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设施农业用地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设施农业用地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设施农业用地

篇1

二、加强管理,严格执行设施农业用地审核审批制度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国土资号)和《国土资源部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号)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切实加强设施农业用地管理。

(一)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各镇要立足本地区农牧业发展实际,科学合理地确定本地区的设施农业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制定区域设施农业发展规划;旗国土资源局、农牧业局等有关部门要紧密结合我旗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长远的需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抓紧制定全旗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办法和设施农业发展规划,规范设施农业用地行为,指导设施农业发展。不断完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用地和畜牧水产、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用地的管理机制,支持改善生产条件的农牧业设施建设,鼓励设施农业和规模化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

(二)严格审核审批程序。设施农业用地分农业生产用地和附属设施用地。设施农业项目建设要符合行业建设的标准和要求,用地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城镇规划控制区内的要符合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设施农业附属的管理和生活用房等永久性建筑物的用地,必须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按照建设用地管理,未使用建筑材料硬化地面,或虽使用建筑材料但未破坏土地并易于复垦的畜禽舍、温室大棚和附属绿化隔离等用地,以及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用地,均作为设施农业用地办理用地手续。凡申请兴办设施农业建设项目的单位或个人,要提交项目地址和面积、四至范围图、土地权属、项目类型、生产品种、附属设施用地布局等材料,经镇人民政府同意后,向旗农牧业主管部门提出设施农业项目建设申请,进行核准。农牧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旗国土资源部门备案核准或逐级报批农用地转用手续。在城镇规划控制区内进行的设施农业建设项目,还须经建设部门和城管部门审批。对按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的设施农业附属设施用地,按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组织农用地转用和供地报批,依法取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旗国土资源部门在设施农业项目附属设施用地有关手续完备后,及时做好土地变更调查和登记工作。农业生产用地和附属设施农用地确定后,不得擅自改变用途,用于非农业建设。对于擅自改变用途进行非农业建设的,视为违法用地,严格依法处理。

(三)做好宣传与服务工作。各镇要充分发挥司法所的司法宣传和村级普法宣传栏的作用,有针对性地进行依法用地的法律法规宣传;镇国土所要经常走进嘎查村、农牧户,深入田间地头,对于符合政策规定的设施农业建设项目,要尽快协助项目业主完善用地手续;对不符合政策的要明确告知,及时警示和制止。要努力做到政策宣传到位、跟踪服务到位、管理审批到位,促进设施农业用地的规范化、科学化。

三、完善机制,加大设施农业用地的综合监管力度

篇2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我市绿化建设规模逐年增大,2010年以来,已投资15.4亿元实施了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使西宁的园林绿化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城市园林绿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确保绿化建设成果,绿地管护工作是关键,而浇水是管护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由于西宁市城市绿地水利设施建设不足,绿地浇水困难的问题一直影响着园林事业的发展,建设的绿地面积越大,分布越广,浇水的困难越多。建设城市绿地灌溉管网,解决水源、改变浇水方式,精细化养护绿地是当务之急。引用农业灌溉设施,完善城市绿地灌溉系统就是通过有效地利用西宁市周边原有农业灌溉系统的水源,建设城市绿地灌溉管网,并将其与城市节点、街头绿地、公园景观完美融合,形成较为完善的城市绿地节水管理体系,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提供充足的水资源。

1基本情况

1.1自然概况

1.1.1地理位置西宁市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隅,位于青海东部,黄河支流湟水上游,四面环山,三川汇聚,扼青藏高原东方之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古有“西海锁钥”之称,是青海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和商贸中心,也是青藏高原第一大城市,西宁市辖区总面积7649km2,其中市区面积380km2,建成区面积75km2。1.1.2地形、地貌西宁市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带,海拔2100—4890m,相对高差达2790m,境内山川相间、沟壑纵横、地形破碎、以山地为主体,山区和丘陵地占总面积的90%以上。1.1.3气候西宁市处于温带草原向温带荒漠的过渡地带,受地形影响,气温垂直变化明显,属典型的大陆高原半干旱气候,具有海拔高、气压低、日差大、年差小,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高寒、干旱的特点。年降雨量330—450mm,年内分布极不均匀,80%以上的降水集中于6-9月。全年气候温凉,春季多风,夏季凉爽,秋季多雨,冬季干旱。1.1.4水文西宁市处于黄河流域一级支流湟水河中游,境内主要大小河流108条,主要河流湟水河干流自西向东贯穿市区,在西宁市境内的流程为95.9km,多年平均径流量12.5×108m3。市区范围内的湟水河及北川河、西纳川河、南川河和沙塘川河等4条湟水河支流构成西宁市主要水资源。1.1.5绿地状况截止2012年全市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达到2820hm2,绿化覆盖率37.6%;人均公共绿地10.5m2。现有公园绿地1180.2hm2,其中综合性公园11个,面积323.98hm2;社区公园9个,面积52.23hm2;专类公园12个,面积530.77hm2;带状公园16个,面积118.7hm2;街头绿地202块,面积154.52hm2;庭院绿化面积902hm2。

2城市绿地灌溉方式和需水量

目前靠近河道的几个公园如西宁市人民公园、文化公园、南山公园、湟水公园、河湟公园、植物园、海棠公园等少数公园具备提灌浇水的条件。西宁市所有的行道树、街头绿地基本上全部靠水车拉运自来水浇水。全市现有的庭院绿地全部依靠自来水灌溉绿地。西宁市因降雨少,蒸发量大,经测算如保证苗木生长良好,每年每平方米绿地需水量4t,以此计算,一年中全市绿地需自来水5.608×107t,约为全市自来水供水量的三分之一多。

3存在问题

3.1水资源浪费严重

街道行道树、街头绿地、庭院绿地每年需水量巨大,不但运行费用高,而且由于是大水漫灌,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浇水效率不高。

3.2与民争水现象严重

虽然西宁市境内有108条河,但西宁市的自来水主要来自6处水源地,除了第七水源地为地表水外,其余全部是地下水,供水管线近900km。由于水资源有限,西宁市设计总供水能力430kt/d,实际供水能力345kt/d[1]。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人口越来越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全市常住人口为220×104人[2],居民生活用水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随着绿化面积越来越大,绿地用的自来水越来越多,用水矛盾将会更加严重。

3.3用水成本高

目前,西宁市园林绿化部门共有34辆水车,每辆水车购置平均费用28万元,共计支出购置费用952万元,每辆水车每年燃料、保险、修车、保养、司机及浇水人员的费用8万元,共需支出运行费用272万元,每年自来水供水公司收取水费90万元,按照水车使用年限只有15年计算运行费用和水费共需5430万元。15年中用自来水浇水费用共计6382万元。

3.4浇水不足,植物生长不良

由于用自来水浇水成本高、水车浇水不便等原因,无论是庭院绿化单位,还是园林绿化部门在浇水时,在浇水次数、浇水时间、浇水质量上都不能满足精细化管理的要求,造成植物因浇水不及时、浇水量不足、水未浇透,导致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死亡,成活率和保存率下降。

4引用农业灌溉系统水源灌溉城市绿地的可行性

4.1农业灌渠的基本情况

4.1.1渠道的位置及灌区面积西宁市周边有北川渠、中庄渠、解放渠,礼让渠,其中北川渠位于湟水一级支流北川河右岸,沿大通县娘娘山东麓南行到西宁市小桥村土巷道退入湟水河干流,渠道途经西宁市的生物园区、城北区部分城区,干渠总长34km,干渠设计流量5.0m3/s,灌区总面积5068hm2;中庄渠位于湟水一级支流北川河左岸,自西宁市城北区双苏堡到城东区韵家口,干渠总长22km,在花园台以上流量4.50m3/s,,花园台以下1.2m3/s,,渠道途经西宁市城北区、城东区,灌区总面积2000hm2;解放渠起源于西宁市阴山堂到平安县小峡口为止,干渠总长38.18km,干渠设计流量2.4m3/s,,灌区总面积5000hm2;渠道途经西宁市城西区、城中区、城东区;礼让渠源于西宁市湟中县多巴镇,灌区总面积1132.2hm2,途经西宁市城北区大堡子、西杏园、马坊等地18个行政村。4.1.2农业用水量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青海省提出了要把西宁建设成为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制定了“扩市提位”的发展战略。为此,西宁市进一步整合城乡、土地以及交通规划,促进城市街区整体改善,塑造城市特色。城中村消失,村民成为市民,城区耕地面积大幅减少,目前仅有260hm2农田用灌渠的水,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大幅下降,造成渠道使用价值不高。

4.2引用农业灌溉水源的优点

4.2.1西宁市城区位于湟水谷地之中,地形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1],周边农业灌渠地势都高于城区,利用高差可进行自流灌溉城区绿地,能节省大量资金。4.2.2农业灌渠水量充足,如合理布置管网,能提高绿地浇水的时效和浇水质量,确保植物生长良好。4.2.3农业灌渠水质能满足生态环境用水要求,如大部分绿地使用灌渠的水不与民争水,将节约珍贵的自来水,确保城区居民正常生活和生产用水。4.2.4利用农业灌渠浇水投资是一次性的,其使用年限最短50年,远远高于水车的使用年限,而且其运行、维修成本与水车比较很低。4.2.5充足的水资源能改善绿地生态环境,形成独特的小气候。

4.3引用农业灌溉水源浇灌绿地的成功范例

2011年开始兴建的朝阳绿岛及配套设施,已于2012年建成,其灌溉用水采用朝阳中庄渠水,虽然因资金缺乏,投资少,建成的管道管径小,管网覆盖面积不大,但它解决了朝阳绿岛公园、祁连路部分绿地近25hm2绿地中1.5万株乔灌木和22万墩地被和6.8×104m2花草长期的灌溉用水,满足了植物生长对水的需求量,而且大大降低了用水成本。它的建成节约了大量资金,其发挥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无法估算。2013年在昆仑西路绿地改造中,西宁市林业局投资60万元,建成100m3蓄水池1座,输水管道1764m。检查井22个,设计使用年限50年。现已通过初验,因管网充分利用了解放渠与城区街道的高差,可自流灌溉,而且其供水量较大,如将管网延长至城西区主要绿地景点等,其灌溉覆盖面积将会大量增加,用水成本和管护费用会大大降低。

5建议

5.1在城区绿地中引用农业灌溉水源的设想

5.1.1规划及实施的原则(1)因地制宜,分片实施根据各区重点绿地的分布情况和渠道的位置走向、地势高差等,按照“先易后难,先近后远、注重实效,经济合理”的原则,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分步实施。(2)新建重点绿化工程应优先考虑修建引水管网2010年以来,我市投资15.4亿多元实施了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开工建设了海棠公园等十大主题公园;完成了柴达木路、祁连路铁路沿线、建国路等61处共39hm2临时绿地建设;更新改造了宏觉寺街、石坡街等35条街道的行道树;对海湖路、同仁路、祁连路等11处街头绿地景观提升改造。然而因各种原因这些绿地中大部分还是采用自来水浇灌,只有个别绿地是园林局筹措一些有限的资金进行了引用农业灌溉设施及水源的建设。因此,在今后我市新建的重点绿化工程中应优先考虑利用周边农业灌溉设施,修建引水管网。(3)管网建设应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节水设施2012年把解放渠的水引入昆仑西路的绿地的工程中,采用顶管技术挖管沟,效果很好,而且施工进度较快。因此,在城区道路、管线错综复杂的地区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节水设施,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成效。5.1.2管网布局按照以上原则,引用农业灌溉设施及水源,完善城市绿地灌溉系统,管网建设应分为10个灌溉片区,即小桥片区、朝阳片区、生物园片区、海湖新区片区、城西区虎台片区、城中区南川河流域片区、城东区建国路片区、火车站片区、韵家口片区、东川经济开发片区。综上所述,引用农业灌溉设施及水源,完善城市绿地灌溉系统的巨大优势是毋庸置疑的,为了确保我市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提高园林绿化景观效果,今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将其列为绿化建设的重点项目,各区按照“因地制宜,分片实施,先易后难,先近后远、注重实效,经济合理”的原则,修建引水管网,管网建设应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节水设施,,并将其与城市节点、街头绿地、公园景观完美融合,形成较为完善的城市绿地节水管理体系,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提供充足的水资源。

参考文献:

篇3

一、 农业水利滴灌技术的运用优势

农业水利滴灌技术之所以能够被广泛的应用,是因为其与传统的农业灌溉相比更具适用性。农业水利滴灌技术的适应性优势主要体现为:

(一) 自动化程度高

农业水利滴灌技术安装完成以后,只需要人工控制操作就可以实现水利灌溉,不需要再由人工操作逐一灌溉种植作物。大大的节省了农业灌溉人力和物力,提高了农业水利灌溉的效率。

(二) 灌溉密度均匀

传统的农业水利灌溉依靠人力劳作进行,在人为操作情况下,容易出现灌溉不均匀的情况,这势必会引起灌溉区域的作物生长不均衡,影响批次农作物采收的质量。而滴灌技术通过架设管道,将灌溉点直接接入农田当中,均匀分散灌溉位置,在保证农作物水分充足的情况下进行了均匀灌溉。

(三) 节水灌溉优势

农业水利节水灌溉一直是我们所提倡的。滴灌技术通过管道架设、滴水点设置与人工控制阀门,有效的避免了完全由人工进行灌溉中的水源流失、水量溢洒等情况。滴灌技术中人工终端操作可以有效的控制滴速、滴量与滴灌密度、滴灌时间,既保证了作物生长,又能起到节水灌溉的作用。

二、 农业水利滴灌技术的设计思路分析

在实际的运用当中,滴灌技术还存在的一定的缺陷,由于安装设计不合理,常常达不到理想的灌溉效果。接下来我们将对农业水利滴灌技术的设计思路进行分析。

(一)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滴灌工程施工与其它工程一样,在施工前有一定的准备过程,具体事项包括:①施工人员认真审好施工设计书,掌握设计内容;②按设计任务书上的材料计划进行提料并准备相应的施工安装工具;③制定好施工计划。

滴灌系施工放线主要包括首都加压泵站的施工放线和各级管道的施工放线。对于正规的滴短工程,应根据设计图线要求,到现场放样,用白灰和木桩做标记。施工现场应设置施工测量控制网,做好标记并保存到时候竣工。

(二)施工放线

1、首部加压泵站的施工放线

一般用仪器在现场定出建筑物的主要轴线和纵轴线、基坑开挖线及建筑物的轮廓线等。标明建筑物的主要部位和基坑的开挖高程。

2、滴灌系统管线的放样

根据设计平面图和管线纵剖面图等,用仪器控制将管线由图纸搬到地面,并每隔20~ 50米打一木桩,标明桩号。在分支或控制阀门处要加桩号表明;对于毛管排数不规则的山区,每条毛管进口还要加桩号,以免施工时搞错(毛管沟一般距树干0.5 ~ 1米为宜)。

(三)施工开挖和泵房建设

1、施工开挖

按照施工放线时做的标记及设计尺寸进行开挖。开挖时要保存好桩号,以便管道安装时进行高程校核。开挖深度和宽度要求:干、支管沟一般在防冻层以下o.5米左右;毛管和发丝滴头的开挖深度要求在耕作层以下,一般在0.3~0.为宜,宽度为0.2米。

2、泵房建设

泵房建设要求统一尺寸,统一形式,若没有特殊要求,泵房内部空间尺才一般为长宽各3米,高度2.0~2.50米,;地面应乎整夯务要留有采光通气窗口。

(四) 施工中期

1、管道的安装

管道的施工安装,要按设计书及实际桩号进行。管道施工安装主要分三部分:干、支、毛管铺设;安装;水阻管安装。

①干、支、毛管铺设。管道铺设一般需施工人员6―8人首先按设计书或滴灌管道设计图纸上数据对各种规格的管材进行剪裁,再依次将它们连接、铺设于千、支、毛管沟中。

干、支、毛管的连接,分冷接和热接两种方法。冷接就是在不加热的情况下,用强力把两管连接在一起。热接则是在加热的情况下使两管连在一起。一般的做法是:把要连接的两个管端置于沸腾的油(或水)中,或用火烤(应注意掌握火候),待管端变软房,用接头可顺利地把两管端接在一起,然后用铁丝把接口处捆扎好。

②滴头安装。两头的安装就是滴头与毛管的连接,其连接方式大致可分为间接式和插接式两种。管间滴头的安装,是根据滴头的间距,剪断毛管,并与滴头串联。插接式滴头的安柴,应先根据滴头间距,在与管轴线平行的同一直线上的毛管壁上打孔,在孔中插装滴头,并拴在毛管上。

为防止微管摘头受毛管理员壁挤压而缩小过水断面,打孔不宜太小但也不宜过大,过大则容易脱落漏水。合适的孔径是插入滴头时,手感顺利而无间隙。滴头的安装与干、支管安装可同时进行,也可先走一步。

③水阻管的安装。水阻管部分的安装,要求在施工员的指导下,认真操作。其步骤是:2~3人在支管指定的位置上用钻打孔,并安装好旁通;4人在毛管接口处装水阻管,并与对立的旁通连接。水阻管的安装方法,按设计要求,把一定长度的水阻管和水阻接头(1个)连接在一起,把带接头的水阻管插入对应的毛管中,直到水阻接头进入毛管4厘米左右为止,然后,把此毛管与捆扎好的对应旁通连接起来,即安装完毕。

(五)试水工程验收 清理现场

1、试水

管道安装完毕,初检合格就可进行试滴,试水时先打开控制闸阀,放水冲洗整个管道,排除管中―切遗杂物,然后将各级管道尾部用堵头堵好。以轮灌区为单位,按相应的压力供水,调整各闸阀,检查接头、管道有无漏水,滴水头滴水是否均匀,各种仪表是否灵敏等。如有故障,要及时排除,直至合格为止。

试水正常以后,即回填管道。回填应分层进行,紧贴管道的一定用细砂土,并边填进捣实,防止管道受力不均。冬季施工,最好下午回填,以减少热胀冷缩对管道线性变化的影响。

2、工程验收和清理现场

滴灌工程的验收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复查滴灌设备产品,包括管、管件等是否合你;二是检查安装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三是审查滴灌系统规划是否合理。通过综合检查,将隐患消灭在生产使用之前。对较大的工程验收工作还分为施工期问的验收和竣工验收等不同阶段进行。验收组成员应由主管投资部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使用单位四方代表组成。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的要求一一核对。验收结果要形成文件,共同签子,以备查考。验收合格后,清理施工现场,使工地恢复到施工前正常状态,并交付使用。

结束语:

农业水利滴灌符合农业节水灌溉的需求。在滴灌安装设计时,要注意各项安装工程的细节,结合地域特点进行安装设计,使用高质量的管材,加强后期养护力量,及时清理安装现场,延长滴灌工程的使用寿命,提高使用质量。

参考文献:

篇4

建设现代农林实训基地是全方位培训掌握农林生产市场化、专业化理论和实践操作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永定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实训基地是为培养中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场所,因此实训基地建设具有重大意义[1]。该实训基地的建成,是永定县职业教育事业的一件大事,对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扩大办学规模、提升社会贡献份额将起到极大的示范辐射作用。

1 研究区概况

1.1 自然地理概况

永定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种养等农林实训基地位于永定县仙师乡务田村葛布段,距永定县城12.0 km,距仙师乡2 km。地理坐标东经116°25′~117°05′,北纬24°23′~25°05′。基地总面积23.33 hm2。

项目区属于低山山地,海拔175~340 m,相对高差165 m,区内大部分山地的坡度在25°以下,地势较平缓,仅局部山地坡度在30°左右,地带性土壤为红壤。境内属永定河水系。

项目区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不酷热,冬短而不严寒,干湿季节明显,雨量相对集中。年平均气温20.1 ℃,年平均相对湿度81%,年平均霜期10 d,年降雨量1 400~1 800 mm,年平均日照时数1 742.8 h,适宜植物生长。原生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目前经采伐已演变为次生针叶林、竹林、灌丛,有部分林地人工栽植了经济林,但已失管进入衰退期。

1.2 社会经济情况

永定县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144.95亿元,全社会从业人员29.45万人,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48亿元。仙师乡位于永定县西南部,东与金砂、城郊乡相接,南与广东大埔县长治乡相连,西与峰市镇、洪山乡毗邻,北与上杭县稔田镇接壤,面积146 km2。乡政府驻地仙师村,距县城14 km。辖16个村民委员会,164个村民小组,有66个自然村,其中有15个革命基点村。全乡有人口2万人,均属汉族,讲客家方言。境内交通便利,高速公路、铁路、省道贯通全县,集镇主道及村主道已实现路面硬化,促进了大小交通的接轨,交通便利,通讯发达。

1.3 作业区林地概况

作业区设计总面积23.33 hm2,均为林业用地。林业用地面积中,疏林地面积5.73 hm2,占24.6%;竹林地面积2.27 hm2,占9.7%;林分面积15.33 hm2,占65.7%。林地立地条件较好。疏林地、林分树种以马尾松为主,树种单一,树种结构不合理,且林分质量较差,林地生产力较低,现有植被与实训基地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有必要对其实训基地工程要求进行设计,提高基地工程作业质量,以改善实训基地环境,提升学校形象。

2 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必要性

一是现有校内实训基地的缺乏,不能完全满足全校职专学生学习的需求。二是扩建后更好地发展成人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三农”,为建设新农村、培训新农民做出贡献[2]。三是学校绿化美化工作是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学校环境育人的基础。四是随着当前学校管理模式的变革、人事改革的推进以及素质教育综合要求的不断提高,在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者兼顾的压力日渐增大;办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举的瓶颈制约开始显现等,校园建设对学校事业发展至关重要,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2 可行性分析

一是学校后山的林业使用权属永定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永定县仙师中学所有。二是有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自然条件良好。该校位于永定县仙师乡葛布段,毗邻龙湖,依山傍水,树木葱郁,境内生态环境和自然气候良好、地势平坦,土层肥厚、雨量充沛、水源充足,适合各类果树繁育,符合果林苗圃建设的立地条件。三是有县政府、县教育局、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四是通过场地绿化、道路绿化、渠道绿化、生态林带等生态建设,将形成大面积的绿色植被,校园植被覆盖度达到85%以上,形成“校在园中、园在校中”的校园景观,实现校园“园林化”。五是为学校发展开拓广阔的空间,又为永定县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契机;充分发挥了地域优势,加快永定县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农村劳动力创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六是为学校职专学生、全体教师提供一个很好的实习基地,为种植专业的学生创造一个种植、田间生产管理、苗木的病虫害防治等实践的平台,同时把环境教育、绿色教育、生态教育作为课堂教学内容,成为一种绿色文明理念的渗透,提升学校管理品位,打造品质绿色学校,实现学校内涵发展。

3 种养等农业实训基地建设现状

福建省永定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和初中部学校,学校创建于1968年,学校位于永定县仙师乡葛布段,依山傍水,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校园面积占地5.53 hm2,后山林权使用面积35.33 hm2,校园建筑面积1.2万m2,目前在校生超过700人。自职校复办3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五届“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更新日益加快,每个人都在不断“充电”接受教育,从而达到一专多能。目前,学校有种养殖专业学生508人,由于实训规模的限制,不能满足全部学生的实践操作需求,一是学校后山35.33 hm2的林地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二是缺乏专业实训基地;三是学校运动场与后山的布局不合理;四是基地所在地的现有森林景观效果差,植被以低产低效经济林和残次林为主,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偏低,仍然存在林中林缘空地、地力衰退、山林的自身繁殖能力下降的现象。因此,采取积极措施,强化森林保护,将学校后山建成休闲式林果园,为种养殖专业学生提供一个较完整的实训基地是很有必要的。同时,项目建成后将更好地发展成人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三农”,为建设新农村、培训新农民做出贡献。

4 规划设计方案

4.1 指导思想

基地建设要发挥好学校的教学、科研和专业特色优势,以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技能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为指导,以一流的设施设备为基础,以高质量的学生技能训练、公共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服务为中心,以培养适应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同层次需求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以科学的管理运行模式为保证,建设成多功能、集公共性、示范性、服务性和开放性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实训基地。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能够开展应用项目研究、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产品开发等服务活动,满足教学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为当地的现代农业行业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服务。

4.2 设计原则

一是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原则;二是真实性原则;三是超前性原则;四是开放性原则;五是通用性原则;六是开发性原则。

4.3 范围与布局

永定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种养等农业实训基地建设规划设计范围包括永定县仙师乡务田村2006年二类调查林业基本图35林班7大班2、3、8、9小班,35林班8大班1小班,面积23.33 hm2。总体布局为“一区一圃五园”,“一区”:原生植被保育区,学校后山中上部林地,面积13.13 hm2。“一圃”:农业实训植物资源圃,面积2.47 hm2。“五园”:①竹园:以小径竹为主的竹园,面积2.47 hm2;②花椒园:种植花椒,面积0.4 hm2;③果园:种植柚子、枇杷、桃、李、杨梅等果树,面积1.67 hm2;④油茶园:种植油茶,面积3.07 hm2;⑤樱花园:种植樱花、碧桃等,面积0.13 hm2。

4.4 内容与规模

种养等农业实训基地总面积23.33 hm2,总体布局为“一区一圃五园”。设计内容与规模详见表1。

4.5 种植技术设计

4.5.1 原生植被保育区。①现状:位于实训基地中上部,面积13.13 hm2。原生植被为天然马尾松,为用材林地,郁闭度0.5,生长良好,林相单一较整齐。局部地块为低郁闭度或疏林、林中空地,以Ⅲ类地为主。②设计思路:调整树种结构。在保留原生植被条件下,对原生植被进行劈草、施肥;林中空地选择彩叶树种进行补植。改造成为有季相变化的针阔混交林[3-4]。③主要技术要点:在保留原生植被条件下,对原生植被进行劈草、施肥;林中空地选择枫香、山乌桕、黄花槐、三角梅等彩叶树种进行补植。枫香、山乌桕、黄花槐株数各占1/3,株间混交,采取见缝插针式的零星补植,平均补植450株/hm2;三角梅点缀75株/hm2。

4.5.2 农业实训植物资源圃。①现状:位于实训基地中下部,面积2.47 hm2。原生植被为天然马尾松,局部散生杂竹,为用材林地,郁闭度0.2~0.3,生长一般,林相单一,景观效果差。局部地块为低郁闭度或疏林、林中空地,以Ⅲ类地为主,部分Ⅰ、Ⅱ类地,立地条件相对较好。②设计思路:引进和丰富学校本部现有园林植物资源圃(0.67 hm2)的植物种类,合理布局,科学分类和挂牌,建成园林实训植物资源圃,以满足园林植物识别的需要,同时为科研生产提供一定的种质资源。③主要技术要点:选择香樟、南方红豆杉、苦楝、山杜英、乳源木莲、紫薇、深山含笑、桂花、银杏、罗汉松等花木,各占10%,块状混交,大苗移植平均300 株/hm2。

4.5.3 竹园。①现状:位于实训基地右侧下部,面积2.47 hm2。原生植被为人工苦笋竹,为笋竹两用林地,平均3 000株/hm2,生长良好。以Ⅰ、Ⅱ类地为主,立地条件相对较好。②设计思路:深入竹林使人处于竹林内部所感受到的景观形象,其中大体量竹子的存在是形成理想的林内景观的基础。林内景观的经典形式是古典园林中的“竹里通幽”。竹林中搭一茅屋,养心畅情,“独坐幽览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即为竹里通幽的理想模式,体现竹文化、展现竹园林艺术。③技术要点:在保留原生植被条件下,对小径竹林进行劈草、施肥。通过景观设计,体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依托巧妙的植物配置手法,合理的植物造景。

4.5.4 花椒园。①现状:位于实训基地山凹下部,面积0.4 hm2。原生植被为天然马尾松和人工杂竹,为用材林地,郁闭度0.2~0.3,生长一般,林相单一,景观效果差。局部地块为低郁闭度或疏林、林中空地,以Ⅰ、Ⅱ类地为主,立地条件相对较好。②设计思路:花椒树耐干旱瘠薄,特别适宜于梯田地、边隙地、荒地、果园四周等栽植。科学栽植花椒树也是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围绕城乡火锅市场,立足农村产业现状,打造实训基地绿色、有机、无公害精品花椒园。通过种植示范,学生体验创业,促进就业、推动当地经济发展。③主要技术要点:花椒树移栽,冬春皆可。连片种植的田块,移栽前1个月必须按行距2.5 m、株距2 m的规格打好穴。穴的规格为30 cm×30 cm×30 cm,栽植密度10 005株/hm2。无论是冬天移栽还是春天移栽,移栽时都必须灌足水,四面压实。

4.5.5 果园。①现状:位于实训基地中下部,面积1.67 hm2。原生植被为天然马尾松,局部散生杂竹,为用材林地,郁闭度0.2~0.3,生长一般,林相单一,景观效果差。局部地块为低郁闭度或疏林、林中空地,以Ⅲ类地为主,部分Ⅰ、Ⅱ类地,立地条件相对较好。②设计思路:要突出特色的果树品种和果园环境,满足学生求新、求奇、求特的心理需求,充分展示果树的新、优、奇、特、色、香等美学特点。通过合理布局,分片规划,种植不同花期和果实成熟期的果树,设置赏花区、观果区、体验区等。③主要技术要点:选择柚子、枇杷、桃、李、杨梅等果树品种,栽植小区每种各0.33 hm2,栽植密度600株/hm2。设计道路排灌系统,包装场和建筑物的设置以及防护林的营造。

4.5.6 油茶园。①现状:位于实训基地左侧全坡,面积3.07 hm2。原生植被为天然马尾松,为低郁闭度或疏林、林中空地,景观效果差。以Ⅲ类地为主。②设计思路:要突出特色的油茶品种和油茶园环境,满足学生求新、求奇、求特的心理需求,充分展示茶树的新、优、奇、特、色、香等美学特点。通过种植示范,学生体验创业,促进就业、推动当地经济发展。③主要技术要点:选用福州地区选育的省审定优良无性系(闽43、闽48、闽60)良种,培育壮苗。提早1个月整好造林地,林地坡度大于10°时,最好按等高线开挖水平带,以利于水土保持。为保证早实丰产一定要适当密植,栽植密度1 650株/hm2。施足基肥,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适时栽植,及时抚育,加强保护和病虫害防治。

4.5.7 樱花园。①现状:位于实训基地入口,面积0.13 hm2。山脚路边空地,立地条件较好。②设计思路:通过樱花园建设,改善校园周边环境,进一步推动学校打造兼具生态性、景观性、标志性的特色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为学校的园林绿化事业烙下一个源于乡土、融于乡土的特色印章。③主要技术要点:选择樱花、碧桃品种,各占50%,块状配置,栽植密度600株/hm2。

5 结论与建议

(1)项目区具备项目建设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和林地使用条件;学校位于永定县仙师乡葛布段,依山傍水,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校园面积占地5.53 hm2,后山林权使用面积35.33 hm2,学校种养专业学生508人,由于实训规模的限制,不能满足全部学生的实践操作需求;该项目实施后,将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增加绿地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对周边环境绿化、美化能起示范与推广作用,促进种植职业教育和旅游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且有利于种养专业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提供实训条件。因此,项目建设是可行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2)项目建设注重生态优先与森林景观资源保护,做到绿化、美化与香化相结合,同时提高了风景旅游资源的价值,为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创造了条件。项目建成后将改善实训基地及学校周边环境,为种养殖专业学生提供一个较完整的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科研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更好服务“三农”,为建设新农村、培训新型农民做出贡献。建议进一步探索农林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有效途径,并将成果运用到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中,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教学改革提供更科学有效的发展模式[5]。

(3)项目总投资428.1万元。实训基地项目的建设是社会公益性事业,一般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其效益很大部分是间接的、无形的、无价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因此,应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项目实施。

(4)设计方案对实训基地工程建设的依据、指导思想、原则加以明确的阐述,提出了“一区一圃五园”总体布局和技术措施,并对项目投资及效益等进行了科学的概算与评价,必将对实训基地工程建设将起指导作用,作业设计方案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是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6]。因此,建议严格按设计施工和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确保建设成效。

6 参考文献

[1] 陈晖,李国春.农业类高职学院创办实训基地的探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6):286-288.

[2] 张盛钟.汀江流域森林生态修复对策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0(1):51-53,66.

[3] 卢春英,郑建英,张盛钟.龙岩市重点生态区域提升封山育林措施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1(6):71-74.

篇5

传统的农业高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校属土地上,设计落后,布局分散,功能单一,经费来源渠道狭窄,建设管理机制陈旧,设施使用率和效益低下,难以为高校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现代农业人才发挥应有作用。建设新型农业高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就要着眼解决传统的农业高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存在的问题,在建设用地、建设机制、运行机制、设施管理、实践教学保障模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

1、利用政策前瞻化,解决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用地紧缺问题

由于农业类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一般占地面积较大,对于校属土地十分紧缺的农业高校,基地建设用地不足就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农业高校要勇于创新,提前预测到将要出台的政策,赶在政策出台之前抢占先机,探索在非校属土地上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路子。

2、设计目标智慧化,解决传统校内实践教学基地陈旧落后问题

传统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设计落后,布局分散,功能单一,多为学科(院系)型基地,保障对象范围有限,已经难以承担保障农业高校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现代农业人才的任务。因此,新型农业高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在顶层设计时就要以“智慧化基地”为目标,将基地建成融合绿色生态高效循环经济和信息化“物联网”的复合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其中“复合型”要求基地要做到多学科共享、多平台共用,既满足分专业、分学科实践教学需求,又满足学科交叉实践教学需求,同时还满足现代生态休闲农业共性需求。“循环经济”则要求校内基地要以高效利用资源为核心,以“3R”为经济活动行为准则(3R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le),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在发展上具有可持续性[1]。“信息化”则要求校内基地积极使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在农业设施中配置环境监测传感设备,实时监测设施内温度、相对湿度、PH值、光照强度、土壤养分、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情况,再利用信息化“物联网”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2]。目前,北京农学院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内已多处实现了循环经济示范和物联网应用。

3、投资主体多元化,解决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经费不足问题

传统的农业高校校内实践基地建设经费来源于财政投资,渠道单一且易受政府部门对农业高校的重视程度制约。建设新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就需要在建设机制方面不断创新,将投资主体向多元化转变,以缓解建设经费不足问题。例如,建设校内基地可采取高校与企业共同投资模式,或者采取农村、高校、企业和财政多方共同投资模式。前者是将校内基地建设在校属土地上,高校提供校属建设用地,企业提供建设资金,校企对等投入共同建设,由企业进行专业化经营,优先保障高校实践教学,双方共享收益,从而实现高校培育人才、企业获取利润的双赢结果。后者是将校内基地建设在租赁土地上,高校提供租用的农村集体土地,政府和企业分项目提供建设资金,高校负责基地建设,企业负责基地经营,优先保障实践教学,投资各方共享收益,从而实现高校培育人才、企业获取利润、农民获得地租、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多赢结果。

4、运营主体企业化,解决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运营经费不足问题

传统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由高校编制内人员专职管理,运行经费多为财政划拨。这种高投入低效益的运行机制,加上基地自身“造血”能力有限,最终多会导致基地因运行经费不足而举步维艰。北京农学院提出将校内基地运营主体企业化,探索了“引企入园、产学协同”的高效运行新机制:校内基地为企业提供空间、物质条件和技术支撑,提高企业行业竞争力;企业为教师开展科研提供合作条件,保障学生开展风险性实践教学,并为基地提供管理人员和运行经费,最终实现高校和企业双赢。在基地运行实践中,北京农学院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引入了70余家涉农企业,作为基地运营主体维护各种教学科研设施,在优先保障教学科研和实践实习的基础上,减少基地配备的高校编制内专职管理人员数量,每年为基地提供充足的水电暖、物业、办公等运行经费,极大地缓解传统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运行经费不足的难题。

5、设施管理模块化,解决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设施使用率不高问题

传统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教学科研设施多被教学科研人员圈占,教学科研人员相互之间不共享被圈占的设施。这种落后封闭的“四合院”管理模式导致教学科研设施使用率不高,效益低下。为解决此类问题,部分高校探索了基地教学科研设施“模块化”管理模式,即将基地内的各种教学科研设施按照一定规则细分为一个个“模块”,这些设施“模块”不属于任何特定老师或指定院系,而是对全校教学科研人员开放共享。平时由具备专业知识且管理经验丰富的入园企业分“模块”进行专业化维护管理,一旦科研课题或实践教学需要,则优先保障师生开展教学科研和实践实习。待科研课题或实践教学结束后,这些设施模块继续移交入园企业维护管理,直到新的科研课题或实践教学再继续使用。

6、实践教学风险化,解决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难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问题

农业高校要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现代农业人才,就要放手让学生大胆去练,通过开展可能导致破坏和损失的风险性实践实习活动,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关键技能。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社会企业对于这种风险性实践教学缺乏积极性,不愿承担高校学生开展风险性实践教学活动可能导致的破坏和损失。因此,新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必须正确看待实践教学中的风险、损失和收益,让学生在校内基地利用学校自己的教学科研设施,开展带有破坏性的实践教学,由校内基地承担这种实践教学的风险,让学生们做到敢于“动手”,通过风险性实践实习学到“活”的知识,在风险性实践中提高适应现代农业需要的创新能力。近年来,北京农学院实施了“3+1”(3年理论教学+1年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方案,其中学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承担了1年实践教学中的风险性实践教学,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据统计,近年来北京农学院学生在各种竞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60余项,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

篇6

二、强化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信、宣传车及印发宣传单等多种方式不定期到各乡镇进行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水环境整治等内容宣传,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把畜禽养殖设施用地申报的有关要求、备案流程和监督方式纳入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的内容,宣传到村、组、农户,使有养殖意愿的农户和企业知晓政策、知晓流程、知晓责任。

三、强化规划选址

渝水区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和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在保护耕地、集约节约用地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引导畜禽养殖设施用地科学合理选址,新(扩)建实行准入制,在“一江一河一渠”沿岸500米、主要水源地500米、村庄500米、主要公路500米以内及各街道办事处范围内等禁养区严禁新建畜禽养殖场(规模以下畜禽养殖场不得新建),原有畜禽养殖场可以实行生态化标准改(扩)建。用地选址应利用荒山、其他草地、荒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等,不占或少占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养殖设施原则上不得使用永久基本农田,因选址确实难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的,允许使用但必须补划,涉及的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应控制在养殖用地总规模的5%以内,原则上不超过5亩,经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认定的大型规模化生猪养殖用地可适当扩大,但不得超过项目用地总规模的20%,原则上不超过20亩,涉及占用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的,同样进行补划,确保“两区”数量不减少,产能不降低。设施农业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补划方案,同其他占用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方案一样,需要通过专家评审、随方案一起上交专家意见书至省规划院耕保科审核。

四、强化用地规模

1、畜禽养殖设施用地中用于养殖生产的生产设施用地,根据生产需要确定用地规模;相配套的粪污处置、检验检疫、生物质(有机)肥料生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辅助设施用地规模控制在设施农业项目用地总规模的10%以内,原则上不超过15亩。对畜禽养殖需采取集中处理的辅助设施用地,可按所服务项目用地总规模折算用地规模,原则上控制在所服务项目用地总规模的7%以内;生猪养殖相配套的设施用地可不受用地规模限制。

2、设施农业用地中的看护管理房原则上单层,面积不超过15平方米。养殖设施允许建设多层建筑,但要符合相关规划、建设安全与生物防疫等方面要求。

五、强化备案程序

畜禽养殖设施项目建设前,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环保、农业、发改、

水利、林业、建设(规划)七家对畜禽养殖用地新(扩)建进行现场踏勘审核,若符合选址要求,由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经营者应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用地协议,明确设施农业项目名称、建设地点、设施类型和用途、使用年限、土地复垦要求及时限、土地交还和违约责任等事宜,年限不超过10年,再由乡镇政府审核同意备案。设施农用地办理年限到期后应进行土地复垦或继期备案,若到期后不进行继期备案的按技术单位编制,并通过专家评审的《土地复垦方案》进行土地复垦,土地复垦费遵循“土地复垦义务人所有,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监管、银行专户储存专款使用”原则,明确复垦费用使用按复垦方案规定的开支范围进行支出,做到专款专用并单独核算,资金拨付要按进度拨付;若使用期满需续办用地备案手续的,在期满前一个月提出续办申请并办理相关备案手续。

六、强化监督指导

篇7

众所周知,日本国土狭小、资源贫乏,自然环境并不优越,且耕地面积仅占中国耕地面积的4%。然而仅在战后20多年的时间里,日本农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不仅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而且农业的整体生产水平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更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借鉴GIS系统在日本农业中的应用经验,对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GIS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所谓的“GIS系统”,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技术的发展,GIS系统在世界范围内被大量普及,特别被广泛应用在土地资源管理、农林领域的资源管理、灾害预测、城市信息管理与应用等众多领域。

GIS系统,是一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强大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由于GIS系统可以通过系统内的存贮数据对环境与资源的动态变化进行科学的预测,因此在很多国家的农业发展领域,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领域被广为传播和应用,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GIS系统在日本农业中的应用

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日本经济的腾飞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地理学家在参与、判定经济发展计划的过程中,逐步开始重视GIS系统的应用,并制定了关于GIS数据的国家标准。80年代后半期开始,各种数字地图数据库纷纷建立,GIS系统在政府各级部门中得到普及,用于农业、环境、规划和森林管理等领域。

农业是对气候、水土、资源等地理信息依赖性很强的产业,因此GIS系统在日本农业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具体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农业生产力结构的调整

随着日本产业现代化、城市化和日本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日趋严重,导致了农业生产力结构的弱体化和农业用地管理的低效化。也就是说,日本农村青壮劳动力的大幅度减少、日本农业生产后继乏人,而农村老年劳动力不但体力上难以长期胜任繁重的劳作,而且思想观念的落后也使得他们不愿接受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这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面对此种状况,利用GIS系统,可以充分把握各地域的人口静态指标(人口年龄比例、性别比例等)、人口动态指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等)、人口密集度、住民的生活状况等问题,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实时地调整对应的策略。

通过十几年的实践,GIS系统的应用,在农业生产力结构的调整方面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突出表现在,GIS系统不同于从统计部门得到信息进行汇总的传统方式,而是可以实时地将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变成可以直接利用的决策信息,快速解决问题。

2.2 农作物安全风险的管理

近年,日本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快速提高,广大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而日本政府颁布的《农药取缔法》和《食品卫生法》,也在法律上加强了对农用物资特别是农药的管理。在日本的食品安全面临着巨大挑战的严峻形势下,日本已经逐步普及了无毒的农药栽培和无污染的有机栽培。因此,使用GIS系统对每块农业用地的施肥和农药散布状况等栽培记录进行管理,就变成了日本农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例如,通过肥料使用量对生产性差异的影响,来不断调整肥料使用量和生产决策方案,可以达到地域整体的均一化生产。

另外,将每块农业用地的地理环境、土壤相关数据、食味值、堆肥投入量等数据用GIS系统进行管理和分析,也可以加大对农作物品种资源和产品质量的研究,从而大大提高了品质高、食味佳、营养足的农作物的产量。

2.3 农业气候地域化

日本是一个农业气候极不稳定的国家。因此,GIS系统被广泛应用在农业气候地域化的问题上。即根据某一区域的气候特征和空间信息,综合考虑温度、湿度、降雨量等因素,来预测该区域范围内气候资源的动态变化。再将各种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气候条件的要求与气候资源的地理分布特征相结合,对各农业用地进行最恰当的规划和分配,来保证农作物的合理分布和农业用地的最大回报率。该应用过程也充分发挥了GIS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突出了GIS系统具有传统气候分析方法不可比拟的巨大的优越性。

2.4 防灾救灾对策的制定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频发的暴雨和台风,不仅经常危害农业用地和农业设施,而且时而还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因此,防灾地图和防灾情报传达系统的做成,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面对这种现状,利用GIS系统的地形数据和地学模型分析方法,在灾害想定区域进行灾害模拟和结果分析,对于如果安排人员撤离、如何保障农业设施等防灾减灾对策的制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防灾救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但经过实践证明,利用GIS系统可以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面对突发状况时,可以实时地为防灾减灾的决策部门提供辅的、全面客观的决策信息,以保证用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

2.5 农业设施的管理

农业的基础设施广泛地分布于农业用地的各个角落。日本的设施管理者借助GIS系统,可以高质高效地完成对设施的耐用年限、检查结果、修补记录等信息的一元化管理。可见,通过GIS系统的数据,可以及时对农业设施的管理作出适当的预防和保全对策,从而可以延长农业设施的使用寿命,大量缩减农业设施的投入成本。

3 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启示

GIS系统在日本农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农业生产力结构的调整、农作物安全风险的管理、农业气候地域化、防灾救灾对策的制定、农业设施的管理等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不但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的重复和浪费,而且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充分体现了GIS系统的优越性。这对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也具有重大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农业生产力结构的调整

虽然我国产业现代化、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形势没有日本那么严峻,但由于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及农业耕作收益不高等问题,带来的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流失,也导致了农业耕作人口老龄化成为普遍现象。

因此,面对这个阻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严重现实问题,如果我国也能合理地利用GIS系统,把握各地域的人口静态指标、人口动态指标、人口密集度、住民的生活状况等问题,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快速地调整对应的策略,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强农业经济适应性、发展农业信息化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增效。相信这对建立健全的农业信息化运作机制、促进农业生产力结构的调整具有积极的作用。

3.2 农作物安全风险的管理

食品安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保障。然而,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的形势却十分严峻,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令人触目惊心,给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这些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受到广泛重视的问题,绝大部分是由于种植源头污染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现阶段,令人生畏的食品安全事件,已经成为亟待重视和解决的热点问题。

食品安全是一个整体的战略体系,涉及的部门较多,需要多方协调配合,才能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战略体系。因此,建议我国有关部门能借鉴日本农业,利用GIS系统,加强对农业用地的施肥和农药散布状况的管理,充分发挥农作物安全风险监管的作用。

3.3 农业气候地域化

我国土地辽阔、面积广大,且南北跨度较大、海陆位置不一、地形复杂多样,所以我国的气候也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趋势。这就使得我国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带动了农作物种植结构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现阶段,我国相关部门的领导、基层科研人员和广大农民的信息意识仍然比较淡薄,使本来就稀缺的信息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如果我国能广泛应用GIS系统,综合考察某一区域的气候特征和空间信息,来配合农业用地的分配和管理,相信可以大大提高我国农业的投资回报率,保证在农业用地不增加的情况下加大农产品的产量,极大地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3.4 防灾救灾对策的制定

防灾救灾是每一个国家都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而自然灾害频发的日本,是一个具有强烈危机意识的民族。他们常年对防灾救灾工作高度重视,并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多年来,日本利用GIS系统,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应对机制,这套机制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目前,我国防灾救灾的工作整体水平不高,应对相对滞后。然而作为人口超级大国、农业超级大国,我国更应该重视农业的防灾减灾,充分借助GIS系统的地形数据和地学模型分析方法,为防灾减灾的决策部门及时准确地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以保证用最快的速度解决突发状况,使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达到最小化。

3.5 农业设施的管理

农业设施,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支持农业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对于农业设施的管理和保护,日本利用GIS系统已经实现了一元化管理,这对我们农业也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加强对农业设施的管理、促进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利用GIS系统,可以高质高效地完成对农业设施的管理,并进一步加强对农业设施的保护、完善和发展。这些都是缩减农业成本、提高农业效益,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坚实基础。

4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正逐步走向农业的每一个领域。但我国农业信息化相对比较落后,软硬件条件都有待全面改善,广大农民还不能享受到优质的信息服务。

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农业生产力结构的调整、农作物安全风险的管理、农业气候地域化、防灾救灾对策的制定、农业设施的管理等方面,借鉴GIS系统在日本农业中的实践和应用,逐步探索并实现适合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道路,全面推动我国农业信息化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地理信息系统,百度百科.

篇8

[JP+1] 铁路对农业的发展所产生的最根本也最直接的影响是推动农业在“广度”上的扩展。19世纪中后期,西部拓殖是美国农业发展主题之一,也是农业在“广度”上扩展的重要表现。从1850年到1900年,西部的拓殖使包括农场和牧场在内的农业用地面积增加了接近2倍,从29亿英亩增加到84亿英亩。[1](P457)同一时期,美国铁路的总里程数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从内战结束时的约35万公里,增加至1900年的194万公里,而且并没有出现放缓的势头。[2](P390)从表面上看,农业用地扩张和铁路里程的增加似乎都是一个一往无前快速增长的过程,但实际上二者都存在明显的阶段性,而且存在密切的联系。[JP]

美国曾经掀起三次修建铁路的,第一次出现在1850年到1858年间,第二次出现在1866年到1873年间,最后一次是在1885年到1892年间。每一次筑路之后都会带来农业用地的快速扩张。而当铁路建设的步伐放缓时,农业用地的增幅也随之下降。另外,二者起伏的步调存在5年左右的时间差,而5年时间周期基本上相当于一块产量稳定的农田或管理良好的牧场,从开垦到建设基础设施,从品种试验到形成连续而且稳定的生产能力所需要的时间。从1866到1873年,8年间美国铁路总里程增加1倍,受此推动1870年到1880年农业用地的增幅达到315%;此后1874年到1880年是由于经济萧条以及铁路经营不善造成的筑路低谷期,农业用地的增幅1880年到1890年也放缓163%;在1885年到1892年间,年均新建铁路接近6000公里,而农业用地在19世纪最后10年的增幅再次上升为35%。[2](374),[3](xviii)

若从区域的角度观察,铁路建设与农用土地增幅之间关系十分密切。1850年到1858年间,第一次筑路推动了农业用地在19世纪50年代的扩张。此后,由于内战的爆发阻断了铁路和农业用地的持续增长过程。这一时期,美国修建的铁路多数集中在北方,而新增的农业用地也多数集中于此,到1870年,东北部和中西部农业用地面积增加了接近30%。但是战争对南部农业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使南部的农用土地面积比内战前(1860年)的水平下降16%。[3](xix)二者此消彼长,1860年到1870年间美国农业土地面积呈现负增长的态势。

此外,在第二次筑路的过程中,新修筑的铁路中有52%集中在中西部以及密西西比河上游明尼苏达、艾奥瓦、内布拉斯加、堪萨斯和南、北达科他等州,总长度达到20757公里。[3](xxvii)在此之后的1870年到1880年间,这一地区的农用土地面积增加487%,占全国增加总量的528%。[3](xviii)80年代中后期的筑路热潮则席卷了密西西比河下游和西南部地区。有448%的新筑铁路集中在肯塔基、田纳西、亚拉巴马、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德克萨斯、阿肯色和俄克拉荷马等州,其占全国铁路总里程的百分比在短短数年间由22%上升为277%。[4](P195~196)1890年到1900年间,这一地区农业用地的增速和绝对增加量都首次超过了全国其他所有的地区,增幅达到647%,占全国增加总量的464%。[3](xviii)

同时,铁路的修建还表现出某些倾向性,在那些获利较丰的农场区,铁路的密度要明显大于其他地区。例如:1853年,伊利诺伊州小麦和玉米的主要生产县,其面积仅占伊利诺伊州的25%,却拥有全州60%的铁路。又如:1856年,包括密尔沃基在内的7个小麦生产县仅占威斯康星州面积的10%,同样拥有该州铁路总里程的60%。[5](P430)这种倾向性使中西部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相对完善的铁路网络,对农业发展而言是具有建设性意义的。

[JP+2]综上所述,19世纪的铁路建设,尤其是铁路网络在西部地区的延伸和完善,引领了美国农业从东部向西部的扩展,推动了农业在“广度”上的拓展。铁路建设与农业用地的增加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第一,从总量上看,铁路建设推动了农业用地的扩展,每一次修建铁路的热潮会在随后5年左右的时间内带动一次农业用地的快速增加;第二,从区域上来看,一段时间内某一区域内铁路修建相对集中,往往会成为推动该区域农业用地较快增长的原因之一;第三,铁路的修建也会因为某一地区农业的发展而对这一地区产生倾向性,铁路系统更趋于完善,从而推动该地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JP]

二、铁路与农业的结构变化

到1900年,美国的铁路网络已经基本覆盖了全国,农业在“广度”上的扩展也基本接近极限。在农业扩张的过程中,铁路的推动作用还表现在农业结构的变化上。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农业发展的空间结构,农业资源结构,以及专业化分区。

第一,农业发展空间结构的变化。在前铁路时代,美国农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多集中在内河航运可以影响到的地区。铁路的建设则改变了农业发展的空间结构,为其提供了向远离河流(包括运河)的内陆地区扩展的机会。著名经济史家罗伯特?福格尔(Robert Fogel)曾做出这样的估计,“到1890年,3/4的农产品是在距离可供航行(或可能航行)的水道40公里以内生产的”。[6](P92)直到19世纪末水路运输仍然是单位里程运费最低的运输方式。而在铁路出现以前,大宗运输的农产品对水路运输的依赖,也极大限制了农业发展的空间范围。

铁路的出现至少从三个方面改变了这种状况。首先,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某些天然的水路运输实际上要使产品绕行很远方可到达目的地,铁路则可以直接将农产品的产地和市场连接起来,提高了运输效率;第二,铁路可以替代诸如四轮马车等运费高昂的陆路运输手段,将农产品运至靠近水路运输的地方,从而使水路运输更加有效地被利用;第三,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铁路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运输营建农场的建筑材料,使农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的成本大幅下降,那些远离水系的农场可以用较低的代价换来农场设施和灌溉系统的升级。从空间上来看,铁路使农业发展摆脱了水系的束缚,如果没有铁路,“农业将不得不局限在密西西比河和俄亥俄河可供航运的河段两侧,或者在运河可以通行的区域谋求发展。而明尼苏达,艾奥瓦,堪萨斯等西部州,几乎没有可以用于航运的河流,它们的农业资源则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发”。[7](P222)

第二,农业资源结构的变化。铁路使相对廉价的土地资源得以投入到农业生产当中。尽管事实上铁路使原本廉价的西部土地不断增值,而且很多铁路公司本身也在进行着土地投机行为,但相比于东部人口稠密的地区,其土地的价格仍然很低。按照19世纪的平均水平计算,若要在西部州,建立一座占地80英亩的农场,包括购买土地、开垦、建立基础设施、购置工具和牲畜等等,只需要800到1300美元。而在美国的东北部,建立一个同样规模的农场,仅土地和建设费用就超过2600美元。[8](P667~668)廉价的土地资源降低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成本以及经营农场的风险,从整体提高了农业生产收益率。如果没有铁路的推动作用,廉价农业资源的使用必将受到限制,农业的发展将不得不在相对局限的发展空间里,通过反复的投资和技术的进步而实现现代化。尽管这同样是农业发展所必须要经历的过程,但是“因为铁路的缺失,使农民失去了使用廉价的农业资源和土地扩大农业生产的选择权”。[7](P223)农业发展势必会因为越来越多的资本投入和越来越昂贵的土地和劳动力而受到限制,并付出高昂的代价。

[JP+1]第三,农业的专业化分区。随着农业生产在广度上的扩展和廉价农业资源的开发,铁路还间接地推动了农业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重组,农业生产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专业化的分区。19世纪中后期,美国农业资源的改组的趋势,并非是农作物向更适合其生长的地方集中,而是某一地区选择某一种经营项目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由于铁路网的不断扩展,商品可以通过铁路被运往任何一个有需求的地方。全国性的商品流通,使在边疆开拓的农民至少免去了两个后顾之忧:一个是其生产的农产品能够被有效地运往市场,另一个是他们不再需要为实现自给自足而分散太多的精力。因此,农民有机会在土地上有选择的经营农作物。以小麦生产为例,19世纪中期它的生产中心集中在伊利诺伊北部及周边地区,但很快农民们发现在气候更加恶劣,降雨更少的南、北达科他地区,小麦同样有利可图,原有的小麦产区则立即让位,成为获利更加丰厚的“玉米-生猪”产区。铁路使各个农业生产地区之间实现互通有无,也增加了农民对生产项目进行选择的机会。从这个意义来看,铁路推动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这是实现农业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的重要步骤,也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所必须进行的结构调整。[JP]

三、农民对铁路不满的根源

在包括铁路在内的诸多因素的推动下,美国农业在19世纪中后期所取得的成就超过了自殖民地草创以来100多年间所取得的成就。然而,铁路却并未赢得农民的欢迎。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低迷,农业融资的困难,以及各种行业歧视,使内战后的半个世纪成为一个“以艰苦和动荡来定义的年代”。[9](P362)在农民看来,铁路是他们遭遇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先后兴起的历次农场主运动中,铁路成为众矢之的。更加耐人寻味的是,从各州农场主在历次运动的参与程度来看,在那些对铁路依赖程度更高的地区,对铁路公司的不满表达得更为激烈。而且,活跃程度较高的地区也在随着美国农业的西进而不断向西扩展。[10](P842)

篇9

农林用地是为农业生产所利用的土地。

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养捕水面、农田水利设施用地,以及田间道路和其他一切农业生产性建筑物占用的土地等。

农用地,专业词,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土地利用分类中的一级分类,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以及畜禽饲养地、设施农业用地、农村道路、坑塘水面、养殖水面、农田水利用地、田坎、晒谷场等用地。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0

1农业用地土壤污染的特点

1.1隐藏性和潜伏性强

土壤污染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如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化肥、农用塑料等,其中的有害物质在土壤中很难发现,具有很强的隐藏性;这些有害物质又不容易被土壤代谢掉,长时间地停留在土壤中,在不断的农业活动中又会出现新的污染物,短期内土壤不会有变化,但长期反复积累,土壤的成分就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土壤污染,且很难改善,所以,土壤污染又具有很强的潜伏性。

1.2土壤污染的周期长,可逆性差

土壤性质变化是个漫长的过程,土壤中有了污染物,污染物会在土壤中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这些化学变化产生的反应和反应物对土壤的作用是不可逆的,很多成分不能被土壤所溶解,即使是有机物也很难分解,长时间存在于土壤中,严重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如塑料袋,在土壤里200a都无法被降解。

1.3土壤污染物的治理难度大

与大气和水污染不同,土壤污染很难通过自然净化的方式得到改善,严重的可能还要换土才能改善一个地方的土壤污染。要想解决一块农用地的土壤污染问题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很漫长的时间。而且,农用地土壤一旦被污染,还会通过农作物和地下水来危害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所以其危害也是十分大的。

2土壤的检测项目和方法

2.1有机类污染物的检测

提取土壤中的有机物有很多方式,如索氏提取法、加速溶剂萃取法等,提取出有机物样品之后浓缩、净化,再根据检测标准和项目来选择合适的检测机器测定有机物的污染情况。一般采用的检测方法为液相色谱法,主要是对大分子的有机物进行定量或定性地分析,如农作物、土壤中残留的杀虫剂和除草剂等,除此之外,一些由于化学反应产生的化合物也是其检测对象。这种方法最主要的就是检测农业用地土壤中残留的有机磷和农业污染物等物质,可以检测出400~500种果蔬菜中、土壤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液相色谱法因其有效性被应用于农业、医药、食品和化工等多个行业中。

2.2无机污染物的检测

篇11

    取消禁令是一个冒险

    今年4月份,中央下令禁止各地政府将农业用地向地产开发商进行转让,这是其旨在防止经济过热所采取的一系列严厉措施的一部分。

    中国许多地方政府从征用农民土地并将之低价出售给地产开发商中受惠,这些土地被地产开发商转作商业或工业用途。

    在某种程度上,取消土地转让禁令是一个冒险。经济学家称,中央目前仍表示将致力于控制经济增长,而取消禁令可能会导致经济活动重新趋于活跃。房地产热潮是促使中央进行干预的首要原因:这股建设潮导致钢铁、玻璃、铝和水泥生产行业的投资激增。

    即便如此,不少政府经济学家表示,禁令的取消并不意味着北京放缓经济增长的政策发生了转变。他们说,中央此举旨在解决冻结农业用地产生的负面影响,比如房地产价格的快速增长。月度统计数据显示,房价上升势头增强。一些官员表示,农业用地冻结导致的房地产稀缺是房价增长的部分原因。

    有助于解决其他问题

    冻结农业用地还导致了其他问题。中国需要持续建设高速公路、铁路以及其他基础设施,以解决交通瓶颈问题,并将贫穷的内陆与富裕的沿海城市连接起来。尽管这些项目不受土地冻结的约束,但是地方政府由于不能向开发商出售土地,导致缺乏为此类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资金。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驻香港的经济学家陶冬说,中央明显认为恢复农业用地出售的利益超过了风险———这是衡量中央对经济能实现持续增长的信心的一个尺度。“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控制是其整体信贷紧缩举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陶冬说,“如果这一部分放松,这就意味着政府相信现在已经或多或少地实现了软着陆。”

    恢复土地转让将考验旨在保护农民权利和避免另一轮低效投资的新规定。

    在中国,农田从根本上归国家而不是个人所有,国土资源部官员表示,新规定将对地方政府将土地转用作商业用途进行限制。

    他说,“对农民的补偿幅度将有一些变化。”当前的规定在许多情况下将对农民的土地补偿数额限制在年粮食产量的16倍以下,这一数额对中国的数千万家庭来说微不足道。

    北京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高地价是房价高涨祸根

    “从去年开始至今年上半年的土地价格增长和房屋价格的增长,不仅仅是投资与消费增长所造成,最根本的是土地供给制度的改变所造成的。”任志强表示。

    任志强表示,这一轮的所谓房价增长的“过热”,完全是由于土地供给制度的变化所造成的。房价高增长的地区恰恰是土地价格高增长的地区,如杭州、上海、天津等地,“高地价正是此一轮房价高涨的祸 根”。

    任志强指出,地价提高了,开发商绝对不会亏,而是会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所以,“相应压缩的是开发商过去取得的超额利润”的说法不成立。北京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业内人士也对任志强的观点表示附和。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房价上涨才导致地价上涨

篇12

将农业用地转化为旅游用地的关键问题是对农用地价值的评估。土地既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来源,因此,在农用地转用过程中,必须是有偿的,需要以土地价格为基础,支付给农民一定的土地征用费用。这一征用费用也正是农用地价值的综合体现,它包含农用地的价格,也体现了对农民失地后损失的补偿。目前没有专门的农用地转用为旅游用地的评估方法,现行的对土地的估价有多种方法,主要的评估方法有:根据《土地管理法》执行的补偿办法;通过收益还原法对农地进行的估价;影子地价法[5];实物期权法[6-7];基于产出模型的耕地价格评估方法[8];以及其他一些经过改进的方法。其中除按《土地管理法》执行的办法,其他一些方法都在一定程度上不断加以完善,进而弥补《土地管理法》在执行时出现的问题。尽管出现了多种评估方法,但是目前按《土地管理法》执行的补偿办法仍是采用较多的补偿方式,另外一种采用较多的方法是收益还原法。

(一)《土地管理法》的执行标准及缺陷

199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6至10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4至6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15倍。”2004年又对征地补偿办法做了修订[6]:“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合计按年产值30倍计算,尚不足以使被征地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统筹安排,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益中划出一定比例给予补贴”。《土地管理法》在补偿内容上肯定了土地本身的价值要补偿,失去土地后的农民应得到安置补偿。按《土地管理法》执行的征用价格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它是由政府制定的,具有行政刚性,易于执行,因此,很多地方愿意采用这种方法。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补偿已不能从根本上保障农民的利益,并且逐渐表现出其存在的不合理性。

1.对于土地的补偿标准偏低

征地具有强制性,但其实质是一种权益交易。耕地或农用地在我国的权属性质上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征地的结果往往是农民永久性地失去了被征地的所有权[9]。而这种方法只规定补偿前3年平均产值的6至10倍(2004年修正后改为30倍),相当于补偿给农民6年至15年,最多是30年的使用费用。但是土地作为农民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如果不被征用,30年后仍享用着土地为他们带来的生存与发展的权利。这种补偿办法明显是没有考虑到农民今后发展的需要。另外,简单的采取前3年平均产值的标准,则忽略了农业生产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难以反映被征用土地的本质特性。如果受气候影响,前3年正好处于荒年,那么对农民的补偿,则会低于正常水平,低估对农民的补偿。如果前3年社会上出现了卖粮难的现象,也会降低平均年产值。因此,采用这种估计方法极易造成政府在征地过程中侵占农民利益的问题。另外,按传统的粮经作物比测定前3年的农业产值,没有或极少顾及到现在的城郊农村,农业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而是集生态农业、精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等为一体的现代都市型农业。土地产出已不是普通的粮食或蔬菜价值可比的[10]。因此,按这一标准形成的土地征用价格不能真正反映被占耕地本身的产出价值,是偏低的价格。

2.没有全面考虑土地对农民的社会保障价值

现行《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只提出了一个安置补助费。但是缺乏对失地农民的择业成本、从事新职业的就业风险等间接损失的考虑。由于农民本身就是一个文化水平较低的群体,失去土地后,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而通过这种方式取得的收入或许远低于他们凭借土地生产获得的收入。土地作为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人均耕地面积一定的前提下,耕地的生产力水平越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越高,单位面积耕地对农民的社会保障作用也就越大[11]。因此,出于对农民社会保障权利的考虑,应该在《土地管理法》中对农地的社会保障作用给出明确的规定。

(二)收益还原法的优劣

收益还原法又称收益资本化法或地租资本化法,它是将土地的纯收益按一定的还原利率资本化,即在一定贴现利率下土地未来纯收益的总和[12]。这种方法是以生产要素分配理论为基础的,土地作为最基本的要素,其贡献就是总收益扣除劳动工资、资本利息及管理报酬之后的收益剩余,也就是利用土地的纯收益。将这部分纯收益折算成现值,就成了土地的价值,并且作为对当地农民的补偿。收益还原法的优势在于,其以纯收益和还原利率为基础确定土地价格。采用这种方法,正常情况下,农民的纯收益较易估计出来,还原利率给定后,便能够比较方便地计算出应给予当地农民补偿的具体额度,并且易于操作。傅青山等[13]指出在现阶段,收益还原法比较适宜目前我国的农用地价格评估。并且指出以地租理论与土地收益理论为依据的收益还原法的应用条件:待估地产未来年收益可以用货币计量;土地收益的产生是连续的;纯收益在数量上必须稳定;还原利率可以确定;土地收益过程中的风险可以估量。收益还原法虽然是目前对于土地价格评估采用较多的方法之一,但是由于其本身应用条件的限制,也使其在应用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郭爱请等[14]指出我国一般采用总收入减去总成本的差额来测算农地纯收益,这就会出现用实际纯收益代替预期纯收益的问题。

同时,在生产费用的测算方面也存在不合理之处。农用地转用将带来更多的预期收益(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就没有必要将农用地转化为其他非农建设用地),这一预期收益并非来自农业生产用途,而来自于其他非农用途,因此,用实际纯收益代替预期纯收益往往会产生对农用地价格低估的问题。同时,采用收益还原法时,还要对还原利率加以确定,还原利率的取值是否科学关系到土地收益价格是否客观、合理。目前我国城市地产估价工作中所采用的还原利率至少有8种,但现存著作及文献中,有关农业用地宗地价格评估的资料还不多见,涉及农业用地还原利率选择的论述就更少,有的农地价格评估时直接借用城镇地产评估中所用的还原利率进行计算[15]。因而,对收益还原利率的确定仍存在一定的争议。虽然收益还原法存在着上述一些问题,但由于农用地的用途管制,使其长期限于农业领域,并不断产生收益。因此,现阶段,比较适宜采用收益还原法对农用地进行估价。影子地价法是从土地资源有限性出发,认为土地资源总是有限的,需要合理分配使用,这样在一定配置资源约束条件下,以使每增加一个单位土地资源,得到最大经济利益[5]。其考虑的是土地资源得到最优利用的价格,即以农用地最佳替代用途的贡献来估价。而实物期权法是从实物期权角度,将农户承包土地看作是农民投资并收益的一个项目,农户以一定的代价取得经营所分得土地的承包权,付出劳动力和农用物资投入进行务农,卖出农作物后获得回报[6]。这种方法反应了在不确定的市场条件下,进行土地开发的决策分析,并且考虑了农业生产的波动性,认为农民未来有权自由决定农地使用情况的当前价格。基于产出模型的耕地价格评估方法,则强化了因耕地资源质量的差别而导致的资源增值现象,并且采用维持耕地资源总产出所需追加的投入替代了耕地资源本身产出的净效益。这几种方法对于纯收益的获取有了进一步的思考,但其仍多是基于土地本身的质量价格而加以考虑,对农用地的社会保障价值则没有给予较多的论述。另外,对于土地价值的测算多是根据土地原有用途加以分析,给予农民一定的补偿,而农民则没有参与分享当地由于土地用途改变而带来的增值收益,也就是说,农用土地的市场价值没有得到体现。因此,对农用地转化为旅游用地的非农用途的补偿还需要考虑农用地转用后带来的收益增加值。

农用地转用后的价格评估几乎没有具体涉及到对农用地转化为旅游用地3的价格评估问题。据笔者对成都市农用地转化为旅游用地情况的了解,其补偿办法大部分是依据《土地管理法》执行,只对土地作为农用时的价值进行了补偿,而且多半采取的是一次性买断土地使用权的方式。在农用地转化为旅游用地的实例中,成都市三圣乡红砂村采取的租金加红利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保障了农民的利益。红砂村的土地由村政府统一经营,采取集体入股的方式入股花卉公司发展旅游业。每亩土地为1股,年底按股分红。土地租金的收益每年每亩大约1000-1200元,加上年底分红100-300元,农民每年出租土地的收益为1500元左右[16]。这种补偿方式保障了农民的长期利益,使其能够长期地获得较为稳定的收益。但是这种稳定的收益仍存在一些问题。花卉公司的经营是不断发展的,而农民获得的利益保持不变,当花卉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当地农民和花卉公司经营者之间,就会产生利益分配上的矛盾,激发农民的不满情绪,因此不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另外,每年出租土地获得1500元左右的收益也明显偏低。据朱华[16]的分析,红砂村的土地按最长的土地承包期30年计算,每亩土地的总租金共计4.5万元。即使租金每年以10%的比例增长,每亩土地30年的租金总额也不到15万元。目前成都市三圣乡的土地使用权拍卖价每亩已超过100万元,据此计算,农民的土地出租金最多仅是目前土地使用权市场价值的1/22。由此可以看出,当地农民并没有真正享受到农用地转为旅游用地后为他们带来的增值收益。作为当地农民唯一投资工具的土地,为他们带来的收益明显偏低。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各估价方法对农民的补偿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用农用土地的原用途价值作为测算标准,低估了农用土地价值的评估;二是很少考虑土地对农民的社会保障价值;三是没有考虑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后为当地农民带来的增值收益,即农民缺乏土地增值价值的分享。也就是说,依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给予农民一定的土地价值和社会保障补偿后,还要使其能够参与到土地转用后增值收益的分享,才能使农民的利益得到有效保障。因为农用地转为旅游用地后,土地经营的收益是按市场价格获取,而《土地管理法》的补偿标准没有包含土地用途转变后的增值价值。如果没有对土地价值增值的预期,农用土地就没有转变用途的必要,土地增值收益的分享是农民改变土地使用方式的动力,也是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农民增收,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途径。

三、旅游用地价值增值补偿途径

(一)农用地增值补偿的合理性

农用地转化为旅游用地,对农民的补偿除了土地价值和社会保障外,关键是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农民如何合理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问题。傅青山等[13]指出土地用途改变,增值收益评估既不能在农用地地价体系中评估,也不能在建设用地地价体系中评估,需要另行建立有效的评估技术路线。并且提出了以征地区片价为指导,根据被征用宗地本身实际情况评估宗地土地用途改变的增值收益。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乡村旅游住宿、娱乐设施租赁价格的不断提高和设施使用率的增长,后者带来的收益增加是投资者经营管理能力强弱的直接结果,而前者增长的收益,一方面与投资者的经营策略有关,另一方面来源于农用土地转化为旅游用地的市场升值收益。投资者以非市场价格取得农用土地使用权,土地升值收益几乎全部为其所有,这部分收益分配存在不合理现象,即投资者不仅获得了投资资金带来的效益,而且还侵占了农民的土地升值收益。将土地的升值收益补偿给农民,是提供土地要素的农民,与提供资金要素的投资者平等享有乡村旅游发展利益的权利。目前,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失去了土地未获得土地增值补偿的农民,他们有两种选择。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与技术,旅游投资者只能为一部分农民提供一份简单的工作,使其参与到当地的旅游发展之中,并获得数量不多的稳定收入;而另一部分不愿意参与或者投资者不希望其参与旅游企业生产的农民,则是自己想办法,利用当地发展旅游这一条件参与旅游经济活动,实质属于一种搭便车的行为。这两种行为,在某种程度上说,解决了农民依赖土地获得发展的问题,并且在付出了劳动后,获得的收入也会有所增加。然而,前一种可能拉大农民与投资经营者的收入差距,带来新的矛盾冲突;后一种,其最终结果是扰乱乡村旅游发展的秩序。所以,乡村旅游要获得健康的发展必须考虑农民对土地增值价值的分享,在市场机制的框架下建立农民对土地增值收益的分享制度。农用土地转化为乡村旅游用地之初,由于不能进入土地市场交易,土地的市场价值无法衡量,加之,紧邻土地均为农业用地,农用土地转化为旅游用地的市场增值价值在开发之初的确无法估计。但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游客人数不断增加,愿意经营乡村酒店、餐馆的人增多。因此,乡村酒店、餐馆、旅游纪念品门市等旅游设施的租售价格不断上升,土地的增值价值才逐渐表现出来。在农用土地不能进入市场交易,在发展之初不能给予农民合理的市场价格补偿的情况下,根据乡村旅游发展进程让农民分阶段地分享土地获得的增值收益是符合乡村旅游发展实际的,也是可行的。

(二)农用土地增值补偿的措施

篇13

没有一个高效的市场机制就不可能使得土地资源在流转中的优化配置。土地流转市场机制中的种种问题都严重阻碍了市场的发展。

市场行为主体缺失。从土地需求的角度来考虑,我国目前还缺少具有一定相对有规模的农业方面的企业家,农业方面企业家的不足就会导致土地流转中没有土地需求者,抑制农民的意愿。此外,我国的流转体制中,行政的力量过大,在面对巨大土地流转收益的情况下,必然会存在一场权力的博弈,一些乡村干部就会通过行政调整,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类行为主体的缺失会抑制市场机制的发育。

不规范的市场交易行为。由于缺乏国内流动转让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流动转让市场的信息交互不及时,就算农民想转让土地,也找不到合适的对象,这时候农民只能通过私下交易,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传统的人情关系、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仍然起着协调作用,更多的农民愿意将自己的土地转租给亲人或者周边的熟悉人群。契约精神在农户的农地流转行为中的作用并不普遍,很少有农民会重视在契约合同方面的事宜。从国内范围来看,接近三分之二的农业用地流动转让是通过转让供求双方之间的口头协商协定决定的,而口头协议具有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改善方向

建立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中介服务机构在土地流动转让市场中的重要性必然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组织健全、运作高效、服务周全的土地流动转让中介体系网络,为转让供求双方提供信息,实现土地流动转让从“散户―散户”的分散性自发流转向“散户―中介服务组织―大户”的转变[1],同时我们需要更多数量的中介组织来满足市场的需要,同时也为中介组织提供良好的环境,减少政府干预[2]。

建立公平的流转市场,规范的流转程序。为了建立一个开放、公平、有序的土地流转市场,通过发育土地租赁市场,可有效地促进土地使用权的流转,规范土地流转市场。在规范市场方面,我们的政府应牵头建立农业用地流动转让市场,为农户流动转让土地提供必要的场所和环境,但政府与村集体组织绝不可以在土地流转中侵占农民的权益,政府等只能作为一个服务者参与到流转过程中去,而不是一个主导者的身份,不能过多干预流转市场的发展。同时我们也要在农民群体组织中强调市场规范的重要性,提倡更多的流转行为要在规范合同的保障下进行。

新型市场模式的出现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很多学者都认为我们应该成立有效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机制,将土地使用权、资金、技术、公共服务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有机组合,来促进农村土地的流转。在土地产权明确的情况下,可以更好地把土地作为一种资本,以股份形式入股合作组织。实行土地股份制,将土地产权货币化,重构集体在产权上的主体地位,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力的提高[3]。但是,股份合作制内在的行政威权也会冲击经济自由,成员之间缺乏平等性和机会主义行为,股权与投票权及收益权不相一致,导致对合作社成员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农业用地股份合作社股权具有流动的封闭性及非退出性[4]。这些隐患就会影响市场的效率。

土地银行。在农村普遍存在资金缺乏的情况,农村金融是农村发展的一个难题,建立农村土地银行有助于完善农地金融制度、促进土地和劳动力流动、保障粮食安全以及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山东诸城在2003年建立了“土地信托中心”,宁夏平罗2006年成立了“土地信用合作社”。土地银行以农地抵押贷款为主要业务,我们可以通过土地银行,来促进土地的流动转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用地承包经营权的资本化和制度效益的最大化,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破解之策。但是,土地银行在我国实行起来依旧有难度。我国建立农村土地银行的基础还不扎实,相关法律及政策的缺失、土地产权的模糊、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没有服务于土地流转的土地估价事务所、缺少高素质的农村土地银行经营管理层次的人才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