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科学发展观核心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科学发展观核心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科学发展观核心

篇1

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在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要学习实践好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牢牢把握好以人为本这个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真正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以人为本的人,指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应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和不和谐因素,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特别是要千方百计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这是任何一种发展观都必须回答和解决的基本问题。首先,在为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其次,在靠谁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其三,在发展成果如何分配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走共同富裕道路,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篇2

二是在与职工共成长上下工夫。企业职工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统一的思想认识,没有良好的文明规范,也就无法实现企业的和谐发展。分营之初,__邮政企业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提出了“职工依靠企业生存,企业依靠职工发展”的“双依靠”理念。目前,在__邮政发展登上新平台的情况下,又提出了“职工依靠企业成长,企业依靠职工发展”的新“双依靠”理念,就是深刻认识到了发展要依靠人,并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统一全体职工的思想,凝聚大家发展的热情和信心。同时,我们更应该意识到,以人为本更重要的内涵是发展要为人谋福祉。只有切实改善职工福利待遇,有效解决职工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实实在在地为职工办一些好事、实事,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法,做到统筹兼顾

一是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只有经济不断发展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在__邮政,我们致力于为职工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比如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职工培训,为企业人才发放优秀人才津贴,将优秀的劳务工吸纳为聘用工等。我们要继续充分利用这些条件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使职工充分享受到企业发展所带来的物质上、精神上的成果。通过追求职工的全面充分发展这个目标,来调动职工热爱企业、积极为企业发展作贡献的积极性,通过追求职工的全面发展来推动__邮政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也只有企业发展了,职工最终才能实现全面发展。

篇3

经过前些年发展,__市已在培育优势产业上取得了长足进展,初步形成了特色农业、特色工业、特色商贸、特色教育、特色旅游的经济发展格局,其中,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医药化工、建筑建材四大产业产值已分别突破或接近50亿元的规模。下一步,将按照“引进大项目、建设大企业、成就大产业、造就大品牌、培育大消费”的思路,对一二三产业进行全面提质增效。

农业方面,按照“公司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的要求,推进茶叶、板栗、中药材、蔬菜、水产、蚕桑、奶牛、速生丰产林等特色板块基地建设,进一步壮大汇源集团、太子奶集团、伊利集团、李时珍药业等龙头企业实力,引进一批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真正把农业建设成为强势产业。

工业方面,着力培育“五个一百、四个一千”产业集群(即100亿元医药产业、100万吨钢构、100万吨饮品、100万吨造纸、100万吨粮油深加工、1000万吨水泥、1000万载重吨造船、泊位通过能力1000万吨以上码头、1000亿元核电),打造“六个百亿”产业基地(即百亿能源、百亿食品、百亿医化、百亿纺织、百亿机械电子、百亿建筑建材产业基地),培育七个新型产业(即汽车零部件、数控机床、船舶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现代中药),建设50家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挺起新型工业化的脊梁。

第三产业方面,大力发展为工业配套服务的生产业,发展与武汉新港建设配套的金融商贸物流业,发展为居民休闲服务的大别山区“红”、“绿”、“古”三色旅游业。同时,加强企业自有知识产权和名优品牌的培育,努力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上迈开新的步子。

实施开放先导战略,增强区域开放力

实践表明,一个地方发展的空间取决于开放的空间,发展的能力取决于开放的能力,发展的水平取决于开放的水平。__把开放先导战略作为强市富民的第一战略,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开放的第一抓手,持之以恒地抓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拓宽招商领域。广泛推行委托招商、亲情招商,园区招商、专题招商、会展招商、联合招商的基础上,积极尝试收购兼并、bot、投资基金、证券投资等多种引资方式,并把招商引资从单纯的工业领域向农业、服务业、社会事业和城乡建设领域拓展。

提升招商引资层次。推进产业集群招商,实现由“单个企业招商”向“产业整体引进”转变,从“承接产业”到“对接产业”转变;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着力“靠强引强,靠大引大”,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配套能力强的产业,着力引进国内500强、世界500强企业,发挥大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市场、品牌、商誉等方面的带动作用。

搭建对外开放合作新平台。加快建立沿江经济带区、临港经济区、循环经济小区和“两型社会”示范区。同时整合29个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强化园区专业分工,突出园区产业特色,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高园区产业配套能力,努力把沿江经济带区和种类园区办成__新型产业的聚集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投资兴业的首选区、和谐宜居的新城区。

搞好对内开放与合作。发挥__地处大别山腹地、长江沿岸、鄂豫皖赣四省结合部的“边缘-中心”区位优势,进一步沟通与大别山区兄弟市县的经济联系,加强与周边大中城市的经济交流与合作,特别是要加快推动与圈内特大中心城市武汉在城市空间布局、产业协同发展、交通信息互通、区域市场互融等五个一体化进程,主动承接武汉重大项目的外迁落户,把__建设成为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层和大别山区增长极。

创优投资环境。加强政府法治建设和执行力建设,营造一流的政务环境、商务环境、服务环境、人居环境,使__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资本人才汇集的“洼地”、投资创业的“福地”。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增强区域创新力

篇4

完善内控体系.实现安全运营。进一步完善职能管理、合规控制、内部稽核三道防线组织开展“合规建设和风险管理年”活动.积极培育合规文化:在行内7个业务条线试行操作风险与控制评估(RACA)的推广工作.对辖内660家基层机构的业务经营权限、经营范围和内控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摸底、风险排序.实施业务经理派驻制,启动基层机构负责人合规履职评价工作.梳理所有业务系统柜员权限.提高基层机构整体内控水平:梳理规章制度3000余份,组织现场检查5000余次,同时加强非现场监控和检查做好反洗钱工作抓好案件专项治理和商业贿赂治理工作.做好不正当交易行为自查自纠工作的检查评估,构建职责明确的责任追究体系开展网点金融安全评估达标活动.推进监控联网建设:守押社会化和金库集中工作取得了突破。已连续三年无“四类案件”、火灾事故和重大交通事故发生。

提升队伍素质.建设先进文化。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抓好系统党建工作、精神文明创建、文明优质服务,有力促进了队伍建设和良好风气的形成.辖内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建成率分别达91%和90%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提高队伍素质。开展“奥运服务月”活动.组织以奥运为主题的服务竞赛,服务改进效果明显.在总行文明优质服务作全面检查中获满分。

2008年.中行浙江省分行将继续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金融强省”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理念.加强内部机制创新和业务产品创新,调整业务、客户、货币三三大结构,深化制度化建设、系统化建设、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内控、防范风险,抓住机遇、练好内功,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我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实现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一、夯实经营基础、完善管理机制,涵育发展原动力夯实产品、客户、网点三大基础。一是完善产品研发和推广机制,夯实产品基础.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开发和推广产品.利用合适的产品去营销客户和抢占市场;二是完善客户准人退出机制.夯实客户基础.巩固核心客户,拓展重点客户,扩大基本客户群.实施客户分类管理和分层服务,实现客户价值回报的最大化;三是优化服务渠道机制.夯实网点基础,以投入产出分析为基础,以网点转型为抓手,合理规划网点布局,优化功能分区和服务界面,提高网点的服务能力、竞争能力和赢利能力。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资源配置、激励约束三大机制一是加强人力资源开发,达到“人尽其才”。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科学配置人才资源:改进培训方式.注重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注重文化引导,增强员工投身发展的使命感、紧迫感和危机感。二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达到“物尽其用”进一步探索与创新财务资源配置途径.完善业务激励分配机)制.优化固定资产配置机制,推进经济资本配置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水平和资源使用的边际收益.发挥财务导向作用。三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体现“多劳多得”。加大对重点业务的激励力度,充分体现“多挣、多花、多贡献”的原则,强化绩效观念,用机制保障联动营销、捆绑营销.同时关注长期发展、可持续发展,防止短期行为。

加强创新实践。抓好思想观念和经营理念的创新.进一步深化“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抓好内部改革创新,包括组织架构的调整、机制的转变、流程的整合等;抓好业务、产品创新和服务方式、服务手段创新。通过理念、管理、产品及营销的创新,推动各项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二、推进结构调整、力求协调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

今年.我行将在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各项业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主要经营计划为:人民币存款增长20.97%,人民币贷款增长13.58%.外汇贷款增长11.98%,中间业务净收入增长39.33%,本外币净利润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继续实行“客户结构、业务结构、货币结构”的调整。在公司业务领域.重点服务我行重点支持类行业客户,积极拓展适度支持类行业客户.坚持退出“三高过剩”行业以及技术含量低、产品档次不高的企业:在个人金融领域.以优质客户为主要目标.积极推行电子银行服务:在金融机构领域.以总行级客户和浙江省内重点法人金融机构为主.大力发展与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合作。以做大中间业务和做实负债业务为工作重心.将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作为改善业务结构、平衡风险、提高效益的重要战略予以狠抓。

篇5

财政综合工作的重要特点是点多、线长、面广,沟通和协调的任务较重,可用“新、急、杂、难”四个字来加以概括。上述工作特点,决定了做好财政综合工作,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第一,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要做到统筹兼顾,首先要牢固树立全局思想,任何时候,想问题、看事情,都要自觉主动从大局出发,不能只顾一头、不顾其他,搞“单打一”,更不能搞本位主义,从本部门、本单位和个人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制定政策。例如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工作、彩票管理工作、解决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保障等工作都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兼顾,才能做好这些工作。第二,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要从错综复杂的问题中,抓住影响全局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第三,要兼顾各个方面,平衡各个环节,协调各种关系,往往面临两难甚至多难选择。

篇6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的问题。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小陈老师工作室版权所有

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2、要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

3、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跃升、不断形成共识和合力的过程。作为一名教育系统工作的党员,学习完这篇重要的讲话后,认识到教育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深化对科学教育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统筹兼顾,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教育发展观是关系教育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不仅包括要发展教育,而且包括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有什么样的教育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教育的发展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我觉得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要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这正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教为民的本质。树立和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就是要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篇7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

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2、要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

3、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跃升、不断形成共识和合力的过程。作为一名教师,学习完这篇重要的讲话后,认识到教育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深化对科学教育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统筹兼顾,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教育发展观是关系教育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不仅包括要发展教育,而且包括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有什么样的教育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教育的发展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我觉得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要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这正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教为民的本质。树立和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就是要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篇8

本文并不打算分别就以上三个要件进行讨论,而是从整体上指出:应将科学发展观的知识转换为学生的行动力和实践指导。不可否认,现有文献中对该课程的教学探讨已广泛展开,却未能就某一具体的课题进行深入研讨,从而有泛泛、形式之嫌。克服这一不足,也成为了本文选题的出发点。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目前存在的现状

考察当前教学现状不难发现,面对宏观视阈下的问题往往缺乏逻辑起点和归宿点。或者说,针对科学发展观知识点的讲授,未能很好的遵循校本原则。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现状描述。

(一)教学目的。科学发展观作为第四代领导集体的集体智慧,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包括现在所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走低碳发展道路实则都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远不止这些,这就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把握带来了难度,即内容边界的确立。在难以把握内容边界的情况下,就使得教学目的无法清晰的呈现在教师和学生面前。其结果必然是,将上述知识点纳入到一定的课时内来讲授,侧重于宏观叙事的教学风格。这样一来,就弱化了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行动力和实践引导的效能。

(二)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所包含的要件比较丰富,这里只取教学形式这一要件作为考察对象。教学形式包括课堂和课外教学两种形式。从两课的功能定位就可知晓,其不仅需要在思想意识层面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更需要激励大学生从科学的视野去考察身边的社会。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知行统一”吧。将目光转移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教学中可知,教师在一学期的课程安排中除了有课堂理论教学外,就剩下视频播放教学了。而走出课堂之外的教学形式,却很少被实践。这就导致了,科学发展观能够进入学生的耳朵,却难以进入他们的心中和脑中。

(三)教学反馈。任何一门课、一个知识点的讲授,在结束前都应进行教学反馈。这不仅是正常的教学流程安排,也是两课教学自我评估与优化教学效果的重要步骤。从目前各高校的情况来看,大多以期末考试、小论文、报告等形式作为反馈渠道。这就难以使教学、学校管理层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上述反馈形式也难以形成有效的倒逼机制来推动教师教学创新的开展。

二、针对现状的思考

上述现状具有普遍性,表明它的形成具有历史积累性,也具有环境促使性。因此,改观现状惟有遵循“先易后难”的顺序,才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效果。具体来说,笔者做以下三点思考。

(一)满足校本原则要求。所谓校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一切为了学校、一切依托学校。将其转换为科学发展观的教学来看,则要求将学校所在地域的实际发展情况纳入到案例的构建之中。如,当地的产业发展、城乡经济特点,以及民生问题等。与此同时,考虑到大学生所来自的区域差异性较强的特点,也可以请他们在班上谈谈自己家乡在发展中的成绩或是不足。这样一来,在与学生切身感受发生联系的背景下,就能激发他们对科学发展观知识的自我认知转换,从入耳转换到入心、入脑。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其内在的生命力便在于不仅来自于实践,并指导着实践。惟有把握这对辨证关系,才能充分理解该体系的核心要义。正因如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应作为该知识点的教学形式而遵循。上文已经指出了现存的不足,这也成为实现本文主题要求的关键。

(三)改革现有考核形式。根据笔者的体会,一定的考核形式不仅是推动教师进行课改的驱动力之一,也是调整学生学生态度的重要因素。结合这一事实,应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考核形式进行改革。从单一考核形式,转换为多样化考核形式;从期末考核形式,转变为包括课题、期中、期末的考核形式。从而,针对科学发展观的课题教学中,就能通过调研报告的形式作为课题教学效果的评价载体。

不难看出,以上三个方面的思考就为下文的模式构建提供了思路。

三、有效教学模式的构建

这里以内容设计作为考察环节。内容设计包括:内容在实践中的联系,以及如何向学生来展示这些内容;而对于教材本身所具有的知识点,在这里则存而不论。

科学发展观的有关内容的教学,在政治课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科学发展观却是较难讲授的内容,主要就在于它的内容的深刻性、系统性;并且,蕴涵着我国目前各项事业发展的状况。为此,可以引入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耗费之间的关系。在联系二者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只需要介绍我国目前的现状,以及基于科学发展观要求应建立怎样的关系。除此之外,不需要在学理层面进行展开。

在内容展示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演示PPT或是播放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从整体上展现:我国西部沙漠化,以及其他生态危机的现状。如:反映山西煤炭产区的环境污染、反映西部矿区的地质灾害。通过具体的图片以及影象资料,就形象、具体的为学生建立起科学发展观的时代特征。之后,教师在分部分讲授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时,就可以运用多媒体的音频播放功能,以小节为单元分别播放。当每一小节播放完毕后,教师可以对该段视频所要表达的内涵进行阐述,这样就促进了学生对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意义的理解。当分部分播放完毕以后,再从头至尾连贯播放,就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体系。最后,教师将学生的思路拉回到教材部分;并从学生能够理解的程度上,对科学发展观的意义进行总结。

通过以上的教学形式,便能在现有教学资源的储备下完成课堂教学。由于丰富了案例内容,学生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知识后,就能入耳、入心、入脑。最终,建构起他们的行动力和实践引导机制。诚然,本文无法穷尽与之有关的全部措施,但仍从独特的视角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四、结论

科学发展观的宏大视野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等要素,本身就对该课程的设计提出了不小的要求。鉴于这一事实,应优化课程内容设计,使得科学发展观能“入耳、入心、入脑”;或者说,应将科学发展观的知识转换为学生的行动力和实践指导。在进行模式构建时,应围绕着满足校本原则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革现有考核形式等方面下工夫。

可以引入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耗费之间的关系。在联系二者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只需要介绍我国目前的现状,以及基于科学发展观要求应建立怎样的关系。在内容展示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演示PPT或是播放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从整体上展现:我国西部沙漠化,以及其他生态危机的现状。最后,教师将学生的思路拉回到教材部分;并从学生能够理解的程度上,对科学发展观的意义进行总结。

参考文献

[1]赵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进德育教材的模式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为例[J]

[2]马佩英.高职高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探析——以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

[3]林巧渝.直面冲突价值引领培理明德——谈“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教学[J]

[4]王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关系研究[J]

篇9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代大学生要克服极端的个人主义,更多地为他人着想,满怀激情地投入学习中去,投入到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在奉献社会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

篇10

当前,全县机关正在掀起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推动我国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迫切需要,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因此,笔者认为学习必须要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要结合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学;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唯有发展才能不断为社会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使社会公平正义,发展是解决诸多矛盾的有效途径。从当前来说,就是要用发展的方式来化解国际经济衰退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影响。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思维,新的举措,新的工作方式。面对挑战,树立信心,不畏缩,不后退,既要充分估计国际国内环境的复杂性,深刻认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艰巨性,又要正确看待我们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紧紧抓住扩大内需政策措施带来的新机遇,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周密策划,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要结合关注民生紧密学。要紧密联系我县提出的“率先达小康、建设新铜山”和各个部门的工作实际,紧密联系民生问题,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切实保障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既要抓经济求发展,又要处理好群众的热点、难点。多深入基层,多深入实际,多深入群众。不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不掩盖问题,不因循守旧。当前,要特别注意解决应对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世界经济衰退带来的宏观政策层面的突出问题。要下大力气解决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特别是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群众生产、生活方面出现的新问题。立足于当前,着眼于长远,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而达到共建共享、共享共建,促进我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是要结合加强党的建设学。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党的领导干部是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谋发展的领路人,要谋发展,就得把握好方向,制定好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解放思想,加大改革的步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因而要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切实负起领导责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要做推动科学发展的表率,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同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群众利益的关系;处理好群众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处理好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之间的关系,切实做到通过学习推动实践,在推进实践中深化学习,以身作则促进科学发展、真抓实干落实科学发展,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篇11

篇12

总书记在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会上对政法工作提出了“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新要求。这一要求充分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人民法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以“三个至上”为指导思想。

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是人民法院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政治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确定的一项根本原则,体现在司法领域就是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这是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的重要体现。只有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才能保证人民法院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实际工作中,人民法院必须自觉做到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始终把人民法院工作放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履行党的执政使命的高度去思考、去谋划,始终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不断增强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对人民法院工作的必然要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是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重要途径。具体到司法工作上,人民法院必须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牢固树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指导方针,真正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司法、为谁服务的问题,特别是要更加关注民生。始终以人民满意为最高目标,积极采取为民、便民、利民、亲民的有效措施,通过严惩犯罪、加强民事诉讼调解、加强行政诉讼协调和解决好执行难等手段,依法保护好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特别是要注重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解决好当事人涉诉和上访问题,切实依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促进社会和谐。

始终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人民法院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只有坚持严格公正高效文明廉洁司法,才能真正体现党和人民的意志,才能彰显法律的权威。只有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才能增强人民法院的公信力维护好宪本文法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体现在实际工作上,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人民法院的各项工作,通过不断地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法院管理制度和机制,使审判工作既要实现司法逻辑与司法经验的统一,又要实现司法判断与司法良知的统一;既要实现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统一,又要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司法的温暖、方便、公正、高效,共同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以实现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

2做好法院工作,就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支配行动。人民法院践行科学发展观,不仅要始终坚持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动摇,而且还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善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联系我们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当前在实际审判工作中还应强化六个方面的新观念:

一是既要做好“被动审判”,又要搞好主动服务。法院工作具有被动性的特点,必须坚持不告不理和居中裁判。也正因为如此,不能在服务大局上,把主动服务和居中裁判对立起来,不能强调居中裁判,就放弃主动服务。大局不仅仅指经济建设,还包括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主动服务并不是要求在个案中不居中裁判,而是要求及时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以主动的意识和行动,积极提供法律帮助,减少和避免涉法纠纷。

二是既要依法独立审判,又要加强与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沟通联系。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不是孤立审判,与政府加强沟通联系并不矛盾。加强沟通联系的主要目的在于能动地发挥司法职能作用,更好地服务大局。随着××新区加快发展,法院要为地方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就要把自身的工作自觉地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把握和谋划,不断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既要坚持审级监督,又要加强指导,形成服务大局的合力。由于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所处的位置不同,很容易造成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视角来考虑,造成有的案件一、二审法院适用法律标准不统一,出现了涉诉上访问题。因此,要畅通一、二审法院之间的沟通渠道,加强二审法院对一审法院的业务指导,这样形成合力,既能促进××新区的快速发展,又能节省司法资源,树立人民法院公正高效文明的整体良好形象。

四是裁判案件既要掌握法律内容,更要把握立法精神。当前,我们有少数法官在思想观念上存在一个误区,即把依法办案简单地理解为以法条判案,忽视了立法本意和立法精神,不能做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因此,必须转变观念,从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出发,善于运用立法本意和立法精神来裁判案件,特别要防止死抠条文和机械执法。

五是既要注重制度和机制建设,又要注重信息数字化建设。已有的制度和机制在以往的工作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审判任务的加重,加强制度机制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容忽视而且亟待加强的重要问题。从先进法院的经验来看,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制度和机制管理,可以极大地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因此,必须注重运用现代的信息手段,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六是既要以人为本,又要严格管理。以人为本是指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绝不是指迁就、照顾个别人的不当利益和不当需求。人民法院的法官和干警是国家权力的执行者,必须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宗旨。因此,队伍建设上,必须把培养人民满意的法官和干警作为工作之本。在加强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必须坚持从严治警,切实解决少数人身上存在的司法不公,执法不严的问题。

3做好法院工作,就必须始终坚持突出实践特色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在于武装头脑、更新观念、突出实践。结合我院实际,当前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着力抓好为××新区发展服务的工作。××新区全部坐落在我院的审判辖区,中央把××新区纳入了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总书记又要求××新区要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市委发出了“打造新××、建设新××、实现新跨越”的号召。我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服务××新区开发开放,加快××发展上。一要从大局着眼,从个案入手,维护新区的社会稳定,服务新区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对在先行先试改革中出现的新类型案件,既要大胆尝试,又要慎重处理,以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二要采取多种形式,有组织地选择与新区发展相关的典型案件进行示范指导,统一裁判尺度,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三要发挥中级法院对基层法院审判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作用,推动辖区法院共同为××新区开发开放搞好司法保障。四要针对案件审理中发现的新区企业在佣工、生产经营等方面的违规行为和新区行政部门在管理和执法上的问题,适时提出司法建议和工作建议,有效发挥司法建议的作用。五要加强与市有关部门、辖区各区县、重点建设项目和××新区相关职能部门的信息交流,及时了解发展动态和法律需求,为新区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服务。

二是着力抓好维护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工作。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指导方针和“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全面做好审判和执行工作。刑事审判要把打击锋芒始终指向严重刑事犯罪分子;民事审判要以化解矛盾为主线,在案结事了上下功夫;行政审判要以加强协调为主线,增进人民群众与行政机关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加大执行力度,努力解决执行难。要进一步建立完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长效机制:一要完善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涉诉问题发生机制,切实落实审判公开制度,加强辨法析理,给当事人看得见、听得懂、可信赖的公正。二要完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建立以合议庭为单位的矛盾纠纷报告制度,完善各部门定期排查制度和院联席会议制度,以及案件评查制度,做到有矛盾早发现早预防。三要完善解决涉诉问题责任机制,加强工作流程管理,建立承办人化解矛盾全程负责制,坚持首访责任制和领导接待日制度,做到尽访尽接,认真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四要完善矛盾纠纷处置机制,建立突出矛盾问题查究制度,完善紧急情况处置制度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决的措施,努力把矛盾化解在我院。

篇13

淮安地处江苏北部中心地域,现辖4县4区,总面积1.0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23万;市区建成区面积85平方公里,人口85万。

淮安有几张独具特色的“名片”:一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淮安秦时即置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境内有著名的“青莲岗文化”遗址,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鼎盛时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为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淮安人文荟萃,历史上诞生过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著名京剧艺术大师王瑶卿、周信芳、宋长荣,著名导演谢铁骊,著名作家陈白尘、吴强、陈登科、袁鹰、张贤亮等,都是淮安现当代文化名人中的杰出代表。最值得人们引以为自豪和骄傲的是,淮安是一代伟人总理的故乡,故居、纪念馆、童年读书处等纪念地凝结着伟人的精神风范和道德情操,每年都吸引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来这里瞻仰、观光。二是物产富饶的江淮明珠。淮安全境平原广袤,土地肥沃,粮丰林茂,水域宽广,盛产水产、林果、蔬菜、畜禽及优质粮油等农副土特产品,形成了蔬菜、生猪、家禽、水产、林果等五大主导产业,是全国闻名的绿色农副产品产加销基地。地下蕴藏有岩盐、芒硝、凹凸棒土、石油、天然气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其中,已经探明的岩盐藏量达1300亿吨,居世界首位;凹凸棒土储量占全国的70%以上。三是新兴的旅游胜地。境内有烟波浩淼的全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有“水上长城”之誉的洪泽湖大堤,正在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被誉为“江苏九寨沟”的铁山寺自然保护区,有国家级森林公园盱眙第一山,有农业观光好去处金湖万亩荷花荡;有“东方庞贝”水下泗洲城,有明代第一陵明祖陵,还有韩信故里、吴承恩故居、梁红玉祠、关天培祠,以及故居等系列人文景观分布境内。这些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和纯朴自然的山水风光构成了一幅风光秀美的画卷。四是中国淮扬菜之乡。淮安是中国四大传统菜系之一淮扬菜的重要发源地,现存淮菜名点1300余种,其中软兜长鱼、平桥豆腐、开洋蒲菜、脆皮乳鸽等淮上佳肴和文楼汤包、盱眙手抓龙虾、洪泽湖活鱼锅贴等风味小吃名扬海内外。从2002年起淮安连续4年成功举办了 4届中国淮安・淮扬菜美食文化节,有力弘扬了博大精深的淮扬菜美食文化,多角度、多层次展示了新淮安的新风貌、新成就,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老百姓也得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实惠。五是江苏南北交通交汇中心。北京到上海的京沪高速公路、淮安到连云港的淮连高速公路、南京到徐州的宁宿徐高速公路贯穿淮安境内,使淮安到北京、上海、南京的车程分别只需约8.5小时、3.5小时和2.5小时;南京到淮安的宁淮高速公路、徐州到盐城的徐宿淮盐高速公路正在紧张建设之中;江苏新沂到浙江长兴的新长铁路客货运已全线通车;京杭大运河、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及其入江、入海水道等航道纵横交错,初步形成了一个以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水陆并举的交通网络,凸现了淮安在江苏乃至全国的交通枢纽地位。

建设成就令人瞩目

2001年市四次党代会以来,全市干部群众紧紧围绕“人均超全国、财政再翻番、建设大城市、苏北争先进”的“十五”奋斗目标,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发扬苦抓、苦创和苦干的“三苦”精神,解放思想,扎实苦干,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05年全市预计实现GDP580亿元,比“九五”末翻一番,年递增14.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378美元,年递增13.9%;财政收入75亿元,年递增23.1%,接近“九五”末的3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166亿元,是“九五”的2.8倍;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突破,三次产业比例由2001年的30.3:40:29.7调整为20.4:48.6:31; 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年均分别增长11.4%和5.8%。

――工业强市结出新硕果。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方略,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不断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技改投入,加快新产品开发,加速壮大盐化工和农产品加工业等新的支柱产业。累计完成技改投入442亿元,是“九五”末的3倍,目前,全市列统工业企业1116户,比“九五”末增加562户,形成了冶金、机械、纺织、化工、烟草等五大支柱产业,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1%,“十五”淮钢技改一期、韩泰子午胎扩能改造、华尔润30万吨联碱工程、淮阴卷烟厂科技中心等重大项目顺利竣工;市经济开发区和8个工业园区成为全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开发面积7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45亿元,共引进项目1300个,固定资产到位资金200亿元;服务业快速发展,2005年可望实现增加值180亿元,年递增15.8%。

――农民增收呈现新亮点。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民增收的第一措施,通过加强培训、成建制输出等办法,积极开拓劳务市场。“十五”期间全市新增劳动力转移近50万人,劳动力转移总量近100万人,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升级,培育出市级以上龙头加工企业40户,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1个;优质稻米、蔬菜、生猪、家禽、水产、林木等优势产业形成支柱,建成淮安农业科技园和25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园,通过省级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近400万亩,拥有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标志318个;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迅猛发展,全市已有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826个,农民经纪人12.5万人。

――绿水城市展示新风貌。中心城市建城区面积由5年前的42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85平方公里,人口由55万人增加到85万人,全市城市化水平达38%,比“九五”末提高7.1个百分点。城市规划以人为本,大城市框架已经拉开,翔宇大道、承德路、沈阳路、西安路等一大批城市干道全面竣工,形成了“六纵六横”的城市主干道和数十条次干道合理分布的道路网络。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钵池山公园、古黄河生态园、中洲公园等游园绿地相继建成;大闸口历史风貌区成为市区一道亮丽风景线,富有特色的“绿水”城市景观风貌初步形成,淮安正加速向最佳人居环境城市迈进。

――社会事业取得新成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先后兴办了炎黄学院、食品学院、职业技术信息学院、财经学院等高等院校,目前全市已经拥有大专院校7所,工、农、医、艺等中等专业学校16所,每年培养各类专业人才3万多人。有各类医疗机构近600家,医疗设备先进,服务水平一流。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和江苏省文明城市创建取得明显进展。围绕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着力开发文化资源,培育壮大文化产业,新建了包括大运河文化广场、大运河文化长廊、电视网络传输中心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县乡光缆联网率达90%,60%以上的村开通了有线电视。

发展前景鼓舞人心

2003年7月,淮安市委提出了“苦干十四年,全面达小康”的奋斗目标,即到2016年全市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十六大提出的“六个更加”和“惠及全体人民”的目标。具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05年,人均GDP达到1200美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第二步,到2010年,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实现经济更快发展;第三步,到2016年,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比全国提前4年实现全面小康。“十五”末我们如期实现了第一步发展目标,“十一五”淮安将按照预定的序时进度,加快推进全面小康进程,顺利实现第二步走战略目标,为全省实现“两个率先”目标作出贡献。

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关键是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来推动全面建设小康淮安的伟大实践,努力建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淮安。淮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无疑是淮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优势,近几年淮安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与苏南比,与发达地区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比,与淮安自身发展的客观进程比,淮安的发展是低起点、小基数前提下的发展,是低水平的发展。淮安没有理由沾沾自喜,没有理由小富即安,没有理由左顾右盼,更没有理由错失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淮安这样的次发达地区,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创新发展思路,落实关键举措,把发展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丰富和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部署,不断取得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成效。

根据这样的总体要求,“十一五”期间,淮安的发展将始终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发展速度上实现“三个快于”,即快于“十五”,快于苏北平均水平,快于全省平均水平;坚持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为着力点,坚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总目标,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以富民优先、建设和谐社会为根本,坚持以统筹发展为原则,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根据这样的指导思想,“十一五”期间淮安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扎实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一是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加快淮安发展的第一方略,提升烟草、冶金、化工、纺织和机械五大传统支柱产业,培育壮大建材、医药、食品等新兴支柱产业;大力培育骨干企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10年,支柱产业销售收入占列统企业比重90%以上,做强工业园区,把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成吸引外资的密集区、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区、科技创新的核心区和体制创新的先行区;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二是进一步加强“三农”、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建立城乡互动发展新机制;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把劳动力转移作为最大的富民工程,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三是加快推进城市化,全面提升城乡建设水平。加快推进由中心城市、4个县城和重点中心镇组成的城市群集约发展,到201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46%,实施一批重点建设项目,打造绿色淮安城市品牌。四是加快加快经济外向化进程,着力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努力实现由大招商向招大商转变,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由粗放式招商向集约式招商转变,由行政推动向专业化、市场化招商转变。五是鼓励和支持全民创业,推动和引导民营经济跨越发展。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创业文化,引导全市上下掀起新一轮思想大解放,进一步拓宽准入领域,降低民营经济准入门槛,放大“快捷通”、“快易通”和“信用一证通”功能,为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解决融资难问题。六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社会。七是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社会协调共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实施科技“四大工程”,加快文化名城、生态淮安建设。八是积极构建和谐社会,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市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