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声乐艺术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声乐艺术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声乐艺术论文

篇1

作为声乐艺术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声唱法最初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经过多年的实践发展,美声唱法已经成为一门世界性声乐艺术,对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声乐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的声乐艺术得到了卓有成效的发展,美声唱法的传入不仅改变了人们对声乐艺术的认识,而且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艺术界对民族音乐的反思,因此,对美声唱法对中国声乐艺术影响的研究有着一定的实践意义与社会价值。

1美声唱法在中国的起源、发展

美声唱法最早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通过公派国外留学生及国外声乐教师引进传入我国。在美声唱法传入初期,国人对该艺术相对陌生,在声乐教师及各类文化交流教育工作的支持下,美声唱法艺术模式在我国初步形成,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声唱法在我国的发展。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外著名美声歌唱家到我国进行了示范性教学,主要对美声发声方法、发声练习方法以及发声技巧等进行讲解,与此同时还提出了强调关闭唱法,引发了国人学习美声的热潮,推动了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国外著名歌剧大师、男中音歌唱家到我国进行讲学,传授了美声的歌唱技能、技巧,涉及到声乐教学的各个方面,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声乐训练的整体水平。90年代后,世界著名歌唱家阿米玲到我国讲学授课,除了对歌曲演唱技巧的讲述外,还对部分作品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阐释与指导。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社会所能接受的美声强调的是声情并茂,要求在确保美声声音优美的同时,能够传达情感,这也是美声唱法在我国传播的一个重要特点。

2美声唱法与中国声乐艺术的异同

2.1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声乐的共性

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声乐的共性首先表现为呼吸位置的共同性。我国民族声乐及美声唱法都强调呼吸的顺畅性,其不仅是发声的原动力,更是歌唱的重要基础,在歌唱中要确保声音连贯、流畅,做到吐字清晰,并能够实现对音量强弱的有效控制,呈现出完美的演绎效果。其次,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声乐在高位置声音安放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我国民族声乐主要借鉴的是京剧唱腔,美声唱法则更多借鉴了西洋歌剧唱法,这一技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声音的内在感染力。另外,我国民族声乐强调歌唱声音要上下贯通、流畅自如,而不是挤塞喉咙;美声唱法也明确强调歌唱要打开喉咙,两者具有一定的相同之处。

2.2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声乐的差异

首先,表现为共鸣器官运用的差异。美声唱法强调的是头腔、喉咽腔、口腔、鼻腔等所有共鸣腔体的整体共鸣,尽可能确保同时并用,体现各腔体的共鸣优势,增强艺术感染力。在发音技巧方面,多采用的是上下垂直柱状共鸣通道发声。而中国声乐艺术的共鸣则相对单一、清淡,主要包括口腔共鸣、鼻腔共鸣与头腔共鸣,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燕子、润腔的不同造成的。另外表现为演唱艺术追求的差异。美声唱法关注声音的美感,强调技巧性突破,在确保歌唱技巧的基础上,尽可能达到音质的清纯、饱满,实现对气息的持久控制,呈现出宽阔、柔韧的演唱风格。而我国民族唱法则更多保留了传统的美德,呈现出清灵、委婉、飘逸的嗓音特色。

3美声唱法对中国声乐艺术的影响

艺术的发展与进步往往依托于不断的交流与相互借鉴。近年来,随着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及中外音乐艺术的交流融合,美声唱法在中国声乐艺术中不断渗透,对我国声乐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对中国声乐学派发展的影响

我国传统的声乐艺术主要为戏曲,其在具体的演唱中多采用本音,且音域较窄,注重自行腔圆、悠扬绵长,以描述故事与情感为主,具有浓厚的东方特色,与世界声乐文化融合相对困难。而作为中西方声乐文化联系的重要纽带,美声唱法在中国的传入也将西方文化融入到我国声乐艺术中,对我国声乐艺术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前我国的戏曲艺术中不乏美声唱法,美声唱法以戏曲的结合成为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框架,民族声乐艺术不断完善,歌唱形式得到了丰富与发展,并诞生了一批著名的民族艺术歌唱家,使我国的声乐艺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3.2对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影响

美声唱法的引入是我国对西方声乐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并对中西方声乐文化做出了对比分析。老一辈声乐艺术家针对美声唱法传入的现象,提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国声乐艺术发展带来了一个新的契机。20世纪30年代,我国声乐艺术家将美声唱法特点融入到艺术歌曲创作中,出现了大批以美声唱法为核心的优秀抗战歌曲。20世纪50年代,美声唱法技巧与中国声乐艺术实现了更进一步融合,使我国的艺术歌曲内容得到了丰富与发展,逐渐与世界接轨,著名的有《草原之歌》、《我站在铁索桥上》等。

4结束语

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美声唱法对中国声乐艺术的影响更加凸显。尽管美声唱法与中国声乐艺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然而在文化艺术交流、碰撞过程中,两者呈现出融合发展趋势。基于当前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必须注重对美声唱法的合理引入,在借鉴的同时扬长避短,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审美需求,促进我国声乐艺术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二、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

(一)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现代社会的文化丰富多彩,人民群众在思想意识、审美标准,民族声乐审美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声乐艺术的单一性特征已经不再是时代主流音乐的特征,相反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以及民族声乐领域的百花齐放现象,成为民族音乐中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改变和影响了传统声乐的观念以及审美意识。从民族声乐的发展来看,要继续依靠群众来发展和创新多种类型的唱法,还要全面地综合多种唱法,形成新的表现形式。因此,民族声乐表演者要在该领域创作出更多的具有民族风格及特色的声乐作品,不仅要保存深受群众喜爱的传统作品与唱法,还要在创作、表演、欣赏等领域的不同发展阶段,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鼓励、支持以及引导不同民族和唱风的声乐艺术的创作,让民族声乐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

(二)创造古今融合的美学取向在中国传统的民族声乐中,通常都比较注重表现过程中的字正腔圆、讲究韵味等。长期以来,民族声乐艺术的地位和重要性依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美学取向成为民族声乐艺术不断发展的关键支撑点。在继承及发展传统民族声乐艺术领域美学特点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地借鉴和吸收西方美声声乐艺术中的表现方法及表演形式,例如讲究共鸣、良好的呼吸支持等,更好地协调旋律、结构、和声节奏以及配器等,从而不断缩小中西民族声乐艺术领域的差距。

(三)完善教育体系和教学形式在日常训练过程中,要真正把握好民族声乐艺术的科学性以及民族性特征,才能更好地把握民族声乐创作和欣赏过程中的艺术审美倾向,展现出丰富和完善的声音表现力[4]。也只有这样,民族歌曲才能真正具备自身的独特风格。因此,在中国民族声乐建设方面,要构建起富有特色的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且要保证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为人民群众创作出更多的民族声乐唱法和作品。此外,还要不断强化民族声乐教学理论体系,从而为民族声乐的发展和壮大提供理论基础。

三、声乐教育与民族语言的融合

汉语的发展跟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存在较大的差别,汉字是单音节,且涵盖了声母和韵母,而且部分汉字还有复合、声化韵母,字的音调也是高低不同[5]。因此,汉语很自然地具备了音乐性以及美学特质。在高校开展声乐训练的过程中,要从汉字实际出发,不仅要练好五个母音,还要按照汉语发音的特征,重点训练辅音以及带词,将汉语的特征、民族风格、声乐技能的心理、音乐技巧的训练等内容全面地融合起来。在此过程中,民族声乐更为关注“声情并茂”以及“字正腔圆”,这也成为民族声乐作品在歌唱过程中的基本范式,是歌唱者应该具备的重要理念。在谈到“字正腔圆”方面,很多人认为这是老生常谈的事情,应该局限在戏曲和曲艺中,从而不关注这些内容。但是,在当前的声乐作品歌唱过程中,通常会存在很多不规范的现象:唱声不唱字、重声不重情等情况较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语言的准确清晰可以塑造具体的、逼真的声乐艺术形象。如果在演唱过程中连字都唱不清,将很难借助民族语言来表达作品的具体内容,更不能感染听众[6]。因此,民族声乐教学要强调每个字都有正确的发音,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和谐统一的声音线条,再真实、具体地表现每个字的特征及相应的语言风格,清楚、真实、收放自如地演绎作品内容,从而吸引及打动听众。从声乐发展来看,字正和腔圆的关系密不可分,缺少任何一点的声乐演唱都不是完整的。应尚能先生是中国最早学习与研究传统声乐的艺术家之一,早在上世纪50年代,他就总结出“练唱应从字入手,以字行腔,有字就有声”这种结论性观点,将字正当成腔圆的基础,这样才能关注字正。腔圆要以字正为前提,这样才能形成腔圆。在此过程中,要关注好字正腔圆,就要将字当成前提,字为基础,才能谈论腔的内容,如果连字都没有,将不存在腔与歌唱。因此,在演绎歌曲的过程中,要关注字词的重要性,先关注词,再注重曲。此外,从发声过程来说,先关注字再形成声,这是传统的“腔随字走,字领腔行”。与乐器相比,歌声能够深入人们灵魂以及富于表现力的原因就在于歌声可以直接在语言中咬字发音,这样就更容易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民族唱法中的行腔是必不可少的的关键内容,行腔和文字、声音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7]。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全面衡量学生演唱民族声乐作品的标准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声随字转、以情润腔、字正腔圆。民族声乐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学生不同的演唱风格,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在训练过程中,将西洋发声法中的共鸣技巧与民族唱法巧妙地结合起来,这样可以使声、字、腔、味中被赋予全新的音乐形象,然后再根据各种艺术的具体要求,不断注重力度变化、情绪变化以及速度、共鸣腔体的声音调节、行腔中的声音变化、节奏的变化等方面重点训练学生的能力和技巧,借助生动、美妙的音乐语言来进一步表达以及展现歌曲中浓厚的地方色彩与生活情趣,辅助教师完成相关声乐作品的教学目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声乐表现能力和技巧,规避在教学过程中的“千歌一曲”以及“万曲一腔”等现象。

篇3

汉族的语言表达讲究“字正腔圆”,民族声乐艺术的表达也同样重视“字正”。字的“韵味”体现在语言的规律和表达上,咬字清晰有力是传递歌词意思,表达感情的良好途径,而选择对的字也是正确表达意思的首要考虑。另外,歌词的语气、情态、语势等方面的处理和表现也能促进民族音乐的韵律表现,只有拥有深厚的文化修养的作词者才能创作出与音乐旋律相符合的歌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使得文字的表现有着多种方法,也为民族音乐创作提供了巨大贡献。在民族声乐艺术进行表演时,如果观众只闻其声,不见其字,则根本无法完整理解演员要表现的意思和情感。而字的选择稍有偏差也会影响观众对整段歌词的理解,甚至会误导听众对整个歌曲的感情表达。如何用耳鼻口等发音器官发音是每个民族歌唱艺术家的必修课,而歌词的描述也是民族歌曲能否达到人人传唱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文字不仅是民族声乐的精华,也是民族声乐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

2、声音的“韵味”

仅仅在文字上的完整表达并不能使民族歌曲受人喜爱,生活中往往一段好的曲子即使没有文字也会令人听之难忘。例如90年代全球畅销的金曲”Myheartwillgoon”,其英文歌词并不是多数中国听众能够理解的,但是其旋律越感情却征服了一大批人,由此可见声音的“韵味”可以说是歌曲的灵魂。所谓音韵是通过文字发声的长短、婉转等技巧来控制和表现的,民族声乐中的技巧运用尤为丰富,最突出的特点是声音高亢、响亮的同时又不失优美。在民族声乐艺术中,讲究声音的发声技巧、共鸣、腔体等表现手段,这些手段是感情表达的有效方法。现代的一些歌厅的歌唱者,没有对歌唱技巧进行掌握练习,只一味追求民族声乐中的声音高亮,常常让听众感到声音刺耳和疲惫,不能把民族音乐的优美传达给听众。好的歌唱家拥有深厚的歌唱技巧,唱起歌来表情甜美,无论唱怎样的歌曲都带有自己的声音“韵味”,即能提升自身的音乐形象,也能和听众形成情感共鸣。由此可见,声韵是打动观众的不可或缺的因素,是民族声乐的最高审美特征[2]。

3、情感的“韵味”

作为一种情感艺术,感情是否投入自然可以成为评判民族声乐艺术的标准。唱歌讲究“声情并茂”,通过情感的表现可以为艺术家与听众建立起一个不分距离的沟通桥梁。一首歌曲是否受欢迎不仅仅因为其词曲的精妙,更因为其情感的表达,比如现在的一些选秀歌手往往唱歌无瑕疵却不能得到观众的喜爱,这种情况正是由于歌者过于重视比赛,无法体会歌曲创作者的情感表达,也无法将歌曲原本的情感的“韵味”带给听众[3]。人类判定美是由于情感的波动,情感也就成为了民族音乐艺术审美的重要特征。而感情的体现也是艺术家自身修养的表现,通过感情的判断不仅仅可以对民族音乐进行审美,也可以对其演唱者的艺术修养进行衡量。生活中常常用“动人心魄”的词语来形容一首好的歌曲,正是因为其情感的“韵味”使人心动、情动,情感不仅仅是艺术的表达,更加是艺术的创作来源,只有充满情感的民族音乐演唱才能拥有巨大的音乐魅力。总之,情感的“韵味”是民族音乐创作的意义所在,魅力所在[4]。

篇4

(一)表现风格

世界上各个的国家人文风情有较大的区别,各个民族的民族文化,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及公众的审美标准均较大的不同,使得其在本土形成的声乐艺术也不尽相同,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且风格迥异。其在声乐表演艺术中通过发声、咬字、语言、调整呼吸、把握节奏等各种声乐技巧中直接的表现出来。丰富的声乐技巧也使得声乐表演艺术风格存在的较大的区别。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各个地区及民族之间的声乐表演艺术风格也有极大的区别,北方的声乐表演其丰富十分明显,语言简洁、利索,声调的调值幅度大,旋律具有跳跃性,且风格较为幽默夸张,高亢犀利,如东北二人转等艺术作品;而南方民族的声调调值幅度小,声腔旋律的跳跃性不明显,风格更偏温柔,娓娓道来。因此在声乐艺术中,声乐技巧是不同声乐艺术表演风格的主要表现方式,也形成了各个地区的不同声乐艺术风格[3]。

(二)表演形式多样化发展

声乐表演艺术可以超越国界,即使是语言不同的听众也能够感受到作品中包含的情感。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底蕴不同,其作为一种动态的文化,也会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而逐步的变化发展,有的文化不断壮大,而有的文化则逐步走向消亡。音乐文化要不断的发展壮大,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其魅力,需要对世界各个地区的音乐文化进行充分的研究,吸收先进的文化,并结合先对其的流行音乐元素,使之能够有机结合起来,紧跟时代的步伐,在保持自身原始风格的情况下,不断的创新,演变为独特的声乐表演艺术风格,使得表演形式更加多样化,流传更广。

篇5

2.确立主线,合理布局,明确教学设计思路我和徒弟着手准备了区级公开课《声区和音色》和乐理教学中《简谱和五线谱的互译》为主线,在确立主线后准备了一些音乐专业理论知识,歌唱的基本技能知识,包括呼吸的方法,音色的辨别,声区的变换,并能够自信的有表情的演唱。并通过多媒体上网查找了一些资料,开拓学生的视野。第一节课我们先准备的是《声区与音色》第二课时准备的乐理专业知识《简谱与五线谱的互译》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由自主的学习中上升到理论的探讨。在第一节课我在讲解音区的时候选择了个别学生做示范,来了解人的声区变化,在讲解音色时,我下载了女高音,男高音,女中音,和男中音的视频让学生体会音色的魅力和歌唱的艺术感染力。

通过观看后然后自己学唱歌曲《为了谁》这首歌曲,通过演唱来展示自信和潜能。第二节课主要是讲解五线谱的知识,辨别调号、谱号在简谱中的运用这是考察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比较抽象,能通过学习考察学生的运用能力。

3.发挥专业特长,进行优势互补,确立教学目标、组织课时教学在确认了本课主线。完成各知识点布局和和设计思路后,我和徒弟精心备课,发挥各自特长,取长补短、相互促进进行了反复的实践磨课,向大家展示了两堂具有特色音乐课堂教学实践—声乐课和理论课声乐课《声区与音色》确立3个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人的各声部的音域和换声区2进行换声区的训练,学会用复合式的方法进行演唱3聆听不同音色带给我们的美的感受,并学唱歌曲《为了谁》。确定和难点:教学重点声音统一,声区转换避免有裂痕教学难点:避免用白声演唱,学会复合式方法演唱。课堂上,带领学生欣赏、分析、体验、展示,整个课堂彰显浓厚的艺术氛围!理论课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是1用首调唱名发读五线谱,并把它译成简谱。2学生能够掌握五线谱和简谱的互译的教学重难点是:掌握在五线谱与简谱互译中临时变音记号的运用,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来听课的教师也十分感兴趣,并积极加入探讨!

篇6

不同的歌曲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带给听众,不同的歌曲中也存在着不一样的美。有的歌曲旋律激昂、节奏富有动感,给人以活力;有的歌曲节奏舒缓或带有伤感,给人以温情或寂寞;有的歌曲充满正能量,让人积极向上。所以,声乐学习者在学习歌曲时,对音乐美学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对于歌曲的不同美的定义可以通过音乐美学的学习进行了解。歌唱者对歌曲的不同美的定义了解了之后,能够对作曲家在创作时的本意予以很好的了解,在表演时才能有很好的表现。在音乐学习时要对声音的技巧、歌曲的处理予以掌握,同时在自身作品中融入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也要学会,更好地体现出音乐美中的优美、壮美、喜剧美、悲剧美、崇高美等等。

三、在声乐教学中要运用好音乐鉴赏能力

不同歌唱家对音乐作品的感受是不同的,在演绎相同的歌曲时每位歌唱家都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做相应的改变,以致产生了有不同的效果。这就要求学习者在平时对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要予以重视。首先要对各种不同类型风格的作品要多多聆听。各类复杂的声乐作品是声乐学习者要不断接触学习的,在不断聆听各种音乐作品时要做好笔记,做好音乐作品的分析,对其中的音乐处理予以掌握,培养好内心听觉。其次要运用内心听觉来熟悉、分析音乐。对于一部声乐作品,歌唱者要先在脑海里呈现出作品的整体表现效果,再进行演唱。歌唱者对一部声乐作品要先在头脑中慢慢形成稳定、精细的声音,然后形成内心听觉。在看谱分析研究作品时,就要运用内心听觉,心中形成作品的旋律,在头脑中演绎出作品真实演唱的情景。最后是运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来处理不同类型的作品。要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意图、思想情感。不同的歌者演唱同一首作品时,出来的效果各不相同,因为歌者投入了自己的情感,这就要培养歌者个人的文化修养和生活底蕴。不同的音色会给作品以不同的味道,歌唱时要尊重原词的意境,吐字清晰连贯,声音平衡流畅。

四、有关歌唱技巧训练的一些建议

大部分初学者都不太注意自己的声音,缺乏个人的声乐审美观,使学生的内心听觉和声乐的学习发展受到影响。教师要在学习之初就树立学生正确的声音概念。

1、对同一声部歌唱家演唱的曲目进行模仿。学生在没有掌握扎实的声音技巧的时候,不要贪图高音和技巧的表现,这会伤害自己的声带和信心。这时要征求教师的意见,选择适合自己的曲目。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再根据教师给自己定位的声部,选择同一声部歌唱家演唱的曲目来听、模仿,要以培养自身的歌唱听觉为目的,认识自己的声部特点。

篇7

模仿是声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也会经常情不自禁地模仿那些优秀的歌唱家,而且很多学生也从中感受到了声乐艺术的美,增加了对声乐艺术学习的热情,但是依然有很多的学生处于错误的模仿学习阶段,对于这一问题,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荷伯特•凯萨利认为“:对于这类问题,作为一个学生你也许会反驳道,你已经模仿,或已经试着模仿这些声音的效果,由于这样做而使你自己的发声已经得到改善。我们承认这种可能性,这种想法很好,但这只是初步的,我们希望强调的是:通过那种模仿的方法是否能够得到根本的知识呢?”问题已经提出来了,即西方早期的声乐教育也是靠模仿来完成教学。模仿本身并没有错,但有些不具备一定声乐知识的学生会钻死胡同,走入声乐学习的误区。鉴于此,模仿要具备一定条件,要有一定限度,且一定要在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进行有选择性的模仿。第一,每个人的嗓音都是独特的,因此模仿者不应该在那些很细微的差异中寻求共同点。如果一定要寻求共同点,那么只能强迫自己的心理和发声器官改变自然的发声状态,但这样容易对声带和其他的发声器官带来严重的伤害。因为“人体发声既是参与发声的各器官间的一种精确的生理运动,也是受大脑高级神经活动所支配的一种审美心理反映。如果这种审美反映偏离了嗓音发展的实际,也就必然会影响到嗓音的健康”。同时,如果大家都去模仿就会失去个人特色,那就只有共性没有特性了,到时候就真的是“千人一面”了,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这时教师就应该设法引导学生,挖掘学生的特点。模仿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像”而失去自我,主要目的还是从他人身上找到优秀的、值得学习的地方,从而提高自己。第二,模仿的实质是为了创新。已经具备一定技术水平的学生可以自行处理歌曲。当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演唱比原作和很多演唱者更能展示歌唱技术时,就会激发创新的欲望,达到创新的目的。

篇8

(二)、“别具匠心”之“三新”“三新”意指“新概念”、“新配乐”、“新唱法。”在周杰伦的音乐作品当中,“新概念”无需赘述,因为其音乐作品本身很多时候就已体现这一特点,新概念下的音乐才会与众不同。这里笔者想着重阐述的是“新配乐”与“新唱法”,以此来说明流行声乐艺术的“跨界”魅力。“新配乐”,在周杰伦的音乐当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将西方“Hip-Hop”、“R&B”唱法融入到中国传统音乐当中,这种中西合璧的方式令人耳目一新。同时在很多作品当中旋律起伏都较为平缓,多数以二度、三度浮动为主,演唱起来也很有说唱的感觉。另外乐曲配器上也有别于其他流行音乐作品,周杰伦在自己大部分作品当中大胆运用了各类方式,如在《娘子》中吉他与琵琶的融合、《台》中大提琴与古筝、琵琶之间的交相呼应、《东风破》中钢琴与琵琶的相辅相成,甚至在《夜的第七章》当中编配出了较为完整的小型交响乐总谱。这些中西方乐器的使用相得益彰,既彰显了中国传统器乐的独特魅力,又使得西方先进的作曲技法在其中运用自如,这种和谐也是周杰伦的流行音乐的特点,也是中国流行音乐“跨界”发展的典范。在“新唱法”的运用中,作为歌手,周杰伦的创新突破远优于其他歌手。除在早期作品当中运用中国传统戏曲唱法等,后期几首合作或被改变之后的作品更能显现出这一特点。如2006年与“小哥”费玉清合作的《千里之外》,堪称“中国风”作品的代表作。这首作品涵盖了费玉清的美声唱法,同时也有周杰伦独特的唱法围绕其中。这两种唱法一高一低,一唱一和,毫无突兀感,相反费玉清的“娓娓道来”更能够完美的映衬作为“主人公”出现的周杰伦的唱段。这首作品各方面辨识度极高,一经问世大获好评。有了这一尝试之后,在2009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周杰伦首次搭档宋祖英,演唱其代表作《本草纲目》,在这首作品当中,还穿宋祖英的《辣妹子》,这二人一个是中国民族声乐代表人物,另一个是流行R&B天王,两人的“英伦组合”一出现就引发热议。就音乐作品和演唱方式来说,二者的结合堪称典范,这也是中国流行声乐艺术“跨界”的完美尝试,之后二人在2009年6月30日鸟巢音乐会时再度联手,演唱了著名的《千里之外》。宋祖英沉稳大气的歌声使得这首作品大放异彩。2010年5月1日,《黄浦江深》首次发行,这也是方文山、周杰伦这对黄金搭档为宋祖英本人“量身定做”的新作品,这首作品的问世,是中国民族声乐唱法与流行音乐之间的高度契合,也使众多音乐人看到未来中国流行声乐艺术发展的新方向:除题材、体裁、编曲等方面可以运用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之外,这种唱法改变的方式也是一种新的突破。

篇9

音准不仅仅靠歌唱的耳朵,更收到呼吸的影响。没有足够呼吸的支撑,稍不注意,音准就会出现跑偏。如同水面上的小船。如果水面不稳,那么小船也会东倒西歪。所以说呼吸不稳,音准也会跟着不稳。

(二)呼吸影响声音的音色。

好听的音色最能吸引听众的注意。没有良好的呼吸的支撑。使得音色过于白,过于暗,都是不好听的。在呼吸的包围中,发出通透的,既明亮又柔和的音色是非常吸引人的。

(三)呼吸影响声音的音域。

“混声”的发声是当今公认的一种科学的发声方式。它通过呼吸的作用,配合声带振动,产生一种明亮,又柔美放松的声音。使得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获得声音上的统一。解决了普遍存在的“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的问题。要想活得良好的“混声”,实现音域的扩展,呼吸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四)呼吸是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

我们演唱歌曲是为了抒感。情感变化需要呼吸的变化来做支撑。情感的变化是通过声音的强和弱,长和短等对比实现的。要想灵活的控制声音的变化,必须有足够的良好的呼吸作为基础。凡是能够唱到观众内心深处的歌声,一定有良好的呼吸作为支撑。

二、如何培养自己的呼吸

既然呼吸对于声乐艺术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呼吸,当然是指“呼”与“吸”这两个状态。吸气时,肩膀,胸部放松,使气息垂直吸入肺的底部。横隔膜下降挡气,两肋拉开,气息一定要吸得深。气“沉于底”,声“灌于顶”。这个道理就像拍皮球一样,要想使皮球弹得高,一定要用力往下拍。气息也同样如此。呼气时,要控制气息一点一点呼出去。切忌把气一下吐出来,导致漏气。要想找到正确的呼吸的状态,可以作用以下几种方法作为借鉴。第一种体会打哈欠时的状态。打哈欠时喉咙是打开的,是正确的发声的状态。第二种,平躺在地板上,把几本书放在靠肋骨的腹部上。吸气时,把书推起,呼气时,用书的重量把气息压出。通过这个练习,很容易领会呼吸的作用。第三种,慢呼慢吸的练习。慢吸,同时数五下。保持住气息,同时数十下。慢呼,同时数五下。多次循环,逐渐增加保持气息的时间长度。第四种,快呼快吸的练习。设想一件令你惊喜的事,来帮助你学习快速的吸气,快速的吐气。也可以称为“蛤蟆气”,可以体会和锻炼膈肌的弹性。通过慢吸慢呼和快吸快呼的练习,可体会和锻炼膈肌的控制力。第五种,打嘟噜练习。用气息推动双唇发出“嘟嘟”的声音,这种练习容易体会到呼吸对抗所产生的支持点的感觉。找到这种感觉后,可配合着做一些音阶的练习。

篇10

2、民歌改编曲的现状

中国的民歌产生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以其独特的民族魅力登上历史舞台,至今已有将近一个世纪的传承和变化发展,分为萌芽期、发展期、回落复苏期以及融汇多元发展期。不同的历史时期,民歌在创作、演唱、传承等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风貌特征。由中国民歌改编的歌曲在我国的民歌创作历程中,出现过两次高峰。第一次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应该属于回落复苏期;第二次高峰是再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属于融汇多元发展期。民歌改编曲是在原始民歌的基础上,对音乐素材进行提炼、加工、处理而来。歌曲的风格和结构发生了改变,演唱的技法自然也会随之作相应的变化。中国改编民歌与传统民歌的曲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民歌改编曲较原始民歌多了宣叙、花腔、甚至摇滚的元素,所以原始的民族唱法在改编的状态下,必然要在发声、共鸣等方面借鉴美声唱法,通俗唱法的演唱技术,充分发挥人声潜能的科学性,才能达到不同类型民歌改编曲的技术要求,对民族声乐的提高和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对于民歌改编曲的研究,国内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如周为民的《对“五四”时期以来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回顾与思考》一文提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一些专业作曲家发现和利用各地民歌,对其进行精心的艺术处理,使民歌在保留它原有朴实音乐性格的基础上,给予它艺术化的品位。文章还提到那一时期以丁善德和黎英海等人所改编的艺术歌曲为代表;冯志莲的《民族声乐作品创作的新收获———王志信近年作品初探》一文中有提到:作者“选择最有普遍影响的原生民歌音调作为主题,在完整地保留民歌音调原貌的基础上进行不同程度、不同规模的加工、变化、发展、创新。通过节拍、节奏形态的扩展、紧缩加强作品中歌唱性与戏剧性的对比”;黄常虹的《民歌·艺术歌曲·民族性———析丁善德改编民歌的艺术成就》一文,从丰富和提升了民歌的音乐内涵、采用丰富多彩的钢琴伴奏和将中国民歌的演唱提高到一个新的艺术境界三个角度进行了论述。

二、民歌改编曲的创作特点

民歌改编曲是对原始民歌的继承,保留有大量原始民歌的音乐元素,如歌曲内容基本一致,新编的民歌改编曲会引用原始民歌的曲调和歌词,与原始民歌的情绪风格也基本保持一致。同时,民歌改编曲又是对原始民歌的发展,在原始民歌的基础上加以扩充融合,使得改变的民歌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需求。民族改编曲的创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曲式结构的发展

传统民歌多采用结构简单短小的一部曲式,而当代改编民歌为了有充足的空间展现音乐形象的个性,强化音乐的艺术感染力与戏剧性,歌曲的曲式结构规模有所扩展。王志信改编的《孟姜女》,其曲式结构特征为:Int+A+A′+B+A″+Coda1618315890GFBb《孟姜女》是具有引子与尾声相对较为完整的四段体结构,歌词分别围绕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展开进行。在A乐段相对简单,在旋律上进行简单的润饰,基本保留了原始民歌的主旋律,为全曲的基本感情基调做铺垫;A′是由第一乐段发展变化而来的,主要表现孟姜女触景生情;改编曲引入B乐段在旋律上更加跌宕起伏,表达的情绪也越来越强烈,描绘出的是一幅“落叶飘秋风凉”孟姜女做衣服的情景;最后一个乐段将情绪推向整首歌曲的。因此新编曲《孟姜女》是在保留原民歌音乐主题的础上,引入新的音乐材料,在丰富了歌曲的音乐形象与内容的同时,把一首简单短小的一部曲式扩充为具有起承转合的大型声乐作品。原始民歌《玛依拉》是一首带副歌的单二部曲式,运用的我国七声清乐E宫调式,全曲由四个乐句组成:前两句是重复,第三句与前面并行进入,第四句引入新材料,由衬词组成,独立构成全曲的副部。歌曲3/4拍的节奏贯穿始终,其曲式结构为:A19B9a5+a5+a’4+b51+2+1+5E宫七声清乐E宫七声清乐《玛依拉变奏曲》是由青年作曲家胡廷江根据《玛依拉》改编的一首花腔女高音作品,这首《玛依拉变奏曲》将哈萨克族的音乐风格特征与西方的歌唱技巧风格相结合,可以说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它的曲式结构为:Int+A+B+A″+Coda1-1920-4950-8788-103137-158162E宫清乐A宫清乐E宫清乐从结构图来看,《玛依拉变奏曲》属于四段体结构,由引子、主题、两个变奏、间奏以及主题再加一个尾声构成。Int部分是整个乐曲的感情基础,为后面部分做了铺垫。而A部分与B部分的乐句分布不均,结构不平衡,B部分在前面的基础上加入了花腔变奏,花腔的素材是利用主和弦的分解和弦素材,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变化,升华了快乐的情绪,而coda部分是一个非常辉煌的结束,主要运用的也是主和弦素材,将音乐情绪提到了最高点。因此可见《玛依拉变奏曲》通过主题旋律的不断重复与大段花腔技巧的运用,使原本简单的三段式的分节歌结构扩展为A-A’-B-A”的变奏曲式,使歌曲的艺术表现力在广阔的空间里得到充分的延伸

2、调式调性的丰富

与传统民歌相比较,当代改编民歌在调式调性的运用上更灵活,打破原民歌基本一调到底的固定模式,而采用多调性的转化和对比,使音乐色彩更加丰富,同时也更适应故事情节的发展及歌曲情绪的深入。调式是音乐的灵魂,调性的转化是创作改编曲的一种手段,音乐的感彩和情绪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调式调性决定的,调式调性的变化在音乐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改编的《孟姜女》其调性从D徵调式发展为第三乐段的D羽调式,极大地增强了其音乐表现力,最后在F徵调式上结束,通过调式调性的变换使用,使音乐的旋律、情绪、人物性格产生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与人物情绪。在《玛依拉变奏曲》中,开始部分的旋律一直在E宫调式上呈现,在第三乐段时转入A宫调式,音乐色彩与歌曲情绪发生转变,在第四乐段时又回归到E宫调式,实现音乐情绪的回归与音乐主题的深化,整首乐曲依照起-承-转-合的布局进行,其宫调式的使用使得音乐情景更加真实生动。

3、音域与旋律的拓展

旋律在当代改编民歌的创作中,作曲家常借鉴西洋歌曲中多见的对比、展开、再现、变奏的方式发展旋律,用来达到扩展歌曲戏剧性和艺术表现力的效果。许多由中国民歌改编的歌曲,只是加了优美的伴奏,有的虽然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是主题旋律并没有改变。原始小调《孟姜女》是典型的单乐段起、承、转、合性结构,每段四句落音分别为2、5、6、5,曲体简单规整,曲调流畅。而改编后的《孟姜女》开始部分没有较大的改编,完整呈现了原始民歌的主旋律,但也并不是照搬,而是经过了三次转调,由原来的大九度扩增为十四度,第四部分采用摇板紧拉慢唱的节奏,音乐线条的拉宽舒展与急促紧张的十六分音符的伴奏织体相结合。如在B乐段部分,改编后的《孟姜女》,音域在前面乐段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调性在31小节处由D徵转为D羽,音乐色彩由明转暗,秋风落叶的凄凉映照出孟姜女内心的悲戚。旋律部分进行中四、五度跳进增多,音乐跌宕起伏。“线是相思啊针是情啊”音乐旋律上扬,情绪在此时应拉开舒展,与后乐句下行的旋律形成回落对比。就整个旋律而言。此改编曲将我国戏曲板腔音乐融会贯通,“哭倒长城八百里,只见白骨满青山”,表现了孟姜女无法言喻的无助与绝望,生动地刻画出女主人公在狂风暴雪中不畏艰难险阻为君送寒衣的执著、坚强的艺术形象。在《玛依拉变奏曲》中,第一段完整地保留了原歌曲的旋律,虽然在伴奏上有了变化,但是大致的风格不变,旋律是向上的走向,且原伴奏的音型是非常规整的八分节奏型,但该曲的伴奏节奏在前段乐句运用了附点休止,而且采用更多的节奏型及表情符号,如:后十六分节奏型、“ff”、“fp”等等,让歌曲更富于变化,显得玛依拉不仅活泼,还带点俏皮的个性,更贴近现代人心目中的形象。在第二段中作曲家在维持原来歌曲的风格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大范围的花腔变奏,充分模仿玛依拉欢快的歌声,将新的音乐材料融入其中,赋予了整首编曲热情奔放,气氛热烈的音乐风格,增强了歌曲艺术的表现力与感染力。此外,作曲家还常常借鉴中国戏曲演唱的板式变化体的变奏方式发展音乐,从而产生与中国戏曲同样强烈的戏剧性效果。

三、传统民歌的改编与声乐技巧的提高

原始民族唱法音域较窄,虽然甜美但是演唱时跳跃幅度与流动性不够强。而现今的民族唱法也没有等同于美声唱法,改编曲的唱法还是以“民族”为基础的,同时使民族声乐艺术的吸引力和时代感不断增强,所以这就要求演唱者在声乐演唱方面具有更高的水准。

1、音色与音域

民族唱法在音色的选择上一直都采用与常人较为接近的、自然的音色,早期的中国民歌音域一般不超g2,这些民歌虽优美动听,音色明亮,风格浓郁,但是在相对较窄的音域中中音区偏多,比较浑厚。而民歌改编曲经过改编,一般都会音域加宽,使作品既可以圆润轻盈又可以高亢华丽,整体的感情表达更加舒展细腻。因此这就更加要求演唱者兼具高水准的演唱功底,在演唱时声音需要富有较强的颗粒型和弹性,这样的音色控制能够准确的塑造出歌曲中的各种角色形象。例如《玛依拉变奏曲》在改编之后,在演唱时歌曲的高音部分与花腔部分就需要更多地运用美声唱法的音色特点进行演唱,这是一种公共色彩,只有花腔女高才能具有的“木管音色”。运用这种音色演唱,声音密度极高,音质清脆灵动,更容易实现“近人声”与“远人声”的双向追求。

2、气息与共鸣

原始民歌唱法一般讲究声音甜美,运用真声部分的口、咽腔共鸣比较多,而民歌经过改编后,其歌曲的难度和音域的加深与拓宽,要求演唱者在唱民歌改编曲的时候除了口咽腔的共鸣意外,还要学会运用头腔,胸腔所有的共鸣来进行演唱,以适应歌曲的需要。以《玛依拉变奏曲》为例,演唱者在演唱时,如果能够将真假声完美结合,演唱声区统一流畅,起音与尾音相互呼应,在声音上牢牢抓住上方共鸣的位置及腔体,就更容易体现玛依拉优雅的气质与从容的性格特征。呼吸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但是唱歌的呼吸与我们本能的呼吸不大一样,唱歌时的呼吸,必须是以乐句的长短、音乐的需求为前提,来考虑呼吸的长短和气息支持的。而本能的呼吸是一种很自由的呼吸。呼吸对于声乐演唱来说就像是地基与楼房的关系,地基打的越牢越深,楼房就会盖得越高。声乐演唱中的呼吸是一种强化胸、腹式的呼吸运动。而美声唱法的呼吸多事采用胸腹式呼吸,这种方法被认为是最科学的呼吸方法。因此,在民歌改编曲中,很多歌曲都加入了这种唱法,使得歌唱者必须有极深的气息控制能力,对于音量、音域都有所扩大,让声音更为灵巧,有弹性,从而有益于声区统一和声音的表现力,正所谓“优伶以之,唱若游云之飞太空,上下无碍,悠悠扬扬,出其自然,使人听之,可以顿释烦闷,和悦性情,得者以之,故曰‘:一声唱到融神处,毛骨萧然六月寒’。”

3、咬字吐字的整体要求

咬字是评价歌唱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语言在声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歌唱主要是靠咬字来发声,因此在唱歌过程中咬字能使歌声更加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在民歌改编曲中,由于加入了更多的元素,很多歌唱者在发音中不能够掌握咬字的技巧,破坏了旋律的连贯性,唱的不够有韵味,不能够体现出改编曲丰富的感彩。以《孟姜女》为例,如唱到A段第四句“孟姜女的丈夫去造长城”中,着重“造”字的字头力度,不仅要吐字清晰,语气的强调也凸显出新年团聚之际孟姜女孤寂一人的哀怨之情。而唱到“生生血泪声声唤,天也昏来地也暗”一句,就需要演唱者放慢速度,每一句都要强调字头的咬字,用顿腔结合哭腔,仿佛孟姜女在哭诉、抽泣。因此,在声乐演唱前,初学的演唱者就需要先把歌词摘出来在高位置朗读,把握好口腔的着力点,正确完整的将字吐清晰,在朗读时注意发音,咬字,和连读,最后再将旋律加入,准确而清晰的唱进听众的耳朵里,是观众明白歌曲的意思,从而打动观众。

4、旋律与韵味

格里格曾经说过“如果一位指挥家把速度弄错了,那就什么都完了。”由此可以看出速度和旋律对于音乐的表现的重要性。中国民歌注重“声情并茂”,“声”可以通过科学的发声来训练获得,而“情”则可以靠旋律与速度来控制。民歌改编曲中有很多利用旋律和速度的对比变化来增强层次感、丰富内涵的作品,这就对演唱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演唱者在作品的情绪与情感的表达上,多需要以真实的表现方式刻画的塑造角色,同时以其戏剧化的音色处理、表演方式、旋律处理等来诠释故事曲折迂回的情节,使作品更加有韵味。

篇11

2、形体艺术能够将声乐表演的艺术内涵表达出来

形体艺术包括面部表情和眼神等,眼神对于声乐表演有很重要的作用,往往歌唱的情感都是通过眼神表达出来的。在声乐表演过程中,表演者可以通过眼神的变化生动的将歌曲的内涵以及情感变化表现出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调动观众的情感变化。利用形体动作,能够为声乐表演者的表演服务,将表演作品的情感和韵味通过形体艺术淋漓尽致的表达。

3、通过形体艺术能够渲染声乐表演的艺术色彩,提高表演的感染力

感染力对于表演者而言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舞台吸引力,在声乐表演中大部分表演者都会通过形体艺术提升自己的感染力,使观众能够亲近作品,形成观众的向心力,引领观众更好的理解表演作品。通过形体艺术与声乐演唱的结合,满足观众听觉和视觉双享受的需求,使观众能够切实的感受到作品的情感变化和作品内涵,加强对观众的吸引,提高声乐表演的感染力。

二、声乐表演中对形体艺术的训练

1、脸部表情

形体艺术中脸部表情是最基本的形体表现,人们的情感变化,包括喜怒哀乐等都会通过面部表情表现出来,在声乐表演中,正确的运用脸部表情能够更好地体现声乐表演的情感和内涵,使声乐表演能够直观、形象的呈现在观众面前。对于声乐表演而言,对脸部表情有重要要求,首先要做到眼眉舒展,其次要松牙关、抬笑肌,使表演者的脸部表情自然,适宜,让观众感到亲切。在脸部表情的训练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强表演者眼睛的训练,眼神的变化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表演者的声乐表演作品。声乐表演者需要通过眼神的变化来渲染作品情感的变化,将形态艺术与声乐表演相融合,强化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交流,产生共鸣。

2、手势动作

声乐表演中对于手势动作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手势与演唱和呼吸要相互协调,使手势动作成为声乐表演中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在声乐表演中,大部分表演者都会通过手势动作协助表演者的气息控制,使表演者的气息能够稳定、张弛有度。在声乐表演中手势动作包括情绪性手指、指示性手指和象征性手指等。声乐表演者在舞台的表演离不开手势动作,声乐表演的手势动作设计要符合表演内容的音乐律动和风格,通过恰当的手势渲染声乐表演的情感气氛,给整体的形体艺术进行铺垫和烘托。同时手势动作并不是声乐表演的重点,在运用过程中,要自然协调随性不夸张,避免手势动作过于浮夸影响了整体的声乐表演。

3、身体的形态

在声乐表演中,外貌的美丽与身体形态的得体是相互映衬的,而身体形态是重要的声乐表演表现,自信、精神的状态能够调动表演者的兴趣,利于歌唱发声,使身体形态自然协调的展现。表演者要根据表演曲目的内容和风格与身体形态进行结合,不同的唱法有不同的身体形态要求。对于美声而言在演唱中就要保持一种端庄的姿态,民族音乐的声乐表演就要在表演中融入一些民族姿态特点,例如蒙古歌曲表演就可以适当的融入一些耸肩的动作。通俗的声乐表演就要强调身体形态的自然,在歌曲演唱中动作符合通俗歌曲的情景,依情景恰当发挥。同时,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声乐表演,其在舞台上的身体形态都不能出现较为随意的动作,精神不振的状况,要时刻保持昂扬的状态,并且姿态优雅。

4、上下场的形态方式

声乐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就是上下场。许多表演者在表演结束后精神放松在下场过程中就会放松精神出现不合表演的动作形态,或是在上场前由于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导致匆忙上场,影响正常演出的效果。因此,表演者要对上下场的形体动作进行掌握,树立强大的台风,使观众能够感受到表演者的饱满精神状态和气场气质。在上场时要微笑向观众示意,适当的步伐节奏,淡定的向观众示意。下场时同样要微笑鞠躬,将演唱情绪与动作保持到音乐结束,从容退场。

篇12

篇13

2.1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在声乐教育中的延续

民间传统艺术资源在声乐教育系统中近年来有了较为鲜明的延续,特别是众多将民族与“原生态”唱法引入比赛和教学中的各种声乐活动,充分地体现了民间声音、民间伴奏等艺术形式在现代声乐发展中的新活力和新生命。民间传统声乐和艺术资源大都以口口相传的形式传承,其传承过程由于缺少书面记录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现代声乐教育的发展背景下将民间传统的声乐艺术资源通过细微音色的辨析和情感控制分析加以传承与控制是现代声乐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民间传统艺术资源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与完整性,因而在与高校声乐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需要继续扩大民间传统艺术资源的挖掘力度。

2.2民间传统艺术资源在声乐教育中的融合

在我国声乐发展历史上历来存在着多元并存的发展理念,因此在加强声乐教育系统与民间传统艺术资源的结合时必须要重视互相融合,共同发展。民间声乐系统不仅包括歌唱方法和歌唱技巧,更多的是广大群众对于民间生活、历史、文化方面的情感积淀。我国高校声乐教育系统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对民间传统艺术资源的借鉴与吸收,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将民间声乐系统与现代声乐教育相结合,以此实现演唱方法、历史、文化、内涵等因素的交融。在大力弘扬民族的民间的声乐系统的同时加强对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的弘扬有着积极的意义,开展高校声乐教育时重视对民间传统艺术资源的保存与发展能够为高校声乐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2.3民间传统艺术资源在声乐教育中的师资力量在高校声乐教育过程中对于民间传统艺术资源的借鉴与吸收还体现在民间艺术师资力量的引入与结合上。高校声乐教育工作归根结底要落实在每一名教师身上,因此教师的声乐综合素质显得异常重要,特别是对于民间传统艺术素质的与时俱进的学习上。从事高校声乐教育的教师必须要树立创新意识和自我突破意识,在加强对现代声乐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学习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民间传统艺术资源的挖掘与整理,担负起传承中国声乐艺术和声乐文化的历史性重担。通过扩大对民间艺术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了解与掌握,加强对学生传统声乐知识的教育,能够推动高校声乐教学与民间艺术的和谐发展。通过将民间声乐传承人引入高校课堂,让更多的学生与教师体会生活音乐的真实状态,感悟传统音乐文化在当代的生存状态。

3加强民间艺术资源对声乐教育系统作用的途径

3.1树立“和而不同”的声乐教育观

民间声乐的发展长期以来都是多元共生的状态,在当代的民间艺术与高校声乐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首先要树立“和而不同”的声乐教育观,推动多种民间声乐的多元并存与和谐发展。高校声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声乐专业人才以承担文化交流、文化传播、声乐教育等多种角色,因此必须要将专业知识教育与传承人类历史文化内涵相结合,促进学生对于学好本国、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和而不同”、多元共生的民族声乐教育观是现代高等音乐教育保存本土音乐文化、促进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