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室内装潢设计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室内装潢设计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室内装潢设计论文

篇1

3.光影要求。人类喜爱大自然的美景,常常把阳光直接引入室内,以消除室内的黑暗感和封闭感,特别是顶光和柔和的散射光,使室内空间更为亲切自然。光影的变换,使室内更加丰富多彩,给人以多种感受。

4.装饰要素。室内整体空间中不可缺少的建筑构件、如柱子、墙面等,结合功能需要加以装饰,可共同构成完美的室内环境。充分利用不同装饰材料的质地特征,可以获得千变完化和不同风格的室内艺术效果,同时还能体现地区的历史文化特征。

5.陈设要素。室内家具、地毯、窗帘等,均为生活必需品,其造型往往具有陈设特征,大多数起着装饰作用。实用和装饰二者应互相协调,求的功能和形式统一而有变化,使室内空间舒适得体,富有个性。

6.绿化要素。室内设计中绿化以成为改善室内环境的重要手段。室内移花栽木,利用绿化和小品以沟通室内外环境、扩大室内空间感及美化空间均起着积极作用。

二.室内装饰设计的基本原则

1.室内装饰设计要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室内设计是以创造良好的室内空间环境为宗旨,把满足人们在室内进行生产、生活、工作、休息的要求置于首位,所以在室内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使用功能要求,使室内环境合理化、舒适化、科学化;要考虑人们的活动规律处理好空间关系,空间尺寸,空间比例;合理配置陈设与家具,妥善解决室内通风,采光与照明,注意室内色调的总体效果。

2.室内装饰设计要满足精神功能要求

室内设计在考虑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时,还必须考虑精神功能的要求(视觉反映心理感受、艺术感染等)。室内设计的精神就是要影响人们的情感,乃至影响人们的意志和行动,所以要研究人们的认识特征和规律;研究人的情感与意志;研究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设计者要运用各种理论和手段去冲击影响人的情感,使其升华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室内环境如能突出的表明某种构思和意境,那末,它将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更好地发挥其在精神功能方面的作用。

3.室内装饰设计要满足现代技术要求

建筑空间的创新和结构造型的创新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应取得协调统一,充分考虑结构造型中美的形象,把艺术和技术融合在一起。这就要求室内设计者必须具备必要的结构类型知识,熟悉和掌握结构体系的性能、特点。现代室内装饰设计,它置身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范畴之中,要使室内设计更好地满足精神功能的要求,就必须最大限度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

4.室内装饰设计要符合地区特点与民族风格要求

由于人们所处的地区、地理气候条件的差异,各民族生活习惯与文化传统的不一样,在建筑风格上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的地区特点、民族性格、风俗习惯以及文化素养等因素的差异,使室内装饰设计也有所不同。设计中要有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要体现民族和地区特点以唤起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室内装饰设计要点:

室内空间是由地面、墙面、顶面的围合限定而成,从而

确定了室内空间的大小和形状。进行室内装饰的目的是创造适用、美观的室内环境,室内空间的地面和墙面是衬托人和家具、陈设的背景,而顶面的差异使室内空间更富有变化。

(一)、基面装饰-----楼地面装饰

基面-----在人们的视域范围中是非常重要的,楼地面和人接触较多,视距又近,而且处于动态变化中,是室内装饰的重要因素之一,设计中要满足以下几个原则:

1、基面要和整体环境协调一致,取长补短,衬托气氛。

从空间的总体环境效果来看,基面要和顶棚、墙面装饰相协调配合,同时要和室内家具、陈设等起到相互衬托的作用。

2、注意地面图案的分划、色彩和质地特征。

地面图案设计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强调图案本身的独立完整性,如会议室,采用内聚性的图案,以显示会议的重要性。色彩要和会议空间相协调,取得安静、聚精会神的效果;第二种是强调图案的连续性和韵律感,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规律性,多用于门厅、走道及常用的空间;第三种是强调图案的抽象性,自由多变,自如活泼,常用于不规则或布局自由的空间。

3、满足楼地面结构、施工及物理性能的需要。

基面装饰时要注意楼地面的结构情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给予构造、施工上的方便,不能只是片面追求图案效果,同时要考虑如防潮、防水、保温、隔热等物理性能的需要。

基面的形式各种各样,种类较多,如:木质地面、块材地面、水磨石地面、塑料地面、水泥地面等等,图案式样繁多,色彩丰富,设计时要同整个空间环境相一致,相辅相成,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墙面装饰。

室内视觉范围中,墙面和人的视线垂直,处于最为明显的地位,同时墙体是人们经常接触的部位,所以墙面的装饰对于室内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满足以下设计原则:

1、整体性。

进行墙面装饰时,要充分考虑与室内其它部位的统一,要使墙面和整个空间成为统一的整体。

2、物理性。

墙面在室内空间中面积较大,地位较主要,要求也较高,对于室内空间的隔声、保暖、防火等的要求因其使用空间的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如宾馆客房,要求高一些,而一般单位食堂,要求低一些。

3、艺术性。

在室内空间里,墙面的装饰效果,对渲染美化室内环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墙面的形状、分划图案、质感和室内气氛有着密切的关系,为创造室内空间的艺术效果,墙面本身的艺术性不可忽视。

墙面的装饰形式的选择要根据上述原则而定,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抹灰装饰、贴面装饰、涂刷装饰、卷材装饰。这里着重谈一下卷材装饰,随着工业的发展,可用来装饰墙面的卷材越来越多,如:塑料墙纸、墙布、玻璃纤维布、人造革、皮革等,这些材料的特点是使用面广,灵活自由,色彩品种繁多,质感良好,施工方便,价格适中,装饰效果丰富多彩,是室内设计中大量采用的材料。

(三)顶棚装饰。

顶棚是室内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室内空间装饰中最富有变化,引人注目的界面,其透视感较强,通过不同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的处理,配以灯具造型能增强空间感染力,使顶面造型丰富多彩,新颖美观。

1.设计原则。

(1)、要注重整体环境效果。

顶棚、墙面、基面共同组成室内空间,共同创造室内环境效果,设计中要注意三者的协调统一,在统一的基础上各具自身的特色。

(2)、顶面的装饰应满足适用美观的要求。

一般来讲,室内空间效果应是下重上轻,所以要注意顶面装饰力求简捷完整,突出重点,同时造型要具有轻和艺术感。

(3)、顶面的装饰应保证顶面结构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不能单纯追求造型而忽视安全。

2、顶面设计形式。

(1)、平整式顶棚。这种顶棚构造简单,外观朴素大方、装饰便利,适用于教室、办公室、展览厅等,它的艺术感染力来自顶面的形状、质地、图案及灯具的有机配置。

(2)、凹凸式顶棚。这种顶棚造型华美富丽,立体感强,适用于舞厅、餐厅、门厅等,要注意各凹凸层的主次关系和高差关系,不宜变化过多,要强调自身节奏韵律感以及整体空间的艺术性。

(3)、悬吊式顶棚。在屋顶承重结构下面悬挂各种折板、平板或其它形式的吊顶,这种顶往往是为了满足声学、照明等方面的要求或为了追求某些特殊的装饰效果,常用于体育馆、电影院等。近年来,在餐厅、茶座、商店等建筑中也常用这种形式的顶棚,使人产生特殊的美感和情趣。

篇2

3.乾隆内府书画装潢初探

4.论美国商标许可合同中的商品外观权益归属——兼评王老吉与加多宝包装装潢纠纷案 

5.浅析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和装潢的法律保护——由王老吉装潢案谈起

6.论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权的归属——以王老吉红罐包装权益纠纷为例

7.论商品包装装潢的知识产权保护

8.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权利的归属认定

9.“不劳而获”的现实与“公平正义”的神话?——原王老吉凉茶特有包装、装潢利益归属法律分析

10.浅析商品包装装潢设计与营销策略

11.我国包装装潢设计存在的问题与探讨

12.论商誉、商标与商品包装装潢——“王老吉”包装装潢纠纷案的法律解析

13.认定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的三个要素——“开口笑”诉“笑口常开”不正当竞争案评析

14.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权利的归属认定——兼评“红罐之争”的权利归属

15.评加多宝与王老吉互诉产品包装装潢侵权案

16.血战到底 输不起的包装装潢权

17.CAD技术在包装装潢设计领域的应用

18.知名商品包装、装潢“特有性”的认定依据及方法

19.以“红罐之争”分析包装装潢权与商标权的关系——从法理的视角思考

20.试论室内装潢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常见设计风格

21.办公室装潢后室内空气甲醛含量的变化趋势

22.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研究

23.玩具包装装潢设计的视觉表现

24.室内装潢中绿色环保设计研究 

25.船舶整体装潢设计研究  

26.论食品包装装潢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27.知识经济时代的现代包装装潢设计 

28.装潢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研究与改革 

29.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包装装潢设计因素分析

30.住房室内装潢后空气甲醛含量变化的研究 

31.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32.浅谈电梯轿厢再装潢  

33.浅谈当今装潢艺术设计的利弊

34.装潢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整合研究

35.明代的家具装潢与身份建构  

36.包装装潢中的色彩设计研究 

37.浅议卧室装潢装饰设计  

38.装潢设计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初探 

39.浅议室内装潢的几种观点  

40.探讨我国商品包装装潢的知识产权保护 

41.传统文化在室内装潢设计中的应用 

42.高等艺术设计院校装潢设计教学初探 

43.谈酒包装装潢设计的文化意味

44.试论“装潢设计”的内涵与外延

45.产品的包装装潢美 

46.装潢企业成本管理分析——以扬州百胜装潢有限公司为例 

47.汽车装潢企业市场调查与分析 

48.仅在特定位置具有显著性的知名商品装潢亦受法律保护 

49.谈谈包装装潢的文字设计与构成 

50.王老吉加多宝红罐包装装潢侵权案之评析  

51.室内装潢与家具整体性设计研究  李宜然 

52.商品包装装潢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53.汉字在包装装潢设计中的个性表现

54.44种室内装潢涂料急性吸入毒性及检测方法 

55.装潢艺术设计中的视觉语言及其应用 

56.商品包装装潢的定位  

57.装潢设计专业印刷工艺课程教学研究 

58.关于室内装潢设计的几点思考 

59.浅议商品装潢权——兼论广药诉加多宝案

60.探讨室内装潢设计中地域文化运用

61.在先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的认定与保护——费列罗案引发的思考

62.略谈唐代书画装潢的发展 

63.浅议高职院校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

64.高校装潢设计人才的培养  

65.装潢用SBS胶粘剂的研究 

66.略论商品包装装潢设计的人性化内涵 

67.室内装潢设计的相关问题研究

68.浅谈装潢设计中的色彩 

69.论编排设计在产品包装装潢中的重要性 

70.试论钦州坭兴陶茶具包装装潢设计创新  

71.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包装装潢设计中的应用

72.虚拟现实技术在室内装潢中应用的研究 

73.试论室内装潢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常见设计风格 

74.红罐凉茶,花落谁家——浅析商品包装装潢与商标权的区别 

75.简议包装装潢权的保护——以“红罐凉茶”争夺案为例 

76.高职装潢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析

77.IFS分形图形在包装装潢中的应用

78.浅谈室内装潢设计 

79.汽车装潢美容小店经营项目选择攻略

80.吉祥图案在包装装潢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

81.论课堂装潢艺术设计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82.关于装潢专业《VI设计》课程项目型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83.基于联系数学的包装装潢设计方案综合评价模型及应用

84.“镂空”设计在包装装潢中的运用 

85.古代图书档案装潢艺术钩沉

86.试论装潢设计中的色彩情感 

87.包装装潢设计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88.对高职院校装潢设计专业的教育问题及建设策略的思考

89.吉祥图案在包装装潢设计中的应用与思考 

90.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的竞争法保护——以最高人民法院2015年第47号指导案例为例

91.谈包装装潢设计人才职业素质的构建 

92.浅谈药品的包装装潢设计  

93.当前包装装潢设计中的问题及对策 

94.家庭装潢的注意事项  

95.关于室内装潢设计中当代美学的应用分析 

96.论传统文化在室内装潢设计中的渗透 

97.浅议卧室装潢装饰设计  

98.装潢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研究 

99.论外观设计与包装装潢的冲突 

100.汽车装潢美容企业经营状况对比分析  

101.符号在包装装潢设计中的信息传达作用

102.浅谈纸制品的包装装潢设计 

103.浅谈装潢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意义

104.张恨无新著《中国书画装潢艺术》简评 

105.包装装潢的色彩设计研究 

106.计算机绘图软件在现代包装装潢设计中的应用

107.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室内装潢模型的研究

108.简论室内装潢设计的基本原则 

109.色彩的情感作用与包装装潢设计 

110.中高职艺术设计类(装潢设计方向)专业课程衔接研究 

111.包装装潢设计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112.浅析装饰装潢工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13.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114.谈谈香烟包装装潢设计 

115.商品外观形状构造获得知名商品特有装潢保护的条件 

116.手绘艺术对室内装潢设计的作用分析

117.包装装潢设计方案综合评价AHP模型

118.基于生态理念的室内装潢设计的应用及其优势探析

119.谈家居装潢的设计

120.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包装装潢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 

121.商品包装装潢设计构思——定位设计 

122.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分析与思考

123.论侵犯知名商品包装装潢权的认定和救济途径

篇3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被阳光笼罩的世界,因为光的存在,我们的世界变得五彩夺目、充满魅力。在人类进步、发展的轨道上,光发挥了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在岁月轮转、季节更替中,光通过亮度、强弱、色彩的变化为我们制造了一个五彩斑斓、奇妙魔幻的世界。并且在现代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活中,光凭借它独有的艺术魔力,得到了家居室内装潢设计的青睐与关注,越来越多的家居设计选择光这种特殊的语言符号,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因此,运用光学原理和人的视觉心理,开拓具有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家居空间,提升家居的文化含蕴,创建绿色、环保、温馨、高雅的家居环境,彰显居住者的文化底蕴和生活性情成为越来越多家居使用者和设计者孜孜追求的目标之一。??

一、认识、分析室内设计中光的重要功能????

1、光是室内设计的感知语言

任何一个建筑、任何一种空间必然是充满光照的,没有光照的空间,好比是没有五脏六腑的躯体,只剩下空洞、冰冷的围墙和摆设。所以说,室内空间中形态美、色彩美的存在都要以光的存在为大前提。一旦没有光照,世界陷入黑暗与沉默之中,所有的美便不复存在,人们的心理陷入空洞、绝望、孤独的漩涡之中,产生极度的不安与压抑。可以说,光是室内设计的感知语言,我们之所以能看见室内美丽的植物、乳白色的墙壁、豪华的吊灯都是因为借助了光的能量,实现了与光的交流和感应。

2、 光是衬托室内氛围、彰显家居品位的元素符号

家居使用者的品味性情不同,对室内设计的要求也就千差万别。有的人喜欢肃穆庄严、有的人偏爱浪漫温馨、有的人生性活泼乐观、有的人气质抑郁内向,所以,不同的室内空间具有的室内氛围和家居品味都是不一样的。家居空间这一固定的物体之所以能够满足不同的品味需求,就是因为借助了光的装饰和美化。 红色、金色、黄色等高强度、暖色系的光带给人积极向上、充满热情与激情的感觉;蓝色、绿色等强度中等、处在冷暖色之间的光让人的心灵变得宁静、平稳、缓和、淡泊;褐色、黑色、灰色等亮度低、色调低的光则给人带来一种莫名的压抑与呼吸的困难,甚至能夸大人悲伤消极的情绪。作为衬托室内氛围、彰显家居品位的元素符号,光凭借其独到的艺术魔力显示出了强大的美化与调节功能。通过自然光(如太阳光、月光、星光)与人工光的完美结合,不同强度、色调的光开辟了室内设计的新空间,满足了更多使用者的居住要求和情感慰藉。

二、室内设计中光的应用原则和视觉体验????

1、光的实用性

光的首要功能和作用是照明,也就是说在室内设计中,光照的强度、光的色彩、光的亮度都必须以满足人正常的视觉为前提,不能过于炫亮,以免强光刺眼,给使用者的视觉带来强烈的刺激和负担。所以,在室内设计中布置灯光时,必须充分考虑光的实用性,保证光照的稳定、可靠与适度,保护眼睛不受强光伤害,确保人的视觉体验。????

2、 光的审美性

之所以越来越多的室内设计将光学应用原理和人的视觉心理应用到家居设计中去,就是因为光的色彩、光的强度、光的照射方向、光的照射角度、光的排列位置和顺序对室内空间的改变和调整、室内形象的打造、室内氛围的烘托和人心理态度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简而言之,室内灯光设计和家居空间装潢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使用功能和实用功能上,光的审美性能逐渐成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映入室内设计者的眼帘中去。??

3、 光的节能性

在家居室内设计中,进行灯光安排与设置时,必须要贯彻绿色、环保、持续、节能、节约的原则,尽量将设备投资控制在最合理的范围内,尽量减少灯光设备的维修养护费用。优质高端的家居设计不在于花钱多少,奢侈豪华的装潢未必符合设计者和使用者的习惯品味。节能、耐用的灯具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要求,更符合现代循环经济的发展大势。一个装修精致、品味高雅、格调清新的家居环境必须是实用性、审美性与节能性等各种要素的完美结合,不同功能的室内环境需要不同的光照设计。比如,办公用地的采光需要更加重视光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咖啡店、花店等休闲娱乐场所的采光则要将重点放在美观大方等审美性上;普通家庭的采光安排则需要将实用性与节能性相结合,兼顾光的审美性。?

三、室内设计中自然光和人工光的结合运用?

1、自然光的启迪和运用

太阳光、月光、星光等自然光经过岁月轮转、时代变迁和昼夜交替,带给人类及所有物种以不同的感觉与体验,让人们生存、生长的世界充满了自然的情趣与意境。光照大地的早上带给人温暖向上的感觉,星光璀璨的夜晚带给人无限的憧憬与向往,皎洁的白月光则带给人带来宁静、淡雅的情怀。

自然光在对物体进行照射后会产生投影现象,被照射的物体经过光的投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明灭、虚实、强弱、粗细变化。在这种自然光的变化启迪下,我国很多建筑物都巧妙地运用了窗台、格子、回廊等创造了光照若有若无、明灭恍惚的美妙意境。同时,也对现代家居装潢设计产生了重大的启迪作用。

2、 人工光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光的存在是难以捕捉的,光的价值确实永恒不变的。自然光是任何环境中必充分考虑的前提条件,从大的方向上来说,家居设计必须要求具备开阔的采光条件,保证充分的采光,扩大使用者的视觉空间。

但是,自然光是自然界赋予我们的瑰宝,不能轻易被人们所掌控,只能在大自然允许的范围内对其进行利用。在室内设计中,自然光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和居住要求时,就需要借助人工光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

人工光的一大特点是色调、强弱、粗细以及灯具设备等都能被人们所掌控,可以被自由自在的利用。灯具本身也是家居装潢中常用的装饰品之一,对美化室内环境具有很大的功效和价值。经过设计者的巧妙设计和灯光处理,可以形成多种多样、色彩斑驳、瑰丽万千的灯光效果和别具一格、匠心独运的美丽图案。

结束语:

现代高质量、高水平的生活状态下,室内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更多优秀的家居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将使用者的心理特点、生活习性、周边空间环境结合起来,在重视设计实验的同时,更加强化科学的设计理论的指导。运用光学原理和人的视觉心理,开拓具有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家居空间,提升家居的文化含蕴,创建绿色、环保、温馨、高雅的家居环境,彰显居住者的文化底蕴和生活性情成为越来越多家居使用者和设计者孜孜追求的目标之一。今天,身为家居室内设计者,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坚持可续发展观的指导和绿色、环保、经济的基本设计原则,探索创新出一条充满人文关怀与自然情趣的现代化设计新思路、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成晓鹏.室内设计中的秩序感[D].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篇4

只有充分认识了网络布线的重要性,我们才能在实际布线的过程中,让网线布置得更系统化、规范化和合理化。对网络进行结构化、系统化布线可以让单位用户和个人用户充分利用迅速发展的技术,这些技术能对任一设备里的所有系统,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通过对网线进行系统布置,不但能够保证网络的灵活扩展性以及日后的可升级性,而且还能把以后所面临的系统维护工作量以及系统维护所需要的费用,都尽可能地控制在最低限度。

对网络线进行系统布置其实也可以看成是为整个网络通信系统构筑一个工程性能良好的平台,利用这个平台整个建筑或者整个通信系统的网络通信就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通用性,同时又有非常好的性能价格比,例如根据笔者布线的经验统计,对整个楼层或者整个建筑进行系统布线可以使网络通信的维护人员降低到原来的一半。

由于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布线系统是一个有多元化功能的星形物理结构,它可以适用于不同拓扑结构的网络系统。只需在适当的节点上,进行一些配线上的变更,不需移动线缆和设备。因此一旦网络系统发生改变的时候,对网线进行合理化布置更能体现其自身的优势。

二、布线前规划设计的合理性

由于布线要考虑到整体性和系统性,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布线之前,应该做充分地调查研究,收集相关的布线资料,例如需要布线的建筑物的设计图纸、布线需要考虑的事项以及细节等,同时应该综合考虑到布线的施工进度、应用需求以及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内容。

要是建筑物还在建筑之中时就进行布线的话,布线时就要根据建筑物的建筑设计要求、建筑物对布线、走线的具体需求来进行实施了,比方说提出上下楼层间走线的通道规格、预埋一些管道等等。

这些要求可以在建筑物的设计图中体现出来,以便在施工的同时就把一些布线在前期工程完成,免除许多后期施工的弊端,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做到合理易行。

如果是在已经建好的建筑物基础上与室内装潢工程同步进行综合布线的话,就应该根据实际观察分析并掌握现有建筑物的资料以及装潢设计情况进行综合布线。  三、三种布线方式

布线系统一定要从美观、实用、安全性来考虑,要求布线距离短而整齐,排列有序。具体方式有“田”字形和“井”字形两种:“田”字形较适用于环形机房布局,“井”字形较适用于纵横式机房布局,它的位置可安排在地板下,也可吊顶安装,各有特点。

(一)地板布线。最常见的布线方式,充分利用了地板下的空间,但要注意地板下的漏水、鼠害和散热,还应保证在每个机柜下方开凿相应的穿线孔和线槽。

(二)吊顶布线。特别适合于经常需要布线的机房,此方式中包含各种电源布线、弱电布线,在每个机柜上方开凿相应的穿线孔和线槽,当然也要注意漏水、鼠害和散热。具体布线内容有:电源布线、弱电布线和接地布线。注意:电源线槽和弱电线槽之间的距离应保持至少5厘米以上,不能互相穿越,以防止相互之间的电磁干扰。

1、电源布线:应根据整个机房布局和UPS容量来安排,在规划中的每个机柜和设备附近,安排相应的电源插座,插座的容量应根据接入设备的功率来定,并留有一定的冗余,一般为10A或15A。电源的线径应根据电源插座的容量并留有一定的容量。

2、弱电布线:包括同轴细缆、网线和电话线等,布线时应注意在每个机柜、设备后面都要有相应的线缆,并考虑日后发展需要,各种线缆应分门别类捆扎且标记好。

3、接地布线:接地是消除公共阻抗、防止电容耦合干扰、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保证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运行的重要措施。正确接地是获得有效屏蔽的关键,所有连网设备必须连接地线。在机房地板下应布置信号接地用的铜排,供各种接地需要,铜排再以专线方式接入该处的弱电信号接地系统。

(1)排除电磁干扰。网线电缆使用镀锌线槽在地板下铺设,线槽应良好接地且与强电线路间距不能小于30厘米,同时将信息面板安装在办公墙面或抗静电地板上。

如果不注意排除“电磁干扰”,显示器、计算机主机都有可能受电磁干扰(显示器出现屏幕闪烁不停,计算机出现突然自动关机或无法启动故障)。

(2)防雷击。虽然机房不需要单独设计防雷系统,但仍然要防止感应雷、侧击雷沿电源线进入机房损坏机房内的重要设备,因此在电源配电箱的进线处要安装浪涌防雷器。

篇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使大众对于城乡建筑设施、人居生活空间的环境艺术(下文简称:环艺)需求也普遍重视。因此,近年来社会对环艺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呈现出猛增的态势。据估算每年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突破近百万人。但是,近年来从相关企业反馈来的信息却显示,目前高校在对环艺专业学生的培养上,仍然体现为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主要表现在高校注重的是对学生艺术气质以及艺术感悟的培养,而企业则注重实际操作以及协作能力的要求。由此,在“职业为导向”的现代教育模式下,就要求目前高校应该对环艺专业的教育进行创新。  

环艺专业的教学创新对于独立二级学院来说,更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其所培养的环艺专业学生在掌握应有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有较强的工作岗位适应性。该适应性涵盖时间、熟练两个维度。笔者认为,工作适应性可以从专业技能与专业素质两个方面去理解。因此,独立二级学院对该专业的教育创新也应遵循这一技术路径。  

综上所述,独立二级学院对于环艺专业教学的创新,便构成了本文的中心议题。  

1 环艺专业教学的创新能力的路径构建  

“创新”一词首先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他指出创新体现为:创造性毁灭。即新事物的创造和旧有落后事物的毁灭。对于环艺专业教育而言,正如上文所述:目前高校注重的是对学生艺术气质以及艺术感悟的培养,这种旧有的培养模式需要得到变革。然而,笔者认为该模式不应该被当作旧模式而被毁灭掉,应在保留的同时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与专业素质的培养力度。上文也提到,较强的工作岗位适应性涵盖了时间、熟练两个维度。具体而言,体现为岗位适应的时间短且上手快。可见,考察环艺专业教育创新路径的正确性,也主要从这两个维度的实现上进行检验。  

1.1 专业技能教育的创新路径  

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上,应突出课堂与施工现场相结合的模式。环艺的专业方向按所处空间范畴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室内装潢设计;(2)室外景观设计。这两个方向在要求学生具有较强艺术感悟的同时,更需要他们具备真实的施工现场体验。因此,笔者建议:在教学环节引入学生项目小组这种团队形式。进而,组织学生项目小组进入施工现场进行上述方面的训练。对于如何寻找“施工现场”,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1)独立二级学院,在进行校园建设过程中本身的施工现场;(2)独立二级学院,自身对外承担任务的施工现场。  

笔者之所以引入“学生项目小组”这一团队形式,主要出于对该专业学生未来的岗位需求考虑。通过对本独立二级学院,该专业历届毕业生的岗位统计显示:在毕业后仍从事本专业的学生中,有60%承担着项目监理这一工作任务。因此,大学阶段引入这一团队形式,能使他们实现岗位适应的时间短且上手快的效果。 (下转第157页)(上接第115页)  

1.2 专业素质教育的创新路径  

专业素质体现为学生的进取心、协作精神,以及业务的创新能力。该专业素质的提升,可以从学生的内心信念上支撑专业技能的施展,最终实现岗位适应的时间短且上手快的效果。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企业对该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初始要求大多为:(1)责任心和敬业精神;(2)团队合作精神;(3)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这说明企业对于大学阶段的专业技能培养的期望值并不高;同时,基于建筑和环境艺术行业资产专用性高的特征,刚毕业的环艺专业学生需要有一段时间的适应期。由此,适应效果的好坏,就主要取决于毕业学生自身的专业素质。目前,作为独生子女占多数的情况下,上述三种精神普遍较为缺乏。为此,笔者建议,可以考虑在实训环节中增加“拓展”活动。拓展活动在企业活动中是普遍开展的,该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团队成员形成一种集体主义精神。因此,笔者期望通过引入这种形式,来增进学生的上述三个方面的素质。  

1.3 专业精神理念培养的创新路径  

另外,笔者建议创新思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教育教学理念,环艺专业教师树立创新思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主要是为了在目前这个市场需求占主导位置的社会大环境中,使环艺专业实践教学更市场化、科学化、人性化,同时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提倡艺术创新的同时,引入儒家思想进入教学体系,意在于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把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仁、礼、度,运用于实践教学当中来,构建人性化的、和谐互动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与理论知识的平衡教授,完成学生综合能力的构建、学习方法的掌握,起到对学生创新智慧的开启和提升的作用。  

2 小结  

近20年来,我国在城市建设、住宅区的建设速度与规模空前发展。城市广场、街区、公共建筑、私人住宅都已开始加强环境的设计与装修。这些环境建设都存在着十分迫切的艺术文化要求。这一要求的最终实现主要依靠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环艺专业人员。那么,独立二级学院如何办好环艺专业呢?独立二级学院植根于我国目前的高校环境下,显得比较尴尬。改善这一尴尬的局面,就需要充分发挥其自身办学的灵活性以及与企业联系紧密的特点。最终,实现所培养的毕业生能较好的适应工作岗位的效果。独立二级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非师范)职业化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仍处于探索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我们不能总是沿袭传统的二本或高职高专的教学模式和套路,应该通过对独立二级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自身的研究和对社会需求的研究,建立一个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集教学、科研,承接市场项目“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职业化教育要突出“技艺并重”的双轨制度,完善、提高设计实践环节,注重学生的技术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  

随着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发生结构性转变,动手能力与设计创新能力成为环境艺术设计人才需求重要标准。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通过环艺专业实践教学创作平台的建立,探索出一条创新型的教学思路,学习同类院校先进的理念的同时,结合自身的优势条件,合理安排理论学习与实践创作,使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更加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达到了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6

Disruptive Factors in the OLED Business Ecosystem

Antti Laaperi

(Nokia Corp., Helsinki, Finland)

Abstract:AMOLEDs have several key, potentially disruptive elements in both display and lighting technology.

Keywords:OLED; AMOLED; OLED industry

引言

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Clayton M. Christensen以“颠覆性创新理论”闻名于世,并著有《创新者的窘境》、《创新者的解答》、《应对颠覆性变革的挑战》等著作。通过大量的调研分析,他推出了两种颠覆性创新商业模式:“低端战略模式”和“新市场战略模式”。低端战略模式主要内容是以规格较低、方便实用且价格低廉的产品去满足一般消费者的需求,而这部分市场正是技术领先的行业领先者们所忽视的,“够用就好”是对这一商业模式的最好诠释;新市场战略模式是指扩大客户范围,创造新的市场机会。Christensen教授还指出,至少在近期,低端策略产品还将对主流产品市场造成极大的冲击,并且会充分引导客户需求。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显示行业就爆发过颠覆性创新技术革命。在美国华盛顿和苏格兰邓迪大学的研究者们几乎同时完成了一次技术实验――将液晶单元置于TFT基板上,通过TFT控制液晶显示,从而大大提升性能参数。正是这项技术创新打破了原有的产业格局。

目前看来,虽然OLED技术被认为将是带来下一次技术创新革命的领跑者,但根据Christensen教授的理论认为,该项技术暂时未完全达到颠覆性创新技术的要求。本文将详细介绍OLED技术在颠覆性创新方面的优势。

一项新技术的出现,通过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便可有效地衡量该项创新技术的实力。结合近期的专业学术论文,我们认为:新技术的核心实力在于它是否能够突破原有产业结构,开创新的市场领域并填补技术空白。由此可见,OLED的技术指标已经超乎寻常,例如显示光谱宽、显示色彩更加绚丽等等。然而,对于目前的产业结构,OLED尚缺少可具突破性的核心技术实力,所以预计在近十年的时间内,OLED仍难以撼动TFT液晶显示器(TFT-LCD)的主流地位。

1TFT-LCD产业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中小尺寸显示屏的市场需求量约为10.9亿,主要是手机和手持移动设备显示屏,目前这部分市场主要被TFT-LCD所占据。自21世纪初,TFT-LCD崭露头角以来,它的市场占有率急剧上升,目前已超过50%,2007年全年的市场销售量达6亿。AMOLED和TFT-LCD的光学性能相近,且前者市场潜在竞争力较大。2009年8月,韩国三星的专家们预测:到2015年,AMOLED的市场占有率将达到40%(目前仅为2.3%)。目前AMOLED已成功占领微软智能手机显示屏的市场,取得先机,同时将目标市场定位在笔记本电脑和低功耗超薄电视机。

2OLED产业现状

2000年前后,OLED由于绚丽画质、超薄体积和快速响应等优势,以替代中小尺寸TFT-LCD之势,被媒体各界大力炒作。然而在过去的十年间,TFT-LCD的画面质量持续提升,加之在大尺寸显示屏方面的投入增加,使得单位成本下降。

不可置疑,基于上述原因,OLED的颠覆性创新优势受到了TFT-LCD发展的制约。然而,OLED的技术性能指标仍然非常出色,例如,系统结构较TFT-LCD更加简单,并且长时间使用功耗低;有机发光材料的使用量仅为同尺寸TFT-LCD的1%;无需彩色滤光膜和背光单元,而彩色滤光膜正是TFT-LCD的主要成本之一。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目前AMOLED的成本偏高主要是由于发光材料价格和新建生产线前期资本投入较高,发光材料价格昂贵的主要原因是材料产量较低,与液晶材料的规模化生产相距甚远,此外,在OLED制成过程中,蒸镀成膜工艺会造成大量材料浪费。

3中小尺寸AMOLED

AMOLED用于手机显示屏至今已两年有余,用户对其实际表现褒贬不一。从反馈信息来看,在画面质量和功耗方面还未达到用户所期待的水平,因此很难有足够的理由说服手机制造商们放弃TFT-LCD而改选AMOLED。实际上,在浏览网页时AMOLED的功耗是偏高的,而且在户外环境下的显示效果逊于反射型TFT-LCD。为了使AMOLED更好地适用于智能手机等应用,功耗必须降低(低于TFT-LCD的水平),这项技术难关有望在2011年突破。

图1所示为TFT-LCD和AMOLED的功耗变化趋势图。AMOELD的功耗主要由显示内容所决定,播放电影时的功耗仅为最大功耗的10%,浏览网页时功耗则达到80%。AMOLED的功耗降低速度较快,主要是由于其电光转换效率有效提升――绿色磷光发光材料的应用,但是蓝色磷光发光材料由于寿命原因,目前还不具有商业价值。TFT-LCD的功耗以每年10%的速度降低,主要源于背光效率的提升。其功耗基本与显示内容无关,因此,可以在播放电影时降低整体亮度,然后通过运算局部处理,使特定部分亮度提升,既达到显示效果,又能有效降低功耗近10%,但浏览网页时此种方法收效甚微。

智能手机要求显示屏功耗低主要出于两点考虑:每天显示屏要有长时间显示动态画面,同时,用户一般希望从现有大小的屏幕上看到更多的信息内容。如果TFT-LCD性能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AMOLED将会逐步占领智能手机显示屏市场,并且随着产量上升,单位成本和价格也将随之下降,使优势更加明显。

3AMOLED电视

电视机的使用寿命一般比较长,且主要显示动态变化图像,拖尾和残影现象是电视的致命缺陷。

显示器或发光材料的使用寿命定义为其发光亮度衰减至初始值的一半时所经历的时间。OLED三基色发光材料的使用寿命是不同的,蓝光材料寿命低于红光和绿光材料,因此长时间使用后,显示画面会偏绿。显示器制造者们一般通过加大蓝光像素点的面积,以降低电流密度,从而达到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当显示屏中邻近像素点亮度出现10%的差异时,就会很容易被人眼所感知,但是50%的整体亮度衰减却不易被察觉。目前OLED的使用寿命已经可以达到10年,更多的技术问题指向了画面残影。

当需要OLED在某些固定位置持续显示快捷菜单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新的技术问题:出于高对比度的考虑,一般采用“黑底白字”的样式,但是这些固定显示位置的材料老化程度高于其它位置,以至于该位置在显示其它画面时会出现原有字样的残影。如图2所示,“camera”字样经过加速老化试验后,在色彩条纹测试画面仍然有残影,有关资料在2007年SID年会论文集中《OLED使用寿命对其应用于移动电话的影响》一文里有详细介绍,文中提及:只有当衰减率低于5%时,显示异常才不易被人眼所察觉。图2中经过6年老化试验后的测试屏,红光和绿光材料已有8.5%的衰减,蓝光已有16%的衰减,色彩条纹测试画面中“Camera”、“Options”和“Exit”的固定菜单字样残影清晰可见,因此尤其需要延长蓝光材料的使用寿命,以减轻图像“老化”现象的影响。第二幅色彩条纹测试画面是经过30年仿真老化时间后的结果,右下角的“2M”和左上角的信号图标也出现了轻微残影。

测试屏的初始亮度为250nits,经过老化试验后,测定红光和绿光材料的使用寿命为100,000小时,蓝光材料仅为50,000小时。目前多家材料研制公司投入大量资金,致力于研制更长寿命的蓝光材料,另据有关报道,使用寿命更长的蓝光材料目前已研发成功。

该试验结果表明,目前OLED材料还不能满足“黑底白字”字样长期显示的要求,以6年使用时间为例,为了不出现残影现象,材料衰减率应小于5%,也就是说,材料使用寿命应在175,000小时左右。

4AMOLED笔记本电脑

TFT-LCD的主要应用市场是笔记本电脑。迄今为止,AMOLED在浏览网页时的功耗高于TFT-LCD,且用作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的中型尺寸AMOLED价格很高。如图1所示,功耗方面的不足将在近些年得到改善,但成本和价格问题仍是一大困扰。

针对使用寿命和材料老化问题,实验者们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实验。如图3所示,按照笔记本电脑的一般使用特点,以手机的三个常用画面(两幅静态画面、一副动态画面)进行试验,并得出测试结果:红光和绿光材料的使用寿命为100,000小时,蓝光材料的使用寿命为50,000小时。

实验结果表明,经过5年的加速老化时间,红光和绿光材料的衰减率为4%,蓝光材料的衰减率为7%,在色彩测试画面几乎没有残影现象发生。继续实验至8年老化的时间点后,红光和绿光材料的衰减率为6%,蓝光材料的衰减率为11%,此时才出现轻微残影。通过实验结果初步认为:当中型尺寸的AMOLED价格下降后,将会成为笔记本电脑制造商们的首要选择。

5AMOLED电脑显示器

台式电脑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显示屏对使用性能的要求基本相似,只是对台式电脑显示器而言功耗不再是主要问题,而使用寿命需要更长,并且对价格更加敏感。当电脑较长时间处于无输入静态时,将会自动启动屏幕保护程序,动态画面的保护程序对保护AMOLED非常有益处。以电脑显示器模式(含屏幕保护程序)对AMOLED进行加速老化试验,如图4所示,经历10年老化时间后,红光和绿光材料的衰减率为9%,蓝光材料的衰减率为16%,且未有老化残影;6年老化时间后红光和绿光材料的衰减率为5%,蓝光材料的衰减率为10%,同样没有残影现象发生。

6OLED照明

随着电光转换效率的提升,AMOLED开始逐步被用作采光照明,而且其在照明领域的颠覆性创新甚至超越了显示领域。

AMOLED照明为室内装潢设计师们提供了一种新的采光模式――取代一般点式光源,AMOLED可制作成面光源,颜色可变调节,产品定位于高端,未来将广泛应用于室内和公共场所。

一般材料寿命为100,000小时的AMOLED照明设备,假设每天点亮12小时,则总共可使用23年,亮度半衰期约为10年,期间包括必要的保养与维修。目前AMOLED已作为背光单元,应用于TFT-LCD电视机。LED以低功耗的优势取代了灯泡和卤素灯,OLED带来的是新的采光设计思路。

7结论

结合Christensen教授的“颠覆性创新理论”,通过对TFT-LCD和OLED产业的形势分析,我们发现了一种新的颠覆性创新模式――“高端技术创新”,例如显示行业,用户所期待的新技术总是以昂贵的价格面市,并可获得成功,就像早先人们期待能够将电视挂在墙上,TFT-LCD随之应运而生,预计未来OLED电视将以体积更薄、色彩绚丽、宽视角、高对比度以及低功耗等一系列优势抢占市场。

上世纪70年代,欧美人最先发明出将TFT基板与液晶单元组合的技术专利,但真正将TFT技术产业化的国家是日本,并超越欧美等国家,引领TFT-LCD技术产业发展。TFT-LCD的最主要应用是笔记本电脑,虽然当时价格很高,并且在产品质量方面逊于CRT,但“平面显示”这一颠覆性创新技术,彻底赢得了用户的认可与接受。

AMOLED以一系列的竞争优势和高端产品的定位,对TFT-LCD产业形成了巨大威胁,从长远角度看,其成本和价格都将低于TFT-LCD。尽管在浏览网页等情况时功耗略高,但 AMOLED将以中小尺寸显示屏首先占领大量手持便携设备市场,这将促使制造者们投资力度的增大。一旦AMOLED的成本降低,它将很快被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在这些应用方面,经过初步实验后分析认为:使用寿命和残影现象已基本可以接受,但仍需进一步提升技术,持续改进。电视显示模式的实验结果表明,AMOLED在显示动态画面和固定位置标示不存在问题,但“黑底白字”的字样模式在一定时间后会产生老化残影现象,因此必须提升发光材料的使用寿命或适度降低对比度。

简而言之,近些年OLED的潜在颠覆性创新技术将在显示和照明领域得到充分发挥,在未来将大有作为,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参考文献

[1] C. Christensen. The Innovators Dilem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Boston, assachusetts, 1997.

[2] C. Christensen, M. Raynor. The Innovator′s Soluti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3.

[3] C. Christensen, S. Anthony, E. Roth. Seeing What’s Next.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Boston, Massachusetts.

[4] J. Estrin. Closing the Innovation Gap. Reigniting the Spark of Creativity in the Global Economy. McGraw-Hill, New York, 2008.

[5] M. Iansiti, R. Levien. The Keystone Advantage. What the New Dynamics of Business Ecosystems Mean for Strategy, Inno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Boston, Massachusetts, 2004.

[6] R. Young. USFPD Conference Presentation, March 2007.

[7] M. Portelliget, M. Robertson. Report (August 21, 2009).

[8] Display Search. Alternative Display Technology Report: OLED Technology (2006).

[9] A. L??peri. Discussions with leading emissive OLED material supplier and leading AMOLED panel makers (2009).

[10] A. Laaperi. OLED lifetime issues from a mobile-phone industry point of view. J. Soc. Info. Display 16, No. 11 (2008).

[11] A. Laaperi, I. Hyyti?inen, T. Mustonen, S. Kallio. OLED Lifetime Issues in the Mobile-Phone Industry, SID Symposium Digest 38 (2007).

[12] A. Laaperi, M. Torkkeli. Disruptive Innovations and Innovation Ecosystems in the Display Industry. ISPIM 2009 Conference(June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