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医疗信息管理部门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实际情况表明,绝大部门医疗单位的各种信息系统都是向公司购买的。由于各个血站的规模不同,管理方式也不同,加之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信息管理系统于每个单位都会有不同的参数设置。对于这些不同的设置,如果软件公司的工程师不能及时、详细地了解到具体情况,则会延长测试和改版时间,这对整改系统是不利的,同时,会滋生单位上、下级间的负面情绪。当软件公司进行维护时,如果不能及时对自身的信息化设备和相关设置进行对接,则会引发错误。对于信息系统的开发,由于血站人员的构成和环境因素,其技术水平和积极性无法与专业软件公司相比。信息管理部门置身于医疗系统,最接近一线,最易了解一线的需求,是医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角色。要想加快医学的信息化建设,信息管理部门必须熟悉其业务流程。因此,血站信息管理部门应熟悉各个环节的业务,在与软件公司的沟通中起着桥梁作用,能在最短时间内配合软件公司完成信息更新;血站应是合格的信息系统维护者,必须掌握好本单位信息化建设的情况,了解现阶段各个信息点的运行状态;血站需要有一定的开发能力,能对购入的软件进行消化和了解,以实现所购产品的自主维护。
3信息管理部门应不是维修部门
从2008年对广州地区多家医院信息科的领导的访谈看,各家医院的信息科都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低技术含量的IT服务,且有些医院为划分人员的层次结构,未能进行IT服务的科学管理。为了使信息管理部门能更好地进行核心管理,避免被低技术含量的IT服务影响,其定位不应为维修部门,应从整体层面考虑,设置专门的维修团队或由外包公司进行。同时,应规范维修流程,信息管理部门员工的精力应投入信息系统维护工作和学习新兴技术当中。
4信息管理部门应是血站信息化业务培训机构
实际工作表明,很多软、硬件问题都是因各级医务工作人员的误操作、疏忽和操作不熟悉造成的,很多故障都可由指导医务人员自行解决。对于年轻的医务工作者,他们具有更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理解水平,同时,在使用电脑时,学历高的工作人员往往比学历低的出现错误的概率低。因此,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员工信息化业务水平,是现阶段信息管理部门脱离低级工作的有效方法。信息管理部门应熟悉各项血站业务流程,在培训中融合业务操作,从而使得相关培训完整、有效。
篇2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医院的信息管理部门作为一个知识的集合体,其存在的意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是原来的被动地、单纯地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和保管信息,而转变成了主要把知识配送服务、计算机网络服务和管理决策服务以及统计分析服务形成的集合信息元素而状态作为依据,这样的转变能够有效地推动医院的经济发展,增强了医院的竞争力。
一、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信息服务模式对医院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医院的信息管理服务要想对自身经济的发展产生良性影响,就必须要根据对象的需求而改变。因此,我国的相关部门制定了“一个支点”和“三个面向”,即:面向病人,面向医务人员和面向管理者并以计算机的网络技术作为支持点。
(一)信息管理部门面向病人的信息服务模式
信息管理部门为病人与社会提供的信息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为病人更好地选择医生而提供支持服务;为远程的会诊提供高科技服务;为媒体宣传健康提供服务。首先,病人选择医生是最先进、最合理的医疗服务模式,这一模式保障了病人能够行使自己的选择权。在这方面,信息管理部门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全面收集医生的详细资料,并通过最易操作的形式呈现给病人,同时要加强对病人的合法权益的保护,及时地为其提供费用明细单。这样的做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医院的知名度,为医院提高经济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后,在媒体宣传健康方面,信息管理部门可与当地的电视台等媒体合作,开展媒体专栏,播放所制作的疾病预防知识,还可以依据人民的需求来制作相应的节目。这样的服务模式不但使病人和人民受益,还能够对医院进行有效地宣传,有效地增强了医院的竞争力,推动了医院的经济发展。
(二)信息管理部门面向医务人员的信息服务模式
对于医院来说,经济效益的主要创造者就是医务人员。因此,信息管理部门必须要为其提供知识创新环境的服务、网上知识的查询服务以及科研的跟踪查新服务。医务人员是知识的主要受益群体,针对这样的情况,信息管理部门必须要创造良好的知识环境,促进医务人员增强自身的知识创新意识,使其能够通过网络或书籍提供的知识元素与临床实践完成对知识的提取和创新。这样的信息服务模式有效地保证了医务工作者的工作质量,提高了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促进了医院经济的发展。
(三)信息管理部门面向管理者的信息服务模式
信息管理部门为管理者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可以帮助管理者制定正确的决策,对医院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种信息服务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信息资源的网络服务、信息素养的渗透服务和综合统计的信息服务以及内部网站的沟通服务。当前,信息资源的数量正在飞速增长,这使得管理者在选择资源时变得非常困难,基于这种情况,信息管理部门可以根据管理者的层次不同和负责的工作的不同在所有信息资源中有针对性地提取、分类以及归纳其所需要的资源并传送给各个阶层的管理者,这样才能够使信息更好地为管理服务。对于信息素养的渗透服务来说,其是信息管理部门在知识经济时代中面对管理者的主要问题。在实施这项服务时,首先,要提高信息管理者对信息素养的认知程度,使其全面的了解信息集合的分工情况并能够从中去提取所需要的管理需求,其次,还要对管理者进行培训,使其能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的使用技术,能够利用计算机获取其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并将其转化为决策的依据。此外,信息管理部门还要加强对信息资源的再开发和再利用,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让管理者使用资源。最后,要建立医院内部的因特网站,给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提供思想和经验交流的平台,加强对资源的进一步利用。在建立网站时,可以设置公告牌等栏目,让被管理者能够说出其看到的问题和想到的解决对策,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医院的内部网站的建立必须要以集思广益为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管理者的决策和指令得到更好的执行。通过上述的办法,能够有效地提高管理者制定的决策的正确性并能够确保决策的正确实施,只有确保了决策的正确才能够保证医院经济的良性发展。
(四)信息服务模式必须要以网络技术为支持点
网络技术的支持点可以细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即以人才队伍为主的支持点、以优化技术为主的支持点和以配置环境为主的支持点。对于信息服务来讲,要想推动医院经济的发展,更好的为医院建设服务,就必须要有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因此,医院必须要积极的引进具有高技术的知识型人才,并努力为其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其能够更好地投身于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当中。此外,信息管理部门还要在充分掌握医院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实行分层次的技术优化,即通过对终端骨干的培训将技术扩散到整个群体之中。
二、信息服务模式有效运转的必备环境
要想确保信息模式有效运转,就必须要给予其良好运转环境,加强决策人的创新意识,增加网络意识群体参与,优化人才结构,使其能够在信息服务中实现优势互补,发挥群体智能,此外,还要加强对信息主管的培训,使其具有更加敏锐的收集信息的能力与评价信息的能力,最后要加强对团队精神的培养,只有做好这些事,才能够使信息管理部门更好地实现信息服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知识经济时代,医院的信息管理部门必须要面向病人,面向医务人员和面向管理者,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点来开展信息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推动医院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2-154-02
完善的医疗耗材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医院医疗耗材采购、使用、维护、报废等环节,起到采购公开、透明,使用准确无误的作用。利用库存结构分析处理来确定管理目标,分析管理需求。降低采购成本,减少运营成本,优化流程管理,提高内部服务,保障服务和质量,实现效益分析,确保医用耗材的使用安全,从而提升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工作。医疗耗材信息管理系统能真实准确地反映、监控医疗耗材从购进到使用的整个过程。即采购资金的使用――消耗材料购进――消耗材料入库一消耗材料出库――消耗材料科室使用――消耗材料收费。一套完善的医疗耗材信息管理系统,包括预算采购系统、一般医疗耗材入库出库采购系统、高值特殊医疗消耗材料管理系统、一次性的医用消耗材料成本差异管理系统。根据笔者的工作实践,在本文中就完善的医疗耗材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分析。
一、为使采购资金的使用公开透明,需建立预算采购系统
采购资金的使用应公开透明,为此就需要建立预算采购系统,该系统为完善的医疗耗材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这样的系统能保证购进医疗耗材公开透明,医疗耗材质量安全可靠,同时能防止耗材的积压,以及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该系统包括:
1.建立采购预算申请系统:主要反映购置医疗耗材品名及数量,同时设置采购预警。
2.建立特殊耗材招标系统:主要是显示属招标的耗材品种。
3.建立供应商数据系统:反映供应给医院耗材的所有供应商的信息。含单位名称、(三证资质等)以便备查。
4.建立负责采购人员管理系统:负责采购的经办人,耗材验收人,采购科室负责人及医院主管领导的信息,各自的责、权、利及奖惩制度。
二、建立完善的医疗耗材管理系统,应在耗材入库、出库、科室使用上确保安全、可靠、简单易用、核算准确无误
医院使用的医疗耗材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医疗消耗材料,另一类是高值特殊医疗消耗材料。
物价部门对上述两类耗材规定,一次性消耗材料医院可根据实际进价加规定差率进行收费,购进价为1000元(含1000元>以内加收10%,单件进价1000元以上实行累进差率,超1000元部分按8%加收,单件加收最高不得超过800元。所以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能根据耗材的特点、购进使用流程。跟踪管理好医疗耗材。现根据不同耗材的特点谈几点在耗材管理及会计核算上对完善的医疗耗材管理系的要求。
1.一般医疗耗材是临床科室通用的卫生材料,是医院必备的库存物资,根据这一特点,建立一般医疗耗材入库出库采购系统,医院管理此类耗材器材仓库既要保证临床科室使用的卫生材料在保值期内安全可靠,同时也要保证医疗耗材有充足库存。器材仓库既不能过低库存无法保证临床的使用,又不能高库存,造成医疗耗材库存积压过期。这就要求建立库存最高及最低预警信息系统,从而通过这样信息系统可以要求医院采购部门按时按量地有计划地采购,同时也可以要求仓库保管员对医用耗材采取先进先出法,以保证病人使用医用耗材都在保质安全期内使用。实现这样信息系统可采用以下方法:
(1)医疗耗材入库出库采购系统,通过医用耗材采购周期、保质期、日消耗量,可以确定最高库存量、最低库存量、划定库存预警线。最低库存=采购周期x日消耗量;最高库存=日消耗量×(采购周期+保质期)。最低库存量到最高库存量即是安全库存量。根据某院1-6月部分医疗耗材使用情况,举例计算最佳库存量,见表1。
(2)医疗耗材入库出库采购系统,确定了最佳库存量后,采购供应部门可根据耗材库存信息系统资料,编制出医疗耗材各品种的采购计划。帮助采购部门及时准确完成采购任务。系统计算公式:采购计划=安全期宋库存+本期耗量一期初库存。
(3)医疗耗材入库出库采购系统,还应按医疗耗材保质到期时间编制代码,系统按代码采取先到先出法。以确保医疗耗材不过期。
2.建立高值特殊医疗消耗材料管理系统。高值特殊医疗耗材主要是植入性医用耗材,其有“三高”的特点(高科技、高价格、高风险),由于高值特殊医疗耗材“三高”的特点,现在很多医院都是采用零库存。科室为了手术中使用高值耗材的方便、快捷,长期以来是科室直接向厂家联系供货,科室验收保管,在使用后通知器材管理部门给厂家结账。但是,其支出是否合理,质量和安全是否有保障,是否真正用到病人身上,医院物资管理部门都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情况。会计核算上也不能真实、及时、准确反映医院的实际收支状况。因此必须保证最严格的管理方法,如何做好日常的证照审查、产品风险管理,及时准确反映使用记录,根据耗材流动情况建立完善监控系统。由于高值特殊医疗耗材是零库存,按现在它的流动程序是:临床使用收费――上报采购部门――采购部门通知供应商开发票――根据出库结算耗材成本。可以看出,如果有一套完善的高值特殊医疗消耗材料管理系统,我们会在临床使用高值特殊耗材的同时,将使用的高值特殊医疗耗材的品名、数量、规格、型号、单价及金额同时反映到采购部门、仓库管理部门及财务部门,各部门都能及时按使用了的高值特殊耗材办理相关手续,采购部门通知供应商开发票,材料仓库办理入库及出库,财会部门也能在未取得发票时,按暂入库正确反映医院的支出和应付的账款。同时各管理部门都能监测到使用高值特殊耗材。这套高值特殊医疗消耗材料管理系统的流程见表2。
三、建立一次性的医用消耗材料成本差异管理系统
物价部门在医疗收费标准中规定,一次性消耗材料医院可根据实际进价按规定差率进行收费,“购进价为1000元(含1000元)以内加收10%,单件进价1000元以上实行累进差率,超1000元部分按8%加收,单件加收最高不得超过800元。”
按政策的规定,医院的一次性消耗材料从购进入库金额到出库临床收费金额出现差异,而现在医院的管理核算中没有单独反映该消耗材料成本差异,它的差异直接反映在收费项目中。怎样反映购进时发生了多少成本差异,出库使用后实现了多少成本差异,这就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一次性的医用消耗材料成本差异管理系统。可以在购进入库、出库使用系统中增设一个材料差价,通过公式:材料差价=医疗收费价一实际进价,这样在入库及出库中及时准确反映出成本差异,根据某院部分医疗耗材使用情况,计算成本差异。
四、结语
建立这样的信息管理系统的目的是通过完善的医疗耗材信息管理系统,达到对医疗耗材在管理上准确无误,使用上的安全可靠。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对医疗耗材购进、使用、库存等环节进行分析处理,来确定管理目标,分析管理需求,降低采购成本,减少运营成本,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从而使医院不断发展,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参考文献:
1.钱静毅加强医用耗材采购管理,切实提高服务管理质量[J].医疗装备,2010(7)
篇4
篇5
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作制度分设,很容易造成在管理上的分离,资源方面也会产生分散状态,在很多医保制度方面也存在着差异性,例如医疗费用报销的起付线与封顶线、报销比例、流程以及个人缴费和财政补贴等。这样做一方面不仅使管理方面资金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下降,给城乡居民造成了很多不方便,另一方面它固定了城乡二元化结构模式,严重阻碍了建立和谐社会的进度。为了早日建立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公正公平,提高医疗保险的工作效率,方便城镇居民参保,就必须要将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并轨实施[1]。
一、城乡居民医保与新农合作制度并轨的必要性
1.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分设,使我国的社会结构被城乡二元固化。只有不在城镇职工医保制度范围内的非从业城镇居民才可以参保城镇居民医保,而新农合作制度的参保范围只是农民,这样的范围划定让居民们的参保的保障制度必须和自身户籍相对应才能参保,加重了城乡户籍的差异观念,对目前我国推行二元户籍管制向居民同意户籍登记管制过渡的户籍管理制度产生了严重阻力。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城镇居民医保,而卫生部门管理新农合,由于两者的管理部门不同,两者在设定医疗机构、医药目录和计算机网络资源时就只遵循各自的意愿,无法统一一致,更无法做到资源信息共享,增加了制度建设成本,造成了资源浪费。另外,两种医保在管理制度和信息资源方面无法统一,信息资源不能共享,使两者存在竞争的可能,损害了参保对象的实际利益。
3.当前我国的新农合缴费标准是每个人每年上缴30元,城镇居民医保是每人每年20-100元不等,上缴费用的标准不同,二者的补偿上也存在着差异。新农合相比城镇居民医保制度来说上缴的费用少,补偿待遇高,而且更加方便快捷。这些差异性造成了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参保人群的抵触心理,使社会矛盾产生了新的问题[2]。
二、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作制度并轨的可行性
1.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都是为了医疗保险制度,为了保证人民的医疗水平。城镇居民医保是政府亲自办理的一项社会医疗保险制度,采取参保人员自愿原则。新农合也是一项医疗保险制度,在名称上虽然没有加“保险”一词,但其实质也是由政府承担保费并对基金负责的一项医疗保险制度,是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方面比较标准的一种保险项目。
2.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在项目制度上存在许多相似的地方,例如二者都是全凭参保人自愿,无强制性,对参保人员的看病花费和住院开销进行大量报销补助,补助的对象都是健康的在职工作人员。
3.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政策基本相同。国家规定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200元。如今城乡界限主线淡化也为二者的合并提供了契机。城乡界限不再像以前一样明显,户籍制度方面的放松和革新为一些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民拥有城镇户口提供了条件,城乡人口的流动迫切要求城乡医保实行一体化改革。
三、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作制度并轨的措施
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作制度并轨实施不但减少医疗保险制度的投入资金,降低了成本,制度效率方面大幅度提高,同时使医疗保险制度和国家法规政策有效结合,解决了新的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加快了和谐社会的建立。综合并轨实施产生的积极意义来看,城镇居民与新农合作制度的并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作制度并轨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统一管理部门
为了确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在管理上的统一,就必须要建立一个独立的也是唯一的管理部门来管理这项医疗保险项目。从政府方面出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拥有丰富的信息和成熟的网络管理平台,可以更好的统计信息、反应需求和制定政策,因此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作为唯一的管理部门比较合适。这样的设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社会医疗保障政策的和谐统一,也为今后的制度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统一经办机构
在经办机构上,要把现有的城镇医保与新农合经办机构相合并,将二者的社会保障基金放在一起,由统一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两项医疗保险项目的经办机构协调统一在一起,不但可以节约社会资源,降低运行的成本,减轻国家负担,同时还可以方便群众参保,方便医疗卫生机构监督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赋予了卫生部门的监督职能,保障了参保群众的利益。
3.统一待遇支付
在待遇支付上,要取消现行的住院医疗的统筹基金支付比例、门诊医疗的统筹基金支付比例、特殊病种的范围、重大疾病第二次补助的医疗待遇、纳入保障范围的医疗康复项目等方面的种种差别,统一支付项目与标准,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4.统一信息管理系统
首先要改造信息管理系统,让现行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农合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有效结合在一起,使之为新制度服务,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取消原有新农合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要使之处于连通状态,方便卫生部门对新的社会医保制度管理监督。其次要建立一个完整健全的信息技术平台,该技术设施可以使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并轨实施后高速有效运转,为新的社会医保制度贡献力量。最后要建立统一划归的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将医疗保险的各级管理机构、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网路联通,方便外出务工人员等城乡流动人口按规定在当地医院直接报销。
结束语
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并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不仅降低了保障体系的运行成本,节约了人力资源,同时也给人民群众提供了方便,减少了不必要的社会矛盾。
篇6
1 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病案管理办法
建立有效的病案工作,集中统一病案管理方法,维护患者病案的完整与安全。维护病案完整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从数量上要保证病案齐全,不致数量残缺短少;二是从质量上要保持病案的有机联系,不能人为割裂分散或零乱堆砌。维护安全也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力求病案本身不受损坏,尽量延长病案的寿命;二是保护病案免遭破坏,病案机密不被盗窃。便于利用是全部病案管理活动的最终目的,也是检验病案管理工作的一个标准。病案是患者接受一切治疗的见证,都反映了一定的医疗事实,不允许任意篡改或修正,所以维护病案的真实性,保持病案的原貌,也是病案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而各大医院都有自身特点,在此特点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病案管理机制,并严格按照国家要求,是病案管理工作长远发展的基础。
2 实施医院病案目标管理
全国范围内的医院病案管理已经实施了目标管理机制,此类模式针对病案工作及其管理系统进行统一应用。继而细化至医院内各个部门及组织中,在目标管理方法落实的基础上,必须建立起完整统一的病案管理系统和制度。这就为全面开展病案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在此类制度中也应存在病案管理的具体细节实施章程。另外,对于其他部门分化的病案管理工作,完整的系统和制度能使各部门工作的时候具有积极性,并应用简单方便,完成目标管理包括建设项目的审批,结合医院本身特点及力量完成病案工作,保证工作的质量水平。病案是对患者在医院治疗的全部情况进行归档保存,能够有效核定该患者在医院接受哪些治疗的情况,一旦发生医疗纠纷这些文档将作为法律效应的证据,反映出医院的基本病案管理情况,是医院进行病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传统的医院管理模式不利于病案的保存,并且篡改信息较为简单,不利于医疗事业的整体发展,因此目前很多医院开始尝试病案管理以适应社会发展。
3 实现现代化发展管理软件的统一性
国内的医院病案管理部门依靠院办,属于医院的内部机构,基本上是为整个医院的法律部门服务,对医生科研需要和医生随访需要却涉及不多。多年来,作为病案信息管理的储存地,医院病案管理部门对于医院机关内部部门产生的病案信息进行有效收集,对医院的医生、法律机构和患者个人治疗等信息资料进行收集积累,却没有得到有效重视。而且,医院病案管理部门信息采集方式过于单一,不利于病案信息的有效保存。进行病案工作时,医院各部门限制快捷的信息编辑,制约病案信息电子化进程的重要原因有:①病案部门使用的计算机型号不统一;②各部门开发的原件不能相互兼容、病案信息管理系统不能互调、不能利用电脑完成信息管理工作。医院病案管理信息的纵向联系涣散,横向联系不强。医院各类病案信息管理缺乏一个完整的病案信息管理网络,缺乏科学的医院病案管理理念来指导医院病案管理工作。同时,把患者病案交由不同的职能部门和个人进行管辖,当医院病案管理人员调取某一项数据时,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大大降低医院病案管理工作的效率,这种模式管理虽然有效降低各职能单位或个人的工作量,但却不利于发挥病案信息的整体效益,不利于统一管理工作的开展。
4 严格执行病案工作相关制度
各类病案按照要求组卷,由立卷人整理,严格按照规定装订并移送病案室统一保管。严格按照统一制度书写和规划各类病案文书。病案要做好安全保管、定期检查等相关安全措施。做好病案组织机构和人员构成情况的统计。及时、准确地登记病案的移交和接收情况,作到账表相符。做好病案室所保存病案种类、制成材料、设备和装具的统计工作。外单位查阅病案时,必须持有介绍信,注明查阅人的姓名、政治面貌及查阅内容。查阅病案者,一般不允许将病案带出病案室,如需外借,必须持有相关证明和批准。落实病案库房管理制度,保持病案室的安全和卫生。凡本单位人员利用病案,须严格履行查(借)阅登记手续,注明查(借)阅目的,用后及时反馈利用效果。外单位的人员查阅病案,必须持单位介绍信并由办公室主任批准方可查阅。
5 结 语
篇7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医院信息网络化水平成为现代化医院的标志之一。医院信息管理是现代化医院运营的必要技术支撑和基础设施,实现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目的就是为了以更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手段来加强医院的管理,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改进医疗质量,从而树立现代医院的新形象,这也是未来医院发展的必然方向。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处于的水平较低,目前,根据国外医疗系统的信息化水平划分,医院信息化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医院信息系统阶段、临床管理信息系统阶段、局域医疗卫生服务阶段。从医院信息应用系统方面看,目前国内外发展水平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即便是在国内各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也是参差不齐。从整体上讲,我们正处于医院信息系统的完善期,经过多年的建设,医院信息化已经深入到医院业务的各个角落,信息网络、计算机软硬件建设已具有相当规模,医院信息系统已成为支撑我国医院正常运转的重要平台。
二、信息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实现
医院应该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医院的系统实现了“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信息为主线”的设计思想,真正达到了医院信息管理学的要求。临床信息的网络化管理,保证了医生可以及时、准确地得到病人的各种生命指标,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质量,实现无纸化和无胶片化办公。在信息系统中要充分考虑以临床信息处理为主的运行特点,通过临床信息带动费用信息的管理,并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构建医院的数字化神经网络。对于身处信息时代的医院而言,应用软件能够迅速满足自身需求又是非常重要的。具有不同技术侧重与技术差异的不同公司正好可以提供这种支持。事实证明,强调应用单一软件的传统做法与其说提高了整体效率和运行稳定性,不如说限制了整体功能水平以及扼杀了应用需求。随时摒弃落伍软件,随时选择最优软件,与时俱进,动态维系系统整体,不失为医院信息管理的上策。信息系统可对核算单元和核算项目进行调整和自由组合,可针对医院不同的部门管理情况和经济核算方式随时进行调整。在我国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主要是许多医院自己的计算机工作人员往往是专业问题基本不懂,软件问题又要靠公司解决。不管名称上是采用信息中心还是计算中心,国内医院在功能定位上的问题十分突出:一方面软件人员养不起;另一方面所养人员能做的事又不多,软件开发、基础设施维护、应用支持和信息应用四个方面样样不行,也不提供信息服务,造成较大的浪费。提供自定义报表功能,可根据收费和临床数据统计的需要,随时为管理的需要定义和输出各种报表。由医院自己定义的各种报告模板、处方组套、科常用信息等,方便医护人员轻松处理典型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三、医院信息化管理的作用
信息网络的进步,医院信息化管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医院的信息化管理为今后的信息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医院来说,只有正确无误的综合信息统计分析是领导和管理部门的决策依据。在医院医疗信息中,不管其来源如何,经过汇集、分类、整理,具有较好的效率管理指标,一类是质量管理指标。效率指标包括伤病员流动情况,床位周转和使用情况等。质量指标包括治疗情况、手术情况、床位周转和诊断符合情况等。这些指标均是按科学的方法经过精确计算得出的,在一定程度上可真实反映一定时期内医院的收治情况、伤病员的人员结构情况、床位周转使用情况,同时从管理上掌握目前治疗水平高低和病种分布情况,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为我们日常工作效率带来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系统的建立使我们在工作方面对其产生了依赖性,计算机软硬件使用管理规范,安全管理制度,各部门职能变更等等,这些制度都是在建设信息化同时必须首先制订并下达实施的。院领导和职能部门可根据这些信息和数据做出一系列相应调整措施,出台一些适应当前情况的政策,使医院在收治上适应病人分布,在经费使用上减少流失和浪费,药品采购上少占资金,技术力量调整上渐趋合理。
第二,计算机是医疗信息处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下,各种医疗护理文书都一并输入微机管理,一旦确认,经上级医生签字或护士校对执行后,就作为有效文件不能随意更改。在信息处理中,系统会自动处理这系列问题,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解决了涉及钱、财、物等环节的管理,对这些数据的流向从根本上加以控制和管理,使各级管理部门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这些重点环节实施监控。因此,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网络化是对管理环节实时监控的重要手段。
第三,信息管理对医院财务管理的作用。利用医院药品和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可计算和分析出各种物耗规律。医院的采购或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出合理准确的采购计划,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量,并及时处理呆滞、积压物资,以获得物资和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益和周转率,从而达到以低成本创高效益的双赢目标。收款员根据医生开出的住院单安排患者办理入院手续将患者的姓名、住院号、床位号、科别、病种、主治医生、入院日期及预收的住院押金依次输入计算机。方便还节约时间。而患者补交押金时收款员只需输入患者的姓名、住院号或者“刷卡”(就诊磁卡)即可方便快捷地收费。而药费、检查费及治疗手术费用等则由病房护士直接输入电脑网络自动计入患者的费用数据库。
参考文献:
篇8
现如今,网络与计算机已经广泛的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随着医院在医疗设备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医疗设备在医院的固定资产中占有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因此,对医疗设备管理进行科学、快速、高效的管理,直接能够影响到医院的各方面的利益。通过径计算机技术应用在设备管理系统中,对设备的可靠性具有直接的作用。
1 医疗设备管理中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医疗设备管理中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通常采用的是Client/Server三层结构:前端程序采用MS VB7.0;数据库采用MS SQL2000;客户端、服务器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2000。网络主干应用千兆以太网结构,输出设备包括针式打印机、标签打印机,输入设备包括条码扫描器;服务器与客户端采用DELL 8455;工作站配置的CPU PⅢ内存要求在256M以上。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模式,SQL Server的设备管理系统能够将信息数据以表的形式展现出现,方便更新与管理,不仅较低了人的体力与脑力劳动,提高了工作通过效率的同时,还不容易出错,大大的增加了工作的准确性。
2 计算机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1)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建立由临床科室—供货商—设备科三个部分组成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每层结构之间形成业务流动。根据医院实际情况的需求,由设备科将申请购买的医疗设备清单,递交至上级领导进行审批,通过科长-副院长-院长的逐级审批后,再通过招标购置,中标后通知备货,通过供货商发货后,再执行出入仓库管理-财务管理-数据统计-后台管理-设备维护及报废-计量管理,通过设备科的计算机局域网管理后,登记完成后下送设备至相关的临床科室的循环管理系统。
(2)临床科室申请购买医疗设备管理模块。临床科室根据具体的需求,经过经济效益的论证与分析后,制定详细的购买计划与内容,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提交给相关的护理站。设备科通过将临床科室上交的内容进行收集、整理、审核、保存后,再上交至各级领导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在进行招标购买等一些列的活动,这些活动都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3)医疗设备的购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设备不断的被研发出来,医院想要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就应该通过计算机网络,随时掌握全新的技术,根据临床科室的实际需求,在网上进行招标,招标后由院长审批,办理相关的手续,通知中标的厂家准备相应的医疗设备。
(4)医疗设备的管理。设备科在接收了供货商提供的医疗设备后,应该由专门的人员对设备进行登记、核查,初步检查合格后在通知相关的临床科室负责人,进行现场的安装、调试、实践等,经检验合格后再运至相应的临床科室进行实际操作。医疗设备验收合格后,将医疗设备的签收实践、发票号、供货商名称、应付金额、单据号等详细明细信息进行记录,制成付款计划单,这样设备发现问题的时候,通过查询相应的计划清单,再由设备科通知供货商进行设备的维修,同时也方便维护、查找、核对等日常工作的进行。此外,系统还能对付款计划进行审核,将审核数据登记成已付款款项,同时还能将已付款项与未付款项的数据进行统计,方便医院领导及时了解医院在医疗设备的经费投资情况,为医院下一步的付款计划提供参考。
(5)医疗设备维修的管理。设备科通过将医疗设备的好坏、维修次数、维修记录、维修厂家、维修时间等,以及维修花费的资金以及设备产生的经济效益等方面的信息,统一的输入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将无使用价值,或者负使用价值的医疗设备淘汰,将报废申请递交至上级管理部门进行逐级审批。
上述医疗设备的管理,从预算购买到申请报废等一些列的工作,全部都是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上完成的,其简单的操作显著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医院的资金使用效率。
3 计算机在医疗设备管理中应用的成效
医疗设备管理中的计算机技术,在医院两年的应用当中,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效:
(1)提高了采购的工作效率。根据各个临床科室提出的具体要求,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各种流程的处理,对相关的购置要求逐级的向上级部门进行审批,通过计算机系统,减少许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采用了更加优化的申报程序,在审批的过程中,实现了规范化流程管理,避免了手工传递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丢失、延误等问题,使医疗设备的购置过程更加简便、合理,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2)库房管理的信息化。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将医院所有医疗设备的申请、审批、竞标、中标、采购、入库、出库、管理、储存等信息进行了详细的记录,通过表格的形式将数据更加清晰化的展现在工作人员眼前。此外,所有工作流程的数据都是下一个流程的根据,通过将所有设备的入库出库账目进行清晰、详细的记录,保证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同时,也实现了不积压、零库存,符合该院的节省开支的要求。
(3)通过将所有设备的信息记录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实现了数据的实时性与共享,通过将所有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为设备的购置、折旧计算等提供完整的信息,同时,也为财务部门以及其他的管理部门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信息。通过对整个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实现对全院全科室的设备进行统计,计算医疗设备的资产情况、运行状况、维修情况以及设备的运行效益等进行分析,实现对设备的动态管理,方便院务工作者及时、准确的了解医院的资产情况,为财务无算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
4 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致使医院的规模也在逐渐的扩大中。众多的医疗设备,如果不能够得到合理、快速的管理,将会给医院的服务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通过在医疗设备的管理中引入计算机技术,通过其简单易用、可靠、全面的信息统计系统,能够显著的提高医疗设备的管理的质量与效能,促进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准确、快速的完成,实现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 黄冠朋.浅谈计算机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J].中国科技博览,2010,(34):588.
[2] 陈翠玲.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医疗设备管理方面的应
用[J].医疗装备,2009,(7):43.
[3] 吴向阳,张超群,杭建金,汪庆华.基于C/S模
式的医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J].中国医疗设备,
2009,(3):36-38.
篇9
2.有助于为医院的发展提高信息依据
由于档案信息具有贯通作用,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为医院的规范管理提供了信息依据。医院各个部门的工作情况可以在档案信息工作中得到反映,强化医院的档案信息和信息系统之间的联系,能够为医院的管理提供参考,为最高管理层的决策提供全局依据,帮助医院科学的判断医疗工作,有效的档案信息管理可以让医院对医疗市场有更加准确的了解。
3.有助于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当前,医院的医疗改革正在深入进行,医院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脚步也逐步加快,这有助于医院的社会经济效益得到提高。网络时代的信息技术已经全面融入了人们的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档案信息化管理要求医院必须改革落后的档案管理方式,在管理方式、管理理念、管理水平方面要进行创新,充分利用好档案资源,打破陈旧的档案管理局面。医院要想建设更加完善的档案信息系统,那么就需要各个部门做好配合,因为“信息高速公路”是个“综合体”,能够有效优化信息结构,医院应该要认识到这一点。医院应该扩大档案信息空间,共享信息资源,并根据医院人才培养、设备管理来开发档案网络信息资源,利用档案对应关系和网络平台来为广大患者服好务。
二、医院档案信息管理理念探讨
由于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医疗信息为医疗、科研、行政决策等都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并且,要想更好的发展医疗的医疗服务事业,那么应该全面的挖掘医疗信息资料,对医院档案信息管理实施综合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医院档案信息的综合管理要根据医院自身的特点,全面加强医院服务管理质量的分析研究,从而最大限度的利用信息资源。
1.全局理念
医院要将全体人员以及患者的一切活动所形成的档案材料看做整体,从医院的发展大局出发,将医院的各种记录和反映的活动信息材料当做信息系统,这些材料构成了信息系统内部的基本要素,与医院的全局发展紧密相连。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看,医院要对整个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有效的协调安排,不断提高档案信息管理水平。与此同时,医院还必须规范各项制度制定统一的业务标准并严格管理,保证好医院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良好运行。无论如何,医院在档案信息管理中必须要把握全局与部分管理系统的管理,促进医院档案信息管理能够符合医院的实际发展情况。
2.综合理念
医院的各种各样的信息都被存储于医院档案信息系统中,而这个信息系统从不同的方面体现了医院的发展过程。对医院档案信息进行全面管理,就是利用信息综合性的特征来实施管理。所以,医院应该设置相关的综合管理机构,做好档案综合管理,加强信息建设,实现档案信息网络化,
3.动态理念
流动性是医院信息的特点,这种信息流将不断提升信息的价值,并且是一种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动态系统。医院的档案信息记载了医院的医疗历史,真实的反映了当下的医疗活动,这种特殊的价值记录了医院的各种活动,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参考借鉴的作用。另外,医院各个科室的信息材料被档案人员收集起来,通过整理、保存、检索、输出等形式来系统化。
4.广泛理念
医院的医疗活动具有广泛性和社会性,因而医院档案信息会更加纵横交错。所以,医院应该档案信息网络建设成为立体的信息系统,让整个医院能共享信息。医院利用科学的方法及手段来全面管理档案信息,从不同的层面来加强整个医院的档案信息和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实现信息网络化,最终解决好档案信息的优化管理问题。
由此来看,这些理念成为了医院全面管理档案信息的思想,这样的管理机制能够减少医院档案信息管理的分散性,加强集中统一管理,既让医院能够共享信息资源,又能够提高档案信息管理的水平。
三、医院档案信息建设存在的问题
1.电子档案信息保密性差
实际上,电子档案信息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存储软件,其存在形式不是固定的,载体也是不同的。电子档案信息的内容因为反复的复制、粘贴、存储,会很容易因为操作失误而丢失,那些人为修改档案信息的行为带来了操作上的麻烦,而且没有记录每个修改过程。从技术上来说,医院领导亲自对每份电子档案文件进行签名或者盖公章也是无法完全实现的,因而也就很难判断电子档案是不是原件。
2.医院网络维护能力弱
医院档案信息管理有着很大的复杂性,当前,有的医院的网络平台的兼容性欠缺。医院的高水平档案信息管理员较为缺乏,而且档案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还无法跟上当前飞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一些医院的微机终端、网络传输、服务器存储等环节,还就是网络病毒入侵、电脑黑客等问题也威胁着医院的档案信息安全。
3.电子签名、电子公文等法律问题
虽然我国的电子签名、签章、电子指纹认证等技术的发展虽然已经越来越成熟,但是由于队友这些方面的规范化、标准化的法律效力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共识,因而其公信度、权威性也遭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为法律法规、政策依据提供使用效力时就更加不好确定了。纵观医院的档案信息管理的实际工作,尽管这些档案文件在归档、立卷等环节渐渐成熟,不过还得十分依赖纸质档案文件。
4.档案信息管理要求较高
医院档案新管理建设需要管理人员具有专业的现代档案管理知识,在档案信息管理中要对档案进行标准化管理,并且对档案室的环境要进行综合性管理,规范档案管理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且,档案管理员必须要对计算机网络管理已经计算机安全等知识有很深的了解,能够利用计算机熟练操作和排除故障。当下,医院档案信息管理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档案信息管理的综合性人才。
5.医院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复杂
医院档案信息的管理部门通常来说不是最重要的部门,它既要管理文书档案、医疗档案、种种检查图文资料等档案,还负责基建、会计、设备等档案的管理,档案种类繁杂,内容很多,因而管理工作也更为复杂。当前,尽管计算机有着很高的存储容量,但是这些容量毕竟有限。这对医院档案信息管理员来说,挑战性很大,要是不能科学的处理,就会降低档案信息的适应效率和档案的管理水平。
四、医院档案信息管理措施
1.加强医院档案信息管理制度建设
医院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保障就是要有完善的相关制度。医院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档案信息管理员的岗位责任、保密、归档、保管查阅等一系列制度,加强医院档案信息数量管理,提升医院档案信息管理的水平。
2.加强医院档案信息管理的培训
不少医院的档案信息管理员都不是专业的,而是由其他职员进行兼职,没有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档案管理的责任心也不强,特别是因为管理员业务水平低下,致使档案信息的管理较为混乱。所以,医院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应该对档案信息管理员进行档案知识业务培训。具体来说,医院要制定详细的档案信息管理培训,想办法培养出医院档案信息复合型管理人才。即把医院的档案信息管理者送出去进行专业的培训,也可以将档案专家请到医院,为医院进行档案信息管理技术讲座培训,强化医院档案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管理水平。
3.加强医院档案宣传
医院档案信息管理者必须要一定的见识,用创新的方法宣传档案信息管理,并根据医院档案馆藏、病例实例、荣誉成就等内容开展宣传工作。不能只在档案管理部门以及档案管理者之间进行宣传,还应该向全体医护人员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档案信息管理宣传。让医院全体工作人员都能够深刻了解档案信息管理,为他们充分利用档案信息来做好本职工作打下基础。
4.加强医院档案信息编纂工作
站在医院档案编纂工作者的角度来看,他们不但要有专业的档案知识,还要对医学知识有着丰富而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档案信息内容的更新、编纂、选择。档案编纂材料必须要根据医院的实际工作情况来进行,在编纂档案材料的过程中要适时调整工作方向,加强编纂工作的时效性。而在编纂的形式上不是单一的,可以专题汇编,可以全宗介绍,还可以文摘提要等等。
5.标准化管理医院档案信息
医院的档案信息的标准化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当前,医院应该根据档案信息管理现代化的要求,切实落实档案信息的标准化管理。档案管理者要按照严格的标准管理档案硬件,而且还要对管理方式进行标准化改革,让档案信息的各项标准都能符合相关的规定。在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步骤,从初步收集、整理到最后归档、存人计算机,都要做到条理清晰、目的明确。
6.加强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
篇10
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医嘱信息与医疗记录管理,护理信息管理,临床检查信息管理,临床检验信息管理,医学影像信息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医嘱信息与医疗记录管理
医嘱信息管理系统是以医师的医嘱为主要管理内容的计算机系统。医嘱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是自动生成药疗单、治疗单、膳食医嘱、护理医嘱等处置单,减少核对的工作量和差错。同时将医嘱信息通过网络传往收费处代替手工进行自动划价,传往检查科室代替手工申请检查项目。
医嘱信息系统的功能包括:医嘱数据的输入与核对处理;药疗单、治疗单、膳食医嘱、护理医嘱、检查申请和医嘱病历的自动生成处理;根据医嘱、治疗单、检查申请、护嘱生成每天的收费记录处理。
(二)护理信息管理
1.护理信息子系统:是在搜集大量的医疗信息的基础上,按标准化以及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统一性的要求整理成护理信息。护理信息主要包括:护理分级记录;病人状况记录;入院护理记录;出院护理记录;病房护理记录。
2.护理管理子系统:完成护理活动中对护理资源管理、护理人员管理以及护理实践中的文秘等工作。
3.护理支持子系统:用于责任制护理,辅助护理诊断和制定护理计划,以及为护理科研和教学提供有关的医疗信息等。主要包括:辅助护理诊断、辅助制定护理计划、检索各种医疗信息、护理科研、护理教学。
(三)临床检查信息管理
临床检查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用计算机采集、存贮、传输这些检查的结果记录。充分发挥出辅助诊断治疗的作用。临床检查信息系统不仅解决了医疗中的问题,同时也为收费等管理工作提供了原始数据。临床检查信息系统通常由:申请处理、结果采集、报告生成、结果存贮与传送和结果查询等几个部分组成。
(四)临床检验信息管理
临床检验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包括:1.检验申请的输入。当病人需要进行各种检验时,医师能够在计算机上选择所需的项目,由计算机将这些申请单传往检验科室。2.标本采集与编号处理。在采集样本时从计算机中调出检验申请并对将进行的检验项目进行编号,如果使用了条形码,此时将条形码贴在试管上。3.检验与结果数据采集。将检验结果录入计算机系统。目前很多检验项目已使用自动分析仪进行处理,分析完成后能自动将结果传回计算机。4.检验结果的传输。5.检验工作登记。计算机将上述检验申请和结果记录下来,既能够作为检验科室的工作登记记录,又能够根据这些记录进行自动划价并传往收费处。6.检验科室的质量控制。通过计算机记录下质量控制的数据,使检验科室能够随时掌握检验设备的工作情况,计算机绘制出的质控图形使质控情况一目了然。7.检验结果的查询与打印。主要是使临床医师能够很方便地查到所需要的检验结果。
(五)医学影像信息管理
医学影像信息的管理是医院辅诊检查信息管理的一种。但由于医学影像的数据量比一般文字信息大几个数量级,这给医学影像的管理带来了许多技术问题,主要是影像的存贮、传输、显示都与一般文字信息有很大的区别。系统建成后,医院的影像检查设备可与计算机管理系统联网,临床医师可以在每个病房中使用联网的微机显示出所需的图像,包括:CT图像、核磁共振图像、超声图像、内窥镜图像、病理切片和电镜图像、血管造影图像、核医学检查图像、X光图像等。
二、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一)正确无误的综合信息统计分析是领导和管理部门的决策依据
医院医疗信息通常可归为二类:一类是效率管理指标,一类是质量管理指标。效率指标包括伤病员流动情况,床位周转和使用情况等。质量指标包括治疗情况、手术情况、床位周转和诊断符合情况等。这些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真实反应一定时期内医院的收治情况、伤病员的人员结构情况、床位周转使用情况,同时从管理上掌握目前治疗水平高低和病种分布情况,经过计算和统计分析,院领导和职能部门可根据这些信息和数据作出一系列相应调整措施,出台一些适应当前情况的政策,使医院在收治上适应病人分布,在经费使用上减少流失和浪费,药品采购上少占资金,技术力量调整上渐趋合理。因此,准确、及时、可靠的信息反馈及综合分析是领导决策不可缺少的依据。
(二)医疗信息的计算机处理对各个管理环节进行实时监控计算机是医疗信息处理必不可少的工具。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解决了涉及钱、财、物等环节的管理,对这些数据的流向从根本上加以控制和管理,使各级管理部门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这些重点环节实施监控。因此,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网络化是对管理环节实时监控的重要手段。
(三)病案信息是科研、教学、总结经验、提高医疗质量的最好资料
病案是病人住院期间的全部检查治疗过程的真实记录。病案信息的管理既为科研教学提供原始信息资料,又为医疗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同时也反映了医疗质量水平的高低。
(四)提供优良的医学期刊信息服务也能为提高医疗水平和业务技术建设发挥作用
篇11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是指通过开办医疗卫生机构网站、预防保健知识网站或者在综合网站设立预防保健类频道向上网用户提供医疗保健信息的服务活动。
开展远程医疗会诊咨询、视频医学教育等互联网信息服务的,按照卫生部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分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两类。
经营性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是指向上网用户有偿提供医疗保健信息等服务的活动。
非经营性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是指向上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共享性医疗保健信息等服务的活动。
第四条从事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在向通信管理部门申请经营许可或者履行备案手续前,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审核同意。第二章设立
第五条申请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主办单位为依法设立的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服务的企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社会组织;
(二)具有与提供的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活动相适应的专业人员、设施及相关制度;
(三)网站或者频道有2名以上熟悉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提供性知识宣传的,应当有1名副高级以上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第六条申请提供的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中含有性心理、性伦理、性医学、性治疗等性科学研究内容的,除具备第五条规定条件外,还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主办单位必须是医疗卫生机构;
(二)具有仅向从事相关临床和科研工作的专业人员开放的相关网络技术措施。
第七条申请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应当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向主办单位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和申请表。申请表内容主要包括:网站类别、服务性质(经营性或者非经营性)、内容分类(普通、性知识、性科研)、网站设置地点、预定开始提供服务日期、主办单位名称、机构性质、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负责人及其身份证号码、联系人、联系电话等;
(二)主办单位基本情况,包括机构法人证书或者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三)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学历证明及资格证书、执业证书复印件,网站负责人身份证及简历;
(四)网站域名注册的相关证书证明文件;
(五)网站栏目设置说明;
(六)网站对历史信息进行备份和查阅的相关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说明;
(七)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在线浏览网站上所有栏目、内容的方法及操作说明;
(八)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包括网站安全保障措施、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九)保证医疗保健信息来源科学、准确的管理措施、情况说明及相关证明。
第八条从事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网站的中文名称,除与主办单位名称相同的以外,不得以“中国”、“中华”、“全国”等冠名。
第九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自受理之日起20日内,对申请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材料进行审核,并作出予以同意或不予同意的审核意见。予以同意的,核发《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公告,并向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备案;不予同意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格式由卫生部统一制定。
第二章设立
第五条申请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主办单位为依法设立的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服务的企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社会组织;
(二)具有与提供的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活动相适应的专业人员、设施及相关制度;
(三)网站或者频道有2名以上熟悉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提供性知识宣传的,应当有1名副高级以上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第六条申请提供的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中含有性心理、性伦理、性医学、性治疗等性科学研究内容的,除具备第五条规定条件外,还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主办单位必须是医疗卫生机构;
(二)具有仅向从事相关临床和科研工作的专业人员开放的相关网络技术措施。
第七条申请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应当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向主办单位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和申请表。申请表内容主要包括:网站类别、服务性质(经营性或者非经营性)、内容分类(普通、性知识、性科研)、网站设置地点、预定开始提供服务日期、主办单位名称、机构性质、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负责人及其身份证号码、联系人、联系电话等;
(二)主办单位基本情况,包括机构法人证书或者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三)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学历证明及资格证书、执业证书复印件,网站负责人身份证及简历;
(四)网站域名注册的相关证书证明文件;
(五)网站栏目设置说明;
(六)网站对历史信息进行备份和查阅的相关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说明;
(七)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在线浏览网站上所有栏目、内容的方法及操作说明;
(八)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包括网站安全保障措施、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九)保证医疗保健信息来源科学、准确的管理措施、情况说明及相关证明。
第八条从事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网站的中文名称,除与主办单位名称相同的以外,不得以“中国”、“中华”、“全国”等冠名。
第九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自受理之日起20日内,对申请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材料进行审核,并作出予以同意或不予同意的审核意见。予以同意的,核发《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公告,并向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备案;不予同意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格式由卫生部统一制定。第十条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提供者变更下列事项之一的,应当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手续,填写《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项目变更申请表》,同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一)《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中审核同意的项目;
(二)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主办单位的基本项目;
(三)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基本情况。
第十一条《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有效期2年。需要继续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2个月内,向原审核机关申请复核。通过复核的,核发《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同意书》。
第三章医疗保健信息服务
第十二条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内容必须科学、准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保健信息管理的相关规定。
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网站应当对的全部信息包括所链接的信息负全部责任。
不得含有封建迷信、内容的信息;不得虚假信息;不得未经审批的医疗广告;不得从事网上诊断和治疗活动。
非医疗机构不得在互联网上储存和处理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信息。
第十三条医疗广告,必须符合《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应当注明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并按照核准的广告成品样件内容登载。
不得夸大宣传,严禁刊登违法广告。
第十四条开展性知识宣传,必须提供信息内容的来源,并在明显位置标明。信息内容要由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审核把关,确保其科学、准确。
不得转载、摘编非法出版物的内容;不得以宣传性知识为名渲染性心理、性伦理、性医学、性治疗等性科学研究的内容;严禁传播内容。
第十五条开展性科学研究的医疗保健网站,只能向从事相关临床和科研工作的专业人员开放。
严禁以开展性科学研究为名传播内容。综合性网站的预防保健类频道不得开展性科学研究内容服务。
第十六条提供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网站登载的新闻信息,应当符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登载的药品信息应当符合《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第十七条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应当在其网站主页底部的显著位置标明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或者《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同意书》的编号。
第十条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提供者变更下列事项之一的,应当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手续,填写《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项目变更申请表》,同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一)《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中审核同意的项目;
(二)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主办单位的基本项目;
(三)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基本情况。
第十一条《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有效期2年。需要继续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2个月内,向原审核机关申请复核。通过复核的,核发《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同意书》。
第三章医疗保健信息服务
第十二条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内容必须科学、准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保健信息管理的相关规定。
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网站应当对的全部信息包括所链接的信息负全部责任。
不得含有封建迷信、内容的信息;不得虚假信息;不得未经审批的医疗广告;不得从事网上诊断和治疗活动。
非医疗机构不得在互联网上储存和处理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信息。
第十三条医疗广告,必须符合《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应当注明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并按照核准的广告成品样件内容登载。
不得夸大宣传,严禁刊登违法广告。
第十四条开展性知识宣传,必须提供信息内容的来源,并在明显位置标明。信息内容要由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审核把关,确保其科学、准确。
不得转载、摘编非法出版物的内容;不得以宣传性知识为名渲染性心理、性伦理、性医学、性治疗等性科学研究的内容;严禁传播内容。
第十五条开展性科学研究的医疗保健网站,只能向从事相关临床和科研工作的专业人员开放。
严禁以开展性科学研究为名传播内容。综合性网站的预防保健类频道不得开展性科学研究内容服务。
第十六条提供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网站登载的新闻信息,应当符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登载的药品信息应当符合《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第十七条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应当在其网站主页底部的显著位置标明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或者《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同意书》的编号。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的审核和日常监管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依法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主办单位提供的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开展审核工作,对本行政区域的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对下列内容进行日常监管:
(一)开办医疗机构类网站的,其医疗机构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二)提供性知识宣传和普通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是否取得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资格,是否超范围提供服务;
(三)提供性科学研究信息服务的,其主办单位是否具备相应资质,是否违规向非专业人士开放;
(四)是否利用性知识宣传和性科学研究的名义传播内容,是否刊载违法广告和禁载广告。
第二十条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接受上网用户对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投诉举报。
第二十一条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对上网用户投诉举报和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通知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提供者予以改正;对超范围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应责令其停止提供。
第二十二条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和监督管理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告。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未经过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审核同意从事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通报同级通信管理部门,依法予以查处;情节严重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第二十四条已通过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审核或者复核同意从事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非经营性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提供者处以3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对经营性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提供者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提出监管处理意见,并移交通信管理部门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一)超出审核同意范围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
(二)超出有效期使用《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的;
(三)未在网站主页规定位置标明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审核或者复核同意书编号的;
(四)提供不科学、不准确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五)借开展性知识宣传和性科学研究为名传播内容的。
篇12
近年来,各地市的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而言,在广度和深度方面参差不齐,综合性医院的信息化推进速度较快,而公共卫生领域的信息系统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各医疗机构以自己的纵向业务为导向,缺乏统一的规划,缺少统一的数据标准,使得信息难以交换和共享,形成一个个的信息孤岛。从技术应用架构来看,各医疗机构的应用系统缺乏统一的架构,很多功能和应用重复,很多数据在采集和存储上也是冗余的。这种情况不利于资源的共享和数据的重复利用,容易引起数据的不一致,也加大相关业务部门的工作量,增加系统的维护成本。此外,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关注的如何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强化绩效考核、加强卫生资源管理、提高监督管理能力、加强医疗质量监控、卫生行政管理决策支持、化解疾病风险等方面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
易联众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一体化解决方案正是针对以上问题推出的。
方案简介
区域卫生信息化的核心是建设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通过该平台可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避免重复检查,提升医疗质量;病人通过该平台足不出户就可查询居民在区域各级医疗机构的诊疗记录、在社区等预防保健记录及其所在区域外医院的就诊记录等;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可通过该平台实时监测各级医疗机构的业务运营情况、疾病诊治情况等。
在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中,不仅需对各级医疗机构正应用的系统进行适当升级及接口改造,还需对尚未信息化建设的医疗机构,如基层医疗机构、村卫生所等进行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进行一体化的信息化建设。
易联众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总体架构如图。
方案主要内容
1.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提供数据交换与共享、协同医疗服务等。横向连接区域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纵向实现与上一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互通。
2.基层医疗信息管理平台: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含社区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提供集中式托管的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包含了居民健康档案信息采集与管理、妇幼保健业务、慢性病管理、基础医疗等业务功能。
3.居民健康信息管理与服务信息平台:建立面向全区域内统一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使医疗服务人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及时获取必要的信息,以支持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使公共卫生工作者能全面掌控人群健康信息,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促进工作;使居民能掌握和获取自己完整的健康资料,参与健康管理,享受持续、跨地区、跨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
4.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建立面向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决策分析的系统,使卫生管理者能动态掌握卫生服务资源和利用信息,实现科学管理和决策,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减少医疗差错、提高医疗与服务质量的目的。
5.统一门户应用平台:为居民、医务工作者等提供一站式的门户登录服务系统。该平台包含了居民健康信息门户(或居民健康信息网)、医疗机构门户、卫生行政门户。
6.数字化医院系统:以电子病历、临床业务为核心的新一代数字化、智能化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7.疾控、妇幼、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管理系统。
8.与医疗机构及各垂直系统的数据接口和数据交换。
方案主要功能
1.建立区域医疗卫生数据中心,实现区域内医疗卫生信息共享。
2.建立覆盖全区域的居民健康信息系统。
3.建立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HIS系统或与医院现有HIS系统接口,整合各级医院信息。
4.实现区域内检验、检查结果互认。
5.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之间双向转诊和远程会诊。
6.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方式实现区域内居民健康信息查询、预约挂号等便民服务。
7.实现区域各项医疗卫生业务情况的实时监管。
8.整合区域内疾控、公共卫生、卫生监督管理等垂直系统,实现一体化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
相关案例
篇13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提高,医疗事业也随之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这种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要确保医院的管理质量以及管理效率,必须依靠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才得以实现,另外,计算机信息系统在确保医院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医院管理成本。
首先,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以提升医院工作效率与管理效率。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应用有效优化了医院业务流程,使信息传递效率得到了提升,实现了信息在医院内部的高度共享。
其次,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以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医院在应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可以对医院建设、运行及管理等各项成本进行精确地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从而帮助医院降低成本。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医院成本进行核算,再通过其中的数据分析软件分别对各部门的成本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科学的成本预算。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成本核算可以快速识别各部门存在的问题,并提供解决对策。所以说,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同时实现医院工作效率提升及运行成本降低的目的。
二、如何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进行医院管理
(一)确定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搭建目标
医院应强化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首先,应确定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搭建目标,按照医院实际情况与需求划分医院网络,对医院网络流量展开密切监测,针对每个网络区域设置相应的访问及操作权限,通过上述手段来预防计算机信息系统受到网络不安全因素的威胁,为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二)实现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可靠性
在进行医院信息系统管理的过程中,必须确保信息系统的标准化管理,这也是保障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可靠性的前提要求。要想使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可靠的环境中运行,就必须确保所有信息管理设备的稳定性及医院网络环境的安全性,提升医院网络对于各种系统的兼容性,当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一旦出现问题时,可以实现快速修复的功能。另外,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可靠性还需要得到充分的系统支持,因此必须针对网络系统建立相应的保护措施,全面监控医院系统运行的所有环节及过程,定期对系统中的关键数据进行备份,避免因突发性数据丢失或盗取等现象为医院带来的风险。
(三)确保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标准化
医院应确保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标准化管理,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建立面向外部的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平台各类医疗讯息,实现医疗信息及医疗资源的共享。另外,还应不断加强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与其他操作系统的兼容性,使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执行能力得到提升。
(四)强化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力度
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首要工作,同时也是最关键的一部分内容。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繁琐的工程,必须得到医院的高度重视。医院应建立专门的信息化管理部门来负责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并加强资金投入力度,为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充分的资金保障。另外,医院应尽快重视医院信息技术人才匮乏这一问题,采取相应举措进行改善,例如组建医院内部信息化管理队伍,从外部引进一部分信息化管理人才,并在医院内部选拔一批工作人员往信息化技术人才方向培养,围绕以上几个方面来开展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
(五)强化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完整性
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完整性也是其建设过程中一项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实现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前提条件。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之下,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可以充分实现医院办公自动化及智能化的要求,但是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一旦缺乏完整性,则会对医院自动化办公造成严重的影响,使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因此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具备高度的完整性,确保数据整合与运用的有效性。另外,医院网络信息的集成性建设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设计初期,就必须充分考虑后期使用要求,将现代化医疗技术以及设备中的相关内容整合进系统中,帮助医院工作效率的提升。
三、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技术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中,它有效推动了医院信息建设工作的步伐,同时也促进了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但是受到网络复杂性及不安全性等特点的影响,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还存在很多难点需要不断去探索和突破。因此,在网络环境下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来实现医院管理工作虽然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医院也必须根据医院实况出发,制定适合自己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方案,在对其可行性进行评估后全面推行。
参考文献:
[1]王凤红,蒋艳红,侯慧卿.医院药械采购管理部门绩效考核方法分析[J].河北医药,2010