919年、1957-1958年、1968-1969年和1977年的禽流感爆发都满足这6大条件,同时,在1890年以来,满足这6大条件的只有以上6次爆发[3,5]。第7大特征是当年为冬季或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3],第8大特征是湖南冻害发生后1-4年世界流感大流行。后三次流感世界爆发都满足这两个特征。湖南冻害是世界流感大流行的前兆。

按照前期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链规律,若流感爆发在2008年(m+1),其强度较弱(类似1977年);若流感爆发在2011年(m),其强度较强(类似1957和1968年)。2008年和2011年都是可能的厄尔尼诺年,2006年厄尔尼诺事件和2007年拉尼娜事件的准确预测提供了可靠的预测方法[3-5,10]。

根据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链规律[11-14],我在2007年9月指出,拉尼娜将带来秋汛、冻害、流感[14]。我在2008年1月11日和12日相继指出,1月的强冷空气活动和强震集中在强潮汐a、b、c、d组合,a组合激发的自然灾害已经得到证实,强潮汐b-d组合激发的自然灾害应加强防范,特别是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强震。10-13日中国的冷空气活动逐渐增强,并在19-22日的潮汐c组合达到。要做好预防大风、暴雪、地震和低温冰冻等自然灾害的准备[15,16]。中国南方遭遇50年来最雪冻害证实了这一预测[1]。

根据五大特征,在2000-203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可能的太阳黑子低值年2018年和2029年湖南将发生低温冻害,2016-2017年预测为拉尼娜年,2018年预测为厄尔尼诺年[3-5,10],2018年发生湖南低温冻害和世界流感大流行的可能性较大。

篇5

从1月10日到本刊截稿时(29日下午),中央气象台一共发出11次暴雪警报,其中9次橙色警报,2次红色警报。“从现在看来,出现这种极端天气的原因是,欧亚大陆及周围上空的大气环流演变,长时间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如果追究更深远和间接的原因,持续暴雪、暴雨的形成,则可能与入冬以来出现的“拉尼娜”现象有关。“拉尼娜”是一种气候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海水温度比常年平均值偏低,从而影响大气温度和运动。“这种影响是一种长期效应,现象发生之后,一些地方降水可能增多,同时另一些地方降水则减少,我们可以根据长时间的气候统计,总结出一种规律。”孙军说,“然而也只是一种气候的统计规律,‘拉尼娜’与降水之间的关系并不一定稳定和必然。”也就是说,“拉尼娜”与这次暴雪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一种“可能”,不存在必然的关系。今年“拉尼娜”出现了,长江中下游发生了强烈的暴雪天气;明年如果“拉尼娜”再次出现,是否还会产生同样的情形呢?未必[2]。

首席预报员孙军的判断是正确的,并不是所有的拉尼娜事件都会激发中国南方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统计表明,近50年来,拉尼娜事件有10次,发生南方大面积低温冻害的只有2次,东北严重低温冻害1次;厄尔尼诺事件17次,发生南方大面积低温冻害的2次,发生东北严重低温冻害的4次。发生频率是非常小的。

近50年的拉尼娜事件有:1954年4月-1956年2月(强度系数为121,1954-1955年湖南和东北冻害发生)、1964年5月-1965年1月(强度系数为44,1964年2月湖南冻害发生)、1967年7月-1968年6月发生强拉尼娜事件;1970年6月-1971年12月(强度系数为77)、1974年4月-1976年2月(强度系数为51)、1984年10月-1985年6月(强度系数为62)、1988年6月-1989年3月(强度系数为80)、1995年9月-1996年4月、1998年6月-2000年8月,2007年8月-2008年(2008年1月南方低温冻害)[3-6]。

近50年的厄尔尼诺事件有:1951年6月-1952年2月(强度为57),1953年4月-11月(强度为50),1957年4月-1958年7月(强度为97,1957年北方低温冻害),1963年7月-1964年1月(强度为30,1964年2月湖南冻害发生),1965年5月-1966年3月(强度为72),1968年11月1970年1月(强度为77,1969年北方低温冻害),1972年4月-1973年2月(强度为94,北方低温冻害),1976年6月-1977年3月(强度为57,1976年北方低温冻害,1977年南方低温冻害),1979年9月-1980年6月(强度为38),1982年5月-1983年10月(强度为168),1986年9月-1988年2月(强度为120),1991年5月-1992年8月,1993年4月-1994年1月,1994年10月-1995年5月,1997年4月-1998年6月,2002年5月-2003年2月,2006年8月-2007年2月[3-6]。

1月30日,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专家“盘点”建国来湖南省发生的低温雨雪过程,称今年这个过程的强度已排行第二。除了今年,湖南省还有三次严重的低温雨雪过程,分别出现在1954年、1964年、1977年[7]。

1954年12月15日至1955年1月4日,湖南雨雪天气持续时间长达21天,其中雨凇持续15天以上,汉口日平均气温低于0℃的时间长达23天,最低气温为-14.6℃,累积降水量75.4毫米,积雪深度32厘米。持续的严寒造成全省农作物冻害严重,油菜冻死近半。全省冻死耕牛11万余头,约占灾前耕牛总数的1/4。阳新、广济、郧县、松滋等地柑橘大部分冻死。严寒天气使得汉水出现了罕见的结冰现象,天门境内汉江上可行板车,可见冰之厚。政府在汉江汉口至樊城的540多公里航线上,使用破冰船,结合爆破和人工作业,日夜不停地进行破冰,汉川县城隍港冰厚的地区,则使用炸药破冰。经过24天的努力,汉江全线终于在1月21日解除冰冻,恢复了航运。

1964年出现严重雨凇。这次过程于1964年2月8日开始,雨雪过程持续达13天,灾害主要由雨凇造成。2月8日至12日,江汉平原出现了一次严重的雨凇天气,16日至20日又出现了轻度的雨凇。雨凇对邮电通讯造成很大危害,压倒电线杆1046根。8日至12日的雨凇,造成地面结冰,使得武汉市部分汽车、电车停开。2月5日至26日,应山县冻死耕牛2848头,夏粮减产16.3%。

1977年出现历史极端最低温。这次过程开始于1977年1月21日,雨雪日数持续10天。强寒潮冷空气入侵我省,其来势凶猛,不仅带来大雪,还使得降温剧烈,各地最低温异常低,降到-10℃至-18℃,且以武汉的-18.1℃为历史最低,纪录一直保持至今。异常低温农业产生毁灭性的冻害。这次低温严重,使蔬菜、柑橘和油菜等越冬作物受到非常严重的冻害,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仅武汉市就冻坏了几千万公斤蔬菜,造成市场供应紧张[7]。

通过统计鉴别,我们发现湖南冻害有以下五大特征:

第一大特征:1954-1955、1964、1977年为湖南严重冻害年[7],都处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拉马德雷现象决定了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环流两种形式:冷位相型和暖位相型。

第二大特征:1954年和1964年发生了拉尼娜事件,1963年、1976-1977年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

第三大特征:1954年为太阳黑子谷值年(m),太阳黑子数为4.4;1964年为太阳黑子谷值年(m),太阳黑子数为10.2;1976年为太阳黑子谷值年(m),太阳黑子数为12.6,1977年为太阳黑子谷值年的下一年(m+1),太阳黑子数为27.5。湖南冻害都处在太阳黑子低值年。

第四大特征:1954、1964、1977年都是北京强沙尘暴年[3-6,8]。

第五大特征:其后1-4年内爆发世界流感大流行,即1957-1958年、1968-1969年、1977年世界流感大流行。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7年发生拉尼娜事件,2007年为太阳黑子谷值年(m),2008年初发生了湖南严重雪灾冻害,2008年为太阳黑子谷值年的下一年(m+1)。若2008-2009年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类似1954-1958年、1964-1969年、1975-1977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就有可能发生。

1954-1958年灾害链:1954年4月-1956年2月发生了强度为121的强拉尼娜事件,1954年12月15日至1955年1月21日湖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1954年东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1954-1956年北京发生强沙尘暴;1957年4月-1958年7月发生强度为97的强厄尔尼诺事件,1957年东北发生严重低温冻害;1957年2月-1958年爆发亚洲流感。

1963-1969年灾害链:1963年7月-1964年1月发生强度为30的弱厄尔尼诺事件,1964年2月8日-26日湖南发生低温冻害;1964年5月-1965年1月发生强度为44的中等强度拉尼娜事件;1964-1967年北京发生强沙尘暴;1965年5月-1966年3月发生强度为72的强厄尔尼诺事件;1967年7月-1968年6月发生强拉尼娜事件;1968年11月-1970年1月发生强度为75的枪厄尔尼诺事件;1969年发生东北严重低温冷害;1968年7月-1970年爆发香港流感。

1975-1977年灾害链:1975年5月-1976年2月发生强度为51的强拉尼娜事件;1976年6月-1977年3月发生强度为57的强厄尔尼诺事件;1976年发生东北严重低温冷害;1977年1月21日,湖南雨雪日数持续10天。强寒潮冷空气入侵,其来势凶猛,不仅带来大雪,还使得降温剧烈,各地最低温异常低,降到-10℃至-18℃,且以武汉的-18.1℃为历史最低,纪录一直保持至今;1977年5月爆发俄罗斯流感。

1954、1957、1969、1972、1976年是东北严重低温冷害年[9],1954、1964、1977年为湖南严重雪灾冻害年,都处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太阳黑子谷年(m)或m+1年,是湖南暴雪冻害的共同特征。

综合1890-2004年的数据,我们得到流感大流行的6大气候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年,m+1年或M+1年。 51-1889-1890年、1900年、1918-1919年、1957-1958年、1968-1969年和1977年的禽流感爆发都满足这6大条件,同时,在1890年以来,满足这6大条件的只有以上6次爆发[3,5]。第7大特征是当年为冬季或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3],第8大特征是湖南冻害发生后1-4年世界流感大流行。后三次流感世界爆发都满足这两个特征。湖南冻害是世界流感大流行的前兆。

按照前期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链规律,若流感爆发在2008年(m+1),其强度较弱(类似1977年);若流感爆发在2011年(M),其强度较强(类似1957和1968年)。2008年和2011年都是可能的厄尔尼诺年,2006年厄尔尼诺事件和2007年拉尼娜事件的准确预测提供了可靠的预测方法[3-5,10]。

根据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链规律[11-14],我在2007年9月指出,拉尼娜将带来秋汛、冻害、流感[14]。我在2008年1月11日和12日相继指出,1月的强冷空气活动和强震集中在强潮汐A、B、C、D组合,A组合激发的自然灾害已经得到证实,强潮汐B-D组合激发的自然灾害应加强防范,特别是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强震。10-13日中国的冷空气活动逐渐增强,并在19-22日的潮汐C组合达到。要做好预防大风、暴雪、地震和低温冰冻等自然灾害的准备[15,16]。中国南方遭遇50年来最雪冻害证实了这一预测[1]。

根据五大特征,在2000-203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可能的太阳黑子低值年2018年和2029年湖南将发生低温冻害,2016-2017年预测为拉尼娜年,2018年预测为厄尔尼诺年[3-5,10],2018年发生湖南低温冻害和世界流感大流行的可能性较大。

参考文献

1.江国成。气象局长:大气环流异常和拉尼娜事件致冰雪灾[EB/OL]。2008年02月03日21:53 新华网。

2.方玄昌,陈晓。暴雪成因. 金融界.。2008年02月09日 18:52 《中国新闻周刊》。

3.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1(3):1-8。

4.杨学祥. 厄尔尼诺事件产生的原因与验证[J]. 自然杂志. 2004, 26(3): 151-155

5.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6.魏松林. 厄尔尼诺事件对黑龙江省低温洪涝灾害的影响及其预报[J]. 自然灾害学报. 2001, 10(3): 79-86.

7.于丽娟, 周月华. 1954年、1964年、1977年——当年我们多次战胜雪灾冻害[EB/OL].日期:2008-01-31. 来源:楚天金报。

8.康杜娟. 王会军. 中国北方沙尘暴气候形势的年代际变化[J]。 51-中国科学D辑,2005, 35 (11): 1096-1102

9.周立宏,刘新安,周育慧。东北地区低温冷害年的环流特征及预测[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1,32(1):22-25

10.林振山, 赵佩章, 赵文桐. 日食-厄尔尼诺系数及其应用[J].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42(6): 732-738

11.杨学祥. 严密监测2008年的拉尼娜结束和厄尔尼诺爆发非常重要. 2008-1-20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12.杨学祥. 厄尔尼诺、拉尼娜和流感世界大流行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程序[EB/OL]. 2007-2-18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13.杨学祥. 不断增大的风险:强震、海啸、低温、沙尘暴和禽流感[EB/OL]. 2007-09-16 光明观察. 随笔杂谈。

篇6

从摩洛哥回到中国已有两个多月。再也没有见到那样的蓝天与纯净的空气。所以有时我想:在这个世界上。对地球变暖、环境恶化最为敏感的也当属我们中国人。因为我所去过的国家。对比中国。都在自然环境、环境恶化状况方面显得要好得多。我去过南部非洲的安哥拉、印度洋上的毛里求斯、东南亚的老挝和泰国、中北美的墨西哥。还有巴基斯坦……至少蓝天指数比我们好得多。而今年这冰雪灾害就以最直接的方式给了中国一棒。但迄今,却从未发现任何一个反省声音,从作为政体或民族或全社会或文化的“统一”认识。而人们还是把它作为一个自然灾害看待。最多只是思考补救灾难的一些技术措施。都没有想到背后最深层的一个原因:我们的社会太多消费文化的泛滥。工业创造的财富远远大于对地球公共资源的伤害,我们仍只顾人类自己。

而这伤害在中国最剧烈,而这敏感的反省在中国依然很微弱。

所以。有时遇到国外的攀登者。我往往也最喜欢多加一个问题:“你如何看待污染着的环境和变暖着的地球?”实际上。大多数的攀登者、探险者对此话题也甚为敏感。甚至有的人一提此就滔滔不绝,比讲述自己的攀登时还要健谈。攀登者是对于自然山野最敏感的一群人。无疑,人们都认为拉尼娜背后的攀登世界。将有更多无常的危险因素。山地攀登资源的破坏与退化也在逐渐明显。听起来是这样悲观。

这轮“拉尼娜”现象逐渐远去了,随着春天的来临。狭小的攀登世界开始了2008年的春天。前天去广州白云山攀岩,一路走东莞。虎门大桥、番禺到广州,不看路标的话。单看这严重的霾。真会让人误以为这是黄河以北的某个雾天。对比十年前。深圳因污染而起的覆,其严重程度已不是几倍:现在深圳一年霾天多达两百多天。十年前仅为二三十天。

于攀登者来讲。我们所享受到的攀岩运动质量也大有下降。在白云山上。基本看不见六七公里外的中信广场了。对比从前,当完成一条线路。在顶上看到远方绿树青山。空气纯净,而有清风拂面。但如今却不再l作为户外运动。自然环境无疑是最基础的大基础、大幕景。但有时描述这种感觉是很奇怪的。因为似乎所有人都能意识到这一点,但却没有什么人敏感,人们似乎都在说:“哦!那个环保的事儿……”也或有人觉得谈这些会影响心情。

当时光远去。逐渐在变糟糕的情形悄然损害着地球健康。也麻木着人们的感受。攀登世界只是一个小众范围的游戏而已。谁能呼唤大众乃至人类觉醒的声音?

在中国。尤其是藏区高山、西部天山等荒原大山。也有着深刻的变化。只是我国历年缺少更细节的数据调查或至少没有公开的详细记录,而从当地居民口中的描述。不难发现这些命运的改变。实际上。许多高峰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比如雀儿山,2006年在那里遇难的青岛队员就是掉到冰窟而失事的。而2007年夏天多支队伍也因为天气太热导致雪桥坍塌而放弃了登顶。

篇7

“厄尔尼诺”(EINino)在气象学中使用起源于秘鲁和厄瓜多尔。在秘鲁和厄瓜多尔海岸,每年从圣诞节起至第二年3月份,都会发生季节性的沿岸海水水温升高的现象,3月份以后,暖流消失,水温逐渐变冷。当地称这种现象为“厄尔尼诺”,西班牙语的意思为“圣婴”,即圣诞节时诞生的男孩。这种现象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但是从19世纪初才开始有记载。现在所说的“厄尔尼诺现象”是指数年发生一次的海水增温现象向西扩展,整个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增高的现象。

在20世纪60年代,很多科学家都认为“厄尔尼诺”是区域性问题,它主要影响太平洋东部的南美沿海地区和太平洋中部的澳大利亚沿海地区。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通过气象卫星的观测发现,“厄尔尼诺”在世界很多地方都出现。由于海水表面温度平均每升高1度,就会使海水上空的大气温度升高6度,造成大气环流异常,严重地影响世界各地的气候。所以每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世界上很多地方都会发生诸如冷夏、暖冬、干旱、暴雨等异常气候。

篇8

篇9

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特点:雨雪过程频繁,强度大;低温冰冻持续时间长;积雪冰冻范围广,积雪深。笔者认为影响今冬气候异常应有以下几方面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一、大的气候背景,即气候冷暖周期的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原因是自然界的气候进入一个新的周期性变化。最近100年,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明显,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的升温与变暖。另一个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化异常。比较显著的影响是“温室效应”。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为什么我国还会发生如此大规模的降雪和低温天气?科学家有一个观点,认为全球变暖会使得极端天气增多。像这次大范围的持续低温、雨雪和冻雨天气过程,就是一个极端天气事件。按照上述观点解释,全球增暖可能是造成因素之一。具体来说,从全球大气平均状况来看是在升温,但不是平均升温。由于全球大气能量基本守恒,而大气在不断流动,有些地方温度特别高,那么另一些地方就会出现相反的情况――温度非常低,低温、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事件。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极端性天气事件是全球变暖造成的。

二、海洋中“拉尼娜现象”的发生往往能引起气候异常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大气层的水分有84%来自海洋;海洋上表层3米的海水所含的热量就相当于整个大气层所含热量的总和;海洋环流将在低纬度地区吸收太阳的热量向极地方向输送,调节地球表面的气候(气温等),其作用与大气环流的作用相当。

2007年8月,赤道附近东太平洋发生了一次“拉尼娜现象”。拉尼娜(LaNina)在西班牙语中是“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是海汽循环的两个相对的概念与状态,主要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的海温异常偏高或者偏低现象。气象和海洋学家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海水表层温度低于气候平均值0.5℃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称之为“拉尼娜(LaNina)”,如果是偏高,称之为“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一般紧随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出现,一般认为是大自然修正“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气候失衡的一种方式。拉尼娜现象影响全球的原理被称为“远程联系”,通过破坏海洋温度、压强系统及太平洋上空的季风,它干扰热带地区的大气流通。这就好像往池塘里扔一颗石头,在大气中释放振动波,改变空中数公里高处气流的强度及位置。因此,“拉尼娜现象”的出现也是全球气候系统异常的一个强信号。虽然只是赤道太平洋局部地区的水温变化,却能影响到热带地区之外的气候变化。这种海洋热状况的异常会对热带大气环流造成很大影响,从而导致全球气候的失常。

三、大气环流异常

形成大范围的雨雪天气过程,最主要的最直接的原因实际上就是大气环流的异常,尤其在欧亚地区,大气环流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当它在一定的时间内,维持一个稳定的环流状态下,尤其是在低纬地区,如青藏高原这一侧有一个低值系统(印度低压),在西伯利亚地区维持一个比较高的高值系统(蒙古西伯利亚高压),这两个系统在这两个地区长期存在,低值系统给我国的南方地区,主要是南部海区和印度洋地区,带来比较丰沛的水系,因为西南暖湿气流北上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因为北边的高值系统稳定,主要是从西伯利亚地区不断带来冷空气,冷暖空气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南就形成了一个交汇,冷空气密度比较大,相对来说位于底层,暖湿气流密度比较小,向上滑升,上升过程中气温降低暖湿气流本身形成的水汽就会凝结,形成一些雨雪的天气。由于这种冷暖空气,在这一带地区一直有长时间交汇的作用,导致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持续时间就比较长。这种冷暖气流的作用,相当于两条河流,一条河流从北向南运行,一条河流从南向北运行。这样的话,正常情况下这两条河流基本上都是比较稳定,在一定的河道中运行,所以两条河流交汇地点始终维持在长江中下游这段地区。但是在稳定气流的背景下,有时还会有一些小的扰动,每一次的扰动一过,可能就会带来一次雨雪天气过程。实际上我国南方地区这三次雨雪天气过程,基本上主要是位于比较偏南的西风气流之上,三次扰动,同时引起了西南暖湿气流的三次加强,相应的出现了三次比较大的雨雪天气过程。

这种大气环流异常形势主要表现为:1月以来,中高纬度欧亚地区的大气环流长时间异常导致北方冷空气连续不断入侵中国;青藏高南缘的南支低压潮活跃,促使孟加拉湾和南海的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向我国南方地区输送。冷暖空气在长江以南的江南、华南频繁交汇,导致罕见的长时间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为什么大气环流发生这种改变呢?专家认为有以下原因:

(一)北冰洋冰山大量融化,低温海水从白令海峡南下,并沉入海平面之下,抵达低纬度海域(西南太平洋)后才上升到海平面,造成西南太平洋海面温度下降,形成拉尼娜现象,导致我国东海、南海的暖湿水汽北上强度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东海、南海的暖湿气流便长时间僵持在长江中下游至南岭一带,酿成大面积、大强度的降雪和冻雨等灾害天气。

(二)由于地理因素,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受到北冰洋低温海水的影响很小。但是,由于青藏高原积雪持续减少、气温偏高(从拉萨的气温可知),对印度洋水汽拉动力也随之减弱,再加上我国近年在横断山脉的澜沧江和金沙江峡谷修建了一系列大型水库,这些水库大坝对印度洋水汽北上也造成了新的阻力。在这种情况下,相当一部分印度洋暖湿气流便转向东北方向,穿越云贵高原峡谷抵达贵州、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一带,与北下冷空气交汇,更加重了贵州、重庆南部、两湖、两广等地区的雪灾程度。

(三)青藏高原积雪减少,除了自然环境因素之外,也与人造地形有关。根据人造地形气候学,大型人造地形,特别是峡谷水汽通道上的大型水库大坝,对气候和降水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例如,三峡大坝减少了东海水汽和南海水汽进入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水汽量,澜沧江水库大坝和金沙江水库大坝,减少了印度洋水汽和南海水汽进入青藏高原的水汽量。当进入青藏高原的水汽量减少之后,青藏高原积雪也随着减少;青藏高原积雪减少,对印度洋水汽和南海水汽、东海水汽的拉动力也随之减少,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参考文献:

篇10

肇事者是谁

在全球变暖的今天,已经习惯了“暖冬”的人们不禁纳闷:接二连三的大雪、冻雨从何而来?全球变暖是否就此止步了呢?

气象专家指出,全球变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诸如高温、热浪、干旱和强降水等极端气候事件会加强,发生频率会增加;而类似我国这次大范围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发生频率总的来说是减少的。由于气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不能排除局部地区在某一段时间内发生严寒事件。

显然,2008年1月的极端天气与全球变暖的大趋势并不矛盾。频频光顾的大雪、冻雨主要是由异常分布的大气环流造成的。冬季季风偏强,冷空气活动频繁并不断南侵;与此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向我国南方地区输送了大量暖湿空气,致使暖湿气流与冷空气在我国中东部地区频繁交锋,并形成势均力敌之势,从而在这一带生成大范围的持续的雨雪天气。

南方地区逆温层的持续存在,造成了严重的冻雨灾害。所谓逆温层即大气垂直结构呈上下冷、中间暖的状态。当有冷锋入侵时,如果锋面下的气温和地面温度都降至0℃以下,而锋面上方的气温却在0℃以上而且比较潮湿,那么,在锋面上方的云层内形成的雨滴落入温度低于0℃的空气层时,就变成了过冷雨滴。这种过冷雨滴一旦降到温度低于0℃的地面或地物上,就立即冻结成冰,形成一层密实光滑的,有时是透明的玻璃状冰壳。如果过冷雨滴继续落在结了冰的物体表面上,冰结成的冰就会慢慢下垂形成一条条冰柱。此次雪灾,南方电网之所以大面积瘫痪,就是由于冻雨造成电线结冰,拉倒了数以千计的电线杆和输电铁塔。

幕后“黑手”

除了大气环流的因素,一个与“厄尔尼诺”相反的气候事件――“拉尼娜”,也在幕后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所谓“拉尼娜”现象,是指发生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区域的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2007年8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进入冷水状态后迅速发展,至2008年1月,已连续6个月海表温度较常年同期偏低0.5℃以上,今年1月更是偏低1.5℃。成为自1951年以来发展最为迅速,而且前6个月平均强度最强的一次拉尼娜事件。而与此同时,西太平洋地区海表温度则偏高。

科学家对1951年以来的拉尼娜事件进行了分析研究,他们发现在拉尼娜年。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印度及非洲南部等地的降雨会增多;而太平洋东部和中部地区、阿根廷、赤道非洲、美国东南部等地则易出现干旱。通常拉尼娜事件对中国气候的影响是间接性的。拉尼娜事件发生的当年冬季,我国北方和东部大部地区的气温会偏低,长江以北地区的降水则偏多,出现所谓的冷冬。但这一次拉尼娜事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却显得十分强烈。

事实上,今年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也不仅仅限于中国南方,而且在西亚、中亚和南亚、中东地区,以及美国的东北部和加拿大部分地区也都暴风雪成灾。仅去年12月至今年1月,北美地区的暴风雪已导致75人死亡。所以从全球看,这是一次大范围的以低温雨雪为特征的极端气候事件。

“厄尔尼诺”现象

你可能会问:与拉尼娜相反的“厄尔尼诺”现象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气象专家告诉我们,在秘鲁和厄瓜多尔海岸,每年从圣诞节起至第二年3月份,都会发生季节性的沿岸海水水温升高的现象,3月份以后,暖流消失,水温逐渐变冷。当地气象学家称这种现象为“厄尔尼诺”。西班牙语的意思为“圣婴”――圣诞节时诞生的男孩。实际上,“厄尔尼诺”现象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只是从19世纪初才开始有记载。

现在所说的“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水出现大范围异常偏暖,且持续6个月以上的现象。目前,科学家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原因和机制,但比较一致的认识是,“厄尔尼诺”并非孤立的海洋现象,它是热带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对热带地区,尤其是热带太平洋地区气候的影响最为直接和强烈,而对热带以外地区气候的影响则是间接的。具体地说,它往往会导致中、东太平洋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多雨,甚至出现洪涝灾害;而使西太平洋地区降水减少,使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发生严重干旱。“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我国有可能出现“暖冬”气候;而在夏季则会造成东北地区温度偏低,主要降雨带位置偏南,华北降雨偏少,且登陆我国的台风也比常年减少。

吸取教训

在过去的100年中,全球平均温度升高了0.74℃。一般人会觉得这是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不会很快影响自己的生活。这次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让我们感到了问题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尽管全球变暖是缓慢的、渐进的,但局部地区的极端气候事件却是突发的、剧烈的。由于事关民生的交通、供电和通信一旦中断,对整个社会的影响特别大,所以应当把防范、应对极端气候事件放在更为重要和优先的位置。

篇11

2012年,也是北京继2011年之后连续第二年降水量比常年偏多。7月21日,北京市发生暴雨到大暴雨天气,全市平均降水量170毫米,为自1951年以来有完整气象记录最大降水量。其中,最大降雨点房山区河北镇达到460毫米。

北京市气象局吴正华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未来北京市的单日最大降水量甚至会更高,和南方不一样的是,北京市全年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7、8三个月,几乎占到了全年降水量的75%左右。因此很容易导致暴雨成灾。华北其他一些地方也基本是这样的规律。

对北京及华北其他一些地方而言,将来这里面对的一个巨大挑战就是“南涝北旱”近些年来在向“北涝南旱”转变。

最新的气候统计和研究证实,最近几年,我国华北地区干旱少雨、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多雨的情况发生了改变。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我国东部“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近几年发生了变化,夏季多雨带位置北移,持续近30年的“南涝北旱”格局初步显现转变的趋势。

除了北京市以外,天津市2012年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59%,近10年中有7年降水比常年偏多;河北2012年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6%,近5年中有4年降水比常年偏多。

吴正华表示,研究发现华北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存在此消彼长的周期性变化,降水格局大致20~30年转换一次,而这个周期性变化与东亚夏季风关系密切。研究发现,东亚夏季风在1977年以后减弱,但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东亚夏季风表现出恢复增强的特征;伴随着东亚夏季风的增强,我国东部夏季雨带出现北移。一些专家相信,近几年华北的持续多雨说明华北已经开始回归降水偏多周期,并将在2020年左右进入降水高峰期。

“现在国内很多气象研究人员在根据统计资料研究后都认为从2000年开始,在后30年华北地区在由干旱向多雨期转变。”吴正华说。

警惕“拉马德雷”形成的灾害

这些年我国“南涝北旱”的逆转很多人都认为和人为因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大气环境变得更加不稳定具有很大的关系。

但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董治宝对记者表示,大范围气候环境的变化人类能够起到的作用比较有限,其主要应该还是自然环境自身的变化。

这种观点也得到了吴正华的认同,他对记者表示,这些年来,虽然我国的一些洪涝灾害区域的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具有一定的关系,但是这种影响的程度究竟有多大,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争议。

“‘拉马德雷’的影响似乎要更为明确一些,它的周期性变化可能导致了这些年我国的季风出现了一些变化。”吴正华说。

“拉马德雷”现象是美国海洋学家斯蒂文·黑尔于1996年发现的,其同南太平洋赤道洋流“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被喻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母亲”。

吴正华表示,“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当“拉马德雷”以“暖位相”形式出现时,北美大陆附近海面的水温就会异常升高,而北太平洋洋面温度却异常下降。与此同时,太平洋气流由美洲和亚洲两大陆向太平洋中央移动。当“拉马德雷”以“冷位相”形式出现时,情况正好相反。如果“暖位相”的“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相遇,将使其更强烈,出现的次数更频繁;假如“冷位相”的“拉马德雷”与“拉尼娜”现象相遇,“拉尼娜”将显示强劲的势头。

而统计发现,当厄尔尼诺现象增多时,长江流域涝灾较多,而华北等北方地区多干旱,2000年以后,当拉尼娜现象增多时,就出现了北涝南旱的现象。

2003年中国气象界发生了一场“南涝北旱”和“南旱北涝”的大争论,主流派对“南涝北旱”继续存在坚信不疑,对“南旱北涝”没有做好接受的准备,导致相关部门在应对近年来南方干旱和北方洪涝问题上屡屡失策。

吴正华说,“拉马德雷”的“暖位相”和“冷位相”每种现象持续20至30年,其完成整个周期一般需要60年左右的时间。由于受到“拉马德雷”现象的影响,未来二三十年内我国季风活动将会变得更加不稳定,容易出现易涝易旱的现象,华北的涝灾威胁将会大大增加。

不过吴正华也表示,目前我国天气的一些预测都是基于多年的统计得出的结论,但是并不一定说未来就是这个样子,他告诉记者,地球气候系统的演变导致的一些天气变化十分复杂,有时人类很难对其予以捉摸。

北方如何应对“南涝北旱”逆转

吴正华表示,对北京等华北地区的一些城市而言,未来防涝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这些城市和地区必须要加强排洪排涝能力的建设,但是在另外一个方面,也应该认识到,对北方地区而言,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应该想法将其利用起来,变害为利,而不是一排了之。”吴正华说。

董治宝也表示,从整体而言,这些年我国北方一些地区雨水趋于增多对干旱的北方而言是一件好事情,关键是要考虑怎么做好应对。

吴正华表示,对华北的农业而言,尤其需要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另外还要预防泥石流和滑坡事件的伤害。

吴正华告诫说,华北地区现在和未来采取措施应对自然灾害威胁之时,一定要避免人祸导致的伤害。因为近些年来该地区有些自然灾害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人祸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篇12

――波兰科学家米哈伊尔・科瓦列夫斯基

今年我国的天气与1998年比较相似,有可能维持并发展成一次拉尼娜事件。拉尼娜发生后,我国部分地区秋雨偏多,冬季全国大部以降水偏少为主,气温偏低。因此今冬有可能出现低温现象。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

英国可能要再次面临一个俨如北极气候般的寒冬。曾准确预测今年酷热夏季的英国独立气候预测机构“积极天气解决方案”的预报说,英国今年冬天会出现猛烈暴风雪,情况将持续到明年12月,低温将接近去年苏格兰冬天测得的零下22.3度的纪录。

――《每日邮报》

墨西哥湾流变冷在理论上是可能的,因此这一问题曾经备受关注,但关于它变冷的观点并没有得到证实。只有当整个格陵兰岛都融化了,才会出现湾流变冷的现象,而目前情况远非如此。

――俄科学院院士、气象学家尤里・伊兹拉埃尔

有关欧洲将面临千年一遇的严寒的说法是“臆测”。这种说法没有权威的、确切的科学依据……目前,所有的长期预报都没有显示欧洲的这个冬天将格外寒冷。

――世界气象组织

不光中国,算上美国和欧洲,人类目前的能力还不足以预测这样的极端事件,别说千年一遇,即使是百年一遇,也很难在事先进行预测。这种说法对公众的眼球吸引力很大,但是从科学的角度很难站得住脚。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

科学研究院董文杰教授

一会说是全球变暖,一会又是千年极寒,老百姓真是要糊涂了。

篇13

全球气温持续飙升

在国际上不同的研究机构独立采集的所有4个主要数据集中,2015年的世界平均气温是最高的。这一年比2014年要高出0.1℃,创下了自1998年以来逐年温差幅度最大的纪录。

从前工业化时期以来气温的上升幅度来看,2015年的温度比19世纪中后期升高了1℃。各国纷纷许诺,到本世纪末要把温度控制在比工业化前高2℃以内,一些国家还讨论要把这一上限紧缩到1.5℃。

但是在2016年,全球气温继续飙升,上半年的温度已经远远高于2015年,使地球更加接近1.5℃的标准了。

控制2015年和2016年初期的超强厄尔尼诺现象过去之后,可能正在形成拉尼娜现象。在这种情况下,2016年是否会得到最热年份的称号,要看下半年的表现如何。拉尼娜现象对全球会有降温效果,但是最新气候模拟预测显示,拉尼娜现象形成的可能性较小,这意味着2016年的气温很有可能会超过2015年(此为文章发稿时的模拟预测,编者注)。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气候学家、这份报告的第一作者杰西卡・布伦登说:“2016年很有可能会创造新的全球高温纪录。”

二氧化碳有增无减

驱使地球温度不断上升的因素是温室气体,温室气体的水平在2015年也创下了纪录。

夏威夷莫纳罗亚天文台对大气二氧化碳的记录保持时间最长,这里测定的年平均二氧化碳水平为400.8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这一年的测量首次超过了400ppm(全球变暖的危险标志)。尽管400ppm这个标准是象征性的,但是这表明了工业化以来二氧化碳水平的升幅有多大,工业化前的二氧化碳水平大约为280ppm。

在莫纳罗亚的记录中,2015年二氧化碳逐年上升的幅度也是最大的,达到3.1ppm。而当2016年过半时,这项测量指标已经稍微高于2015年。事实上,地球上最不可能超过400ppm这一标准的地方之一――南极,最终也于2016年超过了这个水平。

海洋热量越来越多

2015年高温纪录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是全球的海洋,在大气捕获的多余热量中,90%被海洋吸收。

全球海平面的温度和海洋表层中包含的热量均创造了纪录,超过2014年的纪录。

随着温度的升高,水体就会膨胀,这也意味着海平面达到了创纪录的高度,经测量比1993年拥有卫星高度计记录初期高出了2.75英寸(6.985厘米)。在全球变暖过程中,海平面不断上升是科学家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因为海平面上升大有淹没目前沿海地区之势。

北极海冰不断减少

超速变暖的北极一直是地球上变暖的一个热点地区,该地区气温的升幅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

这种快速变暖引起了重大的变化,也许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覆盖在北冰洋上的海冰。北极海冰的减少对极地生态系统造成了影响,可能也会对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天气模式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