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一年级自主管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一年级自主管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一年级自主管理

篇1

大家肯定看过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年轻的母亲拜访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时问:“您看,我的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接受教育好呢?”达尔文问:“您的孩子几岁了?”“四岁。”达尔文说:“很遗憾,已经晚四年了。”

“少小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孩子的心灵是一张待涂抹的白纸,在上面画上“蒙娜丽莎”,孩子的脸上就会荡漾着温馨的笑意;涂上“霸天虎”,孩子的脸上就会流露出暴戾的仇恨。等到“霸天虎”、“老妖婆”占据了整幅画面后,也就没有“蒙娜丽莎”、“白雪公主”的一席之地了。由此可知,从一年级开始进行自主管理教育,已经太迟了,已经不允许我们再耽搁下去了。一年级还没结束,我班就先后被评为镇级、旗级优秀班集体,主要原因是从孩子进入小学的第一天起,我就开始了自主管理的养成教育。现在,“充分发挥自主性”已成为班级品格中最突出的亮点。

二、自主管理的内涵和外延无限宽广和深刻,该从哪入手呢?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充分了解每个学生,是进行自主管理的前提条件。

新生入学前,我们可以到幼儿园请老师作详细介绍。开学第一天报到,认真观察每位学生的举止言行,不时提出几个问题:“进入新学校,你的心情怎么样?”、“与幼儿园比,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在家里洗过自己的袜子吗?”、“在幼儿园里得过几次奖?”、“升入一年级了你有什么打算?”……这些话题看似很随意,实际上涉及到德、智、体、美、劳多个方面。与每位家长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心目中的孩子,尤其记录孩子最突出之处和家长对教师的特别期待。如此,我们就能很轻松地走入学生的过去,使每个孩子的形象都能在我们的头脑中鲜活起来。这样,我们就能有的放矢地制定培养计划。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遵规守纪是自主管理的首要目标。

《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对小学生的基本要求,班主任一定要严格执行,而不是仅仅写成制度。

对于大多数表现优秀的学生,班主任要慷慨地用表扬和欣赏来强化。表扬和欣赏的表达方式不止局限于言语上,更多的是举手投足间含蓄地表示:一个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竖一竖大拇指,拍一拍他的肩。这些看似不经意然而却是自然流露的举止神情,流淌着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可,更能传递心灵间的默契,这样,学生就会知道这样做是正确的并且愿意重复去做。对于个别孩子故意违反纪律的行为,班主任一定要进行适度的教育惩罚。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犯了错的人应该受到惩罚,他们之所以受罚,并非因为他们犯了错,而是为了使他们的错不再犯。”《易经》也认为,适度的“小惩”即可“大戒”。教师在执行惩罚时应有分寸,只要使他们的心灵受上到震动,思想上已有重视即可。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们因赞赏而迷途,因批评而自卑,从而把握正确的航向,顺利到达自主管理的彼岸。

“笼统的说教不会产生丝毫的积极作用”。明确细节是自主管理的有效措施。

《守则》、《规范》中的许多条文都属于概述型,操作起来会产生空洞迷茫感。这时,班主任需要将条款具体化。比如把“姿势端正”这一条细化为“五姿――坐姿、行姿、站姿、写姿和读姿”,其中坐姿:背要直,肩要松,头要正,臂叠放,脚踏地,神集中。上下楼的行姿:按顺序――右侧行,闭住嘴――不说话,管住手――不推搡,管住脚――不跑跳。诸如此类的要求,一律做到明晰具体,可观可感,比起那一大堆模糊的框框,效果要好上许多。

篇2

从整体上分析,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可以分为上课环节和下课环节两大部分。

一、上课环节

在高中三个年级中,每一年级的学生都有他们各自的特点。

高一年级的学生是刚刚从初三过来的,经历了严格紧张的初三复习之后,突然进入高中这一管理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中,难免会出现心理松懈的状态。因此,在课堂教学上,高一年级的老师应多加关注学生的状态变化,适当给予学生激励和鼓励,让学生保持对学习的积极性。另外,高中和初中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学习环境,高一新生对于新环境的陌生感和新鲜感可能会成为他们学习路上的绊脚石,所以,随着帮助新生快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也是高一年级教师的重大任务。年龄的增长,这一阶段的学生开始渴望自立,同时,他也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初步尝试把课堂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接触自主学习,快速成长。

学生升入高二之后,经过一年的磨合与锻炼,学生对高中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已经十分了解了,学生基本适应以自主学习为主体的这一课堂模式,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升,因此,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继续实施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已经驾轻就熟了。高二年级的学生会面临分科的选择,学生会结合自身各科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进行文理选择,其中几乎一半学生会选择以政治、历史、地理为小三门的文科,另一半学生会选择以物理、化学、生物为小三门的理科,分科之后,以理科为例,学生的文化课只需要重点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六门课,这也是高考要考的六门课,学生要对每门课都足够重视,其中,因为生物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易学,学生会不太重视生物课,从而导致偏科现象,这一点老师必须着重强调。

高三学生从新学期开始,就会感受到高考的压力,伴随着心理、思维的成长提高,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与习惯的日渐成熟,学生的自主学习基本已经没有问题了。高三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节约时间,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再逐个击破,不可采取全班统一“满堂灌”,要强化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效率最大化。

二、下课环节

高一年级的学生相对来说年龄比较小,再加上中考的重压终于释放,突如其来的大量课余时间会让学生十分茫然。高一年级的学生习惯了听从教师的安排,暂时还不适应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多注意学生、辅助学生,引导学生如何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合理的安排自己的课后时间,不至于荒废这一成长的黄金时段。

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不需要教师的指导,一年的磨砺已经让他们可以科学合理地独立安排课余时间的学习与活动。高二年级的教师应在详细掌握学生的学习计划后指点学生,与学生多交流沟通。这一阶段,班级的自主管理就显得尤其重要。班级内部要做到分工明确,班干部、小组长与各个班级成员之间的协调与配合非常关键,只有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班级及学生宿舍纪律、卫生等方面才不会出现问题。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

学生步入高三之后,绝大部分的心思和时间会放在学习上,只有班级的自主管理正常高效地运作,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学习上学生基本达到了自主学习的水平,不需要教师过多的关注,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多观察,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帮助学生调整学习计划,安排好课余环节的“后勤”工作,让学生以更饱满的状态更昂扬的斗志迎接高考。

篇3

三、评价项目:年级检查项目包含学习纪律、清洁卫生、跑操情况、教学管理、寝室管理、学生考勤、班团活动等内容。班级检查项目由班级自己确定,可包含课堂评价、学习纪律、卫生、宿舍、出勤、跑操、课桌整理等内容。

四、管理流程:班级管理团队负责本班个人和小组的常规检查和评价工作。值日班长负责每日数据汇总,于当天值日任务完成后交给评价部长。评价部长负责一周情况汇总,并于每周星期六晚上通报一周情况,组织开展班级小组和个人晋级活动。

五、小组职责:

⑴班级行政管理小组:负责日常班级管理工作,根据班级规定进行常规检查、记载、评价等工作。值日班长根据各部委记载情况,负责将每日数据汇总,并进行公示、总结。评价部长负责一周情况汇总,组织开展班级小组和个人晋级活动。

⑵学习小组:班级的基本组成单位,学习活动的组织主体。组长组织好每节课的课堂自学、讨论和展示。记录好每天组内成员的积分情况。

⑶高效学习科研团队:每组一名学科组长,由学科班长具体负责,是师生联系的桥梁。各学科班长负责记录好每天该学科课堂的积分情况,并于当天交给值日班长,每周汇总后交给学习部。

篇4

篇5

二、以故事指导学生的言行

孩子们天性好玩,一年级学生也是这样,一些纪律、要求,不管老师做多少空洞的说教,但收效甚微。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利用童话,让孩子们做童话故事中的主人,把一些要求贯穿其中。比如:做游戏时,我根据学生的需要与爱好分小组,并给予他们所喜爱的名字,像“虹猫队”“蓝兔队”“小鲤鱼队”等等,然后讲一些童话故事,开展一些游戏活动,让他们做童话、游戏的主人进行训练,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小熊上学》,可以让学生熟悉学校生活,练习坐、立、行的正确姿势等。《小花猫做早操》可以训练学生进出场静、齐、快,做操动作到位有力等。再如:为了培养他们关心集体,多为集体做好事,我为学生安排了不同的为集体服务的岗位,同时授予他们不同的称号,如“小蜜蜂”“小白鸽”“小啄木鸟”等,学生干起活来,乐此不疲。关心集体,多为集体服务的思想逐渐扎根于他们的思想,显现于他们的行为之中。事实证明,这些富有童趣而又充满教育意义的童话,给我的教育教学带来了预期的效果。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一句话:“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与其严肃地说上几十句“上课不要做小动作”的话,不如用愉快的心情和孩子们一起走进童话世界。

三、以自主管理约束学生的言行

养成教育贵在“养成”,为了提高教育的效益,结合大队部开展的“小红帽”活动,我在学生中开展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活动,为学生搭建自律的舞台。我和学生共同讨论并在班级内设立各种不同的“小红帽督查员”岗位,由不同的学生担任,如“课桌凳督查员”“红领巾督查员”“早读督查员”等。做到各项事情有专人负责,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提醒、提示开展自律和他律。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工作压力,也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帮助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好方法。对于这些督查员,我每周一次在听取他们的工作情况汇报后,在工作方法上给予指导。让所有的学生做老师的小助手,不仅锻炼了所有学生的管理能力,培养了所有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而且使小集体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时做,时时有事做。

篇6

一、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为寻求上述问题的答案,对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实效做出客观评价,笔者以所在学校为例,采用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设计的《德育工作调查问卷(学生部分)》,组织校团委调研部的学生干部,于2010年5月23日至28日,对全校08和09两个年级(07级学生已全部离校实习)共42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校园生活”,涉及42个问题,均为单项选择;第二部分为“德育与学生工作状况”,涉及六个子项共22个问题,有单项选择也有多项选择。

针对08级某班的学生笔者进行了全员问卷调查。抽样问卷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210份,平均每个班5份,收回有效问卷180份,回收率为85.71%;全员问卷调查的班级共发放调查问卷56份,收回53份,回收率为94.64%。

二、调查统计数据分析

笔者下面以调查统计数据为依据,从10个方面对调查统计数据进行评析。WwW.lw881.com

(1)学生对德育课的重视程度并不亚于专业课,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如在对“我觉得德育课比专业课更重要”做选择时,认为“完全不符合”和“比较不符合”的仅占受访者的25%;而认为“完全符合’“比较符合”的则占到了46%,比前者高出21个百分点。这些数据不仅仅是改变,甚至完全颠覆了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现在学生只看重专业课而轻视德育课的观点。

(2)学生学习目的比较明确,但学习态度差强人意。占6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学习是有针对性的,而不是盲目的”;有68%的学生明确表示“专业技术是我学习的重点”;只有3%的学生坦承对学习目的完全不明确。然而在学习态度方面,只有47%的学生表示“自己会比较自觉地学习”;另有21%的学生表示“只要条件允许,能逃的课我都逃”,反映出相当大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态度上,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

(3)学生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比较端正和务实。主要表现在:有51%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我会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将来的职业”,表明多数人(尽管是微弱多数)能够把“服务和服从社会的需要”放在选择职业时优先考虑的位置:同时有60%以上的受访者并不完全认同“我未来的工作一定要高薪、轻松而且稳定,和“我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工作”这两种观点和说法,足以表明中职生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在基本面上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

(4)学生在最基本的道德认同和道德责任意识方面,不同年级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如在我认同‘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的观点”做选择时,认为“完全符合”和“比较符合”的,一年级占62%,二年级占72%,超出前者10%;认同“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是一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观点的,一年级仅占49%,二年级则高达85%,超出前者36%;另外对“我愿意从我做起,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观点做出肯定回答的,一年级为59%,二年级则达到86%,超出前者27%,差异同样十分明显。笔者认为,这种差异正是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一定实效的充分体现。

(5)学生的法律意识、纪律观念亟需进一步强化。从法律意识看,分别有21%和27%的受访者对“只要不出事,没必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和“为了得到对我有用的东西,有时我宁愿触犯法律”的观点选择了“完全符合”和“比较符合”。这意味着有相当部分学生怀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以身试法”的心态和行为倾向。在纪律观念上,认可“打架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的,一年级占28%,二年级占18%;认可“我觉得破坏公共财产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的,一年级占34%,二年级占6%。这些数据一方面说明中职生总体上纪律观念比较薄弱;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一年级学生纪律观念尤其令人担忧。

(6)学生的心理意志品质比较脆弱,缺乏自信心。在意志品质方面,仅有43%的受访者认为“环境中的各种诱惑不会动摇我实现目标的决心”;在自信心方面,只有54%的人表‘对自己的未来发展很有信心-*lp~自信心不足还表现在:占53%的学生“做事情经常犹豫不决”;另有近40%的学生“总担心自己的言行受到嘲笑”,其中一年级占到了受访者的一半。心理意志品质和自信心是一个人事业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各中职学校通过德育教育,都在努力地塑造和完善学生心理意志品质和健全人格,增强自信心,但成效不尽人意。

(7)学生在诚实守信方面离德育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受访学生在对“我有时候利用说谎来逃避惩罚”和“只要确信不会被发现,谁都会考试作弊”两个问题作答时,选择“完全不符合’,和“比较不符合”的分别只占54%和50%,勉强过半;而认为“完全符合”或“比较符合”及“不确定”的,合计分别占到46%和50%。因此,从总体上看,中职生诚信方面的道德品质不容乐观。

(8)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仍需强化,行为习惯有待改善。“随地吐痰”既反映出一个人的卫生行为习惯和文明程度,更体现其社会公德意识:同样,“按时起床,不睡懒觉”,既是一个人意志力的体现,也是良好行为习惯的一种反映。然而,统计数据表明,对“我从不随地吐痰’,和“我每天都能按时起床,不睡懒觉”两个问题做出肯定回答的,均不到受访学生的6成。这充分说明中职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薄弱、行为习惯散漫是个比较突出的现象。

(9)学生在关心集体、助人为乐、尊重他人等方面的道德品质值得肯定。首先,占半数以上受访者对“我不喜欢我的班级,更不可能为它付出”的问题做出了否定回答,表明多数学生懂得顾全大局,关心班集体,处理问题较为理性,不以个人好恶为转移。其次,占76%的受访者表示,“当同学有困难的时候,我愿意尽我所能帮助他”,可见大部分同学具有助人为乐的可贵品质。再次,在尊重他人方面,二年级学生中,高达86%的受访者表示“我尊重每一一位老师和同学”,表明绝大多数学生懂得自尊和相互尊重,非常值得认可。

(10)学生在情感交流方面的表现喜忧参半。作为在校生,情感交流的对象主要是父母、老师、同学和朋友。“在学校里,我经常感到孤独”,这是占1/3受访者的真切感受。学生为什么不主动与老师交流呢?48%的受访者认为,“我觉得老师不能真正地理解学生”;所以,有42%的学生表示“我有心里话绝不会向老师说”,同比在一年级学生中竟占到~半!问题还不仅如此,一年级学生在与父母沟通方面也存在较严重的障碍,表示“我和父母沟通良好,关系融洽”的仅占51%;二年级学生同比则为83%。此外,高达86%的二年级学生表示“我有一些很谈得来的朋友”;而一年级学生同比只有62%。从而说明二年级学生在思想、情感沟通与交流能力上都更加成熟,一年级学生则需要学校方面主动给予更多的关心。

总起来看,被调查学生对学校德育工作及其实效是持基本肯定态度的。这首先表现在占71%的受访学生认同“目前学校最重视的教育是道德教育”,体现了“育人为本、立德为先”的职教理念;其次,多达79%的受访学生认为,学校德育工作对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第三,占65%的学生从班级教育活动中,“感受到同学们真正成了学校的主体,老师们尊重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第四,有76%的受访者认为,通过德育活动,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了提高。

但是,在调查中,我们也不得不正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在德育理念上,1/3以上学生并没有感受到自己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体。部分教职工对学生缺乏爱心和耐心,失去了学生的理解和信任,从而降低了德育实效。(2)在德育管理上,德育管理机制最受学生诟病,成为学生对学校德育工作最不满意的方面。德育管理机制包括决策机制、运行机制、奖惩机制和保障机制四个方面。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德育管理机制存在严重弊端是不争的事实,也必然会影响德育工作实效。(3)在德育课程建设上,近1/3学生喜欢某门德育课的主要原因是“对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有兴趣”,而德育教师“教法灵活、启发引导”。这说明,德育课教学作为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德育课教师作为对学生思想言行影响最大的人员之一,其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4)在德育环境上,学生对包括社会环境、校园文化、校风班风等在内的德育环境认可度不高。调查显示,对学生思想品德影响比较大的因素中,社会环境占59%,位居第一,而学生恰好对社会环境的负面感受最为强烈。对校园文化生活的感受,觉得很满意和较满意的学生仅占39%,觉得一般和不满意的占61%。校风班风方面,52%的受访学生认为“问题比较严重”或“问题非常严重”。(5)在德育队伍建设上,学校领导、班主任、德育课教师、其他任课教师、学生管理人员以及学生干部等,构成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力量。然而,调查显示,除班主任和德育课教师对学生思想、言行的影响位列三甲外,其他人员都远远不及‘‘同学和朋友”的影响力。

三、加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建议

(1)树立德才兼备,“德为本、才为用”的德育观念和全员德育理念,强化师德建设,把德育渗透到任一学科的任一课堂、任一活动的任一环节和任一场所,同时建立便于操作的检查评价标准和方法,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要求硬性化。

(2)改革和完善学校德育管理机制。成立由校长挂帅、副校长分工负责、各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的学校德育工作委员会,研究制定全校性德育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和重大措施;建立例会制度,定期研究分析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和问题,提出加强德育工作的具体指导意见;定期测评德育工作成效,加强德育工作的信息反馈;实行副校长挂专业、科长主任挂班蹲点制度,切实解决德育过程中若干重、难点问题;完善德育奖惩制度和保障机制。

(3)充分发挥班主任、德育课教师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德育培养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特别是班主任,国为与学生关系较密切,所以,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调查显示,“班主任教育”是对一年级学生思想品德影响最大的因素,比例高达8l%;同时,“班主任”“同学和朋友‘德育课教师”也是对学生思想、言行影响位列前三的人员。因此,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关键是要加强班主任和德育课教师队伍建设。要通过培训和传帮带,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发挥好骨干作用。

(4)改革德育方法和途径。学生的德育培养需要正确的途径,才能收到显著的效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旧有的方法与途径也需要与时俱进,进行改革。调查显示,在学生喜欢的德育形式中,排列前五位的依次是观看影视资料、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活动、公益劳动、大型教育活动和体育竞赛。从前面的评析中可以看出,目前大多数学生对德育课以及德育活动并无抵触和反感情绪,问题源于德育手段较为简单化,故此德育活动收效并不十分明显。因此,改革德育方法,使德育形式多样化就势在必行。

篇7

年级负责制,就是由同一年级的教师、班级组成担负教育教学等管理任务的基层管理组织,把年级作为一个与处室(教务处、德育处等)衔接的实体来进行管理。在年级负责制下,同一年级的教师了解本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理解年级要达到的德育目标,并且由于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使得信息沟通渠道畅通,因此更易创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机制和氛围;构建年级德育管理网络,使年级的德育管理活动既符合学校的宏观目标,又切合年级的具体实际,从而充分发挥年级管理功效,使整个学校的德育管理得到加强和优化。

二、年级德育管理网络构成

德育工作是一个整体。其形式应该是纵、横向交织的立体网络,形成管理育人,教学育人,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互动,全面育人的格局。

(一)年级德育管理网络的横向构成

1.“参与管理”的德育管理原则。所谓“参与管理”就是指在不同程度上让员工和下属参加组织的决策过程及各级管理工作,从而体验出自己的利益与组织发展密切相关而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参与管理既对个人产生激励,又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证。因此,参与管理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能确实促进组织绩效的提高。在年级负责制下,德育管理网络必须遵循参与管理的原则。由于同一年级的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与信息渠道了解本年级的现状,理解本年级要达到的德育目标,因此更能主动承担促进年级发展的责任。而且在年级负责制下,教师个人目标与年级要完成的德育目标一致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群体易达成共识,年级德育目标也易为个人接受,转化为个体的自觉行动。实际上,年级负责制下教师的自身利益和年级的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教师认识到自身参与管理的重要意义,从而真正地参与管理。

2.“全员育德”的德育管理理念。“全员育德”是从参与管理原则中提炼升华出的德育理念,全员德育要求教师做到“三全”,即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全程关注。有一种思想,认为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领地,德育是课外活动的主旨,将德育脱离于课堂教学之外,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视为班主任的专利。而事实上,每一位教师都有为学生提供全面教育服务的义务。对学生进行民主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并非专属于班主任。只有全体教师都认同“全员育德”的德育管理理念,才可能从彼此封闭的学科教学中走出来,理解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3.“课程育德”的德育管理方略。“课程育德”是实现全员育德的有效方略。一方面,任课教师在年级各个备课组的要求下,结合本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中对学生进行显性的课程育德,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另一方面,隐性的课程育德尤为重要。隐性课程指的是没有在课程计划中显现,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良好的学校常规,教师的人格品质等。德育隐性课程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具有体验和熏陶的作用,如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怀、期待、爱心等都容易感染学生,形成情感共鸣,从而使学生主动地接受教师的显性课程育德。

(二)年级德育管理网络的纵向构成

1.年级党支部-年级团支部-年级工会。年级党、团支部和工会是实现全年级教师参与管理与全员育德的有力保障。党员教师首先要充分发扬党员的带头作用,率先学习并树立正确的德育理念,形成推进科学教育理念的核心力量。年级党、团支部和工会则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学习讨论,培养教师参与德育管理的意识,提升教师德育工作的理论水平,使年级党、团支部和工会成为全年级教师学习党的教育政策方针与推进先进教育理念的坚强阵地。

2.年级主任-班主任-科任教师。年级负责制下,年级主任对整个年级的德育管理工作负责,班主任与该班任课教师共同对班级的德育管理工作负责。在班级的德育工作中,可形成以班主任为组长、科任教师为成员的德育导师小组,要求每位教师都参与到德育管理过程中。上课时间,教师是学生教育、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既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又要结合本学科特点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把德育渗透落实到课堂教学细节中;课余时间,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心理上的疏导者,学习上的辅导者,生活上的指导者,从而切实做到显性课程育德与隐性课程育德双管齐下。

3.年级学生会-各班学生干部-全体学生。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可通过年级学生会来执行和强化。年级学生会承担年级管理中的许多具体事务,如对各班每日考勤、出操、卫生等各方面的统计与评比,或在各种年级活动中起协调组织的作用,并在管理过程中整合各班学生干部资源,使年级学生会干部与班委干部协作管理,使年级管理的形式从纯粹由教师负责转换为以学生自主管理与教师管理相结合的形式。组建年级学生会,可调动学生干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监督的能力。

篇8

1、围绕学校工作中心及涉及团委的相关任务,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同时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2、加强组织建设,提高组织能力,完善“团委——年级团总支(学生会)——团支部(班级)”的管理体系,认真抓好团的常规工作,通过团干部将各项工作落实到班级团支部。督促、指导支部开展工作、活动,加大对团员的管理力度,夯实支部发展的基础,保证团委工作能有序有效的进行。

3、配合年级组搞好学生管理工作,继续完善学生自主管理制度,强化学生会干部的培训工作,提升学生会干部的各方面的工作能力,加强学生的自我检查,自我管理,及时向年级组公布检查结果,反馈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学生的素养,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4、搞好孤儿、特困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情况调查,为资助行动提供可靠依据。

5、搞好国家助学金以及校内助学金工作的安排,发放,及统计工作。

6、按照学校资助档案建设的要求,及时准确地将资助档案归档,并且做好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贫困生信息录入工作。

7、协调团委与校内外各个方面的关系,力争为家庭困难的贫困生争取的社会资助。

三、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收集各年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申请表,了解经济困难学生基本情况。

2、宣传国家助学金以及校内助学金的相关政策。

3、举行高一年级学生会干部竞选活动,组建高一年级团总支、学生会。

4、召开团支部书记及团干部、学生会干部工作会议,布置本学期各项工作。

5、开展国旗下的演讲活动,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纪律、学品德等方面的教育

十月份按照相关程序,认真落实国家助学金的个人申请、班级评选和公示、年级初审、学校审核各个环节工作。

2、完成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向教育局集中上报贫困生信息及统计数据。

3、举办各种相关主题的演讲比赛、征文、主题黑板报评比等系列活动。

十一月份完成校内助学金的评选和发放工作。

2、配合学校组织宣传好校秋季运动会及搞好运动会期间志愿服务工作。

3、召开各年级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会议,了解前期检查评比情况。

十二月份完成国家助学金、校内助学金档案归档及资助信息录入工作。

2、组织“资助政策 助我成才”活动。

篇9

2。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并提高学习效率;

3。开展活动并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4。教育、培养、锻炼学生,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

二、实施的措施

改选学生会,制定相关文件。对学生会的组织管理严格要求到位,真正发挥学生会的作用,强化班级干部的组织、管理作用;

2。成立系列社团,促进学生自主成长。对本年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进行监管,成立年级或学校所属的社团,比如科技创新社、小团、影像社、义工队等,并加强指导,发挥社团的作用。

3。开展活动:按体育活动方案,开展体育活动;开展植树节;学开展雷锋、朗诵节等活动;开展讲坛文化建设;通过社团继续开展科技创新、研究性学习、科普宣传、发表文章、志愿者活动;学生会组织开展提高学习效率的活动等

三、实施的步骤

三月份

2.18—20入学考试

2.21—28学生会改选通知;第一周加强常规工作开展;成立义工队、成立小团、成立科技社的通知;对社团进行监管工作。

3.1—3。4改选、社团成立、社团监管基本结束,准备宣誓成立、就职阶段

3.7—3。11义工队组织学生学雷锋活动;常规活动在整合够的学生会正常开展;“四讲”活动开展;学生会干部实施值班制。

3.12依据条件开展植树节活动。

3.14—18学生会及其常规工作进入平稳期,加强督导。

3.21—31由学生会体育部并邀请体育教师指导,开展体育运动活动,开展适合春暖花开时节开展的体育活动,活动筋骨,以更好的姿态投入学习中去。

四月份

樱花诗歌朗诵节,歌颂春天的诗歌征集发表(由学生会学习部和小团联合主办)

2。讲坛文化(一)之开展研究性学习及论文指导学习(团总支直接组织,要求短而有效)

五月份

开展劳动光荣活动,比如洗衣服、打扫卫生、洗菜、洗碗,给爸妈倒水、洗脚等家务活动,适当条件到农村去体验生活,拍摄照片进行宣传。(在校园和家里身体力行做好力所能及的工作)小团成员将进行报道及文章征集活动

2。讲坛文化(二)之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在学生经过高一上学期以及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后,对自己的学习方法方式及基础再进行总结思考,以期提高学习效率,全面应对后面的学习。

3。体育活动

在天气变热之前,开展一次体育活动(具体参考体育活动方案),主要通过教育帮助学生在不同的时间段开展不同的体育活动,以适应季节变化,加强体育锻炼。

六月份

四、复习迎考;

2。继续开展“四讲”活动;

篇10

2.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并提高学习效率;

3.开展活动并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4.教育、培养、锻炼学生,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

二、实施的措施

1.改选学生会,制定相关文件。对学生会的组织管理严格要求到位,真正发挥学生会的作用,强化班级干部的组织、管理作用;

2.成立系列社团,促进学生自主成长。对本年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进行监管,成立年级或学校所属的社团,比如科技创新社、小记者团、影像社、义工队等,并加强指导,发挥社团的作用。

3.开展活动:按体育活动方案,开展体育活动;开展植树节;学开展雷锋、朗诵节等活动;开展讲坛文化建设;通过社团继续开展科技创新、研究性学习、科普宣传、发表文章、志愿者活动;学生会组织开展提高学习效率的活动等

三、实施的步骤

三月份

XX.2.18-20入学考试

XX.2.21-28学生会改选通知;第一周加强常规工作开展;成立义工队、成立小记者团、成立科技社的通知;对社团进行监管工作。

XX.3.1-3.4改选、社团成立、社团监管基本结束,准备宣誓成立、就职阶段

XX.3.7-3.11义工队组织学生学雷锋活动;常规活动在整合够的学生会正常开展;“四讲”活动开展;学生会干部实施值班制。

XX.3.12依据条件开展植树节活动。

XX.3.14-18学生会及其常规工作进入平稳期,加强督导。

XX.3.21-31由学生会体育部并邀请体育教师指导,开展体育运动活动,开展适合春暖花开时节开展的体育活动,活动筋骨,以更好的姿态投入学习中去。

四月份

1.樱花诗歌朗诵节,歌颂春天的诗歌征集发表(由学生会学习部和小记者团联合主办)

2.讲坛文化(一)之开展研究性学习及论文指导学习(团总支直接组织,要求短而有效)

五月份

1.开展劳动光荣活动,比如洗衣服、打扫卫生、洗菜、洗碗,给爸妈倒水、洗脚等家务活动,适当条件到农村去体验生活,拍摄照片进行宣传。(在校园和家里身体力行做好力所能及的工作)小记者团成员将进行报道及文章征集活动

2.讲坛文化(二)之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在学生经过高一上学期以及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后,对自己的学习方法方式及基础再进行总结思考,以期提高学习效率,全面应对后面的学习。

3.体育活动

在天气变热之前,开展一次体育活动(具体参考体育活动方案),主要通过教育帮助学生在不同的时间段开展不同的体育活动,以适应季节变化,加强体育锻炼。

六月份

1.复习迎考;

2.继续开展“四讲”活动;

篇11

在实行年级负责制的中学,以年级为载体构建德育管理网络可以有效减少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管理层次与缩短管理距离,提高执行力与反应力,增强针对性与实效性,使年级成为全体教师真正参与常规德育工作,有效进行德育管理的平台,从而优化学校整体的德育管理效能。

1构建年级德育管理网络的意义

年级负责制,就是由同一年级的教师、班级组成担负教育教学等管理任务的基层管理组织,把年级作为一个与处室(教务处,学生处等)平级的实体来进行管理。

在年级负责制下,同一年级的教师了解本年级学生身心特点,理解年级要达到的德育目标,并且由于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使得信息沟通渠道畅通,因此更易创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机制和氛围;构建年级德育管理网络使年级的德育管理活动既符合学校的宏观目标,又切合年级的具体实际,从而充分发挥年级管理功效,使整个学校的德育管理得到加强和优化。

2年级德育管理网络构成

德育是一个立体。其工作应该是纵、横向交织的立体网络,形成管理育人,教学育人,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互动,全面育人的格局。

2.1年级德育管理网络的横向构成

2.1.1“参与管理”的德育管理原则

所谓“参与管理”就是指在不同程度上让员工和下属参加组织的决策过程及各级管理工作,从而体验出自己的利益与组织发展密切相关而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参与管理既对个人产生激励,又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证。因此,参与管理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能确实促进组织绩效的提高。

在年级负责制下,德育管理网络必须遵循参与管理的原则。由于同一年级的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与信息渠道了解年级的现状,理解年级要达到的德育目标,因此更能主动承担促进年级发展的责任。而且在年级负责制下,教师个人目标与年级要完成的德育目标一致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群体易达成共识,年级德育目标也易为个人接受,转化为个体的自觉行动。实际上,年级负责制下教师的自身利益和年级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教师认识到自身参与管理的重要意义,从而真正地参与管理。

2.1.2“全员育德”的德育管理理念

“全员育德”是从参与管理原则中提炼升华出的德育理念,全员德育要求教师做到“三全”,即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全程关注。有一种思想,认为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领地,德育是课外活动的主旨,将德育脱离于课堂教学之外,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视为班主任的专利。而事实上,每一位教师都有为学生提供全面教育服务的义务。对学生进行民主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并非专属干班主任。只有全体教师都认同“全员育德”的德育管理理念,才可能从彼此封闭的学科教学中走出来理解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2.1.3“课程育德”的德育管理方略

“课程育德”是实现全员育德的有效方略。一方面,任课教师在年级各个备课组的要求下,结合本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中对学生进行显性的课程育德,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另一方面,隐性的课程育德尤为重要。隐性课程指的是没有在课程计划中显现,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良好的学校常规,教师的人格品质等。德育隐性课程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具有体验和熏陶作用,如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怀、期待、爱心等都容易感染学生,形成情感共鸣,从而主动地接受教师的显性课程育德。

2.2年级德育管理网络的纵向构成

年级德育管理网络纵向由四条具体的实施途径构成。

2.2.1年级党支部一年级团支部一年级工会

年级党、团支部和工会是实现全年级教师参与管理与全员育德的有力保障。党员教师首先要充分发扬党员的带头作用,率先学习并树立正确的德育理念,形成推进科学教育理念的核心力量。年级党、团支部和工会则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学习讨论,培养教师参与德育管理的意识,提升教师德育工作的理论水平,使年级党、团支部和工会成为全年级教师学习党的教育政策方针与推进先进教育理念的坚强阵地。

2.2.2年级主任一班主任一科任老师

年级负责制下,年级主任对整个年级的德育管理工作负责,班主任与该班任课教师共同对班级的德育管理工作负责。在班级的德育工作中,可形成以班主任为组长、科任教师为成员的德育导师小组,要求每位教师都参与到德育管理过程中。上课时间,教师是学生教育、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既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又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把德育渗透落实到课堂教学细节中;课余时间,教师应努力成为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心理上的疏导者,学习上的辅导者,生活上的指导者。从而切实做到显性课程育德与隐性课程育德双管齐下。

2.2.3年级学生会一各班学生干部一全体学生

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可通过年级学生会来执行和强化。年级学生会承担了年级管理中的许多具体事务,如对各班每日考勤、出操、卫生、寝室纪律等各方面的统计与评比或在各种年级活动中起协调组织的作用。并在管理过程中整合各班学生干部资源,使年级学生会干部与班委干部协作管理,使年级管理的形式从纯粹由教师负责转换为以学生自主管理与教师管理相结合的形式。组建年级学生会,可积极调动学生干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监督的能力。

篇12

在实行年级负责制的中学,以年级为载体构建德育管理网络可以有效减少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管理层次与缩短管理距离,提高执行力与反应力,增强针对性与实效性,使年级成为全体教师真正参与常规德育工作,有效进行德育管理的平台,从而优化学校整体的德育管理效能。

1构建年级德育管理网络的意义

年级负责制,就是由同一年级的教师、班级组成担负教育教学等管理任务的基层管理组织,把年级作为一个与处室(教务处,学生处等)平级的实体来进行管理。

在年级负责制下,同一年级的教师了解本年级学生身心特点,理解年级要达到的德育目标,并且由于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使得信息沟通渠道畅通,因此更易创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机制和氛围;构建年级德育管理网络使年级的德育管理活动既符合学校的宏观目标,又切合年级的具体实际,从而充分发挥年级管理功效,使整个学校的德育管理得到加强和优化。

2年级德育管理网络构成

德育是一个立体。其工作应该是纵、横向交织的立体网络,形成管理育人,教学育人,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互动,全面育人的格局。

2.1年级德育管理网络的横向构成

2.1.1“参与管理”的德育管理原则

所谓“参与管理”就是指在不同程度上让员工和下属参加组织的决策过程及各级管理工作,从而体验出自己的利益与组织发展密切相关而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参与管理既对个人产生激励,又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证。因此,参与管理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能确实促进组织绩效的提高。

在年级负责制下,德育管理网络必须遵循参与管理的原则。由于同一年级的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与信息渠道了解年级的现状,理解年级要达到的德育目标,因此更能主动承担促进年级发展的责任。而且在年级负责制下,教师个人目标与年级要完成的德育目标一致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群体易达成共识,年级德育目标也易为个人接受,转化为个体的自觉行动。实际上,年级负责制下教师的自身利益和年级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教师认识到自身参与管理的重要意义,从而真正地参与管理。

2.1.2“全员育德”的德育管理理念

“全员育德”是从参与管理原则中提炼升华出的德育理念,全员德育要求教师做到“三全”,即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全程关注。有一种思想,认为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领地,德育是课外活动的主旨,将德育脱离于课堂教学之外,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视为班主任的专利。而事实上,每一位教师都有为学生提供全面教育服务的义务。对学生进行民主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并非专属干班主任。只有全体教师都认同“全员育德”的德育管理理念,才可能从彼此封闭的学科教学中走出来理解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2.1.3“课程育德”的德育管理方略

“课程育德”是实现全员育德的有效方略。一方面,任课教师在年级各个备课组的要求下,结合本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中对学生进行显性的课程育德,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另一方面,隐性的课程育德尤为重要。隐性课程指的是没有在课程计划中显现,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良好的学校常规,教师的人格品质等。德育隐性课程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具有体验和熏陶作用,如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怀、期待、爱心等都容易感染学生,形成情感共鸣,从而主动地接受教师的显性课程育德。

2.2年级德育管理网络的纵向构成

年级德育管理网络纵向由四条具体的实施途径构成。

2.2.1年级党支部一年级团支部一年级工会

年级党、团支部和工会是实现全年级教师参与管理与全员育德的有力保障。党员教师首先要充分发扬党员的带头作用,率先学习并树立正确的德育理念,形成推进科学教育理念的核心力量。年级党、团支部和工会则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学习讨论,培养教师参与德育管理的意识,提升教师德育工作的理论水平,使年级党、团支部和工会成为全年级教师学习党的教育政策方针与推进先进教育理念的坚强阵地。

2.2.2年级主任一班主任一科任老师

年级负责制下,年级主任对整个年级的德育管理工作负责,班主任与该班任课教师共同对班级的德育管理工作负责。在班级的德育工作中,可形成以班主任为组长、科任教师为成员的德育导师小组,要求每位教师都参与到德育管理过程中。上课时间,教师是学生教育、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既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又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把德育渗透落实到课堂教学细节中;课余时间,教师应努力成为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心理上的疏导者,学习上的辅导者,生活上的指导者。从而切实做到显性课程育德与隐性课程育德双管齐下。

2.2.3年级学生会一各班学生干部一全体学生

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可通过年级学生会来执行和强化。年级学生会承担了年级管理中的许多具体事务,如对各班每日考勤、出操、卫生、寝室纪律等各方面的统计与评比或在各种年级活动中起协调组织的作用。并在管理过程中整合各班学生干部资源,使年级学生会干部与班委干部协作管理,使年级管理的形式从纯粹由教师负责转换为以学生自主管理与教师管理相结合的形式。组建年级学生会,可积极调动学生干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监督的能力。

篇13

在实行年级负责制的中学,以年级为载体构建德育管理网络可以有效减少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管理层次与缩短管理距离,提高执行力与反应力,增强针对性与实效性,使年级成为全体教师真正参与常规德育工作,有效进行德育管理的平台,从而优化学校整体的德育管理效能。

1构建年级德育管理网络的意义

年级负责制,就是由同一年级的教师、班级组成担负教育教学等管理任务的基层管理组织,把年级作为一个与处室(教务处,学生处等)平级的实体来进行管理。

在年级负责制下,同一年级的教师了解本年级学生身心特点,理解年级要达到的德育目标,并且由于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使得信息沟通渠道畅通,因此更易创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机制和氛围;构建年级德育管理网络使年级的德育管理活动既符合学校的宏观目标,又切合年级的具体实际,从而充分发挥年级管理功效,使整个学校的德育管理得到加强和优化。

2年级德育管理网络构成

德育是一个立体。其工作应该是纵、横向交织的立体网络,形成管理育人,教学育人,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互动,全面育人的格局。

2.1年级德育管理网络的横向构成

2.1.1“参与管理”的德育管理原则

所谓“参与管理”就是指在不同程度上让员工和下属参加组织的决策过程及各级管理工作,从而体验出自己的利益与组织发展密切相关而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参与管理既对个人产生激励,又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证。因此,参与管理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能确实促进组织绩效的提高。

在年级负责制下,德育管理网络必须遵循参与管理的原则。由于同一年级的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与信息渠道了解年级的现状,理解年级要达到的德育目标,因此更能主动承担促进年级发展的责任。而且在年级负责制下,教师个人目标与年级要完成的德育目标一致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群体易达成共识,年级德育目标也易为个人接受,转化为个体的自觉行动。实际上,年级负责制下教师的自身利益和年级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教师认识到自身参与管理的重要意义,从而真正地参与管理。

2.1.2“全员育德”的德育管理理念

“全员育德”是从参与管理原则中提炼升华出的德育理念,全员德育要求教师做到“三全”,即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全程关注。有一种思想,认为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领地,德育是课外活动的主旨,将德育脱离于课堂教学之外,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视为班主任的专利。而事实上,每一位教师都有为学生提供全面教育服务的义务。对学生进行民主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并非专属干班主任。只有全体教师都认同“全员育德”的德育管理理念,才可能从彼此封闭的学科教学中走出来理解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2.1.3“课程育德”的德育管理方略

“课程育德”是实现全员育德的有效方略。一方面,任课教师在年级各个备课组的要求下,结合本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中对学生进行显性的课程育德,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另一方面,隐性的课程育德尤为重要。隐性课程指的是没有在课程计划中显现,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良好的学校常规,教师的人格品质等。德育隐性课程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具有体验和熏陶作用,如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怀、期待、爱心等都容易感染学生,形成情感共鸣,从而主动地接受教师的显性课程育德。

2.2年级德育管理网络的纵向构成

年级德育管理网络纵向由四条具体的实施途径构成。

2.2.1年级党支部一年级团支部一年级工会

年级党、团支部和工会是实现全年级教师参与管理与全员育德的有力保障。党员教师首先要充分发扬党员的带头作用,率先学习并树立正确的德育理念,形成推进科学教育理念的核心力量。年级党、团支部和工会则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学习讨论,培养教师参与德育管理的意识,提升教师德育工作的理论水平,使年级党、团支部和工会成为全年级教师学习党的教育政策方针与推进先进教育理念的坚强阵地。

2.2.2年级主任一班主任一科任老师

年级负责制下,年级主任对整个年级的德育管理工作负责,班主任与该班任课教师共同对班级的德育管理工作负责。在班级的德育工作中,可形成以班主任为组长、科任教师为成员的德育导师小组,要求每位教师都参与到德育管理过程中。上课时间,教师是学生教育、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既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又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把德育渗透落实到课堂教学细节中;课余时间,教师应努力成为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心理上的疏导者,学习上的辅导者,生活上的指导者。从而切实做到显性课程育德与隐性课程育德双管齐下。

2.2.3年级学生会一各班学生干部一全体学生

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可通过年级学生会来执行和强化。年级学生会承担了年级管理中的许多具体事务,如对各班每日考勤、出操、卫生、寝室纪律等各方面的统计与评比或在各种年级活动中起协调组织的作用。并在管理过程中整合各班学生干部资源,使年级学生会干部与班委干部协作管理,使年级管理的形式从纯粹由教师负责转换为以学生自主管理与教师管理相结合的形式。组建年级学生会,可积极调动学生干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监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