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学位教育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素质水平不高首先归咎于人们对其重视程度不高,既有专业学位研究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职业道德板块的不完善,更有工作单位吸纳人才和培养人才过程中在职业道德素质衡量标准上的模糊。第一,就专业学位研究生自身而言,他们相比于其他从业者来说,自身具备相对较高的文化水平,同样,他们大多感觉自身已经具备很好的综合素质,其中包括职业道德素质,因而无需特别重视。此外,他们清楚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是成功就业的“硬道理”,所以主要把时间和经历投入到这两个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当中,无暇顾及职业道德素质水平的高低,也并未认识到职业道德素养在其未来职业发展中将扮演的重要角色。第二,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单位来看,由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起步较晚,这些培养单位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都处于不断的摸索和完善的过程中,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是对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机械地照搬和使用,常常把科研水平的高低当成是衡量教育效果的主要方面,较少体现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更没有展现专业学位研究生自身的独特性。第三,从工作单位的角度来说,工作单位渴望吸纳具备较高职业道德素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从而提高整个队伍的创新力和创造力。但是他们在选拔人才过程中对职业道德素质的衡量往往拘泥于学生简历中的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调查。当专业学位研究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很多单位对员工职业道德素质的衡量也缺乏清晰准确的标准,从而在外在上影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视。
(三)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路径
急需改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构的职业道德教育水平直接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相挂钩。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路径亟待优化。第一,在职业道德课程的设置上“,大部分高校既没有开设针对研究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课,也没有就业指导课,即使部分高校开设了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有关的课程,但也局限于形式,教育效果也不理想。”第二,少数在本科生与研究生阶段均开设职业道德教育的高校中,两个阶段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内容设置上很不科学。大多数高校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是对本科时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重复,或者二者前后差别较大缺乏有效的衔接,这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会产生对已经学过的内容失去兴趣,或是因其缺乏连贯性而厌恶学习。第三,从职业道德教育的师资队伍上看,尚未形成以专业研究生导师为主要引导力量,以所有教师为集合力量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大多数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把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优化学生的就业去向为主要职责,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生活上的关心,更没有及时有效地在职业道德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其他教师则是把教授自己分内的课程为主要任务,对其他方面的教育漠不关心,因而造成了教育和引导上的缺失。第四,在从整体的环境上看,至今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无论是高校、工作单位还是整个社会的大环境,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错误价值观的冲击,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不良因素的影响下,职业道德观念也容易发生偏差。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有效路径探析
(一)以传统文化中的职业道德精神
引领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精华,不仅是几千年文明的积淀,更融入到了每个中华儿女血液当中。传统道德是当代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理论来源和价值向导。在传统文化的诸多流派当中,儒家极具代表性,“儒家思想提出了做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准则体系,如仁爱、尚义、和谐、诚信、自律等精神,这些在现代职业道德建设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当前要大力弘扬儒家思想精粹,结合时代特征和实际情况”重建现代职业道德体系,塑造以传统文化为底蕴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精神。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传统文化的学习既要提供外部条件的保障,又要激发其自身的学习兴趣和理论自觉。第一,应该大力弘扬国学教育,增强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当下社会,多元文化盛行,此消彼长,如果不积极加强国学教育,不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宣传,那么传统文化的地位很可能不知不觉地就会被其他的思想所挤占,因此,必须占领舆论的高地,以自信的态度对传统文化进行大力普及和文化传播。第二,要将传统文化的内容与当下社会的文化传播形式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渗透。传统文化因其表达方式,语言风格可能与现代社会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其实质内容却永不会过时,因而,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与时俱进的包装至关重要。第三,要分析研究,对传统道德内容进行甄别,取其精华,将传统文化中有关职业道德的内容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二)以强化理论和完善课程为基点
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的重视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职业道德理论的学习是增强其职业道德素质的首要步骤亦是基础环节。第一,高校应充分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将职业道德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必修课程。这既是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理论修养的需要,也为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了平台,保证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职业道德的时间,不被其他方面的活动所挤压或占用。第二,形成健全的职业道德课程体系,为职业道德教育提供全方位的课程依托。既要设置专门的职业道德课程,同时也要将职业道德的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和其他学科的课程教育当中,使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职业道德教育既要大张旗鼓又要潜移默化。第三,要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科学设置。既要避免与本科阶段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相重叠,同时要避免与本科阶段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相脱节,应该做到逐步深化,有效衔接。将通识课、专业课、其他课程中的职业道德内容的分布作出统一的部署和安排,注重针对性与实效性。这样既可以通过教育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又能通过职业道德的完善来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整体质量,为构建全面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打下基础。
(三)优化校园氛围为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建设
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环境对人的成长和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专业学位研究生大都是全日制在校学生,主要的生活和活动空间都是学校,校园文化对其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都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如何建设优质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氛围是我们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另一个重要问题。第一,应该经常在校园中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将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入在这些文化活动之中,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在活动的过程当中提升了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比如,开展一些关于职业道德知识的问答活动、关于职业道德的辩论活动、举办和职业道德相关的讲座等等。第二,树立先进的榜样,用榜样的模范作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发展形成有效的引领。既可以选择本校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作为楷模,也可以选择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良好道德的学生,同龄人的榜样效应是最大的,整体道德高尚,必然带动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第三,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和自我学习。把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作为评价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标准,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等方式鼓励职业道德素质较高的学生,从而激发广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职业道德学习的热情和提升对自身的职业道德要求。
(四)以实习基地建设为依托使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
在参与中获得提升职业道德,顾名思义,是在从事某种职业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的教育,不仅要体现在学校中对他们开展职业道德知识的教育,更要为他们创造真实的环境,让他们岗位中切身体会职业道德对一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在人生中的价值,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加强职业道德方面的锻炼。第一,高校要加强与校外企业、医院、学校等与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相对口的单位的联系和沟通,积极为学生创造实习的环境,建立长期合作的实习基地。只有深入到职业当中,才能更加深刻地了解所从事职业,形成对职业的热爱,对自我的职业道德确立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第二,安排专业的人员,加强在实习过程当中对职业道德的指导。把学生送到单位去实习,不代表把培养和教育的责任都推给实习单位,而是高校要安排专业人员及时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行为进行有效引导,鼓励学生正确的行为,纠正学生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第三,要准确记录学生在实习中职业道德方面的表现,并纳入学生的总成绩。职业道德表现作为实习成绩的重要方面,与平时在校期间的评奖评优等活动相挂钩,并在就业时将职业道德表现提供给用人单位,以供参考。这样就从外在约束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时刻注重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
(五)以强化导师育人功能为重点
增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道德的引导导师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接触和交流最为密切的人,他们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职责,不仅要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知识教育和科研指导,而且更要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确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帮助专业学位研究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一方面,导师要通过讲授的方式,把有关职业道德的知识传递给专业学位研究生,让他们对职业道德形成基本的认识,对于学生在学习和践行职业道德中遇到的困境和难题予以及时准确的解答。另一方面,导师要以身作则,成为践行职业道德的楷模,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导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更要有高尚的人格和爱岗敬业精神,因为导师的人格光芒会在与学生长期接触的过程中,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职业道德高尚的导师也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生涯中道德品质的影响者和指路人。
篇2
视频是微课教学内容的核心体现,感官的优化处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舒适感和便利性。视频界面设计应以简洁为主,色彩柔和。图文排版紧凑且字体大小适中,去除干扰性文字或图片;音、视频播放进程保持一致,视觉效果清晰流畅。
3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3.1教学内容设计
(1)教学题材选择和内容处理。首先,微课选题必须是结构单一、不可分解且独立完整的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主题鲜明突出。而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题材尤其受到学生关注;其次,受时长限制的微课被定义为微小、精炼的主题式学习,视频的设计制作也是如此。所以由一个视频片段对应单独的知识点并进行教学内容的微型处理,以便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学习。(2)学习对象分析。微课便捷的个性化学习符合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敏感度高、接受力强的性格特点。而为了避免学生学习情绪的波动,高职微课教学中对学习材料的呈现应遵循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来降低学生对庞杂知识的畏惧程度。此外,教学活动的组织编排要以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分析为基础,引导学生能动地探索、辨析新知识和新技能并实现与已掌握知识的有效衔接,从而保证知识体系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3.2教学模式设计
微课的教学实施是以校园网络建设为基础搭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并结合实际课堂来实现教学双方的良性互动。因此,基于视频播放的微课教学模式设计可分为三个阶段:课前自主学习—教师将精心制作的教学视频及配套习题上传至网络课堂并要求学生自学,而学生根据教学指导书的安排有针对性地观看视频并完成相关习题测试,从而实现知识信息的初步掌握;课堂合作学习—教师通过相关学习资料建立学习情境,并根据学生前期自学情况提炼关键问题及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关于知识学习的探究与协作,并完成知识信息的内在深化。在此过程中教学双方实现了角色转换,知识信息传播也由传统的单向输出转变为双向构建;课后交流学习—学生将学习感受和学习评价进行在线记录。教师可根据相关反馈优化教学活动和教学技能,而学生除锻炼自身独立思考能力外,也通过小组协作树立了团队合作意识[3]。
3.3教学流程设计
微课教学流程的推进是以知识点的发生、演变为主线并遵循认知规律来完成的,同时以教学资源的内在属性为基础构建教学流程的时序和环节:引导—以生动有趣或真实热点的事例、现象来说明知识内容的作用和意义,并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探究—以提问、要点概括等方式引导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探索思考,并通过相关学习资料营造情境氛围来进行教学内容的深入拓展;总结反馈—重温重、难点以巩固知识内容,并引导学生主动解决学习困难问题。
3.4教学交流与反馈设计
教学活动的效果需要通过教学双方的交流互动得以体现,而没有信息沟通的垂直教育也无法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完成知识信息传播后根据学生反馈进行教学行为反思,并以此总结学生知识学习的情况,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来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的改进和教学思维的更新。学生则需要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如实反馈学习体会并提出学习困惑,教师应给与及时解答。而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微课教学交流与反馈的最大创新在于依托强大的网络和信息媒介来保证沟通的便捷性和及时性,教学双方可以通过网络课堂、电子邮箱、QQ群、微博、微信等方式在个人PC及手机APP上进行在线交流、上传资源、实时反馈,通过信息的双向流通来确保微课的学习效果和使用效果。
3.5教学媒体设计
(1)视频类型划分。微课视频从教学方法角度可分为:讲解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和研究学习类;从视频制作角度可分为:外拍式、内录式和混合式[4]。实际拍摄中常采用课堂实录及演示录制等方式。(2)视频录制原则。课堂实录前需要教师根据教学活动安排撰写脚本,并与技术人员沟通来确定录制方案。拍摄场地要符合光照条件、声学环境、机位布置等要求且适当烘托学习气氛。拍摄时教师教态饱满,吐字清晰、语言简洁。整体拍摄节奏由教师把握,技术人员负责控制镜头调度;而演示录制则采用录屏软件+PPT演示的组合方式,教师在播放教学PPT时进行解说并由技术人员协助音、视频同步记录和视频保存。(3)视频制作原则。视频录制完成后由教师根据拍摄初样提出修改意见,包括删除多余或错误的音视频片段、确定插入PPT及动画的具体视频位置等。而技术人员负责剪辑整理镜头、音视频效果处理和片头片尾设计等工作,待双方共同修改无误后完成转码并上传网络。
4微课教学设计的应用前景展望
4.1优势
(1)增强学习资源使用的便捷性和个性化。以微课为基础建立的系统化教学视频资源库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具有极大的发展优势,这些内容丰富的视频资源依托校园数字化建设及网络课堂平台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强有力支持。微课的利用使学生在学习时间、空间、手段和途径等方面的选择更加多元化,而学习方法、学习交流、学习体验也更为自由和顺畅。此外,作为与传统课堂教学互补的微课也便于学生对知识的重温和查漏补缺。(2)确保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虽得到逐步认识和确立,但受到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限制其主体作用并未得到相应的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踊跃感也难以激发。而倡导个性学习的微课教学始终将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引导参与作为教学设计和实施的重要目标,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探索、讨论、辨析帮助学生尝试解决各种问题,通过能动性的教学组织和知识传播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3)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育信息化趋势下教师对微课概念的理解及运用显得尤为迫切。知识点、技能点的主题式教学需要教师用更多的时间和更丰富的教学资料来进行备课,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评价和反馈中提取有益信息,通过思考、变革来实现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行为的进步。
4.2劣势
(1)内容的适用局限性。微课视频的短时性、精炼性决定其必须采用相对独立、完整的知识内容来实现学生的聚焦式学习体验。但面对具有复杂逻辑结构的知识内容时,微课学习方式不仅限制了学生对庞杂知识信息的思考和理解,甚至会造成认知障碍。因此,并不是所有知识内容都适用于微课,也不必刻意或盲目追求这种形式。只有在深刻了解知识内容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有选择地采用微课学习,才能真正体现它的意义[3]。(2)视频的质量局限性。微课学习常受到视频播放不流畅、声画清晰度不高、音视频不匹配等效果干扰,以及因拍摄和剪辑技术局限所导致的内容混乱等因素影响。而作为承载微课教学内容的视频片段,其质量保证除了需要提升技术部门的拍摄制作水平外,教师也应该通过相关培训掌握基本的视频软件技术;与此同时,教师要根据微课题材选择合适的视频拍摄类型,并通过与拍摄制作团队的良好沟通确保内容呈现的条理性和层次感。
篇3
一、教学生有趣地识字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在识字教学中采用趣味教学法,以趣为眼,用生动有趣的各种形式打开学生的视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在自信的心态下学习汉字。学生学会了识字,就等于拿到了开启世界之门的钥匙,而兴趣恰恰是学生在寻找钥匙的过程中一直支撑学生的精神力量。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多识字、愿意识字,在识字中找到乐趣。我最常用的就是以读儿歌的方式教学生认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编一些适合学生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诀,让他们反复诵读,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印象,从而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教师还可以编一些谜语,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既能懂得字的特点,也掌握字的写法。例如:教学“六”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猜字谜的游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一点一横,两眼一瞪”。教师还可以根据汉字的音形意等特点,编一些顺口溜,例如,教学“心”字的时候,我是这样总结的:月牙弯弯像张弓,上边挂着三颗星。通过这样的顺口溜,我形象地讲出字的结构和主要笔画,让学生可以清楚地记得。在识字教学中,正是有了教师的铺路搭桥,正是因为教师的趣味性教学,才使得识字这原本枯燥的学习,变得妙趣横生了。
二、教学生有趣地学习拼音
众所周知,小学生都是好动的,让刚入学的儿童乖乖地在课堂上坐一节课,是不太可能的,靠硬性压制而造成的死板的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传统的拼音教学是比较单调、乏味的,所以我们要根据儿童的特点,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形式。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游戏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游戏是儿童最喜爱的一项活动,把游戏引入到拼音教学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拼读音节时,我经常和同学一起做“找朋友”的游戏,教师读出一个音节dai,拿着声母卡片的同学和拿着韵母卡片的同学找到后成为好朋友,并读出该音节的读音a。游戏的方法还有很多:摘果子、开火车、看嘴形、猜字母等;也可以根据课程需要,做成课件游戏,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效果。总之,在拼音教学中教师要设计有趣的教学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对语文课产生探索的欲望。
三、让学生有趣地阅读
篇4
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营造活泼、民主、宽容的学习氛围是趣味课堂的重要前提。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我们应该与学生平和相处,营造出一种宽松的、给学生安全舒适感受的学习氛围。我们要充分推崇学生为课堂的主体,给予学生最大的自主选择和表现空间。在课前,精心设计课前的导入,可以帮助小学生形成鼓舞的心情,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讲课过程当中,老师的神态仪容,言行动作,是融洽师生关系,调节课堂的气氛的重要因子,因此,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微笑,代表着教师的鼓励和信任,能增进师生感情,使沟通更加顺畅,使学生更加投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挖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定向和动力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从主观上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仅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甚至还能调动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心理学表明,小学生生性好动,年幼的童真伴随着普遍的好奇心。在语文课堂中,抓住这一特点,把课本知识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影子》一文中,在课本教材的基础上,老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寻找教室里有影子的事物,想办法制造影子并观察。这种具体化的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观察力,促进其思维的活跃发展。
灵活教学方式,在玩耍中学习。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也是他们偏好的活动之一。把游戏与语文课堂相结合,既能避免语文课堂的枯燥,又能规避小学生注意力时间短,持久性差的习惯。在游戏中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例如在识字教学中,可以组织文字游戏,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子母偏旁,当说到某个字的时候,哪些偏旁部首要自动组合配对在一起,以此来考验他们对文字的识别记忆,一定程度上还能锻炼他们的反应能力,达到比较有效的课堂效果。又例如,抓住低年级的孩子对绘画兴趣浓厚,可以把图片与文字教材结合。通过照片的解读来传授语文知识。通过游戏,学生的兴趣被带动起来,好玩的天性也展现出来,在游戏中既能解放天性,还能学到知识。传统整齐划一的模式化教学不适合小学生的天性,光是听课只会让小学生在课堂上死气沉沉地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我们还可以通过编口诀,编儿歌的方式,让学生开动自己的小脑袋来对知识进行记忆学习,让他们在开心愉快的氛围下,兴趣带动积极性,学习的热情也会跟着高涨,学习效率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天性好动,渴望被赞扬,被信任,这时,老师要充分利用起这一特点,及时给予肯定,一个目光,一句表扬,一个小奖赏,都可以激起小学生们情绪高涨的热潮。在课堂中,多增设提问环节,让小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老师在他们心中有一定的权威性,当喊到他们的名字的时候,孩子们都会异常高兴。在提问环节中,要是能得到表扬,得到同学们羡慕的目光,这更是对他们莫大的支持。另外的,加强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更广阔的生活空间。譬如在识字课堂中,从生活的各个方面指导学生们去认字,例如,作业本,同学的名字,菜单,标语等,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去寻找知识点。在传授有关大自然阳关草木知识的时候,带领小学生走出课堂,亲身体验。加深感受,从而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与实践,能让课堂更加生动化。
延伸课外阅读,这里的阅读,不单单只是读物。小学生有着由于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并且容易疲劳,因此,在课件或课余时间,利用多媒体手段,带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学习。在前面所述的课堂教学方法之外,可以鼓励小学生们安排好时间观看有利健康的动画片,或者欣赏音乐,或者参加学校组织的户外活动,通过听觉视觉,多方位加深他们对知识的印象。
新课标的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合部分。工具性与趣味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打造趣味性语文课堂,是语文教育的乌托邦。离开趣味性,语文教育将褪去色彩。当然了,在践行以上所述做法之前,教师的素质和观念,能力和水平是前提条件。因此,要求教师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通过不断学习与沟通实践,形成更加深厚的知识底蕴,更加强硬的教学技能。另外,生活处处有语文,注重语文与实践生活的结合,让语文教学渗透学生的生活,让语文教学走生活化的道路,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掌握语文,加深巩固学生对语文内容的理解,也能赋予语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潜在的意义,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语文,用语文,爱语文。
作者简介:赵发勇(1977.8-),男,汉族,籍贯:四川省九龙县魁多乡,2003年7月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小教师资专业、现供职于九龙县魁多乡中心小学现任职称小学高级八级。
篇5
(一)明确,指向文本整体性的意识
对于文本,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所关注的往往是一个词、一句话的表达,花大力气,反复地读,反复地品,却最终忽视了构段方式、条理安排、篇章布局等更为核心的东西,而这正是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所以说,我们的日常教学很多时候还只是停留在低水平的阶段。这些问题的出现更呼唤我们要关注文本的整体性,不能被一叶障目。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燕子》一文第二小节时,教师提出了以下的问题:“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有什么感受?”“作者写了哪些景物?又是通过哪些字词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光的美好?”学生一一回答之后,在教师的带领下“美美地”读了一遍,这一节就算过去了。而实际上,郑振铎先生在这一小节描写的是一幅妙不可言的春光图,展现了小燕子美好的生活环境。在教学时,完全可以从以下角度来进行思维训练及言语表达训练:1.“作者说这是一个烂漫无比的春天。那么他是怎么让我们感受到的呢?”———找出景物,理解烂漫;2.“想一想,这些景物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它们的顺序?有什么目的?”———指引学生发现作者的描写顺序;3.“最后的一句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引发想象,感受春光的美好;4.“你能回忆这样的顺序,并试着背一背这段话吗?”———背诵迁移,积累词句。这样的问答设计既带动了学生对构段方式的理解,又引发了学生对文本的主体———燕子美好生活的想象。学生对于文本的把握,需要教师具有整体性、发展性问题的引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明确文本内在的整体性,这样才能让学生于句段的品析中感悟文本的精妙处。
(二)整合,形成具有辐射性的问题
曾有教师在作课堂观察时统计了一节三年级家常课中老师提出的问题,大小共计67个!听了这个消息,也许很多人不以为然,因为语文课堂中多数是以问题引路,来逐渐指导学生学习、感悟文本的。《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当所有的问题都被我们给提出了,那么这样的课堂还如何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特别需要整合自己零散的问题,形成具有统领性的问题,并以此来带动学生对全文的理解与探究。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最佳路径》一课时,教者以“格罗培斯为什么能设计出最佳路径?”为首要问题引发学生对设计“最佳路径”这一过程的解读,拟出“大伤脑筋———深受启发———豁然开朗”这一心情上的“路径”,从而使学生轻松发现了设计“最佳路径”的理念,也为其学习全文的写作方式打下了基础。这样的设计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的环节,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及主动探究的意愿,真正实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二、静思默想,给足灵魂到场的时间
曾几何时,我们的教学中不仅有连珠炮似的问题,更会问题刚出,便有那高举的小手在跃跃欲试,这样的现象让教者颇有成就感。可是,我们是否曾想过那些不举手的孩子此时在干什么。思考?观望?等待别人的回答?种种可能皆有,但是更可怕的是学生觉得“事不关己”。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反思自己的提出的问题,反思自己的急功近利。
(一)多元,思维需要时间厘清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可能每一个孩子思考问题的角度、深度不尽相同。在教学中,我们应当给足学生时间,让他们尽情地徜徉于思维的空间。曾经有教师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爸爸坚持让汤姆把这条鱼放掉?”很多学生在阅读文本后很快举起手。在随后的回答中出现了如下的答案:1.爸爸的语气斩钉截铁,让汤姆觉得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2.爸爸说“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可就在老师觉得水到渠成的时候,有个孩子却突然举起手来,老师兴致盎然地叫他回答,“老师,我觉得这条鱼也可以不放。汤姆完全可以先把鱼放进网里,等过了12点以后再拿出水面,这样就不违反规定了。还有,我听爸爸说,即使把它放下去,如果是产卵的鱼,它受了惊吓,也不会在这个时候产卵了”,孩子的一席话,让整个课堂出现了混乱。已经记不清后来是怎么收场的了,但是这个孩子的话却一直停留在听课者的心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答案?在这之前的几种答案,这个孩子听了没有?虽然,孩子的想法看似离经叛道,但它却是思考的结果。如果没有更好的引导,接下来该怎么处理?这些都是我们要直面的问题。由此可见,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不妨在抛出问题后给学生一些思考、讨论的时间,让他们的思维与语言在一定范围内先碰撞,可能会为接下来的指名交流带来更好的效果。
(二)转换,言语需要推敲确定
心理学研究表明,语言表达必须运用明确的、线性的、连贯的语言,而思维活动却可以是片状的、块状的,具有极大的压缩性、高度的跳跃性。这也对我们的问答提出了具有指导性的意见。片状、块状的思维如何转换为明确的、线形的语言,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时间,更需要我们的等待。这个时候,我们的课堂就需要一个现象:静思默想。可能在绝大多数观课者看来,这是会成为课堂教学的一大败笔,但仔细想一想,我们的课堂是不是真的需要每个孩子都高声朗读?答案是否定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维习惯,也许有人的确要借助大声地朗读来增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但不可否认有那么一些孩子需要安静下来,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日常积累中提出观点、词汇来帮助自己理清思路,以明确、连续的语言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因此,认为“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会成为一种趋势,实在是有相当道理的。反观我们课堂的问答,亦是如此。同样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狼和鹿》一课为例,教学时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中其实包含了两个小问题,一开始找的几个孩子在回答时总是顾左右而言他,并没能切中问题的要害。就在老师急于引导的时候,一个之前回答过的孩子再次举起了手,在成功解答之后,教师倍感欣慰,并顺势问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时,他兴奋地告诉大家,在第一次回答错乱后他发现老师说的是“森林”和“鹿群”这两个词,于是他再次快速浏览了课文,并想到了逐一回答的方法。不难看出,这个孩子是个有心的孩子,更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孩子。而他的第二次回答并没有借助朗读,而是以浏览课文的方式来提取信息的。这也正印证了“从感知文字到理解内容,除眼睛和神经系统外,一般不需要其他感觉器官参与”这一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眼脑直映”的概念。因此,我们的课堂需要高声朗诵,也需要静思默想。
(三)讨论,试答可以增强信心
当小组讨论已逐渐成为语文课堂中的一种常态化教学策略时,如何有效地组织讨论一直是我们的关注的焦点。面对教师的问题,除了静思默想以外,讨论和交流更有助于提升个体思维的广度与深度。而在讨论的过程中,试答则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讨论策略。所谓试答,就是让学生在小组内先行回答教师的问题,并通过组内其他成员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回答语言,以期取得更好的言语表达。在实际教学中,试答还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试答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从更大范围调动学生对问题的讨论以及对他人意见的倾听。在经历了小组试答以后,答案得以完善,变得全面而深入,言语的表达得以打磨而显得字字珠玑。当代诗人赵恺说“惜墨如血”,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也应努力做到“惜墨如血”,用最精练的话语表达最完美的思想,试答如同试教一样,可以让孩子不断提高自身的言语表达能力。
三、紧追不舍,扩张言语思维的广度
在经历小组讨论、试答之后,问题的答案也就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此时的“叫答”显得水到渠成。这也正是我们日常课堂上经常发生的一幕:学生答出了我们心中所需要的,此教学环节的初定任务已基本完成,接下来要思考的是如何向下一环节的过渡。殊不知,课堂永远是动态的,思维是动态的,而主导思维的人则又是充满个性的,因而,能由一个问题衍生出更多追问、再答则会让整个课堂充满了思辨的语文味道。
(一)追问,提升思维的广度
语文的特性注定了在实际教学中一个问答的结束不能代表整个问题的解决,一个问题可能对应着多个答案,而一个答案的出现可能又会产生新的问题,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决定了语文教学的不确定性,这也正是语文课堂的魅力所在。在实际教学中,对一个问答的追问往往是由教师提出的,这样的追问对提升学生思维的广度具有引领作用,而真正由学生提出的追问则更显课堂思辨的力量。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多追问,追问老师,追问同学,用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来对待课堂上的每一个问题。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番茄太阳”》一课时,教师别出心裁地先让学生找出文中写明明笑的句子,并说一说从每一次的笑声中感受到了什么。当学生找到“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追着人走”这一句时,有的孩子说从中感觉到明明的笑声好听、令人回味,而教师一句“仅仅是好听、令人回味吗”则让学生的思考进入了一个更深的层次,在经历一番研读之后,他们发现作者这样写笑声是为了表达明明的天真与开朗。简单的一句追问却让文字变得更有深度,让思维不再受到问题的牵绊。追问,不失为一种更为有效的问答方式。
(二)再答,优化应答的言语
有了追问,便就有了再次回答的契机,他们也就需要再次“候答”,再次经历从思维到语言的过程,而此时的思考必然比前一次更深、更广。“经验总是在不断的尝试中获得的”,语言也正是通过这样不断锤炼的过程才得以优化。基于此,学生的思维才得以更好地提升。
四、遇水搭桥,达成文理统一的共识
面对学生的回答,身为“理答”者的教师有多种选择:表扬、激励、重复、纠正、追问、归纳,甚至作留白式的无反应理答。每一种方式都是对教师教学机智的考验,并且采取哪种方式,均要视学生的回答而定,不可一以概之。在这里,我们重点想谈一谈“点拨”与“归纳”这两种方式,因为它们能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点拨,助推问题的发展
和上文所谈的追问有相同之处,点拨可以提升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把握,与之不同之处则在于点拨的集中性,抓住问题或答案的某个点,通过一点提示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点拨的妙处正在于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此类“理答”方式来积极回应学生的回答。有人说,要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有三感:个性的存在感、丰厚的收获感和深刻的个人体验感。在问答的过程中,点拨这一处理方式的运用恰好能让学生体验到此“三感”。当然,要想真正让学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顿悟,教师身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就必须有足够的教学机智与对问答过程中细节把握的独到眼光,只有这样才能适时、适度地点拨,从而避免成为学生的“传话筒”。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三顾茅庐》一课时,文中第二段究竟为什么要对张飞进行描写这一问题引起了学生的讨论,有的说是为了表现张飞的鲁莽,有的说是借张飞的鲁莽来衬托刘备的诚心。最终,老师简单的几句话让孩子们统一了思想。老师说:“同学们,我们这篇课文的题目叫《三顾茅庐》,那究竟谁才是主角呢?”学生恍然大悟。此时,教师趁热打铁,介绍了衬托的写作手法。所以说课堂中不乏智慧的生成,只要我们能抓住时机,适时点拨,学生自然能在不经意间有所收获,就如“遇水搭桥”一般,我们要不断地去发现课堂中有价值的“闪光点”。
(二)归纳,形成文理的共识
在问题得以解决的时候,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归类、整合,从中总结出原理、思想、方法则显得尤为重要。此时的归类、整理则属于归纳,这在数学课堂中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实则上在语文课堂中也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尤其是面对那种结构严谨的文章时。通过一段教学,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其他部分则完全可以让他们自学的形式来进行。这样的归纳既节约了课堂上的时间,提高了效率,又使学生对段落有了更为整体的认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第七单元中的《恐龙》和《海底世界》两文结构相似,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教给学生“总分”的构段方式,借此让他们通过自学来把握整篇文本。同时,也可以借此让他们学习此类文本的写作方法。问答的目的不只是为了那一个得众人认可的答案,教学的目标也不止是完成文本的解读。一定的归纳可以让学生获得更为直接的学习方法与认知,借此来代替逐句逐段的教师讲解,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问答,一个看似老旧的话题,实际上却蕴含着整个教学过程的精髓。惟有把握其往复的过程才能让课堂如行云流水一般自在而丰润,而学生的思维广度、语言表达也才能在其中得到锤炼。
作者:朱明旭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新城校区
篇6
一、改变“单一思考模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思维的流畅性是指思维敏捷、迅速,能从不同角度、方向、方面,用多种方法思考问题。而讨论法最能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学生尽可能找出多种答案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如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一颗,书中这样描写洞内的景物: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像。‘”这时我提问:“叶老看罢内洞说’有点像‘,到底像还是不像呢?”学生各抒己见,争论得十分激烈。我揭示说:“像与不像,不是凭你们的主观臆断,而是结合课文内容、具体的语言文字进行分析,来体会叶老的感受。”学生带着问题再阅读课文,然后继续讨论。认为不像的同学说:“有点像从字面上看,就是有一点像,那么大部分都不像,总起来说还是不像。”这个同学虽然有自己的判断,但说理性不强,不能以理服人。有的同学说:“我不同意他的发言。有点像,我以为还是像。因为两条龙是石钟乳沉积自然形成的,没有经过人工雕琢,形象不能逼真。但作者在前面已经说过了,两条龙蜿蜒在洞顶。蜿蜒这个词本来是形容蛇爬行的样子,现在用来描写双龙那种张牙舞爪的姿态。又因为借着灯光去看,灯光摇曳、蒙蒙眬眬,大轮廓又很像,因而叶老说有点像。这是肯定而不是否定,也正是叶老语言正确的体现。所以我们应当理解有点像是说像而不是不像。”课堂上这样的讨论,尽管答案不一致,但同学们根据课文字里行间的意思,反复推敲,会得出自己的结论。通过讨论最后意见。认识会趋于一致,不必老师“奉送”正确答案。学生在课堂上经常这样分析、推理、判断,就会逐渐克服解答问题时的盲目从众心理和不合逻辑的猜测,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思维的逻辑性。推理的严密性。
二、满足学生“自我肯定的需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心理学认为十一二岁的孩子,已经逐步产生自我肯定的要求,不希望人们把他们当小孩看待,而要求尊重他们。我们上课时不能要求学生答问只许对不许错。有些学生创造性思维常同一般学生不同,表面上看起来似乎近于荒唐,有时不易被老师理解,但认真考虑,他们也有某些方面的道理。一次讲完《将相和》,老师提问:“你们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绝大多数同学表示喜欢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老师进一步启发还喜欢谁?又有几位同学说喜欢廉颇。老师满意地点点头,正准备结束讲课,突然又有一位同学举手了,老师表示意见相同的就不用重复了,但这位同学仍把手举得高高的。老师叫起他,他说:“我喜欢赵王。”老师惊讶地问:“为什么?”学生振振有词地说:“蔺相如本来是一位官职卑微的小官,赵玉看他有才华,就大胆地使用他。秦国本来是虎狼之国,在赵王与秦王面对面斗争时,蔺相如都挺身而出,战胜强大骄横的秦王,维护了赵国的尊严。每次斗争胜利后,赵王就对蔺相如破格提拔,所以蔺相如职位比廉颇还高。我就喜欢赵王敢于大胆使用人这一点。”学生说得多好,有理有据。赵王本身也是统治者,但学生不涉及他的为人、执政的情况,只就他用人这一点来评论,观点鲜明、论述清楚、敢抒己见。老师给以肯定:“同学们都喜欢蔺相如、廉颇,你能从不同角度看到赵王的优点,这是很可贵的。你很善于思考。”这样的肯定,调动了发言学生及全班同学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发言时消除了顾虑,充满信心,增强了自我肯定的欲望。
三、打破“思维惯性”,培养思维的变通性
思维的变通性,是指思考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不局限于某一方面,敢于提出不同的新观点,从而形成超常的构思。
如在十一册里有一组课文都是写人的记叙文,我抓住这些课文写作特点的同异让学生进行比较,从这个角度来提高学生分析文章、鉴赏文章的能力。如这样提问:“《我的战友》、《凡卡》、《奴隶英雄》都是写人的文章,你最喜欢哪篇的写法?”“三篇文章在刻画人物上有什么不同?哪篇文章着重刻画人物外貌?哪篇着重刻画语言和动作?哪篇文章又着重刻画了神态?这些侧重点都是根据什么确定的?”学生在比较中,认真思考、人人动脑、动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在分析。比较、鉴别过程中,不仅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形成网络,口头表达能力及举一反三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四、纠正“思路狭窄”的缺点,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想像力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是在头脑中创造出过去没有遇到过的事物的形象,或者将来才能实现的事实的形象思维活动。因而我们说想像是创造力,一切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想像。
1、续讲、续写故事的结局。当学生读完课文内容,并掌握了文章中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续讲、续写故事内容或结尾,丰富他们合情合理的想像能力。如讲完《会摇尾巴的狼》、《凡卡》、《穷人》等课文引导学生续讲,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像写出多种多样的片段。
2、写想像作文。低年级孩子学了《小猴子下山》一课,老师叫学生摹仿,自己编个童话故事,一句话一幅图,可自绘可剪贴,最后粘贴成一本书。学生自编出许多小童话故事,如《先让猴子妈妈吃》等。高年级学习《黄河象》后,写《柏抱槐》,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写《盖大楼》等想像性作文。
篇7
按照提炼论点的思维方向分类,大体上有以下四种导向形式:
一、顺向思维
“原材料”是正面褒扬的实例,而且作文命题是正面判断句式或短语。这样的供材作文,学生阅读“原材料”后的思维特征,大部分是调动自己感觉、知觉的同类材料,去论证标题确定的论点:一般很难提炼出一个既切合题旨,又有新意的论点。在“导向”教学中,可以循着“原材料”的直接指向,指导学生作顺向思维,使学生自然地说出相似的材料和自己的看法。他们这样说,不会感到困难。譬如写供材作文《愿做造桥人》,他们能读懂提供的材料:茅以升从小立志为祖国“造出长久不倒的坚固大桥”,经几十年奋斗,终成著名桥梁专家。他们也会从此例联想到茅以升成才后的事迹(如造南京长江大桥),联想到类似名人成才创业的事迹。教师针对学生“顺向思维”表达的看法,引导他们提炼出一个符合他们认识实际的论点,就不是困难的事了。有同学可在“顺向思维”的过程中,提炼出不同一般的见解:我愿人际和谐,做一个架设友谊之桥的人。“我学茅以升、更学上海造桥人。”大多能扣住“愿”、“做”两字进行论述,传输出较活泼的时代气息。
二、反向思维
供材作文的“原材料”如果是反面事例,或者是对所供材料以问句形式命题的,学生的思维如果是“顺向”的,往往是追究“反例”的根源,或者一味地对“原材料”质疑,而容易因阅历和认识的局限性,可能作出片面的偏激的结论。那么,一般的同学就会提出一个带片面性的甚至是不太正确的论点。这类供材作文,教师应首先做好提炼论点的导向工作。我认为,主要应抓住两点:一是引导学生对论题作正确的分析,提高思想认识;二是结合“原材料”进行“逆向思维”的指导。去年在大力宣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个的观点时,同时也披露了一些忽视科技工作的现象。《解放日报》曾登过一则消息:某乡镇企业由于产品不对路,没有经费研制新产品,科技人员不得不改行。最后提出一个问题:“靠科技振兴经济难道只是一句空话?”老师就以这一问句作题,出了一个供材作文题目,在指导教学中,首先抓住题中“科技振兴经济”这个短语,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政治经济学常识,联系中外有关的实例,分析“科技”与“经济”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再进一步认识科技对发展经济的关键作用。然后,用这些认识去分析“原材料”,就把学生“追根”和“质疑”,从反面“逆向”地引导到“如何解决这一类问题”上,对文题中“只是一句空话吗?”作出正面的、积极的回答。经过“逆向思维”,学生大多能提炼出较正确较切实的论点,如“发展科技要有长远目标,振兴经济才不是一句空话”、“靠科技振兴经济,必须因时、因地制宜”、“科技人才对路,经济发展才能对路”等。
三、双向思维
供材作文中,有很多含蓄显示论点的客观性命题,如《谈谈“择善而从”》、《议“东施第二次仿效西施”》、《学然后知不足》、《徐洪刚的生命价值》这是倾向于褒扬的;《说“生日热”》、《漫话“自卑没有出路”》、《东坡错改诗》是倾向于批评的;《“我要学”与“要我学”》、《从课内到课外》、《“爱”的利弊》是从比较中见褒贬的。在指导他们阅读、分析“原材料”时,注重从相反或相对的两个起点进行“双向”思维的导向教学,对他们结合实际,提高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帮助。同时为他们提炼出一个自己能把握的论点创造了条件。对此类供材作文的“双向”思维导向,既要达到帮助学生由“原材料”提炼出正确论点的目的,又不要束缚学生的思想而有利于他们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打开思路。必须注意以下三点:(一)对“原材料”的分析,要以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依据,以便做到“思维导向”的有的放矢:(二)由正而反或由反而正,从一方面到另一方面的“双向思维”引导,必须以原作文命题的倾向为重点,即使是“从比较中见褒贬”的命题,也不可平均用力,而须有侧重点:(三)要允许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在“双向思维”过程中,提炼出反映论题的新颖论点,但对其因个人体会局限而表述片面的文句,必须作引导,再加提炼,直至表述的论点理正句顺为止。抓住这三点,通过一两个学生的典型指导,对其他学生依据“原材料”,结合本人实际,提炼出切合题意的论点。
四、多向思维
所谓“多向思维”,实质上是指使思考中信息朝多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以引出更多的新信息的发散性思维。不过,在供材作文的指导中,由于受到“原材料”和作文命题的限制,是不可能“任其自然”的。进行“多向思维”导向的供材作文指导,也要针对“原材料”与“命题”的特点来选定。这类供材作文,多数在“材”和“题”上就不拘泥于一个指向,不局限于一个既定的理解,给学生留有可作出切题的多种解答,可作求异创新论述的余地。
有这样一道作文题就只提供一幅漫画(见下图),要求学生“先仔细观察漫画、理解画中寓意,然后,联系社会现象,根据个人认识,写出一个看法(论点)并具体地写出理由(论据),自拟作文题,写300字左右即可。”
死里逃生
篇8
由教师主体地位向学生主体地位转型的过程会历时较长,所以真正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素质教育,可能需要与教学相关的各部门、机构,尤其是教师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来逐步实现转型成功。而大学英语教学的这种转换矛盾显现的更为明显,因为与专业课和其他公共课相比,大学英语的学习时间相对比较宽裕,而学生又没有像高考时的那种压力和动力,普通的学生只要考完四、六级就万事大吉了,而要考其他高级别考试的学生仅靠学习课本知识是完全不够的,面临这般参差不齐,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第一,增强并且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的主体意识越强,他们参与自身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愈大,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学”的承担者,素质体现者是学生,要培养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提高学生的主体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学生主体能力的提高,既有赖于学生积极地去汲取前人积累的文化知识经验,又有赖于他们主动地在学习活动中加以深化。一旦学生的主体能力得到加强,就会促进学生积极有效的利用周围的外部环境去发展自我,不断获得进步与成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机制。但必须承认学习者是有差异的,这时教师的引领、指导作用就可以尽情发挥,争取使得人人都获得成功,让学习对师生都产生良好的正面效果,启动学习正能量,内化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产生能动效应。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让学生和谐发展。学生一旦具有饱满的热情、坚韧的意志,坚定的信心,就可以始终处于积极的、能动的状态之中,从而推动着学习活动的进程和学习目标的实现。第二,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学生的主体意识。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以自身投入的热情和热忱去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使得师生在课堂上实现情感合作。其实,知识的传授不是自上而下的给予,而应当是自下而上的分享与主动参与,但学生需要的是平等地与老师对话,交流。其次,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在教学过程中,以自己积极的情感状态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竭力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迸发思维活力。大学生在校学习英语的年龄正值其人生发展的黄金期,也是对外界充满猎奇的阶段,尤其是中国学生对国外的影视文化、社会生活、潮流前线等都很感兴趣,就此可以因势利导,从他们喜欢的东西入手,教师在进行适当添加的同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去寻找相关学习素材,丰富学习内容,增强学习效果。第三,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参与教学活动。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识起源于活动,活动在个人智力和认识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个体只有投身于各种活动之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发展。”通过学生的参与可以反映出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态度和方式。有益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正确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地去感受和体验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仅仅通过上述3种途径,可能很难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因而,教师不仅要使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掌握方法、探索规律,学习并掌握简捷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学习策略。反之,也只有学生掌握了科学有效的方法,才能真正体现其主体地位,更加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其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主要是将传统教学模式的由教师主导,旨在让学生“学会”,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旨在让学生“会学”的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明确,学习是自身发展的需要,要按照自身的需求主动地、创造性地掌握学习规律,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能轻松自如的应对各项学习任务,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毕竟,学习贯穿于一个人的一生,而大学之所以被称之为“人生的转折点”,关键在于让学生改变原有的学习习惯,无论是汲取书本知识还是习得社会实践技能,都能够做到“会学”。
篇9
在初中化学中进行原子分子论教学和在高中化学中进行原子结构和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教学时,教师可指出,从客观方面看,在无边无际的茫茫宇宙中,有着气象万千的无数天体,人类居住的地球只是太阳系的一个成员,太阳系只是银河系家庭中的一员,银河系以外还是河外星系,这些星系构成为总星系,这些都是宇宙空间中客观存在着的事物,而且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从微观讲,我们周围的各种实物都是由分子构成,比分子更小的微粒是原子,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氧原子构成等等,这些构成微观世界的各种成分,尽管微乎其微,也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这些基本粒子,没有一个是不运动的。
二、在化学教学中让学生树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的观点。
在初中化学中进行溶解平衡等教学,在高中化学中进行平衡、电离平衡等教学时,指出这些平衡都是动态平衡,从表面看,在溶解过程中溶质不再溶解,也不再结晶;在可逆反应中反应混合物中各种成份的百分含量不再变化,在弱电解质电离过程中,自由离子浓度不再变化,好象各种变化都停止了,但实际上这些变化的两种相反过程都从未停止过,只是溶解和结晶的速度,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度,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和离子重新结俣成分子的速度相等罢了,在这一定条件下保持平衡,若条件改变,平衡破坏,将重新建立新的平衡,这说明任何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三、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的教育。
任何矛盾的双方既是相互对立、又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孤立地存在,而且矛盾的双方又互相渗透,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例如,金属原子有失电子的还原性和氧化性,是相互对立的矛盾双方,但它们又互相依存,没有还原性,何谈氧化性。当金属原子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后,就具有氧化性,非金属原子得电子成为阴离子后,就具有还原性。这说明氧化、还原这对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它们既对立又相互统一在同一个微粒中。
篇10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紧要。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鸟”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而是批评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的爱护他们。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要让他们不伤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由衷的爱护和帮助。这样,也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二、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即使那些认真学习的学生,也无非把自己当作知识的记忆器,为分数不得已而为之。但就多数而言,由于不感兴趣也就逐渐放弃英语学习,从而导至“两极分化”,教学质量不佳。
课堂环境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仪表要洒脱,精神要保满,表情要轻松愉快,目光要亲切,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文雅,言吐要简洁,语言要纯正、地道、流利,书法要规范、漂亮,版面设计要合理醒目等。
为了淡化传统教学给人们的印象。要“寓教于乐”“动静结合”“学用结合”“师生配合”。
课前,可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用学生听懂和大致听懂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由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自由演讲,自由谈,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从而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完成教学前的预热活动。
英语有一则谚语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了一半。”(Agoodbeginningishalfdone),导入新课要讲究艺术。根据教学内容你可设置一个悬念吸学生;也可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抓住学生;也可从直观教具和演示开始。教学中,不能课本搬家,大声念一遍,小声念一遍,就算进行了教学。要善于用教室的人和物、直观教具如图片、挂图、简笔画,设置情景。语言总是和情景连在一起的,没有没情景的语言,有了情景学生才印象深刻、声形意有机结合,学得才有趣,掌握才准确。教师讲解节忌繁、杂、重,(即繁琐、杂乱、重复)。要精讲,长则生厌。要变讲为提问,学生大量的时间是参与而不是旁观者,学中用,用中学。只有这样学生才感兴趣。要注意在实践中满足学生的“成功欲”,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问题和语言材料,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践。这样,每个学生都可品尝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情趣大振,热情倍增。一旦学生出了差错,不要埋怨训斥、责怪,要注意纠正错误的技巧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受挫折。一堂课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和发展,也要有一个好的结尾。根据不同的情况下课前可给学生设置一个新的“悬念”,留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放一遍课文录音,让学生小结一下课堂主要内容,唱一首歌曲等。
总之,一堂课,始终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三、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充满情趣。
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既使是一个好的方法,经常用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如初学、巩固、和复习,就不能用一样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付出心血,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追求。在教学中,这应该是教师大有作为的地方。
比如教字母吧,26个字母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教得快、教得准、教得好,让学生学得有趣味,也并非每一位教师都能这样做的。有人照本宣科,每次几个字母,依次教完就过去了。可有人把字母做成卡片让学生做字母排队游戏,分组进行字母排队比赛,教唱字母歌。这样做学生学得快而好,还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反应灵敏能力,集体观念。两种做法,两种效果,前者索然无味,后者乐融融。开始教单词,我们可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比如教Football,我们指着足球:“What’sthis?It’safootball.football、football再重复一下,足球的音形意深深印在学生脑子里,以后看到足球就会脱口而出football,football,而不需要汉语翻译作中介;教词汇也在教思维。如果进行词汇复习,我们可进行“Guess”比如复习bell,football,pen,book,car,jeep等名词。我们便可把准备好的小实物、图片、模型放在讲台上,先让学生看一下,然后放到讲台下,密秘放地把一件比如book放在一个准备好的大袋子里,然后拿出,用学生已学过的句型问:
T:What’sinmybag?学生猜后回答(宜单人进行)
S:It’safootball如果答不对,就说
T:No,itisn’t接着问另一个学生。
T:What’sit?学生猜答
S:It’sabook猜对子,教师鼓励这个学生说
T:Yes,you’reright(如果学了Clever还可进一步说
T:Yonareveryclever.
然后再换一件继续进行。如此等等,既复习了单词,也熟悉了句型,既练了听,也练了说,而且学生不以学为苦,而是兴趣浓厚地参于。
教句子开始可进行听力比赛,看谁最先说出所听的句子,看谁读得好。进而进行单词组句比赛等等,都可提高学生兴趣,比老师一遍一遍地讲,学生一遍一遍地读,效果好得多。
教课文,可根据不同体裁和内容在不同阶段上,可采用模拟对话,扮演角色,讲故事,述大意、改变人称,变对话为叙述,变叙述为对话,即兴口头作文,看图说话,组句成文等多种形式。这样就会把死教材活用,学生学得兴趣浓,用的机会多,效果必然好。
篇11
2.1矿业工程专业学位课程体系实践导向性偏弱且缺乏针对性
既然专业学位目标是培养既具备丰富理论知识,又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切实解决企业或社会中实际问题的高层次专业人才,那么在课程设置上就更应该突出专业性、实践性和前沿性。矿业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和系统性很强的专门学科,采矿工程本科生不仅需要系统学习煤矿开采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必须经历三个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两个设计(采矿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这些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强化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感知和应用。然而现行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没有针对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单独制定,而是基本沿用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整个课程设置偏重于理论研究,实践导向性偏弱。由于缺乏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的专业实践学习基本依靠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来获得,而导师的科研项目又因人而异,研究方向和项目类型也有较大不同,这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很难获得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培养。此外,目前矿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本科教育背景参差不齐,跨专业学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虽然按规定需补修《采矿学》和《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这两门专业主干课,但由于缺乏先修课程的相关知识储备,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造成这些跨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反而薄弱,就业后甚至难以胜任基本的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岗位。
2.2“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形同虚设
为充分利用校内外人才资源,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国内高校普遍采用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其中校外导师一般以兼职形式聘请一些企事业单位的高级技术人才。就矿业工程专业而言,校外导师普遍聘用国内大型煤炭企业的高级技术管理人才,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这些校外导师对煤矿安全生产负有直接责任,不仅有繁重的企业事务需要处理,而且在现有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下很难有时间来高校对学生进行指导。加之现行的校外导师津贴制度并不合理,造成校外导师对指导工作积极性并不高,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任务不得不更多的由校内导师承担。由于校内导师工作以科研和学术研究为主,在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时习惯性地侧重理论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3部分学生的功利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
上世纪90年代国内煤炭行业萎靡不振,在煤炭企业技术人才大量流失的同时,煤炭高等教育也步入低谷,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生源严重不足,研究生培养更是勉强为继。从2002年起随着煤炭形势持续好转,我国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业在加紧新建矿井建设的同时,利用中小煤矿资源整合政策兼并重组了大量矿井,那么就形成了巨大的人才缺口,使得煤矿主体专业本科生就业率接近100%,薪金水平持续攀升。在这种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大量考生为获得高额的劳动报酬而选择跨专业报考矿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与热门专业相比不仅报考人数上丝毫不逊,而且考生专业竟然涵盖了除医学、军事学之外的10个学科门类。众所周知,煤炭行业既是一个艰苦行业,也是一个高危行业。一方面由于这些学生对煤矿工作的艰苦性和危险性缺乏足够认识,一旦煤炭行业进入低谷期,从业人员薪酬大幅降低的时,他们对专业知识学习的欲望已不是那么强烈,转而准备报考公务员或者继续踏上形形的求职之路,而非专心致志地准备毕业论文;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学生专业跨度很大,专业基础过于薄弱,难以适应现有工学人才的培养模式,通过两年的学期只能勉强达到专业学位最低要求。因此,这种功利心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矿业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调整和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
针对矿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应从以下几方面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改革。首先,对跨专业学生增加矿业工程通识教育先修课程,课程内容应涵盖煤矿地质、矿井设计、采煤方法及工艺、通风和矿井灾害防治等方面,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煤矿开采领域的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续修《采矿学》和《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课程,对学生专业基础进行强化。其次,将跨专业学生全部纳入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团队,全程参与本科生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既有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应用,又能辅助指导教师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管控,实现本科生、研究生培养质量双提高。第三,由于本专业学生在本科生期间已经系统学习了煤矿开采的专业基础知识,对这部分学生应着重加强专业实践能力的锻炼,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围绕采矿工程学科前沿问题进行学术交流,每个专题讲座应保障足够时间,避免出现类似学术会议走过场的形式—“老师讲不清、学生听不懂”;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内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国家级学科平台和与国内高水平企业联合构建的产、学、研平台,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条件,全面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
3.2调整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
按规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实行弹性学制,导师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要求在校学习时间为2年或3年,实际上普遍执行2年学制。但从现有的培养计划看,专业学位研究生一年级主要进行课程学习,二年级第1学期忙于找工作,第2学期忙着做论文,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很难得到充分培养,尤其是跨专业学生。结合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背景,对于本专业研究生可沿用2年学制,跨专业学生沿用3年学制。
3.3加强专业导师队伍建设
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其初衷是充分利用校内外人才资源,尤其是校外导师的实践优势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但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3.3.1建立完善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和激励政策
目前,矿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的联系、确定主要依靠校内导师牵线搭桥,虽然经学校审核后颁发聘书,但学校对校外导师缺乏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换言之学校对校外导师的约束力有限。因此,通过建立完善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将校外导师管理纳入到校企联合管理的范畴中来,增加其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从企业层面允许校外导师临时脱离煤矿生产管理工作,全身心地投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此外,还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政策,对校外导师指导津贴、职称评定和奖励办法制定相关细则,从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充分调动校外导师工作的积极性。
篇12
我们拿到课文,毫无疑问,总是先通读一遍,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这是最自然不过的。然而以往的课堂教学,我们很少听到教师课始就说“自由高声朗读,把课文读准确、读流畅。”的,而是想方设法地巧设导语,或创设情境,或改变教学程序,出其不意地“直奔中心”等。当然,做得好,这样会使课堂更灵活,更能发挥师生的创造性,提高阅读效益。但也有许多课前的导入,不是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而标新立异,让人有一种“作秀”之嫌。譬如课堂伊始,教师就问学生:“你最喜欢读那个段落?为什么喜欢?”试想,学生没有对课文的充分阅读,何来的感悟?
(二)选择读。这种读是在点上着力。在自由读的基础上,让同学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来读,或选择认为自己读得最好的一段来读。这一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充分地展示自己。学生会无形中学会选择,学会评价。同时,也可促进同学间的互相学习与共同提高。
(三)接段读。这是点面结合式的朗读。因为课堂时间有限,选择性地读范围较小,不能让大多数学生都得以展示,因此无法满足全班同学的愿望。这就可采用接段读的方式,即让学生喜欢读第一段的同学站起来读,读完后坐下,再让喜欢读第二段的站起业接着读。这样一段一段接下去,到最后一段时,可提醒一下,还没读过的同学请抓住机会来站起来读。一轮下来,全班同学都能读到他最喜欢的一段,有的同学可能还会读好几段。这就为他们创造了充分读的机会。有的课文段落数较少,而每个段落又较长的,不宜用接段读,可选段改为接句读。
(四)分角色试读。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见读书感悟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在自读课文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并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受到启发,得到提高。这样学生有了阅读的自,他们也就更爱读了。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大意以后,我让学生找出小伙伴们所说的话,小组分角色试着读一读,然后全班交流,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当读到安娜的话时,有的学生说安娜在责怪玛莎,也有的学生说安娜是为玛莎着急,还有的说是安娜在教玛莎以后要保管好自己的东西。学生们各抒己见,读得有有滋有味。
二、 细读悟语
“细读悟语”阶段的教学最能反映出教师的创造力,往往是课堂教学中最精彩之处。我们教师在评课时,常是用“迭起”“异彩纷呈”等词加以赞美。但教师在追求这些效应时,却往往犯这样的毛病,语言训练不扎实,忽略了学生深入地“读”课文的过程,使分析架空,也就是忽视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不是教师拼命地讲解与分析,就是学生游离了课文的语言,高谈阔论。
这一过程的开展,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仔细阅读,问一问学生读懂了什么?建立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开展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这些“对话”反过来,又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细读,发展了学生的语感。要保证学生细读的质量,细读必须体现以下三个特征。
(一)读思结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问题有时可以是教师点拨的,但更需要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有意识地将课文与先前的生活经验、阅读经验联系起来,就能找到所学课文的异点,从而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目标明确,就读有所得,读有所悟,达到大纲所要求的“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教学《曼谷的小象》,就集中了全文的研究主题是:“整个故事后面的一个美字体现在哪些地方?”然后让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学生在反复地探究性读中发现美到体会美乃至享受美,整节课流畅、优美,始终书声朗朗,美意浓浓。再如《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节写小艇外形的文字,就可以集中研究主题:小艇的外形给你留下什么感觉?学生通过自己反复地研读,会留下各自的感觉:“美”“怪”“奇特”,甚至是“丑”;然后让他们结合语言文字谈各自感觉缘由,再用自己的朗读深化自己的感觉,升华情感。
(二)读议结合。课堂就是同学们交流的平台,读书要与讨论交流相结合,要强调师生、生生互动。当前,《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少不了课堂的交流。没有交流,与文本的对话就无法开展,交流会促使阅读活动更加深入,交流也会使学生在一些阅读误区中返回过来。教师适时点拨、导读,正确处理“自主感悟”与“价值观导向”之间的关系,肯定正确,纠正错误,平等对话,又发挥好“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读议结合,以议促读,以读促悟,以悟导读,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自由地开展阅读活动。如《再见了亲人》一课,在朗读“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时,让学生参与评价,说说别的同学读得怎样,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有的学生认为前一句的语速要读得急促些,这样才能体现当时硝烟弥漫,炮火连天的危险情景,而大娘不顾危险,冒着枪林弹雨,送打糕给志愿军战士吃,可见她对志愿军战士比亲人还亲;有的学生在朗读时突出了“雪中送炭”一词,得到了同学们的肯定,认为读出了志愿军对大娘深深的感激和敬爱之情。读到“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时,有个学生把“一定要报”读得深沉而坚定。他的体会是:小金花失去妈妈,这是多么大的打击,心里会多么痛苦。可她是个刚强的孩子,她把痛苦和仇恨深深埋在心里,要为妈妈报仇。他的朗读获得同学们的好评。这样,通过读议结合,让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课文的优美意境、思想感情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学生的语感得到了培养。
篇13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紧要。 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 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 “爱屋及鸟”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 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 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 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而是批评 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的爱护他们。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要让他们不伤自尊心,人格不受侮 辱。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由衷的爱护和帮助。这样,也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 情融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二、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 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即使那些认真学习的学生,也无非把自己当作知 识的记忆器,为分数不得已而为之。但就多数而言,由于不感兴趣也就逐渐放弃英语学习,从而导至“两极分 化”,教学质量不佳。
课堂环境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仪表要洒脱,精神要保满,表情要轻松愉快, 目光要亲切,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文雅,言吐要简洁,语言要纯正、地道、流利,书法要规范、漂亮, 版面设计要合理醒目等。
为了淡化传统教学给人们的印象。要“寓教于乐”“动静结合”“学用结合”“师生配合”。
课前,可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用学生听懂和大致听懂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由学生进行 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自由演讲,自由谈,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从而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完成教 学前的预热活动。
英语有一则谚语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了一半。”(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导入新课 要讲究艺术。根据教学内容你可设置一个悬念吸学生;也可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抓住学生;也可从直观 教具和演示开始。教学中,不能课本搬家,大声念一遍,小声念一遍,就算进行了教学。要善于用教室的人和 物、直观教具如图片、挂图、简笔画,设置情景。语言总是和情景连在一起的,没有没情景的语言,有了情景 学生才印象深刻、声形意有机结合,学得才有趣,掌握才准确。教师讲解节忌繁、杂、重,(即繁琐、杂乱、 重复)。要精讲,长则生厌。要变讲为提问,学生大量的时间是参与而不是旁观者,学中用,用中学。只有这 样学生才感兴趣。要注意在实践中满足学生的“成功欲”,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问题和语言材料,要由不同 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践。这样,每个学生都可品尝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情趣大振,热情倍增。一旦 学生出了差错,不要埋怨训斥、责怪,要注意纠正错误的技巧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受挫折。一堂课就是一个完 整的艺术品,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和发展,也要有一个好的结尾。根据不同的情况下课前可给学生设置一个 新的“悬念”,留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放一遍课文录音,让学生小结一下课堂主要内容,唱一首歌曲等。
总之,一堂课,始终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兴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