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计划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初中英语教学计划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初中英语教学计划

篇1

一、文化教学的意义

文化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一直以来所缺失的内容,学生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缺乏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初中学生学习的第二语言。英语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习惯与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异,对于习惯了汉语的听说方式的学生来说,对于英语的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听力和口语方面,一直都是初中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初中英语教学将侧重点放在了应试上,而对于英语的实践应用较为忽视。文化教学的意义就在于找回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深化学生对于英语文化的了解,构建良好的语言环境,实现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这是新形势下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方向。

二、文化教学在初中英语的影响

目前初中英语教学所面对的阻碍主要来源于学生的心理因素,和英语存在距离感,在学习的过程中偏离了重点。语言的学习最重要的就好似表达和沟通,而不存在障碍和距离进行沟通交流的前提是对英语语言文化的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是语言魅力的所在,文化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英语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的养成对于英语的学习来说至关重要,学生只有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够更深入的学习和探究。文化教育在初中英语中具有激趣作用,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在学习英语语言文化的过程中,拓宽知识面,对英语有着更正确的认知,了解英语与汉语之间的差异,学生更有动力和兴趣去学习英语,进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文化教学的有效开展

1.遵循科学性原则。实用性、阶段性和适应性是英语文化教学需要遵循的科学原则。文化教学不能与英语教学相互脱离,二者之间的内容需要密切相关,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还能够了解和掌握与之相关的语言文化背景,对英语学习有着极大的帮助。学生通过对英语语言文化的了解,对于英语的兴趣更为浓厚,在学习基本知识和技巧的同时,更深入的挖掘其中的内涵,真正将语言文化和语言知识、技巧紧密联系,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充分体现出文化教学的实用性。

文化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循序渐进的开展,根据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而进一步增加文化教学的难度,学生才能逐渐了解英语文化的内涵,更好的理解文化内容,符合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需求,有助于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进步和提升,满足阶段性原则。

在英语文化教学当中,需要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认知能力来制定教学计划,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遵循其认知规律,建立更加适合学生学习的文化教学课堂,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进行考虑,鼓励学生自主进行英语阅读和实践,选择最适合的学习方法,深入进行探索和研究,符合适应性的教学原则。

2.引入英语国家文化背景。在初中英语教学当中,涉及到英美国家文化的诸多内容,包括风俗习惯、饮食、历史、宗教等相关知识,其中部分内容与我国本土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学生在这一方面缺乏经验,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教学需要引入英美文化背景知识。依托于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对比中西文化差异,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理解和学习。比如在家庭当中,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差异同样体现出来。汉语文化对于亲属关系有着严格的区分,包括辈分、性别,对于长辈不能直呼其名。而在英语语言环境中,对于亲属关系、辈分、性别并没有明确的区分,主要通过直呼其名来予以区别,体现出西方文化中人人平等的人文理想。

3.情境教学。以英语国家文化背景来创设情境教学,围绕教学内容,进行情境对话,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这同样也是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式,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在日对话情境当中,在汉语语言环境背景下中,常常会出现“您吃饭了吗?”或“你多大了?”这样的谈话,而对于英美等西方国家文化当中,会将吃饭看做是个人的私生活,而年龄则属于个人隐私,西方人强调尊重和保护隐私,在英美国家提问“How old are you?”是不礼貌的行为。天气是英国人经常谈论的话题,而在汉语的日常应用出现的频率很少。这是由于天气不涉及个人隐私,同时与英国多变天气有关,其首都伦敦更是有“雾都”之称,“Today the weather is really bad.”等谈论天气的话题也就成为日常的语言习惯,这都是情境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使学生更方便理解和掌握。

结论:初中英语文化教学的有效开展,是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学的创新与发展的基本需求和努力方向,从全新的角度出发,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对初中英语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展,有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为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篇2

一、首先从教学计划中突出对话教学的重要性

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里,为了短时成绩的提高而过分强调“填鸭式”教学方式,课堂氛围搞的沉闷而被动,学生学得不起劲,老师教的干着急,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会事与愿违,最终陷入一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答”的教学怪圈之中。为了突破这种教学困境,就必须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转变。笔者认为首先应当从教学计划里,有目的、有针对、有重点的突出对话教学的内容,在学期教学计划中多融入对话教学,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之后,再适时引入相关语法、词汇、语义方面的教育。

突出教学计划中的对话教学,可以以下从几方面入手:一是在计划中让学生重视发音,对话教学的基础是英语发音的准确,这是对话教学能否发挥教学作用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计划中有条不紊的推动学生语音标准化,从音标上一步步的规范学生发音,熟练掌握音差、单词重音、辅音连缀等基本音标常识;二是在计划中多元发音教育的方式方法,随着多媒体器材的日新月异,发音教育中可以适时的多加入一些电脑、MP3等影音设备,给学生提供一些优秀的英语视听网站,让他们多学多听多念,在反复的模仿学习里正确把握发音,还可以有计划的引导学生诵读一些经典的课文,让他们培养语感强化记忆,从而更好的为对话交流做好准备;三是在计划中多设定一些适合初中生的交流情景,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丰富的情景设定,让他们的口语对话更加贴近生活,引起兴趣。

二、以课堂互动为平台践行对话形式的可行性

一是最常见的师生之间的对话。因为是最常见的对话形式,往往我们容易忽视,过去在初中的英语师生口语对话中,存在着诸如“老师问学生答”、“老师讲学生听”等弊病,过分的依靠教师的威严来主导整个课堂,这容易让整个对话教学过程成为消极的灌输,师生之间没有形成良性的互动。所以我们需要转变这种师生对话模式,形成老师主导、学生本位的新型对话模式,在理解和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外语对话,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正在的想学、想说,也能够让老师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促进教学方式的改进和提高。

二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必然成为课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积极引导学生之间的外语交流,让他们增进彼此友谊的同时,还能形成你超我赶的竞争心。在互相切磋、彼此对话的过程中,带动英语思维的深化,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一种对话方式。

三是教师、学生与书本之间的对话。这就要求每个教师能够充分融合课本知识,将课本的内容转化成日常对话训练,从而引导学生共同对话课本知识,让抽象的概念和教条的文本以生动、活泼的形式重新走进课堂,成为学生想说的外语、想学的口语。

四是学生内省方式的对话。教师要多方面的引导学生进行深思自省,让对话在他们的思维活动中展开,通过反复的咀嚼和回味,自己认识和探索外语口语是否规范和合理,这既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也极大的培养了他们记忆、分析和消纳的能力。

三、以课外兴趣小组为延伸提高学生英语对话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有目的的让学生组成几个口语兴趣小组,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够感受到英语口语交流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在小组成立后,教师可以对他们组织的活动进行部分参与指导,了解他们的对话中存在的不足和困难,而予以建设性的帮助和辅导,对特别有效的小组活动可以进行全班级的推广,形成全班都爱说、都想说的对话氛围。小组的具体操作方式有学生自己定位,教师重点在于对每个小组提供技术支持,对他们每次活动后的总结予以清晰的反馈和引导,保证每次活动都有收获、有提高即可。这样放手让学生自主组织学习的方式,既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可以形成长期有效的交流机制,最终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外语来独立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更加积极主动的去解决口语交流障碍。

综上所述,对话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外语知识,以贴近他们日常生活的方式,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形成“学生本位”的教育方式,释放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让他们在亲身参与和组织学习里发现英语的趣味和魅力。不论是转变课堂的氛围,还是组织学生的自学,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吸收英语知识,诚如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贝利在《口语教学实用技巧》一书中所言:“教师应该记住,他的工作不是要把世界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交给学生,而是使得学生爱好知识, 尊重知识,在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当然,对口语教学的探索我们仍然处于尝试阶段,还需要更多的教育同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和探究,笔者不揣浅陋,希望通过本篇论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让更多的初中英语教育者投身到对口语教学的探究之路上来,从而不断丰富口语教学的内涵和影响,最终促进初中英语教学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1.不重视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初一英语的好坏与小学英语的基础有很大的关系。在小学阶段,学生接受的英语教育可以说是一种快乐英语,因此学生们形成了一种错觉,认为英语学习就是做做游戏、唱唱歌、读读书,而不肯花大力气用在背单词和课文上。这种学习英语的方法到初中根本不能适应,导致一部分学生英语学习脱离了班级的整体水平。同时由于在小学有的学校很重视英语音标的学习,而另外一些学校不太重视音标的学习,就形成了一种哑巴英语,记忆单词只是死记单词的拼写,而不是根据音标来有效地记忆。这样做的后果只能是记得快也忘得快,所以就不能有效地记忆单词,整个英语的知识大厦就缺少牢固的基础。

2.缺乏英语学习的大环境。这里所指的英语学习环境是指英语学习的大环境,而不是指我们的英语课堂。的确,对于我们这样的非英语国家来讲,出现这样的问题也不足为怪。初中英语教材已有了很大的变动,变得更加贴近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和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仅仅做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尽管有的同学在课堂上尽量用英语去思维、去讲、去说,但是一旦下课就缺乏足够的操练。于是一些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操练的同学,他们的英语成绩相对来说比较好;而另外一些在课堂上得不到练习的同学,课后又缺少很多机会去给他们练习,他们相对来说就要差一点。这样日积月累,慢慢形成好的更好、差的更差,最终导致了两极分化。

二、如何防止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1.注意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接轨问题。为了减少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的产生,我们应注意小学与中学英语的接轨问题,尤其是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小学英语教学以听说为主,单词听写不作为重点,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到了初中一下子要求记这么多单词,不仅要会读,还要会记、会写,加大了教与学的难度。我在接初一年级时特别注意这一方面问题的解决。首先把26个字母认认真真地教读教写,每一个重点句,我都把它们编成小对话和小游戏,然后同桌或小组对话练习。同学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那种恐惧和厌恶的情绪也就消失了,尤其在第一学期,然后慢慢调整方法,课堂节奏循序渐进地向初中目标靠拢。

2.研究教材,把握课堂。英语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有严谨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学生在小学获得的语言技能能否在初中阶段得到继续发展,是防止分化的一个问题,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即力求把教学搞实、搞活。所谓“实”就是讲究实际效果,把教学大纲化为具体的要求,落实到教与学上,对每课的教学计划逐项落实。课堂上,少讲空话,多做实事,精讲多练,以学生为主,对每个单元进行考察、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帮助学生过关。“活”就是侧重听说训练,把英语课由“讲演课”变成“实践课”,采用展示性的直观教学方法,把学生置于一个讲英语的环境中,使教学与情境相结合。

3.主动学习,激发兴趣。中学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初中学生如果能听懂老师和同学的英语,自己能用英语表达简单的思想,能读懂简单的读物,他们就会感到自己有收获,兴趣就会产生。所以,每堂课都要注意让学生有练的内容、有练的时间。每堂课尽量让学生多说多练,遇到短文的学习我就让他们复述或编写对话进行练习。总之,要尽力了解学生不同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因人施教。

篇4

二、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

英语思维是许多英语学习者都希望达到的一种境界,因为这是用英语流畅地表达思想的基础。由于东亚和欧美的差异很大,英语和汉语的表达方式也不同。对我们于生活在非英语环境中的中国中学生来说,要尽量学会用英语而不是汉语的思维来理解英语。

首先从我们初中英语教师的日常教学而言,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英语。我们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实物、图片、投影、多媒体电脑等,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直接感知所要学习的内容。比如,我曾经在讲到八年级“How to make banana milk shake?”这个单元的时候,为了帮学生更好的理解制作橡胶奶昔的步骤,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根据课文现场演示了一次其制作过程。并且在讲到该课涉及的“turn on”、“turn off”这样的词语时,也通过采用开关收录机、电灯等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这样的方式比文字的方式生动形象,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并且理解,是适合于国际化教育的有效教育方式。

其次,语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语法规则,不如帮助学生培养好的语感。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的直接感觉,是系统综合的语言感知力,是直接、敏锐的语言领悟力。而英语语感是语言的发展开始走向成熟期的一种心理现象,是对语言的语音、语义、语法、语气等综合运用所自然产生的激活效应,是对语言熟练掌握而自然生成的、不假思考的语言敏悟性。但是语感并不是一下就可以培养起来的。语感的培养,要有大量的模仿作为基础。所以,英语思维方式的培养应该从模仿开始。

篇5

初中教学两极分化,英语尤为突出。为什么英语两极分化比其他学科明显呢?其原因与学生的英语基础、心理因素、学习方法、教学方法等有直接的联系。

一、两极分化的成因

1.学生的英语基础。

由于在学生升入初中前,部分学校不太重视英语教学或根本没有英语教学造成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或根本没有,升入初中后,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同时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难以照顾基础较差的学生,因此那些基础较差和从未接触过英语学生越拖越差。

2.学生的心理因素。

当前社会信息流通极快,消极影响日渐增多,对在校学生影响日益加大,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变化较大,情绪不稳定,逆反心理强,而且很多学校注重学生成绩,忽视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造成很多学生或多或少心理不健康。他们自由散漫,对教师的言传身教置若罔闻,注意力很难集中在学习上,甚至出现逃学、旷课现象。

3.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当。

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受母语的影响,习惯于母语的思想定式,用母语的学习方式学习英语,这样阻碍了英语系统知识形成于发展。课前不预习、课堂不认真听讲、课后不复习功课、死记硬背、不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这些不恰当的学习方法,无法形成系统英语知识体系,对英语学习产生无力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4.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态度不当。

有些教师缺少良好的教学方法,备课时只顾课时内容,注重完成教学内容,实施“填鸭式”教育,忽略用什么方法教,如何教,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没有及时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给以后的英语学习造成很大的隐患。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只顾抱怨学生不聪明,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肯下苦工夫,而不想办法解决问题。

二、应对方法

1.及早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防止两极分化的提早出现。

初中英语的教学重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英语教学目的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因此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基础较好的学生。因各个学生学习能力不同,学生个体领悟能力不同、基础不同等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出现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出现,就应该及时找学生谈,分析他们掉队的原因,说明掉队的严重后果,做到防患于未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同时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耐心帮助他们补习功课。

2.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通过生动形象的课堂,和蔼可亲的形象,使其亲其师,从而乐于学。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帮助学生克服信息社会不良因素对学生的诱惑。同时真心对待每一个学生,主动亲近、感动学生,使学生产生归属感,在赞扬中得到鼓励,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明确学习目的,激发积极进取心,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该尊重学生,经常肯定、鼓励学生,这样才能受到学生的喜欢和尊重,从而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3.指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中不仅是打基础知识的阶段,还是培养优良学习方法和习惯的阶段。教师不能只要求学生学会,还要要求学生会学。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时认真听讲,课后巩固的良好学习习惯,还要多鼓励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篇6

初中英语教学中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学会逐步引导学生们去了解西方文化,去了解课本上关于西方文化的描述,每一个用词的意味、每一个词汇的语气,唯独先了解语言的用意与语气,方能理解西方人的一种语言思维。这有助于学生们了解西方文化的特点,借由西方文化的了解再来反作用于语言的学习,最终达到一个理想的英语学习状态。

1.2 跨文化交际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口头交际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接轨程度越来越高,我们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这当中使用得最频繁的要属口头语言了。如今大城市中我们基本都能碰到西方国家的人,他们在中国的生活已开始与我们本国人的生活越来越融入,那么通过口头的无障碍交流变得越发重要。因此在口头交际中,如果对于跨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入,就会无端地闹笑话,让两国人民之间无法相互理解。这一点在过去非常突出,因此在从初中开始强调跨文化教育就是想从我们的学生开始把这一现象扭转过来。为了提高初中学生的跨文化口头交际能力,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英语的听、说教学,同时还要加强语音、词汇、阅读理解、写作等的教学实施,在这些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英语老师把西方的文化引入到这些教学过程中来,可以让学生们感同深受,即使在中国也能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开口英语变成初中英语教学中越来越注重的一项基本素质,如果我们的英语教学不能让学生们顺畅地开口,那么在跨文化的交际中就相当于遇到了很大一部分阻力。

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错误要比语言错误严重得多,文化错误往往使得两国人之间在沟通交流中产生严重的误解也就更谈不上双方之间的交际。英语的交流重要的一个方式是口语交流,但是这当中不能忽略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我们会发现一些由于不了解中西文化差异而引发的交际障碍。

英语的跨文化交际已然成为英语学习的根本目标,借由英语这门语言的教学,我们可以了解西方文化的特性,从而有助于我们与世界的接轨。因此跨文化交流两个重要特性是我们在初中英语教学当中需要时刻注意的,一来让我们的学生敢于开口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二来让我们的学生在理解当中的文化差异,做出正确的语言交流,从而实现与不同文化的人民实现真正的交际。

2 初中英语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

2.1 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对象就是学生,必且有研究越早接触一门外语,就越容易懂得一门外语,这也是为什么在很多的省会城市、市县级城市英语教学已经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有些甚至在幼儿园就开始了,因外作为一门外语,我们所处的环境不能与本国语言相比。学生在成长阶段对于知识的记忆能力是最强的。但这还仅仅是初级阶段,为了更好地懂得西方文化,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们理解文化的重要性是英语教学的升级版。为了使学生们真正学好英语,在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首要的工作,也是最为基础的工作。意识往往先于行动,一旦学生们的脑海里有了要去理解西方文化的意识,则必须他不再会满足仅会拼写更多的英语单词,他会更有干劲去了解每一个词后面的所代表用意,什么条件下用这一个词,什么条件下用这种语调。

2.2 营造良好的跨文化氛围

在营造氛围上我们的初中英语教学处于一个参差不齐的状态,这当中需要有教师的力量,也需要有学校的支持,同时还要有学生们的水平。通过调研来看,一般在大城市,英语教学在营造氛围上相对来说做得比较好,因为这需要学校不断的投入。目前各省会城市的中学为了营造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氛围,会抓住机会与国外初中展开交流,每年暑假还会组织学生们访学,与国外同年龄的学生交朋友,这一来二去,这种跨文化的交际氛围自然慢慢形成,同时也培养了一批有强烈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初中学生,他们就像种子,把这种跨文化交际思想带到班级课堂。这种跨文化的交流效果比较明显。但是对于一般的县级城市而言没有如此好的条件,就只能靠教师的引导,那这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在营造氛围方面各学校的情况不一样。但是不论如何,我们依然强调要往这个方面去努力,因此只要沉浸在这种氛围当中,学生生才能真正的感同深受。语言的教学一定要强调氛围,这是初中英语教学必须强调的,只有在适当氛围当中使用正确的语言,这与我们的母语教学一模一样。

2.3 定期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

篇7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初中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教学

随着中国与外国贸易的发展,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手段,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中国社会也对会说地道英语的人才需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人们不仅会说英语还得回交流,达到其对话的目的。这就对英语教学也随之提高了要求。众所周知,初中生是刚开始系统接触英语,也是对事物形成意识的关键时期。如果不重视这个时期,这时期对英语形成的价值观将会影响以后的英语学习和发展,乃至影响以后的交际能力。因此,英语教学应该有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意识。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它包括语言能力和非语言能力以及跨文化理解能力及跨文化适应能力等方面。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认为:一个学习语言的人仅仅学习语言是不够的,必须学会在具体的语境中如何恰当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1]。交际能力中包括我们常见的听、说、读、写以外,也包括得体和适当的运用语言。也就是说,在与自己文化不同的人交流的时候,要注意文化的不同,尊重他人的文化和习惯等方面。由此达到和谐交流的目的。因此,想要提高跨文化能力,教学离不开传授文化背景知识等与自己文化不同的一面。

二、初中英语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重要性

语言其本质是是一种符号系统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它也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特有的表达情感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而初中生是系统学习英语的起步阶段。进入初中的学生们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开始认知这个世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对事物产生分辨能力。这个时期是初次系统接触英语的关键期,开始慢慢形成跨文化意识,对一些国外的文化产生好奇,也开始意识到国内外文化的不同。也就是说这个时期是形成跨文化意识的重要阶段,如果错过这个时期,教师一贯的灌输书面知识,将会影响学生以后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正如语言学家道格拉斯・布朗指出的:“语言的最高境界不是掌握语言形式,而是掌握语言形式以完成语言交际功能。”[2]因此英语教学不应该仅停留在系统的知识方面,应努力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在适当的场合跟适当的人说适当的的话,避免不必要的失误与尴尬。为此英语教学应该把侧重点放在提高学生们跨文化交际意识方面,让学生们懂得自己文化与他人文化的不同。这不仅要求教师传授他国文化也需对自己国家的文化有深刻的了解,一遍让学生有效的区分开来,有意识的接受文化方面的知识,避免只学课堂理论,导致对英语失去兴趣影响以后的学习出现困难。所以,教师在这阶段除了传授词汇,语法等内容以外还需有意识的传授不同文化背后蕴含的价值观,社会习俗和语言习惯等。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建议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说话者交际过程中在不同场合和不同的人更加得体的,适合的使用语言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能力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看,要想掌握地道的英语,就必须先学习英语文化知识,增强文化意识,加深对文化的理解,以实现文化意识目标开始。现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笔者提出几个建议和策略:

(一)、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教学建议

初中阶段教师应在一些简单的语音、词汇、表达方式与文化背景出发讲授一些有关文化的知识。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帮助学生说英语时用英语思维,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养成一种习惯。帮助学生们为以后的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可以结合英美文化中常见的成语和俗语进行教学,也可以跟同学一起观看有文化价值的电影或者小说等读物,其中,教师要深刻的提点其文化的不同与重要性。同时要求学生尽可能找机会多与本国人交流,体验当地的文化、习俗、人情及价值观。

在教学中,要通过中外文化对比,使学生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只有了解自己的文化,之所在才能在与对方的文化比较中找到分歧,并找到相应的不足点[3]。要让学生体会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要学会判断不同文化之间的影响,找出更好的交流方式及理解的点。

英语教学中离不开宗教文化,教师要适当的讲解一下其文化与历史,使学生体会理解宗教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在与中国宗教文化的比较中寻找民族的差异,要培养面对国外不同文化时不能以批判的眼光判断更是要以理解与包容的眼光对待,这样不仅可以更深入的体会其文化也可以更好地融入到其文化当中,这无非是对学习英语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策略

启发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把知识点直接总结归纳给学生,而采用启发式,把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使学生逐渐养成主动接受并消化知识的习惯,学会发现语言特征与规律并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充分认识它们的实际功能和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知识输出。这就需要教师要采用足够的实例进行分析对比,便于学生理解英语与母语之间的差异以及在不同情境中的区别,从而培养其语言意识。例如在讲英语写作时,要引导学生了解中英文写作的不同。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用相同题目写作的两篇文章,但由于作者使用的语言不同,一中一英,这就使得两篇文章的表达意思有所不同。通过实例的对比和启发式的引导,鼓励学生动参与发现中英文写作的差异,即在用英语写作时要用英语的意识来思考分析问题,以符合英语的写作手法,写出地道的英语作文。

直观式。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课文翻译和语法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听说入手,强调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师用英语主导课堂,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从单词到句子,从句子到段落,鼓励学生用已知的语言知识来讲解新单词,新句子,无意识地避开了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干扰,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主要途径是从对单词的阐释和短文的复述入手,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新单词,并通过PPT的展示和简明扼要的阐述将课文内容的轮廓勾勒出来,使学生有效获得语言知识和学习内容的输入,并通过自身的内部学习机制转化为其知识的有效组成部分。

循序渐进式。语言意识的培养是逐步提升的过程,语言概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这需要学习者要有充足的耐心和毅力。词汇系统的建立是语言意识培养的基础,包括词汇的语音语调以及语义等等,这都是语言意识培养的基础环节,也是其有力的保障。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语言中的文化障碍,如词汇、发音、语义概念以及与语言相关的文化问题等缘故,语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汉语的“红茶”在英语中是black tea而不是red tea。又如,中国人把狗视为卑贱之物,狗急跳墙、鸡鸣狗盗、狗仗人势等都是贬义词,而在英美文化中,却将狗视为忠诚伴侣,如lucky dog.Love me,love my dog。语言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需要词汇系统、跨文化交际素质和英语思维三方面有机的结合。可见,语言意识培养的关键是为学生努力提供创造观察和思考语言的机会和平台,鼓励其主动发现语言规则和规律,建立英语思维,从而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立于不败之地。

结语

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互相影响着其发展。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交际者应注意自己语用规则。这也就关系交际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初中生是刚处于形成跨文化意识和价值观的阶段,并且这会影响以后的英语学习和交际,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教师在其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要使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地道的目的语言,并能结合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熟练地运用准确的目的语进行交际,教师需要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及能力。与此同时,初中英语教学中必须将跨文化的交际性作为教学的主导原则,以语言的应用及交际能力为出发点设计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HYMES D.On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M].London:OUP,1971.

[2] BROWN D.Principle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Third edi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115.

篇8

二、跨文化交际在课堂中的应用

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是丰富对象国知识,能用日语讲述日本,能有日语讲述中国,能够用日语讲述世界。这就需要外语教学工作者改变课堂教学理念与方式,改变教师为主体的思维定式。用对方可以接受的语言方式和行为习惯进行沟通,愿意表达。跨文化交际的理解是使学生不只是掌握语言本身,学习语言的同时理解对方国的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以本系为例,未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这就需要日语教学工作者在基础日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需日语教师对学生强调交际表达的同时注意学习对方文化。

目前现阶段高校基础日语授课过程中即使课程中有会话环节,会话环节的表达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大一刚学完发音阶段,学生对日语会仍保持兴趣,教师需趁热打铁对学生强调表达与交流。课堂中不仅仅是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对话不应该是做对话,而是在于交流。创造良好的沟通情景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在多数情况下处于某种“交流”,“交际”的场景中,通过听,说,读,写等具体的行为去获得外语知识、对象国相关文化知识和交际能力。通过师生对话也可以了解学生最近关心的事情、最近学生的动态,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通过这种形式增加相互了解。另外,基础日语课程课时多,也要充分利用此机会,哪怕是一些琐碎的时间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同时也需要教师在课堂当中通过教材通过会话去渗透如何用对方可以接受的语言方式和行为习惯进行沟通。

1.1 引导的重要性

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性的协调学习。在传统的教学当中仍以学生为主体,即使让学生去思考也会过于被动。教师知道引导学生的重要,知道告诉学生在日语学习中犯的错误或者是短板。但用哪种方式更有效更能让学生容易吸收是作为教师工作者需不断探索的课题。本人以日语授课当中的以教授语法为例,日语表达中的委婉表达。对于初学日语的孩子刚开始很难理解或接受,但是笔者认为完全可以利用对话教材,让学生去体会日本人的表达方式及蕴藏在其中的文化。如果只是讲语法本身的实际含义,学生也会理解。但是从场景当中,结合整个短文,结合文化背景讲解学生会慢慢意识到我自己也要去转变表达方式,会从初学的阶段就开始注意原来口语不是说我自己的中文只是单纯的转换成日语表达出来而已。学生会渐渐的注意到,并且慢慢的原意去琢磨更日式的语言表达方式。对于学习语法并不是单纯的去记接续记住含义,而是慢慢去思考自己运用语法造的句子虽然语法成立,逻辑也较正确,是不是符合对象国的习惯性表达。

1.2 教师的参与性

篇9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1-0151-02

初中教学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非常看好,为此很多中学都出台了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教育计划大纲。因此,这也给初中化学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初中化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是顺应时代的潮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发掘学生学习潜力,从而达到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本文将结合具体的化学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整合进行研究。

1 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整合带来的改变

学生学习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教学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主动、积极并深层次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以教师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主,课堂上学生自己动手练习的时间太少。虽说这种教学方式在短期内效果显著,但从长远来看,未来学生的个人思考能力会下降,学习非常被动,对化学这门非常具有趣味性的学科的认识还只是停留于表面,认为化学这门课程太过于枯燥乏味,从而大大降低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将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整合后,课堂教学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变得多起来,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获得以前从来都没有体会过的化学知识体验,让化学变得更加的具有趣味性,从而提高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了兴趣之后,学习才能变得更主动,学生从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今天的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学到了如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与教师一起营造出一个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1]。

加强师生间的互动,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 教学本就是由“教”和“学”两个部分组成的,因此,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是整节课的组织者、引导者,而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提问便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最平常的互动。在以往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提问内容太过随意;提问方式过于单调;提问信息过于繁杂;提问的差异性不足。这在平时教学中经常出现。

有的化学实验没办法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演示,可这个实验又非常重要,不能明白这个化学实验的意义就很难理解其理论知识。这时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将所要教授给学生的知识重难点制作成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去学习化学知识的重难点与化学实验的步骤就容易得多。这种以多媒体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既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又增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好互动,还让这些初中生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将化学实验的过程呈现在初中生面前,让学生知道这个化学实验的具体做法和有关的注意事项等,视频教学可以加强初中生的记忆,因此,信息技术运用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大大提高了化学教学的效率。

2 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整合所产生的“化学反应”

在理论知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初中化学理论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开端,初中生只有很好地掌握化学理论知识,才能为以后学习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化学实验也是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才能顺利进行,如果初中生对化学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够好,那么在进行化学实验时难免会出现差错,而有的化学实验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的。因此,在学习做化学实验之前一定要对理论知识进行强化学习。如一些实验中操作不当或失误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教师也应加强对初中生化学理论知识的教学。

当然,教师在教授初中生化学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要结合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不能只是单纯地对知识点进行讲解,要丰富课堂的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呈现给初中生,比如运用多媒体将知识点列举制作成一个PPT。很多重要的知识点都是隐藏在课本里的,即使教师将这些知识点都给学生讲解一遍,一些学生还是觉得无法掌握到课本里的知识重点。而PPT的形式可以将课本里重要的知识点全部呈现出来,学生看起来也是一目了然,非常的直观。然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初中生去自己发掘信息技术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普及,很多家庭都有电脑。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展示自己利用互联网如何进行化学知识的网络搜索,通过这种方式,初中生以后在家上网时会不自觉地想到这一幕,达到带动初中生学习的目的,让学生在学习受阻时懂得利用互联网来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现在网络上也有很多化学教学视频,初中生在放假之余可以通过这些视频来提前学习即将要学习的化学知识,这也是一种预习功课的方式[2]。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 以前很多中学存在偏重于理论成绩而轻视化学实验的观念,觉得化学实验是可有可无的。一节课下来如果做实验的话,就要耗掉很长时间,还有课前实验仪器的准备时间等,根本没有时间讲课本里要考试的理论知识。所以一些中学的化学教师上课只知道照本宣科、主讲考试重点并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化学公式。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新课改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应该打破。

学校应重视化学实验教学,为有效实验教学开展条件。为此学校自身也应开发一些化学实验,建立多媒体教室,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室观摩实验,这虽然也没有让学生直接参与实验,却仿佛身临其境,效果自然要比教师在台上做实验、学生在台下看要强,而且可以大大节省实验前仪器设备的准备时间。

在实验装置设计中运用信息技术 随着国家推行新课改,中学教育模式发生很大的改变,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非常频繁,这是因为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初中生自发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在实验装置设计中加入信息技术。初中化学课本里的化学实验有限,为了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就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去设计一些新的化学实验,那么第一步将要做的就是设计实验装置、设计实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验时时加以指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在信息技术的指导下去设计化学实验装置,以便于设计出一个全新的化学实验。通过信息技术了解与实验装置相关的化学知识,从而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装置的设计是检验初中生学习化学效果的一个手段,通过检验实验装置的设计思路,教师可以知道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此同时,学生也应知道信息技术在整个实验设计中起到的作用[3]。

3 结语

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教学效率不理想,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其特别的教学手法将初中化学知识更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对课本中的重难点也进行了非常直观的输出。因此,科学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篇10

1 文化教学的含义和意义

1.1文化教学的含义

英语承载了西方的文化,更是以自身为媒介向外传播文化知识。我国胡文仲教授综合各种语言文化教学研究成果,将文化教学分为五个方面: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交际习俗与礼仪、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及价值观念等。如今英语教材将这五个方面融入了听说读写,教师可以从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为出发点,遵循认知规律,挖掘课本中的文化知识并加以补充,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1.2文化教学的意义

在文化教学中,学生可以领略不同文化的魅力,开拓视野,正确对待不同文化中的差异,以平等的目光看待中外文化,不抬高,不贬低异国文化,对于外来的文化要有选择的去吸收。况且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国界已经不能阻挡人类的交流,学习异国文化可以有效的减少以自己民族为中心的思想,对世界和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2 初中英语文化教学情况

2.1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

学习动机对学习成果会有强烈的影响,一个良好的学习动机可以为英语的学习带来良性循环,毕竟语言学习的过程是枯燥无味的,没有长时间的努力是很难见到成效的。

现在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仅仅是为了考试获得高分,或是拿到各种证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很容易因为目标的达成而消失,又或者只能在纸上谈兵,无法运用在实际交流中;还有些学生是迫于生活环境的压力,而不得不进行英语的学习。当然,也有学生对英语具有强烈的兴趣,主动了解英语文化,试图融入国际社会。现在的初中英语教学主要是围绕词汇和语法,很容易抹杀学生的积极性和对未知文化的好奇心。脱离了文化的语言就只是符号,因此初中英语教学中必须引入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教师文化教学意识

现在,愈来愈多的教师认识到了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明白在现在的社会中只传授给学生应试教育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各种方面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而且各种研究表明学生的兴趣是语言学习最好的帮手。然而,虽然教师对文化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很少有教师知道如何科学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而且有些教师自己也欠缺相应的文化知识,没有能力来采取文化教学;也有教师是迫于升学压力,缺乏精力来实施文化教学。

目前,课堂上所采取的文化教学方式都是教师自发的行为,缺乏相应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提高教师文化教学能力这个问题仍然有待解决。

3 文化教学原则

3.1适应性

文化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基础上,在学生能掌握的范围内,可适当增加难度。这个年纪的学生好奇心强烈,学习内容也要符合学生的天性,注重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探讨。

3.2与英语教学紧密联系

与学生所学的内容必须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异国文化的兴趣,从而带动英语学习的效率。文化教学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应该作为一条纽带,将语音语法,词汇修辞等串联起来,做到英语技能和文化背景的完美结合。

3.3梯度性

不管是哪一个阶段,即使是刚刚接触英语的学生也是有必要接触相应的文化背景的,但是不能给英语的初学者灌输大量的文化知识,因此文化教学的梯度性是必须考虑的。教师因根据不同情况和不同要求,由浅入深,逐步引领学生踏入异国文化的大门。

4 针对初中英语文化教学现状的对策

4.1文化教学的内容

首先是课堂上的教学,教师可以从日常行为中的文化差异开始讲解,让学生分组讨论中西方的社交礼仪和习俗的差异,模拟不同场合英语国家的人们的交际行为,除了语言表达方式以外,还可以教导学生手势、体态等非语言表达方式。然后教师穿插一些英语词汇的文化背景,或是带有明显的文化特色谚语和惯用语的运用,因为词汇往往能够明显地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时政史地,引导学生了解中西方固有的价值观的差异。

其次可以从校园文化氛围下手,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例如开辟英语相关的板报,利用午休播放英文流行歌曲,定期举办英语文化节等等。通过这些学生喜欢的方式,让学生在玩乐中体验西方的风土人情。

最后,有实力的学校可以与西方国家建立联系,给学生近距离接触外国文化的机会。比如中外师生可以共同参加某个活动,在互动交流中,加深对外国文化的理解和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4.2文化教育的现状和对策

一是有些英语教师缺乏文化教学的意识,他们本身就不能理解文化对于语言学习的意义,更不用说重视文化教学;还有一些教师意识到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但是自身缺乏文化知识,也不知道如何将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培训,让教师意识到,英语的教学包括文化知识的传播,作为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接触不同的文化;然后再丰富教师的文化知识和教育技巧。

二是现在对于英语学习成果的评判标准过于单一,仅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准。这样的环境下,教师迫于压力,只得将大量的时间花在词汇语法的讲解下。即使有教师愿意花时间在文化教学上,由于文化一种长时间的积累,不能立刻反映在教学成果上,容易挫伤教学积极性。想要这个问题必须要对英语学习评价体系进行改变,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增大口语听力的比重,将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表现的兴趣、态度、参与活动程度以及学习尝试加以肯定,以促进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5总结

文化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以后还可以对不同类型的课程进行分类讨论,或是从英汉对比的角度,研究文化异同等等。由于笔者水平有限,只希望本文可以激发教师进行文化教学的意识,为其他人的系统研究做一个抛砖引玉的效果。

篇11

一、课堂教学方面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随时注意捕捉教材中涉及的文化背景进行解释,指明其文化意义或使用中的文化。例如,英语的dog和汉语的“狗”,英美人认为“狗”是忠诚的,可以用于恭维;而中国人则认为“狗”是用来骂人的。又如,在学了“Thank you”之后,可以向学生解释:当听到别人赞扬时,说英语的人一般用之回答,以示接受对方诚意的赞扬;而说汉语的则往往用一些表“受之有愧”的语句推萎。就这么不经意的解释,学生在交际中回答“Would you like…?”时就不会满口的“No, no”了。

在学习了某一方面的语言,组织巩固活动时,可设置一些特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文化背景下进行“Work in pairs”活动,并要求他们尽量按其扮演的角色身份,根据言语交际的环境来正确使用语言,这样学生可逐步提高结合文化背景恰当使用语言的意识。教材中有关“邀请”的话题很多,如果细心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邀请”别人参加某一活动大都是围绕“时间”进行协调的进程,因为在英美文化中,邀请别人等于借用别人的时间,他们十分尊重别人的时间安排;而在中国文化中则认为是牺牲自己的时间或给别人的面子,被邀请者把此看作是一种荣誉,时间通常不是由双方协定,而是由主人一方来确定。围绕这一文化差异,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自编自演来进行“跨文化交际”。

二、课外活动方面

学习英语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必须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大量的阅读,以此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扩大积累文化知识。

1. 教师搜集一些与学生水平相当的英美文章、对话,指导学生阅读,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知识,以此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2. 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后,教师组织学生阅读存在文化差异的对话、文章,分析其差异所在或对话中因文化差异而用错了的语言。这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让我们看一段简单的对话:

A:Welcome to my home. My name is Cai Hong, and this is my husband.

B:Thank you, Miss Cai. It’s pleasure to meet you, Mr Cai, I’m Lucy Taylor.

A:Have a seat, Madam Lucy.

这是一个英国游客到中国一个家庭时的对话。很显然,他错把Cai Hong的姓当作了她丈夫的姓,事实上中国女子婚后仍用自己的姓氏;我们再从Cai Hong的角度看,她认为“Madam”是对英美人的尊称,但却不了解在英美国家它通常用于店员对顾客或警察对其上司等场合,而不用于人的姓氏前,另一方面Cai Hong和Lucy Taylor的姓与名搞颠倒了。

3. 现在,电视、VCD的内容涉及英美的很多,教师可鼓励学生在节假日多看一些译制片或带有中文字幕的英美电影,从中了解文化和非语言交际的方法和手段。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视听教学

科学已经证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方面加起来就是94%。因此,利用多媒体进行视听教学,是教学现代化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尽快扭转“少、慢、差、费”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因为电教媒体能够多维、生动地展现目标文化(TARGET CULTURE)的各个方面。正如Allan(1985)所说,录像不仅使学生亲耳听到人们在各种场合进行的言语交际,而且还能亲眼看到他们进行的各种具有某种文化特征的非言语交际(手势、表情、姿势等)以及各种不同的交际背景。因此,视听教学所展示的目标语及其包涵的文化背景知识就更加具体、全面而真实。这无疑对培养和增加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和灵活运用目标语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如教高二Unit 3 Body language时,只看文字材料远不如边讲解边看该单元的VCD来得实在,毕竟Seeing is believing(眼见为实)。学生在了解不同文化观念的同时还受到思想教育,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那么,我们怎样充分利用视听教学来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呢?

1. 任课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增强音像资料的信息情报意识,拓宽资料源渠道,树立现代观念和超前意识,善于搜集资料。例如,发现电视英语节目中有利于英语教学的内容要及时录下来;还要购买一些适合学生英语程度的视听材料,建立英语声像资料汇编。

2. 在视听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文化和语言相结合,告诉学生看节目不只是为了好玩,还要准备回答问题或复述,要带着问题去听去看。可采取配音、扮演角色、补充对话、重复句子等训练形式,同时要指导和启发学生注意了解和掌握语言的语用特征和交际功能。这就要求教师要参考和阅读大量的有关材料,做好案头工作。

四、充分利用外籍教师的优势

从学外语的角度来看,和讲这种语言的本族人接触是十分重要的。现在好多“外国语学校”都聘请外籍教师,学生通过与外教的接触交流,学到了许多生动的课堂上学不到的有关社会文化背景方面的东西。例如,在什么场合讲什么话,作何反应,以及一些非语言的交际手段等。

篇12

一、跨文化交际在整个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语言是文化的传播方式和载体。学习一门外语,绝对不是单词和语法的叠加,它包括了大量的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世界观的认识形态,只有把这些文化背景和语言的学习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有效的学习和使用语言的目的。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也因为对英语文化背景的不了解,闹出了很多的笑话。比如,有一部分的学生会把big ben认为是骂人的话,也有很多学生认为美国的首都是纽约,这是因为在初中英语中经常出现纽约这个名词。

所以,根据各个国家和地区文化背景的不同,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的内容很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现阶段,初中英语中跨文化交际教学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学生的造成的干扰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2.1自我介绍

西方人在进行自我介绍或者出席各种场合的时候,首先说的是; I am ...,而在询问他人姓名的时候,也经常用:May I have your name?我们在询问他其他人名字的时候,经常用的方式是:你叫什么名字?这样的问法在西方只存在于警察询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

2.2打招呼

中国人见面第一句话经常是:你吃饭了吗?而西方人的见面打招呼的方式经常以今天的天气怎么样来开始的。

2.3称赞对方与答谢方面

西方人会很直接的赞美对方,比如说对方真漂亮,衣服真美丽。面对别人的赞美,对方也经常以“谢谢”来回答。我们则是比较谦虚的赞美和答谢。

2.4个人隐私方面

西方人特别的介意别人问他:你多大了?你是干什么的?你在哪里上班?等等这样的我们经常用来寒暄的问题。他们觉得这样的问题是在探寻他们的隐私,很是介意这样年龄、家庭及动向的问题。

三、通过一个案例,来进行初中英语跨文化交际的教学策略的分析

3.1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小案例分析

在学习初一英语Uint 12这一单元的时候,有一个涉及到美国的代表性地点的话题: A holiday journey。在进行这篇文章的学生的时候,学生要认识Californi、Hollywoo、Los Angeles这些城市。在课上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示这三个城市的主要特点和文化背景,在课间的时候老师可以播放歌曲,《恋曲L.A》和《加州旅馆》这两首歌,让学生更好的感受一下这些地区的不同文化氛围。

3.2初中英语的跨文化交际的教学,一定要符合初中生的生新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

初中生现在的认知水平发展的速度快但不够成熟,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教师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教学时,首先要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开始出发。

3.3在初中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时候,可以采用轻松活泼的教学方式

学生在关于跨文化交际的学习中,也比较感兴趣。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关注点,采取多种不同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应该创作轻松、活泼的教学气氛,不要一直用一种教学方式,那会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

3.4积极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师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时候,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做。是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来查询信息,每个学生搜集信息的角度、观点都是不同的,这样可以在课堂上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气氛,而且这样可以把自己查到的信息共享给所有的学生,让学生们了解更多的关于不同的跨文化交际的知识。

四、结束语

英语作为国际性的交流语言,其地位和作用以及对人的智力的开发因素是不容置疑的。这些跨文化交际是学生们必须要掌握的,在初中英语的学习中,一定要渗透跨文化交际的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篇13

二、渗透跨文化交际

1.注重词汇内涵的挖掘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单词与词汇量占据着重要作用。而在词汇教学中,一般围绕着单词含义、读音、用法与拼写进行。当然,挖掘其文化内涵也有很大作用。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很多词汇有不同的理解。如:dragon,中国解释为正义、勇敢,而在外国人心中,则是残暴、凶狠。另外,很多词汇除了本身的含义,都带着延伸意义。如:boss,最初的意思是老板、上司,延伸意义有指使、使唤;slave本意是努力,而延伸后的意义则是辛苦与劳动。做好词汇挖掘,不仅能帮助学生应用语言魅力,同时也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2.注重句子内涵的挖掘

要想让自己表达正确,必须掌握句子内涵与表达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进行正确的交流。中西方文化差异较大,例如,在礼貌方面,国外喜欢用动词,Canyouhelpme?Whatwouldyoulike?中国人则习惯用Thankyou!Excuseme!等。另外,外国人很重视个人隐私,不喜欢别人询问婚姻、体重与年龄等问题,喜欢交谈天气、爱好。

3.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

从初中英语教材编排来看,很多文章都具有深刻的意义,学生在阅读时不仅能学到基础知识,还能学习传统文化与风俗习惯。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老师必须注重各种文化知识的渗透,以此改善综合素养。例如,在Let’scelebrate中,国外也有很多庆贺的节日,具体如NewYear’sDay,表示对春分的庆贺,通过晚会,表明辞旧迎新;EasterDay,街上会出售各种兔子与彩蛋。我国的传统节日有中秋、春节,人们会通过吃月饼、放鞭炮、吃饺子、看春节联欢晚会等方式进行庆祝。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引入,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拓展学生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